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能耗弥巨已成数据中心发展瓶颈

发布时间:2017-10-30 所属栏目:拍拍网首页货到付款

一 : 能耗弥巨已成数据中心发展瓶颈

  核心提示: 数据中心作为基础服务的载体,近些年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带动下,市场扩充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很多企业出于业务的需要都开始投建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作为基础服务的载体,近些年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带动下,市场扩充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很多企业出于业务的需要都开始投建数据中心。但是在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巨大的电能消耗和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问题也凸显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拥有低能耗和高效率的绿色数据中心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不过,由于能效监控体系的不完备,很多数据中心虽然应用了一些节能化的解决方案,但是在智能化和联动机制方面依旧存在欠缺。能效的管理和优化依然无法做到尽善尽美,所以,数据中心能效的整体降低仍然还有很大的空间。

  

1

 

  目前的数据中心主要是以高密度,大型化为发展趋势。据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6年前后,超过100个机架以上的数据中心在整个数据中心市场中的占比将超过60%。这种大型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弥巨,以2000个机架的数据中心为例,以每个机架平均功率如果按照3kW计算,其总负荷就将达到6000kW,也就是每小时6000度的耗电量;如此算来,全年的耗电量将达到52560000kWh,电费支出超过5200万元。如果再加上为此配套的空调,照明等其他设施的耗电量,电费将接近1亿。

  据之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调查显示,201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耗电量为2355亿度,占据了全球电力消耗的1.3%左右。事实上,这仅仅只是全球总量,美国国内的数据中心的耗电量,更是占到了全美电能消耗的2%,而且其还在以每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和美国的情况类似,中国的数据中心也被能耗严重制约。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在2012年时,数据中心的能耗就已经高达664.5亿度,比重占到了当年全国工业用电总量的1.8%,预计到2015年,该数值将上升到1000亿度,堪比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总量。

  与此同时,和耗电量居高不下形成反差的是,传统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却一直无法有效提升,整体水平处于偏低的状态。中国的数据中心PUE值大部分还都在2以上。电能消耗过大除了给运营带来压力以外,也严重制约了数据中心本身的经营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很多地方甚至已经出台规定,限制数据中心的建设。以北京为例,在2014年下半年就出台规定,禁止兴建PUE值在1.5以上的数据中心。

  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实现数据中心能耗的有效降低?未来绿色数据中心的市场状况又会如何呢?在即将于2015年1月7日举办的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上,将开设专场论坛,届时将会有诸多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共聚一堂,畅谈数据中心节能,以及绿色数据中心的优势及发展潜力。

二 : 剖析制约中小企业创新的四大瓶颈

当金融危机袭来之时,那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终于躲过了这场灭顶之灾,也给众多的中小企业做出了表率,告诫中小企业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是应对危机的最好出路。然而,对于一般中小企业来说,要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需要解决制约和阻碍中小企业创新的4大瓶颈问题。

[www.61k.com)

第一,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

中小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企业的主要管理者,特别是企业的老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创新行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头头”问题是最主要的,这与中小企业管理者的文化素质较低,缺乏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有直接关系。小农经济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使相当数量的企业经营者缺乏探索和创新能力,“小富即安”较为普遍。认为创新神秘,创新高不可攀,创新是大企业的事情,这些思想的存在比较普遍。对创新认识片面,认为只有技术创新才是创新,因而忽略了投入较少但效果很明显的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意识创新。认为创新风险大,怕“折了老本”。在投资取向上,更愿意向风险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仅为0.78%,而国外企业一般都在4%左右甚至更高。

第二,创新环境不佳,创新体系不健全

创新环境不佳主要表现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创新人才流动、缺乏技术交流、缺乏产权交易等高效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侵权会严重挫伤企业创新积极性;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公平,存在较为普遍的地方保护、恶性竞争和要素价格失真。例如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由于创新产品的外部效应较强,中小企业创新的收益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假冒和侵占。创新要有较大的投入,包括资金投入、人力投入和时间投入,如果创新的受益不能弥补前期的投入,或者收效甚微,谁还愿意干这“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在外部制度环境不完善,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机就会减弱,而跟风、跟随与模仿的动机和“免费搭车者”则会增强增多。

创新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是“产学研”结合尚待紧密。长期以来,我国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关作为创新的主体,导致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挂不上钩”,“对不上号”,阻碍了创新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强调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中小企业的实力有限,很难独立设置科研机构,据介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的比例只有25%.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关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进行创新,不仅是解决中小企业创新实力不足的非常现实的办法,而且对于创新的长远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但是,目前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关的“创新联姻”,缺乏一个有效的平台,而且高等院校和科研机关“架子”很大,往往要的“彩礼”很高,弄的中小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创新人才不足,知识资源缺乏

创新的基础是知识,没有知识储备,没有足够的知识资源是制约中小企业创新的最大瓶颈。有关部门曾向企业家进行过调查,企业创新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有59.4%的企业经营者选择“创新人才缺乏”。第二位是“创新资金引进渠道不畅”(占比40.7%);第三位是“缺乏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占比36.8%),可见,人才和资金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两个关键因素,这也符合当前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是在社会偏见中生存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就职;中小企业也无力留住人才。最主要的是中小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专业技术背景,存在急功近利的经营思想和规避风险意识,使其对技术创新顾虑重重,畏缩不前,使屈指可数的技术人才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没有“梧桐树”何来招“凤凰”。有些中小企业缺乏长远眼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使这些创新人才看到自己的“奔头”。这种情况下,还怎能奢谈人才的“忠诚”和“奉献”,人才严重流失就成为不堪避免的事情了。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技术人才和高层管理人员的“跳槽”和“另立门户”的现象就会频繁发生。

第四,创新资金不足,融资借贷无门

创新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创新是要经受时间和失败的考验的,创新时间一长,创新资金就会“断档”,创新一旦失败,如果不能坚持,原来投入的资金就可能“打了水漂”。总之,中小企业不敢贸然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问题。“财大”才能“气粗”。谁都明白“胜利往往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的道理,然而缺少了资金,“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就中小企业自身的“内源融资”是很有限的,自我积累有限,“捉襟见肘”是常有的事情。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现在是道路“坎坷”。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8%左右,这与中小企业创造的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和为国家财政提供的收入等作用是极不对称的。

(原标题:制约中小企业创新的四大瓶颈)

三 : 拍拍平台货到付款业务的瓶颈何时能突破

拍拍平台的货到付款业务实在没法做,总共也只有两家合作承运商,“顺丰”和“宅急送”,然而---顺丰太牛,完全不管客人购物的隐私保护,一律要求卖家自行打印纸质运单,且这种运单卖家(www.61k.com)无法修改运单模板内的信息,都是强制性的特定模版,相关内容都是系统根据买家的订单自行生成,不得已只能选择另一家,“宅急送”,可气的是宅急送蜗牛般的工作效率和恶劣的服务态度,举个我这两天预约宅急送取件的情景,电话打了几个浪费话费不说还气得够呛,我于7号下午14:00左右向宅急送在线下单,真到18:30才在线受理,直到下班时才来收件,因货物延误到仓时间,故收件未成功,当时叮嘱收件人员第二天再来收件,没想到宅急送给取消了,8号下午15:左右再次下单,一直未受理,晚上又给取消了,当晚23:50再次在线下单,只能看明天会不会按时收件了。上次无故延迟派件导致我的客人拒签后不得不要求宅急送退回我那件包裹,却至今没有退回来!本店已经因为宅急送在线受理慢、延误取件或延迟派件造成客人拒收货或关闭订单好几起了,损失很大,顺丰又TNN的要打印纸质运单而无法保障客人隐私不得不选择“宅急送”却又因“宅急送”蜗牛般的工作效率和恶劣的服务态度而关闭不少货到付款订单,这损失由谁来负呀,拍拍平台好不容易放开货到付款业务,却成如此瓶颈,实在是差!差!差!真是无语,此恨绵绵呀!拍拍店好不容易有点订单却因此损失而停滞不前,拍拍,一个让卖家和买家都无法说爱的平台。补充:在宅急送延误取件而被取消预约两次以后,出于客人坚持要货,不得不在8日晚间进行第三次在线预约宅急送,预约取件时间定在9日早上8:00-12:00,然而无论您什么时间预约无论你预约的时间段有多宽松,发货处就是不见有人上门取件,巴巴得等,电话打了两个,一直到晚上18:30后仍然不见取件,无奈只得跟客人沟通告之无法发货,只能先择在线支付,重新下单,19:11关闭此货到付款订单,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宅急送收件员却在19:30后又到发货处取了件,如此一来。麻烦接踊而至,又不得不一遍遍打电话要求宅急送退回些件,宅急送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不说也能知道退件这个事又要折腾多久?上次4月14日的那个货到付款件因延误派件而导致客人拒签的货至今都没返货,电话打了四五遍,每次都是尽快安排。拍拍呀,你这个平台还能做吗?都要被气炸了,仅仅因为货到付款这一项就让我损失好几百呀,浪费的话费损失货款不说,还气死人!

四 : 七师一二三团番茄采摘基本使用机械化突破该团番茄种植发展中的瓶颈

七师一二三团番茄采摘基本使用机械化 突破该团番茄种植发展中的瓶颈

周晓惠

8月14日上午,在一二三团十七连职工刘学用的番茄地里,番茄采摘机车在该连领导业务的采摘质量监督下缓缓前行。

近年来,该团利用地缘及环境优势,调优种植业结构鼓励职工积极种植番茄,同时又向拥有丰富种植番茄经验兄弟团场学习科学种植及管理技术,又选派连队种植能手前去学习,经过种种措施,该团十七连职工种植番茄热情相对高涨,今年该连共种植1400亩机采酱用番茄,经过精心管理现硕果累累早已进入了采摘节段。

十七连职工刘学用今年种植了80亩地的机采番茄,在种植过程中严格按照机采番茄的种植模式进行科学管理,番茄长势良好,现在开始收获了,机械采收省工省时又省力的优点,相对于前些年人工采收番茄的缺[www.61k.com]劳力、工价高等采摘困难他记忆犹新:“往年就是80多亩地,我们要是人工采的话,七八10个人也得1个礼拜,现在我们这个是机收的,最多也就是两天也就搞完了,你像这个人工采摘的每年到了这季节特别缺劳力,找人干活很难,除了采摘需要人,另外还要装车,捡袋子什么的都需要人还要多花钱,反正就是一系列的活,自己就是忙不过来,现在你看这个机收了太方便了,我们就有有个四5个人,跟着车子上面捡一捡石子捡捡杂草,即可了,人工采摘的费用也高,机子省事的很。”刘学用深有感触的说。

番茄机械化采收可以实现采摘、粒选、装车一条龙的联合作业,每台采收机每小时能收获酱用番茄50-60吨,相当于150个劳动力,每亩降低采收费用,极大地节约了劳动力,缩短了采收期提升了番茄的品质和效益。

今年该团近2万亩番茄基本都采用机采模式,团场从品种的选择到播种以及田间管理等,都严格按照机采番茄技术要求进行,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突破了该团在番茄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同时也加快了团场番茄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步伐。

一二三团十七连

18742900482七师一二三团番茄采摘基本使用机械化突破该团番茄种植发展中的瓶颈


七师一二三团番茄采摘基本使用机械化突破该团番茄种植发展中的瓶颈

本文标题: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能耗弥巨已成数据中心发展瓶颈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008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