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58姚劲波:移动互联网贡献超40%点击量
网易科技讯 10月17日消息,58同城CEO姚劲波透露,目前移动互联网已经贡献了58同城超过40%的点击量。他认为在未来一至两年内,移动互联网的量会超过传统互联网。
据了解,目前58同城移动互联网部门约50人。姚劲波表示,“现在58在做的,主要还是把互联网的内容搬到移动互联网上,第四季度会推出一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内容”。
分类信息行业至今已存在七年,该行业被普遍认为“ 低门槛、高投入、轻内功、难监管”。经过七年,该行业仅存58、赶集和百姓等几家企业。姚劲波表示,未来七年,分类信息竞争“将从量走向质,用户对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浩宇)
二 : 工信部:4G用户2.77亿 户均移动互联网流量340M
搜狐科技消息
9月28日消息,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8月,我国4G用户净增超过2600万,光纤接入FTTH/0用户净增396.7万,8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宽带用户占比不断提高。移动宽带用户占比达55%,4G用户规模超2.7亿。
数据显示,8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3.74亿G,较上月增加0.27亿G。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340.8M,手机上网流量连续8月翻倍增长。光纤接入用户近9800万户,8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接近60%。
以下为详细数据:
1、电信业务收入增速小幅回升。
8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981.3亿元,同比增长29.7%,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收入完成1045.0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月提高4.4个百分比。
1-8月,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4529.3亿元,同比增长24.6%,比1-7月同比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继续呈加速增长态势。电信业务收入完成7733.4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增长2.3%,比1-7月同比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
图1 2014-2015年8月电信业务总量与业务收入发展情况图1
2、电信用户发展情况
8月,4G用户维持高速增长,净增超过2600万。光纤接入FTTH/0用户净增396.7万,8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宽带用户占比不断提高。
移动宽带用户占比达55.0%,4G用户规模超2.7亿。1-8月,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006.4万户,仅为上年同期增量的26.6%,总数达到12.96亿户。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累计净增1.3亿户,总数达到7.13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达55.0%,较上年末提高9.7个百分点。3G用户继续向4G用户迁移,8月净减783.0万户。4G用户8月净增2672.4万户,总数达到2.77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达到21.4%,较上月提高1.8个百分点。
图2 2014-2015年8月移动宽带用户当月净增数和总数占比情况图2 2014-2015年8月移动宽带用户当月净增数和总数占比情况
光纤接入用户近9800万户,8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接近60%。1-8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867.2万户,总数达到2.09亿户。“宽带中国”战略的加速推进,宽带提速效果日益显著,8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宽带用户总数达1.22亿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达58.4%,比上年末增加17.5个百分点;20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总数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达23.1%,比上年末增加12.7个百分点。光纤宽带建设进度加快,光纤接入(FTTH/0)用户比上年末净增2965.7万户,总数达9797.2万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达到46.8%。
图3 2014-2015年8月光纤接入FTTH/O和8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占比情况图3 2014-2015年8月光纤接入FTTH/O和8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占比情况
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9.46亿户,IPTV用户超4100万户。1-8月,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净增7056.2万户,总数规模达9.46亿户,同比增长7.5%。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增主要由手机上网用户增长拉动,截止8月底,手机上网用户总数超9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达69.5%,比上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无线上网卡用户达到1665万左右,同比增长7.6%。“三网融合”业务稳步推进,IPTV用户净增746.4万户,总数达到4110.0万户。
图4 2014-2015年8月手机上网用户和对移动电话用户渗透率情况图4 2014-2015年8月手机上网用户和对移动电话用户渗透率情况
3、电信业务使用情况
移动电话通话量持续下滑,国内漫游通话量增速继续回落。受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放缓和互联网应用冲击影响,1-8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完成19030.1亿分钟,同比下降2.6%。国内非漫游通话时长降幅仍与上月持平,国际和港澳台漫游通话时长降幅继续扩大,同比下降8.5%、10.4%,分别比1-7月扩大1.1和1.3个百分点;国内漫游去话通话时长则维持正增长,同比增长2.4%,但比1-7月下降0.7个百分点。移动电话通话量和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趋势继续反转,虽然移动电话用户数仍保持小幅增长,但移动电话通话量已连续八个月同比负增长。
图5 2014-2015年8月移动电话通话量和移动电话用户同比增长比较图5 2014-2015年8月移动电话通话量和移动电话用户同比增长比较
移动短信业务量收均继续下滑,移动彩信量同比小幅下降。移动短信业务受互联网应用业务替代影响继续下滑,1-8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完成4757.2亿条,同比下降6.0%,比1-7月同比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收窄11.9个百分点。由移动电话用户主动发起的点对点短信量同比下降21.8%,占移动短信业务量比重下降至40.3%,比上年同期占比下降8.2个百分点。移动彩信业务量同比下降0.8%,发送总量达422.8亿条。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完成277.0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下降10.3%,较1-7月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
图6 2014-2015年8月移动短信业务量和移动短信收入同比增长情况图6 2014-2015年8月移动短信业务量和移动短信收入同比增长情况
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340.8M,手机上网流量连续8月翻倍增长。在4G移动电话用户快速增长、数据套餐资费不断下调等因素带动下,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保持高速增长态势。8月当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3.74亿G,较上月增加0.27亿G。1-8月累计达23.98亿G,同比增长97.6%,比1-7月同比增速提高2.3个百分点。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340.8M,同比增长86.8%。手机上网流量达到21.5亿G,连续8月实现翻倍增长,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89.7%。固定互联网使用量同期保持较快增长,固定宽带接入时长达32.7万亿分钟,同比增长22.5%。
图7 2014-2015年8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和户均流量比较图7 2014-2015年8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和户均流量比较
4、电信经济效益
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增速继续回落,移动话音收入占比下降12.8个百分点。1-8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移动通信业务实现收入5756.5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增长1.8%,比1-7月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74.4%,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固定通信业务实现收入1976.9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增长4.1%,与上月增速持平。话音业务收入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降至32.3%,比上年同期回落10.4个百分点。移动话音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较大是主要原因,移动本地、长途和漫游等移动话音收入降幅均超过13.5%(按可比口径测算),在移动通信业务收入中的占比降至38.6%。
图8 2015年8月电信业务收入结构占比情况(固定和移动)图8 2015年8月电信业务收入结构占比情况(固定和移动)
固定数据业务收入增速回落,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占比达到27.3%。1-8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固定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1024.3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增长4.1%,比1-7月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占电信业务收入13.2%。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2111.0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增长39.4%,比1-7月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与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速97.6%相差58.2个百分点。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达到27.3%,比上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6.9个百分点。
图9 2014年-2105年8月话音、非话音、移动数据及互联网收入占比情况图9 2014年-2105年8月话音、非话音、移动数据及互联网收入占比情况
5、地区发展情况
1-8月,西部地区电信业务收入增速继续保持领先,东部地区增速最低。东、中、西部地区电信业务收入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2.1%、3.3%、5.0%,比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1.7、2.0、1.1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收入占比达到54.1%,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收入占比分别提高0.1和0.4个百分点。
图10 2015年8月东、中、西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同期比较图10 2015年8月东、中、西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同期比较
8月,东、中、西部地区移动宽带(3G/4G)用户分别比上年末净增6864.7、3256.6、2974.4万户,东部地区的净增用户超过中西部地区净增之和,但移动宽带(3G/4G)用户渗透率相差较小,东、中、西部地区移动宽带(3G/4G)用户渗透率分别达56.3%、53.6%和53.9%。各省间移动宽带(3G/4G)用户占比差异依然较大,占比高于50%的省份达26个,其中上海、北京、江苏、宁夏和天津分别居全国前五位,占比均超过59%。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占比最低,分别只有46.9%和46.7%。
图11 2015年8月移动宽带(3G/4G)用户占比各省分布情况图11 2015年8月移动宽带(3G/4G)用户占比各省分布情况
(本文首发搜狐科技)
-------------------------------------------
【盈媒体】(公众号:yingyingmeiti)
(搜狐自媒体:《通信生活报》(公众号:maoqiying2008))聚焦未来的移动互联网通讯、APP生态圈以及在线教育,流量破3亿。
《盈媒体》同时入驻《虎嗅》、《百度百家》、《钛媒体》、《今日头条》等平台。
三 : Facebook Home:抢占移动互联网流量的宝剑
移动互联网流量争夺之战愈演愈烈,Facebook“武林盟主”范越来越足。在英美等国家,Facebook几乎是所有移动平台上最常使用的应用了。Facebook确实没有生产自己品牌的手机,但Facebook手机将无处不在,自Home走进公众视野之后,相信大家都同意这一观点。分析人士认为,Facebook Home将引发Android和iPhone设备间新的战争。Facebook Home将改变什么?
Facebook Home可能带来什么改变?
1 很多人都认为,Facebook Home在App与OS之间(App与操作系统)开辟一个新空间,将与Android、iOS在移动领域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2 Home把手机变成了一个人际关系中心,手机不再仅仅是个手机,而是一个社会关系、信息的集成中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围绕Facebook而展开。
3 当Android手机的锁屏和主页完全被Facebook实时封面信息流所占据后,可以拿到用户更多更精准的个人数据,在未来可以推出更为定向的广告,获得更高的移动广告营收。
4 Home不是对 Android 进行改变,它兼容谷歌 Android 更新,将获得更多 Facebook 用户,同时将对谷歌超越苹果提供巨大的帮助。
5 在移动端取代了谷歌,成为基础架构提供者,在一定程度上扼住了其他Android应用开发者的咽喉。
6 推动Facebook Messenger成为可跨平台的iMessage,很可能成为比iMessage、腾讯微信更为普及的即时通信工具。
Facebook在尝试一种“新”的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玩法,Home将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移动端社交体验,在Facebook Home界面可以进行许多操作,如:
Facebook Messenger→手机短信/邮件、Events→手机日历、Facebook语音→手机通讯、Graph Search→手机浏览器、Instagram→手机摄像头…拍照片、玩游戏、看视频、发微博、聊天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围绕Facebook而展开。
占领所有Android手机的道路上,限制Facebook Home前进的障碍都有什么?
1 新的东西被人们普遍接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推动所有用户放弃Android的传统界面使用Home,这是Facebook Home急需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2 Home移花接木,成为用户的网络入口,像微信一样严重威胁谷歌、应用商店、运营商、OEM厂商的利益,将会面临多面夹击。
3 Facebook Home将加剧隐私问题,当所有的社交动态信息直接显示在手机屏幕上,将加大被周边的人看到的机会。
4 Facebook缺乏自己的载体,就像一棵无根之树,如没有自己操作系统的诺基亚,很容易被其他竞争对手超越甚至取代。
5 Android手机市场份额最多的三星去谷歌化越来越明显,跟英特尔合作开发TIzen操作系统,也无法与苹果iOS系统合作,同时,Facebook Home目前只能基于开源的Android系统,前路并不宽敞。
Facebook Home到底是什么?难定义
腾讯科技:通过已经公布的实际介绍看Facebook Home更接近一个Android Launcher,即桌面。而我更愿意称呼它是一层“皮”,套在Android之上的一层“皮”。其官方的介绍图片也似乎符合这一定位。
新浪科技:由于缺乏准确的术语,我们可以暂且将Home称作“元应用(meta app)”,存在于Android系统中,但又位于其他原生应用之上。Home取代了Android传统的主页屏幕和锁屏屏幕,用户在不打开Facebook应用时即可查看Facebook的消息更新。
Facebook Home到底是一个什么产品?既不是操作系统,也不只是一款应用,也不能说是桌面,存在于Android系统中,却又位列于其他原生App之上,目前尚未有一个合适的概念。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抢占流量入口至关重要。Facebook Home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Facebook已经打造好了抢占流量的宝剑!无论Facebook Home的目标能否实现,都将打破苹果与谷歌两分天下的局面,都是对现有智能移动终端功能的新突破!
本文由最科技袁丽娟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标题: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58姚劲波:移动互联网贡献超40%点击量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