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核舟记教学设计-舟过安仁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2-14 所属栏目:语文教案

一 :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及不泯童心,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会诗中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古诗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童趣:
1、  游戏 “对诗”,激童趣:
(1)师:众所周知中国乃诗的国度,今天我们就一起先来玩个“对诗”游戏吧!
(2)师说:“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生对:“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说:“儿童疾走追黄蝶,”
生对:“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说:“儿童散学归来早,”
生对:“忙趁东风放纸鸢。”
(3)师:真是对答如流呀!不知吟诵这些诗句时,你们心中有什么感受?
【预设】
生:袁枚的《所见》让我感受到童年生活的美好,孩子生活的无忧无虑。
师:能骑牛,唱歌、捕鸣蝉,哪一样不是充满童趣的呢?
生:我就像杨万里笔下《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这个孩子,平常捉蜻蜓、逮蚂蚱,哪怕捉不到,摔个狗啃泥也是快乐的!
师:蝴蝶是没抓到,可是快乐却已经装在我们心里了!
生:我仿佛看到《村居》中的那群小伙伴正趁着明媚的春光自在地放风筝,我仿佛还听到他们银铃般的笑声呢!
师:这么美的春光,放飞的岂只是纸鸢?放飞的还有无尽的童趣!
2、师小结,引童趣:
师:是啊,我们的童年时光也正像这一首首妙不可言的诗,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就能读出其中的无限乐趣。今天,咱们就一起用心地读读诗人杨万里笔下的“童年”吧!
3、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课题:舟过安仁)
【预设】生:读了诗题,我知道诗人乘舟路过安仁县。
          生:从诗题中,我还知道这首诗描绘的可能是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的所见。
二、初读,感童趣:
(一)初读感知,读准读通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2、指名大声读这首诗。
【预设】关注“篙(gāo)、棹(zhào)”两个字的读音。
3、齐读全诗
(二)结合注解、插图理解诗意:
1、师:同学们读书的水平真高,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请同学们再轻轻读读这首古诗,结合课后注释或插图边读边想想每句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生自主学习,再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师:谁愿和大家交流交流:哪些词句还不太明白?哪些诗句结合注解和插图就能读懂?
【预设】
生:诗中的“遮头”、“使风”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助解疑?
生:“遮头”的意思是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的意思是借助风的力量。
 师:还有谁能把你结合注解和插图读懂了的内容和我们交流交流?
(可指多人交流)
生:我读懂了整首诗的意思:水面上,有两个小孩子驶着很小的渔船,不一会儿,他们俩把撑船用的竹竿和划船的桨都收了起来。天上没有下雨,但是,他们还张着伞,原来是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本文地址:


三、品读,享童趣:
(一)创境想象,品读体会小童“天真童稚、聪明淘气”的形象,感受童真童趣:
(伴着悠扬的音乐,课件呈现相关动态画面:伴着明媚春光,诗人乘坐着小船轻轻驶到安仁的小河上,这时另一叶小舟上的俩孩童吸引了他。)
1、课件边呈现相关画面,师边伴着音乐,深情叙述,引学生入情入境:
师:看,波光粼粼安仁的小河中,一叶小舟轻轻驶来。诗人正坐在船中享受着春天的美景:碧草含露,杨柳依依;潋滟水光,万倾碧波;阳光明媚,柔风拂面,怎不令人心旷神怡?闲暇之余,不经一瞥,顿而哑然失笑。什么如此吸引他?想像一下眼前的画面,待会为我们描绘。
(课件定格为静态画面 :一叶小舟上,坐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身旁放着撑船的竹篙、船桨,俩人中间还放着一把撑开的小伞。学生伴着音乐静心细想画面。)
2、学生描绘“想象的画面”,感受小童“天真童稚、聪明淘气”。
(1)师:让我们都轻轻地划着小船,来到安仁,看一看吧!谁愿意为我们描绘一下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呢?
(2)学生描绘“想象的画面”:
【预设】生:一天,诗人杨万里乘着船往安仁的方向行驶。河边长着的深绿色的芦苇上,偶尔停歇着一两只翠鸟,它们喳喳地叫着,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姿态优美。岸上,草叶碧绿,带着一颗颗露珠。这时,他看见了另一只小船在行驶,船上悠然自在地坐着两个六七岁可爱的小男孩,一个穿红肚兜,机灵鬼怪;另一个稍大一点的小孩,穿着短衣短裤。他俩撑着船儿慢慢地前进。划了一会儿他们竟然把撑船的竹竿和桨都收了起来,不再划船了,而是嘻嘻哈哈地拿出了一把雨伞撑开放在船中,自己则无忧无虑地坐在船上,继续说说笑笑。诗人看见了,很奇怪:天上也没下雨为什么要打伞?他看着看着,噢!原来是那两个小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的,怪不得不下雨还打伞呢!
3、品读诗句,引导感悟小童“天真童稚、聪明淘气”,感受童真童趣。
(1)师:噢!是被渔船中孩童的特别举动吸引了。那诗人杨万里又是通过哪些精练之语描绘的呢?

文章地址:

二 : 核舟记教学设计(3篇)

核舟记教学设计(篇1)

教学要点:

1、学习本文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物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说明的写作方法。

2、 理解课文的一些句子中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词序特点,了解文章语言的准确、简明。

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技艺。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的:

1、检查预习情况,简介作者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生字,熟读全文。

3、在掌握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

1、掌握字音,熟读全文。

2、借助书下注释独立疏通文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学生熟悉的一些雕刻素材导入,激发兴趣。

二、题解

1、作者: 魏学洢:字子敬,明朝末年著名散文作家。著有《茅檐集》。

本文选自清朝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2、 文体及内容:(p.250)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全面具体的介绍了“核舟”的形象,热情赞扬了我国明代的民间工艺匠人的雕刻艺术和才能,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著成就。

三、范读全文

四、检查重点字词理解情况,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

1、生字注音:

yī mǐn wǎng yí yòu jī xuān ruò sǎn rán

洢 皿 罔 贻 有 奇 轩 箬 糁 髯

zhě tǎn jiǎo zhǔ qū jì rén xū yú fǔ

褶 袒 矫 属 诎 髻 壬 戌 虞 甫

2、重点词: 罔 贻 泛 相望 类 不属 诎衡了了 墨 又 盈 简灵怪

五、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1)罔不/因势象形

(2)盖/大苏泛赤壁云

(3)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六、作业:

1、生字

2、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理解分析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疏通文意。

2、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生字

2、作者、朝代、出处等知识

3、分段朗读(重点断句)

二、疏通文意:

1、重点词:

为:做 罔不:无不,都 尝:曾经

贻:赠 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

许:上下,光景 启窗:打开 比:靠近

不属(zhǔ):不相关连 诎:通“屈”,弯曲 衡:通“横”

了了:清清楚楚 为人五:刻成 曾:尚,还

盈:满 简:挑选 修狭:长而窄 灵怪:奇妙

2、 结合书下注释理解文意。要求:

(1)认真读书下注释,自己理解

(2)分小组翻译

(3)各组代表分段翻译

(4)教师重点讲解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1、这是一篇说明文,是作者在全面而又精细的观察基础上写成的,作者是抓住哪一特征来写的?(找出文中的一个词)

——“奇巧” 一词(材料微小,工艺精细,题材生动,构思巧妙)

2、 作者是以什么顺序来说明“核舟”的?可分几部分?

——“总—分—总”结构。分三部分。

3、结构

第一部分(1):总述王致远的雕刻技艺,引出“核舟”,点明题目。

第二部分(2——6):详细具体的介绍“核舟”的内外形状、结构和物态特点(先总写后分写)。

分两层:

第一层(2——5):介绍船正面的布局和雕刻的人、物及情态特点。

第二层(6):介绍舟的背面。

第三部分(7):对“核舟”总结、评价。

四、朗读理解

五、布置作业

1、思考与练习一

2、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理解分析课

教学目的:

1、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物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说明的写作方法。

3、学习语言的准确、简明。

4、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技艺。

教学重点:

1、分析理解内容。

2、学习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朗读全文

2、重点词语解释

二、内容分析:

1.第一部分(1):总述王致远的雕刻技艺,引出“核舟”,点明题目。

(1)作者是怎样称赞王叔远的雕刻技艺的?

——奇巧

(2)王叔远雕刻的方法是什么?

——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作者得到的核舟是什么内容?

——大苏泛赤壁

2.第二部分(2——6):详细具体的介绍“核舟”的内外形状、结构和物态特点(先总写后分写)。

第一层(2——5):介绍船正面的布局和雕刻的人、物及情态特点。

(1)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说明核舟的内容的?

——先总写,再分写。

总体介绍核舟的概貌——介绍船舱——介绍船头——介绍船尾——介绍船背——分类统计核舟上的雕刻内容

(2)第几段是总写?都写了哪些内容?

——第二段是总写。指出了核舟的大小,船舱的位置、结构和装饰。先总写核舟的整体:多长多高。然后写核舟的船舱:先外而内,后内而外。眉目清晰,层次井然。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紧扣“奇巧”二字的?

——从船舱内“相望”的雕栏,从可起可闭并刻有东坡名句的八扇小窗来紧扣“奇巧”二字。

(4)作者在介绍船头时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三个主要人物的雕像。

(5)作者是如何介绍的这三个人物的?

——从三人的姿态、神情各自的特点来介绍的。先交代三人所处的位置,然后逐一写他们的动作、衣着、体貌、神情。

(6)这三人的位置、神态各是什么?

苏东坡:居中——宋代著名文学家。

位置 佛印:居右——是个 和尚,苏轼的朋友。

鲁直:居左——黄庭坚,字鲁直,宋代文学家,也是苏轼的朋友。

苏东坡:峨冠而多髯。

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现右足,微侧。

神态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现左足,微侧。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小结:三人姿态、神情各有特色,可见“奇巧”。

三人同样是闲暇安适,但动作神情各不相同。苏黄二人主客分明,共同切磋,忘怀得失,陶醉与画卷美好的意境之中,全然是学者风度。而佛印的动作、神态则超脱粗犷,俨然是个出家人。

写苏、黄二人,详写姿态,兼写神情,笔调细腻;先写上半身,后写下半身,井然有序。写佛印姿态、神情栩栩如生。先苏后黄次佛印,主次分明。作者用比较的方法来介绍,既显露出所雕人物的各自不同的身份性格,又表现出雕刻者在构思中融入了自己的艺术情趣。

(7)作者是如何描写舟尾的?

——写核舟上的次要人物舟子二人的形象。

居左者:仰面啸呼(动)

居右者:视端容寂(静)

舟子神态、动作、神情刻画细致,动静相兼,动静对照,相应成趣,实在“奇巧”。作者只用寥寥数语就准确生动地展示出了王叔远“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的绝妙的雕刻技艺,可见语言的准确、简明。

第二层(6):介绍舟的背面

(1)作者是如何介绍船背面的?

——船背虽是略写,也是先总写它的形状“稍夷”,再介绍上面的题字、篆章的内容、大小、颜色。

(2)哪些地方表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

——“细若蚊足,勾画了了”用比喻的方法再次表现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

3.第三部分(7):对“核舟”总结、评价。

(1)作者是如何对核舟进行总结的?

——从统计入手,进行总结。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罗列“核舟”上所刻的物品、文字的数目以显示“核舟”容量之大,接着用“计其长曾不盈寸”再次强调“核舟”体积之大,对比中突出了工艺之精细、奇妙。最后用“嘻,技艺灵怪矣哉!”的赞叹收束全文,点明中心。

三、总结全文:

全篇仅400余字,却紧扣“核舟”奇巧的特点,把上面雕刻的复杂琐细的物态述说得精细详尽,活灵活现,使人一目了然。不仅完美地再现了“核舟”的形象,而且有力地表现出雕刻家王叔远的聪明才智,绝妙技艺,表达了作者对他及其作品的赞美之情,足见文章结构的严谨、精巧和语言的准确、精练,不愧是古代说明文的精品。

四、熟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二、三

2、熟读并背诵全文

第四课时

总结课

教学目的及重点:

1. 熟读课文。

2. 进一步学习本文准确、简明的语言。

3. 进一步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技艺。

4. 背诵全文。

教学步骤:

一、朗读全文

二、学习准确、简明的语言

三、分析练习并学习制作词语小卡片(附后)

四、指导背诵

要求: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核舟记教学设计(篇2)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能力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德育目标

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www.61k.com)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1.读想法。这是一篇实物说明文,要使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核舟各个部分的样子直到最后在眼前出现它的完整形象,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绘制示意图。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把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画出来。这样做,既熟悉了课文内容,又把握了核舟上各种景物及人物的空间位置,弄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

2.发现法、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发现法”阅读,便于整体感知文意;在学生绘制核舟示意图、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写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写,而是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

3.点评法。文章除了说明外,不乏生动传神的描写。筛选文中写人物情态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品味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弄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探究思考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课堂训练,强化文言知识积累和运用。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这一则新闻出现在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yī)的《核舟记》开开眼界。(板书文题)

设计(二)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板书文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教师提示并领读以下内容(投影显示):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ǎnɡ)

膝(xī)

褶(zhě)

髻(jì)

倚(yǐ)

戌(xū)

篆(zhuàn)八分有(yòu) 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三、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2)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多媒体显示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学生齐读2~5段。

(3)探究思考。

提问: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第二课时

四、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提问: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

教师可就第2个问题稍作点拨:至少有三个地方说明是“泛舟”。第一,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船行并不快;第二,从“舟尾横卧一楫”船浆放在甲板上,可知“泛舟”;第三,从“舟子”“居右者……若啸呼状。居左者……若听茶声然”可知“泛舟”。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看来,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

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

多媒体显示:

揣摩下列语句:

(1)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4)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学生齐读四句话。教师示范分析(2)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

学生选例,师生一起评点:如(1)句描述苏黄二人泛舟时的闲适心情,二人共阅一手卷,显得那么情深意笃。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这是何等旷达的襟怀啊。如(3)(4)句描写得细致入微,神韵毕具,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情专注,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气氛。

学生自选其他一些说明生动的语句,自主品评揣摩。

教师总结: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作者在说明这件雕刻品时,不为原作所囿,在细节上又大胆想像,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赋予雕刻品以新的生命活力,这启发我们说明事物时不应是呆板平实的,而应该是能打动人的,给人以想像的。

3.教师请五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为东坡,一为佛印,一为鲁直,其余两个为舟子,注意表现他们的位置、姿态、动作。

五、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六、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A.尝贻余核舟一

B.诎右臂支船

C.右手倚一衡木 D.其船背稍夷

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F.神情与苏、黄不属

G.八分有奇

2.选出加粗词词性、含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1)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为宫室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为字共三十有四

(2)A.篛篷覆之

B.左臂挂念珠倚之

C.闭之

D.能以径寸之木

(3)A.中轩敞者为舱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其两膝相比者

D.居右者椎髻仰面

3.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又用篆章一

4.下边是课文第2段的现代汉语译文,文字不够简洁,大约可删去30字左右,请你修改。

这只船从头到尾的长度大约是八分还多一点,高大概是两个黄米粒上下那么高。船的中间高大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船舱的上面盖着一张竹箬做成的船篷。船舱的旁边开着小

小的窗户,左右两边的窗户都是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户一看,可以看见左右两边雕刻着花纹的栏杆正好相对,把窗户关上以后,只可以看见右边窗户上面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的窗户上面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每个字都用石青给它上了色。?

选几位同学逐题回答,明确:

1.A.赠送

B.“诎”同“屈”,弯曲

C.“衡”同“横” D.平

E.挑选 F.相类似

G.“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奇”,零数。

2.(1)A(A解释为“是”,B、C、D均为“做”“雕刻”)

(2)D(A代词,指代船舱;B代词,指代左膝;C代词,指代窗。D“之”为结构助词,“的”)

(3)C

3.(1)译文: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译文: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3)译文:总计这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小窗。

(4)译文: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5)还有一颗篆文图章。

提醒学生注意两点:(1)文言文和现代文数量词的不同点在于: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前或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2)“桃核修狭者”“两膝相比者”属于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应提前,译为“长而狭的桃核”“互相靠近的两膝”。

4.修改后的译文为:这条小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两粒黄米那么高。中间高敞明朗的地方是船舱,上面盖着刻出来的箬篷,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来看,雕花的栏杆两边相对。关上窗子,可以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对联,这些字都是用石青涂染上色的。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2~4段。

2.研讨与练习第四题。

核舟记

魏学洢

总说: 奇巧

分说: 船尾---------船顶

总结: 通计 照应开头

第三课时

一、语文实践活动设计

请同学依据课文内容提示,用橡皮泥试着捏一个“核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二、口语表达活动设计

按空间顺序口头介绍一件你所喜欢的工艺品。

(注意:让学生广开思路,在如实摹写实物的前提下,也可以加进合理的想像,最好是预先准备发言稿。口头介绍可以先分小组进行,谁介绍得好,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三、设想自己是舟上五人中的一个,不改变他们的位置、动作,以篇一人称,展开想像,描述其余四人的动作、语言、心理。

四、开放探究

下面是清朝人宋起凤写的一篇文章,与《核舟记》有许多相似之处,试作比较阅读,想一想两文有什么异同。

核工记

〔清〕宋起凤

参考答案:

两文非常相似,皆以物为说明对象,又兼有人事。两文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主体部分采用空间顺序介绍雕刻品,先整体后局部。两文都有观察细致、说明生动的特点,在客观描述中不乏作者丰富的想像。

不同之处在于:说明对象有别,一为核舟,突出“苏轼泛舟赤壁”的主题;一为桃坠,突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

核舟记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能力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德育目标〗

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读想法:

这是一篇实物说明文,要使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核舟各个部分的样子直到最后在眼前出现它的完整形象,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绘制示意图。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把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画出来。这样做,既熟悉了课文内容,又把握了核舟上各种景物及人物的空间位置,弄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

2、发现法、探究法:

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发现法”阅读,便于整体感知文意;在学生绘制核舟示意图、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写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写,而是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

3、点评法:

文章除了说明外,不乏生动传神的描写。筛选文中写人物情态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品味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弄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探究思考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课堂训练,强化文言知识积累和运用。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这一则新闻出现在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yī)的《核舟记》开开眼界。(板书文题)

设计(二):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板书文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教师提示并领读以下内容(投影显示):

⑴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ǎnɡ)膝(xī)褶(zhě)髻(jì)倚(yǐ)

戌(xū)篆(zhuàn)八分有(yòu)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

⑵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三、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⑴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⑵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多媒体显示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学生齐读2~5段。

⑶探究思考:

提问: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四、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提问: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

教师可就第2个问题稍作点拨:至少有三个地方说明是“泛舟”。第一,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船行并不快;第二,从“舟尾横卧一楫”船浆放在甲板上,可知“泛舟”;第三,从“舟子”“居右者……若啸呼状。居左者……若听茶声然”可知“泛舟”。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看来,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

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

多媒体显示:

揣摩下列语句:

⑴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⑵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⑶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⑷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学生齐读四句话。教师示范分析⑵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

学生选例,师生一起评点:如⑴句描述苏黄二人泛舟时的闲适心情,二人共阅一手卷,显得那么情深意笃。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这是何等旷达的襟怀啊。如⑶⑷句描写得细致入微,神韵毕具,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情专注,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气氛。

学生自选其他一些说明生动的语句,自主品评揣摩。

教师总结: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作者在说明这件雕刻品时,不为原作所囿,在细节上又大胆想像,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赋予雕刻品以新的生命活力,这启发我们说明事物时不应是呆板平实的,而应该是能打动人的,给人以想像的。

3、教师请五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为东坡,一为佛印,一为鲁直,其余两个为舟子,注意表现他们的位置、姿态、动作。

五、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六、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尝贻余核舟一

诎右臂支船

右手倚一衡木

其船背稍夷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神情与苏、黄不属

八分有奇

2、选出加粗词词性、含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⑴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为宫室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为字共三十有四

⑵A、篛篷覆之

B、左臂挂念珠倚之

C、闭之

D、能以径寸之木

⑶A、中轩敞者为舱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其两膝相比者

D、居右者椎髻仰面

3、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⑴苏、黄共阅一手卷

⑵舟尾横卧一楫

⑶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⑷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⑸又用篆章一

4、下边是课文第2段的现代汉语译文,文字不够简洁,大约可删去30字左右,请你修改。

这只船从头到尾的长度大约是八分还多一点,高大概是两个黄米粒上下那么高。船的中间高大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船舱的上面盖着一张竹箬做成的船篷。船舱的旁边开着小小的窗户,左右两边的窗户都是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户一看,可以看见左右两边雕刻着花纹的栏杆正好相对,把窗户关上以后,只可以看见右边窗户上面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的窗户上面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每个字都用石青给它上了色。?

选几位同学逐题回答,明确:

1、赠送

“诎”同“屈”,弯曲

“衡”同“横” D、平

挑选 F、相类似

“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奇”,零数。

2、⑴A(A解释为“是”,B、C、D均为“做”“雕刻”)

⑵ D(A代词,指代船舱;B代词,指代左膝;C代词,指代窗。D“之”为结构助词,“的”)

⑶ C

3、⑴译文: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⑵译文: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⑶译文:总计这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小窗。

⑷译文: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⑸还有一颗篆文图章。

提醒学生注意两点:⑴文言文和现代文数量词的不同点在于: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前或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⑵“桃核修狭者”“两膝相比者”属于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应提前,译为“长而狭的桃核”“互相靠近的两膝”。

4、修改后的译文为:这条小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两粒黄米那么高。中间高敞明朗的地方是船舱,上面盖着刻出来的箬篷,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来看,雕花的栏杆两边相对。关上窗子,可以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对联,这些字都是用石青涂染上色的。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2~4段。

2、研讨与练习第四题。

【板书设计】

核舟记

魏学洢

【活动与探究】

一、语文实践活动设计

请同学依据课文内容提示,用橡皮泥试着捏一个“核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二、口语表达活动设计

按空间顺序口头介绍一件你所喜欢的工艺品。

(注意:让学生广开思路,在如实摹写实物的前提下,也可以加进合理的想像,最好是预先准备发言稿。口头介绍可以先分小组进行,谁介绍得好,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三、设想自己是舟上五人中的一个,不改变他们的位置、动作,以篇一人称,展开想像,描述其余四人的动作、语言、心理

四、开放探究

下面是清朝人宋起凤写的一篇文章,与《核舟记》有许多相似之处,试作比较阅读,想一想两文有什么异同。

核工记

〔清〕宋起凤

〔注释〕①季弟:最小的弟弟。②雉(zhì):城墙垛子。③桴(fú):鼓槌。④章:棵。⑤衲(nà):和尚穿的衣服,这里指代和尚。⑥卷帙

(zhì):书卷,这里指佛经。⑦小陀(tuó):小和尚。⑧浮屠:宝塔。⑨半黍:半分长。⑩舣(yì):船靠岸。⑾半规:半圆。⑿招提:佛寺。⒀隐:凭、靠。⒁各殊致意:情态各不相同。⒂殆谓是欤:大概说的就是这吧!

〖参考答案〗

两文非常相似,皆以物为说明对象,又兼有人事。两文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主体部分采用空间顺序介绍雕刻品,先整体后局部。两文都有观察细致、说明生动的特点,在客观描述中不乏作者丰富的想像。

不同之处在于:说明对象有别,一为核舟,突出“苏轼泛舟赤壁”的主题;一为桃坠,突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1、课文补注:

⑴盖大苏泛赤壁云:

从核舟上的人和景物来看,无疑是刻的“大苏泛赤壁”,而且苏轼也确有游赤壁的事。可是文章为什么不肯定地说却用推测的语气呢?这可能是因为大苏泛舟赤壁虽然确有其事,但是当时并没有鲁直和佛印陪同,后者只是一种传说。至于王叔远用这个传说作为雕刻的题材,则完全无损于艺术品的完美。

⑵左臂挂念珠倚之:

“倚”是靠着的意思。“之”是代词,指“左膝”。对这句话,有的读者也许会问:它说的是“左臂靠着左膝”呢,还是“念珠靠着左膝”呢?仔细想来,应该是“挂着念珠的左臂靠着左膝”。

⑶技亦灵怪矣哉:

古人称鬼神曰“灵”,称妖物曰“怪”。文章用“灵怪”二字赞扬王叔远的奇技,意思是说“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奇技,简直不是世人所能具有的,只有鬼神妖魔才能办得到”。“灵怪”二字,含有成语“鬼斧神工”的意思。“技亦灵怪矣哉!”用现代汉语来说,大致等于“技能的精湛,也真可谓‘鬼斧神工’了啊!”

(《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版)

2、关于“核舟”之“窗”“启”“闭”谈:

文中“旁有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许多教学参考书或辅导类书籍把这段话译为:“……共有八扇。推开窗来看,雕花的栏杆,两边相对。关上窗子,可看见右边……”,把“启、闭”译作动词“打开、关上”。“核舟”之窗真的可以启(打开)闭(关上)吗?

首先,“核舟”是件工艺雕刻品,它只是一种造型设计,雕刻家借此表现一定的内容和主题,完全能够凭直观的立体感来完成,达到艺术的真实美,而没有殚精竭虑、苦心孤诣地在一件工艺品上设计可以打开、关上的活动窗的必要。

其次,“核舟”体积有限,长“约八分有奇”,不及盈寸,高“可二黍(黄米粒)许”,且“桃核有规则形麻纹,无数小孔深入核心,设计布局极为艰难”,故“桃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之禁区”。王叔远能以“蚊足之细,钩画了了”“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辑,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为字共三十有四”,确实“技亦灵怪矣哉”!令人叹为观止,又焉能将窗子刻得开关自如、类似户室之“真”窗呢?且八扇之中能开启者共有几窗呢?即使有一窗如此,也是匪夷所思了。

其三,该如何理解“核舟”之“窗”呢?我以为,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将八扇窗刻得情态各异,有开着的,有关着的,打破了千篇一律的布局,富于层次变化,这样,通过“启窗”(打开的窗子)可从纵深处“雕栏相望”,给人以极强的立体感,以展示其画面的艺术空间,而通过“闭窗”(关着的窗子)可见到窗棂上东坡居士《赤壁赋》中脍炙人口的名言,既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又可增加工艺品的装饰美,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所以,我认为“启窗”“闭之”并非动宾式,而是偏正式:“打开的窗子”“关着的窗子”,可译为“通过打开的窗子”“通过闭着的窗子”。这样解释,就合情合理了。

(参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3)

3、《核舟记》课文删节部分: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也哉!庄列所载①,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了然②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今乃亲睹之,繇是以观③,棘刺之端④,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注〕①指《庄子》与《列子》。②须麋:同“须眉”。③繇:同“由”。④“棘刺”句:战国时有人在燕王面前夸说能在棘刺的尖端雕刻母猴。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课文助读:

宁波发现稀世珍宝专家解开核舟四谜

郑建军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收藏界的一大新闻,引起各方强烈反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史树青研究员等文博专家专程赴宁波,对该桃核舟作了鉴定,确认为明代精湛的手工艺品,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最近,专家们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解开了此核舟的四个谜团。

谜之一:此枚桃核舟的雕刻者为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据清代笔记记载:王叔远,常熟人,又名叔名,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专家们发现,此枚明代桃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是王叔远的简称,其题款的方位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情况完全一致。同时,此枚明桃核舟首尾长2.9厘米、高2厘米,共刻有5个各具神态的人物,精妙的小窗有轴,可灵活开关,与《核舟记》描述相吻合。

谜之二:认证此核舟是王叔远晚年力作。专家认为,桃核舟用身着禅衣的佛印正在侍弄一盆盛开的菊花来暗示苏东坡游黄冈赤壁时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设计,突破了王叔远早期作品中通过在画舫的小窗上刻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等《赤壁赋》名句或“壬戌秋日”等文字来点题的格局,推断完成于王叔远晚年成熟期。

谜之三:此核舟长宽之比属“黄金分割”比例。“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在明代的艺术品中得到应用,这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待深入。

谜之四:桃核舟何以一枝独秀、价值连城?明代果核微雕品类繁富,有桃核、橄榄核、杏核、樱桃核、杨梅核等果核雕刻,为何惟有桃核舟倍受珍视,这一直是个谜。专家们经过对实物研究后发现,主要是由于不同于其他果核外表光滑,桃核有不规形麻纹,无数小孔深入核心,雕刻核舟设计布局极为艰难,工艺要求极高,仅选料往往要万中挑一,因而桃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之禁区,在明代仅王叔远一人,在清代亦为数寥寥,只有几位大师能雕刻。其次,自古以来民间一直把桃木奉为压邪扶正、避凶趋吉的物品,如桃符、桃梗等,因而《古玩指南》一书将桃核舟列为宫廷秘藏,达宫显贵奉为宝中之奇,贵于金银。长期以来,海内外文物考古工作者一直未发现过明清两代美仑美奂的桃核舟实物或图片,大陆出版的《国宝大观》一书只能将一枚珍藏于台北故宫的清代雕刻的长达3.4厘米的橄榄核舟奉为国宝。专家们认为宁波发现的明桃核舟是世上现存果核舟中雕刻年代最早、形体最小的核舟,这一国宝的失而复得,填补了我国现存明清桃核舟的空白。

(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

二、课文赏析

1、品“奇巧”:

和其他雕塑一样,微雕也是一种造型艺术。它所塑造的形象明显而确定;但它没有时间性,它的形象是凝固的,也不能说话,甚至很难现出各种连续不断的表情。而这些难题往往是高明的雕刻家独展匠心的地方。“奇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表现在逼真的细节中,让观赏者从细微处见其高超的技艺。既开小窗,那一定能“启窗而观”;既挂念珠,那一定是“珠可历历数也”。

⑵善用暗示的手法,引导观赏者去联想,把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空间上。雕刻家把东坡泛赤壁时所写的名句巧妙地镌刻在窗户上,透过对联,让人们想像东坡此刻正在明月之夜,游览赤壁,抒发情怀。“舟尾横卧一辑”暗示此船正随波漂浮,点出“大苏泛赤壁”中的“泛”字。?

⑶表现在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神态。鲁直的专注,佛印的闲散,如在目前。两舟子的视线也能做到俯仰生姿,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种舟静而神不止的化静为动的雕刻技艺。

⑷表现在色彩的搭配上。对联用“石青糁之”,是蓝色的;题名,“其色墨”,是黑色的;而篆章,“其色丹”,又是红色的。一枚小小的核舟用了三种颜料,也能看出雕刻家的“奇巧”。

2、说“灵怪”: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曾创造过无数灿烂的文化,四大发明、长城、故宫等等,无一不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理,核舟的雕刻者能在方寸之间显示大千世界,说明雕刻者“技亦灵怪”。

雕刻者能在径寸之核上为宫室、器皿、人物等,且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在“不盈寸”的桃核上表现“大苏泛赤壁”这一典故,且人、物形态逼真,文字是“细若蚊足”,表现的内容又多,这简直是鬼斧神工,用“灵怪”形容,当之无愧。王叔远创作的这件艺术珍品,充分说明了他雕刻艺术的高超,更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3、核舟究竟有多大?

课文中是这样表述核舟的长度和高度的:“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八分”有多长?古代的“分”和现代的“分”相同吗?“二黍许”又究竟有多高?这是每个读者都会产生的疑问。

我国古代历来有“累黍定尺”的做法,《汉书·律历志》明确记载:“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长。以于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黍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粒黍的长度约为一分,一百粒黍累加起来的长度即为一尺。黍,又叫黍子,多为椭圆形,平滑而有光泽,有白色、黄色和褐色三种。古代,我国北方栽培较多,供食用或酿酒,现在种植很少。作者用“二黍许”来表述核舟的高度,在当时是通俗易懂的。

古代的一尺到底有多长?清代的《侓吕正义》中有这样的记述:“且验之今尺,纵黍百粒得十寸之全,而横累百粒适当八寸一分之限。”由此可见,清代以前是横向累黍百粒为一尺,而清代则是纵向累黍百粒为一尺。有人曾做过实验,黍子横排一百粒约合23厘米,纵排一百粒则为32厘米。也就是,清代以前一尺长约23厘米,清代一尺长约32厘米。一九七五年,我国天文史学家伊世同先生,从元代制造的铜圭残件上发现了当时量天尺的刻度,通过考定,一尺长24.5厘米(《文物》1978年2期《量天尺考》)。

《核舟记》一文的作者魏学洢及核舟的雕刻者王叔远均为明代人。明代的度量衡基本延用了元代的标准。我们姑且以元代的一尺长24.5厘米即一分等于0.245厘米来推算核舟的长度和高度,那大约是1.96厘米长,0.49厘米高。

搞清楚核舟究竟有多大,这篇课文的思想底蕴会尽显庐山真面目,不言自明。

4、《核舟记》赏析:

我国古代诗文中有不少描写绘画、雕刻、音乐等艺术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不同艺术语言的移译,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改换。它们的成功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被描写的艺术品本身必须是精美的,二是作家的描摹必须是出色的,两者缺一不可。这篇《核舟记》是描写微雕工艺的,它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就来自这两个方面。

作者所见的这只核舟无疑是精美绝伦的:一是构思的匠心独运,二是刀法的精细娴熟。它刻的是苏东坡泛舟赤壁,这是实有其事的。东坡泛舟赤壁共两次,均在元丰五年(1082),一次在七月,一次在十月,有苏轼自己写的前后《赤壁赋》可稽。雕刻家就在核舟上刻着这两篇赋中的名句,一是后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是前赋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其用意就在于借二赋中的写景名句,标示泛舟时的景色特点。仅从这一点就可显示其构思上的创造性。更为别出心裁的是在同游人的安排上。大苏的两次泛赤壁,同游人均为不知姓名的一般士人,而核舟的船头上与东坡同坐的居然是黄庭坚与佛印二人。这自然与事实不符,黄庭坚此时远在江西泰和任知县,佛印也远在杭州的寺庙,或扬州自己的庄园,不可能同一时间跑到苏轼的贬地黄州来凑热闹。雕刻家之所以要把他们拉在一起,是因为泛赤壁的船及船上的人物器件再细微也可雕刻,唯独其题蕴,其境界,不好直接表现,像苏轼泛舟时那种不以贬谪为事的豁达胸怀,及其对宇宙、自然、人生、自我所作的哲理性思考,则不是用刀子刻得出来的,只能从同游人的身份与关系上作某种暗示。苏轼与黄庭坚是半师半友,志同道合,仕途上有着共同的命运;而佛印又是苏轼的最为的知己的僧友,浪漫机智,常以其幽默的言谈给东坡以某种启示和欢愉。苏轼若与他们在一起游览,必然既可得到劝勉与安慰,也能够比较超脱地看待眼前变幻不定的政治风云。如此,那泛舟赤壁的深层意蕴就庶几乎可以表露出来了。

此文不是评论文章,当然不能把雕刻家的这种构思上的匠心独运当作描述重点,它的笔墨主要放在描述核舟的精细奇巧上。而微雕工艺是否精巧就在于看它是否以最小的体积表现了最丰富的内容,此文也就是在这个体积与容量的反差上大作文章。

前面交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后面又再次提到“计其长曾不盈寸”,就是极言其船体之小。中间从船舱、船头、船尾、船背四部分作详细描述,就是为了说明其容量之大。对这四部分的描述也各有侧重,凡没有人物的部分着重记叙所刻东西之多,凡刻有人的部分则着力描述人物的姿势情况,如船头坐着的苏、黄、佛印的姿态与神情有离有合,苏、黄共阅一手卷,相依相靠,会心会意,可见其志趣爱好的相同。佛印却是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对于苏黄手中的手卷不屑一顾,漠然傲然。舟尾两个舟子也神态各异。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其技艺的精湛无比自不待言。

以上是对核舟的集中描摹,也是文章的核心。为了加强这种描摹效果,作者又在开头对这位微雕艺术家作了一个概括的介绍,在结尾部分又发了一通感慨,大赞其有如神助,堪称灵怪。这样一来,这篇短文的价值就不仅在于神奇地再现了这件微雕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就自身的结构来说,也是条理清晰,层次井然,小巧玲珑,足资赏爱的。

三 : 《核舟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阅读使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的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级学生共有50名,其中男生23人,女生27人,全部为住读生。优生约占10%,基础较差的学生约占15%,中等生占大部分。从班级整学生的知识体情况看:他们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普遍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分析:
《核舟记》选自苏教版教材,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它是一篇说明文,它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一个著名的掌故——大苏泛赤壁;课文细致地描绘了核舟和舟上人物的形象,表现了核舟的“奇巧”,赞扬了雕刻家的高超艺术,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文常用实词:贻诎属等;积累常见文言文虚词:之而等,初步认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现象。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能力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德育目标
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了解从而提高民族自尊心。
教学策略:
1.读想法。这是一篇实物说明文,要使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核舟各个部分的样子直到最后在眼前出现它的完整形象,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绘制示意图。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把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画出来。这样做,既熟悉了课文内容,又把握了核舟上各种景物及人物的空间位置,弄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
2.发现法、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发现法”阅读,便于整体感知文意;在学生绘制核舟示意图、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写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写,而是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
3.点评法。文章除了说明外,不乏生动传神的描写。筛选文中写人物情态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品味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再现“核舟”的形象。
难点:完整了解雕刻艺术的构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入题,板书课题
1、语入题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2、书课题
核舟记
二、新课学习
1、主学习
a、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b、借助课下注释了解作者想关情况?
c、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通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大意?
d、了解文章结构,概括文章的内容。
e、阅读课文划出你认为好的语句并说明好的缘由?
F通过读课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方法。
2、作学习
1)、同桌或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2)班级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3、交流反馈
1)、关于作者
▲学生自学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魏学伊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省嘉兴市)人。其父亲魏大在明熹宗时做“给事中”官,因上流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逮捕下狱。魏学洢尽力营救其父,末成。其父被害死在狱中,学洢痛父冤枉,晨夕号泣,自己又受到阉党迫害威逼,不久悲愤而死,只活了30岁。他一生没做过官,生前好学善文,撰有《茅檐集》。
2)、词语积累
播放课件:
罔()贻()有奇()黍()糁()髯()褶()膝()篆()狭()
▲学生观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罔(wăng)贻(yí)有奇(jī)黍(shŭ)糁(shăn)髯(rán)褶(zhě)膝(xī)篆(zhuàn)狭(xiá)
3)、朗读指导
播放课件:
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珠历历可数也
▲学生观后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珠/历历可数也
4)字词把握
通假字
播放课件:
为字共三十有四有 
诎右臂支船 
左手依一衡木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学生观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为字共三十有四有 通又表示证书之外再加零数
诎右臂支船 诎通曲:弯曲
左手依一衡木 衡通横:跟地面相平行的(跟竖直相对)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挑选
5)词的活用
播放课件: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箬篷覆之
石青糁之
居右者椎髻仰面
▲学生观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竹叶做成的船篷。
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型发髻。
6)重点句子
播放课件: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其人视端容寂。
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⑥技亦灵怪矣哉!
▲学生观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
③其人视端容寂:那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
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笔划像蚊子的脚一样细,笔笔清楚,颜色是黑的。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拣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⑥技亦灵怪矣哉:这种技艺,也真够奇妙的了!
7)译文:
▲学生自学课文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横幅。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横幅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手指着书画横幅,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关联。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肢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篆文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窗户八扇;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刻有船桨,刻有炉子;刻有茶壶,刻有书画横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8)理清说明的内容及顺序。播放课件:
▲学生学习课文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明确:本文结构属于总一分一总,开头总写,由评论引入所要说明的事物,结尾再总写,在总述事物概貌的基础上再作扼要的评论。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述核舟作者的时代,姓名和其雕刻工艺的奇巧,提出核舟的由来及其主题。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五自然段),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叙述各部位的人与物的神情状貌。这是全文的主体。
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总括核舟上的人,物种类和数字,赞美核舟雕刻者的精巧技艺。 
8)总结内容:作者同对核舟形状和舟上的人物形象的细致描述,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扬了他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伟大成就。
9)语言赏析
播放课件:
①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②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③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学生观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第一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与苏黄形成宣明的对比。
第二、三句描写细致入微,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得,一个神情专注,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氛围。
9)写作技巧
归纳本篇说明文的一些写作技巧如下:1.以空间为顺序,层次清楚、主次分明。2.语言简练、准确、生动。本文中的数词用法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中间没有量词介入,直接修饰名词。
三、教学评价与反思:
评价:本节教学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实施三维对话,让学生自主地读,鼓励学生交流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评价恰到好处,再跟定的同时,融入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渗透,把评价与课文的情景预警联系在一起。学生基于生活背景差异,对课文的印象,对重点词句的把握、想法不尽相同在此环节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充分展示学生个人的学习所得,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的个性化见解,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生生、师生在互相欣赏,互相真诚倾听中学习、发展。
总结反思:《核舟记》是古代说明文的精品,篇幅虽短,仅400余字,却完美地展现了“核舟”的形象。文章紧扣核舟奇巧的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先概括介绍,然后按船舱、船头、船尾船背顺序具体说明,最后归纳小结。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的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果: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地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地说明。这给我们作文以极大的启发。
四、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的写法,选取一工艺品,作简要介绍,写成一篇短小说明文。
五、板书设计
本文标题:核舟记教学设计-舟过安仁教学设计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475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