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与可替代性旅游”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17-11-12 所属栏目:管理学

一 : “可持续与可替代性旅游”会议纪要

  1 会议概况

  由中山大学、国际地理联合会旅游、休闲及全球变化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市旅游局、美国北亚利桑那州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可持续与可替代性旅游”国际会议于XX年7月儿-13日在桂林阳朔成功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奥地利、挪威、伊朗、中国台湾和澳门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8位海外学者与来自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56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近200名国内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桂林市旅游局、阳朔县人民政府、北亚利桑那州大学地理规划与游憩系、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承办。

  2 会议开幕式与主题发言

  2.1会议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国际地理联合会旅游、休闲及全球变化专业委员会主任、美国北亚里桑那州大学alan lew教授主持。阳朔县人民政府县长谢灵忠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可持续与可替代旅游”国际会议在阳朔召开,是对阳朔旅游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将给阳朔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向。

  桂林市旅游局局长李志刚先生指出,中外学术界的精英聚集桂林,必将进一步增进各国各地区旅游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突破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推进世界旅游业繁荣发展;必将进一步提高桂林旅游在全球的影响力;必将对桂林旅游业的新发展、新繁荣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期望通过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一重要渠道和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精英的交流和深度合作。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林娜教授指出,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研讨可持续和可替代性旅游,充分探讨应对金融危机中旅游业蕴含的发展契机,促进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拉动作用,倾斜社会资源,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引导旅游业将金融危机期作为旅游市场培育期,实施重整重振计划;促进国际间旅游合作交流,实现互助共赢。

  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保继刚教授表示,再次选择桂林作为会议地点,不仅因为“桂林是中国30年来旅游发展的缩影,阳朔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还因为“这里有很多关注旅游发展和旅游研究的朋友”。他希望学者们应用知识,帮助阳朔,希望阳朔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路越走越好。保教授还表示,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但能加强中国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增加国内学者学习国外研究成果的机会,还能让国外同行深入考察中国旅游发展的现状,加深对中国旅游研究的了解, 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中国学者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能有效改善国内学术界把解决现实问题与学术贡献混淆为一体的局面。

  2.2大会主题发言

  4位学者作了大会主题发言。南京大学张捷教授作了题为“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中的长尾市场特征”的报告。他通过定量的研究方法证明了旅游业中存在地理长尾分布,并指出引力模型可用于分析长尾分布的地理特征,但从电子商务属性分析地理长尾还不是典型长尾。

  中山大学孙九霞副教授在多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就“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这一论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她发现在不同环境下,不同旅游开发强度的目的地社区,旅游对当地的族群认同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如云南迪庆的雨崩村,在低强度、深接触下的旅游作用保持了自然景观社区的族群认同;第二种如西双版纳的傣族园,在高强度、浅接触的旅游作用下,人文景观社区的族群认同得到了强化;第三种以各类主题公园化的民俗村为典型,在该类型社区中,高强度、异接触的旅游作用分化了社区的族群认同。

  美国北亚利桑那州大学alan lew教授作了题为“持续性、环境变化与旅游:来自尼泊尔的案例”的主题发言。他表示在尼泊尔的旅游发展中总体来说是正面的(发展),但不是理想状态(改变),而可持续发展应该不仅维持旅游业的经济增长,而且维持旅游活动的可持续性。人类应该努力控制环境、适应环境并且创造与地方历史相关的地方连续性。他表示可以通过环境上的循环与补给,经济上的多样性与发展,社会方面创造优质群落与高质量生活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suosheng wang教授以“生态旅游政策比较研究:变革与机遇”为题作了主题报告,选择中国、韩国和日本的生态旅游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他认为对于中国而言,应该更好的理解生态旅游,重视关于生态旅游的教育,促进适度的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大力支持开发生态旅游的旅行社,为生态旅游发展树立范例;将生态旅游发展看做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发展进程,此外,也应强调以社区为基础的生态旅游。

  3 专题会议

  除主题发言外,大会还安排了14场专题会议,使与会者能够就可持续旅游、可替代性旅游、社区旅游、旅游影响等主题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思想碰撞。纵观中外学者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可持续旅游、可替代性旅游、社区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背包旅游等方面,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多学科渗透趋势。

  3.1可持续旅游专题

  可持续旅游专题作为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 举行了7场关于该主题的讨论会。一方面,与会的国内外代表就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内涵和理论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华东师范大学的汪宇明教授就“旅游循环经济与可持续旅游”提出了新观点, “旅游循环经济”提出的以3r为起点的基本原则、以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为组分的系统结构、以经济效益和科技创新推进实践的思想、以企业清洁生产和区域耦合共生为代表的实践方式丰富了可持续旅游的理论内涵与操作工具;福州师范大学的林岚副教授等以上杭县紫金矿区为例表达了对矿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再认识,提出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模式、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化优势转化、加强矿业旅游品牌化培育等主题理念,以及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旅游服务机制、拓展多样化旅游市场营销、完善地方经营体制等促进上杭县紫金矿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辅助建议;中国地质大学的周玲博士和华南 师范大学的林清清博士作了题为“特殊兴趣爱好者在特殊兴趣旅游地建构中的作用研究”的报告,她们的研究从社会空间的视角来分析特殊兴趣爱好者如何生产出自身的组织空间及不同类型的爱好者在其中的作用,发现这一空间的生产虽然具有权变性,但它是基于特殊兴趣爱好者推动和维持其特定社会交往需要建构的,特殊兴趣爱好者圈子的形成与旅游地形象的确立之间具有共生同构关系。另一方面,代表们也针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以多个案例地做了探讨:江西财经大学的唐文跃博士和南京大学的张捷教授等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例,分析了皖南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特征;中山大学的叶圣涛博士等以山东省沂源县牛郎织女核心传播地为例诗意地阐释了“故事与空间”的关系,他们认为被空间阐释的故事是一种意义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建立在简单的生产关系之上,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性赋予过程,表现为空间的自然格局与主观的意义赋予的结合。被故事阐释的空间是一种资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建立在复杂的生产关系之上,是一种经济、政治、社会过程,表现为故事的资本化与被任意改造的空间的结合,社会生产模式的转变必然导致空间生产模式的转变。国外代表也带来了关于各自国家可持续旅游的最新研究,如挪威的 thor flognfeldt教授就生态旅游中如何开发更可持续的产品做了报告,日本学者carolin funck以日本南部某岛上的旅游发展为例阐述其关于可持续性生态旅游的研究,约旦学者jihad abu-ali和shatha abu-khafajah也发表了该国旅游发展中建筑遗产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3.2可替代性旅游专题

  可替代性旅游作为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首先,研究者们探讨了可替代性旅游的目标、形式及内涵,来自中山大学的硕士生王莎等梳理与回顾了过往国内外可替代性旅游研究,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从 alternative tourism(at)的起源、概念和内涵、与大众旅游的对比以及旅游影响等几个方面,对目前有关at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其次,学者们针对可替代性旅游的细分市场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多位代表分别以体验式体育旅游、志愿者旅游、背包旅游等可替代旅游的不同形式做了深入浅出的报告。此外, 学者们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对可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进行了比较,来自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学者dogan gursoy就“可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发展中本地居民感知研究”做了相关报告,他发现旅游产生积极经济影响的居民会支持大众旅游和替代性旅游,但对替代性旅游的支持程度更高。

  3.3社区旅游专题

  社区旅游作为近年来国内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此次会议上同样引起了参会者的热烈讨论,话题涉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途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等等。浙江大学的周永广副教授等做了题为“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的汇报,得出在中国背景下,由于旅游开发的社会意义、利益追求、参与主动性、参与方力量对比和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以外源型发展为主的、村民参与旅游服务但不参与旅游经营决策的、从属的、被动的社区参与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应选取以内生式发展为主的、能实现地方控制与本地化、决策民主化、产业链本地化、合作共生化等的社区主导开发模式;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周丽君讲师与中山大学的保继刚教授以广东丹霞山为例探讨了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他们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这一视角出发考察社区参与旅游发展,通过对丹霞山景区发展历程以及景区内部和周边几个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历程中的部分典型事件的重点分析,发现该案例地社区参与旅游的委托代理不很显著;河南大学的高更和教授以河南省化山村为例,分析了旅游专业村形成历程及影响因素,发现专业村是在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在能人的带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其发展历程服从“s”形曲线创新传播规律;中山大学的博士生翁时秀以楠溪江古村落群为例阐释了权力关系对古村落社区旅游发展的影响,认为在现代中国古村落社区中,如果不能建立古村落保护的合法性,古村落的破坏将不可避免,旅游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

  3.4旅游影响专题

  旅游影响在国外有着众多成熟的研究,也是国际上长盛不衰的热点旅游研究话题,因此,该主题的分组讨论得到了最多国外代表的响应,来自世界不同区域的代表们各抒己见,都以严谨、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参与到旅游影响研究的讨论与交流之中。新西兰学者anue—marie d’hauteserre探讨了太平洋艺术节对于太平洋群岛的旅游发展究竟是作为本地文化表现还是推广手段;瑞典学者 saithong phommavong就旅游政策实施中的网络管制对老挝贫困程度减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伊朗学者mehdl momeni也以伊朗旅游发展中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为题和与会者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国内学者在旅游影响研究方面也有丰硕的成果,这一点在会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山大学的张朝枝副教授等以开平自力村和马降龙村的案例研究了乡村社会的场所依赖对旅游感知的影响,认为乡村社会的变迁过程直接影响了其场所依赖的结构与维度,而这种结构与维度的差异又进一步影响了他们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与感知;中山大学的徐红罡教授总结了造成西递宏村游线固化的影响机制,指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逆向选择、既得利益群体形成强大的政治及话语权力、旅游者的外部强化、导游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古民居保护投入的差异是导致西递宏村游线固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苗学玲博士分析了“非标准化团队旅游”的行为和动机,发现这种旅行方式的确有其独特的行为特征,有别于背包客和传统的团队旅游,如他们共同制定旅游计划,全程以小团队的方式旅行等,还讨论了其重要性以及网络论坛对于这种旅行体验形成的影响。

  本次研讨会的学术主题远远不止上述 4个,而是延伸到旅游研究各个角落,从市场细分、 战略研究、地理分布等多个角度切入,研究方法多样,也出现许多基于不同案例地的有益的比较研究。如中山大学林清清博士以中国西双版纳和加拿大尼亚加拉地区为例,比较研究特殊兴趣旅游(special interest tourism)的分支——茶旅游与葡萄酒旅游,她认为二者有许多相似处,如都与消费品即葡萄酒或茶相关、都涉及三大产业、产地往往都处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中、都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有关,但是,茶旅游与葡萄酒旅游在政府参与度、目的地促销 、社区参与程度、供给与需求、所处地域及学界研究等方面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台湾新竹教育大学的学者chin—cheng ni分别比较了台湾与美国两地原住民对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的认识,结果显示地理景观和传统文化是两地共同的旅游资源,两地居民都 试图最小限度的改变自然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5研究生专场

  为鼓励青年学者快速成长,本次会议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6场研究生报告专场。在保继刚教授、alan lew教授等国内外专家的主持与指导下,来自各大高校的研究生们也就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做了多场精彩的汇报。许多演讲的内容与时俱进,富有创新性。如南京大学研究生柯立所做的关于家庭旅游决策过程中青少年的参与程度研究;中山大学研究生魏雷所做的“旅游发展对摩梭家庭结构的影响探究 ——基于男性文化的视角”研究发现,在旅游参与程度较高的村庄,虽然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母系制大家庭所占比重依然较不开发旅游的村庄高,旅游业的发展在形式上使传统摩梭家庭结构得以巩固。他们的汇报都获得了在场老师和同学们的广泛好评。

  研究生专场报告的举行既给研究生们提供了一次学术交流和锻炼、提高的机会,也对他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行了一次检阅,将促进旅游学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和科研氛围,激励研究生的自主创新。

  4 阳朔宣言

  本次会议通过了《阳朔宣言》。宣言肯定了“阳朔以其绰约的自然丰姿和浓郁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和世界的旅游胜地,更以其独特的方式和智慧成为可持续旅游的典范”,明确了“旅游的发展不是与自然的斗争,而是对于协调与统一的不断探索;旅游的发展不是与环境的截然对立,而是基于热爱并关注自然的态度;旅游的发展不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而是以享受和保护自然为责任和乐趣的全

  人类的共同事业”,指出了“目光长远、积极引导、大力支持、不吝投入,这是政府的职责, 也是政府的义务;心怀责任、情系生态、普及知识、以德经商,这是企业的使命,也是企业的荣耀;关注环境、热爱自然、呵护生态、不断学习,这是旅人的良心,也是社区的骄傲;胸怀天下、关爱地球、研究探讨、交流学习,这是学者的责任,也是学者的快乐”。

  本次会议是中山大学、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自1999年珠海“城市旅游国际研讨会”、XX年桂林“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国际研讨会”、XX年宜昌“事件旅游及旅游目的地建设管理国际研讨会”、XX年西双版纳“边境旅游与社区旅游国际研讨会”、XX年广州“遗产与旅游国际研讨会”以来的第六次盛会。每两年一次的国际研讨会完全按照国际会议模式举办,增强了国内外旅游学术界的广泛沟通,开阔了国内外学者的学术视野,加深了中西方的学术对话,推动了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下届会议将在张家界举行。让我们共同期待旅游前沿学术研究的又一次盛会.

二 : 对海洋生态旅游业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海洋旅游活动是人类向往而极具吸引力的活动,大量的旅游者是在具有高度连通性和开放性的环境中进行的,而这又已影响到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海南省作为中国拥有巨大海洋旅游资源的大省,在海洋旅游的开发上更应注重其可持续性。从海南海洋旅游的现状出发,对海洋旅游条件、产品、参与度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海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www.61k.com]关键词: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海南省

一、海洋旅游业的兴起

海洋,作为人类星球最迷人的部分激发了人类旅游的向往和愿望,人类,不论距离远近、现在和未来,都不应该剥夺欣赏与享受海洋所具有的丰富性的机会。海洋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事业,成为除山水风光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之外的又一重要旅游资源类型。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自己的领海以及广阔的公海、大洋领域,不断的开发旅游资源,开辟众多海洋旅游项目,世界海洋旅游事业正向广度和深度迅速发展。海洋旅游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和一种实践与发展的工具。

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论及海洋旅游发展时指出:“中国海洋旅游采取依托沿海城市,突出海洋特色,分区、分片建设的政策,近年来在沿海开发建设了300多处海洋与海岛旅游娱乐区,兴建了各具特色的旅游娱乐设施,使海洋旅游业成为迅速发展的海洋产业。”据了解,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丹东南到广西防城,沿岸已开发有1500余处旅游娱乐景观资源。按照规划,中国将逐步成为海运强国、船舶工业强国、海盐生产大国、海洋旅游大国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大国,并最终成为海洋强国。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产业,不仅是中国自身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势所趋。

二、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海南发展海洋旅游的条件

1.气候条件。海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与美国夏威夷处在相近纬度,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因受海洋影响明显,气候优势明显,全年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5℃~28℃,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在20℃以上。其光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约1750~2650小时,年晴日在300天以上。当北国千里冰封的时候,这里依然暖风和煦,可以海浴。海南囊括了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这五个要素,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旅游休闲度假区和避寒胜地。

2.海洋旅游资源。海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海洋省份,其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及周围岛屿、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所辖海域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近60倍。已开发的海岛有南湾猴岛、蜈支洲岛、分界洲岛、盈滨半岛、神舟半岛、鹿回头半岛、玉带滩半岛等。海岸带景观分布在海南岛长达1618公里的海岸线上,到处都可以开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圣地的旅游资源。目前海南岛港湾84个,可开发的68个。较著名的有亚龙湾、三亚湾、海棠湾、大东海、香水湾、石梅湾、高隆湾、东寨港、棋子湾等。作为世界上热带海洋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海南依托独特的海洋优势,必将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旅游基地。

3.人文资源。海南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民俗风情等人文旅游资源也丰富多彩,如黎苗族歌舞、琼剧、人偶同台木偶戏、儋州调声等,都是极具海南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岛上除汉族外,世居海南岛的少数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各少数民族至今保留着许多质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尤其是黎族,其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使海南的社会风貌显得独特而多彩。海南一年一度的欢乐节,都会吸引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换花节、冼夫人文化节、黎苗三月初三、国际椰子节、儋州民间歌节等也是市民喜闻乐见,游客津津乐道的民俗节庆。

4.客源市场。海南的客源主要以国外游客、港澳台游客以及内地游客构成。据海南统计局统计,2009年海南接待过夜人数合计2250.33万。其中外国人37.21万,香港同胞12.18万,澳门同胞0.56万,台湾同胞5.20万,国内旅游者2195.18万。境外旅游收入18.90亿元,国内旅游收入192.82亿元。

以三亚为例,据三亚统计局统计分析,2009年三亚外国游客按入境人数排序位居前五的依次是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其中俄罗斯77210人次,占外国人游客的33.2%;日本23507人次,占10.1%;韩国19750人次,占8.5%;美国12624人次,占5.4%;德国10558人次,占4.5%。共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9497万美元。

5.硬件设施。(1)酒店。根据海南省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海南共有星级宾馆260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0家,四星级宾馆54家,三星级宾馆117家。2009年旅游饭店接待人数达1706.64万,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59.18%。(2)交通。航空。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已开辟国际、国内外航线156条。俄罗斯、韩国、英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开通了往返三亚的航班,直飞海南国际航班的国内外航空公司达25家。铁路。海南主要铁路为海南东环铁路、海南西环铁路、粤海铁路。粤海铁路通道已于2002年正式开通。三亚至广州,三亚至上海,三亚至北京的旅客列车已正式运行,并与全国铁路网并网。东环铁路2010年底建成通车后这南北两个城市间的乘车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公路。省内任何地方都有一级以上的公路连接。通车里程达1.7万余公里,以“三纵四横”为骨架,有干线直通各港口、市、县,并有支线延伸到全岛318个乡镇和各旅游景点。海运。全省68个天然港湾,已开辟港口24个,其中以琼山、三亚、八所、洋浦四个港口为最大。海口、三亚纳入了众多国际邮轮公司的停靠站点,美国嘉年华、皇家加勒比和马来西亚丽星等三大邮轮公司,都已开辟了途径海南的定期航线。

随着海南航天发射中心、博鳌机场等工程的建成以及正在规划的西环快速铁路、跨海铁路桥等工程的实施,海南交通运输业将会越来越便捷。

6.国家政策。海南旅游业在中国起步较晚,其各方面发展都不太成熟。但由于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其有关领导的支持,海南旅游业得到快速成长。2000年国家为扶持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率先赋予海南航权开放、落地签证或免签证等特殊优惠政策,使海南旅游产业逐步走上旅游投资国际化、客源市场国际化、旅游企业管理国际化的发展轨道。

随着2008年5月海南省政府发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要将海南省打造成为吃住游购娱五位一体的国际旅游岛,为海南岛滨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一系列旅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制度创新和安排,使得海南拥有众多自然资源条件、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等优势的同时,又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辅佐。拥有如此多的优越条件,海南海洋旅游产业将有一个更深远的发展。

(二)海南海洋旅游产品分析

根据海洋旅游活动范围,海洋旅游可分为海滨游、海上游、海底游、远洋旅游、海岛游。按活动内容可分为海洋风光游、海洋生态游、海洋文化游、海洋度假休闲游、海洋运动娱乐游、海洋健康疗养游、海洋购物游等。目前海南海洋旅游的主要项目分为:

1.海洋生态观光旅游产品。目前,海南有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和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是以海洋为背景的两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际4A级景区有三亚蜈支洲岛度假中心、海南热带野生动物园、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天崖海角风景区、陵水南湾猴岛生态景区、兴隆热带植物园、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海口假日海滩、亚龙湾热带深林公园等。可以说,海南拥有众多海洋观光旅游资源,在发展海洋休闲旅游的同时,也应规范观光型旅游市场,让两者之间达到均衡状态。

2.海洋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随着政府的不断建设,海南拥有较好的旅游接待设施。海南生活节奏较慢,终年气候宜人,四季鸟语花香,为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1)海洋休闲度假产品:有亚龙湾,三亚湾、海棠湾、月亮湾、崖州湾、红塘湾、榆林湾等众多海湾,其中建有一大批四五星级度假酒店。形成以观光、休闲、探险、游泳、疗养、度假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业。(2)海洋运动娱乐产品:潜水、海底观光、海岛历险、海上运动、垂钓等海上旅游项目。此外,海南有16个符合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三亚拥有全国第一个10万吨级国际邮轮专用码头——三亚凤凰国际邮轮码头,具有国际化标准的游艇会所——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游艇码头。可以通过发展海滨高端市场,为海南带来高消费,促进海南的海洋旅游。

3.海洋人文休闲旅游。在海洋旅游开发中,结合了海南本土的历史、民俗文化,节事活动不断丰富海洋旅游产品的层次。打造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旅游节目。开发特色海洋旅游产品,开展具有海南特色的海洋民俗旅游,目前,已经开发的产品有:节事活动类(如:海南欢乐节、海洋文化节、沙滩音乐节、蓝丝带海洋保护节等)美丽赛事活动类(如:世界小姐、新丝路模特赛、兰花国际博览会等)民族文化旅游类(如:槟榔谷旅游、呀诺达等)。

4.海洋主题公园建设。海南省海洋主题公园的前期准备工作现已启动,目前已初步选址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港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项目规划面积1000多亩,将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建设大型综合性海洋主题公园。前期项目策划中,海洋公园区包括表演馆、热带海底世界、台风礁湖、水上乐园、海洋影院以及流动演出等各类活动。规划建设综合性的大型海洋主题公园,将和航天主题公园、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大型热带雨林森林公园、大型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形成互补,成为带动区域发展和海南旅游产业升级的关键性项目。

表1以海水为基础活动的参与情况

(三)海水旅游产品游客参与度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目前已经开发的以海水为基础活动的参与情况,特制作问卷调查表,针对前来海南旅游的100名游客进行调查,其中被调查游客当中男女各50名,年龄保持在15~50岁之间。基本情况(见上页表1)。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空闲时间的增多,每年参与这些与海水亲密接触的海洋活动的人数将大幅度增加。

三、海南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1.立足资源保护,实现资源开发的生态化。首先,应优先保护资源,做到旅游区域分层开发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具体做法是根据资源特性划分出资源保护核心区、缓冲区和旅游开发区等不同层次区域。层次化和片区化开发有利于保护海洋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中旅游开发区可根据旅游活动规律划分出住宿、观光、游览、游乐、休憩、服务与管理等功能片区,以方便旅游服务与管理活动的开展。其次,应实施立体开发,实现海岛海岸线资源利用综合化。海岸线是海岛特有的资源,是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岛屿经济体发展所需要的海岛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海岛交通、海洋能源利用、海水养殖等诸多产业都依赖于海岸线资源,立体化的开发模式能够对有限的海岸线资源实现综合利用。因此,海南省对海岸线的开发和利用要注重符合海滩和岸线的自然属性,同时突出表现岸线景观的地理与文化特性,对岸线分配、景观布局、港址选择和用地等方面进行优化。

2.立足休闲度假,凸显海岛文化。度假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的主流与趋势所在。海南省应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完备的度假旅游配套设施,营造具有海岛特色的休闲度假氛围。一方面在保护海岛资源的前提下,保留具有特色、原生态的休闲农场、村庄或者城镇,建设生态化的特色酒店、度假村、小木屋、游船码头以及海岛、海滩、海上的各种娱乐设施,提供民风民俗表演、岛民生活体验、渔家乐等互动性强的旅游活动,让海岛特色深入人心,让旅游者获得深层次的旅游体验和身心的放松。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挖掘和发展海南省海岛文化,建设标志性海岛旅游设施。标志性建筑或景观在海岛旅游开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标志性建筑或景观在功能上应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在造型上可树立项目开发的独特风格,在形象上应成为海岛的代表性意象,在文化上应显示具有海南省特色的文化理念和特征。

3.合理开发海洋旅游资源,促进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海南海洋资源是未来旅游开发的重点,它蕴涵极其丰富的资源且特色突出。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极其容易受到破坏而难以恢复的礼物,是不可再生资源。海南拥有中国最丰富的海洋资源,在进行海洋开发时必须对开发的项目进行海洋生态系统研究,按照时间一致性和空间一致性的要求,特别强调的是现实情况远非固定或静态的,合理定位、开发和配置,取得整体的效益。不可盲目的开发和重复建设。以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让海洋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 : 开平碉楼旅游可持续发展

CHINATOURISMNEW S视 野2013 年 6 月 14 日 编辑:张玫 电话:010-85166225星期五E-mail:zhm@ ctnews.cn11 版开平碉楼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刘杰武大连海洋文化旅游开发策略大连应强化 “海” 文化的旅游开发意识, 将海洋旅游产品从观海、 看海升级为亲海、 赶海, 再 发展为读海、 品海, 在现有海洋观光游览产品的基础上, 全方位丰富海洋文化旅游产品体系。[www.61k.com)□ 郑岩 海洋文化是一个年轻的研究 课题, 诸多学者都赋予了它不同 的内涵, 其中得到比较广泛认同 的是曲金良教授的定义: “海洋文 化, 就是有关海洋的文化; 就是人 类缘于海洋而生成的精神的、 行 为的、 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化生 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 就是 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 物。 ”如海洋历史、 海洋军事、 海 洋民俗、 海洋渔业、 海洋宗教、 海 洋生物、 海洋美食、 海洋考古、 海 洋信仰等与海洋有关的人文景观 等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 (王 贤 、 李甫春, 2009) 。张金忠、 宋欣茹 认为, 海洋文化包含海滨自然景 观文化、 近代海洋战争历史文化、 海洋主题公园文化、 涉海工业文 化、 海洋民俗节庆文化五重内 涵。席宇斌基于具体内容视角, 将中国海洋文化划分为 6 类: 海洋 农业文化、 海洋商贸文化、 海洋军 事文化、 海洋宗教文化、 海洋民族 民俗文化和海洋旅游文化。 促进海盐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和谐 统一。大连复州湾漂浮水城项目 就是利用海盐的生动案例, 通过 控制海水盐度和温度技术, 开发 适合不同年龄、 不同体质、 不同性 别的漂浮项目, 成为海洋旅游的 新亮点。 4.海 洋 港 口 文 化 。 大 连 是 全 国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也是东 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物 流中心、 区域性金融中心。大连港 口众多, 资源禀赋优良, 应当依托 大连的港口资源优势开发港口文 化旅游。大连港口发展包括初始 阶段、 青铜时代、 明清时期三个主 要阶段。港口文化的不断发展, 促 进了大连地区海洋渔业的进步, 同 时也加快了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 的经济文化交流, 使得大连港口成 为辽南地区首屈一指的通商口岸, 港口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得到发 展。到了明清近代时期, 港口文 化进一步发展为海防文化, 从巡 海制度建立到水军的设置, 再到 后来兵制、 设备、 巡查、 训练、 操验 诸方面的成熟, 使得大连初具近 代军港形态。作为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 被国际航标协会评为世界 著名航标灯塔的老铁山灯塔, 经 历 了 100 多 年 的 风 雨 沧 桑 , 承载着 大连悠久的商贸文化、 海防文化, 始终以昂扬的姿态照耀着我国航 海事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四 : 人人公司业绩持续下降 传裁撤游戏研发部门

  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曦、实习生沈丽虹报道:人人公司近日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今年公司二季度营收2500万美元,调整后净利润为3740万美元,今年以来人人公司已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盈利。

  但羊城晚报记者注意到,该公司净利润数额高于营收。有评论指出,人人公司已连续12个季度运营亏损,其盈利的法宝主要是靠出售旗下资产及对其他公司进行投资。在多项业务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其如何实现扭亏?

  主营业务业绩下降

  财报显示,人人公司的多项主要业务业绩持续下降,其中在线广告业务收入为1170万美元,同比下降23.9%;其它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为340万美元,同比下降35%;月独立登录用户由2013年6月的5400万降至2014年6月的4400万。

  人人公司旗下有实名制SNS网站人人网、网络游戏平台人人游戏、视频分享网站56网。人人网无疑是这一切的核心。但是,2012年到2013年,人人网月登录用户从2012年12月的5600万下降到2013年12月的4500万,降幅达20%。移动端也呈现了同样的下滑趋势。此外,根据Alexa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人人网在中国的流量排名已经跌到了第157,在世界范围正在跌出前1000内,并有逐步下滑的趋势。

  与此同时,公司股价表现低迷。今年以来,人人公司的股价长时间徘徊在3到4美元之间。2011年人人上市时市值为55.3亿美元。如今,市值已经蒸发了超过40亿美元,现在市值只有约12亿美元。

  投资高手炒股扭亏

  营收数额不及利润额却实现扭亏,究其原因,人人公司二季度实现短期投资收益860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0万美元。人人公司实现短期投资收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出售有价证券的交易。

  其实,人人公司“炒股”已经不是第一次,人人CEO陈一舟就是业界盛传的投资炒股高手。今年一季度该公司也实现短期投资收益2710万美元,主要来自于出售有价证券的交易。当时,有市场消息指出,人人公司主要是通过卖掉奇虎360股票实现了投资收益。

  而在去年一季度的财报中,人人公司出售了部分此前低价买入的“电商妖股”唯品会股票,因此赚了1500万美元。早在2011年,人人出售艺龙股票带来的一次性收益5090万美元。2013年,人人将团购网站糯米网出售给百度,也实现了一笔1.3亿美元的收入。据悉,有媒体曾给予人人公司这样的名号:中概股唯一一家靠炒股扭亏为盈的公司。

  相关报道

  传人人游戏裁撤研发部门

  羊城晚报讯 昨日,有知情人士透露,人人游戏近期裁撤大批研发部门员工,有意转型代理发行公司。

  据称,人人游戏CTO顾雷携《天书奇谈》研发团队离职,进行自主创业。此后,人人游戏又对公司研发部门进行了大批裁员,将原本3层的办公区域缩减为目前的两层。有公司领导层表示,裁员目的在于摒弃自研业务,将公司转型为代理发行公司。

  人人公司2014年Q2财报显示,公司游戏业务净营收99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56.6%,下滑原因为此前发布的游戏达到了成熟阶段,并且因游戏业务 2013年底开始的重组,导致没有成功的新游戏发布。有业内人士分析,人人游戏的此次转型意在通过代理发行精品游戏改变游戏业务的下滑趋势。 (中商情报网)

本文标题: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与可替代性旅游”会议纪要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080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