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互联网金融逻辑-互联网公司之间频频合并 到底是何逻辑?

发布时间:2018-03-18 所属栏目:教案

一 : 互联网公司之间频频合并 到底是何逻辑?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瑞莱观点

  携程和去哪儿网宣布合并之后,这已经是今年内第四起互联网垂直领域的前两名公司之间的合并了。在此之前是58同城和赶集网,滴滴和快的,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等。那么,为什么在今年这种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合并会频发,这其中隐藏着的真实商业逻辑是什么?东楼不妨来试着解读一下:

  1、 一切都为资本利益最大化

  首先,行业之间的兼并收购一定是为了资本利益最大化。在今年的四起合并案当中,无一例外的是全部都是资本方在背后推动。资本从来都是逐利的,这其中很少有情怀,尤其是已经上市的公司或融资多轮的互联网公司,尽管公司的创始人独立发展的意愿强烈,但是在资本面前无可奈何。在具体到这次携程收购去哪儿的案例当中,百度作为控股股东,持股去哪儿网51%,而庄辰超作为公司CEO,仅仅有7%,就算是去哪儿整个的管理层加起来也就持股14.5%,在这种情况下,话语权完全在资本方一边。

  并且,合并双方的体量相当,市值或估值都在几十亿美金以上,这些合并案每一个都让人感到“震惊”,操作如何大体量的公司之间的合并,必将会为两个公司层面带来巨大的组织架构调整,伴随而来的还有大量的裁员,促使两家曾经的“死对头”公司能够有如此大的动力走到谈判桌上的一定是资本利益。资本为何要推动合并,愿意很简单。合并一方面能够达到对行业的绝对垄断,便于推高估值或市值,另一方面也能够给予一些投资人退出的机会,因此,无论从哪个层面上来看,合并都是最代表资本利益的选择。

  2、竞争太激烈,互相损耗不如抱团取暖

  其次,垂直领域的第一第二名之所以会走向合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双方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太过激烈以致于双方损耗都很大。并且,这些竞争中的互联网公司,无论上市与否,偏偏都是不赚钱的,一味的烧钱已经让这些公司力不从心,有限的现金流正在一点点的消耗殆尽,这是如果想要继续玩下去,就需要继续募集更多的资金,而经历了多轮融资和上市之后,这些垂直领域的“大家伙”们体型已经非常庞大,市场上很难再找到接盘侠。

  而这时寻求双方进行合并,一来可以减少互相之间的损耗,避免持续损耗下去,最终是两败俱伤的惨烈局面,让第三方公司渔翁得利。二来可以互相抱团取暖,也能让投资者再次看到希望,便于之后的市值飙升或再融资。最典型的就是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这两家公司连年对攻,消耗过大,就连融资都是前后脚,你融资7亿美金,我就融资8亿美金,双方之间尽管有一二名之分,但是都没有绝对的优势,而在百度豪言100亿人民币扶持百度糯米之后,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感觉到深深的威胁,而这是选择合并无疑是一种抱团取暖减少损耗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巨头的攻击,确保现在的市场份额不被第三方蚕食,并且还能联手做高估值。

  3、互联网的7:2:1法则再次生效

  还有,在互联网业界流传着一个721法则。即一个超级公司会占据市场的70%的份额,老二会占据20%左右的份额,剩余的10%由几家小公司分食。这个法则已经在搜索市场、社交市场等领域被腾讯、百度等公司验证了一次。而目前主导合并的双方公司管理层面方面和资本的意愿来看,无不是希望新公司能够垄断垂直领域的70%以上市场份额,从而获得行业的主导权和定价权,最终实现扭亏为盈。

  很多人应该也注意到,近来的合并案多发生在两家O2O平台之间,这个看似偶然但却有一个根本的逻辑。那就是作为连接用户与商家的O2O平台,商家不会白白的贡献自己的利润给平台,用户因为也有更多元的选择也没有忠诚度,这是平台没有定价权,产生不了利润空间。而只有在取得垄断的市场地位时,才有可能在用户和商户两端获得收入。因此,从目前的几起合并来看,几乎全部都是达到了这一目的。比如这次携程和去哪儿合并,两者的在线机票预订份额就将达到70%以上,又比如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的合并,在团购领域几乎能够到80%以上的市场份额,又比如58同城和赶集网的合并,在分类信息领域也将达到8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等等。

  4、BAT主导互联网行业

  最后,合并年年有,为何今年特别多?如果你在业内多年且是个有心人的话,其实你应该能够感受到,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2015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时间节点,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移动互联网浪潮已经行至岸边,渐渐恢复风平浪静。目前互联网已经进入一个深度整合的事情,而随着一家家垂直领域的前两名合并,也预示着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行业的霸主无疑是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三家,其他互联网的公司或多或少都在这三家公司的阴影之下。

  而如果你再稍加留意的话,在今年的合并案当中,除了资本那只无形的手之外,我们还能看到这背后都站着BAT互联网巨头的身影。58同城和赶集网合并背后有腾讯和百度的身影,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合并背后则有阿里和腾讯的身影,滴滴和快的的合并背后同样还是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身影,而这次携程与去哪儿网的合并,背后则又有百度的推动。这再次明证目前国内互联网行业是BAT三巨头的天下,垂直领域难以再出现向BAT这样的三巨头,而且其发展方向还深刻的受到BAT三巨头的战略影响。而这次百度选择用放弃去哪儿45%股权换取携程25%的持股,也正是受到目前百度大力发展O2O的战略影响。

  最后想说的是,从最早PC时代的四大门户称雄,到SP时代的群魔乱舞,再到2008到2009年间的网络游戏爆发,再到如今移动互联网浪潮当中BAT三足鼎立。回顾互联网发展的这二十年,实在是精彩纷呈。而2015年作为互联网合并大年,国内有四个垂直领域的小巨头诞生,令人难忘,必将载入互联网发展的史册。

二 : 逻辑联结词(1)

教学目的:
1.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2.了解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构成.
教学重点: “或”、“且”、“非”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或”、“且”、“非”的含义的理解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学习过简单的命题(包括原命题与逆命题)知识,掌握了简单的推理方法(包括对反证法的了解).由此,这一大节首先给出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意义,介绍了判断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真假的方法.接下来,讲述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并且在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四种命题的知识,进一步讲解反证法.然后,通过若干实例,讲述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有关知识.
这一大节的重点是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充要条件.学习简易逻辑知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推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方面,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充要条件的有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这一大节的难点是对一些代数命题真假的判断.初中阶段,学生只是对简单的推理方法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并且,相关的技能和能力,主要还是通过几何课的学习获得的,初中代数侧重的是运算的技能和能力,因此,像对代数命题的证明,学生还需要有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命题的概念: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 正确的叫真命题,错误的叫假命题
例如:①11>5        ②3是15的约数       ③0.7是整数
①②是真命题,③是假命题
反例:④3是15的约数吗? ⑤ x>8   
都不是命题,不涉及真假(问题) 无法判断真假
“这是一棵大树”; “x<2”.  都不能叫命题.由于“大树”没有界定,就不能判断“这是一棵大树”的真假.由于x是未知数,也不能判断“x<2”是否成立.      
注意:①初中教材中命题的定义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这里的定义是: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说法不同,实质是一样的
②判断命题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判断其真假,即能不能判断其是否成立;不能判断真假的语句,就不是命题.
③与命题相关的概念是开语句 例如,x<2,x-5=3,(x+y)(x-y)=0.这些语句中含有变量x或y,在没有给定这些变量的值之前,是无法确定语句真假的.这种含有变量的语句叫做开语句(有的逻辑书也称之为条件命题).
在教学时,不要在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上下功夫,因为这个工作过于复杂,要求学生能够从正面的例子了解命题的概念就可以了.
二、讲解新课:
1.逻辑连接词
例  ⑥ 10可以被2或5整除;   (10可以被2整除或10可以被5整除)
⑦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⑧ 0.5非整数 .( 非“0.5是整数”)
逻辑联结词:“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
2.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简单命题: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
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再加上一些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
其实,有些概念前面已遇到过
如:或:不等式  x6>0的解集   { x | x<2或x>3 }
    且:不等式 x6<0的解集   { x | 2< x<3 } 即 { x | x>2且x<3 }
3.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如果用 p, q, r, s……表示命题,则复合命题的形式接触过的有以下三种:
即:p或q   记作 pq         p且q    记作 pq
    非p    (命题的否定)   记作 p
释义:“p或q”是指p,q中的任何一个或两者.例如,“x a或x b”,是指x可能属于a但不属于b(这里的“但”等价于“且”),x也可能不属于a但属于b,x还可能既属于a又属于b(即x ab);又如在“p真或q真”中,可能只有p真,也可能只有q真,还可能p,q都为真.
“p且q”是指p,q中的两者.例如,“x a且x b”,是指x属于a,同时x也属于b(即x a b).
“非p”是指p的否定,即不是p.  例如,p是“x a”,则“非p”表示x不是集合a的元素(即x  ).
开语句:语句中含有变量x或y,在没有给定这些变量的值之前,是无法确定语句真假的.这种含有变量的语句叫做开语句(有的逻辑书也称之为条件命题).也可以把简单的开语句用逻辑联结词“或”、“且”、“非”连结起来,构成复合的开语句(有的逻辑书也称之为复合条件命题),这里的“或”、“且”、“非”与复合命题中的“或”、“且”、“非”符号与意义相同.在进行命题教学时,要注意命题与开语句的区别,特别在举有关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例子时,容易把两者混淆.
例1(课本第26页例1)分别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它们的简单命题:
⑴ 24既是8的倍数,也是6的被数;
⑵ 李强是篮球运动员或跳高运动员;
⑶ 平行线不相交.
解:⑴ 这个命题是p且q的形式,其中p:24是8的倍数,q:24是6的倍数.
⑵ 这个命题是p或q的形式,其中p:李强是篮球运动员,q:李强是跳高运动员.
⑶ 这个命题是非p的形式,其中p:平行线相交.
例2 命题“方程|x|=1的解是x=±1”中,使用逻辑联结词的情况是(      )
a:使用了逻辑联结词“或”    b:使用了逻辑联结词“且”
c:使用了逻辑联结词“非”    d:没有使用逻辑联结词
三、小结
1.“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
2.逻辑符号:
“或”的符号是“∨”,例如“p或q”可以记作“p ∨q”;
“且”的符号是“∧”,例如,“p且q”可以记作“p∧q”;
“非”的符号是“┑”,例如,“非p”可以记作“┑p”.
3.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
4.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
四、练习:课本第26页  “练习”
五、作业:课本  p29  习题1.6   1、2
六、板书设计(略)
七、课后记:

三 : 1.6 逻辑联结词(2)

课    题:1.6 逻辑联结词(2)
教学目的:
1.加深对“或”“且”“非”的含义的理解;
2.能利用真值表,判断含有复合命题的真假;
3.培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p或q”复合命题真假判断的方法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这一节的重点是逻辑联结词“或”、“且”、“非”.学习简易逻辑知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推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方面,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充要条件的有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这一节的难点是对一些代数命题真假的判断.初中阶段,学生只是对简单的推理方法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并且,相关的技能和能力,主要还是通过几何课的学习获得的,初中代数侧重的是运算的技能和能力,因此,像对代数命题的证明,学生还需要有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做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 正确的叫真命题,错误的叫假命题 )
2.逻辑联结词是什么?(“或”的符号是“∨”、“且”的符号是“∧”、“非”的符号是“┑”,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
含义是?“p或q”是指p,q中的任何一个或两者.例如,“x a或x b”,是指x可能属于a但不属于b(这里的“但”等价于“且”),x也可能不属于a但属于b,x还可能既属于a又属于b(即x ab);又如在“p真或q真”中,可能只有p真,也可能只有q真,还可能p,q都为真.
“p且q”是指p,q中的两者.例如,“x a且x b”,是指x属于a,同时x也属于b(即x a b).
“非p”是指p的否定,即不是p.  例如,p是“x a”,则“非p”表示x不是集合a的元素(即x  ).
3.什么叫做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 )
4.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是什么?
p或q(记作“p∨q” ); p且q(记作“p∨q” );非p(记作“┑q” ) 
二、讲解新课:
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
1.“非 p”形式的复合命题
例1 (1)如果p表示“2是10的约数”,试判断非p的真假.
(2) )如果p表示“3≤2”,那么非p表示什么?并判断其真假.
解:(1)中p表示的复合命题为真,而非p“2不是10的约数”为假.
(2)中p表示的命题“3≤2”为假,非p表示的命题为“3>2”,其显然为真.
小结:非p复合命题判断真假的方法
当p为真时,非p为假;当p为假时,非p为真,即“非 p”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与p的真假相反,可用下表表示
p 非p
真 假
假 真

2.“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
例2.如果p表示“5是10的约数”,q表示“5是15的约数”,r表示“5是8的约数”,试写出p且q,p且r的复合命题,并判断其真假,然后归纳出其规律.
解:p且q即“5是10的约数且是15的约数”为真(p、q为真);
p且r即“5是10的约数且是8的约数”为假(r为假)
小结:“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判断
当p、q为真时,p且q为真;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时,p且q为假 可用下表表示
p q p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3.“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
例3.如果p表示“5是12的约数” q表示“5是15的约数”,r表示“5是8的约数”,写出,p或r,q或s,p或q的复合命题,并判断其真假,归纳其规律.
p或q即“5是12的约数或是15的约数”为真(p为假、q为真);
p或r即“5是12的约数或是8的约数”为假(p、r为假)
小结:“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判断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或q”为真;当p,q都为假时,“p或q”为假. 即“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 可用下表表示.
p q p或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像上面三个表用来表示命题的真假的表叫做真值表.
在真值表中,是根据简单命题的真假,判断由这些简单命题构成的复合命题的真假,而不涉及简单命题的具体内容.
例4(课本第28页例2)分别指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 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① p:2+2=5,q:3>2;
② p:9是质数,q:8是12的约数;
③ p:1∈{1,2},q:{1} {1,2};
④ p:φ {0},q:φ={0}.
解:①p或q:2+2=5或3>2 ;p且q:2+2=5且3>2 ;非p:2+2 5.
∵p假q真,∴“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真.
②p或q:9是质数或8是12的约数;p且q:9是质数且8是12的约数;非p:9不是质数.
∵p假q假,∴“p或q”为假,“p且q”为假,“非p”为真.
③p或q:1∈{1,2}或{1} {1,2};p且q:1∈{1,2}且{1} {1,2};非p:1 {1,2}.
∵p真q真,∴“p或q”为真,“p且q”为真,“非p”为假.
④p或q:φ {0}或φ={0};p且q:φ {0}且φ={0} ;非p:φ {0}.
∵p真q假,∴“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假.
4.逻辑符号
“或”的符号是“∨”,“且”的符号是“∧”,“非”的符号是“┐”.
例如,“p或q”可记作“p∨q”; “p且q”可记作“p∧q”;“非p”可记作“┐p”.

注意:数学中的“或”与日常生活用语中的“或”的区别
“或”这个逻辑联结词的用法,一般有两种解释:
一是“不可兼有”,即“a或b”是指a,b中的某一个,但不是两者.日常生活中有时采用这一解释.例如“你去或我去”,人们在理解上不会认为有你我都去这种可能.
二是“可兼有”,即“a或b”是指a,b中的任何一个或两者.例如“x a或x b”,是指x可能属于a但不属于b(这里的“但”等价于“且”),x也可能不属于a但属于b,x还可能既属于a又属于b(即x a∩b);又如在“p真或q真”中,可能只有p真,也可能只有q真,还可能p,q都为真.数学书中一般采用这种解释,运用数学语言和解数学题时,都要遵守这一点.还要注意“可兼有”并不意味“一定兼有”.
另外,“苹果是长在树上或长在地里”这一命题,按真值表判断,它是真命题,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这句话是不妥的.
5.学习逻辑的意义
一方面是因为数学基础需要用逻辑来阐明,另一方面是因为计算机离不开数学逻辑,课本中介绍的洗衣机上的“或门电路”和电子保险门上的“与门电路”就是两个在这方面应用的实例.可以说计算机的“智能”装置是以数学逻辑为基础进行设计的.
同学们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电器的自动控制功能,再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
电路:
 
或门电路(或)         与门电路(且)
三、小结:用真值表法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
四、练习:课本第28练习:1,2.
答案:1.⑴真;⑵真;⑶假.
2.⑴p或q:4∈{2,3}或2∈{2,3};p且q:4∈{2,3}且2∈{2,3};非p:4 {2,3}.
∵p假q真,∴“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真.
⑵p或q:2是偶数或不是质数;p且q:2是偶数且不是质数;非p:2不是偶数.
∵p真q假,∴“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假.
五、作业:课本第29页习题1.6:3,4.
六、板书设计(略)
七、课后记:

本文标题:互联网金融逻辑-互联网公司之间频频合并 到底是何逻辑?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176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