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醉翁亭记练习和答案

发布时间:2017-12-25 所属栏目:悠然

一 : 醉翁亭记练习和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

一、做客“联想吧”

请同学们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亭”有关的诗句。(含“亭”即可,加油啊!)

二、测测你的注音速度!(既快又准哦!)

环滁( )琅( )琊( ) 饮少辄( )醉 林霏( )山肴( ) ......野蔌( )弈( )者胜 阴翳( )翼( )然 酒洌( ) .....三、验验你的写字速度!(相信你!没错的!)

林hè_____ wèi_____然 水声chán chán_____ tuí_____然 岩穴míng____ huì_____明变化 yǔ_____lǚ_____提携 gōng_____chóu_____交错 宴hān_____

四、给下面加点的字解释

往来而不绝者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负者歌于途 杂然前陈者: ..觥筹交错 山肴野蔌 ..云归而岩穴暝 伛偻提携 ...饮少辄醉 射者中,弈者胜 ..五、来,做个小翻译!(你一定能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你一定能准确解释语段后的问题!(相信我,你能行!)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足原文。

2、《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我国_____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________。

3、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中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语文 第 1 页 共 5 页

4、选出“而”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

A、蔚然而深秀 B、野芳发而幽香 C、泉香而酒冽 D、溪深而鱼肥

5、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

A、禽鸟知山林之乐 B、名之者谁 C、四时之景不同 D、醉翁之意不在酒

6、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已而夕阳在山 游人去而禽鸟乐 ....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 在乎山水之间也 ....7、第③自然段可分为四层,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核心为________________。

8、与《醉翁亭记》一样,《桃花源记》也是一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以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和美好情感的文章,请写出《桃花源记》中反映桃源人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课文第三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髻”均指老人和小孩。

B、“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事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地写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10、课文第四段紧扣一个“乐”字来写,用__________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______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1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句中表达的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该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有一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了上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明察秋毫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边一段文言文,回答后边问题。

欧阳公四岁而①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②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③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 、按顺序指出三个“而”字各作什么连词使用。

2、 解释带点的词。①孤: ② 以: ③及: ④长: ⑤或: 3 、翻译。

①教以书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惟读书是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笔已如成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较阅读

(一)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初三语文 第 2 页 共 5 页

【乙】欧阳修《醉翁亭记》第③节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4)复延至其家 延:

2.翻译下面句子。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4.【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居庙堂之高则忧 居十日,扁鹊夏见 ..C、不以物喜 以天下之所顺 ..D.宴酣之乐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2、[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 、

5、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开放性试题

1、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

2、依据文章内容,请对出下联。

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下联:

3、本文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命”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下联:

4、“太守之乐其乐”中“乐”的含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醉和乐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语文 第 3 页 共 5 页

十一、拓展延伸(仅供阅读)

1.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的为官原则,请联系本文,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我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时刻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像欧阳修那样,把百姓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巩固我党作为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执政地位。郑培民同志就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

3.联系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

为官者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像欧阳那样,抛弃个人荣辱,胸襟阔达,时刻以人民疾苦为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百姓是否同意、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标准,以高尚的人格和行为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人民谋福利,创造出人民满意的业绩。

初三语文 第 4 页 共 5 页

《醉翁亭记》练习参考答案

一、例、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二、chú láng yá zhé fēi xué yáo sù yì yì yì liè

三、壑 蔚 潺潺 颓 暝 晦 伛 偻 觥筹 酣

四、略 五、略

六、1、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

2、宋 欧阳修

3、(1)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2)醉能同其乐??

4、B 5、B 6、B

7、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太守醉

8、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社会: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B 10、禽鸟 太守

11、仕途失意,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排遣内心郁闷;但壮志未酬,不禁发出游 人“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慨叹。

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3、 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七、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抒发了与山水同乐的思想感情。不同的是:《岳阳楼记》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规劝友人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翁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 八、1 ①顺连,就 ②转连,可是 ③顺连、来

2 ①孤:死了父亲。 ②以:用。 ③及:等到。 ④长:大一点。 ⑤或:有的。 3 ①教他(用荻画地的办法)写字识字。 ②只勉力读书。 ③写得已象成人。

九.比较阅读 (一)

1.(1)“全”或 “都” (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3)钓鱼

2.(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每小题2分)

3.世外桃源 与民同乐

4.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

(二)

1.D

3、见翻译书 2、居庙堂之高 处江之远 4、忧 醉与乐 与民同乐 5、先天??后天?

初三语文 第 5 页 共 5 页

二 : 醉翁亭记练习(答案)29

一、一词多义

1、而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云归而岩穴暝:

朝而往,暮而归(杂然而前陈者):

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洌):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2、意 意有所极: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醉翁之意不在酒:

3、之 醉翁之意不在酒:

名之者谁: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绝 往来不绝者,滁人游也: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佛印绝类弥勒:

以为妙绝:

5、秀 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6、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7、归 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

8、:乐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醉能同其乐: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谓 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10、于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行者休于树:

二、古今异义

1、射:古义 2、晦:古义

今义 今义

三、文言特殊句式

判断句

(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洒也。

醉翁亭记 知识梳理

练 习

一、解释加点字词

1、而乐亦无穷也( 穷尽) .

2、作亭者谁( 建造) .

3、晦明变化者(黑暗)(明亮) ..

4、山行六七里(行走) .

5、名之者谁(命名) .

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靠近) ...

7、故自号曰醉翁也(所以)(称号) ..

8、云归而岩穴暝 (昏暗) .

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 (寄托) ..

10、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以??为乐 )(乐趣) ..

11、野芳发而幽香(开放) .

12、佳木秀而繁阴(枝叶茂盛)(树阴) ..

1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跟从) .

14、颓然乎其间者(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醉醺醺的样子) ..

15、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背)(行走) ..

16、树林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 翳 (遮盖 ) ...

17、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离开 ) .

18、环滁皆山也(环绕) .

19、林壑尤美( 尤其 非常 ) .

20、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 (幽深) ...

21、饮少辄醉( 就) .

22、醉翁之意不在酒 (本意) .

2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雾气 )(消散) ..

24、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

25,往来而不绝者(驼背,这里指代老年人)( 搀扶,这里指代小孩子 )(间..

断)

26、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尽兴的喝酒)(管弦乐,这里指音乐) ....

27、觥筹交错(酒杯) .

28、已而夕阳在山(不久) ..

二、句子翻译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紧靠在泉水边上的,那就是醉翁亭。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本意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放而散发出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茂盛,形成浓郁的绿荫。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是以人们的快乐作为自己的乐趣啊。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又寄托在酒中的。

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至于太阳出来(的时候),树林里的雾气消散。

7、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8、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山石显露,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9、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在喝醉了酒的时候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醒来以后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些乐事的人,是太守。

10、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这时树林逐渐阴暗起来,阵阵鸟鸣忽上忽下,那是游人离开后禽鸟在欢乐地跳跃。

11、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

12、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夕阳落山,只见人影四处散开,这是太守归去了宾客跟随着他离去了。

13、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有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们中间的是喝醉了酒的太守。

14、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行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间奔泻而下的,那是酿泉。

1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进山,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那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16、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太阳出来(的时候),树林里的雾气消散,烟云聚拢来,岩谷山洞就变得昏暗了,黑暗与光明交替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的景色。

17、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望去那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地方就是琅琊山。

18、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它西南的各个山峰,树林和沟壑尤其秀美。

19、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给它取名的人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三、理解填空

1、《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朝的欧阳修(人名),号醉翁,又号 六一居士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全文以乐字贯穿,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3、写出作者述说“酒”和“山水”关系的名句。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山水这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文中写朝暮晦明变化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5、写出文中描写山中四时之景的句子。

春:野芳发而幽香,

夏:佳木秀而繁阴,

秋:风霜高洁,

冬:水落而石出者。

6、第三段末尾说:“太守醉也。”从全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

(1)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

(2)陶醉于百姓生活的安定富足,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与民同乐。

7、第四段紧扣一个“乐”字,用禽鸟 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 太守之乐。整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8、“醉翁之意不在酒”已成为成语,现在通常用来表达怎么样的意思: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地方。

9、写出第四段所写的几种“乐”。

(1)禽鸟乐;(2)游人乐(3)太守乐。此外表明太守能与民同乐的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10、本文的主旨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政治理想。

三 : 醉翁亭记翻译 练习及答案20

《醉翁亭记》 欧阳修

(1)本文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著有《欧阳修散文选集》

(2)本文是作者被贬为滁州知州时所写,它的姊妹篇是《丰乐亭记》

(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5)奠定全文抒情墓调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6)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7)作者自号醉翁的原因是什么?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8)选文中包含的1个常用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的常用意义是本意不在此或别有用心。

(9)选文写景,首先写山,其次写泉,最后写亭。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 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

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 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2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1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命名的是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少就醉,而年龄又最大,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 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若夫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明变化者,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

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 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 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

伛yǔ偻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游山啊。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 山肴yáo野蔌sù, 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

相错杂地摆放在面前的, 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

射者中,弈yì者胜,觥gōng筹chóu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

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纵横散乱,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

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 太守是谁?

庐陵欧阳修也。

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练习题:

1、解释加点的词。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临: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之:

环滁皆山也 环: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野芳发而幽香 发:

云归而岩穴暝 暝:

临溪而渔 渔:

杂然而前陈者 陈: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2、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穷: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

3、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介绍了“

、“ ”

”“ ”、“ ”等景物。

6、概括文章第②段的内容。

答:

7、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亨记》。 ②[商贾]商人。 ③[关征]查税征税。 答:

8、《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

9、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6—10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翻译 练习及答案20_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朝而往,暮而归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E.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都在洞庭湖之中。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1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

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

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一、基础知识 1.填空。

1)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 。

2)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3)奠定全文抒情墓调的句子是4)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环滁(chú) 林壑(hè) 蔚然(wèi) 琅琊(yá)

B. 翼然(yì) 辄醉(zhé) 酿泉(nibng) 繁阴(fán)

C. 酒洌(1iè) 野蔌(shù) 伛偻(yǐ lǚ) 觥筹(gōng)

D.颓然(tuí) 苍颜(cāng) 提携(xié) 喧哗(xuān)

3.下列加点字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

A. 翼然临.于泉上(靠近)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C.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D.佳木秀.而繁阴(秀美)

4.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杂然而前陈.者 ( ) A.摆开 B.陈列 C.姓氏 D.陈旧

(2)觥筹..交错 ( ) A.酒筹 B.筹略 C.统筹 D.谋划

(3)负.者歌于途 ( ) A.背着 B.拿着 C.带着 D.拉着

5.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2)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 ( )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

(4)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

参答

1、 临:到、靠近 之:的 环:围绕(环绕) 意:情趣(意趣、兴趣) 发:开放(开) 暝:昏暗 渔:捕鱼(钓鱼) 陈:摆开(陈列) 乐:以??为快乐

2、 穷:穷尽、完结 穷:贫穷(穷困)

3、 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

(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分)

4、 译文:给它(亭子)起名(题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称它(命名)的。 译文: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译文:树木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5、“西南诸峰”、“ 琅琊(山) ”“ 酿泉 ”、“醉翁亭”等景物。

6、 答: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乐趣。 7、 答:《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

8、9、)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7.

8.“ “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

9. 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基本意思对就可以。

10 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基本意思对就可以。

一、基础知识 1.填空。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C) 3.下列加点字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D) 4. (1) (A ) (2) (A ) A.酒筹(3) (A ) 5.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 (比喻 ) (2) (设问 ) (3) ( 对偶) (4)。 ( 设问)

四 : 《醉翁亭记》文段阅读练习与答案:至于负者歌于途,行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5、这个片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之乐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8、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

(二)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醒能述以文者”中“文”指《____________》。

10、概括本段大意。

11、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2、作者用禽鸟之乐衬托____________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____之乐。

13、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5、⑴滁人游⑵太守宴⑶众宾欢⑷太守醉

6、背东西的人在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7、略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醉翁亭记

10、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

11、醉能同其乐

12、人太守

1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五 : 悠然亭记 习题及答案

悠然亭记

(明)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www.61k.com]表兄淀山公, 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乙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入闽、越之陕阻,兹山何啻泰山之县石?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选自《明清散文》)

注释:①僦(jiù)居:租房。②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③隩(ào)阻:深险难行之地。④礨(lěi)石:大石。⑤缗(mín):在这里指杂芜。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去县三十里 去:距离、相距

B.不独一时之所适 适:适意、舒适

C.而中无留滞 中:中间、里面

D.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僭:谦词,超越本分

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B.①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 ②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C.①盖去县三十里 ②今已亭亭如盖

D.①又于屋后构小园 ②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淀山公“悠然”的一组是

①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②所至官,多著声绩。

③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④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

⑤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

⑥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悠然 悠然亭记 习题及答案

A.归有光叙写了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后随遇而安,建筑庭园,修建悠然亭,颇有陶渊明归隐园田的思想情趣。[www.61k.com]

B.淀山公现居的马鞍山虽然与泰山的一块大石无异,但他现在面对此山与曾经游览泰山等名山的心态,是同样悠然的。

C.淀山公有才能,做官时,多有声名和功绩;罢官后,朝廷仍然认为他可被重用,但是他自己却已忘怀,纵情于山水之间。

D.作者借写悠然亭记,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里居、悠然自得的生活。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译文:

(2)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

译文:

(3)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

译文:

7.C(中:心中。)

8.D(D项相当于“在”,介词;A项“之”,前句指“旧国旧都”,代词。后句无意义,音节助词:B项“每”,前句相当于(“常常”。后句相当于“每当”,都是副词; C顼“盖”,前句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副词,后句意为车盖,名词。)

9.C(①以“悠然见南山”命名,“悠然”之意明显:③与山亲近,随处有高楼曲槛,几席户牖,正是“悠然”的行为,也是以后建亭并命名的由来;⑥被世人记得,而自己忘怀,是离开官场住在此山时的“悠然”心态。②④⑤不属于“悠然”,因为:②表现的是淀山公为官的名声和功绩很大;④虽与“悠然见南山”情景相近,但其属于作者少时的经历:⑤叙写泰山等是为官时的经历,目的是与马鞍山对比。)

10.B(写泰山等是为了与马鞍山对比:“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表明“悠然”独在“兹山”,且“所以自忘”的悠然心态也是居此山之后。)

11.(9分)(1)在园子中建了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做亭子的名字。(3分,采分点:“其中”“以为”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3分,采分点:“杰特”“为…所”各1分,句子通顺1分。) (3)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它(指“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昵? (2分,采分点:“乌得”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表兄周淀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两岸定居。

悠然 悠然亭记 习题及答案

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www.61k.com]淀山公越来越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杆,台几、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而看到天地间的万物,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我曾经认为悠自得的人确实能够和天道成为—体,说陶渊明先生不知道天道,是不行的啊。

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然而到现在,朝廷谈论可以重用的人才,还—定推崇淀山公。大概淀山公没有被世人所忘怀,然而,他自己却忘怀到这种地步。陶渊明先生已经远去了,我无从跟随他来向他请教。我将要跟随淀山公向他请教“悠然”的原因。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句,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淀山公游历天下,曾登上泰山;游览邹山,游历嵩山及少室山之间,涉游东海和南海;进入福建和浙江两地深险难行的地域,这马鞍山与泰山的一块大石头有什么不同呢?回想淀山公的悠然自得,只寄托在这座山中吧!庄子说:“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看到她心里就舒畅,即使丘陵萆木杂芜,掩蔽了十分之九,心里仍然舒畅。何况是亲身见闻到本来面目的呢?” 我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冒昧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醉翁亭记练习和答案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620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