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8-05-13 所属栏目: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一 :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需要多方关注的群体。由于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学校教育措施不到位、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不够等原因,留守儿童出现许多成长问题,诸如学习成绩落后、心理健康存在偏差、道德行为失范、安全保障不到位等。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场所,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二是健全留守儿童制度管理,保障留守儿童校内安全和校外安全;三是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教育合力,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共享教育成果。

“www.61k.com”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对策;成长问题

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农村大量务工人员进入城市谋求生存,致使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如何管理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现状

笔者根据对学校周边留守儿童的走访,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以下方面的成长问题:

(1)学习成绩落后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家庭生活负担加重,绝大部分留守儿童成了家庭劳动力之一,是爷爷奶奶等监护人日常生活、劳动的助手。劳动占用了留守儿童大部分的休闲时间,自然对其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譬如不能按时完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作业等,学习成绩普遍处于班级中下等水平。

(2)心理健康存在偏差

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生活上得不到正常的照顾,情感上也得不到应有的关爱与呵护,致使留守儿童内心情感压抑,不愿意与外界接触,对外界产生抵触情绪,出现性格孤僻、情感自闭的不良性格特征,情况严重者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另一种情况是父母离异的留守儿童,他们内心孤独,出现心理失衡,对学习及班级活动毫无兴趣,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参与集体活动,对生活缺乏耐心与爱心,这类儿童较一般的留守儿童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关注。

(3)道德行为失范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代养人只负责孩子的物质生活,只要孩子吃得饱、穿得暖,他们就认为自己尽到了应有的责任,很少去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缺失亲情,加上教育管理的不到位,留守儿童养成了懒散的生活习惯,出现不讲卫生、乱花钱、顶撞祖辈、不服管理、说谎骗人等不良行为。在校内则表现为与班级同学关系不和,对教师的管教爱理不理,与同学有了矛盾,不通过协商处理、上报班主任等正常调节渠道,而是通过自我行为聚众赌气斗殴,道德行为失范。

(4)安全保障不到位

缺乏父母监管儿童的安全,加上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学生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由于监护人忙于日常劳动,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需要以及学习需求,极易形成管理盲区,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二、留守儿童出现成长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上述留守儿童存在的成长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不难发现,留守儿童出现成长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尤为淡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就笔者所在学校留守儿童监护人及代养人而言,绝大部分是爷爷奶奶、外祖父外祖母,他们一方面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家庭教育常识,只关心孩子的衣食起居,难以完成对孩子的学习的辅导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又过分溺爱孩子,造成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二是父母与留守子女缺乏亲情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放任自流,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无法对孩子进行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三是留守儿童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学校和老师,因此大多数时候监护人与代养人对孩子的学习行为及道德习惯不闻不问。

(2)学校的教育措施不到位

调查发现,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其子女就近入学,学校的教学压力大大增加,出现学生人数多、班额大的现象。教学任务繁重,而教师的精力有限,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难以做到个案观察、个案分析和个案辅导,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无法有针对性地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而家长恰恰看不到学校教育的缺陷所在,以为依赖学校教育和教师教育就行了,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位,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难以有效进行,不能将学生在校表现与家庭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了解甚少,虽然通过家访等渠道与监护人及代养人签订了家校沟通手册,但家访只见学生、不见监护人的情况屡屡出现,家校合作难以实现。

(3)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不够

随着人们经济观念的改变,城乡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在思想深处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校园周边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大量出现,给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这一管理失范的群体带来严重的行为影响和心理干扰。校外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形成了对社会的畸形认识,让他们只看到社会发展的某一个方面,看不到人生成长的全部。

三、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策略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笔者以为,要有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设留守儿童关爱场所

各级政府要下大力气、出硬政策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出台有利于外出打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在农村兴建“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建设“爱心话吧”“爱心书屋”“爱心聊天室”等关爱场所,为留守儿童免费开放,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相关释疑解答活动,聘请专业人员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咨询,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袋。同时,建立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通话快捷地点,不定期让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让留守儿童的情感得到有效的倾诉与分享。

(2)健全留守儿童制度管理

加强对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对留守儿童采取寄宿制管理。针对因特殊情况不能寄宿的留守儿童,学校对其实行跟踪管理。尤其是在城区无住房、租住他人房间的留守儿童,学校要联合当地派出所,与房东和学生监护人签订“四方责任书”,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责,细化分工,对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进行有效监管,加强双休和寒暑假期间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从而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增强留守儿童的生活信心和学习信心。

(3)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教育合力

教育不是单方面做好就行了,而是一个综合施教的过程。因此,多方参与,共同行动,形成社会引导、学校管理、家庭配合的有效教育网络,是加强对留守儿童成长管理的关键。社会方面,以政府为龙头发挥宣传引领、经费保障的作用,为留守儿童提供强有力的活动场所保证;学校方面,以班主任为核心,构建留守儿童教育团队,集思广益,积累教育管理经验,为留守儿童教育发展提供知识、爱心呵护和安全保障;家庭方面,以监护人或代养人为负责人,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保障,同时给予亲情关怀,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安全。只有这样,留守儿童才不会是孤独的群体,才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共享教育成果。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二 : 青少年儿童问题行为及应对(一稿)

青少年儿童问题行为及应对(一稿)

--南平市电视台教育频道青少年心理卫生讲座之十五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年4月12日

第一部分、什么是青少年问题行为

各位家长朋友,青少年朋友,你们好!

上次,我们讲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应对,本期我们讲青少年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应对。这是一个系列讲座,还包括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青少年积极心理的培养等。

问题行为的概念

关于问题行为的本质,一是问题行为不同于成年人行为。它多出现于儿童和青少年中,是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二是儿童的问题行为不同于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破坏性,通常需要法律制裁,而问题行为需要的是成人的教育来解决。三是问题行为不同于变态行为。行为的变态与常态,是从医学角度来考虑的,变态行为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病理症状,往往需要医疗手段来解决,问题行为远没有那么严重,至多处于变态行为发展的初期。当然,行为作为一个连续体,问题行为与犯罪行为和变态行为之间并没有清楚的界限。四是问题行为儿童不同于后进生,前者主要是针对儿童的某一种行为而言的,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并普遍存在于儿童中;后者仅仅针对个别学生或少数儿童而言。除了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之外,优秀生有时也可能发生问题行为。而问题儿童则是对儿童的一种总体评价,他们往往有较多的问题行为。

儿童问题行为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即虽然偏离常态但偏离程度较轻的行为。这些行为问题如得不到及时纠正,任由其发展就有可能形成心理缺陷甚至心理障碍。问题行为又叫做行为问题、不良行为、行为异常、偏差行为,它们还是有程度、纠正者、发生频率是不同的。

“问题行为”和“问题儿童”也是不同的。比如问题行为可以存在于差生身上,也可以存在于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身上。关于问题行为与差生的关系需要辩证地看待,差生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差生仅指学业成就较低的学生,他并不表现出问题行为或是表现出较少的问题行为。广义的差生则指“问题儿童”,他们不仅表现出学业成就不良,而且在道德行为、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多个面综合表现出不良、不妥,甚至是坏的特征,在他的身上则通常表现出更多或是程度更为严重的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包含了三层含义

一是问题行为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不利影响。

二是问题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而不被人们所接受。

三是问题行为或轻度或重度地偏离于同龄人的正常行为。

问题行为的分类

一是学业适应问题:成绩不理想而非由智力因素所造成,往往兼具有情绪上的困扰和行为上的问题。表现为学习困难、注意力异乎寻常不集中、过度活动、控制自己的能力差往往影响课堂秩序。还有考试作弊、不做功课、粗心大意、偷懒、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低成就。这些学业问题多发生于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中,大多数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中的暂时性学业适应不良。

二是情绪等非社会行为问题:表现为情绪不稳、自控力差、反应不适度、不合作、焦虑、孤僻、抑郁、疑病、过分任性、过分冲动、过分依赖、做白日梦、焦虑反应、自恋、自杀行为和人际关系不适应等。

三是品德或反社会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偷窃、经常打架、骂人、经常说谎、拒绝上学、逃学、离家出走、攻击行为、破坏行为、不合作、反抗、不守规律、捣乱、伤害等,往往是男生多于女生。

四是顽固性不良习惯:多与性格发展上的不健全有关。主要表现为吸食拇指、咬指甲、肌肉抽搐、口吃、偏食、尿床、烟瘾、酒瘾、药瘾、性不良适应及其他一些不良习惯。(案例:小陈是一个初中生,他是因为父亲反复进行没有必要的检查,得了强迫症,在我这里心理咨询,才认识我的。他也向我求助,他就是从小喜欢咬指甲,右手指甲咬得只剩一点点,非常难看。上课咬,平时咬,做作业咬,就是睡觉前也需要咬,才能睡好。他也曾经用苦药涂上治疗,没有用。没有少受神经症的父亲辱骂,责怪,越是批评,越是严重。他其实自己也是非常烦恼,希望解决。)

五是青春期问题,常发生在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如吸烟、吸毒、酗酒、少女怀孕、家庭暴力、出走、自杀等。此外,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有些具体的行为表现很难严格归入某一个类别中去,也就是说任何分类都难以涵盖所有具体的问题行为。

根据调查儿童中具有问题行为者比例高达30%。

青少年问题行为是怎样形成的呢?

第一:学生自身方面。他们缺乏科学、远大的理想;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行为没有约束;自我抑制力差,易受外界消极因素的影响;对人、对事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遇事好冲动;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没有兴趣。

第二:家庭方面。一是家长的过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一旦家长满足不了孩子的要求时,孩子就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达到其目的。二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不能针对孩子的过错因势利导,而是一味的以“训、骂、打“解决问题,结果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反而会造成其严重的逆反心理。三是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严重脱节,让孩子放任自流,单亲家庭或父母与孩子不在一起生活的家庭,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或出现的问题行为不能得到家长的及时、正确的指导和纠正,以致造成孩子问题行为的频繁发生;父母感情不和睦等,容易使子女产生焦虑、恐惧、沮丧、怨恨的心理,从而产生反抗违规的行为;父母有不良习惯和嗜好;隔代教育的孩子等。

第三,学校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追求高分数、升学率,忽视了对有问题行为的学生的人格培养,忽略了对学生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一是竞争激烈:分数主义、升学主义、能力分班之弊病等,多数学生生活在焦虑紧张之中。二是课外活动功能不强:没有适当和足够的课外休闲活动,活动场所也缺乏,使学生过多精力无处宣泄,造成三五成群,闲荡冲突,惹事生非。三是学校心理辅导功能未能有效发挥或教师处理学生冲突事件不够圆满妥协妥当。四是师生关系日渐淡薄:师生关系疏远、沟通不足。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地实施辅导,而学生的困扰也无处倾诉。五是同伴团体的影响:结交品行较差的同伴,受到不良影响。(案例:小张是一个高中生,有一些时间,情绪特别低落,学习成绩也是一落千丈,每天弹着他自己喜欢的吉他,非常苦闷,情况严重情况,甚至想自杀。他的父亲带来心理咨询,我详细了解情况以后才知道,他在学校受到老师的不公正的对待,甚至惩罚。他父亲知道这些情况以后,十分惊讶,去学校了解情况以后,才知道。小张的老师是一个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女老师,老师最近失恋了,感情遇到巨大挫折,非常郁闷。她竟然把这样的负面情绪,带到班级,指向了小张,使小张出现问题行为。)

第四,社会方面。文化市场管理不善,不健康的报刊、杂志、音像制品毒害了青少年学生;吃喝、赌博等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结交不良友伴,或受不良组织帮派的牵累;进出不正当场所而沉溺于不当的娱乐;暴力、色情及其他不正当观念和行为的过度渲染,使学生容易受到引诱竞相学习。

大约有59%的心理咨询师采用行为矫正来处理儿童问题行为。在实际生活中,不管是父母,还是教师,在处理儿童问题行为时,也大都有意无意地采用了行为矫正。 

  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

  儿童的问题行为必须引起社会的重视,尤其是教师和家长更应把纠正儿童的问题行为作为己任,不要消极地等待儿童问题行为自动消失,而应积极主动地关心儿童,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

  一是行为干预法

  行为干预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或者显著地减少某些经常出现的不受欢迎的行为。它的原理是人的行为绝大多数是后天习得的,而行为从偶然发生到最终形成的重要条件,是行为结果得到强化的结果,如果某个行为发生后得到了奖励性的刺激,那么这一行为在以后的发生率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如果在这种行为发生后得到一个惩罚性刺激,那么该行为在以后的发生率就会降低,甚至消失。既然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就可以采取恰当的方式强化正性行为,消除不良行为。

干预阶段:一是选择所要矫正的靶行为即治疗目标,如儿童注意力分散,小动作过多,某些冲动行为等。二确立所要达到的“新”目标先从简单、容易的程度开始,一步步慢慢进行,不可操之过急。三是强化,新的目标行为建立以后,为使新的可接受行为能保持下去,要进行适当强化。四是强化物的选择:所给强化物要明确,让问题行为儿童能心领神会,明确理解。

具体的行为干预技术有:链锁技术、渐隐技术、行为强化、消退技术、反应代价、过矫正、厌恶刺激法、负性活动练习、塑造技术、模仿技术、惩罚技术、刺激控制等技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使用。

如消退技术就是对某个行为出现后不再给予任何强化,从而降低该行为的发生率或使其不发生的一种行为干预方法。消退的原理是,如果由于强化而使某特定行为得以发生或发生率得以提高的话,那么完全停止给予这样的强化就可以降低该行为的发生率或使其不再发生。因为学生的问题行为往往是在他周围的人不知不觉地强化下形成并变得根深蒂固的。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大部分人都习惯于对别人的有些异常的行为给予过分的注意。这种注意客观上是一种奖励,使得异常行为得到了强化。(案例:小强是一个独生子,也是一个非常倔强的孩子,在与父母博弈中,父母总是失败、屈服,小小的孩子把父母欺负得无可奈何。他感到不满意时,想需要买东西时,如果不能满足,就在地上打滚,或把头往墙上撞。当他这样做时,其父母赶紧跑过去把他抱住,并答应满足他的要求。于是这个孩子的打滚或撞头的行为就巩固下来。苦闷的对面来到我这里心理咨询,我就采取了消退技术,当孩子打滚或撞头时,人们应不予理睬,而且佯作毫无所知。而当他不打滚或撞头时,却给他必要的注意和关怀,如抚摸、逗乐等。那么打滚或撞头的频率就可能逐渐降到零,小强的不良习惯就逐步消失了。)在学校里,有的学生经常用恶作剧,引起他人哄堂大笑而获得满足。假如他精心设计的恶作剧根本没有任何反响,那么他是不会继续那种徒劳的事情的。

  二是认知干预法

  认知干预认为,认知是客观条件或外部刺激与个体情感和行为的中介因素,是造成个体情感和行为等诸多心理及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解决心理及行为问题就必须以个体的认知,主要是认知方面的偏差和失调为干预的对象和切入口。主要使用在青少年,他们的认知水平比儿童要高。

  一是问题行为的重新界定法。即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问题行为做一种新的界定,把某种往常认为是消极的、不合情理的行为,重新定为积极的、合乎一定情理的行为。如有多动症的儿童,在参加课外活动时将其爱动的行为界定为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行为,并将儿童看作是活泼开朗的性格。二是积极理解问题行为儿童动机法。即对儿童的行为动机想像为并非受到某种不好的、甚至很坏的动机的支配,而是受到正确良好的动机所支配。三是正面理解行为结果法。所谓正面理解行为结果是指对儿童的行为要从积极方面去发现,而不是仅仅着眼于所造成的消极后果,研究它所产生的结果功能。四是行为表现规定法。即允许儿童的问题行为继续存在,但不能再继续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做,必须遵循规定的方式表现行为。五是积极行为评价法。教师选择问题行为儿童身上能进行积极评价的行为、特征进行积极评价,在儿童没有表现出问题行为的情景下继续对儿童进行积极评价,通过改善师生关系来间接地达到纠正儿童问题行为的目的。六是转移视线法。即不再单纯注意儿童所表现出的问题行为,把注意力从不能接受的问题行为转移到导致儿童产生这些问题行为的因素上,通过改变相关因素来促进问题行为的变化。

  三是感觉统合训练法

  感觉统合训练技术的特点是让儿童感觉活动如同游戏,儿童通过自己喜好的游戏活动,使其积郁已久的紧张、攻击、挫折、恐怖、不满等消极情绪得到充分表达,由此儿童也就学会了如何控制和疏导自己的情绪,怎样适合时宜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消极的情绪一旦被宣泄,儿童就有了充分发现自我的良好心境,进而实现自我发展。南平市妇幼保健院就有开展,这里我就不详细讲了。

  

四是家庭治疗

  是指整个家庭为对象而实施的心理治疗,它认为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或某个症状的出现与家庭交往模式、家庭结构有很大关系,治疗时应对围绕症状的家庭交往模式及家庭结构作改变来表达到改变家庭成员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的症状的目的。所以我们常常说,问题行为的儿童,一定有一个问题问题或者问题家庭教育。  

个人的行为影响系统,而系统也影响个人,要改变某种病态的现象或行为,不能单从治疗个别成员着手,而应以家庭系统为其对象,通过改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养育态度以及家庭主要矛盾,建立健康的家庭从而使个别成员所表现的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趋向健康发展。(案例:小石出现了儿童常见的偏食行为,只吃素菜,不吃肉类,有时候只是干吃饭,干脆什么菜也不吃,他的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父母和爷爷奶奶非常着急,因为小石非常瘦,差不多营养不良了。我心理咨询发现问题的根源往往存在于家庭,他的喂养方式不当,过去父母对他爱吃的食物,他开始还是喜欢吃肉,结果让他天天吃、顿顿吃,时间长了孩子就吃腻了,以后看到这种食物就作呕。另外,小石的妈妈,也是一个喜欢在吃饭时好议论,骂人,也是挑剔饭菜质量并有偏食行为。奶奶还是一个佛教徒,天天吃斋,从不吃荤。这样,在家庭中就为小石埋下了偏食行为的根源。探寻到根源后,我就针对幼儿偏食行为进行矫正,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其家庭系统,即改变父母喂养方式及家庭成员本身的不良饮食习惯,从根本上去除导致问题行为产生的根源,半年以后,小石的偏食就明显改善了。)

矫正问题行为过程中的具体措施

第一是家庭方面:家长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家长要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针对孩子的问题行为,要充分发扬民主,使孩子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心悦诚服的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针对孩子的问题行为,要循循善诱,使家庭成为孩子塑造健康人格的乐园,禁止采取简单打骂粗暴方式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往往使问题更加严重复杂。

第二是学校方面:,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和法制观念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举办演讲赛,书法比赛,体操比赛,“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的签字活动,评选“校园十佳文明用语”等活动,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有充分施展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的品格和集体主义情感,同时愉悦他们的身心,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减少其问题行为的发生。三学校要做好“一会”、“二访”、“三挂钩”的工作。“一会”即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二访”即教师家访,家长校访;通过“一会”、“二访”,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行为及时沟通,及时矫正。“三挂钩”即学校与主管部门、派出所要经常联系,及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良好的教育使学生的问题行为及时得到矫正。

第三是社会方面:一要加大力度整治文化市场,清理文化垃圾,让健康、文明、科学的内容,成为学生生活的主旋律,以减少学生问题行为的诱发因素。二要把遏制社会不良风气真正纳入法制化轨道,狠刹吃、喝、赌等歪风,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

第四是学生自身方面:一要从思想上有意识的去接触一些健康、文明的人和事,比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感受时代的脉搏,接受文化的熏陶。二从行动上要制定出相应的计划、措施来改掉自己的不良行为。比如:先确定自己的问题行为,然后将确定的问题行为作为“进攻“的对象,记录问题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次数,同时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经常观察榜样的行为,并模仿榜样的行为去做,再将自己的行为与榜样的行为进行比较,找出差距,进行矫正。这样坚持下去,最终,问题行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而改正。

只要家庭、学校、社会联合起来,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再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就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发生,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第二部分、常见问题行为

我们今天讲解十二种青少年常见行为问题:进食问题、口吃、咬指甲、注意分散、活动过度、说谎、离家出走、做白日梦、逃学、厌学、学习困难、打架破坏、欺负行为、宅童。

一、进食问题

进食问题在儿童期是一类颇受家长及心理咨询师重视的问题。因心理卫生方面问题导致进食问题发生率高达79%,其原因主要是喂养方法不当、过分溺爱、依赖过度、孩子执拗任性、凭兴趣进食、缺乏温暖等。

一是偏食。偏食是指小孩只喜欢吃某些食物,而不吃另一些食物。小儿偏食与家长和周围人的饮食习惯,以及大人日常对食物的评论在小孩心理上留下的好恶印象有关。有的家长自己就有严重的偏食习惯,有些家长只重视给孩子补充蛋白质而忽略其他营养素,有的家长为孩子准备的膳食很单调并多次重复,即便是小孩爱吃的食物,吃得过多,也会产生厌恶感,从而造成偏食。

二是厌食。厌食是食欲抑制的严重形式。儿童厌食的发生与内外环境的影响有关。如正在进食时,发生一些不快的事或听到不愉快的声音,可引起食欲抑制,甚至厌食。最突出的是,在儿童和少年中存在一种严重的以厌食为特征的进食障碍,在临床上称为神经性厌食。这是一类故意节食使体重明显减轻的进食障碍。这种毛病最常发生于青少年女性。起初,患者担心自己身体发胖,有的人身体已明显消瘦时还以为自己太胖,因而主动控制自己的食量,或采取过度运动、引起呕吐、腹泻等方式以减轻体重。严重时可使体重减轻25%以上,最终引起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障碍。尽管本病的确切病因不明,但许多学者认为心理社会文化因素与本病有明显关系。这可能与近几十年来青少年盲目地追求苗条有关。(案例:小燕是一个女高中生,父母走了许多弯路,才找到我心理咨询。因为,她受到同学,媒体的影响,认为苗条就是美,总是认为自己太胖了,她大约170厘米高,过去体重100斤,还是下决心节食减肥。3个月以后,她虽然减肥成功了,体重下降到70斤,她很满意。然而问题却出现了,上课是无精打采,面带菜色。吃一点点东西就呕吐,月经没有了。父母非常着急,先去了医院妇产科看,医生认为不是月经不调。然后去了消化内科看,胃也是没有问题。最后听别人介绍才来心理咨询。初步诊断很明确,就是厌食症。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半年以后恢复不错。)

三是贪食。贪食症是指发作性、不能自控地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这类患者有难以遏止的摄食欲望,每次均大量进食,若得不到进食机会便心慌意乱,坐立不安,诉述强烈的饥饿感。由于能量过剩,患者体态多肥胖。这类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然而也有患者怕自己发胖,常以引吐、导泻或间断进食等方式来消除进食过多引起的肥胖,但往往事与愿违,许多人越禁食,越吃得多,反而越肥胖。

四是异食癖。异食癖是指持续性的咬食非营养性物质,如泥土、污物、石头及纸片等,可导致铅中毒、肠梗阻、肠道寄生虫病等并发症。这类患者常伴有其他形式的精神异常,多见于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肠道寄生虫和微量元素缺乏者也可出现短期异食行为。如有个学生,每天放学回家,总是先抓一把生米在口中咀嚼,吃得津津有味,似乎不吃便周身不适或情绪不安。但过了青春期以后,这种异食行为便可自动消失。

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进食问题,主要还是小时候习惯的养成。

一是愉快地进餐。我们的目的不是强迫孩子去吃饭,而是调动他的胃口,让他想吃东西。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谈论孩子吃饭的问题,无论是恐吓还是鼓励都不好。不要因为他吃得特别多而称赞他,也不要因为他吃得少而显得失望。经过实践锻炼以后,你就能做到不去想孩子吃饭的问题了。这就是真正的进步。当孩子感到没有压力的时候,他就会注意到自己的食欲了。我的建议:“把饭放在孩子面前,什么也不要说。30分钟以后无论他吃了多少,你都把饭撤走,在下顿饭之前不给他吃任何东西。”因为只要孩子饿了,他就会吃东西。但是,父母的态度不能是怒气冲冲的,也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惩罚手段。父母应该表现出心情愉快的样子。也就是说,父母不要对吃饭问题小题大做,也不要担心不已,要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父母应该给孩子准备他最爱吃的东西。要让他在吃饭的时候馋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要吃东西。所以,培养这种进食态度的第一步,就是保证在每个星期内提供孩子最爱吃的食品,同时,尽量让他的饮食保持均衡,不要给他不爱吃的食物。另外就是接受孩子对食物的选择,也许是孩子喜欢什么,就说明缺少什么。

  二是不要给食物划分界限。只要食物对健康有利,就随他的意好了。父母不应该强迫偏食的孩子去“尝一口”他们不爱吃的食物,那是一个巨大的失误。假如他们被迫吃了令他们厌恶的食物,哪怕只是一点点,就会使他们更坚定不吃这种东西的决心,从而减少他们今后喜欢这种食物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这么做还会破坏他们吃饭时的心情,打消他们对其他食物的食欲。另外,永远不要让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去吃上一顿拒绝过的食物,那纯粹是自找麻烦!

  三是每次给孩子吃的东西不要太多。对于那些不好好吃饭的孩子来说,要给他们小份的食物。父母是否应该陪着孩子吃饭呢?我们认为还是孩子自己一个人吃饭比较好,也是一种独立性。

  四是不要引诱、收买或者威胁孩子吃饭。父母决不能用贿赂的方法让孩子吃饭—比如吃一口饭就给他讲一个小故事,或者吃完了菠菜就给他表演一个倒立等。尽管这种做法在当时看来很管用,能让孩子多吃几口饭,但是从长远看,这样做只能使孩子吃饭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这样一来,父母只能在条件上不断加码才能让孩子好好吃饭。结果,孩子吃不了几口饭,就会到把父母累得筋疲力尽。不要让孩子为了长得又高又大,或者为了不生病而吃饭,更不要让他仅仅为了把饭菜吃完而吃饭。如果为了让孩子吃饭而采取用体罚或者剥夺某些权利的手段来威胁他,那就更不应该了。

五是稍微长大以后不喂饭。2岁以上的孩子应该尽早学会自己吃饭。孩子现在还没有自己吃饭的愿望,因为他觉得让人喂饭是理所当然的。对他来说,喂饭是父母对他的关心和爱护的重要表现。如果突然不喂了,就会伤害他的感情,让他感到不满。他很可能会绝食两三天,而父母又不可能在这么长时间里坐视不管。等父母再次喂他吃饭的时候,他就会对父母产生新的怨恨。到了父母再一次想要停止喂饭的时候,孩子就会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父母的弱点。在一两周之内,孩子可能会在某顿饭的时候想自己吃饭,但是在其他时候仍然坚持让你喂他。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要急于求成。就应该想办法让他再饿一点。你可以在三四天之内,把他平时的饭量逐渐减少一半。只要你把问题处理得机智得体,态度友好,就会使孩子感到特别想吃饭,并且会不由自主地自己动起手来。

  六是消除孩子的饮食障碍需要时间和耐心。一旦孩子出现了不好好吃饭的问题就需要用时间和理解来解决。父母会十分着急。只要孩子不想吃东西,父母就很难放松下来。其实,正是他们的担心和催促才是孩子食欲下降的主要原因。即使父母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做法,孩子也要花上好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自己的胃口——他需要机会来慢慢地忘记一切跟吃饭有关的不愉快的记忆。孩子的胃口就像一只老鼠,而父母着急的催促就像猫,猫会把老鼠吓回到洞里。老鼠不会因为猫变换了一种姿态,就变得勇敢起来。猫必须很长时间不管老鼠,老鼠才会再次从洞里钻出来。

二、口吃

口吃病,俗称“结巴”、“结巴嘴”、“结巴子”、“嗑巴”、“大舌头”等。主要表现为说话口吃时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心慌意乱、肌肉痉挛,上气不接下气、脸红脖子粗、喉咙里好象塞着东西,想说的话说不出来,非常吃力,容易紧张、恐惧、激动,产生发音困难、言语重复、中途受阻等现象,说出的话结结巴巴,上句不接下句,前言不搭后语。但口吃患者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口吃,而是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变化不定,但口吃患者自己一个人自言自语及心情轻松愉快地唱歌、唱戏时都不会出现上述口吃现象。人群中发病率为1%,男女之比10:1。

一说到口吃,口吃者立即陷入到恐惧的心理状态之中,并根本不能控制它;对于口吃现象,口吃者的心理过程即认知过程则完全偏离正常人;为了战胜口吃,口吃者逐渐扭曲了自己的性格。如果说正常人的心理状态、认知过程和个性特征之间是互相靠近、互相协调的,那么口吃者的心理状态、认知过程和个性特征之间则是互相分离、互相冲突的。每一次口吃都是三者之间一次剧烈的冲突过程,冲突的结果是三者相互间更大的分离。患有口吃,讲话结结巴巴,想说的话说不出来,是极其痛苦的。这种痛苦只有口吃患者自己最清楚,没有口吃病的人是很难体会的。

口吃的4个表现:

一是难发性口吃:第一个字发不出。

二是连发性口吃:第一个字重复。

三是中阻性口吃:说话途中一个字发不出。

四是重复性口吃:无意义重复发声,重复发出与词句无关的音。

由于决大部分口吃患者,性格胆怯内向,少言寡语,所以人们普通认为口吃是由心理障碍引起的,其实不然,患者往往现有口吃,后有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在某些程度上加重口吃,心理障碍不是导致口吃的决定因素。

口吃患者,双足并拢正立时,仔细观察,几乎每个口吃患者都有双肩高低,双肩高低与胸椎小关节偏位有关,另外,绝大部分口吃患者都是小时侯模仿口吃而致口吃的,胸椎小关节偏位为内在因素,模仿口吃是外在条件,两者同时具备而成口吃,一群小朋友都模仿口吃,为何有些成为口吃,而有些不致口吃的原因何在?

因此,患有口吃不必怕,只要患者积极参加矫正,也将开始人生的新征途。到那时,就能与正常人一样,用精辟流畅的讲演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对答如流的语言求得升学提干的美好前程,用温柔甜美的话语叩开心上人的心扉,用三寸不烂之舌奏响生意场上的凯歌! 

口吃的危害很大

一是影响性格。说话结结巴巴、摇头吐舌,往往易引人取笑,被人歧视。久而久之,口吃者就会因怕说话而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性格也会趋于保守、内向、孤僻等等。

二是影响学习。在学校里,口吃的孩子往往有疑难问、有话难答,难与其他同学合群,无法保持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势必影响学业成绩。

三是影响前途。口吃患者往往讲话词不达意、含糊不请,在升学、高考、提干、征兵面试中过不了关。即使勉强地过了关,以后仍然有比正常人多许多的难关逾越不了,使原有的美好前途大打折扣。

四是影响生活。口吃患者因讲话吞吞吐吐,言不达意,前言不搭后语,有些连打招呼都困难,买东西不能讨价还价,电话不敢接,恋爱不会“谈”。

五是影响声誉。世俗的眼光往往瞧不起口吃患者,不仅口吃患者本人受人轻视,感到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往往连其家人也会不受人敬重。

六是影响后代。患者有口吃,不仅自己痛苦,而且连下一代也可能会因此而被人耻笑和挖苦,还可能会把口吃遗传和感染给下一代,酿成代代遗恨。

总之,口吃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恋爱、家庭等都带来了许多危害和痛苦,而且,据统计,口吃病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曾有过自杀念头,百分之八十以上曾有暴力倾向,若不及时治疗,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心理变态、性格变态、神经病(精神病),甚至会酿成暴力、凶杀和自杀的悲剧,不仅给患者自身,而且给社会带来危害。

预防方法。

对尚未发生口吃儿童的预防:

一是不要让孩子去模仿别人的口吃。口吃患者中有相当部分的人是小时候见人家口吃的样子特别有趣,就学习口吃患者结结巴巴的样子,学久了,自己就成为一个口吃者。因此,家长和老师看到孩子模仿别人的口吃时要马上劝阻。劝阻他们千万不要学习别人的口吃。儿童时期的孩子有一个心理特征就是好模仿。我就遇到一个模仿《黑猫警长》中的口吃者得的,我们许多电影作品就有不少口吃的情景。

二是不要吓唬孩子。口吃患者中有不少人是由于受了惊吓而成为口吃者的。为了杜绝孩子由于受惊吓而成为口吃者,家长千万别吓唬孩子。孩子比较幼小,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惊吓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就是不发生口吃也可能发生其他心理疾病。所以,家长和老师等成人不要用吓唬的手段教育孩子。

三是在孩子偶尔发生口吃而受到伙伴的哄笑时,老师与家长要批评哄笑者,对受哄笑的孩子要及时进行安抚。让他不要在乎伙伴们的哄笑。

对刚有口吃现象的孩子:

一是不要打他、骂他,不要取笑他,更不能学他口吃的样子。打骂、取笑、学他的样子对孩子来说,只会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产生害怕心理,口吃只会越来越严重。正确的态度是对他们的口吃抱无所谓,让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有无数事实证明,当孩子有一些口吃现象,老师与家长应对他们抱有正确的态度,耐心地让他们把话讲完。在他们话讲得流利的时候就鼓励他们,这样不少孩子的口吃现象会慢慢地改掉的。(案例:小朱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他母亲介绍,孩子的语言发展从小就较晚,1岁半以后才开始说话,2岁以后才会讲完整的句子。上学前便有口吃现象,但不严重,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上学之后口吃现象比以前突出了。平时与同学交谈,越着急越说不出话来;遇到集体讨论发言的情况,说上几个字便卡壳,急得满脸通红,嘴唇颤抖。有时还直流口水。不过,在朗读课文或唱歌时并不口吃。孩子的性格较内向,用他母亲的话说,“腼腆得像个姑娘,还有个小性子,为这不少挨他爸爸的打”。小朱的学习成绩尚好,其中数学成绩明显地优于语文成绩。我给他和母亲心理咨询的建议是:一是父母不要对孩子的口吃问题过分着急。要沉住气,耐心地进行指导帮助。二是鼓励孩子树立信心,多讲话,多练习,养成不慌不忙的发音习惯。可利用孩子朗读、唱歌较流利的体验,又有助于良好的发音习惯的迁移。三是与班主任加强联系,引导班集体正确对待同学的言语缺陷,防止讥笑、嘲弄等不良刺激的发生。四是必要时可带孩子参加专业机构举办的口吃训练班。实践证明,在集体场合接受专业矫正训练效果更好。)

如何摆脱口吃这个毛病呢?

1、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2、服从感情的自然,允许口吃的存在。

3、不要有虚荣心,要有最坏的打算,要矫正口吃,除了必要的训练外,去掉心理负担,是最重要的。

4、必须对口吃正确的认识,它有正常和异常之分:平常偶然或习惯性的重复,是正常的口吃现象,不用矫正;当产生了心理负担,就变为异常口吃,需要矫正。

5、多参加集体活动或家庭聚会,适当地发表讲话,勇敢地锻炼自己,不怕别人笑话,有话慢慢说,先想好了再说,不要太着急,次数多了就会恢复正常效果。

6、如果不能见效,可以心理咨询解决。

第三部分

三、咬指甲

咬指甲癖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

一是按情绪需要咬。这类患者咬指甲没有固定的时间段,一旦遇到寂寞、紧张、忧虑等不良情绪时就开咬,他们在情绪好时,十多天甚至一个多月都不咬,当遇到情绪恶劣时,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将十个指头的指甲咬个精光。

二是按时间段咬。这类孩子咬指甲很有规律,比如有些孩子专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咬,有的孩子专在晚自习时咬,有的孩子专在中饭后十分钟以内咬,其它时间一概不咬。

三是按特定环境咬。这类孩子一进入某种特定环境就咬,如晚上看电视时,或上体育课时,或做作业时。如果此时把做作业改为听音乐,孩子会立刻停止咬指甲行为。

四是按特定指甲咬。有些孩子并非十个指头都咬,有的只咬左手,有的专咬右手;有的只咬拇指与食指,有的专咬小指与无名指;有极少数孩子不咬手指甲,却专咬脚趾甲。

我曾治疗过一个孩子,这孩子专咬自已的拇指与中指,孩子每次咬指甲的时间都是在下午5点到5点30分这个时间段,我建议父母发现这一规律后,采取合理措施,此时他也不咬了。

大部份孩子咬下指甲或手皮后,在门齿之间咀嚼几下后又立即吐掉,只有30%的患者将指甲或手皮咽入肚中。

咬指甲的原因

所有行为癖的形成都有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就以咬指甲癖为例,开始,孩子在饥饿、紧张或情绪不佳时,本能的把手指放进嘴里吮吸或啃咬,这时,孩子会感到情绪有点放松,内心能获得一点安定感,于是这种感受和体验便成为一种经验被保留下来,以后一遇饥饿、紧张或情绪不佳,他就会自动地将手指放进嘴里吮吸啃咬,不久,这种现象便成为一种条件反射被保留下来。一旦形成条件反射后,这种行为的发生就无须意识参与,而逐渐发展为“自动化行为”。

“自动化行为”阶段又称为习惯期,这时大部份家长己发现自已的孩子有不良习惯,开始用训斥打骂、限期改正、在手指上涂苦味剂等手段,促使孩子改变不良习惯。可惜的是,家长这些行为恰恰导致孩子更加注意手指甲;同时,孩子这时也已认识到咬指甲习惯不好,越想控制就越发注意手指甲,越注意就越想咬,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精神固着作用”。精神固着的特点是:一旦实施对目标物的啃咬,意识很快进入迷离状态,指甲皮肤被啃咬时所产生的微痛,不断地刺激着患者的痛觉中枢,在迷离的意识下,痛觉中枢让患者感受到的却是一种放松和愉悦的快感。若干次以后,这种放松和愉悦的快感又被当作经验被保留下来,并被不断地强化,患者渐渐地对咬指甲这一行为产生心理依赖,这时又可称为“成瘾期”。(案例:小肖,今年8岁,父母都是医生,可一说起儿子,母亲就烦:“这孩子都8岁了,还总是爱咬指甲。我和他爸对他管得够严了。可他就是不知干净,真要把我给气死!”一问孩子,孩子就很委屈:“家里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动,我只能咬手指甲……”原来,肖肖妈特别爱干净,恨不得家里一尘不染,对孩子,她也是这样的态度。孩子的玩具,不是摆在高架上,就是锁在玻璃橱里,他平时爱玩的塑料积木每次玩过,都要用消毒水泡上好一阵子,弄的肖肖什么都不敢碰,只能把手放进嘴里。孩子的天性是想尝试,然而在家长的管制之下,不敢去探索,在想探索与不能探索之间,就会产生微妙的心理。其实,解决小肖咬指甲的问题,很简单--解放他的手,占用他的手,让所有玩具走出高阁,让他多动手,游戏、玩耍,不让他的手闲着,让他无暇再往嘴里放。)

到了成瘾期阶段,孩子巳不能用意志来控制不良行为,“瘾”一上来就以一种一咬为快的心态将指甲咬个精光,但咬完后又十分后悔,更害怕家长检查,于是自悲、自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始终困扰着孩子的心理,不久孩子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如敏感多疑、孤僻抑郁、偏执冲动、易紧张焦虑等。

咬指甲的危害

一是局部危害:可导致手指头粗短变形,甲床变短损坏,指尖及甲周皮肤常被咬得血肉模糊。

二是全身危害:可并发肠寄生虫病及慢性肠胃炎,由于多种寄生虫反复交替感染,常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发育欠佳。

三、影响性格发展:由于患儿动不动就陶醉在咬指甲的“自体享乐”之中,咬完指甲后又自责懊恼,后悔不己;所以患者的心理状态常处于矛盾纠结之中,导致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顿、学习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根据笔者观察统计,咬指甲癖患儿成年后大多形成性格缺陷和人格障碍,如易紧张焦虑、孤僻抑郁、胆小退缩,或冲动任性、敏感多疑、缺乏自信与毅力;少部份继发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等。

咬指甲的治疗

目前,家长们对孩子咬指甲究竟需要不需要治疗持两种观点,一种是不需要治疗,坏习惯而己,时间长了自然会好;另一种是必须抓紧治疗,因为咬指甲癖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决定孩子咬指甲需不需要治疗的关键,取决于孩子咬指甲的程度。对于那些偶尔咬一下指甲,对甲床没有损害,也无心理依赖的咬指甲者,治不治疗确实无所谓。如一些体育、影视明星在镜头前常摆出咬指甲姿态,其实他们只是习惯动作的自然流露,并无咬指甲的心理依赖。

但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咬指甲程度非常严重,不但咬光了指甲,还咬短了甲床,损害了甲床,指头常被咬得鲜血淋漓、腥臭难闻;这些孩子已经积习成癖,对咬指甲形成严重的心理依赖。其他方面的危害也逐渐体现,如肠胃疾病,口齿变形,身材矮小,第二性征发育迟缓等;心理和性格也出现了变化,如冲动任性、易紧张焦虑、孤僻抑郁、梦魇夜惊、精神萎顿、退缩内向等,这些孩子若不治疗,不但咬指甲行为会伴随终生,而且将导致人格障碍。对于咬指甲癖需不需要治疗的另一个因素,还取决于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关注程度。

孩子咬指甲究竟需不需要治疗,我给家长一个评判标准:如果六个月内仍不能自我控制,而且已累及甲床,使甲床变短,这必须寻求治疗;若因咬指甲导致指头、牙齿变形,家长虽然看不到孩子咬指甲,但指甲就是一直长不出来,这说明已经成瘾,决非一般习惯,此时若不治疗,指望他自我矫正是不可能的,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寻求治疗。

四、注意分散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注意的能力称为注意力。

注意力有四种品质。  

一是注意的广度。就是注意的范围,它是指人们对于所注意的事物在一瞬间内清除地觉察或认识的对象的数量。  

二是注意的稳定性。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比较稳定地把注意集中于某一特定的对象与活动的能力。例如当孩子在看漫画书时,可以连续1小时集中注意力,而对同学的干扰不放在心上。如果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玩游戏,一般就不是多动症。  

三是注意的分配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多种活动时能够把注意力平均分配于活动当中。比如,孩子能够一边看书,一边记录书中的精彩语言。   

四是注意的转移性。是指一个人能够主动地、有目的地及时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者活动调整到另一个对象或者活动。注意力转移的速度是思维灵活性的体现,也是快速加工信息形成判断的基本保证。例如,在孩子看完一个有趣的片子后,让隔壁的姐姐给孩子来讲解数学的解题思路,如果孩子能迅速地把注意力从片子中转到解题当中,孩子的注意转移性就不错。注意力集中和转移注意力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是形成原因  

一是生理原因。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  

二是病理原因。儿童存在轻微脑组织损害、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另外,有听觉或视觉障碍的孩子也会被误以为充耳不闻,不注意听或视若无睹。这些情况需要得到专科医师指导下的治疗才能改善。  

三是环境原因。部分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的食物,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影响专心度。此外,孩子的学习环境混乱、嘈杂、干扰过多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四是家长教育方式。父母教养态度是否一致?是否太宠爱孩子,使孩子缺少行为规范?是否为孩子买过多的玩具或书籍?家庭生活步调是否太快令幼儿不能适应?家里的活动是否太多,无法给孩子提供安静的环境?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积累了不愉快的经验?例如孩子程度跟不上老师家长的要求,孩子注意力不好时大人给予强化等。孩子是否有情绪上的压力?是否过多的批评、数落孩子?  

五是心理原因。为了引起他人注意,得到关注,或者为了逃避父母给予的过重的负担,便下意识地通过一些行为来达到目的。

主要表现。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情况不是很严重的话,家长不要轻易对孩子说他患有什么病。否则,处置不当可能会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  

容易分心:不能专心做一件事,注意力很难集中,做事常有始无终。  

学习困难:上课不专心听讲,易走神,学习成绩不稳定,健忘、厌学,作业、考试中经常因马虎大意而出错。  

活动过多:在任何场合下都无法安静,手脚不停或不断插嘴、干扰大人的活动,平时走路急促,经常无目的乱闯乱跑,不听劝阻。  

冲动任性:情绪不稳定,易变化,常常不假思索就得出结论,行为不顾忌后果。  

自控力差:不遵守规章秩序,不听老师、家长的指示,做事乱无章法,随随便便,一切听之任之,不能与别人很好合作,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

注意力不集中危害

一是人际关系紧张:与同学朋友难以共享物品或依顺序等待,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或打架,出现暴力倾向,难以与同学形成正常的朋友关系;不听从爸爸妈妈或老师的话,通常反复使家长经历挫折与愤怒;轻易打断别人谈话,不加思索的响应;或是无法按照社会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错误理解、轻视或疏忽别人传递讯息的真实含义,致使人缘不佳;很容易被众多新鲜的刺激所吸引,抗诱惑和干扰的能力差,他们往往无法遵守规范和指令,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人际关系的恶化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健康和人格健康,处理不当,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是学校纪律难约束:因缺乏自我抑制能力,各种行为问题会逐渐增加,语言和行为有冲动性,部分儿童具有高攻击性;当受到压力时,会更无法掌控抑制能力,过动行为更加严重;无法同时记住数个指令,思路呈跳跃式,常出现做错或漏掉等情况;上课时小动作多,如玩铅笔,玩橡皮,抠这抠那,玩课本撕书等,易导致课堂上违规、违纪等情形,有旷课,逃学的倾向。

三是学习成绩差:注意力集中时间比其他孩子短,而且容易分心散漫;回答不切实际的答案,无法形容事情的来龙去脉;由于课业内容已提高至相当的水平,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成绩逐渐下滑;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对授课内容一知半解。作业拖沓、学习时易走神、发呆、被无关事情吸引,导致学习费时、效率低下;即使考试前书念得很熟,考试时却会因分神而记不起来或写错等,严重影响学习和考试成绩;办事时总是丢三落四,如经常忘记学习用品放在哪里,学习容易半途而废。

四是自理自立能力差:无法完成有结构性或有目标的活动,如家务、作业等;有时在无特别原因的情况下,会有非常愤怒的倾向;自我整理、打理能力差,常有脏乱现象;缺乏组织能力,无法作好整理、整顿的工作;有些儿童肌肉运动技术发达正常,但在语言能力、画图、使用剪刀等要求协调性的活动较落后;持续睡眠问题(睡眠中时常醒来,不规则的睡眠习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因盲目的玩耍方式或行为在运动和生活中容易受伤。

五是自信心不足:在过重的学业要求与升学的高压力下,注意力不足多动的学生很容易被定位为问题青少年,同时本人也因无法充分地发挥本身的能力,而失去对学业的兴趣;由于自信心不够强,常常会引起各种问题与行为,最后会感到被孤立;因长期地环境不适应与经历挫折,失去自信、感到自卑。

(案例:小寒,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无法安心学习,越是想学习的时候,越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头脑总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怪念头占据着,无法摆脱掉。有时候,脑子里又一片空白,上课老走神,不知道教师都讲了些什么,这种情况已经影响了他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他可能主要是由于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高度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另外,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也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通过进一步的诊断寻找具体原因。我的心理咨询建议:一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因学习负担重,有的学生一到晚上便熬夜,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要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所以,要早睡早起,养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二是学会自我减压。学生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教师、家长的期望又给学生心理加上一道砝码,如果学生再对自己的考试成绩看得很重,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变得疲惫、紧张和焦虑,心理上难得片刻安宁。因此,要学会自我减压,别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三是做些放松训练。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腿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然后,再从右脚到躯干,从左右手到躯干,再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头部、脸部,全部放松。这种放松训练的技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较好掌握。掌握了这种技术,会使小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四是应用报酬效果集中注意力。首先,可以给小学生定个奖赏,作为学习的报酬,这个报酬可以依小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制订。其次,遇到困难内容可让小学生用假想的敌人来处罚和激励自己。五是利用目标明确化集中注意力。将大目标明确化,能够明确目标,从而集中注意力。另外,让小学生把目标用文字或图形来表示也有助于提高注意力。)

给家长的建议

一是家长不要以关心之名总去打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二是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完成作业的期限。  

三是培养孩子对提高专心这种素质的兴趣。主要可以通过让孩子尝甜头、愿景鼓励、奖励措施等方式来增添兴趣,从而提高专心度。比如,当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家长不但要从言语上加以表扬,还可以辅助一些别的奖励。同时,还可以为孩子设定一个假想的竞争对手,提醒他“谁每天晚上只需花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作业,还有时间看动画片什么的”。  

四是培养孩子对提高专心素质的自信。  

五是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四部分

五、活动过度

在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班级,总是有那么几个男孩子,上课时东扭西歪、不时骚扰周围的同学,想方设法引起同学或老师的注意。由于扰乱了课堂秩序,这些孩子常常被同学或老师看作是“没教养、不听话”。事实上,这群孩可能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里是活动过度,不是体育运动过度。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这类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征,以致影响学习。多动症的发病率为3%左右,男孩约为女孩的4-9倍。多动症的表现其核心为自控能力差。

多动症的原因

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脑组织器质性损害;遗传因素;其他因素。近年,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的原因之一。另外,吃了食物中的人工染料,摄入含铅量过度的饮食也会导致多动。在多动症患儿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中所谓的“严格管教者”占62%,放任不管者占4%,过分溺爱者占7%。暴力式的管教,会使患儿症状发展,并增加新的症状,如口吃、挤眉、眨眼。而对患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和过于溺爱等,常可能促使症状出现,或使已有的症状加重。铝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的金属。食铝过多可致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动症患儿应少吃油条,因为制作油条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矾,而明矾的化学成分为硫酸钾铝。因此,吃油条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不利。

儿童多动有以下四种情况:

(案例:小李是小学生,他父母反映在幼儿园时就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上小学以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用笔乱写乱画,小动作不断,一会玩文具,一会咬指甲,一会做鬼脸,老师讲课也常大喊大叫地打断,甚至在课堂上乱跑,不听管教,喜欢晃椅子,经常惹同桌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没有什么效果;课余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如有时接连用头把几个同学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在家里则表现得任性、冲动,遇到想办的事情父母不能满足,便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显得特别充足,对看电视也不很感兴趣,做作业时却少不了边做边玩,注意力难以集中。在生活中几乎做任何事情都杂乱无章,虎头蛇尾。自己房间里的东西乱七八糟,文具课本容易损坏,玩具扔得到处都是等等。小李脑子并不笨,在学习上,有时比一般同学学得还快,就是因为好动分心。他在上课表现为:不能专心听讲,开小差,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学习成绩在中下游。我观察到,小李总是坐立不安,身子一直没有停下过,眼睛也一时看东,一时看西,手也是动动这个动动那个。咨询师还了解到,他的情绪很不稳定,自制力较弱,容易激惹,情绪波动大,易怒、易哭、易冲动,个性倔强,固执,急躁,轻微的刺激即能引起强烈的反应,为一点小事便大吵大闹,甚至打架,伤人,破坏东西,做游戏缺乏耐心,做作业粗枝大叶,课堂捣乱,干扰别人学习等等。)

一是儿童年龄发育的因素;二是脑部器质性疾病的因素;三是智力发育迟滞的儿童;四是患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的儿童。

儿童多动症与以上四种情况不同,它是从幼年起就表现的活动增多、呆不住、注意力容易转移、注意力不持久,不论做游戏、玩玩具,做作业均如此,常常这件事没做完又做另一件,整日忙忙碌碌,但学习、工作效率低,工作、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一般同学只需半小时的作业,多动症的儿童可能花2小时也做不完。他们自控能力差,没有耐心,所以常常违反纪律和游戏中的规则,并常常不受同学们的欢迎。另一类型的多动症儿童的主要表现不是多动,而是“少动”,这一类人是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容易分心,“思想开小差”的结果。比如,在洗脸时突然想其它什么事,洗脸动作就停下来,双手提着毛巾在发呆、课堂上或做作业时也常停止听课和写字表现发呆的样子。因此,他们的行动反而变慢或父母说他们“磨蹭”、“推一推动一动”。正确辨别儿童活动过度与儿童多动症是重要的,由于疾病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就不一样或绝然相反,如患癫痫而表现活动过度的儿童和儿童多动症的儿童治疗上有很大差别,甚至相反。所以,对活动过度的儿童,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当成多动症来治疗。

诊断无“金标准”,症状是关键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发育疾病,在医学诊断上有比较严格的程序,曾有一段时间,“多动症”诊断泛滥,有些地方超过20%的学校儿童被戴上了多动症的帽子。

医生诊断多动症主要是通过量表,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行为》量表中,符合九个项目中的六个以上,要考虑“注意力缺陷”。符合《多动、冲动行为》量表中六项以上,考虑“多动”,如果两个表均符合,就考虑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诊断多动症医生都是根据孩子的症状来确诊。事实上,还要根据父母、老师的观察来判断,比如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就有这些表现;这些问题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游戏、交友和家庭生活;孩子的问题在学校如此,在家庭也是如此;还要看看孩子有没有其他精神方面疾病。孩子突然在某一个时期出现“多动”的症状,是绝不允许诊断为“多动症”的,需要出现持续、长期的症状才能作出诊断。

药物治疗是首选,行为矫正不可少

对于这些患儿,目前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社会心理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很多家长对给孩子服药有抵触情绪。实际上,现在使用非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利他林,药效更为平缓、稳定、持久,服药后孩子的多动、冲动行为可以得到快速缓解,上课也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也能得到提高。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啊:包括自我控制训练、放松训练和支持疗法等,我就不一一介绍。

家长和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明确疾病性质。克服对患儿粗暴、冷淡、歧视的态度。

二是要求适当。一开始对患儿的要求不能与一般孩子一样,只能要求将他们的行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随后再慢慢提高要求。

三是满足患儿的活动需要,对他们过多的精力要给予宣泄的机会。可指导他们参加跑步、踢球等有系统程式的体育训练,同时要劝止一些攻击性行为。

四是做到生活规律化。家长、教师督促患儿遵守作息制度。在儿童吃饭、做作业时,家长要控制环境,不要主动去分散他们的注意,以培养患儿一心不二用的好习惯。

五是提倡“赏识性教育”。温和的赏识性教育比简单粗暴的打骂教育要好得多。对于经常有多动行为的儿童,教师可以在讲课中给予悄悄的提醒,而不是大声的呵斥,对于行为有改善的学生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和奖励。

六是父母要多为孩子安排动静交错的活动,比如打球、下棋等活动相结合,让精力充沛的孩子发挥其活力,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安静活动的时间要求。

六、说谎

说谎行为在青少年中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成人世界中说谎行为或许更为普遍,但由于青少年的思想观念、道德感和行为习惯处于不稳定的发展阶段,他们的早期说谎行为若得不到重视和正确对待,很有可能形成习惯性的说谎行为模式,这显然不是家长们和社会所希望看到的,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的说谎行为更值得家庭和社会的研究。而且,多数家长看待和处理孩子说谎行为的方式很有问题,他们往往严厉惩罚说谎的行为,而不探究说谎的原因,其实孩子说谎一般事出有因,诱使他们说谎的原因才是我们所要面对和解决的,若不加理会,不仅说谎问题不能解决,给孩子带来困扰的深层次问题也会愈加严重。这里对象是“说谎”行为而不是“不诚实”行为,两者之间的差别,一是前者只是指言语,后者的表现形式很多,如偷窃等行为都可以看作是“不诚实”的行为;二是前者描述客观的外在行为,后者带有道德谴责的意味,儿童和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他们的道德感还未完全建立,在日常生活中,说些与事实不符的话,只是行为上的问题,与道德无太大关系,大人们没必要动辄上升到道德和人格层面,事实上家长指责孩子“不诚实”甚至是道德堕落或人格败坏,都无异于给自己的孩子无端的定罪判刑。  

说谎的原因  

(小琴是一个平时少言寡语的小女孩,打扮得很像一个假小子,非常听话,上课从来不讲话,却也从不发言。可是有一段时间,父母发现她竟然接连好几天没做作业,考虑到她性格内向,开始我让她回家补上就行了,老师不批评。可没想到平时那么听话的她竟然只补了一小部分。问她原因,她一句也不回答。我心想:“这孩子怎么了,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应该问问家长怎么回事?”于是让她请家长来一趟,结果等了三天都没来,而且每一天她都会撒一个在我们成人看来十分可笑的谎。事情更严重了,我于是亲自在放学时到校门口请其家长来谈谈。她妈妈到办公室后,我刚跟她妈妈说了一句:“小琴这几天作业一直没有完成。”我话还没说完,她妈妈就冲上前,“啪”地使劲打了小琴一巴掌,自己马上也红了眼眶。)

一、撒谎是青少年遇到了某种难以实现的要求或者困难,不敢去面对现实中对自己不利的局面,如成绩不好,或做错了什么事情,上述案例就是。

二、有的是父母一旦看见孩子撒谎管教的方法不当。另外就是模仿父母说谎。

三、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迫使孩子不得不以撒谎来保护自己。

四、孩子年龄还小,往往认为撒谎会给他们带来好处,而不清楚这样对他以后走入社会、适应社会是非常不利的。

五、是教育的影响。现在许多小学生的“撒谎作文”是撒谎滋生的土壤。

六、儿童认知发展的结果。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来讲,撒谎与其说是反映了儿童的道德问题,不如说是反映了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孩子撒谎时,我们甚至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从谎言中,我们可以见证孩子的认知发展,这说明孩子长大了。儿童不能区分现实与想象,想象极具夸张性,记忆不够准确,。

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开始说谎时,会感到惊奇、失望、生气甚至忧虑--现在就撒谎,以后怎么办?孩子撒谎真的如此可怕吗?其实,撒谎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标志。没有所谓“撒谎的孩子”与“不撒谎的孩子”之分,每一个孩子都会撒谎,而且在孩子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他们撒谎的原因以及水平各不相同。撒谎具有阶段性。因此,对待孩子的撒谎行为,不必着急,对待孩子的撒谎,家长既要高度重视,但也不要过分紧张。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撒谎呢?

说谎的分类

一是防卫性说谎,比例比较大。二是恶作剧性说谎,青少年感到生活很无聊。三是谋利性说谎,编造正当理由从父母那里获得金钱等利益。四是报复性说谎,是为了对别人进行报复而进行的说谎行为。五是幻想性说谎,说谎的内容不一定是恶意的,或者有害的,甚至可能是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表现,需要区别对待。六是表现性说谎,是为了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而进行的说谎行为,动机是吸引别人的注意,在别人面前夸耀,表现自己。

说谎的必要性

当然,科学家发现,儿童说谎情况随年龄增长变化。两岁时,20%的儿童会说谎。3岁时这一数字达到50%,4岁时接近90~,4。12岁时,这一曲线达到顶峰,几乎每个孩子都说谎。16岁时,说谎人数回落到70%。孩童时代撤过谎并不代表今后会成为骗子此外,撒谎技术很高的孩子往往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这样他们才能让自己的谎言听起来可信度高。随着心理逐渐成熟,青少年开始学习成年人,运用“善意的谎言”尽量避免伤害他人感情。孩子成长到7岁后,家长如果没有证据很难辨别出他是否说谎。建议家长必须利用好这段时间,抓住机会适时教育孩子。发现孩子撒谎时,不要打骂他们。应该告诉他们诚实的重要性和撒谎的严重后果。8岁以后这样的机会基本不会再有。学会说谎是儿童智力成长的重要步骤.家长无需过分担心.应抓住时机正确引导。

青少年说谎的心理特征

从心理学理论来分析,说谎的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既要否认事实,又要编造假话,而且装作是真的一样,以图让老师或家长深信不疑。一般说,思维呆板,缺乏应变性和适应性,直爽外露的学生是不易说谎的,即使说了谎也会有破绽,容易被成人识破。怀疑、惊慌的情绪是中学生说谎时常有的表现。有时,青少年说谎还会产生内疚、自责的情感。青少年说谎也会产生一种良好的感受,这种感觉就是自我满足感。

意志薄弱是多数说谎青少年的一个特点。中学生说谎往往因为不敢说出事实,特别是害怕说出事实后的结果,才选择说谎。所以他们通常缺乏毅力来承认错误,不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青少年经常说谎而不改正,时间长了会形成恶习。生活中有的成人,"三天不吹牛,心中就痒痒。"也许在他的学生时代,也是一直有说谎行为的。所以,要引以为戒,如果成了习惯性说谎者,那就更难矫正了。

正确对待孩子的撒谎

一是放宽心胸,平静对待。不要轻易给孩子的行为贴上“撒谎”的标签,也不要动不动就给孩子扣上“说谎的孩子”的帽子,更不要随便就把孩子的撒谎与道德品质联系起来。因为,在更多的情况下,孩子说谎并不是有意为之,也不是道德问题。他们只是偶尔会吹点小牛,做点恶作剧。随着他们生活范围的扩大、生活经验的丰富、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就能够逐渐分清“现实”与“想象”,对事物的描述将更忠实于事物的本质特征,记忆的准确性会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会逐渐增强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同时,在这个与孩子一起成长、重新体验成长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学会分清“现实”与“想象”--如“如果掉到水里去,会把衣服弄湿”和“真正掉到水里去,衣服会湿”是不同的;教给孩子观察事物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会进行分析、比较:让孩子学会一些有效的记忆策略,帮助他们提高记忆的准确性--如“这个玩具是妈妈给你买的吗?你想想,是谁到我们家来带来的礼物?”

二是尊重孩子,接纳孩子。任何孩子都需要家长的尊重和沟通,但并不是任何沟通都是有效的。孩子并不是依靠语言理解世界的.而是依靠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对于说谎的孩子,我们大人会自认为“我很尊重你”,不断地说“只要你说实话,我就不打你骂你”。但孩子说了实话后,妈妈伤心失望的脸色,以后不定时的经常的唠叨,难道还不是一种惩罚吗?

三是正面引导,做好榜样。学前阶段以及学龄期的儿童价值观尚未建立.家长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重视价值观教育,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在家庭中,父母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谎,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因此,当孩子撒谎时,我们先不要生气、指责孩子,首先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孩子为什么撒谎。当我们了解了孩子撒谎的原因之后,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说谎行为,避免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

在分析和引导还在撒谎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认识,从而是非曲直。从这方面看,正确处理撒谎问题,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必须的过程。父母,老师等要借着这个契机正确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第五部分

七、离家出走

在家庭中的某一个成员(通常指青少年)因与其他家庭成员产生矛盾或因其他原因而离开家的一种行为。

对于天底下做父母的来讲,最棘手的事情之一就是遇到孩子离家出走。孩子出走的原因也许单一、也许复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孩子面对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无法解脱,于是一走了之。其实,离家出走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新的挫折和压力,甚至是灾难,但这又是年少无知的孩子不能预测的。所以说,父母应该防患于未然,对有此类想法的孩子采取相应的措施。

离家出走的原因

一是父母严厉,要求高,整天唠叨,三句话不离学习,使孩子产生厌烦心理,想离父母远些。

二是家庭关系不良:父母不和,经常争吵,孩子夹在中间不知所措,有时还会成为出气筒;家庭复杂的结构,各之间的关系不能平衡好;父母对孩子忽视,管教方式简单、粗暴;父母自身人格偏差造成亲子关系异常,如:酗酒、赌博。

三是现实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孩子突然遇到应激性的事情。如:闯了自己认为的大祸,不敢承担责任,而采取逃避的方法。

四是为了证明自己,有些孩子伴随生理上的成熟,想独立,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或寻求刺激和冒险,由于心理上还没长大,经常冲动又缺乏社会经验,易受不良文化和坏人的引诱离家出走。

五是对付家长的手段,有时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不同意,便以离家出走相要挟。(案例:曾经我进行过一次网络心理咨询,一个母亲反映,她的上小学生的儿子就是受到同学的影响,离家出走了。前些时间,她儿子的一个同学,在回家的路上,一个伙伴约他去玩游戏,被他儿子拒绝了,回答伙伴说,如果回家晚了,要被父母骂的。这个伙伴说,不用怕,我们不回家,他们不敢骂,让他们找去吧!就是在这个伙伴的反复鼓动下,一次她稍微批评了儿子,儿子就与那个同学离家出走了,第二天才回来,使她虚惊一场,非常担心以后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六是从社会环境上看,五光十色的市场经济,使有的孩子坐不住了,他们也想到市场上去露一手,心想只要到市场上卖点什么,大把大把的钞票就唾手可得。孩子离家出走下“海”经“商”就是这种心态的反映。另外,坏人的引诱教唆也是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之一。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离家出走

(1)性格内向、不爱交际、自尊心强、学习有压力、成绩不理想并且常常发生忧虑的;

(2)成绩明显落后、不爱学习、对金钱有浓厚兴趣的;

(3)不守纪律、非常任性、对学校和家庭缺少感情的;

(4)已有经常逃学行为的;

(5)沾有赌博、迷恋游戏机、吸烟不良行为的;

(6)有独立性倾向、寻求自由、追求冒险的;

 另外一点要强调的是,早年与父母分离的孩子,更容易发生离家出走行为。分离的焦虑会对孩子心理的发展和感情的培养造成消极影响。因此,父母要尽量亲自照看孩子,在早年使孩子的基本安全感得到满足。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遇到问题不是逃避而会迎接挑战。因为他们内心感觉安全,相信自己可以应付一切心理难题和现实困难。

父母怎么办

一是要及时报案,取得警方的协助!争取第一时间掌握孩子的动态和出走的方向!

二是从自身做起,查找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应该想想要怎样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三是与孩子通过电话、网络等通讯工具及时沟通。尽最大的努力劝服孩子自己回来。建议为孩子配备手机等通信工具。随时掌握孩子的动向。与孩子成为QQ好友,一般出走的孩子都会选择去网吧上网等方式这样可以第一时间与孩子取得联系。

四是如果孩子被坏人拐骗失去了自由,那么要与当地警方积极配合争取早日营救。

五是如果孩子平时的成绩不理想,并有抽烟等恶习千万不能恶语相向,而是要同学校配合,以积极的说服教育为主。这样会从根源上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当孩子离家出走之后,很多父母会抱怨自己命苦,怎么会摊上这样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其实,天底下没有有问题的孩子,有的只是有问题的父母,孩子之所以会离家出走,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不力有关。所以说,想要防微杜渐,父母必须从自身做起。

  一是做父母的要认真研究一下家庭人际关系状况,包括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因为如果人际关系良好,孩子能与父母沟通,他会及时把面对的其他压力告诉家长。家长把握了孩子的心态,就能进行疏导,预防孩子出走。如果家庭人际关系不好,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压力,孩子与家长隔膜,难以了解其他情况。这种状态下,家长要努力做好自家的“减压”工作,坦诚地面对现实,与孩子交谈,让孩子把对家长的不满都说出来。家长冷静思考,该承认自己缺点错误时,要勇敢地承认,向孩子表示歉意。有了交心的基础以后,进一步与孩子沟通,互相谈出面临的问题,再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解决实际问题。(案例:在重点中学上高一的小豪是个学习优秀,上进心强,乐于助人的孩子,然而这个人人称道的好学生,突然有一天,给爸爸留下一封信:“……我很痛苦,自我上高中以来,从没有快乐过。我努力拼搏,想取得好成绩,可是我失败了,失败的阴影时时都在跟随着我,我现在读不进书,注意力老是被一些无关的东西所吸引,害怕上学校,总觉得同学看不起我。……对不起你爸爸,我想离开家自己清净一段时间,请不要找我。”小豪的爸爸着急的头发都掉了很多,急忙动员自己所有亲朋好友出去寻找,终于在自己家不远的游乐场找回了正在发呆的儿子。咨询中我了解到,小豪的父母都是教师,从小对孩子要求很高,懂事的小豪非常努力,是父母的骄傲。到了高手如云的重点中学,他更加刻苦,然而始终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上课时他要求自己专心听讲,努力不让自己分心,然而越想集中注意力,越是适得其反,老师上课的内容根本无法听进去。这种强迫与反强迫的冲突让小豪痛苦不堪。告诉父母,也没有得到理解,于是他想离家出走,想用死来解脱。这些与父母管教过于严厉、苛刻,造成孩子怕做错事而思虑甚多,并形成经常性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父母改变苛刻,学习宽容,关系马上就改善了)

 二是对于已经出走过或有出走念头的孩子,要耐心进行说服教育和分析。出走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家长心里很着急、很痛苦。有志气、有责任心的孩子应该勇于面对现实,正视各种矛盾和压力,与老师沟通,与家长沟通,与同学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信孩子,也让孩子自信,他有能力处理好自己遇到的麻烦。

  三是家长要认真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家庭教育不当,往往是孩子出走的直接导因。很多家长“自居心理”极强,总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是为了孩子好,一贯“理直气壮”,也正是这种“理直气壮”带来了孩子离家出走的苦果。建议这样的家长尽快改变“自居心理”,听听专家、老师和孩子的意见,对自己的做法进行一下反思。家长教育态度、方法的改变,会促使孩子出现接受教育态度的改变,不良的隐患可以消除。(案例:一个马上就要中考的男生,他母亲电话突然来心理咨询,说儿子离家出走了,怎么办?原来,她的儿子学习压力比较大,看《三国演义》放松一下,结果被母亲看到,被母亲大骂,说:如果他不想上学,就离开这个家,跟他父亲一起过,永远不要回来。原来这也是一个离婚的单亲家庭,孩子因为母亲的不理解而痛苦,离家出走了。我告诉她,马上去找孩子,然后向他真诚道歉。然后,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好,学习和休息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后就没有出现离家出走的现象了。)

  四是家长要了解和重视孩子的成人感和自我意识,尊重孩子自主自立、努力成长的意愿。对他们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肯定、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意识到,离家出走并不能解决问题和摆脱困境,还有很多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要让孩子明白,挫折可以使人的心理成熟起来。为了以后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应对挫折,应该多学知识,培养各种生活能力。

  五是建议家长多与教师以及孩子的同学接触。从他们的谈话中,可以知道很多关于自己孩子的情况,有些异常表现也会提早得知,能及时采取措施。家长与老师、孩子同学的接触应自然、坦诚,保证获得信息的真实性。

八、做白日梦

(案例:小力是个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他的脸上总是现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很少和其他同学在一起玩,每次同学们喊他,他都一愣神,好像从很远的太空世界才回来,而且他和你说的话都会让你觉得奇怪,什么“七星怪人”、“太空怪物”……同学们都称他为“幻想家”。一次上课,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读着书,只有他手捧着书眼睛一眨不眨。老师知道他“精神又溜号了”,就喊他的名字,谁知喊了几遍,他才猛然感觉到,像是在梦中惊醒,慢慢腾腾地站起来,木然地望着老师……在老师的一再追问下,他才吞吞吐吐地说:“我想我正在太空中和一群怪物在作战呢!”老师这才明白力力是过度沉溺于幻想之中了。其实力力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是,他整天在无尽的幻想中度过,这直接影响着他的学习和生活。)

白日梦是心理学名词,俗语,比喻不切实际的幻想。研究发现。白日梦是人的本能的休息和放松机制。这就是说,白日梦是健康的、安全的,不需要担忧,更不必有意抑制。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白日梦的大量出现更是正常的。只有在白日梦严重干扰日常实际生活时,才需要寻求治疗。

幻想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心理活动,心理学把幻想定义为与生活愿望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像。幻想有积极与消极两种,积极的幻想,并且在行动的,又称理想;消极的幻想是受不正确思想指导,其内容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所以又叫空想。如果内容是荒谬的,并且坚信不疑,那就是妄想。有时,白日梦可以推动人们追求某种目标。若是白日梦代替了有意义的行动,就会成为逃避现实的手段,可能成为心理变态的征兆。

当然,白日梦也是有一定好处的。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它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幻想是创造想像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个人愿望或社会需要而引起,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想像。积极的、符合现实生活发展规律的幻想,反映了人们美好的理想境界,往往是人的正确思想行为的先行。艺术幻想是一种创作手段,是作家不满足于模仿现实的本来形态,而按自己的需要来虚构形象的一种创作方法。它植根于生活,往往又对生活作夸张的叙述和描绘而达到一种升华,因而幻想中的事物比真实情况下的更活跃,更富色彩。童话中充满丰富的诗意的幻想,作家利用幻想手段作折光的反射,借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表达对真、假、善、恶、美、丑的审美评价。一定程度的白日梦,可以激发潜能,产生想象力。

白日梦的形成原因

一是疾病因素。  

二是工作生活单调重复、枯燥。  

三是对当前所做事情不感兴趣。  

四是正在从事的活动不需要太多的脑力支持。如果这时候没有明确目标,脑力资源可以释放,形成白日梦。如走路、因病卧床等。  

五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书籍、影视等。或者一些能引起情绪大幅波动的事情,如批评、受欺负、恋人或家庭成员的矛盾等。一些孩子沉迷于各类动画片,这些动画片大都富于想像夸张,脱离现实生活,因而孩子想像的世界也严重脱离社会实际,使孩子们产生了乐于幻想的习惯。  

六是自身修养。自控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等。对学习工作生活的规划能力与白日梦频率成反比。一些孩子性格孤僻内向,愿意躲进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障碍的孩子,在幻想中能够得到精神上轻松愉快的满足。这样的孩子整天生活在一个极度的幻想世界中,严重背离了社会生活,因而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  

七是对社会或生活的不满。  

八是药物影响。  

人们一般都比较关注白日梦的危害。认为那纯粹是浪费时间。

如何引导孩子走出过度的幻想

一、让孩子走进现实生活中来。孩子的生活空间很小,小学生整天都是学校、家庭。我们应该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学校中接近小伙伴,和小伙伴游戏,让他们接触大自然,感受现实生活的美丽,让他们热爱生活,使他们的心理活动更多指向现实生活。

二、把现实与幻想合理统一。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障碍,借助幻想能解气和自我满足一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用幻想世界代替现实世界那就有问题了。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把他们的幻想与现实结合起来,让他们认清现实与幻想。

三、发挥孩子的幻想才能。幻想是创造性想像的基础,喜爱幻想的孩子想像力丰富,情感丰富,甚至多愁善感,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和发挥这些想像,让他们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案例:一位注意观察的母亲说:“白日梦”总是让我9岁的儿子思想碰出火花,培养他的创造力。我总是让他在上床前,有一段他自己的放松时间。有时候他会在头脑中构想一个场景,第二天到学校,他就组织小朋友玩他设计出的游戏。)

四、充实孩子生活。孩子喜爱幻想是因为他有空余的空间,我们要让他的生活变得充实,使他们没有时间去幻想。如,对那些性格孤僻的孩子应当采取措施,不让他们单独处在一处。让他们和小伙伴游戏、踢球,鼓励他们有一些业余爱好,或者干脆让他们做一些家务,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五、时刻关注孩子。对于这类孩子,家长和老师要时刻关注他们在课堂上是否注意听讲,做作业是否思想开小差,作业效率低下等问题。老师家长应该及时督促并采取一些方法进行训练,如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等。只有这样才能扭转孩子过度幻想的局面。

第六部分

九、逃学

逃学旷课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病理现象”,其结果往往导致辍学,并常常同违法犯罪行为紧密相连。多次逃学的学生可能会养成习惯性逃学,与集体相隔疏远,对老师和同学相抵触。逃学也为学生产生不良行为提供了机会,因为这种学生正是坏人教唆犯罪的对象。孩子逃学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从品德方面说,是公开违犯校纪校规;从学习方面说,是放弃学生的重要职责--学习。有的在街上闲逛,有的去玩感兴趣的东西(如游戏机等),有的可能离家出走,有的想放弃学习出去打工。实际上,这些孩子的处境十分难受,既可气,又可怜。

调查显示,初中生“有时”或“经常”产生逃学念头的5%,高中生为27%。承认有过逃学经历的初中生占4%,高中生为16%,年级越高所占比例越大。

逃学的原因

据调查,逃学的学生有34%是到网吧聊天、玩电脑游戏;11%是与朋友在一块玩;14%的学生是一个人在外闲逛。只有10%的学生是待在家里。这对我们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敲起了警钟。当问及“导致学生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回答“学习压力太大”的有37%、“与父母的矛盾导致”的有35%、被老师批评的有9%、校外朋友影响的有6%。看来学习上的压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是导致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

(案例:高考前尖子生当起“逃兵”,去年高考前,我接诊了一名典型的“心病”好学生。在一所重点高中上高三的小范是个尖子生,还被学校推荐保送到某大学,可是小范认为凭自己的成绩应该能考上更好的大学,所以放弃了这个保送名额。听说小范的决定后,老师和家长都感到不解:“这所学校也是名校,再说你平时成绩再好也不敢保证高考不出意外啊?”小范听了这话后,心里后悔极了。我给这个学生做心理治疗的时候,他告诉我,那些日子他连做梦都梦到自己考砸了。在这种压力下,小范对上学产生了恐惧,频繁逃学,并在高考前三天作出“不参加考试”的决定。幸好高考前两天,我作为心理咨询师介入,小范终于重新鼓起勇气参加了高考,最终他的分数还是不错的。)他就是因为学习压力,导致的逃学。

如何防止学生逃学

学习上的压力,不外乎来自两个方面,从学校来看,学校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导致学生超负荷,无休止地上课、补课、考试,教材太难,作业太多,缺少文体活动,学习成了苦差事;从家庭来看,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只关注子女的考试分数,不体谅他们学习过程的艰苦,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我提醒中学生家长:必须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活动时间,多与学校沟通,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有逃学现象,就应该及时加以疏导和控制。而作为学校特别是班主任,要多与家长联系,要把学校的教学活动时间 及时告诉家长;发现学生没有到校,更应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心理调适和行为控制。  

心理咨询师建议,学校在注意教育模式转变的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心理、人格得以正常发展。要把“正确应对学习压力”作为经常性的教育和训练的内容。据专家介绍,南京市近百所心理教育实验学校,由于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这些学校的学生基本没有出现长时间逃学和离家出走的现象。  

中学生与自己的父母发生矛盾,甚至激化导致离家出走,这大部分与亲子之间存在代沟以及父母采用不当的家教方式有关。亲子之间如能沟通,就会互说各自的喜怒哀乐,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可以获得彼此的关怀和帮助,从而减少彼此之间的烦恼和痛苦。这对于身心迅速发展的中学生来说,必将有利于他们去战胜困难,探索人生和未来。  

老师与家长要经常提醒学生在遇到困难,或者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应该学会与老师、与家长和同学们沟通,学会像成年人一样交谈、交流,通过思想上的沟通,把问题解决。专家提醒学校与家庭,要给孩子补上“学会求助”这一课,在心理上失去平衡的时候,能及时寻求有效的帮助。

家长的应对措施:

一、承认自己在教育上有失误,没有下功夫从小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教育态度、方法生硬。家长应该在自我反省基础上跟孩子倾心交谈两三次,检讨自己的缺点,听听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跟孩子一起下决心,一点一点赶上去。家长千万不能重复过去那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也不能放弃教育的责任。家长的态度是孩子转变的重要因素。

二、向老师请教,跟孩子讨论,分析孩子的主要问题在哪里,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要一科一科分析,学习最差的科目的学习态度、方法、学习具体内容仔细分析,问题找得越准越好。

三、跟学习好的孩子“结对子”。要跟老师商量,选择与自己孩子有交往基础、能帮助人的学生做小老师。必要时,带孩子到对方家里去向对方的家长郑重作出表示。为了不给“对子”增添太多负担,对自己的孩子要有具体要求,如“自己先看,不懂再问”,“自己先做,哪里不会再问”,“课前预习,找出难点,上课专心听讲”等,孩子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光依赖别人肯定不行。

四、请家庭教师。孩子有几科学不好,先突破一科、两科。跟老师商量,请一位家庭教师利用双休日给孩子补课。要请比较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师前,孩子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有依赖心理。要调整好孩子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五、家长跟孩子共同学习。有的孩子厌学与家长的不爱求知有关。这些家长应该转变思想认识,认真学点东西,学孩子的功课或者另外学习某一门知识。家长与孩子安排共同的学习时间,有互相监督检查的措施。

六、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孩子出现旷课、逃学现象以后,要经常与班主任保持联系。一方面,根据孩子的特点,请老师在班上给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任务,使孩子改变不利的角色地位;可以准备一个家校联系本,由孩子、家长、老师共同写联系内容。建议以孩子写为主,像日记一样,老师和家长写些分析、表扬、建议的内容。小学生应天天写,中学生可以一周写二三次。

七、如果有几个孩子群伙旷课、逃学,应几位家长联合起来共同商讨对策,跟班主任一起研究帮助措施。比如共同请家庭教师,订互相促进计划,共同进行文体活动,成立“争气小组”等,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当家长诚恳地多次找老师商讨对策时,老师也会在校内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孩子进步。不过,应该想到,孩子的学习不是一下子能上去的,要有耐心,要不怕反复。家长如果信心不足,或者采取放弃态度,那孩子就有可能破罐破摔了。

有一点应该强调,对厌学的孩子,切不可批字当头,罚字当头。要实事求是地看到孩子的优点和微小进步,及时给以肯定,使孩子有成功的感受,逐步提高自信心,由“厌学”变成“喜学”,旷课、逃学的问题就会解决。

有时,学校为了严肃校纪,对屡次旷课、逃学的学生给以必要的处理,家长应配合学校,抓住机会做思想教育工作,让孩子下定决心,有一个新的开始。个别孩子旷课、逃学,是受不良分子引诱、胁迫所致。这种情况,应及时与校方、治安机构联系,采取有效的措施。家长不宜盲目行动,避免孩子受到伤害。

家庭、学校、社会、现实、未来、前途,方方面面的压力接踵而至,影响着孩子,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心理的压力,不亚于父母,不亚于老师,而父母老师们可了解孩子内心的苦闷,理解他们空虚而无奈的灵魂?

因为工作,父母没有理解;因为顾着成绩,学校没有理解;因为偏面的眼光,社会没有理解;因为固有的模式,国家没有理解。

于是孩子走进了网瘾、撒谎、抽烟、喝酒、打架、厌学、逃学、早恋、叛逆、离家出走、混社会、夜不归宿、抑郁、自闭、轻生、心理障碍等狭窄的胡同,错误的道路,迷失了方向。

而面对迷失方向的孩子,家长手足无措,以错误的方式教导孩子,或严厉斥责,或粗暴打骂,或置之不管,导致孩子离正确的道路越走越远,陷入迷区越陷越深。孩子迷失方向,家长如何引导他们回归正确的道路?

十、厌学

厌学就是讨厌学习,具体来说,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具体表现是学习效率低下,尽管有时候用功了,但效果不佳,并且感到学习非常枯燥,毫无兴趣。如果家长不督促,很少主动学习,不会主动的去涉及其他学习内容、一学习就觉得疲劳、要完成某一学习任务,需要家长用物质激励、常常幻想,自己有多成功、有不明白的问题时,很少去弄明白到底是为什么、花在电视、电脑和娱乐上的时间比学习时间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不会提前做计划等。有的甚至一提到学习就头疼。,厌学可以划分为轻度厌学、中度厌学、重度厌学。轻者,表现对上学不感兴趣,但迫于家庭或外界压力又不得不走进学校。在校学习状态消极,学习效率低下。重者,可能会从心底产生对上学和学习的厌恶情绪,最终可能会选择退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

厌学症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由于自身比较懒惰,怕苦怕累,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苦很累并且很乏味的事情。有些同学对学习毫无兴趣,一看到书本就头痛,总想找机会逃避学习。

  2.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基础知识差,学习跟不上。他们上课时听得一知半解,课后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无从下手,长期如此,他们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因而产生厌学情绪。

  3.失去信心。有些同学在学习上已经付出了较大努力,可每次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此时这些同学就会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甚至开始厌倦学习。

  4.没有目标。不少同学都不知道自己将来到底想干什么,他们的人生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因此他们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往往会选择放弃,平时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来。

二、外在因素

  1.外界诱惑。主要是受校外玩乐场所的影响,如电子游戏机室、网吧等。

  2.父母强制、逼迫子女学习,或过分地宠爱子女,都有可能影响中学生们对待学习的态度。

3.学业繁重。“题海战术”的畅行,加上参加不少的补习班,学生每天都沉浸在无休止的学习中,而没有适当的时间放松,使得很多同学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倦心理。

(案例:陈女士说,她的儿子上小学时成绩一直是中上等,上实验班之后却成了“垫底儿”,学习成绩差,老师不喜欢,自尊心严重受挫,努力很多次又不成功,最后终于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破罐子破摔”。厌学的孩子,一般很少自己来心理咨询的。)

(案例:小雨是一个15岁的男孩,在同龄人为了升学而拼搏努力时,他却已经在家待了一年多的时间。小学时,博雨是个人见人夸的好学生。由于父母工作忙,博雨经常要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那时的博雨成绩优秀,而且特别懂事,父母都为有这样的好儿子而深感骄傲。升上初中以后,博雨就读于一所市重点中学,学习难度加大,环境的变更等等,对博雨产生了很大影响,开始时博雨还能努力适应。第一次期中考试之后,博雨的成绩不够理想,导致他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博雨开始变得不爱说话,缺乏自信,上学对他来说渐渐成为了一种负担。这时,博雨的父母依旧忙于工作,除了在生活上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外,还总向他强调他们对他的学习没有要求;市重点中学中优秀学生很多,处于中等的博雨也没有引起老师足够的重视。随着期末的临近,博雨的心事越来越重,终于有一天,博雨再也承受不住,痛哭流涕着对妈妈说再也不想上学了。惊慌失措的妈妈也没了主意,只是觉得儿子太可怜了,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此后,博雨父母对博雨的关爱大大增多,但无论父母怎么做工作,博雨就是再也不去上学了。)

  我们可以看到,小雨一是是缺乏足够的学习动机。小学时,小雨是为了做父母的好儿子而学习,然而,优异的表现却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注与鼓励,反倒是休学后,小雨获得了父母的关爱。因此,小雨习得了好好学习父母会忽视自己,不去上学反而能得到父母的关心,这大大降低了他的学习动机。二是家庭教育方式的偏颇。本案例中,小雨的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对博雨无微不至,甚至达到了溺爱的程度,而对小雨的心理需求几乎是完全忽视。小雨提出休学,父母又开始了无条件的支持,期间虽然也做过小雨的工作,但都是不了了之,这不仅是让小雨在休学这件事上得到了正强化,也是父母过度保护的一种表现。在对待小雨上,父母先忽视后过度保护,这也是小雨厌学的重要原因。三是现行教育体制对成绩的关注,老师的忽视也对小雨产生了不良影响,使他越来越不爱学习。

家长如何应对厌学

一是改善环境,愉悦心情。首先就必须要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同学们可以请老师和家长配合,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消除自己因学习成绩不好而产生的不好感觉。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在学习上的苦恼,多替他分忧,多给他支持,而非轻易地下定义,说他笨或懒。特别是不能让他和其他亲戚家优秀的孩子比。  

二是改变观念,接受自我。厌学的同学要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同学们要学会发现自己优点和好的方面,并适当地给自己一些肯定,认识到自己是能够学习好的。

  三是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要尽量创造条件,参与各种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并从中品味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可以与孩子分享父母工作或创业的酸甜苦辣,这也是促成孩子成长的重要手段。我过去有一个朋友,她教育孩子上学,就是与父母一样,上学就是上班。

  四是严格要求,增强自控能力。当厌学的情绪一开始出现,同学们千万不能自暴自弃,任由自己放弃在学习上的种种努力。有时候,同学们应该强制自己端正学习态度,激起自己内心深处发奋进取的欲望。

  五是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要认清所有的题目的变化都是源于基础知识,把学习重点转移到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来。

  六是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因师生关系紧张而产生厌学情绪的同学不在少数,这些同学平时应多与老师沟通、请教,尽量与老师建立一个平等、融洽的关系。

  七是要有适当的学习目标。厌学的同学要给自己定一个适当的学习目标,刚开始目标不要过高,过高的目标容易使自己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当然,目标太低则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所以,同学们确立学习目标必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

  八是进行正确的归因。合理的归因可以提高自信与坚持性,而错误的归因会增加自卑和自弃等不良情绪。有些厌学的同学就是因为不能正确地寻找自己学习失败的原因而对学习产生厌倦感的。

老师和学校的干预

一是倾注爱心,与学生亲和。

二是调适负担,为学生减压。

三是优化过程,引学生兴趣。

第七部分

十一、学习困难

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因此,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各个环节:教师、学生、家庭、社会环境等都对学习及其过程有影响。就学生而言,主要是学习能力问题,即对知识的理解、组织、贮存及回忆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当儿童在获得知识上发生困难时,统称为“学习问题”。一般分为二类:一类为普遍性无能,即精神发育迟缓引起者;二类指特殊性学习不能,是指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儿童在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学习成绩与其智力水平所能期望的成绩相比显著落后。

学习困难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案例:学生小徐,是初二学生,学习成绩差,平时爱玩,上课不认真听讲,自习小动作不断,搅得四邻难安,课后不做作业,对学习漠不关心,并时常伴有不良行为发生,对教师的管理还时常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反映,该生家庭经济条件很好,是独生子,父母对其期望值很高,其智力水平不错,有一定学习能力,但教师和家长多次说服教育、引导,均不见效。家长说他在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时,学习成绩还不错,从下学期开始,由于中途换了班主任,又加上他交往了几位不爱学习的同学,管理未跟上,成绩开始下降。从那以后,老师对他经常批评、罚站,孩子也经常不听话,甚至违纪,教师就时常将其赶出教室,我们作家长的也经常被叫到学校。由于自己平时工作很忙,一听说孩子不学习,还违纪,就挺生气,认为这孩子真不给父母争气,回家后,我们不是责怪就是打骂,反正没给孩子好脸看。无论我们怎么说,怎么管,这孩子就是没长进,我们家长也实在拿他没办法。五年级升学考试时,成绩在全班倒数。上初中后,由于基础差,再加上孩子原来养成的不良习惯,学习一直跟不上,还经常违反纪律,也给老师找了不少的麻烦。对该生的教育,家长和教师都感到十分头疼。家长出于无奈,才找到学校,并请求我给想想办法。)

一是脑功能异常。如遗传因素、妊娠因素、疾病因素。

  二是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及着色剂酒石黄偶可引起多动。

  三是心理因素。父母及学校对儿童要求过高或相互矛盾可造成小儿心理上的冲突,另外就是教育方法不当。儿童学习上的紧张情绪、怕失败以及完成学业的强迫性愿望等可使儿童在心理上产生焦虑、紧张、阻滞、不感兴趣等。久而久之,孩子会感到学习太苦,没有意思,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四是环境因素。父母对儿童学习漠不关心;或因暂时学习成绩不好受歧视,打骂;或性别歧视;或父母酗酒、家庭磨擦、父母离异;或父母的其它不良榜样等都可造成小儿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及缺乏安全感。父母的教育水平及其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也直接影响着小儿的精神状态。以上诸多因素影响着儿童学习潜力的发挥,从而造成学习问题。有的家庭整日在嘈杂的麻将声中,有的家庭整日大声争吵,使孩子无法安心学习。还有些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学生攀比,长此以往,孩子不但没有激发起上进心,而且连自尊心也丧失了,导致学习困难。家长的表率对儿童的影响也较大,若父母有“读书无用论”等观点,也易影响孩子学习。意外事件的发生无法避免,正确处理非常重要,否则孩子的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学习。

  五是身体疾患。有的孩子体弱多病,经常缺课,跟不上紧张的学习。有的孩子身患不易发现的慢性病和先天性疾病,对他们给予健康儿童一样的要求,自然会导致学习困难。

具体表现。

学习困难是学龄儿童的一种常见问题,发生率达到10%,以小学2—3年级病发率最高,男孩多于女孩。

特殊性学习不能,根据美国教育部门的定义主要指儿童在有关理解或应用语言(口语或书写文字)的基本心理方面存在一种或多种障碍,其可表现在倾听,思考、讲述、诵读、书写、拼音及数学演算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因而学习不能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一是语言表达困难(听、说困难);二是语言书写困难(读写困难);三是数学学习困难;四是推理困难(思维和概括困难)。不包括由于视力、听力或运动障碍、智力迟缓、情绪紊乱或环境不利等引起的学习问题。

除上述表现外,学习不能患儿尚有以下表现或缺陷。一是视觉-空间障碍;二是听觉功能;三是知觉转换障碍;四是多动性行为与注意力分散,此为学习不能患儿经常伴随的行为障碍。对于多动尚无确切的定义。有人建议多动的标准是:在需要保持秩序的场所如教室或饭桌上,做出无秩序的行为。但困难的是很难在正常与不正常之间划个界限。另外,并非所有患儿都伴多动;相反,也不是所有多动患儿都有学习不能。这两种情况都可单独存在,也可并存,且可相互影响。注意力分散是学习不能的另一行为障碍。由于上课听不懂,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于是小动作丛生,注意力不集中,致使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五是精细运动障碍,有些患儿有精细动作方面的障碍,表现为写字与绘画能力差,动作笨拙,鞋带系不好,扣不好纽扣等。六是其他,尚有不少儿童伴有情绪障碍(易冲动、孤癖等)、社会适应不良等。且左利手或双利手较一般儿童多见。

诊断方法。

一是了解病史。

  二是进行检查。

  心理测试是重要检查。一般智力测试最常用的是WISC-R,在学习不能患儿,IQ应在70分以上(如小于70分则为智能低下引起的普遍性学习不能)。学习成就测验,学习困难患儿其总体智力水平正常,而学业成绩较差(特别是读、写、计算)。判断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视觉-空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运动的计划与执行。

  鉴于目前尚无学习困难的诊断标准,以下几条仅供参考。

  1.智力检查结果正常,IQ>70分。

  2.与其他儿童有等同的学习机会,不是被剥夺了学习机会的儿童。

  3.儿童在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学业成绩与其智力水平之间存在着严重差异,在排除了年龄因素和以前的教育经历的影响之外,目前成绩下降到低于儿童期望成绩的50%。

  4.其学习成绩与其智力水平相比低两个年级(或30个月)。可暂用年级考试成绩,在所属地区统一考虑成绩通常不及格。

  5.经检查,排除了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以及精神疾患(如儿童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所造成的学习困难;也不包括由于视、听及运动障碍、情绪紊乱或环境不利等引起的学习问题。

  如具备3或4中的一条再加上其他各项即可考虑诊断。

  当学习困难的诊断成立后,需进一步确认学习困难的性质,并判断哪方面功能有缺陷,以便指导治疗。如有可能,寻其致病的原因。

  

防治方法。

发现心理因素引起占93%,而智力及特殊性发育障碍造成仅占7%。因此,家长如发现孩子学习跟不上,不要一味责骂,而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学习不能的治疗,常较困难,见效慢。有些儿童待发育成熟后,症状可能自行消失,有的则永远不能消除,大多数仍有持续性的拼写困难。

  主要采用特殊教育,进行各种不同的专门训练。

  对于有明显心理因素、环境不利等造成的学习问题者可采用环境调整、教育咨询与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在进行教育治疗时,总的方针是要尽早开始,创造条件做到个别化(即根据儿童本身存在的问题采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方法)。训练时最分步进行(即把教育计划分成几个小单元,以便容易学会,增强儿童学习的信心),不要贪多图快。在训练过程中要恰当地运用操作性处理法。

对学习不能患儿的治疗要耐心,老师、家长及医生要密切合作,共同执行教育计划,坚持不懈。要向家长说明,药物对学习不能本身无效,仅对伴随的其他问题可考虑有关药物治疗。

家长应对方法:

一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和他们沟涌交流;

二是家长要意识到考上名牌大学并不是孩子未来美好人生的最佳出路,并不是孩子一生的幸福,孩子的幸福在于孩子能够快乐度过美一天,所以做为家长必须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然后和孩子交流,给孩子减压,让孩子知道您的想法:

三是无论是请家教,还是参加辅导班,请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

四是在孩子面前,不要给了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就应该满足,其并不是这样的;

五是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找到自信!

十二、打架破坏

在我们古代的中国以及全世界,几乎每一次纷争都是用战争来解决的,在他们看来战争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这样,战争一次一次的爆发,最终受到危害的还是我们老百姓,战争不是人们所希望的,现在慢慢的战争也少了,但是有时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难免有一些斗欧的时间发生,有些事是可以和平解决的,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服气,认为自己吃了亏,想去抱负,这样的人会经常和别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在青少年中,打架;斗欧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而且发生这样的事情的原因也有很多,现在的青少年有好多专用名词,"酷""吊" "猖" "牛"等等...

打架表现

一和同班同学。(案例:小强与同学谈话的时候老是爱开玩笑,就开玩笑的说对方怎么了怎么了,对方也是开玩笑的和他说他怎么了怎么了,然后都不愿意了,然后就开始说脏话了,这谁受的了,别人骂你你能不还一句骂他吗?然后就开始骂起来了,骂着吗着都怒了就开始了"战争",然后老师看见了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说了他们,说完了以后呢,还是不服气,就又开始了,一般都是这样说的:"你给我等着,明天我找人我整死你".对放听了心理该想了,你以为你多"牛B"啊 反驳到:"你多"牛B"啊,你也给我小心点,我就看你多厉害"这一听更是生气了.于是回到家开始打电话,开始找人,给朋友打电话说:"我在学校有点事,星期几,几点,在我们学校门口等着我,帮我把他打一顿狠的,再帮我找多少多少人...."说完了,第二天,人来了,十几个人站在学校门口,等对方一出来,有的先说说怎么回事,然后在动手,有的可好,还没问怎么回事呢,拉着就打,他要是不还手了,打的还轻一点,他要是还手了,那谁不生气啊,那打的就更狠了,有的一失手弄不好还出人命呢...真出了人命,那时候谁认识谁啊,他打的不关我的事...就会尽全力为自己辩解了,这时候才知道什么兄弟情谊不值一文...要是不出人命了也会很麻烦,他被打了,怎么办呢?)。

二和外班,外校的人。现在的初中生和高中生有一个普遍的问题,"谈恋爱"这个问题在现在的社会出现在孩子身上是很普遍的,而且因为这个而打架的人也不少。

三就是看着别人不顺眼。一个班的或一个学校的,我看他不顺眼我就想打他,这也是一个打架的原因,一个班的同学,比如爱出风头的同学会使很多人厌恶。


打架行为很可能发展成为犯罪行为

近年来,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社会问题,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犯罪比例最高,其心理特点是:一是逆反心理,二是模仿心理,三是意气心理:“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两肋插刀”,四是报复心理,五是利己心理:这也是少年犯罪中较常见的一种心态。尤其在独生子女犯罪中,更为常见。

原因分析

一是生理基础。大脑特定的区域主要负责某些机能。男性更易发怒、富有攻击性,而女性则相当温柔。

二是模仿学习。暴力性的网络游戏也是有影响,我曾经就为一个母亲,担心孩子玩暴力性网络游戏,产生暴力行为。另外,有家庭暴力倾向的家庭,其子女容易出现暴力。

三是“去个性化”。为什么围观的人群不去帮助受侵害的女孩?“去个性化”的现象。指个体在群体中或与群体一起从事某种活动时,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或以群体自居,使个体的个性溶化于群之中,从而失去了个性感。所以,同伙犯罪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四是挫折。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挫折、困难、失败等破坏人的心境的情况。这来源于外部的破坏性外力作用于人的心理,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这些外力来得越突然,强度越大,人的心理失衡越大,导致产生诸如摔东西、侵犯别人的破坏性行为越多。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生气、愤怒、憎恨等等,而这些负性情绪体验又会直接导致人的侵犯性的增加。。

五是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很容易理解,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越高,其以别人痛苦为后果的侵犯行为也就越难于发生。道德的实质,是调整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道德水平越高,个人也就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行为也越趋近于正好与侵犯相反的亲社会行为。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越低,就越倾向于忽视他人的痛苦、利益和幸福。道德发展水平低的人,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社会退缩,不会建立正常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行为目的自我中心;缺乏独立性、自主性;情绪不稳定,行为方式倾向于侵犯性与逃避性;自我行为责任意识缺乏,缺乏忍受延迟满足的能力;对外部世界和自我缺乏客观的认识。目前普遍而又现实的情况是,许多青少年生理各项指标提前发育成熟,但道德发展成熟水平却没有提前,生理的成熟与道德发展的成熟水平脱节。再加之,独生子女家庭数目逐年增加,部分子女从小养尊处优,缺乏必要的道德意志磨练,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爱护别人,使得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因而他们运用突发性、破坏性的行为方式满足自己的可能性比一般人在为增强。

如何调节

一是合理宣泄。人的身心是同步的,心理上有失衡,身体上肯定是有相应的病症。所以,情绪不能压抑,而且没有必要压抑,一定要宣泄出去。因为压抑是最不好的解决的办法。压抑只能使这些痛苦藏到潜意识中去,而进入到潜意识中的这些苦闷并没有消失,并且有可能会无意识的影响人类的行为。现在好多学校都设有“出气室”,就是一个好方法。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并有心理障碍者,登高呐喊不失为一种宣泄的好办法。

二是学会运用自我合理化。就是当一个人遭遇打击或挫折时,为自己的失败或挫折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冲淡内心的不安以安慰自己,求取心理平衡。简单的说要有点“酸葡萄心理”和“阿Q精神”,悦纳自我,悦纳现实。

三是不妨笑一笑。

四是培养幽默感。我们的生活中应该多一点幽默感,少一点气急败坏,少一点偏执极端,少一点你死我活。

心理咨询师的建议

一是与别人发生矛盾,有争议时,如果没有涉及原则问题的话,应该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让不代表你的无能,恰恰相反他表现了你的风度。

二是当情感遭到激烈震荡时,宜将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忘我地去干一件你喜欢干的事,如写字、打球等,从而将你心中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感转移、替换掉。体育活动可以释放许多过剩的精力,冲动的力量。

三是对别人要宽宏大量,不强求别人一定都按你的想法去办事,能原谅别人的过错,给别人以改过的机会。

四是不要主动挑起事端,即使你有理,有一个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是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

五是事情发生后决不先动手。

六是永远不要以为打架可以彻底解决事情,记得还有组织,还有正义。

七是学会换位思考,假如被打的是自己,自己又会有何感想;并时常提醒自己,若别人受到了伤害,那么自己也一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八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处处计较,小心眼,要学会心胸开阔,宽容;情绪激动时,应抑制自己说话,先平复好心情,再作出决定,不能冲动,做事要三思而行,不要让一时的冲动误了自己,平和的与人相处,会使自己更有魅力,活得更加开心。

九是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各种刺激因素,多与家人、朋友倾诉、沟通。

十是学会控制发脾气,学会控制自己的拳头。匹夫之勇与人与己都无任何好处。有了矛盾和纠纷,我们要用理性和智慧去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在一个和谐的校园里,尽情享受青春的阳光和雨露。

第八部分

十三、欺负行为

欺负是儿童间尤其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欺负是力量较强的一方对力量对较弱的一方所实施的攻击,通常表现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众欺寡。欺负行为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欺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或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行为,别人没有惹他(如欺负口吃同学的嘲笑,起绰号)。二是欺受行为双方在力量上存在不均衡性,即欺负行为的实施者在体力或心理力量上处于优势地位,而受欺受者在受到欺负时不能进行有效的反击或自卫。三是欺负行为通常还具有重复发生性的特点,严重的欺负,甚至成为“班霸”或“校霸”。

我国中小学中欺负的发生率相当高,欺负他人的为9%。男生更容易成为欺负者和被欺负者。

欺负的种类

欺负划分为直接欺负和间接欺负两种类型。前者又可分为直接身体欺负(如打、踢、抓、咬、推搡以及勒索、抢夺、破坏物品等身体动作行为 )和直接言语欺负 (如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外号等言语行为 )。间接欺负则是欺负者借助于第三方实施的欺负行为,主要包括背后说人坏话、散布谣言、社会排斥和社会孤立等。间接欺负比较隐蔽,通常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但事实上它同样会给受欺负者造成严重的伤害,尤其是持久的心理伤害。

欺负发生的原因

(一)对欺负他人学生的心理分析。

  1.强烈的权力欲和支配欲使某些青少年学生喜欢控制别人。展示自己的支配力量,并获得别人对自己的敬畏感,从中体验某种快乐和愉悦。他们自控力差、好冲动等。欺负行为可以使欺负者获得控制和支配小群体的社会地位,但是这是以牺牲许多同伴的欢迎为代价的。

2.欺负他人的青少年学生可能缺乏移情。因为同情心的欠缺致使欺负他人的学生体会不到欺负行为给被欺负者带来的痛苦及不良情绪。

3.有些青少年学生的家庭生活经历使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敌意,这种感情和冲动促使他们从伤害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家庭是塑造儿童早期行为的关键性场所。儿童如果不能形成对父母的安全感和依恋感,就会对这个世界及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感和敌意感,具有这种不安全感的儿童以后可能会出现某种不良行为;而父母教养方式如果过于简单粗暴,对儿童的行为缺乏引导和监督,也会导致儿童对别人产生敌意进而进行攻击以补偿自己的失衡心理;(案例:小李是小学生,戴眼镜的他看起来文质彬彬,可是他的母亲反映,说他在学校常常欺负同学,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玩,去老师那里告状,他很孤独。他的欺负行为,甚至一起母亲的担心,因为一次在学校做手工,小李拿着小剪刀,直接刺向同学的眼睛。这才来心理咨询。我经过心理咨询以后,发现其母亲也是郁郁寡欢的,继续了解情况,才发现小李的家庭存在欺负行为。父母长期不和,父亲也是长期在外打工。母亲不工作,每次父亲回家,对母亲就是打骂,甚至当着小李的面。父亲离开以后,心情苦闷的母亲,有时候因为小李一个非常小的错误,也是往死里打。小李的欺负行为,既有模仿因素,也是欺负的受害者。)

  4.社会竞争压力会导致某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畸形发展。正是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三重教育压力下,一些孩子的精神心理发展畸形而导致了欺负行为并以此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愤慨和精神压抑等。

  5.物质利益的驱使造成某些青少年学生的欺负行为。独生子女享受着丰厚的物质生活,又由于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形成互相攀比、不思进取的心理,一旦父母不能满足其欲望,他们就会为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而产生抢夺他人物品的心理和行为。长期勒索他人钱物的事件在青少年学生中并不少见。

  6.社会责任分散机制使某些欺负者产生侥幸心理。在同伴群体中,欺负者常常三五成群,彼此结成“同伙”或“同党”,在这种亚文化中,他们彼此依赖,共同实施欺负行为。儿童会因为有很多人参与欺负行为而降低自己对事件的责任感,这种责任的分散会减弱儿童对欺负事件产生的负罪感,最后导致群体欺负的产生。

(二)对被欺负学生的心理分析。很多学生被欺负后,不敢或不愿向别人诉说自己的遭遇:

  1.畏惧报复的心理。一些学生受到欺负后,不敢向教师或家长讲述,因为他们往往受到欺负者的威胁、恫吓,害怕说出去后会遭到更大的报复,便将事件隐藏在心底默默在忍受。

  2.拙于表达的心理。一是由于受欺负者往往年龄较小,表达能力差,或其他原因拙于口头表达,如口吃,这样就使别人难以了解他们的处境;二是由于欺负方式有多种,其中一些间接欺负方式如社会排斥、背后揭短、讽刺等都难以被受欺负者感知或表达出来,导致被欺负的儿童成为沉默的羔羊。

  3.自卑心理。由于一些学生经常受欺负,导致他们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极度下降,产生自卑心理。这类儿童对于向别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情况也缺乏足够的信心,不敢自我表露。而且,即使有些学生对父母讲述了自己被欺负的事情,一些父母采取不恰当的方式去学校大吵大闹,会给被欺负的学生造成更大的尴尬甚至招来更为严重的报复,这进一步挫伤了被欺负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导致继续反复地受欺负。我心理咨询一个学生,他既是同学欺负的受害者,他把自己自卑心理,再去欺负更加弱小的同学。

  

欺负的危害

受欺负对儿童身心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受欺负经常会导致儿童身体受到伤害;儿童因害怕受欺负而不愿上学、对学校失去兴趣甚至逃学;受欺负会损害儿奄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欺负者可能感到羞耻,把自己看成是失败者;经常受欺负通常会导致儿童情绪抑郁、焦虑及相关症状,如头痛、胃痛、失眠、做噩梦;极端情况下,受欺负者可能经历严重抑郁,甚至有某种自杀的念头。  

对欺负者一方,欺负所产生的消极后果主要包括:若不予制止,一些儿童会把欺负作为一种达到个人目的的有效手段而长期使用,久而久之,这些儿童会形成攻击性人格特点;欺负者不良的个性特点会妨碍其与其他儿童的正常社会交往,导致他们在同伴群体中受到排斥。而不良的同伴关系和低下的社交地位,一方面会对欺负者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另一方蕊又会使欺负糟集合在一灏结成不良间伴团伙,进一步增加其反社会行为发生。已有的研究发现,经常欺负他人的儿童成年后的犯罪率是正常人的4倍。

当然,学校欺负与道德教育的要求相悖。

对欺负者的干预

  因为欺负者在给受欺负者带来伤害的同时,自身也同样受到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我们也必须对欺负者给予足够的关注,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消除欺负行为。

一是从教师角度。老师是对欺负者进行干预的主要力量:

  1、与欺负者谈话,了解他们欺负他人的动机和原因,从于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也要让欺负者确切地知道教师自身是反对欺负行为的,他们的欺负行为是不被接受的,他们必须改正欺负行为。教师开展谈话时应注意做到冷静、接纳、引导,避免体罚、压服。因为体罚和压服自身就带有欺负的意味,容易起到消极榜样的作用。

  2、针对学生不同的欺负行为进行具体的教育。有一些欺负者,对欺负行为以及欺负行为给他人的伤害没有明确的认识。教师应开展一些关于欺负行为知识的活动,让他们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欺负行为以及欺负行为的危害。一些欺负者缺乏移情能力,不能体会到欺负行为带给别人的痛苦。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提高他们的移情能力。比如,在“角色伴演”这样的活动中,让处于欺负者地位的学生,伴演受欺负者的角色。一些欺负者是由于他们的个性特点以及缺乏必要的社会技能容易产生欺负行为。有一部分处于欺负地位的学生,由于自己学业上的不成功,在学业上找不到自己的优越感;然而,他们往往存在身体上的优势,通过欺负行为会赢得一些同学的看重。于是,他们把欺负行为当作自己获取同伴地位的工具。引导他们把良好的学业成就作为获取同伴地位的有效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身体优势转移到其它方面,比如,体育活动,帮助他人等。

  3、教师要加强对欺负者的监控,及时处理欺负事件。欺负行为通常发生在一些缺乏监管的场所。比如,走廊,操场等。

  4、必要时,教师可以对欺负者施实恰当的处罚。比如,言语批评时,不要羞辱和讽刺欺负者,而是就事论事进行教育。

  5、与欺负者的父母保持联系,共同关注欺负者的行为。

二是从父母角度。

  1、父母自己要明确欺负他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不要认为欺负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父母自身也要尽量不要表现出攻击行为甚至于暴力行为,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和孩子交谈,让孩子明确你对欺负行为的态度。并帮助分析欺负他人的危害,明白欺负行为不是开玩笑,它会给别人带去伤害,并且会给自身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形成不当的社会交往方式,受到同伴的排斥等。

  3、对孩子的欺负行为要给予一定的教育和惩罚。但是注意不要采取体罚和威胁等措施。同时,要表扬孩子的友好行为以及他们为消除欺负行为所做的任何努力。

  4、不让孩子观看暴力场面多的电影,包括卡通片。同时,也不要孩子看到家庭中的暴力行为。

  5、加强对孩子行为的监控。制定一些规则,限制他和同伴们的活动,避免一些欺负情境的产生。

  6、和学校联合起来,一起关注孩子的行为。经常和教师联系,以了解孩子的行为,必要时从教师那得到相应的帮助。

三是从同伴角度。

  1、对欺负者的欺负行为要敢于制止。欺负行为发生时,友好地告诉同学欺负别人是不对的,请他停止欺负。注意不要用暴力制止欺负,以防事态恶化。制止无效时,要立即报告老师。

  2、对欺负者不卑不亢,让他知道你并不怕他,你坚决反对欺负。

  3、与欺负者保持合适的距离,形成恰当的同学关系。既不要盲目拥护他们,但也不要孤立他们。

  

改变被欺负的状态

一是家长不能以暴制暴,成为反面榜样,家长从小向孩子灌输“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的观念,教孩子要厉害些,否则要吃亏。

二是要及时强化儿童的友好行为和善良的情感,形成欺负人可耻、善良有好光荣的价值观和精神文化氛围。

三是对于受欺负者,要分析具体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对于因交往技能差,不受同伴欢迎而遭受欺负的儿童,就要设法引导他观察和学习有效的交往方式与技巧。对于性格内向、软弱的儿童,就要在培养他大胆表达以及加强能力锻炼方面下功夫。对于因家庭的社会与经济地位底下而导致自卑、懦弱,并由此招致被欺负的儿童,就要设法让他认识自身的闪光点,树立其自信,同时教育他身边同伴要关心爱护他,帮助他建立起一个朋友圈子,用真诚的友谊去治疗他心理的伤痛,帮助他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从而彻底扭转被欺负的局面。

十四、宅童

宅童宅童指的是喜欢猫在家里,整天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这些孩子不喜欢运动,没有其他爱好,更没有时间学习,他们把所有最美好的时光都交给了虚拟的网络,宅童的产生,跟家庭教育、孩子本身以及周围环境都有重要关系。把宅童从虚拟世界拉回到现实世界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一味的管教,处理不好还会激起他们的反感和愤怒。其实,孩子们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只是父母缺少一些正确的方法来帮助他们下决心远离电脑。

基本特征

(案例:最近,陈女士很为儿子发愁,因为一向活泼开朗的儿子,现在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仅不愿意与人接触,甚至是反感。她介绍说,今年12岁的小田性格一直比较外向。经营餐饮店的夫妇俩,因为生意忙,没时间管孩子,每年寒暑假期间,他们都把田田送回农村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今年暑假,他们把爷爷奶奶接到城里来,小田也就在家过暑假。暑期一开始,小田就整天待在家里不出门,除了做作业,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上网看小说、玩游戏,可以做到半个月不出门。陈女士夫妇开始还为小田的懂事而高兴,但最近他们却感到担忧起来,因为小田的性格越来越孤僻,只要他们夫妇俩提议让他出去活动一下,或者是夫妇俩逛超市时叫小田跟着一起去时,小田就会大发雷霆。他整天呆在卧室里,可以一整天不出门。小田不仅反感父母干涉他的生活方式,更让陈女士夫妇俩担忧的是,他经常表露出孤僻的情绪。)

宅童让家长忧心,宅童的孩子自身坐在电脑前面,不停地点击鼠标、敲打键盘。放暑假以来,宅童让不少家长伤透了脑筋,有的家长因为孩子整天玩电脑而不止一次发火,结果孩子根本不听,沉迷于网络。一个老师说,放假后一些家长向她反映孩子整天待在家里盯着电脑、电视,不学习、不运动,有的孩子视力也下降了,大人一管教他们还发脾气。  

为了让孩子过一个轻松的暑假,有些家长特意没有安排培训、补习活动,没想到孩子整天呆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有些甚至几个礼拜没出家门了,有时候玩得都不愿吃饭。这些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很活泼,成绩也还不错,可一放假待在家里就变了个样。问他为什么不和同学出去玩耍时,还嫌爸妈太“老土”,现在大家都在网上联络,聊天、游戏很方便的,谁还高兴顶个大太阳出去玩?

视力受损等消极影响

在医院眼科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查视力,其中不少家长就是因为孩子整天在家看电视、玩电脑,怕视力受影响而特意带到医院来检查的。一位带孩子来检查的母亲说,暑假放了一个多月,孩子整天猫在家里玩电脑,前两天发现孩子看东西的时候眼睛有些吃力,就带他到医院来检查。医生告诉她,孩子现在患上了假性近视,如果再不注意,就有可能真成近视了。更重要的是影响时间,性格孤僻,体型变胖,关系紧张。  

走出家门

这些“宅童”其实是一群渴望伙伴、渴望自由的孩子,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生活被局限在了家中。年幼的他们无法在漫长的暑假中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和学习,每天只能通过吃喝玩乐来打发时间;加上现在父母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较大,往往只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略了他们的生理、心理需求,从而导致他们在虚拟的世界寻找感情寄托,有的甚至染上网瘾。  

因此,孩子长期呆在家里对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很不利,但如果家长强行要求孩子离开电视、电脑,甚至采取打骂的方式,则可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结果适得其反。要让“宅童”走出家门。

心理咨询师的建议

一是家长的关心和引导,家长应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用语言、行动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人的爱护,不至于使他们从电视、网络上寻求心灵的慰藉;  

二是为孩子多安排一些户外活动,比如让孩子出去游泳、打球、旅游等等,用各种休闲活动将孩子呆在家里的时间挤掉;

三是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让孩子参加一些暑期兴趣班,比如绘画、演讲、阅读等,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冲淡电视、电脑对孩子的诱惑。  

四是鼓励孩子多参加社区活动,与同学保持现实交往而不是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从而使孩子与社会保持接触,满足他们正常的交往需求。

具体采取措施

把宅童从虚拟世界拉回到现实世界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一味的管教,处理不好还会激起他们的反感和愤怒。其实,孩子们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只是父母缺少一些正确的方法来帮助他们下决心远离电脑。这里有3个方法来和宅童的父母们一起分享,说不定其中就有一种方法恰好对你的孩子起作用。  

一是多安排一些足够诱人的户外活动。如果想把孩子从电脑前拽走,就要有更吸引他的活动。父母们首先要推掉那些和朋友的聚会、应酬,节假日尽量陪孩子一起活动。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带他去看他最喜欢的篮球比赛、看电影、去郊游、钓鱼,总之,用各种休闲活动日程将孩子的上网时间挤掉。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会逐渐发现,网络世界之外,居然也有如此多有趣的活动,渐渐地,就不再迷恋电脑了。  

二是引导孩子,培养其他兴趣爱好。不要为了挤占孩子上网时间,就给他们盲目地报各种补习班、学习班。报班未尝不是个办法,但要报得巧妙。你可以从日常观察中发现孩子的喜好,比如他喜欢台拳道、乒乓球,还是游泳?然后投其所好。这样做,孩子不会有任何逆反心理,反而欣然接受。对于网络宅童们来说,这些以运动为主的兴趣班会比英语、化学等与学习有关的补习班,效果好得多。  

三是鼓励孩子们担当更多的班级职务。青少年的自我认同绝大部分来源于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所以,父母可以鼓励孩子更多地担当班级职务,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事先和老师沟通,得到老师的配合。孩子在学校有一定的职务,会让他们肯定自己的价值,另外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与同学沟通交往。来自现实世界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必然会超越网络世界的诱惑,让孩子做回自己。

一些管理技巧

一是在买电脑时,就要和孩子讲清楚买电脑的目的,以后的主要用途。电脑是工具,不是玩具;

二是不要规定固定的上网时间;

三是电脑不能放在孩子的房间里,应该放在书房、父母卧室中或者客厅等公共区域

四是千万不能在假期允许孩子随便玩电脑;

五是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孩子把玩电脑的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件对成长有益的事情上。

各位家长朋友,青少年朋友,我们共同学习了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应对,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共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快乐成长。

三 :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判断与政策选择

一、问题提出

  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模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据估计,2005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3264万人,未来10多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将继续扩张①。留守儿童生存状态如何?如何理性看待留守儿童现象?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留守儿童发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述问题并没有得到满意回答。

  第一,媒体对留守儿童问题倾情渲染,导致留守儿童被“妖魔化”。在描述留守儿童现象时,“自闭自卑”、“极端独孤”、“心理失常”等词汇在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中俯拾皆是。同情留守儿童值得推崇,但过度的情感宣泄可能扭曲事实,不利于留守儿童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研究信度和效度不高。(1)很多留守儿童研究属于个案研究。诚然,个案研究是1种重要的研究路径,它有助于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内心体验、生命历程和生活意义。但个案不能代表群体,揭示留守儿童群体现象必须借助于大规模量化分析,否则容易以偏概全;(2)内部效度问题。很多研究缺乏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对比分析,往往将属于儿童正常发展的心理表现(如孤独、叛逆)视为留守儿童特有现象,没有分清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共性和差异;(3)外部效度问题。有些研究取样少,其研究结论很难推广到其它地区;(4)研究视角单一。很多研究用单一指标分析留守儿童生存状态,这难以对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科学判断。

  第三,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方向不明。由于人们对留守儿童群体特征缺乏科学认识,各地开展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易走极端:要么将所有留守儿童视为“问题儿童”,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形式化”和“运动化”,没有实际效果;要么将留守儿童问题淡化和虚无化,对那些真正需要关爱的留守儿童缺乏有力支持。

  上述问题反映出,深入探究留守儿童现象、科学揭示留守儿童群体特征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错误认识可能扩展为1种不良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在此场域中,人们善意的行动可能因超越限度而对留守儿童带来伤害。鉴此,为深入探究留守儿童生存状态,科学认识留守儿童问题,思考留守儿童政策制定的知识基础,受教育部和世界银行委托,2006年4月-2006年11月,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对河北、湖北、安徽、河南、四川等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大规模调研。下面将从4个方面报告研究成果:(1)研究取样;(2)留守儿童生存状态;(3)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准确定位;(4)留守儿童政策选择。

  二、调研情况说明

  本研究在取样时遵循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原则,其基本程序是:(1)在全国选取湖北、河南、安徽、河北、四川等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省份为样本省;(2)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差异,在每个省选取2至四个县(市);(3)在每个县(市)选择3至五个不同发展层次的乡镇,每个乡镇选2至4所农村学校(包括小学和初中);(4)在样本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包括留守与非留守),同时对教师、家长(监护人)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截止2006年12月,课题组在5省十三个县(市)发放学生问卷80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6953份,有效回收率86.9%;发放家长问卷80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6358份,有效回收率79.5%。运用座谈、小组访谈和个别访谈等方式,课题组分别对样本县(市)分管教育副县长、教育局行政领导、乡镇教育专干、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课题组成员还走访了学校所在地的村干部、村民和学生家长。总计访谈500多人次。通过调研,课题组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滞留在农村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年龄介于6~14岁农村留守儿童。表1是学生样本基本情况(包含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样本平均年龄是l2.6岁,留守儿童(包括单亲留守和双亲留守儿童)占53.8%。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单亲留守儿童(包括“爸爸一人外出务工”和“妈妈一人外出务工”)占44.2%,双亲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占55.8%。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和祖父祖母或者外公外婆一起住的比例是52.1%;和母亲住在一起的比例是27.9%,和父亲住在一起的比例是6.6%,由亲戚托管或自我监护的比例为l4.4%。总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超过一半留守儿童由祖辈监护,其次是母亲抚养,其他托管类型的比例相对较低。

  表1学生样本基本信息

  

  

  三、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

  课题组主要从营养、学习、情绪情感、交友和人生期望等角度探讨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

  (一)留守儿童属于长期留守,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频繁

  统计显示,超过一半留守儿童是双亲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和祖辈一起住的比例是52.1%。可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由祖辈监护。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平均时间是4.9年。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父母属于长期在外打工。平均每个月大约5.4%留守儿童与父母没有联系;24.5%的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1~2次;26.3%的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3~4次;43.9%的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4次以上。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比较频繁,70%留守儿童与父母每月联系3次以上。

  打电话是留守儿童与父母最重要的沟通方式。留守儿童与父母每次通电话的时间,少于l分钟的占3.6%;l~3分钟的占23%;4~10分钟的占42.2%;11~20分钟的占l9.5%;20分钟以上的占11.5%。总之,75%留守儿童每次与父母通话时间在4分钟以上。统计显示,留守儿童与父母交谈的主要内容是“孩子学习”、“饮食健康”、“安全”。上述项目所占的比例分别是88.9%,40.4%和49.O%。所以,外出打工的父母与留守儿童联系频繁,他们最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安全”。

  (二)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处于正常状态

  1.留守儿童生活状况

  受条件限制,我们对留守儿童生活情况调查主要借助2种办法。其一,了解儿童的饮食与零花钱使用状况;其二,通过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面对面访谈和观察,了解留守儿童身体发育和精神面貌。为此,课题组分别调查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每周吃“新鲜蔬菜”和“鱼肉等荤菜”情况,借此了解留守儿童营养和生活状况。

  留守儿童本学期每周吃新鲜蔬菜的情况是:3.3%的留守儿童本学期没有吃过新鲜蔬菜,23.8%的留守儿童每周吃l~2次,29.9%的留守儿童每周吃3~4次,43.O%的留守儿童每周吃5次以上。比较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两者的情况基本相似。统计检验表明,留守儿童的每周吃蔬菜的次数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t:0.511,p>0.05)。上述信息表明:其一,留守儿童群体内部存在分化现象,不同家庭的留守儿童营养供给存在差异;其二,非留守儿童群体营养供给也存在差异;其三,农村儿童每周吃新鲜蔬菜的差异主要是组内差异,而非组间差异(即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

  表2儿童每周吃荤菜的次数

  

  表2显示,13.8%留守儿童没有吃过荤菜,51.4%留守儿童每周吃l~2次,21.4%留守儿童每周吃3~4次,l3.4%留守儿童每周吃5次以上。比较儿童每周吃荤菜的情况,我们发现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情况稍好一些。统计检验表明两者间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留守儿童每周吃荤菜的次数比非留守儿童要多。

  学生营养摄入差异反映了家庭经济状况差异。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普遍好于非留守儿童家庭,儿童零花钱就是1个反映家庭经济状况的有效指标。从儿童每周零花钱看,留守儿童平均每天为0.88元,非留守儿童平均为0.80元。另外,大约63.6%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后家里经济条件改善了,22.8%留守儿童对家庭经济状况变化不置可否,l3.6%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对家庭经济条件没有改善。总体看,父母外出打工对家庭经济状况改善有积极作用,家庭经济条件改善可能对留守儿童营养与生活改善有积极作用。

  2.留守儿童学习状况

  课题组主要从学习兴趣、学习纪律和学习成绩进行比较。统计显示留守与非留守儿童都比较喜欢学习。在留守儿童样本中,回答“特别喜欢学习”的比例为57.5%,回答“比较喜欢学习”的比例为35.8%,“讨厌学习”和“非常讨厌学习”的留守儿童只有l.9%。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比较,我们司以看到他们对学习都有高度认同感,二者没有显砻差异。

  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他们都认为读书很重要。从表3可以看出,大约82.7%留守儿童认为读书“非常重要”,l3.9%留守儿童认为读书“比较重要”。统计检验表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评价读书的重要性上没有显著差异。

  表3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状况比较

  

  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上课迟到现象的调查表明,大约l.6%的留守儿童“经常迟到”,10.7%的留守儿童“偶尔迟到”。对于非留守儿童来说,上述比例分别是l.3%和l5.1%。对学生迟到频率按等级赋值,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非留守儿童迟到现象比留守儿童更严重,这种差异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t=4.468,p<0.001)。考虑到留守儿童在校住宿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这有可能反映出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儿童学习有积极影响。

  在有关“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学习影响”的选项中,22.9%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导致学习成绩下降,54.4%认为学习成绩没有变化,22.7%认为学习成绩提高了。总体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在父母外出后有升有降,且上升与下降的比例基本相当。课题组对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农村老师的访谈表明,留守儿童成绩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成绩好的学生占有一定比例,成绩差的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大多数学生处于中间层次。在班主任老师协助下,课题组成员随机对农村学校50多个班级留守与非留守学生成绩进行抽查,结果发现成绩居于班级前列的学生近一半是留守儿童,而成绩靠后的群体中,非留守儿童也占相当比例。可见,留守儿童成绩差异主要是组内差异,而不是组间差异。

  (三)留守儿童孤独感强烈、他们对亲人倍加思念

  课题组主要从儿童的孤独感及其想念父母的程度进行分析。在“我经常感到很孤独”的选项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态度呈现显著差异。调查显示,近30%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比较孤独,大约18%的非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比较孤独。这说明,孤独感在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身上同样存在,但留守儿童表现得更加明显一些。如果以等级法对儿童得孤独感赋值(非常同意=1,同意=2,不确定=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5),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留守儿童孤独感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差异,留守儿童远比非留守儿童孤独(t=12.49,p<0.001)。

  大约68.2%的儿童表示特别思念父母,29.1%的儿童对父母“有点思念",27%的儿童从不想念父母。可见,绝大部分(97.3%)留守儿童对父母思念情深。

  (四)在社会交往上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差异不大,但留守儿童受人欺负的比例较高

  统计显示,91.6%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有好朋友,8.4%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没有好朋友;与此类似,92.1%非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有好朋友,7.9%的非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没有好朋友。在交友方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差异不大。

  儿童在生活中是否经常受人欺负?大约21.3%的留守儿童认为经常受人欺负,大约l6%的非留守儿童表示经常受人欺负。以上信息表明,留守儿童受他人欺负的比例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卡方检验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受人欺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儿童常常向谁求助?统计结果显示,大约58.7%的留守儿童会向“父亲或母亲”求助,依次是“好朋友”(47.2%),“老师”(31.9%),“同学”(28.6%),“亲戚”(18.7%)。这表明,父母在留守儿童生活中依然扮演重要角色。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家庭亲情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因生活所迫,农村人口远走他乡,但无形的感情之线总是将留守孩子与外出打工的父母紧密联系着。

  (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家”的感受存在差异

  统计表明:82.1%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有1个幸福温暖的家”,大约9.3%的留守儿童不同意上述观点;90.1%的非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有1个幸福温暖的家,大约4.6%的非留守儿童不同意上述说法。总体看,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他们对“家”的体验和评价都是积极的。不过,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家的感受存在差异。部分留守儿童(9.3%)对“家”抱有的消极评价应当引起人们特别关注。

  相对而言,92.O%留守儿童希望好好学习回报父母,82%的非留守儿童对此表示赞同。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上述观点上有显著差异(t=9.96,p<0.o01)。可见,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懂得好好学习回报父母恩情的道理。

  在访谈中,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告诉我们:尽管有极少数留守儿童品行不端或自卑、孤僻,但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很懂事、能吃苦、也很开朗,他们能够体会父母外出的艰辛与不易。调研组在翻阅农村留守儿童的日记和作文时,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与牵挂让人感动;他们立志向学、回报父母的誓言显示出儿童的成熟与自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某种角度看,父母外出也是催生留守儿童早日自强自立的1个诱因。

  (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人生的期望没有显著差异

  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人生志向和自我概念怎样?研究显示,绝大部分留守儿童的人生期望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与非留守儿童比较,留守儿童的人生期望和人生态度是相当正常的。研究显示,大约77.2%的留守儿童认为生活很美好;大约81.1%的非留守儿童认为生活很美好;在儿童的人生期待中,绝大多数儿童对生活有积极信念。大约87.6%的留守儿童认为“生活充满希望”,大部分非留守儿童(89.7%)对生活充满积极期待。统计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生活期待没有显著差异。

  四、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判断

  对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同伴交往和人生期待等方面的差异,课题组发现:留守儿童生活状态是1个多面、多维的复合体。下页表4是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差异综合比较(所有信息来自课题组的实证研究)。从表4中可以看出,从群体角度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不一定具有消极的含义。比如,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懂事、更懂得感恩。因此,对留守儿童群体特征的判断很难用“好”或者“不好”等词汇轻易下结论,因为留守儿童群体是分化的,他们生存状态具有多样性。

  表4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差异比较a

  

  基于对五省留守儿童问卷调查和田野考察,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有以下基本判断:

  (www.61k.com)第一,相对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父母外出后,农村留守儿童不安全感更强、心灵更加孤寂、对父母思念更切。长此以往,这种生存和生活状态对儿童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此,留守儿童需要社会共同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应当得到更多亲情抚慰;

  第二,留守儿童并不是“问题群体”或“问题儿童”。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中存在的某些心理特征,如孤独、忧郁、自卑和逆反等现象在非留守儿童身上也同样存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一样也在健康成长。少数留守儿童学习不良、心理不健康或品行不端并不能代表所有留守儿童。所以,留守儿童问题不应被夸大化和“妖魔化”;

  第三,留守儿童是1个分化的群体,少数留守儿童在情感、心理和学习等方面的确存在偏差。留守儿童中的“脆弱群体”主要包括:少数父母长期外出的留守儿童、离异家庭留守儿童、特困家庭留守儿童等。这部分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应当引起人们高度关注,这也说明留守儿童关爱应当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第四,留守儿童需要社会关爱和干预,但这种干预不能脱离儿童成长的自然环境。我们对那些不做科学评估和测量却武断地将留守儿童归于“另类群体”,并贴上“留守儿童综合症”的做法持保留意见。毕竟,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处于儿童发展的常态之中。大多数留守儿童在亲情呵护、教师关心和同伴交往中健康地成长。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人们不适合给留守儿童贴标签。否则,留守儿童将被人为地排斥在正常儿童之外。这将对留守儿童角色认同、自我概念和人格发展带来无法估量的伤害;

  第五,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独特矛盾在现阶段的反映,农村人口流动只是激化这种矛盾。留守儿童问题不应该仅仅被理解为教育问题,更是1个社会问题,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伴随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而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暴露了我国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和农村教育发展的脆弱性。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当有更宏观的视野,而非仅仅局限在教育系统内部,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

  五、留守儿童政策选择

  对留守儿童问题认识不清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形式上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不佳。对五省留守儿童生存状态调查表明:一方面,留守儿童不是“问题儿童”,社会应当更客观、更理性、更全面地认识留守儿童现象;另一方面,因亲情缺失,少数留守儿童的安全和情感发展面临阻碍。人们既不要过分夸大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也不能低估留守儿童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基于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判断,课题组认为留守儿童政策应遵循“政府主导、责任共担”的原则。只有着明确目标群体,瞄准留守儿童中的“脆弱群体”方能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一)将留守儿童发展纳入国家战略,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

  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这种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直到我国城市化率达到一定水平,当务农和务工收入水平均衡,城市和农村生活质量差别不大时,农民工大规模转移才能基本结束②。从国家发展战略看,我们应采取积极主动政策促进留守儿童发展。

  1.逐步消除户籍制度对农村人口自由迁徙的束缚,建立起以城市常住人口为基准的城市规划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减少人为的体制约束,让农民工子女在“进城”与“留守”之间享有更多自主、自由的选择权。

  2.充分考虑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特点,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保障体系,在财政拨款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区域予以倾斜。

  3.以政府为主导,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社会化支持网络。根据留守儿童变化发展趋势,在试点基础上,分类规划、分层推进,逐步建立起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发展支持网络。

  (二)聚焦目标群体,重点关注留守儿童中的“脆弱群体”

  留守儿童是1个分化的群体,留守儿童政策要瞄准目标群体,重点关爱留守儿童中的脆弱群体,不能乱撒胡椒粉。

  1.建立留守儿童信息系统。在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对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摸底汇总,建档造册,建立留守儿童动态监测信息库。在探索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基础上,由国家有关部门统筹建立全国中小学电子信息系统。

  2.对部分父母长期外出的留守儿童、离异家庭留守儿童、特困家庭留守儿童实行倾斜性政策。比如,在留守儿童结对帮扶中优先为他们安排“代理家长”;优先考虑儿童的寄宿需求;在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中,对留守儿童中的“脆弱群体”在生活、心理和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

  (三)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安全和情绪、情感发展问题

  问卷调查和田野访谈表明,留守儿童的情感情绪问题、安全问题是孩子发展中最脆弱的方面。③p10-24与非留守儿童比较,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发生安全事故可能性更大:其一,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孩子生活学习缺乏父母及时关注和关心,孩子安全缺乏有效的预防机制;其二,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家里缺乏有效应急机制。此外,寄宿制学校往往采取全封闭式管理,在“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中,不少留守儿童精神生活贫乏、心情压抑。因此,应在儿童安全、情感、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注。在儿童安全保障方面。湖北沙洋的做法值得借鉴。④

  (四)政府主导,责任共担,建构留守儿童关爱的长效机制

  当前留守儿童工作主要由教育部门承担,财政、公安、妇联、民政、文化等部门职责不清、责任落实不到位,影响了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的效果。因此,应加强党政统筹力度,建立起政府主导、各部门协作的联动机制。陕西石泉县的经验值得参考。目前,石泉县建立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学校为主、家庭配合、社会参与、儿童为本”的农村留守儿童管护工作机制⑤,效果非常显著。

  (五)家庭、社区、学校共同配合,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

  学校是关爱留守儿童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农村教师难以承担无限责任。⑥pll5-126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家庭、社区和学校各负其责、共同配合。

  1.增加农村教师编制,减缓教师过重压力。建议重新修订教师编制标准。根据师生比、“班级一教师比”、“科目一教师比”等指标重新核定教师编制标

  准,并向农村学校倾斜;

  2.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寄宿学校经费保障水平。应对农村寄宿制生活管理员编制、公用经费标准、住宿条件等进行科学测算,制定出农村寄宿制

  学校分类办学标准,提高寄宿制学校经费保障水平;

  3.设立“留守儿童发展专项资金”。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担;或者中央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中西部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区域进行资助;

  4.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功能,建立农村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目前,江西于都县为留守儿童建立社会托管中心和周末学校,上述做法值得其它地区参考和借鉴。⑦

  注释:

  ①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究,2008,32(3).

  ②韩长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N].人民日报.2005.12.01.

  ③雷万鹏.中国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研究[R].教育部政策咨询报告.2007.

  ④湖北省沙洋县教育和文化体育局.一切为了师生平安[R].2008.09.

  ⑤陕西省石泉县县委.石泉县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汇报[R].2008.10.

  ⑥雷万鹏.中国农村教育焦点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9.

  ⑦江西省于都县人民政府.从人民满意出发推进“留守孩关爱工程”[R]2008.10.

四 :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 要】“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长此以往,产生了性格柔弱、自卑、自负、孤僻、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为此,本文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政策,以便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农村也大力推行机械一体化。于是,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的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乡,使自己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不断繁华的情况下,新的问题即“留守儿童”问题却日渐突出。按照学界的一般定义,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分离并“留守”在老家的少年儿童。根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的抽样数据推算,我国2000年农村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是2000万人。随着2005年来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据前人的有关调查显示:65.9%的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的研究,前人认为较为突出的是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在对“留守儿童”其他问题方面的研究,前人也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

综上所述表明:“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前人从众多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为我们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对“留守儿童”激动、悲痛、情绪忧郁以及意志力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在解决对策过程中,关于同伴关系及“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此,笔者打算运用调查与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对策,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他们存在的不良心理,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再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

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

4.学习心态

根据调查统计,89.2%的“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5.4%由亲朋好友监护,还有5.4%由老师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64.9%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加之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因此,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心理。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

笔者大多对中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进行的调查,年龄多处在7—14岁之间。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的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础,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然而,在笔者的调查结果中显示,16.2%的家长平均一周与孩子联系一次,10.8%平均每月联系一次,29.7%表示不定时的联系,43.3%的很少联系。

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

调查结果表明,89.2%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而5.4%是由亲朋好友做监护,还有5.4%的是由老师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对于别人的孩子,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没法管,于是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其学校的教育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4.社会因素

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

其次,社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使得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性行不良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

再次,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众多未成年“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

5.自我调控因素

以上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均属于外部因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留守儿童”本身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其内部因素。根据调查统计显示:21.6%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自控能力较差,16.2%的表示自控能力很差,54.3%的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为一般,只有7.9%的认为自己自控能力很强。自控能力差的“留守儿童”比自控能力强或者一般的“留守儿童”在情绪、情感、学习心态和行为方面更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留守儿童”比平常人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大多处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是未满14岁的少年儿童。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长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其发展。为了“留

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笔者认为,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

2.寻找合适的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祖父辈的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学习给予帮助,可以为孩子请家教,使其获得个别化的教育,提高学习成绩。

3.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公平、公证,使“留守儿童”拥有与其他儿童同等对待的教育。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身教而多于言教,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学校应加强制度管理,避免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学校,以免造成不良影响,遏止了校内的不良成员进行破坏,避免“留守儿童”结识不良分子,一旦发现,学校、老师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其人格发展能够“弃恶扬善”。

4.鼓励加强农业生产

“留守儿童”的数量之所以不断的增多,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父母外出打工这一现实问题。政府应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农村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

5.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

首先,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有必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的弥补家庭教育对其关怀的不足,多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其次,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维持社会秩序,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强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严厉打击传播不良音像制品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多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抓住对社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利时机,呼吁社会成员多关注“留守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热心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觉到国家及政府的温暖。

6.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自我体验,不同的自我控制,都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同学一样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培养“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

首先,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格罗斯的研究发现,情绪调节可以减少表情行为、降低情感体验、从而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对人们的影响,因而对身心健康有益。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从不同的角度帮助“留守儿童”抑制或削弱其不良的情绪问题,维持和增加良好的情绪,使其正确面对现实,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能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克服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自尊心,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鼓励“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

第三,培养“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也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五、结论

总之,笔者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并搜集了大量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相关文章,进行了综合的整理分析,为了能够更深入的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积极探讨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求有效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本文主要从对“留守儿童”激动、悲痛、情绪忧郁以及意志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解决对策中关键抓住“留守儿童”同伴关系及自控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然而,由于个体心理存在内隐性,本文仅用调查、访谈、文献这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很难全面的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这在我们今后的学习研究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全面地、深入地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五 :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 要】“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长此以往,产生了性格柔弱、自卑、自负、孤僻、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www.61k.com]为此,本文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政策,以便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农村也大力推行机械一体化。于是,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的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乡,使自己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不断繁华的情况下,新的问题即“留守儿童”问题却日渐突出。按照学界的一般定义,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分离并“留守”在老家的少年儿童。根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的抽样数据推算,我国2000年农村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是2000万人。随着2005年来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据前人的有关调查显示:65.9%的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的研究,前人认为较为突出的是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在对“留守儿童”其他问题方面的研究,前人也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

综上所述表明:“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前人从众多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为我们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对“留守儿童”激动、悲痛、情绪忧郁以及意志力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在解决对策过程中,关于同伴关系及“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此,笔者打算运用调查与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对策,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他们存在的不良心理,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www.61k.com]再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

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

4.学习心态

根据调查统计,89.2%的“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5.4%由亲朋好友监护,还有5.4%由老师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64.9%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加之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因此,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心理。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

笔者大多对中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进行的调查,年龄多处在7—14岁之间。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的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础,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然而,在笔者的调查结果中显示,16.2%的家长平均一周与孩子联系一次,10.8%平均每月联系一次,29.7%表示不定时的联系,43.3%的很少联系。

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

调查结果表明,89.2%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而5.4%是由亲朋好友做监护,还有5.4%的是由老师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对于别人的孩子,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没法管,于是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www.61k.com)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其学校的教育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4.社会因素

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

其次,社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使得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性行不良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

再次,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众多未成年“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

5.自我调控因素

以上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均属于外部因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留守儿童”本身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其内部因素。根据调查统计显示:21.6%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自控能力较差,16.2%的表示自控能力很差,54.3%的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为一般,只有7.9%的认为自己自控能力很强。自控能力差的“留守儿童”比自控能力强或者一般的“留守儿童”在情绪、情感、学习心态和行为方面更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留守儿童”比平常人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大多处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是未满14岁的少年儿童。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长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其发展。为了“留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笔者认为,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www.61k.com)

2.寻找合适的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祖父辈的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学习给予帮助,可以为孩子请家教,使其获得个别化的教育,提高学习成绩。

3.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公平、公证,使“留守儿童”拥有与其他儿童同等对待的教育。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身教而多于言教,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学校应加强制度管理,避免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学校,以免造成不良影响,遏止了校内的不良成员进行破坏,避免“留守儿童”结识不良分子,一旦发现,学校、老师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其人格发展能够“弃恶扬善”。

4.鼓励加强农业生产

“留守儿童”的数量之所以不断的增多,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父母外出打工这一现实问题。政府应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农村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

5.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

首先,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有必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的弥补家庭教育对其关怀的不足,多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其次,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维持社会秩序,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强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严厉打击传播不良音像制品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多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抓住对社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利时机,呼吁社会成员多关注“留守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热心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觉到国家及政府的温暖。

6.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www.61k.com)不同的自我体验,不同的自我控制,都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同学一样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培养“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

首先,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格罗斯的研究发现,情绪调节可以减少表情行为、降低情感体验、从而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对人们的影响,因而对身心健康有益。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从不同的角度帮助“留守儿童”抑制或削弱其不良的情绪问题,维持和增加良好的情绪,使其正确面对现实,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能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克服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自尊心,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鼓励“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

第三,培养“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也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五、结论

总之,笔者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并搜集了大量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相关文章,进行了综合的整理分析,为了能够更深入的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积极探讨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求有效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本文主要从对“留守儿童”激动、悲痛、情绪忧郁以及意志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解决对策中关键抓住“留守儿童”同伴关系及自控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然而,由于个体心理存在内隐性,本文仅用调查、访谈、文献这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很难全面的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这在我们今后的学习研究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全面地、深入地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本文标题: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8232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