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之句子成分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5 所属栏目:议论文基础知识

一 : 语文基础知识之句子成分分析




杜娟
一)知识要点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补语<>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格式:“谁”+“干什么”
(主语)(谓语)(宾语)
例:杨亚‖写字
主 谓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 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主语)(谓语、宾语)
例:猫‖捉鱼
主谓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   谓 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他‖是学生
主谓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画眉唱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示例及练习部分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主干:鲁班是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主干:生产力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主干:鲁班接受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主干:鲁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
主干:蔡伦出生.
练习:
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11、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
12、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
13、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
14、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
15、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
16、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
利用语法结构分析处理病句问题
碰到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结构,准确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检查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没有毛病。例如:
(1)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2)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分析:
把第一句的所有定语、状语都压缩掉,剩下的主干是“发现提供证据”,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是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搭配是合理的;第二句的主干则是“青年担负建成强国”,很显然,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谓语中心语“担负”和“建成强国”不搭配,“担负”后边一般要有“任务”“使命”“责任”等词语作宾语或宾语中心语。这个句子缺少这类词语,因此使人觉得话没有说完
病句中的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人民日报》1993年6月11日)
蚂蚁治疗类风湿专科门诊开诊不久……小小蚂蚁的神效开始走向世界。(《生活与健康报》1991年1月29日)
冬季天寒,乘客迅猛增大。(《北京交通安全》1990年10月15日)
分析:
上面三个病句都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此类病句可用缩句去来检测。如病句一紧缩后的句子主干为:母牛被流传。这明显不对,被广为流传的应是母牛的故事。病句二也可缩减为:神效走向世界。“神效”只能震动或传遍世界,用“走向”来搭配不妥。病句三的错吴更加明显,“乘客”不能增大,增大的是乘客的数量,所以在“乘客”后加上“流量”二字即可。
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通常的动宾搭配不当有以下几种情况:
(l)一动词带一宾语:
广东湛江市举行首届教育艺术节。(《戏剧电影报》1995年2月)
据广州中心气象台资料显示:广州市……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节的最高气温。(《新民晚报》1999年2月18日)
前一句应把“举行”改为“举办”,后一句中“创”与“气温”明显不搭配。《现代汉语词典中》中“创”解释为:开始(做);(初次)做。对象必须跟“做”联系上,气温是客观的,不能“做”,改为“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行的气温最高记录”,句子就通顺了。
(2)一动词带多个宾语:
在娘娘庙前感受了旺盛的香火和虔诚的气氛。(《北京青年报》1990年2月20日)
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感受和状态。(《文汇报》1995年3月17日)
这两句中作宾语的名词短语只有一个可以和该动词搭配。病句一中“感受气氛”是正确的,但绝不能“感受香火”,应改为:在娘娘庙前目睹了旺盛的香火,感受了虔诚的气氛。后一个病句依此类推可改为: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感受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心情,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状态。
定中搭配不当:
这里大有藏龙卧虎的人才啊!(《青年报》1991年2月1日)
定语“藏龙卧虎”与中心语“人才”搭配不当。“龙”、“虎’嘟比喻人才,再去修饰“人才”便重复了;且“藏”、“卧”含“有”之意,与谓语重复。整句可改为:这里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状中搭配不当:
人们众口一辞地认为……(《北京广播电视报》1990年3月6日)“众口一辞”与“认为”搭配不当。
“众口一辞”显然是形容人们说话,这里却用来修饰“认为“这一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不妥。很简单,将全句改为:人们众口一辞地说……
搭配不当训练::
1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
(“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进入WTO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
2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
(“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3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4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5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6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是“改正”。)
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
1.主语残缺
【例】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2005湖北卷5B)
〖析〗缺主语,应在“一腔热血”加“的人”。
【例】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2005广东卷4D)
〖析〗“既可以用来……”主语应该是“小刀”。可将“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改为“随身携带的精制小刀”。
更多的是由于使用介词不当而导致主语残缺。
【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2005浙江卷5B)
〖析〗介词结构“在……中”使句子缺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
【例】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04青海卷)
〖析〗介词“对”的使用使句子没有了主语,删掉“对”,“我们”就是主语。
2.谓语残缺
【例】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析〗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例】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析〗在“突然”之后加上“发现”或“看见”,作谓语。
3.宾语残缺
【例】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2004全国卷Ⅳ)
〖析〗缺宾语中心语。应在“4万元”后加“的处罚”,与“给予”搭配。另外,“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还有毛病。
有的句子,谓语是并列短语,其中某一词语缺少宾语,如:
【例】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2005全国卷Ⅲ4D)
〖析〗“羞辱”缺少宾语,应改为“羞辱厂家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杜娟

二 : 语文基础知识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

基础知识

1按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www.61k.com]

轩xia( ) piān( )然 狼jí( ) 飞shù其间( )穷愁 liáo 倒

残损( ) 两栖( ) 箱箧( ) 无人问津( )杀戮 .....①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 )唐!他触目丧怀,自然情不得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 )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② 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dùn( )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mǐn( )感的神经末梢。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栖椎jí 褶皱zhě 遗骸.xī 脊...hái

B翩然piān 匀称井zǎo 矗立chù ..chang 藻..

C娴熟xián 祈祷qǐ 连翘途zài ...qiáo 载.

D取缔细xiān 地窖.dì 纤..jiào 面颊.jiá1.

3、下列每组加点字注音中均有一处错误,请先用横线标出,然后在题后括号内写出正确的注音。

(1)镂(lóu)空 归咎(jiù) 琐屑(xia) 惟妙惟肖(xiào) ( ) ....

(2)顷(qǐng)刻 追溯(sù) 两栖(qī) 转弯抹(mǒ)角 ( ) ....

(3)褶(zhě)皱 荒谬(miù) 烦躁(cào) 鸣钟击磬(qìng) ( )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棘手(jí) 古刹(shà) 稍纵即逝(jí) 绿草如茵(yīn) ...

B.浣妆(huàn) 巉岩(chán) 潸然泪下(shān) 古褐苍苍(ǎi) ....

C.睿智(ruì) 倏地(yōu) 汗流浃背(jiā) 无稽之谈(jī) ....

D.虬松(qiú) 曝晒(pù) 清澈剔透(tī) 栩栩如生(xǔ) .....

5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6.成语辨析——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分别找出来并改正。(4分)

名副其实 转弯摸角 消声匿迹 不可名状

束手无策 无动于忠 迥然不同 长途拔涉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

A.矜持 水泄不通 瞬息万变 追根朔源 大相径庭

B.逶迤 虚无缥缈 纷至沓来 风尘仆仆 矢志不渝

C.蔓延 劫后余生 容光涣发 分道扬镖 夜不能寐

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 语文基础知识

D.璀璨 完美无瑕 风度翩翩 首曲一指 飞沙走砾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2分)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www.61k.com] ....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画蛇添足。 ....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塞翁失马,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

9. 选择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2分)

A 赵翼在《论诗》中谈起诗歌的创作、鉴赏的时候提出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主张,其大气与狂放由此可见一斑。 ....B今天的海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宽阔车水马龙。 ....

C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肆无忌...惮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

D我们要勇敢的面对困难,遇到困难不能总是退避三舍。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

B.老百姓对脍炙人口的三鹿劣质奶粉事件感到震惊。 ....

C.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

D.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

1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

B、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

大。

C、西子湖畔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

D、“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把我国三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

12、请用恰当的成语替换下列句子中的画线文字。(3分)

(1)设计者和匠师们按照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2)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岂能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3)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之中,言谈举止更要注意文明。

1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从“红心蛋”到“三鹿奶粉事件”,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并非偶然。②其中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③对于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使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回避。④全国所有的食品企业必须反省自身,努力把好质量关,重新树立品牌形象。⑤政府部门也应尽快健全并建立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的食品安全防范机制,同时必须加大依法处罚的力度。 第 句,修改意见: 。

31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古代诗歌中写水的句子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送别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雪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战争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默写出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古诗文名句(课内外均可)。 , 。

38乡泪客中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海夕漫漫。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2分) 现代文阅读

匆匆(朱自请)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在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

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实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

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

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①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够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

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922年3月28日

11、文章开头写了哪些自然现象?请加以概括。(3分) ; 12、从第二段看,“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的原因是什么?(2分) 13、从文中画线的两句中任选一句,指出它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3分) ①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14、第四段中,作者用了一连串问句,表达了他的哪些感慨?(2分)

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 语文基础知识

子在下面的横线上再写一个句子。(www.61k.com)(2分)

例句:时间在农民辛勤的耕耘中,结成了金黄的麦穗。

,。 (二)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3分) 花

⑴他在为工作埋头忙碌过冬季之后,终于获得了两个礼拜的休假。他老早就计划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到个风景佳丽的观光胜地去,泡泡音乐厅,交些朋友,喝些好酒,随心所欲地休息一番。

⑵临行前一天下班回家,他十分兴奋地整理行装,把大箱子放进轿车的车厢里。第二天早晨出发前,他打电话给他母亲,告诉她去度假的主意。

⑶她说:“你会不会顺路经过我这里,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天,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 ⑷“母亲,我也想去看你,可是我忙着赶路,因为同人家已约好了见面时间的。”他说。 ⑸当他开车正要上高速公路时,忽然记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于是他绕回一段路,停在一个花店门口,打算买些鲜花,叫花店给母亲送去。他知道母亲喜欢鲜花。

⑹店里有个小男孩,正挑好一把玫瑰,在付钱。小男孩面有愁容,因为他发现所带的钱不够,少了10元钱。

⑺他问小男孩:“这些花是做什么用的?”

⑻小男孩说:“送给我妈妈,今天是她的生日。”

⑼他拿出钞票为小男孩凑足了花钱。小男孩很快乐地说:“谢谢你,先生。我妈妈会感激你的慷慨。”

⑽他说:“没关系,今天也是我母亲的生日。”

⑾小男孩满脸微笑地抱着花转身走了。

⑿他选好一束玫瑰、一支康乃馨和一束黄菊花。付了钱。给花店老板写下他母亲的地址,然后发动车,继续上路。

⒀仅开出一小段,转过一个小山坡时,他看见刚才碰到的那个小男孩跪在一个小墓碑前,把玫瑰花摊放在碑上。小男孩也看见他,挥手说:“先生,我妈妈喜欢我给她的花。谢谢你,先生。”

⒁他将车开回花店,找到老板,问道:“那几束花是不是已经送走了?”

⒂老板摇头说:“还没有。”

⒃“不必麻烦你了,”他说,“我自己去送。”

⒄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然冷,但他似乎看到母亲站在阳台上挥着手,叫着他的名字,她笑着。

16、这篇小说出现了“小男孩”和“他”两个人物,谁是主人公呢?为什么?(2分)他具有什么性格特征呢?(2分)

用。(4分)

的话说得很委婉,请找出其中的委婉用词,并指出母亲的真正想法。(2分)

是什么?(2分)

三、巴东三峡(节选)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猴子现在虽说看不见了,三峡中山水的险恶形势,我想同往日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在江南住惯了的人,一旦走到这种地方来,不知道要生出一种什么样的惊异的情感。好比我自己,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剑削成一般的山崖、怒吼着的江水,只有赞叹,只有恐怖。万一那山顶上崩下一块石头来,或是船触着石滩,那不就完了吗?到了这种地方,无论什么人,没有不感到自己是过于渺小,自然界是过于奇伟的。

船从宜昌上驶,不到一刻钟,山就高起来,绵延不断,一直到重庆。在这一千多里的长途中,以三峡的形势为最险恶。在三峡中,又以巫峡山最高,江最曲折,滩流最急,形势最有变化。

????

三 : 文言文基础知识

常用虚词用法

(之)  在文言文中常用作代词、助词,有时也用作动词。

一、用作代词

1.“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在句中作宾语。例如:

    (1)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它,他们不好的地方就 改正它。

2有时也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们)”、

“你(们)”。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您要怜悯(我)而让我活下去吗?

3.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或远指,相当于“这”、“这样的”、“那”、“那样的”。例如: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二、用作助词   

1.“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例如

(1)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里面,再不医治,将会更 加严重。   

(2)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永州的百姓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

2.“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    (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活着呀。

(2)而两狼之并趋如故。(狼》)——但是两只狼一起追赶(仍然)像先前一样。   

3.“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有什么简陋的呢?

(2)惟弃秋之为听。(《弃秋》)——只听弈秋的讲解。

4.“之”用在表示时间久暂的单音词或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调整音节或舒缓语气的作用,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可不译。例如: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好一会儿,(狼的)眼睛好象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2)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庄公将要击鼓进军。

三、用作动词  “之”用作动词,充当谓语,相当于“去”、“往”、“到”。例如: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陈胜)又暗地让吴广到驻地附近杂草丛生的神庙里。

(2)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我想去南海,(你看)怎么样?   

[者]  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虚词,常用作结构助词和语气词。

一、用作助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动宾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有指代作用。相当于“……的人”、“……的事物”。例如: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这不是离我们远的东西看着就小,离我们近的东西看着就大吗?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徒步行走的人在树下休息。

2.“者”跟它前面的词语组成比况性结构,用在句末,表示相似于某种状况,常与“若”、”似”配合使用,相当于“象……样子”。“象……似的”。例如:(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但是(老虎)来回观察毛驴,觉得(毛驴)象没有什么特殊

本领似的。

(2)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他说着这些话,脸上好象很悲伤的样子。

3、用在数词的后面,一般指几种人或事物。例如: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仁人的心理,也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理活动。二、用作语气词

1.用在判断句中的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2.用在叙述句或描写句的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有时:语前加一“有”字,形成“有……者”的格式。一般可不译也可译为“的”。例如: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

(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有(个)姓蒋的独享那(捕蛇的)利益三代了。

3.用在因果复句的前一分句句末,把结果或现象提示出来,后一分句申述原因或理由。例如:(1)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虽然如此),但是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占有天时不如占有地利(更重要)。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活板》)——不用木料做字模,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密,沾上水就高低不平了。

[所]  用作助词,偶尔也用作名词。

一、用作助词

1“所”字经常用在动词、动宾词组或形容词之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有指代作用。一般充当主语或宾语。相当于“……的(人、事、地方)”,或“所……的(人、事、

地方)”。例如: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这个(打渔)人一件一件地为(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了自己听到的事。

(2)衣食所安。(《曹刿论战》)——衣物食品这类安身的东西。

2.“所”用在动词前,后面再加上“者”构成“所……者”格式,译法与不加“者”同。例如:(1)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刻舟求剑》)——船停下来了,就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2)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冯婉贞》)——傍晚的时候,所杀死的敌人大约百十来人。

3.“所”用在介词“以,从、为、由”等之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一般可充当主语、宾语或判断句的谓语,可分别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人物、处所、原因以及方式方法等等。相当于“……的人”、“……的地方”、“用……方法”和“……的原因”。例如:

(1)是吾剑之所从坠。  (<<刻舟求剑))——这儿(是)我的剑掉入水中的地方。  

 句中的“所从”,即“从所”,表处所。

(2)行拂乱其所为。(《孟子》二章)——(上天)用种种行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句中的“所为”,即所做的事情,表动作行为。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和尽忠陛下的职责。

 句中的“所以”,即“以所”,表凭借。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的原因。

句中的“所以”,即“以所”,表原因。

4.“所”与介词“为”配合,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所”不译,“为”可译作“被”。例如: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毕升死后,他的那些印模被我的弟侄们得到了,至今还(一直)保存着。

5.“所”常与“有、无、何”结合,组成“有所”、“无所”、“何所”的格式,相当于“有什么……”、“无什么……”、“所……什么”。例如:(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种没有的。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未兰诗》)——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问姑娘想念的是什么?姑娘没有什么思念的,姑娘也没有什么想念的。

6.“所”用在数量词之后,表示概数。相当于“左右”、“上下”。例如:从弟子女十人所。(《西门豹治邺》)——跟随的女徒弟约十人左右。

二、用作名词,表示处所、方位。例如: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一定能使军队内部团结一致,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而]  用作连词。是文言文中起关联作用的虚词,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它连接的两个部分,或表示并列、相承的关系,或表示转折、递进的关系。有时也表示修饰的关系。“而”偶尔还可用作代词,但在初中文言课文中尚未出现过,故此项不作例释。

1.“而”表示前后相承关系,相当于“就”。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第一次击鼓,官兵的士气就上来了;第二次击鼓,士气就逐渐衰退;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2.“而”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而且”,有时也可不译。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永州的郊野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黑色的身体,带有白色的花纹。

3.“而”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可是”、“但是”。例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千里马(是会)常常有的,可是(识马的)伯乐(却)不(会)常常有。

4.“而”表示条件、因果关系,连接的两项,或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相当于“那么……就”、“因而……就”等。例如: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答司马谏议书》)——名称和实际是否相符的问题已经明白了,那么天下的大道理就弄清楚了。

5.“而”表示假设关系,一般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例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各位如果有(这个杀敌的)想法,看我的马头(所向)就可以了。

6.“而”表示修饰关系,它所连接的两项,具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即前项是后项的状语。相当于“着”、“地”。有时也可不译。例如;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河曲的智叟笑着劝阻他。

  (2)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清晨前往,傍晚返回。

(则)  在文盲文中常用作连词,连接动词和动词性词组,连接分句与分句,表示承接关系或转折关系。有时也用阼副词。

一、用作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例如:

(1)沾水则高低不平。(《活板》)——沾上水就会高低不平。

(2)吾恂恂而起,视其击,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我提心吊胆地爬起身,看看那瓦罐,我的蛇还在里面,就放心地睡觉了。

2.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可是”、“反而”等。例如:

(l)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反而非常快速。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差役上,(我的死)比起我乡邻的死来,却已经在后边了。

3.表示假设条件关系,相当于“假如”、“如果”。为与前一分句的“苟÷若、如、向”等假设词相呼应,可以译作“如果……就”或“假如……那么。”例如: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如果从前我不做(捕蛇)这种差役,就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4.表示选择关系,与"非”组成‘非……则……”句式,相当于“不是……就是”.例如:

 非死则徒尔。(《捕蛇者说》)——不是死了,就是搬迁了。   

二、用作副词“则”用在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强判断语气,相当于“是”、“就是”、“原来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这就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

(以)  在文盲文中主要用作介词、连词,偶尔也用作副词、代词,与“为”字配合,组成“以为”或“以……为”的格式,可以用作动词。

一、用作介词 “以”作介词用时,跟后面的词语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工具、凭借、原因和依据等。

1、表示工具时,相当于“拿”、“用”、“把”。例如;(1)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拿当代的大事询问我。

(2)以草火烧,瞬息可成。(《活板》)——用柴火烧烤,一会儿就可制成。

2.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事物,相当于“凭”,“按照”、“根据”。例如: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你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它的是非),也一定按照实情(去处理)。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多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相当于“因”、“因为”、“由于”等。例如:(1)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可是我由于捕蛇独自活了下采。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他们)不因客观环境(称心)就高兴,也不因个人(失意)而悲伤。

二、用作连词

1.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例如: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皇帝)的缘故,皇上就派(他)到外面去带兵。

2.连接两个动词或词组,表示目的,相当于“来”、“用来”、“以便”等。例如,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一只狼正在柴禾堆中掏洞,打算将钻进去,以便从背后攻击屠户。

(2)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载这件事。

3.连接两个动词或词组,表示结果,相当于“以致”、“因为”等。例如: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陛下)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下臣)忠心进谏的言路啊。

4。“以”用在偏句开头,表示假设,相当于“假如”、“如果”。例如:

  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如果咬了人,(谁都)没有防治它的办法。

5.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行动的方式,相当于“而”,可不译。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贵州没有驴,有好事的人用船装着运进去。

6.“以”与“是”组成顺承连词,构成“是以”或“以是”的格式,相当于“因此,,。例如:

(1)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扁鹊见蔡桓公》)——(桓侯的病)现在已深入到骨髓,我因此不再说话了。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因此大家公议推举向宠作中部总督,

7.“以”连接“上”、  “下”、  “往”、  “来”、  “东”、  “西”、“南”、“北”等词,表示方向,时间、处所或范围。可译作“以”、“往”等。例如:

(1)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我)接受任命以来,日夜忧愁叹息。

(2)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陈涉世家》)——(陈胜)就命令符离人葛婴率领军队攻取蕲县以东的地区。

 三、用作副词  “以”用在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极高,相当于“太”、“甚”。例如: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士兵们买了鱼烧来吃,得到鱼肚里的那张字条,本来(就)觉得事情太奇怪了。

四、用作代词  “以”作近指代词用,相当于“这”、“这么”。例如: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那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即使骑着奔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呀。

 五、“以”与“为”配合,用作动词

1.“以”与“为”结合,构成“以为”,“以……为”的格式,相当于“认为”。例如:

(1)以为妙绝。(《口技》)——(都)认为(表演得)妙极了。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有的认为死了,有的认为跑了。   

(3)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我认为宫廷里的事务。

(4)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我认为大王的攻打宋国,同这个人害偷窃病一样。

2.“以”与“为”结合,构成“以为”、“以……为”的,式,相当于“拿(用、把)……当作……”。例如:(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但是捉到蛇把它杀死晾干后,拿它当作药饵。

(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老虎看见驴,好大好大的家伙啊,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3)子墨子孵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子墨子解下衣带圈起来算是一座城,拿木片当作(守城的)器械。

(其)  在文言文中常用作代词、副词、连词和助词。

一、用作代词

1“其”用作代词,指代人、事、物。表他称的相当“他(们)”、“他(们)的”、“她(们)”、“她(们)的”、“它(们)的”。在句子中主要作定语。例如:(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饲养马的人不晓得按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养啊。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避之。  (《曹刿论战》)——我(下车)看见他们的车迹乱了,(登上车又)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才去追击他们。

2.“其”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其中”。如: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稍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其中一只狼象狗一样坐在(屠户)的前面。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这(或“那”)人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象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二、用作语气副词

1.“其”用于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大概”、“也许”等。例如: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也许(或“大概”)一定会说:“要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要在天下人安乐之后才安乐”吧!

2.“其”用于表示疑问、反问或转折语气,相当于“难道”、“又”、“那”等。有时也可不译。例如:(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凭(你)年迈所剩的余力,并不能去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2)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冯婉贞》)——我们村(周围)千里都是平原,却和他们的枪炮对抗,那怎么能取胜呢?

 三、用作连词   “其”作连词,用于抉择的问句,表示选择,相当于“是……还是……”。例如:呜乎!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唉1是真的没(千里)马呢?还是确实不知遭什么叫(千里)马呢?    

    (乃) 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副词和代词。

  一、用作副词

 1.表示相承关系,相当于“就”、“于是”、“才”。例如:(1)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活板》)——打算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才(在铁框子里)密密地排上字模。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以前)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整岳阳楼。

 2.表示判断语气的,相当于“是”或“本来是”。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应当立为国君的本来是公子扶苏。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竟”、“竟然”。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桃花源中人)问(渔人)如今是哪朝哪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二、用作代词“乃”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你的”。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儿》)——宋王朝的军队北伐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祖时不要忘了告诉你的父亲。

(于)  文盲文中常用作介词,由它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常放在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在翻译时应提到谓语前充当状语.如果“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在句中用作状语,翻译时位置可以不动。

1用在动词之后,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相当于“在”、"到”。例如: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与齐国军队)在长勺交战。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

2.用在动词之后,时间名词之前,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作补语,相当于“在(到)……时候”。例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捕蛇者说》)——自从我家三代居住(在)这个乡里,算到现在有六十年了。

3.介绍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对于“对”,  “对于”、“向”、“给”等。有时可不译,有时也可译作“跟”。’例如:(1)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握蛇的山神听到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把)这件事报告给天帝。

(2)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我打算告诉给掌管收租税的官吏。

4.用在形容词之后,介绍出比较的对象,相当于“比”。例如:

苛政猛干虎也。((捕蛇者说,)——残暴的政治比老虎还凶猛啊。

5、用在动词谓语之后,介绍出范围,相当于“在……方面”。例如: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楚国在土地方面有余而在人口方面却不足。

(夫)  用作助词,有时也用作代词。

一、用作助词

1用作发语词,放在句首,引起议论或强调的作用。可不译。例如;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打仗是靠勇气的。

 “夫’和别的字连用,组成“若夫”、“且夫”等,放在句首,也表示引起议论。相当于“像那……”、“要说那……”的意思。例如: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像那连绵的阴雨密密麻麻地下着,一连几个月不放晴。

2.用在句末,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相当于“呀”,“了”、“吧”。例如:今若是焉,悲夫!(《黔之驴》)——(毛驴)现在象这样(被老虎吃掉)了,可悲呀1

二、用作代词  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这些”、“那、那些”等,例如: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叶公好龙})——(叶公)是喜欢那像龙而又不是龙的东西。

    三、用作名词   用作普通名词时,“夫”是成年男子的通称,女子的配偶,丈夫,旧时指从事体力劳动或被役使的人,如车夫、马夫、渔夫、役夫、民夫等等。例如: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口技》)—不一会儿,小儿于(也被)惊醒了,大声啼哭。(她的)丈夫也醒了。

(也)  用作语气助词。

1用在句尾,表示加强判断和解释的语气,翻译时加判断词“是”,或以“呵”、“呀”对译。例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子子孙孙,代代相传,是没有穷尽的。   

2.用在句尾,表示加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相当于“啊”、“是……的”。例如:小惠未偏,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小恩小惠不能普及到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3.用在疑问、反诘句末,表示疑问、反诘语气,相当于“呢”。例如: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想要它跟普通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用在句尾,表示命令或祈使语气,相当于“啊”、“呀”,也可不译。例如: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这里的情况)不能和外面的人讲啊1

5、用在主语或时间名词及状语之后,或复句的前一分句的句尾,起停顿作用,可以不译。例如;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黔之驴》)——(驴)形体的庞大好像有美德,声音的宏亮好像有本领。

(乎)  常用作语气助词或介词。一、用作语气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和“呢”。例如: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怨恨(捕蛇)这个差使吗?

2.用在句末,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例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现在逃亡也是死,发动大事(指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吧!

  “乎”与表示测度语气的副词“其”、“得无”等连用,在测度语中含有委婉的反诘语气。例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够没有不同吗?

3.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呢”。例如;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还厉害的呢]

4.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不亦……乎”的句式是一种习惯的委婉反诘用法。相当于“吗”、“呢”、“吧”。例如: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象这样去打捞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

   “乎”与表示反诘语气的副词“岂”、“宁”或与表示肯定语气的副词“敢”等连用,构成“岂……乎”、“宁……乎”、“敢……乎”的句式,加强反诘语气,相当于“呢”、“吗”。例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二、用作介词  “乎”有时用在句子中间,同“于”字,相当于“在”。例如:

今虽死乎此。({捕蛇者说,}——(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差使上。

(焉)  语气助词,有时也用作代词或兼词。

一、用作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肯定,感叹或疑问的语气,相当于“了”、“呢”,或不译。例如:(1)今其宣十无一焉。((捕蛇者说》)——现在他们的家十(家)没有一(家)了。   

(2)虽我之死,有于存焉。(《愚公移山》)——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呢,

二、用作代词

1.  用作疑问代词,通“安”,常用在反诘句中的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哪里”、“哪儿”、“怎么”等。例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况且往哪儿堆放泥土和石块?

2.用作人称代词,代事物,同“之”,相当于“它”。例如;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我)小心地喂养它,到(规定献蛇的)时候交上它。

三、用作兼词 “焉”用于句末,有时还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的含义,相当于“于之”、“于是”、“于其”。介词“于”表处所。“之”、“是”、“其”是指示代词。可译作“在这里”、“在哪里”、“在其中”等。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三个人同行,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

(哉)  用作语气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例如: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啊!(王叔远)的技艺也真是太灵巧奇妙了啊!

2.句中如有疑问代词,“哉”在句末即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例如: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之人的心理活动,(我想)也许会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理,为什么呢?

3“哉”常与“岂”、“安”等配合使用,构成“岂……哉”、“安……哉”的句式,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呢”、“难道(哪里)吗(呢)”,“怎么……呢”等。例如:(1)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哪里象我的乡邻天天有死亡的威胁呢!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矣)  语气助词,

1.“矣”用在陈述句句末、,相当于“了”、“啦”。又有表已然、将然和由假设推出必然之分,表已然,有“已经”的意思,表将然,有“将要”、“就要”的意思;表假设推出必然,有“如果……那么就……”的意思。例如: (1)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表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2)小敌去,大敌来矣。(<冯婉贞))——小股的敌人撤走了,大股的敌人就要来了。  (表将要发生的事情)

(3)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如果我不做这个捕蛇的差使,那么早就已经困苦不堪了。(由假设推出必然)

2.“矣”用在感叹句句末,相当于“啊”、“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你太不聪明了!

3.句中有疑问代词时,“矣”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例如:

事将奈何矣?(《触誊说赵太后》)——事情将怎么办呢?   

4.用在祈使句句末,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吧”。例如:须叟,豹曰:“廷椽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西门豹治邺》)——一会儿,西门豹说;“廷椽起来吧,看样子河伯留客很久,你们都散去回家吧!”

5.用在句中,或前一分句句末,表示停顿语气,以引起下文,相当于“啊”、“了”。例如: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船已经行进了,可剑却是不走的。

  对以上部分文言虚词的特点和用法,只作了扼要的介绍和归纳。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学习文言课文时,要多留意虚词的用法。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虚词一旦离开了具体的文句,就难于确定它的意义和用法。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以期更广、更深地理解和把握文言虚词的特点、解释和用法。

本文标题: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之句子成分分析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557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