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识字3》教学设计之二

发布时间:2018-01-27 所属栏目:干什么的

一 : 《识字3》教学设计之二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儿童对韵,读起来琅琅上口。读了课文,看了插图,孩子们就会感到大自然多么美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绿树红花、万紫千红……我是大自然的主人,我爱美丽的大自然。
设计理念:
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对大自然的热爱,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目标 :
1. 会认读“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热爱自然,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习重点:
会读生字、会写生字,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2.河水皱眉,树儿摇头,鲜花弯腰,白云溜走。
生:猜出(雨儿)(风儿)
师:对呀!小朋友真聪明。今天我们就与雨儿、风儿一起旅行一次好吗?(大屏幕放影大自然的景色)
生:边看边说。
3.出示课题。
师:小朋友大自然的景色确实美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识字3一课。齐读《识字3》,看看里面有哪些大自然美丽的景色。
二、初读体会、认识生字。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了以后,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
2. 反馈
(1)学生上黑板写字。
(2)读课文(学生自由选择段落)
(3)说说为什么喜欢读这段。
3认读生字
师:谁能把你圈出的生字宝宝读给大家听听?想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正音:(重点:“霜”“蜂”)
师:生字宝宝想回家,你送他们回家好吗?
三、读课文感悟。
1.先自己读,再找好伙伴读。
2.读后说说课文跟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指导发现课文是对对子形式)
小结:小朋友观察真仔细,这种课文的形式,我们中国叫对对子。
四、再读课文,激发兴趣。
1. 师生交叉读。
2. 生生交叉读。
3. 学生下座位找伙伴玩对对子游戏。(边读边拍手。)
五、生字巩固。
1去音节读生字。
2.游戏。给生字找朋友。
六、启发想象,练习表达。
黑板上小朋友写的词语中,请你选一个,为它配上美丽的图画。

第二课时
一、在创新中巩固练习。
师:上节课,同学们都选了自己喜欢的词,配上了图画。请小朋友拿出交流展示一下。
1. 小组交流。
2. 上台展示。
3. 说说课文中两幅该用上哪个词语?
二、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喜欢大自然的心情)
1. 个别。
2. 开小火车。
3. 齐读。
三、扩展活动。
1. 读读课文中的对对子。
2. 分组自编对对子。
3. 反馈。
例:春对夏, 例:上对下,
秋对冬, 后对前,
白云对红日, 天涯对海角,
新月对彩虹。 南北对东西。
四、练习写字。
1. 认一认。(观察“描一描,写一写”)
2. 说一说。(我会写的字)
3. 练一练。(上台展示)
4. 评一评。(优秀作业 )
五、作业 延伸。
每人收集对对子,存放成长记录袋。

二 :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化聚。

2、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1吨的概念,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化聚。

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20千克的矿泉水4桶,搜集一些物体的质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做单位?(板书:千克  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1千克=1000克)

2、屏幕显示: 6千克 = (  )克3千克250克=( )克

4000克=()千克 5400克=()千克( )克

3、在下面的( )中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一个鸡蛋重50(  )  一袋大米重50(  )

一个一元硬币重10(  )小明重26(  )

师:用来计量比较小,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克做单位。千克是用来计量一般物体的质量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比克、千克大的质量单位——吨

二、新课

1、你以前看到或听到过跟吨有关的事情吗?

想一想,吨是用来干什么的?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2、体验1吨

(1)实践活动,搬运矿泉水。

(2)小记者采访表演的人。

(3)师:一桶矿泉水约重20千克,50桶这样的矿泉水就是1吨。1吨究竟有多少千克呢?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1吨=1000千克

(4)例3 5吨=(  )千克

5吨680千克=(  )千克

3、估计体重的游戏。

出示:三年级同学平均体重按规定25千克计算,4个同学重( )千克,40个同学重()千克,也就是()。

现在坐在这里的小朋友有54个,此刻你最想知道什么?怎样求这些小朋友重多少千克?

4、化聚方法的渗透。

1350千克=( )吨( )千克

试一试: 3000千克=( )吨

7038千克=( )吨( )千克

三、巩固练习

1、在( )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台拖拉机可以装货物1( )

一个乒乓球重3( )

一袋面粉重50( )

2、填空。

8吨=( )千克  3吨500千克=( )千克

6000千克=( )吨 4500千克=( )吨( )千克

8010千克=( )吨( )千克

3、一袋大米重100千克,(  )袋大米重1吨。

100块砖重200千克,(   )块砖重1吨。

4、日记一则。

嗨!大家好!我叫小马虎。星期日旱晨我从2分米的床上起来,洗刷完毕,就去吃旱饭。我吃了一个50吨重的肉包,喝了一杯牛奶,然后开始做作业。我做的几道题是这样的:5吨=(500)千克

4020千克=(4)吨(200)千克

3吨400千克=3400(克)

下午我去逛公园,看见公园里有一只大象重7千克,晚上8小时30分我睡觉了。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 : 裤装设计的认识

《裤装设计的认识》

裤装设计的认识 裤装设计的认识
? 裤装定义 ? 裤装演变简史 ? 裤装的种类及特点 ? 裤装面料的选用

裤装设计的认识

任务描述:通过学习裤装相关专业知识,要求 学生掌握裤装的定义,了解裤形结构演变历史 知识和裤型种类细分知识,以及裤装面料的基 础知识、种类及特点,能掌握裤装的流行发展 方向

? 裤装定义 裤装(包括裤子和裙裤),指穿着在人体腰部以下的 装束,由裤腰、裤裆、裤管三部分组成。裤装的结构由三 个围度(即腰围、臀围、脚口大)和两个长度(即直裆长 和裤长) 构成。

裤装演变简史
裤子泛指(人)穿在腰部以下的服装,一般由一个裤腰、 一个裤裆、两条裤腿缝纫而成。
最早古人的裤子是很宽松的,用绳子系于腰下。近代裤子 是男性专有的服饰,社会变革,女性有了参与社会活动的 权利,因具有便于穿用活动和简沽美观的特性.裤子也成为 女性喜爱的服饰。

? 裤子的发展和演变都有着 悠久的历史,有因各自文 化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 异 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传统服 装分为上衣下裳和上、下 连属两个形制,裤子大多 以内衣的形式存在。其发 展变化从成型刀定性型经 历了去个阶段。 一、裤子的雏形-胫衣 商朝时期裤子是一种内衣, 为不加连裆的内裤,只有 两条裤管,只有两条裤管, 穿时两条裤管套在胫上 (即膝盖一下的小腿部 分),也称胫衣。

二、合裆裤子的出现—裤
穿胫衣行动不方便,尤其 不能适应战争骑射,公元前 302年,赵灵王决定进行军事 改革,用骑兵制敌制胜,首 先面临的是改革服装,他将 传统的套裤改为裤管和裤裆 相连的合裆裤。合裆裤的出 现不仅能保护大腿和臀部肌 肉以及皮肤在骑马时少受摩 擦,而且不用再裤裆外加裳 就可以外出,这在服装的功 能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 长过膝的长袴以外,汉代也有短袴,即 裤裆缝合的短裤。这种短裤也为平民百 姓所著。在当时叫"犊鼻袴"《史记》中 就载有汉代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当年在成 都"自著犊鼻袴,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 中"的史实。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认为," 犊鼻"是人体上的一个穴位,正处于腿上, 因为这种短裤穿在身上,其长度恰巧至 此,故以得名。与李时珍同时代的郑明 选在《秕言》一书中也有这么说:"膝上 之穴为犊鼻穴,言袴之长才至此。"然而 文字学家又有他们的说法,他们认为,最 早的三角裤叫"(衣+突)",读为"突 ","犊鼻"即"(衣+突)"的音转。清代 学者钱大昕在他的《十驾斋养新录》一 书中就这么讲道:"《说文》无'(衣+ 突)'字,当为突,后人又加衣旁耳。

三、裤装外穿的高峰

期——魏晋南北朝
?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事 不断,政权更替,各方 人民四方迁移,胡汉服 装相互影响,出现裤褶 并流行,这一时期也是 中国古代裤装发展的繁 盛时期。这时的裤装第 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作为 正式礼服抛头露面。魏 晋以后,袴、裈二字合 同,合裆之裈既可称"裈 ",也可称"袴"。《世说 新语· 任诞》:"我以天 地为栋宇,屋室为(巾 +军)衣,诸君何为入 我裈中?

四,裤装的平稳发展时期-唐宋以后
? 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发展 的鼎盛时期,服饰文化吸 收融合域外文化而推陈出 新,但裤子作为内衣是当 时男子的服饰,款式变化 不大。汉代,理学兴盛, 裤子按照封建伦理观念, 女子不能露在外面穿。当 时的上层社会女子穿裤子, 外面要用长裙遮掩。宋代 以后,裤子的形式变化不 大,一直沿用传统样式。

五、西式裤装的出现
? 辛亥革命以后,“中 山装”出现并开始流 行,中国的传统满档 裤改成了西式裤,即 方便又实用,收到社 会各界的欢迎。自此 裤子的形式与西方开 始相同,裁剪收到西 方的影响,变得更加 合体方便。

? 关于“中山装”,《中华文化 习俗辞典》记载说:“孙中山 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 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 ‘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 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 于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 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 装式样”。中山装由于孙中山 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 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 起开始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 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 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 义。依据“礼,义,廉,耻” 定前身四个口袋,袋盖为倒笔 架,寓意为以文治国; 依据 五权分立原则,前身改为五粒 钮扣,依据三民主义原则,将 袖口定为三粒扣;衣领定为翻 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 念。

西方裤子的发展

? 一、裤子的雏形-护腿 在西方,古埃及的奴隶大多衣 不蔽体,身上的衣服是一条窄小的 束带系在腰、胯部位,束带的端头 下垂成三角形的飘带。这种着装并 不是为了遮羞,而是为了干活方便, 这可算是西方裤子的最早起源。 服装历史上最早出现两腿的裤子 则是出现在古波斯(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其样式像中国古代 的胫衣,只是一种护腿而已,产生 这种服装的原因,是精于骑射的波 斯人居住在崎岖地带,他们的双脚 需要格外的保护。

二裤子的进一步发展-连裤袜的出现

? 进入中世纪,男子们穿 上紧贴腿部的高筒袜, 包腿的长筒袜长达臀部, 在两腿外部或者系带把 袜子和内衣的下摆系结 在腰间,外部罩上外衣, 看上

去像穿着紧腿裤, 这时的长筒袜任然是两 腿分开的。从这时起, 长筒袜做的很合体,而 且色彩艳丽,还添加了 条纹装饰,有的两只袜 筒的外观装饰也各不相 同。

三、连裆裤的出现
? 在文艺复兴的15世纪末期,两只 腿管终于同下腹部连接起来,并 在此处 形成小荷包袋的造型,其 外观滑稽可笑,但却意义重要, 这种样式形成了连裆裤的雏形。 ? 17世纪,下腹部的小荷包完全消 失,裤子变得宽松起来,从此开 始西方宫廷里一直流行马裤,虽 然造型千差万别,但长度都在在 膝盖上下,与穿着长裤的下层劳 动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西式长裤的出现
? 18世纪的最后20年,法国资产阶级 大革命对服装文化的影响非常突出。 在法国大革命短暂时期,所有的华 丽服饰都销声匿迹了,贫民的服成 为当时流行的样式而大受欢迎,来 自劳动阶层的平民只是为了实用而 穿用,且裤脚用带子系到鞋底,最 终发展成西式长裤。 ? 19世纪的欧洲,随着工业革命的 (1760年-1860年)深入发展,男 子忙于事业的发展,男服则固定为 几种固定样式,变化甚微,穿着方 面近 趋程序化、标准化。男裤无 论在配套、裁剪方法、尺寸以及穿 着场合、组合方式等方面都有具体、 细致甚至严格的规定。

五、女士穿长裤

? 20世纪的头10年,妇女 运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妇女们要求参加工作,走 向社会,要求选举权利, 要求与男子的平等地位。 欧洲女性第一次大胆地穿 上了男士裤装。

裤装的种类及特点
裤装分类:

按季节分

季节与气候对裤装的影响主要在于面料的厚薄,对于款式的长短和 松紧的影响都比较小了。 近几年的流行趋势都是修身合体的裤款,因此集保暖、弹力好、轻 薄的面料广受欢迎。

裤装的种类及特点
按长短分

以臀线、裆底、大腿中、 膝线、脚踝为参考,女裤 的长短变化非常多。 有超短裤 短裤 中裤 七分裤 八分裤 九分裤 长裤

裤装的种类及特点
按长短分

裤装的种类及特点
按风格分 女裤风格由款式、面料、合体程度、色彩等要素决 定。日常有职业风格,休闲风格,时尚风格,英伦 风格,民族风格,甜美风格等。

裤装的种类及特点
OL风格:裤型:有修身也有阔腿,以长裤居多。 局部:裆部合体。中腰或者高腰居多。 特点:线条流畅简洁。单色为主,细节装饰不多或 者低调。

裤装的种类及特点
英伦风格比较复杂,根据定位不同可以分为英伦古典,英伦 街头,英伦前卫等。

裤装的种类及特点
民族风格可以撷取的角度有款式造型,图案色彩还 有装饰工艺三种,要保持裤装的时尚度,不能三个 要素同时照搬。

裤装面

料的选用

? ?

梭织面料 梭织面料也叫机织物,它是由相互垂直的经纬 纱按一定的织物组织相互交织而成织物,包括 各种天然纤维织物、混纺织物和化学纤维织物。 天然纤维植物包括有棉、麻、丝、毛等。化学 纤维织物主要有人造纤维以及合称纤维织物, 其中人造纤维织物主要有粘胶纤维织物,合成 纤维织物主要有涤纶、晴纶、锦纶等。此外还 有许多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混纺织物,化学纤 维与化学纤维混纺织物。

梭织面料裙裤
根据款型和风格选配面料 面料的厚薄,弹性,定型,花色

? ?

针织面料 针织面料也叫针织物,是由一根纱线弯成线圈并相互穿 套而成。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优良的弹性与延伸 性及其可生产性。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 紧感。现代针织面料更加丰富多彩,已经进入多功能化 和高档化的发展阶段,各种机理效应、不同功能的新型 针织面料开发出来,给面料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效果和 视觉效果。针织面料具有一点的拉伸性能,透气性、弹 性、延伸性悬垂性均好,且手感柔软,穿着舒适。

针织面料紧身裤

? 皮革 ? 皮革取材于动物,分为真皮革和人造皮革,做成服装后具 有原始野性的感觉,常配以金属装饰。可以用于时尚感强 的,比较前卫的服装或者舞台装。

皮革面料裤装

拓展与练习
1、分小组讨论裤装的发展简史。总结裤装的发展趋势与方 向。 2、要求同学们探讨裤装面料的设计特点,收集面料样品20 种。。

? 谢谢观看!


四 : 《认识=、>、<》教学设计

认识=、>、<

[教学内容]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0~21页的例题,第2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用=、>或<表示2个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会用>、<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
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出示主题图)
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学生数一数汇报)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
[评:教师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喜爱的“森林运动会”的场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学生能快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饶有兴趣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
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贴出4只兔。小猴队有几只?(4只)对应贴出4只猴。
提问:1个对1个地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小兔和小猴同样多;四个对四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
提问: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讨论交流,说明:像“=”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板书)
学生齐读,观察“=”号的写法。(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
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
学生操作:先摆几个○,再对应摆同样多的△,然后写一写,说一说几等于几。
2教学“>”。
讲述: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
指名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松鼠队比小熊队多;小熊队比松鼠队少等)
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提问: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学生猜一猜,找一找,相互交流。
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位新朋友(板书>),它的名字叫“大于号”,5>3读作:五大于3。(板书)
提问:让我们仔细瞧瞧,>长的是什么样子?学生汇报。
提问:>怎么写呢?哪位小朋友能写给大家看一看。(指定3人板演,其余学生书空)
讲评书写,学生描红。
提问:你们能用手势做出>的样子吗?
学生用食指和中指做出>。
提问:让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的哪一边对着的数大,哪一边对着的数小呢?(学生讨论交流)
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
4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
讲述:>和<长得很像,老师经常会把它们给认错了,哪一位小朋友有办法能帮我很快记住哪个是大于号,哪个是小于号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大口朝前是大于号,尖头朝前是小于号。
教唱歌曲。
学生边唱歌曲边做手势表演。

三、巩固强化,拓展思维
1 “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填空,其余学生书上练习。(集体订正,选题说说是怎么想的)
2 “想想做做”第2题。
指导学生看清是谁和谁比的,联系比的结果,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学生练习,交流校正)
3“想想做做”第3题。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初步体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学生先思考,再组织交流)

4.练习。

同学们听普法讲座,男生去了9人,女生去了5人,男生和女生谁去得多?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比较的方法。

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
提问: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呢?和它们在一起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本文标题:吨的认识教学设计-《识字3》教学设计之二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802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