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历史上有貂蝉这个人吗-历史上真的有西施这个人吗?

发布时间:2018-01-01 所属栏目:陈真

一 : 历史上真的有西施这个人吗?


历史上真的有西施这个人吗?

历史上真的有西施这个人吗?_历史上的西施关于究竟有无西施其人的争论,学术界形成了可谓旗帜 鲜明的两派,一派说有,一派说无。

不少人认为,历史上确有西施其人。她原是舂秋未期越国苎萝村一卖薪人之女,容貌不凡,姿色出众。公元前485年 人选越都后,越王勾践即以厚礼相待。经过三年的学舞习礼, 西施接受了勾践的美人计,扬袂人吴,成了吴上夫差的宠妃。 她身在吴国而心在越国,为越国雪耻灭吴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这种说法并非主观臆断,凭空捏造,而是有大量的史籍和出土 文物历史遗迹为证的。

史籍《淮南子.修务训》《孟子-离娄下》、《吴越舂秋》、《越 绝书》等无一不肯定了西施其人。如《孟子?离娄下》说:“西子 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以西施为极端例子,证明西施为当时绝世美女。《吴越春秋》说:勾践和文种商量后“乃使相 者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女西施、郑旦,临于都巷,三年学 服,而献十吴,乃使相国范蠡进日……吴王大悦曰:越贡二女, 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

浙江绍兴曾出土两而汉代制作的吴越人物锏镜,其画像 ,其画像内容与题款中有吴王、伍子胥、越王、范蠡和王女等人。王女有二位,其中一位穿着宽袖民袍.亭亭玉立者就是西施。
据《吴地志》,《姑苏志》等记载,吴王夬差得到西施后,宠 爱之至,于廷择虞山北麓,以石城为游乐所,筑姑苏台,又在 灵岩山建消夏宫。至今在灵岩山上还遗留有西施洞等与西施 传说有关的古迹。

所有这些史籍记载、出土文物、历史遗迹,都可以作为西 施确有其人的有力佐证。

另一些人却不同意以上观点,认为历史上绝无西施其人。 所谓的“西施”这一称谓,早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就已屡见。如 《管子?小称篇》就载有:“毛嫡、西施,天下之美人也”该书作 者管仲系春秋初期人,他所说的“西施”比勾践时代至少要早 两百多年。其他舂秋时期的著作如《墨子.亲上篇》也载有: “是故比干之殪,其伉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 也。吴起之(车)裂,其事(功)也。”在《庄子.齐物论》、《荀子. 正论》里.都提到(www.61k.com)有“西施”。由此可见西施”一词,是古代对 美女的艳称,并非专指某1个人,如同乐府中的“罗敷”(美丽 而坚贞的女子的代称)一样。

在早期史籍对春秋末期的吴越交战的记载中,也未见有 “西施”其人,如《史记?越世家》就只字未提西施其人其事。 《国语.越语下》写勾践失败后到吴国为奴及后来报仇雪耻之 事,也未见提及西施之事。苦真有西施,以司弓迁之好奇,岂 冇不刻画之理?《论语》里“子见南山”的寥寥四五语,在《史 记》里就写得帏影佩声,摇曳生姿。直到西汉人的著作中才出 现了西施的记载,但也未涉及西施参与交战之事。到了东汉 时期,赵晔的《吴越#秋?勾践阴谋外传》才有勾践报仇用美人 计的记载;东汉袁康的《越绝书》卷八也有内容相类的记载。 这完全是小说家的笔法。而且是受封建社会“女人祸国”观点 的影响,把战国时已享艳名的西施作为美人计的执行者。自此记载后,历代文人墨客大肆宣扬,于是给西施故事的流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种意见,针锋相对,争论不休。其实,对两千多年前的 春秋故事,我们已经很难再去准确地判定是否有西施其人和 其事。但是,既然在先秦诸子的箸作如《墨子》、《庄子》、《荀 子》、《孟了》中都存西施的记载,说明在先秦时,西施已成为美 人的典型,那么,当越王勾践为复国而实施美人计时,乂为什么不可以将这个美人名为西施呢!没有人否认越国为讨好吴王而进献美女之事,也就没有必要一定要去争论这个美女是 不是叫西施。何况在《墨子?亲士篇》中所提到的比十、孟贲、 吴起,均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又怎么会在文中突然提及1个虚 拟的人物呢?西施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1个内容,我 们宁可相信这是1个真实的、美好的传说。

二 : 历史上是不是真的有陈真这个人啊?如果有,请介绍他的生平和事迹,是

历史上是不是真的有陈真这个人啊?

如果有,请介绍他的生平和事迹,是不是真的象里的那么厉害啊???


据霍元甲的后人说,霍元甲并没有一个叫陈真的徒弟,陆大安和刘震声是有的,我们不管霍元甲有没有这个徒弟,我们要说的是在电影里风光无限的陈真,在电影里,他的名头甚至大过了霍元甲。

如果没有陈真这样一个人的话,那么李小龙应该是虚构其人的第一人,1972由嘉禾出品的精武门中,第一次在电影中出现了陈真这个人,李小龙也把陈真塑造成了香港电影史上的一个绝对经典的角色。片中的李小龙扛着那块写着东亚病夫的牌子独闯日本武馆的片段也成了观众看的最为过瘾的一段,以后出的各版精武门中也都使用了这个片段,虽然有些差别,但对于陈真痛打日本人的镜头都还是一样的。对于李小龙来说,这部电影是他的辉煌的开始,唐山大兄帮他打出了名头,紧接的这部精武门使他成了全世界华人心目中的英雄,影片中的陈真固然是英雄,而李小龙也凭借他出色的功夫成了最出名的中国武术家。李小龙还为以后的陈真树立了一个榜样,那就是,陈真有着强烈的民族责任心,李小龙在影片中也把这种责任心表现的淋漓尽致。毛主席当年就喜欢李小龙的电影,称其打出了中国人的气势,为中国人争了光。也可以说李小龙自己强烈的民族责任心才造就了陈真的爱国心。

随后,李小龙在死亡游戏的拍摄过程中莫名其妙的死去,这也成了一个悬案,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说明李小龙的死亡原因,但李小龙并没有逝去而消失他的影响,相反,三十年来,李小龙的影响力反而有增加之势,李小龙也是现代中国的武术的代名词,因为李小龙的出现,英语中也出现了kungfu这一表达中国功夫的名词。在李小龙死后,嘉禾曾力捧成龙,成龙也接拍了一部新精武门,对于当时在李小龙的精武门中做过替身的成龙来说,有这样的运气也还是不错的。但就如同70年代前期很多功夫片一样,找一个山间的地方,几个蒙面人,几把刀,一间破庙之类的建筑,就可以拍一部电影,那个时候的成龙还没有形成他的特色,完全被当成了一个只会打架的人,精糙的一切注定了这是一部不会成功的电影,而嘉禾想把成龙捧为李小龙第二的愿望也随之破灭。以后的成龙自创成龙式功夫电影大红大紫,这也许是当时的成龙不敢想像的。成龙现在最常说的就是:不会有第二个李小龙,但也不会有第二个龙成。是不是对当时想把自己捧为李小龙接班人的一种反对呢?

80年代前期是香港电视剧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段的的香港电视剧经典数不胜数。黄元申担纲主演的霍元甲就是其中一部,这部电视剧留给国人的的最为深刻的回忆应该是那首由徐小明演唱的万里长城永不倒了,一首雄壮激昂的歌曲,每当听到这首歌时,都会对我们的祖国更添一份敬意,20年了,这首歌的热度依然不减,万里长城永不倒也还将继续他的辉煌。这部电视剧中也有陈真,这个陈真是梁小龙演的,在一段时间以内,他也是国人心目的经典之一。与李小龙的陈真不同的是,这个陈真喜欢上了一个日本女人,这也成为后来几部陈真系列的一个套数。对于梁小龙的陈真,因为是在霍元甲的阴影下,所以没有什么太让人记得的经典,但对于最后几集霍凶甲死后的陈真的戏,也确实可以算得上是为经典了,这也是我记住梁小龙的陈真的理由之一。后来梁小龙自己还另开炉灶,自拍陈真传,这个笔者没看过,但据听说反映并不是很好,远不如霍元甲中的陈真吸引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再接着就应该是1994年的,许多影迷心中的经典功夫片,由李连杰主演的精武英雄了。这部电影加重了对动作的刻画,李连杰,钱小豪,仓田保昭,周比利等一些实力派功夫演员,加上袁和平的动作设计,使这部电影的动作看起来赏心悦目,也着实经典,可以这样说,这部电影完全就是香港功夫片的参照物,能达到此标准的的动作片肯定都会是经典,但遗憾的是,又能有几部超过他的呢?这部电影中有一个标志,霍元甲的遗像用的确是霍元甲先生的遗照。李连杰的陈真可以说在形象上还算很不错的,对于李连杰,这个功夫少年出身的演员的演技也颇为不错,很多电影形象都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黄飞鸿明显是其最好的。陈真也不错,只是这部电影对于陈真的描写过重,太强调他了,对于钱小豪演的霍元甲的儿子甚至有点带过的意思,有点厚此薄比。还有最后用周比利和李连杰对打看起来忒不像回事,周比利和李连杰的身材对比相差太大了,对于最后能把周比利打倒,想是也着实花了袁和平不少心思罢?还有,这部电影对于武打刻画太多,没有太过于说明陈真的民族责任心,这一点笔者并不喜欢。

1997年的精武门,由甄子丹全面打造,对于这个李小龙的超级FANS来说,模仿李小龙是肯定的,而且这是一部电视剧,用三十集的长度来说明陈真的一生,可以更加精妙的刻画了,片中的主题曲也由甄子丹主唱,其中有一句:你们听着,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听的很是荡气回肠,甄子丹在片中也完全模仿了李小龙的形象,最形象的就是在对打中的尖叫声,李小龙独创的东西在甄子丹的不少作品中都有体现,但甄子丹也不是一味的模仿,他也有自己独倒的东西。三十集电视剧里,把陈真从一个乡村野夫逐渐成长成为一个为国为民着想的人物,从心里刻画的就很到位,而且可以保证细节的描写,事实上,这一点,做为导演的甄子丹做的很是出色。片中还有甄子丹对的国术的理解,他并没有像李连杰那样注重于动作的美感,他更倾向于李小龙的实战性,这也是甄式动作片与李式动作片的根本区别之一,做为华人现今的最出色的两位武打演员,他们都是非常出色的。笔者更喜欢甄子丹。对于这部精武门,也是很多武术迷的心头肉,而主演甄子丹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在香港街头都被人叫为陈真,说明了这部电视剧的成功。

赵文卓的新霍元甲中的陈真,真的不好说什么,这个陈真一心想的就是杀霍元甲报仇,而且吴越的陈真演的实在不好,老是板着脸,看着就有点别扭。听说这个吴越也有陈真传,真的不好说什么,但我肯定不会看了。

对于陈真系列的电影,观众们看的最为出色的可能就是陈真打鬼子的时候了,这其实也很好理解,中国和日本在近代史上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使的中国人对日本有很强的忿恨心里,而做为日本这个国家,在他们几十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对他们犯下的罪行做过任何忏悔,相反,他们百般抵赖,妄图篡改历史的无耻行径,不光是中国人,在全亚洲,曾经受过其侵略的国家都是无比的痛恨的,日本一天不承认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过,就别想得到中国人的宽恕。70年代的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的坟前下跪,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但他们也还是没有得到犹太人的宽恕,原因是他们在二战时犯下的罪行实在太重,日本对中国的罪行比之纳粹德国对犹太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日本从未像德国一样真正的忏悔过,但跪下的德国人远比强撑站着的日本人高大。日本,这是我们永远的敌人,他们不会得到我们的原谅,所以我们更喜欢陈真打鬼子。

三 : 宝日龙梅真有这个人吗?《康熙王朝》里的宝日龙梅,历史上真有这个人

宝日龙梅真有这个人吗?

《康熙王朝》里的宝日龙梅,上真有这个人吗?


绝对是不存在的,是编剧脑袋发热的结果

四 : 历史上的陈庆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陈庆之这位南朝梁的名将,历史真有

历史上的陈庆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陈庆之这位南朝梁的名将,历史真有一个这样厉害的一个人吗?为什么之前我闻所未闻。 
日本作家田中他们所写的《奔流》中的陈庆之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还是这个作家胡掰硬凑的呢!为什么毛泽东读《陈庆之传》后:“至此,也不尽为之神往!”难道陈庆之的事迹是真的?
我翻了一些史籍,发现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各个史书上写的陈庆之都说法不一。还有,既然有这么厉害的一个人,为什么到了近代才发现。对于他的作品在古代几乎没有,大家都知道,古代人的想象力没有现代人丰富,文学作品创作几乎都以一些典型事迹或人物作为原型,像陈庆之这样的题材在古代是很难得到,但古代却没有关于他的文学作品。  


转载宋石男《陈庆之:萧梁时代未完成的战神》的文章,也许略知一二。

神话中的陈庆之

毛泽东对萧梁时期的战将陈庆之相当崇拜,他在所读《南史.陈庆之传》中圈点满幅,更批注道:“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其实,《南史.陈庆之传》基本是拷贝《梁书.陈庆之传》,要论陈庆之,先要读后者。

在《梁书.陈庆之传》中,姚思廉用3000多字记载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不败名将的传奇。梁武帝萧衍派飙勇将军陈庆之护送魏奸元颢北归,陈庆之遂身披白袍,率7000人,横扫河洛,14月内连下魏32城, 攻无不克。大小凡47战,以7000兵力,先后破魏军丘大可7万、杨昱7万、元天穆数万,降费穆2万,直陷魏都洛阳。故北方有民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这不是一个人在指挥战斗,而是一条神!

这个传奇在接下来的1500年里却没有被史家、小说家大书特书,直到日本作家田中芳树以陈庆之为模特,创作了一部影响不小的历史小说《奔流》。经过田中的渲染,白袍大将犹如天降战神,插翅能飞,凛凛生威。

最近1、2年,网络中也兴起了陈庆之热,大部分文章是在《梁书》的基础上将其造成百代战神,也有小部分是对其人其战绩的质疑与讨论。但陈庆之神话已然深入人心,只需要在任一个搜索引擎里打出这三个字,战神传说就会幕天席地占据你的眼睛。

但是,在《魏书》、《北齐书》等史书中,陈庆之却并非战无不胜,亦曾败得狼狈。那么,究竟陈庆之真实战绩如何?其北伐的意义又是怎样?

而几乎所有陈庆之指挥战役的史料,也犹如裸体记载,只说跟谁打,在哪里打,然后就打得敌人鼻血长流了。因此,我们很想知道,作为战神或准战神的陈庆之,究竟何以如此牛逼?

最后,寒士出身的战将陈庆之,在整个萧梁时代,处以何种地位?他以一人的军事天才,又是否改变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下面我将综合相关史料,参考近现代学人研究意见,但主要是个人推理演绎,试着将以上问题一一道出。

爬梳各种立场的史籍记载,挤干神话中的水分后,陈庆之依然不失为一代杰出战将,有他的白袍飘飘,起码我们不会再将亚历山大数万人破波斯百万大军的战绩视为不可复制的传奇。

二、陈庆之主要战事考

梁大通三年(529年)四月,破魏丘大可7万人

四月二十日,破魏元晖业羽林军2万人

五月二十三日,破魏杨昱7万人

……

陈庆之(484-539年),字子云,江苏宜兴人。因出身寒门,长年不得重用,41岁始独立领兵,战斗生涯只有15年,其指挥最重要战役,又集中在以7000兵力北伐攻陷洛阳的一年内。下面,先将陈庆之北伐的战绩大致表出。

梁大通二年(528年)四月,魏北海王元颢来降,梁武欲利用其向北拓地,至不济也能在魏梁间建立个防卫缓冲地带,遂封元颢为魏王,以陈庆之护送北归。具体目的地史书并未明说,是否要一直送到洛阳,也是未知之数。同年十月,陈庆之袭取魏?城,旋破荥城。

梁大通三年(529年)四月,魏元天穆率大兵东讨邢杲,陈庆之乘虚北上,围攻梁国(治睢阳),破魏丘大可7万人。元颢于此称魏帝,改元孝基,以陈庆之为前军大都督。四月二十日,陈庆之进军考城,破魏元晖业羽林军2万人。五月一日,魏大梁守军望白袍而降。陈庆之遂引师西进,鞭指魏都洛阳。五月二十三日,在魏援军赶到之前,破魏杨昱7万人,攻陷荥阳。俄而率3000兵背城力战,破敌援军元天穆、尔东兆骑兵万余。随后魏尔朱世隆弃虎牢,洛阳全裸于梁军之前。五月二十五日,元颢入洛阳,改元建武。

然梁军陷洛阳后,魏元天穆等又反扑,先后攻克大梁、睢阳,并由费穆率2万兵攻虎牢,洛阳告急。陈庆之遂回师进击魏军,元天穆畏之而率4万众北渡黄河,费穆则率2万众降于虎牢。随后,陈庆之收复大梁、睢阳,洛阳之危尽解。

陈庆之此次北送元颢,自?县至洛阳,行程3000余里,47战克魏32城,一往无前,可谓神勇。但有三个因素不得不表:

第一,其时魏内外交困,于下则流民四起,于上则宫廷频变,洛阳方圆数百里内兵力空虚、士气低落,故陈庆之所向披靡,亦有一定机缘巧合。

第二,陈庆之此次北伐,始终未与魏最精锐之师接战,其时魏朝第一名将尔朱荣初破葛荣,正囤兵上党至邺城一线,而元天穆实际上也未全力与陈庆之正面接战,其主要精力耗在进攻济南邢杲方面。(《魏书》中有“朝廷以颢孤弱,不以为虑”之言,足以佐证。)

第三,《梁书》记陈庆之自述,“我辈众才七千,虏众三十余万”。(《南史》则为“贼众四十余万”),常人多误解为是以7000破30万,其实“虏众”不只指敌军,亦指敌军胁带做后勤等工作的百姓。且古代打仗,多爱浮夸,如曹操之号百万,实际不过数十万。进一步看,据今人朱大渭考证,当时北魏总兵力不过20万左右。因此,《梁书》中“魏将丘大千有众七万”、“抚军将军元显恭率御仗羽林宗子庶子众凡七万”,以及“虏众三十余万”等说法,显然有点大跃进。

综上,陈庆之北伐以少破多的战绩,有事实基础,但也有一定水分。近人吕思勉对庆之北伐的评价就比较中肯:“(陈庆之)其锋可谓锐矣,然魏之兵力,未大损也”。

《梁书》中的陈庆之,一生未尝败绩,即使被尔东荣攻陷其参与守卫的洛阳,也要先鼓吹其11战伤敌甚众,再将后面的全军覆灭归结于天灾(嵩高颍水泛洪)而非人力。那么,事实是否如此?

关于洛阳保卫战,《梁书.陈庆之传》这么写道:

“魏天柱将军尔朱荣、右仆射尔朱世隆、大都督元天穆、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荣长史高欢、鲜卑、芮芮,勒众号百万,挟魏主元子攸来攻颢。颢据洛阳六十五日,凡所得城,一时反叛。庆之渡河守北中郎城,三日中十有一战,伤杀甚众。荣将退,时有刘灵助者,善天文,乃谓荣曰:‘不出十日,河南大定’。荣乃缚木为筏,济自硖石,与颢战于河桥,颢大败,走至临颍,遇贼被擒,洛阳陷。庆之马步数千,结阵东反,荣亲自来追,值蒿高山水洪溢,军人死散。庆之乃落须发为沙门,间行至豫州,豫州人程道雍等潜送出汝阴。至都,仍以功除右卫将军,封永兴县侯,邑一千五百户”。

看上去真是“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陈庆之渡到黄河以北,把守北中郎城,三日11战,杀得尔朱荣正要退兵,却为善观天相者说服,绑了木排渡河,攻取洛阳。陈庆之仍未慌乱,结好阵型东返,遭遇嵩高县颍水泛洪,全军死散,于是落发剃须假扮僧人,独身逃回梁都。

但还有另一个洛阳保卫战的版本,《魏书.尔朱荣传》写道:

“(尔朱)荣与(元)颢相持于河上,颢令都督安丰王延明缘河据守。荣既未有舟船,不得即渡,议欲还北,更图后举。黄门郎杨侃、高道穆等并谓大军若还,失天下之望,固执以为不可。属马渚诸杨云有小船数艘,求为乡导,荣乃令都督尔朱兆等率精骑夜济,登岸奋击。颢子领军将军冠受率马步五千拒战,兆大破之,临阵擒冠受。延明闻冠受见擒,遂自逃散,颢便率麾下南奔”。

而《魏书.岛夷萧衍传》中则有一句:“永安二年夏,遂入洛阳,车驾还讨,破走之。唯庆之一身走免,自余部众皆见俘执。”

根据《魏书》的两条记载,陈庆之在保卫战中几乎变成透明人:尔朱荣结重兵与元颢相持于黄河两岸,欲渡无舟楫,打算北还,为下属劝止。恰好找到几艘小船和向导,尔朱荣就命尔朱兆率精骑夜渡,破颢陷洛,陈庆之则单身逃免。

别忙,还有第三个洛阳保卫战的版本,《资治通鉴.梁记九》写道:

“尔朱荣与颢相持于河上。庆之守北中城,颢自据南岸;庆之三日十一战,杀伤甚众。有夏州义士为颢守河中渚,阴与荣通谋,求破桥立效,荣引兵赴之。及桥破,荣应接不逮,颢悉屠之,荣怅然失望。又以安丰王延明缘河固守,而北军无船可渡,议欲还北,更图后举。黄门郎杨侃曰:……若未有所成,遽复引归,民情失望,各怀去就,胜负所在,未可知也。不若征发民材,多为桴筏,间以舟楫,缘河布列,数百里中,皆为渡势,首尾既远,使颢不知所防,一旦得渡,必立大功。……荣曰:“杨黄门已陈此策,当相与议之。”刘灵助言于荣曰:“不出十日,河南必平。”伏波将军正平杨剽与其族居马渚,自言有小船数艘,求为乡导。戊辰,荣命车骑将军尔朱兆与大都督贺拔胜缚材为筏,自马渚西硖石夜渡,袭击颢子领军将军冠受,擒之;安丰王延明之众闻之,大溃。颢失据,帅麾下数百骑南走,陈庆之收步骑数千,结阵东还,颢所得诸城,一时复降于魏。尔朱荣自追陈庆之,会嵩高水涨,庆之军士死散略尽,乃削须发为沙门,间行出汝阴,还建康,犹以功除右卫将军,封永兴县侯”。

《通鉴》这段话主要以《梁书》为蓝本,又硬插了《魏书》中的一些材料,拖泥带水,很不自然。关于陈庆之的部分,则全取自《梁书》。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相信《梁书》关于陈庆之在洛阳保卫战中的记述呢?答案是:不。

司马光是个讲究“正统”的传统儒家学者,《通鉴》南北朝纪年不见北魏、北齐、北周,只有宋、齐、梁、陈,很明显,司马光是以南朝为“正统”。 他的助手刘恕对此也曾有异议,写信表示:“正统之论,兴于汉儒,推五行相生,指玺绂相传,以为正统……而魏晋南北五代之际,以势力相敌,遂分裂天下,其名分位号异乎周之于吴楚,安得强拔一国谓之正统,余皆为僭伪乎?”但看来这抗议最后也没有用。

既然司马光以南朝为正统,好不容易出了个“所向披靡”的萧梁大将陈庆之,当然要大书特书。我们可以看到,在《通鉴.梁记》里,陈庆之的出镜率相当高,而且基本全盘照搬《梁书》。

那么,现在的关键就在于判断《梁书》与《魏书》就洛阳保卫战的记述谁更接近事实了。

我个人的倾向,是更相信《魏书》,虽然它也不算十足信史。但两部非信史,当弃更不“信”的那一部。而《梁书》中关于洛阳保卫战的记述,实在是破绽百出。

首先,“魏天柱将军尔朱荣、右仆射尔朱世隆、大都督元天穆、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荣长史高欢、鲜卑、芮芮”,这头一句就有问题。芮芮,即柔然,向是北魏的心腹大患,不曾帮北魏打南朝,这就像日本不可能帮中国打台湾一样。当然,北魏军队里也可能有柔然人,因为北魏曾先后将内附和俘获的柔然、敕勒及内地汉人迁于六镇及平城等地,并使之充作隶户和营户。但这与《梁书》中的芮芮派兵与北魏联合攻打洛阳,却是两码事。司马光也晓得这点,所以编《通鉴》时偷偷把它拿掉了。

其次,“庆之渡河守北中郎城,三日中十有一战,伤杀甚众”,与后面的“值蒿高山水洪溢,军人死散”一句,颇有矛盾。陈庆之北渡黄河随后东撤,若要遇到黄河南岸嵩高县的颍水泛洪,只可能是东撤前回渡了黄河。但回渡之时,怎么可能避免与尔朱荣已布于黄河两岸的30万大军作战?在《魏书》和《梁书》中,均没有陈庆之回渡黄河时的作战记录。那么,陈庆之及其部曲,当真成了内裤外穿的超人,乱云飞渡仍从容?

最后,“庆之马步数千,结阵东反,荣亲自来追”,这句用四川话来说,就是“逗起闹”。尔朱荣此战首要目的是夺洛阳,灭元颢,现在洛阳攻下,元颢跑路了,就算要追,也会追元颢而不是陈庆之。姚思廉真以为是写武侠小说,两个绝世高手非要再单挑啊?相比之下,《魏书》的记述是大致可信的。唯有在渡江具体操作技术的环节里,《魏书》的说法没有《梁书》可靠。毕竟,只靠几艘小船加个向导,就能带“特种部队”渡江,大败对方5000马步,也有点离谱。司马光在这个环节上,综合了《梁书》与《魏书》的记载,干得不坏。

所谓“功高震主”,何况元颢还算不上是陈庆之的“主”,不过是萧梁扶持的一个傀儡政权,陈庆之则仿佛于元颢卧榻之旁鼾声如雷的钦差大臣,令其不爽多于倚重。

《梁书.陈庆之传》中对元颢这个人评价很低,揭发其人“既得志,荒于酒色,乃日夜宴乐,不复视事”。而《魏书.元颢传》也差不多,说他“日夜纵酒,不恤军国”。元颢既然是个怂货,自然会对陈庆之有所猜忌。部将元延明曾对元颢说:“陈庆之兵不出数千,已自难制;今增其众,宁肯复为用乎?权柄一去,动转听人,魏之宗社,于斯而灭。”元颢于是更加疑惧,生怕陈庆之找梁武要兵,上表说:“河北、河南一时已定,唯尔朱荣尚敢跋扈,臣与庆之自能擒讨。今州郡新服,正须绥抚,不宜更复加兵,摇动百姓。”于是梁武也就没再给元颢派援军。

到了元颢将败亡的时候,陈庆之很可能已经没多少实际军权,因此《魏书》里洛阳保卫战才没他多少戏份。这里有条比较具备说服力的材料,《洛阳迦蓝记》记载,元灏败逃被俘时,“所将江淮子弟五千人,莫不解甲相泣,握手成列”。陈庆之护送元颢北上带了7000人,其时元颢不过是个光杆司令。到了洛阳元颢即使扩充兵力,也很难是“江淮子弟”。因此,元颢被俘时率领的这5000“江淮子弟”,极可能就是陈庆之原来的部曲。他们之所以解甲相泣,不是为了戾主元颢,而是为了故将军陈庆之。而《魏书.岛夷萧衍传》中那句突兀的“唯庆之一人走免,自余部众皆见俘执”,至此也有了一个完满解答。

其实,即使陈庆之掌有兵权,也未必能绝对不败。洛阳保卫战敌我悬殊,内外交困,庆之只得败走,让他的粉丝们还有说辞,但他此后与魏尧雄的战斗,则难再找借口。

在《梁书.陈庆之传》里没有问题,白袍将军晚节能保:

“中大通二年,除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诸军事、南北司二州刺史,余并如故。庆之至镇,遂围悬瓠。破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溱水,又破行台孙腾、大都督侯进、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于楚城。”

别人没什么,但是尧雄很生气,尧雄有话说。在《北齐书. 尧雄传》中(魏收作《魏书》时尧雄仍在世,故不入传,李百药作《北齐书》始收入),这么写道:

“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复率众逼州城,雄出与战,所向披靡,身被二创,壮气益厉,庆之败,弃辎重走。后庆之复围南荆州,雄……遂率众攻之,庆之果弃荆州来。未至,雄陷其城,擒梁镇将苟元广,兵二千人”。

这次,其实两部史书没有大冲突,只不过你写你的得意史,我写我的得意史而已。楚城,今湖北省黄梅县,陈庆之时代属于萧梁领土。北魏众人包括尧雄来袭击,陈庆之将之击退,很正常。

但陈庆之去打尧雄,也同样输掉,且前后达两次。为何陈庆之老要攻打尧雄?很简单,当时陈庆之乃梁朝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诸军事、南北司二州刺史,但梁朝实际并没有南北司、西豫、豫四州,庆之的头衔只是带鼓励性质的虚职。尧雄却不一样,他是魏朝豫州刺史,也占有实际领地,陈庆之当然要眼红,要去抢土地啦,结果惨被夯退。

不过,爬梳各种立场的史籍记载,挤干神话中的水分后,陈庆之依然不失为一代杰出战将,有他的白袍飘飘,起码我们不会再将亚历山大数万人破波斯百万大军的战绩视为不可复制的传奇。

三、陈庆之北伐的真实意义

陈庆之的北伐,严格意义上不算一次有完整布置、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但其效果,却比萧梁苦心经营的第一次北伐好得多。

天监四年(505年)十月,梁武诏令临川王萧宏为都督,首次大举北伐。萧宏乃梁武六弟,为人怯懦无能,本非北伐主帅人选,但梁武却当弃当时名将韦?辈挥茫?炻裣禄龈??

不过,此次北伐最初还是声势夺人,萧宏所领部队“器械精新,军容甚盛”,开始也打了几次胜仗。然而第二年,打到洛口时,萧宏在连胜下却突然抽筋,裹足不前(据说是听到魏军来援的消息),不顾部将请战之愿,发布军令:“人马有前行者斩”。自此军政不和,人怀愤怒。九月,暴风雨起,萧宏以为敌人来袭,弃营逃回建康,梁军也大溃,兵民折损5万多人。随后魏军大举进攻梁淮南,幸有梁将昌义之在钟离(今安徽凤阳县)死守,随后韦?甭示?丛??疟苊獯蟀芫置妗?

梁武此人,好用亲戚,凡重要州郡刺史,多是其兄弟、子侄担任。第一次北伐,也是用自己兄弟做主帅,但偏偏他的兄弟子侄,好一点的不过是庸才,坏一点的则是暴徒,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第一次北伐失败,萧梁可谓元气大伤,但又心怀侥幸,希望恢复,于是有了陈庆之第二次北伐。可陈庆之不是其亲戚(虽勉强也算亲信,毕竟没有血缘),又是寒士,所以只派了7000人马,与其说是北伐,不如说是一次试探北魏实力的游击战,用乐山话说,则是“逗猫儿搭爪爪”。从梁武的原始动机来看,不过是骚扰北魏一下而已,本没抱太大指望。

没料想陈庆之7000人竟然建得奇功,夺下魏都洛阳,梁武却又开始彷徨:是借机大举压上,还是保守一点,偏安南方?显然,他选择了后者。前面提过,攻下洛阳后,陈庆之曾建议梁朝增兵,但元颢不乐意,而梁武帝的回复是:“诏众军皆停界首。”也就是说,各路梁军止于边界,不入魏境。

陈庆之终究因为元颢的猜忌挟制,梁朝的不予增援接应,而在北魏大军的进逼下单身逃返。洛阳失陷后,陈庆之北伐所克占之地,尽为北魏收复,白袍将军的一切努力也付诸东流。

从整个萧梁政局来看,陈庆之北伐是事先没有张扬,甚至没有心理预期的一次北伐,其获得的胜利,有机缘巧合的成分,也注定是局部的,暂时的,不能影响整个南北对峙的局面。

而近20年后,太清元年(547年),历史貌似重演,这次是侯景叛魏。梁武也许想起此时已死的陈庆之当年的战绩,遂派羊鸦仁等率10万大军往援,可算三次北伐,最终亦无功而返。史家对梁朝此举评曰:“贪利冒进,有如儿戏;妄言恢复,终成画饼”。

陈庆之北伐初期麾下仅7000人,洛阳之后扩充到约1万人,但以少抗多,百战难殆,不能说只是运气。事实上,寒士出身且不善骑射的陈庆之,其取胜关键,在于够“仁”,够“狠”,够“胡”,故能大大增强其部曲之凝聚力、战斗力,一扫南朝传统军队之颓气。

四、陈庆之常胜的三个关键因素

《梁书.陈庆之传》说,“庆之性祗慎,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看上去,陈庆之是一个艰苦朴素的人物,不穿CK内裤也不唱KTV,他甚至没有好武艺,射箭不能穿信纸,骑马也非所长。那么,他何以成为一代名将?只是运气好么?

陈庆之北伐初期麾下仅7000人,洛阳之后扩充到约1万人,却以少抗多,百战难殆,不能说只是运气。事实上,寒士出身且不善骑射的陈庆之,自有其取胜关键。

文初已经说了,关于陈庆之打仗的记载基本是裸体,没有过程细节,很难从中看出其取胜因素。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有“侧面考据法”。

头一个因素是“仁”,也即收服人心。《梁书.陈庆之传》说他“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这简单八个字,却大有挖掘的空间。

先扯扯南朝兵士的身份。事实上,南北朝时代北强南弱的局势,和魏晋以来南朝兵士身份的日益低落分不开。南朝兵士家,又叫“兵户”,世代佃耕政府的土地,身份也世袭相承,其户籍与民户的户籍分开,不属于郡县,而属于营部,称作“兵籍”。由于世代承担沉重的兵役,其生活非常困苦,身份也日益低落。在梁武诏书中,甚至以兵士与奴婢并列(《梁书.武帝纪》天监十七年)。这种情况下,兵户流亡的人自然不在少数。因此,到了梁武末年,甚至出现了“发召兵士,皆须锁械;不尔,便即逃散”(《魏书.岛夷萧衍传》)的恶况。可想而知,这种要靠手铐才能拉到战场来的兵士,其士气与战斗力将有多糟糕!

回头看,陈庆之却相当“善抚军士”,也许是用温言好语,也许是用物质刺激,总之能“得其死力”。在南北朝203年乱世里,民如草芥,兵若木屑,很容易就一哄而散。而陈庆之独能“得其死力”,那么他以7000死士击溃数万散沙样的敌人,也就不足为奇。

第二个因素是“狠”,也即血腥铁腕。光靠“仁”是不够的,人都贱格,要有萝卜哄,还要有大棒抽。

陈庆之北伐在荥阳遭遇杨昱抵抗,死了几百个弟兄。杨昱被擒后,向元颢下耙蛋,说:“但恨八十老父,无人供养,负病黄泉,求乞小弟一命”。于是元颢没杀他。但陈庆之不干了,与胡光等300余人伏在元颢帐前,说:“陛下渡江三千里,无遗镞之费。昨日一朝杀伤五百余人,求乞杨昱以快意。”元颢依旧不肯杀杨昱,但“自此之外,任卿等所请”。于是陈庆之斩杨昱手下将领37人,且“皆令蜀兵刳腹取心食之”。 (《魏书.杨昱传》)

这个史实可以说明两点,一是庆之确为狠角色(“令蜀兵刳腹取心食之”);二是庆之很有组织能力(发动300多人去给一把手请愿)。可以想像,自己的兵士若违反军令,陈庆之将是何等铁面,又会施加何等铁腕。

宽严相济之外,还有第三个因素,够“胡”。

从技术角度来讲,在冷兵器时代,得马背者得天下。因此,南朝步兵为主的军队,相对北方骑兵为主的军队天然就处于劣势。陈庆之很清楚这点,所以他推崇“胡文化”。而当南北朝时期,除开“战斗文化”,“胡”还有个鸟文化啊。

《洛阳迦蓝记》卷二记载了一个有点北朝阿Q主义的故事,大意是陈庆之与北人斗嘴斗智都输了,于是服了“胡文化”,南归后“羽仪服式,悉如魏法”,且带动“江表士庶,竞相模楷,褒衣博带,被及秣陵”。 当然,陈庆之爱好并且推广“胡文化”,决非因为斗嘴吃了败仗,而是出于提升军队战斗力的考虑。《洛阳迦蓝记》这个段子多半乃北人杜撰,但其指向却没错。事实上,陈庆之的儿子陈暄,在梁文帝时就着胡服出现在朝会大典上,就是受陈庆之“钦重北人”的影响。只不过陈庆之所钦重的,并非北人的礼俗形式——那仅是个外壳——而是其战争技术,这才是核心。

要之,只因够“仁”,够“狠”,够“胡”,陈庆之始能大大增强其部曲之凝聚力、战斗力,一扫南朝传统军队之颓气,从而百战不殆。

终陈庆之一生,未能真正成为萧梁的核心主帅。他死去不久,曾为其击败的侯景,以八千人渡江,大乱萧梁。梁朝之元气,至此行将斫丧。

五、寒士陈庆之终未成一代天骄

朱大渭曾说:“陈庆之出身寒微,当时高门士族掌握政权和舆论工具,他们先是压抑庆之20余年,使其不得施展抱负。后来庆之崭露头角表现其军政才能出众后,士族文人对其功业,或记在主帅名下,或蓄意贬低,甚或抹煞”。

这也是《梁书.陈庆之传》在庆之北伐南归之后,对他的战事只有寥寥几笔的缘故。终陈庆之一生,未能真正成为萧梁的核心主帅,这点仅从官阶上就可以看出。

陈庆之死前的官衔是“仁威将军、司州刺史、都督司豫西豫三州诸军事”,其中仁威将军在天监二十四班军号中为十六班,在大通三十四班军号中为二十六班,仅居中上;梁代刺史无常班。陈庆之死后仅赠散骑常侍、左卫将军,二者在十八班官品中均列十二班,大约相当于北朝的正四品,也仅居中上。

梁武曾赐庆之手诏曰:“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这话算赞扬,但骨子里也透着歧视,你陈庆之“本非将种,又非豪家”,有现在的声名,已经该满足了。

《梁书.陈庆之传》结尾说,陈庆之“战胜攻取,盖颇、牧、卫、霍之亚欤”。从军事能力看,陈庆之或许能与这四位名将比肩,但从实际贡献看,则有所不及。廉颇屡败虎狼之秦,又夺强齐之阳晋;李牧大破匈奴,令其十年不敢窥赵边;卫青将匈奴直赶到乌兰巴托,而霍去病则封狼居胥,千古立名。陈庆之却只有昙花般的北伐奇迹,事后并未结出果实。

陈庆之本也可能成为一代天骄,当扶助元颢入洛阳后,部将马佛念曾劝他干掉元颢,割据洛阳:“今将军威震中原,声动河塞,屠颢据洛,则千载一时也。”然而陈庆之拒绝了这个建议,终于也未能“声动千载”。

梁武大同五年(539年),陈庆之在无人明了的心情中死去。他死去不久,曾为其击败过的侯景,以八千人渡江,大乱萧梁。梁朝之元气,至此行将斫丧。

五 : 看过《至尊红颜》的朋友们,有谁知道历史上有没有李君羡这个人物?李

看过《至尊红颜》的朋友们,有谁知道历史上有没有李君羡这个人物?

李君羡到底是不是确有其人呢?


李君羡历史上确有此人,只是一个小官,武卫将军,是武安人,小字五娘(取了个女名),又封武连县公。不过他早就在唐太宗年间被太宗杀死了,因当时民间密传:唐三世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君羡又处处带着武字,被太宗调任华州刺史,后又说他密谋不轨,将其处死。(太宗以为他是那个将要取他李家皇位之人)

本文标题:历史上有貂蝉这个人吗-历史上真的有西施这个人吗?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123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