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再别康桥课堂实录-别再拖堂

发布时间:2017-10-09 所属栏目:再别康桥优秀教案

一 : 别再拖堂

  上了初三,我们没有什么变化,反而,老师们倒大变特变了。

  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老师们的耳朵变的“不灵“了。

  每每上课后不久,心里总会盼着快点下课。熬了许久,终于熬到下课了铃响的那一刻。我的神经都极度紧张起来了。可是,就在这关键的铃声响起时,老师们却不加理会。

  在这一刻老师们也都是各俱情态的。

  语文老师以达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了。往往下课铃响时,他总是“文质彬彬“的等下课铃响后,再继续若无其事的讲课。再等他慢条斯理地讲完课后,最多只剩五分钟了。

  数学老师则是光明正大的拖堂。他甚至还说,拖掉的时间是我们的。无奈,我们只好停止了喧闹,好好珍惜我们自己的宝贵时间。

  物理老师则是有点“嚣张”下课了,他往往会扶一扶他那硕大的眼镜,再慢条斯理地说道,拿出<<物理理科爱好者>>哎!

  老师们,为了我们大家宝贵的休息时间,也为了您们那金贵的手指头少接触带有腐蚀性的东东----粉笔。我说一声,老师,下课了!

 

二 : 《再别康桥》课堂实录及点评

原文地址:《再别康桥》课堂实录及点评作者:云卷云舒

《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 杨茸茸

[转载]《再别康桥》课堂实录及点评

[转载]《再别康桥》课堂实录及点评



 (课前播放蔡琴演唱的《再别康桥》)

师:水一般温柔的曲子把我们带进了康桥的柔波中,这首歌就是《再别康桥》,作者是徐志摩。

师:这首诗也刻在了这块石碑上,你知道这是在哪里吗?2008年7月2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后园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的石碑,上面刻录了中国最著名的诗歌。它就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康桥就是今天的英国剑桥。

师:1920年徐志摩第一次来到康桥,他在榆阴下读书,在金柳边漫步,甚至和漫天的星辉一起,随着一叶小船,在康河的柔波里漫溯。可以说康桥是徐志摩的第二故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朗读中走近康桥。

师:朗读首要的要求是:1.读准字音,不读错字;2.读准诗句,不添字漏字。哪位同学能来读一读?

生1:朗读全诗。

师:哪位同学能来点评一下?说说他读得有什么优点,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生2:刚才这位同学声音响亮,而且没有读错的地方。但是我觉得读得快了一点。

生3:我感觉他读得还欠缺了一些感情。

师:说得好。朗读正确是第1步,我们还要试着读出其中的美感来。徐志摩对康桥的感情是不一般的,他曾经在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里说过“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让我们再联系题目来看,你认为此时诗人对康桥是1种怎样的情感?

生4:从“再别”可以看出,这是诗人离开康桥之际写的一首诗,诗人肯定是依依不舍的。

师:对,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就是这种眷恋之情。

师:诗人还说过“谁不爱听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定的河上描写梦意与春光!”。连水波都好像是演奏着音乐一般,更何况诗歌呢?诗歌的也具有这音乐美,你认为要读出这种音乐美,在语速快慢和声音强弱上,应该如何处理?

生5:我认为语速要慢一些,声音不能太高,要低沉一点。

诗:那是不是沉重呢,为什么?

生6:也不是沉重,因为作者面对他十分喜爱的康桥,不会是沉重,是充满喜爱之情的,但由于要离别了,所以也不能太欢快。

师:对,所以应该是舒缓、轻柔、低沉的语速语调,大家先试着读一读。

师:哪位同学能勇敢地站起来读一读?

生7:朗读全诗。

师:哪位同学能点评一下?

生8:我觉得他语速是比较慢,但是停顿得太生硬了,不自然。

生9:对的,我也觉得感情没有读出来。

师:可能他太紧张了,所以显得生硬。是不是只有语音停止才是停顿?其实语音的延长也是1种停顿。停顿之处要能做到语音顿而意不停。老师来读一读第一小节,大家试着体会这种舒缓、轻柔的语调。

师:好,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

生10:朗读全诗

全班听后鼓掌。

师:这位同学读得就很不错了,带给我们音乐一般美的享受。

师:诗人为什么对康桥怀有如此不一般的情感呢?我们一起来了解徐志摩的经历。诗人曾经三次来到康桥,请看投影。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在康桥,他深深感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康桥优美的自然环境触发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让我们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师:提醒大家在赏析之际,可以抓住关键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从景物、色彩、动作角度进行赏析。我们一起来看第二节,老师特别注意到“金柳”这个词,柳树一般是什么颜色的?

生齐:绿色的。

师,对,有句诗是这么写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为什么这里的柳树是金色的呢?

生11:因为是在夕阳中,阳光照射下,就变成金色的了。

师:一切都在阳光中,为什么就写柳树呢?

生11:柳树有留的意思,古人在分别时会折柳相送。

师:对,“柳”和“留”谐音,夕阳西下,康桥的一切都笼罩在一片温暖的金色阳光下,婀娜多姿的柳树也披上了一层金纱,诗人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更加眷恋康桥,更加不舍离开了。

这样的例子在诗中还有很多,请你在诗中找一找还有哪些词语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并试着读出这种情感。小组讨论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看法?

生12:我们小组找的是第二节里的“艳影”这个词。我们认为金柳的影子就像新娘一样美,倒映在水里,连影子都是美丽的,可以看出作者对康桥的喜爱之情。

生13:我们找到“新娘”这个词。这里是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金柳比成了新娘,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师:为什么要把金柳比成新娘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14:他们都很美丽。

师:这种美丽体现在哪里,想想色彩,形态的角度?

生15:金柳在夕阳下是金色的,很温暖。传统的中国新娘穿着红色的嫁衣,在烛光映衬下,也很温馨。

师:说得太好了,那么有没有同学注意过“荡漾”这个词呢?你觉得怎么读才能读出“荡漾”的感觉?

生16:荡漾这2个字声音要拖长一点。

师: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吗?

生16:读“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为什么荡漾要拖长一些?想象水波荡漾是什么情形?

生17:荡漾是一层层荡出去的。

师:还有1个特点,这种一层一层的,好像还不断的延续下去,就像这新娘的艳影永远留在了诗人的心中。哪个同学能读一读这一节?

生18:我们想全组来读。(朗读这一节)

师:很好,读出了艳影在心头荡漾的感觉。其他小组还有要发言的吗?

生19:我们小组找的是“水草”,作者宁愿做一条水草,也像要留在康河里,这也表现了对康桥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师:水草在自由自在的摇摆,康桥也是诗人思想最为自由的一段时间。

生20:我们还找了“招摇”这个词,这里招摇在这里有招手的意思,好像在和作者挥手告别。

师:在离别时,是挥手告别。在诗人刚来到时,也有可能是挥手打招呼,欢迎来到康桥。那么这里应该怎么读呢?

生21:我们想小组一起朗读这一节。(朗读本节)

师:这一节我们好像已经融进了康河的柔波里去了。其他小组还找到什么精彩的词语了吗?

生22:我们认为“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一句中,把梦比成彩虹。彩虹很美丽,有7种颜色,这是1个美丽的梦。

师:梦里有看到什么了,这么美丽?

生22:梦里看到了康桥的景物,很美丽。

师:是的,在康桥的生活是美丽的。想一想,彩虹除了美丽,还有什么特点?

生23:彩虹是雨后出现的。

师:对,仅在雨后出现,而且出现的时间还怎样?

生24:时间还很短暂。

师:对,彩虹既美丽又短暂,所以我们就更加珍惜这样的梦了。那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

生齐:珍惜的语气。

师:哪位同学能读一读呢?

生25:我们小组一起来读。

师:有同学点评一下他们的朗读吗?

生26:我觉得还可以再慢一点。因为这是1个梦,要有梦幻的感觉。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26:朗读这一节。

师:好的,读出了这种寻梦的珍爱之情。还有对诗歌的赏析吗?

生27:我们找的是“满载一船星辉”,这里感觉画面很美很梦幻,星星都在身边闪耀。

生28:我们认为“放歌”还能表现作者兴奋高兴的心情。

师:为什么此时这么高兴呢?

生29:因为这个时候作者完全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中了,心情十分的愉悦,忍不住想要放歌了。

师:很好,那这里读起来应该要情绪高昂一些。我们女生一起来试试看吧。

女生齐读

师:作者的心情是不是一直欢快下去呢?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30:我们组讨论了第六节。我们认为这里应该读得低沉一些,因为在康桥不能放歌,今天只能是沉默的。

师:为什么只能沉默呢?

生31:因为要离开康桥了。

师:其实这是徐志摩第三次来到康桥,但是可能因为事前没有和他的老朋友们联系,所以很遗憾,他们都不在,只有康河,都还在一如既往地、沉默地守候在那。你现在能理解为什么此时的康桥只能是沉默的吗?

生32:因为诗人沉浸在离愁别绪中,对康桥的情感已经是尽在不言中了。

师:对,可以说此时是“无声胜有声”。

生33:这种情绪弥漫在康桥里,[www.61k.com)连夏虫也沉默了,更何况即将离开康桥的作者呢?

师:夏虫都感受到了了这种惆怅之情,杜甫有句诗和这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

生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是啊,康桥的一切都沉浸在这种情绪中,我们该怎么去读呢?男生一起来试试吧!

男生齐读

师:感觉怎么样?

生34:好像还是太快了。

师:是的,这里应该读出这种其实我不想走,其实我很想留的感情。男生们再试一次吧。

男生齐读。

师:通过我们的赏析,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由欣喜转为了惆怅。诗歌中还有哪里也表达了惆怅之感?

生齐:开头和结尾。

师:老师来读一读这两节,大家想想这两节有什么特点?

生35:这两节结构很相似,意思也是一样的。

师:表达了什么意思?

生35:对康桥的眷恋之情。

师:有没有注意到作者告别的对象是什么?

生36:是在向云彩告别。

师:连一片云彩都不带走,没有丝毫惊动康桥,带走的只有什么?

生齐:对康桥的感情。

师:对正如《黄鹤楼》里一句诗所写的那样——“白云千载空悠悠”,此地只余“康河水”。那么这种相似的结构还有什么作用?

生37:还可以前后呼应。

师:对,构成1种回环往复的效果,使得诗歌余音绕梁,连绵不绝。使得诗歌有惆怅之情开始,虽然在回忆中有快乐温暖的时光,但是终究还是回到了惆怅的现实中来。

师:胡适曾经说过“徐志摩的人生观只有3个大字:1个是爱,1个是美,1个是自由。”这三点都在我们这首诗里体现出来了。这首诗在我们心中投下了长长的身影。但是1931年11月19日,因林徽音要在北京协和礼堂为外国使节演讲中国建筑艺术,徐志摩欲前去捧场。然而,飞机在大雾中误触济南开山坠落,志摩罹难,时年36岁。虽然诗人早早地离我们而去,但是志摩的诗永远在我们心头荡漾。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在诗中再次走进徐志摩的精神家园!

生齐读。

关于《再别康桥》的意见

常州市教研室 张春

[转载]《再别康桥》课堂实录及点评

非常有幸参加这样1个活动,我觉得我们镇江市教研室和镇江市外国语学校搭建了1个非常好的初中语文研讨的高端平台。首先,有1个确定的主题,在1个话语系统中进行教学思想的碰撞。而且从前三届的活动来看,我们是有丰厚的积淀的。

《再别康桥》不管是谁上,都是富有勇气的,不管是谁评,也都是很有压力的。这一课老师们都喜欢听,都喜欢上,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觉得我们今天听杨老师的课,应该又有了许多新的想法。我觉得杨老师的语文教学素养很好,她个人对文本的钻研是到位的。那么我们这个主题式的研讨是需要有想法的,这也正是活动的价值所在。杨老师在解决“教什么”的相关问题之际,我觉得她就是很有想法的。尤其是她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是很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和探讨的地方的。下面我就个人比较关注的几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1个是关于诵读。今天上午的课给我共同的强烈感觉就是,我们都非常地关注朗诵的引导,这方面是亮点纷呈的。我把这四节课看成是我们镇江语文阅读教学的特色。诵读教学有1个常见的毛病,就是老师们往往利用名家的朗诵做示范,然后有朗诵技巧的理论概括。但中间最常见的就是,把朗诵常见的原则一股脑地丢给学生。他们希望1步就能把文本的精髓全部抓住,把它读得很好。但杨老师今天是分3步走的。第1步只要读准,不要读错。第二步是要把里面的快慢、强弱读出来。然后才提出第3步的要求,就是在朗诵中体会意境美。第3步才强调把意境读出来。这就是1个正确的朗诵引导的层级。这中间就涉及到1个理念和科学安排时间的问题。这样的安排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对整首诗基调的确定,是重点强调的。第一小节,徐志摩给我们定了1个怎样的基调?这样1个总体安排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尤其是如果你比较常用朗诵1步到位法,那么你应该在这节课上学到一些,1步到位是不现实的。学生文本还没有真正地进去,他怎么可能读得好?分3步指导,我认为这个步骤的数量也是比较恰当的。

但是在读的过程中,也有1个问题。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定得好,但是这首诗的情感脉络后面是怎么发展的,是如何跳荡起伏的,我觉得把握、引导得不是很理想。在赏析过程中,学生是被指定了解读哪一段,多少有点像老式文言文教学的串讲。这样一来,学生灵动的个性、互相之间的碰撞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第一小节表面上轻松,但是志摩的内心是很不平静的,那么后续怎样呢?有的老师喜欢重点上第五段,是情感的高潮。但是重点就讲第五段,又有问题。七段诗,就重点讲第五段,把高潮讲的很精彩,但没有半山腰的峰回路转,直接到高山之巅,想一览无余,这实际上和朗诵的1步到位法犯了同1个毛病。

我觉得铺垫在二三两段,这两段很关键的。这两段意象的分析,我觉得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点,杨老师讲了第二段的金柳,“柳”和“留”谐音,讲到了折柳相送的文化传统。这个传统我们可以追溯到《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果再往后找,这种相送的意境,柳永就不说了,最近的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些都是我们能想到的有柳有水的,最经典的画面,从《诗经》到现代散文家都是这样。所以虽然是深受欧美文学,尤其是英国诗歌影响的徐志摩,选取的还是中国经典诗歌的意象。这一点杨老师点到了,但是我觉得后续二三段的赏析还可以再追加一点内容,这样有利于情感脉络的理清。比如说第二段还有1个意象“新娘”。这里我想到了一首歌里唱的“最后一次想你,因为明天我就要做别人的新娘”,这里的新娘到底是谁的新娘?如果改成“再看你一眼,明天我就要远离我的新娘”呢?第三节讲“软泥上的青荇”,这样1种水草在“招摇”,就和“金柳”的飘动,那种挽留的,不舍的情怀,是不是共同的情感的抒发?而且由于这两次挽留,作者心软了,留了下来,就写到彩虹,这几个意象又是一组,然后才有放歌。最后离别之前,把这种情感很畅快地表达一番。这样二三段就是峰回路转的山腰,否则到不了四五段。

但这里我感觉到为什么杨老师没有把经典意象联系到位呢,1个就是我认为七年级的课和九下的课,是能够表现语文老师功底的。七年级的课老师不大敢举例,举中学的,学生没学过,举小学的,老师不知道,那么就干脆不举例。所以初一的课大量的都是孤立的点,上哪一课就讲哪一课,从不旁逸斜出。但不旁逸斜出的语文课,还是语文课吗?语文课1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你要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要能够往文本之外拉一拉,这几个小段,是大有往外拓展余地的。这里杨老师提的问题是要关注诗里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我觉得这是相对比较表面的。意象背后的文化根基涉及的不太够,像后面“彩虹”都是可以再挖掘的,今天就感觉意犹未尽。情感脉络理得更清晰点,对读也会有帮助。

第三点就是在自由读的过程中,分小组活动,我们经常犯的1个毛病就是放得开,最后收不拢,今天老师就是用了指定回答某段的赏析,能收得拢了。但小组合作内部的碰撞呈现给听课老师的不是太充分。

第四点就是读诗不能太执着。执着一般是1个褒义词,读诗不能太执着就是不能像读科技说明文和议论文那样,去找所谓的标准的、唯一的答案,诗歌不能这样读。今天杨老师对徐志摩的几段材料有着非常精当的安排。第1个,材料出现的时机是很讲究的,没有作为知识一股脑地告诉学生,也没有集中在一处展示出来。这些材料在哪里出现,是有着特定的目的的,是很有心机的。还有选择什么告诉学生也是很有讲究的。这首诗提到了徐志摩,然后提到他的妻子张幼仪很正常吧,那么再提到林徽因也正常吧,那么我再提到陆小曼也不错吧,那再提到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再提到梁启超。再提到徐志摩陪同过的罗素、泰戈尔,再提到胡适。这样你看这节课讲什么?这些材料都堆给学生,学生去找他个人情感的冲突,联系陆小曼,联系林徽因,这些都是同这首诗有点关联的吧?但是对于初一学生而言,给这么复杂的材料,让他们怎么理解和把握?所以我觉得今天杨老师材料给的时机和分寸,是符合七下学生这个特定阶段的需要的。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是可圈可点的。在其他文本的教学中,也可以有所借鉴。

最后回到今天的主题上“对话式”教学,和谁对话?我觉得一般指3个,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还有1个生本对话。我觉得今天杨老师在师生对话上,预设比较充分,课堂的表现也可圈可点。生生对话可以打1个良好,但是生本对话,我给的分就要稍微低一些。有1个对照的例子,就是第二节课张老师上的《黔之驴》,张老师在课堂上就发现了,怎么齐读之际,就听出来毛病。一到1个人读就精彩纷呈。要让学生表现个性,就要多采用1个小组两3个学生对读的方式,展现个人情感的投入。跟着集体读之际,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步子,大家就差不多,那么实际上就是在扼杀他们的个性。学生自己对徐志摩诗歌的把握,也就是生本对话,是我们比较难做的一条。

如果这一点稍微上纲上线一点,给小杨老师1个建议,就是总体上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在自己深入文本,挖掘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之外,一定要想,在课上,学生我要让他做什么、怎么做,如果出问题怎么办,在设计学的这一方面,稍微再多投入一点精力,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驾驭课堂。

不当之处也请各位老师指正。

转自王益民教育生活馆

三 : 精彩绝伦,请大家欣赏:程翔《再别康桥》教学实录

程翔《再别康桥》教学实录及评析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坐下。今天上课的格局不同于往常,喜欢吗?(学生四人一组,面对面坐。)

生:喜欢。

师:这叫小组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不是你们听老师讲,主要是小组之间交流学习,有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好吗?

喜欢语文课的同学请举手。

生:(举手)

师:不喜欢的举手。

生:(没有举手的)

师:这说明你们老师语文教得好。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再别康桥》,这首诗以前知道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知道呀。说说,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生1:有一次电视上刚好有这首诗。

师:那是在什么时候?

生1:一年以前。

师:你呢?

生2:我接触过几次。

师:(惊讶的)几次呀!最早呢?

生2:最早是小学,是一个同学在广播站朗读了这首诗。

师:以前知道这作者是徐志摩的举手。

生3:(举手)

师:请你将他的名字写一遍。知道为什么要写一遍吗?这个“摩”字要注意是吗?

生3:(板演)

师:好。记住了,徐志摩。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将诗歌朗读一遍。

生:(读)

师:有不认识的字举手。

生:(没人举手)

师:没有不认识的字,是吗?下面请同学们推荐一个同学来读一遍。

生4:(举手)

师:你推荐谁?

生4:我推荐***

师:你为什么推荐他?

生4:因为他读得还可以?

师:你自己读得怎么样?

生4:嗯……

师:那你推荐谁?

生4:推荐我自己。

师:有勇气,同学们为她鼓掌。

生4:(读课文)

师:好。谢谢你。读得不错吧?

生:(全体鼓掌)

师:有读错的吗?

生5:第五段“满载一船星辉”, 她读成了“满载一城星辉”。

师:嗯。还有吗

生6: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她读成“青枣”。

师:嗯。还有一个地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我们看应该读“似(shì)的”,还是“似(sì)的”?

生6:是“似(shì)的”。

师:对,彩虹似(shì)的。什么时候读“似”?

生6:相似(sì)。

师:下面小组交流一下。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喜欢?

生:(小组交流)

师:好。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我们简单地交流一下。喜欢这首诗的举手。

生:(举手)

师:不喜欢的举手

生:(没举手的)

师:没有不喜欢的。为什么喜欢?

生7:首先我喜欢是因为是抒情的诗,更喜欢二三四段,把景物写活了。

生8:我觉得这首诗给人一种做梦的感觉。

师:做梦的感觉,很好。还有这种感觉的同学举手。

生9:我觉得有音乐感。

师:还有这种感觉的同学举手

生10:我喜欢这首诗,前后呼应,中间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

生11:这首诗很缓慢,读的时候很享受,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师:我们读了这首诗的初步感受很好。接下来要做什么呢?你读了这首诗,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小组交流一下。

生:(小组讨论)

师:好,同学们都写了很多问题,有的同学写了三个问题。请同学们提问题

生1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星辉斑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境?

师:你是不理解“星辉斑斓”的意思,还是不理解这个意境?

生13:意境。

师:这是怎样的意境?在这个意境里怎么想到要放歌呢?这个问题好,继续提。

生14:前面说“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后面又说“但我不能放歌”,这不矛盾吗?

师:哦,矛盾,问得好。

生15:第三段,在“康河的柔波里”,我们知道大海的波浪是汹涌澎湃的,为什么这里说是柔波?

师:大海的波浪是汹涌的,是吧?小河里的波浪会是什么样?是不是柔波?

生16:为什么说余阴下不是清辉,又是清辉?

生17:为什么是再别康桥?

师:以前来过,离开了;这次又来了,又要离开了。

生18:第五段的“寻梦”,寻的什么梦?

生:第六段的最后一句“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不懂。

生19:我想提两个问题,一个是,徐志摩写这首诗的背景;第二个是,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为什么要重复地用“轻轻的、悄悄的”?

生20:青草为什么是柔柔的,应该是光亮的?

师:还有新问题吗?

生21:为什么用荡漾?

生22:前面是“轻轻的”,为什么后面用“悄悄的”?

生23:第四段为什么要用“揉碎”这个词?

师:我现在要调查一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提出问题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有问题吗?

生24:有。二三四段,为什么分别讲“金柳”、“青荇”、“余阴”,为什么讲这么多景物?

师:还有吗?

生25:题目是康桥,文章应该重点写康桥,可文章为什么重点写康桥边的景物?

师:同学应该知道,学习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大家都应该是学习的主人公。还有谁没有提过问题呢?

生26:为什么在康河的波光里,我甘愿做一条水草?

生27:为什么在六段中要用“沉默”?

师:记住,以后我们都是学习的主人,不要沉默,不要做旁观者。指名读第二段

生28:“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师:你知道 “金柳”是什么吗?

生28:我知道。

师:为什么柳树是金色,是因为什么照耀着?

生29:夕阳。

师:夕阳下,柳树一片金色。“那河畔的金柳”用了一个“那”,就是要往远处看。你看到了吗?

生30:没有。

师:那么在什么地方?

生30:心里。

师:对。“新娘”知道吧?为什么看到金柳诗人就想到“新娘”,你们会想到新娘吗?

生:不会。(笑)

师:诗人看到金柳,就想到了新娘,为什么?

生31:应该是寄托思乡的感情。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思乡?

生31:因为我想家乡。

师:与你的情感有关吧,那诗人为什么想到新娘?与什么有关?

生32:情感。

师:对,肯定有一段感情在里面。诗歌与一般的文章不同,要你去猜。“艳影”是什么意思?

生33:美丽的影子。

师:谁美丽的影子?

生33:新娘的美丽的影子。

师:“我在心头荡漾”,“荡漾”是什么意思?

生34:水波动荡的意思。

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35:在我心里面来回想,徘徊。

生36:不停地在我心头出现。

师:就是在你心头萦绕。

生37:不可以忘记。

师:对,不可以忘记,很好。能不能读出水波荡漾的感觉来?

生:学生读“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好,一边读的时候,一边感受水波荡漾,新娘在他心里跳。齐读这段。

生:(读)

师:“在我的心头”应该停一停,(老师范读最后一句)“在我的心头——荡——漾——”

生:(再读)

师:你们是不是觉得小诗写得很有趣。现在学习第三节,请你读一读。

生38:(生读)

师:从感情的发展来说,你觉得这小节与前面相比是变得强烈了还是减弱了?

生38:强烈。

师:你怎么说是强烈?

生38:因为后面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

生38:甘心。

师:你说诗歌一开始,诗人看到了什么?

生38:天空。

师:天空没有什么意思。然后看到什么?

生38:金柳。

师:金柳好像下垂了,在看什么?

生38:水草。

师:金柳与水草你看着我,我看着我,好像人在交流感情呀。我们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如果是我,我也甘心做一条水草。

生:(笑)

师:你们愿意做水草吗?

生:不愿意。

师:你们还小。

生:(笑)

师:读第四段。

生:(读)

师:“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明明就是“清泉”,怎么就不是清泉了呢?原来是天上的虹。那虹揉碎了不是,为什么揉碎?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生:(讨论)

师:好,下面交流。

生39:我们这小组是这样理解的:天上虹是康桥在水中的倒影,因为水面反射出夕阳的光,柔波荡漾,那桥好像睡了一样,自己的梦想也像彩虹。

生40:揉碎的应该是内心的思想,要离别,很悲伤。彩虹是内心的追求。

生41:夕阳余光照射在湖面,湖面形成波光粼粼的样子。

师:理解这一小节很难吧。

师:“余阴下的一潭,那不是清泉”那明明就是清泉,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是什么呢?

生41:应该代表他的梦。

师:徐志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这里上学,有一些让他追求一生而无法实现的梦想。这康桥就是剑桥,剑桥大学,老师去过那地方,没有彩虹桥,只有一座很小的桥。剑桥大学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学,希望你们将来能够去那儿读书。

那余阴下的一潭,就是清泉,可作者偏偏说不是清泉,那意思是要提醒我们读者,你可千万不要把它看成是——

生:(无人举手)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这种情况,比如你到商店里看到一种你非常喜欢的笔,但是,这种笔很贵,你回家问爸爸妈妈要钱去买,可你爸爸妈妈说你不是有很多笔吗,不买!但是,有一天,你爷爷给你买来了这支笔,你非常高兴。以后你每次看到这支笔,你就认为这不是一支笔,而是——

生:爷爷的爱。

师:本来是一支笔,在你心里那不是笔,成了爷爷的爱。那么,这里作者说不是清泉,那是什么呢?

生42:象征着梦

师:什么梦?

生42:是……是……

师:象征着爱情,知道吗?

师:天上的虹,怎么揉碎了呢? 刚才说了是风吹,就不完整了,但这是表面的。破碎的是什么呢?

生43:爱情。

生44:希望,梦。

师:是消失了吗?

生45:没有,埋在心里。

师: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这种写作手法,不是徐志摩的独创,在宋代苏东坡写了一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杨花柳絮呀,同学们看过吧,我们看来,那就是杨花,可苏东坡却说不是杨花,是离人泪。这种写作手法叫“移情”,就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到了他所描写的客观景物上。直接写太直白,没有意思,这样写,让我们去猜,越猜越有意思。以后同学们也可以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生46:快一点。

师:但不是轻快,而是什么感觉?

生47:忧伤。

师:为什么忧伤?

生47:因为美好的梦想破碎了。

师:而他又没有忘记,他埋在心里,心应该荡漾一下,对吗?

生:嗯。

师:荡漾了多少下才合适?你们荡漾过吗?

生:(笑)

师:你们太小了。把前面的连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出现了梦,下面的小节应该写什么?

生:寻梦。

师:请你读下这小节。

生48:(读)

师:好,我问你,作者是什么样的梦?寻梦,作者用的什么标点符号?

生48:问号。

师:问谁?

生48:问自己。

师:寻梦,你解释解释什么意思。

生48:寻找彩虹般的梦。

师:那是什么样的梦?下面有没有描述?

生48:星辉斑斓的梦。

师:那个梦好像与什么行动有关?

生48:划船。

师:我问你,划船,一个人好,还是两个人好?

生49:两个人。

师:同性的好还是异性的好?说心里话。

生49:同性。

师:哇,我好失望呀!

生:(笑)

师:划着划着,划到哪儿去了?

生:青草更深处。

师:没人的地方吧。划着划着天怎么样啦?

生:天黑了。

师:应该怎么样了?

生:回家。

师:回家了吗?

生:不想回家。

师:不想回家怎么样?感情加深了吧?干什么?

生:放歌。

师:齐读这小节。

生:(读)

师:同学们能不能体会到这一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能体会的举手。

生:(举手)

师:你说,你通过那几个字体会的?

生50:放歌。

师: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放歌?

生50:愉快,特别高兴。

师:那是因为他回忆起了过去美好的情景。那你说,读这个地方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生50:声音大一点,站在徐志摩的角度,就是感情太多了,要宣泄出来。

师:宣泄出来,那手可以怎么放?

生50:(张开双手)

师:头应该怎么样?

生50:扬起来。

师:好,你这样读一读。

生50:(读)

师:请你也来读一读。

生51:(读,其余同学鼓掌)

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范读,很陶醉)

生:(鼓掌)

师:寻梦,诗人情不自禁地回忆这个情景,诗人想到这个场景,心都醉了。多好呀,这个场景。可是诗人放歌了吗?

生52: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放歌?读下面一小节。

生:(读)

师:但我不能放歌,与上节相比,来了一个多大的转折呀。一个人想要放歌,而不能放歌,内心是很压抑的,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内心还轻快吗?不能轻快了。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笙箫是什么?

生53:乐器。

师:你会吗?笙箫是能够发出美妙声音的乐器,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那么说,笙箫现在却沉默。下面一句是什么?

生54:夏虫也为我沉默。

师:夏天的虫子,蝉、蟋蟀呀,它们怎么叫?现在它们好像也理解徐志摩的心情,也沉默了。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55: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师:整个康桥今晚都一片沉默,为谁沉默?

生:徐志摩。

师:刚才想放歌,现在都沉默了,还高兴得起来吗?请你读这小节。

生:(读)

师 还没有沉默。你来读。

生:(读)

师 好。这说明我们的同学深入到诗歌的境界了。这样的意境不适合齐读,你们自己再读读。

生:(自由读。)

师:(老师在黑板上板书2、3、4、5、6,并画上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这是我们刚才研读的几个小节,这个箭头是表示感情,但是诗人的感情不是一条直线,想一想,应该怎么画。

生:(小组内讨论)

师:每一小组派代表板演。

生:(板演)

师:(老师逐个评判学生的板演)最后诗人说,说什么呢?我留一个问题,诗的最后说:“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人到底是带走还是不带走?这个问题我留作同学们的作业。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

生56:(面对全体听课老师读,读完后全场鼓掌)

师:好。老师很高兴,这节课看出了大家的进步,从开始的时候对诗的不理解,到现在的基本上理解了,这就是进步。当然这个同学在读的时候还有个地方似乎处理得不是很好,就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高上去了,但是,后面没有下得来。(老师范读)几乎都是气声。

生:(练读)

师:好。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名师课堂的精彩从哪里来?

——程翔老师《<再别康桥>课堂实录》赏析

语文组 贾会彬

2010年7月12日,我在北京参加了中国当代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其中,著名特级教师程翔上的《再别康桥》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程翔老师的课在上午第四节进行。上三、四节课的老师用同一个班的学生上同一节课。在第三节作课的是沈阳的刘树义老师,或许学生是初二学生而课文是高中课文,或许是放假期间被召集来心里不满——结果,学生启而不发,调而不动。尽管刘树义老师幽默风趣,尽管他教学经验丰富,采用了很多办法,学生依然低头不语。一节课下来,所有听课老师都认为授课教师的表现是超一流的,学生的表现是很“闷”的,如果让我们遇到这样一群学生是恐怖的。

第三节上完,已经是中午12点,听课学生和老师都有些困倦。这时,程翔老师上课了,我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但是,让所有人都感到惊奇的旅程开始了,在程老师的课上,学生都开始踊跃发言,精彩随处可见,《再别康桥》的美被充分发掘出来,听课教师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掌声。

同一个班的学生,同一篇课文,为什么程翔老师的课能上得如此精彩呢?经过很多天的反复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拉近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

若是在上课前几分钟才和学生初次见面,每一个上公开课的老师都会抓住一切机会和学生交流,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从而为课堂的顺畅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程翔老师也不例外,他有三个举动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

第一个举动,重新摆放课桌。上课前,程翔老师让学生把课桌重新摆放,最终放成一个正方形,中间没有课桌,程老师坐在靠讲台的一排中间。不得不承认,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站在前方,学生坐在座位上,教师和学生壁垒分明,无形中就有了一种距离感。而程老师让学生重新摆好课桌后,课堂倒像要开始一个“方桌论坛”。程老师坐在学生中间,给学生一种平等探讨问题的感觉,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第二个举动,自我介绍。程老师坐下后,开始了自我介绍:

师:我叫程翔,来自北大附中。程是前程的程——哪一个‘翔’字更好?大家猜猜。

生:飞翔的翔。

师:哦,你猜对了!我们有了默契。(学生和听课老师笑了)同学们很辛苦啊,刚才上了一节课,接着再上一节。

程老师的自我介绍很朴实,只不过,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让学生也参与了进来。学生正确的回答让程老师很惊喜:“我们有了默契。”这个评价让学生都笑了,紧张的气氛轻松了许多。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不经意地为课堂营造着和谐的气氛。

第三个举动,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在第三节课上,学生是拘谨的,是不自信的。第四节一上课,程翔老师就寻找机会鼓励学生。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把全诗来读一下,(问右边第一位同学)你来推荐一下,谁来读?

生:刘思雨。

师:为什么?

生:她读得好。

师:我觉得你推荐自己比较好。她读得好,不用读了,你不好才读。(众笑)这是什么精神?

生:毛遂自荐的精神。

师:很好。你读读。

生:(读)

从这段问答中,我们可以看出,程翔老师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第一个同学来读,但他拐了一个弯,引导学生“毛遂自荐”。其实,这个片段的实质在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打消学生怕犯错的顾虑,让学生明白:课堂是学生寻求进步的地方,犯错并不可怕。

二、指导诵读,体会语文的好玩。

在这节课上,程翔老师没有什么精巧的设计,只是以诵读为主线,很朴实地一节诗接着一节诗讲,但就是在这朴实的教法中,精彩纷呈,下面是程老师的一个指导诵读的片段。

师:小伙子请站起来,读这小节(第二节),你怎么进行技术处理?

生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读得不清晰。荡漾什么意思?

生1:(低头无语)

师:本意指水波动。这指水波动吗?

生1:心情波动。

师:你荡漾过吗?实事求是地说。(众笑)荡漾过,我们都荡漾过,只是荡漾的原因不一样。

生1:(低头无语)

师:这段诗应该是低着头还是抬着头读?(抬头)抬头正前方、斜着,带着一种什么?(生:憧憬)憧憬知道么?什么意思?你来憧憬一下,那个墙角。看那儿。

生2:那河畔的金柳……

师:读得不好,“那……”——一下子拉到那个境界里。

生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怎么读比较好?水波动荡,心也荡漾。怎么技术处理。“漾”能不能拉得长一点。

师:同学们抬头看老师。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程老师在范读中很陶醉,全场鼓掌。)你得想象,伴随朗读,想象美好的景色。一起读。

生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荡漾”没读好。在我的心头,荡——漾。

生2: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语文课这样读是不是很好玩?语文课就很好玩。

这个成功的教学片段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 “荡漾”的诵读指导。很多老师都有过指导学生诵读的经历,也都有过失败的体验,尤其是面对程度不好且不活跃的学生时,我们几乎无计可施。但是,程翔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时,却成功了,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他的指导诵读小步前进,适合初二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在“跳一跳摘到桃子”的过程中得到一点点的进步。

首先,程翔老师先从内容和感情上进行分析。诵读从来不单纯是一项技术活,诵读总是和作者的感情联系在一起的,程翔老师深知这一点。他问:“荡漾是什么意思?”当学生回答不出时,程翔老师用了一个暗含选择的反问来启发学生:“本意指水波动。这指水波动吗?”学生自然能回答出是“心情波动”。其次,为了让学生体会得更深,程翔老师想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你荡漾过吗?”这个问题在羞涩的学生那里没有成功。于是程老师迅速转换问题,用诵读的动作来辅助诵读:“抬头正前方、斜着,带着一种什么?(生:憧憬)憧憬知道吗?”这是在引导学生进入那个场景。最后,程老师对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水波动荡,心也荡漾,怎么技术处理。“漾”能不能拉得长一点。”随即,程老师又进行了精彩的范读,学生终于读出了“荡漾”那摇曳的感觉。叶圣陶先生有这样一番话:“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程翔老师的课堂无疑为这句话做了一个完美的注脚。

这个教学片段中,程老师的最后一句话是:“语文课这样读是不是很好玩?语文课就很好玩。”是啊,语文课不是枯燥的,而是好玩的。有人问著名的逻辑学家金岳霖:“您为什么要搞逻辑?”金答之曰:“我觉得它很好玩。”金岳霖在觉得逻辑好玩,事实上是对逻辑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他成一代大家;同样,学生在好玩的课堂上也定能兴致盎然地学到更多的东西。

三、动作辅助,诵读中加深理解。

程老师指导诵读,方法多样,其中,他特别注重诵读动作的指导,请看他对诗歌第5节的诵读指导。

师:徐志摩内心保存一个梦,什么样的梦?要不要去寻找?谁来?咱们请一位。

生1: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师:你先不要坐,站着大家听清楚。寻梦问谁?(自己)寻怎样的梦?(美好的),请一个小伙子回答。

……

师:怎样读好?抬头好?手应该怎么放好?(学生把手垂下来)就这样垂下去好?(众笑)我觉得应该这样(双手伸开)。

生2:那样没法读。我要拿着念。

师:不用看书了。

生2:我不看不会。寻梦。(伸手)(众笑)

师:感情来得太快了,同学们分析。哪句开始伸手比较好?

生3:下句,“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

师:不同意见可以说。

生4:放歌。

生5:我不认同。我觉得在“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不行,因为你正划着船,一伸手,就没法划船了。(众笑)

师:我觉得请这个同学朗读。一只手拿着纸读。

生5: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师:感情太快了。(众笑)这就是朗读的技巧。寻梦是为了自己,情不自禁地自问。想起美好的梦,一生中,那个梦太重要。一生中,每个人都有一两个美好的梦,时间越长,越想越甜美。(范读)“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众鼓掌)“放歌”时伸开手,闭上眼,头摇一摇,表示自己陶醉了。

在这个指导诵读的片段中,程老师仍然从诗歌的感情出发进行指导诵读,但是,该片段最大的特色却是以诵读动作“伸手”来辅助诵读,其主问题是:“哪句开始伸手比较好?”这个问题事实上还隐含着另一个问题:“作者的情感在哪里达到了高潮?”学生的发言是精彩的,尤其是生5的发言让人眼前一亮,听课老师们都暗自佩服他的分析能力:“我觉得在‘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不行,因为你正划着船,一伸手,就没法划船了。”接着,程翔老师的范读感染了所有的人,学生伸着手诵读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程老师的动作辅助诵读法让学生在游戏般的诵读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在思考中自然而然地想象到了划船的画面,从而轻松地理解了文本。学生的思维在这个环节里被彻底打开了,他们早已经抛弃了拘谨和紧张,而变得敢于发言、争着发言了。

程老师的课之所以能让如此不爱发言的学生变得活跃,原因或许有很多,但他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最重要的原因,正缘于此,他用“方桌论坛”的方式和自我介绍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用一个巧妙的提问鼓励学生要有“毛遂自荐”的精神;整节课的指导诵读中,他准确地把握学情,引领着学生小步前进,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四 : 我的公开课--《再别康桥》课堂教学设计

我的公开课--《再别康桥》课堂教学设计 我的公开课--《再别康桥》课堂教学设计 我的公开课--《再别康桥》课堂教学设计我的公开课--《再别康桥》课堂教学设计  我的公开课--《再别康桥》课堂教学设计 我的公开课--《再别康桥》课堂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 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3、 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4、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

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媒体设计: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播放黄磊朗诵带《再别康桥》。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学生读,指名个别读)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出示幻灯)(意象)。

(一),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1、 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写潭底彩虹似的梦、夜空斑斓的星辉和自己放歌的狂态,营造了一幅镜花水月、朦胧迷离、似梦非梦的图画,营造了让诗人魂牵梦萦、心迷神醉的意境。

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二)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后回答)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 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反复。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 “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它是尾声,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

4、学生指名用一段话来描绘:你的面前浮现出怎么样的一幅图画?

师述:诗人闻一多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六、小结本文。

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七、学生再读诗歌,感受诗的内容和形式的美。(放女声录音,学生跟着读)

八、联想迁移,拓展诗歌

阅读鉴赏:《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欣赏徐志摩的另外一首著名的离别诗,并与《再别康桥》作简单的比较。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1、 学生朗读全诗。

2、 学生独立欣赏全诗。

3、 教师点评:

明确:这首精致的小诗,描摹了日本女郎那种温柔而礼貌的神态。诗的第一行描写了日本女郎同客人道别时鞠躬的神态,突出其温柔。接着用娇羞的水莲形容女郎的美丽与温柔也流露出诗人对其由衷的赞美。“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依依惜的神情宛在面前,诗人从女郎的道别声中听出了”密甜的忧愁”,这正是诗人此时此地的内心感受.而这一切是刹那间袭来的情思.。

诗在外在形式上也是着意追求的,注意诗的音乐美。五行中有四行是字数不一的长句,第三行是两个短句重复,形成了起伏缓慢的节凑和柔和的旋律,采用的韵脚是“柔、羞、愁”。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高度统一。

九、布置作业:课外读徐志摩诗

五 : 《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投影演示《诗歌鉴赏》。)


情感情是诗之胚


景物景是诗之媒


(听听录音《再别康桥》,活跃气氛)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刚才听的这一首歌,它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一首现代诗歌。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首诗,走进现代诗歌。


(投影课题《再别康桥》)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徐志摩,你所知道的《再别康桥》。


生: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 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师:你的了解很详细,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你心中的徐志摩?


生(1):他是一位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追求人生真谛的的诗人。


生(2):一位天才诗人。


师:对,一位天才诗人,也是一位纯净的诗人。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投影的第二节。


(投影诗人介绍)


生:他曾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师:康桥是徐志摩短短一生的重要的文化情结,也为我们留下了这一篇伟大的传世之作。下面请听诗歌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说说你最喜欢本诗的哪一节。


(学生听老师朗读)


生(1):第一小节,诗人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师:对,诗人用三个“轻轻的”为全诗创设了宁静和谐的氛围,也为全诗奠定了哀而不伤的基调。同学们后面回答问题,尽量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哪怕是错了的见解,好吗?


生(2):第二小节。诗人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事物,表大了诗人对康桥的喜欢。


(生自发鼓掌)


师:同学们的掌声肯定了你的回答,现在,请你把这一节有感情地缓慢地读一遍!


(生读。)


师:不错,读出感情来了。不过“那”字后面稍作停顿,这一句低一点,后面一句稍高一点,再读一下,好不好?


(生读。)


师:诗人将 “金柳”比喻为“新娘”,这一意象有什么好处?


生:“新娘”非常的妩媚、娇美。


师:“夕阳中的”,更体现出她的“温润”,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同学们,还有吗?


生(3):第六小节中“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千言万语的送别之语!


师:很好,从词的角度来分析情感,你看这个“也”字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康桥的一切都为了诗人的离别而沉默,连夏日的夜晚最热闹的夏虫也受到了感染,以宁静来送别诗人。


师:分析很到位,请你把这一节读一下。


(生读。)


师:“但”字后面稍稍停顿一下,“悄悄”连起来轻一点读,最后一句高一点,体现诗人的那一份不舍的感情。再读一下。


(生再读。)


师:不错,这位同学你还要说什么?


生(4):我喜欢第四小节。


师:好,先请你读一下。


(生读。)


师:“揉碎在浮藻间,”可以读得激昂一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读得舒缓低沉一点。请你说一说它的好处。


生: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榆树下的青潭中,特别是您刚才说的朗读,这一节节奏很优美。


师:不错,同学们想一想,“梦”这一意象有什么特点,而诗人竟然用 “沉淀” 一词,是否矛盾?


生:诗人在康桥时期建立的对自由、理想的追求的“梦”,但在回国的几年中破碎了,所以诗人这一次来到母校,把这一个“梦”沉淀在他所心爱的康河中。


师:好极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还有人说诗人用 “沉淀” 一词是表达他对康桥的浓厚的爱恋。所以对诗歌的解读不一定是一种说法,关键在于你的言之成理。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一下。


(生齐读。)


师: 同学们学了这几节,能不能据此说一说这首诗的特点呢?


生(1):节奏轻盈舒缓,情感与景物和谐统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生(2):这首诗感情很真挚。郭沫若说“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诗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掺以丝毫的矫揉造作。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


师:两位同学很好地总结了诗歌的特点,鉴赏诗歌时,要特别注意:情感 (情是诗之胚)和景物(景是诗之媒)(投影)这两个要素。接下来请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将自己喜欢的那一节改写成一段情景性的描写。


(学生写作,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师:现在我们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1):我改写的是第一节:再次作别母校,心中顿生万千离愁,正如我轻轻踮着脚尖像清风一样来,又悄无声息的离开,那至深的情思竟在招手之间换着了万千的云彩。


师:同桌,请你来说说他写的作品。


生:他写得感情真挚,符合本首诗的宁静、忧伤的氛围。


师:不错,不过老师给你提一点,你写的这一节仅仅是对第一节的解释,而未能抓住它的情感通过情景来描写,给人形象的感知。下一位?


生(2):我改写的是第二节:夕阳下,河水荡漾着轻轻的波纹,和边的垂柳随着微风轻轻的摇摆细细的柳枝,夕阳仿佛给她披上金色的细纱,而她却摇摇身子,扭扭腰,就像一位待嫁的新娘对着镜子打扮着自己,到处充满了浪漫的气息。


(生自发鼓掌。)


师:同学的掌声给了你肯定,不过“摇摇身子,扭扭腰,”不大符合“新娘”这个意象,同时也不符合这首诗的宁静、忧伤的氛围。老师也改写了第三节供同学们参考。


(投影:微风轻拂,水波轻漾,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像在轻舞,又像是婴儿在母亲的怀中撒娇,在这美丽的柔波里,我心甘情愿地做她怀中的一条娇嫩的水草啊!)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来齐读这首诗,我给大家配乐。


(生和着音乐朗读。)


师:节奏是诗歌的表现形式,意象是诗歌的在生命。同学们在朗读时注意第一和第七小节读得低一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送别》给读一读。


(投影,生齐读。)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师:《送别》也是一首现代诗歌,同学们看第一节,“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柳”“笛声”“夕阳”这些景物诗人将它们用进了诗,创造了一个离别的意境。接下来请大家仿造这首诗的形式,选择恰当的景物写一首送别诗。注意要根据情感选择好意象,每一韵内前面的意象要和后面的意象有相似和相关的关系,同时要注意句式的一致。


(学生在仿写《送别》)


师:请同学们上来交流!


生(1): 明月稀/野渡横/江天一纤尘/凝云空山颓不流/湿雾掩晓晨/西风渐/落叶飘 /别后难相见/徐行不计山深浅/千里共婵娟。


(生自发鼓掌。)


师:你刚才给她掌声,请你说说为什么?


生:他写得很感人,特别是这些意象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


师:不错,这位同学能够从我们古典诗词中吸取营养写诗,不过老师给你提一点,“明月稀”不对,只有“月明星稀”,(生笑)“凝云空山颓不流”改成“空山凝云颓不流”这样才符合事物特点,好不好?


生(2):运河畔/荷塘边/柳絮飞满天/孤帆倦波夕阳残/劳歌天外天/天之上/人之间/荷叶碧连天/一首小诗寄深情/今秋别梦寒。


师:不错,选择的意象很典型,我们扬州宝应是中国荷藕之乡,大运河也从我们这里流过,从身边的事物写起。不过你有没有发现,你的这些意象不是统一在一个时令中的,“柳絮”“荷叶碧”和“秋”,这样会带来整个诗的不和谐,同时押韵也要注意一下,改一下好吗?


师:老师也写了一首《送别》供同学们参考。


(投影,女生齐读。)


送别


西城外,古渡边,月华流自天;


飞花漫卷莺声咽,晓风拂水面。


山盟在,书难托,梦与蝶飘落,


一曲折柳横塘路,尽目天涯处。


师:同学们,诗不仅可读、可写、还可以唱。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李叔同的《送别》好吗?


(音乐起,末处渐弱)


师:同学们,对于别离,我们还很陌生,但随着我们年岁逐渐增大,随着母校、故乡的渐去渐远,我们对别愁的理解会逐渐深刻的。我建议同学们把我们今天的作品集成一个集子,等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再来读它,会倍感亲切的。

本文标题:再别康桥课堂实录-别再拖堂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839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