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03-26 所属栏目:出塞 古诗

一 :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熟读背诵两首古诗。
【学习难点】
领悟春天自然景物的美,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课老师布置的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叫做……
(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件中的图,你们右图中看到了什么?
7、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贺知章。
(简介诗人生平)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边读古诗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4、从读“咏、碧、妆、裁、剪“要求学生会读,读准。
5、指名读,请其它学生正音,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⑴ (放远处看到柳树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
⑵ 诗人从远处看到了柳树,发生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丽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的多好,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2、自读第三、四句:
⑴ 接下来,诗人又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样和同桌去读第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⑵ 学生自读,指名读,读到第三句时,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⑶ 读到第四句时,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去和小伙伴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和同桌说。
3、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
4、讲评学生的小绿笔。
五、指导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学生提出难写的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笔顺要多次书空,记准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要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开来,一捺改成一点。
“剪”字下面是刀。
2、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六、作业
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作业
1、背诵《咏柳》。
2、读春,积累词句。
(开火车,每人说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说一个含有“春”的词语,看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
3、课前搜集的有关“春”的佳句名诗,你们都搜集了多少?
4、学生把自己搜集的材料讲出来。
5、老师出示课件(收集的词语、成语、名诗佳句)请学生来读。
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他们对春天是那样欣赏,那样痴情,真可谓是把春天描摹的绚丽多彩,古人赞美春天的诗很多,我们今天学的是南宋诗人朱熹《春日》。
2、今天咱们学的这首诗,谁知道它们题目是什么意思。
3、简介诗人朱熹。
4、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朱熹的《春日》。
5、读了这首诗后,你能猜一猜诗人在写《春日》时的心情吗?
(高兴、喜悦、欢快、舒畅……)
(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
6、猜测终归猜测,大家能从诗文中找出明确的词句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
(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老师点拔如下: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设得、东风面、总是春
万紫千红
7、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师范读一次。
8、说一说古诗的大意。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滨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
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原因之二,请听我细细说来(出示)《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多读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孔子在书籍中寻找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像是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从耳目一新,深感快乐。
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系吗?我们大家要在书海中求知识,因为书的海洋里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资料提供者:曾艳

二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以“情”为切入点,通过“寄情酒更浓、触景情更深、事世难料情难舍”层层推进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陵”字。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背诵古诗。
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阶梯引领,逐层悟情。
1.晓诗音。
学习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送元二使安西》。
学情调查:哪些同学课前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借助注释把它读正确。
学生自由读诗。(老师板书课题)
指名读。
预设:
(1)读准多音字“舍”“朝”“更”。
(2)题目的正确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可引导学生在弄懂题目的意思之后,再正确朗读。
齐读古诗,检测学习效果。
2.明诗意。
(1)我们学古诗仅仅会读还是不够的,(板书:知诗音)还要-----(板书:明诗意)
(2)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
朗读品悟;了解诗人;串词连句法;读诗文、想画面,结合注解。
(3)同桌之间试着来说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意思
预设:“浥”“更尽”“新”的理解。
3.悟诗情。
(1)寄情酒更浓。
过渡:通过你的讲解,一幅朋友送别图在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元二与王维到底是怎样的一对朋友呢?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你是从诗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预设:
抓“劝”“更”“尽”等字的理解,感受好朋友送别时的情景。
抓“酒”中所蕴含的情感,感情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千古名句来体会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触景情更深。
过渡: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透过窗子,向外望去,这种难舍难分的情绪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师:配乐读诗)是什么又勾起了他们离别的伤感?
预设:
抓“雨”“柳”,等景物来感受朋友间离别的愁绪是越来越浓。
配乐读全诗来感悟此景让老朋友更加的难分难舍。
(3)世事难料情难舍。
过渡: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车马已经备好,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
预设:
出示《元二出使安西图》来感受渭城与安西之间的距离。
对比古今的交通工具,来体会古人离别容易相聚难。
介绍背景: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后便去逝,此次的告别竟成了绝别。
(板书:悟诗情)是啊!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谁记下了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背诵读这首古诗,铭记这份的送别的情意吧!
(巧搭“音”“意”“情”学习阶梯。通过借酒抒情,借景叙情,背景升情三大环节,使学生融入文本,感悟诗情,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二、方法运用,自主解读。
1.在我国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离别容易相会难,所以描写送别的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投影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通过上一首诗的学习,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应该---()师生总结学法
3.同桌之间运用方法合作学习。:
4.汇报:
(1)读准音。
(2)明诗意。指名汇报、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5.对比学习悟诗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联系我们刚才学习的《送元二使安西》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预设:都是写送别,都是送好朋友(故人),都有景物的描写。
王维借雨、柳、酒抒发了对元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送好友孟浩然又有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呢?
多元理解“黄鹤楼”“烟花三月”感情朗读体会离别的悲伤。
理解“孤帆”“尽”“唯”感情朗读体会李白送孟浩然时的依依不舍。
6.能不能把这首千古佳诗记在心中!师生共同背诵。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一种能力或者习惯,不靠学习者自己运用心力去实践,去尝试,是无论怎样也难以养成的。”以上环节旨在引领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前进。构建一个实践性的语文课堂。)
三、拓展延伸,多元抒怀。
1.你还了解哪些描写送别的诗。
2.总结:不论是以酒相送的酣畅淋漓、以目相送的默默无语、说到底都是因为朋友之间有一份()他们都是在(以情相送)
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才被称为民族的瑰宝啊!
3.今天我们共渡了四十分钟,马老师马上就要离开你们,想不想送送我呢?你想怎样送呢?
4.老师与学生话别,共勉。
(此环节强调知识的拓展与能力的迁移。巧抓真实送别情境,为学生的多元表达搭建平台。使师生在浓浓的送别气氛中,再次享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实现了语文学科本位的回归。)

板书设计:
20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           王维     悟诗情
目           酒      明诗意
情            知诗音

[个人简历]
马智华,女,1976年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小学高级教师。曾获得黑龙江省教学能手、大庆市优秀教师、大庆市“星星火炬”奖章等称号。
9年来,扎根一线,逐步形成了真实、扎实的教学风格。《滥竽充数》在黑龙江省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壹等奖。《海滨小城》在黑龙江省首届优秀实验课评比中获壹等奖。《新型玻璃》在全省基础教育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壹等奖。05年在大庆市小学课堂教学综合素质大赛中获得壹等奖。

扩展:四下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2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先后为国家级新课程骨干培训班、大庆市课改教师培训、大庆市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成果展示会等活动作研究课或讲座。有多篇论文、教学设计、经验交流在《中国教育学刊》《大庆教育报》等刊物中发表,《荷花》《威尼斯的小艇》二课被黑龙江人民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参与的各级实验课题,成果显著,先后获得黑龙江省创新教育优秀实验教师、黑龙江省小学生自由作文实验先进工作者等称号。现任大庆市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

※ 全国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武汉会场)教案集

扩展:四下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2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三 :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母亲荷叶》)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设计

学 科

语文

年级

班级

课题名称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母亲 荷叶》)

共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解两首诗末尾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爱的爱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两首诗,进行朗诵比赛,直至背诵。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材分析

《金色花》通过神奇的想象,“我”竟成了一朵金色花,以儿童的心理特征表达对母亲真挚深厚的情感。《荷叶母亲》以物喻人,以荷叶保护红莲喻母亲呵护孩子,歌颂母爱。

学生分析

学生由小学跨入初中时间还很短,充满童稚,两篇散文诗从内容上很适合孩子学习,他们分析能力还较弱,我们可通过多朗读,教师指导、点拨的方法,让孩子感受母爱,感受人性美好。

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

措 施

信息技术、资源应用策略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生朗读

分析探究

教师点拨

运用多媒体显示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

措 施

信息技术、资源应用策略

教学难点:篇末含蓄的语句理解。

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

运用多媒体显示相关问题

教学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资源使用方式方法

一、导入

二、研读《金色花》

由5.12大地震中一位遇难的母亲在生命最后时发给孩子的短信引入课题

1、走进作者

介绍泰戈尔及作品

2、朗读

3、感知诗意

4、问题探讨

教师讲述

教师介绍

①教师范读

②教师指导

请学生谈谈读过诗后的整体感受

老师提出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②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什么还要向妈妈保密?

③妈妈见到孩子,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这是什么口吻?

学生听、看

学生听、读

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说说对诗歌的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明确。

投影、屏显

配乐

屏显问题

三、品读《荷叶 母亲》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1、走近作者

介绍冰心及作品

2、朗读诗歌

3、问题探讨

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三题。

教师介绍

教师指导

老师提问:

①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

②为什么以荷叶护红莲喻母亲保护子女?

教师总结讲述

学生听、看

学生朗读全诗感知诗意。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学生朗读两首散文诗

屏显投影

屏显问题

屏显总结内容

板书设计

玩捉迷藏看妈妈工作

让妈妈嗅花香

金色花三次嬉戏投影到书页上母子情深、人性美好

落到地上现原形

母子对话充满爱意

荷叶保护红莲

荷叶母亲借物喻人、歌颂母爱

母亲呵护子女

课后教学

反 思

四 :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金色花》和《荷叶妈妈》是表现母爱的两首诗歌,所以在教学时我把它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学好这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培养语感,提高朗读能力;学习文中托物言情的写法;让学生体验亲情,激发他们关爱妈妈,回报妈妈的炽热情怀。比较而言,泰戈尔的诗歌清新自然,想象丰富,语言秀丽,除了表现母爱也表现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这堂课以朗读贯穿,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感悟,体会文中的母子深情。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发表见解的能力,让学生理解尊母、爱母的主旨,并付出实际行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学习第一首诗,然后让学生自学第二首诗。以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把握诗文感情。

2、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语言,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2、把握诗文感情基调,通过诵读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课前发放助学资料,学生结合资料预习。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母亲的吻》,创设教学情境。

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我少年时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你能听出歌中蕴涵的感情吗?(学生回答)

歌曲既唱出了妈妈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妈妈的深情的倾诉,这种真切的母子深情不会因为时空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散文诗两首》,接受一次更美的亲情洗礼吧!

二、明确学习内容:师生同学《金色花》,学生自主学习《荷叶 妈妈》。

三、学习《金色花》

(一)整体感知

彩屏显示

读一读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散文诗,并思考感情基调。

2、勾画字词,查助学资料解决。

彩屏显示

说一说

说说透过精美的语言文字所看到的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明确文章描绘的五幅画面。

(二)精读课文

1、朗读活动一:读出人物形象。

彩屏显示

议一议: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中感受人物形象,然后说说读出1个怎样的母亲和1个怎样的孩子。

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朗读之后探究人物形象,以“我读出了1个的母亲(孩子),你看(听)”的形式说话。

(结合文章的具体情景和相关语句进行说明)

2、朗读活动二:读出诗歌情感。

彩屏显示

想一想:诵读这首散文诗你感受到怎样的感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

3、朗读活动三:读出诗歌意境。

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整体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美好意境。

(三)创意表达

彩屏显示

写一写: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宁愿化作一朵圣洁的金色花,悄悄地爱着妈妈,带给妈妈一份芳香、一片影子、1个惊喜。善良而富有想象力的你们呢?将以怎样的方式回报妈妈,为爱你的妈妈做点什么呢?请你按照“假如我变成了,我要”的句式,表达你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吧。

学生创作,然后集中展示自己作品。

四、学习《荷叶 妈妈》

彩屏显示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1、美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悟—①作者三写红莲,请感知内容和情感变化,完成下表。

环境

红 莲

心情

一写红莲

二写红莲

三写红莲

②作者是怎样托物寄情,以花喻人的?请说明。

3、延情—根据你的生活经历和读过此文的感受,请从红莲的角度,向荷叶表达心声。

五[www.61k.com]、教师寄语

彩屏显示:

汪国真说“我们也爱妈妈/却和妈妈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妈妈的爱是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妈妈。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六、作业设计

彩屏显示:搜集阅读表现母爱的作品,编撰一期以母爱为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略)

(说明:这是我校素质教育开放周语文公开课教案。其中参考了《优秀教案》的部分设计。)

五 : 古诗出塞教学设计

《出塞》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学重点:结合图画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读中感悟。

课型:新授课

教具学具: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让我们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之后,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这样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惊心动魄的古战争场面,并且利用创设情景,为学生学习与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感知环境。】

二、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诗意

1、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诗)

2、检查读书情况。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大家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请你和小组等同学交流一下。

3、汇报交流:

展示的形式可以有朗读汇报,诉说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

面??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成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4、指导感情朗读

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同学评议、小组赛读、教师范读等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发挥指导作用,创设情景,激发感情,指导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并提高朗读水平】

四、诵读涵咏,感情升华。

1、师创设情景: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2、学生展开想象,发表看法。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

【教师启发学生体会边关展示生活的艰辛困苦、想念家乡和情人、渴望和平的情感。】

五、适当拓展,引申探究

1、师:一首《出塞》把我们带到了古代凄凉悲怆的战争生活。其实,有许多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接触到这个题材。课外,你收集到了哪些边塞诗词,能不能运用我们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读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呢?

2、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4、全班交流汇报,注意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读诗谈体会、合作背诗、轮流背诗、诗配画??不同的形式汇报。

5、小结:读了这么多首边塞诗歌,大家有什么感受?能不能选用自己最擅长的形式来谈谈呢?

【通过此环节,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欲望。】

六、教学小结,结束授课

1、《出塞曲》这首诗,把我们带到了古代的战场,我们齐读课文,表达对边关战士的敬畏之情吧! 板书设计: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李白的古诗一到二首。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关键:读懂古诗。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读中感悟。

课型:新授课

教具学具: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教师导入: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以图片引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内容,为学习新课坐好了铺垫。】

二、了解诗人:

过渡语: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李白生平的知识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知识丰富的同学。

【通过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三、学习古诗:

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

2、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学生评议标准为熟读。)

3、回忆古诗的学习要点:字、词、句、篇。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与已经学过的古诗对照等方法)自学古诗。

【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几各种可行的方法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

5、小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点评。

突破理解难点:生,弥漫;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长;疑,怀疑;落九天,从天的最高处泻落。

6、朗读练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雄伟。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后评议的方法。

【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四、巩固诗歌的学习:

1、回到《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体会李白诗作特点的表现,点到为止即可。

2、体会诗歌的意境,开展朗读竞赛,(评价要求为在读出瀑布磅礴的气势同时,读出语言的描绘的魅力。)

3、背诵积累古诗。

教师点拨:读背无定法,只要能表现文章内容,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就是最好的。

五、课外积累展示:学生自由诵读自己所知道的课外的李白的古诗。(力争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

【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利息税就是存款得到的利息,国家要按一定的比例扣除。

本文标题: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256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