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互联网时代 媒体的变迁与未来

发布时间:2017-08-04 所属栏目:互联网新时代

一 : 互联网时代 媒体的变迁与未来

  

 

  近年来,唱衰纸媒的声音不绝于耳。虽然也有不少人提出反对意见,但无情的现实是,越来越多的传统纸媒开始进行数字化媒体转型。

  2010年,美国最具知名度的《纽约时报》宣布停刊,到今年年初上海报业集团的《新闻晚报》宣布停刊,其中仅仅时隔4年,陆续关停的传统媒体却不止这两家。近日,全球最悠久的计算机杂志《计算机世界》也即将在本月推出最后一期印刷刊物,让人不禁唏嘘。

  传统媒体的衰弱,伴随而来的却是完全依托用户生产内容的商业科技媒体的迅速崛起。百度百家、虎嗅网、钛媒体、36氪......耗时不到一两年的时间,这些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且风头正盛。

  传统媒体到新媒体,这之中有什么变化?媒体变迁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媒体的未来在哪里?笔者简单描述如下:

  1. 信息消费变化:定量到变量

  想象一下社会化媒体诞生之前我们是如何接受信息的:

  当重大社会事件发生后,每天准时播报的新闻联播或者地方新闻将在某一确定的时间点播放相关新闻,而这个新闻有可能经过了视频剪辑、校对等动作,这些动作使发生的新闻经常需要在几小时甚至几天之后才能被广大民众所接受。而信息的传播与消费则更多是基于现实环境熟人之间的人际传播;人们围着电视机来讨论这些信息,或者走家串户的时候偶尔聊起发生的既定事实,这些信息无法被传播与分享得更远;而当信息产生最大影响力时,时间节点也已经距离发生时相去甚远。这个,我把他成为新闻定量。

  定量到变量,其实反映的正是信息消费的三个消费趋势:延伸、碎片、实时。

  随着网络门户、博客、微博的陆续诞生,信息消费变得越来越即时化。911事件中,新浪门户站领先所有的传统媒体,在事件发生几分钟之内报道这则突发新闻,奠定门户站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而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事件亲历者能在当场发出微博,瞬间传遍互联网每个角落,信息的消费越来越实时化。最典型的事件莫过于文章的“周一见”及马航事件微博刷屏。这些信息的发源地都已经脱离传统媒体。

  伴随新媒体而来的还有“延伸”属性。传统时代的新闻是割裂的、纸质媒体、电波媒体之间无法顺利完成无缝跳转链接;无法从一则新闻链接跳转至另一则相关新闻了解更多的内容或事实。而当进入新媒体时代后,网络海量信息下链接式的新闻可以保证相关信息的互通。

  “碎片化”也是新媒体时代的最重要标识。这种碎片是信息实时推送机制导致大脑形成的印象。我在玩手机的同时,可能收到今日头条、微博的推送信息,也可能受到腾讯视频、搜狐视频的编辑推荐视频。我们离不开手机的同时,也让我们每个个体24小时在线,无时无刻不接受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碎片化”随之而来的是娱乐化,人们越来越多的基于碎片化的信息来讨论、评价、围观事实,而从整个大环境的背景中断裂开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碎片的时间消费与搞笑段子、立场鲜明的评论,而越来越少来进行深思熟虑的明辨。我们可以从文章事件编段子取乐、猜测最后一个好男人是谁,也可以在京东和奶茶妹妹被拍在一起的时候在印小天、阮经天微博下面狂欢;我们还可以在韩寒微博下面看到全民岳父的恶搞式的风采。娱乐化在信息传播中已经无处不在。

  信息的碎片化还体现在非专业公民记者在传播信息上理解的偏差,或者断章取义导致对信息的不完全传播,或者对事实的选择性接受;与此同时,海量信息时代下的快速消费文化也会导致信信息的碎片化接收问题。

  2. 信息主权变化:垄断到民主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主权掌握在权威媒体的主编手中。一篇新闻报道与否、角度是否政治正确等都需要经过层层把关,这些信息已经经过记者、编辑、主编或者更多人的编辑;最后,落地到普通民众眼前的信息已经是经过多次人工干预、精心过滤的。所以,最后的信息是“媒体想让你知道的信息”,垄断者即是传统媒体的掌权者。

  “让信息主权回归用户。”新媒体诞生之初就打着强烈的民主烙印。从博客的“人人都是作家”,到微博的“人人都是麦克风”,再到微信完全基于“自我圈子”的朋友圈;信息生产与消费的主权,已经从权威媒体旁落到一个个独立的、具有自我判断能力的个体;新媒体时代信息反馈的机制更加健全,信息渠道越来越多样化,民意的反馈更加即时、有效并富有影响力。每个个体都是一个个生产、消费、传播的节点,让整个信息流通网络形成一个混沌的开放系统。

  在这个混沌的开放系统中,用户可以生产新闻,而媒体平台则可以加工、审核新闻,同时发挥其权威影响力传播给大众。可以说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去中心化,媒体已不再是信息垄断地位,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而且普通民众有专业记者没有的优势。

  3.信息交互变化:单向到多向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都是单向度的;电视新闻播报或纸媒报道后,民众仅限于了解与解读新闻,因为视频时长与纸媒版面局限无法进行多向沟通;这种信息传播方式是单向度的,即只管传播不管后续。而互联网则将所有媒体信息都通过数字方式储存,在前端可以实时展示信息的交互,我们可以在搜狐视频的《爸爸去哪儿》下面实时评论,可以通过blibli在视频直播画面上进行吐槽;我们也可以转发评论微博来对相关信息或观点发表看法。多向度的信息交互已经形成。

  显然,新媒体促使更多的民众参与意识的萌发,信息与观点的交锋丰富了整个互联网世界,而互联网多元化的信息又激发了民众参与信息加工和传播。媒体的变迁,正是信息的金字塔倒立的过程。媒体的未来,正是人人拥有话语权的时候。(本文由@新媒体砖家授权发布)

二 : 全民k歌时代到来,又一场互联网在线音乐的盛宴?

近日,腾讯旗下《全民k歌》软件在应用宝首发,当天下载量突破数十万,依据自己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分发渠道,迅速传播。(www.61k.com)腾讯此举明显觊觎在线K歌市场已久,近日发力,把本已由《唱吧》一统江山的手机K歌市场,拖入乱局。于此同时,还有《演唱汇》等后起之秀分分进入手机K歌市场,与大鳄共舞,心态和思路值得玩味。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可以说目前的发展规模在世界都处于领先位置,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在这个行业找机会,推动移动互联网大爆发,一些早期app软件赶上人口红利和换机潮,像微信、微博、陌陌、高德地图、网易新闻、大众点评、携程、百度、支付宝等获得了巨大的用户规模,基本上确立了行业地位,对很多创业公司来说,这类的应用已没有太多机会。现在越来越多的app开始向垂直领域发展,做市场细分定位,寻找下一个金矿。

音乐产业链长,k歌属于高频应用,有巨大的用户量,线下ktv每年上百亿的市场份额,大家都在眼巴巴的望着呢。作为全民娱乐的高频应用,k歌软件必然成了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必争之地。前有YY,9158主打直播加社交,已经拔得头筹,给资本市场讲了一个好的故事,唱吧在移动端具有先发优势,积累了大量用户量,各大互联网公司和创业团队都看到了这块肥的蛋糕。根据DCCI对中国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大城市的调查,20%-30%的市民每月唱一次卡拉OK。DCCI测算,中国十大城市的卡拉OK相关产业规模达到86亿美元,在线卡拉OK功能拥有强劲的增长潜力。因此大量的中小型创业团队一窝蜂的加入了k歌软件的开发,希望在这股浪潮中能够分得市场一杯羹。

市场空间足够大,又有成功先例证明,盈利模式清晰,面对这块巨大蛋糕企鹅当然不会放弃,于是借助自家应用宝推出了《全民k歌》,定位为QQ用户群,主打QQ好友k歌擂台赛和QQ好友社交,期望依据自己强大的社交基因和发行渠道获得病毒传播,追赶唱吧。

再说老大哥唱吧,由于抓住了早期人口红利,拥有了大量的用户,形成了规模,目前正在加大力度,想要做开放平台,开始引入了游戏联运,准备贩卖流量,依据用户优势,唱吧陈华高调喊出要进军线下kTV,传统的ktv厂商是不是要颤抖了。

在新进入市场的阵营中,一款上升势头迅猛的k歌软件《演唱汇》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其安卓MV功能在众多的手机K歌APP中独树一帜,技术功底值得称道。内置车载K歌功能,看似有发掘汽车K歌需求的想法。汽车K歌功能在部分第三方车载台中也有出现,跟手机结合还是第一家。汽车娱乐、车联网也正在迎来发展契机,这样将汽车娱乐同移动互联网娱乐社区相结合的尝试值得关注。

从此也可以看出,以《演唱汇》为代表的手机K歌市场新玩家,试图通过差异化竞争,抓取细分市场用户,用技术优势或行业优势,同大玩家同台表演。是否还有机会,让我们拭目以待。

无论怎样,在这个全民k歌的时代,在线K歌的蛋糕已经被越做越大,相信玩家会越来越多。在线K歌正出在一个人杰草莽群雄并起的时代,好戏正在上演,一起笑看巫山风云,沧海桑田吧。

三 : 新华网改版 “互联网+媒体”或迎来最好时代

继新媒体之后,“全媒体”被认为是传媒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www.61k.com)

6月15日,新华网再次全面改版,旨在突出新闻内容全媒体化和移动化的呈现,更好诠释“让新闻离你更近”这一理念。而“大象”转身的背后也预示着“互联网+媒体”暗藏的机遇与挑战。

全媒体横空出世媒体转型大潮来临

2015年被称为“互联网+”元年。由民间智库首创的“互联网+”概念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伴随着这一概念,媒体行业亦迎来难得发展机遇。

“互联网+”时代,加速了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跨界与融合。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互联网深入参与到传统产业从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全产业链过程,产业集聚和产业协同都达到新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全媒体概念在传媒行业应运而生。

全媒体的概念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所谓“全媒体”,是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人、时间、地点、终端及信息互联互通。随着全媒体春晚收视、2014“两会”全媒体传播指数、“马航失联”卫视全媒体传播指数的推出,电视界全媒体收视传播的应用也越来越被业界所接受。

全媒体概念的出现,标志着媒体转型大潮来临。本次新华网全面改版,正是顺应传媒行业“全媒体”发展大势。当前,以“全媒体”为代表的转型大潮已经被推至风口浪尖:6月9日上海电视节现场,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发起成立的“全媒体研究院”,也是旨在联合视频产业链内的电视台、视频网站、数据及市场调研机构、广告公司、传媒投资机构等多方,共同探索DT(数据)时代的全媒体融合以及跨媒体交互;6月11日,华为&索贝“融合新闻中心”全媒体峰会,目的也是在于建设一个基于混合云架构、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融合媒体云,紧贴全媒体变革时代媒体云建设需求;6月15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携手打造的“广外—羊晚全媒体与国际传播研究院”也成为媒体转型又一举措。

新华网改版“大象”转身的背后

距离新华网2000年第一次全面改版至今,已经过去整整15个年头。中国也正经历从PC互联网时代过渡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华网改版不仅是“互联网+媒体”的一个缩影,更象征着当前传统媒体行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机遇与挑战。

首先,改版不只是页面简单优化和重新编排,而是从传播理念、内容建设、用户体验等方面全方位升级,在“让新闻离你更近”的理念引领下,突出新闻内容全媒体化和移动化的呈现,由以往单一的采编、传播方式向全媒体转型。

此外,围绕着这些理念,新版还推出以下功能:

首页右侧“大屏幕”“全媒体播放器”,集成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

开设“新华深度”板块,推出动新闻、数据新闻、时空新闻等创新产品;

首页开辟“新华网络电视”和“新华广播”专区,为新华社的音视频业务提供了更加贴近网民的展示平台;

手机新华网同步改版,采用瀑布流、页面自适应等多种技术手段,将新华网从“桌面上”移到了“手指间”;

新版发生了本质性改变,推行“双轮驱动”融合发展战略,不仅横向拓展全媒体渠道,更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媒体行业转型再造升级。

“互联网+媒体”或将迎来最好时代

新华网全面改版预示着“互联网+”战略再造传统媒体行业的最终落地。

对于传统媒体行业来说,整合产业链是个现实问题。产业链条越长,越细分,参与者越多,价值创造和分配的挑战就越大。随着传统媒体拥抱互联网,媒体边界不断拓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加速融合。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和社交化趋势,传统媒体运用新技术,发展了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微信和微博等新业态,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同时,适应新兴媒体传播特点,创新采编流程,优化信息服务,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互联网+”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易观国际创始人、易观商业解决方案总裁杨彬认为,互联网工具加上依托其上的产业链创新,实际完成的是“产业链减”。把渠道扁平化、压缩价值链环节,实现从内容直接影响到终端用户,通过全媒体方式提升用户体验,最终推进传统媒体行业顺利转型升级。

新华网传媒 新华网改版 “互联网+媒体”或迎来最好时代

新华社社长蔡名照莅临出席并发表讲话

在发布会现场,新华社社长蔡名照莅临出席并发表讲话。蔡名照认为,新华网新版上线,是新华社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华网将依托新华社遍布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不断创新新闻传播的理念、形态、模式,建设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一流新闻网站,为新华社打造在新媒体领域发挥主导作用的“网上通讯社”注入新的活力。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互联网时代 媒体的变迁与未来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351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