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初一文言文课外阅读-初一文言文:课外文言文练习

发布时间:2017-12-15 所属栏目:文言文阅读复习

一 : 初一文言文:课外文言文练习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

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①书遂大进( ) ②平生于书 ( ) ③或答人简札( )( )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铁杵磨针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 ) 方:( ) 欲:( ) 还:( )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日攘一鸡

【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阅读训练】

一、解释加点字:

1、是非君子之道( )( )

2、以待来年然后已( )

二、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 )②秦青弗止( )③响遏行云( )

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①书遂大进(终于 ) ②平生于书 ( 对于) ③或答人简札(有时 )(书信 )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稍微有些不满意,一定再三修改,不满足。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文征明勤奋习字,获得很大的进步。

二、铁杵磨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离开 ) 方:(正 ) 欲 ( 想要) 还: ( 回去)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老妪)

2)学而时习之(以前的知识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答:

三、日攘一鸡

一、解释加点字:

1、是非君子之道(这 )( 做法)

2、以待来年然后已( 停止)

二、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译文: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 。

2、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

3、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第二年再停止 。

四、薛谭学讴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学尽 )②秦青弗止(不 )③响遏行云(遏止 )

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演唱的本领,他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自认为把师傅的本领完全学尽了 。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学习没有止境,要谦虚好学,不能够浅尝辄止 。

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有,薛谭知错就改,马上向师傅道歉,并且留下来继续学习,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二 :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一)

『教学目标』

[www.61k.com]

1.了解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考评的要点。

2.掌握阅读课外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明确教学和评价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二、『方法指津』

1.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①结合注释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即集中注意力浏览文段一遍,大概明了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前因后果如何,谁说了什么话,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②细看题目,研读字词。在这一步中,需要一一落实问题中的字、词、句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容易的问题可以在这一步中完成。③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既能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做出纠正,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2.掌握几个常见的解题方法。①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题。“年且九十”中的“且”是“将近”的意思。②以注释解题。③以文旨解题。有些题目必须先要弄懂全文的主旨,才能回答。

三、『典型例题』

第一类:成语、寓言故事类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1)杨子之邻人羊亡:(2)既

2.补出省略成分。(2分)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3.翻译。(2分)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2分)

译文:

4.根据本文内容,写出一个相应的成语,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案解析

1.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是学习文言文的钥匙,要重点掌握常见实词的词义,并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的词义。

本考点考查的主要的题型有:(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2)辨析常用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3)对词义的理解能沟通,链接,触类旁通;(4)能在给定的语境中恰当运用文言实词或虚词。

解答上述题型的基本方法是:平时要多积累掌握一些常用的实词的词义或虚词的用法。在做题目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从文章整体理解入手,抓住关键词语,瞻前顾后,学会揣摩,准确辨析,并且要善于联想曾经学过的相同或相类似的字词的含义,然后准确答题。

本题考查实词“亡”的意义,结合课内所学的知识思考词语“亡”的意义,例如①“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通无意思是没有之义;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中的“亡”是逃跑之义;③“暮而果大亡其财”中的“亡”是丢失之义;④亡羊补牢中的“亡”是丢失之义。本文中的“亡”与③④中的“亡”意思相同都是丢失之义。第二题本题重在考查对通假字的理解和掌握,。通假字的识别应当从掌握通假的规律入手。构成通假的前提是读音相同或相近,具体而言,通假的现象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用“声旁字”代替形声字。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②形声字代替“声旁字”。“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③同声旁的形声字相互替代:“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④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通假。“固以怪之矣”“以”通“已”。联系所学的知识可知道题中的“反”通“返”,是返回,回来的意思。

2.本题重在考查常见文言句式。文言句式结构与现代汉语结构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结构,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只有掌握这些特殊句式,才能正确理解这些句子的确切意思。本题考查的是其中的省略句。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很多,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并不影响句意的表达。今天读文言文应当能准确地补出省略成分。省略句有几种情况:A.省略主语。如“(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B.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C.省略宾语。如“箕畚运(土石)于渤海之尾”。D.省略介词。如“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答题时要瞻前顾后,仔细辨别推断。

省略成分的补充,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全文,此句中省略的是“杨子邻人”

3.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不聪明太严重了。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参考答案: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4.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参考答案:歧路亡羊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四、『巩固练习』教学相长(节选)《札记》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①弗食不知其()。②知困,然后能自

2.翻译句子。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②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的关系问题,说明了的道理。

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作比继而引入“”,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

三 : 全国初中毕业考试历年课外阅读精选(一)

一 九十九分的苦恼

98年河南省中考试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二 认识父亲

98年吉林省中考试题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答案:《认识父亲》:1.儿女不能全部回报父母的恩情或父母给予的多,儿女回报的少2.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受尽了世界罪,宁愿献出仅有一次的生命。3.深切的爱子之情或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对儿子的悲痛之情。4.①完整地保留着儿子的房间②保留着打招呼的习惯③保留着吃饭时的位置④伫立在街头等待儿子5.他用点点的血汗,以进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成功之路。6.《背景》7.不理解父亲或不体谅父亲理解父亲或体谅父亲8.①赞美父爱②唤起儿女们的责任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三 雾

98年福建省中考试题

①雾遮没了正对着后窗的一带山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四 君子之风

98年武汉市中考试题

1. 选文题为“君子之风”,文中对“君子之风”的含义作了较充分的阐述。从“这种高尚也决非仅存于生死名利之中”一句可以看出,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和“□□”两个角度阐述了“君子之风”。而从全文来看,对“君子之风”的含义概括准确完整的一项是() A.优美高雅的姿态B.勇于牺牲的精神 C.慷慨大方的气度D.各种美好的德行 2.选文开篇以谚语引入,接着通过类比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_”。文章末段中的“‘君子之风’存之于心,‘付之于行,美则在其中矣”一句,强化了中心论点,句中‘付”字与第一段中的“__”一词相呼应,这句话语意强调的重点是() A.“君子之风”B.存之于心 C.付之于行D.美则在其中答案:《君子之风》:1.生死、名利、D2.一个人“美德”之感人更须借重他行之高尚;借重;C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五 自然之道

9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试题

一天傍晚,在加拉巴哥群岛最南端的海岛上,我和7位旅行者由一位当地的年轻人做向导,沿着白色的沙滩前进。当时,我们正在寻找太平洋绿色海龟孵卵的巢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六 元帅与士兵

98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试题

《元帅与士兵》:1.军队需要元帅,也需要士兵,过分看重“元帅”。2.摆事实3.B4d5.①②/③④⑤/⑥⑦ (①②句摆出论点;③④⑤句分析问题;⑥⑦句是结论)

本文标题:初一文言文课外阅读-初一文言文:课外文言文练习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965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