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发布时间:2018-03-20 所属栏目: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

一 :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导语: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陛的学科教学。因此,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

  1.1 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纵观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传统的“串讲加解释”教学结构模式,还影响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对教材不作过多的钻研,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科学选择,认为只要自己讲得多,知识就自然会被学生接受和掌握。

  1.2 深入了解学生不够

  部分教师总是以工作繁忙为借口,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没有考虑到他们在课堂中听课的感受。

  1.3 激趣指导力度不大

  教师教学还只是在字词句、语法中捣来捣去,激趣指导只满足于面上工作,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机械地掌握呆板的知识,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反而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厌恶的情绪。

  2 初中语文新课改后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2.1 深化自主探究,转变教学观念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思想内涵广泛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中。在新课改的精神要求下,语文教学越来越要求语文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将课改精神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就是要求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由空间,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变以往教师“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探究是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确定探究的对象,设计探究的程序,收集所许信息,检查自身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直到最后得出结论。由此可见,自主探究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地发挥创造性的机会,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更直接,印象也更深刻。

  2.2 挖掘学生潜能,注重“三变三为”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为学生先学。教师及时对学生先学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信息反馈,掌握学生对各知识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实际情况,教师遵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综合能力的培养。老师的教,不能一讲到底,不越俎代庖,要给学生留点思考余地,给学生一点自己动手的机会,引而不发,激励学生的首创精神;注重变文本篇章结构的分析为教师注意精讲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部分。使学生透彻理解,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合理地运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注意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提高教学效率。

  2.3 狠抓指导传授,强化课前预习

  在教学内容上,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而不是生搬硬套、机械操作的教学模式,而是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给学生一个发展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点自由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提供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设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创造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疑惑,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们自己去竞争;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理想,让他们自己去创造。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坚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哲学观,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塑造了学生的自信和尊严。

  3 初中语文新课改后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课堂教学布局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按照语文教学大纲,把它分成若干单元,再细分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教学大纲去学习,而教学本质上被考试所牵引,特别是到了初三学生反反复复地训练,造成知识面狭窄。

  3.2 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上基本上是同向思维

  教师引领着学生走,学生很少向教师问一个“为什么”,要求学生反反复复地训练,将概念、语法、词句等牢牢记住,虽然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扎实,但是学生被动地学习,很少创新,好奇心和求知欲锐减,后劲不足。

  3.3 生的学习方式上,基本上是接受式学习,很少有体验式学习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师讲课的调子高,学生本身的基础差,以及学生的觉性不强,导致听不懂或不想听,乃至对语文产生厌倦情绪。

  4 初中语文新课改后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主要对策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来,思维得到激发、探究合作能力得到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主要对策是:

  4.1 创新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别具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成功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开始,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在这个时候得到调动、感染和熏陶,也就会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课文进行阅读、探讨和推究,大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与决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转换,重心下移,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的引导者,在具体分析问题时,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交流,为培养学生合作、社交等各种技能打下良好基础。

  4.2 创新提问技巧,实行小组探讨

  语文课上,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任务,老师的提问谁能给以准确的回答,谁能对文章的内容记忆得快,较长的小说、故事等谁能在快速阅读后准确地复述出来等,做到有的放矢,老师对表现好的同学加课堂分给以鼓励。总之,老师不失时机地让每一个学生在感受成功。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组织、激励学生成立学习讨论小组,由学生独立的、自由地、大胆地进行思考和讨论,以拓宽学生的思维。

  4.3 创新总结评述,严把学习关口

  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学生最想知道,最想得到教师评判的。所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公证的评价,就尤如给学生“雪中送炭”,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思维。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铺路架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模式初探

汕头市聿怀初级中学  蔡尉洁

网络带着它的便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以及对资源的共享分配方式,来到了我们的语文学习之中。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互联网上关于语文学科类网站/网页不计其数,多数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料和教学论文,方便了师生语文学习之用,但是对于如何将网络与现行的教材与课堂学习结合的实践与研究较少。本文拟从初中语文教学的视角,以课堂学习作为主渠道,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探讨将互联网引入课堂的几种模式。

一、网络环境下的常规课

常规课,指的是以课文为学习主线,围绕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分析,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课型。这是每个学校每天都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是搞好课改的主渠道,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执行的成败。网络是否能够为这样的传统形式服务?如何寻找两者的优势资源进行联姻呢?

请看这样一节语文课:

在为学习曹操诗作《观沧海》而制作的课堂网络里,教师收集了一些曹操的故事,还有人物生平及写作背景介绍,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自由浏览一番,然后说说对曹操的初步印象,用一句概括出来,发到“留言板”上与同学们交流。

学生阅读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根据电脑界面上的相关链接自主找寻阅读有关曹操的故事。然后利用“留言板”发表对曹操的简要评价。

    在“识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解诗”。网络收藏了从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截取的《观沧海》朗读视频,慷慨激昂,声势夺人,为感受诗歌思想感情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媒介;学生借助主页上的词语解释,读懂这首诗的意思;再借助“整体把握”部分的结构板书,理清诗歌写作思路;然后放声自由朗读,利用背诵模板,把这首诗背下来。10分钟后教师检查背诵,完成学习诗歌的第二个步骤:整体感知。

诗歌教学中,感受意境是重点也是难点。网络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它对文本、图形、声音、图像等多媒体的集成功能可以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在“感受意境”环节,学生点击“图片仓库”(收藏多幅不同的海图,点击时放大并配海浪音效),借助图片想象曹操笔下的沧海图;点击“对比阅读”(收藏多首以“水”为意象的诗歌,配有简短的点评),与课文“海水”的意象作比较,思考就《观沧海》而言,“大海”这个意象在本诗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发言,用自己的话描绘心目中的沧海,描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曹操形象,描绘胸藏日月、怀抱天下的英雄情怀。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要求学生打开“写作交流”栏目,在里头提出的三个情景问题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发表回复,将刚才的讨论、心得形诸文字。这个环节其实是整体感知部分的延伸和深化。

这个网站上还连接了一些资源,供学生课外阅读曹操的其他诗歌,进行摘录积累。

这节课基本上实现了网络的不可替代性。各类资料丰富翔实,学生讨论及时有效。其次,这节课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喜欢的学习方式。这节课不但提供丰富的资料,还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方式供学生选择。相信每个人都会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这类课的基本模式是:教师搜集信息,编织信息网;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网络筛选信息,把握材料本质;借助信息,创设情境;想象联想,加工信息;扩充信息,创造表达;综合信息,提升审美情趣。   

这种类型的课必须力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知识互补、情感共鸣、教学内容开放、多信息源综合等手段,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二、网络环境下的作文课

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布置给学生一个写作的题目或者一段材料,然后提出若干写作要求。学生的写作虽然也有佳作,但是大多缺少独到的发现与深入的思考。网络对于作文教学的意义在于:借助网络,可以提供丰富、专业、系统的资源,促进学生快速、大量的阅读。以写作为目的的任务驱动,可以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获取知识、整合作文的能力;另外网络所提供的同步与异步的交流,能够共享智慧资源,帮助学生深入思考。

    在学完第一册第一单元后,我发现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常常集中在舒婷的《我儿子一家》上。这篇课文本身的语言特色固然是它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而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文中作者开明的教育态度、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和引导。这本来是好事,但是进行单元写作训练的时候,学生纷纷抱怨起父母来,甚至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上的种种不如意都归咎于家长的教育方式。看了一大堆大同小异的指责之后,我掩卷沉思:孩子们的家长真的是那么保守落后不称职吗?家长们基于现实考虑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有没有合理之处?孩子们真正了解了“父母”的责任吗?如果我们的孩子只知道指责而不懂感恩,他们在将来担当父母这一角色时,真的能做的那么理想吗?

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初一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强,思维方式比较幼稚,看问题易过于片面,我想,应该让孩子们学会换位思考,在看到父母不足的同时,也懂得体谅父母的苦心。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多读一些同题材不同内容的文章应该是有帮助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节作文课,利用网络上大量的补充阅读资料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多角度地考虑问题。

上课之初,就“家长让不让你上网”的问题,我请几位学生讲述了自己父母的做法以及他们对此的看法,引出“如果你做了父母,你会怎样与你的孩子相处”的疑问;然后把时间留给他们上网阅读文章,从中找寻感兴趣的故事或观点,适当摘录、交流,将感性的愿望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在更深入地探讨新时代的父母应有素质的同时,也更切实地体会父母责任之重大、用心之良苦。网络的作用这时候发挥出来了:按常规教学手段,老师不可能印发大量阅读资料给学生,而选择一两篇的话,倾向性过于明显,且不利于不同气质和思维特点的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把各种不同文体、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思考角度的文章组织在一个网络里形成专题,既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又不至于茫无头绪。网络上分“名人家教”“诗意论述”“代际沟通”“文化差异”“专家意见”“范文引路”六个栏目组织了相应的文章,每篇文章末尾附有“摘录”按纽,可连接到论坛交流。

网上交流的好处是交流面广,但必须与面对面交流相结合,否则课堂会相当沉闷。阅读摘录之后,我请学生点开“课堂练笔”这一页面,浏览以下几个情景:

情景一:今天是星期天。我正在客厅看书,孩子静悄悄地来到我面前,说:“妈妈,小敏约我去逛街。”逛街?昨天还听她说星期一要考试……

情景二:孩子回到家里,垂头丧气,说:“老师让我参加生物活动组,可我没有兴趣。我想去合唱团,您能不能打个电话给老师,请他让我调组?”我……

情景三:吃过晚饭,孩子将饭碗一撂,坐到电脑前打起了电子游戏。我看了看饭桌上狼籍的盘碗……

情景四:孩子今天跟我说:“我的同桌零花钱可多了,每月有两百块!可我呢,想买点什么东西都得伸手向您要钱,真没劲!您为什么不固定给我发‘工资’呢?”我……

情景五:又是一封给儿子的信!信封上的字迹娟秀,看来是出自女孩子的手笔。我在犹豫:要不要和儿子谈一谈?……

这些都是源自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情景,但他们平时未必会从中发掘家长的反映究竟蕴涵着怎样的教育观念。现在把问题摆到他们面前,让他们利用刚刚在阅读中获得的经验体会来扮演好家长这一角色。从学生们的热烈讨论中可以看出,网络学习帮助他们学会了换位思考,使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思想感情得到有效的沟通。

最后要求他们从以上情景中,任选一种展开联想想象续写,用具体的细节、生动的语言描述理想中父母与子女相处的场面。学生们将写好的作文发到论坛上,利用回复功能互相交流、评点,教师也作为讨论的一分子参与其中,改变了传统的费时低效的作文批改方式。

这类课的基本模式是:教师搜集信息,编织信息网;学生分析信息,比较材料;筛选信息,把握材料本质;联想想象,扩充信息;加工信息,创造表达;综合信息,吸纳新观念。

三、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离不开对于资料的收集、分析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互联网便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以及对于资源共享性的特点,无疑非常适合于语文综合性的学习。

作为课堂学习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三个特性:主体性、研发式、全员性。即,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求知;以研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发现规律技巧,课文和社会都是研究的对象;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但学习的内容会有个性化的差异。

例如综合性学习课《寻找桃花源》:

上课伊始,先利用网络上()的一则新闻《寻找失去的桃花源—— 婺源行》创设问题情景,布置活动任务:学习了《桃花源记》,我们知道,那只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理想境界,为什么一千多年后,人们却还乐此不疲地要在现实中寻找“桃花源”?“桃花源”究竟在中国文化中什么特殊意义,反映出怎样的民族心理,代表什么样的社会理想?假设你是桃花源旅游景区的策划者,设计一个宣传方案向中外游客推广介绍景点,吸引他们前来观光旅游。

接着,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有关资料,可提出种种问题引路:“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它的作者陶渊明是怎样的人?作者的幻想是在什么环境下产生的?作者还有哪些作品与《桃花源记》的思想感情有共通之处?历代有哪些诗人歌咏过“桃花源”?他们在思想感情上与

它产生了哪些共鸣?反映了中国文人的什么心态?今天的人们对“桃花源”还感兴趣吗?……将收集的材料上传到共享文件夹里。

然后将学生分成几组,要求每组选择不同职业、身份或年龄的游客作为宣传对象。你关于实施宣传方案的论据和信息要和你的实施对象相称。直观、形象化方案的实例可以包括海报、传单、调查问卷、小册子、演示文稿介绍等。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宣传方案,上传到网络预设的论坛里。

之后进入交流评价的阶段。可根据下列“评价量规表”评议,并将具体意见发表到论坛回复里。学生在评议过程中可以不断改进完善设计方案。

 

评  价  量  规  表

 

精   彩

可   行

平   常

总分

背景知识

关于“桃花源”的背景知识,方案呈现了正确的信息,并能够适合选择的实施对象。

关于“桃花源”的背景知识,方案呈现了正确的信息。

呈现了关于“桃花源”的一些背景知识,有些信息可能不正确。

 

信息陈述

表达清晰,信息有组织。

表达还算清晰,信息有些组织。

表达不清晰,信息没有组织。

说服力鼓动性

说服实施对象采取行动的论据非常清晰,简明扼要,与对象相关,能激发旅游愿望。

论据基本可信,与对象相关,可能激发旅游愿望。。

论据不是很可信,不清晰,简明扼要,与对象无关,不能激发旅游愿望。。

宣传被接受程度

80%以上的同学认为采用该宣传方案对实施对象有吸引力。

50%以上的同学认为采用该宣传方案对实施对象有吸引力。

不足50%的同学认为采用该宣传方案对实施对象有吸引力。

这类课的基本模式是: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布置活动任务;学生收集信息,共享信息;分工合作,整理加工信息;综合信息,创造表达;发布交流,互相评价。

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对网络上丰富的资源进行收集、探索、分析,从中辨别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料,同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帮助,直至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在原有的知识面上不断地突破和发展,而不需强调与他人“同步学习”,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得到有力的加强。

通过网上协作学习,学生可以从同伴那里学到许多新的内容,可以坦率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共同完成真实世界或虚拟世界的任务。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还有力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合作中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细细品尝文章。在谈论时,面对面的谈话比网络媒体有更多的亲近性,能及时反馈所知与所想。因此设计也要安排集体讨论的活动,以期学生之间的智慧撞击。同时虚拟空间的开设,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学生可以从网络获取更多的资料来解决疑惑,也可以在bbs留下精彩的见解或者有深度的困惑……总之虚与实学习空间的设置都是助学生的进一步探究。

在基于网络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阅读量增大了,学生快读的能力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培养。作文的练习,需要充分理解并运用文本,这培养了学生组织信息的能力。传统的课堂学习多个人化学习少个性化学习,学生们共同讨论教师提出的某一个问题;而网络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天地。相信假以时日,网络教学的优越性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探索更多更新的语文课堂模式,进而从课堂到课外,拓展语文教学更广阔的空间。

三 : 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新沂市钟吾中学语文组 范柏涛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一、 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

  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许多译介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但总起来说,都是熔铸着真、善、美的篇章,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遨游太空:感受月球的凄寒荒芜;领略异地的风土人情;欣赏皇帝裸体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协的教学氛围中,其效果自然会事半而功倍。

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优化学习效果。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却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

 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

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将是一种开放性极大的活动,因为语文本身就遍布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真诚诱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四 : 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思维训练和技能练习类的学习活动;“任务驱动”学习法可使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便于发挥主体的综合能力。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吸收了目标激励教学法的目标引导学习和活动驱动型课堂教学法的学生活动为主体等成果,并引入了新的教育理论,在任务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任务” 完成中探究方法、拓宽思路、掌握知识,形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求知欲望,形成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任务驱动型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一种新教法,新模式;它体现的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目前,我国对任务驱动教学的探讨比较集中在一些边缘学科,如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等;部分地方的语文教学也开始引入此教学模式,并开始有了新的模式建构;而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本来是最适合任务驱动教学的,可一直还没有规模化的研究。笔者承担着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重点课题《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研究》,于是大胆将任务驱动教学引入语文课堂,不仅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且初步构建了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下面将自己研究的过程和认识陈说于下:

一、 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

1.从宏观上看,这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小学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突破以往应试教育的局限,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改变观念,改革教法,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以往的教育环境中,多是适应教师的教学,被动地吸收间接经验;在面临问题情景时,往往凭间接经验去解决问题,缺乏创新精神:这也是导致我国下一代缺乏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新课程标准就是要从教育的观念和实施上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和创新的精神,主张将学习还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去观察新事物,形成新概念,探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强调教学对象个体化、教学过程 非线性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原则主动化等。可见,要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素质,教师必须创造新的课堂教学环境,采用新的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的方法,以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重点,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开发,各种素质得到综合的协调发展。

2.从微观上看,这是语文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尽管“扬弃“应试教育”,纳新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标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应试教育仍束缚着学生的思想,语文学科“费力而见效慢”的认识仍植根在学生的大脑中。于是,一股“狠抓数理化,语文添平旺”之风狂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语文课成了学生休息和“操练”作业 的“阵地”,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普遍存在着。此种情况使多少语文老师陷入深深的苦痛啊!痛定之后,不难发现,如果教师因势利导,增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那么,语文教学的状况就会大为改观。再者,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作为语文能力体现的听、说、读、写,无一不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反映,它们包括了:A知识(学科知识、学习知识、身心知识等)B技能(单一的、复杂的)C策略(学科间的、学科内的)D心理素质(人文精神、科学态度、动机、意志、情感、性格、个性等)E一般综合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等)F特殊综合能力(自学能力、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造能力等)。而这些素养,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习得和操练的,是需要有目的的活动去培养的。由此,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二、构建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依据

(一)政策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试行)》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特别指出,语文课的基本理念是(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驱动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积极主动地、有选择地感知、加工外在信息,从而改变和重组原有的知识结构。他们在教学进程的设计上采取自上而下的路线,即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首先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并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布洛非(J.Brophhy,1989)认为,知识是由围绕着关键概念的网络结构所组成,学习可以从网络的任何部分进入或开始。这一观点与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是呈非线性的网络结构是相一致的,因此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维果茨基将学生在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对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学生现在已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他那些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学生正是在成人的引导下才逐渐走向独立,这一理论使人们看到学生发展的空间及可能性。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认识与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吻合的。

3.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人们掌握某一种语言所通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习得,另外一种是学习。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学习”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的过程。克拉申的监控假说认为,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而通过“学习”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监控。将任务引入课堂,给学生提供实践、运用、习得语言的机会,可使学和用统一起来,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同步提高的基础上,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实践依据

1.在信息技术教学和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成功的事例。如同济大学附中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也反映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丰硕成果。资阳市内燃机车车辆厂中学与资阳市教科所联合开展的语文教学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探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2.笔者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也进行了有力的尝试。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用任务驱动语文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总之,把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引水入语文课堂是可行的,也是有实效的。

三、 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

(一)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

1.以素质教育理论、学习理论、目标教学理论、习得语言的理论为指导,根据素质教育阶段目标、课程教学年级目标、单元内容教学目标 、分课教学要点目标,确定学生学习任务目标。任务要具体、可行。制定任务可教师提出任务方向,学生选定任务项目;也可学生确定任务方向,教师确定任务项目。

2.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学生好表现的心理或需要训练的重点,把“三尺讲台”变成他们表现自我才干和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让他们自己去完成任务,摸索方法,探究结果,合作交流。教师成为了真正的助手。

3.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否定之否定。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结构流程图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操作

1、设计任务

每节课上课前,老师首先必须重视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教学环境,把教学内容设置成对于学生来说很有“意义”的“任务”。

任务设计的原则是:

(1)目的性:任务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才有实施的价值。

(2)真实性:任务体现学生的实际生活、认识水平和基础情况,能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3)及时性:当学生生活中有与教学相关的事发生时,应及时反馈到任务中去,这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

(4)教育性:任务必须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5)学科渗透性: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它还涉及到相关学科的学习。可以这样说语文本身就是一门综合学科。

(6)文化渗透性:学语言就是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化。因而在任务设计时应渗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交流的意识和基础,并不断提高个人素养。

(7)渐进性:一个单元教学的目的即任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个任务链,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实现的。因而在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任务的坡度,层层递进,能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的充分体验成就感和清楚看到个人的贡献。

(8)可调整性:活动应随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可进行适当调整。

(9)具有整体性,任务一般要能分成几个子任务,要给学生一个较大的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如果任务过于琐碎,必然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10)具有可操作性和适当性。可操作性强调任务是具体的,学生可以按任务的要求进行操作。使学生避免了盲目的操作。适当性强调任务难易要适度,太易或太难都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具有开放性,完成“任务”的方式和过程可以多种多样,最后的成果也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因为任务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的空间,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

2.展示任务

每节课上课后,教师首先要把这堂课的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任务展示后,教师不要急于去讲解应该怎么做,或立即让学生自己去做。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理清问题,找出哪些是学过的,自己已经会做了,哪些是新的知识,自己还不懂。学生通过相互的讨论,会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

3.完成任务

这是一个全开放性的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对新知的理解和巩固。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引导者,要多给学生以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任务。教师要走进学生之中,即时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还要主动去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共同性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指导。而学生可以按几种方式来完成任务。

①自主探索: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通过学习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老师、同学、书本、网上请教,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比较单一的任务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式。

②协作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认识。由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个人爱好,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当然不能“一视同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集体任务完成后,采用分层教学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清楚各自的学习任务。在每个教学班根据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不同,安排座位,成立学习小组(5人),各个小组有不同的要求,小组内既合作又竞争。在操作中,我们重视分层要求,分层指导,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采用分层要求的形式。这样既达到教学目的,学生也各有所得,期间还让学生懂得协作的重要性,掌握了自我协调的方法,既发展个性,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地教学,有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对于比较综合的任务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式。

4.效果评价

平等的气氛,适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对每个问题的意见,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各个学习小组的或个人的不同理解,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会比较,学会思考,学会表现自我,敢于创新。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创新作品和思想,就积极加以表扬,从而激励学生形成一种积极探索的氛围。实践证明,这种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浓厚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考的积极性,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同时,每一堂教学活动中,都要对学生能力的进行客观评价,关注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情感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信息处理的水平和能力。

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地改革教学方式,学生也能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

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评价活动占课堂整体教学时间的比例,要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课堂中,评价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提高,而作品的完美性就显得次要些。

具体的评价方法可以是观察法和作品评价法。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完成任务活动中的发言、技能、协作创新等对学生作出评价。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表格来记录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品评价法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成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水平,作品中所包含的创意,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评价,也可以让同学来评价,也可以由教师来评价。值得注意的是:有时,从结果看,部分学生在结束“任务”后没有像样的作品完成,但从过程看,他们能多次运用各种工具进行操作,“任务”还是完成的,因此,从发展的角度讲,对他们也要予以肯定的评价。

5.归纳汇总

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任务之中,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还是零散的,在一节课、一个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起与已学的旧知识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四、任务驱动型语文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一)任务驱动型教学的优势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驱动型教学途径,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实践中笔者的充分体会到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在以上几个方面的优势:

1.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3.成功完成任务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4.由于任务的完成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因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

5.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真实性,因而使语言本身大大提高了生命力,从而摆脱了枯燥无味的纯语法教学。

6.在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形成有极大帮助。在我们的任务中有些任务需要去收集、调查、实验、分析、比较和总结。而这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7.有助于学生学会沟通、分享和合作。大部分任务的完成都有赖于团队的力量,因而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必然存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存在着分享与合作。

8.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尤其是对于团队的领导者,即组长该项能力得到显著的发展。

(二)影响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因素

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任务完成与否和完成的质量与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1.输入的材料。对于要完成的任务,输入的量影响着任务完成的质量

2.老师的引导和说明是否恰如其分。引导和说明不够,则任务完成一定会受到影响;引导和说明太多,则起不到锻炼学生能力的作用。

3.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任务完成的质量当然与之成正比,知识水平越高,任务完成越圆满;反之则越差。小组活动中尤其是组长的个人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4.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任务式教学对教师各方面的素养要求极高。也只有教师有很好的素养才真正能够驾驭自如地推行任务式教学。

5.任务的难度。任务的难度太小,对教学而言不具意义;难度太大,对学生而言又难以完成。

6.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对任务越有兴趣,任务完成越好。

7.时间。时间越充足,任务完成越好。但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时间拖得太长,就会失去任务本身具有的许多意义。

8.学生的家庭条件。有电脑的家庭与没有电脑的家庭在完成很多任务时,必然存在结果的不同。因为有电脑的学生的信息输入可以大得多。

(二)在任务驱动教学中遭遇的障碍和困难

在实践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

1.任务的设计。包括内容的确定,难度的把握,任务链的坡度。

2.任务的评价。我们如何设计一个即有利于过程又有利于结果的评价体系。

3.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课堂纪律的自我约束力、尽可能地运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自我约束力、课后的自觉完成任务的约束力都有待提高。

4.任务的理解障碍。不管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正如鲁子问教授所说,对学生而言都存在一个理解的过程和问题。

5.时间。有些任务是需要足够的时间作保障,但对语文教学而言,我们最为难的就是时间不够。

7.学生的适应性。很多学生在实践之初,非常不习惯这样一种自主学习的模式,会有很长一段时间表现出茫然无措,这一过程的长短视学生而定,象我教的一个班,适应期大约用了两周,而另一个班则到现在还不太适应。

8.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不可讳言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仍习惯于老师的传授为主,就算他想完成后任务也会感到无能为力。因而老师应从初一最开始就坚持不懈地向学生灌输任务驱动型教学的相关理念,并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

9.高考的阻力。新《课标》出台了,但我们作为高考这一评价制度并没有相应改变,这让许多老师不敢放手去做,只能望而却步。

10.关于任务驱动型教学,不仅理论书籍少,实践经验更少,在教学不可避免地要走很多弯路。

(四)任务驱动型教学实践中的误区

1.完全排斥其它教学理念和方法。有不少老师认为既然我们有了新的教学模式,就应完全排除掉其他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其实,“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能够达成最佳效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2.有任务就是任务驱动型教学。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形式。我们贯穿课堂的应该是这样一种思想和理念,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运用;(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采用活动途径;提倡体验参与;(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我们一定要自始至终将这样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的每分每秒。

3.任务越多越好。任务是为我们的教学目标 服务的,应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4.任务分配不恰当。任务的设计和分配都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5.虎头蛇尾。任务布置下去了,可是没有下文。尤其是课外完成的任务,布置后即无指导又无检查。

6.没有评价和总结。一项任务完成后,不仅应该有老师的评价和总结,还应该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总结。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任务的完成之后得到锻炼和提高。

7.完全排斥机械操练。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机械操练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学生语言的感觉和语言的灵活运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械的训练而获得。在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中也必然离不开这种训练。

8.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被认为不必要或被认为是花架子,浪费时间。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毕业班。其实只需要想想我们自己在开会和学习中的体验,那些枯燥无味的东西连我们成人也无法忍受,更何况初中的孩子们?我们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成为终身的学习者,但如果我们的孩子们无法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他们又如何能自愿地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进行自我再教育的终身学习者?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正是把学习的乐趣还给学生们的最好途径!在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将完全拥有属于自己的课堂,将不再被那些毫无生命力、毫无意义的语言形式所困扰,能真正学到真实的,活生生的,实用的语言,并能真正从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附中网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

2.淮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 《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 卓明聪 )

3.互联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信息科技教师马建中)

4.沈河教育网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山海关区文化教育局电教馆邓文勇 )

5.互联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的任务设计几项原则》(山东省宁阳一中 张 霞)

6.顺德职成网《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

7.互联网《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天津市耀华中学 孙颖)

8.中国教育曙光网《也谈“任务驱动”教学法》(晋江市罗山华侨中学?严凤林)

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10.《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试行)》

11、《课程、教材、教法》(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

1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13.《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主办)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359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