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9加几教学设计-《木兰诗》教学设计9

发布时间:2017-12-09 所属栏目:9加几教学设计

一 : 《木兰诗》教学设计9

木兰诗
     
 
      一、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培养探究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诵读中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教学过程 : 一、导
      问: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参考备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
      二、简介背景
      欣赏京剧、豫剧、动画片、邮票等简单片段,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观察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可以先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学习的活动内容中,再看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感到兴奋、愉悦,然后看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一个好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学生在完成了正规的活动内容之后,还想继续进行。
      三、配乐朗读 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也为背诵打下基础。
      四、复述故事 进一步感知课文,也为下面的探究服务。
      五、主动发现问题,寻找探究点
      主要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否围绕着学习目标或在探索活动中提出的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包括老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探究点参考备案: 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2、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3、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4、中国古代几次的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 5、我对木兰的看法
      6、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7、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8、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准。班昭、孟光是为以立德闻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贞是以立字闻世。)
      9、中外影视作品对木兰形象塑造的差异。
    六、学生合作探究
      主要指学生能否围绕着探究点,通过探索活动(可以是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看教科书、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向教科书、教师、同学大胆质疑问难、提出见解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活动规则,会倾听、理解别人的发言,主动自觉的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七、交流探究成果
      指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达成共识,可以对某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可以通过动脑、动手解决某些问题或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途径。
      八、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九、布置作业 
      建议:以《木兰诗》为例,第八周的这堂课是否可以上成学生合作探究活动课(第六个教学过程 ),或探究结果汇报课(第七个教学过程 )。
     

二 : “9加几”的教学设计

“9加几”的教学设计

作者:未知 来源:互联网 更新:2009-5-19 阅读:

教案 栏目:一年级数学

“9加几”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多种计算方法:“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在整合教材后,我设计了“欢迎小朋友、小兔拔萝卜、吃萝卜”等系列学习活动。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创新,体验成功,感受“凑十法”的便捷,探索出“9加几”的规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96—9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通过比较,让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初步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算法多样化,树立创新的意识,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相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思考,归纳“9加几”的计算规律。

教学方法:

发现法、问题教学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2捆(10根一捆)、苹果数字卡

教学过程:

一、小兔引路,竞赛热身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课件演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小兔今年也上一年级啦,他要和我们大家比比赛,瞧,这是小兔为大家准备的“热身运动”题:

10+5= 10+8= 10+4= 10+7= 10+6= 10+2= 10+3= 10+1= 10+9=

小朋友开火车答题,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为什么算这些题速度特别快,你发现了什么?(都是10加几,结果都是十几)

设计意图:兔宝宝竞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用十加几引入教学,为学生理解“凑十法”做好铺垫。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小兔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一群新朋友,瞧,他们也来到了咱们教室。让我们用动听的歌声把它们请出来吧。学生跟随音乐唱《小兔乖乖》,课件出示小兔画面:左边9只小白兔,右边4只小灰兔。

2、学生观察图画,说说画面内容,提出问题并尝试计算。

3、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左边有9只小兔,右边有4只小兔,左边比右边多几只?(右边比左边少几只?) 9-4=5

(2)左边有9只小兔,右边有4只小兔,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9+4=

4、“9+4”等于多少?我们该怎么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9加几)

5、请同学们尝试计算,如果感觉有困难,可以借助学具,想一想,怎样移动学具,就能很快算出得数。自己边摆边说,说完后再小声告诉给你的同桌。

学生自己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算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学生代表上黑板演示,学生可能出现3种算法:

(1)数数法:1、2、3、4……..13,一共13只。

(2)接着数:左边有9只,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只。

(3)凑十法:把右边一只移到左边,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3只,一共13只。

7、实践操作,强化“凑十法”。

学生运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说:“左边9只,再加上1只就凑成了10只。这1只从那里来?从右边的4只中拿来的。这样右边就剩下3只,10再加3就是13只。所以9+4=13。” 这种通过把一个加数凑成10再计算的方法叫“凑十法”。

要学会“凑十法”,就要熟记10的组成。学生“手指快算”准备,手、眼、口并用,演练10的组成:一九十,二八十,三七十,四六十,五五十,六四十,七三十,八二十,九一十,十零十。

老师板书9+4的思维过程,边板书边引导学生口述:“从4里面分出1,和9凑成10,4减去1还剩3,10再加3等于13。”

9 + 4 = 13

| / \

| 1 3

|________|

10

设计意图:丁红英老师发明的“手指快算”,鼓励孩子动手、动口、动脑,运用一双小手,可以计算加减乘除,小手变成了一台计算机。不仅培养孩子手、眼、口协调能力,而且对左右脑发育也产生一定有益的刺激。我执教以来,一直给孩子们渗透“手指快算”教学,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变简单了,学得很开心。

三、快乐游戏,强化心智。

(一)“拔萝卜”

1、和小兔比赛拔萝卜。

指名学生表演拔萝卜,其他小学生唱“拔萝卜”儿歌。表演形象的奖励“表演星”。课件动画演示小兔拔萝卜。学生拔了9个萝卜,小兔拔了6个萝卜。学生看黑板口述图意,要求语言完整。

2、列式计算,口述算法。

(a)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老师巡视指导。

(b)指名能力较强的学生当小老师,来教不太会的孩子。

(c)学生教老师,师生一起完成板书:

9 + 6 = 15

| / \

| 1 5

|________|

10

(二)吃萝卜

这么多红扑扑的萝卜,小兔子看着直流口水。瞧,又有几只谗嘴兔闻到香味赶来了。这么多的小兔子,一桌可不够,那就分两桌吧。左边一桌有9只小兔,右边有8只小兔。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呢?

1、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凑十法”,列式计算。

2、请四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可以边说边写,完成快的同学可指导本组同学。

3、集体评价,给胜出的小组奖励“智慧星”。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把学生带到数学乐园中来。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习中体验快乐。

四、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今天,大家学得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当“研究员”,探索“9加几”的规律。

1、用彩笔把刚才学过的算式排成一列,引导学生观察。

9 + 4 = 13

9 + 6 = 15

9 + 8 = 17

2、指名汇报:和的十位数字都是1,个位数都比中间的加数少1。

3、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如果老师出这样的加法题,你能比较快地算出得数吗? 9 + [ ] = 1 [ ]

2 1

3 2

5 4

7 6

······

4、学生尝试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还可以笔算验证。

5、请同学们按一定的顺序把今天学习的9加几的加法算式进行整理并写在练习本上。 设计意图:在初步熟练“凑十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9加几”的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索研究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五、寓教于乐,巩固深化

1、“摘苹果”:苹果卡片上写着“10--20”各数,老师说算式,请两名学生抢苹果,看谁摘的又快又准确。先摘到苹果的同学要问大家:“伙伴们,我摘的对吗?”

2、完成98页“做一做”1、2、3。

六、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动手、动脑、动口研究了“9加几”,学会了“凑十法”,找到了其中的规律。现在都能很快进行口算了。瞧,我们学习的“凑十法”多有用啊!聪明的孩子,你能不能试着用“凑十法”解决“8加几、7加几”呢?请小朋友们课后一起研究一下吧!

三 : 9加几教学设计

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1

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2

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3

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4

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5

本文标题:9加几教学设计-《木兰诗》教学设计9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142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