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好产品自己会说话-2015年超级游戏黑马厦门站让好产品自己说话

发布时间:2018-02-16 所属栏目:休闲

一 : 2015年超级游戏黑马厦门站让好产品自己说话

2015年超级游戏黑马厦门站让好产品自己说话

  【嘉宾阵容】

  冬月的北方寒风刺骨,而厦门在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影响下却异常的温暖。12月3日下午,由中国游戏产业网主办的“超级游戏黑马”2015年收官之站【厦门】也正式拉开序幕。来自EA-Chillingo大中华区商务拓展总负责人苏延辉,飞鱼科技副总裁林加斌,37游戏亚洲商务总监殷天明,IGG商务总监何晶,4399平台事业部副总经理罗异梁,趣加游戏投资负责人蓝虹波,胡莱游戏战略发展总监雷绍满七位嘉宾作为厦门站的点评嘉宾。此次厦门站活动共有15款产品进行路演展示,现场参与活动的发行53家,渠道44家,投资28家,CP46家。达成意向协议并签订协议的有5对。通过对CP优秀产品的曝光,促成CP与嘉宾更深层次的交流,使产品更趋向于成熟。

  【现场产品看点合集】

2015年超级游戏黑马厦门站让好产品自己说话

  为川互动科技带来的硬件体感游戏,VGUN是一款射击类手游,这款游戏利用体感枪,更自然的方式来玩最酷炫的射击游戏,这不仅可以在手机上玩,还可以链接智能电视以及VR眼镜,进行更真实的操作体验。

2015年超级游戏黑马厦门站让好产品自己说话

  勇仕网络所展示的产品《全民派对》是一款集合多种小游戏为一体的手机游戏,以多样性的玩法,受众群体面广,趣味性强而备受发行商们的喜爱。

  【厦门站获奖团队】

2015年超级游戏黑马厦门站让好产品自己说话

  第一名的获得者是《先锋守望者》

  第二名的获得者是《兽人争霸》

  第三名的获得者是《超能格斗》

  【现场嘉宾点评】

2015年超级游戏黑马厦门站让好产品自己说话

  Chillingo大中华区商务拓展总负责人苏延辉

  大家好,非常感谢中国游戏产业网可以邀请到我和各位嘉宾跟各位创业者相聚一起分析和点评目前环境下市场的一些需求。其实今天整个看下来也获利很多,首先要感谢今天路演的所有小伙伴,因为创业维艰,尤其这个时代,对于创业者来说自身的压力非常重,创业者活下去是需要理由的,但是理由来自哪里,今天看了11款产品的路演,我们整体感受到很大的问题,有一些产品开发是跟市场有所脱节,这是我们所探讨行业内急需的从发行角度,从渠道角度有一些帮助。举例来说,今天看到有一些产品表现非常好,我们评价依据是什么?对于自身的评为来说,虽然有各自的标准,但是最重要还是从游戏本身的玩法出身,就是玩,玩是所有的游戏乐趣,任何的开发者你只要把自己的项目立足点立足在让玩家产生乐趣这个点上,游戏就成功了一半。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标准CP,就是游戏设计中最核心的例子。我们从小玩的游戏是见到势头不,这就是一个陆虎,所有很多人在玩。设计游戏的时候,CP就是游戏核心的机制,就是游戏的核心玩法,你如何保证你的游戏核心玩法有足够的耐玩性,这是很重要的。

  第三点,我们也一直在发现和寻找任何游戏创新点,今天有的团队中,游戏设计中有一些创新的亮点,这也是你们能够拿到比较好分数的一点。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一些行业的现状也在今天路演中出现了,比如很多研发团队,对于IP的痴迷导致这些产品中有借鉴所有跟魔兽有关,跟刀塔有关的产品。看到这些产品的时候,我特别想跟开发团队说,因为对于面临所有的项目都是擦边球的产品,国内一线的发行商他们在拜访的时候都会有所顾及。大家已经业内知名的案例,如果开发者一定要IP,还要靠IP导入用户,要去吸量,打擦边球,前几年可以玩转,但是未来这样的概念是很大的风险,我也很可惜的看到一些画质非常好,本身投入非常高的产品,但是面临IP选择的时候团队过于轻率,在这点上希望今天来的在座创业者未来在打磨产品的时候,一定要从市场出发,从行业内的环境出发,尊重原创。希望大家在立项的时候就可以确保发自内心的寻找到用户的核心需求,然后打磨产品。

  另外一块,跟大家介绍一下Chillingo,我们曾经发行过愤怒的小鸟等这样的产品,我们作为Chillingo旗下公司是面对第三方的开发者,非常欢迎第三方的开发可以把产品提供给我们的就像今天宣传片中提到的,是希望能够跟开发者一起开发游戏,我们最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不光有量,也保证有些产品上面之后有足够的用户导入,更重要是我们有制作团队,帮助你到打磨产品,这是发行商最核心的竞争力。

  【2016年超级游戏黑马预告】

2015年超级游戏黑马厦门站让好产品自己说话

  (中国游戏产业网品牌总监蔡林鑫介绍)

  2015年“超级游戏黑马”在全国进行了4站成功巡演,其中以“产品品质高”“沙龙小而精”“免费”等诸多因素得到了发行、渠道、投资及CP的认可。

  其中在北京和深圳更是出现了爆场的现象,而在游戏寒冬的目前来看,路演确实是对中小型CP及创业团队需展示产品,曝光产品的一种低成本高成功率的方式。

  “超级游戏黑马”在2016年依旧延续去年的全国巡展模式,并创新变革了新模式,持续助力中小游戏企业,为中小型CP及投资发行渠道搭建一对一沟通桥梁。

  【2016年沙龙拟定时间表】

2015年超级游戏黑马厦门站让好产品自己说话

  6月16日→ 8月4日→ 10月20日→ 11月17日→ 12月21日

  西南站 北京站 广州站 周庄站 海外对接

  电视游戏专场 VR/AR专场 精品专场 日本/台湾

  媒体合作/战略合作

  姓名:蔡林鑫

  手机:13488767248

  邮箱:cailinxin@cgigc.com.cn

  QQ:1056046900

  赞助合作

  姓名:张尧

  手机:15201089966

  邮箱:zhangyao@cgigc.com.cn

  QQ:728740404

二 : 阿北:让产品自己说明自己

  阿北是杨勃在豆瓣上的网名

  阿北是杨勃在豆瓣上的网名,豆瓣员工都这么叫他。阿北个性内敛,不苟言笑。本刊记者到达豆瓣办公室的时候,阿北正在外面溜达,当时是上午10点多,上班时间。回来一见到我们,便立刻切入正题,严肃着一张脸等我们提问。

  为了活跃气氛,我跟阿北玩了个游戏,让他在自己脑门中心画一个大大的Q字。阿北犹豫了两秒,说,“你是想看我的Q是正着画的还是反着画的,以此来断定我的潜意识是不是以他人为出发点,对吗?”我说:“你真没意思。”他笑了:“因为我是产品经理啊。产品经理最关键的能力就是,必须经常站在一个跟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的角度想问题。”

  7年前,阿北在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编写豆瓣的最初程序,当时这位产品经理想着是做一款继搜索之后的伟大互联网产品,而这个颠覆性产品就是,以“兴趣和发现”为逻辑建立人与物与人的联系。阿北认为,这是块巨大的市场。“搜索是需要键入关键词的,可是如果一个好东西是新出来的,没有听说过该产品的用户又该如何发现它呢?这就必须建立人与物的联系。”

  阿北从来没有改变过方向和逻辑的定位,但是他也感叹过程的艰难。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相对容易,产品架构和形态相对统一,而物品则存在多样性,这就加剧了建立人与物联系的复杂程度,需要多样化的产品形态。7年来,豆瓣一直按照人与物的逻辑做渐变式的进化,从最初的豆瓣音乐、豆瓣图书、豆瓣电影扩展到社区的泛兴趣,再通过移动终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一过程中,豆瓣创造了很多亮点。虽然在商业利益上,豆瓣并无一飞冲天、迅速上规模的迹象,一年的营收是否过亿元,也都是个谜。阿北只说,“今年有的月份盈利,有的月份亏钱。”但是互联网圈子里的人提及豆瓣,都会说:“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因为豆瓣的模式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豆瓣改变了国人发现事物的方式:豆瓣FM改变了人们听歌的方式,通过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找到你可能喜欢的歌,然后一一播放给你听;豆瓣图书让人们会去一个根本不提供售书服务的网站上看评论、下单。

  豆瓣也是最早从事社会化商务的第三方网站,现在它仍是亚马逊(微博)、当当等电商网站的重要外部流量导入者。兴趣图谱也是源于豆瓣,它甚至早于Facebook推出“Like”即喜欢分享的功能按钮。豆瓣是国内少见的没有抄袭或模仿国外互联网产品的企业,所以阿北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环球企业家》:“我们没有直接竞争对手。”这就是豆瓣之于中国及中国互联网界最大的价值。

  技术解决需求

  “我们曾经找过豆瓣合作,说我们有渠道,可以帮助他们推广。”一位互联网公司人士这样告诉《环球企业家》,“豆瓣的回答是,每一个使用过我们服务的用户都是我们的渠道。”它“牛”到不需要任何推广。

  阿北的信条很简单:好产品是能够说明自己的。产品只有在同质化的情况下,才需要借助外力去推广。经过长期的积累,豆瓣目前有注册用户6000多万,月活跃用户超过8000万(豆瓣存在大量的非注册用户的访问),2012年将会超过1亿。在以用户数和流量为判断标准的排名中,豆瓣在中国是前20强,在全球是前100强。所以当阿北听到记者问豆瓣为什么做不大时,他很诧异,“豆瓣小吗?”他反问的理由便是基于这些数字。

  豆瓣和用户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关于豆瓣的清新文艺范儿,阿北笑称是用户的功劳,因为内容都是由用户自己生成的。他自己认为,豆瓣公司本身是一个技术类的公司,不具备文艺范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豆瓣用户的高粘性也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

  豆瓣有一个强大的算法团队(外界称之为数据挖掘),它的作用就是在众多的数据中挖掘出用户的需求,并做出正确的推荐。最初的豆瓣猜等数据挖掘工具,也是阿北本人做的。此后,豆瓣加入了第二条线—人与人的关系,用以兴趣为核心的人际关系来补充“发现”。现在,豆瓣在通过豆瓣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一步补充算法做不到的事情。“作为产品经理,一定要挖掘出用户自己都还不知道的需求。这就好像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一样,我们要知道隐藏在他们表达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挖掘出需求之后,则是如何用技术满足这些需求。在豆瓣250人的团队中,2/3的人是做技术和产品设计的。这是一群有着激情的工程师团队,他们会在每月一次的“Happy Day”中竞赛编程。现在有着超过800万用户的豆瓣FM,最初也是个工程师产品。

  相对于国内绝大多数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豆瓣给工程师们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因为他们几乎不用背负用户数的配额。在这7年内,除了第一年因为基数小而用户数暴增外,豆瓣的用户数一直是渐进式增长的。阿北对此的解释是:“我们做的是别人没有做过的产品,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摸索和试错。用户数的增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站在空荡的、用仓库改造出来的豆瓣办公室里面,你几乎可以听到工程师们“Happy Day”上的欢乐声,而此时夏日里,窗外巨大的树影正罩在他们恬淡、懒散的脸上。

  在阿北眼里,通过技术提高用户需求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这是一个崇尚工程师文化,而不在意眼前规模营收的企业。即使豆瓣一直波动在盈利临界点上,即使规模营收总比同等规模的公司晚2年的现状下,阿北也没有因商机而改变自己的初衷。

  “在这7年里,我看到过很多互联网公司一夜成名,但也见证过它们的衰落,比如此前的游戏公司和团购公司。”杨勃很反对那种认为豆瓣是一个平台公司的说法,因为那太流行了。“如果只是根据市场现阶段的商业机会走,公司很容易迷失自己。得把眼光放长远点,先做好产品,然后用户规模足够大的时候,商机自然会更大。”杨说,“它总会长成一个大的平台,我又为什么急于现在把它强行做成一个平台?”

  豆瓣的投资方似乎早已经理解了阿北和豆瓣逻辑,也并不急于将其推向公众。豆瓣至今有三轮融资:第一轮是2006年,联创策源资本的创始人冯波给了200万美元;第二轮是2010年初,挚信资本和联创策源联合为豆瓣注资近千万美元;第三轮是2011年9月,挚信资本、红杉资本和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投入5000万美元。

  就像参与第三轮投资的贝塔斯曼亚洲基金的合伙人熊伟铭所说:“能够足够黏住用户的,到最后肯定会有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其实等用户产生之后会发生的。从一开始就想怎么赚钱,这些公司一定会是小公司。”

  而且,阿北还会强调,“现在只要停止投入,豆瓣即刻就可实现盈利。因为豆瓣是一个极轻的公司,主要成本是固定成本和人员成本,不用花钱买流量和推广,没有订单出去,没有资金链的压力。”阿北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让它最初的逻辑—兴趣和发现,如何更好地得到延展。

  打造泛兴趣网络

  在非注册用户看来,豆瓣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关于图书、电影和音乐的兴趣分享网站。事实上,豆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豆瓣已经不只是一个网站了,而是一个能够提供多种服务的公司和品牌。

  在起初为了便于交流而建立的豆瓣社区里,用户自己已经产生了713个城市、6057万居民和27万个兴趣小组。这也是豆瓣此后的一个发展方向:涵括更多的兴趣。但这并不代表豆瓣此后会更强调社交,在豆瓣上,社交是为兴趣图谱服务的。

  阿北最近考虑的是,如何让更多的外部用户看到豆瓣社区内的欣荣景象,了解用户在里面分享的各种东西和兴趣,比如服装、化妆品等,而不是将豆瓣仅定位在分享图书和音乐的网站。为此,豆瓣最近特意将豆瓣猜放在了首页,用社区内各种好的用户内容来推广豆瓣社 区。

  同时,豆瓣也在研发内测名“其他豆瓣”的产品,在该款产品里,一道菜、一款手机或者一款软件都有自己的单独页面,用户可以针对这些单独页面进行点评;用户也可以在“发现东西”文本框里键入“手机”、“菜”等词语,豆瓣就会帮你找到这些“东西”。

  阿北这样界定未来的豆瓣:“我们可能不是最最专业的美食网站,可能也不是最最专业的服装网站,但我们一定是最大的泛兴趣网站。”最早做社会化电商营销的阿北,自然深谙其中巨大的商业机会,他反问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加入这个东西的线上购物链接呢?”

  每一项兴趣,都有可能成为豆瓣的下一个盈利点。导入图书线上购物链接、与各图书网站做收入分成,只是最初的第一步;现在豆瓣的收入有电影票务、品牌互动广告、电商分成及豆瓣阅读。豆瓣阅读是最近才推出的业务,与亚马逊类似,作者能够通过豆瓣上传自己的文字作品,作者自己定价,进行销售,豆瓣与作者分成销售收入。与盛大文学连载的长篇小说不同的是,豆瓣选择了读者能够在两三个小时内看完的短篇,类似韩寒编的《独唱团》里的文章长度。对此,阿北的解释是:“现在很多商业书,一般精华都在前三章。只要看前三章就能够猜到后面的内容了。所以我们觉得重点应该是短阅读。”为了保证质量,豆瓣对作者内容的要求非常严格,门槛相对高。

  豆瓣就是一个注重质量的地方,所以业界称它是“慢公司”。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会对新事物反应迟钝,它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反而是敏捷的。将图书、电影、音乐、同城活动拆分出来,形成独立的频道之后,就开始顺其自然地向移动端转移,至今豆瓣已有豆瓣FM、豆瓣电影等7款移动客户端产品。这些产品让豆瓣从办公环境和家中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时时刻刻和方方面面。客观来说,如果每项服务做到足够大的用户规模后,每项兴趣服务都有可能单独上市。

  围绕着“兴趣和发现”,阿北想要将豆瓣塑造成一个“泛兴趣”网络,试图通过产品和技术,改变各种实际生活场景的体验,就像豆瓣FM可以供人们消磨碎片化时间,豆瓣电影改变购票体验一样。阿北就认为各种票和卡之类的产品都会逐步衰落,会有更多新技术的支付产品出来,比如NFC(近距离无线技术通信)。这些都会让很多事情变得简单和无限可能。种种改变人类生活体验的设想,正慢慢变成现实。

  来源:《环球企业家》杂志

三 : 如何理解“好产品自己会说话”?

你应该听过下面这句话:

“好产品自己会说话!”

这话雷军说过,也有不少人跟着说过。人们普遍认为:只要产品好,就一定能获得用户的青睐,即使是在没有任何推销的情况下。

不过,真的是这样的吗?

就我个人而言,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目前一共经历了 4 个阶段,相对应的是 4 个层次的理解:

1.只要产品好,它自己就会说话

2.好产品的确会说话

3.卖产品的人才说“好产品自己会说话”

4.会说话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一、只要产品好,它自己就会说话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那时候我还在学校学设计,也算半个“产品人”吧。

对于很多产品人来说,他们坚信的是:只要自己设计的产品足够出色,根本不需要去打广告做推广,所谓的销售人员和营销活动根本就是肤浅甚至是多余的。极客经典作品《银河系漫游指南》就能很好的表达这一观念。

电影讲述的是地球即将被毁灭,人们被迫乘坐 3 艘巨舰撤离家园。思想家、领导人、成功人士坐上了A船,销售员和咨询师坐上了B船,工人和工匠坐上了C船。B船最先驶离,其乘客欢呼雀跃,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空欢喜一场,他们已经陷入圈套:A、C两船的人已经认为B船的人没了用处,他们密谋弃之而去。最后,B船降落在地球上,销售员和咨询师成为了被遗弃的人。

所以,正如A、C两船的人认为的那样:产品才是王道,其他都是浮云…

“你看苹果就是凭借着乔布斯对产品的极致追求,才做到今天这么大”!

毕竟,老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

二、好产品的确会说话

那么,什么才叫好产品呢?

好的产品,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语言,人们可以通过产品读出设计者想表达的故事,这是第二层次的理解。

比如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你就能通过它向外伸展的外形与返璞归真的材质,体会到设计者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

再比如原研哉给梅田医院设计的标识系统,你也能通过这种洁白柔软的布料材质,体会出设计者对医院里的人的关怀,以及对卫生的强调。

三、卖产品的人才说“好产品自己会说话”

2015 年底,那时候各外卖平台都做的风风火火,黄太吉也如日中天,还有半年就要走出校园的我也忍不住寂寞,也盘算着转行去创业。

创业做什么呢?做一家专门“定位于新中产阶级”的健康餐饮店,大概就是必须提前一天订餐,一天只提供一种快餐,但包含有 18 种食材,并且针对当日的日期,天气和热点事件配不同的菜品。比如周一人们上班普遍没精神,所以就配一些“清火”的菜;周五人们普遍较为兴奋,乐于尝试新鲜事物,所以就可配一些口味较重的菜;并且每天都注明饭菜所含的热量等等...

当时想的是:你看人家百度高管都能放下身段去卖煎饼,清华北大的也能去卖猪肉,还都做的有声有色,我一个普通大学生有什么理由不能去做这些看似不体面的事?

于是,我也开始筹划该如何才能先吸引人们的眼球,再说吸引他们的胃口。

不过,不知怎么的,也许是因为不经意间看了一些跟推广有关的网络段子,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并不是说北大毕业的人都能卖猪肉,并且卖得这么好,而是:就因为他是北大毕业的,所以猪肉生意才能做得这么成功。

这其中的道理,想必各位都明白。

而这个问题,也使我对几乎所有曾经熟悉的事物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进一步说,一些被人们视为真理的东西,其实只不过是某一小部分人故意说给你听的。这其中就包括:房子是刚需;钻石代表爱情;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

这些观点,它们不一定是错的,只不过,你之所以能知道它们,并不是因为它们有多正确或多高明,而是有人出于某些动机,希望你知道它们,并且深信不疑。

所以,如果有人还在说“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他要么就是傻子,要么就是正设法推销某种东西...

四、会说话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并不是说产品一定需要很多销售人员去推销才能卖得好,事实上,产品本身的确可以进行自我推销,但并不仅仅是靠所谓的“技术”和“质量”。

会说话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这是对“好产品自己会说话”的第三个层次的理解。

那什么叫“会说话的产品”?

会说话的产品是指:可主动表达具有传播性的信息的产品。

产品一旦具有这种特征,它自己也就变成了一种媒体,并可进行自我推销。

而具有传播性的信息,往往具有以下五大特征:

1.能提供谈资

2.能帮助表达

3.能拉近关系

4.能展示形象

5.能展示地位

相对应的,也就有五种“会说话的产品”:

1.能提供谈资的产品

传播往往是从聊天开始,而聊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寻找谈资,如果产品能给别人提供谈资,就能起到自我推销的作用。

这也是最常见的手法。提供谈资,无外乎就是提供一些别人不知道的、具有反差性的信息,如“新”,“奇”,“最”。

“你知道吗?小米出了一款两面都是屏幕的手机!”

“你知道吗?有一家做辣条的居然开了个辣条旗舰店,而且装修得跟苹果体验店一样!”

“你知道吗?VIVO发布了一款世界最薄手机,仅4.75mm!”

2.能帮助自我表达的产品

几乎所有的人都渴望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来影响他人,如果你的产品能够主动提供这种信息,也能起到自我推销的作用。

“我认为成熟的人就应该用充满商务风的华为,四平八稳的,追什么苹果小米…”

3.能拉近用户与别人关系的产品

人是群居动物,作为群体的一部分,每个个体都希望与其他个体产生关系,相互有个照应。所以,如果人们能通过使用某个产品拉近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那也能进行自我推销。

江小白的“友谊定制瓶”就是非常好的例子。

4.可以展示自我形象的产品

虽说个体数与群体,但个体也需要通过表达自我特征来与其他个体产生差异。所以,如果产品可以表达用户的形象特征(比如热爱阅读),也可以自我推销,为阅读而生的Kindle就是很好的例子。

5.可以体现自我地位或身份的产品

攀比心也是人人都有的,毕竟,人们需要体现自己的某种优势来获得群体的认同,以保证自己的基因更有可能遗传下去...所以,如果产品能帮助人们实现这个目的,也可进行自我推销。

这个也很常见,支付宝的晒账单就是这种套路:

还有奢侈品上的大LOGO:

所以,会说话的产品才是好产品,或者说会说话的产品才是好营销!(营销本来就包括产品,这点不用多说了吧)

如果产品自己会说话,的确可以省下一大笔推广费用。

当然,以上所说的“会说话”,主要是指产品在使用时具有自我推销的功能,但这种功能也并不是所有产品必备的。

当产品属于“用给别人看”的产品时,“会说话”就是件好事;

而如果是自己“藏起来用”的产品(比如增高垫),那还是别让它太多嘴吧…

最后,向偶像致敬!

模仿,是为了刻意练习,也是学习的最佳途径!

本文标题:好产品自己会说话-2015年超级游戏黑马厦门站让好产品自己说话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504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