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兴趣部落:后移动互联时代腾讯的另一盘棋

发布时间:2018-01-02 所属栏目:人物访谈

一 : 兴趣部落:后移动互联时代腾讯的另一盘棋

QQ是腾讯PC时代的摇钱树,到了移动互联时代,腾讯逐渐改变战略定位,不仅把QQ生态一分为二,布局了手机QQ,还创造了一个商业社交的生态圈子,这便是疯狂受捧的微信,紧紧拽住互联网风口,抢占移动互联入口。然而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渐趋臃肿的微信自然承载不了更多分散信息的堆积和困扰,去年年底,移动社群的标杆性产品兴趣部落横空出世,意要弥补腾讯社交帝国的另一个缺口,这便是移动社群经济,也是腾讯在后移动互联时代步的另一盘大棋。

兴趣部落的野心:攻占移动互联生态的最后一块大陆

腾讯一直走的是稳扎稳打的产品制胜路线,能够支撑腾讯帝国体系的产品都是站在风口上的刚需性产品,早期的QQ模仿ICQ在腾讯的文化定位和产品思维的改造下,支撑腾讯走过了10年辉煌的PC时代,微信从语音通讯切入商务社交,开始了腾讯的移动商业新纪元,兴趣部落则抓住了移动时代个体和信息急需重组聚合的残缺,要攻占移动互联生态的最后一块陆地,这块陆地就是原始生态尚未开垦的部落族群,以年轻人的兴趣喜好切入社群经济,以互联网流行文化元素开垦兴趣社交的另一方天地。

根据勒维斯的观点,每个人心中都有原始的部落情结。“一个成功的营销必须迎合我们心灵深处的那种农业时代的部落意识。”兴趣部落就承载了这一移动互联时代每个人心中的那个农业时代的族群情结,将有相似兴趣爱好和相似文化定位的人群分而治之。互联网文化的发展趋势明显向年轻人倾斜,向一种幽默、搞笑、风趣的文化趋势倾斜,微信生态是腾讯的移动商业生态,带有明显的商业倾向, 而QQ一开始就是年轻人的战场,各类幽默、可爱、卡通类型的元素吸引了在学生时代便开始接触互联网的年轻人的好奇心,而从QQ分离出的兴趣部落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年轻生命的活力,以兴趣部落打造未来互联网的社群经济新生态,站在风口,顺势而为。

兴趣部落的格局:除QQ和微信外腾讯的第三只手

腾讯有一双拳击手便是QQ和微信,QQ承担年轻人的生活社交,微信承担商务白领的商务社交,兴趣部落则承担了腾讯在移动互联时代的社群战略布局,玩起了兴趣社交。兴趣部落APP上线后,从QQ战略分离出来,弥补了腾讯在移动互联领域的社群经济市场的空白,毋庸置疑成为腾讯的第三只手。

张小龙由自己的Foxmail邮件订阅思维突发奇想,开发出微信公众平台的资讯订阅模式,打开了腾讯媒体变现的基本商业模式,由社群思维出发,兴趣部落的兴趣号也采用了订阅推送模式,打造兴趣社交媒体的商业新形态,同理,目前正在内测期的QQ公众平台亦是如此。腾讯的三大产品拳头产品统一应用了同一个思维模式,异曲同工,构成腾讯在移动互联时代社交媒体的三足鼎立,腾讯的第三只聚众之力打造社群经济的手兴趣部落便出现了,至此腾讯的社交媒体三大不同的版块格局已定,腾讯已经牢牢掌控了移动互联网的底层生态,腾讯以社交和媒体为经济基层的生态系统已然成型。

兴趣部落搭建了微信和QQ之间的桥梁

兴趣部落是横跨微信和QQ的第三方生态,除兴趣部落的定位和特点弥补了腾讯战略的不足,介于QQ和微信之间的商业形态外,在用户操作和整个战略运营上连接了QQ和微信,是QQ和微信两大拳头产品的连接桥梁。

从兴趣部落APP内测版来看,由于兴趣部落没有个人空间,整个运营都建立在兴趣部落主体之上,所以通过QQ和微信来打通兴趣部落移动社群生态体系,用户可以将兴趣部落的话题分享到微信、朋友圈、QQ、QQ空间等,通过不同类型的话题类型和兴趣喜好实现QQ和微信的连接。同样,兴趣部落开发了以兴趣定位愿景的PC端,给予了一定的考核和积分推广制度,并给满足条件的酋长开通赞赏功能。

兴趣部落综合了QQ的幽默搞笑基因和微信的分散信息急需聚合的双面因素重新定位了一种商业形态,这种介于微信和QQ之间的商业生态以兴趣为带入点,以移动互联社群形态为风口,避免了微信的过度商业化和QQ的商业化缓慢的双重障碍,是符合腾讯生态以及互联网生态稳定发展趋势的,必将成为腾讯后移动互联时代的杀手锏武器。

兴趣部落暗藏杀机的野心和不足

社群经济的飓风席卷了整个互联网,兴趣部落自然为腾讯以及企业带来了强大的品牌效应和经济利益。兴趣部落分品牌、兴趣和个人三类,应该说每一个新产品的诞生对企业来说都是机会,企业做微商,做自媒体,到了社群时代更是企业的最佳机遇。小米兴趣部落利用脑残米粉的狂热精神,进驻米粉的常驻地,又一次扫荡90后乃至00后市场,将品牌又一次无限放大。

兴趣类型是腾讯所主推,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腾讯的野心是在这里开凿出一条掘金之道,由于互联网文化的趋势是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趣味化、亲和化,商业生态的触发点首先要看这个生态的文化趋势,兴趣部落诞生于年轻人的驻扎地,也诞生于腾讯本身的商业生态系统,所以定是未来的一块肥壤沃土。个人类型是兴趣部落的最后一种,腾讯没有匹配相应的兴趣号,也不给于在部落的曝光,根本搜索不到,所以对于个人站长等运营的兴趣部落腾讯从本质上是歧视的,可以说几乎无人问津,与其存在,不如弃了罢。

那么腾讯兴趣部落本身是暗藏杀机的,这里的杀机在于强大的文化的定向吸引和推动,移动个体的聚合,弥补整个社交生态体系的缺损和对互联网趋势的预见,腾讯不知不觉中又步了一盘大棋,那么这其中必然还是有不足的,具体怎么步这盘棋,我们还需要静观其变。

作者:倪卫涛 | 来源:iDoNews 专栏

二 : 专访安东胜: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遇 将营销进行到底

  大家好,欢迎来到A5访谈室!本期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安东胜。安东胜,被誉为营销策划界的“比尔盖茨”、中国电子商务实战导师、中国互联网营销专家、中国微营销盈利实践家。中国互联网自动赚钱系统第一人、北京圣贤博学栏目网络营销主讲嘉宾、学586网营销总顾问。

安东胜

安东胜

  A5佩佩:您好,欢迎来到A5访谈室!先给大家打声招呼介绍下自己吧!

  安东胜:大家好,我叫安东胜!出生于陕西渭南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在自己4岁的时候母亲生病住进医院,给母亲治病家里欠下很多外债。自己从小学五年级起开始做小生意补贴家用,中专毕业后北上打工,当过酒店服务生,进厂上过班,在工地做过建筑工人,摆过地摊,修过摩托车。小的时候,只要不违法能赚钱的行业能做的基本都做了,

  A5佩佩:那么您又是怎么进入网络营销这个行业的?

  安东胜:其实我是无意间进入互联网行业的。那是03年的时候,当时在北京打工,一次收音机上听到淘宝开店,月赚3000-4000。可惜当时没有钱买电脑,自己也不懂,去图书馆的电脑阅览室一整天,也不知道怎么上网。04年的时候,搬进了学生公寓,公寓里面有一个电脑高手,向他学习了很多电脑方面的知识,后来就开始做淘宝店了。接着就做百度竞价用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一年的时间就赚取自己人生的第一个100万!2011投资实体开店失败,一贫如洗,后经朋友介绍进入教育培训行业,并先后投资100万(借钱)学习国内外最顶尖的行销课程,向世界顶级教练请教成功的方法。

  A5佩佩:“网络营销”虽然说起来就四个字,但是包含的理念概念这些东西太多了。作为网络营销专家不知道您是怎么理解的?

  安东胜:网络营销的核心是营销不是网络,网络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不过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要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必须要研究这个工具的一些游戏规则这个就和打仗一样,陆军开汽车,和空军开飞机要考虑的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必须按照互联网的游戏规则玩游戏,才能再这场游戏竞技中取得胜利!

  A5佩佩: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传统企业遇到到了转型的困难不知道如何拥抱互联网,您是怎么看待传统企业到互联网的转型?

  安东胜:传统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学习过去的经验,往往成为方法。要以空杯的心态,去研究移动互联网。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内部测试开始,内部先组建小团队。这方面海尔的张瑞敏做了很多尝试,就是过去的集权模式,改成分权模式,内部孵化好多小团队,让他们自负盈亏。转型最核心的就是用互联网思维去改造企业组织结构,比如雷布斯的互联网思维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只有小团队才适应这个游戏规则,比如专注,做网络营销,企业要做小而美,而不是大而全,不要想什么都做,这就是的是专注;极致,核心就是超越顾客的期望值,别人花1块钱,能获得10块钱甚至100元的价值,这样就远远超越顾客的期望值;至于口碑,那就是让客户产生话题,讨论,口碑营销的核心,就是炒作,何为炒作,就和炒鸡蛋一样,正面炒一炒,反面炒一炒,不然就糊了;快,说的核心意思就是反应灵敏,跟得上客户的步伐,甚至引流潮流。

  A5佩佩:很多人说现在做网站不比几年前了已经很难赚到钱了,事实是这样吗您是怎么看的?

  安东胜:事实是这样的,任何事物都一样,都有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现在做传统的PC网站已经很难赚到钱了,不过做手机网站还是可以的。做传统的PC网站,已经过了那个黄金时期,俗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只有和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才是明智之举。

  A5佩佩:您在互联网这么多年,有着自己的研究我知道您有个独创的理论叫做“剪羊毛理论”。在这里能否给我大家介绍下呢?

  安东胜:这个剪羊毛理核心揭示的就是客户的终身价值我们可以把客户比作羊。不断的给他提供他所需要的草,那么他身上的毛就是我们所获得的利润。这个客户一直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从他身上获得利润丰厚的利润。不管是现在我们所用的这款聊天工具腾讯的QQ也好,微信也好,它实际就是剪羊毛理论的典型应用,只要我们用它的软件。他就可以从我们身上获得利润。这个理念的提出源于,当时我在大型女子会所当经理的时候,我们当时老板的一个笑谈,从会员身上赚钱,就像剪羊毛一样,剪了一茬又一茬。现在所谓的大数据营销也好,鱼塘理论也好,数据库营销也好,实际上强调的都是客户的终身价值。

  A5佩佩:那么您认为在网络营销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或者说他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

  安东胜:营销的本质就是成交。这也是传统商业的本质,就是交易,一样的道理。实际赚钱的精髓是什么?对不起,只有两个字:成交。其余的解释,都是敷衍所以网站的设计,网站的建设呀产品的摆设,营销话术的设置,都一切围绕成交而来,没有成交力的网站就是犯罪。那么如何成交很简单。就是你要先有名气,你要成为品牌,你要成为名牌。那么成交就变得非常容易。明星是塑造起来的,品牌是包装起来。这个是做网络营销人必须要学会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被誉为营销策划界的比尔盖茨的核心。

  A5佩佩:对于站长来说运营一个网站除了是兴趣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盈利!那么对于一个网站来说又有哪些盈利模式呢?

  安东胜:关于网络赚钱的盈利无非就三种模式。第一种,就是卖产品。第二种模式就是卖服务。第三种模式就是卖广告。那么对于一般中小站长来说,常用的方式就是卖广告,就是通过流量变现的方式赚钱,实际网上赚钱非常简单,不管你是卖产品也好,卖广告也好,提供服务的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让自己或者网站出名。你在某一领域是专家,你的网站在某一个细分领域排名靠前,那么你赚钱就非常简单。所以我给站长的建议就是你一定要找到一个细分领域,成为你们这个领域的专家、这个领域的行业的领袖,那么你赚钱就非常容易。人在江湖有了名气,赚钱就很简单,在这个时代只有专家才是赢家,所以奉劝各位,做站长的朋友吗?最好把自己打造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这样你才能成为赢家。这也就是我自己核心研究的课程网络成名术的价值所在。

  A5佩佩:访谈不知不觉就已接近尾声了,在最后还希望您能给正在创业的朋友们提点建议与鼓励!

  安东胜:创业现在比较困难,我不建议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除非你在大学已经有了充足的经验。其次,创业一定要看趋势,所谓的时势造英雄,就是这个道理。成功实际非常简单,成功=机遇+抓住!当下的移动互联网就是机遇。所谓的抓住就是你是否为创业做了充足的准备,比如我自己创业也有五年了,真正起来就是因为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机遇,前四年都是一直做准备。“年轻人应该抓住机遇,奋力拼搏。大学生要想成功创业,首先得放低身段,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边打工边创业;其次,要有信念。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重新站起来。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抓住机遇,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浪潮!

  A5佩佩:访谈到这就已经结束了非常感谢安老师的分享!如果您还有关于网络营销的问题想与安老师探讨可以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或者直接搜微信号dongshengzixun

安东胜二维码

  欢迎更多的朋友加入A5访谈分享您的经验,访谈QQ(1932117152 A5佩佩)

 

三 : 联通360增资蓝信亿元,看移动办公的黄金时代

日前有消息称,移动办公应用平台蓝信获得了中国联通、奇虎360的联合增资,规模超过1亿元,这让整个企业级市场颇为震惊。要知道,在以前国内面对B端的企业级市场是很少有创业团队能够获得如此巨大规模的投资。那么,蓝信究竟有何魅力,能够吸引两大巨头如此大手笔的投资?

从蓝信的发展前景来看,蓝信自去年4月份正式推出以来,目前已经成为了数万企业用户共同选择的平台,尤其是得到了众多大型企业的认可。相较于阿里钉钉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用户市场,蓝信主攻大中型企业市场,其价值空间更大。

从整个移动办公的行业前景来看,其市场空间巨大。过去国内传统的办公市场一直被微软、IBM等国际巨头所霸占,当前国内已经有超过90%的企业都在开始考虑或已经在接触移动办公,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巨大市场空间诞生。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4年中国企业级移动管理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级移动信息化市场规模在 2014 年达到了135 亿元人民币,增长速度达到 87.5%,而蓝信作为这个市场的佼佼者,其未来空间可想而知。

从蓝信产品本身来看,联通与360联合增资也是看中了蓝信产品上的优势。相较于阿里钉钉、微信公众号只能应对比较简单的办公交流等工作,蓝信则具备了更强大的功能。通过统一的开放平台打通企业内部现有的IT系统,能够让企业用户轻松将过去在PC端的工作转移到移动端来。尤其是在企业用户最担心的安全问题上,蓝信基于360、网神的技术之上也更具优势。

那么,此次蓝信能够获得两大巨头的战略投资,是不是意味着国内移动办公的黄金时代来临了呢?

过去中国的企业级市场始终出现不了巨头

在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三大巨头,同时他们也是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之一;而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也有华为、联想、小米三大手机厂商,同时他们也是全球五大智能手机厂商之一;但是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级市场,却始终找不到像微软、IBM、Oracle这样的巨头,这是为何?

其一,过去中国的创业者们都比较关注消费级的市场,咱们会发现,不论是巨头还是创业者们,很少会有中国公司涌入到企业级应用的创业当中来,这与中国互联网创业的市场引导观念有着密切的关联。

其二,中国的软件业发展起步阶段要落后于美国,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软件人才等多方面,中国距离美国的软件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整个互联网行业,中国正在不断缩小与美国的差距,但是在细分的软件业领域,中国不但离美国比较远,即便是跟日本、印度等亚太国家相比,也还存在距离。

其三,企业级市场不同于消费级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是可以随时发生改变的,但是企业级的需求是不太容易发生改变的。而美国诸如微软、IBM、Oracle等企业级巨头,很早就已经抢占了中国的企业级市场,他们一个是抢占了先机,另一个也确实是因为软件技术方面要比国内的软件公司要技高一筹。

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全面到来,而中国的企业级市场也迎来了新的机会和春天,不论是巨头还是创业者们都纷纷开始涌入到企业级市场,中国的企业级市场正在两大领域迎来全面性的爆发。

蓝信获投事件告诉我们:移动办公正在迎来全面爆发

此番蓝信再次获得联通与360的投资,足以说明这两家巨头对于移动办公市场的看好,也是对于蓝信的高度认可,而蓝信的连番融资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的移动办公市场正在迎来全面爆发。

首先,过去中国的VC市场只会关注消费级市场,很少会有投资机构对于企业级市场有所关注。在面向消费者(ToC)的领域,创业一年就拿到千万美元融资的公司比比皆是。但是,在市场的另一端,对于那些面向企业(ToB)的创业者来说,相比ToC每年骇人的几十倍增长,ToB公司每年的增长一般为2-3倍,而从创业到拿到千万美元投资再快也要3年左右时间,无形之中显得十分冷清。

而蓝信的融资则恰好说明了VC市场对于企业级市场的关注在不断升温。事实上,当前国内的移动办公领域,正在不但有一些新的中小型创业公司受到投资人以及机构的认可和关注,也有相当部分的移动办公创业团队拿到了一定的天使轮或者A轮融资,要知道这在过去十年几乎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其次,整个企业级市场的需求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全面向移动端转型。过去中国的企业级市场一直被微软、IBM、Oracle等国际巨头所垄断,今天办公市场不断向移动端发生转移,这对于国内的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这些国际巨头们在移动办公并不具备先发优势,创业者与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赛跑。

过去在PC端,我们在市场先机上输给了微软、IBM、Oracle等国际巨头,但是今天移动办公却给我们创造了最好的机会。今天国内的软件市场,已经不缺技术和人才,这为移动办公创业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三,中国的企业级市场规模巨大,不论你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罢,移动办公正在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虽然说它不会完全取代PC办公,但是它的移动化特性却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需求。甚至可以这么说,移动化时代才是真正的大数据时代。今天,我们有多少数据都产生于智能移动端,移动端所产生的信息量也开始全面在超越PC端。对于企业而言,移动社交、移动数据分析等无形之中成为了一种必要,企业要在移动化时代赢得市场,就必须实现办公的移动化,移动办公市场无形之中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风口。

在中国的消费级市场,已经出现了BAT、华为、联想、小米这样的巨头,同时美团点评、58同城赶集、滴滴快的、携程去哪儿等小巨头也不断涌现,在各个垂直细分领域还出现了很多的独角兽,中国的消费级市场很难再出现BAT这样的巨头。但是企业级市场却不一样,它在中国的公司当中还处于一片空白。就在上个月,雷军在财新峰会上还表示,“移动互联网现在还处于第一个阶段,整个市场环境越来越活跃。十年内,中国依然是创业的黄金期,农村互联网、企业级市场机会巨大。”

云计算成移动办公另一个爆发点

伴随着移动办公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云计算也正在如火如荼向前迈进。在阿里云喊出的去“IOE”化之后,国内的云计算大有要取代“IBM的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设备”架势。云计算的机会除了在打破PC端固有的格局之外, 另一方面,云计算又与移动办公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个领域对于云计算也将会是一个引爆点。

1、移动化让云计算具备更大想象空间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更多海量的数据,来自思科统计显示,到2013年底,全球移动数据流量为1.5EB/月,接近2000年全球互联网总流量的18倍,预计到2018年总流量将增长至15.9EB/月。

那么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就要求他们必须要具备处理海量大数据的能力。不过很多企业都受限于自身硬件能力上的不足,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还应对和处理这些数据。那么,云计算的用武之地就来了。通过云计算不仅可以帮助这些企业更好的处理应对这些数据,最重要的是能够借助这些大数据,为企业的战略发展决策等起到一个很好的预测、指导作用。

此外,今天所谓的移动化,并不仅仅局限于智能手机端,还包括平板、智能可穿戴等更多的物联网设备领域。眼下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正在逐渐一种新的趋势,未来他们必然将会产生更多的信息数据量,云计算的重要性也将变得越发重要。

2、中美云计算正在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过去几年,AWS云服务是亚马逊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很快他们便打进了中国市场。与此同时,谷歌、微软等云计算巨头也纷纷涌入到中国市场,瞄准这一巨大的企业级市场。不过这一次的中国企业级市场不再像过去那么好轻松突破了。在中国的云计算市场,阿里云、联想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国内云计算巨头丝毫不让须眉,阿里云甚至还不断冲出中国市场,今年连番在迪拜、美国硅谷等地都开设了新的全球数据中心。

除了国内的一些互联网、电信、科技类巨头在涌入云计算领域之外,在国内的游戏、教育、医疗等垂直细分领域也涌现了很多的云计算创业公司,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他们只要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吃透整个市场之后,就完全可以成为一家云计算小巨头。

由此看来,纵观整个全球云计算市场,目前只有中国和美国走在前面。美国拥有亚马逊、谷歌、微软、IBM等巨头,中国同样也拥有阿里、联想、腾讯、华为等巨头。而中国的云计算创业领域,似乎相较于美国市场,其热火朝天的势头似乎还要胜于美国。

中国在移动办公和云计算两大企业级领域都在迎来新的机会,未来中国新的BAT也必然将会诞生在这个企业级领域。不过虽说市场前景机会大,但是我们也不要盲目乐观自信,国内互联网公司在企业级市场距离美国实际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中美企业级市场的三大差距

1、VC的投资热度

我们先来看看一组关于中美风险投资在ToB和ToC两个领域的投资比例,在中国95%是ToC,5%是ToB,而美国40%是ToB,60%是ToC。仅在2014年,美国企业级服务市场有超过15家企业IPO,募集资金70亿美元,总市值超过400亿美元。而私募市场上,包括Cloudera、Slack、Appdynamics在内的企业服务类公司融资总额也超过100亿美元。

这足以说明了中国的企业级市场投资热度远远不及美国市场,尽管移动化办公时代的全面到来,让这些VC开始关注到中国的移动办公应用平台,但是这个差距还是十分明显。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的企业级市场规模并不比美国小,也恰好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未来在企业级市场的投资规模拥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这对于整个企业级市场的创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有利消息。

2、企业服务公司规模

再来对比中美在企业级市场的服务公司规模,仍然具有十分明显的差距。美国加欧洲约有2700万家企业,三大企业服务领军公司Oracle、SAP、Salesforce,市值总和在350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约有2200万家企业,但却不存在一家市值百亿美元的SaaS公司,甚至都没有基于SaaS的10亿美元公司,这个差距实在太过于明显。

目前国内的企业级服务公司规模都比较小已经是一个共识,除了技不如人之外,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的人情文化根深蒂固。国内做企业级市场服务的公司往往都是抱着走关系的思路去做事情,比如他们要想吃掉一家公司的单子,就会派出自己的销售人员上门拜访,甚至不惜各种送礼来签下这个单子。

可是看看美国的企业级服务巨头们,他们却没有一家公司是在这么做的,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标准化统一运作模式,直接让企业通过线上购买。也就是说,中国的企业级服务更多是个性的定制化,而美国的企业级服务则更多是统一的标准化,这两种不同的模式造成了规模上的差距。

3、企业级服务市场成熟度

从整个企业级服务市场的成熟度来看,中国在这方面距离美国也有较大的差距。美国的企业级服务市场起步时间要早于中国,虽说今天国内的软件技术和人才相较于过去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美国市场在这两大方面相较于我们还有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尤其是在美国的硅谷,这里聚集了全球最高端的科技公司和人才。

再者从国内很多企业的互联网发展程度来看,这一点相较于美国企业市场也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的经济这些年虽然发展迅猛,但是其信息化程度还是存在不足,尤其是国内相当部分的传统企业,他们还停留在过去依靠大量人力来生产制造的阶段,企业的信息化进程非常落后,这也导致了国内的企业级服务公司要落后于美国。

综上所述,联通与360联合增资蓝信事件从侧面反映了国内的移动办公正在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尽管当前中国的企业级市场距离美国还是存在相当的差距,但是也恰恰说明了中国企业级市场的未来前景巨大。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给移动办公和云计算这两大企业级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他们未来在中国市场必然将会迎来一场巨大的爆发,而移动办公的黄金时代也正在全面到来。

作者: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

四 : 移动互联时代的地方网站转型:个人站长 你们该谢幕了

  2014,那一年,地方站长们明显感觉到了“寒冬”的气息,地方网站庞大的骨架依旧矗立,但网友旧日熙熙囔囔的境况已成过去,BBS上的明星网友也开始褪色,这一切表象的背后是移动互联网及智能硬件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结果,那时候,几乎所有的地方站都面临着这样一种景象。

  

 

  补贴量急剧减少、阅读量减少、社区互动再没有往日的繁华、网站活动参与人也急剧减少,你很明显的感觉到移动平台,微信已成为本地资讯最快速的分享与传播平台;凤凰、今日头条等门户APP成为全国新闻最大的阅读入口。那时候,站长们意识到地方站要想生命力持续,必须要有转型、要有创新。

  让BBS移动化、设计制作BBS的手机客户端成为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网站共同的认知。2014年,市场上并没有一家为地方网站设计制作APP的专业公司,有些APP开发公司虽然有这项业务,但其专业度欠缺、开发价格昂贵、安全与持续完善性都存在隐患。地方网站需要的APP产品需要持续升级完善,并不是恒久稳定的产品,这个要求注定是一些开发公司无法保障的问题,这也成为很多地方站移动化的障碍。

  也是在2014年,在南京出现了一家公司,看到了这样的症结所在,看到症结背后藏匿的巨大商业前景,针对地方BBS专业开发了一款APP产品-马甲APP。

  当马甲APP产品出现后,让地方站眼前发亮了一下,在这个产品上,除了同步了地方站版块外,更是增添了生活化的功能模块、移动交互模块,在做好社区移动平移之外,更多了些亮眼的心思。

  从2014年至今,有近千家中国的地方站进行了移动化布局,分别推出了手机APP产品,截至到2016年9月,国内有近百家地方站APP的装机数量超过10万,用户数量已经超过2000万,而这一数据还在以几何级增长持续更新。数据增长的背后,是用户黏度的复苏、访问流量的回归,移动端推广成功的地方站又迎来了新生。

  流量回归,对地方站而言是一种自信心的重塑,从传统的PC端到APP端,地方站进行了平稳过渡,暂时站住了脚跟,但,缺失安全感似乎是地方站长久以来面临的忧患。所以,当微信出现,微信公众号也成了地方站不得不布局的移动化入口。

  微信是中国目前最为使用率最高的移动社交产品,如同当年的QQ、微信已经成为工作与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微信已然成为移动互联网最大的流量入口,大多数地方站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流量红利,将“PC、APP、微信”三端进行了有机结合、互动,充分利用微信引流推高了地方站的内容曝光率。

  微信公众号,偕同手机客户端,成为地方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2014年,宁哲网络在地方站圈内掀起一场“萌宝投票”风潮,帮助地方站微信公众号动辄吸粉十几万,奠定了地方站微信公众号区域龙头地位,有效的稳固了地方站区域影响力。

  正是因为2014-2015年的那波萌宝投票风潮带来的粉丝积淀,才使地方站在媒体营销方面有了新的移动化武器,借着微信的大势,微信公众号为地方站带来流量的同时更创造了较为显著的商业价值,带来了可观的经济营收。

  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地方站都很好的进行了移动端化布局,一些短视的地方站只运营起微信而未重视自有APP的建设,这些地方站虽然成功行走,却有些跛脚。更为惋惜的是,另一些地方站连微信公众号市场,都被他人蚕食,至今还在吃着PC时代的老本,岌岌危矣!

  2016年,马甲APP与宁哲网络在全国区域互联大会上联合宣布合二为一,以期在地方站移动化的进程中贡献出更好的产品与服务,而这一年,地方站已经从移动化布局步入移动深化。

  在这个转型当中,目前行业内还存在不少误区,也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误区一:形而上的关注产品发展

  与PC时代不同的是,BBS发展起来的地方社区,在国际互联网的舞台上,并没有先例。在2000年到2005年左右,是BBS发展的黄金阶段,一方面是聊天室形态转变为BBS的过程中,有先发优势的电信系统的信息港分别转型为服务网站,给予了BBS发展的黄金阶段。

  由于当时互联网本地化民生信息、社交产品单一,类似动网先锋、DISCUZ、Phpwind等整站搭建系统,以低门槛的姿态霸占了区域互联网的各个二三四线城市,从城市到小城,而以草根站长为主的个人技术、网吧网管、热心网友等五花八门的个人创办的BBS,以本地化、娱乐化、社交化、垂直化发展迅速。

  随着用户量的增加,个人站长加大了对于互联网产品的投入,例如:分类信息、垂直频道、新闻发布、博客等等产品,均给予了个人站长成长为区域互联网公司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谦虚的说,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个人站长们经历了中国互联网所有的发展形态,从web1.0到2.0 到3.0,到移动互联网时代。

  真正的分水岭,在2009年出现。随着微博的火爆,改变了站长们的认识:移动互联网真正的把互联网的无边界性发挥到了极致、短短的140字内容,把原本的BBS深度内容切割为碎片化信息,并且能形成几何式传播。

  区域互联网代表的地方门户模式,首次受到冲击,且没有太多应对办法。众多的站长开始尝试适应这个时代的到来,比如说:利用本地门户网站的尚未退去的影响力,开始运营本地的微博大号,并且获得广告收入。由于2010年左右,微博的盈利模式并未清晰,受到政策影响,微博本身也进入了调整阶段,地方门户的微博运营之路犹如之前放弃的各种产品一样,似乎得到了喘息。

  其实,从PC时代,个人站长们由于天生的技术匮乏,诸如本地人才、自身技术水平等因素,除了部分公司化运营的大站,真正具备互联网产品设计、开发、运营的网站,截止现在,依旧不会超过个位数,这是一种悲哀。与之对应的是,各类破解正版程序的、模仿、模板的灰色地带至今盛行。

  尽管很多个人站长已经发展到了公司,但是从一开始的追逐“大站模板”、免费午餐的扭曲心态,一直保持至今,经常在各个群看到有站长问:哪个房产程序好,推荐一下的追问,令人苦笑不已。

  因为BBS的自然增长发展的人口红利,很多站长的思维固化:有了相应的程序,比如房产垂直频道,就能把相应的行业商业盈利模式建立起来。按照这个逻辑:下载了新浪微博模板,就能把做成新浪,下载了淘宝整站,就能成为下一个马云。在这样的逻辑下,站长们对于产品的追求,其实是一种盲目自信的盲从。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如此。近年来微信公众号的冲击,这才是让地方网站感到灭顶之灾的时刻:BBS的流量下滑严重,微信公众号不懂得运营没有粉丝。直到2014年,宁哲网络在全国推进了“萌宝投票”插件产品,迅速帮区域互联网的大号们完成了粉丝的爆发式积累,以及第一桶金。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固有的惰性思维下,希望实现高杠杆:最好犹如永动机一样,无需投入,即可实现稳定营收,所以,基于这样的思考之下,快速赚钱的活动方案、插件都成为香饽饽。

  除了基于运营的平台本身,如微信公众号矩阵、移动APP产品、BBS、门户等等,都是保证区域互联网公司正常运营的产品,而基于商业运营的产品其实是基于行业本身的,并不能脱离行业运营。比如房产垂直行业需要楼盘库系统,而楼盘库运营是基于房产专业度的,可能又会有其他专业运营的产品相辅相成,加上垂直运营的营销手段,通过建立自己的专业度、影响力,通过各类产品获取行业收入。

  如果把单个产品剥离独立运营,很难成功,原因显而易见。所以在移动互联时代,地方网站的老思路,把自己带入了深坑。

  关于解决方案的建议: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玩法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从未来的产品来看,类似微信应用号的产品会对APP有重大的冲击可能,加上本地大号的竞争,地方网站的模式还要不断调整,要记住微信公众号、应用号的所有用户都是腾讯的,而不是公众号本身的。犹如百度贴吧的本地吧不断被售出,已经积累了用户的本地大号也要注意在这方面的运营风险。

  从互联网的发展来看,拥有自己的平台,建立自己的生态,是一个不错的模式,但是平台的建立的周期和风险都是不可控的。做社区的初心,其实是冲着“虚拟社区”这个概念去的,不管是早期的逸飞岭、九城,只不过受到产品的局限而并未完成这样的生态建设,加上区域互联网本身的产品匮乏,这一点很难实现。

  换而言之,地方网站需要自己的护城河,PC时代,这条河来的很容易,现在河道正在淤塞变窄,开拓新的护城河,应该着眼于本地的生态,尤其是生活服务类,关注利润率较高的行业,先生存,后发展。长远来看,基于本地化的线上到线下的产品和服务平台,偏垂直也许是一条出路。

  误区二:精细化运营与专业度混肴不清

  在移动互联时代,碎片化的内容,其实也是对行业的重构,但是行业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行业的基本规则和玩法并未有大的变化,变化比较大的是不同行业的市场环境。

  比如房地产行业:一二线城市在2016年经历了市场火爆到调整的阶段,各地调控政策不断,在最火爆的时候,垂直网站的收入受到影响颇多,主要还是因为房子太好卖的缘故。

  区域互联网的地方网站的优势,在不同的行业里面有着共同一个特点:基于本地的影响力、公信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用户,可以快速的转化成目标行业用户的“效果”。通常反映到商家,就是人气以及实际成交。这样的流程也的确简单:内容炒作预热+单点引爆,操作手法不同,演变为各种模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主要是基于影响力的变现。

  这样的变现方式,锻炼了区域互联网基于本地的活动能力,活动和广告是诸多网站盈利的核心业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地方网站的“精细化”体现在接地气的运营能力。

  从整个互联网的发展来看,早期的粗犷发展,到近年来的创业潮,垂直行业的运营很多,从而有不少行业与地方网站发生了业务交叉,比如分类信息、团购、本地化电商、房产、家居等等。

  以房产为例:拥有本地精准人群和强大人气的地方网站,在收入上反倒不如人气不足的垂直网站,地方网站的“精细化”活动似乎并不奏效。

  在移动互联时代,每个行业的运营商业运营手法都不断出新,还是以房产行业举例:从媒体化玩法,到房产电商再到渠道分销的玩法,网友获取信息的途径发生了变化:从PC端到手机端,而生产资讯内容的不再是本地都市报、电视台的专业记者,或者是垂直平台的编辑,有可能就是普通的网友和自媒体平台。

  行业的玩法貌似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其实网友的需求并没有变化,哪个平台把握住了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的需求,就能长远的发展上去。

  这么来看,地方网站的所谓“精细化”与行业之间隔着一道厚重的墙体,很难打穿:不能提供专业和深度的服务内容,指望通过人气去变现,无疑杀鸡取卵。

  区域互联网的发展,几乎是见证互联网的发展,所有的商业模式和所谓风口,区域互联网都经历过,没有能把握这些风口机会的原因,总结下来,就是惰性和畏难情绪。

  从目前与垂直网站的专业度相比,区域互联网行业的差距可能在80%以上,基本只有一个结构,而没有实际的专业化。

  所谓专业度,是基于一个行业的专业运营思路、模式,与行业用户、客户的行业进行符合行业要求的网络营销服务,最终实现行业用户、客户的营销目标。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深刻了解垂直行业的商业模式、产品属性、营销属性、客户需求,结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完成用户的营销目标。这样的行业的规则,在不同级别的城市,略有不同,但是行业规则并不会有太大差异。

  分解下来,这样的过程,是有完整的产品包体系,包括从内容运营、营销等角度的设置,根据行业用户、客户的不同阶段,提供长期的拜访、服务、变现的过程。收入越高的行业,对于专业度的要求更高,垂直行业的用户及客户往往拥有极高的行业专业度素养,非深度的专业化,造成与垂直站收益相差巨大的就是:地方站变为了活动公司,垂直站才是真正的行业运营。

  关于解决方案的建议:

  加强管理,下沉到行业里,在营销上要下苦功,磨破鞋底加上开动大脑,不断的了解行业,开发属于自己的产品,让客户在基于行业的专业度上,认识到平台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是行业影响力而不是网站影响力,应该是第一步。专业化的运营,不仅仅是苦逼的做服务,还要懂得营销,懂得营销首先要先过行业专业度关,学习用行业的视角看问题,用互联网的专业度去解决问题,这才能读懂客户最实际的需求,从而找到切入点。

  归根结底,还是管理问题和选择的决心,这在后文会有详述。

  误区三:网友和内容管理进入消耗透支阶段

  通常意义上,我们把地方网站形容成一个媒体,与一二线城市不同,大多数地方网站基于本地的发展,几乎没有经历过太多与本地都市报、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在内容运营上的厮杀,而是利用互联网的特点,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其实就是UGC。

  在BBS时代,本地的UGC红利,都被地方网站获取,地方网站的流量获取是相当简单的,并且是爆发式增长的,所以没有深度内容运营的短板,被UGC红利所掩盖。

  随着移动化的到来,微博、微信、其他社交工具的侵袭,垂直产品的渗透,把原有基于本地化的单一渠道进行了分解:公众号也未必属于地方网站的优势,本地其他新媒体大号有着充足的优势,加上其他自媒体平台的侵蚀,本地化UGC和地方网站的民生资讯优势并不明显。

  微博微信的出现,通过微商的方式,商家已经逐渐学会使用互联网渠道为自己经营所服务,所以渠道链条上,由单选项变为了多选,由必选变为了可选。

  基于内容管理的背后,其实就是对于本地网友的维护,如何提高留存率、APP打开率,如何做社群营销,成为了重要议题,不少大站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做了深度维护。

  不过,大部分网站频繁的举办活动和发广告,其实早已透支了平台的公信力,移动化时代信息的时效性不断缩短,可能一个小时新闻就变成了旧闻,失去的信息价值,而有效的本地信息的聚合成本,越来越高。

  从用户上来看:基于90后用户的二次元带来的信息内容发生了变化,新用户的拓展和维护要求更高的精细度,从注册用户到留存可以实现精细化的管理、互动,适应新用户是趋势

  当下的实际情况是:由于商家的活动太多,网友往往不够用了……效果在不断衰减的背后,其实就是忽略了内容生产和网友维护的结果。

  关于解决方案的建议:

  内容运营的目标是影响力,就犹如地方网站在PC时代建立的威信一样,这是积累而来的,移动互联时代,碎片化的海量信息的冲击下,比团队人数与垂直网站相差太多,现实情况也是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团队去做内容,除了部分大站,正在对自己的新媒体平台进行细分,诸如区域、行业、性别等等,都是可以开拓运营的点,其实还是分类的属性。

  对于分类属性的打造,本地的资讯属性是不可或缺的根本,如果从传统媒体上学习精髓,就是我们提出的走出去做编辑的方法:有采访、有深度挖掘,有追踪,这样的内容才够劲。视频也好、专题也好,这些都是产品包中的产品,产品包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有针对业内的,也有针对网友的,合理利用好产品包的分类,通过不断的创造,用本地化资讯加上多渠道的新媒体平台,扩展自己的内容影响力,其实是对抗被碎片化的内容好的方法。

  平台被碎片了,其实核心的本地内容需求依旧存在,如果说在本地能做到资讯的专业呈现和坚持,这才是地方网站在内容方面要守住的护城河。

  在网友维护方面:这是水和舟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频繁的活动召集、没有内容的抄袭、鸡汤段子都是杀手,懂得尊重网友,把社群维护好,才是关键。

  好的内容是需要策划的,好的活动也一样,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除了产品包之外,是否有自己的资料库:把优质的活动、内容选题进行本地化,在原创的内容更加有现场感和深度,这也是对网友信任的尊重。

  误区四:管理才是最大的问题

  除了以上的误区,通常站长会把发展中碰到的问题推卸到其他原因,比如说:

  1、产品有问题;

  2、产品功能不够多;

  3、员工能力差;

  4、招不到人;

  5、市场不好;

  6、商家不认可等等。

  总结下来,表面上,都是别人的问题,实际上都是自己的问题,用最朴素的观点来看,地方网站陷入了没有管理和过度管理的怪圈。

  管理的结果是公司运营的结果,体现出来的是公司的企业文化,不管每个地方站大小,管理者自己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能有可以分解的可执行计划。

  这里的管理我的看法是三个方面:

  首先是内容的管理误区

  区域互联网的地方网站,最初的时候,内容喜欢用爬虫工具进行自动抓取,后来学会了填充和抄袭,近年来伪原创比较盛行。从移动互联时代的内容来看,地方网站本身是个大IP,好的内容也是一个个非常优秀的IP,很显然,之前的方式想成为本地优质内容提供商,光靠抄袭是不行的。而IP本身的定义其实就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或者所认为的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财产,在业内,大家目前所认为的影视IP就是其独特的表现。

  这个定义,当我们看到,好的IP其实都是原创的为主,目前区域互联网已经有不少网站开始启动自己自制微电影的方式,获得了初期的流量红利,长远来看,可能VR也会是未来的风口。

  不管是何种原创内容,都是需要团队进行生产的,这个生产过程,是需要管控的,从目标制定、计划制定、执行、监控和完成,是一个流程,这个流程的管控,就是内容管理的基本诉求。

  落地表现为:是否有定期的内容会议,比如选题会、评稿会、策划会等等,对于商业的常规服务,是否实现了营销内容的产品包分解,另外是否有自己的编辑规范、重大事件报道规范等规范文件。作为管理者,在内容上,加强管理,可能才是保持稳定流量增长的不二法宝。

  内容是创造影响力的,影响力在于折腾,死于抄袭和平淡!

  其次是销售管理

  地方网站近年来比较欣慰的是,基本上已经有了行销的意识和行动,但从销售手法上,是简陋不堪的。一张广告单,就敢冲出去做销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客户,提交的方案几乎是一个字不改的同一个方案和报价,这样的勇气着实让人钦佩不已。商家越来越懂互联网,之前的方法可能越来越不奏效,碰到深度行业客户,真的这就是一个笑话罢了。

  目前地方网站的销售管理,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最常见的,就是有效拜访的数字不够,以及对客户的行业并不了解,所谓的销售就是推销,而不是营销,也有拜访数量的问题。

  给予的建议是:

  1、是否每周有两次以上的客户分析会,会议讨论的内容是否有基于客户需求的深度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讨论;

  2、每天是否有对销售团队的跟踪和监督:监督拜访的频率和有效拜访的考核验证;

  3、对于行业的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建立于:客户的数量、覆盖度、客户的营销阶段、营销费用的分解到目标设定;

  4、对于营销任务是否有合理的分解,在营销会议上进行讨论;

  5、是否有针对客户的分级以及服务管理、计划、执行、服务报告、客户反馈的过程追踪流程。

  只有基于对客户的营销思路把控,加上对于客户的行业深度了解,我们的销售管理才是可控和有效的。

  对于人员的管理

  企业文化的构成个体,是每个员工,每个员工组成的公司形成的工作氛围,我更愿意把这样的氛围形容成企业的标准:每个部门都在按照目标,有计划的推进,但残酷的现实就是没有人。

  从内容生产角度:好的编辑是悟性高的,如果有中文、新闻相关专业经历的,的确会轻松很多,但如果没有,也是有办法解决的,核心的关键在于上面所提到的产品包和规范文件:产品包是服务的内容分类、服务的层级划分,规范文件是执行步骤,有了这套东西,新人在简单的培养和帮带,在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成为合格的编辑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想要更加优秀的中层内容管理人员,还需要自己的求知欲和快速成长。

  销售人员的来源:大客户销售往往是优秀的编辑能胜任,一般销售能力强的人未必会到地方网站,有过从业经验的,也不一定是好事。一个好的销售总监,在互联网公司是非常跨界的角色,时常跨互联网、策划、媒体、垂直行业等角色互换,一般的关系维护、应酬都是基本功,所以有意识的让编辑成长,其实是不错的销售成长之路。一个好的销售不仅强调的是个人能力,更是一个人自己为人处世的综合素质体现,涉及到行业,还是要专业服务拿大单。

  总体来看,不能或缺的是管理层对于团队的影响,榜样的力量。管理层是管理者,同样也是运营中的标杆,犹如木桶效应一样,管理层是决定水平面高低的,管理自己犹如对团队的要求,且100%投入,做到极致,这才是常态。

  互联网带来的变化是突发式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区域互联网的地方网站,并不是互联网的必选项,如果哪一天被淘汰了,也是很正常的,反而是基于本地化的需求依旧存在,这部分的需求是千姿百态的,但真正适合地方网站未来运营的,除了本身的媒体属性的平台之外,基于行业的垂直化转型一定非常关键。

  从整个转型大势来看,还有很多地方站其实已经有了不错的变化,比如在原有互联网业务的基础上,开拓了线下的业务,诸如O2O的家政到家服务、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家装公司、房地产代理公司,这是一个不错的转型方向。但模式还是比较粗犷,都是利用平台原有的影响力进行的转化,从赚钱来看是不错的选择,从发展来看也是趋势,从运营来看还有很多试错的问题需要通过时间去解决,这也是给出了一条不错的转型方向:做本地化生活服务平台,从这一点来看,需要提升的行业专业度的要求更高。

  如果说站长=CEO这个角色的话,我们对照标准的互联网公司,区域互联网缺失很多环节,能存活已是奇迹,从乐观的角度是基于本地化的市场还是足够强大的,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力依旧不可限量,站在金山下,区域互联网残存的一点点公信力,应该学会下沉。

  从商业模式复制上可以看出,市场还是存在很多共同特点的,新的互联网产品和竞品也会越来越多,这是挑战,也是机会,谁能把管理和对营销理解透了,新的护城河才能迅速被抓住。

  在2013年才被自我定义的区域互联网的本地化属性,正是基于这样庞大的本地化市场而来的,如果前20年给了站长一次成功的机会,移动互联网的到来,首先要学会舍弃,放弃幻想,积极转型,这可能就是最后的一线生机吧!

本文标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兴趣部落:后移动互联时代腾讯的另一盘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601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