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发布时间:2017-10-05 所属栏目:杂文收录

一 :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导语: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合理的提问,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一、问题的选择是提问有效性的关键

  课堂的问题可以由老师确定,也可以由学生选择,还可以由师生共同确定。它必须有价值,不仅内容简洁,还具有综合性强、思考量大的特点;它必须难易程度适度,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欲望,绽放出创新的思维之花。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关键性的,有深度的,有探讨价值的,或者是能够引发全局的。

  有一位美国小学教师在自然课上,向学生展示许多晶莹、透明的玻璃珠照片。照片吸引了每个孩子的目光。这时她问:“谁知道这些美丽的玻璃球是从哪儿来的?”“宝石商店买的。”一些孩子回答。她却笑着说:“不对。这是我们的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从月球上带回来的。这玻璃球是月球土壤中的。”这时,全班儿童的眼睛都发亮了。“谁在月亮上做的?”“怎么做的?”孩子们抢着提出许多问题。

  那种不顾学生实际的盲目提问是无效的。老师将课前设计好的问题抛出来让学生讨论回答,很少能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提出问题,更难看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据有人统计,有的老师的提问简单机械,在45分钟的一堂课上,竟能提出几十个问题。这些问题又大都偏重于让学生做出“是”与“否”答案,偏重于复述等活动。有些教师的提问,要求学生对有关内容做出相应叙述,如“……是什么?”“……怎么样?”这两种提问,目的不在于激起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指点学生思维途径和方法,而在于希望学生回答出教师事先已经准备好的答案,是变相的“填鸭”和“注入”。

  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看,只有让学生自己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或者只有提出了切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启动了学生问题发现机制的问题,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才是有价值的。

  二、提问的时机是提问有效性的保证

  一个教师必须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认真研究并把握时机,适时提出问题,巧妙加以引导。因为提问的“火候”未到,所以学生难以出现积极反应;错过了良机,也难以发挥提问的最佳效应。所以教师应该把握好时机。

  从启迪思维的角度看,在什么地方问什么问题,是教师需要下功夫琢磨的。只有课文空间上的问点和学生思维时间上的问点交叉了,才真正可以说是提问时机的优化。因此,教师应当考虑以学生的兴趣点为问点,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另外,在学生思维卡壳的时候,适时提问,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变通,又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方法,使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提问的时机不同,效果也不同。如果开头发问,学生才初知课文,很难回答到位,如果总结时问,学生的思维正在高潮点上,能在精神振奋的状态下积极思考,且此时根据全文内容作出抽象判断的条件已经成熟,课文的关键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点融为一体,提问的效果就明显了。

  根据提问的时间与作用,提问分为以下几种:导入式提问――在导入新课时提问,目的是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兴趣。讲解式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提问,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课文深入思考。复习式提问――在讲完课文后提问,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准备好精彩的问题,以供课堂讲授中随机提问,这样就能避免当讲解形式过于单调时,学生注意力不稳定的情况发生,使学生迅速摆脱疲劳现象,使语文课堂教学富有生机和活力。

  三、提问者创设的情境是提问有效性的催化剂

  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创设提问的情境。教师创设的情境越是新颖,越具有强烈的对比度,学生的注意力就越容易被吸引,感觉就会越敏锐、强烈,越容易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探索的强烈愿望。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如可以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可以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还可以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同一问题,各抒己见,最终得出统一答案。教师还可以采取快问、慢问等灵活方式创设提问情境。

  快问时教师发出快速急问,促使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这种提问多采用填空式和选择式,带有明显的刺激性、竞赛性和娱乐性,课堂上常常出现先紧张活跃,继而又轻松愉快的氛围,令教师和学生兴奋难抑。这种提问宜用于教材中较易的内容,使学生抢答时能答。慢问是教师为了深化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通过周密思考、组织语言,以对问题做出完善圆满的解答的一种提问方式。这种提问宜于教材中较难的内容和高年级学生。情境丰富了,学生的积极性高了,问题的回答也就有效了。提问情境的创设还可由教师本人灵活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变化,根据自己对课堂各种各样信息的综合把握,即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巧妙地利用课堂情境提出问题。

  四、提问者的礼节是提问有效性的根基

  课堂提问的有效还依赖另一重要方面,即教师本人的提问礼节,它挑战着教师的综合素质。课堂提问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如果教师采用居高临下的提问,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距离感,甚至畏惧自己的回答会不会令老师满意,会不会遭来同学们的讥笑。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应注意自己的语言措词及语气语态,音调的变化、重读等。要有一种亲和力,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这样才能同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学生也才会放开一切思想的顾虑,走近老师的思维中。但是在提问中无论学生的回答满不满意,教师都应尽量避免言语的伤害、态度的轻慢,不要挖苦讽刺,应始终对学生充满激情,充满赏识、充满期待。对于学生的回答要有积极的强化,不论他的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需要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耐心倾听和接纳,巧妙地因势利导,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成功愉悦的体验。

  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礼节,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心情和积极性。它可以是语言的表扬,把学生的回答强调出来,认同它并吸收为教师的观点;它可以是目光的接触,表达一种赞赏、鼓励、欣喜;它可以是身体语言的传递,鼓掌、拍拍学生肩膀、伸出大拇指;它可以是教师的微笑、点头,等等。这些礼节传递给学生的一种成功感,一种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情感,还是一种非常有效地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些素养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每一环节贯彻体现。有效地实施课堂提问,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得到充分展现,才能加快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 :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

张彦彬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启发学生、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实质,在加强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地运用探究性学习指导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情景自主探究评价

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正的知识不再是预先的存在,不再是那些被“格式化”地记载在书籍里的理论、概念和公式,而应该是能够被激活的知识,是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知识,当然也括那些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的知识。真正的知识拥有者不再是一味地掌握特定领域或前人总结出的资料与技能的人,而是能够发明从来没被发明的知识,能不断提出创造性解决办法的人,即在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是创新人才。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为学生提供1种崭新的能培养其创新精神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实施探究性学习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对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呢?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一)探究性学习的含义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的1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及日常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探究强调一点就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是1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1个主动的探究者。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是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基于问题的解决来构建知识。探究性学习方式十分适合未来与当今现代化社会的需要,是语文教育发展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二)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比较
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是1种相对的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占有传授者提供的经验,把前人创造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使自己成为辨认事物、处理问题的工具。接受式学习包含3种子类型:机械性接受学习,被动性接受学习和有意义接受学习[2]。前2种学习类型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普遍应用的教学方法,我们平常所说的接受式学习就是专指以机械性接受学习与被动性接受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方式与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
1、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接受式学习以教师为中心
接受式学习则是以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往往一堂课下来,只听见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不断地挥洒笔尖,拼命地记笔记。最终只能导致学生学知识的盲从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而所谓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生完全置于主体地位,是探究性学习最突出的特点。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以指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教师依据教材本身以及学生的实际,对需要探讨的问题适时给予选择、定向和帮助,使学生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对语文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问题进行探究活动,探求语文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规律。
2、探究性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的实践性,接受式学习注重教师的传授
接受式学习中学生的知识往往是老师咀嚼透了,按照老师自己的理解传授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自己去发掘,去实践得到的结果。结果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终使学生失去再创造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别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他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探究性学习所提供的实践机遇,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分析、讨论、搜集材料和处理信息。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特点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使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于实践,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并有利于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从而提高其实践能力。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从语文教学来看,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研读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掘语言文字蕴含的美、蕴含的情,从而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探究性学习不仅改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还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整体提高。所以说,探究性学习是教育全面改革的实践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常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1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

比如,上《4个太阳》这一课时,要学生闭上眼睛,播放录像让学生仔细听,尔后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你有什么感觉?”有的学生回答:“呼呼的风声,像冬天寒冷的北风。”有的说:“我感觉这风吹在脸上,冷得直发抖。”这时,教师说:“是啊,有个小朋友和你们感觉一样。”这时,学生迫不急待地睁开眼睛来看课件,当学生看得如痴如迷时,一轮红红的太阳升上天空,问:“这时你有什么感觉?”有的说:“我觉得不冷了。”有的说:“我觉得温暖。”

在这里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又特意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激发着联想,也激发着探究的欲望。为了解小月朋友的美好心愿打下思维定势。当学生睁眼看到课件时,如身临其境、听其声、观其境,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欢乐的心态中学习知识。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路开阔了,思维火花闪现了,这时教师如果没有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学生又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会严重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尽量是开放的,探究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那就是要变先。讲后练为先尝试再点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再创造,有利于学生猜测与验证。

如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为乌鸦想想更好的办法。有的说:“乌鸦可以找来一根吸管,用吸管喝更方便。”有的说:“我请它到我家里喝水。”还有的说:“把瓶子斜着靠在旁边的石头上,即可喝着水了。”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中,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学生以积极主动态度参与探究。

(三)、善于质疑、敢于想象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抒疑问,即使是无疑也要寻疑,将自身置于特定情境之中,给自己提出问题。宋朝思想家张载说:“于不疑处读书,定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喜悦。”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让学生读课题质疑,这时,1个学生提出:小壁虎有尾巴为什么还借呢?还有一位学生提出:小壁虎借到了尾巴吗?这时,我不急于回答,而是组织学生自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寻求答案。这样即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我们认为:“一是要适当点拨。当学生在思维的转折处,或知识的重、难点处经过自身的努力,还感到无法解决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给学生某种启发性启示,拨开学习上的迷雾,使学生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点拨的关键是要符合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能顺利进行探究。

在学生探究时,教师应做到引中有探,探中有引。同时,还要把握“引”的度,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逼近结论。

(五)、注意反思,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可能一下子获得整个系统知识,也不可能在探究知识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每次都是科学的,为此,学生们在课堂探究结束后,必须反思自己学习的行为所获取的知识。在每节课结束后,都要问一问[www.61k.com]: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最成功的探究方法是什么?通过反思,让学生把思维过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找到科学的探究方法,探究规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三、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评价

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是1种形成性评价,以正面评价为主。应重视对学习内容丰富性和探究方法多样性的评价,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在平时教学中,要讲究有效评价策略,或“及时评价”,或“延时评价”,或“正面评价”,或“侧面评价”,重在鼓励学生敢于探究,乐于探究,勇于创新,达到“以创新求发展”。

如:在学习《田忌赛马》时,请学生来谈谈“你要向课文中谁学习?学习他什么?”许多学生说“要学习孙膑”,有的说:“学习他善于观察、肯动脑筋”,有的说:“学习他聪明机智、敢于挑战”,有的说:“学习他帮助弱小,乐于助人”。这时,我不急于肯定,采用了“延时评价”,继续问学生:“还可以向谁学习?”于是学生思考后,又踊跃说:“要学习田忌,学习他忠厚老实,不耍心计”,有的说:“要学习齐威王,学习他遵守竞赛规则,直率大度,有帝王之风。”试想,如果不是应用“延时评价”,学生能有如此富有个性的思维,多角度、有创意的见解吗?

科学评价,鼓励创新。既是对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激发了继续探究的欲望;又可以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不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动手、实践、探究的机会,怎能培养出更多有思维有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总之,语文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究,在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我们看重的是探究性学习活动给孩子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得的那份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感受。适时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能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培养探究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研究能力,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研究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常玉芬。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探讨[J]。教育革新,2005(10)。
[2]李延国、赵化行。语文探究性学习初探[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4)。
[3]刘秀华。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探究性学习初探[J]。宁夏教育,2005(11)。
[4]潘涌。论语文探究性学习[J]。教育科学研究,2005(7)。
[5]朱光。新课程理念下学习方式的变革[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6]杜云仙。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J]。小教研究,2004(6)。
[7]杨英虎。学习方式变革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教育理论研究,2004(2)。
[8]缪爱明。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新课改理念下学习方式变革的1个重要标志[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中学专辑),2006(3)。
[9]任辉。语文教学中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浅析[J]。语文教学研究,2005(12)

三 : 让语文课堂充满智力挑战--兼谈《少年王冕》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我在学校里工作了35年,而直到20年前我才明白,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我们的语文课堂能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吗?回答恐怕是否定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缺乏智慧。
   语文课需要智力挑战吗?语文课不是重朗读,重感悟吗?”正是这种对语文教学肤浅的理解,使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里浑浑噩噩地度过。苏霍姆林斯基早就告诫我们:“许多学校和教师的真正可怕的失误,就是他们把学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极地掌握知识上去了——这就是让学生记忆教师讲过的现成的东西,死背教科书。固然,学校里完全不要识记和背诵是不行的,但是这种脑力活动应当占居第二位。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可是多么遗憾,许多教师常常忘记了这一点!),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课堂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一、充满智力挑战的课堂取决于教学方式的灵活度。
   充满智力挑战的课堂有时也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如: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常规的教学方式有时稍作改变也能提升课堂的挑战性。请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老师强调教学要扎扎实实为先。他上课做的第一件事是检测预习,听写生字新词。屏幕上出现如下文字,要求学生写出相关词语:
王冕幼年丧父,家境贫困,他母亲没办法,只得(dān wù)他的前程,让正在私塾读书的王冕辍学,到(gé bì)秦家去放牛,挣点钱(tiē bǔ)家用。母亲还让王冕每天早出晚归,免得她(qiān guà)。
王冕一边读书一边替秦家放牛,过了几年。有一天,他看到雨后的荷花在阳光下缀着(jīng yíng)的雨水,美丽极了。于是他就试着画起荷花,不久就成了远近闻名的(ɡāo shǒu)。
长大后的王冕依然(xiào jìnɡ)母亲,还在春光(míng mèi)的日子,用牛车(zài)着母亲到村上湖边游玩。
学生马上动手,不久完成了十个词语,完成的打开书校对。全部正确的举手,全班五十多位学生,有三十多位举起了手——全部正确。老师请学生订正了错误后,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
老师改变了听写生字词的方式,把本课的生字词放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出现,加大了难度,而学生通过努力也是完全能够完成的。更为巧妙的是老师编写的这段文章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听写中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把握。
二、充满智力挑战的课堂取决于提问的难度和长度。
    我们常常发现,许多语文公开课在教学一段时间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听话地、顺从地完成一个个轻松的任务,一次次努力带着感情朗读课文,老师问上句,学生答下句,课堂热热闹闹。但是,其内在的精神,却明显地松弛下来。究其原因,是任务难度不大长度几无,而细读文本时也没有带有智力挑战性质的问题。我们常常低估学生的能力,一味降低训练的难度。其实,有一定难度和长度的问题,往往能使学生兴奋起来,给课堂带来挑战和惊喜。请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老师出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一:“梳理课文,理解课文‘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方法。”对也许还算不上训练有素的五年级学生而言,看到这样的目标一定会有些玄,有些晕,但是若坚持着这样做下去,学生就会从感性地读故事一样读课文,渐渐地转变为知性地解读课文,知道课堂的目标,不是“阅读”,而是“学会阅读”。但是任何作为解读工具的语文知识,永远只有在活生生的、成功的解读过程中,才能被领略、被体味,进而被理解与掌握。作为解读《少年王冕》的策略,老师先抛出一个问题:“课文约980个字,写了王冕前后相距12年的生活经历,作者是怎样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的?” 同时老师提醒学生:“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平均每年用80个字来写。”学生说:“不,应该有详有略地写。”老师追问:“课文详写了王冕几岁,略写了几岁,不写了几岁?”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这样细读课文便一目了然。学生的回答虽稍有出入,但还是能基本找到:“没写8岁、9岁、15岁和16岁;略写了7岁、11岁、12岁、13岁、17岁和18岁;详写了10岁和14岁。”老师问:“为什么要详写10岁和14岁?”学生略微讨论,认为详写10岁是因为王冕在10岁上因家境贫困而辍学;详写14岁,是因为王冕在这一年学会了画画,人生有了改变。
……
   在课文解读完毕后,黑板上出现了少年王冕的年谱。老师再一次回到开始的问题:“课文约980个字,写了王冕前后相距12年的生活经历,作者是怎样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的?”这时候,课文的详略是如此清晰。老师问:“为何详写这些,略写这些或者不写那些呢?”学生懂得:“因为只要能够突出王冕精神的,便要详写。与此相关的,要略写。另外的,可以不写。”
   一切皆有思维,一切皆须思维。课无思维,便不再是课,而只是灌输。老师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课文约980个字,写了王冕前后相距12年的生活经历,作者是怎样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的?”就是一个有一定难度和长度的问题,这个问题引领学生细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结构,对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也有了清晰的认识,这必将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写作。
三、充满智力挑战的课堂取决于教师文本细读的深度。
   充满智力挑战的课堂主要不是课堂组织形式给学生带来的挑战,更重要的是知识本身的魅力带来的挑战。教师要使知识本身的魅力散发出来,离不开文本细读的功夫。可以说,教师文本细读所达到的深度决定了课堂所能达到的高度。请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老师带领学生开始了文本细读,或者说语言揣摩的旅程。教学第二自然段:“眼看三个年头过去,王冕已经十岁了。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这一段教学老师着重让学生揣摩“闷得慌”。老师出示课后习题4,问学生王冕说的是不是谎言的时候,学生齐刷刷回答,是谎言。老师问为何是谎言,学生回答是王冕想到学堂读书,但孝敬母亲,骗她说自己在学堂里闷得慌。一个学生表示异议,但老师追问之后,这个学生还是认为王冕也仍然是想到学堂去读书,不过这个学生读出了,因为母亲处境艰难,王冕心里一定很难受。
   于是,老师先是说:“王冕的假话说得并不高明,他不想到学堂去,但为什么还要说‘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学生还是未明了,老师又修改了一下课文的标点——课文编辑因为未解原意,本是点错了标点。原文标点:“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老师修改后的标点:“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然后让学生琢磨,这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慢慢地悟得,放牛心里是真快活,因为可以贴补家用,为母亲分忧;在学堂是真闷得慌,因为这几年,“眼看”的不仅仅是母亲,同时王冕也一样“眼看”着母亲受苦受累,作为一个如此懂事孝顺的孩子,他不可能心安理得地坐在学堂里。老师让学生补充一下:“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    ;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然后,又追问:“王冕为什么要说‘带几本书去读’?”学生渐渐领悟:因为前面母亲说“不是我想耽误你”,只能让你辍学;现在王冕如此懂事地说:“娘,我带几本书去读,耽误不了的。”理解之后,学生再读课文。这时候,我们发现,学生的朗读,情感渐渐充沛,没有任何朗读指导,朗读自然到位。好的朗读,不是拿腔捏调的用外面的感情加在词语上,而是依据语句本来的意思与情感,本真地用声音来表现出来。
   语文课堂应该给学生带来惊奇之思。看似无思的地方,其实存在着思的可能——问题只在老师。老师对“闷得慌”的细读,发现了文本的“惊奇”,并通过教学把“惊奇”带给了学生。学生对“闷得慌”的揣摩玩味,渐渐品尝到咬开核桃的艰难过程与最终芬香,语文课散发出了知识魅力的芬芳。
四、充满智力挑战的课堂取决于教师文化底蕴的厚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那种热爱自己的事业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力量使教室里保持肃静,使儿童特别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倾听他的每一句话,才有力量激发学生的良心和羞耻心,这种力量才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威信。而那些没有什么东西好讲,学生也感觉出他没有什么丰富的思想宝藏的教师,确实是很可怜的。我们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年轻的心灵。我们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我们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老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他的课堂纵横捭阖,常常让学生思接千载。请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教学王冕学画的场景,先是那段著名的景物描写:“一天,正值黄梅季节,天气闷热,王冕放牛累了,便在绿草地上坐着。转眼间,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学生读了,读得不错,因为前面学生已经基本入境了。老师问:“文章惜字如金,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写这一场雨,和雨后的荷花?”学生回答:“因为这是王冕学画的机会。”老师指正说:“应该说是契机。还有吗?”这时候,一个男孩站起来,说:“因为这是王冕人生中重要的时刻,而且,这景物也象征了王冕的那种精神。”这是老师所不曾期望获得的回答,因为这个回答实在是太敏锐了,虽然孩子的语言,有些地方还有些稚嫩。老师出示幻灯,把这个孩子的发言推广成全班学生的共识:“因为这一池暴雨后的荷花,是王冕学画的契机;是王冕人生的转折处;是王冕人格的写照:生机勃勃,自强不息,纯洁高尚。”接着,老师让学生巩固这一段,分两层。第一层,理解景物描写的顺序,因为老师对表示方位的词语用颜色标示了,学生齐刷刷地回答,这是按“从上到下(从高到低)”的顺序来写的。老师请学生读一读:“按这个顺序,读时眼前要有风景。”学生读了,还可以。但老师提高了要求:“这一段文字的精妙,可不是因为方位顺序,而是景物之美。唯有读出景物之美,才能体会少年王冕勃勃向上的精神。”于是再读,这次老师将关于景物的语句作了标示,并示范了朗读。效果,果然有些不同。老师再一次强调:“因为这一池暴雨后的荷花,不仅是王冕学画的契机,而且还是王冕人生的转折处,更是王冕生机勃勃、自强不息、纯洁高尚的人格写照,所以要详写,要写得生动、细致、传神。”
……
   课快要结束了,老师问:“王冕的精神是什么呢?”学生说:“自强不息。”老师指正:“不对!是八个字:孝敬母亲,自强不息。孝敬母亲在先,自强不息在后,只因为对母亲的孝敬,对母亲的爱,所以才会有如此的自强不息!这是儒家的观点,课文忠实地照这个样子来写。”这时,老师作了最后的提升,有了前面的铺垫,一切水到渠成。老师问:“课文选自哪里?”学生说:“吴敬梓《儒林外史》。”老师说:“《儒林外史》是写读书人丧失儒家精神本质的书。古代读书人也可称儒生,儒家的标准是君子,在《儒林外史》中,读书人已经不像君子,非常糟糕。整本书似乎只有一个人还以标准的君子,或者作者是用君子的标准来写的,对,他就是王冕。什么是儒家的君子?请看这三段文字。”老师用幻灯片出示:
君子务本,……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老师重点标注了“孝”、“自强不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以及三个“君子”。学生对这三句文言能够理解多少?这并不重要,因为他总得有一个初次接触。在王冕人生为背景下,这三句话(他们背诵过《爱莲说》)并不难感受其意义。老师说:“原来,放在整部《儒林外史》中,荷花还有另一种意思啊,再读一读,这象征了儒家精神的荷花。”学生再读那段著名的景物描写,感受又有了新的提升。
老师对《少年王冕》中景物描写的教学充分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古典小说中的风景往往不只是风景,它可能还是心情,情节,人格。《少年王冕》中的景物描写有两个作用: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老师通过教学让学生对景物描写的这两个作用有了充分的感知。结课时引入《论语》《易传》《爱莲说》中的名句,进一步提升了王冕的形象,让王冕真真切切地站立在学生面前。

四 :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提问可以考察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所以,提问这一教学环节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第一、 选择好要提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的问题一定要经过精心筛选,避免随意性。问题选择得当,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共鸣,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但是,如果选择的不恰当,容易是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从而达不到教学效果。首先,提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如果漫无边际进行提问,会造成抓不住课堂教学主要任务,即使所选的问题再精彩,也达不到教学效果。其次,提问要疑而不难,引人入胜,难易控制在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就能回答出来的程度。再次,提问要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尽可能选择一些富有吸引力的趣味性问题。最后,还要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和思考的氛围,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长存。

第二、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开始时设疑提问,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可以起到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的效果。课中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时实施,因为此时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之间产生矛盾,急切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起疑问的火花,以利于触发学生的思维共鸣,听课精力比较集中。在课尾提问,既可以考察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认识到所讲授内容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一举两得。

第三、 采用灵活多变的提问方法。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是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例如,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不点名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先提一问题,然后随之提供一些材料以供学生思考,让学生从材料中得到启示,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 提问还要注意提问的对象,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在提问中,教师还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对于学习较薄弱者,多提一些简单、容易回答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其学习动力。对一般难度的问题可以先让学习不太理想的同学先回答,然后让其他同学来补充,以便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防止只提问好成绩的学生,这样会打击那些成绩一般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通过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提问不同的问题,使所提的问题能起到设计提问的目的,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第五,在提问中若出现被提问的学生“卡壳”的情况,教师不能斥责学生,要采取各种措施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比如发动其他学生一起来分析此一问题,或者及时改变提问的方法,将此一问题重新设计一下然后再提问等。这样,可以防止课堂教学在提问这一环节上“卡壳”,不能正常进行下去。

总之,课堂上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是师生双方的互动,不是教师唱独角戏,进行个人表演,所以,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思维习惯,摸清学生的学习心理,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好提问技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 : 谈课改中的语文教学整合问题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教研室   余有明
0713-3352577,13872024868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要突出其教育性,体现其整体的育人功能,就必须对现有的语文教学进行反思与改革,要加大整合的力度:整合教育目标,体现人文性;整合教学方法,体现综合性;整合教学方式,体现统一性;整合教法学法,体现服务性;整合主体与主导,体现辩证性;整合显性和隐性课程,体现多样性;整合教学手段,体现科学性;整合教学评价,体现多元性。

【关键词】整合  实践  辩证  服务  统一  多元

 

一、教学目标 的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的有机统一

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到底是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语文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一生的影响,那么语文课堂就应是一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堂。我们认为,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以语文知识,要了解中国悠久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去传承文明,就要具备相应的知识。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但只肩负这样的知识是不够的。

语文课及语文活动中,学生还要培养到许多有关的语文能力,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进行有文采的演讲,能写一笔漂亮的字,能写一篇篇文采斐然的文章,能够善于阅读各类文章,能迅速、准确地处理信息,等等这些方面,都是现代社会必备的语文能力。但是只具有这样的能力还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的全部。

语文是语言与文学的结合体,是有着丰富的情感内容的载体。学习说明文,我们可以了解文章中的科学知识;学习议论文,我们可以懂得一定的道理,训练我们的思维,更好地擦亮学生那一双智慧的眼睛;读小说,令人深思;读诗歌,让人激昂……语文课堂是充满着激情的课堂,充满着欢笑的课堂,充满着忧伤的课堂,充满着同情的课堂……学生可以为之哭泣,可以为之动情,为之动容,为之深思,为之大笑,为孔乙己悲伤,为袁隆平自豪……感悟,体悟,体验,在课堂中交织呈现,织成一张课堂教学的情感的丝网。这样通过学习语文懂得一点生活的情趣,建构一个精神家园,培养一种高尚的人品、健康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这就是语文人文性的全部。

二、教学方法的整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我们为之付出过太多太多,最沉重的代价就是标准化的教学。由标准化的考试带来的标准化教学,把我们的教师与学生全带到了死胡同里。机械化的训练,肢解课文,死记硬背课文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等,使学生的思想僵化了,教师的教法僵化了,一篇篇美文破坏无遗。因此新的课程改革呼唤新的教学方法的改革。

要注重朗读教学。教学方法首先要返蹼归真,一讲到底是行不通的。读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新时期有其特殊意义。这对于扭转我们讲得过多肯定是一种张力。

要注重品读教学。文章自得方为贵。通过品,可以品出文章的韵味。

要注重活动的教学。我们的语文课堂太“平淡如水”了,太“安静”了(一种深层次的全神贯注,那又别当别论了),教师的“展示”太过了。没有学生的活动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是一潭死水。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一般意义上的热热闹闹,不是一种“作秀”。我们所说的活动一是指学生的“外动”,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查一查,甚至跳一跳,跑一跑……新鲜的刺激令学生激动不己;另一方面的活动是指学生的“内动”,学生思考着他的思考,想象着他的想象,体味着他的体味……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群”中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使学语文成为他们的一种心理需求,成为他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增强他们终身学习语文的动力。

要注重实践性教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习得靠的是语言实践的强化训练与环境悟得。我们反对教学以知识为主就是因为我们觉得,语文是语言实践的体现,语言的形成要靠实践训练而得。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 中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创设环境,让学生踏向田野、走向工厂、滑向小溪、漫步街头,浏览网络……感悟到语文如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魅力。尤其是作文教学更是如此,我们过多地关注于作文批改,作文理性的灌输,一个学期只写那么几篇文章,这怎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能力的提高就在于大量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学习方式的整合:接受性和研究性的统一

研究性学习是我们着力提倡的。进行研究性学习本是不错的,错的是我们对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要去全盘否定,认为接受性学习不好,只有研究性学习才是最好的。其实,研究性学习有必要开展,它是对接受性学习的一种补充,因为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各的特色,不能以此来代替彼。接受性学习它在我们日常教学过程 中应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也是我们要认真研究的课题,这是语文学科的个性使然。所以复旦大学附中黄玉峰老师说:“‘死记硬背’有什么不好?在记忆力特别旺盛的青年时代,就死死地记一些,硬硬地背一些。这就是语文基础,这就是本钱。”魏书生也说过:“我们读书,目的不但是为了考试,考试升学在人生旅途中不占主要位置。我们的学习主要是为了使自己成为四有人才,成为自身与国家的主人。背一些激励人上进,教育人忘我,引导人开阔,启发人理智的文章、名句,本身就是养成人格的需要,是加强人自身修养的需要。另外,人脑子多装一些名篇名句,本身就是知识储备。背多了,语感就强了,说话写文章就容易通顺。再就是背课文明显有利于提高记忆力。”

实际上,接受学习本身也不是反对排斥创新,相反,在接受中也有创造。古人谓作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背多记,在感悟涵咏之中为学生的生命打下鲜活的底色。

四、教法与学法的整合:教法要为学法服务

教法的终极目标为学法。因为我们在设计“教”的时候要考虑到“生情”,“生情”中最重要的是考虑学生的“学”。

学法的核心是大胆质疑。没有“疑”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大胆质疑就是一种探究,要“引导学生疑问”,“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一段引火线”,“使所有的学生都进行思考,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

教法与学法的整合的最高境界是:从提出有答案的问题开始,到提出无答案的问题结束。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发现机会,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辟道路。

五、主导和主体的整合:导和主的辩证统一

主体和主导应因时因地而不同。从教的角度上说,教师是主体;从学的角度上说,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的主体作用在于:思考教的内容,教的过程,教的程序,教的方法,教的时机等策略,同时还要准备“教”的机智。这样的“教”实则是包含有“导”的成份。学生的“学”的主体作用表现在:对于学习要有自己的独创性,要有主动性,要有选择性,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学”要着眼点于未来,有前瞻性。

六、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整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语文课程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因为语文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这样要求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可是我们日常对于显性的课程是重之又重,对隐性课程却常忽略了。如果我们把这两样课程进行整合,就可以形成大语文观,就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教学手段的整合:传统与现代的综合

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学手段就要改革,这是必然。从小小的一枝粉笔,一张白纸,一小块黑板到现代的录音机、幻灯、多媒体,无不透视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体现了教育教学工作者观念的更新与追求。手段要为教学服务,要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老是“一枝粉笔一本书打天下”,这不好。但是我们又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调动一切可用因素。一张白纸,一枝彩色粉笔,一盒音带……不要小看,用得恰到好处,也能为课堂增添亮色,掀起高潮。君不见许多名家外出讲课有多少人用了多媒体?这实则是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实用性。

当然,我们也不应该拒绝教学手段的先进。每一个学期,也尝试着自己独立制作几件多媒体课件,不在高档次,不在高耗费(尤其是在我们农村),而在为教学增添活力,使自己保持良好的不断学习的进取态势。若干年后,当学校有了全新的、足够的教学手段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就是水到渠成,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可以退出历史舞台,到那时我们就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但大前提是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对先进性的一种追求之意。

八、教学评价的整合: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评价应坚持多样化的原则。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多元的,既可以是教师评,也可以是学生评,既可以家长评,也可在学校内部评,还可以在社会上评,让社会上的人参与评价。用不同的形式去进行评价,既有口头的,也有书面的,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听说读写全面考查。教学评价应避免定量化,多定性化,用定性的语言、定性的形式去评价学生,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新的内驱力,保护好学生的自尊与自信,使不同的学生产生不同的增长辐度。评价还要关注过程,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答问、表演、合作等),在课外阅读积累情况,课外编报编刊表现等都要纳入我们的评价视野。现在我们老是用考试分数去进行排名,对学生的伤害不仅仅是学生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打击了他的可持续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多元的评价就可以达到《课程改革纲要》所呈示的评价境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参考文献】

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魏书生等《魏书生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侯光文  《教育评价概论》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年

 

(本文获全语中语会一等奖)

本文标题: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807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