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小石潭记课文-《小石潭记》说课稿3

发布时间:2018-03-19 所属栏目:表现手法

一 : 《小石潭记》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石潭记》,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一、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本单元入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柳宗元的作家作品常识,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的观察、细致描摹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得抑郁忧伤的感情;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设计意图:依据教学目标 的设计要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特点,要突出学生学习提高的新内容,要明确便于落实和检测的特点来设计的。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其中抓住景物特点,用特写镜头写景状物的方法是最主要的写作特色,这应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另一个重点是疏通文义。本文语言表达含蓄,寓意深刻,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应是学习的难点。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系统的学习了三个单元的文言文,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能借助注释和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文言文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三、 教法设想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为二十分钟,所以要不断的变换教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教学千法,朗读为本。文言文的教学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任务,所以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讨论法。在难点的突破上,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写作背景来达成。教学辅助工具是多媒体四、 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阅读浅近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学习本文的方法主要是自主阅读法、质疑探究法。在疏通文意时,引导学生对照注释及借助工具书学习,采用朗读法,圈点勾画法,学生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小组合作、开放式讨论。在赏析课文内容时采用探究阅读法创造性阅读法。这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五、 教学过程 1、 导入      以学过的诗《江雪》导入  ,引出唐代诗人柳宗元。    设计意图:利用已学过的柳宗元的诗导入  ,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从情感上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引起共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走近柳宗元,了解背景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柳宗元的资料。学生交流后,多媒体呈现有关柳宗元的资料。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聪慧好学,21岁中进士第。他与韩愈、刘禹锡是同事。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但找到保守势力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永州之贬,一贬就是十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永州八记》(《始的西山宴游记》《钴鉧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涧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山水游记,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寄予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通过对作家的生平介绍。了解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对难点的突破起到关键的作用。3、整体感知   走近《小石潭记》(1)朗读课文    听读(扫除文字障碍)——自读——齐读指导: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学习诵读是极其重要的,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务。教会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方法。(2)自读课文,疏通文意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小组内质疑,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全班讨论。教师点拨,强调重点字词句。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灌输。引导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看课下注释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小组合作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新课标指出“凭价学生阅读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3)课堂检测 巩固基础(重在词义句义)(利用多媒体出示练习)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心乐之4、以 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无从致书以观以中有足乐者5、清 水尤清冽        6、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以其境过清             不可知其源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通过练习落实基础知识。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4、与柳宗元同游1、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法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②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2)自主阅读3分钟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评价并板书明确,并对第二段重点品读,尝试背诵其中的佳句。   设计意图: 本文是文言文游记中的佳作,作者对小石潭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这两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探究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小石潭的幽静。2、学做导游,介绍“小石潭”1)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设计一段导游词,允许发挥想象作形象的描述,以引起“游客”的游玩兴致。2)请4——5名学生给全班同学导游(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请几位学生)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我设计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举多得。5、品味文章,与柳宗元对话1、精读感悟,体会以景写情的写法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其境。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对《小石潭记》称赞不已, 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2)深入探究,走进柳宗元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如此忧伤,文中的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呢?你能不能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忧郁从何而来呢?(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而且“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我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通过对内容的分析,结合作者的背景资料来理解文中包含的情,这就是寓情于景,这样就突破文章的难点。6、师生共同总结:1、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2、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及对作者的了解,你有什么启发?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后教师做总结发言。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我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巩固所学的知识。7、 课外作业 1、根据写作思路背诵课文:2、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   设计意图:记诵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故设计第一题作业 。设计第二题意在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祖国优美山水的审美能力,以陶冶美好的情操。这是一道拓展性的联系题。 附板书设计   板书是在学生探究、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写出,此板书设计将文章的写作顺序清晰地表现出来;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及写作方法,并较好的理解作者情感。                   发现小石潭:  闻其声  见其形                        潭中景物:    水 清(侧面描写)               写小石潭美景    小石潭记             鱼  乐  (动静结合)                   抒孤寂悲凉之情      柳宗元       小潭源头:  形象比喻                            (寓情于景)                潭中气氛:  幽静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同游之人

上一篇:北师大版《蜘蛛》《猫的天堂》教案及练习

下一篇:教学反思——教《小石潭记》小感

二 : 《小石潭记》课文理解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本文按游踪的顺序来写: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 (愉悦的心情) 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抑郁忧伤的心情)

2、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作者从池底、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侧面描写潭水的清澈。

3、潭上有什么景物?

水清、石奇、树茂、鱼欢、境静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怎么解释?)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

5、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有什么辞格?

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第二段变换成动静结合的写法。辞格:比喻。第三段作者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感到难受,或许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强调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6、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全石以为底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皆若空游无所依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本文主旨: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10、小石潭记中表现喜的句子有。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11、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2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1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然后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再寻到小潭。

13、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而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17.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

19.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

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而本文中,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

20.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特点?

4个方面:(1)水特别清澈;(2)以整块的石头为底;(3)潭岸岩石形状各异;(4)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姿。

21.第二段作者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

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由鱼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以及游人清晰地看到鱼在水中的活动衬托出来,是1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方法叫侧面描写。

22.潭西南的小溪有什么特点?曲曲折折,被两岸的地势和草木遮挡掩映,时隐时现。

23.从听水声心乐之,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到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

听到悦耳的水声,看到美丽的小石潭,欣赏着美丽的鱼儿,作者感到快乐,暂时忘掉了烦恼失意,然而眼前景物的幽深寂静又使他感到凄凉难耐。

三 : 《小石潭记》说课稿

本文标题:小石潭记课文-《小石潭记》说课稿3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412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