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教学案例分析-《郑和远航》教学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9 所属栏目:语文教案

一 : 《郑和远航》教学案例分析

一、提挈中心,由表及里。
  1、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的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事件。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奠基人。课文有一段话总地概括了郑和下西洋远航的情况与意义。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
  2、交流,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与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①指名读句子。教师圈划“大”、“长”、“广”、“ 顶峰”。
  ②“顶峰”是什么意思。指导朗读,读出夸赞的语气。
  【采用变序手法,先抓住文章的“纲”,纲举目张。让学生整体感知郑和远航的情况和意义,牵一发而动全身,由点带面组织开展教学,使后面的教学形散而神不散。】
  二、以点带面,体会中心。
  (一)解读“规模大”
  1、导语:(指小黑板)为什么说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呢?我们首先学习体会到郑和远航的“规模大”,请大家默读课文,围绕这问题思考,圈圈划划,作批注。
  2、交流:从哪里体会到郑和远航规模很大?
  ①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学生说体会。点拨“人山人海”,指导朗读。
  ②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学生说体会。指导朗读。
  ③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学生说体会。
  点拨: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宝船”?
  要点:a、这些船大,雄伟壮观,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可乘1000多人;
  b、船上有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
  c、船上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等。
  点拨:船如此装备齐全、华丽雄伟,又如此多,可见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加以具体说明的?(列数字)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出示三张图片。指名读指导朗读。
  ④补充比较:
  哥伦布在1492年8月3日从西班牙出发了。他的船队由三艘大帆船和87名水手组成。
  1519年8月10日,葡萄牙的麦哲伦率领五条船和270名水手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环球航行。
  提问: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朗读:郑和远航,规模之大,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
  【从支点出发,引领学生自主读文,自觉与文本对话,抓关键句、重点词体会感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郑和第一次远航的规模之大。】
  (二)解读“时间长”、“范围广”
  导语:从哪里体会到郑和远航时间很长、范围很广?
  交流出示: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③,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①学生说体会。
  ②郑和远航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从中国太仓到非洲东岸,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航海事业,他把中国的古代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真不愧为一位顽强探索的伟大航海家。
③指导朗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三)解读“和平之旅”
  导语:郑和远航的目的是什么?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与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那么郑和是怎样与各国友好交往的呢?
  1、请大家读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郑和是怎样与各国君臣、各国百姓、各国商人交往的,划出有关语句,重点词语。
  2、交流讨论:
  ①郑和是怎样与各国君臣交往的?
  生读有关句子,说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想象:郑和向国王“递交国书”,“赠送礼品”时,会说些什么?然后指导朗读。
  ②郑和是怎样与各国百姓交往的?
  生读有关句子,说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想象:当地百姓看见宝船,“惊叹不已”,他们会说些什么?然后指导朗读。
  ③郑和是怎样与各国商人交往的?
  生读有关句子,说自己的体会,点拨“乐意”、“赠送”。
  3、补充:
  ①麦哲伦的环球旅行,他的根本目的是帮助西班牙国王打通前往东方香料产地的另一条航线,因此他一上岸就宣布西班牙占领菲律宾。然后他就出头帮着一派当地人去打另一派,然后他就被打死了。
  ②哥伦布的航海探险的目的西方探险家一样,目的无非是为了一个“钱”字。在西班牙女王与哥伦布签订的圣大非协定中可以看出,哥伦布将拥有新发现领土全部财物的十分之一,并且一概免税;对于同领土进行贸易的船只,哥伦布享有投资取得八分之一股份的权利;哥伦布还享有新领地的商务裁判权,其后代世袭其一切爵位、头衔和权利。哥伦布是殖民统治者,他远航是军事殖民行动。为了慑服海地岛上的印第安人,哥伦布进行了九个月的征服战争。在短短的几年中,印第安人累世积攒起来的黄金很快被西班牙殖民者榨取一空。你感受到什么?
  4、提升:读了上面两段文字,你对郑和远航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体会和平之旅)
  【郑和远航是一次和平之旅,友谊之旅,必须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在想象中体会,在对比中领会。】
  (四)解读“凶险之旅”
  导语:郑和远航是一帆风顺的吗?看看郑和在第一次航海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郑和又是如何克服的?自由读圈划有关句子。
  交流讨论:
  出示: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把惊心动魂的场面表现出来。)
  ②郑和是怎样对待这样凶险的困难的?
  出示: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①指读。
  ②你从中体会到什么?(郑和从容镇定、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富有智慧……)
  ③练习朗读。
  过度:郑和还遇到了什么困难?郑和又是怎样克服的?
  ①交流:遇到海盗,郑和用得当的办法制服、俘虏了海盗。
  ②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郑和不怕艰险,机智勇敢……)
  补充:
  资料1:郑和三次远航都来到了锡兰山,锡兰国王是一个凶暴贪婪的人,第一次他就想加害郑和,劫持郑和船队,郑和隐忍了。第二次郑和带去了丰厚的礼品,但锡兰国王仍然傲慢,心怀叵测。第三次锡兰国王向郑和勒索金银财宝,命令士兵偷袭郑和船队。郑和拒绝了锡兰国王的无理要求,锡兰国士兵就把路堵死,不让郑和他们走。郑和临危不惧,认真分析敌情后,率军队袭击王宫,擒拿了锡兰国王,才得以胜利返回船队。
  资料2:郑和第四次远航在印度洋里遇到了飓风的袭击,船员们被掀得东倒西歪,船有的断杆,有的漏水,有的被打散,船员们都很恐惧、绝望,但郑和沉着镇定,鼓励船员和士兵不要畏惧、退缩,终于度过了危机。
  小结:在七次航海过程中,郑和遇到了无数自然和人为的艰难险阻,海上航行,充满了凶险,但他都凭着智慧和勇气一次次过关斩将、化险为夷,表现出顽强的探索精神。
  【郑和下西洋的艰难是本课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析文本语言材料外,通过补充资料来强化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深刻地感受郑和在航海过程中遇到的自然、人为造成的艰险,进而深刻体会郑和勇于探索的航海精神。】
  (五)解读“顶峰之作”
  1、出示小黑板,因此,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2、“顶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呢?
  3、补充:郑和率船队下西洋远航,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年到达美洲)早了87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年)早了114年。
  三、总结全文,领悟中心
  导语:郑和远航,人们是怎样评价的呢?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与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提问: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预设朗读导语:
  ①郑和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航海英雄,铭记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读……
  ②中华民族,依靠顽强的精神,开辟了到中亚、西亚的丝绸之路,600多年的郑和,他率领船队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多了不起呀,让我们一起读……
  【设计渐进式朗读,凸显文章的中心,呈现教学的高潮,将学生的情感升华与迸发。】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要想深入地了解郑和远航的故事,请阅读《伟大的航海家》一书,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感悟。
  2、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 “战神凶险”三个标题,复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语文教学的一个潜在的要求就是要建立宽泛的语文,构建大语文环境,顺应学生的情感和知识的渴求,由课内延伸课外,由读一篇到读整本的书。】

二 : 古诗《画》教学案例分析

本课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画。全诗共四行,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照样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这些都表现出一幅画的特点。
我在2006年10月31日进行了一节公开课《画》,以下是我的一个片断教学:
……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歌,也是一首谜语诗,我们来猜一猜,它的谜底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画
师:还有其他的谜底吗?
生:没有了,是画。
师:你们为什么认为谜底是画?你的根据是什么?
生,一部分学生举手要求发言,一部分学生呆住了,根据是什么,还从来没有想过。
师:别着急,先想一想,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
生:书上画着一幅画,所以谜底是一幅画。
师:是亚,这首诗的谜底就是他的题目。还有什么根据?
生:近听水无声,也就是说走得很近还没有听见水的声音,如果是真的水在流动,肯定是由声音的。
师:是呀,你听,有水的声音吗?
生:没有,是画。
师:那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生:没有声音,应该读的轻声一点。
生齐读。
师:还有其他的理由吗?
生: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也就是说春天过去了,花还开着,人来了,鸟也不会飞走。
师:平常你们在操场上,在家门口看到小鸟,你们走近小鸟会怎样?
生:小鸟会飞走了。
师:你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本语文书,有这么多幅画,你摸一摸,小鸟飞走了吗?
生摸了摸课本,说:没有飞走,他是画。
(出示诗句)生朗读。
师:还剩下一句“远看山有色”,是画吗?
生:是的,是画。远远看过去山是有颜色的。
生朗读。
师:我们连起来把这首诗读一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今天不仅会朗读诗歌,还会懂得思考,懂得了原来猜谜要一句一句的理解谜面,根据谜面猜出谜底。大家一起为自己精彩的发言热烈。
……
这是让学生了解诗句的环节,这给我带来的启示如下:
1、这在是刚入学的六、七岁的孩子,一切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还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培养。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教学活动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2、感悟诗境,做一做。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我示范朗读,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个人的感悟解释诗句和题目《画》的关系。如说到“水无声”时,可以引导学生在他耳朵听听是否有水的声音;说到“人来鸟不惊”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来理解“鸟不惊”。这样学生在看图、听读、伴读、表演中不知不觉悟出诗境而且也能因熟读而成诵。

三 : 人类的老师 教学案例分析

《人类的老师》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介绍了人类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身上得到启示,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指出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起学生探索自然的强烈愿望。全文围绕“人类的老师”开篇引路——举例说明——点题作结,结构完整,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运用了典型的事例来增强说服力,并且举例详略得当,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难点:学会概括第三、四、五自然段的段意。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片断:
出示句子:
1、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2、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的“老师”的生物何止鱼类一种。
师:这两句话有什么关系?
生:首尾响应
师:文中哪些自然段具体说明了自然界有许多生物是人类的老师?快速阅读课文。
出示: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了启示,发明了潜水艇,可以说,鱼类是人类的“老师”。
观察图片:上下游动的鱼儿与潜水艇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自学课文3-6小节,找出课文中人类的“老师”,用下面的句式概括主要内容。
·科学家从()得到启示,发明了()。
·人们模仿()造出了()。
1、出示课件:观察蜻蜓,你发现了什么?它给人类什么启示?找出有关句子读。
2、出示句子: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这一点是什么?
·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这句话?
教师引读: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又注意研究了()的飞行特点,造出了(),所以说()都是人类的好老师。
引导小结:课文第三段从人类遇到了难题,到向鸟类、蜻蜓等昆虫学习,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这样的写法就是具体介绍。
生:朗读这一段。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看图片读课文并思考:科学家从鲸的外形中得到什么启发?
学生试概括这段的内容。
师:喜欢第五段的读一读,为什么喜欢这段?
生:这段讲得有趣,给了我们启示。
师:哪句话是说科学家受到启发?谁来读一读。
生(读):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鸡蛋壳的各个部分。
师:这是一个倒装句,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这句话吗?
生:(体验:用手使劲捏鸡蛋,想想为什么捏不破)
师:从“薄壳结构”特点中,建筑师受到了哪些启发?
生:(读文中有关的描述)
师:(出示图片)看,这就是人民大会堂,正是采用了“薄壳结构”,使这些建筑物既坚固又美观,还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建筑也是“薄壳结构”的吗?
生:(欣赏图片后):悉尼歌剧院、国家体育馆
师: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例子?请你展示自己收集的材料。
生:(一个个站起来举例介绍了人类以生物为老师发明创造的例子)
……
分析:以上案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性思维活跃,使学生真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学习是学生的自主行为。以上案例,教师从课文出发,引出了所要学习的新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和自学兴趣。学生们都精心准备,全身心地投入,主体性参与极高。学生真正有主动学习的动力的探索的欲望,真正体现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现代教学论认为,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上述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的民主合作性。课堂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的气氛极浓。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学生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轻松愉快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

四 : 《跳水》教学案例与分析

为了充分利用本组优秀教师资源,引导组内部分教师尽快成长,以期增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本周我采取了跟踪、对比的形式推门听课。
下面是五年级两位语文老师同时执教《跳水》的案例与分析。
《跳水》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课文主要讲了一只航船在回程路上,船员们百无聊赖,逗一只猴子,使得猴子越发放肆,去拿船长儿子的帽子,孩子生气了,去追猴子,爬上桅杆顶端,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当机立断命令儿子跳水的故事。本组重点训练项目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这两位老师同时执教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故事的“起因”部分,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大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
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目标,同样的教学设计,但由于两位执教老师教学理念的不同,以及在课堂上处理教学细节能力的差异,使得课堂呈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案例一:(检查学生初读时老师的评价语言)
王老师:谁读错了?为什么你的错误会那么多?
张老师:同学们有什么话要对这几个读书的同学讲吗?有没有发现他们读得很棒的地方?
(评析:两位教师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把书读正确,读通顺,张老师评价时侧重鼓励,当学生不善于发现同伴优点的时候,老师进行了引导;王老师则过于苛责,眼光专注于学生的错误。从课堂上学生初读情况看,两个班的学生读得差不多。但因为老师态度的不同,我相信张老师班上的同学会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而王老师班上的同学会越读越懒得读,越读越没信心读好,因为有哪位同学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大家挑剔来挑剔去呢?不读肯定是最好的选择了,正如人们常说的,不做事的人永远不会犯错误。实践证明确实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时候,学生求知的欲望是需要一位独具慧眼的老师来点燃的。)

案例二:
王老师: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交流)
张老师: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讨论,围绕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起因。(学生交流)
王老师:点了三名学生回答,但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
张老师:(点一名学生回答)你们组讨论的结果是什么?学生汇报后,老师相机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评析:这一教学环节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大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尽管两位老师都运用了小组讨论这种形式,但交流反馈时,王老师为此只字未提,使讨论流于形式;张老师在跟学生交流中注意渗透了这一点,且不说效果如何,最起码学生能感受到老师是关注他们的合作学习过程的,久而久之,这种形式会收到良好效果。此外,“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王老师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既没给他们静思默想、组织语言的机会,也没适当降低坡度,因此课堂上学生皆沉默,直到最后也没能把课文的思路很好的理清楚。而张老师注重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表达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弄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案例三: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王老师:
1、默读课文,找出写孩子遇险的词句做上记号。
2、读这些句子,看看紧张的气氛怎么读?
3、领读,师生一问一答,指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自由读。(读了一遍又一遍,读的效果一直不佳,老师自己也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张老师:
1、读第一段,思考: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想像当时的情景,感悟当时的热闹气氛。
生:甲板上站着许多人,一个船员靠在桅杆上吸烟,一只猴子在人群中跑过来,跑过去,突然,它一把夺过烟斗,模仿船员的样子抽起烟来,旁边的人哈哈大笑。
(建议:此时,老师稍加点拨,这只猴子的行为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说,就叫“放肆”,这样就更好地把语言文字和想像有机结合起来了。)
师:那同学们想想看,当时的气氛是不是很热闹?试着读读这段文字。
3、生自由试读,指生读(读的效果较好),齐读。
(评析:同样是学生、老师和文本之间进行对话,感悟文本,王老师注重从技巧层面引导:“紧张的气氛怎么读”;张老师注重从感悟层面引导:“想像当时的情景”,感悟当时的气氛。前者脱离语言文字读书,读到最后,学生的语气也没表达出来,声音越来越小。后者注重创设情境,发挥想像,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结果学生很自然地在感悟想像的基础上把感情表达出来了,学生读着读着不由自主地也笑起来了,真正达到了三者之间的对话效果。)

五 : 《背影》教学案例评析

[教例简述]
 例一(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1期  王松泉文)。
 一、课内交流段落提纲:
 回家奔丧一丧事毕,赴南京,父子同行
           事虽忙,不放心,亲自送行
 南京送别   看行李,拣座位,再三叮咛
           穿铁道,见背影,几度落泪
 北京思父——持父信,见背影,泪光晶莹
 二、讨论
 1、本文人物描写的手段有哪些?2、本文怎样描写父亲?3、这些描写各安排在什么场景?4、为什么要这样穿插安排?
 三、反复朗读,体味作者真挚、深切的感情。
 例二(见《教学月刊》1987年第8期   张兆龙文)。
 一、将第六段作为讲析的切口,板书:
                外貌——落泊潦倒
                动作——一片深情   两次
 背影    分离时:走几步、回头、说: 落泪
                混入、再找不着
 二、父亲送行的地方、动作、言谈。板书:
        终于自己送——爱子心切  我自责
        看讲拣嘱 —— 无微不至  内疚
 三、当时的家境、原因。板书:
      祖母死,父亲差使交卸——祸不单行
      还亏空,办丧事,赋闲——家境惨淡
 四、读首段,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读末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课文所饱含的真挚的父子之情。
 例三(见《语文教学通讯》1992提第3期   徐绍仲文)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相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如“嘱咐”、“嘱”、“嘱托”)、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动词的照应使用(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就会大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就必然节省许多时间。
 
 [评析]
 《背影》的教例丰富多彩,可谓智者见智。
 以上三例,各具特色:
 从教学思路看,例一为“顺向思路”,教学是从篇首计至篇末;例二为选逆向思路,教者从重点段落讲起,一步步地回溯;例三为:“点突破”思路,抓住文中“动词”的使用规律和表达作用进行咀嚼。
 从教学的着眼点看,例一重在篇的理解,例二重在段的讲析,例三则重在线务的聚集。教学的“切口”越来越细小,计析和品评越来越细腻。
 从讲授的主要内容看,例一呈“并列式”,人物分析、场境分析、情景分析、情感分析可形成几个板块;例二呈“回扣式”,教师先突出中心段,以后每讲析一个层次都回扣一次中心段;例三呈“聚焦式”,所有的内容都从不同角度指向“动词”这个中心。
 从板书设计 看,例一可形成篇式整体性板书,例二可形成局部式分层板书,例三则可形成笔记式条文板书。
 若细心咀嚼,以上三个教例还可以启迪我们:1、如何就些设计再加以改进;2、如何就这些设计加以组合;3、我们还能设计出哪一种别致的思路?
 细细地体味再加上一些“挑剔”,就可以创造新的模式。
本文标题:教学案例分析-《郑和远航》教学案例分析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948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