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应重“学”也应重“习”
二 : 目标教学法在中考语文复习课中的应用
目标教学教学过程 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而复习则是巩固知识,提高智能和拓宽思维的有效手段。在中考复习中,语文科的知识具有多层次、覆盖面广的特点,采取机械的重复学习或简单的找漏补缺是不能奏效的。近几年来,笔者采用“目标教学法”进行中考语文复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分块检测,获取信息。
把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归纳整理成几大板块,复习每个板块前,设置适量的检测题对学生进行摸底考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检测题要有针对性,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掌握的程度,要在检测题中体现出来。例如“语法———句子”这一部分就要体现如下几个知识点:①按结构分类———主谓句与非主谓句, 单句与复句;按用途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②区分疑问句中的设问与反问。③几种句式的变换。④划分句子成分,找句子主干。⑤判断复句类型。检测方法可以灵活多样,或口头问答,或书面练习;题型多样,或选择、或判断、或简答、或分析。通过前提检测,教师制定复习目标就有了可靠的依据,避免了复习时平均用力的毛病,同时,对学生也起到了提示与助学的作用。
二、明确目标,定向设疑。
在复习每个板块的每节课时,给学生定好学习坐标,让学生明确记住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甚至要综合运用哪些知识,建立起合理的、循序渐进的导学体系。复习时,将各部分知识归纳整理,精心设疑, 是引导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和学习达标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复习“小说部分”这一板块时,整理成4个系列,即“鲁迅小说系列”、“古代小说系列”、“现代小说系列”和“外国小说系列”。在总体上设疑:4个系列的小说在体裁特点、题材内容、写作背景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问题的强烈兴趣。接着,乘势引导,深入设疑,提出每个系列中几篇小说的“同与异”的问题。这些问题平时授课过程中往往很少整理提出的,复习中提出有了新鲜感, 既达到了复习的目的,又深化了知识。带着探索性的问题,学生去深入地思考、比较、分析,在旧的知识内容中就会有新的发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三、讨论解疑,引导达标。
解疑,是复习达标的所在。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议论、辨析,归纳出正确答案。复习课讨论激烈, 发言踊跃。在这种气氛中,教师要注意诱发情感体验, 给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以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回答的问题应与其自身的能力和智力水平相符合,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设置“层次题”就是一个好方法。举例说,在复习文言文“说”(4篇:《马说》、《师说》、《爱莲说》、《捕蛇者说》)系列时,就“说”的文体特点设置了三个层次题:①判断老师对“说”文体的解释是否正确。②请谈谈“说”的文体具有哪些特点?③结合4篇课文谈谈“说”的文体特点。这三道题的难易层次是:易———较难———难,分别让差、中、优生回答,回答全部正确。知识掌握了,学生心情也愉快,任何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自然,复习达标便水到渠成了。
从定向设疑到讨论解疑,起到了活跃思想、开发智力、深化知识、解决问题的作用。但还要注意及时小结,或比较、或推理、或归纳,把零散的知识串线,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层次化,形成一定的网络结构。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测评反馈,及时小结。
检测评价是复习课的重要环节,是检查复习质量的手段。测评题要覆盖各个知识点,同时,又要做到4个结合:难题与易题相结合,题目的同一与变化相结合,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知识巩固题与技能培养题相结合。检测方法可采用卡片问答、小组比赛、制卷小考、书面练习等。题型力求多样,根据不同内容来确定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等。例如:在复习“事理说明文”系列后共设置了22道测评题。其中,基础题16道,提高题5道,难题(即能力发挥题)1道;选择题10道,判断题6道,简答题5道,综合运用题1道。采取个人抽签回答基础题和小组抽签讨论回答提高题、“各抒己见”答难题的方式,使全班百分之百的人得到了测评。通过检测,教师还要做好评价工作,及时小结,肯定复习的效果,找出达标不够的“点”,提出补救的措施。
(作者单位:婺源县高砂中学)
(摘选自《初中语数外教学》)
三 : 教学机智在语文课中的运用
(教学论文---qzl5811)
四川省泸州市第七中学 邱志兰
传统的语文课是教师的一统天下,上课叫“讲课”。教师津津乐道地讲,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时间花得不少,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了按照既定的教案授课。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学生的思维要往教师事先设定的模式里靠。稍有“出轨”,便被指责为“不专心”甚至“破坏课堂纪录”。这样的课堂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泯灭了学生的天性,使语文课和今天飞速发展的时代脱了节。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按新课改的要求,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应当好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的实施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变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机智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利用意外情况与授课内容快速合理的契合,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引导到正常的教学上来。它是语文教师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和素质。它要求教师课堂上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果断的处置力。不仅如此,它还要求教师具有灵活的思维,能自如地调控课堂节奏,引导学生、激励学生、点拨学生,使教学过程 收放自如,动静结合,当好课堂的“导演”,引导学生演好课堂这出“戏”。实践证明,在语文课中适时地运用教学机智,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得在初三下期的一天,那是上午第五节课,时间已经接近晌午。我们的教室在顶楼,室外骄阳似火,室内闷热难当。头顶的电扇嗡嗡作响,教室外的居民楼里飘来一阵阵饭菜的香味。我们正在上初中六册里的汉乐府名篇《陌上桑》。在介绍了《汉乐府诗集》和听了配乐朗诵以后,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步骤 ,教师开始作课文分析:
“同学们,学习《陌上桑》这首著名的乐府诗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对人物的侧面描写。诗中没有正面描写罗敷的美丽,而是通过对她采桑的工具、穿着打扮和人们见到她的反应来展示她的美丽……”
“老师,罗敷是美女吗?”一个学生问道。
“当然。你别着急,下面我们就要分析她有多美。”教师回答道。
“同学们,不是想要知道罗敷有多美吗?请大家朗诵下面的诗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老师,罗敷究竟有多美呀?”
“这古诗怎么这么麻烦阿,干脆直说得了。”下面的几个男生坐不住了。
“老师,你看她不听讲,在画画。”一个平时爱画画的女生索性拿出《樱桃丸子》画起画来。
看来课是上不下去了。如果这时拿出教师的威严说教一番,以往日绝对的权威,肯定能把他们镇压下去,恢复教室的秩序。但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接下来学生仍然是听得索然无味。还不如将计就计,让他们参与进来。
“好,同学们,你们不是想知道罗敷有多美吗?我们许多同学爱画画,现在老师给你们时间,大家仔细研读课文,根据诗里对罗敷的采桑工具、穿着打扮和人们的反应,发挥自己的想像,把你脑海中的罗敷形象画出来。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各小组选出代表在班上交流。”
“阿?”
“可以画画呀!”
片刻的窃窃私语过后,学生们开始进入了状态。
不一会,大家踊跃上台展示。各种版本的罗敷不断出现在黑板上。有古典的仕女型、幽默的漫画型、夸张的卡通型、简洁的素描型等等。同学们展开想像的翅膀,领会着侧面描写的精髓,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诠释着自己心目中的罗敷形象。有画罗敷采桑的、有画罗敷夸夫的、还有画罗敷痛斥使君的,真可谓“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同学们兴趣大增,热情高涨,忘了教室里的酷热,忘了窗外飘来的饭菜香味……
教学机智是教师长期教育经验积累的结果。它融合了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修养、学识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课堂教学的应变艺术,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冷静理智、及时有效地处理。把偶然出现的,背离教学计划的事件,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这样,既化解了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尴尬,又保证了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看似山重水复,最后却柳暗花明。
工作单位:四川省泸州市第七中学
通讯地址 :四川省泸州市第七中学语文教研组 邱志兰
邮编:646000
电子信箱:
四 : 中学教职工应有的文明行为、文明用语
(一)、应做十种事,忌做十种事1. 应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工作;忌工作敷衍塞责,三心两意。
2.应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忌只抓智育不顾其它。
3.应面向全体学生;忌只抓尖子生或少数学生。
4. 应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忌缺乏耐心和同情心,歧视、讽刺、斥责、体罚和把学生赶出教室。
5. 应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忌衣衫不整,举止粗俗,出言不逊。
6. 应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业务;忌不学无术,信口开河。
7. 应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讲练结合,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忌千篇一律,因循守旧,只顾“满堂灌”,不顾学生是否乐意接受。
8. 应既教给学生知识,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 忌只教给学生知识,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9. 应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互相尊重;忌夸夸其谈,文人相轻,互不服气,搬弄是非。
10.应淡泊明志,洁身自好;忌让学生或通过学生家长为自己谋取私利。
(二)、应说十种用语,忌说十种用语
1. 应说“有了错误不要紧,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学生”;忌说“再犯错误,就把家长叫来”。
2.应说“只要肯下苦功,一定能学好”;忌说“白痴”、“蠢猪”、“笨蛋”之类有损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的话。
3.应说“对不起,这个字老师误写了,或这个问题老师也搞错了”;忌说“老师都不懂,你懂。老师走过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4. 应说“你的作业 很乱,请重写一遍,好吗”;忌说“你的作业 乱得像个鬼划符一样,赶快撕了,给我重写”。
5.应说“请您和学校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您的孩子”;忌说“你的孩子屡教不改,你把孩子领回去,我们无法教育”。
6. 应说“请你起来回答问题,请坐下”;忌说“给我站起来,回答我的问题”。
7. 应说“你要振作精神,专心听讲”;忌说“你上课睡觉也行,只求你别捣乱”。
8. 应说“你要好好学习,不断进步,用学到的知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这样才不虚度此生”;忌说“你这辈子都不会有出色”。
9. 应说“你违犯了纪律,应冷静地考虑一下,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对自己对别人究竟带来什么危害!下课后来找我谈谈你的想法”;忌说“衰仔!给我站到一边去!”或“滚!给我滚出去”。
10.应说“不要紧张,请你再听听,再想想”;忌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我说了几遍,你都听不懂,真是对牛弹琴!”。
五 : 作文课应教给学生些什么?
作文教学在语文课教学中的地位很高,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作文教学的方法、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那么,在作文课上应该教给学生些什么呢?
一、作文技法
作文技法是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大师傅手中,几块豆腐也可以做出美味的菜肴,而熊掌到了烹调水平不高的人手中也只怕白白糟蹋了。同样以作文来说见识不广,思想不精,涵养不高,材料有限,如果有了技法,依然可以将有限的材料发挥的极致。同样卖日用百货,有的顾客盈门,有的冷冷清清,虽有诸多因素,但经营技法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很有道理的,但因为高中学生的学业紧张,课外阅读量不大很难做到。故此通过作文课的训练和学习来获得一种方法和本领。
作文技法是无处不在的,即使是一字一句都应表情达意,同样的事实加上一点小小的技巧,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顺序和倒叙的区别,“如果她肯嫁给我,我要结婚了。”和“我要结婚了——如果她肯嫁给我。”同样的一句话却又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技法的作用。好比一块木材在一般人手中只是把它变成烧材,在木匠的手中会变成精美的家具,在艺术家的手中会变成一件不朽的艺术品。因此,及时素材很平凡,如果有巧手慧心,也能化腐朽为神奇。
二、学会观察
观察:观,是看的意思;察,有细看,详审之意。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对发展智力具有重要意义,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观察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阅历,作为一名高中生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是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察言观色,揣摩真意的本领。
观察分为有意观察和无意观察两种形式。有意观察就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例如对人物的性格、相貌、习惯的认识就是属于这种形式的观察。无意观察也叫随意观察它没有目的性,但是对生活素材的占有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比如古诗中“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就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而这种观察就是随意观察,因此随意观察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在教学中必须得以体现。
观察要注意观察的方法和顺序。一般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因此作文中也应体现观察的顺序,其实也就是写作的顺序。
三、要有想象能力
想象是一种思维能力,它是根据已有的形象通过联想重新塑造的一个新形象。一般遵循这样的规律:
事物—(联想)→另一事物—(想象)→新事物
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创造能力的强弱,因此想象能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的地位显得十分突出。
想象能力的培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想象要丰富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因此想象要丰富,只有丰富的想象才有更新的创造。例如:对月亮的想象中很多人会把月亮想象成金盘子,虽然没有错误,而且很恰当,但是没有新意。如果把它比喻成一个女孩手中的小镜子,就显得新颖而别致。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加强想象能力的培养,并且注重想象的丰富性。
2、想象要合理
想象的丰富性还要决定于想象的合理性,想象如果不合理那只能称其为幻想,所以想象一定要合理,作文才有价值。例如:对于《深山藏古寺》这副画中古寺的想象,如果将古寺想象成金碧辉煌,香火鼎盛那就错误了。
四、创造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创造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也明确指出要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1、善于怀疑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应该具备善于怀疑的精神,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文章才有创新。例如“人多力量大”,看似很有道理,但从反面来看人多真的力量大吗?在不团结的集体人多,不仅力量不大而且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善于怀疑是创新的前提。
2、多角度考虑问题
在2000年的高考《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作文中,有一个考生写到《问世间情为何物》一文,用中国的四大美女来回答“爱情是什么”这一话题。西施说爱情是工具,昭君说爱情是手段,貂禅说爱情是计谋,杨玉环说爱情是恨。对于四大美女应该对于爱情有更高的评价,而且应该是最有权威的,但是她们却有不同的答案。这不仅说明这位考生有着丰富的知识,而且证明他多角度考虑问题。这样的文章当然有创新性。
3、善于思考
现在的学生很难吸取间接经验,思考问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故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也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现象所迷惑。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对命题或话题的分析来培养这一能力。
五、丰富的情感
“诗为事而做,文为感而发”,作文就是要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感受,加之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所以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有丰富的情感。
1、对自然的感触
天气的变化、季节的变迁对思想情绪的影响,体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感触能力,如果运用到作文写作之中将是一篇极好的文章。例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都是这类的佳作。所以,让学生在季节的轮回中去感悟时光的流逝,探索人生的真谛,通过丰富的情感体现丰富的内容,这将是作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2、对人生和社会的感触
人生是短暂而有漫长的,社会是纷繁而有复杂的,作为高中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生的认识、对社会的看法都将成为高考作文的考查内容,也是作文主题的体现。在作文教学中就应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是作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
3、对生活的感触
生活经历不同,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态度也不同,是热爱、厌弃或逃避,不同的观点演绎不同故事。从思维的多样化来说我们很难评价其对错,但是作为社会主义教育,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观念,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投身于生活之中,不断思考,相信对待生活无论从理性还是感性上都会有更多的感受。作文素材也将随之扩充,并且在深度和广度得以提高。
4、对气氛的感触
人的心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气氛中会有着不同感受,因此,具备对气氛的感触能力,不仅是写作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喜庆的、压抑的亦或悲伤的气氛之中,自然会有不同的认识,文章也将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主题。
六、良好的思想修养
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来看,“要作文,先做人”,高考作文也要求思想健康,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修养,成为作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为祖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
1、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有人说:文章的作者,同时也担负着教育者的角色。我认为这种评价有一定的道理,作为一篇文章的作者从情感和理智上应对读者担负一定责任,应给予读者一定的教育和启示,或是最基本的美的享受。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思想修养,特别是要有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用自己高尚的思想情操去感染每一位读者。例如《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这部小说之所以感人至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品质——也是作者思想的体现。
2、要具备正确的思想认识
现代教学要求培养有个性的人才,加之当代中学生的家庭和社会背景的改变,学生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个性差异,但在作文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加以引导。不要将思想中偏激的或是卑劣的东西当成个性的体现。例如“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一命题,如果将其绝对化,那将存在太多的偏颇。失去辨证唯物主义观念,文章将变得荒唐而可笑,思想中丑陋之处将随之暴露无疑。
高考作文形式和要求的改变,对作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家开展的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作文教学也应该有所改变,但在变革中,我们应该清楚在作文教学中应教给学生些什么,只有明确了目的,才能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过程。相信在众多教师的努力下,作文教学会走出旧的樊篱,而丰富多彩,呈现出勃勃生机。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三中学张国利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