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新陈代谢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的概念和意义;
2、理解人体内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变化,以及与具有直接关系的四个系统在中所起的作用;
3、知道食物的热价和体温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上理解,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指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用于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认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辨证统一关系,渗透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意识。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的概念
是生物最基本的生命特征,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学生学习了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节课中对各项生理活动的综合分析,得知它们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联系,从而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性上理解,初步建立生物学观点,因而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的概念
的概念涉及到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人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变,是涉及面非常广的概念。关于物质的交换,涉及食物与饮水的摄取,气体的吸入;食物残渣与废物的排出,气体的呼出。这些指的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所进行的物质交换。关于体内物质的变化,涉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涉及物质在体内的运输 (包括气体的运输),涉及代谢终产物的生成等。用一节课的时间将众多的知识连成线、织成网是有相当的难度的。至于能量的交换与能量在体内的变化,更是涉及面宽且非常抽象。学生对能量的,和理解是本节主要的难点。
本章知识要点
教法建议
教学开始时总结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先对照图解,按问题顺序思考几分钟或翻看前几章的内容和插图来思考,然后教师采取逐题提问的方式来复习。可以采取让学生逐题讨论的方式来复习。复习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以为主线,把各部分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以免知识的简单重复、堆砌。
为了在复习中使学生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个整体上的了解,为讲述概念做好辅垫,可以采用总结边画图解的方式来进行。
体温部分的教学,应该与过程中的能量释放紧密联系,体温首先是能量释放所维持的,其次,体温是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学中还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让学生自己谈出测量体温的部位和平均温度。另外,这部分教学中,还应该强调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的意义。
概念既是本章的重点又难点,教师可先以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和人体内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为线索,边归纳选列表(见奉章知识结构中过程部分),然后再归纳出的概念。
关于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关系,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视点教育的极好内容。但是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讲解时只要渗透二者既矛盾又统一的观点即可。也就是说让学生了解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过程就可以了,不要讲得过多、过深,更不能讲成政治课。
在讲述的意义时,应该联系前后各章的知识,举出一些实例来说呀是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例如,人体的运动系统住完成各项运动时;需要得到足够的营养和能量供应,而营养和能量的供应正是通过来实现的。关于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只是点一下,目的是引出下两章的内容,说明与后面知识的密切联系,因此不必要展开讲述。
由于本章教材带有复习性、总结性,牵涉的知识多,概念抽象,所以在时间上要合理安排,要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概念的教学上。
教学设计方案
一、本章的参考课时为1课时。
二、教学过程 :
1.复习提问:
(1)什么是排泄?排泄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2)对照挂图简要说明尿的形成过程。
2.引入新课:
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新课的切入点。如,排泄是指将人体代谢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代谢的终产物指的是什么,看来我们都知道,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称它们为代谢的终产物,最主要的是,不知道什么是代谢。代谢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的简称。(板书本章标题)
3.复习相关知识,自学本章知识并思考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拉近些,使学生有亲切感。如参考【看一看,想一想】中的问题,联系学生自己,设计以下题目,将其写在投影片上或小黑板上。当学生知道他们不曾注意的这些问题都与的概念有关时,会使学生感到有探究的兴趣。
①今天,你的早餐(或午餐)吃的是什么?它们包括哪些营养成分?这些食物在你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从中得到哪些营养物质?
②被你的血液或淋巴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是怎样到达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的?
③你为什么必须呼吸?空气中的氧是怎样到达你的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的?
④你的细胞既得到了营养物质又得到了氧,细胞怎样利用它们?从早餐后到现在,你消耗了许多能量,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⑤在你的生命活动得到能量的同时,细胞内产生了哪些废物?它们通过什么途径、以什么形式排出体外?
带着这些问题,请学生浏览本章内容,使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参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联系【看一看,想一想】中的问题,参看图解,学生自己回顾相当知识,体会相互联系,充分思考,自己理解的概念和意义。教师给学生创造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机会,提供自学的空间和时间。
请学生在认真学习与思考的基础上,像一位老师那样备课,争取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讲述什么是?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什么关系?与维持体温直接相关的是哪些生理作用?体温的测量方法和标准是什么?的意义是什么?
4.小组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有利于生生互动,相互启发,智慧资源共享。小组成员有表达自己看法,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讨论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思考题,也可以是【看一看,想一想】中的问题,还可以是
【动动脑】中的三个问题,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凡是涉及到的问题都可以讨论。
最后,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也可以自告奋勇当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中最有特色的问题,最有收获的结果。还可以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讲解有关的知识点,总结本课的学习,全组同学帮他“备课”。
5.全班讨论。
(1)请各组代表作汇报。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后发言者不重复已经说过的内容。
(2)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来,当一次小老师,总结的概念和意义。
苦学生总结较好,教师无须重复。教师总结时,要尽可能肯定学生表达正确的地方,给学生以鼓励。
6.与本课开头呼应,请学生解释,什么是代谢终产物。
教师说明必须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下进行,引起学生对下一章学习的兴趣。
【板书设计 】
第八章
一、的过程
二、的概念: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以及人体内物质与能量的转变过程。
三、的意义:
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生命的基本特征。
二 : 津液:津液-概念,津液-新陈代谢
津液是人体机体中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液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涕、泪等。津液同气和血一样,亦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津液,其实就是“津”与“液”两种液态物质的合称。津,存在于气血之中,以利气血流行运通,主要分布于体表,见于外者为泪、唾液、汗。滋润脏府、肌肉、经脉、皮肤。液,藏于骨节筋膜、颅腔之间、以滑利关节、滋养脑髓。
津液_津液 -概念
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和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习惯上也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之一。
各种津液因性质、分布和功能不同,又分为津和液2类。将存在于气血之中,散布于皮肤、肌肉、孔窍并渗入血脉,清而稀薄,流动性较大,具有湿润作用的称为津;将灌注于关节、脏腑、脑髓、孔窍等组织,稠而浓浊,流动性较小,具有滋养作用的称为液。津与液二者本质相同,均来源于饮食水谷,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故往往津液并称。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过程很复杂,涉及多个脏腑的生理活动。如胃的受纳,小肠的吸收,脾的转输,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肾的蒸腾气化,三焦为通道等。津液主要有滋润和濡养的功能,如润泽浅表的皮毛、肌肉,滋润深部的脏腑,充养骨髓和脑髓,润滑眼、鼻、口等孔窍,滑利关节等。如果津液的输布、排泄失常,就会滋生水饮,或酿生痰浊,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
津液_津液 -新陈代谢
津液的生成
胃主受纳腐熟
津液的输布
即是传输与散布。津液的输布主要由脾气散精、肺的宣发肃降、肾的蒸腾气化等生理功能的协同作用,以三焦为通道输布全身。脾通过运化功能,将津液直接散布周身,同时上输于肺,经过肺的宣布肃降,再将津液进行布散。如果脾失健运,就会影响津液的输布,形成水肿、痰饮等疾病。所以《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肺接到脾传来的津液后,通过宣发向全身的体表和内脏布散,将代谢后的浊液输送到肾与膀胱,因此,“肺为水之上源”。肾在津液的传输中起决定性作用,《内经》上讲“肾者水脏,主津液”。肾阳是人体阳气之根本,具有蒸腾激发作用,推动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同时肾本身也参与津液的传输。肾将清液上传周身、浊液下排尿液。
津液的排泄
津液的代谢主要是通过排汗、排尿等代谢过程来完成,与肺、肾、膀胱等脏腑功能活动有关。汗液的排出,主要经过汗毛孔,中医将汗毛孔称为“气门”,又有“阳加于阴谓之汗”的说法。如果大肠过于燥热,就会形成便秘,反之腹泻。如果肾的气化失常,就会引起尿少、尿闭与水肿等排泄障碍的疾病。因此,津液的代谢是3个环节的系统工程,相互作用。古人云: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五脏一体,相生互助,任何脏腑的功能失调,都会影响津液的代谢。
示意图
津液_津液 -功能
津液的功能主要包括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节阴阳和排泄废物等。如布散于肌表的津液,具有润泽皮毛肌肤的作用;流注于孔窍的津液,具有滋润和保护眼、鼻、口等孔窍的作用;渗入于血脉的津液,具有充养和滑利血脉的作用,而且也是组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注入于内脏组织器官的津液,则具有濡养和滋润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渗注于骨的津液,则具有充养和濡润骨髓、脊髓和脑髓等作用。
(一)滋润濡养
津液以水为主体,具有很强的滋润作用,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营养功能。津之与液,津之质最轻清,液则清而晶莹,厚而凝结。精、血、津、液四者在人之身,血为最多,精为最重,而津液之用为最大。内而脏腑筋骨,外而皮肤毫毛,莫不赖津液以濡养。“津亦水谷所化,其浊者为血,清者为津,以润脏腑、肌肉、脉络,使气血得以周行通利而不滞者此也。凡气血中不可无此,无此则槁涩不行矣……液者,淖而极厚,不与气同奔逸者也,亦水谷所化,藏于骨节筋会之间,以利屈伸者。其外出孔窍,曰涕、曰涎,皆其类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分布于体表的津液,能滋润皮肤,温养肌肉,使肌肉丰润,毛发光泽;体内的津液能滋养脏腑,维持各脏腑的正常功能;注入孔窍的津液,使口、眼、鼻等九窍滋润;流入关节的津液,能温利关节;渗入骨髓的津液,能充养骨髓和脑髓。
(二)化生血液
津液经孙络渗入血脉之中,成为化生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津液使血液充盈,并濡养和滑利血脉,而血液环流不息。故曰:“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痈疽》),“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脾胃论.用药宜忌论》)。
(三)调节阴阳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之间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津液作为阴精的一部分,对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脏腑之阴的正常与否,与津液的盛衰是分不开的。人体根据体内的生理状况和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津液的自我调节使机体保持正常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如寒冷的时候,皮肤汗孔闭合,津液不能借汗液排出体外,而下降入膀胱,使小便增多;夏暑季节,汗多则津液减少下行,使小便减少。当体内丢失水液后,则多饮水以增加体内的津液。“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灵枢.五癃津液别》),由此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四)排泄废物
津液在其自身的代谢过程中,能把机体的代谢产物通过汗、尿等方式不断地排出体外,使机体各脏腑的气化活动正常。若这一作用受到损害和发生障碍,就会使代谢产物潴留于体内,而产生痰、饮、水、湿等多种病理变化。
津液_津液 -文献记载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九气论津液_津液 -主要病证
津液是脏腑功能活动的
津液_津液 -相关连接
三 : 第二册3、7新陈代谢
第七节 新陈代谢
本节教学内容是整章内容的归纳总结,但更确切的理解应是本章的深化和提高。前面所学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孤立的、缺少系统性的。只有通过本节的学习,才能深刻理解人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消化、呼吸、排泄、循环四个与新陈代谢直接有关的系统,也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新陈代谢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括性很强的概念,学习时应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先理解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新陈代谢的概念及意义。
教法指导
一、 授课思路与方法
新陈代谢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括性很强的概念,学习时应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先理解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新陈代谢的概念及意义。
根据教材特点,既然是归纳总结,说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此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为切入口,深入浅出;但同时又应考虑到更高要求—— 实现知识的深化和提高。本节可选择问题讨论法进行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课前设置问题——→课外学生准备——→小组讨论——→交流评论——→教师点评总结——→实例分析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理解人体内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过程。
(二) 技能目标
在知识教学过程 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及其相互合作的精神。
(三) 情感目标
通过联系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概念。
2.教学难点 :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中能量的转变。
三、教学准备
课本61页的挂图或投影片,酒精灯、燃烧匙、肥猪肉一小块、蔗糖少许。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问题设置
问题的设置是本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充分重视,做到:
1.精而具体。
2.联系实际,使学生有一种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欲望,也就是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
3.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此可设置以下两个问题进行:
1.我们知道牛肉中富含蛋白质,而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蛋白质,那么人体内的蛋白质与牛肉中的蛋白质一样吗?人 吃了牛肉后,牛肉中的蛋白质是如何转变为你体内蛋白质的呢?
2.我们知道运动需要能量,那么你进行各种运动时的能量是什么物质释放出来的呢?
以上问题作为课前预习作业 ,希望全体学生结合以前知识,自学本节教材,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
(二)小组讨论
可事先安排好小组(以6—8人一组为宜)。课堂中花十五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由组长整理出小组最后意见。
(三)全班交流
可由各小组自己商量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交流,总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左右。要求学生分析问题时要抓住要点,为加强交流时全体同学的参与意识,可要求学生给各个小组进行排名。
(四)教师点评、小结
因为由前面知识的结累,加上课外的精心准备。因此在课堂上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学生基本上能把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大致过程分析清楚,只是缺少提升。因而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把学生的交流进行规范,并总结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人体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具体可作如下分析总结:
第一个问题的实质是人体的同化作用
1.牛肉中的蛋白质
同时教师应讲清楚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光只有蛋白质,还有象淀粉、脂肪等也可经过同样的过程而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最后总结出同化作用的概念:食物中营养物质经过一番复杂的变化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贮存能量的过程。
为进一步巩固理解,教师可让学生思考概念中的“经过一番加工”主要是指哪些生理过程?(包括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以及组织细胞内物质的合成等)。
第二个问题的实质是人体的异化作用
人体细胞内的营养物质 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尿素等含氮废物)+能量
由于已学过了植物的呼吸作用、排泄等概念,对于以上变化之中的物质转变过程应该不难理解,难点是能量的转变,为什么营养物质氧化分解时能释放能量呢?物质内贮存着能量,这一点学生较难理解。为解决这一难点,教师可做两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分别取一小块肥猪肉和一些蔗糖让它们放在酒精灯上点燃,结果会发现,它们能燃烧,而且燃烧时能发光发热,这样也就理解了脂肪、蔗糖等物质内部贮存着大量的能量。当然应当指出人体细胞内的氧化分解不同于物质的燃烧。同时教师可回顾分析同化作用过程中,当体内有脂肪、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合成时,其实也已经贮存了能量。(由于能量的类型及转移、转变等知识要在以后讲解,所以教师不要讲得太多,只要能帮助学生理解能量的贮存与释放就行)。
(五)巩固提高
为巩固教学重点和难点,可设计两个思考题让学生思考:1、为什么牛和羊都以草为食,但长出来的牛肉和羊肉的味道却是不一样的呢?2、为什么马拉松运动员跑完全程后体重会明显减轻呢?
五、板书设计
1.牛肉中的蛋白质 各种氨基酸 血液 人体内的组织细胞 人体内的蛋白质。
2.同化作用的概念。
3.人体内的营养物质 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尿素等含氮废物)+能量。
4.异化作用的概念。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人体的各个系统中与同化作用直接有关的是( )
人体的各个系统中与异化作用直接有关的是( )
(A)消化系统、呼吸系 (B)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C)循环系统、排泄系统 (D)消化系统、排泄系统
(2)人体同化作用时_______能量,异化作用时________能量。(填“贮存”或“ 释放”。)
(3)牛和羊都以草为食物,但长出来的牛肉和羊肉却截然不同,你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同化作用中的哪个环节不同引起的?
(4)你认为异化作用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2.课后练习
讨论题:肥胖是人类许多疾病的根源,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肥胖者是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减肥药、减肥方法不断出现,但效果都不是很好,根据已学的知识,你认为防止肥胖应作好哪几方面的工作?减肥的有效途径是什么?依据分别是什么?
3.参考答案
(1)(B).(C) (2)贮存;释放 (3)合成
(4)为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如运动、消化、呼吸,以及维持体温等。 (5)见分析
4.简要分析
(1)人体的同化作用包括了消化、吸收、运输、合成等复杂的生理过程,所以涉及了人体的消化、循环等系统。异化作用是在氧气参与下,氧化分解体内的物质,并把代谢终产物排除体外的过程,氧气的吸入与二氧化碳的排出涉及到呼吸系统,排出代谢终产物当然涉及到排泄系统。
(3)牛和羊以草为食,吸收营养物质后,送到体内的细胞进行合成,由于牛细胞与羊细胞的不同,所以合成的物质也不同。
(4)人体的任何生理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而能量的产生都是通过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出来的,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热能,维持人体的体温。
讨论题:无论是防止肥胖还是减肥都应从同化作用和异 化作用两方面考虑。从同化作用分析应该严格控制食物数量,防止营养过剩。从异化作用分析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使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减少体内过剩的有机物。当然肥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还涉及到遗传、疾病等因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目标
1.理解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相互关系
2.理解人体新陈代谢的概念及意义
(二)技能目标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新陈代谢的概念及意义。
2.教学难点 :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小组竞争法)
怎样理解人体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请同学们以糖类、脂肪、蛋白质为例分析它们在体内消化、吸收、运输、合成、氧化分解的简单过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请各小组同学分别代表一种物质进行分析,看哪个小组回答的最好。这样既理解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同时也为解决本节课的难点——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相互关系作好了铺垫。
(二)讲授新课
1.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相互关系
(1)区别:同化作用合成自身的物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分解人体自身物质,释放能量。
(2)联系
① 在人体内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同时进行。
② 异化作用所分解的物质,正是同化作用所合成的物质。
③ 同化作用过程中所需能量正是异化作用所释放的能量。
对于第三点教师应作解释:人体内物质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运输时都需要消耗能量。
最后得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过程,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新陈代谢。
2.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意义
(1)通过对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相互关系的分析,学生们已不难理解为什么说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是不一样的?也很自然地理解了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新旧物质的交替,至于能量的转变,由于上一节课已做过了实验,在此也可以理解。至此,得出新陈代谢的概念已是水到渠成。新陈代谢是指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教师有必要特别强调一下,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而能量代谢是伴随物质代谢而进行的。
(2)意义: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3.人体内能量的变化
能量的获得=能量的消耗+能量的贮存。
公式中能量的贮存表现在物质变化中就是有机物的积累,体现在身体上的变化就是体重增加,人变胖,这个现象对学生来说比较直观,建议在分析时将公式改为:
能量的贮存=能量的获得-能量的消耗。
当能量的获得大于能量的消耗时,能量的贮存为正值,
当能量的获得小于能量的消耗时,能量的贮存为负值。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加以巩固:
(1)为什么久病的人会变瘦?
(2)进食过多,人体容易发胖的原因是什么?
最后分析少年儿童、老年人、成年人的新陈代谢特点。
(三)巩固提高
本节课为本章的最后一堂课,为了使学生对自身的生理活动的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可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你今天早晨吃的物质最终将变成什么物质?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哪些转化?
五、板书设计
1.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相互关系
(1)区别:
(2)联系:
2.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意义
(1)概念:
(2)意义:
3.能量的贮存=能量的获得—能量的消耗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列表比较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区别和相互联系
物质变化 | 能量变化 | 相互关系 | |
同化作用 | |||
异化作用 |
(2)有的人尽管没有吃很多的脂肪类食物,但仍会胖起来, 这是因为( )
(A)人体内物质可以相互转换
(B)人体自身能产生脂肪
(C)人体内脂肪不易分解
(D)以上都不正确
(3)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 )
(A)同化作用 (B)异化作用
(C)呼吸作用 (D)新陈代谢
2.课后练习
(4)下列关于人体内新陈代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B)人体内新陈代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
(C)新陈代谢完成了人体的新旧更替
(D)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者交替进行
(5)人体异化作用包括( )
①分解自身的一部分物质 ②把糖转变成脂肪
③释放能量 ④排出代谢终产物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④
(6)结合你今天早上(或中午)所吃的食物,分析它们在你体内的变化情况。
3.参考答案
(1)区别:同化作用合成自身的物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分解人体自身的物质释放能量。
相互关系:①同时进行 ②异化作用所分解的物质由同化作用合成 ③同化作用所需能量由异化作用提供。
(2)(A) (3)(D) (4)(A) (5)(C) (6)见分析
4.简要分析
(1)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是人体内对立统一的两个过程。一方面人体通过同化作用不断合成物质,贮存能量;另一方面人体又不断地通过异化作用氧化分解自身的组成物质。
(2)新陈代谢在物质变化上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变化,另一方面是人体内部之间物质的转化。人虽然不吃脂肪,但人体内的糖类、蛋白质也能转化成为。
(3)生命有许多区别与非生命的特点,如生殖、遗传、变异、适应性等,但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4)有的同学认为异化作用是分解体内的有机物,同化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只有同化作用先合成了有机物,有机物才能被异化作用分解,所以先进行同化作用,再进行异化作用。
(5)人体的异化作用包括有机物在人体细胞内的氧化分解,能量的释放,但它还包括把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6)这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分析题,人体的食物中主要包括了蛋白质、糖类、脂类、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所以应分别从这几种营养成分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运输、合成以及氧化分解,废物排出等多方面加以分析。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