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英国阿根廷马岛之战-阿根廷的国宝茶:马黛茶

发布时间:2017-09-28 所属栏目:英阿马岛战争

一 : 阿根廷的国宝茶:马黛茶

马黛茶是阿根廷的一大特产,虽然这种茶并不仅仅是阿根廷才出产,但是仍然有人说,“不喝马黛茶就不算来到了阿根廷”。马黛茶不仅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而且大量出口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国家。马黛茶是一种常绿灌木叶子,生长在南美洲的一些地方,阿根廷温润潮湿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很适于这种树木生长,加之当地人有爱喝这种茶的传统,使之成为最大的马黛茶生产国。

  当地人传统的喝茶方式很特别。一家人或是一堆朋友围坐在一起,一把泡有马黛茶叶的茶壶里插上一根吸管,在座的人一个挨一个地传着吸茶,边吸边聊。壶里的水快吸干的时候,再续上热开水接着吸,一直吸到聚会散了为止。

  吸茶用的茶壶是重要的茶具,也是当地人们很重视的家庭用具。阿根廷人认为,使用什么样的茶壶招待客人,比喝马黛茶本身还重要,就像西方人待客讲究餐具一样。一般平民百姓使用的马黛茶壶大多是竹筒或葫芦挖空制成的,壶上不加什么装饰,吸嘴一般是金属管做的,镂空椭圆形的管头插入壶中,起到过滤茶叶的作用。而高档的茶壶则是一种艺术品,有金属模压的,有硬木雕琢的,有葫芦镶边的,也有皮革包裹的,形状千奇百怪。壶的表层刻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并镶嵌着各种各样的宝石,在灯光照射下闪闪发亮,吸嘴则有镀银的,有的也有一些艺术性装饰。外国游客大都喜欢到手工艺品市场买个马黛茶壶带回去留个纪念。

  当地人泡茶往往放入很多的茶叶,外人初喝时味道很苦,但习惯以后,会不觉得苦,而且喝起来有一股芳香、爽口之感和提神解乏之功,这一点很像是中国的苦丁茶。

  在饮法上,现在喝马黛茶已不尽是大家共用一根吸管,也有像东方人那样在壶里泡好后倒在茶杯里喝的,这显然更符合现代人的卫生观念,但当地人往往会认为那样喝马黛茶,就失去了阿根廷风味。

  每年4月至8月是马黛茶的收获季节,大量的马黛茶上市。马黛茶在当地还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即每年11月第二周马黛茶节,是阿根廷全国性的节日。节日里,在首都街头可以看到许多着装漂亮的少年男女向行人赠送小盒包装的马黛茶,人们举行游行、聚会、宴会、民族舞会等形式来欢度节日。

二 : 阿根廷,输了之后

老刘是个正版球迷,究竟痴迷到什么程度,楼下邻居张万发每周都要买份电视报看一看有没有足球转播,因为老刘喜欢的球队若是输了不是暖壶声就是砸电视声搅得他家是难以入睡。

这天张万发到报摊上买报纸,买报人一看是他就把这个周末的电视报丢给了他,张万发一看不要紧差点晕了过去,半夜十二点女足世界杯开幕战由德国队阿根廷队,他听老刘提起过老刘无论是男足还是女足都喜欢阿根廷队,每次阿根廷队输了老刘跟老婆又吵又闹这一夜是再难睡着了。张万发回到家里跟老婆说了今天在报纸看到的事情,精明的张万发的媳妇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两个人下午都请了假足足的睡了一上午准备应付晚上的灾难。

这天晚上老刘到卖店买了几瓶啤酒坐在电视前等待球赛开始,德国队穿着白色的球服,阿根廷穿着蓝色的球服,老刘打开啤酒自言自语道:“阿根廷男足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女足应该不会那么糟吧!”

上半场刚过十分钟,阿根廷守门员没有接住德国女足的大力抽射,球是应声入网,老刘急得拿起一瓶没有喝完的酒就摔在地上气愤的说:“真烂,就这队伍还踢世界杯呢!给我顶住啊!”

摔瓶子声传到了张万发家,张万发从被窝里钻了出来,然后对老婆说:“碰上这样的邻居真倒霉,老婆你敲暖气管子告诉他动静小一点。”

张万发老婆不慌不忙的打开电视机调到了体育频道,她对张万发说:“他不是喜欢阿根廷队吗?我今天就赌德国队8比0胜阿根廷队……”(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老刘觉得刚喝啤酒没有味道就到冰箱里取了一盘昨天剩下的花生米,电视里的解说员继续解说这场球赛:“进了,德国队又进一球,这次是由德国的9号打进的,阿根廷队的完全没有反击的机会,上届世界杯德国是以6比1的比分横扫阿根廷队,估计今天的比赛德国队又会大比分胜阿根廷队。”

老刘从沙发上跳了起来一脚将旁边的啤酒瓶踢出老远,在隔壁睡觉的老婆王凤蓝穿着睡衣怒气冲冲地走到老刘面前掐着他的耳朵大声喊道:“我的老祖宗,你看看都几点了,不就是一场比赛吗?至于吗!上个月的电视机都被你砸坏两台了,告诉你老刘,今天你要是再把电视机砸坏了,咱两个就离婚……”

老刘不耐烦的将老婆的手推在一边,王凤蓝也急了二话不说走到电视机前就将插头拔掉,老刘走到跟前“啪”的一声给了老婆一巴掌然后把插头夺下放回插座上,王凤蓝不甘示弱抓住老刘的脖领子就是一顿撕扯,这声音也传到了张万发家的楼下。

张万发两口子终于忍无可忍两个人决定到邻居家把这看球吵架的事情跟老刘两口子好好说道说道,张万发和老婆来到楼上,屋里是老刘和王凤蓝激烈的吵声,张万发不敢敲门,到是他老婆有些胆子冲着门里喊了一嗓子:“老刘,你快开门,我是楼下的邻居,你家也太吵了,德国队今天胜定了,阿根廷得输8个球以上……”

这话说在了老刘的心坎上,谁要是说阿根廷队的不是他就跟谁急,他顾不得与老婆吵架,三步两步就打开屋门,推门一看门外站着的居然是楼下的张万发两口子,他挠了挠脑门疑惑的问道:“我是万发兄弟,你那口子真厉害,你得好好管一管,大晚上的不在被窝里好好睡觉却上我家来了,我家里事你们不用管了。”

张万发老婆理直气壮的回答道:“你们两口子吵架是你们的事情,我们明天还要上班,不就是一场球赛嘛,干嘛较真呢!我以前也是个球迷,砸东西惹邻居的事情我也做过,为这我吹了不少对象,为了嫁给老张我可是连最喜欢看的球赛我都戒掉了,把电视机关掉陪你老婆好好睡一觉。”

老刘觉得张万发老婆的话很有道理,可是自己的球瘾就是借不掉,他把张万发两口子请到屋子里坐下,电视上还演着德国队与阿根廷的球赛,比分居然是10比0而且距离比赛结束还有二十分钟。老刘气已消了一半,他看了看被自己打哭的老婆心里有些愧疚,张万发见老婆说话奏效了继续规劝道:“老刘,我们楼上楼下的谁什么样你不是不知道,就凭我们这层关系,我也该好好劝你,到底是事业重要还是球赛重要,你总不能跟球过一辈子吧!要看球赛以后就要健康的看,什么阿根廷与德国队的那都是国外的球队,咱中国女足还曾经打进过女足决赛呢!要看就看中国队的……”

老刘叹了口气关掉了还没有演完的电视机,王凤蓝倒了两杯茶给张万发两口子,这么多些年来,这对楼上楼下的邻居因为看球的事情没少闹别扭,这回老刘的心结打开了,这以后的日子可就好过了,再也不用因为老刘看球而吵架了,这都得感谢张万发两口子。

临走时,老刘把自己以前和朋友到体育场看中国队的球衣交给了张万发,张万发不解的问道:“老刘,这个球服不是女将孙雯穿过的吗?你今天怎么舍得把它送给我?真的戒球了吗?”

老刘点了点头,然后拍着他的肩膀感叹的说道:“你说得对,人还是得以家以事业为重,球赛多的是不一定非要支持哪个队,以后我只看中国队的比赛,下个星期就有中国队的比赛,对了,现在几点了。”

老刘一抬头已经是凌晨两点,他打心眼里感激这楼下的两口子,张万发看到邻居改过自心后拉着老婆的手往楼下走去,整个楼洞都静了,打这以后再也没有听到过老刘两口子因为看球赛而吵架,两家人有时还互相走动,有时老刘一家子到张万发家看球赛,每缝中国队进球的时老刘就大喊:“中国队,老子没看错你们,再给我进一个……”

三 : 英阿马岛之战

英阿马岛之战(6)

短兵相接

八、短兵相接

5月27日,在阿航空兵猛烈空袭中熬过一劫的英军登陆部队,经过7天对登陆场的增援、扩展、巩固后,兵分两路,向马岛首府斯坦利港进发。



英军兵分两路,向马岛首府斯坦利港进发

英军南路由第2 伞兵营、第4 5 陆战营组成,沿东南公路,经达尔文港、古斯格林、费兹罗伊湾、布拉夫湾,从南面进攻;北路以6 0 名S A S 队员为先导,第3 伞兵营、第4 2陆战营跟进,沿道格拉斯、蒂尔湾,直取斯坦利港。



马岛首府斯坦利港

马岛战争中双方的第一场短兵相接——古斯格林之战打响了。

古斯格林有一个阿军简易机场,阿军在此储存了大量供飞机使用的凝固汽油弹。英军地面部队司令穆尔少将命令伞兵第2营攻下该据点。

阿军简易机场位于一条狭长的峡谷中,英军要从峡谷北端攻进去3英里,才能接近机场。峡谷两边,一边是博卡山,一边是达尔文山,阿军在两侧山上修筑了机枪阵地,挖掘了战壕。伞兵第2营必须首先拿下这些阵地。

伞兵第2营营长琼斯中校派B连攻打博卡山,A连攻打达尔文山,C连为预备队,自己率12人的指挥小组和D连居中策应,。

经过4个小时的交火,有了伤亡,A连和B连却都没能攻下博卡山和达尔文山。



英军攻山不下,出现伤亡

琼斯中校取胜心切,便亲自带领12人的指挥小组去攻打达尔文山的机枪阵地。

当琼斯中校率领他的小组向顶峰攀登时,突然遭到侧翼阿军暗堡中的机枪扫射,琼斯中校和他的副官戴维伍德上尉先后中弹身亡。

对于琼斯中校的这一行动,战后一些英军军官认为:这是“一次愚蠢的勇敢”。

作为军人,琼斯中校表现了身先士卒的勇气,但他在指挥上还是有问题的:战前准备不足,火力支援不到位,面对阿军设防的阵地,既没有引导舰载机和武装直升机支援,也没有作炮兵的火力准备,又没有通过侦察摸清阿军的防御体系,单纯依靠步兵穿插与短兵相接去“硬打”,自然是力不从心。

琼斯中校阵亡后,基布尔少校接替他指挥。

基布尔少校加强了进攻的火力:派D连支援B连攻达尔文山,同时以反坦克导弹攻击阿军的战壕与地堡(一枚导弹价值2万英镑),



英军使用2万英镑一枚的反坦克导弹

终于先后攻下了达尔文山和博卡山。随之逼近机场,与守卫机场的阿军激战。机场守军个个都是好汉,他们英勇战斗,坚决抵抗,一直打到全体阵亡,无一人投降!

英军继续挺进,攻打古斯格林和附近的达尔文居民点。战斗进行到第二天午后时,这里的阿守军稀松,1600名阿军竟然向只有450人的英伞兵2营投降!

此战打响之前,英军以为古斯格林只有一个营的阿根廷守军,结果却出现了1600名阿军。英军很能打,以少胜多,



英军军事素质较好

不过这次他们的情报工作出现了明显的失误。

这时,北路英军也占领了蒂尔湾。

英军在攻打达尔文港和古斯格林战斗中,亡17人,毙伤阿军250人,俘阿军1,600余人,缴获大批弹药和其他军需物资。尔后继续向斯坦利港方向进攻。



英军向纵深发展

5月31日,北路英军进抵肯特山后,就地布防,等待南路英军到来。

6月1日,南路英军到达肯特山,与北路英军汇合。

英军在完成对斯坦利港的包围后,调整部署,补充给养,派出SAS和SBS四处活动,进行战场侦察。英国人查清了阿军是以肯特山、查杰林山为第一道防线;以哈里顿山、浪顿山为第二道防线;以无线岭、欲坠山、威廉山、工兵山一线为主防御阵地,起名为加尔铁里防线。在三道防线之间布设了大量的地雷和各种障碍物,只留了一条由炮火保护的秘密通道供各部队之间联系。

6月7日,英第5步兵旅一部在斯坦利南面的布拉夫湾登陆,从南面加强了对斯坦利的包围。

接着,英军开始向斯坦利的第一道防线发起进攻。

眼看大势已去,阿航空兵依然不断地战斗起飞,继续空袭已经取得战场优势的英军。他们在空中忘我奋战,笑对死亡,这些飞行员们都是些真正的男子汉啊!



阿飞行员忘我奋战,笑对死亡

6月8日,4架“天鹰”攻击机和2架“短剑”攻击机轰炸了停泊在布拉夫湾的英“特里斯特拉姆爵士号”登陆舰和“加拉哈德爵士号”登陆舰,使英军伤亡多达100余人。“加拉哈德爵士号”登陆舰也被炸沉。

同日,福克兰海峡上的英国舰船遭到阿航空兵袭击,4枚1000磅的炸弹击中“普利茅斯号”护卫舰,但没有爆炸。40%的“错位炸弹”令阿根廷飞行员们叹惜不已!

当晚,3000名英军乘坐“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号客轮登上马岛,使岛上的英军增加到8000人,并拥有重炮30门、坦克20辆。

虽然阿根廷空军不断地进行空袭,但不能有效制止英军的登陆和向纵深发展;岛上阿陆军却不知道组织反击,只是坐等着英军前来进攻。



阿军坐等英军进攻

6月8日空袭后,阿航空兵的精锐已拼得差不多了,被迫基本上停止了对英军的轰炸。

英军经过三天的充分准备后,于6月11日首先以“火神”轰炸机和“海鹞”战斗机以及陆军火炮向阿军阵地进行密集轰击,同时以驱逐舰、护卫舰的舰炮火力,支援地面部队向阿军的第二道防线猛攻!



英军轰炸机、战斗机、舰炮一起猛烈轰击

6月12日凌晨,英军第3伞兵营、第42突击营、第45突击营联手攻下浪顿山、查杰林山和两姐妹山,突破了阿军的第二道防线,并控制了斯坦利外围所有的制高点。

下午,攻克瓦斯里岭、塔布尔当山、威廉山。

这天,靠近马岛提供炮火支援的英“格拉摩根号”导弹驱逐舰,被一枚阿根廷空军从军舰上拆下来,用飞机运到马岛的舰载“飞鱼”导弹击伤,舰上人员13死、17伤。



提供炮火支援的英“格拉摩根号”导弹驱逐舰,被一枚阿根廷

空军从军舰上拆下来,用飞机运到马岛的舰载“飞鱼”导弹击伤

13日晚,英军再次发起进攻,从东西岛间的结合部突破,分进合击。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6月14日。

6月14日中午,英军先后攻占了无线岭、欲坠山,逼近斯坦利市区仅4公里。

阿军放弃了外围阵地,退向市区。

英阿马岛之战(7)

结局与教训

九、战争的结局

英军攻到斯坦利市区边缘时,阿陆军已损失惨重,形成孤军。阿统帅部见大势已去,电告马岛守军司令:“在不损害武装部队荣誉和国内政策的情况下,可以自由行动。”于是,斯坦利港上空挂起了白旗。

午后,双方战地司令官会晤,达成非正式停火协议,阿军于14日21时停止抵抗。



阿驻军司令向英海军陆战队将军投降

历时74天的英阿马岛之战至此落幕。

英国向全世界宣布,马岛阿军于14日21时投降。

英军凯旋回国时,受到热烈欢迎!



运兵船满载得胜归来的英军入港,有一个横幅上写着:英王子是“无敌号”上的直升机飞行员

“当心你们的女儿,坏小子们回来了。”

阿根廷群众则大失所望,心情沉重,不少人掩面而泣!



阿士兵回到本土阿民众掩面而泣给烈士的遗孀颁发勋章

英阿马岛之战历时74天,实战一个半月,英军阵亡255人,伤777人,被俘210余人,损失舰船16艘,飞机34架,飞机和舰船损失数占参战总数的15%以上,耗资12亿美元以上。

阿军的损失更惨重,阵亡1000余人,伤1300人左右,失踪数百人,被俘11800余人;参战的地面部队的武器装备全部被英军击毁或缴获,损失相当于陆军装备的1/4;损失舰船18艘,占海军舰船总数的13%;飞机117架,占飞机总数的15%(都是能参战的精锐部分);耗资10亿美元以上,间接损失20多亿美元。

马岛之战的失败导致了阿根廷国内矛盾激化。战争结束后3天,加尔铁里宣布辞职。一年内,新的文职政府上台。1986年5月15日,马岛战争时期的阿军统帅及三军司令因被控对战争失败负有责任而被阿根廷最高军事法院审判、判刑:前总统、陆军司令加尔铁里被判12年,前海军司令阿纳亚被判14年,前空军司令多佐被判8年。其实前空军司令多佐指挥空军作战还是尽到了最大努力,并颇有战绩,战争失败,主要是因为统帅无能。他的被判刑,有点冤。



前总统、陆军司令加尔铁里(中)前海军司令阿纳亚(左)前空军司令多佐(右)受审

2003年初,加尔铁里因病去世。他一直到死都保持沉默——无话可说,只能是在心里悔恨终生!

十、经验教训

从马岛之战中我们可以引出如下几点经验教训:

1、当今这个时代,要特别重视海空军的建设。阿根廷就是忽视了对海空军,特别是对海军的建设。作为一个大陆国家,阿根廷的军队建设一直以陆军为主,海军和空军建设相对滞后。

阿根廷今后若想收复马岛,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和空军作为基础。对于一个有着强烈维护自身海权愿望的国家而言,只有在海上的军事对抗中完全掌握了制海权和制空权,或者能以强大的海空军力量威慑潜在的对手,才能真正保证自己的海洋权益不被他人所侵犯。

当时阿根廷的海军从本质上说,仍然是一支近海防御型的“黄水”海军,虽然也拥有一艘航母,但却无法改变无论从吨位、经验素养、装备力量等方面仍然远逊于英国皇家海军的事实。

2、阿方没有抓住“制空权”和“制海权”这一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对阿军来说,没有马岛前进基地作为依托,放弃了马岛作为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的重大价值,放弃了将英军拒于“千里之外”的最佳时机,坐视“万里远征”的英混合舰队上的舰载机“反客为主”,自己由主动的“先手”变成了被动的“后手”,造成优势的空中力量难以发挥。这时,马岛即使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也只能是困守孤岛,失败,那是早早晚晚的事情。

制海权的丢失,使阿军陷入了被动。此后一个月的战斗,虽然阿空军凭借高昂的士气奋勇死战,驻岛阿军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抵抗,但海、空增援断绝,驻岛守军成了“瓮中之鳖”(虽然阿空军在马岛陷落之前一直在进行空运,但对于1万余人的守军而言,那只是杯水车薪)!

英军则恰恰相反,尽管阿方未对马岛上的几个机场充分利用,仅在后期进驻了少量的螺旋桨攻击机,但英军却不惜代价,飞机炸,舰炮击,特战袭,坚决不让阿航空兵在岛上立足。可见在制空权的理解上,英军要比阿军深刻得多。

3、不要以己之短,击敌之长。阿方不重视马岛基地建设,竟然安排空军以本土机场作主要依托,水面舰艇以小编队实施突击,潜艇进入封锁区实施偷袭,以英航母编队作为打击重点,正面接敌,企图速战速决。

分析一下当时英阿双方的态势:

英军的优势:

——海空作战力量体系比较完整;

——部队的战备、训练水平较高;

——有较强的远洋制空、制海作战能力。

英军的弱点:

——补给线长达13000公里;

——补给线上缺乏足够的掩护兵力,极其脆弱;

——在南大西洋中缺乏可以依托的海空军基地。

阿军的优势:

——依托本土,近海作战,补给便利,利于持久;

——空军数量占绝对优势,飞机作战半径比英国舰载机大,远洋作战能力较强;

——潜艇的数量虽然较少,但性能较先进,有较强的海上破袭能力。

阿军的弱点:

——已经有了一个严重的失误:未能抢先在马岛扩建海空基地,使“腿长”的航空兵变成

了“腿短”,影响了作战效能的发挥;

——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的作战能力比英国差,必须有优势的航空兵配合作战。

通过上述优、弱对比,可以看出,英军想速战速决,阿军可持久作战。阿军如果组成航母编队,在航空兵的支援下,突破英军海上封锁,出击南大西洋中部,全力打击英军的后勤补给线,迫使英航母编队东撤回援,疲于奔命;阿海空军则可趁其疲惫不堪、章法混乱之际,集中优势兵力,对其一部分进行分割、围歼。可惜阿军却以己之短,击敌之长,立足于速战速决,正面迎英军之锋芒直接对垒,以至于海军初战失利后,立即龟缩避战;空军从本土倾巢出动,却因航程太远而使作战能力大打折扣,终于精锐消耗殆尽。最后使制海权、制空权全部丧失!

4、经济是基础,一个国家要想能保卫自己,就要发展经济,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军事科学、武器研制、军工企业等关键项目,不能长期依靠对外购买。买来的国防现代化只能应急,不能治本,一旦打起来,人家会掐你的喉咙的。

5、越是多年没打过仗的国家,越是要重视军队素质和技能的培养。花那么多钱养军队干什么?不仅仅是为了节日检阅、壮声威,更重要的是为了保家卫国——保每一个老百姓的家,卫全体老百姓的国。军事基本技能、战略战术、英雄主义、军事科技、军工产业……都要不断地、积极地培养和发展,不要等到大祸临头时才来手忙脚乱!打了大败仗,国破山河碎,不管你是领导人、富人、穷人,都一块儿倒霉!

6、国家领导人要有智慧、有谋略、有勇气、有魄力,外交上要能纵横捭阖,军事上要能攻防兼备,经济上要能国防、民生兼顾,决策上要能审时度势,既不是畏缩不前,也不是匹夫之勇,更不是意气用事。群众热情高,提出要这样那样……都是好的,同仇敌忾嘛!关键是国家领导人要能把握住大局,不能象加尔铁里那样,为了个人的荣耀,将国家、民族之大业当作自己可以安居总统之位的筹码,而是要高瞻远瞩,知己知彼;遇事不怒,处变不惊;有进有退,能屈能伸;既不屈服于强敌的讹诈,也不陷落于狡敌的圈套;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让国家这条大船能冲破一阵接一阵的狂风暴雨,避开一处又一处的险滩暗礁,始终行驶在正确的航道上……果能如此,那就是国家之福!民族之福!人民之福!也是领导人本身之福!(完)

福克兰战争回顾

(摘自战争史研究) (2012-09-24 18:31:05)转载▼

标签: 杂谈

国家之间利益都是由实力决定的。

福克兰战争回顾

1982年,兵力规模极度萎缩的英国海军为夺回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再次沐马出征。当时英国国力业已衰微,国民经济连续多年负增长,产业工人工资冻结已成制度,罢工、示威此起彼伏,而曾经称霸全球的皇家海军已经沦为一支欧洲区域性舰队……但即便如此,英国仍能纵越大西洋,倾力一战并最终赢得胜利,使世界不得不对这个老而弥坚的没落帝国另眼相看。

第一部分战争经过

战争的起因

关于福克兰战争的起因,有人认为是阿根廷军政府企图转移人们对国内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的注意力,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这是军政府以入侵福克兰群岛作为防止全国性罢工的特殊手段,事实上这两种观点都失之片面。阿在福克兰群岛登陆并非一场策划已久的军事行动的如期运演,而是准备不足前提下一时冲动的结果。

1982年3月中旬,阿根廷斯科蒂斯公司的41名工人带着80吨重的机器,到南乔治亚岛上拆卸一座已被废弃很久的保加利亚鲸鱼加工厂的机械设备,准备将这些旧机器运回国内作为废铁出售。英国驻布宜诺斯艾利斯大使馆在这些工人出发前就得到了通知,但对此未做出答复,因此阿方以为得到了英方的许可。这些阿根廷工人于3月1 9曰乘坐阿海军辅助供应舰“布恩苏塞索湾”号(Bahia Buen Suceso)抵达南乔治亚岛的利思港(Leith Harbour),其中一人在该地升起了阿根廷国旗,并高唱国歌。英国外交部通过岛上英国南大西洋科学考察站人员得知此事,随后立即发表声明,宣布这些人的上岛行为并未得到英国许可,并命令其马上离开。

3月24日,阿根廷情报机构发现英国南极供应舰“忍耐”号(HMS Endurance)离开福克兰群岛,载运海军陆战队成员(包括140人、2架直升机和迫击炮)向南乔治亚岛驶去,于是迅速派遣在南极值勤的“帕莱素湾”号供应舰转航南乔治亚岛,以声援岛上工人。25日凌晨,阿军一支突击队在利思港登陆,遂行保护岛上本国工人的任务。至26日,阿海军又派出两艘法制A—69型护卫舰“德拉蒙德”号(Drummond)和“格兰维耶”号(Granville)前往南岛增援,因为阿方得知又有一些英国舰只被派往该海区,其中包括核潜艇“壮丽”号(HMS Splendid)和42型驱逐舰“埃克塞特”号(HMS Exeter)。3月27日,英国运输舰“约翰·比斯科”号从乌拉圭蒙的维地亚起锚驶往南乔治亚岛,舰上载有刚从伦敦乘飞机抵达的200名皇家海军陆战队队员,以及随行登陆物资。

此次英阿对峙的南乔治亚岛,在1775年由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发现,并以国王乔治三世的名字为其命名,宣布该岛为英国所有。此后不断有英国人来此捕猎鲸鱼和海豹。1908年7月,英国宣布将南乔治亚和附近的南桑德维奇群岛并入英属福克兰群岛管辖。从历史角度看,在1982年以前,阿根廷从未对该岛实行过有效控制,阿方对该岛提出领土要求的依据是在1904年曾有少数阿根廷人上岛建立过气象站。

英、阿在南乔治亚岛的争端,只是两国在南大西洋和南极地区领土争议的一小部分,两国还对南桑德韦奇群岛、南奥克尼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极大陆濒临海岸都提出了主权要求,而其中最大的争端集中在火地岛以东约300海里的福克兰群岛(阿方称马尔维纳斯群岛)。该群岛距麦哲伦海峡和合恩角不远,拥有良好的锚地,谁能控制这里,就意味着控制了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之间的交通要冲,因此英国对该群岛极为重视,先后在岛上建立了加煤站、修理厂、电台和海底电缆中继站。1939年,在围歼德国袭击舰“斯比伯爵”号时受伤的“埃克塞特”号重巡洋舰就曾驶抵东岛的圣卡洛斯进行抢修。

1958年,福克兰问题被提交联合国,1964年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开始审议具体问题,建议英、阿两国政府举行谈判,以求和平解决争端。1971年英、阿签署协定,英方同意逐步将岛上居民并入阿根廷民政管辖范围,以解决岛民身份证问题,使其可以在阿各地通行和接受高等教育。1972年,阿方在斯坦利港修筑了机场,此后阿根廷国旗和英国国旗一直在这座机场上同时飘扬。

但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福岛南部海域可能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资源,英、阿双方对福克兰主权的立场各自趋于强硬,谈判气氛急转直下。1980年英外交官在美国与阿根廷代表谈判时提出这样的设想福克兰群岛主权移交阿根廷,但阿方应将其长期租借给英国……阿方对此表示反对。同年12月,英政府把上述方案提交本国国会讨论时也遭到竭力反对,于是改为由福克兰群岛居民对群岛归属问题行使最后决定权。为了争取岛上居民的支持,阿根廷开辟了定期航班,向福克兰派出多批教育和医疗人员,但由于岛上居民多为英国移民后裔,享有高度自治权,且对阿根廷军人独裁政权并无好感,因此阿根廷无望通过岛上居民投票的形式获得该岛。

到1982年2月26日,中断10年之久的英、阿谈判在纽约重开。这次阿方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显示出从长计议、慢慢商量的友好态度,但实际上这是阿根廷人放出的烟幕一因为此时英国经济经历了工党政府左倾政策的多年实验,处于历史上最为软弱的时期,阿根廷人准备利用大好时机以武力夺取福克兰群岛,一举解决这场长达150年的争端,并为此制订了代号“罗萨里奥行动”方案(又称“主权作战行动”),其计划要点在高层人士中进行了小范围传达,同时在国内展开积极而秘密的备战活动。

阿军登陆

阿根廷军政府总统利奥波尔多·加尔铁里(Leopoldo Galtieri)自称是“美国人养大的孩子”,虽然他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由贫穷的移民工人家庭养大的意大利后裔。1981年,身为武装力量总司令的加尔铁里访问美国,受到里根政府的热烈欢迎。由于得到美国人的垂青,加尔铁里在军人集团随后的内部竞争中击败了另外几名将军,于1981年12月就任阿根廷总统。

加尔铁里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议会被无限期解散,地方自治、工会和政党被取消,年通涨率高达180%,失业率居高不下,军政府5年来的高压统治已经秘密杀害了9,000多人……加尔铁里上台后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首先吸取前两任军人总统魏地拉(Jorge Videla)和维奥拉(Roberto Viovla)下台的教训,亲自兼任三军总司令;其次下令削减政府开支,出售国有企业股份,减小货币发行量并冻结物价和工资与此同时,他还在国内开始了有限的政治改革,允许人们发表不同政治见解。恰逢此时,南乔治亚出现紧张局势,迫使加尔铁里不得不面临这样的抉择:要么“屈辱”地退出该岛,但有可能导致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民族感情高度,进而导致军政府垮台要么在“罗萨里奥行动”尚未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立即出兵福岛,形成武装占领的既成事实。3月23日晚上,阿根廷军政府三人执政委员会成员和由总统组织的军事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向福克兰群岛和南乔治亚岛派出特混舰队,一举夺取英国在南大西洋和南极的所有领地。

加尔铁里决定出兵的重要判断依据是,英国就其经济、军事和政治条件而言,都不可能打一场远在万里之外的长期战争。英国与福岛之间远隔重洋,鞭长莫及,出兵不仅劳师费时,而且也将影响北约组织的正常防务,故也许只会毫无实际意义地发发牢骚、出出怨气。在国际方面,加尔铁里认为自己采取亲美立场,足以确保美国人坚持中立而不倒向英方,北约其他国家更不会采取过激反应。

3月下旬,阿根廷海军两支特混舰队开始集结,准备实施“罗萨里奥行动”。其中第40特混舰队(登陆舰队)包括英制42型驱逐舰“圣特里尼达”号(Santisima Trinidad)和“大力神”号(Hercules)、护卫舰“德拉蒙德”号和“格兰维耶”号、潜艇“圣菲”号(Santa Fe,原美潜艇SS339“鲇鱼”号)、坦克登陆舰“圣安东尼奥角”号(Cabo San Antonio,搭载第2海军陆战营)、破冰船“艾里扎海军上将”号(Admirante Irizar)和供应舰“洛斯埃斯塔多斯岛”号(Isla do Los Estados),舰队司令为豪尔赫·阿拉拉海军少将(Jorge Allara)。第20特混舰队(支援舰队)包括航母“五月二十五日”号(Vienticinco de Mayo)、驱逐舰“布埃纳·彼德拉”号(原美舰“波利”号,DD704)、“派准将”号(原美舰“珀金斯”号,DD730)和“塞吉”号(原美舰“汉克”号,DD877)、舰队支援油船“梅达诺萨角”号和拖船“素布拉尔”号。其中“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载有4架S一2“搜索者”反潜机、8架A一4Q“天鹰”攻击机、3架“云雀”直升机和3架“海王”直升机,舰队司令为胡安·隆巴多海军中将(Juan Lombardo)。陆军上将奥斯瓦尔德.力口西亚任战区总指挥。

第40特混舰队的任务是夺取福克兰东岛的斯坦利港,预定占领目标包括皇家海军陆战队兵营、机场和彭布洛克角灯塔,并控制全岛的居民。登陆部队司令卡洛斯·巴瑟海军少将要求尽量避免伤亡和破坏,力争以700人的压倒优势兵力一举制服岛上80名皇家海军陆战队NP8901分队士兵(当时正值人员轮换期,岛上的实际驻军只有40人)。为了保密,登陆作战用的19辆两栖人员登陆车均在夜间隐蔽装船。

3月28日,第40特混舰队和第20特混舰队分别从位于布兰卡湾的贝尔格拉诺港(Puerto Belgrano,阿根廷最大的海军基地)和其南方700多公里的德塞阿多港(Puerto Deseado)出发,当天晚上在福克兰群岛以北450海里(南纬45度45分、西经59度40分)处进入战斗阵位。从“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上起飞的S一2反潜机在东南方向进行250海里半径的反潜巡逻,未发现英国舰艇。3月29日中午,第40特混舰队在航行途中遇到40节大风和巨浪,“艾里扎海军上将”号破冰船上的1架陆军“美洲虎”直升机因捆绑绳索断裂而撞毁。由于暴风的影响,阿特混舰队的航速从14节减到8节,以后又降到6节,直升机和反潜机的搜索行动全部暂停,两栖登陆时间由3月30日推迟到4月2日。

到3月31日中午,第40特混舰队通过电子侦听发现英国驻福克兰群岛总督亨特(Sir Rex Hunt)已经用无线电公开向岛上居民及武装部队颁布进入警备状态的命令,这意味着突然袭击的机会彻底丧失。4月1日黄昏后,阿登陆舰队抵达福克兰外海,21时15分开始上陆行动。在夜色的掩护下,驱逐舰“圣特里尼达”号于斯坦利港以南的亨利埃塔港悄然抛锚,舰上的80名突击队员乘橡皮舟划行500米登岸,随即在政府大楼和皇家海军陆战队兵营外散开,占据有利地形。4月2日0200时,停泊在亨利埃塔港外的“圣菲”号潜艇又派出1O名蛙人保护登陆滩头。登岛的阿根廷人发现,虽然亨特总督已经下达了提高警备级别的命令,但亨利埃塔港和斯坦利港仍然静悄悄地沉睡着,英方既没有派出巡逻部队,也未加强要地的守卫。

4月2日清晨0615分,阿军登陆行动正式开始,“圣安东尼奥角”号坦克登陆舰驶进斯坦利外港,在约克码头卸下了19辆履带式两栖人员登陆车。“圣特里尼达”号舰上人员用高音喇叭向斯坦利港市区喊话,要求岛上军民不要抵抗,然而阿军登陆车一上岸,立即遭到驻岛英军的轻武器射击,阿军马上用75毫米无后坐力炮向港口对面南极考察大楼的楼顶发射空包弹,将英军恐吓出来。随后,两栖车辆开进斯坦利港,与“圣特里尼达”号上派出的突击队员会合,向政府大楼发起进攻,在战斗中,阿军突击队队长吉亚奇诺海军上校阵亡……至4月2日上午0915时,亨特总督宣布投降,下令停止抵抗,几天后他们萋被阿根廷人送到乌拉圭蒙的维地亚,再从那里遣返回国。

在上述战斗的同时,从“艾里扎海军上将”号破冰船上起飞的1架“海王”式直升机把人员和物资运到斯坦利机场,阿军在未遇抵抗的情况下迅速控制该机场,并顺利迎来了阿空军C一130“大力神”运输机于0830运来的增援装备和物资。次日,后续增援部队再次乘C—130抵达福克兰,并分别进驻达尔文、古斯格林和福克斯湾,至此,阿根廷在岛上兵力已迅速增至4,000人。4月3日清晨,A一69型护卫舰“格里柯”号(Guerrico)携带1架“美洲虎”式陆军直升机和2个海军陆战排,与“帕莱索湾”号南极供应舰组成第60特混编队,奉命进占南乔治亚岛。当天上午1100时,帕莱素湾"号上的“云雀"式直升机在南乔治亚最大的居民点格里特维肯(Grytviken)上空侦察预定的机降场,飞行1个小时也未发现。下面有什么动静,于是取消了原定由“格里柯”号进行的牵制炮击。1200时,“美洲虎”将第一批15名海军陆战队运抵该岛,但当该机转运第二批士兵降落时,埋伏在格里特维肯街道内的皇家海军陆战队突然开火并击中直升机,“美洲虎”挣扎飞到南乔治亚岛另一侧后坠落,机上2名陆战队士兵死亡,其余人员被“云雀”直升机救出。与此同时,英国士兵还向靠近港口的“格里柯”号护卫舰发射一枚反坦克火箭弹,击中该舰左舷“飞鱼”导弹发射架,1名阿根廷水兵因此阵亡,阿舰随即以100毫米舰炮向岛上英军还以颜色……经过约20分钟交火,南乔治亚岛上的22名皇家海军陆战队士兵向阿军投降,后于4月20日经乌拉圭回国。

当日,阿政府宣布“收复”福克兰群岛,将其改名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并在4月7日将该岛与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德维奇群岛共同组成阿根廷的“第24个省”,并任命陆军作战部参谋长梅嫩德斯准将(Mario Menendez)为马岛军事长官。

特混舰队洲际奔袭

阿根廷军队占领福克兰群岛的消息于4月2日清晨传回英国,伦敦《每日邮报》连忙撤换日间版常规内容,在头版用两个赫然大字作为社论的标题——“可耻!”。不过,当时大多数英国人并不知道这1个不起眼的群岛在哪里(有些老百姓甚至以为该群岛就在苏格兰沿海),不少军人也要匆忙翻阅地图寻找其位置。所以,很多英国国民对这一消息的反应非常冷静,伦敦这座饱经风雨沧桑的城市既未见到愤怒的示威人群,也未见到高声叫卖号外的报童,与往日唯一不同的是,最时髦的摄政大街和61阅读渔船中只有1艘价值3,600万美元的“大西洋运送者"号被击沉。

弹药和油料是英军最大的两项消耗物品。根据估算,英军从海上和空中运往战区的弹药达2万吨以上,战斗消耗和损失弹药约1.5万吨,日均203吨。为了摧垮阿军士气、减少己方人员损失,英军除了发射上百枚导弹外,还广泛使用火神轰炸机、鹞式战斗机、4.5英寸舰炮、105毫米加农炮和8l毫米迫击炮等轮番轰炸阿军阵地和重要设施,以至原本够用1个月的弹药仅仅l周便消耗光了,英军在古斯格林战斗中甚至面临弹尽的危险境地。为了满足福克兰前线作战的需要,英国国防部甚至动用了原本预定用于北约作战的战略储备。

福克兰战争中海战和空战频繁,消耗大量油料。1艘驱逐舰从英国本土到战区耗油约1,200吨,“猎迷”飞机从阿森松飞到福克兰战区侦察,一共出动150架次,总共耗油8,1OO吨。整个福克兰战役期间,英军每天消耗油料约9,460吨,人均270公斤,相当于朝鲜战争中美军人均18公斤的15倍,特混舰队12艘军用后勤舰船中5艘是油船,在征用、租用的商船中,油船也超过了40%,达21艘。此外特混舰队每天还要消耗2,000吨淡水。

面对如此巨大的物资消耗量,确保运输补给的安全就成了战争中首当其冲的关键问题。英军后勤舰船的吨位占特混舰队的60%,59艘战舰中只有1/3布置在战区,其余2/3都用于后勤舰船的护航和警戒。此外英军还动用空军和民航飞机从本土向阿森松运去了5,500人和6,600吨物资。

英军在保障己方后勤供应的同时,还采取措施切断敌军的后勤供应线。在英国宣布空中封锁之前,阿军使用3架洛克希德L—188“伊莱克特拉”和3架福克F—28运输机向岛上运去了1,500人和500吨物资。在特混舰队的封锁下,福克兰群岛阿根廷守军的海上供应线在5月1日被切断,空中供应线在5月14日被切断,此后阿方只能依靠用小飞机偷渡的方式运去少量弹药和装备,总共大约成功了35次,运去了340人和70吨物资。驻岛守军虽然在斯坦利港的仓库里有储备物资,但未能发放到作战部队手中。阿军在开始时每人每天配给单兵作战口粮一份(2.5公斤),到后期两天才能吃上一顿饭,每人只有6发子弹,许多士兵因缺少衣物和睡具被冻伤。有趣的是,虽然岛上居民饲养有65万只羊,但驻岛阿军宁可自己挨饿也没有随意侵犯老百姓的财产,此举却令某些别国的军事专家扼腕痛惜,直呼阿军指挥官“素质太差”、“不知道就地取食”。

民船的征用

在英国特混舰队中,除了战舰和军用运输船外还包括大量的民船。按照英国的相关法令,国营企业的交通工具在战时可以全部征用,私营运输企业则与国防部签有战时征用合同,其船员合同中也有合同期内必须“前往任何地区服务”的条款,一旦商船被征用则自动归海军指挥,遵守海军纪律。英国商船船长和高级船员素质极高,每两三年都要参加一次为期4周的军事训练,军方还定期收到商船的报告,对各主要商船的位置、航向、装备性能等情况始终心中有数,便于随时调遣。

在福克兰战争期间,英国海军除了动用海军辅助舰船外,还征用或租用了50余万吨的民船,不仅动员船只数量大,而其反映速度之快、动员效率之高,更是异乎寻常。阿根廷军队在福克兰登陆两天之后,即4月4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签署命令,授权政府征用一切商船,当天国防部和贸易部便拟好了一份征用商船的名单,次日特混舰队从朴次茅斯港出发时便有民用油船随行。在随后的1O天内,又有多达40艘的各种商船应征加入舰队的后勤支援行列,有些商船在航行途中接到动员命令后立即就近靠岸卸载,改变航向,驶往指定地点执行任务。例如半岛东方公司的豪华游船“堪培拉”号在4月7日接到动员令时正在英吉利海峡上航行,动员令要求它在48小时内抵达南安普敦港卸下旅客并完成改装,时间相当紧迫,于是改装工作分头在船上和岸上同时进行。船靠岸前即有直升机运送工人到船上测量尺寸,筹划安装直升机起降平台。沃斯珀斯钢铁公司的工人则在岸上加班加点,仅用1天的时间,即将头一天从苏格兰运来的钢板加工成直升机平台组件,并迅速装上驳船运到“堪培拉”号上。到4月9日“堪培拉”号起航时,已经装好了两个直升机平台,但是第三个平台尚未完工,于是一批焊工、扳金工和捻缝工决定留在船上继续工作,直到完成改装任务后才在阿森松岛下船。在改装中,该船还安装了海上补给装置、卫星天线和高频无线电通讯设备,增设了医疗装置,于4月9日搭载第3伞兵营和部分陆战队人员共2,000人准时出航。英国第5步兵旅的3,500人也是在豪华邮船“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号改装的同时陆续上船的。除了海军征用民船外,皇家空军还征用民航飞机向阿森松岛运去了350吨的物资,包括数架直升机。

空中优势

阿根廷本土到福克兰的距离虽然比英国近得多,但是阿军飞机由本土机场到福克兰的距离还是很远的(约500海里),加油机很少,大多数飞机又没有空中加油设备,因此限制了作战半径。有的飞机飞不到战区,有的飞到战区上空只能做一次俯冲,还有的在返回途中因油料耗尽而坠海。“幻影”III在作战时不能打开加力燃烧室,否则回去的油不够“天鹰”在攻击时不能抛弃副油箱,否则回去的油也不够“超级军旗”作战半径太短,不能经常出动,必须伺机到航程够得上时才能出击,大大地限制了战斗机会。这种情况有利于英军争取空中优势,虽然英方的“海鹞"和“鹞”式数量不足,但其卓越的高机动性能迫使阿机不敢与其空战。而且经过空中加油,每架飞机一天最多可以出击五、六次,在整个战争期间仅28架“海鹞”共出击2,376架次(平均每架飞机出击85次左右),累计飞行2,675小时,从而增强了战斗力,取得战区的制空权。

此外,在战争中英军还根据需要对其飞机进行了改装。“鹞”GR3本来是强击机,但在一个星期内就改装为配备AIM一9L“响尾蛇”导弹的战斗机,从而执行防空人物。“海鹞”原先主要用于防空,但也担负了强击和侦察等任务。“猎迷”巡逻机加装了空中加油设备,增大了航程,而其装备的水面搜索雷达又被技术人员装在“海王”直升机上(仅花了11天就完成了调试),从而增强了空中预警力量。英军还把“海盗”式攻击机上的有源干扰装置拆卸安装在“火神”轰炸机上,该型机在对斯坦利机场进行轰炸时用这些装置对机场上的“罗兰”和“豹猫”式防空导弹雷达进行了有效的压制干扰。

由于英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得力,每天开始行动时英军飞机的完好率都达95%以上,出勤率达99%。“大西洋运送者”号沉没时幸存下来的唯一1架“支努干"直升机虽然没有备份零件和地勤支援,但仍在战斗条件下无故障飞行了109小时,有一次竟然空运了8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防空方面的弱点

英国舰队缺乏真正的纵深防空体系,包括空中预警和远程防空战斗机。英国舰队还非常缺乏现代化雷达、目标识别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电子战设备,尤其缺乏干扰导弹的电子设备,也缺乏反导弹武器,对于远距离空中发射的导弹、贴水面飞来的导弹以及低空飞来的飞机没有防御能力,因此英国特混舰队非常需要空中飞机的保护,但是其空中掩护手段却严重不足。由于在福克兰群岛附近没有陆上基地(南乔治亚岛气候恶劣,无法起降飞机,也无机场),英国舰队得不到空军的掩护,而整个特混舰队只有两艘轻型航母,载机数量不会很多。虽然英国大张旗鼓地宣称向南大西洋派去了60架“海鹞”,但阿

方分析最多只有20架(这个判断相当准确,加上后来从阿森松岛运来的14架“海鹞”和8架“鹞”式,英军的战机数量才达到42架),虽然该机性能一流,但数量不足,其外层防空力量很少超过4架“海鹞”,每架只配备2枚空空导弹,而且由于飞行距离较远,它们只能在巡逻区逗留约20分钟,所以英国舰队上空实际上是敞开来准备挨打。这是十分冒险的军事部署,而且也说明了英军轻视阿根廷空军的一面。后来的事态进展表明,英国特混舰队为此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战后更新计划

在总结了福克兰战争的刻lI后,英国海军开始着手进行以下改进项目:一、在42型驱逐舰上增加一座“海标枪”发射架;二、所有战舰都要加装“海狼”导弹,并增加“海狼"的反舰性能;三、加装反导弹的电子干扰设备;四、将现有的21型护卫舰改造为23型,增加6个“海狼”导弹发射架和4个“飞鱼”导弹发射架;五、在现有的和新建的军舰上加装“火神一密集阵"近距防卫系统六、今后军舰全部使用钢建造;七、更换舰载雷达,使之具有更远的探测距离,并采用新的大型拖引阵声纳;八、各舰加装带指引雷达的“厄利孔”防空炮及反潜鱼雷发射管。

福克兰战争结束后,英国海军决定保持随时有两艘航母可以部署出去的状态,为此取消了出售“无敌”号的打算,同时取消了战争爆发前制订的将“勇猛”号和“无恐”两栖攻击舰号按时退役的计划,准备让两舰继续服役到90年代初。为了补充在战争中损失的军舰和其他设备,英国国防部在战后进行了大规模采购活动,包括补充订购2艘42型驱逐舰和5艘22型护卫舰,同时推迟了预定于1985年退役的4艘“罗特赛”级和“女将”级护卫舰的退役时间。空军则采购7架“鹞”式、6架“海王”和8架“支努干”,以补充战争中损失的飞机,同时采购12架F一4J“鬼怪”以取代飞到福克兰驻防的FGR2型“鬼怪”,并对“猎迷"式飞机进行改装,使其可以携带炸弹、“鱼又”反舰导弹和AIM一9L“响尾蛇”导弹。英军采购部门则加快了给部队装备“海上大鸥”导弹、“水下鱼叉”反潜导弹和JP233集束炸弹的步伐。为了完成这些项目,英国需要在1982一1986年间每年增加3%的国防预算。

在福克兰战役中,英军第5步兵旅表现出极高的战斗力和灵活作战能力,为此英国国防部决定将其改造为一支可以进行全球部署的快速反应部队。在该旅原有的3个营和1个工兵支援分队的基础上再增加1个装甲侦察团、1个炮兵团、1个陆军航空兵中队和1个后勤支援分队,并配置了12架“大力神”运输机,从而使该旅具有伞降突击能力。再加上具有两栖作战能力的第3海军陆战旅,英国此后将拥有能够灵活迅速地在北约防务区外对意外事件作出反应和干涉的能力。

三,军事方面的教训

大型化与小型化之争

福克兰战争最显而易见的教训是,制造价格低廉、武器较差的小舰纯属假节约,因为它们很容易被摧毁。战争中4艘英国军舰的沉没就是证明。早在60年代英国建造“利安德"级护卫舰的后续型时,就采用了更省钱的民船设计标准(当时英国国防部估算,如果采用民船标准,利安德级护卫舰的建造费用可从500万英镑可缩减至550万英镑),结果从1969年开工的2l型护卫舰为了节省成本而减少武器配置,为了减轻重量而大量使用熔点只有600度的铝合金结构(钢结构熔点达1,500度)。和平时期的吝啬最后导致的结果便是这些护卫舰在海战中一击便中,一中便沉。美国海军部长小约翰·莱曼在国会听证会上说,如果击中“谢菲尔德号”的那枚导弹击中“新泽西”号战列舰的17英寸装甲,就很可能被弹落到海中。

福克兰战争后,各海军大国的军舰都开始了“大型化"的进程,增大吨位以提高防护能力、加装各种先进武器及电子设备,以至护卫舰的吨位向驱逐舰接近,驱逐舰的吨位向巡洋舰接近。小型航母的缺点也在福克兰海战中表露无遗。由于舰上空间不够,英国两艘航母的飞行甲板上一直堆放着不少炸弹、导弹和油箱,一旦被阿军导弹命中就非常危险。“无敌”号和“竞技神"号在战斗最紧张时总共只载有

30架“海鹞”、“鹞”和大约12架反潜直升机,也就是说总吨位达5万吨的两艘航母所载飞机数量,只有美国海军1艘9万吨级航母载机量的l/3。两者费效比哪个更高一些一目了然,这也正是英国国防部在经过几十年的犹豫不决后终于下决心批准海军建造6万吨级大型航母(CVF项目)的原因。

新瓶与旧酒

福克兰战争前后海军界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就是美国海军4艘巨型战列舰的重新服役。有人认为其服役与福克兰海战教训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配合里根政府的“600艘海军”计划,在航母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提供一个能够发射“战斧”导弹的海上平台。福克兰海战加快了美国海军重新起用这些旧战列舰的步伐,其间隔由两年缩短为一年。重新起用“密苏里”号战列舰的经费提前一年列入1984年预算,重新起用“威斯康星”号的经费被提前两年,列入了1985年预算。它们可以在30分钟内发射803吨的16英寸和5英寸激光制导炮弹,无论在威力还是在射程上都优于英舰的4.5英寸炮弹。

传统武器方面,“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是二战时期的美制巡洋舰,击沉它的却是比它更老(研制于1932年)的美制Mk8直航式鱼雷。在1982年之前,皇家海军最后一次使用这种鱼雷的实战记录是1945年攻击日本重巡洋舰“足柄”号。这种鱼雷几经改进,至今还活跃在很多国家的海军中。与此相同的是,英国海军损失的4艘军舰中有3艘是葬送在阿根廷空军的老式航空炸弹之下。如果阿根廷人的炸弹引信更为可靠,他们可能会获得更大的战果。这些例子表明,只要使用得当,运用于先进平台上的旧式武器仍然能够获得惊人的收获。

另一方面,海军对登陆地区进行的炮火支援逐渐让位于飞机和制导武器,但不能因现代海军舰炮规模与数量的降低而否定炮火的支援作用。二战期间,由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炮火支援舰队是完成两栖登陆任务的重要保证,它们对滩头或纵深目标的打击具有决定性意义。福克兰战争再次说明了海军舰炮火力支援的重大价值,英国17艘驱逐舰和护卫舰的21门舰炮对岸上目标(仓库、阵地、通讯

站)进行了有效的打击,一共发射炮弹7,900发。然而英国舰炮的口径优先,所以其威力和射程受到了限制。上溯到1815年,2艘皇家海军一级战列舰的火力就超过滑铁卢战役中威灵顿公爵麾下联军部队火力的总合。而在1982年,皇家海军水面舰艇每艘仅有1门(部分装备2门)4.5英寸舰炮,仅相当于1辆坦克而已!当时北约和欧盟国家海军装备的舰炮威力及数量与英国差不多,如果它们也面临福克兰式的战争,那么后果实堪忧感只有飞机数量充足并掌握制空权时,才能有效地实施空中支援。对于以突然性为条件的两栖登陆来说,这种条件并不是随时能够取得的,到那时两栖部队唯一可依赖的支援武器就、只有舰载火炮了。因此保留并发展舰炮并不过时,特别是远程的、配置精确制导弹药的舰炮必须得到重视,美国海军在CG(X)和DD(X)项目中已经开始认真考虑此类问题。

防务目标的转换

在英国国防白皮书《福克兰群岛战役经验教训》的第三部分“展望未来”中,英国国防部写道“我们从福克兰群岛战役中学到了许多东西。许多经验教训不是新的,但是并不因此而降低其重要性……我们再次目睹了善于迅速地、富有想象力地对意外事件作出目的明确的部署的价值。武装部队显示了在北约地区以外、在世界的另一端最艰难的环境中作战的能力……我们现在打算增加部队的装备,以提高其激动能力、灵活性和战备状态,准备在北约地区和其他地区作战……”

当然,当时英国最主要的威胁还是苏联及其华约盟国,在1981年英国国防审查白皮书《前进之路》中,规定了英国武装部队的四项主要作战任务:提供一支供北约使用的、独立的战略与战区核部队;保卫联合王国本土向欧洲大陆派遣一支较大的地面和空中力量;在东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部署一支较大的海上力量。福克兰战争结束后,这些任务在英国的防务活动中仍享有优先权,但是英国也开始注意到在北约防务区以外对其利益构成威胁的行动。《前进之路》特别指出英军应“保持单独或与盟国一起进行干涉的能力,以保护我们的国家利益,或对我们的朋友提出的给予帮助的要求做出反应”。正是这种能力在福克兰战役中给世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随着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英国(以及美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受到来自欧洲和俄罗斯方向的大规模战略威胁的程度已经降低,如果类似美国出兵格林纳达或者法国出兵新喀里多尼亚那样的小规模武装行动不考虑在内的话,可以预料今后一段时间里涉及到西方国家的战争将会以两种方式发生一是以美国或北约为主导、因大规模杀伤武器、支持恐怖主义或人道危机等问题对别国展开的战争;二是北约或欧盟的某一国因其利益遭到威胁而独自进行的中等战争。以英国为代表的北约开始反思冷战后期的军事战略,转而追随美国干预其他地区的事务。英国的国防战略重心也从过去的“欧洲大陆战略”转向“海外远征战略”。为使英国的武装力量能够同时应付两场中等规模的武装冲突,英国军队将更多地成为北约和欧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参加到联合军事行动中,减少单独作战的可能。

传统的英国皇家海军从90年代末开始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常规兵力调整,但其效能并未因此而降低,反而有所提高。这一方面是因为英国积极参加北约联合行动,通过联合行动来提高危机反应能力和加强联盟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皇家海军配合美国所进行的“向近海战略转变”的调整,正好与北约海军转向近海作战的战略相适应。人们不久将看到焕然一新的皇家海军在北约和欧盟的武装力量中发挥更

重要的作用。

分享: 分享到微米 分享到新浪Qing
本文标题:英国阿根廷马岛之战-阿根廷的国宝茶:马黛茶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688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