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浅析SNS网站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中国SNS网站业务月度覆盖用户规模达1.632亿人次,比2009年1月份的1.188亿网民覆盖规模增长了41.7%。同其他互联网业务相比。SNS网站业务覆盖用户规模仅次于搜索引擎和电子邮箱等基础工具性业务所覆盖的用户规模。目前,线上的SNS网站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以娱乐为主的SNS网站,主要以小游戏插件吸引用户:第二类是以校园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校园SNS网站:第三类是以商务和交友为主的SNS网站。
开心网的现状及特点
2008年3月创办的开心网是典型的以娱乐为主的SNS网站。根据Alexa(美国专门发布网站世界排名的网站)排名显示,2008年7月份,开心网在Alexa的排名为第1300位;而到了8月。开心网已经迅速上升至第487位。随后开心网的口碑营销大爆发。日均IP访问量达72万,日均PV浏览量更突破了3000万。至2009年8月,开心网的Alexa全球排名已经迅速上升到第95位。究竟是什么让开心网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激烈的互联网竞争中迅速蹿红呢?这与开心网所具有的特点分不开。笔者认为,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口碑营销带来增长最迅猛的用户群。口碑营销又叫病毒式营销,是通过用户的口碑宣传网络,使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并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传向数以千计、数以百万计的受众。病毒式营销已经成为网络营销最为独特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商家和网站成功利用。开心网将口碑营销的核心——“传播病毒体”植入网站的每一个细节当中,让网站本身成为口碑营销的主角,为营销工作打下了极具拓展性和融合性的基础。
传播速度快。网络媒体具有实时更新的优势,有重大事件发生时,随着事件的变化和发展可以连续滚动报道,并且两三分钟就可更新一次。与一般网络传播相比,开心网在瞬时性方面更有其自身的特色。首先,开心网的信息传播更便捷。开心网设有转帖、日记、现时动态等组件。可充当承载信息的平台,添加了这些组件的用户的最新动态都会出现在好友的个人首页中。其次,开心网的信息传播更广泛。开心网的用户圈子很大,而且处于不断发展当中。所以信息所能接触到的人群也比一般的网络传播要多得多。
极强的互动性,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开心网将信息发布者和信息接收者的界限进一步弱化,努力建立起有效双向传播的信息交换市场,为用户搭建了良好的信息交换平台。一方面需要发布信息的用户可以选择最适当的且喜欢的方式进行发布,将信息传播变成一种“游戏”。满足了用户的娱乐心理。另一方面,收到信息的用户又可以从多种途径作出反馈,加速信息往复循环。
目标用户所在年龄层活跃,有利于网站发展。目前,开心网的目标用户是白领和大学生这些有聚类圈子的网民。这类人群在工作、学习上大都离不开互联网的使用,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依赖性。另外,该年龄段的用户有能力并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加上工作、生活、学习的压力比较大,会在网络上消磨较多的时间进行减压。如果能够吸收并且留住这些用户,将有利于提高网站的影响力,实现盈利。 娱乐性强,用户黏度高。特点鲜明的游戏风格,是开心网迅速崛起的一大法宝。网站推出了多款小游戏组件,不得不提到的是“开心农场”组件。用户不但可以打理自己的农场。还可以从好友的农场偷取“果实”。农场上的“你来我往”吸引了不少用户的持续关注。本文来自 匡威中国官网http://www.conversebar.com/,转载保留。
二 :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分析
摘要:随着电脑使用的日益普及和学校多媒体网络设施的日臻完善,多媒体教学已经溶入传统教学中。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阐述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各自优势及缺陷,结合对两者优缺点的分析,提出了将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适合物理教学、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教学方法;物理教学
引言
随着电脑使用的日益普及和学校多媒体网络设施的日臻完善,多媒体在平常教学中的使用频率愈来愈高。多媒体应用于物理教学,无疑对提高课堂效率,改善课堂氛围,展示先进的时代气息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同时,我也发现,在现行的各级各类的评优课、展示课、公开课中,多媒体似乎已到了非用不可的地步。然而,任何一个新兴事物有其利也必有其弊,只有我们把握好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的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那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及其效率如何呢?对此,我就多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做了抽样调查,调查时间为2008年5月,调查对象为重庆市某中学高2007级150名学生(调查结果见附录)。针对调查表我对多媒体使用现状做了以下分析:
150人中,喜欢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为134人,原因是这种教学方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字迹清楚,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可通过不同形式增加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不喜欢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为6人,主要是觉得课件逻辑性较差,不利于知识的掌握。无所谓者10人,原因主要是能学到知识就行,只注重内容,不关心形式。
觉得本学期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好的同学有92人,他们反映本学期的课件,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字迹清楚,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觉得本学期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利弊兼半的同学有5人,他们对运用课件教学比较感兴趣,觉得这样学习物理知识比较轻松,但同时反映,教室太暗,看不清教材,也影响记笔记;或者课件的质量不理想,影响效果。认为效果不好的同学有13人,他们比较适应老师传统的讲课方式,认为使用课件分散注意力,而且课件的声音不稳定,空气流通也不好。
与不使用课件相比,肯定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好的同学有121人,主要是觉得使用多媒体课件之后,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增加了知识容量;形式活泼,内容生动丰富,印象深刻;教学更有感召力,说服力,易于接受。认为使用与不使用差不多的同学有15人,其中部分同学认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传统教学各有利弊,因此用不用课件教学效果一样。认为效果不好的同学有14人,除课件制作及使用环节上的原因外,个别同学本身对学习物理的热情不高,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关于对多媒体课件的改进意见,主要集中在界面的清晰度上,有90名同学提出应增加画面,图片和视频的清晰度;有10名同学希望内容更加丰富些;有14人指出声音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如:音量的大小不稳定,音质的好坏等(其原因比较复杂,有课件制作中的问题;有设备故障的问题;也有教师操作上的技术问题);有2人提出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技术熟练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有23人反映应当增加教室采光、通风设施,改善多媒体设备性能质量等。
关于应当制作什么样的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应当怎样用于教学的问题,问卷显示:同学们对动画最感兴趣,有32人要求增加课程中的动画;其次,有21人希望课件幽默有趣;有14人希望画面明快,内容丰富,特别是强调材料真实并且有教育意义;有15人希望无论画面怎样处理,内容上一定要以课本为主;有12人希望能够联系实际,特别是贴近现今社会热点问题;此外,还有关于增加资料图片,增加学生活动环节和动手机会,课件要更便于操作等合理化建议。
最后,对于老师应当处于什么位置,如何施教问题,多数同学都希望教学中教师能够主动缩短师生的角色距离,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处于引导、讲解、沟通的位置。
结合克拉玛依市的学校硬件设施都很齐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普遍情况,特别是针对我自己这一年的实习期中,90%的课堂都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对多媒体使用现状的分析及资料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多媒体教学方式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物理这门学科实验性强,抽象性强,应用性强,如何使物理问题形象化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尽管我们物理教师做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尽管我们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解;但有时因实验条件的限制、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无法观察清楚实验的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无法理解抽象的物理问题,学生由于没有获得感性认识,对物理过程很难产生丰富的联想,因而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较为困难。如果能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既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又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质量。那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有哪些积极作用呢?
1.1.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驱力。要想学生学好物理,必须使学生喜欢这门学科,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录像片或多媒体课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可以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进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在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在《磁现象》教学时,用课件播放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录像资料,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课后的调查得知,80%以上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1.2.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主要是指由于知识的深度、知识的模糊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懂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初中八年级物理《电动机》的教学,难点是学生无法想象出电动机的工作过程,如果利用教学课件,利用flash就可以很好地把电动机原理模拟演示出来,可人为控制线圈位置,使学生一目了然。再以高中教材《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为例,用蜡烛在玻璃管中的运动演示合运动与分运动关系,效果不佳,学生很难理解分运动和合运动的特性,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小船过河和蜡烛的运动,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1.3.利用多媒体使抽象内容形象化
物理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变化的科学,在某些方面,用传统教学手段不易表现物理学中 “动”和 “变”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难理解、很抽象的概念,如力学中的功和能的概念,电磁学中的电场、磁场概念,热学中的布朗运动,光学中的干涉、衍射,原子物理中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等,单凭教师语言是不易讲清楚的,这样就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利用物理课件辅助教学,就可以在屏幕上模拟相应的内容,使抽象看不见的现象清楚的展现出来,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又如振荡电流的产生很复杂又很抽象,若用多媒体课件模拟电容器和自感线圈充放电过程中电荷、电流、磁场、电场的周期性变化,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帮助学生直观而形象地接受知识的目的。
1.4.利用多媒体弥补实验不足,增强实验演示效果
在我们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些仪器可见度小,演示实验效果差。如在学习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万用表等的原理、使用方法及读数时,虽然学校能保证学生手中都有这些仪器,但由于这些仪器刻度比较小,教师讲解示范起来非常吃力。教师可以将实验仪器拿到视频投影仪进行演示、测量、读数、分析,利用实物投影仪的放大作用,能让全班同学详细、全面观察到教师的具体操作过程和读数方法,从而弥补了实验的不足,增强了实验演示效果。还有些实验只能在平面上做,可见度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观察掌握。如教学生怎样连接电路时,只能在平面上演示,可视度很低,如果将仪器放在投影机上连接,并将现象投到屏幕上,就能使全班同学都看清连接过程;或者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电路的连接,也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1.5.通过人机互动,有利于突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现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主导思想,与我国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好相反。我认为,好的教育,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才是较科学、合理的,符合认识论中关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活动必须要有的两大支柱的原理:一是教学环境的创设,二是学生自主学习思路的设计。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一方面,多媒体的使用已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注意学生的学习信息的反馈,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已经为学生设计好了最为合理、科学的学习方略,多媒体的制作过程,其实质便是教师在为学生的学制订策略,为学生的学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辅助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课前,课上则主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能够很好的实现师生之间的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新的教学理念。
1.6.通过复杂物理过程的动态演示,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象思维是人的头脑运用表象来进行思维,而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充分利用多媒体对物理事件的展现,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感觉和知觉发挥作用,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物理教学的主要能力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涉及“动量”、“能量”的力学综合题,或带电体在复合场中运动等这类物理过程比较复杂的物理习题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的手段,能把各运动的分过程模拟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对逐个过程进行分析,利用规律求解,教给学生处理复杂物理问题的方法,长期这样的训练,无疑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通过实际生活实例展示,能够引领学生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实际生活实例,模拟实际生活场景,可以给学生创设出逼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物理知识,从而提高其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帮助其从生活走向物理。
例如:在讲授“多普勒效应”时,可以预先录制生活中的多种多普勒效应的声音:放礼花、飞机(汽车)急驰而过、火车鸣笛呼啸而过……,让学生亲身领略声音频率的改变,大大地增加了多普勒效应的直观性,可读性,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与生活是那么的贴近,只要你有善于发现、善于提问的好习惯,你会发现物理就在你身边。又如,在组织教学“人造地球卫星”这一节内容时,一方面通过课件模拟当年牛顿在高山顶上以不同速度平抛物体的场景,速度越大,落地点离抛出点越远;另一方面可以播放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运行模拟图,使学生对很抽象的天体的运动倍感亲切,拉近了与学生学习心理间的距离。
1.8.应用多媒体可以加大课堂的信息量
在信息时代应培养学生处理大量信息能力,因而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花大量时间板书,而采用多媒体显示文本的功能可快速显示板书内容,尤其在复习课教学中更显示多媒体的优点,将复习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并设置一定的动画效果播放,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就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讲更多相关知识和现实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时间复习巩固,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这—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及实验条件的限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是,多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更不能代替演示实验,两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不能刻意追求时髦,为用多媒体而用。只有在教学中多尝试、多探索、多实践,才能使多媒体在教学中达到应有的效果。
2.多媒体教学方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劣势分析
凡事都必须有一个“度”,当然,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不例外。若超过了这个“度”多媒体教学就表现出它的劣势。
2.1.盲目追求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忽略了它仅是一种辅助手段的本质
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掌握知识才运用的。如果这二者之间没有联系,纯粹是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话,那么这种直观材料非但对教学毫无意义、毫无帮助,甚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干扰作用。在目前的多媒体的物理教学中,这种“东施效颦”的例子比比皆是。另一方面,教师为了制作令人爽心悦目的多媒体,必然要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产生负效应,真是“得不偿失”。再有,物理学科最鲜明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室能做的实验,我认为都不宜再用多媒体的模拟实验来替代,否则就失去了学生自己参与实验去探究、去体会的机会,于是就把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机会给剥夺了。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认为,人们学习知识,一是通过自己直接经验获得,即注重过程而获得的经历;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这说明,如果学生能够自己直接动手,亲自体验,就不必用多媒体来模拟展示。例如,在组织教学初中物理中“欧姆定律”这一节内容时,曾有教师制作了一套完整的引导学生参与,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电阻、电压、电流三者之间关系的多媒体电子教案,教师只要在表格中输入一些假定的数值,相应的其它物理量的值就可以通过点击鼠标完成,可以让学生很快得出三者之间的正、反比关系。我认为,这是一堂败课!其实,这是一节可以让学生在“我们想知道……”→“我们在研究……”→“我们发现……”的这样一个探究性的环境中进行。这就比教师用媒体投影模拟实验过程,学生被动观察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给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因此,我认为,多媒体充其量是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不能为了课堂的热闹或华丽而让其“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多媒体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而已。
2.2.过分追求“短、平、快”,忽略学生思维所需要的时间停顿
在平时的物理习题教学中,有些教师借助于计算机容量大,呈现快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全部由计算机包办代替。结果是多媒体不是引导学生思考,而是代替学生思考,学生往往在高亮度的大屏幕前,不知所云,而且,倍感疲劳。由于容量大,节奏快,再加上没有给学生停顿的思考时间,学生更不用说记笔记,一帧一帧屏幕的快速放映,学生记忆中暂留的时间太短,导致刺激不够强烈,印象不够清晰,就象脱离了知识的载体在凌空认识知识,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增加难度。长期这样,效果必然不好。学好物理最关键的是“理解”二字,物理学习必须通过过程思维活动,来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因此,物理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展示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物理过程的发展演变,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停顿的时间。另外,必要的板书是沟通师生思维的桥梁,千万不能把节约板书的时间来扩大容量,而应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认知。实践证明,凡是需要展示过程的内容,能在教学中体现“思考过程”的教学活动才是最有效的。由于缺乏思维的停顿,就不可能与学生达成思维上的共鸣,必然抑制课堂教学的自主性和开放度,对课堂中偶发问题的处理存在欠缺。
2.3.过分追求材料的直观形象,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根据认识论中“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原理,在教学中应重视思维活动的“最近发展区”,以使学生能够达到“跳起来摘桃”的最佳学习心理。物理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情况,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直观材料,帮助学生能够顺利进行物理思维活动。但是,教学过程处理得过分直观,过分形象,过分依赖多媒体的展示功能,会降低学生的思维水平,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以致于学生“长不大”。一味对学生思维活动的迁就,妥协,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的惰性和单向性,影响其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和周密性等方面能力的发展。教师不能图一时的教学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来丧失对其思维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通过对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正、负效应的分析,应该充分认识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物理教学,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活化课堂气氛,扩大学生参与度,这无疑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积极的一面。但无论如何,多媒体仅是一种辅助的工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越俎代庖”,“反客为主”,在教学活动中务必摆正其辅助性的位置。要“恰到好处”地选用,千万不能滥用。
3.传统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传统教学是指教师在讲台黑板上讲解并辅以黑板板书,学生在座位上听讲与练习的教学方式。它的主要活动是教师依教学进度,把课本内容依序讲解给全班学生听:学生则经由上课专心听讲、练习和课后的温习来熟练课本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必要时教师补充许多教材或经由考试增加许多练习的机会。传统教学以“传递—接受”为特征,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2)学生是知识的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3)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传统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多媒体教学论文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分析
3.1.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
这正是传统教学最大的优势所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既要开发其智力,更要陶冶其情感。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直接面对学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3.2.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给学生教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课时会经常有意地将自己对解决某个问题的思路讲解出来,让学生从中去学习、体会,从而在润物于无声之中对学生能力进行了培养。教学中有三“同步”:教师的板书与讲解同步,学生的理解与记录同步,问题的产生与解决同步,这样就使学生学习不感到“吃力”。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认为,要真正体现学生的愿望与要求,教师必须随时了解学生每天所具有的特殊形式,了解他们不同的需求,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不下大工夫是办不到的。
3.3.是几千年教学模式精华的结晶
传统的教学方式 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和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优点。教师是课堂的中心点,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教师的手势、表情、语言、语调等肢体语言,具有不可抗拒的亲和力。声情并茂的教授,条理清晰的板书,热烈融洽的交流和反馈,还有教师那因人而异的独特风度和个人涵养,都是几千年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
3.4.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给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度相对较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潜能的发挥留有相当的空间。不可否认,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那这个教师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实际上,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授是对教学内容的再加工、再理解、再发挥、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位老师对同一教学内容,不管讲过多少次,每讲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4.传统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劣势
传统教学法也存在很多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学习观察比较,我认为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4.1.以教定学。老师往往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由于教师课前忽视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所设定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教学起点有时不相吻合,等到上课时,好多东西都是学生早已知道的.
4.2.以本为本。忠实地执行教材,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即使发现教材的内容有不合理的地方,也不敢随便处理。好多教师甚至成了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传声筒,他们视教材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毫无遗漏、毫不越位地传授教材内容视为课堂教学目的,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枷锁。
4.3.教路单一。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是照本宣科,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去展开教学活动,每当学生的思路与教案不吻合时,教师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路“拽”回来。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不到教师的随机应变,看不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
4.4.学法单一。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个体性,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课堂上很少看见人际间的交流,观点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封闭。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
4.5.目标单一。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为了完成认知目标,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进行的是一种“颈部以上”的学习,它只强调记忆、思维等的训练和培养,却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活动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活动过程。“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
4.6.问题单一。多少年来,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是循着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采用一连串的追问,牵着学生亦步亦趋地接受一个又一个结论。在问题的设计上,往往过细、过窄、缺乏思考价值,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正是所期望得到的答案时,教师便会立即抓住,如获至宝地加以肯定或赞扬,于是,对某个问题的讨论也就此画上了句号。即便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空间,但常常又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无疑在客观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培养与发展,致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模仿性和依赖性。教学中的每一步都由教师领着学生走,教师好像是导游,拿着旗子在前面喊,一队学生跟着走,无法停下来按自己的需要去观赏,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可谓走马观花,没有切身体会。
4.7.评价单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是掌握教师所交给的数学知识,会做题,考试能够取得好成绩;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基本上是看教师的教学成绩。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
4.8.过程单一。传统的课堂教学上过分强调了教师的教,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以教为主,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不教不学,真正地做到拷贝不走样,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5.如何适时使用多媒体
5.1.要针对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的不同,对授课内容的多少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中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所学的知识并没有什么认识,所以授课时应注意速度不能太快,内容不能太多,而大学生就能适应多媒体较大的容量和速度,所以对于新授内容来说,还是比较适合用于大学生。
5.2.针对授课内容
对于理论较多的内容来说,比较适合于使用多媒体,通过多媒体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并且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实现举一反三的过程,而对于较多的计算题目来说,则不适宜采用,相反通过板书,可以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反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掌握。物理实验课程是一个很注重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而这些内容如果完全靠老师上课通过实物直接演示,后面的学生肯定不能完全看清楚,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这样势必会出现教师要到后面的学生中逐个进行辅导,既影响了教学进度也加大了教师的授课量,所以对于实验内容,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一方面放大实物,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另一方面又将动手操作的过程通过屏幕展示了出来,同时还可以把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通过屏幕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查找出问题,起到了一举三得的作用。
5.3.针对授课类型
授课类型有很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多媒体,例如对于复习课则比较适合使用多媒体,而对于新授课,特别是在进行习题讲解的时候,无论是从容量上、思考时间上或者是从学生的注意力上来看,都不太适宜采用多媒体。因此在高考班最后总复习的阶段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所教的学科内容进行综合汇总,用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增强记忆,提高复习效率。
5.4.针对授课环境要求
多媒体具有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所以对于不同的授课环境来说,它的存在能起到不同的效果。例如在授课内容比较枯燥的时候,而授课环境也允许出现活跃的课堂气氛时,则可以考虑加入多媒体,以使枯燥的内容能在轻松的环境中传授给学生。
6. 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融合
由上述分析可见,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作用,都有着彼此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不足。不能简单地用前者去取代或否定后者,也不能反过来用后者去否定或取代前者。而应当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我们所需要的教学方式不是单纯的传统教学方式,也不是单纯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而是它们的有机结合。我们应该从教学观念上处理好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不能认为有了先进的就要放弃传统的。无论多媒体技术多么先进,它都不会是最完美的。应该将两种教学模式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特点,才能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下面我就对两者的结合谈下几点建议和说明。
6.1.讲课的速度
多媒体教学,由于教师不用板书,而学生仍要适当记笔记,教师如果没有掌握这一点,容易使讲课速度放快,学生来不及做记录,感到听课比传统的上课困难,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需要学生作笔记时,应该留下相应的时间,然后,再继续放片,同时,适当地告诉学生哪些是需要做笔记的部分, 哪些是不需要记录的部分。以免学生面对屏幕上的文字感到无所适从。
6.2.讲课的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书写后,在黑板前,以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讲解,以及注意变换在讲台的位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教学由于屏幕上更富于色彩,光声,使 学生只看屏幕,而忽略了教师,加上教师需要操作鼠标,激光笔,位置难于变换,缺乏传统教学的教师的表现力。这是多媒体教学今后有待提高的方面。教师要避免做个“图片讲解员”,仍要发挥教师的课堂表现力。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可以使多媒体教学设备更适合教师充分发挥在传统讲课时的课堂魅力。
6.3.注意应用画笔
在需要现场讲解时,应采用画笔临时写字进一步说明,发挥传统教学中常用的边说边写印象深刻的讲课方式。有时候,我们原先准备的课件仍不能很好说明问题,学生课堂信息反馈显示对这个问题仍不明白。这时,教师应注意应用画笔边说边写表达某个问题。同时应学会操作画笔及在电脑上规范书写。
6.4.注意语言的表现力
多媒体课件文字清晰,条理性强,但教学仍要注意语言的表现力。用丰富的言词和抑扬顿挫的音调,吸引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和对所上内容的理解,注意适当的时候举例说明,特别是物理教学,仍应和传统教学一样,运用生动的生活实例说明某个观点,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如果在多媒体教学中,注意对传统教学方法长处的采纳,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也使学生从传统教学到多媒体教学的转变中可以更好地适应。开展媒体电化教学是我们今后不断发展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虽然多媒体教学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但我们如果注意总结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传统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就能既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带给我们全新的电化教学,又能继承发扬传统教学的长处,就象人们常说的“1+1>2”。
6.5.要建立以“情”为根基的主体教学观
“以情感人”,师生之间以“情”的交流为根基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教育的特色。而这种情又是双向的:既有教师的循循善诱,也有学生的尊师敬长。因此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的活动。是不可分割的,是以“情”的交流为纽带,由师生共同营造的,一旦脱离了“情”,师生就无法正常对话,教学效果就受到直接的影响。因此,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要以“情”为根基的主体教学观。
6.6.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首先应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它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并且在教师中大力推广和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各院校可经常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探讨关于多媒体的教学规律,教师之间也应多交流多媒体教学的经验、体会及存在问题,以全面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全面肯定”和“全面否定”都有其片面性,应客观辩证地对待多媒体教学这一新鲜事物,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同时,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6.7.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
目前,一些多媒体课件存在着“教案搬家”和“黑板搬家”的现象,这样不仅不会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而且还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作多媒体课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难度很大。一个优秀的课件,不仅要设计文字、图像、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创新和构思。例如:在讲授“多普勒效应”时,预先录制了生活中的多种多普勒效应的声音:放礼花、飞机(汽车)急驰而过、火车鸣笛呼啸而过……,让学生亲身领略声音频率的改变,大大地增加了多普勒效应的直观性,可读性。这样会使学生对这些内容记忆深刻,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校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多媒体制作水平,可请计算机教师组办各种关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培训班,如Powerpoint、Autherware、Flash等内容的培训班;也可让计算机教研组和其它专业教研组合作重点制作一批水平较高的课件,以带动和培养一批专业课教师,提高他们制作课件的水平;也可采取讲座、经验交流、课件制作评比、优秀课件展示等形式支持、鼓励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6.8.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教师、学生和媒体是教学过程的三个实体要素,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但在实际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往往处理不好这三个要素的关系,直接表现为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缺乏对学生思维深度、强度的培养。教师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脑操作员,而学生成为接受信息的“容器”。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自身的主导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和讨论时间,捕捉学生思维的灵感和火花,并及时发现学生思考的误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多媒体能够真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6.9.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动静结合、声情融会、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但并不是说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完全替代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应主要用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展示图片资料、具体操作步骤等;而传统教学则可以主要用于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基本公式推导等方面。如例如:静电平衡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部分应主要以传统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即以教师讲授、板书为主,其间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动画。 由于静电实验本身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很高,另外静电平衡的实际过程瞬息即逝,学生往往感到对此知识没有一点感性认识,只能生吞活剥地接受,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模拟,能形象生动地把电荷移动,最终达到动态平衡的这样一个过程给予展示,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什么是静电平衡?为什么处于静电平衡下的导体有那么多条规律?可以说,多媒体教学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能够使学生快速获取新知识,开拓新智力,挖掘新能力,创造新思维。但传统教学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有些课程和教学内容,利用传统教学,效果要远远高于多媒体教学。所以,目前多媒体教学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才能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6.10.加快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建设
多媒体教学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各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意义,加快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建设,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建设更为重要。因为计算机网络教室可使学生人手一台多媒体计算机,所有的计算机连接成局域网,而且每台计算机安装网络教学软件,教师机安装控制软件,教师可以通过控制软件对学生机的使用进行控制,以及与学生进行直接对话、个别辅导、答疑,也可以进行个别练习、测验等。网络教室还可以根据需要连接到互联网,充分利用网络的各种信息,把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利用网络教室开展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更有发展前景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
6.11.二者的结合
具体来讲结合教学内容可以这样做:(1)重点、难点、难记忆的部分,在屏幕演示同时以简练的板书形式写在黑板上,并加以口述讲解,有利于学生消化接受。(2)在播放课件演示的同时,尽量伴随教师的肢体语言,进行深入讲解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调动课堂气氛。(3)需要学生做笔记的地方,放慢演示速度,为学生记录提供时间。(4)抽象、冗长的内容,尽量减少板书,应制作课件进行表达。(5)大容量的复习内容,宜于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且最好事先把需要学生做笔记的知识打印出来,课后发给每一个学生。(6)备课必须充分。对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教师的备课工作量更大,要备内容、备形式、备时间、备顺序、备板书、备整堂课的教学流程的设计,课件运行、测试、提问等在哪个环节插入都要事先合理分配时间。(7)课后的小结应作为课件内容投影到屏幕上,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总结。
高科技带来了新媒体、新手段,使教育技术及传统的教育手段发生了强烈碰撞,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审视和定位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科学合理的关系。多媒体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是将来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来源:高垚骏的博客
三 :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
1.表现
虽然对新媒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蛋糕的大小是不变的,新媒体的出现必然与传统媒体产生竞争,分流一部分受众。美国去年5月公布的一项针对2600位网络使用者所进行的媒体消费行为调查显示,有60.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比起前一年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更多了,而减少时间看电视的人有35.5%、看杂志的有34.1%、听收音机的有27.1%、看报纸的有30.3%。
2.原因
虽然新媒体并没有形成对传统媒体的大规模替代之势,但新媒体的种种优势确实使传统媒体正在失去一些传统优势。
(1)新媒体提升新闻时效性
以报纸为例,报纸的内容一向被要求具有时效性强的性质,报业竞争也主要表现为时效性的比拼。以南京地区的报纸为例,为了增强时效性,许多原本应该在傍晚发行的晚报都赶在了清晨发行。而新媒体的出现,使报纸的这一优势明显削弱。电子媒体在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使其时效性远远胜过报纸的时效性。
如今,许多受众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通过这种途径得知的新闻往往比随后浏览报纸、观看电视所获知的要新鲜很多。
(2)新媒体增强受众主动性
报纸新闻的阅读受报纸发行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电视新闻的收看受播出时间段的限制,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可能在自己所希望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随心所欲地接受信息。新媒体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这样的格局,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段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动态,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接收所希望获知的资讯。新媒体无形中改变了人们与生活对话的方式。
(3)新媒体降低信息成本
报纸真正成为大众传播媒体,不仅因为它是新闻纸(newspaper),还因为它是廉价纸(cheappaper)。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大量的信息曾经是报纸的极大优势。现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无论是在获得信息的量上,还是在获得信息的价格上,报纸都在失去其传统优势。特别是,报纸的低价格还依赖于发行网络的低成本,而新媒体传输技术和终端设备技术的长足进步导致其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基本不受传输距离、范围和信
息量的影响。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依存
两种媒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如何体现,两种媒体在相互依赖中各自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这要从内容传播的共享性和传播技术的互补性两方面来分析。
1.信息内容共享
要从内容信息的共享性上回答这些问题,就有必要引入西方传播学中的共鸣效果(reso鄄nanceeffect)和溢散效果(spill-overeffect)两个概念。
(1)共鸣效果
“共鸣效果”(resonanceeffect)的提出,是学者诺尔纽曼等人(Noelle-Neumann&Mathes,1987)在研究1968年伦敦反越战示威时,发现媒体之间也有意见领袖媒介
(opinion-leadingmedia)的现象存在,即一些主流媒体最先报道相关新闻后,其他媒体才相继跟进,且意见领袖的内容为其他报纸所采纳,形成一股连锁反应。诺尔纽曼称这一现象为“共鸣现象”。就是说,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主流媒体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是其他新闻工作者的信息来源与参考架构。这种由主流媒体引起而在媒介系统中产生一连串报道上的连锁反应,就是“媒介共鸣”(resonanceofmedia)效应。
传统媒体在社会公信力和第一手新闻信息获取方面依然具有绝对的优势。如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处以绞刑的事件曾经受到传统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因此促使新媒体产生“共鸣”。
(2)溢散效果
“溢散效果”(spill?overeffect)是学者Mathes和Pfetsh(1991)提出的。当媒介议题由潜伏期与预备期转变成上升期时,主流媒体开始加入报道。他们将这种媒介议题是由另类媒介流向主流媒介(意见领袖媒介)的议题传布方式称为“溢散效果”。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溢散”日益明显。如果说,广播时代最重大的国际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电视时代最重大的国际事件是越南战争的话,那么,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
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网络传播时代最重大的国际事件。“9·11”恐怖袭击事件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有目共睹,但这样一个重大事件最初是通过网络传播出来的,随后逐步溢散,传统媒体才加以报道。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新媒体使得“溢散”日益明显,让主流媒体卷入敏感问题的报道,不仅扩大了新闻报道面,而且拓宽了受众的言论空间,使受众话语权得到增强,受众的地位得到提高,反映民心民意的渠道更加畅通。
2.传播技术相互依存
如果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传播上的相互依存是隐性的话,那么两者在传播技术上的相互依存则显而易见了。一方面,传统媒体需要借助新技术升级自身,另一方面,新媒体如果能够将自身在技术上所具有的互动性优势与传统媒体的便捷性优势相结合就更加能够开拓发展的市场。
(1)报纸全面Web2.0
Web2.0是当下在互联网上迅速崛起的一股新的传播势力,它创造了个性化、平民化、交互性的传播景观,这种新技术的出现,为传统媒体的创新提供了许多启示,尤其对于报纸,提供了一次打破传统定位,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契机。正如百度公司副总裁梁冬所言:“报纸也将进入Web2.0时代。”
美国报业协会主席曾表示:“因特网是少数可以跟传统媒体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媒体。它是报业自然的发展方向,它为报纸提供了空间、及时性和更大的读者群。”而借助Web2.0的传播优势,尤其博客这一Web2.0核心应用的最典型代表,报纸新闻传播将拥有更大的空间和能力。
(2)手机与报纸相互补充
伴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作为大众通讯工具之一的手机,其功能不断拓展,特别是短信、彩信等的出现,手机已逐渐发展成为人们之间记录、存储、传输、交流和呈现信息的新媒介。针对手机在新闻资讯传播方面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平面媒体纷纷推出以手机为媒介的新闻信息服务业务,即将纸质媒体的新闻内容进行数字化转换,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使手机用户能够即时、快捷、便利地阅读当天的报纸新闻。
(3)IPTV升级传统电视
IPTV即交互网络电视,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络,特别是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
互动性是IPTV的重要特征之一。有学者指出,数字交互电视“颠覆了电视观众的?受众?定位与电视传媒的?传者?定位”,“数字交互电视的互动传播,使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位置不再是固定的或先在规定的,而是不断在互相共享的、移动的。”数字交互电视的发展还使得“大众传播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信息使用者”身上。
(4)播客扩大广播发展空间
随着博客的出现,播客也应运而生,而且短时间内人气急升,所以播客是传统广播的一个新的竞争者,但不是它的掘墓人,一方的发展不一定必然以另一方的停滞乃至灭亡为代价,
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共生关系,存在着很大的合作空间。輥輱訛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补升级
如今,在一派“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之下,新媒体似乎成了传统媒体的“掘墓人”。其实,传统媒体目前的处境,与十几年前戏剧面临的危机有某种相似之处,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对戏剧产生了巨大冲击的电视的优势固然应予承认,戏剧的观众也的确在减少,另一方面,电视和录像的崛起还给戏剧带来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观众,戏剧借助于现代化强有力的传播手段,进入了千家万户,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现在,戏剧依然在熙熙攘攘的现代艺术世界里占据着不容替代的一席。
和戏剧消亡论一样,曾几何时,电视的普及也曾使人担心纸质媒体将大大萎缩,而这几十年的事实同样表明,电视并没有对报纸产生很大的冲击,电视和报纸仍然是共同繁荣和发展的。这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在这种既定的生存环境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必然也是相互依存互补升级的。
(一)传统媒体的升级方向
历史已经证明,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并不会使传统媒体消亡,广播的出现并没有摧毁报纸,电视的出现也没有摧毁广播,而他们都没有使图书消亡。新闻业的每一次新技术浪潮都推动了该行业的进步,促使双方面互相借力,促进优势升级。輥輲訛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面对新媒体的优势,大可不必自惭形秽,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新媒体竞争是正确的选择。传统媒体的优势首先体现为
公信力强。中国社科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12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和《中国5小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网民最信任的还是电视、广播和报纸,而信任程度最低的则是网络上的新闻。輥輳訛
在挑战面前,传统媒体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突围,突围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相反还要借助对手的力量,传统媒体可以采取有效的战略、战术,充分利用好支撑在新兴媒体背后的新技术,增加互动的成分,从而提升传统媒体的价值,为自己的生存创造条件。
(二)新媒体的升级方向
在目前状况下,新媒体的发展是一个冲破自身局限、分流传统媒体影响力的过程。目前新媒体内容的整合和发布,只能借助于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或是传统媒体内容的廉价供应,新媒体上的内容在传统媒体中并不稀缺。因此,对于新媒体来说,不缺少整合能力,但缺少原创内容。特别是今后“内容”作为知识产权的理念进一步明晰后,新媒体的内容劣势会进一步放大。所以作为新媒体,一方面应该加强新媒体从业人员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当
充分利用新媒体互动性强的优势,鼓励受众原创的积极性,引导提高受众原创的水平,使得新媒体上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四 :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
一、传统教育的优缺点。五 :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教学策略
美国大众传媒学家施兰姆曾说:“如果两种媒体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时,功能是一样的,我一定选择价格较低的那种媒体。”也就是说,选择媒体必须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不是看它运用了多少制作手段和科技含量,而是看它是否适合教学,是否能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是否能提高课堂效率。只要运用得当,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都能充分显示和发挥其最大优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用其所长,形成优势互补。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通过研究相关资料,总结实际教学,初步形成了以下互补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让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教学添彩。
要实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互补,首要前提条件是要大力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否则,极有可能“穿新鞋,走老路”。正确的态度应是,既不能以继承传统教学为由而滞步不前,忽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影响,也不能完全脱离原有的传统教学的基础,片面刻意追求多媒体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及其理论基础要作实事求是的正确评价,继承其精华,扬弃其糟粕;对于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也不盲目崇拜,而要实事求是地客观地进行研究与分析,吸收其所长,摒弃其所短;要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为统摄,实现“两种教学”方式的优质“整合”与优势互补,让传统的和现代的一切教学手段为我所用,做到以人驭物,用其所长,用之恰当。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让教师真正认识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于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不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就跟不上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是要落伍的。二是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让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所在及其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巨大影响,进而主动去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操作技能,把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大胆、灵活、有效地运用到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去,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课堂生辉。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传统教学也好,多媒体教学也好,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这种教学才是有效的,才是可利用的,否则就不可用。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或传统教学手段,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它们各不相同的激趣优势,首先要了解它们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都有哪些优势可供发挥,其次要结合教材内容确定要使用的教学环节,同时还要研究教学对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分清主次,加强融合,让“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都得到充分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为实现教学目标,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运用哪些教学手段;何者为主,何者为辅,这是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都要考虑清楚的。传统教学手段是常规教学手段,是最习见最常用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可以说每个学科的每一节课都要用到它,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目前阶段还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还没有成为每一节课都必用的常态的教学手段,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点缀出现在所谓的公开课或某些复习课、讲座课上。因此,就目前而言,在教学策略上还是要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诸多方便和好处,但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更不能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根据实现具体教学目标的需要,在同一节课或同一章节的不同课时中,可以只用一种教学手段,如传统教学手段,或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可以以一种教学手段为主,辅之以其它教学手段,如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辅之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或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辅之以传统教学手段;也可以两种教学手段同时交替使用,不分主次先后,该用哪种教学手段就用哪种教学手段,适合用哪种教学手段就用哪种教学手段。只要设计科学合理,教师在运用时可以随心所欲。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何种教学手段,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也是无法取代的,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确定无疑的,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本文标题: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浅析SNS网站与传统媒体的区别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