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社交电商看上去很美-家居电商020,只是看上去很美

发布时间:2017-07-30 所属栏目:微营销看上去很美

一 : 家居电商020,只是看上去很美

  

未标题-2

 

  今年以来,电商界掀起020模式热潮。无论是侥幸存活的团购网还是众多垂直电商,都迫不及待给自己脸上贴金,标榜自己的模式是O2O,生怕被人贴上B2C的标签低人一等。020模式也被众多传统家居企业视为救命稻草,以为找到了家居触电的成功之路。特别是双11天猫专门针对家居企业开辟了020专场,更是给了众多家居企业一剂强心剂。

  家居电商020,真的会是传统家居企业触电的救命稻草吗?其实未必。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传统家居企业做020,以下几道坎是不得不面对的。

  第一道坎就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家居卖场

  目前国内家居卖场巨头手握店面和客流两大核心资源,家居企业普遍处于弱势地位。在可预见的几年,传统家居卖场对于家居品牌的控制力仍然很强。传统家居企业要做020,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便是家居卖场。而传统家居卖场因为掌握着垄断资源,普遍变革的热情不高。为数不多的几家触网家居卖场品牌虽然自建了电商平台,却缺乏整合资源的魄力和能力,基本是半死不活的状态。

  就在几天前国内家居卖场巨头纷纷发出内部禁令,严禁线下卖场推广天猫双十一促销活动。以XX龙的三项措施为例:严禁任何商户以任何形式在卖场内传播或推广其他电商线上的双十一活动;严格查处商户使用天猫POS机给线上做销量;严格禁止商户为工厂在其他电商线上的订单送货安装。

  

 

  传统家居卖场巨头的做法其实可以理解,这是在借卖场的门面,革自己的命。放纵这一行为,天猫支付宝pos机就可以绕过卖场直接对接品牌商,造成飞单现象,如果所有的交易行为都跟卖场无关,那就摧毁了传统家居卖场赖以生存的基础。这是传统家居卖场巨头们所不愿看到的。

  第二道坎是开独立店如何保障客流

  既然无法绕过家居卖场,那么做020就只能开独立店了。可开了独立店,客流如何保障?如果从网络中获取,流量获取的成本又将有多大?现在主渠道流量基本被BAT三大巨头把控,没有自身造血功能的家居电商根本无力持续支撑庞大的流量成本。在国内家居电商做得较好的是尚品宅配新居网和美乐乐家具网,他们都是从09年流量成本较低的时刻起步,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造血功能,加之有大规模的资金实力来做支撑。

  第三道坎是如何平衡与经销商的利益关系

  如何实现线上店与传统渠道经销商的共生,是各家居企业需共同面临的难题。与搭建自身电商平台相比,借力天猫、京东等B2C平台开线上店似乎更加靠谱一些。类似双虎、欧瑞、顾家、穗宝、和购、曲美、雅兰等家居大卖家,普遍的做法都是厂家拿出不同款式产品直供线上店铺,与渠道商没有关系。线上交易越火,对线下经销商的冲击也就越大。2012年双11全友家居销售额突破1亿,挤入天猫销售前3甲,但结局是招致了大批经销商的离开。

  尽管类似曲美这样的家居品牌尝试与经销商共生,祭出每卖一件线上产品给以经销商一定物流补贴等模式,但经销商动力普遍不足。根源在于线上销售产品价格普遍过低,扣除物流、人工、店租等费用,基本无多少利润可言。对于家居企业来说,一方面拿着传统渠道商的货款,一方面干着要革传统渠道命的事,手心手背都是肉,这需要的就不仅仅是魄力和决心了,需要更多的智慧。

  最近传闻天猫迫于压力暂停了支付宝pos机的推广,天猫爱蜂巢在京城开业有2年多时间,时至今日仍未走出京城。家居行业水太深,连坐拥线上巨大流量的天猫整合线下家居资源都甚感吃力,更何况是传统家居品牌呢?家居电商020,只是看上去很美。但不管怎样,今年的双11,借助于预售和020,天猫销售前几名的卖家又将少不了家居土豪们。

  家居产业是一个能撬动万亿的庞大市场,电商对于传统家居业的冲击是历史趋势,比探索模式更重要的是把握趋势,顺势而为。

  【我是电商老兵斗牛士,微信账户:torero2013 新浪微博账户:@电商老兵斗牛士】

二 : 券商直投P2P 看上去很美

P2P平台在国内接连倒闭,致使整个互联网金融环境在国内发展阴晴不定。[www.61k.com]不过近日连续传来传统金融联姻P2P公司的消息,似乎预示着P2P发展将迎来新阶段。今年5月,方正证券(601901)与顺网科技(300113)签署了“互联网普惠金融”战略合作协议,拟在P2P投融资平台等领域展开合作。今年6月,海通证券(600837)旗下直投子公司海通开元投资(000516)有限公司投资了91金融。此外,7月中旬,获双方确认,深圳投哪网获得广发证券(000776)旗下全资子公司广发信德1亿元战略投资。

这些合作都给了外界诸多想象。在现阶段,投资P2P公司,除了能借助传统金融的威信为混乱的P2P信誉背书外,传统金融还能给P2P网贷公司带来什么实质帮助?传统金融是否要加快与互联网企的融合脚步?二者会带来那些金融服务创新,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获得传统券商直投的投哪网和91金融,均对外释放出产品创新的信号。广发信德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肖雪生指出,未来广发信德或将和投哪网探索产品形态和服务方式的合作,在产品的创新、渠道的创新、服务方式的创新方面需找双方契合点。91金融CEO许泽玮直言将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在自身的平台出售资产证券化产品。然而他们口中说的这一切都还只是未来时,真正距离实现的日期有多遥远?

事实上,传统金融与网贷公司的融合,在美国的P2P公司早就有先例。美国的P2P大佬Lending Club虽然是一家纯平台的公司,却与传统金融结合非常紧密。互联网金融千人会执行秘书长蔡凯龙介绍,Lending Club借款就是通过一家固定银行完成,随后将借款进行一个类似资产证券化的操作。

Lending Club同时成立了一家名为Lending Funding的公司,对债券进行打包、组合与拆分,然后整合完成的债券资产将被放在Lending Club的网站进行出售。

蔡凯龙将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互补分为资源、产品、数据、风控和品牌这五大方面。Lending Club在网站上销售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就是资源互补的最好表现,这里的资源除了资金,还包括渠道和客户。

能够实现资源互补,是理想状态。国内P2P与传统金融的合作显然还达不到这种状态,一方面因为国内资产证券化还处于非常初始的阶段。 Lending Club涉及到的资产证券化的业务必须受到部门监管,而国内属于混业监管的模式,因此在这方面,国内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与定论。另一方面,Lending Club 与银行的合作模式是基于美国成熟和完善的征信系统之上,这对国内来说,是一大硬伤。

广发信德与投哪网均对外宣称,二者的合作超越纯财务投资,未来会有战略合作。这一度给外界带来诸多想象:投哪网的网站上会出现广发的基金产品吗?在记者的几次追问下,投哪与广发都不得不承认,这还是一条很遥远的路,双方都还没有答案。在现阶段,二者能够确定的合作,只有风控上的互助。

号称将来要上线资产证券化业务,与银行、券商、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一起,将机构的个人及企业的资产包进行资产证券化,并通过网站进行销售的91旺财,在现阶段网站上呈现的产品,仍然是房产抵押贷款,与其他P2P平台性质并无大异。

在实质性的进展推动作用很弱的情况下,传统金融利用自身威信,为处于混乱竞争中的新生P2P企业提供信誉背书是真。蔡凯龙表示,P2P遭遇的最大问题就是信任危机,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金融业的结合可以有效解决这一信任问题。投哪网CEO吴显勇坦诚,这是投哪网在诸多风投中间最终选择广发信德的重要原因。广发信德肖雪生则直言,投哪网是在其看完很多P2P公司后确定的,因他能确定投哪网“不会跑路”。

本质上来看,P2P公司并未因传统金融机构的直投而发生太大变化,产品仍然单一、同质化严重。行业的竞争也未摆脱混乱状态,倒闭、捐款跑路事件仍在发生。新格局的形成,或许仍要等到监管到位、产品真正踏上创新之路的时候。

希财网(www.csai.cn)是专业的投融资及理财产品导购平台,国内权威的p2p网贷平台评测机构,网站汇聚了国内权威的p2p网贷产品、个人贷款、信用卡及众筹等投资理财产品,更多p2p网贷相关信息,请关注希财网。

三 : 评论:社交电商只是看上去很美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魏凯

目前,社交电商在电商圈尤其是女装电商圈成为一个火热的话题。在阿里电商平台(包括天猫),社交红人们的商业变现能力表现突出:“66女装大促”,前10名中有7家是红人店铺;“824秋季新品上市”,排名榜首的是一家纯粹依靠社交流量的普通店铺,其当日热卖指数远超韩都衣舍、欧时力等知名店铺及品牌店。当一个女孩通过自己的影响力,能在一天之内实现2000多万元的销售额时,这个现象已经不能被忽视,红人电商似乎正在成为新的商业模式。

红人店铺受关注

投资人当然没闲着,红人电商孵化器的投资案例逐渐浮现。10月26日,如涵电商宣布获得数千万元的B轮融资,君联资本领投,赛富亚洲跟投;在此之前,杭州缇苏也获得相关投资机构的青睐。

一家典型的红人女装店铺,其商业模式是:第一步,通过社交媒体聚集粉丝,发布产品开发进度,进行买家互动,并穿插自己的生活琐事(主要是各种能对标大牌的生活场景);第二步,在上架新款商品之前进行产品集中发布预览和通知。销售和备货方面,采取少量现货限时限量发售,后期预售翻单方式。根据以往数据,每次新款商品上架,销售量总能产生爆发式增长。通过这样的模式,流量成本接近于零,资金效率极高,库存周转极快,接近于“直接换装”(Cross docking),服装行业最头疼的头单备货和库存问题也被消解于无形。红人女装店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商业模式有四大立足点:流量、社交用户、产能和消费心理。

社交流量逐步取代搜索,为店铺省去了一大笔开支。目前,服装类电商大部分盈利状况不乐观,由于流量成本高企,平台生态正在恶化。从前年起,早期的淘宝店铺纷纷将客户导入社交媒体,利用信任偏见建立传播聚合模式,从重复购买的角度绕开了淘宝的流量关卡,如果产品有传播力,还能带来部分新增用户。

消费型社交用户大量存在,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明显。通常,我们运营社交媒体时会强调内容的重要性,比如,一定要有独特的、适于社交传播的优质内容,才能维持用户的关注度,进而产生传播力。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商家发现存在大量跟随产品和服务的用户,相较于内容,用户更关注产品,甚至会严重依赖社交工具所展示的内容做出购买决策。或许,朋友圈和微博就是她们逛街、逛淘宝的延续和替代。

服装产能完全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相较于高科技产品,服装行业的研发生产门槛很低,一件成衣从设计打版、面料采购到排期生产,都可以快速地在非常集中的地理半径内解决,并且大部分流程可以实现外包协作。

大牌同款的消费心理,这是消费产生的深层次因素。无须讳言,快速开发、紧跟时尚潮流、突出性价比,是红人店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时尚消费方面,国内消费者目前还没有太多心理负担。

规模推广有难度

仅从一家红人店铺的盈利模式来看,的确有利可图。但是,这样的模式能否成功实现规模化?实际上,限制红人经济发展的瓶颈已经出现。

首先,粉丝规模会出现瓶颈,红人生命周期不确定。无论是新晋红人,还是早期淘宝店铺转型者,她们都在社交平台或淘宝平台的红利期完成了初始用户的积累。初始用户规模增长很快,但是很快会进入缓慢的平台期,粉丝的自然增长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难关。另外,由于采取人格化运营,对KOL(关键意见领袖)的消耗比较大,如果不能持续完善自己,与用户一起成长,那么,相对于传统品牌,KOL生命周期是有限的。同时,KOL本身也也是难以控制的稀缺资源。目前,能够规模化运营的红人本来就不多,而且其中还有不少红人选择自营模式。

其次,供应链和支持系统的弹性不足。由于红人店铺采用“上新闪购+预售”的模式,对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要求极高,特别是对于翻单(对上次订货的重新订购)。翻单规模通常在初期备货量的2倍以上,而换季窗口和用户容忍时间上限为20天,供应链压力巨大。除此之外,客服、发货、售后等系统也得适应这种潮汐式的运营节奏,“上新时忙到死”,极易造成服务质量下降,新款商品上架后资源冗余,又容易造成浪费。今年以来,大规模签约红人的一些店铺,评分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销售额急剧上升的背后是用户体验的下降。

最后,KOL风格确立和选品管理要求很高。在签约多个KOL之后,红人店铺须找准其对应粉丝的风格,分别量身设计。但是,由于大多数KOL没有专业的设计和生产实践,与后台设计、生产部门的磨合是一个挑战,同时对供应链的品类兼容性也有很高要求。

 新平台如何发力

有志于做社交电商的新平台,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浸入社交平台。与用户的沟通,最好在主流社交工具上完成,从源头上帮助KOL解决内容创造和规模扩张的“痛点”。在朋友圈做H5推广、发放优惠券进行传播只是“初级动作”,最好能在社交工具内部就满足初步的业务需求,让KOL和用户不切换平台就完成更多的内容交互与价值交换,先降低使用门槛,后期再通过独立的平台完成业务交易、复杂交互等扩展功能。

建立传播载体。无论是图片上带标签、贴纸,还是视频的弹幕、配音,都是传播载体发展创新的成功范例。针对电商,如何把链接、搜索、问答等业务类别整合到一个传播载体里,将是一个特别有趣的发展方向。这对KOL和用户都有价值。

扩展资讯边界。与淘宝不同,社交媒体提供丰富且准确的时尚资讯。通俗点说,我们通过订阅有品位的公众号,能逃避购物搜索时浓浓的“淘宝风”。在这个基础上,整合高品质商品资料和相关素材,提供给KOL和用户作为创作素材使用。同时,通过KOL和用户的创作来完善商品资料与业务素材,这实际上是一个双边共赢的路径。

培养新生力量。除了已经出名的KOL,大量能产生高质量内容的用户可以通过UGC(用户原创内容)的方式挖掘出来,辅以适当的激励和支持,供给方才能形成丰富的生态链。

建立业务闭环。如果以上四点都得以实施,那么抓住一个新的需求模型,建立业务闭环也成为可能,新的商业模式也许就此诞生。

四 : 微信欲借电商变现流量:看上去依然很美

  不久前各种自媒体悄然“不小心”曝出的微信5.0新版本,其中除了对公众账号的规则改动,最为重要的就是在电商方面的动作,一是通过“扫一扫”功能引入购物,二是悄然推出“微信支付”。

  之前曾写过一篇唱衰微信做O2O的文章,事实上现在也看不到当年大力推广的二维码会员卡了,做O2O这么“重”的事情太费神,微信直接把目光转到相对更为容易的游戏以及B2C上来。

  基于之前“疯狂猜图”在朋友圈的疯传,手游进微信很有想象力,但是电商呢?

  1、没有利益如何培养习惯

  先回顾一下微信为什么能够火热起来,最初是用户发现发短信不要钱,还能更方便的发图以及用语音对话,既能省钱又能够解决沟通效率,这就是“用户利益需求”。

  根据外界披露的微信5.0功能,当用户扫描图书、音乐CD封面时,就会生成一个页面,其中列举了当当、亚马逊等的购物链接,并且提供豆瓣书评、影评等相关信息,追捧者认为这是对购物方式的一种全新改变。

  当然这是一种美好的未来,所有可见的商品都是可扫购买的,但就目前的用户习惯而言,显然离实际的应用还比较遥远。目前很多APP如支付宝、当当等都已经推出扫描购物功能,但据内部消息称用户的接受度并不高,至少现在的用户数据并不太好。

  即使与购物行为发生直接关系的支付宝、当当等都难以培养用户的习惯,新版微信就能做到吗?

  还是回到用户利益需求的方面,用户扫描一本图书,出现结果需要1-2秒钟的等待,而点击结果跳转至购买页面,又需要2-3秒钟,选择支付最终完成购买,依然需要2-3秒钟。

  据有监测整个流程的APP透露,即使上述等待时间已经非常短,但用户依然会因为需要等待而失去耐心,用户的流失率非常大,最后能完成交易的非常少。而且目前也没有什么激励措施去鼓励用户等待,如通过扫描购物能便宜10元钱等,没有利益需求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在线下购买,或者直接上当当、亚马逊的APP搜索购买呢。

  好像唯一能够说的通的,就是通过扫描后微信成为一个比价渠道,由于现在可实现扫描购物的品类非常少,在很长期内可能只能限于图书和音像制品,而这些品类产品价格差并不太大,让用户比价的动力并不强,何况腾讯旗下还有电商易迅网,未来品类丰富起来后的偏向性问题,也会是一个争议焦点。

  2、为竞争对手培养用户?

  据有和微信新版合作的一家电商透露,微信5.0之所以在电商上加大布局,是因为阿里体系的淘宝、支付宝在移动上的发力让微信感到压力,在有流量、有财付通支持的情况下,微信想尽快推动这个项目抢占市场。

  但在整个电商环境里,尤其是移动电商,支付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根据易观国际2013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支付宝占据48.3%的市场份额,虽然财付通位列第二,但只有20.1%的市场份额,即使是支付宝也未能完全培养起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更何况与财付通捆绑的微信,则会让这个闭环更加难以完成。

  而阿里的生态特色决定,旗下各个产品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但微信这个独特的产品在腾讯内部却屡次传出和其他业务部门不和。据了解这次微信推出的“微信支付” 产品,使用的是财付通的后台系统,但财付通仅仅是做好其被要求做的部分,而微信5.0中会如何体现、产品何时上线,财付通都并不知情。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微信5.0扫一扫后出现的商品连接,在点击后均跳转至商品本身的所属页面,比如当当、比如亚马逊中国,这些电商是支持支付宝支付的,而一个会用微信扫描购物的用户,基本已经是比较资深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很有可能在支付的时候选择更为熟悉的支付宝,如此一来微信虽然提倡了一种新的购物方式,但却很有可能最终为竞争对手带来用户。

  另外一方面,虽然目前有当当、亚马逊这样的电商与微信合作,但是在腾讯内部,其电商团队对于微信的流量也是虎视眈眈,都希望能够借用微信的资源在移动互联网上占领新的入口,这样势很有可能会造成资源的倾斜而引发其他厂商不满。

  回顾一下腾讯在PC端做电商的方法,先是战略投资了一大批电商如好乐买、珂兰钻石等,然后高调的做QQ网购开放平台,并且以扶持上述已投资或达成合作的电商为主,但最后竞争乏力的情况下,则通过收购易迅网重新进行布局,最后以扶持易迅网为战略重点,曾短暂风光的垂直电商如好乐买等却逐渐被遗忘。

  这也是有些垂直电商与微信合作顾虑的地方,尤其对于一些二流电商而言,他们很担心在PC端的境遇会在移动端重演,最终让他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五 : 社区电商冰火交融 看谁更懂“懒人心”

自从O2O的概念日趋火热,便诞生了一个新名词——懒人经济。懒人并非懒惰的人,只是通过互联网,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 O2O 又将移动互联网浪潮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相对于社区电商的玩家们,若想打出一手好牌,势必需要让懒人们获得更舒服,让他们“懒死”在屋子里。

2

看看我们当下时髦的O2O生活,想打车就用叫车App,出租车、商务车随叫随到;想吃饭,叫餐App保证您饿不死;想找保洁,家政App的阿姨会主动上门来。而O2O作为电商发展的深层进化阶段,让互联网在改变生活方式上大放异彩,甚至改变了之前电商的运营方式,让人与人,人与服务更密切的连接。社区电商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内开始发展壮大。

刚才提到那么多的工具类App都把自己的故事讲的深入人心,那么社区电商们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呢?社区里有钱任性、口碑效应强大的懒人们恐怕必须得先搞定。

既然社区电商早已不是概念,那么现状如何?被称为电商领域“下一个风口”的社区电商虽然还不是飞起来的猪,也无疑是时下的当红炸子鸡。巨头的介入先暂且不说,小区无忧和爱鲜蜂分别爆出获千万美元级别融资的消息;反观曾因获得 1 亿元天使投资一炮而红的叮咚小区则面临资金和模式的瓶颈抉择,业务线紧缩;顺丰嘿客、拉卡拉社区电商等垂直行业翘楚则纷纷摩拳擦掌,意欲借各自优势瓜分版图。各家不同的遭遇,可谓冰与火之歌,权利的游戏。

借社区电商逆袭?零售业农村包围城市

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尤其是传统电商日益成熟后,基于位置的O2O打响了各巨头新一轮遭遇战。腾讯借助微信神器,拓展线下商家新会员;阿里则从淘宝、支付宝钱包等多点渗透;京东则选择了社区服务与众多品牌便利店达成合作切入O2O市场。

如果说传统电商巨头是为了行业渠道的下沉实现突破,在互联网时代面临诸多挑战的传统零售行业也坐不住了,零售巨头家乐福在入华20年的关口开始玩起了便利店模式。虽然电商基因不够突出,但社区O2O无疑已经成为零售巨头打通线上线下的重要渠道,试图通过便利店这个新的支点,去探索新盈利点。

可以这样说,社区电商除了让传统电商有利可为,也是给了零售业、物流业等周边行业一个迎合移动化浪潮逆袭的机会。物流行业的顺丰在全国开起了线下体验店——嘿客,金融支付起家的拉卡拉借旗下产品开店宝玩起了社区商城。

以拉卡拉为例,由于业务模式最大的一块是金融支付服务,底层用户数据的累积和挖掘是拉卡拉未来走向的关键。基于这样的现状,顺势而为走进小区,往社区电商领域渗透,通过开店宝对社区便利小店的包装和升级,再通过与品牌商合作的模式为商户提供供应链条中的低价优质货源,从上游下游为社区商户做好服务基础。这无疑走的是把零售业从底层开始向上级建设的战略性布局,可以发挥自身数据优势并且建立起更为通达的供应链条,这一步更像是去中心化思维下“农村包围城市”的经典趋势策略,通过品牌供应商连接海量店主,再通过店主连接社区用户,迅速抢占社区流量入口。

高调炒概念 真伪社区电商立判

个人认为,社区电商模式需要4个维度作为立体的支撑:第一是社群规模;第二是多方平台供应链条的完善;第三是所谓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第四则是可持续化发展的商业模式基因。

从实际运营上来看,目前社区电商模式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社区001、爱鲜蜂、拉卡拉社区小店、顺丰嘿客等。但笔者看来,虽然都是行业生态中的代表,但仔细对比后,一味高调炒社区电商的概念,实则只满足以上4点中的部分维度,更像是挂羊头卖狗肉,做着伪社区电商的事儿,难免要搁浅最后一公里。

从业务模式看,社区001以及爱鲜锋这一类的创业者主要的切入点就是本地化社区物流配送平台,利用社区周边的商超,以物流配送为主要连接工具,帮助商超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降低社区居民的时间成本。那么问题来了,物流配送为工具必定要付出高成本,仅仅凭借周边地区快捷配送的模式概念就能搭建起一个真社区电商平台么?

对社区001来说,自建物流肯定需要承担高额的成本,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这一点且不说,根据笔者和周围朋友的体验,似乎大家跟喜欢通过电话呼入去下订单,不知道每天社区 001 来自网上的下单量有多少?为了迅速覆盖社区生活圈,社区001地推的势头很猛,但其重资产模式的缺陷更容易暴露出自身的弱点,一旦资金出现问题,要如何维持自身的烧钱运营。

爱鲜蜂则走的是轻资产模式,它不设自己的全职配送队伍,主要是利用了社区便利店的闲置资源来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优点是风险较低,但缺点也同样很明显:就是服务质量较难保障,其他同行复制的门槛也较低。说白了就是一个运营模式标准化的问题,这也意味着爱鲜蜂当前还无法让更多的商业服务通过自身的平台覆盖到社区生活圈。

而且以上2家普遍存在的缺陷就是更多去宣传“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概念,而忽略了自身在供应链条上的不足以及标准化服务上的落后。

而顺丰嘿客,更像是一个概念化的存在。尽管线下的体验店开了不少,自身又有强大的物流支撑,但一直没看懂顺丰搞这个东西出来究竟要实现什么?嘿客更像是一个物流配送的社区小站,店内的商品更像是增值的服务,去过嘿客店面的人都知道,店里的产品线太单一,在解决产品和用户需求多样化问题上跟电商平台相比并无优势,那么为什么要去嘿客而不呆在家里淘宝京东呢?

真社区电商任性 让懒人更懒

相对于社区 001、爱鲜蜂和顺丰嘿客,笔者更看好拉卡拉社区电商。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拉卡拉从成立伊始一直在做 O2O,近 10 年来便利店金融服务的基础积累了大量的社区商户和客流,保守估计全国的一二线城市几乎都有拉卡拉服务的原始覆盖,这奠定了最初的社群规模积累。

其次,有了前期的积累,通过社区便利店更容易建立起消费的场景,这不仅符合社区用户的消费习惯,也抓住了由支付转为零售服务的本质,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中占据了半个身位的有利位置。

另外,实践了亚马逊飞轮理论。便利店和小店店主通过开店宝进货,货品是拉卡拉从源头经销商和渠道商谈来的,都是顶级批发价,不仅便宜而且扩充了小店的品类;对于用户,因为距离家很近,与店主都很熟悉,能够直接现场体验店里的各种商品,以前买不到的进口食品、生鲜半成品、母婴用品,都可以足不出户让店主给送到家来,同时因为拉卡拉帮便利店降低成本,解决了传统零售成本高、效率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店主就能够有更多精力用在精细化的经营上,开出小店的特色来,更懂得消费者的需求,针对社区的不同特点买卖,实现客流的增长。这就自然而然通过社区电商抓住了移动化、社区化服务中用户的诉求,即:我要方便,实惠,有体验,我还要更“懒”。

最后,基于前文所提的线下服务,对商家可以提供整合的服务,也同时促进了商家对用户提供精细化服务。正是有了标准化的服务,最终真正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才不是噱头。

真社区电商看上去正是懒人经济中消费场景的完美补充和再现。这些懒人们更年轻,生活更互联网化,而社区电商商户正好也能提供所需服务。让懒人们青睐,这不仅仅是所谓程式化的用户教育和培育问题,也是推广传播中天然的发酵剂。

当懒人们更懒之时,或是社区电商真的就成了风口上飞起来的猪。

本文标题:社交电商看上去很美-家居电商020,只是看上去很美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519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