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作为游戏的语文研究性学习

发布时间:2017-11-11 所属栏目:新课标下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研究之──戏剧篇

一 : 作为游戏的语文研究性学习

         游戏不完全是娱乐,也不全等于语文研究性学习。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两点。游戏的内涵要大于娱乐,大于语文研究性学习。游戏也不一定意味着不正经、不严肃,也有正经、严肃的游戏。
什么是游戏?荷兰文化学者胡伊青加告诉我们:“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它以自身为目的并又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对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①这个定义包括这么几点:1、游戏是自觉自愿进行的,没有外在压力的强迫;2、游戏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固定的时间和空间,游戏就不可能进行;3、游戏伴随着紧张和愉快;4、游戏有别于日常生活,它只是对生活的一种模仿;5、游戏的目的就在游戏本身,不在游戏之外。
让我们再来看看语文研究性学习。它是学生为了自身的发展而自觉自愿接受的,不论是在课题研究的任何阶段,学生都是心甘情愿地、以积极的态度、一板一眼地进行活动的。它不需要外在的压力,不需要老师的强迫。更不用说这样的研究和学习是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虽然语文研究性学习不象学科课程的教学那样,每一节课都在固定的教室里进行,有时为了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需要走出教室,深入社会,但还是有一个固定的场合,或教室,或办公室,或老师、学生家里,没有一个固定的场合,学生无法集中进行切磋、商讨,老师也无法对他们进行集中指导、集中评价。所以,语文研究性学习,不论怎样分散进行,但在固定的场合集中是毕不可少的。即便是个人的探究活动,也不可能离开具体的空间,具体的地点。语文研究性学习是紧张的,也是活泼的,又是愉快的。任何一项课题的研究与学习,虽说都是学生自发进行的,但对他们而言,都是一项既定的任务,而且,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所以,其紧张性都是不言而喻的,不可能一个课题的探究与学习象马拉松赛跑一样进行。在研究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有具体的任务,而且,每一项任务的完成与否,都将影响到整个课题的研究进程、研究质量。学生面对自己选定的任务,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条件,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条件比较差的边远地区,有时为了查一则资料,解决一个难题,或拜访一位人物,需要耗费许多的精力和时间,其紧张的程度可想而知。当然,紧张之外,也不乏活泼,不乏愉快。研究性的学习,虽然有既定的任务,但毕竟不象学科课程的学习那样那么紧张,那么严肃,研究、学习、商讨的过程,还是其乐融融的。再说,经过一番曲折,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一则珍贵的资料,费了一番精力,写出了一篇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后,那分激动,那分愉快,哪个参与者没有过?如果我们眼界再放开一点,看看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特别是看看那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对研究性学习的游戏特征就不会有任何疑问了。最近这几年,这方面的介绍比较多,黄全愈的《玩的教育在美国》就是典型的一本。从这本书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在美国,教育不象我们这样,办得这样严肃,这样严格。他们的教学,大多采用研究性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活泼,学得轻松。
至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我们都知道,它大多来自于生活,但不是生活的照搬。它有别于日常生活,最多只不过是生活的模仿。比如常见的学生自己编辑、表演课本剧,它只是一种学习,一种对真实生活的模仿,还不是真正的剧本编写,还不是真正的戏剧表演。
再看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很显然,作为学习的研究,不同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目的在研究之外,在于新的结论、新的发现,注重研究的最终结果。而语文研究性学习则不同,它的目的就在研究本身,就在研究的过程中,就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增长了多少知识,积累了多少经验。一切存在于研究之外的目的都不是研究本身所具有的,都是研究之后的附属产品。
语文研究性学习既然具有游戏的基本特征,我们就基本上可以把它看作为游戏。我们说,语文研究性学习可以作为游戏看待,并不是把它当作好玩的东西,当作紧张之后的娱乐和消遣,游戏有时也是严肃的,认真的。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一下小孩做游戏,就可以发现:游戏原来也是认真的。小孩在游戏时,谁不是认认真真的全身心投入?笔者曾认真观察过女儿小时侯与她的小伙伴们经常玩的当老师的游戏:一个人扮老师,手里拿着一根竹子当教鞭,几个孩子坐在下面当学生,“上课!”“起立!”“下课!”“老师好!”“同学们好!”俨然正儿八经的老师上课。能说她们不认真、不严肃?对于我们来说,在怎样对待游戏这个问题上,需要换脑筋,需要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因为我们中国人一向都把游戏看作为不正经,把玩游戏视为不务正业,更进一步认为是玩物丧志,是“奇技淫巧”。其实,许多严肃的事情当中,也常常有着游戏的因素。教育就是这样。教育当中,游戏的因素正越来越多。幼儿园就不必说,因为幼儿的活动大多就是游戏。在中小学,玩中学、乐中学,游戏英语、游戏作文、各种竞赛等日益在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活动,其游戏的特征就更不必说。
席勒认为,游戏状态是一种克服了人的片面和异化的最高的人性状态,是自由与解放的真实体现。他有一句明言:“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②所以,游戏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活动。,也是学习者全身心的投入,深度参与的活动。
在学习的任何一个环节上,学生始终都是真正的主体。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凭着自己的兴趣,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确定课题,自己指定计划,自己收集资料,又自己分析研究资料,自己撰写研究报告。而且,在参与的程度上,与语文课堂教学也有不同。由于是真正的自己全方位的做主,学生在身心方面投入的精力就比课堂教学多得多。以人教版初中第3册课本第一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的学习为例。以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尽管学生在课堂上也很活跃,也很投入,与老师的配合和很不错。但学生的投入总不是那么到位,总让人觉得缺少点什么。现在有人用研究性的方法上这篇课文,学生投入的程度就大不相同了。上海的陈仲梁老师就是这样。在上课前,陈老师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把学生分成历史、地理、诗词、新闻和录制五个小组,分别进行课前的研究性预习准备,各小组都有明确的任务。
上课时,陈老师首先让诗词组同学的代表上台带领全班同学朗诵毛主席的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然后由录制组学生放映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几个片断,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历史组的同学介绍课文有关的历史背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然后,又由新闻组的同学派两位代表上台讲解新闻的特点和构成,并引导大家由问题入手,对这则新闻进行简单的分析:找出导语 、分析主体部分的三个层次。再让地理组的同学展示一张他们自己按比例绘制的渡江战役示意图。由一位男生头戴帽饰,手执教鞭,象个高级指挥员似的,为全班同学讲述我军中、西、东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的战况。③
在这里,一切都由学生自己进行,各自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整个课文的学习始终洋溢着昂扬、向上的激情。在这里,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贴切,那么恰倒好处。没有扭扭捏捏,没有一问三不知,更没有老师支配下的被动接受。有的,是主动,是积极,是热情,是投入,更是全面的收获。这是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达不到的效果。
研究性学习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也正是游戏的特征。在游戏过程中 ,任何一个参与者都是抱着‘好玩’的心理参加的,他们参加的目的,主要就在‘玩’本身,虽说他们也在乎结果如何,但与‘玩’本身相比,结果是微不足道的。当然,需要指出的是 ,那种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游戏”,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已经变了味。如用麻将赌博。真正的游戏是以愉悦身心为目的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也是这样。每一个参与者之所以参与,他们所看重的,并不是研究的结果有多大的价值,能够有什么新的重大的发现,或创立什么新的理论。他们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研究的过程本身。具体说来,研究过程中能在多大程度上愉悦身心,增长哪些知识,丰富哪方面阅历,形成哪些能力,积累哪些经验。这些,才是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所真正看重的。因为,他们的所谓研究,并不是象科学家那样进行的科学研究,科学家的研究是在没有答案的领域进行的。而他们所进行的研究,是在前人已有答案的地方开始的。就是说,在他们研究之前,就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是对已有答案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除了理性的原因外,更多的具有愉悦身心,即‘好玩’的功能。用科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兴趣使然。
“每件事都有一百种做法。”魏书生老师的这句名言,对语文研究性学习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的,很多事情,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就可能设想出不同的处理方法。以往,在我们的教学,常常用一种思维,从一个角度思索,结果,只会用一种不变的方法。比如课文的教学,好象只有老师讲、学生听这么一种方式,除此之外,别无它法。其实,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处理教材,传授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研究性学习就是其中十分有效的一种。有些课文,完全可以采用研究性的方法进行学习。象高中语文第5册第5课《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一文,是一篇比较难教的文章,难在专业性强,难在涉及资料多。如果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必造成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如果换个思路,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教授,及早分组,及早让学生去查阅资料,上课时结合课文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由学生完成一些环节,学习的效果就要比课堂传授好得多。教材中,此类课文很多,只要我们做这方面的有心人,一定会有更大发现。
即便是研究性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方式也不止一种,而是无限多。比如是采用常规的方式,还是竞赛的方式,抑或是辩论的方式?是个人探究,还是小组合作?从游戏的意义上来说,就要多关注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才能取得最大效益。

二 : 浅谈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浅谈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浅谈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摘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研究性学习。它作为1种自主选择性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自主择定研究对象、课题、内容、方法、独立实施研究计划,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创新思维 大胆质疑 实践能力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了研究性学习。对于研究性学习,人们认识各异,比较一致的有2种:研究性学习是1种新的课程模式;研究性学习是1种自主选择性学习方式,一般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自主择定研究对象、课题、内容、方法、独立实施研究计划,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涵义与特点

所谓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语文研究专题,主动探求开展研究,从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故研究性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主体性

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而作为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合作者与学生共同开展研究。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讲、消化知识,而是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能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己选课题、设计方案,选择研究的方式、方法。

(二)探究性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以探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不重在引导学生研究出什么结果,而重在引导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探索。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在研究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立足本地,如方言研究、名人研究、民俗研究、县史村史研究等。

(三)开放性

就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来说都是开放的。学生在课余、双休日、寒暑假等进入图书室、阅览室、搜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信息,还可开展社会调查,从生活中获取材料。另外,形式也是开放的,可以采取个人、小组、班集体多种形式。

(四)实践性

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探索、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获取正确的结论。

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内容及[www.61k.com)操作方式

(一)选题内容

课题的选择,是研究性活动的真正起点,也是研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

1、选题要关注社会生活

来自社会生活的课题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如:“中学生的心理负担的调查及对社会的呼吁”、“如何保护眼睛或预防近视眼”、“中学生为什么喜欢流行歌曲”、“沙尘暴”等就是很能激发学生自主性和探究欲望的课题。此外,还要关心身边的社会文化现象。如“楹联研究”当地“民俗研究”、“入世将如何影响我们这一代人的未来”等课题研究。

2、选题需要反映语文学科特点

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特别是教师的辅导,具备了继续研究教材中某些问题的条件,研究常常能深入地开展。因此,要关注教材中的一些极高研究价值的课题。可以研究课文,进行探微、质疑。如《项链》,传统的观念认为文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是1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贪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等落后思想充塞了她的灵魂。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深入地思考,玛蒂尔德身上是不是也存在一些我们今天都还在继承和弘扬的美德。从而从新的角度全面审视玛蒂尔德的美学意义。可以从一篇课文作为出发点,围绕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进行研究。如,从《拿来主义》看鲁迅先生杂文的语言特色。可以比较研究相关的一组文章,可以是内容之间比较,也可以是表达方式、语言技巧方面的比较。“刘兰芝与杜十娘的反抗精神的比较”。如在学习了《邹迹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吕公谏厉王弭谤》等文后,可指导学生就“劝谏”技巧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劝谏”成败原因分析的研究。可以研究1种语言现象,如《胡同文化》可用“汪先生京味语言”为研究课题。还可以研究1种文学流派或文学现象等等。

3、选题要关注知识的课外廷伸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由此及彼,深入研究,扩大延伸知识面,也是研究性学习的1个选题方向。譬如:教学《简笔与繁笔》一文时,即可要求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中找例子,或者结合自己写作的实践活动谈这方面的体会,从而加深对写作这个项目的研究。又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庆祝北京大学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时,可以把课文学习与平时开展的演讲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演讲这一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做到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学以致用。

(二)操作方式

1、培养创新思维,开拓教材的研究价值

语文研究性学习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高中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研究课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开拓教材的研究价值。如教学《过秦论》和《阿房宫赋》,可让学生从写作目的、表现手法、立论角度进行异同比较。两文写作目的相同,《过秦论》的目的即借说秦之过而劝汉文帝“安民”。杜牧更是如此,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明确表明此文是为了以古鉴今,针砭时政。《过秦论》是一篇政论,因而重在说理,而《阿房宫赋》是一篇文赋,所以重在讽喻,文章极尽描写之能事。“论”“赋”异体。手法不同。立论角度也不同《过秦论》因要“过”秦,便反复对比:秦先弱后强之比,九国之师与一秦之比,强秦与陈涉之比,九国之师与陈湾之比。两两比较,只为激发末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阿房宫赋》则以“寓言”式的描写,来表明“秦爱纷奢,”进而指出秦灭亡的主要原因。如教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茹态鹃的小说《百合花》,通过比较,深刻领悟作品中同一时代两位女性的形象美、人格美,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德。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新观点、新观念指导学生重新解读课文。如《雷雨》一文,学生由于受课后练习要求(把握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的虚伪性)的影响,往往对周朴园的复杂性格用简单庸俗的社会学进行分析,使之形成1种趋同思维。显然,学生理解问题,比较肤浅,有时只注意表象,忽视其本质,难以深入到内部。为此,我教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熟悉剧情的基础上重新解读课文,大多数学生从多种性格层面上发现周朴园这个艺术形象不仅具有冷酷的阶级性,还具有丰富复杂的人性,他的内心深处残存的人性中实在也有对侍苹的眷恋和自责,因此,不能简单地全然归之于虚伪。这样的分析打破了单一、僵化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学会了该怎样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复杂的人性。

2、鼓励大胆质疑,引导学生打“笔黑官司”

或用已经掌握的正确知识,或运用追本溯源查原著的方法,或通过考证,或运用理论分析,对疑点进行鉴别,对误点进行更正,对疵点进行解析,或打破习惯性的思维程序,对被认为是完善无缺的定论持怀疑态度,相互辩析,打“笔黑官司”。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仅分析到祥林嫂是万恶的社会逼死的,学生是很不满足的。他们还有很多疑惑:为什么第一次到鲁家做工,明明是受剥削,祥林嫂“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呢?同样是被压迫,鲁镇的人们为什么嘲弄再寡的祥林嫂?这些问题决不是表面的分析所能解决的。学生疑惑多,说明他们思考的深入。我抓住学生进1步探求的心理,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大家认为,繁重的劳动、艰苦的生活摧不垮祥林嫂这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妇女,而鲁四老爷的嫌弃,四婶的惊叫和怨怪,柳妈的讥讽,鲁镇人的嘲笑和取乐,无不使祥林嫂感到自卑,她在失去生活依靠的同时,又失去了人格尊严,生命之火终于一点点地熄灭了。鲁镇的人们同样身受其害,但他们同时又是害人者,祥林嫂的悲剧意义就在于:不只是鲁四老爷这样的剥削者把她推向深渊,整个社会形成的1种氛围,将她团团围住,使她的精神防线彻底崩溃,使她1步步地走向死亡。

如,在学习《项链》一文时,我提出主人公路瓦栽夫人是否值得同情的问题,让学生辩论。有的同学认为,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的“天性”,文中主人公的“梦想”,无可非议。有的同学认为玛帝尔德丢失项链,是虚荣心所致,本不值得同情,但她为了赔项链,经过十年艰辛的劳动,才还清了债务,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说明她受挫之后,有悔改之心,是1个诚实的人,值得同情。同学们相互交锋,各执已见,不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发表新看法。对讨论中意见不统一或与教参意见不相符的观点,教师不应以“法官”的身份,武断地对学生的意见作出评价,而是引导课后进1步讨论研究,让他们继续打“笔墨仗”。

3、重视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语文研究性学习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一项研究任务,一篇小论文,一次专题采访,一份调查报告,一件作品制作,一场主题演讲,一次社会公益活动,一次改编文学作品,一次汇报出演出,应该说,研究性学习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如教学《守财奴》、《促织》、《皇帝的新装》等文,可指导学生把课文材料重新组合,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推荐导演,导演选择所有人物的扮演者,道具也由导演负责。演完后,导演做小结,总结归纳得失。在导演小结后自由发言评论该场表演,而教师只是1个特殊的观众。这样,使学生在形象的层面上感受,在理性的思维中领悟。

实践证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全可以独立地去完成适合自身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的实践活动,而这些贴近生活,重在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 : 语文研究性学习

就在几年前,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课程还只是少数地区学校的试验品,然而就在这段短短的时间里,研究性学习展现出了它蓬勃的生命力,蠃得了所有人的喝彩。在新的课程计划中,研究性课程被列入普通高中必修课。但研究性学习毕竟还是一个新事物,我们对它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规律还要进行更为深入地探索。一方面,研究性学习目前是作为与常规学科教学并行的课程姿态出现的,它的进一步发展几乎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学语文教学多年来饱受批评,如何能使学生自会读书、自会学习是困扰了几代语文教育者的难题。本文内容意在以实践领域里的一些思考和实例,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观念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做法,内容分为理论概说、教师策略、课堂教学、综合研究四个方面,求窥之一斑。
本文引用资料一部分来自于自己的教学体会和教学实践,另一部分则借自于网络同仁,不为商业目的,只为探讨问题,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指出。所谓来之于人,还之于人,感谢互联网带给我新的思想,也把自己的思考献给他人,希望互联网能永葆本色。

第一节 理论概说
一、研究性学习
随着国际间创造型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基础教育界在注意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也已经加大了改革力度。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一项最重要的举措,2000年9月起,全国十一个省市开始试验执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根据这个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一起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其中。两年来,参加试验的各地中学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从陌生到熟悉,从怀疑到肯定,对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目标、特点、方式和评价等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比较好地完成了探索任务。在此基础之上,根据计划,今年秋天这个新的课程方案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在国家教委下发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专家们指出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改革。要完成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改变长期以来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征,意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主动的方式进行对生活的有意义地探索。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教育专家、华东师大霍益萍教授在她主编的研究性学习丛书里说得好,对于今天的中国中小学来说,研究性学习首先不是个理论问题,而是个实践问题,即如何让研究性学习能够真正进入中小学课程结构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板块,有序有效地发挥作用,将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1998年,上海七宝中学较早地开展了“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每学期在一个年级中确立统一的研究主题,如“文艺与人生”、“人与自然”、“我与祖国”、“我的未来”等,学生们在这个大主题下自主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自由组合、自行研究,学校把这一课程列为必修课,每周两学时,全员参加,全过程参与。在此先后,又有深圳、太仓、天津、河南、大庆、哈尔滨、成都等地的部分中学加入到早期研究性课程实验的行列中来,他们纷纷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著书成文,为后来的学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中江苏太仓高级中学和上海地区的经验比较具有代表性。
尽管实验取得的成果是十分丰硕的,然而就目前来看,研究性学习的推广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目前研究性学习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出现的,由教育部统一安排课时,这对于传统教育根深蒂固的现状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保障了学校师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所需的时间,也避免出现被各学科分而食之的局面。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不少师生把研究性学习只当作是一般意义上的活动课,甚至只是一种时髦,一种潮流,认为所谓研究性课程与日常的学科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改革都没有多大关联,与高考应试更是相距甚远。这样一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就无从调动,开课也只是停留在做表面文章之上,从而导致研究性学习陷入十分被动的状态。对现状听之任之,则不符合上级的要求,也与素质教育的大潮背道而弛;而要加大研究的力度,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又不是每个普通学校凭借自身的能力都能做到的。欲进不得,欲退不能,研究性学习让一些学校处于两难的境地。因此,对于研究性学习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做更加深入的思考。
首先,我们可以把目前从课程意义上讲的研究性学习,称为狭义的研究性学习,而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应该是一种代表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出,是与当今世界的信息化背景分不开的。
继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之后,人们已经习惯把我们现在的时代称为信息时代、数字时代,在这个以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特征的时代,知识的数量是以几何倍数增长的。工业时代,政府的目标是要普及义务教育,而在今天,这个目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常常会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用于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在社会当中已无用武之地。与过去企业纷纷追求高学历人才的情况略有不同,如今绝大多数的大公司更倾向于对招来的人才进行再培训。于是素质、能力这样的词汇在社会生活中开始频频出现。虽然学校教育仍然发挥着它固有的优势,可是人们也不得不树立起终身教育的观念,于是,一个人目前掌握多少知识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获取新知识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要求的就是那种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这一点显然不是以“知识教育”为核心的学校课程所能完成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所有的课程都是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来组织教学的,学生的全部积极性、主动性只能体现在对原有知识体系的复现上,而且传统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相对比较封闭,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较少联系,这些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之路开始柳暗花明。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或者说,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学习者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他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学习者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学习者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而,建构主义学者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构建知识。他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实践中最好的诠释就是研究性学习在东西方社会地相继兴起:学生们在教师创设的社会情境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教师只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出现。学生们在看似简单幼稚的“研究”中逐渐进入角色,既培养了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也锻炼了与他人相处的合作精神。已有的知识,在研究的过程中打破了学科固有的逻辑,而代之以生活的逻辑;暂时没有的知识,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得。而他们的研究所得又直接指向社会生活,这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研究是那么有意义有活力。和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在能力获得上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推广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学会学习。
其次,研究性学习向学科教学渗透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研究性课程的意义在于推广研究性学习方式以弥补接受性学习方式的不足,并帮助基础教育完成从一味研究“如何教”到关注学生“如何学”的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目前的课程改革措施则旨在让师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认识研究性学习,熟悉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并且纳入课程计划之中,明显带有一点立法“强制”施行的味道,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曾对记者说,“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 、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这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这就是说国家实行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并非是要与学科教学对立起来,相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研究性学习当中吸收科学的教与学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科教学尽快向素质教育方向转轨。
对于新的课程计划,我们必须站在宏观的高度上去理解,就是绝不能把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此前教师们一直在探讨的课堂教学改革割裂起来看。其实早在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正式提出来以前,课堂教学改革就在逐步向着素质教育方向转变,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到此后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已经明确地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人。教科研关注的重点也从单纯地研究教师教学教法变为兼顾学生的学习,大连地区的很多学校都已经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还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帮助同学研究学法。许多教师开始着手树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说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许多经验都是非常好的,也为研究性学习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出现则使当前的学科课堂教改从根本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完成了基础教育一次质的飞跃,它必然要反过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二、大语文教学观
近二十年来,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问题一直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语文学科讨论的热烈程度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学科。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上就发表过《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个老问题,也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这以后众多教师开始投入到教学研究中,也出了一大批论文、专著,然而时至今日,“少、慢、差、费”四个字的评价还是常常见诸文端。上个世纪末,这种讨论被王丽的一本叫做《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广泛程度,整个知识阶层为之动容。随后又有孔庆东等人编著的《审视中学语文教育》、钟晓雨编著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相继出版,一时间上至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下至普通教师和家长,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人们对于语文学科的反思与批评达到了顶峰。尽管在这些讨论中有不少偏激之辞,但对于我们认清语文学科存在的问题是大有裨益的。对此,顾之川先生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学语文教学》作过精彩总结,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状况,集中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教师讲得太多,而学生读得少,写得少;二是教师讲课时分析太多,而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所作的指导太少;三是学生做作业 的时间太多,而用于课外阅读、写作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太少。也有人认为出现的问题主要与语文课本过于陈旧相关,但新教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之后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云南曲靖一中的任玲老师曾就高一年级学生阅读《语文读本》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结果令人堪忧:650人中,认真读完的还不到5%;有18%的学生勉强读过了;而79%的学生完成得相当不理想,或是老师有要求就读一点,没有要求就不读,或是只把感兴趣的读了,或是压根就没有去读。因此可以说,影响语文教改问题的实践因素很多,但症结还是在于广大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
首先,语文学科应该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将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反映了近年来基础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学的探索成果。此后,在2002年教育部最新出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又补充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这就更加明确地印证了我们对语文性质的判断。由于在我国,语文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并不长,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是由来已久的,特别是 “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带给人们深深地思考。由于中小学应试教育风气的盛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语言文字”的层面上,功利主义教学相当普遍,然而同时也有很多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新大纲的修改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于语文学科的认识又深了一步。当人们承认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人们也就承认了今天的语文教育必然应该要走大语文教育的道路。
这里所说的大语文教学观是直接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弊端,由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提出来的。更准确地说,大语文教育观是许多第一线的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的概念。青岛金门路小学的谭蕾蕾在自己的论文中说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就是要“在生活中学语文,沟通语文课内外的联系”;衢州二中语文组在校园网站介绍自己时这样写道:“我们所施行的大语文教学观是以发展学生智力,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广泛兴趣,以各种广泛兴趣,以各种操练程序,使之习得综合运用知识的技能的一种新型有效的语文教学观。其主要特点是着眼于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种能动的语文教学观。”内蒙古教研室的丁培忠老师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他的观点,“‘大语文’教育观的基本含义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有着广阔的天地,不能把发展语言的工作仅仅局限在课堂上。除课堂教学外,以课外阅读、课外练笔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外活动,各门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的以语言为工具的各种教育活动、日常生活、看电视听广播等,都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因此,语文教学既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体,又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机会,去发展学生的语言。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要破除那种把语文教学跟语文课堂教学等同起来的观念,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课外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两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这个新的体系要求沟通语文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的联系,沟通语文教学同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上述观点的表述虽然略有不同,但它们都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的对象,二是学习的渠道。以社会生活人文文化的内涵及其语言形式为学习对象,以课内外的联系为学习渠道,为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能力和人文文化素养而进行的开放性语文教育即为大语文教育。大语文教育观是向语文本质的回归,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观。
大语文教育观的特点在于它的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汉语言是我们的民族共同语,也是中华民族生存的大背景。对于一个健康的中国人来讲,无论是否受到过正规学校教育,他对于汉语言都是有着不错的基础的,而这基础完全来自于实践;对于一个在国内接受正规的中学生来讲,除了在语文课堂之外,他无时无刻不受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影响,这种浸染也是来自实践。很难想象要讲授语言和文化的语文课堂可以脱离周围的生活环境,可以脱离文化背景。因此,从社会生活中来,回到社会生活中去,是学好语文的唯一途径。《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中指出:语文教学不能满足于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的学习,应将学生课内的学习、教材的学习与课外的学习、语言应用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对课外学习要有量的要求,包括书籍、报刊阅读量、写作量和社会活动量,指导学生广泛阅读,随时写作和在各种场合交流。由于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特别是高考改革的支持,上海的中小学在语文教学改革方面的步伐比较大,已经为我们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其次,基于大语文教学观的研究性学习的引进有助于语文教学改革面向现代化。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具有开放性,这同时也是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树立大语文教育的方向。很多语文学者都常常提及这样一个观念,“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全部”。和数、理、化等自然学科不同,语文属于社会人文学科,同时也是工具学科,因此在社会应用的广泛性上,是自然学科所无法比拟的,甚至自然学科本身也依赖于语文学科所提供的话语基础;同时在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对历史、教化、哲学等学科的教育也都依附在语文教育上,古人讲“文以载道”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在所有的学科之中,语文学科天然最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只有在开放的语文环境中学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使用语言的能力、审美的能力,增强语感,完成现代语文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此外,语文教学改革走向现代化要求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就是要认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途径,提高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实现“人本位”理念的最佳方式是探究性学习。语文学科的母语地位决定了在初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甚至是学龄前的非学校教育阶段,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基本上达到了可以开展综合应用的水平,这时候就应该给学生提供与他们能力水平相当或是稍稍超过他们能力水平的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能力的水平。与我国大部分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担心截然不同,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提到,美国的学校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引导学生像模像样地搞“研究”了,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地锻炼与提高。正因如此,在新的教育改革浪潮中,许多国家都把探究式学习看作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我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一)、注重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制的语文新教材(这里以人教版为例)以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和过程模式等先进课程设计理念为支撑,充分体现了强化“自主探究”这一崭新理念,这与目前开展的研究性课程又是不谋而合。简而言之,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引进为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语文教改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跳板,使得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三、及其特点
随着大语文教育观和研究性学习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的观念也已经是呼之欲出了。那么什么是呢?一些第一线的语文教师一边实践一边做出了自己的总结。程红兵老师在《概论》中提出,“所谓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他还引用了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学者的话来阐述了对新课程的认识,“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构建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因此他认为具有三个特性:主体性、研发式、全员性。
湖北省枝江一中的董云老师在《语文学科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提出,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她认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要在教学过程 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分析和创造能力。此外,她还认为,研究性学习关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研究性学习也讲方法,但它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所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关键是学生能否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基于上述观点,董老师以为的突出特征就是坚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
以上两位老师的看法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都试图把已经初步成形的研究性课程引入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体系中来,以此推进新世纪的语文改革。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并不十分理想,在试点学校已进行的众多课题中,靠近自然科学的课题盛行而靠近语文学科的课题却少之又少。显而易见,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学科特点直接相关,新课程推行的研究性学习与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非常类似,而与语文学习的道路相距较大,因此直接套用现行研究性课程进行语文教学,总是让学生和语文教师感受教学与生活的隔膜。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研究性课程的理解。前文已经论述过,研究性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向传统的学科教学渗透,而它渗透的方式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只要坚持研究性学习的宗旨不变,即树立广义的研究性学习观念,就能获得自己的理论空间和存在价值。
如上所述,大语文教育观要求师生把学习对象放入到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之下,把语文教育在学校和社会中的实践当作学习渠道;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引进则要求学校、教师全面构筑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把学生当作主体,把创新和终身发展当作培养目标,建立在这两个支点上的语文学习就可以称为。1999年9月,华东师大一附中由韩亚志等老师主持开设的《高中生文化信息课程构建》就是一次的有意义的尝试。该课题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和功能定位出发,强调语言、文化、信息三者的融通,将教材内容与文化信息课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并且打破了固有学科的界线,使同学们的语言交际能力、文化研究能力、文学审美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都得到了切实的锻炼。在2002年最新版的教学大纲中的第二项“教学内容和要求”一节中,国家教育部新增了“综合性学习”的专题,要求语文教学要“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沟通不同学科领域,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能自主选择恰当的课题,制订研究计划,运用调查、访问、讨论、查找资料、网上检索等多种方式,进行研讨,形成成果,并展示和交流”,这里提出的学习方式,正是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当中的具体体现。是研究性课程向学科课程进一步渗透的结果,后者可以看作是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前者可以看作是学科形态的研究性学习,因此两者在本质特征上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但是语文学科毕竟有着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殊性,它既是工具学科,有自己完整的学科体系,又与社会文化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至有人把语文学科称为“天然的研究性学习学科”。所以的特点与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一是探究性。熟悉研究性学习的人都知道,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上海的一位专家曾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这个“自主定题”、“自主研究”的过程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如果把学习比作摘苹果,传统的学习方式关注的苹果是否摘到,对怎么摘到的并不重视;研究性学习关注的不仅是苹果是否摘到,更关注的是摘苹果的过程,关注学生是否对怎样摘到苹果有切实的体验。换言之,研究性学习不是不重视结果,而是更强调自主探究的过程,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概念。也是如此。
但要明确的是,中的“研究”一词与真正意义上“科学研究”是两个概念,甚至与作为一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也不相同。后两者相比虽然在科研价值上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强调形式、过程的完整性上却非常相近,而前者只是强调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说,用“探究”可能会更准确些。在研究性课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相对比较完整而且周期较长,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到两年。在的实践中,探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生主动探寻知识的方法,既可以搞长时间的专题研究,也可以直接整合到日常教学中去。的课题,同样也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出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研究的对象不只是比较宏观的大问题,还可以有对细节问题的深入探寻。
二是实践性。在研究性课程的推广过程中,自然科学的课题占了绝大部分,许多跨学科的社会综合性研究也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展开的,而与社会科学相关的研究却寥寥无几。这给人一种错误的认识,似乎只有与自然科学相关的研究才有真正的实践价值。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受当前社会上的“重科技轻人文”的思潮影响的,是社会发展在特定阶段的必然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相信人们对社会人文学科领域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入。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文化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基于大语文教育观的的指向应该是也只能是我们身边的生活。
教育部在2000年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在新版教学大纲中更明确这样的意思,“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加强课内外的沟通,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与一般研究性课程有所不同,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利用好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并以社会的文化土壤滋润基础教育的语文之树;二是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和能力,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在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中亲身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语文的熏陶渐染。实践性的关键体现在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为了这一目的而进行的社会调查、网上调查、咨询专家、师生讨论等等都应视为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三是人文性。人类文明的传承方式的主要依靠书面的文字书籍,甚至可以说,人类文明史是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的。中国古代学者历来都有“文以载道”的说法,虽然各个历史时期里,人们对“道”的理解,对“载”的方式意见甚不相同,但对于语文学科承载着母语文化的特殊性,绝大多数人是没有疑义的。对此清华附中的韩军老师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他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出“母语的语文教育,必然能丰富并扩展人的精神经验,培育人的心灵,通过语言垫定并形成人的自我个性生命;这同时也就是母语文化熏陶”,因此他认为“新语文教育”就应该是“文道合一”的教育。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却一直存在某种偏颇,表现为过分强调工具性,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的机械、重复的“基本训练”,使学生陷于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2000年修订后的《语文教学大纲》采用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定义语文学科的性质,一方面指出语文学科在所有学科当中的基础性地位,另一方面还特别强调了语文学科在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另外,教学目的明确指示,中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一切都向我们表明,语文绝不仅仅是交际工具,而且具有丰富的人文文化内涵。
我们谈论的的人文性是指向社会生活的。首先它带有平民化特征。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提出的“文”“道”观念,是指向士大夫阶层的,它的最终目的是造就一种精英文化,为统治阶级服务,这不是我们强调的人文性;二十世纪以来,许多人把语文的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走的是一条“思想教育伪圣化”的道路,这也不是我们强调的人文性教育;人文性概念的指向是世俗社会中的平民,也亦即绝大多数人的真实精神、真实感情、真实愿望,是为了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服务,为了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其次它具有广泛性特征。一方面社会生活中具有人文色彩的事物是极为广泛的,只要他们的存在具有某种教育意义,就构成了的对象;另一方面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精英而开的特长课程,而是为了崭新的时代,面向所有人的发展。

第二节 教师策略
一、角色定位
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要有敢于突破传统,大胆创新的教师。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推行研究性学习,必须预先在教师头脑中树立起现代的教育理念,使教师们完成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课堂教学一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人们普遍把课堂教学看成是教师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之下,人们更为看重的是教师的水平。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找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师是最重要的,如果学生还是学不好,那一定是因为学生不够努力,辜负了老师的谆谆教诲与殷殷期盼。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之下,教师在教学中成了理所当然的最重要的因素。教师们真的能担负起这么重的担子吗?其实不然。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讲如何教学生,既要教会他们学习哪些语文知识,又要教会他们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既要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又要提高他们的应试水平;既要他们埋头苦干、不知疲倦,又要求他们主动热情、面带笑容。为此我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尽管这些教学模式都蕴藏着很好的教育理念,尽管这些模式最大程度地挖掘出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然而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忽略了一个事实:他们工作的方式并不是最科学的方式,他们思考的方式从来不是学生的方式。
“教学”二字,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记》说“教学相长”,显然就是把两者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然而,封建时代的教育思想并没有按照这个意思发展下去,教育制度的顽固守旧、教育资源的极度馈乏、教学手段的简陋枯燥、教育对象的愚昧无知,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得对师长有一种近似于无知的崇拜,以至于动辄就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稍有不同意见就斥为“欺师灭祖”。教师至高无上的思想自然与中国古代文明的鼎盛有关,但也与统治阶层为自己培养奴仆的教育目的直接联系在一起。此后,尽管封建社会消亡了,可是旧的观念依然左右着人们的行动,特别是在应试教育泛滥的九十年代初,教师至上思想产生的危害达到了它的极致。以应试为目标,以教师的权威为保障,语文教学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作为“科教兴国”的一项重要策略,提倡“尊师重教”是毫无疑义的,但不能因此就企图回归私塾时代的教育方法,以教师的权威妨碍学生的发展。和过去的时代相比,如今的时代对教育有了不同的要求。一是在社会进步加速、教育资源极为丰富的信息时代,要求教师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从着重于知识的传授转变为着重于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面临人类文化知识的爆炸式增长,单凭教师或学校教育都不可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全部需求,因此教师必须同学校、家长、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指导。二是教育渠道多样化要求学校教育面向社会打开大门。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得变得越来越简单,过去我们学习《红楼梦》中的课文,大部分的参考资料都集中在教师手里,而现在学生们只要在google搜索引擎里输入“红楼”二字,就有四万多个相关网站或者相关网页可供查询。这些信息资源所涵内容极为丰富,从红楼人物品评、红楼诗词鉴赏、红楼服饰研究、红楼戏曲研究到红楼饮食文化和建筑文化无所不包,而且对于许多问题都有多元化的观点而不是定论。三是信息时代的人才观,决定了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这个目标的确立要求学校教育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的发展提供锻炼机会,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上,要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因此必须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的旧有秩序,重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要完成传统语文教育向研究性学习的转变,语文教师必须要建立民主化的教育观念。提倡教学民主化,首先要求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个体。具体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信;尊重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理解学生的心理,解决学习的困难;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促进学生的进步。其次要求教师客观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为一切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具体表现为教师要研究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据此提供针对学生个体的帮助;不偏爱或歧视某些学生,相信所有的学生都会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帮助他们树立前进的信心。
要完成传统语文教育向研究性学习的转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做一个合格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开展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求知的能力和大胆创新的精神,因此语文教师要敢于创新,大胆变革旧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还给学生,教师作为组织者要构设好开展所需要的环境,把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落到实处,做好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工作。由于开展的时间、地点、方式、进程都比较灵活,教师不可能全面控制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要多动脑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研究性学习能够顺利进行。在目前的班级制度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并充分参考学生的特点,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活动人数最好在四人左右,视具体情况,也允许单个学生独自研究。在小组内部民主选出大家信赖的同学作为研究性活动的联络员,以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要对所有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充分了解,既要帮助所有的同学都动起来,又要保证整个过程的科学性,因此可以说教师的组织任务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是语文学习的主流,教师要尽量以参与者的角色进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过去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地教育学生,这样做最大的危害是在无形中损害了学生的个性;的进入有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自主学习过程的主体,在他们主动吸收自己最感兴趣或最需要的东西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鲜明的个性。因此在处理语文教学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并鼓励他们自主探寻就成了关键环节。好多问题,教师事先知道解决的办法也不要直接告诉给学生,要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例如鉴赏一篇文章,有的教师可能会根据《教学参考书》的介绍进行分析,也有的教师可能会有自己的思路,有自己的观点,但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教学则要把这些既成的观点收起来,可以只给一些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当成是参考资料,甚至可以把教师拥有的更为详尽的资料一并发给学生,然后师生共同合作讨论研究,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做可以给语文学习带来更多的创见,既便有时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也能引起学习者的重视和思考。而且这种做法的针对性比较强,每个学生在各自的研讨中都会倾向于收获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来弥补自身知识或是能力上的缺憾,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特长、个性和创新精神。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在开放的大语文面前,教师失去了居高临下的资本,在许许多多的未知面前,教师和学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在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和学生一样,也是研究者、学习者。《学记》里说“教学相长”,在之中,这个观点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教师们对于课本中的内容都比较精通,可学生们感兴趣的往往会超出教材的范围,特别是一些边缘学科或是综合学科知识最有可能涉及。要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需要储备更为广博的学识、举一反三的方法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一方面积极参加现代教育培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大胆尝试教育改革实验,勇于做教育的先行者。让教师成为研究者、学习者,不但对课堂教学的创新有着重要意义,更对新课程的开发起推动作用。新的课程改革采取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在保证素质教育大方向的同时,也给予了第一线的教师根据本地方情况,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权力。这也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真正成为学者型的语文教师。
二、资源准备 的开展是建立在大语文教育观的基石上的,因此的对象极为广泛,相比之下,语文教学资源就显得十分不足了。过去我们语文教师关注的核心是教材,虽然为了上好一堂课,我们也会翻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但是所涉猎的领域与研究性学习时代的需要比较起来还相去较远,资料的来源渠道也多是教师参考用书、文学史等,由于绝大部分资料都在教师手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就变成理所当然的事情了。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尽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尽可能多地主动去寻求资料,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也给学生们提供了这种可能。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迎头赶上,在目前已有的条件下,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丰富的资源和必要的指导。
首先,开展要利用好学校资源。作为正规的教育场所,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资源是直接针对在校学生而建立的。一般来说只要是在校学生,就可以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阅鉴室、教室、操场等,这是指物质方面的资源。同时各学科教师也是很好的人力资源,教师是职业教育者,通常都有着比较深的教育学知识和专业知识,他们能够给学生提供相关领域的指导与帮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中,其它学科的教师应该成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部分,有许多非语文学科教师的语文功底非常好,而且也会涉及到其它学科的问题,另外学校领导也可以帮助提供更多的资讯,所以教师资源应该是指学校当中全体教师的合力。近年来还有一种观念认为学生也应该算作是研究性学习的人力资源,这种提法是非常有道理的。每个新生入学前在语言和思想上并不是真的一片空白,他们都是有着程度不同的语文知识背景的。许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或者喜爱文学、或者喜爱军事、或者偏爱古典诗歌等等,他们在自己善长的领域都能做得很好,因此当很多同学在一起取长补短、合作开展研究,他们彼此之间就构成了对方的资源。
其次,与研究性课程一样,的开展需要教师不断开拓社会资源。学生家长遍布社会各行各业,作为父母和成年人,他们愿意也能够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帮助自己的孩子,甚至有的学生家长本身就是某行业的专家,因此开展教师和学生应当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遇到问题也可以征询家长的意见。在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的家长并不理解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自身成长的意义,需要教师做好细致耐心的说服工作。可以调动的社会资源还有社会各部门的专家权威,高校教师,或是熟悉某一领域的人,对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主动联络这些专业人士,或是通过学校做好联系工作,请专家进校。借助图书馆查阅资料是必要的手段,然而受规模限制,学校的图书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可以在开学初就指导同学去较大的图书馆借阅图书、查阅资料,并在节假日安排学生针对某个研究主题集中借阅。现代社会之中影视、新闻报刊等媒体的影响无所不在,对于社会某个时段的热点问题来说尤为如此。对于影响范围大、意义深刻的事件,很多专业报刊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报道,这有助于学生们独立分析能力的提高。电视的普及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文化的脉动和变迁,许多电视节目,例如《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世界电影博览》等,对于中学生增强对社会的认识,社会实践能力的获得,知识与文化的传承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最后,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我们不得不把网络资源的开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很多人都在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在教育技术的性质和使用问题上曾经作以精辟论述,“如果说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革新的魔杖,那么教师应该成为掌握着根魔杖的魔术师”。作为信息时代的标志的网络,是现代语文教育的有力助手,也必将在教学方式上给语文教学给来重大的影响。无论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还是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下,网络都可以给语文的教授和学习提供大量的相关资源,因此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
(一)、学会运用搜索引擎查阅资料。教师可以利用新浪、搜狐、网易、雅虎等大型门户网站上的搜索引擎检索相关的资料。例如在做有关杜甫的研究性学习专题时,可以在雅虎的搜索引擎上打入“杜甫”二字,就可以在列表中找到相关的网站或网页。如:
杜甫墓:
杜甫故里: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杜甫诗集:
讲授在《红楼梦》中节选《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笔者利用搜索引擎还发现了一些有红学专家参与的比较专业的“红学”网站。如:
悼红轩:
红楼艺苑:
红楼梦:
1998红楼梦博览会:
红楼倩影:
在这些网站的文章中,从背景分析,到人物品评,无所不包。这些网站的开通为师生的研究性学习学习提供了极为有力的帮助,网络基本涵概了一般研究者所能找到的绝大多数信息,因而在查阅资料的过程当中,方便快捷就成了网络的优势。
(二)、熟悉相关的教育网站。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当计划查找一些与语文教育教学相关的内容时,却发现在一般性的搜索引擎里,根本就找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有时即使能找到却无法打开网页。如果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有兴趣,那么必须熟悉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优秀网站。如:
中学语文教学资料网:
k12k中小学教育网:
网络主题研究: http://211.101.197.142/webquest
网上语文课堂:
国学网站:
在这些网站之中往往都设有可以在网站内部搜索的引擎,可以由此找到相关的资源。同时,这些类型相近的网站之间常有友情链接以互相支持,我们可以先登陆其中某一个教育网站,然后再经由此网站转到相关的教育网站。
(三)、联络互联网络上的同行。由于地区教育水平发展的不均衡,许多先进地区学校拥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和经验,通过网络与上述地区的语文同行加强联系,共同合作,交换心得,互通有无,是帮助自己更新思想,迅速进入研究性学习的一条捷径。联系的方式既可以是通过网络提供的电子邮箱与他们取得联系,也可以是直接登陆他们所在的学校网站及他们个人的或合作的网站。如:
惟存教育:
行者驿站:
大语文沙龙:
研究性学习方式和研究性课程的推广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配合,因此在学生与社会之间,教师应该架起一座桥,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开拓研究性学习的资源空间
三、研究指导 对广大中学师生来说是一个新事物,必然需要一段时间的了解与实践。而与教师相比,学生更难认可研究性学习的作用,尤其是它与传统的课堂学习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研究性学习要怎么样学习”,“为什么要这么学”,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及早发现,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一)、学前动员,合理组织。
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初始阶段,会有许多人对这一学习方式抱有疑虑,这些人有教师,有家长,也有学生本人。特别是学生,他们还不能够站到足够的高度上去认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他们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的态度。在全国学生都要统一参加高考的今天,高考的方向无疑最具有导向性,而这也是所有家长、教师和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导师,必须帮助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同学打消顾虑,认清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最近几年,高考改革的步子迈得比较大,并且紧扣当前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特别是语文试卷,客观题、基础知识题分数有所减少,主观题量加大,分析、动笔能力的考查成为重中之重。反映在日常教学中,单纯依靠语文教师上课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应该具备一种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方法。因此,不论是对于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还是高考,都需要将学生的创造力、综合能力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
在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上,教师一般都愿意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这种分组方式比较容易实现,而且优点也十分突出。前后四个人一组,既有助于明确责任、方便出行、团结合作,又有利于思想的碰撞、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然而经过笔者的亲身实践,却发现这种分组方式过于死板,许多同学并非自愿加入到这个行列中,就会导致研究的积极性消退;一些同学可以浑水摸鱼,其实根本就什么也没有做。而且个人的观点在这种方式下很难得到充分地阐释,特别是当小组内部的同学难以达成一致时,分歧就会变得难以愈合。因此,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在选择小组的同时,还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性格和知识能力的互补,另外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向教师申请独立研究。
(二)、范围要宽,选题要小。
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主动性原则,即学生独立完成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但是长期以来,在接受性学习的影响下,学生的观察和思维都不够敏锐,在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被动和保守,表现为不愿发言,不愿主动思考,甚至开始缺乏质疑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推广就是要改变目前的状况。然而在研究性学习的观念还远没有深入人心之前,学生第一次面对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广阔的学习空间,必然会是一脸茫然,不知自己的研究该从哪里开始。这时,教师要给予及时而恰到好处的指导。所谓恰到好处,是指教师的指导既能为学生提供多种思考角度,帮助其尽快地确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入研究者的角色,又不会像传统的接受性学习那样总想包办代替。因此在选题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同学确定一个大的研究方向,并提供多种选择余地。在这个大的范围之内,师生可以初步进行搜集、分析、整理已有的资料,并提出各自所要研究的专题。当然由于水平视野所限,我们中学的语文专题研究不可能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甚至有些研究是很浅见的,但我们研究的目的并不在于出多少成果,而在于让学生学会一种学习方法,体会一种收获的快乐。为了在研究中做得更好,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选题的研究对象不宜过大,应该本着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这一原则。笔者在为自己的学生做研究性学习指导时,发现一个学生的课题定为《汉字起源与汉语文化》,就和她探讨了一下,发现她的研究兴趣只在于汉字的字形变化上,于是就帮她重新确立了自己的课题,变为《与人体相关的汉字研究》。这为她后来研究过程的开展与结题报告的撰写铺平了道路。
在这一点上,前期试验阶段诸多学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是这样安排的:
母课题:《中国古典诗歌与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等的关系》
依托于此而确立的子课题有:
1、《诗从心头起》
2、《唐代边塞诗的情感透视》
3、《李贺的仙鬼之说与其社会生活》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从建安诗作看当时作者心态》
5、《赏陆游诗,感爱国情》
6、《风风雨雨受谪人》
7、《中国古代女作家的幸福观》
(三)、学会分析,巧用比较。
对于刚刚开始接触研究的师生来说,必须学会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一般来说,最常见的思维方法首先就是分析与综合。所谓分析法,在这里就是将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同时展开,逐一加以研究的过程。例如对宋代大诗人苏轼进行分析研究时,就可以将苏轼研究分为苏轼生平研究、思想研究、作品研究(苏诗研究、苏词研究)、风格研究等等。这样,同学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全面地来看自己确立的研究对象了。所谓综合法正与之相反,学生可以通过对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许多篇作品进行研究,然后尝试从中概括出这个诗人横贯一生的风格特点。分析与综合两种方法的运用在分析事件发生发展、探索人物内心世界等等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入门者来说,有一个题目来做并不是最难的事情,关键是如何做才能发现问题,进而有东西可写。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是比较。所谓比较研究是确定对象间异同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种事物的客观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出更为客观的规律的方法。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这里所说的比较可以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例如李白与杜甫,一个是飘逸豪放,另一个是沉郁顿锉。他们都曾生活在同一个时期,即唐代从鼎盛到衰败,李白略早。从横向比较,可以将两人的语言风格、思想情感、人生经历等加以比较;从纵向比较,可以将两位大师各自生活中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变化为主线,结构全文。
(四)、注重兴趣,分出层次。
研究性学习选题的确定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性学习要想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必须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之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因此在确立课题时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能够自主自愿地选择。即使选题不合适,教师在指导时也应先考虑到学生的意愿,再以平等的姿态帮助学生解决。研究性学习往往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如果没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很难保证学生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所以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才能保障研究过程的完整性。
另外,研究性学习选题的确定要能提供层次不同的子课题。每个学生,无论从生理角度看还是从心理角度看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而周围生活环境的不同,又造成了思想意识的不同。特别是到了高中阶段,学生们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要承认这种种的差异,并在了解学生各自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对应的帮助。然而在现代班级授课制下如何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是传统教育一直也没有解决好的问题。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的出现让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一方面由于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只是提出一个大的研究范围,而具体的研究问题则完全由学生根据个人喜爱和能力自主决定,这就使那些虽然成绩不佳,但在某个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同学也得到了成功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是自主选择,这种研究培养的能力恰好是学生最需要的弥补的方面,正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自我。


第三节 课堂教学
一、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
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两种基本方式。21世纪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来的已经整理形成体系的知识,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恨不得把考试可能涉及到的所有问题都讲到,都练到,很少给学生自我消化的时间,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扼杀,创造天性被禁锢,学习缺乏主动性研究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是传统语文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的必然趋势。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空前的激发,学习潜力得到最大的拓展,从而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毋庸置疑,长期地一味地使用接受性学习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深蒂固,全新的研究性学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也显而易见。但是我们必须正视接受性学习方式的基础作用。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目标是要教给学生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个基础坚实了才能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条件。所以我们不能为了推行研究性学习就将接受性学习中有意义的部分也全盘否定。可以说,这两种学习方式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研究性学习的作用再大,也只是学习方式的一种,必然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而具有自己的局限性。此外,开展研究性学习所要求的查找资料过程,搜索相关信息的过程也离不开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可以使知识牢固,基础扎实,研究性学习富有探究精神和创造意识,两者各有自己的优势。只有将这两种学习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校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也才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因此,走进课堂,不是要完全抛弃传统教学中的精髓,而是将研究性学习方式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弥补接受性学习的弊端。
二、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设计
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把探究式学习列为课堂学习的重要方法,这种方式的学习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重大革新。我们今天的语文学习总的看来仍属于传统教学的范畴,有相对统一的教材、有相对一致的教学任务,在这个大的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必须直接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引入课堂,从而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重视个人学习的问题,并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按照参与方式的不同,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阶段式研究性学习,另一种是全程式研究性学习。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阶段式研究性学习是传统课堂教育模式下,在部分过程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按照时间的顺序可分为课前准备阶段、课堂教学阶段、作业 总结阶段三个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全程式研究性学习则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本,以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为主,重新构造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然而这两者所追求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增强参与意识,并最终学会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一)、阶段式研究性学习设计
1、课前准备阶段。
通常,在学习一篇课文的之前,为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都需要做两方面的准备:一是语言形式范畴的准备,包括词汇、修辞、结构和写作手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语感的积累;另一方面是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化积淀和情绪准备。这两方面的准备情况,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在长期的母语环境中,他们都有着深浅不同、兴趣各异的语言和文化储备,这样他们对于一篇课文的接受情况也必然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喜欢抒情散文,对于抒情散文的知识了解很多,学习起来轻松自如,对鲁迅先生的杂文却有着很深的隔膜,如读天书;有的学生理性思维很强,对于评论性的文章非常喜爱,而对富于感性的细腻描写提不起兴趣;还有更多的学生对某个作家或是生活的某个领域有太多的偏爱,在他们善长的领域,他们游刃有余,而在其它更多的领域内却不甚了了。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在正式进入课堂学习之前先对学习对象的情况有个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我们称之为预习。
然而传统意义上的预习,并不都是符合研究性学习的要求的。在体系中,课前准备应该是比较宽泛意义上的学生的自我准备,即教师指出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在这个范围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自我的选择。这个选择的过程是教师不能包办代替的。只有坚持了这一点,才能真正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对课堂学习产生一种渴望,形成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态势。
这里以高中课文《琐忆》的课前准备为例。
鲁迅是一个说不完的主题,单就年龄而言,不同阶段的学生对鲁迅的解读程度差异非常大。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们都接触过鲁迅的篇章,而且也都了解外界对于鲁迅先生的评价,但是这个印象毕竟还是模糊的,对于鲁迅的人格魅力和坚韧的精神他们还都缺乏比较深入的理解。高中教材中唐弢所写的怀念文章《琐忆》,恰好为学生进一步走近鲁迅,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为了达到“走近鲁迅”的目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先前已经知道的有关鲁迅先生的信息做一个整理:
①列出你读过的鲁迅的文章(包括教材内篇目与课外自读篇目)。
②找出你最喜爱的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想;如果不喜欢,也思考一下不喜欢的理由。
③想想鲁迅在你脑海当中的形象。
④讲讲有关鲁迅的故事。
⑤在相关资料中查找有关鲁迅和他的作品的信息。
这样的准备过程,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动起来,比较了解鲁迅其人其事的同学可以带动周围的同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奋程度;不太熟悉作家作品的同学可以借此机会取长补短,形成主动接受的意愿。同时,这样的学习方式还推动学生们利用教师之外的多种渠道主动获得知识。正式的课堂教学完全可以从这个基础上展开。
这种研究式的课前准备工作,同样适用于那些课外相关材料比较充足的著名作家和经典作品的教学。如《林黛玉进贾府》、《宝玉挨打》、《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失街亭》等我们古典名著的节选篇目,其中的故事已经通过电视、电影、书籍、广播等渠道深入人心,而且互联网和图书馆中都有好多的材料可供学生查阅。再如高中语文第五册的第五单元四篇课文是《蜀道难》、《将进酒》、《兵车行》、《杜甫律诗五首》,这些诗可谓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引导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为理解李杜的差异进入李杜的精神世界做好课前准备。
2、课堂教学阶段。
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启发性原则的应用,即在教学过程 中避免教师一言堂,教师要恰当地创设情境,用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答案。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与此前的语文教学相比无疑更科学更合理,但这还不是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启发性原则虽然在理论上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却给学生设置了过多的障碍,这种观点要不得,那个分析也不对,就象是三面围堵猎物,只在一个方向上留有出口,看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得出答案,实则是学生在单一维度之下的无奈之举。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教师并不要求所有的同学都得出统一的结论。诗歌理论中有“所指”与“能指”的概念,就是要说明诗歌语言的多重解释功能,这其实也是文学作品的特色之一。按照接受美学理论的说法,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阅读课文也是如此。作品一经问世,作家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意义的再现就在于读者的解读。可供多重解读既然是作品本身提供的可能性,任何人就没有权力规定读者的接受模式,因此研究性学习必然是开放式的。
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可以用来构建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在讲授散文篇目时,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时云老师就曾提出,在每篇课文之中找到一个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组织的核心,这个问题可以在正式进入课堂之时,由教师提出。
以《荷塘月色》为例。
这是一篇抒情和描写手法都非常细腻的美文,情景交融和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使得文章的精彩之处目不暇接。而作为高中学生,散文中的许多手法他们是非常熟悉的,通过认真阅读、品评,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发现文章之美。
第一步,教师要设计好精彩的导语 。
第二步,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美读。
第三步,引入研究性学习,选择一个比较宽泛的主题,引导学生围绕着这个主题仔细品读,合作讨论。品读的对象既可以涉及思想、语言等多个层面,也可以分为优点与不足。问题如下:
①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②分析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和艺术手法。
③畅谈阅读这篇文章的感受。
第四步,组织学生们四人一组交换个人观点,就某一问题,初步完成自己的发言提纲,这个过程要充分。
第五步,课堂集体交流。个人意见不求一致,只求合理。
第六步,教师对各组完成的情况进行总结。
在这种教学中学生可以得到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因此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投入,积极思索;在讨论的过程中,交流思想,完善自我;在完成提纲的过程中,训练思维,学会表达。语文教材当中有许多散文篇目都适合这种开放式的阅读教学,如《背影》《灯》《灯下漫笔》等。而设置的核心问题既可以是有关语言表达的,也可以是有关思想情感的。对此,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的田作明老师介绍了他设计的开放式主题讨论:
在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笔者在简单疏通文意之后。便要求学生自读课文,体会本文所描绘的意境和作者含蓄的感情。由于学生手头拥有部分资料,这两个问题很快便解决了。为了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笔者又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知识积累或者查阅手头资料,用歌词、唐宋诗句等表现作者此刻的心境。为了鼓励竞争,我又把他们分成10个小组,分头讨论,一人上黑板写,另一个同学陈述理由。沉默了一会,教室里马上热闹起来。有的翻书,有的沉思,有的讨论,还有的不知从那拿来了“文曲星”。
十分钟后,一组一同学在黑板上写下了歌词“我的心在等待”,另一同学解释说:“苏轼当时被贬,不甘心就此沉沦下去,所以夜不能寐,在等待朝廷能重新启用他。”
“苏轼的不少诗文都与月亮有关,他喜欢在月亮漫步,喜欢和月亮对话,以排遣心中的郁闷,此时此刻,应该用歌词‘月亮代表我的心’”
“苏轼性情豪放,志向远大,虽然被贬,仍相信自己能东山再起,所以应该用诗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来表现他此刻的心情。”
“我认为应该用‘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因为苏轼一生几经沉浮,颠沛流离,四处漂泊,面对一轮皓月,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我认为苏轼此时的心情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都是月亮惹的祸.”一向文静胆小的a同学的话把讨论的气氛推向高潮,“月亮搅得他睡不着觉,引发他关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仕途和富贵的慨叹。他感到无可奈何。”
“我认为此时他的心情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他此刻感到非常孤独,所以要找张怀民。”
还有的说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野渡无人舟自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黑板上写得满满的,各组都把自己的“答案”圈起来,有的还在旁边写上“最佳”字样。气氛之热烈、积极性之高是我从未见过的。
叮呤呤,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仍意犹未尽,拽住我不让走,要我评判哪一种说法最好。我对他们积极探讨、踊跃发言予以充分肯定,最后总结道:本文描绘了一幅清澄鲜明的月夜图景,抒发了一种空渺寂寥的感受,其中洒脱无羁与无可奈何同在,随缘自适与失意彷徨共存,但他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以顺乎自然的生活态度来求得个人心灵的平静。他以一种旷达的心理来对待种种不幸,也不愿以此自苦,而更多地在寻求人生中美好的、可以令人自慰的东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家讲得都有道理。
这堂课给我了很大启发,研究性学习确实给我们的教学带了一片光明的前景: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在探究中还有可能进一步理解社会的意义和自我的价值。
3、作业 总结阶段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非常注意每堂课的小结,在小结中,课堂教学的重点再一次有条理的呈现给学生,以便加深记忆。同时教师还会留一定量的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 是根据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总量中占有一定比例。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然而传统教学中的每节课后的语文作业 ,除了写作作业 ,一般都着眼在语言积累和语言训练上。诚然,语文作业 与其他学科一样,有“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的功能,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内所学的,只是“沧海一粟”。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语文的课外作业 ,如果只是“以课文为中心编制习题”的话,那么,充其量无非是在帮助学生读懂“例子”而已。新加坡谢世涯在《新加坡与中国学生语文作业 和考试比较》一文中,以鲁迅的《祝福》为例,比较分析了两国学生在语文作业 和考试方面的差异。作者的结论是:尽管两国在处理《祝福》这篇课文方面并无太大差异,但测试题型和教学方法却各异。为了达到让学生具有文学欣赏能力,作业 练习和考试,新加坡全是侧重于综合分析的表述(回答)题,中国在平时作业 里,则包含着表述题和标准化的练习,但高考的试卷里,却主要是标准化的题型。如果仔细分析这些标准化题型是否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值得商榷。高考是所有高中教师回避不了的话题,本来,“应试能力”作为人的能力的一部分,在应考之前进行必要的训练,无可厚非。问题是语文成绩的取得,决不是靠这种“题海式”的“训练”所能奏效的。即使从纯应试角度看,语文学习成绩也不能像某些学科那样,与做题的数量成正比。而且这种课后的作业 训练,往往既独立于课文内容之外,又脱离了生活和文化的意义,不利于巩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因此有必要对传统作业 进行研究式的改造。为此,上海市浦南中学的陆爱民老师为学生布置了“自主开放式语文作业 ”,他认为,理想的语文作业 模式至少应该满足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其一,体现“主体性”的特点,使做好作业 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
其二,体现“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由翱翔的空间。
其三,体现“累积性”的特点,使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有充分的保证。
其四,体现“综合性”的特点,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可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得到多方面训练。
应该说,具有以上这些特点的语文作业 就应该属于研究性学习作业 ,对此许多教师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了不少实验。然而令人高兴的是,在新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当中,编者已经将这种研究性学习作业 纳入了我们的常规教学,因此对传统作业 的改造要充分利用好现行的语文教材。
例如第三册语文教材《灯下漫笔》的课后习题第四题:
作者把中国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对于这种概括,你是怎样理解?在班上展开讨论,交将你的理解和感想写成二三百字的短文。
又如《陈情表》的课后习题第五题:
中国古代统治者注重以孝治国,忠孝两全被看作封建社会的传统美德之一。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材料(均选自《孝经》)如下: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大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资于事你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子曰:“孝子这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者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这两个作业 ,前者可以利用发散性思维训练展开一场开放式的讨论,重在剖析;后者可以从所给的材料延展开去,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辨析,重在质疑。这两个作业 都可以作为研究性作业 留给学生们。
(二)、全程式研究性学习设计:
阶段式研究性学习设计利用研究性学习方式,从一个个细节努力改变着传统课堂教学学生主动性差、教师一言堂的情况,然而由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在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的问题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没有得到充分地体现。因而从设计理念上讲,阶段式研究性学习方式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对新时期的语文教改来说是个“瓶颈”问题。新教改的方向是要做到课堂教学以全部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所有学生的进步为宗旨,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做到课堂气氛“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简而言之,就是要用研究性学习的理念重构常规教学。
应该说,从素质教育的观念进入基础教育起,许多第一线的教师就已经根据各人的理解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这期间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发展,教育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许多中学,特别是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已经实现了校园网平台的搭建工程。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了四千万,中学师生对于互联网的应用也迅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由于网上资料非常广泛,容易获得,而且适于建立起互动教学模式,所以早期的先行者们,如云南曲靖一中的任玲、上海市浦南中学的陆爱民、上海“习客”课题组的王晓荣、天津十七中的魏薇、齐齐哈尔铁路五中窦景林等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利用互联网支撑起自己的,并最终把它引入常规教学之中。
以《失街亭》等《三国演义》节选篇目为例,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大量的网络资源,推动学生主动阅读,从而获得丰富的信息。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学生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之后再确立自己的研究目标,这样就不仅完成了传统教学要求解决的人物分析任务,还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了解了名著,并且培养了善于质疑的思想品质,和自主探究、自行研究的能力。
浦东建平中学马彪老师的一堂关于《药》的课,课前学生递交给老师145个问题,经过选择,围绕着茶馆议“疯”的场景,马彪老师列出了以下九个问题:
1、 为什么把议“药”放在茶馆?
2、 为什么茶客要说夏瑜疯了?
3、 夏瑜挨打了,为什么还要说阿义可怜?
4、 阿义为什么说夏瑜疯了,还要恍然大悟地说?
5、 为什么茶客选择驼背、花白胡子、20多岁的人?
6、 为什么20多岁的人不用黑头发借代?
7、 还有谁说夏瑜疯了?
8、 驼背五少爷为什么最后说“疯了”?
9、 康大叔为什么连说8个包好?康大叔属于哪一个阶层的?
这些问题的提出者都是学生,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就会给予自己想了解的问题以更多的关注。同时在同学之间的探讨,给了那些不习惯站起来发言的同学以展示的机会。在课上未能得到发言机会的同学还可以在课下以小论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见解。虽然这些小论文与正规的研究论文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它培养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之一。
再如齐齐哈尔铁五中的窦景林老师教授的《社戏》一课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教学要点:
1、引进“研究性学习”模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通过自读、研究、讨论来整体感悟小说的内在精髓,提高分析小说的能力。
2、通过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双喜等小伙伴们及六一公公)、小说的故事情节、景物描写的作用来理解小说的中心思想。
3、广泛搜集资料,研究、讨论小说的一些难点。
二、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
三、教学平台:校园语文网。
第一课时
一、课前安排: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二、引入课文:由上学期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引出本课。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1、相同点:都是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
2、不同点:一个是散文,一个是小说;一个是真人真事,一个是虚构的故事;一个“我”是作者,一个“我”不是作者。
三、明确教法:研究性学习方法。
四、浏览“校园语文网——鲁迅研究网”。
五、阅读思考,每个学生在bbs讨论组中提出一组自己有兴趣的问题。
教学地点:微机室。
第二课时
一、课前安排:分组讨论小组每个成员提出的问题,确定有代表性的、有学习价值的问题,拿到课上共同讨论研究。
一、由学生介绍小说的背景。
二、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bbs上展开集体讨论。
三、作业 :从讨论中选定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完成研究报告。
教学地点:微机室bbs讨论组。
第三课时
一、课前安排:审阅学生的研究报告,把bbs讨论内容放入课件。
二、选定学生汇报研究成果(同学可以随时质疑)。
三、教师展示学生讨论的问题(或学生未能提出的课文重点问题。)
四、学生继续浏览网站,搜集资料,展开讨论。
五、教师点拨总结。
不注重学生讨论问题的结果,要注重学生搜集资料、展开讨论的过程。
教学地点:微机室。
问题精选
一、讨论组:王克凡、肖楠、王岩、刘佳
1、课文第七段写听到那声音为什么说自己又“自失”起来?
2、看社戏是在什么时间(季节)?
3、文章写“社戏”为何又写了许多在平桥村其他的事情?
4、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
二、讨论组:徐宇、刘洋、马晓禹、王瑛磊
1、结尾为什么作者说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2、为什么六一公公看到“我”就变了态度?
3、我们已经点开船,在石桥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连用这几个动词对表现文章的内容有什么好处?)
三、讨论组:高曦萌、崔得宝、杨宇、李晶莹
为什么一家的客人也是公共的?
四、讨论组:李娇、周汀、李涵、张天怡
1、“我”的乐土的“乐”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2、小伙伴们这样热衷于来看戏的的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五、讨论组:谢雪娇、张妍、林雪松、柴健竹
六一公公被人偷了豆,开始为什么气恼?后来又为什么感激?
六、讨论组:孙光怡、王威、马吉、张天琪
最后一段应怎样理解?
七、刘伟、杨森、马倩、秦丹丹
作者描写看戏的途中的景物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八、教师补充提问:
1、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2、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好孩子头还是坏孩子头?
3、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4、课文的主要内容是看社戏,那为什么花费大量的笔墨写看戏前的波折?这属于什么写法?
5、 ①文章第二部分第二层中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伙伴们熟练的撑船技术?
②从哪些词语可看出小伙伴们对“我”很关心很照顾?
③哪些词语说明大家高兴的心情?
④“我”当时的心情如何?
⑤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美丽景色的?
6、联系自己现实生活的经验讨论孩子们“偷豆”的行为,他们偷豆是对是错?
互联网的应用为插上了腾飞的双翅,可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大多数学校的硬件设施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但这并不影响的开展,硬件是推动语文教改的外因,教育思想才是语文改革的内因和关键。为了让更具可操作性,笔者在2002年5月份尝试设计了一堂基于课堂教学的课,现将教学方案展示如下: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案
一、教学设想
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研究型课程去年在大连市中小学全面开始实施。所谓研究性课程是指师生以研究性学习手段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课程。这里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的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从特定的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与以往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不同,这是一种意在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使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能得到较好地推广,国家教委出台了新的课程计划,每周给出固定的课时保障研究型课程的实施。与此相应,我们现在进行的研究型课程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初级形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必然要求全部学科的日常教学都能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近几年,语文学科一大批教师都在探讨如何在学科教学当中贯彻研究性学习方式。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作品本身以及与作品相关的知识也是文人学者们常常提及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篇自读课文,教材编者的意图也在于通过学生自主地阅读完成自主领悟,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这样,本文就为同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
通过学生主动阅读、主动选题、主动研究,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
1、阅读作品、初步选题:
自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针对作者作品提出各自所感兴趣的问题。这个环节由同学在课下进行,并把初步确定的选题交到语文教师处,语文教师把学生的选题和自己事先想好的选题合到一处,建立选题库。
2、小组研讨,确定选题:
根据个人兴趣和意愿,把全班分为十一个研究小组,将教师同学们所建立的选题库分发下去,每个小组在此基础上定好各自的选题。这个环节在课上进行,语文教师要注意在选题上引导学生尽可能将思路打开。
3、搜集资料,方法指导:
资料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可由教师负责提供,包括《教师参考书》、《中国文学史》相关章节,有关电影《杜十娘》、歌曲《杜十娘》的评论等等。另一部分可指导学生自行查阅,可利用网络、图书馆,或者通过访问周围的人获得。这个阶段由同学在课下完成,可以多给一段时间,最好有星期日,这样学生就能够充分展开。在搜集过程中要教给学生获得资料的途径,整理资料的方法,使用资料的规则,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将其整理成发言提纲。此过程也由学生在课下完成。
4、课上交流,成果展示:
在课堂上,由小组选出的代表将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以各种方式公开展示,听取教师同学的意见,不要求观点必须以论文的形式出现。对于学生所做的分析和得出的结论,不论正确与否,都应对其进行的努力予以肯定。
5、自我评价,后期总结:
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对学生作业 的评价不应以结论为主,而应以方法和过程的评价为主;二是注意引导学生在互评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三、附录:杜十娘课题研究归纳
一、人物
1、评价杜十娘 2、评价李甲 3、评价柳遇春
二、情节
1、杜十娘为什么会选择李甲? 2、李甲是否真爱杜十娘?
3、杜十娘自沉江底原因探寻。 4、浅谈避免杜十娘的悲剧的可能性。
5、杜十娘为什么不告诉李甲百宝箱的秘密? 6、历经艰难之后李甲为什么又选择了放弃?
7、杜十娘死得值不值?
三、主题
1、是谁扼杀了杜十娘的美好生命? 2、杜十娘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
四、文本研究
1、《杜十娘》的结构特色。 2、作家作品简介。
3、什么是话本、拟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如何? 4、语言知识归纳
5、从语言通俗化看文学大众化。
五、横向比较
1、杜十娘与崔莺莺、杜丽娘形象比较。 2、从杜十娘看中国古代女**情观。
3、古典文学作品青睐“青楼女子”的原因初探。 4、爱情悲剧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5、从杜十娘的悲剧看男性与女**情观的差异。 6、从李杜的悲剧看人性的弱点。
7、《杜十娘》与《茶花女》、《简爱》的比较。 8、杜十娘思想的进步性。
六、纵向比较
1、杜十娘的悲剧给予现代女性的启示。 2、现代歌曲《杜十娘》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四、成果展示:
杀身以铭志
朱蕾组
杜十娘带着百宝箱愤然投江,其勇气固然可被称为女中豪杰,有很多人却不能理解其行为。像杜十娘这样一个刚毅勇敢,城府极深的女子,为何会偏执到为李甲这种懦弱自私的负心人自杀?她的死实际上有更深层的含义。
从杜十娘的社会地位和她的处境看,当时的她别无选择的余地。
在古代,男子的经济来源有以下几种:
读书人可以做官,当地主,教书卖字画。
没读书的可以耕田,经商,从事小手工业。
这些都足以活命,而女子呢?绝大多数是被父亲,丈夫,儿孙们轮流养着。当然,除了大户人家、诰命夫人外,她们中的多数人也操劳一生,但那是家务事,没有工资的。穷人家的孩子被卖为婢女后,有的有“月钱”,但失去的是自由身。寡妇可以纺纱织布,缝缝补补地赚几个小钱,勉强糊口已属万幸。等而下之的只能削发为尼或乞讨度日,但这些都已不是常态人生了。几千年来偶尔也出过几个异常的女人:
卓文君做过生意,“当庐卖酒”,那也是有个司马相如在,她独自一人大概是撑不起这个门面的。
孟丽君做过客,不过到底不是长久之计,她从一开始就交待清楚“我中状元不为把名扬”,“我中状元不为做高官”是“为了多情的李公子”。李家昭雪平反,她便欢天喜地地享受赐封,做无忧无虑的大富大贵的官太太去了。
说来说去,古代社会留给妇女的“正当”职业也就有一种:娼,而就是这唯一的职业也叫人难以忍受。
首先,它是最下等,最为人不齿的“贱业”,与卒隶相当,甚至不如乞丐,乞丐只是没钱,本身并非贱流。伍子胥逃难时在吴市吹萧乞食,还可以成为美谈。金玉奴就是乞丐头头的女儿,被描绘得金枝玉叶一般。而卖笑的从业者,除了赚钱以外,是得不到任何社会认同或成就感的。所,只要还有一粒米下锅的女人,都决不会走上这条沦落风尘的不归路。
其次,这是个要求颇高的青春职业,并不通行于所有女性。它要求从业者年轻,貌美,懂媚术,最好还能通琴棋书画,这样才能卖上个好价钱,而一旦岁月流失,年长色衰,则门庭冷落车马稀,只有失业。所以青楼女子,卖笑场下无不尽量攒几个钱,并留心找个好人家,憋足了劲随时准备从良。如果被赎出,多数不过是为妾为婢。虽然还是贱,倒底也算回到了正常生活轨道,也就是说,事实上,几乎所有从事这种妇女唯一职业的人,同时也在努力摆脱这个职业。
她们几乎没有什么选择,但是杜十娘有钱。这样,问题就来了,杜十娘既不想当奴隶又有资本不当奴隶。既成的社会道德体系和制约机制都对她无能为力。她不是个在闭塞环境中长大的人,她接触过形形色色的男子,然而她始终是在一种金钱的引导下被接触,始终是个得不到尊重的“下等人”。因此,她更希望过一种平等的生活,要一份不被金钱驱使的感情。当她遇见忠厚志诚的李甲,并为之倾心之后,就对李甲寄予了很深的期望。这是她过上正常人生活的唯一机会。所以,当李甲出卖了她,她便以投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投江自尽的背后其实是不承认当初选择的错误,不敢面对失败,不能接受幻灭了的将来。
古代女子从小即被灌输以男子为天的观念,压抑的教育模式使得女子失掉了自己,从父,从夫,从子成了女子一生的全部经历。
杜十娘这样一个风尘女子,是渴望自由,也渴望平等的。她的眼界并不像普通女子那样局限于小小的闺房内。可是,她仍然希望有个让她依附的男人,仍然把寄身他人当成了自己的最佳归宿,所以当她对李甲彻底失望之后,她对自己的价值,她梦寐以求的生活的否定,使她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实际上杜十娘一直在追求的一切,不过是过一种正常的,不再被认为下等人的生活。但她无论如何挣扎,她的过去依然在她身上烙下了印记。
这印记像货品的标签,把她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灵魂都物化了,商品化了。即使在她最亲近的人李甲的心中,也始终对她有一种轻视,一种防备。甚至杜十娘自己也在内心的最深处怀疑自己是否会得到一份真正的爱情。否则她不会一直对李甲隐瞒自己有百宝箱,不会以凑赎身钱来考验李甲,不会在随着李甲出发后早早为她跟李甲的将来做周密的计划。
她过正常人生活的愿望是不能实现的,而现实的人生,和杜十娘一直追求的人生是恰恰相反的。她的人生不可能摆脱过去的梦魇,她会自我了断正是因为她的认清现实带给她最深的绝望。
在环境的压迫,众人的轻视,情人的背叛下,杜十娘的自杀也是可以理解的。她的死并不突兀,而是对自己理想的再一次决绝的肯定。如果做平凡自由的人的理想终会破灭,杜十娘就算死也不愿再次堕落。这就是她选择死亡的原因。

四 : 研究性学习——杨霞:关于高中文理分科调查25

关于高中文理分科调查? (54课时)

课时:54课时

指导老师:杨霞

开题时间:2010-03-01 结题时间:2010-07-01

子课题名称(编号):关于高中文理分科调查(100911A016)

小组名称:关于高中文理分科调查?,

小组人数:8胡俊杰[0109024721] 周伟[0109024738] 郑俊俊[0109024805] 王胜男[0109024835] 李渊[0109024921] 张青[0109025015] 陈振

[0109025063] 邱常峰[0709900518]

小组组长:陈振

简要背景说明

为了解高中生文理分科问题,高中生该如何正确选择文理科,是根据什么因素来选择的,如果高中不分文理科会不会影响学生学习,高中生是如何克服选择文理科的,让高中生了解选择文理科的重要因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课题名称:关于高中生文理分科调查。

课题方法:通过在学校调查高中生文理分科情况和高中生选择文理科的心理,还有在网上查找资料进行整理调查。

首先:制作一个合理的方案 然后:分配组员

1:制作表格 2:问卷调查 3:查找资料进行选材整理

4:组员各自检查整理自己的工作是否完善

5:整理出一个完善的方案最后整理得出结论

预期采用的研究方法

问卷法 文献研究法 观察法 其他研究方法

任务分工 :

胡俊杰 分发调查问卷

郑俊俊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提出研究方法和问卷调查整理

陈振 查阅资料,提出问题,问卷调查整理

周伟 分发问卷调查和整理

王胜男 整理和分析

张青 整理和分析

李渊 过程记录,分析结果

邱常峰 查找资料,整理问卷调查

活动所需的条件

首先组员进行分工,各自做各自的事,先做个调查问卷,了解高中生选择文理科的状况,然后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进行整理后得出结论,最后总结。

课题预期成果

以文字或表格的形式呈现,向同学公开,在学校范围内把研究成果公布

教师点评

活动准备充分,任务分工明确,非常认真

课题结题

基本信息

执笔人:陈振 完成时间:2010-07-02 15:01:28

参考书目及资料

无参考书目。

演示课题成果所需的条件

PPT

结题报告原文:

结题报告

我们小组调查的内容是根据调查问卷了解高中生文理分科状况和如何抉择文理科。目的是为了调查高中生选择文理科现象。

通过研究这一课题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文理分科有很多的意见。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男女生对选择文理科的态度倾向。男同学相对女同学来说,更容易选择理科。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及父母的教育中,理科被摆在了第一位,其他科目则次之,而对女生来说,相当一部分的女生选择理科是因为以后的就业机会比选择文科的大。

步入高中,每一个同学都面临着选科问题,选文科或理科将是以后学习的方向。选课问题也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所以选文科还是选理科受到许多因素的的影响。

这一个问题关系到每一个高中生,同时也关系到每一位家长,正是因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决定了我们的研究课题——关于高中生文理分科调查

高中生选课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针对这一课题,我们选择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待我们昨晚一系列工作后我们便将调查问卷都整理出来。我们选了五个较有代表性的题目。1.你的年级?2.你的性别3.你的成绩在全班处于下列哪种水平?A.拔尖B.中等偏上C.中等D.中等偏下E.下游4.如果现在让你选择文理科你会选择?A.文科B.理科C.无所谓5.下列因素对选择文理科影响如何?(1)老师的建议(2)父母的建议(3)同学的建议(4)自主决定。A.很有影响B.影响较大C.影响不大D.毫无影响E.说不清楚1.你的年级。对应问题所占比例:

高一占50%,高二占50%2.男生占64%,女生占36%。3.高一:A占11.2%B占27.8%C占30.5%D占16.7%E占13.8%。高二:A占15.1%B占27.3%C占33.3%D占9%E占15.3%。

4.高一:A占16.7%B占72.2%C占11.1%。高二:A占22.2%B占47.2%C占30.6%5.(1)老师的建议:A占10.5%B占30.8%C占50.3%D占6.4%E占2%(2)父母的建议:A占48.3%B占34.7%C占13.5%D占3.5%E占0%(3)同学的建议:A占5.3%B占10.8%C占20.3%D占50.4%E占13.2%(4)自主决定:A占50.8%B占20.4%C占10.6%D占2.8%E占15.4%。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一、选文还是选理,这是一个问题

第一,杜绝盲目选科。盲目选科的情况包括:一边倒,班里选哪科的人多就跟着选哪科;根据传统观念,认为哪科将来有前途就选哪科;学习态度不好,认为哪科省力好念就选哪科;情感冲动,为了某个好朋友或舍不得原班集体和班主任老师而选科;根据家长的要求而选科等。

第二,首先,有些家长和学生总认为文科不好考,理科好考,文科出路窄,理科将来就业机会多。其实,文科固然招生少,但报考人数也比理科少得多。经济越发展,需要的管理人才就越多,而且多数大学和专业都实行文理兼收,这些顾虑是没有必要的。其次,因为理科难度较高,确实有很多学生理科学不下去才无奈地选择文科,所以,有些喜欢文科的同学怕学了文科就成为“二等公民”,因此放弃学文,这也是不明智的。

第三,理想兴趣优先。理想是学生奋斗的目标,选择与自己的理想接近的学科,将对学习此科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若对某方面感到兴趣,听课和学习起来总会兴致勃勃,劲头十足。

第四,成绩特长把关。成绩与特长是文理选择的最实际的依据,一般地说,感受力、洞察力强,形象思维发达,文科成绩好的人可以考虑选择文科;分析力、判断力强,逻辑思维发达,数理化成绩好的人可以选择理科。同学们要了解自己各科成绩的确切情况,并作具体分析比

较,看自己哪科更具竞争力。

二、选择文理要切合实际

由于重理轻文的社会风气,许多家长在指导学生文理分科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社会偏见,他们没有发展的眼光,只是根据目前高校的招生现状和就业形势,不切实际地要求孩子选择理科,他们认为只要选择了理科,孩子前途的保障系数就大大提高了,更有甚者认为只有选择理科,未来才有出路。这些认识显然都是错误的。

三、选择文理的参考因素

1、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无论选文、选理,兴趣是第一前提。

2、特长。特长是学习的推进剂。它将使你的学习得心应手,在竞争上胜人一筹,是文理科选择的重要依据。

3、潜力。潜力的外在表现是学习成绩,成绩是选择的最实际的依据。

4、理想:每个人都有理想,而且它可能是你的奋斗目标。

5、社会:观察、分析社会趋势,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为此次文理科选择不光为了考好高考,从长远上看,还要要为自己的未来作好打算,打好基础。

课题预期成果:

以文字或表格的形式呈现,向同学公开,在学校范围内把研究成果公布

果编号 成果名称 成果内容简介 附件

1 高中生文理分科状况和如何抉择文理科 通过研究这一课题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文理分科有很多的意见。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男女生对选择文理科的态度倾 无

活动目的: 高中文理分科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同学对文理科的认识,以及对文理科的喜爱程度。它有利于我们了解同学们对文理分科的认知程度和态度。

活动地点: 武汉市第二高级中学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作为游戏的语文研究性学习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557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