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石灰吟教学设计-《暮江吟》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8-02 所属栏目:石灰吟的诗意

一 : 《暮江吟》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景,领悟诗情.
能够有感情地读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联想其意境.
掌握诗歌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形象比喻的写法,学到一些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以小组合作方法,自学了解诗歌意思,意境,朗读提高诗歌品味力,培养学诗,作诗兴趣.
教学难点:
对"瑟"字的字型的纠错与提醒.引导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联想意境.
教学手段:
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诗歌赛背,导入主题
出示"古诗",激qing介绍中国"古诗":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往今来,多少往事不再,可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然而,"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是人们吟诵不朽的话题.多少文人骚客借景抒情,借物言志,激qing豪迈在短短的诗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循着古人留下的文字,走进他们……
(相应出示古诗句)
小队赛诗会.
出示:十秒中内,你们小队能背出多少首古诗
出示:白居易
(!),看到这个名字,你会想到什么
(2),朗读相应的古诗.(草,白居易简介,江南好)
交代今天学习的诗《暮江吟》.
,释题.
,出示全诗,自由朗读,说说自己的感觉.
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要求:
(1),读准字词音,划记易错字.
(2),结合注释理解字词.
(3),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诗句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上台讲诗.(组内可以补充,结合出示课件)
讲诗时引导学习:
(1),本首诗中最值得注意的易错字是哪个
(2),哪些词用得好 为什么 (体会"铺,可怜,露似,月似"等词;扩展联想:说说你想到了怎样的意境 )
朗读悟情.
(1),交流:怎样才能读好一首诗——抑扬顿挫,轻重快慢的注意.
(2),小组合作读诗练习,互评.
(3),小组读诗对抗赛.
(4),抽背诗.
我们学写诗.
小组合作模仿本诗写一首写景诗.
评议1—2首诗.
读学生自创诗.
总结全文.
1,通过本课学习,你对学习诗歌,了解了那些方法
2,你觉得这节课学习中,你最感兴趣的环节是什么
板书设计:
暮 江 吟
残阳 月
瑟瑟
江 可怜


景情融合 美的享受

二 : 《石灰吟》的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核心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学习目标:

1.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学习任务:

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二、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三、“托物”写诗,抒发志向

重点:在有层次的品读中明诗意、悟诗情。

难点:借助资料,体会于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课前准备:

学生阅读的资料;PPT。

第二部分过程设计

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石灰吟》。读题。吟,是古诗的1种形式。吟诵,赞美的意思。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于谦)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2、明确目标

石灰有什么值得称颂的?

3、预期效果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古诗,走进于谦,用以前学古诗的方法明诗意,悟诗情。怎么样对自己有信心吗?

民主导学

任务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任务呈现:

自由朗读古诗,至少读三遍。要字正腔圆地读,读到读准字音了,读通句子了,读出节奏了停下来。遇到易错的字音可以在书上做出标记。

自主学习: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展示交流:

1、谁来提醒一下大家,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音要注意?

2、指读,评价。同桌互读。

任务二: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过渡: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

任务呈现: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份材料与于谦的描写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借助它把你认为重要的和不理解的字词解释标在书上空白处,并试着理解诗意。 

石灰自述

自主学习: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制作过程的联系点。 

展示交流:    

1、对比中说诗意,随机品读,评读。(1)主要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击 理解字意:锤、击。和千锤万击是虚指的用法

(2)经过烈火的焚烧——烈火焚烧 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石灰态度如何?板书若等闲。解释字意。多么坚强的石灰想说些什么?   指名说前两句的诗意并随机品读。

(3)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粉骨碎身  用关联词“虽然——但是——”说一句话!    

(4)教师过渡质疑:在我们看来难以承受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石灰为什么能“若等闲”“全不怕”呢?(要留清白在人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5)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要留清白你知道石灰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清白?洁白干净。

2、后两句的诗意会说吗?读出石灰的心声。同桌交互说诗意。

3、教师总结: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了解,你认识怎样的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你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情感?(敬佩、崇敬)

4、引导朗读:带着对对石灰的敬意去读。

5、过渡:于谦是1个怎样的人,他可能会有怎样的人生经历?请看资料。阅读资料谈体会。

6、石灰、于谦找到相同的地方了吗?石灰如人,人如石灰。这首诗正是于谦一生的写照啊!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7、设境诵读。

(1)假如你就是当年那个爱思考的小于谦,你会怎样诵读你写的这首诗?

(2)为官后的于谦依然不忘自己年轻时写下的《石灰吟》。当他回首自己坎坷的为官生涯时。

(3)当他戴着脚镣手铐走上刑场的时候,他又会怎样诵读这首诗呢?(指名学生读)(音乐起,诵读全诗)

8、背诵古诗。

任务三:“托物”写诗,抒发志向

过渡:同学们还学过哪些托物言志的诗?有哪些物可以寄托我们的志向呢?

任务呈现:在这两首托物言志的诗中任选一首完成最后一句,寄托我们的志向。

自主学习:创作诗句

展示交流:学生相互交流诗句积极评价

检测导结:

目标检测:

1、选出正确的解释:等闲

a、空闲b、平平常常

2、写出最能体现于谦心声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反馈:同桌交换意见,再集体订正

反思总结: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石灰吟

(托物言志)

千锤万击

烈火焚烧等闲———清白

粉骨碎身

三 : 《暮江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看到江上从日落到夜晚这一段时间的景色,流露出作者对深秋季节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中描绘了两幅画面:残阳斜照和新月明露。其中“铺”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夕阳的柔美,而“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动幻之美更令人陶醉;“可怜”一词恰恰表现了诗人对夜凉如水,“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一静美景色的热爱和留恋。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理解古诗的内容,讨论解决学习中有价值的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入情入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并展开想象,把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转化成画面。
3、运用已有的知识自学课外古诗,积累古诗,感受古典文化,弘扬古典文化。
设计理念
这首古诗文字浅显,意境优美。鉴于这是我校《大班额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应用》这一实验课题的研讨课,因此,教学设计中着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来理解诗歌内容,突破学习难点;同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中想象,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完古诗后,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欣赏古诗、自学古诗的活动,旨在让学生积累古诗,自觉弘扬祖国灿烂文化。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诗人白居易的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录音带,教学挂图,写有《忆江南》和学习目标的投影胶片。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在课内和课外背诵了许多古诗,其中大量是写景的诗,能背几首吗?大家喜欢怎样的方式学古诗?这节课我们就以同学们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暮江吟》。
2、解题:
读题后说说题目中自己理解的字和不理解的字,(重点理解“吟”)再连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3、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谁来介绍介绍。
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他有个师傅叫顾况。
二、初读感悟。
1、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这就是《暮江吟》,每一首写景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放配乐朗诵磁带,生想象画面)
2、听了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生汇报)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也去美美地读一读。
4、汇报朗读。(指名读诗)(齐读)
三、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1、同学们读得真好,学习一首诗只读好就行了吗?(根据学生的思路)找要好的伙伴,借助注释,理解品味,了解诗歌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在讨论中来领悟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出示合作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弄懂的问题。
(2)提出自己经过努力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试着讨论解决。(生自由学习讨论)
2、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1)理解诗意: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
(2)相机引导:太阳都是照射的,这里为什么用“铺”呢?
师引导大家做“照”、“洒”、“铺”的手势。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什么?(很柔美。)能读出来吗?(生读)
(3)那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生汇报)
(出示挂图)欣赏“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境。
想象“露似珍珠月似弓”的情境。
四、悟情评读。
1、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2、课文中有一个词就表示这个意思,是什么?对,“可怜”就是“可爱”的意思。能把刚才理解到的读出来吗?
(生读诗)
3、教师从你们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了现在你们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指名吟诗,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你觉得他吟得怎么样?(学生争着,比着读)
4、看着同学们吟得这样好,老师也想吟一吟,好吗?师吟诗
5、我们现在一齐来吟一吟。(师深情描述创设情境)你们现在就站在江边(生吟诗,音乐起)
6、小结过渡:太美了!在陶醉于这夕阳新月的美景之中时,我们不禁感谢诗人白居易用他清新通俗的笔墨,给我们带来这身心绝美的享受,其实白居易的写景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首他写的《忆江南》。
五、拓展延伸
1、出示古诗《忆江南》。
2、生齐读。
3、大家利用注释来看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指名汇报(一首是写日出的,一首是写日落的。)
(都是写江的。)
(都是在愉快的心情下写的。)
4、师简介此诗背景资料。
5、我们再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好吗?
(配乐,生齐读)
6、同学们也收集了很多白居易的诗,下课后,相互交流。让我们用这样的热情去读古诗,学古诗,弘扬中华古典文化。
  七、作业设计。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喜好自选作业:
★背诵并默写《暮江吟》,摘抄课外描写四季景色的一首诗。
★★背诵并默写《暮江吟》,抄背课外描写四季景色的一首诗。
★★★背诵并默写《暮江吟》,用写话或作画的方式展现诗中描绘的一个画面。 .

四 : 《暮江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诗
    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读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
    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
    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
    (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
    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
    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
    生:他在江边。
    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
    师:谁来介绍介绍。(生介绍)
  二、知诗人,初赏诗
    师:老师这里也有关于白居易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作者简介,学生指名读)
    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822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
    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学生自由说感受。
  三、初读古诗,知大概
    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
    师:谁来读?
    (指名读诗)(齐读)
    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四、再读古诗,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你读懂了哪里?你哪个地方没读懂?谁来帮帮他?
  五、学习前两句诗    
   1、出示投影片(夕阳西下的江上景色)指导看图。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2、重点理解词语。
    “残阳”是什么意思?
    “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3、出示灯片
    提问: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4、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5、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前两句诗主要写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是什么样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欣赏和想象当时那美丽的意境。
    师述: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辉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忽然间,江水似乎分成两半,这一半是碧绿碧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光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景色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语形容:“陶醉,恋恋不舍,流连忘返”。那就恋恋不舍地读读吧。
  六、学习后两句诗。
   1、(出示投影片:夜晚月光下的江边景色)指名朗读后两句诗。
     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
   2、“可怜”是什么意思?
     九月初三:是指农历已进入深秋季节这句点出了观赏江景的季节是深秋。
   3、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打比方?
     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4、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5、闭上眼睛欣赏体会后两句诗的美丽意境
    师述: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白居易还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秋风拂面,他感到特别地凉爽和舒服,一会儿看看草地,一会儿望望天空,啊,那美丽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弯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弓,他不禁脱口赞叹道:“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爱啊!”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
    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现在能根据这首诗把屏幕括号里的内容说完整吗?谁来连贯的把整首诗的意思说完整?(出示,学生先说,最后指名读。)
  七、指导朗读,领悟感情。
   1、师: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注意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可以采用多种读法:如男女对比接读。)
    师:我建议马上举办一个诗歌朗诵会,请在座的各位诗歌爱好者参加,来一个诗歌朗诵能力大比拼,好吗?(好)学生先练读,再赛读
   2、指导配乐朗读。
    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
    (生配乐朗读)
   3、谈感受。
    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感受)(带着这些感受再齐读一遍。)
   4、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读出来了吗?
    (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八、练习(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一项做。)
   (1)作画
      景色的美体现在哪里?诗人用他的妙笔给我们描绘了几个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诗意,把诗人笔下的美景画出来。
   (2)写话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笔下的美景。写成一篇写景的小短文。瞧,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提示语呢!
  九、总结:
    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听配乐朗诵)

本文标题:石灰吟教学设计-《暮江吟》教学设计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997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