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学校安全工作会议讲话-开学会议讲话稿:正确理解学校工作思路 把握学校现状

发布时间:2017-08-19 所属栏目:范文

一 : 开学会议讲话稿:正确理解学校工作思路 把握学校现状

开学会议讲话稿:正确理解学校工作思路 把握学校现状

    XX年是我校“整体转型,提速发展”的巩固之年。我校工作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发展”之路,践行“以人为本,成就人生”的办学理念,深入落实“高架构、宽空间、长时间”的教学思想,促进“处处是课堂,事事皆教材,时时可育人”观念的形成,稳步实现“创办农村精品学校”的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做好学校常规管理、教育科研、后勤服务、安全教育与管理、对外宣传、教职工管理与成长等各方面工作;协调:心态平静,用力均衡,和谐共谋,共同发展。可持续:系统化(有理论、有措施、有保障、有总结评价)、系列化(相互关联又相互引领与提升,“螺旋式”上升)。内涵发展的核心是人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师德素养、工作能力与水平、教育教学的显性效果、协作与协调能力、社会认可度等方面有质的提高;同时,学校各项工作建立在相对的长效机制基础之上,随之伴有创新。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注重工作对象的心理感受;成就人生:让师、生都得到发展,把握师生的现在,关注师生的未来,为师生的成长发展切实起到奠基的作用。高架构:课堂教学有思想引领,有理论指导,有时代特征;宽空间: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坐地遥知八万里”;长时间:尊重个性,立足现在着眼将来。处处是课堂,事事皆教材,时时可育人:教育人的灵魂,包含: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是教育人人生价值的最大化。精品学校:人为精英,事有精神,物为精品。

正确把握学校现状,用心投入当前工作

      学校的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描述:学校面貌整洁美观,教育教学设备先进、丰富(图书室、网络教室、物理化学实验设备已经规划更新,班班通覆各班,宽带网络覆盖全校);教师更新更新换代量大(近三年新分教师22名,超过全体教师的一半。),社会对学校教师的了解不多、认可度不大;学生生源匮乏。该现状,对学校工作的开展、学校的发展有利有弊:利在于高学历的新教师多、学生班额小,易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丰富、先进的教学设备能够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弊在于生源少让部分教师看不到发展的前途、前景容易挫伤工作的积极性,不太科学的办学经费的拨付方式(按学生人头拨付)导致学校办公经费少,制约学校的发展,影响工作的开展。那么,导致我校目前不利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子女教育培养的期望增大,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心理明显加重;二是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步子加快、力度增大,需要教育作为实施该项工作的重要手段;三是多年来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均衡,导致城乡学校发展的不平衡,且城镇学校的投入明显优于农村学校;四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对外宣传等方面工作的缺失。前两个原因,我们无法抗拒,也无法改变。第四个原因,是我们可以改变、能够改变的。因此,看待学校当前状况,我们的全体教职工要清醒、理智、冷静、客观,打开思维、放宽视野,“不畏浮云遮望眼”。对待当前的工作,只有进入“衣带渐宽终不汇,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状态,才能够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明天出色的工作丰富积淀,创造条件。概括地讲:今天在艰苦条件、艰难环境下辛苦努力的工作,是为了明天良好条件、优越环境下工作的轻松出色,丰富经验、积淀内涵、增强能力、提升水平。

二 : 易鹏飞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最近以来,大家比较忙、会议也比较多,但是今天这个安全生产会议是在当前极其复杂而严峻安全生产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前两天我跟希欣同志商量,要争取尽快把安全工作会议开了,把有关工作部署下去,争取安全生产工作主动权。总体来说,我市安全生产既取得了一定成绩,又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去年 11 月份以来,全市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次数以及其他各项指标,跟去年同期相比都是攀升的,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辰溪的煤矿事件、溆浦的烟花鞭炮燃放引起的火灾事件,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现在,一些同志尤其是我们政府的少数主要负责同志没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心上、当回事,分不清主次,不知道轻重,极有可能造成安全生产工作的失误。今后,大家一定要在安全生产这个问题上,清醒一点,理性一点,掂量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麻痹大意,切不可麻木不仁,切不可漠不关心。会前,亿龙书记在安全稳定专题会上,就抓好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工作作了重要讲话,讲得非常到位,很有针对性,尤其对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非常严格、具体的要求,大家一定要落实好。刚才,低炉同志通报了去年及今年 1-2 月的安全生产情况,传达了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希欣同志就做好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作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我完全赞成;新晃县政府、市交通局、湘维公司、通道县溪镇作了典型发言;会议还表彰了先进,各县( 市、区 ) 人民政府、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向市人民政府递交了责任状。会议开得很圆满,希望今后我们的工作更圆满、更有成效。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以及示范乡镇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感谢你们的默默奉献!下面,我在希欣同志讲话的基础上,再强调四点。

一、高度重视“三大问题”

虽然近年来全市安全生产状况不断改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向好( 讲这个话我心里还不够踏实 ),但自去年 11 月以来,我市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教训十分深刻。痛定思痛,我们必须深刻地吸取事故教训,高度重视当前存在的“三大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基础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市安全生产的基础比较薄弱,基层单位、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的宣传亟待加强。突出表现有这么四点:一个是矿山安全隐患多。矿山的安全隐患是我们怀化市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一些煤矿和非煤矿业主唯财是本,看利益比生命还重要,把他人的生命当儿戏,无论是在必要的安全生产措施保障上,还是在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上;无论是在安全生产监督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还是在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和配备上,都是觉得可有可无,不怎么当回事。尤其是一些非法的煤矿和非煤矿山更加没有安全意识。第二,易燃易爆物品领域安全不规范。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的经营户,重点是经营烟花爆竹的业主,既无安全意识,也无安全常识。近期的督查显示,一些经营户对烟花爆竹的标准、摆放间隔等不规范,一家挨着一家,有的经营户甚至在店里烤火、兼营打火机、厨房和门面连成一体。第三,农村交通安全存在薄弱环节。农村交通的承运人 ( 不管是合法、还是非法 ) 和乘客安全意识基本没有,一些限乘 10 人的农村客运车辆载乘 20 人,甚至 30 多人,如果任其下去,不发生安全事故才怪。第四,基层一些单位忽视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多发区,往往是与安全意识低、追逐利润是有关系的。当前,一些客运汽车站安全设施基本成了摆设,安全监管没到位,客运经营户只顾赚取利润,不出事则已,一旦出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普及安全常识,强化安全意识,特别要加大一些反面典型、一些活生生的事故来教训警示人民群众,绝不能仅发个宣传册子、发个宣传传单,不注重实效,让安全生产宣传流于形式。

二是安全生产监管问题。我们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有点像“打摆子”,忽冷忽热,检查来了,可能就热了,上面盯紧了,可能就热了,尤其是出了重大事故后,那绝对是热的,缺乏经常性和稳定性,以及协作联动性。安全生产是一件天大的事,绝不能做“事后诸葛亮”,停留于事后查处。同时,在安全生产监管职能上,涉及的部门很多,但是常常是联动失效、配合不到位,协作机制严重缺失。也就是说目前安全监管机制有多个部门参与,有权、有利大家争,有责大家推,

最后导致责任不清、任务不明。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此,从怀化的实际出发,我们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加强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建设,搞好先置性把关,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安全生产保障问题。长期以来,我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管理经费缺乏应有的保障,尤其是安全生产经费不到位,一些部门或单位以罚款代管理,管你违规不违规,收了你的罚款,也就默认你违规。比如溆浦烟花爆竹经营安监收费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一些基层安全生产的监管缺失缺位,为罚而管,以罚代管,甚至罚而不管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同时,安全生产人才队伍建设还需加强。我经常讲,整个安监行业系统,包括涉及的安全生产监管单位,懂安全、懂安监、业务素质强的,有一定技术支撑的占有多大比例?能否承担当前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这些深层问题不解决,始终是难以开创我市安全生产监管新局面的,安全生产工作也是难以取得很大实效的。

二、切实强化“三种意识”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切实强化“三种意识”,对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首先,要强化抓安全生产就是推进科学发展的意识。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安全发展”以来,这一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有四个要件,其中“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都与安全生产有密切联系,不抓好安全生产,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我们讲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如果连人民的生命都不能保障,我们的发展就失去了意义,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也将变成空谈。因此,以人为本是安全生产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人的生命和健康。我们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我们的 GDP 绝不能以鲜血来凝结。过去,我们有首歌叫“血染的风采”, “血染的风采”固然可泣,血染的 GDP 绝不可取。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指出:“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温家宝总理强调“任何时候安全生产都是第一位的”,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可以说,安全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大政治任务。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安全发展融入到推进科学发展之中。

第二,要强化抓安全生产就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意识。据报道,近年来全球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生产总值的4%,相当于百多个欠发达国家年生产总值的总和;在我国,这一数字也占GDP的2.5%左右。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的关键时期,大量基建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各类建设工程和新投产项目的隐患治理和安全监管任务十分繁重。如果不加强安全监管,就极有可能发生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事故,就会停产停工整顿,我们的企业就可能蒙受巨大损失甚至导致破产,整个行业就可能受到牵连。去年辰溪“11·22”重大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直接导致三种结果:一个是煤矿投资商、业主血本无归,还面临牢狱之灾,直接导致郭家湾煤矿关闭,作为企业还有什么效益可言?二个是由于这个事件导致全行业停业整顿,全市所有煤矿企业停产整顿一个月,非煤矿山企业也因此停产整顿;三个是辰溪县所有领导干部都集中处理这个事情去了,经济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还谈什么发展?因此,在“大干”的关键时期,我们出不起大事故,也绝不能再出大事故。各级党委政府、各个部门和各类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抓安全就是抓效率,抓安全就是抓发展、就是提高经济效益,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

第三,要强化抓安全生产就是第一职责的意识。保一方平安、保百姓幸福是我们的重要职责,是对人民负责的具体体现。而安全事故伤及千家万户,一人意外伤亡,至少影响两个家庭,给 6 名甚至更多的亲人带来一辈子无法抹去的精神痛苦和心理伤害,如果死的是壮劳力,往往就毁掉了一个家庭。今年 1—2 月,我市已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162 起,死亡 24人。活生生 24 条生命的失去,意味着 24 个家庭支离破碎,也意味着 24个家庭从此失去了家庭支柱。每次看到这样的场面,我们都十分痛心。之前,我之所以主动提出担任安委会主任,也是基于对逝去生命的痛惜和对活着生命的珍惜,是一种自我加责、自我加压。去年中央颁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三个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文件,都加大了对安全事故行政问责的力度。最近,省委对今年湘潭县“1·5”立胜煤矿火灾事故中负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发出问责决定书,免去张束林同志中共湘潭县委副书记职务,建议按有关程序免去其湘潭县人民政府县长职务,责成中共湘潭县委书记陈忠红同志在全县科级以上干部大会上公开道歉。溆浦县也已经有四名干部因“2·12”火灾事故被免职、降职。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应当看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是对我们的老百姓负责,对我们的企业负责,更是对我们的领导和干部负责。作为各级政府及其监管部门,一定要自我加压、自我加责,这不仅仅是对人民生命负责、是对发展负责,也是对自身负责,不履行好安全监管职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就是严重的失职、渎职。

三、突出抓好“三个方面”根据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今年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继续深入推进“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具体工作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

( 一 ) 抓重点。即要突出抓重点行业、重点时段、重点隐患。这里,我讲讲重点行业,主要是五个方面:第一个是交通。怀化是典型的山区,山道弯弯,道路交通一直是伤害人民生命的最大领域,也始终是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市事故总量的 46% 和 61.4%,全市 7 起较大事故全部为交通事故。对交通安全工作,县 ( 市、区 ) 政府、交警、交通及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按照《怀化市发展农村客运加强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暂行办法》规定,抓紧、盯牢,规范操作。第二个是矿山。怀化矿产资源丰富,矿山安全始终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去年的重大事故,主要就发生在煤炭行业。今后一定要把资源的整合与秩序的整顿结合起来,加大矿业秩序整顿,全力推进安全规范生产,切实按照湘政办发〔2010〕1 号文件要求,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第三个是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对烟花爆竹非法违规生产经营,要下大力气整治,公安部门要在 3 月份拿出相应的管理办法 ( 包括城市烟花燃放问题 )。对于这一点,今年溆浦“2·12”火灾事故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第四个是人员聚集场所的公共安全管理。包括消防、建筑、旅游、学校等行业和领域,一旦发生事故,影响很大。第五个是山洪地质灾害、病险水库、尾矿库的安全管理。一个尾矿库或水库如果出了事,那就是天大的事。现在雨季来临,汛期很快就要到了,一定要提前预警,加强信息的传递,一定要做好预案,一定要强化躲避措施,切实做到“防灾、避灾、躲灾”。

( 二 ) 抓具体。抓安全生产工作,一定要抓具体,抓细节。安全生产有两个方面,我是特别强调、特别关注的。一个是安全生产重在基层、重在企业、重在工地、重在现场。二个是安全生产的监管重在事前发现、事前排查、事前整改、事前消除。也就是说,一个是基层,一个是事前。所以,安全生产一定要深入、要细致。特别在监管方面,那就要体现我们业务部门的监管水平。这种事前的工作,必须有专业素质的人来加强监管、督查、检查。过来,我们有些同志认为安全生产工作是碰运气,抓与不抓一个样,这是极端错误的。如果我们的工作开展深入、真正抓到位,去年辰溪的“11·22”事故、今年溆浦的“2·12”等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我们有些领导同志,看起来很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经常听取汇报、经常亲自安排,但就是不深入调研、不深入检查,这样的“重视”说到底还是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是开开会、发发通知、打打电话就能做好的,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工地、深入生产一线检查,并做到检查有记录、交办有要求、落实有责任、整改有验收、查处有档案。只有这样,问题和隐患才能被及时发现、及时整改,事故才能被消除在萌芽状态。细节决定成败,一时的疏忽大意,往往会酿成无法逆转的后果;任何一个小小的隐患,都有可能演变成大的事故。安全生产过程中,不论是生产还是监管,都不能大而化小、不能原则要求,而要做到在每个领域、每项工作、每个部位、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去做,按照操作规程去做。只有把每一个具体隐患排查整改了,才能防范事故;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问题解决了,才能保证安全。

( 三 ) 抓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固本强基,安全生产才有保障。一是要抓投入。要以重点骨干企业为突破口,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大投入,补足安全欠账,对达不到国家政策规定或安全生产条件不达标的,强制实施技术改造,提高正规化开采技术水平。要加快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引进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突出解决导致群死群伤安全事故的难点问题。二是要抓基层。上面千条线,底下一针穿。无论是整治非法矿,还是取缔烟花爆竹非法生产小作坊小窝点,或者是查纠农村非法载客,几乎所有安全生产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归根到底都要落到乡 ( 镇 ),只有乡 ( 镇 )工作扎实到位,我们的工作才有保证。因此,夯实乡镇安全生产基础,既是治本之策,也是当务之急。各县 ( 市、区 ) 一定要按照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扎实深入开展第二轮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政府要积极引导,部门要全力帮扶。要进一步健全乡镇安全生产机构,强化责任,完善监管制度,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减少事故发生。三是要抓队伍。切实加大对安监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安全监管能力、行政执法能力和事故调查处理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能够担当安全监管重任的安监队伍。企业要加强对从业人员和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严格从业人员和安全监管人员准入关,提高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加快健全“三个机制”纵观多年来的安全事故,往往都是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部门工作配合不力、工作措施落实不够造成的。今后,各级一定要着眼于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建立完善以下三个机制:

( 一 ) 健全各负其责的责任机制。

一是要严格落实政府及部门安全监管的主体责任。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对本区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亲自抓、负总责。要把安全生产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经常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整治,确保一方平安。各级部门是政府监管主体的组成部分,必须认真贯彻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严格安全许可,严格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严格监管,严防事故发生。二是要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生产经营单位法人代表要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全面负责,把安全生产作为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本着依法办企、依规管企、诚信兴企的原则,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保障安全投入,完善安全条件,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分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中央、省、市属企业要充分发挥“龙头引路”作用,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加强技术改造,带动提升行业安全生产水平。三是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追责制度。法之有威,在于“法之必行”。这些年,从中央到省到市,没少出台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依然存在,“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依然突出。安全生产工作,既辛苦又责任重大,我们既然担起了这份责任,就要沉下心、横下心来管,出重拳,出狠招,求实效。对执行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规程不力的企业,该处罚的要坚决处罚,该停产整顿的要坚决停产整顿,该关闭的要坚决依法关闭。对责任不落实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必须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无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 二 ) 健全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

安全生产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不是安监部门一家能做好的,但安监部门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要好好的研究,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怎么协调联动,怎么齐抓共管,要细化、实化、具体化。去年以来,省、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职责权限,理顺了关系。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对照要求,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工作配合。市安委办要充分发挥协调督促作用,对市委、市政府、市安委会明确交办的任务,要定期报告工作进度和办理结果。要形成联席会议制度,及时通报情况、沟通信息,协调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完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在矿山开采秩序整顿、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以及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等安全监管方面,协同开展执法整顿,始终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各级宣传部门要加强舆论宣传和思想引导,深入普及安全知识和安全发展理念,市县广电部门要留有一定的时间段做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怀化日报要开辟专栏安排安全生产知识的普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形成“党委高度重视、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参与”的安全生产工作良好格局。

( 三 ) 健全激励约束的考核机制。

安全生产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稳定工程,既马虎不得,也大意不得。要进一步细化、量化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把省委、省政府三个重要文件的贯彻落实、事故控制指标的完成、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的履行、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的落实等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加强日常检查督办,加强年度考核,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切实增强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类企业抓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重要文件的规定,把安全生产纳入干部政绩和相关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其作为评价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以至发生重大事故或多次发生较大事故、经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同志们,民生问题,安全第一;安全问题,生命至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不负人民重托,牢记神圣使命,恪尽职守,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为全市 “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为构建和谐怀化、平安怀化继续贡献力量。

三 : 在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朱清孟)

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  努力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在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委高校工委书记 省教育厅厅长 朱清孟

(2014年2月19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今年教育工作。会前,徐济超副省长专门听取了会议有关情况汇报,对全省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刚才,亚伟同志传达了徐济超副省长的重要批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2013年全省教育工作回顾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系统保持安全稳定,教育形象持续提升,一些难点问题有了新突破,一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

1.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473所,超额完成2600所的年度目标,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三年毛入园率达75.4%。 18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改造城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351所、普通高中37所;为7908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装备了教学仪器等。各地普通高中分配生的比例均达50%以上。启动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大力推进产教结合,积极深化校企合作;加快示范校特色校建设,确定了35所省级品牌示范校和83所特色校;调整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不断增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工作启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加强。郑州大学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河南大学等7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扎实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获国家级项目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建立了教学质量年度发布制度;新增3所本科高校;新增3所博士、1所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再创新高,分别占全省的91.4%、92%。

2.教育改革开放展现新活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地方政府统筹高职发展等3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启动实施了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教师教育改革等5项重点改革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扎实推进。高职考试招生改革稳步推进,单独招生试点扩大至39所。继续增加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吸引社会资本81亿元投资教育。深入推进国际合作交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分别与3所世界知名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

3.教育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全省财政教育支出1173.4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五分之一强,所占比例位居全国前列。省政府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省教师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培计划” “特岗计划”等顺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宣传成效明显,开通了厅政务微博和河南教育手机报。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更加有力。

4.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全省各类中职和成人学校向社会输送62.56万名技能型人才,完成各类职业技术培训300多万人次,高校毕业生51.4万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积极引导中小学布局调整适应城镇化进程带来的人口流动新变化,督促各地编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得到教育部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荐。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校工科等应用型学科专业比例达到70%以上。高校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协同创新计划扎实推进,河南农业大学牵头申报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14个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项目“矮抗58”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仅13项),实现了我省高校在该奖项零的重大突破,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累计种植面积2.3亿亩,增产86.7亿公斤,增效170多亿元,为我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9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高校31个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与各地产业集聚区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哲学社会科学在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和资政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途径扩大省外优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上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达到30.1%。以黄淮学院为代表的一批新建本科院校,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转型发展,不仅赢得了地方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学校获得了快速发展,也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上个月教育部专门在黄淮学院召开了全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经验交流会。

5.维护教育公平获得新进展。建立了覆盖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的资助政策体系,去年各级财政资助经费达41.3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42万人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了应入尽入;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办学水平得到提升;免费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252万名学生提供营养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整体平稳,截至2013年9月1日,我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0.16%,高于全国同期2.76个百分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简报》编发了我省促进教育公平、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做法。

6.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呈现新面貌。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四风”问题;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规范办学行为、治理乱收费工作扎实有效。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谢伏瞻省长全程指导并亲自参加了厅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整改工作会,省委活动办、省委第二督导组对教育厅教育实践活动给予充分肯定,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多次报道,在全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推进会上教育厅专门作了经验介绍,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经验被省委活动办作为典型进行总结,在群众评价、评议、评判三个环节活动中,均得到了高度评价。

2013年,全省教育系统持续保持安全稳定,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扎实有效,原民师养老补贴发放工作进展顺利;中小学德育、精神文明建设、教育信息化等工作也得到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督导、体育、艺术、国防教育、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也取得新的进步。

总体来看,2013年,是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工作、奋力拼搏的一年,是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成效显著的一年,是教育系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融入、做出积极贡献的一年。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既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凝聚着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在此,我代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教育事业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还不紧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全省现代化建设需要。二是教育供给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差距,城镇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滞后于城镇化步伐,城镇基础教育资源普遍紧缺,“入园难”“大班额”等问题比较突出;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择校热”“上好大学难”等现象依然存在。三是教育保障水平尤其是教育投入仍不能很好地满足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建设也亟待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解决。

二、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推进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14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1.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赋予教育新的使命。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的坚定决心。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突出强调了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进一步指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着力点,指明了教育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系统部署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任务,更加强调要发挥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重要作用,对进一步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完善教育治理体系、增强教育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都体现了中央对教育改革的最新要求。加快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切实增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实际,坚定信心、扎实推进,通过改革扩大教育资源,通过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改革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提高教育的服务力、贡献力。

2.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为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战略规划的实施,既是凸显河南地位、推进中部崛起、服务全国大局的重大举措,更是实现富民强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将有力地推动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建设进程。三大战略规划的实施既为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结构,对科技创新的方向、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育必须紧紧围绕三大规划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解放思想,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在服务全省工作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3.我省“四化”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既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我们面临更多的挑战。我省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省,肩负着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改善民生等多重任务,既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努力缩小人均指标与全国的差距,又要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四化”协调发展进程的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处在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以高素质劳动者和拔尖创新人才构建竞争优势,以科技创新创造新的发展动力。而教育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的基础与关键,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决定着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影响着产业升级的方向和水平。教育系统必须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新变化,努力推动学校布局、学科专业设置与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适应,人才培养与劳动者素质要求相适应,科研资源配置与创新驱动方向相适应,为全省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4.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进一步激发改革发展新动力。我省是教育大省,但不是教育强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在不断出现新变化,对教育的关注在增加,教育公平意识不断增强,对优质教育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已经不再满足于“有学上”,而是希望“上好学”。对教育目标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从注重求学向注重求职转变、从生存需求向发展需求转变、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这些变化都要求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及时做出应对,回应关切。我们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入手,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

5.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既增强了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也使我们感到责任更重。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工作,在政策制定和财政投入上持续向教育倾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连续多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的20%以上。省政府还与教育部签署了省部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省部会商机制,去年8月,教育部袁贵仁部长、鲁昕副部长等专程来豫与我省主要领导进行会商,围绕河南教育改革发展达成诸多共识,教育部将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我省更多支持和倾斜。郭庚茂书记一直把教育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担任省长期间实施了职教攻坚工程,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郭庚茂书记指出,作为人口大省、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大省和欠发达的省份,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尤为重要、尤为紧迫、尤为艰巨。教育搞好了,就是竞争力、就是动力、就是财富。但同时也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改革的关键是要切实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谢伏瞻省长也十分关心教育工作,半年内6次到教育系统调研指导工作,并把教育厅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谢省长强调,教育在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进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当前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一是要弥补一个短板,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二是要办出一个特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是要夯实一个基础,办好义务教育;四是要探索一条路子,更多地吸引社会资本办教育。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既饱含着对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信任,也寄托着对教育的厚望。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牢记使命,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优异的成绩来服务大局、回报社会、惠及民生。

三、深化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切实把教育改革发展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紧紧围绕三大战略规划和“四个河南”建设,大力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为重点,加快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加快提高教育治理能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关于今年的教育工作,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印发了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我就不再全面讲了,这里突出强调几项重点工作:

1.着力强化服务,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教育只有很好地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具有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教育只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才能赢得广泛尊重和支持。

一是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不断增强主动融入、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努力办好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人民群众期盼的教育。特别是要突出强化教育服务“三重”的意识:第一,主动服务于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尤其是三大规划等重大战略,从中寻找工作着力点,强化教育服务全局的意识。第二,主动服务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尤其是“四化”协调发展及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需要,从中寻找工作结合点,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和贡献力。第三,主动服务于人民群众重大关切,尤其是人民群众关心的“入园难”、“大班额”及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学生安全等问题,从中寻求工作切入点,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我们教育工作的最高标准,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教育改革发展成果。通过自觉服务“三重”,使教育在融入中发展,在服务中提升,充分发挥出教育应有的作为。

二是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第一,加强学校布局规划建设,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特别是基础教育要主动适应我省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新变化,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科学配置资源,不断满足人口变化对就学资源的客观需求,切实解决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严重滞后于城镇化发展步伐问题,努力从根本上化解城镇“大班额”“入园难”等矛盾,助推城镇化进程。第二,加强人才培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多样化人才支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要积极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术培训。第三,加强科技研发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性科技支撑。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已成为我省科学研究的主力军。目前,我省高校有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以协同创新计划为抓手,加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人才和重点项目计划实施力度,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智力支撑。我省教育系统的人文社科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均占全省的85%以上,我们要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三是不断完善服务机制。第一,健全人才需求与学科专业调整机制,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科学预测和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规模,加强急需、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第二,建立高校科技资源与企业需求对接的平台与机制,及时主动掌握企业技术需求,增强高校科研工作的针对性。第三,完善政策指导和资源调控机制,加大就业率在高校招生计划安排中的调控力度,对就业率低的专业一律不新增招生计划,各高校也要对就业率低的专业进行压缩、调整,切实培养社会需要、“适销对路”的人才。第四,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真正做到教育质量由群众说了算,由社会说了算,从而引导学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需求办学。

2.着力深化改革,确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

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事业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既影响当前,又事关长远。我省是教育人口大省、生源大省,教育改革必须立足省情,找准方向,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始终坚持有利于扩大教育资源,有利于提升教育水平,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服务人才成长,有利于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的原则去推进。

一是推动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第一,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采取多样化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社会、市场、民间和国际资源办教育,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第二,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切实减少行政审批,严格控制检查、评比、表彰活动,今年将积极推动将中小学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全部下放到省辖市,各市、县能够下放到学校的权力也要主动下放。第三,积极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新格局。教育行政部门要更多地运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和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支持学校发展;学校要立足于依法办学、自主管理,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等,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特别是要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章程建设,今年将选择部分学校作为试点,2015年底之前,所有高等学校都要完成章程建设;社会组织、行业企业和公众将通过评价、监督、监测等方式更多地参与到教育改革发展中来。

二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始终。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加强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人文素养。坚持特色发展、个性发展,承认差异,尊重个性,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和创新拔尖人才成长创造条件。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习实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宽松环境,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招生制度改革重点是高考改革,袁贵仁部长在今年年度会上强调,高考改革极其重要、极其复杂、极其紧迫,要极其慎重。教育部已经制定了总体方案和相关的5个配套文件,将在征求意见修改后由国务院批准向社会公布。国家要求各省今年要都出台方案,并选定试点批次,全国各省市试点将在2014-2017年分四批进行,按照提前三年早知道的要求,今年试点省份9月1日前要公布试点实施办法,三年后即2017年开始实施。我省也要尽快开始编制方案,确定启动时间。

四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建立“知识+技能”的招生考试制度,推动中高职衔接,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升学通道。积极探索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职业教育特点,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的现代职教体系。

五是加强高校分类指导,引导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通过制定高校分类标准、完善配套政策、改革评价机制、探索高校分类拨款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推动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明晰以服务地方经济、以应用型为主的指导思想,引导各高校根据实际,科学定位,在不同层次、领域办出特色。对承担国家和省级试点的院校加大经费支持和工作指导力度,加大试点成果转化推广。

3. 着力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当前,我省教育发展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任务还非常艰巨,必须继续加快发展。同时,我们要明确没有质量的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没有质量的发展不是人民群众需要的发展,在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把质量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一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2014年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9%以上,进一步缓解“入园难”。

二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机制,切实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三是特色发展普通高中。启动实施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改革项目,引导带动全省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进一步明晰普通高中的发展方向。

四是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实施职教攻坚二期工程,通过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等4项计划,加强学校内涵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积极探索引企入校、引校入厂等多种校企合作形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产融合运行机制,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就业教育、致富教育。

五是内涵发展高等教育。继续实施高等学校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提升工程;全面落实第八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任务;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坚持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发布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启动“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计划”“专业学位特色品牌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00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重视科研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激励机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六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加大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确保民办学校在征地建设、水电气使用、教师业务进修、表彰奖励、学生补助资助、评先表彰等方面的同等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继续增加省级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额度,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引导更多民间资金投资发展教育,为民办教育发展创造更加平等、宽松的环境。

七是开放发展国际教育。加快推进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充分发挥我省汉字文化、武术文化和中医文化等优势,加大汉语国际推广;继续实施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启动“留学河南”政府奖学金计划;加强与港澳台地区交流工作。

4. 着力促进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群众对教育越重视,对教育的公平就越关注。我们一定要在教育公平上多下功夫、多想办法、多做实事,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益。

一是兜底线,保障每个孩子都有学上。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在承认地区、城乡间在经济发展、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前提下,为每一个孩子都提供一定标准的基本公共教育,保障他们都有学上。因此,我们要继续抓好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工作,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个学生都不因贫而失学。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并落实好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发挥好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关爱、帮扶、安全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服务体系。研究出台我省贯彻《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意见,着力强化条件保障,提高普及水平,提升教育质量,保障残疾人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二是促均衡,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改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硬件差距。在县域内进一步扩大教师交流的范围,鼓励优秀的校长和教师到薄弱学校任职任教,缩小师资差距。进一步提高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引导学生就近入学,缩小生源差距。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集团化办学、城乡托管和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带动薄弱学校,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使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孩子通过信息化手段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办法,合理划分入学范围,规范招生入学行为。加强督导评估,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为抓手,督促和引导各地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县域内学校间基本均衡,今年将推动25个左右的县(市、区)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三是建机制,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一系列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的机制。要更多地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进行调整和引导,特别是在教育政策措施制定时,一定要考虑教育公平问题,用规则和制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强化和落实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每一位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公平。

5.着力强化保障,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更需要进一步强化教育保障能力,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手段,配置好资源,激发出活力,发挥好效益,以科学的保障机制支撑教育的改革发展。

一是加强教育经费筹措和管理。经过多年的努力,4%的目标得以实现,下一步我们重点是在保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用好管好、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上下功夫。要筹好经费,继续落实好财政教育投入,巩固4%成果。在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千方百计地争取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投资教育。要用好经费,坚持科学的投入方向,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坚持向农村、贫困地区、困难群体倾斜。为杜绝铺张浪费现象,今年将在全省开展“建设节约型校园”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要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要管好经费,探索建立教育经费管理新机制,增强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健全完善学校财务公开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过程审计和绩效考评,保证教育经费从分配、使用到评估都在阳光下运行。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深入贯彻全省教师工作会议精神,把有关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要强化师德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践行职业道德,潜心教书育人。要抓好项目实施,认真总结国培、省培、特岗等计划的经验,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统筹力度,充分发挥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高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等项目的重要作用。要明确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优化中小学教师结构,加快短缺学科教师培养,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加快建立有利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加强高校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及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要深化教师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高校职称评审改革工作,扩大中职学校教授级高级讲师职称试点范围。

三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把加快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均衡、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的重要手段,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继续加强全省基础教育 “三通”“两平台”建设,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计划,加快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中职学校网站建设。建立高等学校教学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手段进行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建设全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关注、跟踪、使用、对接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等在线教育资源,善于学习和利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

四是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事关正确的办学方向、事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等根本问题。各地各高校要把高校党建和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继续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认真做好广大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巩固完善教育系统网络信息应急机制和网上舆情联动反应机制,决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空间和渠道。

五是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改革发展任务越重,越需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应该说,近年来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成效是显著的,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松这根弦,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扎实推进校园安全管理创新,深化平安校园建设,认真解决好食堂饭菜价格、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实际问题,维护师生切身利益,确保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6.着力转变作风,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

良好的作风是确保我们全面完成今年教育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我们要通过狠抓作风建设来强责任、抓落实、提效能、树形象。

一是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决纠正“四风”。中央决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作为我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单位,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巩固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把活动中形成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工作中的常态,特别是要把活动中提出的“三服务一满意”(即:服务广大师生、服务教育教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活动向全省教育系统推广。目前,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启动,希望参加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各单位、各学校都要高度重视,做好准备,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学习,认真查摆解决好本地本单位在“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把活动开展好,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教育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

二是以更高更严的要求,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系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领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教育工作者在廉洁自律方面应当有更高要求。但是,一个时期以来省内外在考试招生、学校基建、科研经费等方面的腐败问题,已经成了社会热点。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特别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坚决杜绝腐败行为,做到廉洁自律、公道正派。

三是以提高教育治理能力为核心,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袁贵仁部长在这次全国年度工作会上提出,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高水平的治理能力。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思想观念、知识储备、方式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迫切需要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科学管理上下功夫,使管理更加精细、服务更加便民,通过管理改革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使我们的事业得到更好发展。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教育宣传工作,教育工作容易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和焦点。积极主动做好教育宣传工作,不仅有助于推动事业发展,而且有利于树立良好形象。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舆论影响力更大,我们要主动适应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充分挖掘、整合、利用教育宣传资源,建立覆盖报刊、广播、电视、新兴媒体在内的教育新闻宣传大格局。要把握好舆论导向,及时做好教育热点问题的释疑解惑,做好社会舆论的引导,做好教育舆情的应对,传递真信息,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同志们,新的一年教育改革发展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牢牢抓住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干事创业的饱满热情,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标题:学校安全工作会议讲话-开学会议讲话稿:正确理解学校工作思路 把握学校现状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877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