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优秀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8-03-08 所属栏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 : 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优秀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优秀说课稿

【小编寄语】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优秀说课稿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特地为教师朋友分享的比较优质的教学资源。这篇说课稿可以迅速让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做到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希望对大家的授课有一定的帮助!

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优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引导学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学习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二、

一、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 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戴”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并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且积累好词佳句。

3.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以上教学目标中,我认为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是教学的重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差,所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的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是本课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这三种教学方法。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研读中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丰满任务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运用朗读感悟法可以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运用品词赏析法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出示民族小学内学生穿戴不同的场景的图片,我问学生:图片上的小学和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应该很快的发现穿着不同等等。那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民族小学是怎么样的呢?(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生读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准生字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思考我们的名族小学都写了什么呢?

等学生读完之后,我课件逐组出示词语:

第一组:蝴蝶 孔雀舞 凤尾竹 坪坝(注意蝴蝶都是虫字旁,理解蝴蝶是一种昆虫;舞字的书写,当场书空)

第二组: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汉族(引导学生发现这组都是名族的名称,顺势引导学生说出我国有56个民族)

然后,请学生说说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了我们的民族小学?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总结概括: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三)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

首先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上学路上和来学校时所看到的句子。之后学生汇报,我总结并逐句出示句子:

第一句:……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小学生很多,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我继续追问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再抓住“有…,有…,有…,还有…。”让学生再次体会小学生的多。然后我出示:下课了,操场上可热闹了。有 有 有 还有 。在顺势引导学生用“有…,有…,有…,还有…。”造句,更深刻的体会民族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来自不同的民族。

第二句: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大家都非常友好等)我继续追问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我抓住“大家”指的是谁?(各民族的小学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第三句: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得?结合课文上下文理解“绚丽多彩”的含义,并引导学生用“绚丽多彩”说一句话。

第四句: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

再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各民族直接的友爱,读出校园中穿戴不同,美丽的场景,读出同学们快乐的心情。引导学生更深切感受我们的民族小学里各民族小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学校的美丽。

这个环节,我利用勾圈画点的方法结合充分的读,让学生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并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上课的情景

然后在引导学生一起去看看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刚才的课文内容的概括的基础上,学生已知晓文章的脉络。所以我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用横线迅速画出能概括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的句子。学生汇报,我出示句子:大家一起读课文,声音真好听!

然后我继续追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声音真好听?学生交流汇报,我逐句出示:

第一句: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齐读句子:圈出描写窗外环境的词语(安静)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从哪里可以体会到“声音真好听”呢?(……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同学们能不能读出窗外的安静呢?齐读句子,指名读。

第二句: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的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齐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

再次齐读描写上课情景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同学生好听的声音,读出周围环境的安静。通过多次的读,引领学生感悟民族小学里学生上课的认真,读书声的好听……

课堂练笔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插图,看到插图,你想说些什么呢?那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可以写一写校园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同学们上课的情景是怎么样的等等?这个环节,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也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升华。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民族小学上学路上的快乐,上课时的安静;那下课后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学习。

四、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精华的体现,针对这篇课文,我采用了词语式板书。首先整体概括了课文写了上学的路上,上课时,下课后的情景,然后提炼出上学路上孩子们是快乐的,上课时周围是安静。这样,这则板书就成了理清课文脉络的载体,可以一目了然地理清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重点。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上学路上 快乐

上课时 安静

下课后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优秀说课稿的全部内容,此分享对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非常有帮助,小编祝教师朋友们工作顺利!

二 : 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

绪 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本课题出自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部分。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的第一堂课,也是整个化学学习过程的启蒙课。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化学的特殊价值及对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产生化学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这样影响学生以后化学的学习。因此,本节内容是化学教学必须处理好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②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3、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化学的发展史。

4、教学难点

对化学真正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如同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感受化学的价值,再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引出化学新的作用。

第二部分 说教法

根据学生心理需求,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相互合作、引导探究、交流讨论,师生互动的方法,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的价值和学习化学的乐趣。 第三部分 说学法

采用从学生身边熟悉生活事例中提炼出的问题,使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参与、发现、讨论归纳、学习到知识点,再通过化学发展史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各方面价值。 第四部分 说教学过程

??活动与探究(30min)???化学与生活(3min)主要教学流程:创设情境(3min)?

???交流与小结(4min)。

1、创设情境

通过展示图片并向学生讲解这些图片与化学的密切关系,能用特殊材料采用化学方法制成神奇的工艺品,使学生看到的多彩物质世界都与化学有关,化学无处不在,从而引入新课。

2、共同探究化学研究的对象及什么是化学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什么是化学?再和学生一起归纳出相应的定义。

第 1 页 共 72 页

(2)提问学生能否例举出一些自然界不存在,而是被科学家研制出来的物品,随后向学生介绍神舟六号上天、隔水透气的鸟笼、玻璃纤维、尼龙绳等资料,引起学生对化学的探究欲。

(3)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化学的重要性,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化学的研究对象,揭秘化学的本质。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化学的发展简史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一起归纳概括化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古代火药、陶瓷等);

(2)近代化学的基础(原子论;分子学说);

(3)现代化学;

(4)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型化学)。

4、互动交流,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化学在衣、食、住、行、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发挥的作用,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绿色化学及其特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5、课堂小结

让学生明白今天是我们学习化学的第一节课,认识到了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化学这门新学科要研究的内容,从今往后大家要对身边的物质有一个新的认识,站在化学的角度观察这些事物。

第五部分 说板书设计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什么是化学

概念:

2、化学的研究对象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3、化学发展史:

4、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化学无处不在。

5、绿色化学:

6、怎样学习化学

我采用的是要点式板书,它简明扼要,突出本节知识的重难点。

第 2 页 共 72 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1)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第一课时。本课题出自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一。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是九年级学生的第二堂化学课,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化学理论性知识。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化学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新教材减弱了对概念的记忆要求,加强了理解要求,重视化学概念的形成,重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和现象为素材,引导学生理解物质变化这一基本概念。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初步了解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并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对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是世界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及运用。

4、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和总结。

二、说教学方法

为了落实课程目标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交流、讨论启发式教学,通过演示实验达到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的目的。 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说服力。教学时,我注意及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活跃和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识记的效果。

三、说教学过程

首先列举生活中的几种常见物质的简单变化,让学生思考,并使其明白世界是由物质组成且物质在不断的变化,从而引入新课。

在之前已学的物理知识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本课题的第一个实验:实验1、水的两态变化,引申固态的冰。这是很常见又熟悉的现象,为学生学习后续知识增强了自信心。

随后逐步引入以下几个实验:

实验2、胆矾的研碎。我会请两位同学位上讲台动手研碎胆矾,一起证实整个实验变化的过程; 实验3、将研碎的胆矾溶解。和学生一起观察溶液,引导学生观察此时是否有沉淀生成,然后往胆矾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提问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

实验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请两位同学起来描述实验现象,对比他们观点的异同。

我将把实验2安排和学生一起完成;实验1、实验3和实验4由我来演示,学生观察和思考。实验完

第 3 页 共 72 页

成后,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组讨论,要求他们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接着我会引导学生由各实验得出以下结论:实验1和实验2只是各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实验3和实验4物质的属性变化了,有其它物质生成了。从而由此和学生一起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特征。

最后,尽可能多的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使学生产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观念,再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四、板书设计

我采用的是要点式板书,它简明扼要,突出本节知识的重难点。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本课题出自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二。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活动与探究实验。学生在化学课的第一节课上对化学学科有了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了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但是怎么研究、利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并不清楚,通过这节课将对这个问题有个完整的认识;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实验第一次亲密接触,怎么进行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又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以后实验探究的学习。因此,本课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第 4 页 共 72 页

根据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通过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其中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规范、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2)难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能力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二、说教学法方法

本课题在教法上主要采取通过师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探索学习知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我会按照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求证——得出结论”来引导学生,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的了解几乎为零。在毫无化学基础,从未接触过化学实验的前提下,我会从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的物质入手展开简单的实验,最终学生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而学到东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验结果,更应注重实验过程的科学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

我会给学生提前一天布置家庭小实验:取一支蜡烛,观察;将蜡烛点燃,观察燃烧过程中的现象,并要求学生记录下来。

第 5 页 共 72 页

第 6 页 共 72 页

我采用的是要点式板书,它简明扼要,突出本节知识的重难点。

第 7 页 共 72 页

第 8 页 共 72 页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内容分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生在参与了课题2中的两个探究活动后,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已有初步的亲身体验,此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

从内容上看,本课题共由两部分组成:认识常见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知识展现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训练。教材没有采用单纯的基本操作训练的方法,而是结合具体实验和“活动与探究”等,引导学生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了解加热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并在现象明显的实验过程中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学生学习基础、习惯有较大的差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不仅乐于观察实验更愿意亲自动手来做。由于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都很高,所以课堂教学上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规范操作,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2)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过程与方法:(1)通过基本操作的学习,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等方法,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有关实验的观察、操作,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化学实验操作的学习过程,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设计思路】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历过程,在亲历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课题是初中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的启蒙,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参观实验室、讨论、活动与探究中必须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从已有经验出发,指导学生按“走进实验室——观察仪器及环境——识别仪器,说出名称——了解用途——动手操作——亲历与体悟”的策略学习。而教师的教学策略是:三维目标有效整合是通过“倒酱油”“吸取钢笔水”等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铺垫,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课堂的“活动与探究”,在动手中动脑,提出问题,分析研讨,体悟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实验规范的重要性来实现;突出重点的方法是采用课前实验、课中实验,课后实验来学习和巩固三个主要实验所涉及到的基本操作方法;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可从生活实例、从其他学科知识、从交通法规、还可从人的生存必须遵纪守法等多种角度来谈,从而认识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实验规范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做家庭小实验巩固基本操作,并要求学生能清晰的认识基本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基础,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实验规范是科学探究的保障。

本课题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采用开放式实物教学法。先请实验员介绍实验室有关危险药品的放置、实验室配置的灭火器、黄沙桶等安全知识和措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先在仪器、设备、药品柜上贴上有关名称、性质和用途的标签,然后组织学生参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这些仪器,以减少有些学生对实验的恐惧感。 第二课时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的方法,让学生熟练和规范地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技能。

第 9 页 共 72 页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创意”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依据学情说教材

《空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一。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积累中,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都显得比较零碎,不够深入。学生已经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能流动,空气里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有利的基础,而本课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空气的成分,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教材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学习“走进化学世界”,对学习化学有了基本的了解,体会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单元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用途、空气的发现史等,为课题二和课题三从宏观上研究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第三单元从微观上学习水、分子和原子做了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于以前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又是对以后的知识则起着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顺利的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⒉结构特点

这一节内容包括三个小标题:“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因此,内容的安排上既没有与小学科学课中的知识重复,又以此为基础拓展深入,表面上平行的三个小标题,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

根据教材及课程标准,我将本节的内容分为二课时,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空气的组成”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⒊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⑵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

⑴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⑵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第 10 页 共 72 页

⑶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⑵初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科学的看待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⑶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⑷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仪器、药品: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水槽、塑料瓶、红磷、水、火柴,蜡烛、木条、注射器、石灰水。

三、创设情景说策略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要求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使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课堂,在亲历探究的体验和感觉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科学探究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注重体现教与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技能的目的。

四、立足互动说流程

引入课题→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探究2:探讨空气成分(包括:空气中有哪些物质;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史与评价等)→探究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得出结论→反思

第 11 页 共 72 页

第 12 页 共 72 页

第 13 页 共 72 页

第 14 页 共 72 页

板书设计: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的存在

二、空气的组成

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量

五、创意及思考

㈠充分挖掘引入实验

在证明空气的存在的实验中,我开始设计这样的实验:把空集气瓶倒扣在水槽中证明空气的存在,在听了其他教师的课后,我把这个实验稍微做了改动,把集气瓶改为塑料瓶,接着做了一个把塑料瓶内的空气在水(加红墨水)中挤出来,并观察到松手后,塑料瓶中出现水柱的实验。这个实验既证明了空气的存在,也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为后面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水从烧杯挤入集气瓶中的实验现象的原理分析做一个知识的铺垫。而且我在通过挤压空瓶排水冒出气泡来证明空气的存在之后,接着又让学生看水的倒吸,为了看的更清楚,我将里面的空气进一步的挤出,倒吸的水就更多了。事实上这个环节揭示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这个环节的设计能较好让学生自然的解释后面水为什么能倒吸的原理,而且让学生能自己理解倒吸多少体积的水,说明减少了多少体积的气体,轻松解决实验中难点的现象解释,紧接着追问:为什么会倒吸呢?如果此时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原因,学生能很好的用气压解释,能很有效的指导下面检验氧气多少的实验设计。

㈡逆向思维解决问题

用“瓶子里还有气体吗?还有多少?”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通过逆向思维解决消耗气体氧气的含量为约1/5,并且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烧过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又一次直观的得出氮气的性质:不助燃也不支持燃烧。让学生观察水进入到一定高度后,能否继续上升,不能继续上升又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很自然得出氮气难溶于水的结论,使实验现象得到了二次利用,提高了同一实验的利用率。

㈢注重生成激发思考

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生成问题,比如说讲到实验失败的原因时,有同学提出,可能是外界的气压本身低,将这个课堂生成的问题抛给学生:外界的气压本身低,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考虑? 或广口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因空气里的氧气在耗尽前燃烧就会停止。关于燃烧停止后剩余气体里有无残余氧气(这一点有的学生也想得到);剩余混合气体里氧气比例小到什么程度时燃烧就会停止,这一点可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留待课后安排学生作进一步探究 。教材里已有的实验设计,由于不能准确度量集气瓶内空气的实有体积等原因而存在不足之处。根据学生对上述实验原理的理解,适时地提出新的问题:①实验前怎样准确测定广口瓶内空气的体积?②实验后怎样准确测定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即氧气的体积)?

㈣教学设计要讲究趣味性和简约性

首先通过猜谜的形式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其中证明空气中存在水蒸气可用冰块来增强空气中水蒸气液化为水的几率,但是仍需要较多的时间才能达到效果,而且如果上课时天气一直都是阴雨天,在课堂上是很难达到鲜明的实验效果。可以提前让学生在家做,把课堂上演示实验变成每个学生的家庭实验,而且还不需要学生做过多的工作,就能达到很好的实验效果。 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已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

第 15 页 共 72 页

石灰水变浑浊”的“前知识”,但将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在短时间内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因此这个实验要提前几天将一瓶澄清的石灰水放在教室内让学生观察或者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让学生感受到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含量较少”。

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如果直接通过让学生观察“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到一瓶空气中,发现木条继续燃烧,且没有燃烧得更旺盛”来得出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由于学生尚未有“燃烧需要氧气”的“前知识”,所以很难得出这个结论。因此在实验之前,我也是先做了“将木条放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然后再做上面这一实验,学生发现木条在空气中也能燃烧,但没有氧气中剧烈,马上就能得出“空气中有氧气,但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较低”的结论。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利用提供的仪器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通过一些简单的仪器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体会到学习化学的趣味性。在实验的过程中放入的红磷是过量的,从红磷的剩余与火焰的熄灭可以证明剩余的气体是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在这个实验过后,我又用点燃的木条置于集气瓶的瓶口,观察到火焰的熄灭则可以更加直观的再次证明剩余的气体的性质。

㈤过程设计要讲究流畅性和思维的跳跃性

对于教材上的实验(如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做出假设或得出结论。如:

①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有哪些现象?

②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广口瓶中?

③进入到广口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广口瓶中哪种气体的体积?

④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⑤完成该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

⑥实验过程的误差分析等等。

在上述问题中,大多数学生对问题③的理解可能有困难,在前面实验(在水中挤塑料瓶)的基础上,本人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学生实验,就更好地将这一难点突破了。

对于问题⑥的误差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得出产生误差可能有以下原因: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红磷不足,没有把氧气耗尽;③没有等到集气瓶冷却就打开止水夹;④导气管的体积被忽略不计了,同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还有一个主要误差是来自于燃烧方式本身。因空气里的氧气在耗尽前燃烧就会停止。针对上述原因,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完成这个实验的关键是:红磷的用量要充足,要保证能够将瓶内氧气耗尽;整个装置气密性要好,不能漏气;要注意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用蜡烛测定用蜡烛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下述问题:改用蜡烛实验时, 烧杯中的水几乎没有进入广口瓶中,为什么没有水进入?引导学生分析出实验失败的原因后,紧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如何对上述实验进行改进,也能准确的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产生质的飞跃。教学中分别选用红磷、蜡烛进行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过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适时引导学生层层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深化。 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达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

第 16 页 共 72 页

课题2 氧气

一、说教材

从知识结构来说: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把它放在第二章第二节,以作为学习物质性质和结构的起始点,为进一步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提供事实材料,是教材编写的成功之处。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内容——氧气的用途入手,引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通过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教育论的元认知规律。

从能力培养来说:通过看图认识氧气的用途开始,到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到闻氧气的气味,再到观察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后面几节氢气、碳及其化合物等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

从情感培养来说: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自然的精神。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从本节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说: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难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二、说教法

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发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教授,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呈现、组织和传递知识的过程,学生的任务就是像“海绵”一样地尽可能多地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当前的教育理念,则认为要将学习看成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转化和修正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有意义的方式来建构新知识,由于学生担负这一责任的意愿和能力会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根据这一教育理念,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认知情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氧气的用途和物理性质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2、氧气的化学性质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氧气是在自然科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人的正常感观习惯,指导学生先按色、嗅、味、状态的顺序去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再通过自主阅读去了解氧气的溶解性和密度等物理性质,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观察以及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正确习惯顺序。

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通过碳、硫、铁与氧气的反应事实,归纳得出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再一次得到升华。

总之本节课的学法形成,对以后学习氢气、二氧化碳、碳单质以及酸、碱、盐等具体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因此在学法上重在指导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正确的思维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⒈讨论激趣,明确目标,引入新课,了解用途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并查阅有关氧气用途的资料。

新课引入:

问题:我们生存所必须的气体是什么? 同学们请想一想氧气除了可供给我们呼吸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它还有哪些应用?同学们可将事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一下。

通过两个问题的讨论,结合课本上的插图,学生们已经集中了注意力,大大调动了他们

第 17 页 共 72 页

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目标,同时也对课外自主学习情况进行了检查。

⒉自主学习,了解物理性质

⑴请学生自主学习课本34页内容---------氧气的物理性质。

提出问题:书上所描述的物理性质,有哪几点你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或事实来证明? ⑵出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并指导学生如何闻氧气的气味。

⑶指导学生描述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都是从色、嗅、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几方面进行研究的。

这样经过自主学习、讨论证明、观察实验等方法既对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也有利于学生对氧气物理性质的记忆。

⒊实验探究,掌握化学性质

⑴问题1:了解了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大家肯定在想了,氧气会有哪些化 学性质呢?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证明呢?

⑵问题2: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可以怎样进行这些实验?实验过程中我们应注意观察什么?

⑶以木炭为例通过观察实验完成下表第一栏:

表一、 物质和氧气反应(课本35页)

同时连续完成硫燃烧实验和铁丝燃烧实验,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表格一的剩余部分,教师进行指导。

⑷最后要向学生说明铁丝与氧气反应的集气瓶内事先装少量水或细沙的原因。

经过实验探究,学生不仅掌握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以后更好地利用实验探究自然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⑸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和助燃性。

⒋归纳小结,知识的升华

⑴教师讲述:为了更好地系统地学习一类知识,我们常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对化学反应我们常根据不同化学反应的共同特征,归纳为多种反应类型。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几个化学反应,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⑵教师陈述: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

⑶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不至于把两者混淆,用多媒体设计成答题小游戏来完成以下练习:

指出下列文字所表示的化学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哪些是化合反应?

⑷问题:今天学习的氧气的性质和它的用途之间有什么联系?

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从理论高度认识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同时作为本节课的小结,使学生从感性材料上升到理论知识,使学生得到意义上的构建。

⒋布置作业,持续学习

⑴必做题:课后练习4、5题。

⑵探究题:今天我们研究了有关氧气的知识,还有很多方面没有涉及到,请大家通过各种途径,观察身边的现象,以“氧气和我们的生活”为主题准备一份发言稿。

其中探究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而准备,可以在课外兴趣小组中交流,或在黑板报中登载,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会观察。

五、说板书设计

除了用多媒体逐条展示,完成表格一(见上)以外,再在黑板上列出重点知识,以利于学生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加深记忆。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⑴一般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⑵密度略大于空气。

⑶不易溶于水

第 18 页 共 72 页

⑷有三态变化

二、化学性质:

⑴助燃性

⑵氧化性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点燃???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碳+氧气 二氧化硫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点燃??? 铁+氧气 二氧化硫

三、氧气的用途

第 19 页 共 72 页

课题3 制取氧气

说课

本课题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第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为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材还特意介绍了如何大量制取氧气。

本课题是学生学化学以来遇到的第一种气体的制取。

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是本课题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好实验便成了重中之重。而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

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

⒉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⒊采用边实验、边讲解、边讨沦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⑵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⑶认识分解反应。

⑶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⑴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⑵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实验装置的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⑵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⑶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教学重点

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⒈催化剂的概念。

⒉催化作用。

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演示实验→讨沦归纳→实验探究→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

教具准备

⒈教师用具:

⑴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⑵大试管(3支)、木条、酒精灯、天平、火柴。

⒉学生用具:

⑴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

⑵大试管、棉花、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坩埚钳、小烧杯、火柴。

第 20 页 共 72 页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实验2—5]、[实验2—6]、分解反应。

第二课时:活动与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学生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观察记录:过氧化氢溶液是无色透明液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产生氧气。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引入新课】既然氧气具有如此重要的用途,那么你一定很想知道氧气足如何制得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取。

【板书】课题3 制取氧气

【介绍】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首先我们学习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这种方法。

【板书】一、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实验](实验2—5)

⒈在试管中加入5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不作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⒉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⒊在另一支试管小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注意]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进行思考。

[实验现象]

⒈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行氧气放出。

⒉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受热时能产生氧气。 ⒊不加热,但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

[学生提问]

[问题]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口,二氧化锰是不是一种反应物?如果是,为什么没有二氧化锰,加热过氧化氢同样也能产生氧气?

[老师]这个问题问得真及时,这也正是我想问大家的,二氧化锰到底是不是一种反应物呢?

[提问]什么叫反应物?

[回答]参加反应的物质。

[提问]一个化学反应发生的时候,是不是某一种反应物可以有也可以无呢?

[回答]不,必须有。

[总结]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发生的时候。反应物必须存在。而在用过氧化氧溶液制取氧气这个实验中,有二氧化锰不加热即可产生氧气,没有二氧化锰加热过氧化氢溶液也能产生氧气,可见二氧化锰不是一种必须有的物质,它也就不是一种反应物。

[学生提问]

第 21 页 共 72 页

[问题]二氧化锰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它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老师]为了问答大家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进行探讨,人家注意观察现象并进行思考。

[实验2—6]待实验2—5,3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本已不产生气泡的试管,重新加入氧化氢溶液不进行加热,仍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能够复燃,说明产生的气体还是氧气。

[说明)此实验可以重复多次进行。

[提问]这种现象说什么?

[回答]说明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气锰可以重复使用。

[讲解]既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说明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那么它的质量有没有改变呢?

科学家们经过料确的实验,得出了“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未变”的结论。

[设问]他们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学生看书回答]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比较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发现没有变化。

[设问]既然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那么它在这里到底起一个什么作用呢?谈谈你的看法。

[回答]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时,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加热才能产生氧气,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氧气,可见二氧化锰起了一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

[师]回答得很好,化学上我们把二氧化锰这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叫催化作用,而把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叫该反应的催化剂。如二氧化锰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讲解并板书]

⒈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⒉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问题]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这种催化剂起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都需要加快?所有的催化剂都起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呢?

[学生议论]

[代表回答]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速率都需要加快,如钢铁的生锈,食物的变质,我们就希望它发生得越慢越好。

[设问]是不是催化剂就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呢?它能不能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

[学生疑惑]

[教师讲解]事实上,为了加快化学反应的进行我们使用催化剂,而为了减缓反应的进行我们也使用催化剂。如在橡胶制品中常加入一些催化剂以减缓橡胶的老化速度;食用油脂里加入一些催化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酸败。所以催化剂的概念中说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是片面地说成“加快”。

[补充]能加快化学反应进行的催化剂一直是科学家们致力研究的,因为它对人类发展的意义更大。

[介绍]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许多反应需要借助于催化剂才能进行或者很快地进行。例如,在化肥、农药、多种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中都要用到催化剂,在汽车尾气处理、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中也要用到催化剂,生物体内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酶其实都是起催化剂的作用。

[转折]通过上面的实验并讨论、总结可知二氧化锰不是一种反应物,而是一种催化剂。

第 22 页 共 72 页

如果我们要把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这个反应用文字表示出来,二氧化锰应写在什么位置呢?

[讲解]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种催化剂,催化剂应算作一个反应条件,所以二氧化锰应写在箭头的上方。

[板书]3.过氧化氢 ?加热??? 水+氧气。

[过渡]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是否仅此一种呢?非也。实验室可用多种方法来制取氧气,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另一种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板书]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教学情景]展示一些高锰酸钾,让学生观察它的颜色和状态,并描述。

[生]高锰酸钾是—种暗紫色的固体。

[介绍]大家对于高锰酸钾其实并不陌生,医院里常用的紫药水,事实上就是高锰酸钾和水形成的溶液。它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讲解]通过预习大家知道,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情况下能分解出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个实验下一课我们专门安排有实验探究,所以这里就不做实验了。我们一起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板书]1.高锰酸钾?加热

[讨论]用加热过氧化氢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讨论结果]

⒈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可表示为A+B→AB。 ⒉本节课所学制氧气的两个反应都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讲解]化学上,我们把这种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板书]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提问]化合反应可表示为A+B→AB,那么分解反应该如何表示呢?

[回答]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B→A+B。

[总结]简单地讲,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

[说明]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一样,都是化学反应中的常见类型,我们以后还会经常遇到。

[设问]世界上的物质千千万万,如果我们一种一种地去学,用尽我们的毕生之力是否能学完呢?

[学生]不能。

[承接]若我们采用分类的方法来学,就简单得多了,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问]大家回顾一下,前面我们学到过哪些有关分类的方法?

[回答]按照物质的成分可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按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等等。

[小结]利用分类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也是我们所走的一条捷径,今后我们还将分类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所以遇到一些相关知识时,大家要注意进行归类。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通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高锰酸钾两种方法。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通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它在这里起催化作用。通过对比化合反应,我们还知道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同时还告诉我们要学会用分类的方法来学习化学。

[布置作业]习题1、2

实验探究题:4

板书设计

第 23 页 共 72 页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3.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⒈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加热???二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⒉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点:一变多。

表示:AB→A+B。

补充练习:略

第 24 页 共 72 页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 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

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

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四、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织,并体现以下特点:

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重点改进了演示实验,利用实物投影将实验投在屏幕上,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

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水属于哪类物质?水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结论。自制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从而产生乐学情绪,激发了他们以探究为特征的求知欲望。 ⒊加大教学密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做到高密度的学习知识,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利用文字闪动,图象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为了增强学生对水的分布和水的污染的感性认识,课上选择一段“有关水资源和水污染”的录像,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 25 页 共 72 页

⒋优化教学过程:计算机以其独特的功能创造良好的思维情景,培养探究能力,发展智力,教师、计算机、学生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通过计算机不仅能学懂、学会、学活、学精,而且能促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活学,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觉状态和最佳状态,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如下:

⒈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⒉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杯水,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

⒊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出水的组成这个重要知识点。因此,作好演示实验尤其关键(展示实验),书第48页,这是未改进的演示实验,实验效果不直观,效果不好;这是改进后的实验,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更便于学生主动根据实验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水的电解产物——氧气和氢气,然后学生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也很容易探究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属于化合物,重点知识得以解决。

(展示课件)分析了水的组成后,接着展示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从讨论中发现,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难点也得以突破。

⒋课堂练习巩固,达标检测

⒌观看录相:有关水资源及其污染 总之,我在设计本课教学程序时,力求符合探究学习的三个特征:

(1)学习者由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

(2)学习者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解释;

(3)学习者通过表达和交流,检验或修正自己的解释。

第 26 页 共 72 页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教材分析

⒈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⒉教学目标分析

⑴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⑵能力目标: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以及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⒊重点、难点分析

⑴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⑵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

二、教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情境激学。用一些宏观现象创设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梅花》诗中的“暗香”、物体的热胀冷缩、酒精与水混合体积的变化等。

第二,联想推理。尽量将不可见的微观粒子行为特征与学生熟悉的某些宏观事物联系进行转换理解,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形成微观粒子的内部表象。

第三,辅助教学。采用实验探究与电脑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展示分子、原子的行为特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分子、原子印象。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

三、教学程序

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为创设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我用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小学课文中学过)]引出本课题,并引发学生思考“为有暗香来”是何故?接着引导学生大胆进行猜想,为什么我们能闻到梅花的暗香?在学生通过读古诗,品诗味,感知这一自然现象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出花香粒子运动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微观粒子行为的表象。在此基础上讲解,许多物质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然后再展示出我们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苯分子图像,以及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最小的汉字图像“中国”,这样用事实来说话,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让学生置身于特定文化背景的学习情景中,获得情感的激发,使之顺利切入主题内容的学习。通过观察分析与科学事实的呈现,让学生感知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㈡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⒈分子的概念

⑴分子的性质

第 27 页 共 72 页

分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粒子,可以通过想象、类比、模拟等方式,将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与知识点的教学串联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推理,顺理成章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

①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问题思考: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水的组成,我们知道,水有“三态”的变化,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生氢气和氧气。那水有“三态”变化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为什么可生成氢气和氧气呢?肉眼看不透的物质内部到底隐藏有哪些奥秘呢?

播放水分子的自述: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咧。我想请你们猜一猜:我们这么小,我们会运动吗?当我们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时,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

运用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出分子会运动和分子之间有空隙的问题,从而顺利的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

②分子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本节教材中安排的“活动与探究”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分子是在不

断运动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对比实验的

探究方法。

学生探究活动一: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

学生按要求完成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1、2。我对这个探究活动

提出补充要求:实验时要观察酚酞溶液、浓氨水的颜色并扇闻它们的气

味;要求边实验边分析;思考图2中,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

什么条件不同? 为什么这样设计?

学生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汇报交流各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在学生

对A烧杯中液体变红的现象感到好奇和不解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出

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过程。由这个探究活动

得出:构成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为了使理论结合实际,引

举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如:当你漫步于花园小道、走进“火锅”城、

路过臭水沟时,你都能闻到别样的气味;湿衣服晾晒会变干;酒精自然

挥发;以及在SARS病毒流行期间,大街上的人们戴着大口罩,以防止

SARS病毒近距离的飞沫转染等等。

在学生明确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运动后,再提出思考问题:实验中为什么氨分子可以运动到酚酞溶液中,那酚酞溶液的分子为什么没有运动到氨水中呢?对此,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前面分别扇闻过氨水、酚酞溶液的气味,能闻到氨水有刺鼻的气味,表明氨分子的运动比较活跃,容易从烧杯中扩散到空气中。由此懂得: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是不相同的。

继续创设分子运动的问题情景:物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探究:把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放在桌上,小心地在两个烧杯中投入少量的品红。不要搅动烧杯中的水,观察两杯中品红的扩散过程。由此实验得出: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快。同时引导学生联想到我们把湿衣服凉在太阳下比凉在阴处干得快。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学生探究活动二: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是否有空隙?

问题思考:100 mL水+100 mL酒精=200 mL液体正确吗?

实验探究:取一根细长玻璃管,一端封口,把酒精染成红色(其目的是与水的颜色区别,使现象更明显),用胶头滴管分别将水和酒精大约各一半注入玻璃管中,用手指堵住玻璃管的另一端,来回倒转玻璃管几次,让两种液体混合均匀,再竖直玻璃管。可以观察到玻璃管

第 28 页 共 72 页

中的液面下降了,进而得出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的结论。此时不失良机地问学生:为什么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呢?难道1+1≠2吗?

学生讨论后交流,有的同学可能会说:①水与酒精发生了化学反应;②可能是不同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造成的;③可能是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一种物质的分子穿插到另一种物质分子空隙里去了。??

究竟哪种说有道理呢?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再探究。

实验探究:等体积的石子和沙子混合,观察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会观察到,混合时有些沙子进入到石子的空隙里去了,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体积之和,由此学生展开联想,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小与此类似,进而得出: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借助宏观现象来帮助学生想象微观事物、理解微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

在学生认识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基础上,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呢?

这样安排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获取知识,在质疑中升华知识!

实验探究:如图3所示,由两位同学各拿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做。

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得出:液态物质,较难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

较小;气态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大。与此同时联

想到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

小的缘故。把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至此,有关“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不

断的运动”等分子的基本性质,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

为了让学生对分子有更清楚的认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种分子的模型,帮助学生形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空间模型的表象,也为后面给分子下定义作铺垫。

⑵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定义由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和水通电分解两个变化的微观过程的分析和推理得出: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不仅使学生对这两种变化的认识有所深化和发展,而且

便于归纳出定义:分子

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

质的最小粒子,建立起

分子的概念。

这部分内容是学

习的难点,学生难以进行自主探究,因此,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并借助计算机模拟出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让学生“看见”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了,物质的性质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能较好的突破教学的难点。

2.原子的概念

原子的概念是建立在分子可分性的基础上的,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现出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原子的概念。

实验探究:动手做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并观察氧化汞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氧原子和汞原子重新组合成氧气和金属汞的动画模拟演示过程。 HgO

Hg+O2↑

第 29 页 共 72 页

通过实验观察和模拟氧化汞分解的变化过程,发现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由此得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感知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两种新物质氧气和汞,实验现象是宏观的,但其原理是微观的,从微观的原理过渡到宏观的现象是化学实验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怎样用微观的反应原理解释宏观的实验现象,化学实验就难以解决了。这里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模拟其变化的过程,使学生看到放大了的原子世界和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有效地把教师头脑中正确的微观图象传递给学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地气氛中掌握知识。

㈢练习反馈,归纳小结

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设计课堂练习及时投影反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

按图4所示装置,上瓶盛的是空气,下瓶盛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当抽去中间玻璃片后,预测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若此现象能发生,说明什么

问题?

当学生回答出两瓶气体均匀混合后(上下两瓶气体的颜色完全一致),

启发学生讨论,分子运动是否停止?

组织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更能巩固、加深学生对分子运动的认识。

本节课的小结:可安排同桌学生进行交流,各自说出在本节课中学到了

哪些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并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以及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㈣分层作业,巩固新知

⒈必作题

⑴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是否正确?

①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液体中分子是静止的。

②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⑵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下列有关问题。

①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②常见的混凝土水泥地板分成许多快,主要是为了美观吗?

⒉选作题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简答下列问题:

⑴为什么在分子定义中只强调化学性质,而不提及物理性质?

⑵某同学在家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不见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有哪些性质?

⒊思考题(课外延伸)

列表比较分子和原子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三种不同层次的练习,由浅入深,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四、教学设计反思

鉴于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理解的能力,在设计时,注重了两个体现、两个突出:

⒈两个体现:

⑴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⑵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⒉两个突出:

第 30 页 共 72 页

⑴突出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展开联想,形成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

⑵突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预计能够比较好的落实教学目标。

第 31 页 共 72 页

课题3 水的净化

教材分析

《水的净化》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是继学生学习了空气、氧气等气体性质后,学习的另一种生活中离不开的物质。本课题以水为载体,探讨了常用净化水的方法与技能;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方法等。教材的处理方法是将课标要求的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联系,突出过滤以及蒸馏这两个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过滤又为十一单元粗盐的提纯打下基础。因此教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了解并根据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知道纯水和天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初步认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形成过滤实验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对教学情景的观赏和思考,初步学会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对课堂上欣赏视频、观看动画、回顾新闻,感受化学对生活和社会的积极意义, 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熏陶。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

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以及过滤操作技能。

为了落实了三维目标我确立了如下的教法

本课题的教学围绕着三条线展开:情景线,问题线,知识线。教师密切联系生活与社会,充分应用各种资源创设不同类型的教学情景,形成情景线。在每个情景中设计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问题,从而衍生出问题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和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中,不断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建构有关水的净化的知识线,以知识线来贯穿问题线。三条线构成科学的动态结构的课堂,从而引导学生快乐通达三维目标。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掌握学情有利于课堂上教法的实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方面来看,能够区分纯净物和混和物。但对实验现象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从学生的认识心理和特点分析,我们的学生生活在长江之滨,对天然水,自来水和饮用纯净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并不能从化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三种水。

本课题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课前让部分学生做长江水的污染现象的实地调查,课上进行实际操作,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交流,课后寻找代用品自制净水器

第 32 页 共 72 页

第 33 页 共 72 页

水的净化

(说明:本课板书遵从哲学思路,体现了科学方法形成的必经步骤,将“理解知识范畴、提炼问题结构、形成科学方法”发展规律应用于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学习方法。)

课后反思:

作为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以前我仅仅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唯一手段,学生难以体验化学来源于生活。这节课改变了以往的做法,课前创造条件让学生调查水的污染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课题的欲望;课堂上又通过情景教学,问题引导,实验探究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尽量使问题有最大的激励性和最大的信息量,使知识线环环相扣,教与学一一对应,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课后让学生自制净水器、探究蒸馏水、自来水、煮沸水三者硬度,很好地落实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让学生从生活中学化学,感受化学就在我身边。

第 34 页 共 72 页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谈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获得。本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3)初步学会写调查报告,围绕课题制作学生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认识网络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二、学情分析

山区农村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水的污染程度也比较轻微,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认识;学生爱好电脑也喜欢上网,但只会在网上游戏而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来学习。

三、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要在网络教室里进行。

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制作网络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学生任务来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采用自主性学习、协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多媒体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主分成小组,对学校、家乡的水资源现状、使用以及污染程度进行调查。

五、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

(1)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美丽水景图》,通过欣赏大自然水体的美丽,让学生感受到是水把大自然打扮得绚丽多彩,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从而产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

(2)播放一段《走访环保专家》的录像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水资源的缺乏以及

第 35 页 共 72 页

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激发起学生的水危机意识。

(3)出示“国家节水标志”图,引导学生先思考,再通过网络搜索,查出“国家节水标志”图的准确含义,让学生初步体验网络在学习中的作用。

2、自主学习:

(1)打开课件,点击“学习目标”。

(2)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件,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自主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教学所探索的核心

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我在课件中收集了丰富的文字材料和录像资料,设置了几个优秀的有关《水资源保护》网站的链接,学生能方便的点击相关链接查看具体内容,通过查看这些内容,能深刻的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山区的信息比较闭塞,好在今年国家给我们配备了远程教育资源卫星接收系统,从此我们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外面优秀的教育资源了,《校园主页》上有《湖北教育网台》和中央电教馆的《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链接,学生点击这些链接也能查看相关内容。我设置的《同步练习》有两个目的,一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告诉学生,生产纸需要很多木材和水,在我们的学习或生活中尽量减少纸的使用而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如这次的练习通过电子邮件上交给老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只强调个别化学习是不够的,我在课件中设计了与校园论坛的链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交流,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成果的空间。

在学习中,学生会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看、多听几遍,感兴趣的地方可以深入地了解,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教师苦口婆心地灌输,学生反而能更主动、更快乐、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3、学生作品制作:

开放式的自主学习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部分学生是很难实现学习目标的,我采用任务驱动法,设置了任务:(一)每一位学生写一份关于家乡、学校水污染和用水情况的调查报告,找出问题并提出整改方案;(二)分小组以《爱护水资源》为主题,制作一个学生作品:学生网站、演示文稿、化学墙报(选其中的一项)。素材来源于网络搜寻和社会调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既增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对信息的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的能力。

4、作品展示:

在校园内张贴化学墙报,邀请学校领导和老师参加学生的社会调查汇报,观看学生网站和演示文稿的展示,向全校的师生进行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二是可以增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观念。

5、总结评价:

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将优秀的学生作品发布在校园网上,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六、设计理念

设计这堂课,主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精神,使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渐学会“用”化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程度。另外,我想把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信息时空,提高学习效率。”

第 36 页 共 72 页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原子的构成》。本课题,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六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处于初中化学第四单元第一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第二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教材还通过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②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③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②在分析原子结构时,鼓励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②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题的内容和地位,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是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和相对原子量概念的形成。

二、教法分析(展示):

鉴于本单元知识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涉及的实验较少,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探究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分析比较法与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相结合来进行教学。

三、学法指导(展示):

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开展阅读、讨论、推理、交流、总结等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根据微观知识的特点和学生认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我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阅读化学史实资料、多彩的原子构成图片、生动的比喻、多种活动形式以及内容活泼的教学课件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具体教学分以下几个阶段设计:1、创设情境,温习旧知;2、提出猜想,引入新课;3、师生互动,探究新知;4、巩固练习,拓展思维;5、分享收获,强化思想。

(一)创设情境,温习旧知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以展示水分解的示意图开头,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用这样的设计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第 37 页 共 72 页

(二)提出猜想,引入新课

由化学变化的实质,提出以下猜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它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呢?有关未知世界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和求知欲。

(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第一部分教学——原子的构成

1、学生自学后讨论:⑴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⑵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⑶原子核带电吗?电子带电吗?整个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设计这样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开始探究原子的结构,初步教会学生怎样探讨,从哪些方面探讨。

2、趁学生的求知欲望高涨,展示动画,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原子的构成。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原子已经很小了,其中的原子核更小,就象书中比喻,原子如果是一个大的体育场,那么原子核就是里面的一只蚂蚁,电子就在这个相对广阔的区域内运动。在这里老师要强调,原子核并不是一剖为二,一半是质子,一半是中子,并且在不同的原子中,质子、中子本身都一样,区别在于,不同中所含的质子、中子数目不同。

3、学生通过自学和动画直观的认识,回答以上三个问题。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得出以下结论:1.原子一般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但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没有中子,即并不是所有原子里都有中子。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由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4、介绍一些原子方面的科学家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可以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的演变历史;还可以通过修正各种观点使刚学过的知识得以应用和巩固升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并且还可以通过各位科学家的成就,了解科学的发展是在不断修正和补充中进行的,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第二部分教学——相对原子质量

1、展示一些原子的质量,学生观看展示后,发现原子有质量,只是很小。这样用具体的数据直观地告诉学生原子的质量到底有多小。然后提出问题:1、原子的质量如此小,无论书写、记忆、还是使用都极不方便。原子的质量又该怎样衡量呢?2、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它是如何来表示原子的质量的?带着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相对的概念。

2、提问: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质量的区别在哪里?学生讨论后回答:相对质量是一个倍数关系,单位是一;实际质量是称量出来的真实质量,单位是千克。这样由学生自己找出区别,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会更深刻。

3、出示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的质量,让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小,通常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出示部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质子数、中子数,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A.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C.没有单位

D.是原子间质量之比,单位为1,一般不写

利用此题讨论归纳对比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2、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氧原子质量为2.657×10-26kg、铁原子质量为

9.288×10-26kg,试计算氧原子、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 38 页 共 72 页

通过对比,得出相对原子质量数字比较简单,便于书写、记忆和计算,从而得出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3、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从书中P154的附录Ⅱ查到,查阅如下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磷、铝、氮、碳、钠、硫、镁、钙

借此题让学生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说明现已发现一百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效数字可高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整数或1位小数)。

(五)分享收获,强化思想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通过这节课,你在学习方法和思想上有哪些收获?

3、借助资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69张青莲教授的资料,交流读后感。

4、课后作业。

五、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层次清楚,突出本课题的重点,让学生轻松掌握重点知识。

六、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我本着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的要求,并把它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以探索者的角色出现,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认识过程,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将不断努力,创设自己的教学特色。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第 39 页 共 72 页

课题2 元素

一 教材分析

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所以,本节教材对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 不可少的工具。

㈡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⑵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⑶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⒉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对生活中一些物质元素含量的确定,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

㈢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课时:2课时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元素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非智力因素: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而且对于“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没有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三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水),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新教材作了一定的调整,降低了教学要求,不过分要求把握概念的严谨性,只要求初步形成概念既可;也不必一步到位,只要学生能结合实例正确使用概念,理清他们的区别就行。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指导学生阅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

四、教学过程

㈠新课引入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设置问题]

⑴什么是元素?

⑵元素与物质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⑶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如何?

㈡新课教学

一 元素

第 40 页 共 72 页

⒈元素概念

通过说明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使学生对“元素”有初步的印象。进一步分析,氢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相同质子数的氢原子。同样,氧分子和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也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元素的概念在举例中导出。

⒉学生讨论:

①元素的种类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总结]: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也就是说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不同。

②单质和化合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学生总结]: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组成元素是否只有一种。

[教师讲解]:物质的简单分类。

⒊元素只讲种类,不能讲个数。

设疑: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关系?

分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既可以讲种类也可以讲个数。

举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能讲成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⒋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中地壳中各物质的含量,使学生认识物质的种类非常多,而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100余种;并要求学生记住含量最多的前3种元素。利用“养闺女”的谐音,帮助学生记忆。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生物细胞中元素分布的资料,使他们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余种元素组成的。

(三)知识迁移

[分组讨论]:课本P73,学生讨论活动。

利用讨论让学生领悟化学反应中什么粒子一定改变?什么粒子一定不变?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学生总结]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没有发生变化;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

(四)本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知识反馈:

⒈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3种元素是( )

A 硅 铝 氧 B 铝 硅 氧

C 氧 铝 硅 D 氧 硅 铝

⒉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

A 核内质子数不同 B 核外电子数不同

C 核内中子数不同 D原子的相对质量不同

⒊水是由 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

⒋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还可能含有 元素。

(六) 课后作业

⒈从生物学或科普刊物中查找几种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

⒉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含量交大的集中元素及其存在。

⒊背诵课本P75,常见元素名称及元素符号。

五 板书设计

一 元素

第 41 页 共 72 页

⒈元素概念

⒉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

⒊元素只讲种类,不能讲个数。

⒋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含量最多的前3种元素是氧,硅,铝。

第 42 页 共 72 页

课题3 离子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课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离子第一课时。第四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化学学习工具,学习离子的知识,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化合价和化学式打基础,是初中能否学好化学的第一道“分水岭”。

2、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设置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想像,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和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空间想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4、教学难点: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对电子层的了解有一定困难。

三、说教法

探究教学法、讲解法、指导阅读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四、说学法

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阅读法、列表法、归纳法等。 五、说教学程序

情境导入:

教师朗读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要求学生根据内容在草稿纸上画出原子的构成。(欣赏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以轻松活泼的形式、生动形象的语言巩固了原子结构知识,同时提出“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电子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等问题,自然引入了本课的学习。)

(教师)引入新课:

100多种元素的原子中,除氢原子核外只一个电子,运动情况比较简单外,其它原子核外都有多个电子,这些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如何运动的呢?(请学生画简图表示)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力呢?(为下节课作辅垫)

(引导)学生猜想:

请发挥你的想像猜想,这些电子如何运动?

(引导)学生交流:

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像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

(引导学生查找)探究证明:

请学生阅读课本78页图文。

教师讲解:

在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同的电子是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科学家把这些区域叫做电子层。离核最近的为第一层,依次向外最多可分为七层,电子就是在这些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即分层运动,又叫分层排布。

归纳结论: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第 43 页 共 72 页

1、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离核的距离,最近→最远

2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让学生猜想质疑核外电子运动,再借助课本78页图文探索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以此突破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猜想:

可能是什么原因使电子不能在同一区域运动?

教师讲解:

不同的电子能量不同,能量小的电子只能在??,能量大的电子能够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进行验证。

3、原子结构示意图

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原子构成引导学生自学:

阅读教材P78第三自然段,弄清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学生交流:

结合屏幕上的Na原子结构示意图,将各部分的意义说给你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以每次发言结果作为学生过程成绩记入化学学习档案袋,发言记分,正确再加分,首次发言得双倍分,学生学习并发言热情高涨。)

巩固练习:

请学生另画一个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借助观察“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以表格形式进行知识类比、归纳三类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及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样处理能化难为易,变枯燥为乐趣,变结论性知识为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并培养了学生思维、总结归纳能力,以此突破难点。)

讨论:

展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并向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发现哪些规律?找到之后记录下来,看谁找的多。

交流:

归纳小结:

将学生获取的信息分类板书。

4、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及元素性质的关系。

形成结论:

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元素:一般多于4个,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一般为8个(氦为2个)。

教师提问:

稀有气体的性质是否活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讲解:

稀有气体的性质不活泼,因为它具有相对稳定的原子结构,结构决定性质。(在此渗透“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稳定的原子结构即最外层电子数8个(只有一个电子层的为2个)。

讨论比较:

通过三种元素的最外电子数目特点,推导元素的性质如何?

归纳小结:

元素的性质与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关,特别与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最密切。

讨论交流:

在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第 44 页 共 72 页

(在整节课中,学生的发言允许失败,教师使消除焦虑,让学生对自己战胜困难的能力

保持肯定积极的评估,力求每个学生确信:自己也有能力获得成功,偶尔的失败并不能影响自己企求成功的信心。)

布置练习与作业 教材课后习题

六、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突出重难点

课题3 离子 (1)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离核距离:最近→最远

2、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原子结构示意图

4、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及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元素的性质与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关,特与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最密切。

七、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主脉清晰,重点突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使生硬的化学概念变得栩栩如生,易于理解,让学生逐渐对学习化学产生渴望之情,能主动参与探究,建构新知,众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授课过程中我采用了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互纠、概括小结,成功地采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课堂上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较好的落实,也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才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 45 页 共 72 页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说教材

化学式与化合价是第四单元课题四的有关内容,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他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较好的掌握它们,对于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教材首先讲述了化学式的概念,指出了由于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因此每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同时还指出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得的,所以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但是化学式的书写,主要是通过化合价来推求。

从教材方面看,化合价内容比较抽象、难懂;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只知道了书写化学式的一般规则,还不会确定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而且还没有核外电子排布和最外层电子得失的知识基础。因此对九年级学生说,学习这样一个抽象概念并掌握其应用,是有一定难度的。

⑴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背景

化合价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在此以前涉及到的有化学式,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另外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酸、碱、盐的学习。也就是说,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它贯穿着化学学习的始终。

⑵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位置,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去制定教学目标,据此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①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使学生认识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原子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合价;识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②培养学生对化合价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的能力

③使学生懂得只有确实存在的物质,才能写出它的化学式。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教育。 ⑶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化合价》第一课时的学习,不但要让学生真正领会化合价的实质,而且要让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能在后续课中应用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快速而准确的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据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记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教学难点:“化合价”概念的建立和定义都抽象难懂,因此,我把它确定为本节的难点。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模拟微观变化,帮助学生形成化合价的概念和理解化合价的实质。这样,不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促进了学生微观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对已进入九年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课堂上他们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灌输,希望教师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性愿望,让他们自己进行自主学习活动,让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性才能的机会。所以本节课我设置了许多活动,比如,“比一比,看谁最棒”、“动脑动手活动”、“快速抢答”、“讨论与交流”等,特别是在课的最后我还设置了记忆化合价的过关游戏,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而且能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学习。

三、说教法

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去掌握它们。一个好的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依据这些新的教育

第 46 页 共 72 页

理念我认真分析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后,本着体现新的教育方向和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标的原则,我对本课教学的采取了如下方法:

模拟微观变化,优化概念的形成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景,归纳化合价规律利用集体的智慧,寻求适合学生自己的记忆方法

四、说学法

依据本课教学方法和本节课概念性强的事实,并在认真分析我班学生接受情况后,我确定了本节课中要注重指导学生实施“六字方针”——听、思、说、议、记、闯:

听――听得明白、思――敢思会思、说――表达完整、

议――学会交流、记――巧妙记忆、闯――勇于闯关

通过这节课,不但能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五、说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六、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通过以下六个教学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 一)依旧带新,引入概念

“化合价”概念的建立和定义都抽象难懂,是本节的难点。由于初中同学的知识和思维水平的限制,我在教学中先通过复习回忆学过的大量的化学式,使学生意识到不同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他们之间的原子个数比可能是不同的,但不是任意的。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至今,我们已学过许多物质的化学式,其中有单质,也有化合物,当然化合物的种类要比单质多得多。本节课我们把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式放在一起,作些比较,看看还能从中总结出点什么,从而学一些新的知识,好不好?

全班自然分为三个组,限时一分钟写出尽量多的化学式,以多者为胜。这时我投影学生写的化学式,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总结:这许多化学式告诉我们,原子结合成分子时,相互之间不是以任意数目结合的,而是具有确定的数值的。那么,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这种性质叫化合价。从而引出“化合价”的概念。

(二)模拟微观变化,优化概念的形成

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为什么元素具有化合价?此时,教师利用动画模拟NaCl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真正弄明白NaCl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MgCl2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最终真正明白为什么元素具有化合价和化合价的确定方法。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景,归纳化合价规律:

在学生了解了化合价的概念后,本节课还要求学生掌握化合价的一些规律。如何使学生及时尽快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通过大量具体的实例,自己寻找那些规律呢?我又一次利用了多媒体计算机生动的呈现功能,先由电脑屏幕一次性地展示出几十种化合物和单质的化合价,引导设疑,启发学生观察、讨论和寻找化合价的一些规律。

接着,我组织学生按座位形成的分组进行讨论,踊跃发言。最后每组派一位代表总结陈词,同学们很快便将化合价的一些规律归纳了出来。

(四)利用集体的智慧,寻求适合学生自己的记忆方法:

这时让学生认真讨论,积极发言,提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适时的分析和出示有关资料:

⑴可从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这个角度去记忆。

⑵可以用顺口溜来记忆。

⑶可以用分类法记忆。

最后,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同学们参考:老师觉得:只需记住特殊的元素的化合价就可以了,比如说用分类记忆法:一价金属只有三种:钾、钠、银;三价的金属,一般是两种,就铁和铝,而且铁还有二价的时候,一般的金属元素多数是二价的。铜有二价的也有一

第 47 页 共 72 页

价的时候。也就是说关于金属,其实就掌握钾钠银铝铁铜就可以了。另外让同学们注意:一种元素显不同化合价时的读法:如:FeCl3 (Fe+3价)氯化铁 FeCl2 (Fe+2价)氯化亚铁。

非金属元素,主要记氧永远是负二价,氢永远是正一价,氯是负一价,这几种元素记住了以后,可以帮助我们去分析其他元素的化合价。依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还有几个原子团的化合价要提,比如,碳酸根负二价、硫酸根负二价,硝酸根负一价,氢氧根负一价。还有一个,铵根是正一价,可用分类记忆法记忆,也可以依据原子团口诀记忆。另外,还需要同学们注意:原子团的化合价是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

(五)师生共同回顾总结

让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要点复述回顾,然后再用多媒体提纲式显示,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㈠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用来表示原子之间化合的数目。

㈡元素化合价的确定:

离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并且失电子为正价,得电子为负价。

结论:元素的化合价由正、负和数值的两个方面来表示。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㈢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㈣化合价规则和一般规律:

㈤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的记忆:

这样提纲式的设计板书,有利于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更有利于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

《化合价》本身是一节内容抽象、难懂的课程,而且学生还没有建立核外电子排布和最外层电子得失的知识基础,因而学习这样一个抽象概念并掌握其应用,具有一定难度,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

本节课在设计时有意把教学内容和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竞赛形式,把学生带入一系列问题情境中,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猜想探索的精神;题目设计面向全体,注重差异,给了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轻松掌握化合价的知识,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教学设计中故意创设错误情境,鼓励学生怀疑老师、质疑课本,能极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课堂节奏紧凑,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知识系统化。作业设计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能较好的反映课堂教学效果。

九、教学理念

⒈采用竞赛形式,极大地鼓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和接受。 ⒉知识讲授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竞赛题目环环相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轻松的掌握了化合价规律及其应用。

⒊本节课抛开传统的“化合价口诀”的教授方法,而整节课以“Na、Mg、Al、H、O、Cl”六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贯穿始终,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利于知识的体系化并注重了知识的应用。

⒋本节课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默契,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尤其是教师故意创设的错误情境更达到了本节课的高潮,学生在否定教师的过程中极大的体会到了自信、成功,并为下一环节本节课的重点打下了很好的情绪基础。

第 48 页 共 72 页

5.作业布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鼓励学生自创题目,既是对学生本节课学习效果的考察,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以指正。谢谢大家。

第 49 页 共 72 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课时,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节的特点、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如何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达到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4、对教材的改进

课本P88活动与探究的方案一操作要求较高:因为玻璃管灼热后既要迅速插入到锥形瓶中,又要恰好与瓶中的白磷接触,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在插入过程中,瓶内外的气体是否发生了交换?为此,我作了如下调整:不用玻璃管引燃白磷,而用气球套紧瓶口,再将锥形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至白磷自发燃烧完全。

课本方案二的操作容易给学生造成疑问,水分会不会蒸发,空气会不会溶解在液体中等。对此,我将小烧杯换成了锥形瓶,同样在瓶口套上一只气球,使学生看清反应前后瓶内外物质无交换,从而使实验操作过程更严密、更科学,可以得出令人信服的实验结论。

二、说教法

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对于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都属于启蒙阶段,若探究过程不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过于放开或加大难度,不仅不能收到理想的探究效果,而且会挫伤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

第 50 页 共 72 页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状况:已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

(2)学生的能力状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3)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我紧紧抓住这一点。

2.学法指导

(1)实验探究法: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团体意识。

正如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差的教师只会奉献,而好的教师则教给学生发现真理”。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2、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先由蜡烛燃烧,引出问题一“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呢?”接着介绍三位化学家对此进行的研究,并着重介绍拉瓦锡的研究实验原理。进而提出问题二“是否所有化学反应反应物质量总和都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呢?”提出两个探究实验①测定蜡烛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和探究实验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探究实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去亲历实验并感悟质量变化的关系,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问题三“由此你对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得到了哪些结论?”学生可能有三种猜想:①化学反应后总质量变小;②化学反应后总质量变大;③化学反应后总质量保持不变。“确实如此吗?”进入第二流程

(2)实验探究、引导发现

①确定探究内容

为了减少探究的盲目性,先引导学生确定探究内容。

探究实验一: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变化情况

探究实验二: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

②设计实验方案

由于学生对这两个探究实验的化学反应原理都不了解,因而首先讲解其原理。然后向学生提供以下实验仪器和药品,让学生自主选择,分组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③分组实验、分析讨论

实验仪器和药品:

探究实验一:天平、250mL锥形瓶、250mL烧杯、酒精灯、镊子、三角架、石棉网、气球、沙子、切好的白磷;

学生对探究实验一设计的方案可能主要有两种类型:主要区别在于反应容器是敞口还是封闭。学生对两种方案分别实验后发现,第一种方案的生成物质量变大;第二种方案的生成物质量不变。“究竟哪一种方案的结论正确?”让学生对方案展开评价。

第 51 页 共 72 页

设计意图:通过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既可强化其设计兴趣,又调动了学生主动思维。

经讨论得出:第一种方案有缺陷,因为没有考虑白磷燃烧后重新进入敞口容器的空气质量,所以得出生成物质量变大的结论是不准确的;第二种方案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整个操作过程中容器内外没有物质的交换,实验过程严密科学,结论令人信服。

探究实验二:天平、锥形瓶、气球、铁钉、硫酸铜溶液。

学生对探究实验二设计的方案也可能主要有两种类型:主要区别也就在于反应容器是敞口还是封闭。两种方案的结果都是生成物质量不变。通过讨论得出:在常温下反应水分蒸发带来的质量误差可忽略不计。

刚才两个探究实验的共同结果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为什么呢?”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我利用动画模拟突破难点,即进入第三流程。

(3)动画模拟、突破难点

用动画模拟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直观形象地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肯定不变,至此得出,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的规律——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并成功的尝试实验,获得结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会了科学实验需要严谨,主动建构了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接着提问“为什么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变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变大呢?”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时,切记不要忽略反应中进入的或出去的气体这类隐含的物质。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①100 g水和100 g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 g,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②高锰酸钾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③已知12 g木炭与32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g;若6g碳在18 g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______g,剩余______:______g,为什么?

第1题意在突出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中;第2题再次凸显守恒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第3题意在让学生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两字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使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得以强化,也锻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懂得了什么样的化学学习方法?

五、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师生协作,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重点的合作探究教学形式,着重了两个体现、四个突出。

1.两个体现

(1)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2)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四个突出

(1)以实验为基础,引导科学发现;

(2)以思维为核心,开展问题探究;

(3)以学生为主体,促进知识内化;

(4)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研究氛围。

六.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第 52 页 共 72 页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三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三、应用

纸张燃烧完后灰烬质量小于原来纸张为什么?

镁带燃烧完后白色生成物质量大于镁带为什么?

第 53 页 共 72 页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 、教材分析:

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学生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又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继元素符号、化学式之后又学习的一种化学用语。从本节开始,以后所学的化学反应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会写化学方程式显的尤为重要。

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⑴知识目标:

a、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b、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⑵能力目标:

通过对具体的化学反应的讨论、分析和解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⑶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⒊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试一试、练一练、议一议、做一做”的教流程中不知不觉获取新知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三、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本节课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第一步:想一想(温故知新)

(多媒体显示)煤饼燃烧后剩下的煤渣的质量与煤饼相比有什么变化?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你能用化学方程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吗?

生:变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O2点燃CO2

师:这个化学方程式表明了什么?

生:⒈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⒉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遵循哪两个原则?

生: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师:C+O2点燃CO2,是否遵守了书写原则?理由是什么?

生:遵守了书写的两个原则。各物质化学式及反应条件符合事实,等号左右两边C和O原子总个数相等。

第 54 页 共 72 页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授知识做好铺垫。通过想一想,把问题做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激情,从而引出——如何写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猜一猜(观察猜想)

(多媒体显示):教材P96图片

师:猜一猜,第一幅图片揭示了一个化学反应是什么?左右平衡了吗?

生:没有。

师:这个式子左右两边H、O原子总个数相等吗?遵守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了吗? 生:氧原子个数不相等。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师:猜一猜,第二幅图片左右平衡了吗?用一个什么化学方程式把它表示出来? 生:左右平衡了。

师:第二幅图中的平衡,是怎样从第一幅图中的不平衡变化来的?什么叫配平? 生:将第一幅图中的H2O的前面配2,H2的前面配2。加在一起就配平了。在化学方程式

两边的化学式前边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叫配平。

设计意图:从图片上形象直观的告诉学生,H2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如何配平的?学

生很轻松的就接触到本节课的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为我们下一步突破教学难点埋下伏笔。

第三步:试一试(自主探索)

师:你们看到过“找错误”这样的电视节目吗?现在我们也来试试。有人说,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这样的P+O2=PO2

请同学们找出这个化学方程式的错误有那些?

生1:生成物可能不对,应该是P2O5

生2:没有反应条件。

生3:若生成物为P2O5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师:上述的化学方程式应该怎样改正?写化学方程式有那些步骤?

(学生们热烈的讨论,找错误)

生1:4P+5O2点燃2O5

生2:第一步,将磷、氧气的化学式写在左边。P2O5的化学式写在右边。反应物与生成物

之间画一条短线。第二步,配平:因为左边有两个氧原子,右边有五个氧原子,两数的最小公倍数10,所以在O2前面配上5,在P2O5前面配上2。式子右边的磷原子个数是4,左边磷原子个数是1,因此要在P的前面配上4.第三步,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

师:化学反应的信息是否都反应在化学方程式中了呢?

演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的实验,有气体生成。

生:没有。

师:能不能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出这一信息?

生:在氧气的化学示后面用向上的箭头表示。

师:演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有沉淀产生。怎样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这一信息? 生齐答:在氢氧化铜的化学式后边加一个向下的箭头。

师:是不是见气体和固体就加箭头呢?请你们看书自找答案。

设计意图:强化理解、巩固练习。让学生们自主的去探索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使学生在尝试中知道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步:练一练(讲练结合)

(多媒体显示)

⒈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如不正确,为什么?

(1)Fe+O2点燃FeO2

第 55 页 共 72 页

(2)Fe+O2点燃Fe3O4

⒉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在氧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水通电分解

(4)一氧化碳(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独立完成,教师来回查看。帮助学生指点、纠正。反馈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还存在什么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本节重点。

第五步:议一议(小结提高)

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是什么?

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⒊写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什么?

(多媒体显示):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口诀):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写好化学式,记得要配平

短线改等号,条件需注明

气体和沉淀,箭头要分清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师生共同小结。让学生体会要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第六步:做一做(课节巩固)

⒈教材P98:1题、3题、4题。

⒉根据信息写化学方程式

(1)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可在用铂、钯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一种气体和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在宇宙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N2H4表示)和液态双氧水(H2O2),它们混合时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学生的做,反馈学生存在的问,下次上课时予以纠正。布置相应的针对性训练题。

第 56 页 共 72 页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本人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①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②、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2)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二、说教法

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因此选择好的教法,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本节课本人所采用的教 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小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己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的知识和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真实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用学生竞赛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使学生改变了 “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状态,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说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本节课应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比较、分析、表达、交流、反思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参 与意识,又同时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1.情境激趣,温故知新。

(利用多媒体显示“神舟五号”升空场面):“神舟五号”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若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当火箭被点火时会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说明:用我国发射“神舟五号”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产生自豪感。)

2、激疑解答,引入新课。

(师):若你是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当确定升空的火箭需要液氢100kg时,你会在火箭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完全燃烧?并把你们的解题依据、思路、过程等表达出来,是否符合你的思维过程?

(生):思考、讨论、交流、表达。

第 57 页 共 72 页

(说明:根据情境素材提出相关问题,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同时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利用上面化学方程式信息过渡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顺理成章,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动探究能力。)

3、阅读比较,自主探究。

(师):如何完整地表达你的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00例题1和例题2,再比较你上面解题的思路、过程跟例题1是否一致?有哪些不足之处?请改正并按例题2的格式书写出来。

(生):分组讨论,进行交流,并改正解题过程及格式。

(师):你清楚了解题步骤和要求,是否就能将题目解答正确呢?在书写步骤之前应将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如何做到?

(生):讨论、回答。

(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会比教师的说教式的教学更加深刻和牢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得更加全面。)

4.改错辨析,加深认识。

(师):(多媒体显示)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求:若这些氧气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需多少千克高锰酸钾?

解:制取4.8kgO2,需要完全分解xkg KMnO4。

KMnO4 △ K2MnO4+MnO2+O2↑

158 32

xkg 4.8kg

158xkg? 324.8kg

x=79kg

答:需要79kgKMnO4。

(生):组际竞赛:看谁找得错误多、快、准,更正得快。

(说明:用竞赛形式改正错误之处,可加强学生对解题过程规范性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增加学习乐趣。)

5.实践反馈,加强应用。(多媒体显示练习)

⑴登山运动员能用 KMnO4为原料制取氧气吗?请说明理由。

⑵某地工业电解铝厂,利用氧化铝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 通电

4Al+3O2↑,

电解10t Al2O3最多可生产多少吨Al?同时生产多少吨O2?

(说明: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学于致用,有利与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评价,提高认识。

请学生谈一谈学完本节课后的收获和启示。

7、拓展创新,巩固新知。(多媒体显示:)

(1)已知Zn、Mg与稀H2SO4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Mg+H2SO4=MgSO4+H2↑,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分别与足量的稀H2SO4,产生H2 质量比上多少?(有何规律?)

(2)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它在水中的反应是:2Ca+2 H2O=2Ca(OH)2+O2↑。一位养鱼爱好者欲测定所用过的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

第 58 页 共 72 页

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称取样品2.0g,加到足量的水中,生成了0.224L O2 (密度为

1.43g/L)。试计算:①所用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②样品中过氧化钙占样品的质量的百分数(纯度)?

(说明:加强拓展创新性习题的练习,可使学生开阔眼界,加深对知识的应用和理解,同时可增强学生的 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8、作业布置,自我评价。完成课本P101习题中的练习。

五、说板书

本人所设计的板书力求一目了然,重点突出,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记忆,并且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板书设计如下: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步骤: 二、范例:(例题1)

1、设:(未知量)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

2、写:(化学方程式) 2KMnO4 △ K2MnO4+MnO2+O2↑

3、标:(质量比、已知量、未知量) 316 32

6 g x

3166g?4、列:(正比例式) 32x

5、解:(求解) x = 0.6 g

6、答:(写答) 答:可得0.6 g氧气。

第 59 页 共 72 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前面的内容对本课题起到铺垫作用。第一课题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碳的单质,第二部分介绍碳的化学性质。今天我主要说一说第一部分的教学思路。这部分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理性质和C60分子的结构特点。在介绍石墨的同时又穿插介绍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使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结构的观点。掌握了这一重要化学思想后,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感受化学世界的魅力。

2、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了解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4)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多更快的获得资料,并会对资料进行整理。

(2)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分析、归纳。

(3)利用微观模型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

(4)通过探究实验主动的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2)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3、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4、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为了突破难点,教学中利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资料,给学生提供非常直观的感性认识,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上升为感性认识。

二、 教法和学法

本课题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采用学生网络查找自主学习法、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法、对比归纳法、课件展示等教学法,努力做到教法与学法的最优组合,并体现以下特点:

1、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知识的能力,尤其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得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课件展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使学生迅速融入到学习情景中,并且在学生交流探讨过程中,通过语言的表达,学生的思想互相“碰撞”,又会激发另一部分学生产生新的想法,比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学习难点得以顺利的突破。

第 60 页 共 72 页

4、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加大教学容量。先进的教学方式提供给学生大量生动的感观材料,从而做到高密度的学习知识,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利用图像的色彩刺激,视频的动感变幻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三、课堂教学过程分析

1、学习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

首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金刚石和石墨的图片,创设学习情境。学生通过观察就会知道这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并引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

根据教师给出的表格,学生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而且学生很快就会感觉出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异。此时教师抓住时机,告诉学生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式相同。并稍做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对于同种元素可组成不同的物质,学生根据以前的经验可能会理解,但对于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异学生就弄不明白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有目的的创设一种情景,使学生产生了认识上的困难,不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就会主动的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在学习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时,教师并不是直接讲解,而是让学生先观看金刚石和石墨的微观结构动画模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分析、去解惑。最后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建立微观结构与性质的联系。这种学习方式,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知识,而是学生通过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建构起新的对自然的认识,并培养了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

2、学习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本节课把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安排为学生分组实验。请学生设计实验除掉红色水中的色素。在讲解“水的净化”时学生知道了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所以设计实验并不困难,但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一个问题“红色素跑到哪去了?”就将学生难住。所以在教学中安排学生补做一个实验,将过滤后的活性炭用清水冲干净放入热水中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分析原因得到结论。理解了活性炭的性质后,它的用途学生很自然的就会总结。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了对科学的情感,理解了科学的本质,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3、知识拓展,认识一种新的碳单质——C60

为了让学生更深的感受科技的氛围,在教学中安排一段录象。让学生了解C60。通过本环节使学生知道国家的强大与繁荣是离不开科技的,向学生渗透“科技兴国”的思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让学生对本课谈体会,进行小节。

5、习题

(1)标出下列碳元素的化合价

C CO CO2 H2CO3 CaCO3

(2)请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来填空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_______ _____ 组成的单质。

2)具有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结构的是_____ ______。

3)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的是________。

4)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

5)具有吸附性的是___ ________。

6)其分子具有与足球相似的结构的是__ _。

(3)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 )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D、纯净物

(4)石墨 转化为金刚石,该过程是(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无法判断

(5)吸附过程是( )

第 61 页 共 72 页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无法判断

(6)连线题:

填充滤毒罐 金刚石

作电极材料 活性炭

刻划玻璃 石墨

用于超导体材料 木炭

吸附色素 C60分子

(7)向盛有红棕色的NO2气体的锥形瓶内投入一些木炭,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若再加热,又会出现什么现象?该实验可以说明木炭(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此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板书设计

一、几种常见的碳单质

碳元素的单质

石墨

金刚石

C60

二、几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第 62 页 共 72 页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点突破:通过提问预让学生思考的教材P112第5题已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演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课前布置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到课堂展示,让部分学生到台上演示实验,教师针对学生演示指出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难点突破: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让学生分析对比两套装置,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四、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方法:

⒈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中直接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这样学生虽能一下子记住所用药品,但是过后接触到其它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可能会混淆,故本人在介绍完教材中所用药品后又初充介绍为什么不用浓盐酸或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而有关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则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具体设计如下:

①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学生所举例子后直截了当介绍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投影出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比较演示的方式提醒学生不能用浓盐酸或硫酸来代替稀盐酸制取CO2 ,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不纯,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止硫酸与碳酸钙进一步发生反应。反应无法彻底进行。也不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从而归纳出实验室在选择药品制取气体时应注意的事项。由此确立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第 63 页 共 72 页

②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

A、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B、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C、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两种方法?

D、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在教学中本人将相关比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媒体展示,一边引导学生回忆氧气制取的装置一边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用表格归纳出方法并投影出来。

③投影教材P111有关实验仪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相关仪器进行实验。 本人在组织课堂的同时依据投影上的注意事项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操作。如:

A、长颈漏斗末端插在液面下。

B、导管伸入锥形瓶不能过长(<0.5cm)。

C、收集气体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CO2溶于水)。

D、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补充说明检验C02气体的方法)。

整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技能,体现师生互动。

④随堂小结,结合我校采用讲学案教学的特点。让学生拿出预先发给的讲学案,本人对该节内容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并当场讲评。最后布置学生回去完成课后巩固练习。

⒉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对比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

通过灵活选择仪器,创设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演绎能力的情景

仪器: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单孔)带直导管(弯导管)的导管、水槽、酒精灯、铁架台、课件。

药品: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

六、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法与收集较为熟悉,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并且学生懂得要制取某种物质,必须通过含有该物质元素的其它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来实现,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很快想到的是木炭的燃烧,碳还原氧化铜,除了看书之外不会想到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所以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览资料,收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学生的基本情况是:素质参差不齐,一个班级约40人,其中10左右较优秀,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近10个,中等水平学生约20人。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讲一些基础知识,有关提高部分可将课后巩固题作为提高题,让较优秀的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试着做。时间安排上重点放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确定,事先让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并设计方案,鼓励部分学生到台上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七、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组织讨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通过实验导学并了解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投影教材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仪器,让学生设计、展示、并动手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随堂小结,结合讲学案进行。→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取的研究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第 64 页 共 72 页

原理:CaCO3 + 2 HCl =CaCl2 + H2O + CO2 ↑

(二)装置的确定

反应物的状态

发生装置

反应条件

向上排空气法

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 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法

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

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九、作业

学案课后巩固、教材P112 1、2、5

第 65 页 共 72 页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科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后研究典型的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材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为主线,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人类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实验法。二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CO2+H2O=H2CO3——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Ca(OH)2+CO2=CaCO3↓+H2O——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又为学习《酸、

碱、盐》起到铺垫作用。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它对维持整个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过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危及全球,然而,二氧化碳却又有广泛、重要的用途,它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作灭火剂,可制造化肥,在工农业生产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全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分析

⑴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联系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⑵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及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知识能力。

⑶德育和情感目标: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勇于实践对于人们认识物质的意义。

3、教学重点:从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落实知识,学会应用。

4、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化学反应原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说教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根据新教材编写特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一节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的目标,我采用美国著名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创疑)→实验探究(探疑)→谈论问题(释疑)→演绎推理解决问题(解疑)→创新思维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师生双方相互配合,相互了解,处于协作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学习化学的快乐,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改变原来的授课方式,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启发学生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把化学思维引入课堂,让诸多教育因素生动自然地产生作用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的教学,应以发现为重点,确实帮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怎样学习”。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我力求指导学生掌握以下两种学习方法:①实验探究法,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及设计

实验准备:?学生分组(4人为一小组):新制二氧化碳、雪碧、试管、紫色石蕊试液、醋酸、盐酸、酒精灯、试管夹、火柴、吸管、石灰水(两瓶,一瓶敞口,一瓶密封)。?教

第 66 页 共 72 页

师准备:一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可乐瓶、水、烧杯、蜡烛、火柴、二氧化碳、试管、导管、澄清石灰水、集气瓶。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①阅读课本P113—P117;②思考有关提纲中的问题;③分组准备有关的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阅读能力,亲自动手能力和学生互助合作精神。

2、提问空气中物质的成分,课件展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引入新课。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望。

3、指导观察:每个实验组桌上都正立着一瓶预先收集好的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闻气味并让学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培养学生观察并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能力。补充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绝大部分燃料燃烧后产生的气体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以此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随处可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

4、课件展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提问:倒入二氧化碳的纸袋一端向下倾斜,说明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接着让学生回答(提纲1):为什么在拥挤的人群里,蹲着比站着难受?化解知识,使其形象化,把化学知识引入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和应用知识能力。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打开学生思路,用课件继续提问:在以下的事实或实验中,哪些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5、演示可乐瓶变瘪实验(让一位同学操作),学生观察、分析、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可溶于水。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过讲解分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压强变小,外面大气压使瓶子变瘪,让学生意识到化学与相关学科的知识联系。提出问题(提纲第2题),听说一些饮料中溶有二氧化碳,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展示一瓶饮料(雪碧),打开瓶盖后冒出很多气泡,请两个同学合作演示实验检验冒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从学生非常熟悉的饮料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补充检验饮料中溶有二氧化碳的实验,让学生合作演示,既培养学生亲自动手能力,又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该实验对于书本内容有承前启后作用,因为上一课题已学习了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而后面我们又将讲到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小结归纳出二氧化碳的三点物理性质,并用课件展示,进一步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系统归纳、总结的能力。

6、演示实验:(请一位同学示范)在一个烧杯中放入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蜡烛,往其中倒入二氧化碳(象倾倒液体一样),两支蜡烛先低后高都熄灭了。学生观察、分析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实验中瓶子里的二氧化碳可以像倒水一样倒入,同时说明了二氧化碳的哪一点物理性质?回顾前面知识点,培养学生分析同一个实验的不同现象,从实验现象差异得出正确的结论。课件展示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学生分析,解释得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通过动画这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提出问题,作为后面探究活动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展示两个集气瓶模拟两个菜窖,请一个同学做实验判断哪个菜窖可以安全进去。再次用课件体现菜窖,这样更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7、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探究(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老师指导:往醋酸、盐酸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指导学生取刚才可乐瓶中液体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呢?学生(猜想):①是CO2?②是H2O?③是CO2和H2O反应生成的

新物质?(设计实验):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验证。(讨论交流):请各小组展示方案。(实验探究):选择学生有代表性的一组。从而让学生得出结论——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课件展示课本实验6-6.通

第 67 页 共 72 页

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得结论,解释交流”这一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若干组实验,此时,绝大部分的学生会因实验得出而兴奋起来,掀起一个小高潮)。

8、学生继续分组实验探究:将实验7中变红的溶液加热。观察现象:有气泡产生,且溶液又变成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培养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能力

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能力。

9、学生展示:每个实验小组自己预先准备的两瓶石灰水,其中一瓶敞口,一瓶密封保存。与学生一起讨论完成提纲第4题,提出问题:敞口的石灰水上面有一层白色固体,这是什么物质?进行猜想:是不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反应?设计实验:往澄清石灰水吹气。观察:石灰水变浑浊。学生得出结论——CO2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通过观察、推理、加上学生的参与,一下子把课堂气氛推到最高潮。

10、讲到这里及时让学生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三点化学性质,并用课件展示,然后转换思维角度,让学生利用所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用课件展示,增大知识容量,缩短教学时间。这样既能使学生懂得学习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际意义,又以新的形式巩固了新课内容,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1、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从而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掌握情况,及时强调、归纳、突出重点,设置课后思考(多媒体体现),将学生的探究欲望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五、课堂教学效果评估

这节课充分体现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学生进行课堂实验探究为主,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协助学生归纳、总结教学重、难点。学生在“问题情景—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自行建构。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与快乐,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且能对所学的内容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这节课由于学生实验多,我认为教师除了在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时注意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外,要合理安排45分钟,学生能自得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如二氧化碳的一些用途),在实验探究处放慢节奏,并且还要布置好习题做好知识点的巩固,在单元练习的教学中还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这样就能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第 68 页 共 72 页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说教学总体设计理念

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同学们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其作用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在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燃烧的现象;在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对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2、教学目标分析

A.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B.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于通过实验得出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3、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对着火点的理解

疑点:着火点是否可以降低

三、说教法

1.引导探究法: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中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应当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还应当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引导探究法能很好的体现《标准》中的思想,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还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其模式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联系生活。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既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将探究的方案,讨论的情景提前准备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讨论。

四、说学情

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往往因地、因校、因师生条件不同而异。我校是湖南省高级示范性中学,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实验的动手能力强,讨论的思维活跃。同学们非常适应和喜欢教师通过引导探究法传授新知识。 我校学生对课外知识有浓厚兴趣,我将教材的内容略为拓展,增加了火灾自救常识。使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相互渗透。真正做到化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上完这节课后,我们学校还组织过学生进行火灾逃生的演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一门逃生的技能,而且加深了大家的防火意识。这次活动还在我省电视台新闻中报道,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好评。

五、说学法

第 69 页 共 72 页

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出灭火的原理,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3.自主学习法:对于较简单的内容,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自主学习。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 70 页 共 72 页

第 71 页 共 72 页

灵活的实验探究。在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分析推论的体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对知识理解和认识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得到了提高。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动构建知识。 其次是根据学情灵活的处理教材中的实验。如对“燃烧的条件”探究中,加入了对不可燃物的探究,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的得出结论;改进了“水中白磷燃烧”的实验,使实验更容易完成。对“灭火原理”探究实验,则完全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极大的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激发了同学们对化学的热爱。

第 72 页 共 72 页

三 :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合并同类项”说课稿

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安溪县湖上中学数学教师张象稳,能参加这次说课评比活动,我感到十分高兴,同时也非常珍惜这样一个难得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希望大家多多指教。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合并同类项。
以下我就五个方面来介绍这堂课的说课内容: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选自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3.4节第2课时内容,是一堂探究活动课。是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继而介绍了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同类项以及有理数运算律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的探索、研究。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知识重点,其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应用是整式加减的重点,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因此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后续知识的主要纽带,同时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又合并同类项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运用。
2、难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特点与教学重、难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结合新课改理念,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了什么样的项是同类项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情境探究得出同类项可以合并,并形成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能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
2.能力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2)、通过具体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1)、通过由数的加减推广到同类项的合并,可以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
(2)、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
4.美育目标
通过合并同类项,学生们能明显地感觉到数学的形式美、简洁美,感悟到学数学是一种美的享受,爱学、乐学数学。
二、 教学方法、手段
1. 教学设想
突出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 教学方法
利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及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索,以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培养探索能力、创新意识。
3.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以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新课标提倡教学中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主动去获得新的知识,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因而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乐意并全身心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法:主动观察→分析→思考→比较→探索→联想→猜测→类比→归纳→例题探索→练习挑战、巩固提高→总结

四 : 35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说课稿(全)

1.1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本节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认识轴对称的特征;同时与图形的三种运动(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翻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中“翻折”在几何知识中的作用,又为学生后继学习对称变换、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等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这一节也是联系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对称轴;知道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2、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探索它们的共同特征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之美时,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它的丰富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区别与简单运用。

难点是: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法、学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在活动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交流的空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合作、大胆表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一):轴对称图形

1、激趣导入、感受生活(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的有关画面)

图片欣赏(课件):考考你的观察力,这一醒目的标题,激起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一设计遵循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的原则,学生仔细观察后,能发现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然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图形是如何对称?怎样才能使对称的部分重合呢?让学生观察、猜想、探究、讨论,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发现:把一个图形的某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度后能与这个图形另一部分完全重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活动探究形成概念:实验探究: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剪出一个美丽的图案,请同学模仿老师的方法试一试。在欣赏、感知轴对称的基础上,学生肯定急于了解这些图形到底美在哪里。因此我设置了剪纸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创造美,在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而后再对比上一活动中部分图案,互相交流发现它们的共同的特征“存在直线——将其折叠——互相重合”。从而合作归纳得出概念,教师板书概念。

3、联系实际举出几个轴对称图形实例,并说出对称轴(附课件)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符合条件的图形,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生活中的许多轴对称图形,他们不但体现了一种对称美,还蕴涵一定的科学道理,你们知道吗?①表盘的对称保证了走时的均匀性②飞机的对称使飞机能够在空中保持平衡;③人眼睛的对称使人观看物体能够更加准确全面;④双耳的对称能使听到声音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4、综合练习,发散思维: 这组习题的设计有图形、数学……挖掘了生活右多种图案,加强了学科间的渗透与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在相互争论、补充、交流中寻找知识的答案,体会学习的乐趣。

探究活动(二):轴对称

1、动手操作,引入新知

将一张纸对折后,用针尖在纸上扎出如图所示的图案,观察所得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再观察教材119页图14.1-3,看看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每一个图案是由几个图形构成的?因为学生已经了解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他们可能会错误地认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都是对称,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先运用动手实践,进行剪纸,借助人的各种感官认识,突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重合”这一特点。按照“存在直线——将其折叠——两图形重合”这条主线,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对称点的概念。教师板书概念。

2、巩固练习,应用提高(课件)对所学的知识加以理解和巩固

3、列举实例,展示才华 举出生活中成轴对称的例子,加深对轴对称的理解。

(列出表格,加深印象)

”图形具有的对称性质。

联系:①都是用对折、翻折180°图形重合来定义的;

②两者可相互转化,如果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是一体的,那么这“一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反过来,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互相对称的两部分看成是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是轴对称的。这里渗透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活动(四):识别图形、感受对称美

(1)、欣赏图片,体会轴对称所营造的对称美。

(2)、在计算器显示的数字0至9中,有哪些是轴对称的?许多汉字都是轴对称图形,如:田、日、曰、中、申、王等等。各公司、企业的商标中有许多轴对称实例和轴对称图形,如联想,联合证券,湘财证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各品牌汽车的车标中有许多都是轴对称图形,如奥迪,韩国现代,本田,富康,欧宝,宝马;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线段也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强调:图形的对称轴是直线,不是线段、射线,而是线段、射线所在的直线。比如学生容易认为角平分线是角的对称轴,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是它的对称轴,可以很好达到纠正错误的功效。其次掌握角、等腰三角形各有一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等边三角形有三条,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而圆形是最特殊的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所以它的对称性应用最广泛。这样可以使学生运用图形的对称性解决今后一些相关问题。

活动(五):动手操作、积极实践、创造图形

(1)、在给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另一半,成为一个完整的轴对称图形。由简到难,层层第进。(2)、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这个部分的设计,具有开放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手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给了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数学的亲切感,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六):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我们所学的多边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应用。)

(2)、谈谈你对本节课学习的体会与困惑。

(七):作业设计

发挥你们的想象,利用本节所学的知识,为我们班设计一个班徽,要求设计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或成轴对称,并有一定寓意。这是一道富有开放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作业题,给学生提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平台,使学生的活动由课内走向生活。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

1.4《线段、角的轴对称(1)》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线段、角的轴对称(1)》。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第1课时。在前面学生已学习了三角形全等、轴对称图形及其性质等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是学习复杂图形特别是本章中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基础, 它所倡导的观察-发现-猜想-论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今后研究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线段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 .探索并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动手探索的科学习惯。

3.在“操作---探究----归纳----说理”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线段中垂线的性质,通过“做数学”来突出重点。

难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点的集合,并且由此会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四、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观察法、实验操作法、探究发现法,并力求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经历了观察,实验,分析,思考等自主探索的过程与教师的教法相辅相成有效的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测验证。? 如图,A,B,C 三点表示三个村庄,为了解决村民子女就近入学问题,计划建一所小学,要使学校到三

所村庄的距离相等.请你当一回设计师,在图中确定学校的位置,你能办到吗?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就

会轻易的解决这个问题。 CB [设计说明]: 标准中明确指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在哪里体现,生活中体现。以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引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在困惑中产生求知的欲望,并且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

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学有用数学的目的。

(二)动手操作,大胆猜想,探究新知。

问题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探索活动:

活动一 对折线段

问题1:按要求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与线段有什么关系?

问题2:在折痕上任意取一点p,连接线段的两端A\B,再沿原折痕上进行折叠,你发现PA\PB有什么关系呢?

延伸问题:按要求第二次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上任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再找几个点试试?你可以验证你的猜想吗?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你的结论呢?

结论: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设计说明]:

1、通过具体的操作画图,学生可以更为准确的认识线段的轴对称,偏于接受。2、如此设计,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思考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教师可参与到学生中讨论,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描述中垂线的性质以及验证,鼓励学生充分地进行交流,同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化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关注教材、挖掘教材,紧接着刚才的结论得出,对于18页中间的小例题,重点关注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数学语言表示,要求每个学生能够写出。同时教师切忌包办代替,要做到说得“少”,引得“巧”,让学生领悟得“深”一点,“透”一点。学生的思维呈螺旋式上升趋势,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准确的几何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演绎推理的能力。 例题:例1P18(投影)

这是一道文字描述的几何说理题,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容易理解,但不易叙述,因此要做一定的分析,如:你能读懂题目吗?题中已知哪些条件?要说明怎样一个结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说明的结论能画出图形来表示吗?根据图形你能说明道理吗?

设计方法是:

由题意画出图形,阐述已知条件和要表达的结论。允许和鼓励方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

活动二 用圆规找点

问题1:你能用圆规找出一点Q,使AQ=BQ吗?说出你的方法并画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还能找出符合上述条件的点M吗? 问题2:观察点Q、M,与直线l有什么关系?符合上述条件的点你能找出多少个?它们在哪里?

结论: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活动三、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在总结上一题的基础上,老师给出作图过程和作图方法,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掌握用尺规作图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如果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那么,若点P在l上,则PA=PB;若QA==QB,则点Q在l上.由此,可得到: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设计说明]:

对于集合概念,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初步感知就可以了。但作为本课的难点,突破是关键,所以我在这里力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表达,使学生充分感知集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结密性、灵活性。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引导。?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设计说明]:通过变式练习,提高学生应用“等边对等角”性质的能力。感受分类思想方法在解题时的

重要作用。

1、如图,如果△ACD的周长为17 cm,△ABC的周长为25 cm,根据这些条件,你可以求出哪条线

段的长?

[设计说明]:这是一道开放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找结果,说道理。教师就要给予适

当的帮助,鼓励他们坚持不懈,积极独立的去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说理的格式。这个问题的

解决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感受了“图形分解法”这一重要的解决识图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识图和说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如图,在铁路的两侧有A\B两个村庄,现在要在铁路上建个货物转运站,要求转运站到两

个村庄距离相等,则站建在哪儿呢?

变式:第一题改成到3条道路的距离相等。小学建在哪儿?

[设计说明]:本题的设计前后呼应,让学生体会线段中垂线特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

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进一步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同时对下一章要学习的内容

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老师谈收获。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谈收获,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通过老师谈收获,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阶段性评价,表扬突出的学生和善于合作的小组,同时对本节课的精彩部分进行必要的点评,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

(五)作业:略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第1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三角形的全等、轴对称图形及其性质等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有关知识的基础。它所倡导的观察-发现-猜想-论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今后研究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并能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的能力。

2、经历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探究-猜想-归纳-论证”,感受从具体到抽象、分类、转化等思想方法。

3、经历由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到等腰三角形内含的性质的过程,体会几何图形的和谐美。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主动发展知识,形成能力,体验成功,体会团结协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丰富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及其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做数学”来突出重点。

难点: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探索等腰三角形性质,以及性质成立的合情说理。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的、学生感兴趣的、有助自主学习和探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丰富、思维积极的状态中进行探究学习,组织好合作学习,并对合作过程进行引导,揭示出了数学本质从而突破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观察法、实验操作法、探究发现法并力求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经历了观察,实验,分析,思考等自主探索的过程与教师的教法相辅相成有效的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观察联想。

多媒体展示金字塔、时钟、斜拉索大桥、房屋人字架。

问:(1)找出其中的几何图形?(等腰三角形)

(2)(展示改造前后的图片)(学生回答可能有:好看、稳、对称等)。

师引导:看来等腰三角形比一般三角形有魅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到底有怎样的魅力?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具有怎样的性质?(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通过电脑动画展示图片,再配上优美的音乐,感受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建筑都用到等腰三角形.初步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美. 比较斜拉索大桥改造前后的简易图进一步体会等腰三角形特殊的魅力,从听觉、视觉上刺激学生探索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求知欲.

(二)动手操作,大胆猜想,探究新知。

【做一做】(多媒体展示)请你用手中的材料和工具,做一个等腰三角形,方法不限。(学生做好以后,依次出示)

(1)和同学交流你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方法。(剪,画等都可以)(2)为什么说你得到的是等腰三角形?(复习: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 你知道相等的两边是等腰三角形的什么?其他的边和角呢?(复习:腰、底边、顶角、底角小学学过的概念,为下面描述做好铺垫) (4)观察你手中的等腰三角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吗?(板书性质: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5)对称轴是什么?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你们有什么发现?

[设计说明]:(5)问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教师可参与到学生中讨论,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鼓励学生充分地进行交流,同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化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一说】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的发现。得出结论

1、对称轴只有一条,是底边上的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线)所在的直线或底边的中垂线。

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开始时,教师板书记下学生得出的所有结论,怎么说就怎么写,无论对错,简洁还是复杂,鼓励学生大胆的说。等所有的学生都说完了以后,这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得出最简洁的说法再板书。)

(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操作验证就可以了。教师可鼓励学生结合对称的有关性质进行说明)

[设计说明]: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和解决。”《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所以我在这里力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表达,使学生充分感知等腰三角形性质。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结密性、灵活性。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引导。

●请将等腰三角形性质(文字语言)“翻译”成图形和符号语言。并填写下表(多媒体展示,表是空的)(略)

[设计说明]:师生共同完成,教师切忌包办代替,要做到说得“少”,引得“巧”,让学生领悟得“深”一点,“透”一点。学生的思维呈螺旋式上升趋势,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准确的几何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演绎推理的能力。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练一练】(多媒体展示)1.等腰三角形顶角为50°,则底角为 2.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90°,那么其他两个角的度数

为 3.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50°,那么其他两个角的度数是

[设计说明]:通过变式练习,提高学生应用“等边对等角”性质的能力。感受分类思想方法在解题时的重要作用。

【找一找】如图,在△ABC中,AB=ACD在BC上,且AD=BD。找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这是一道开放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找结果,说道理。教师就要给予适当的帮助,鼓励他们坚持不懈,积极独立的去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说理的格式。这个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等边对等角”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感受了“图形分解法”这一重要的解决识图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识图和说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后花园】(1)你能解释设计师造斜拉索大桥为何用等腰三角形了吗?(展示简易图片)

(2)将大桥的结构进一步简化,抽象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在△ABC中,AB=AC,BD=CD,∠BAC=110°,你还能得到图中其他哪些角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3)你能设计一种方案帮工人师傅确定桥塔的位置吗?说明选用的工具和方案的依据.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4)如果告诉你钢索AB=200m,你能得到哪些线段的长?(学生试了以后,发现只能得到AC的长.教师指出我们将通过下一章的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说明]:本题的设计前后呼应,让学生体会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同时对下一章要学习的内容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四)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老师谈收获。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谈收获,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通过老师谈收获,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阶段性评价,表扬突出的学生和善于合作的小组,同时对本节课的精彩部分进行必要的点评,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

(五)布置作业:P24练习T1、2、3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

2.1《勾股定理》(1)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勾股定理》。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勾股定理》第1课时。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也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在数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作用。由此可见,《勾股定理》是对直角三角形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发现过程,发展合情合理的推理能力,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通过介绍中国古代研究勾股定理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勾股定理的探讨。

教学难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

四、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究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探索.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以趣引新

一根电线杆在离地面5米处断裂,电线杆顶部落在离电线杆底部12米处,电线杆折断之前有多高?(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实践探索 猜想归纳

1、(课件出示课本P44图2-1),请同学们观察并回答问题:

根据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来探索勾股定理,此处重在引导学生如何计算出以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学生可能会利用补,割,旋转,等方法算出,从而发现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学生通过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主动建立了由形到数,由数到形的联想,同时也初步感受到对于直角三角形而言,三边满足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在合作交流中也突破了本节课的一大难点。)

2、提出问题:是否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这个性质呢

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再让学生在准备好的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的直角三角形, 进行验证.仿照上面的方法,学生容易进行类比联想,猜想结论成立,同样分别以各边为边向三角形外作正方形,通过计算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来验证猜想.教师可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示部分学生的实验结果,从而为归纳提供基础,学生也更容易发现对于一般的以整数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也有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样设计不仅有利于突出重点,而且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的思想,也让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

35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说课稿(全)_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

了提高。)

3、得出结论: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符号语言: ∵在Rt△ABC中,∠C= 90°AB?BC?AC或a?b?c

(此处还要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示勾股定理,因为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是数学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

在整个这一过程中,通过对一个已知边长的直角三角形到一般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研究,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出一般的结论,尽管学生可能讲的不完全正确,但对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抽象,概括的能力是有益的,同时让学生经历前人发现这一结论时大致相同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长知识的同时,也长了智慧,培养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至此,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发现了勾股定理,也自然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4、介绍"勾,股,弦"的含义,进行点题,并指出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

(三)学以致用 体验成功

1、学生从中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再做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

2、介绍勾股定理的史料

(这样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勾股定理的丰富内涵与文化背景,陶冶情操,丰富自我,从中得到深层次的发展。)

(四) 总结回顾 内化提高

(1)请你说说勾股定理;

(2)勾股定理揭示了“形”与“数”的内在联系,你还能举例说明这种联系吗?

(3)两种探索转化方法:“割”与“补”。

(五)布置作业

1、习题:2.1 第1、2、3

2.查阅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资料,关注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 222222

2.3平方根(1)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平方根》。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平方根》第1课时。由于实际计算中需要引入无理数,使数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充到了实数,完成了初中阶段数的扩展。运算方面,在乘方的基础上以引入了开方运算,使代数运算得以完善。因此,本节课是今后学习根式运算、方程、函数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一个数平方根的意义。

2、学会平方根的表示方法,能正确的求出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并能运用以上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平方和开平方运算是互为逆运算,体验各事物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平方根的概念、性质和求法。

难点:平方根的概念和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关键:求平方根(即开平方)运算要靠它的逆运算平方来进行。

四、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创 设问题情景,层层设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实 例和生活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 同时,利用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示引例、例题及练习。 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活跃课堂气氛,增大教学密度, 更好地揭示问题的本质,突破教学难点。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新

1.剪一剪

同学们,你能将手中两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吗?

【点拨】如果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那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面积是2的大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呢?

(设疑之后,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本质,即求平方等于2的数是什么?)

2、做一做

【投影】(1)已知一正方形桌面的面积为4cm2,它的边长为---------cm(2)已知一正方形桌面的面积为2cm2,它的边长为---------cm

3、议一议 以上交流的问题有什么共同特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一个新的概念——平方根 【投影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填一填, 算一算:㈠概念引入

【投影】填空:

1、( )2=9 ;2、( )2=0.25;3、( )2= 16/25;4、( )2=0.0081

【学生在完成此练习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丢掉负数解,在教学时应注意纠正。】

教师小结:【投影】这五个小题形如x2=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二次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称为二次方根。

用数学语言表达即为:若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

㈡概念巩固

比一比,看谁算得最快:算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

想一想,议一议

㈠归纳总结,疏理性质

引导学生分组交流以下两题

5、( )2=0 ;6、( )2= -4

由以上1----6题练习: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2)0有几个平方根?(3)一个负数有几个平方根?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平方根的性质

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2、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0本身。

3、 负数没有平方根。

㈡ 练习巩固,理解性质

1、判断下列各数是否有平方根,请说明理由

;① (—3)2 ; ② 0 ; ③ —0.01 ;④ -52 ⑤-a2 ⑥a2-2a+2。 【师分析点拨】一个数有没有平方根,就看它是不是负数,是负数就没有平方根;不是负数就有平方根.

2、下列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①4有一个平方根 ②只有正数有平方根 ③任何数都有平方根 ④若 a≥0,a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读一读,写一写

通过引导、交流、提出平方根的表示法、读法:

一般地,如果x2=a(a>0),那么a的正的平方根记作“

负根号a。

例如,9的平方根记作:?

【投影】练习题:1、+a”,负的平方根记作“-a”,a的平方根合起来记作“±a”.读作:正、,读作:正负根号9 7表示什么意思? 2、-表示什么意思?3、±7表示什么意思?

7 834、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并由学生读出表示的结果:①26 ②247 ③0.2 ④3 说一说,做一做

㈠观察归纳

将学生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分别做A组题和B

思考:这两组运算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A组题 12 ① (?2)= 3

② (?0.09)2 =

③ (?25) 2 =

④ (?32 )= 2【教师点拨】

A组题是求数的平方的运算,B组题是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我们把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教师分析小结: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我们可以通过平方运算来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也可以通过平方运算来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平方根.

㈡例题学习

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⑴25 ⑵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投影解题步骤】

(三) 初步应用,巩固新知

练习反馈,内化新知

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 64 (2) 11 (3)2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

㈡简单应用,深化新知

⒈回至引入,解决问题。

16 ⑶15 ⑷(-2)2 8114 (4) (-25)2 (5) 10-2 (6)25×64 (7)0.01 (8)-(-4)3.

假设两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1,那么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即为S=a2=1,拼后的大正方形的面积就是S'=2a2=2,依此推知大正方形的边长a'为2的平方根,即a'=。 2(因为a'﹥0,所以a'=-2舍去)

教师提示:根据前面学习的勾股定理,能否在小正方形里剪出长度为2的边?

四、运用新知,体验成功

小华和小明在一起做叠纸游戏,小华需要两张面积分别为3平方分米和9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小明需要两张面积分别为4平方分米和5平方分米的纸片,他们两人手中都有一张足够大的纸片,很快他们两人各自做出了其中的一张,而另一张却一下子被难住了。

(1)他们各自很快做出了哪一张,是如何做出来的? (2)另两个正方形该如何做,你能帮帮他们吗?

五、知识梳理,归纳小结

谈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与体会 【合作小结既有助于训练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在归纳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六、分层作业,发展个性

必做题:书上P54 习题 2.3T1,3.

选做题:自由下落的物体的高度h(米)与下落时间t(秒)的关系为h=4.9 t2.有一铁球从19.6米高的建筑物上自由下落,到达地面需要多长时间?【分层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

2.4立方根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立方根》。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4节《立方根》第1课时。是在学习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节从内容上看与上一节平方根的内容基本平行,主要研究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从知识的展开顺序上看也基本相同,本节也是先从具体的计算出发归纳给出立方根的概念,然后讨论立方与开立方的互逆关系,研究立方根的特征。求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运算是数学的基本运算之一,在根式运算、解方程及几何图形解法等问题中经常要用到。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了解开立方和立方互为逆运算,能用立方运算求一些数的立方根;

3、能用立方根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归纳、类比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掌握立方根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明确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能熟练地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四、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在定义推导上将采用引导探索法;定义应用上采用递进练习法。用类比及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立方根的定义,将定义的应用融入到探究活动中。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悟新知

1、复习平方根的概念、性质及表示方法。

2、情境一:体积为1的正方体,棱长为多少?体积增加1,棱长为多少?

3、情境二:做一个正方体纸盒,使它的容积为64cm,正方体纸盒的棱长是多少?如果要使正方体纸盒容积为25cm,它的棱长是多少?

【设计说明:由学生熟知的实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困难,激发他的求知欲,这样就为发现新知创造了一个最佳的心理认知环境,通过类比可以激发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为探求新知作好准备,更加积极主动的掌握新知。】

(二)探索活动

1、类比平方根的定义及表示方法引入立方根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问题一:根据立方根的定义,你能举出某个数的立方根吗?你能用符号表示吗?

【设计说明:学生在大量举例中,弄清立方根的概念,提高有条理的表达能力,知道有些数的立方根可以直接表示出来,如

而有些数的立方根只能用符号表示,如2】

3、了解开立方运算与立方运算互为逆运算。

4、例题: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1)-64 (2)-

33327=3,8 (3)9 (4)0 125

【设计说明:求a的立方根,就是要求一个数,使锝它的立方根为a,采用符号表示与语言文字相结合的写法,要求学生按照例题的书写格式写解题过程】

问题一: 根据计算结果,与平方根作比较,有什么不同?与同学交流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借助平方根的学习经验,主动总结出立方根的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椽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注意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任何一个数都有立方根且只有一个;非负数才有平方根且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5、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意数a的平方根有2个,它们互为相反数;B、任意数a的立方根有1个;

C、-3是27的负的立方根 ;D、(-1)的立方根是-1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64的立方根是?4,B、(-1)

3、求下列各式中的x

3?12的立方根是1,C、364的立方根是2,D、如果a=a,则a=0 x+729=0 (x-3)=64

【设计说明:通过第1、2题的观察、比较、判断,进一步澄清平方根、立方根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第3题是开立方的简单应用,体现立方根的概念在解方程中的应用,显示方程形式的丰富多彩及解题思路的广泛性。】

(三)思维拓展,运用新知

1、讨论(

2、?8)3等于多少?(2)3等于多少? 等于多少?

?8)3等于多少? 23【设计说明:适合基础较好班级使用,(?8)3与23依据立方根的定义,不难求出正确结果,而(?8)3与(2)3部分学生

有困难,可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教师也要参与,这种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观念,而且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有利于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使学生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他们从具体例子中归纳出一般形式(a)=a与 a=a 】 这是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2、练习P56T2

[设计说明:可留作课外思考,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目的不在于得到什么结果,而是让学生参与这一过程,从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课堂小结,内化新知

1、 立方根和平方根有何异同?

2、 利用立方根概念进行有关计算

(五)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P56 习题2.4T1、2、3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

33

2.5实数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实数》。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5节第1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以后,接触过“2 ”、“π”等具体的无理数的基础上,引入了无理数的概念,从而将数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在中学阶段,大多数问题都是在实数的范围内研究的,因此,它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知道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同时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2、 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3、经历用有理数估算2的探索过程,从中感受“逼近”的数学思想,发展数感和估算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难点:2不是有理数,2有多大?

四、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问题情境导入法引入新课,用类比归纳法和探究分析法展开数学活动。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交流—归纳—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情境一: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为2,说说你对2的认识。

[设计说明:由学生熟知的实例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情境二:现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均为1,斜边为多少?你认识这个数吗?

[设计说明:在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引出了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情境三:大家都知道2是一个有理数,它的算术平方根为多少?还是一个有理数吗?

[设计说明: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2的客观存在性,同时又产生一个疑问,从而会主动探索研究这个新问题,直至完全没有疑问。]

情境四:为了生活的需要人们引入了负数,数就由原来的正数和0扩充为有理数。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还有一些不是有理数的数,和有理数一起构成了实数,它们到底是什么数呢?引出课题:实数。

[设计说明:让学生明白引入负数和引入无理数一样,都是生活的需要,同时说明了它们的客观性,同时告诉学生作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二)探索活动

1、问题1:2是有理数吗?

[设计说明:有理数范围很大,不少学生想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自然会将此问题变成两个小问题:a、

b、2是整数吗?2是分数吗?若两者都不是,就说明2不是有理数。]

2、问题2:2是一个整数吗?

[设计说明:从说说对2的认识中部分学生就认识到2不是整数,如:用刻度尺测量,可知2约等于1.4;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可知2大于1,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2<2,所以1<2<2,而在1与2之间没有整数。

3、问题3:2是1与2之间的一个分数吗?(也就是1与2之间的分数的平方会等于2吗?)

[从直观上认识2,从中可以让学生感知2不是分数,因2不是整数,即2不是有理数,是一个新数。]

2有多大?

75<[设计说明:引导学生经历“有理数—实数”的又一次扩充,使学生从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教学中学生面对这个问题时,可能表现出比较盲目,不知如何着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4、问题4:[设计说明:问题2是定性的研究,知道2<32,即1.4<2<1.5,问题3上升到定量的研究——更精确的描述2。

学生借助研究问题2的思路容易整理出研究问题3的思路。教学中可能学生夹逼的方法各有不同,要鼓励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在探索中体会“无限”的过程。]

5、引入无理数的概念及实数的分类。

6、引导学生讨论: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点是否都表示有理数?

【通过让学生讨论、举例辨析,让学生明确数轴上的点是与实数一一对应的。】

(三)课堂反馈

1、例题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31?、?8、0、27、23、0.5、3.14159、-0.020020002 、0.12121121112…

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

正实数集合{ };负实数集合{ }

分析:要正确地将以上各数分类,就必须对各类数的概念十分清晰,用概念来判定。

2、练习一:课本P58练习第1题

3、练习二:判断正误,若不对,请说明理由,并加以改正。

(1)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2)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3)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4)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5)不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有理数。

4、练习三:课本P58练习第3题

[设计说明:在例题后安排了一组练习,练习一主要是对有关概念的强化,练习二主要是通过学生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比较和判断,提高他们的是非辨别力,它是在课本练习第2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几个问题,其目的是通过一组判断题,帮助学生澄清概念,杜绝两者混淆。练习三这是一个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典型题目。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教师也要参与,这种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精神,而且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及自主发展。]

(四)课堂小结

⒈怎样的数是无理数?请举例说明

⒉说说你对数的认识。(可以小论文的形式出现)

(五)布置作业

课本P61 习题2.5 T 1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

35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说课稿(全)_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

2.7勾股定理的应用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7节第1课时。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一项伟大成就。它为我们提供了直角三角形三边间的数量关系,其逆定理又为我们提供了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依据,这些成果被广泛的应用于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本节教材是在学生研究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数学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同时亦为学生对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体会。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在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把解斜三角形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进一步发展有条理思考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把实际问题转为数学问题,利用勾股定理解决。

四、教法和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式教学模式. 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与情境,不断创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动手,探索结论,掌握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本质.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把课本例2改编为开放式的问题情境:

一架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0.5m,你认为梯子的底端会发生什么变化?与同学交流.

【创设学生身边的问题情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问题学生常常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和结论(教学中学生可能的结论有:底端也滑动 0.5m;如果梯子的顶端滑到地面上,梯子的顶端则滑动8m,估计梯子底端的滑动小于8m,所以梯子的顶端下滑0.5m,它的底端的滑动小于0.5m;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计算梯子滑动前、后底端到墙的垂直距离的差,得出梯子底端滑动约0.61m的结论等);通过与同学交流,完善各自的想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中感受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客观世界的乐趣.】

(二)探索活动

问题一 : 在上面的情境中,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 1m,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组织学生尝试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与指导。】

问题二 :从上面所获得的信息中,你对梯子下滑的变化过程有进一步的思考吗?与同学交流.

【设计问题二促使学生能积极地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实际问题。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有多种思考.比如,①这个变化过程中,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总比顶端下滑的距离大;②因为梯子顶端下滑到地面时,顶端下滑了8m,而底端只滑动4m,所以这个变化过程中,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不一定比顶端下滑的距离大;③由勾股数可知,当梯子顶端下滑到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6m,即顶端下滑2m时,底端到墙的垂直距离是8m,即底端电滑动2m等。教学中不要把寻找规律作为这个探索活动的目标,应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客观世界,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三)例题教学

1、课本的例1是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补充一些实际应用问题,把课本习题2.7第4题作为补充例题.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把“32+b2=c2”看作一个方程,设折断处离地面x尺,依据问题给出的条件就把它转化为熟悉的会解的一元二次方程32+x2=(10—x)2,从中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进一步了解勾股定理的悠久历史和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2、练习:P66练习T1、2

(四) 课堂总结

我们知道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已知直角三角形中的任意两边就可以依据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从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把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关系“a2+b2=c2”看成一个方程,只要依据问题的条件把它转化为我们会解的方程,就把解实际问题转化为解方程.

(五)布置作业:习题2.7T1、2、3.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

3.4 平行四边形(1)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平行四边形》。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第1课时。主要学习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其性质。这是在学生学习了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相关性质之后来研究具体的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继续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建立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并能初步用其来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说理和推理。

3、通过探索、发现、论证培养学生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锻炼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和应用.

难点:理解并能正确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四、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将注重引导启发相结合,注重讲解与练习相结合。加强课堂指导和交流反馈,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学生举出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例子。

【设计说明: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再根据几何图形说出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使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二)探索活动

在四边形中,最常见是平行四边形,如竹篱笆格子、推拉门、书本等,都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呢?

1、活动一:做一做

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

将两张全等的三角形纸片,找到某一边的中点,记作点O,将上层的三角形纸片绕点O旋转180度,下层的三角形纸片保持不动

(1)两张纸片拼成了怎样的图形?

(2)这个图形中有哪些相等的角?有没有互相平行的线段?

(3)用简洁的语言刻画这个图形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

通过观察,让学生画出发现的几何图形:平行四边形,然后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是一种美观实用的图形,因此我们有必要系统学习平行四边形.

2、活动二:感悟图形,明确概念

(1)观察质疑:平行四边形如何区别于一般的四边形?

让学生自己归纳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引入概念。

(2)引入平行四边形对边、邻边、对角、邻角、对角线等概念.

(3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根据定义画出平行四边形,得到图形语言

还可以用符号语言来描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AB//CD 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说明:让学生自己归纳定义,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给出三种数学语言的表述,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三种表达形式的理解和转化能力;强调定义的判定和性质的作用;将知识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3、活动三:动手实验,探索性质

(1)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由定义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2)质疑:平行四边形除以上性质外还有其他性质吗?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示:请学生仿照三角形的学习方法从边,角,对角线三方面去探索)

第一步:猜想边,角,对角线的数量关系(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第二步:小组合作学习探索:让各组学生画平行四边形,用测量、旋转、平移、推理等方法验证上面的猜想.

(3)小组总结验证,师生评价,

(4)验证猜想得出的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问题.)

(5)归纳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用三种数学语言来表述。

【设计说明: 初步落实教学目标,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过程是自己亲身体验的,结论是自己发现的,知识是自己主动获取并学会的,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

(三)例题讲解 A

例1 :例1 :A'B'∥AB,B'C'∥BC,C'A'∥CA。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 将它们表示出来,并说明理由。 在讲解例1后还可以提问:AB与B'C ;∠ABC与∠B'相等吗?为什么?还有其他类似的结论吗?这里让学生相互讨论,小组合作得出不同的结论。

【例题1具有开放性,共分为2个层次:第一层次,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探索图中的哪些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要注重板书的过程,培养学生板书的能力。第二层次,以问题来引导,探索图形的其他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索,丰富学生独立进行数学活动的经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随堂练习

1、已知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AB=6cm,BC=4cm,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

【设计说明:面向全体,使所有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说理和推理。】

2、P86页练习T1、2

(五)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自己讨论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知识点: 1)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思想方法: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问题经常连对角线将之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

2、你还有什么遗憾吗?

(六)布置作业

P90 习题3.4 第1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

3.5矩形、菱形、正方形(1)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矩形的性质》。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5节第1课时。这节内容安排在平行四边形与菱形、正方形之间,它既是学生前面学习三角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等的进一步延伸,研究矩形的思想方法又为我们学习后面的菱形、正方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矩形的概念,掌握矩形的性质。

2、经历探索矩形有关性质的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在对矩形特殊性质的探索过程中,理解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领会特殊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其特殊性质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矩形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利用矩形的性质定理解决有关矩形的实际问题。

四、教法和学法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平行四边形变化成矩形的过程中得出矩形定义,学生动手测量, 比较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区别,得出猜想,通过归纳验证,总结出矩形的的性质,最后以课堂练习加以巩固。所以教学中我采用“观察思考—实践探索—归纳验证—运用小结”为主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探究1:如图,BO是Rt△ABC的斜边AC的中线.

(1)画出△ABC关于点O对称的图形(2)把点B关于点D对称点记为D,连结DA、DC,

想一想:四边形ABCD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3)四边形ABCD有什么特点?请说说你的想法及理由

回顾上面的画图过程,得出矩形的定义: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行叫做矩形.

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矩形?你能举出一些吗?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探究2:动手画图,探索矩形的性质。

通过学生主动探究,比较平行四边形与矩形之间有什么异同点,诠释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一句话。是学生深刻体会矩形是特殊平行四边形这一句话。

概括:

性质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性质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补充性质: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学生对于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是很容易发现的。

(三)自我尝试运用概念

例1.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AB=4cm,∠AOB=60°(1)求对角线AC的长.(2)求矩形ABCD的周长

例2.如图,矩形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E,对角线AC、BD交于O,

若∠OAE=15°

(1)说明:OB=BE(2)求∠BOE的度数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例题进一步巩固矩形相关知识,通过讲解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矩形相关知识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利用矩形的性质解答下列问题:

(1)矩形的面积为48,一条边长为6,则矩形的另一边长为 ,对角线为

(2)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则另一条对角线长为 ,如果一边长为8,则矩形的面积为

(3)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的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4).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题目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小结课题反思收获

课堂小结回顾性质我准备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来回顾:

使学生理清本节知识的脉络,并且可以使学生在解决同类问题的一般规律,强调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PPT中清晰地罗列了这节课的重点,便于学生回顾巩固。

(六)布置作业

P93练习T1、2、3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

3 .6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1)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角形的中位线》。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6节《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第1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旋转图形、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研究。这一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利用中心对对称变换,研究三角形中位线和梯形中位线的性质,并通过中心对称变换向学生展示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将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研究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研究、梯形中位线性质的研究转化为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研究。本节内容虽然安排在本章的最后一节,但是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在今后的几何推理、证明中将时有出现,有些问题我们用构造中位线的方法可以轻松解决。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和性质。

2、会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3、经历探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4、通过对三角形中位线的研究,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过程,体会转化思想。

教学难点:利用中心对称性质研究得到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本课将采用“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

归纳、联想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学法: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实验操作、观察发现,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问题导入

(投影)先让学生看一个现实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图,A、B两地被建筑物阻隔,怎样测出A、B间的距离?说说你的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可能回答用全等的知识,也可能回答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来测量。

(问题导入,并配以题目,让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的氛围,为下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体现数学来自生活的新课标理念。问题引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探究:

活动 操作——观察——探究

给你一个任意的三角形(不要用特殊的三角形如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能否只剪一刀,就能将剪开的图形拚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请大家按分好的小组一起动手操作一下,然后将结果告诉老师。

(分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的良好习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将学生原来的三角形和拚好后的图形一起贴在黑板上)

(二)指导观察、认识特点

观察:大家观察图形的变化

师:哪一组的代表在黑板上画出转化前后的图形

(教学:指导学生在图形必要的地方标上字母,并将变化前后的字母都标在转化后的图上。)

师:同学们剪的、画的都非常准确,可谁能告诉大家你是如何找到剪痕DE的呢?

生:我是通过做高AF,将点A与点F重合的折叠的方法找到的

生:我是先通过用对折的方法分别找出AB与AC的中点,再沿着DE折叠找到的。

师:两种折法不同,那么哪一种的做法是正确的呢?为什么?

生:(学生讨论后归纳)两种做法都是正确的,因为两种做法的折痕是重合的。

(构造中心对称为下面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研究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做铺垫。)

师:通过操作我们可以看到线段DE实质上就是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我们给这样特殊的线段起个名称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板书: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的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自主探索,探求新知

师:大家观察黑板上的拚图及所画的图,会发现DE与BC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生:DE是平行于BC 生:两个DE的长等于BC

师: DE从位置上看是平行于BC的,而数量上看等于BC的一半。即DE∥BC,DE= BC。这也就是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板书: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师:你能用符号言语将它表示出来吗?

生:能 因为 AD=DB,AE=CD 所以 DE∥BC,DE= BC

(通过直观的观察让学生得到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猜测、归纳能力。)

(四)合作交流、推理证明

师:三角形有中位线的性质只是我们通过直接的观察得到的,它一定是正确的吗?让人总感觉到有点不敢相信,能不能让我们通过推理的方式把它的正确性加以验证呢?生:能。

师:好,我相信大家的能力。请大家根据黑板上的图形,写出已知的条件及所要说明的结论。就让我们勇敢的同学上来将过程展现给大家看一看,大家同时练习好不好?

学生板演,教师点评,强调注意点。

(用推理的方法对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严密的数学态度,也发展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尝试运用,巩固性质

1.性质运用

师:下面我们通过习题尝试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

出示:例1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是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

(鼓励学生回答:利用①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师:变式1:如果这个条件不变,改变结论:如EG与FH的关系等。

变式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呢?

变式3:四边形ABCD是矩形呢?

变式4:四边形ABCD是菱形呢?

(体会图形的构造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题意,通过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图形的动感,使学生体会到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例2.尝试解决本课开头的问题。

总结:可在地面上选一点C,连接CA、CB,分别取CA、CB的中点D、E,连接DE,量出DE的长,则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知AB=2DE。(前后照应,学以致用。)

(六)小结反思,巩固提高

1、你是如何发现三角形的中位线及其性质的。

2、让学生自己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体会?

(课堂小结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所学的内容,得到相应的体验,在活动中做数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与思维品质,对学生的小结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有学习数学而获得的成功的体验与喜悦。)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

35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说课稿(全)_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

4.2位置的变化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位置的变化》。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数量、位置的变化》的第2节。本节课是在《4.1数量的变化》之后的学习内容,学生已经通过统计表和统计图直观感受了数量的变化。本节课还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也为进一步学习函数作必要的知识储备,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会描述物体运动的路径;能根据经纬度确定移动物体位置变化的路径;会用变化的数量描绘物体位置的变化。

2、通过研究数量的变化和位置的变化的联系,感受我们生活在变化的世界中,感受用运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研究这些变化。

3、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关注家乡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描述物体运动的路径;能根据经纬度确定移动物体位置变化的路径;会用变化的数量描绘物体位置的变化。 难点:会用一对有序的实数表示平面上物体的位置,体会数量的变化和位置的变化的联系。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尊重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事例入手,引入与探究新知,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为主要教学方法。

学法:采取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观察、发现、分析、归纳出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地球仪,地图。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填空: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与所物体的质量有如下关系:那么当所挂物体质量为4kg时,弹簧的长度为 cm;当所挂物体质量为5kg时,弹簧的长度为 ;弹簧伸长了cm。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时常关心事物的数量变化。认真思考,回答问题,概括弹簧的长度的变化规律,感受弹簧的长度随所挂物体的质量大小而变化。【设计意图: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准备。】

(二)创设情境:

1、引入:我国明朝有一位名叫郑和的航海家,你知道他的一些事迹吗?(积极回忆,踊跃发言,比一比谁知道得多而详细。)

2、(出示P120实例)请按航海示意图,在地球仪上指出我国海军舰艇编队首航全球的大体航线。(小组合作:在地球仪上描出舰队的航线,让学生从笔类的移动过程中,感受舰队位置的变化,互相交流:(a)大家画出的航线大体相同吗?(b)画出的航线为什么存在差异,差异在什么地方?(c)怎样才能使大家画出的航线基本一致?)

3、思考:假如你是一名中央电视台的随行记者,当舰艇航行在茫茫大海上时,你该如何向全国的电视观众介绍舰艇的位置?(小组讨论,生活中有没有听到这样的报道,都是如何介绍舰艇的位置的,从而得到方法,并且派代表汇报,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郑和七下西洋的辉煌历史,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人民所取得的成就产生热爱之情,更突显出当代中国的强大与繁荣,产生对祖国的热爱;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利用确定的标志可以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但有时这种描述方法不够精确,增加标志的数量,可以使精确程度得到改善;明确可以用经纬度来确定移动物体的位置。】

(三)典型例析:

出示P120台风“艾利”移动路径,试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在地图上描出“艾利”中心位置的移动路径。(书P121 表格)

1、根据所给的经纬度,在地图册上描出“艾利”中心位置移动的路径。(实物投影出部分同学的作品)

2、小组交流活动,并与上题中类似的问题展开讨论。【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利用经纬度可以准确地描述地球上的任意一点的位置,改变经纬度的数值,点的位置随之改变,感受数量变化与位置变化的联系。】

(四)应用迁移:

1、小组活动找朋友:(1)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说出他(她)的位置。(2)说出好朋友的位置,猜出他(她)是谁。(3)第3行第2列与第2行第3列是同一个人吗?

2、 用自己的话谈谈,如何在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吗?

概括:平面上,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通常需要一对有序的实数,我们用数量的变化反映位置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和小组活动,逐步明确可以通过(方位角,距离)和(行数,列数)表示物体的位置,从而概括出物体位置的方法,突出用数量的变化描述位置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五)练习反馈:

P121练习。

【设计意图:及时掌握基本知识点,巩固描述物体变化的路径和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六)总结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困惑?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尝试将知识内化,融入自身的知识结构。2、让学生既谈收获,又要谈自己困惑的地方,与本课有关的则当堂解决,若与后面内容有关的,则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七)作业布置:习题4.2

【习题4.2中是基本题,让全体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知识;通过选做题,使部分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能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做到因材施教。】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

4.3平面直角坐标系(1)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第1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在学习了“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的引入,标志着数学由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这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一个飞跃,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就可以把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用图形非常形象地表示出来,因此平面直角坐标系成了研究两个变量的有利工具和重要方法,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典型体现。所以说“平面直角坐系”是本章从数量过渡到图象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领会实际问题中确定位置的方法,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会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会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3、知道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象限的概念,理解各象限内点和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

4、通过探索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感受“类比”和“坐标”的思想,体验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与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难点: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

四、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将采用探究式教学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新知。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各种目标的位置。

(电脑显示课本第123页的第一幅图)

小丽现在位于中山路与北京路的十字路口,她想知道音乐喷泉在哪里。小明告诉她:音乐喷泉在中山北路西边50m,北京西路北边30m。按照小明的描述,小丽能找到音乐喷泉吗?怎样找呢?

(让学生先观察图片,再积极思考,然后回答问题。这样从生活事例出发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

2、如果将北京(东、西)路和中山(南、北)路看成2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十字路口为它们的公共原点,那么中山北路西边50m可记为-50,北京西路北边30m可记为+30。

教师边讲解边电脑演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原图上),你能在图上找出音乐喷泉的具体位置吗?

(电脑高亮显示音乐喷泉的位置。)

师:音乐喷泉的位置就可以用一对实数 (-50,30)来描述。

提问:如果小明只告诉小丽“在中山北路西边50m”,小丽能找到音乐喷泉吗?只说“在北京西路北边30m”呢?

(二)讲解概念,合作探究

1.结合图形,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在这个图中,我们使用了两条数轴。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条数轴有何关系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投影显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电脑高亮显示坐标轴、原点)

特别说明:通常,横轴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通常是一致的。

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让学生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要求单位长度为1厘米。

师巡视、指导学生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在直角坐标系中,由一对有序实数(a,b)可以确定一个点P的位置。过x轴上表示实数a的点画x轴的垂线,过y轴上表示实数b的点画y轴的垂线,这两条垂线的交点,即为点P。

(师边讲解边电脑演示过程)

师:在前面的例子中,实际上就是由实数对 (-50,30)确定了表示音乐喷泉的点的位置。

提问:

①如果a的数值变化,b的数值不变,那么点P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吗?

②如果a的数值不变,b的数值变化,那么点P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吗?

(3)提问:如果点Q是直角坐标系中一点,你能找到一对相应的有序实数吗?

在学生回答交流的基础上总结:过点Q分别画x轴和y轴的垂线,如果垂足对应的实数分别是m、n,则点Q就可以用有序实数(m,n)来表示。

(师边总结边通过电脑演示过程)

(4)归纳并引出坐标的概念

由此看来,在直角坐标系中一对有序实数可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反之,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表示。这样的有序实数对叫做点的坐标。例如,点P的坐标为(a,b),其中a称为点P的横坐标,b称为点P的纵坐标。

特别说明:①横坐标应写在纵坐标的前面; ②点的坐标通常与表示该点的大写字母写在一起。

3.自解例题,总结规律

(1)出示例1题目,让学生尝试在自己所画出的直角坐标系中,描出题目中的点。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画完后,先同桌交流,再指名简述描出点A、E的过程。师电脑显示最终结果。

(2)引出象限的概念,并讨论各象限内及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师: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2条坐标轴将平面分成的4个区域称为象限,按逆时针顺序分别记为第一、二、三、四象限。(电脑显示课本图4-7)

特别提醒: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提问:

①你能说出我们刚刚描出的各点所在的象限或坐标轴吗?

②A、B、C、D四点分别位于四个象限,你能否根据它们的坐标并结合图形得到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吗?

归纳板书: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③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又有什么特点呢?

归纳板书:横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纵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

(3)学生拿出课前发下去的印有例2的练习纸,让学生完成后,说出点A、B、C所在的象限及各自坐标。追问:与前面我们总结的规律一样吗?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P125练习T1、2

2、已知点A(x,y)且xy=0,则点A在( )

A.原点; B.x轴上; C.y轴上; D.x轴上或y轴上。

3、开展游戏,乐中促学:

每位同学都表示平面内一点,让居中的横、纵向同学建立直角坐标系。先让学生说出自己表示的点所在的象限及坐标,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写出的坐标站起来。

(四)课堂总结,拓展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练习巩固

第130页习题4.3第1、2、3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

5.2一次函数(1)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次函数》.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2节第1课时.从数学自身的发展过程看,变量和函数的引入标志着数学从初等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而一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第一个函数,它的研究方法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为后面的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都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整个初中阶段,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存在于一次函数中.三者相互依存,紧密联系,也为方程、不等式、函数解法的补充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3、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变量间的特定的关系来掌握运动变化的本质.

4、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5、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所给的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难点是:能根据具体情境所给的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四、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为:“引导发现法”与“自主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

1、某种汽油4.50元/L,加油x(L),应付费y(元),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如果加油前,汽车的油箱内还剩6L汽油,已知加油枪的流量为10L/min,那么加油过程中,油箱中的油量y(L)与加油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6+10x .

2、电信公司推出无线市话服务,收费标准为月租费25元,本地网通话费为每分钟0.1元.如果用(y)元表示每月应缴费用,用x(min)表示通话时间(不足1min按1min计算),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25+0.1x .

【第一个情境,在给油箱加油时,首先是加油量与单价和付费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关系;然后是加油过程中对油箱油量的估测问题,这是一个与油箱里的剩余油量、加油枪的流速和加油时间有关的一次函数问题.可设计如下问题:(1)你见过汽车

在加站里的情境吗?加油后,付多少钱与什么有关?你会算吗?

(2)在加油过程中,流入油箱的油量 与什么有关?你能随时说出油箱中的油量吗?

(3)你会估算大约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油箱加满吗?

第二个情境是电信收费问题,电信收费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月租费,这是一个常量;另一是按通话时间计算的通话费,这是一个变量.情境所描述的计费问题是常识性问题,也是常见问题,具有一般意义,可设计如下问题(1)你家有电话吗?计算电话费与什么有关? (2)应交话费是通话时间的函数吗?你能写出这个函数关系式吗?】

(二)探索活动:1、组织学生讨论:

上述的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还能说出一些具有这种特点的函数关系的实际例子吗?你能用一个表达式表示这个共同特征吗? 【学生思考、讨论、解答、交流. 教师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基础上,评价并引导、点播、探究规律. 】 概括:像这样,这三个函数解析式都是用自变量的一次整式表示的,我们称它们为一次函数.同学们说出的“y=kx+b”是这几个式子的共同持征,我们把它叫做一次函数的一般式.

提出问题: 对于一次函数的一般式y=kx+b中的k可以等于0吗?为什么? b可以等于0吗?若b=0函数式子是什么?

【同座交流讨论,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理解.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k≠0,因为若k=0,则y=kx+b变为y=b,此时没有一次项,就不在是一次函数了.b可以等于0,若b=0函数式子变为y=kx(k≠0 ,k为常数),此时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它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 】

2、互动练习:判断正误.(投影展示)

(1) 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2)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 (3)x+3y = 2是一次函数; (4)2y-x = 0是正比例函数.

3、展示交流:下列变化过程中,变量y是变量x的一次函数吗?是正比例函数吗?

(1)正方形面积y与边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2)正方形周长y与边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3)长方形的长为常量a时,面积y与宽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高速列车以200km/h的速度驶离A站,在行驶过程中,这列火车离开A站的路程y(km)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5)AB两地相距200km,一列火车从B地出发沿BC方向以120km/h的速度行驶,在行驶过程中,这列火车离A地的路程y(km)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

(三)达标反馈:

1、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是正比例函数的是(填序号)(1)y=x-6;(2)y=2x;(3)y?x

8;(4)y=7-x;

(5)x=2y. 2、P148练习T1、2

(四)总结评价:

1、 内容总结: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意义和表达式.

2、方法归纳:在具体问题中,如果涉及两个变量且只包含一个等量关系时,常用两个字母表示这两个变量,通过建立函数模型来解决问题. 识别一个函数是否为一次函数(或正比例函数)的关键是理解它们的意义,能将式子转化为其一般表达形式.

(五)布置作业:习题5.2T1、2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

5.3一次函数的图象(1)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3节第1课时.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变量与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等有关的知识.学生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熟练的表示一个点,为画图像做好的充分铺垫作用.本节也是继续学习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熟练地作出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2、经历一次函数的作图过程,初步了解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的画图技能.

3、体会用类比的思想研究一次函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

4、体验“数”与“形”的转化过程,让学生感受函数图像的美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归纳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能熟练地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难点是:理解一次函数的代数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四、教法、学法: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类比法,还有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知识回顾:什么是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2、书本第151页的图片中,香的长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仔细观察图片回答下面问题:

(1)这枝香点燃前长为多少?点燃5min后长多少?10min呢?请将你的观察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内.

(2)用y(cm)表示香的长度、x(min)表示香燃烧的时间,你能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并判断是否是一次函数.

(3)依次连接图片中香的顶端,你有什么发现?

(4)以x轴表示香燃烧的时间,以y轴表示香的长度,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分别描点(0,16)、(5,12)、(10,8)、(15,4)、(20,0).这些点有什么特征?

【这样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图片隐含的丰富内容,引导学生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观察分析静态的图片,让静态的图片“动”起来.直观感受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为学生最终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作好铺垫.】

二、探索活动:

1、操作:先让学生自学课本P152页一次函数y=2x+1图象的画法,然后再仿照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y=-x+2的图象.

教师提问:(1)如何列表?怎样描点?描多少个点?(2)点坐标如何确定?(3)为什么要连线?怎样连线?

【在学习和理解画函数图象的基本方法后,要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并进行交流.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画图象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二是让学生再次感知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2、归纳交流:

(1)由上面的操作你发现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的?

(2)你知道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吗?这种画法的依据是什么?

(3)你认为描哪两个点比较方便?【用两点法画一次函数图象时,要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通常选取哪两点比较方便.根据学生的归纳板书:y=kx+b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是(-bk,0)、(0,b).)】

3、例题教学: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3x+3、y=2x的图象.

【课本中的例题,为学生用“两点法”作图做了示范.在这里我又增加一个正比例函数,这样能让学生感知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及画图的简便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点(-1,5),则k=___________.【让学生体会待定系数法.】

2、一次函数y=5x+2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

【方法:令x=0,求y的值;令y=0,求x的值.】

3、P153练习T1、2.

对于练习第2题,在学生画完图后,观察所画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条直线它们在位置上有特殊的关系吗?

(2)结合这两个函数关系式想一想,函数中的k、b的取值具有什么特点?由此你有什么猜想?

【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当y1=k1x+b1,y2=k2x+b2如果y1∥y2,那么k1=k2且b1≠b2,反之亦然.这题实际也是为下一课时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1、做一次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2、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3、可以用“两点法”简便作一次函数的图象.

(五)布置作业:习题5.3T1.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

5.4一次函数的应用(1)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4节《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主要是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突出函数这种数学模型应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章在学生已有的建立方程式或不等式这样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继续重视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在建立函数这种应用更广泛的数学模型的进程中继续体现建模思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

2、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3、在应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4、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根据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难点是:根据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四、教法、学法:

本节课选择由浅入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进行教学.引导全体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引导学生回顾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复习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

【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复习旧知,为新课的讲解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给出第157页的问题:一辆汽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了35km后,驶入高速公路,然后以105km/h的速度匀速前进.你

35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说课稿(全)_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

能写出这辆汽车的行使路程s(km)与它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吗?

【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理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找出其中隐含的条件,为问题的解决做准备.】

(三)探索活动:

1、活动一:通过以下问题,探索并解决情境中所提到的问题:

(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与那些量有关?(2)车内里程表上记录的数据是汽车行驶在哪一段公路上的路程?

(3)如果车内里程表上显示已行驶了175km,你能算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形式了多少时间吗?

【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通过探索活动,让学生在进一步明确“路程、时间、速度”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方法,体验在处理一个本源性实际问题面前,数学所具有的价值和魅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2、归纳: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认真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2)若具有一次函数关系,则建立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3)利用一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题.

2、活动二:(利用多媒体给出教材第158页“交流”问题.)

某班同学秋游时,照相共用了3 卷胶卷.秋游后冲洗 3 卷胶卷并根据同学需要加印照片.已知冲洗胶卷的价格是 3.0 元/卷,加印照片的价格是 0.45元/张.

(1)试写出冲印合计的合计费用 y (元)与加印张数 x 之间的关系式;

(2)如果秋游后尚结余49.5元,那么冲洗胶卷后还可以加印照片多少张?

(加印照片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费用多少显然与加印照片的张数有关系,是正比例关系还是一次函数关系?写出函数关系式后,便不难算出用结余的费用最多可以加印几张照片.这也是根据函数值,求与之对应的自变量的值的应用问题.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此背景,在创设一些问题,例如大批加印的优惠问题,两家冲印店的选择问题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通过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如何通过对文字语言的分析,正确找出等量关系,类比列方程解应用题,列出函数关系式,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实践应用:

完成教材第158页的练习T1、2.(让2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最后集体订正).

【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以及所积累的学习经验和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即课堂巩固训练.通过练习巩固对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

(五)课堂小结:

在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时如何分析题意?如何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新课程目标在”解决问题”中明确规定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来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因此总结所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反馈学生对方法的掌握.】

(六)布置作业:

习题5.4T1、2.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

- 21 -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优秀说课稿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418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