一 :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或□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一般地说,在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为对小学生来说,从具体事物的个数抽象出数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现在由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而且,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是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通过用字母表示所学过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以及一些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同时,由于用字母表示比用文字表述更简明易记,所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是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让学生初步接触一点代数知识,能使学生摆脱算术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逆向思考,未知数不参加运算,等于缺少一个条件,思维的步骤增加),为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做好认识的准备和铺垫。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的编排体系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节教材的四部分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方程的基础,“方程的意义”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稍复杂的方程”则是“解方程”的发展。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与原教材相比,本单元教材的主要改进有以下几点。
(1)用字母表示数的教材编排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
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特别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更感困难一些。例如,已知父亲年龄比儿子大30岁,用a表示儿子岁数,那么a+30既表示父亲岁数总是比儿子岁数大30的年龄关系,又表示父亲的岁数。这是学生初学时的一个难点。首先,他们要理解父子年龄之间的关系,把用语言叙述的这一关系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其次,他们往往不习惯将a+30视为一个量,常有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式子,不是结果。而用一个式子表示一个量恰恰是学习列方程不可或缺的一个基础。因此,为了保证基础,突破难点,教材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内容作出了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安排。即先学习用字母表示一个特定的数(例1),然后学习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即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例2和例3),待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学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例4)。这样由易到难,便于学生逐步感悟、适应字母代数的特点。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基础,而不是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
长期以来,在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方程变形的依据总是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到了中学又要另起炉灶,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然后重新学习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解方程,而且小学的思路及其算法掌握的越牢固,对中学代数起步教学的负迁移就越明显。现在,根据《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就较为彻底地避免了同一内容两种思路、两种算理解释的现象,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从国内部分地区的先行实验来看,等式基本性质所反映的数学事实,比较浅显,小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不难发现其变化规律。只要处理得当,把它作为解简易方程的依据也是可行的。
(3)调整简易方程的内容,突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引进等式基本性质作为解简易方程的认知基础之后,一个相应的措施就是调整简易方程的基本内容,暂不出现形如a-x=b和a÷x=b的简易方程。这是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学习正负数的四则运算,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a-x=b,方程变形的过程及其算理解释比较麻烦。至于形如a÷x=b的方程,本质上是分式方程,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需要先去分母,同样不适合在小学阶段学习。事实上,回避这两种类型的简易方程,并不影响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当需要列出形如a-x=b或a÷x=b的方程时,总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成形如x+b=a或bx=a的方程。这也体现了列方程解决问题,常常可以化逆向思维为顺向思维的优势。
内容调整后,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越性就比较容易显现出来了,比如,解形如x+a=b与x-a=b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减去(加上)a,得x=b-a与x=b+a。解形如ax=b与x÷a=b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除以(乘上)a,得x=b÷a与x=ab。显然比原来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思路更为统一。
(4)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整合。
过去,解方程的教学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前者属于计算,后者属于应用。现在恢复计算与应用的天然联系,体现在本单元中,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时,由实际问题引入方程,在现实背景下求解方程并检验,这样处理有助于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也有利于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建议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无论是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还是学习方程的概念或等式的性质,既要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又要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
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在本单元中,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都是便于理论(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现实生活)的学习内容。教材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共性着眼,精心筛选、设计了不少生动的富有意义的现实题材,如第1节中人在地球上与月球上的举重质量的关系,标准体重与身高的关系。又如第2节中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地球表面、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构成等等。教学时,应充分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进而从本地、本校的特色出发,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题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简易方程学习内容的特点,决定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特别需要也比较适合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就书写习惯来说,无论是含有字母式子的书写,还是解方程的书写,都有必要从一开始就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
从解数学题的检验来看,解方程的检验,方法易学,操作简便,而且最容易显示检验的成效,因而是培养学生检验习惯的一个重要契机。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并加以把握。
二 : 第四节 单摆
![单摆 第四节 单摆](http://p.61k.com/cpic/6b/11/778a4225c7b1bfe22c6786667a6e116b.jpg)
单摆 第四节 单摆
![单摆 第四节 单摆](http://p.61k.com/cpic/11/8e/3810fdb2a45c53423e7d2fe7d93d8e11.jpg)
单摆 第四节 单摆
![单摆 第四节 单摆](http://p.61k.com/cpic/37/07/5475b4a7ae6692bb29931f3435410737.jpg)
单摆 第四节 单摆
![单摆 第四节 单摆](http://p.61k.com/cpic/1d/31/9755fc15d540121997ffaf0a8d56311d.jpg)
单摆 第四节 单摆
![单摆 第四节 单摆](http://p.61k.com/cpic/fa/bf/e06bef0046d7c15efd17ba0faea2bffa.jpg)
单摆 第四节 单摆
![单摆 第四节 单摆](http://p.61k.com/cpic/4e/73/566f087689eabf386769f6dcba70734e.jpg)
单摆 第四节 单摆
![单摆 第四节 单摆](http://p.61k.com/cpic/bf/47/2029bcb345b0421fccb94079261547bf.jpg)
单摆 第四节 单摆
![单摆 第四节 单摆](http://p.61k.com/cpic/52/c2/83d52b8712c0f6f44853a5876ad3c252.jpg)
单摆 第四节 单摆
![单摆 第四节 单摆](http://p.61k.com/cpic/ce/c0/6f5d8ef766c977d5eb0bd90f9894c0ce.jpg)
单摆 第四节 单摆
![单摆 第四节 单摆](http://p.61k.com/cpic/db/61/c0a73937c0414568e2fc21a2293d61db.jpg)
单摆 第四节 单摆
![单摆 第四节 单摆](http://p.61k.com/cpic/f9/18/aa5a0214e8f9b7eeec0bf5c41ec918f9.jpg)
单摆 第四节 单摆
![单摆 第四节 单摆](http://p.61k.com/cpic/fd/db/4ebde58cfffc2411dffb64401339dbfd.jpg)
单摆 第四节 单摆
![单摆 第四节 单摆](http://p.61k.com/cpic/2c/1f/f7c5673acc3b47ff3ef19d23044e1f2c.jpg)
单摆 第四节 单摆
![单摆 第四节 单摆](http://p.61k.com/cpic/91/2c/a2f8f106d9036351eaa60dd3fd5e2c91.jpg)
单摆 第四节 单摆
![单摆 第四节 单摆](http://p.61k.com/cpic/05/b0/0fafc41ce5d4a00ecd4175f63955b005.jpg)
单摆 第四节 单摆
![单摆 第四节 单摆](http://p.61k.com/cpic/93/64/ec29118f4ae9e11bee3a3cca8acf6493.jpg)
单摆 第四节 单摆
![单摆 第四节 单摆](http://p.61k.com/cpic/91/58/d37a86d360c0aab36d3e9f2962cc5891.jpg)
三 : 第四单元 儿童生活
第四单元 儿童生活
单元主题分析::
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编排了五篇课文,着眼于童心、童趣和特殊的童年经历,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童年生活里的无穷乐趣,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笔去书写生活。这几篇选文,有的读来清新而愉悦:《吹糖人》回忆了和小伙伴一起享受“糖人”带来的快乐、甜蜜。《五月的田野》令我们感受到五月的田野带来的新鲜与充实;有的读来神秘而新奇:《书本里的小蚂蚁》用童话体表现儿童生活的一个侧面。书本里的小蚂蚁到底是谁?它们有着哪些奇妙的经历?有的读来诗意盎然:《带雨的花》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童真的世界;还有的却给人带来沉重与思考:《珍贵的教科书》使学生深刻懂得是无数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的我们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一切多么值得珍惜……在本单元的综合学习中,继续引导学生有目的地积累语言、发展和运用语言、积累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锣、傅、孙”等29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糖、脆、划”等52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
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2、通过品读、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能用普通话交谈,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时设置:
16《吹糖人》…………………………………………………………………………………2课时
17《五月的田野》……………………………………………………………………………2课时
18﹡《书本里的蚂蚁》……………………………………………………………………2课时
19《带雨的花》………………………………………………………………………………2课时
20《珍贵的教科书》…………………………………………………………………………2课时
阅读链接《童网——小豆豆之家》…………………………………………………………2课时
综合学习四……………………………………………………………………………………1课时
口语交际《等我也当了爸爸、妈妈……》…………………………………………………1课时
我的小笔头……………………………………………………………………………………3课时
综合测评………………………………………………………………………………………1课时
主题实践活动设计
丰润区第二实验小学 闫爱菊
1、创设情境,揭示活动主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1)师: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有无穷的乐趣,奇妙的经历,丰富而多彩!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讲给身边的小朋友听。(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自由交流,教师参与进去)
(2)总结:看来,我们的儿童生活的确很丰富,也很有乐趣。看着大家说得这么激烈,我都不好意思打断你们,我看给我们几天的时间我们也说不完。下面老师提个建议:在你的儿童生活中,有最难忘的、最有趣的事情,有最喜欢、最有意思的游戏,还有奇特的想法,不平凡的经历……选择一种你最想说的说给小伙伴听。
2、学生自由交流
(1)小组交流,合作互评
鼓励学生真实地讲述自己的儿童生活,特别要鼓励那些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同学,可以让他最喜欢的小伙伴带着他说,也可以老师参与,慢慢引导鼓励他来说。
说的同学要注意把事情讲清楚,把话说完整,听的同学要注意听,可以随时提问题,也可以提建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为他做补充。
(2)全班交流,典型评议
请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来说,同学们给与适当评价,教师注意适时引导。
总结:每个人的儿童生活都是美好的,但每个人的儿童生活又不一样。无论是生长在宁静的乡村的孩子,还是生活在喧闹的城市的儿童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无论是快乐的、幸福的,还是忧伤的、悲痛的,成长道路上所经历的一切,都将深深地印刻在孩子们的心中。
3、和家人一起分享
回到家里,把我们这节课说的讲给家人听,也可以把你想说但还没有时间说的讲给家人听。请你的家人评价一下你说的怎么样?
如果他们愿意还可以请他们讲一讲他们的童年生活,爷爷、奶奶的童年生活可能在战争年代,爸爸、妈妈的童年生活可能正处在贫困时期。看看他们的童年生活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是不是该珍惜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
(说明:以上活动在本单元教学前进行,旨在,一是使学生对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的童年生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二是给学生留出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时间。)
4、儿童生活“留影集”
这段时间同学们做的非常好,我们不仅讲述了自己的儿童生活,还知道了小伙伴的儿童生活,不仅了解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儿童生活,还懂得了要珍惜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那我们就做一期展现儿童生活的“留影集”。现在向全班征集“留影照片”,作品的体裁、板式不限,可以是文字作品,也可以是照片,只要是有关儿童生活的就行。一周后我们收稿,举行“儿童生活留影大赛”。评比的标准就是:看谁介绍的儿童生活最真实,最感人,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说明:此活动与“综合学习”中的“阅读链接”、“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栏目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本文标题: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6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