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生命教育教案-19 生命 生命(教案)

发布时间:2017-08-03 所属栏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 : 19 生命 生命(教案)

发布时间:2017-04-09

一 、作者介绍
有人这样说:(大屏幕出示)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这个人就是杏林子。(出示杏林子简介)
杏林子
原名刘侠,1942年2月28日生于西安,自12岁起,杏林子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等于被宣判了漫长的死刑,在死亡之前是无尽的疼痛。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他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她成了一个12岁就被病魔缠身的女孩。
  残而不废的她,凭着坚强的毅力,著有四十多本著名的散文、小说、传记、剧本,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她组织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致力于推动残障福利工作。在她离世后把躯体捐给医院,供“类风湿性关节炎”教学研究。
 
二、加标点,强化标点运用
1、在杏林子的著作中就有这样一篇文章,(板书:生命 生命),文章的题目非常特殊。如果让你给题目加个标点的话,你觉得什么标点比较合适?
预设:“?”对生命的一种质疑。对生命的一种思考
     “!”对生命的一种坚定。对生命的一种信念
     “,”对生命的一份淡定。
三、初读全文,理清课文脉络
1、每一个符号都印证着杏林子对生命的态度。杏林子以这样一种形式为题,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文中找一找,生命究竟是什么?
其实全文中杏林子并没有对“生命是什么”做正面回答,那她是以怎样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的呢?
2、概括小标题(板书: 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静听心跳)   作业1:概括杏林子资料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故事说成一个词,这是一种能——概括的能力,了不起。
3、看杏林子资料,训练概括能力。
四学课文,感受生命
1、出示课文片段: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2、学习生字、新词
骚扰 动弹   挣扎      欲望      鼓动      震惊      跃动(结合拼音,纠正读音)
出示弹和扎两个多音字进行教学。鼓动意思的选择。
3、关注文中关联词,体验作者情感
只要……就……      ……但……
4、反复,升华情感

发布时间:2017-04-09


那样……那样……     标点“!”    完成作业2:作业本第3题
5、标点辨析,直指中心
最后一个“!”为什么不是“。”而是“!”?   板书:(不放弃)
6、作业3:背诵课文片段
五、结课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不放弃。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瓜苗成长”“静听心跳”,这两个小故事又将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呢?

二 : 生命教育教案生命教育教案

生命教育教案

大悟县东新中学 熊朝霞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探询生命的独特性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独特与可贵,学会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www.61k.com)

2、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爱护自然的意识。

能力与知识:

1、认识生命的独特和可贵, 逐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对生命存在的价值的理解能力 。

2、让学生知道任何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美丽和神奇,学会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3、理解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培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生命的独特与可贵,学会呵护生命。

教学难点:理解生命的可贵并能热爱生命和善待生命。

[教学过程]

生活在线---?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

(故事概要):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人来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被干死。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拣起水洼里的小鱼,用力把它们仍回大海。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回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仍?谁在乎呢??

生命教育教案 生命教育教案生命教育教案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www.61k.com)?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交流体会:读了以上材料,你的感想是什么?

归 纳: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学会善待生命,因为各种生命是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

探究平台

一、人类生命的独特性

1、生命的奇迹

(1)?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生命是可贵的。欣赏一段图片(内容是关于美丽的自然,可爱的生命方面的。)

学生交流感受:看到图片,你联想到了什么?

(这组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在蔚蓝色的大海里,海豚在飞跃;一群天鹅在蓝天展翅翱翔;草地上,长颈鹿正踱着悠闲的步子……这个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美丽,充满了生机。)

(2)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人类又是如何产生的? (事先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

(3)你们知道自己的生命是从何而来的吗?(播放《爱的奇迹》的一段素材)

归 纳:生命是来之不易的,而我们每一个人以极小的概率,幸运地来到了这个世界。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将我们带到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感受生命的孕育过程中,你们是否意识到了这些:十个月的孕育,需要消耗母亲多少的精力,而母亲却默默地承受着;十多年的养育,父母又要付出多少心血,而他们却无怨无悔。

欣赏一篇散文:体验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见课件)。

2、我是独特的

自从地球上有了最早的生命,世界就变的如此美好,生命因自然而存在,自然因生命而美丽。自然界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各具特点,千姿百态的。

活动A:物体的独一性

生命教育教案 生命教育教案生命教育教案

采集同一植物的?相同?叶子,仔细观察差异。[www.61k.com)

活动B:看看我的独特印记 (填写表格)

在小组内比较每人的大拇指印以及说明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等,由一人负责记录,然后在全班念其中一个人的介绍,大家来猜。

活动C:讲述名人故事,说明每个名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比如:提到水浒里的爆脾气都知道是李逵,青面的是杨志,纹有九条龙的是史进;红楼里像辣椒又心狠的是凤姐,多愁善感且多病的是林妹妹;如果不说时代也许同学们也知道我说的是谁:他年轻时就掌有重权,是三军大都督,有智慧,但嫉妒心强,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聪明,后来被人气死了。——周瑜

归 纳:通过活动,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动物,植物各具特点,人类也一样。就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类中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生命是独特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每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的确,每一个生命都有其不同的天赋,兴趣和气质,你的生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代替你!每一个生命不仅是独特的,而且是有限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任何代价都换不回来,我们必须热爱生命,珍重生命。

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故事接龙] 讲述一个生长在孤儿院里的男孩子的故事,让同学们续尾。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总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

生命教育教案 生命教育教案生命教育教案

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成?稀世珍宝?。(www.61k.com)

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院长。院长望着男孩,说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会有意义,有价值。 [所思所悟] 材料展示

(1)有一位老音乐家,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会按4/4拍铡的。为此,人们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因为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2)动物题材片《丛林赤子心》,是一部完全由动物出演的故事片。一只叫班治的小狗,在大森林里无意中发现了一窝失去母亲的幼狮。为了让它们重获母爱,小狗班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感化了一只孤身的母狮,让它担负起抚育幼狮的职责。片中的主角班治智慧而灵性,每个观众都会被它的爱心行为所感动,进而感受到真情的伟大与珍爱生命的责任。

(3)一组沉重的事实与数据:

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即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位的原因。在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

从材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许多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然而有的人却想轻易地毁灭自己的生命。这就是生命的悲剧,让人叹息。

1、生命的叹息

在我国,自杀已经成为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首位的死因。这真是一个可怕的事实。

(1)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2)我们为什么不能简单地拒绝生命?

归 纳: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短暂的,如何对待有限的生命,是我

生命教育教案 生命教育教案生命教育教案

们每个人都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www.61k.com)无论是得过且过,还是轻率放弃,都是对生命不负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既然生命是可贵而美丽的,那么我们对仅有一次的生命应当如何对待?

人们普遍赞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只有珍爱这有限的生命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她更美好,才能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绚丽,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2、生命的呵护

材料展示

(1)颁奖词: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让学生猜这是对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中谁的评价?

——李春燕?乡村女医生?的事迹。(视频)

(2)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将要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那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

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圣的光辉。

归 纳: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呵护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有时候,我们呵护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我们呵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3、生命的家园

(1)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所需的都是大自然所赐予的。举例说明。

生命教育教案 生命教育教案生命教育教案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爱护自己,爱护他人,还要爱护地球上的其他生物。(www.61k.com]

(2)或许,有的同学会说,人类是万物之长,是大自然的主宰,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地支配地球?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人类随心所欲的后果。

学生活动:

A、列举自己了解的已经消失的珍惜动植物。

B、列举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环境问题,比如沙尘暴、疾病、气候等。 归纳:人类的无知、贪婪破坏了世界原有的和谐和平衡,而这一苦果人类自己也难以幸免地要品尝。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人类与其他生物共有的地球。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一个人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

(3)朗读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

思考:?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

(鼓励学生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简要小结全课: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到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有限的,因而生命是可贵的。记得有人说过: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给我们提供了种种机会:让我们去爱,去学习,去工作,去欣赏花儿的美丽,去聆听鸟儿的歌唱,去仰望天上的星星……生命使我们能够认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领略大自然的五彩缤纷,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所以,我们应当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吧!

[课后实践]

1、自己动手,饲养一种生命体(金鱼、花草、乌龟、兔子等),细心照料,认真观察,作好记录。

2、写一封《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的信,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

4、 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题,调查本地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

生命教育教案 生命教育教案生命教育教案

我调查的是:

物种共有 种,

它们是

对本地区动植物生存状况,我感到欣慰的是:

我感到忧虑的是:

对当地保护动植物的建议:

三 : 《平分生命》教案2

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课文中蕴含着的无私奉献的人间真情,以陶冶学生的情感。
2、利用文中的一对近义词“震撼”、“震惊”为切入点,引发学生质疑、探究、主动学习。
3、体会揣摩文中的重点词句,领悟语言描写的内在规律。
4、进行读写练习,拓展、拓深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内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读感知
1、板书“生命”,齐读。
2、请用上合适的词儿来简单描述一下“生命”。
4、这“平分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快速轻声读课文,读完后请你用简炼的语言告诉大家你对课题的理解。
5、轻声自由读课文后交流(小男孩愿意拿出自己生命中的50年平分给妹妹)。
二、再读课文,引发质疑。
1、刚才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个基本的了解,现在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看谁眼睛最厉害,能准确地找出文中的一对最恰当的近义词。
2、刚才同学们找近义词找得又对又快,词义也理解得相当好,现在请仔细听同学读课文,认真思考:能不能用上这两个近义词提两个值得大家研究的有关课文的问题。
①指名分节读课文,并随时正音。
②交流提出的问题,经梳理后,确定:
a、为什么所有的人都震惊了?
b、医生为什么被震撼了?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相当好,现在我们就边读课文边研究这两个问题。
三、深读课文。
(一)为什么所有的人都震惊了?
(二)医生为什么被震撼?
四、回读课文,渲染情感。
1、同学们,这是何等震撼人心的骨肉深情啊!让我们带着对这男孩的崇敬,齐声朗读全文,共同感受这珍贵、无私、纯洁的人间真情。
2、学生齐读全文
五、拓展练习,丰富内涵。
妹妹经过抢救,脱离了危险,当他得知哥哥为她所做的这一切时,妹妹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合理想象写一段话。

四 : 《生命,生命》教案

教学内容
《生命  生命》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抓住主题或关键词,细致地研究课文,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2.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学生:反复阅读、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可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以用于课堂交流。
教师:查阅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屏幕投影: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师: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珍视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今天,我们要借助散文《生命生命》,再次感受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先由学生简介作者及其作品,然后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作者杏林子,本名刘侠,台湾女作家。陕西扶风人,1942年生,北投国小毕业。12岁时得了类风湿关节炎,至今全身关节均损坏,但写作不辍,先后出版多部文集,让灰心的人鼓足勇气,使畏缩的人勇敢地走在人生道路上。她在1980年当选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1990年获吴三连社会服务奖。1982年她创办了伊甸园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全台湾一百万残障朋友服务,把自己的爱心实践出来。她的主要作品有《另一种爱情》、《生命之歌》等,《生命  生命》一文选自《杏林子作品精选》。)
三、分析课文。
(一)整体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知理解课文,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2.请学生放声自由读课文或模仿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请学生在读课文过程中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大屏幕投影问题。)
①《生命  生命》讲述了哪三个事例?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请从文中指出相应的主题词。
②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两个例子举的都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
③三个事例、三点思考的侧重点有什么区别?试就这些思考再从生活中举出一两个事例。
【结合生活体验,锻炼学生深入探究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以上问题,在学生读文后,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然后由学生发言,同学之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点拨、引导。
教师小结:
1.三个事例分别是:a.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b.香瓜子在墙角的砖缝中长出一节小瓜苗;c.“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感受自己的生命。它们的主题词分别是:a.生之欲望;b.生命力;c.生命。
引发三点思考的相应的主题词分别是:a.意义;b.价值;c.奋斗。
2.这说明世界上任何卑微的生命都有顽强的生命力,更何况人。(学生谈不透时,教师可引导:作者举的动植物的例子都是不起眼的小生命,为什么不举狮子、大象等庞然大物,只说小飞蛾?不举参天大树,只说一棵小瓜苗?这样排序说明了什么?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3.三个事例分别侧重于生命自我珍视、生命的诞生和生命活动。从三个事例中引发对生命的三点思考:a.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使用生命;b.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c.珍惜生命、时间,不懈努力。(举例要切合课文内容,例如雷锋的例子切合第二点思考;张海迪、桑兰等又较切合第一点思考;而作者杏林子、张海迪又较切合第三点思考。)
(二)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1)由学生质疑,教师可参与讨论,适时指导。(2)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来,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点拨。
大屏幕投影问题(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1.课文中先说小瓜苗“长出小苗,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后边却说“它仅仅活了几天”,两者是否自相矛盾?
(引导回答时,有两个切入点:①为什么能“茁壮成长”?②为什么死了?)
2.作者开头写小飞蛾的例子,强调其“小”,目的是什么?
(再小的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
3.如何理解“从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生命是短暂的,人们要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尽量多做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事,使生命更有价值。)
4.“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具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
四、比较阅读。
请同学们速读课后同题文章《生命生命》(美国克伦·沃森的作品)。
思考问题:两篇《生命 生命》,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学生读文后,小组交流。教师鼓励进行比较,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完全可以尊重各人不同的爱好。要求回答“为什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借此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1.沃森的文章与课文所举的第一例主旨完全相同,课文从三个事例引发三点思考,沃森的文章则是细致地描写受伤的蜜蜂怎样极力挣扎。
2.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注重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的结合。沃森的文章文学色彩比较强。
五、小结。
身患顽症的杏林子从寻常小事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是很能启人心智的。学习这篇文章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多结合自己的实际共同探寻人生的哲理,教师多给予激励性评价,尽可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 : 《生命,生命》教案

                                              

青岛 吴乐琴                                           

教学目标 :

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设想:

初一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会很深刻,因此本课采用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并采用讲故事、引名言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教学难点 :揣摩词语的表现力,能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导、学、练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整体感悟

1.精心导入  (放音乐《命运》轻微播放)

同学们,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大家讲述的是癌症少女张默然的故事。张默然年轻的生命被癌症折磨的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的搏斗着。她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的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坚强。

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文章《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反而更强烈的呼唤生命,她写的文章《生命,生命》将再次带给我们对生命对人生的震撼。让我们共同品味作者的文章,感受作者的心灵。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生命,生命

目标: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感悟。

(以上内容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学生朗读或默记目标内容。

2.感知内容

(过渡)要学习理解解决一些问题,首先应当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因此请学生听读课文。听配乐朗读(可以是教师的配乐朗读,也可以是放录音),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问题组:①本文写的是什么内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可以用简洁的话概括)

②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带领大家朗读,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了对文章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必须亲身去体验一下,带领学生放声朗读课文。

㈡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

以上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驾驭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研读,通过具体的研读,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就会有更好的品味,从而更贴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主探究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①这篇文章共写了几个事例?

②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体悟文章的内涵。

⑧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④赏析语段中的好词语运用,比较分析看看,为什么用得好?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现象悟出大道理是很能启人心智的,同时,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教师引导学生朗读。

3.学法指导

对以上问题大屏幕投影后认真阅读,并教会学生自读和自学的方法。投影出示朗读方法。

朗读方法:①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②理解文章内容,揣摩写作意图,有感情的朗读,从朗读中解决思考题。

如:文章共写了几件事:三件飞蛾求生、瓜子抗争、倾听心跳。

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并品味赏析:允许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理由,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划出最精彩、最好的、最能表达感情的语句:用朗读方法进行朗读。学生可以互评,互相观摩学习。

赏析语段中的好词语运用,比较分析看看,为什么用得好:如“瓜子抗争”一例中的“竟然(居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倔强)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十分敬佩)!”能否换用括号里的词?为什么?以此来品味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居然”只有意外的意思,而“竟然”还包含着意想不到的另一种敬佩的情感(因为那是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恶劣环境啊);“倔强”只是一种性格,“不屈”不仅是性格,更主要是一种品格,一种不畏困难,顽强求生的向上的品格;“肃然起敬”是从心底里产生的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

4.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讨文章,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生命的三点思考。

学生同位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以互评,可以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质疑。教师在合作式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性总结:

第一点思考,是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是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㈢体验反思

1.质疑交流

文章结束了,研读学习后有哪些思考和体验?

大屏幕投影出思考质疑题:

①阅读本文后,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己对生命有哪些认

识?

②我们应当怎样去生活,对生命或人生是否有不同的见解?

学生可以交流;教师向学生质疑,学生回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质疑,教师作答,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

教师将本堂课做总结:著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一奥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自己的诺言,对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好好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珍惜生命,不懈努力,做出了坚定的回答。我们的雷峰也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让生命更有意义的颂歌。

学生也可以就我们应如何生活,对生命是否有不同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2.拓展延伸

请学生速读美国克伦·沃森的《生命,生命》,并与本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阅读,思考:两篇文章比较,自己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学生速读讨论后发言争论。教师评点并总结,指导学生能谈谈为什么喜欢,要求讲出喜欢的理由,以此培养赏析的能力。

教师总结:

文章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

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冰心老人的话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愿每一位同学都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

㈣延伸作业 

写一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如:人生的启迪

读《生命,生命》有感

(板书设计 习)

生命,生命

杏林子

飞蛾求生 应当珍爱生命

瓜子抗争} 让人生更有意义}

倾听心跳

点评:

此教案以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为主旋律,显著的特点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求知、有创新精神的良好学习品质。

从教学目标 上看,本课“目标明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齐备,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目标3:联系生活体验,畅谈对人生的理解。同时,三个目标之间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可操作性强。

从教学流程看,本课“清晰流畅”。突出了青岛市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行的“三板块、五环节”教学模式,又不拘泥于模式。除了“导、学、练”三板块的主体渗透外,五环节的流程紧密相连,过渡自然,严谨有序。精心导入  中,张默然和杏林子的遭遇令人震撼;整体感悟又将学生带入了对生命的理解;研读赏析中的局部揣摩,使学生对作者的创作意图更加明确;体验反思,在教师的疏导中,提出了对生命的三点思考,得出珍爱生命、热爱生命、让生命更有意义的情感体验;拓展延伸是对主题的升华和灵魂的深化。学生从中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

从教学方法看本课“灵活多样”。听读、齐读、竟读、品读、评读等,各种读书方法,意在教会学生学习。

本教案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握了语文教育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灵活而有力的语文课程的一个极好的范例。

(青岛普通教育教研室牛锡亭)

本文标题:生命教育教案-19 生命 生命(教案)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689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