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
浅论转基因食物的利与弊
摘要:转基因食品自面世来一直受到热议,最近更是上升到了舆论的尖端。转基因食品应用广泛,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本文主要讨论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更好的面对转基因食品,在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使转基因食品真正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利弊关系,安全性
引言:转基因是指运用科学的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之能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的性状,培育新品种。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的类型大致分为6种:(1)增产型;(2)控熟型;(3)高营养型;(4)保健型;(5)新品种型;(6)加工型。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分为4个等级,即安全等级I (尚不存在危险);安全等级II (具有低度危险);安全等级III (具有中度危险);安全等级IV (具有高度危险)。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国内外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直到今天还存在巨大的争议和悬念。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东区、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构建成功,从此解开了转基因食品的序幕。美国是最早进行转基因食品研究的国家,至1998年底,美国已经有30例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也逐步开始了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进入21世纪,转基因食品得到了更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产生了种种疑惑。
1 基因食品的定义
从狭义上说,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特定生物体(动、植物和微生物等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这样的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叫作转基因食品。这里所指“外源性基因”,通常为受者生物体中原本没有的。因此转移了外源基因的生物体会因产生原来不存在的多肽或蛋白质而出现新的生物学和生理特性(专业上叫新的表型)。一种生物体新的表型的产生除可采用转基因技术外,还可采用对生物体本身基因修饰的办法。一个基因经修饰后会改变模样,其表达产物与不修饰时不同,在效果上等同于转基因,这是广义上的转基因食品。因此,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制造转基因食品已非难事。迄今为止,转基因牛羊,转基因鱼虾、转基因粮食、转基因蔬菜和转基因水果在国内外均已培育成功并已投入食品市场。仅以转基因农作物为例,全世界每年播种的面积大约为4000万公顷,我国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基因修饰农作物全球每年播种面积超过2500万公顷。在美国,据估计有6 成加工食品为转基因食品。在英国则有几千种加工食品(包括粮、肉、奶、糖等)含有转基因或基因修饰产物成分。在我国,有6种转基因植物已被批准商品化,进入市场的转基因食品有柿子椒和西红柿。
2 转基因食品的利
2.1 改变育种方式
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的时间较长,杂交的品种不易控制,目的性也差,性状不能稳定遗传,所以必须一次次的进行选育。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选择目的基因转入植物细胞中,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新品种,缩短育种时间。
2.2 培育优良性状
通过转基因可以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旱、抗寒、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作物,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缓解粮食危机。还可以把生长激素、多产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虫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外源基因导入到动物精子、卵细胞或者受精卵中,可以培育出生产周期短、产仔多、生蛋多、泌乳量高、肉质细腻、皮毛品质和加工型好、并具有抗病毒的动物。
2.3 生产抗疾病食品
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可以榨取有益心脏的食用转基因大豆油,有的外国公司还研究高含量抗癌物质的西红柿,我国科学家也研究出了高产虾青素的番茄,日本的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可以减少血清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的水稻新品种,欧洲科学家新培出富含维生素A和铁的转基因稻。
2.4 摆脱季节、气候影响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让人们一年四季吃到新鲜的瓜果,且味道别具风味。英国科学家将一种可以破坏叶绿素的变异基因转入到草中,可以使牧草四季常青,除了有绿化的功能外,还能给肉牛等动物吃,提高肉的质量。
3 转基因食品的弊
3.1 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原
据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转基因食品可 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致癌或导致某些遗传疾病。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表明这些改良品种有毒,但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这种毒素的积累是个相当长的过程,但它确实可能正在进行中,因此目前谁也不能确保这些改良品种没有毒。英国科学家普斯陶教授的研究报告说,经过基因改造的马铃薯对实验老鼠的肝胃和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虽然他的实验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但仍可提示人们转基因食品可能有损于人类的健康。其次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1 种食物过敏的人还会对1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原因就在于这种食品中含有了导致过敏的蛋白质。例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
3.2 营养物质破坏
有研究者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美国伦 理和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则说,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
3.3 造成基因污染
大量的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很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造成基因污染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这种污染对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比其他任何因素对环境造 成的污染都难以消除。例如:抵抗除莠剂的转基因油菜会使野生芥菜受到传染,从而使野生芥菜对除杂草措施不敏感 。
3.4 对其他生物造成影响
有些作物插入抗虫或抗真菌的基因可能对其它非目标生物起到作用,从而杀死了环境中有益 的昆虫和真菌有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做了这样一组对照实验,用抗虫转基因的玉米分别饲喂玉 米钻心虫和草蛉,实验结果表明在钻心虫的死亡率高60 % 的同时,草蛉的成熟期也比正常 时间晚了3 d 。草蛉是一种益虫,被农民大量繁殖以防治棉铃虫和蚜虫等农业虫害。这个实验证明,抗虫转基因玉米没有识别益虫和害虫的能力,它在
毒杀害虫的同时,也损害了益虫。若大规模地种植抗虫作物可能意味着减少有益昆虫的种群。
4结论
随着转基因工程的研发及商业化的迅速发展,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公众提出了潜
在性危险疑虑,从本质上讲,转基因生物和常规育成的品种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某些性状进行修饰,或增加新性状,或消除原有不利性状。常规育成的品种仅限于种内或近缘种间,而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基因可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虽然,目前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完全精确地预测一个外源基因在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但从理论上讲,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此外,转基因食品上市之前是经过大量试验和许多部门严格检验的;由于转基因食品在体内不积累。至于人们怀疑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产生种种危害,主要是他们对基因工程不了解,而且这些“危害”是毫无科学根据的。相信不久的将来转基因食品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刘威、张竹.浅析转基因食品[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
【2】 方德福 . 转基因食品之争[N] . 科技日报,2000
【3】 班凌伟、王旗、崔玲玲、陈萍萍 . 转基因食品利与弊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1
【4】 李成贵、檀学文 .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 . 中国农村观察、2008
【5】 林小春 . 转基因食品大趋势:引力大于阻力[N] . 世界报道、2013
【6】 George A S.Challenges for methods to detect genetically modified DNA in foods
[J].Food Control,1999,10:
【7】 朱世明 .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9
【8】 何伟 . 转基因食品安全亟待权威解读[N] . 中国医药报、2013
【9】 冯华 . 美国人怎么看转基因[N] . 人民日报、2013
【10】 雷虹 . 关于转基因食品问题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
二 :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基因工程,是指将生物体内控制特定性状的基因作为外源基因,按照人类的意愿在体外进行加工操作后,再引入受体生物,使其在受体生物体内稳定存在并表达,从而生产出人们所期望得到的产物或者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
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就是转基因技术,它可以克服物种之间的遗传屏障,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自然界里原来没有的生命形态或者稀有物种,以满足人类的需求。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为人类解决诸多方面面临的困难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令人类措手不及的问题。本文列举了作者在读书过程中总结的转基因技术利与弊的一些方面,同时提出作者对其所进行的一些思考。
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福祉
一.转基因技术给农业带来的革命
由于在提高生产力以及提高产品品质上的突出成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正在进行的农业技术改造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1.抗病虫害的农作物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杀虫基因,其中应用最广的是Bt毒蛋白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Bt毒蛋白基因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将该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后,植物体内能合成Bt毒蛋白,被害虫吞食后可导致害虫死亡;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最早从菜豆中分离,
害虫食入它的表达产物后会无法消化某些必需蛋白质从而导致死亡。另外,动物的毒素基因以及植物凝集素基因也被应用于杀虫并且成绩斐然。
在抗病害方面,人们将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病毒的卫星RNA基因、异种植物编码的抗病基因导入植物体内,利用它们的表达产物对付病毒的侵害;将植物抗毒素基因、几丁质酶基因等导入植物体内使植物获得抗真菌的能力等等。
2.利用植物生产疫苗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类时时刻刻在与疾病做着顽强的斗争,而疫苗是人类在斗争中的重要武器之一。传统的生化方法生产疫苗成本高、危险性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得某些植物具备了产生人类需要的疫苗的能力。
细胞生物学家米奇海因正在培育可以防止霍兰产生的苜蓿苗。他将霍乱的抗原基因切下来,把这些基因导入到能够引起植物冠瘿病的土壤杆菌细胞中,让苜蓿感染这种带有外来基因的冠瘿病毒。通过这种方法将霍乱抗原基因带入苜蓿苗中,当人们食用这些苜蓿苗后,就可以获得对霍乱的免疫力。
种植这种植物来生产疫苗成本低、产量大、危险系数小,而且食用植物疫苗不需要注射器,可以避免注射器传染疾病的威胁。
二.转基因技术给畜牧业带来的变化
1.利用转基因技术实现优质高产
动物品种的遗传改良,即提高其抗性、品质和产量,为增加
肉、蛋、奶及其他畜产品的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在美国,奶牛的品种改良在过去30年中使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提高了一倍。目前在一年305天的泌乳期内,许多大量养殖牛群的平均产奶量已经达到5450公斤--6300公斤,个别高产奶牛可达到13620公斤。而生物技术专家将生长激素基因和来自北大西洋鱼类的耐寒性基因转入耐寒性较差的鲶鱼体内,有望得到既耐寒又生长快的鲶鱼新品种。
2.利用动物生产药物
利用转基因技术,人类把人的基因嵌入到哺乳类动物的受精卵中,使动物乳腺有目的的生产某些蛋白质。例如荷兰科学家利用奶牛生产抗菌素乳铁蛋白、美国科学家实现了利用猪生产以用蛋白质人类蛋白C、法国科学家让转基因兔子生产凝血因子7和红细胞生成素等等。
三.转基因技术给医学带来的新思维
1.用动物器官代替人类器官
传统的器官移植主要面临两个难题:供体器官紧缺和异体器官的排斥。而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将人的基因注入猪等与人器官相近且繁殖率高的动物的受精卵中,经过几代的检测筛选后可以得到具备人类基因的猪,其器官可以避免被排斥。这一技术有望实现用动物器官代替人类器官,从而解决上述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避免了伦理纷争。
2.基因诊断
基因诊断是指通过对受检者基因组进行直接分析来测定某个基因的结构是否正确,从而判断受检者是否携带有致病基因,以达到对遗传病的诊断目的。基因诊断的方法有很多种,总的来说是将受检者的基因与正常人的标准基因序列(图谱)进行比较,找出其差异即可判断有无致病基因。该方法的诊断率相当高。传统的诊断总是根据发病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而基因诊断是根据基因型来判断表现型,所以又称为“逆向诊断”。它解决了遗传病发病前的早期诊断,携带者的致病基因的检出,因此基因诊断是医学诊断史的重大革命。
3.基因治疗
很多疾病是由基因异常引起的,通过纠正缺陷基因可以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常用的基因治疗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导入外源基因后再把重组的受体细胞回输患者体内,让外源基因表达以改善患者症状。二是将外源基因直接注射至机体内,可直接注射DNA,也可以包裹在脂质体内注射,使其在体内转录、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上文列举了一些转基因技术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正面的影响。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在给人类带来无限福音的同时,转基因技术也给人类带来了许许多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难题
一.转基因生物可能引起广泛的生态环境安全性问题
1.可能诱发害虫和野草的抗性
许多转基因生物的改良品种含有特定基因作为外源基因,这种目标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有害的蛋白质。若长期大面积使用这种转基因生物,由于进化也可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使转基因植物不再抗虫。另一方面,在自然生态条件下,有些转基因作物可能与周围生长的近缘野生品种通过花粉等媒介发生杂交,从而将自身的外源基因传入野生品种。如果传入的是强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旱能力的基因,就会出现抗病能力强、蔓生速度快的超级杂草,扰乱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这种污染不同于化学污染,它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扩增并永远存在。
2.可能诱发食物链的破坏
完整的食物链是维系自然界万物共生、生态平衡极为重要的一环。一旦食物链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将会遭到致命威胁。转基因农作物作为一种新的人造品种进入原有的食物链,可能会导致食物链的改变甚至破坏。
3.可能引发基因污染
转基因植物是人为地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种目标基因转入而获得的。如果这些外源基因由于“基因漂流”而非人为地转入其他有机体,就造成了自然界基因库的混杂或污染。植物和微生物可以使基因污染成为一种难以控制的蔓延性持续性灾难。
二.转基因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1.毒性问题
尽管迄今为止还没有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表明转基因食品
的毒性,但是巴西豆过敏事件、转基因马铃薯引起大鼠器官生长异常、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不明基因片段等等都表明转基因作物及其食品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
2.过敏性反应问题
人和动物的变应原性风险是非常低的,而转基因作物可能诱发或者加重变应原性风险。这是由于农作物中引入外源基因后,会使转基因生物产生新的蛋白质,人类在自然环境中进化出的免疫系统可能难以适应这些新的蛋白质,所以这些新蛋白可能引起食用者或接触者产生过敏性反应。
3.免疫力问题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有可能降低动物乃至人类的免疫能力,从而对动物及人类的健康安全甚至生存能力产生影响。1998年8月英国科学家披露,实验白鼠在食用转基因大豆后,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免疫系统遭受破坏。
4.抗药性问题
转基因过程中,为了检测转基因试验是否成功经常将特定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而抗生素都是用来治疗各种非常严重疾病的药物,已有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的先例,这种基因制药有单一突变也可以产生氨基丁卡霉素抗性。食用含有这种标记基因的食物后,其抗性基因有一定概率转移到细菌中,使细菌产生抗药性。氨基丁卡霉素是世界医药界尚未启用储备作为急救药物的抗生素,而GMO得滥用抗生素使得其抗性已经广为
传布,这是无法接受的风险。这意味着一旦某些致病病菌获得这种抗性后,出现某种疾病人类将无药可用。
作者思考
一.转基因产品的其他一些可能的安全隐患
1.可能危害有益昆虫类群
大量转基因农作物转入了Bt毒蛋白基因作为其抗虫的外源基因,虽然其表达产物Bt毒蛋白对人类无害,但若是以农作物为食的害虫消失殆尽,以这些害虫为食的益虫边也遭受灭顶之灾了。长期大面积种植这种作物可能会对有益昆虫类群造成难以挽回的危害,一旦这种现象发生,不仅会对农业造成危害,也将是对生态环境的沉重打击。
2.可能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和化肥的滥用
大量种植以抗杂草基因作为外源基因的转基因作物,会使土壤中自然的腐殖质逐渐消耗殆尽,使土壤本身的肥力下降,为了保证产量,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从而导致土壤结构的改变,土质的恶化以及环境(主要是水)的污染。
3.不可预料的效应
食用转基因食物,有可能使被转基因DNA侵入人体细胞,产生病原病毒。同时,转基因DNA有可能插入人体细胞的基因组,而由于插入位点的随机性,可能造成有害和致死效应,包括癌症。
二.对“实质等同”概念的质疑
1993年,经合组织(OECD)首次提出了转基因食品的评价原
则——“实质等同”的原则,即:如果对转基因食品各种主要营养成分、主要抗营养物质、毒性物质及过敏性成分等物质的种类与含量进行分析测定,与同类传统食品无差异,则认为两者具有实质等同性,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然而应用这一原则作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评价标准似乎有些不太科学。由于转基因的过程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其结果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在“实质等同”概念的引导下,生物技术公司在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之前省略了动物饲养试验,也就没有考虑基因工程处理可能导致的不可预测的副作用,忽略了对不确定风险性作认真严格的科学评估,使本来应该在预评估阶段就发现的可预测性副作用被掩盖,终至酿成灾难性后果。所以以“实质等同”作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标准是值得被质疑的。
三.减轻转基因植物对生态环境可能的危害的几点构想
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叶绿体DNA中
我们已经知道,植物通过与其他近缘生物杂交导致“基因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花粉传播,那么我们只要使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以及胚珠中不含有外源基因,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转基因植物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而花粉和胚珠都是不含有叶绿体的,我们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植株的叶绿体DNA中,既可以使其表达产物发挥作用,又可以有效避免外源基因通过花粉造成的泛滥。
2.对转基因作物与普通作物进行合理间种
转基因作物与普通作物合理间种,可以避免杂草的“寸草不生”,使土壤腐殖质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避免土壤的贫瘠化和过多使用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可以避免害虫的灭绝,保证以害虫为食的生物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进而保证食物链食物网的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3.严格控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范围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规定转基因作物在规定的有限地区内种植,尽量使其进行种内基因交流,避免其过多地介入自然界原有的食物链系统,保证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稳定。
四.对经济利益冲击科学研究纯粹性的担忧
由于在基因工程尤其是转基因过程中很多步骤的结果是随机的,因而转基因的产物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也有着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甚至有些时候是对人类或者整个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危害的。对于这一点,凡是有些生物学知识的人都应该有所了解。但是,转基因技术在诸多方面的应用已经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 很多方面的研究正在取得可人的进展并有望实现商业化,而普通大众对转基因这种新兴生物技术并不是十分了解。于是为了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众多生物技术公司将转基因产品的研究过程宣传成“谨慎的”、“精确的”,将转基因食品宣传成为“安全的”,“不必担心”的,提出“实质等同”这一经不起科学推敲的概念,期望通过这种方法掩盖转基因技术可能引发的危险,获得舆论对转基因技术各个方面,哪怕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方面的研发的广泛
支持。面对这种现象,本着为全人类负责的态度,科学家们理应站出来利用自己的学识以及权威指出转基因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危害,对一些危险的研究倡议勒令中止。而为数众多的科学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未本着为公众负责的态度澄清事实,有的甚至为某些生物技术公司和政府的错误宣传帮腔。科学研究应该是本着以造福人类为宗旨,以对未知世界的求索为动力而进行的纯粹而崇高的活动,科学家应该对普通民众进行客观负责理性的引导,不应该与商品经济过多地接触甚至是与之进行利益的交换。现如今在转基因方面出现的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作者对整个科学界研究的纯粹性产生担忧。
总之,转基因技术是把“双刃剑”,但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并不存在对与错、好与坏,人类是利用它斩破现在诸多方面面临的困难,将人类带入更加美丽的天堂,还是因为使用不当,让它反噬人类甚至对整个生物圈造成不可挽回的毁灭性打击,就看现在人类是否能正视其所可能引发的危险并积极地寻找解决的方法。
参考资料
《生命是什么》, 钱振生、卢大振编,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转基因生物安全》,曾北危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三 :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基因工程,是指将生物体内控制特定性状的基因作为外源基因,按照人类的意愿在体外进行加工操作后,再引入受体生物,使其在受体生物体内稳定存在并表达,从而生产出人们所期望得到的产物或者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www.61k.com)
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就是转基因技术,它可以克服物种之间的遗传屏障,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自然界里原来没有的生命形态或者稀有物种,以满足人类的需求。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为人类解决诸多方面面临的困难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令人类措手不及的问题。本文列举了作者在读书过程中总结的转基因技术利与弊的一些方面,同时提出作者对其所进行的一些思考。
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福祉
一.转基因技术给农业带来的革命
由于在提高生产力以及提高产品品质上的突出成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正在进行的农业技术改造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1.抗病虫害的农作物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杀虫基因,其中应用最广的是Bt毒蛋白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Bt毒蛋白基因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将该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后,植物体内能合成Bt毒蛋白,被害虫吞食后可导致害虫死亡;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最早从菜豆中分离,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害虫食入它的表达产物后会无法消化某些必需蛋白质从而导致死亡。[www.61k.com)另外,动物的毒素基因以及植物凝集素基因也被应用于杀虫并且成绩斐然。
在抗病害方面,人们将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病毒的卫星RNA基因、异种植物编码的抗病基因导入植物体内,利用它们的表达产物对付病毒的侵害;将植物抗毒素基因、几丁质酶基因等导入植物体内使植物获得抗真菌的能力等等。
2.利用植物生产疫苗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类时时刻刻在与疾病做着顽强的斗争,而疫苗是人类在斗争中的重要武器之一。传统的生化方法生产疫苗成本高、危险性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得某些植物具备了产生人类需要的疫苗的能力。
细胞生物学家米奇海因正在培育可以防止霍兰产生的苜蓿苗。他将霍乱的抗原基因切下来,把这些基因导入到能够引起植物冠瘿病的土壤杆菌细胞中,让苜蓿感染这种带有外来基因的冠瘿病毒。通过这种方法将霍乱抗原基因带入苜蓿苗中,当人们食用这些苜蓿苗后,就可以获得对霍乱的免疫力。
种植这种植物来生产疫苗成本低、产量大、危险系数小,而且食用植物疫苗不需要注射器,可以避免注射器传染疾病的威胁。
二.转基因技术给畜牧业带来的变化
1.利用转基因技术实现优质高产
动物品种的遗传改良,即提高其抗性、品质和产量,为增加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肉、蛋、奶及其他畜产品的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www.61k.com)例如在美国,奶牛的品种改良在过去30年中使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提高了一倍。目前在一年305天的泌乳期内,许多大量养殖牛群的平均产奶量已经达到5450公斤--6300公斤,个别高产奶牛可达到13620公斤。而生物技术专家将生长激素基因和来自北大西洋鱼类的耐寒性基因转入耐寒性较差的鲶鱼体内,有望得到既耐寒又生长快的鲶鱼新品种。
2.利用动物生产药物
利用转基因技术,人类把人的基因嵌入到哺乳类动物的受精卵中,使动物乳腺有目的的生产某些蛋白质。例如荷兰科学家利用奶牛生产抗菌素乳铁蛋白、美国科学家实现了利用猪生产以用蛋白质人类蛋白C、法国科学家让转基因兔子生产凝血因子7和红细胞生成素等等。
三.转基因技术给医学带来的新思维
1.用动物器官代替人类器官
传统的器官移植主要面临两个难题:供体器官紧缺和异体器官的排斥。而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将人的基因注入猪等与人器官相近且繁殖率高的动物的受精卵中,经过几代的检测筛选后可以得到具备人类基因的猪,其器官可以避免被排斥。这一技术有望实现用动物器官代替人类器官,从而解决上述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避免了伦理纷争。
2.基因诊断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基因诊断是指通过对受检者基因组进行直接分析来测定某个基因的结构是否正确,从而判断受检者是否携带有致病基因,以达到对遗传病的诊断目的。(www.61k.com)基因诊断的方法有很多种,总的来说是将受检者的基因与正常人的标准基因序列(图谱)进行比较,找出其差异即可判断有无致病基因。该方法的诊断率相当高。传统的诊断总是根据发病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而基因诊断是根据基因型来判断表现型,所以又称为“逆向诊断”。它解决了遗传病发病前的早期诊断,携带者的致病基因的检出,因此基因诊断是医学诊断史的重大革命。
3.基因治疗
很多疾病是由基因异常引起的,通过纠正缺陷基因可以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常用的基因治疗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导入外源基因后再把重组的受体细胞回输患者体内,让外源基因表达以改善患者症状。二是将外源基因直接注射至机体内,可直接注射DNA,也可以包裹在脂质体内注射,使其在体内转录、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上文列举了一些转基因技术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正面的影响。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在给人类带来无限福音的同时,转基因技术也给人类带来了许许多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难题
一.转基因生物可能引起广泛的生态环境安全性问题
1.可能诱发害虫和野草的抗性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许多转基因生物的改良品种含有特定基因作为外源基因,这种目标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有害的蛋白质。(www.61k.com)若长期大面积使用这种转基因生物,由于进化也可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使转基因植物不再抗虫。另一方面,在自然生态条件下,有些转基因作物可能与周围生长的近缘野生品种通过花粉等媒介发生杂交,从而将自身的外源基因传入野生品种。如果传入的是强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旱能力的基因,就会出现抗病能力强、蔓生速度快的超级杂草,扰乱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这种污染不同于化学污染,它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扩增并永远存在。
2.可能诱发食物链的破坏
完整的食物链是维系自然界万物共生、生态平衡极为重要的一环。一旦食物链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将会遭到致命威胁。转基因农作物作为一种新的人造品种进入原有的食物链,可能会导致食物链的改变甚至破坏。
3.可能引发基因污染
转基因植物是人为地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种目标基因转入而获得的。如果这些外源基因由于“基因漂流”而非人为地转入其他有机体,就造成了自然界基因库的混杂或污染。植物和微生物可以使基因污染成为一种难以控制的蔓延性持续性灾难。
二.转基因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1.毒性问题
尽管迄今为止还没有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表明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的毒性,但是巴西豆过敏事件、转基因马铃薯引起大鼠器官生长异常、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不明基因片段等等都表明转基因作物及其食品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www.61k.com]
2.过敏性反应问题
人和动物的变应原性风险是非常低的,而转基因作物可能诱发或者加重变应原性风险。这是由于农作物中引入外源基因后,会使转基因生物产生新的蛋白质,人类在自然环境中进化出的免疫系统可能难以适应这些新的蛋白质,所以这些新蛋白可能引起食用者或接触者产生过敏性反应。
3.免疫力问题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有可能降低动物乃至人类的免疫能力,从而对动物及人类的健康安全甚至生存能力产生影响。1998年8月英国科学家披露,实验白鼠在食用转基因大豆后,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免疫系统遭受破坏。
4.抗药性问题
转基因过程中,为了检测转基因试验是否成功经常将特定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而抗生素都是用来治疗各种非常严重疾病的药物,已有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的先例,这种基因制药有单一突变也可以产生氨基丁卡霉素抗性。食用含有这种标记基因的食物后,其抗性基因有一定概率转移到细菌中,使细菌产生抗药性。氨基丁卡霉素是世界医药界尚未启用储备作为急救药物的抗生素,而GMO得滥用抗生素使得其抗性已经广为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传布,这是无法接受的风险。[www.61k.com)这意味着一旦某些致病病菌获得这种抗性后,出现某种疾病人类将无药可用。
作者思考
一.转基因产品的其他一些可能的安全隐患
1.可能危害有益昆虫类群
大量转基因农作物转入了Bt毒蛋白基因作为其抗虫的外源基因,虽然其表达产物Bt毒蛋白对人类无害,但若是以农作物为食的害虫消失殆尽,以这些害虫为食的益虫边也遭受灭顶之灾了。长期大面积种植这种作物可能会对有益昆虫类群造成难以挽回的危害,一旦这种现象发生,不仅会对农业造成危害,也将是对生态环境的沉重打击。
2.可能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和化肥的滥用
大量种植以抗杂草基因作为外源基因的转基因作物,会使土壤中自然的腐殖质逐渐消耗殆尽,使土壤本身的肥力下降,为了保证产量,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从而导致土壤结构的改变,土质的恶化以及环境(主要是水)的污染。
3.不可预料的效应
食用转基因食物,有可能使被转基因DNA侵入人体细胞,产生病原病毒。同时,转基因DNA有可能插入人体细胞的基因组,而由于插入位点的随机性,可能造成有害和致死效应,包括癌症。
二.对“实质等同”概念的质疑
1993年,经合组织(OECD)首次提出了转基因食品的评价原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则——“实质等同”的原则,即:如果对转基因食品各种主要营养成分、主要抗营养物质、毒性物质及过敏性成分等物质的种类与含量进行分析测定,与同类传统食品无差异,则认为两者具有实质等同性,不存在安全性问题。[www.61k.com]
然而应用这一原则作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评价标准似乎有些不太科学。由于转基因的过程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其结果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在“实质等同”概念的引导下,生物技术公司在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之前省略了动物饲养试验,也就没有考虑基因工程处理可能导致的不可预测的副作用,忽略了对不确定风险性作认真严格的科学评估,使本来应该在预评估阶段就发现的可预测性副作用被掩盖,终至酿成灾难性后果。所以以“实质等同”作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标准是值得被质疑的。
三.减轻转基因植物对生态环境可能的危害的几点构想
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叶绿体DNA中
我们已经知道,植物通过与其他近缘生物杂交导致“基因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花粉传播,那么我们只要使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以及胚珠中不含有外源基因,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转基因植物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而花粉和胚珠都是不含有叶绿体的,我们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植株的叶绿体DNA中,既可以使其表达产物发挥作用,又可以有效避免外源基因通过花粉造成的泛滥。
2.对转基因作物与普通作物进行合理间种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转基因作物与普通作物合理间种,可以避免杂草的“寸草不生”,使土壤腐殖质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避免土壤的贫瘠化和过多使用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可以避免害虫的灭绝,保证以害虫为食的生物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进而保证食物链食物网的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www.61k.com)
3.严格控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范围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规定转基因作物在规定的有限地区内种植,尽量使其进行种内基因交流,避免其过多地介入自然界原有的食物链系统,保证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稳定。
四.对经济利益冲击科学研究纯粹性的担忧
由于在基因工程尤其是转基因过程中很多步骤的结果是随机的,因而转基因的产物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也有着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甚至有些时候是对人类或者整个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危害的。对于这一点,凡是有些生物学知识的人都应该有所了解。但是,转基因技术在诸多方面的应用已经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 很多方面的研究正在取得可人的进展并有望实现商业化,而普通大众对转基因这种新兴生物技术并不是十分了解。于是为了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众多生物技术公司将转基因产品的研究过程宣传成“谨慎的”、“精确的”,将转基因食品宣传成为“安全的”,“不必担心”的,提出“实质等同”这一经不起科学推敲的概念,期望通过这种方法掩盖转基因技术可能引发的危险,获得舆论对转基因技术各个方面,哪怕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方面的研发的广泛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支持。(www.61k.com]面对这种现象,本着为全人类负责的态度,科学家们理应站出来利用自己的学识以及权威指出转基因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危害,对一些危险的研究倡议勒令中止。而为数众多的科学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未本着为公众负责的态度澄清事实,有的甚至为某些生物技术公司和政府的错误宣传帮腔。科学研究应该是本着以造福人类为宗旨,以对未知世界的求索为动力而进行的纯粹而崇高的活动,科学家应该对普通民众进行客观负责理性的引导,不应该与商品经济过多地接触甚至是与之进行利益的交换。现如今在转基因方面出现的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作者对整个科学界研究的纯粹性产生担忧。
总之,转基因技术是把“双刃剑”,但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并不存在对与错、好与坏,人类是利用它斩破现在诸多方面面临的困难,将人类带入更加美丽的天堂,还是因为使用不当,让它反噬人类甚至对整个生物圈造成不可挽回的毁灭性打击,就看现在人类是否能正视其所可能引发的危险并积极地寻找解决的方法。
参考资料
《生命是什么》, 钱振生、卢大振编,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转基因生物安全》,曾北危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www.61k.com)四 : 转基因食品利与弊?
一、转基因食品概念,产生基理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基本单位,记录着生物生殖繁衍的遗传信息。通过修改基因能改变一个有机体的部分或全部特征。
2.转基因食品就是移动动植物的基因并加以改变,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譬如利用生物技术将某些动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上去,通过改造生物的遗传组织,使其出现原物种原来并不具备的特征,这些转变可以按照人类所需要的目标来完成。例如:人们可以用鲜鱼的基因帮助西红柿、草莓等普通植物来抵御寒冷;把某些细菌的基因接入玉米、大豆的植株中,就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不受害虫的侵袭。而以这些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二、转基因食品发展状况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材料,1997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播种面积约为1100万公顷,1998年上升到近3000万公顷,1999年底,估计将达4000万公顷,平均增幅超过100%。
1.美国是转基因技术采用最多的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初将基因改制技术实际投入农业生产领域以来,目前美国农产品的年产量中55%的大豆、45%棉花和40%的玉米已逐步转化为通过基因改制方式生产。目前,大约有20多种转基因农作物的种子已经获准在美国播种,包括玉米、大豆、油菜、土豆和棉花。有专家预计:21世纪初,很可能美国的每一种食品中都含有一定量基因工程的成分。其他还有阿根廷、加拿大也是转基因农业生产发展迅速的国家。
2.我国的转基因研究也有较大的发展,并且在基因药物、转基因作物、农作物基因图与新品种等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但真正入商业化生产的则较少,就农作物而言,目前只有抗虫棉、矮牵牛花、抗病毒甜椒、抗病毒番茄和延熟番茄等。
三、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益弊及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直到目前[www.61k.com]为止,转基因食品在推出市场前都没有经过长远的安全评估,人类长期食用是否安全仍然成疑,而科学界对这些食品是否安全也没有共识。
1.持肯定态度的说法:
美国第一批转基因西红柿上市以来,全球约有2亿多人食用过数千种转基因食品,5年多来尚未报道过一例食品安全事件;我国转基因大豆较多,据估计约有一半的大豆色拉油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目前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基因技术的突破使科学家们得以用传统育种专家难以想象的方式改良农作物,其优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可降低生产成本。一个品种的基因加入另一种基因,会使该品种的特性发生变化,具备原品种所不具备的因子,从而增强了抗病、抗杂草或抗虫害能力,由此可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的用量,降低种植成本。
第二,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一种作物的基因改良后,更容易适应环境,能更有效抵御各种灾害的袭击,并使产量更高。
第三,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开发农作物的时间大为缩短。利用传统的育种方法,需要七八年时间才能培育一个新的品种,而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一种全新的农作物品种,时间可缩短一半。因此,有专家认为,不出多少年,转基因技术将改变世界。
转基因技术可根据人们的需要,赋予农作物新的特性。例如可以使农作物自己释放出杀虫剂,可以使农作物在旱地或盐碱地上生长,或者生产出营养更为丰富的食品。科学家还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能够生产防病的疫苗和食品的农作物。
2.持否定态度的说法:
1999年的转基因马铃薯事件,英国的一位研究人员公布的实验结果说:用含有转基因的马铃薯饲养大鼠,引起了大鼠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这一实验结果立即引起轰动,导致了世界范围的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怀疑。
1999年5月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一篇论文,引起世人的震惊。论文说,研究人员把抗虫害转基因玉米——BT基因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叶上,然后让蝴蝶幼虫啃食这些菜叶。四天之后,有44%的幼虫死亡,活着的幼虫身体较小,而且无精打采。而另一组幼虫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叶,则未有出现死亡率高或发育不良的现象。论文据此推断,BT转基因玉米花粉含有毒素。
人们怀疑,转基因农作物和以此为原料制造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否也有危害,比如,具有抗虫害、自动除杂草的转基因作物其作用机理与传统农药有无不同,会不会将有毒性的物质“传送”给消费者的有机体系?还有,某种转基因食品可以抵御细菌入侵,那么是否会使我们体内外的细菌产生变异而对所有的抗菌素产生免疫力?目前,这些问题尚无法作出明确的解释。并且,英国的研究人员近来在实验室中证实:小白鼠在食用转基因土豆10天后,其肾、脾和消化道都出现了损伤。这就更加深了人们的恐惧心理。
3.现状:
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国际权威机构都表示,人工移植外来基因可能令生物产生“非预期后果”。即是说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足够的科学手段去评估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风险。
现在没有一个政府或联合国组织会声称转基因食品是完全安全的。转基因食品是否完全安全还需要世人的进一步研究及自然进化的考验及选择。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牟四高)
五 : 崔永元遭封杀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
近日,网友爆料称主持人崔永元因为屡次批判质疑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被有关部门封杀,今后或许无缘在电视节目再见到小崔,下面,跟小编一起看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以及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吧。
崔永元与“转基因”话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崔永元这边高调地反对转基因,网上却传出他因此被封杀的传闻,传闻还称他被禁止上电视当评委。为此,记者采访了河南卫视的工作人员,卫视方面表示,崔永元确实不再担任《成语英雄》第二季的评委,但这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是否和转基因有关就不得而知了。
网上却传出崔永元因“转基因”被封杀的传闻,传闻还称他被禁止上电视当评委。河南卫视表示第二季的《成语英雄》嘉宾阵容中确实没有崔永元了,至于原因,则为“个人原因,是否与其争议言论有关,电视台并不知道。是否和转基因有关就不得而知了。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
有利的方面
崔永元遭封杀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_崔永元遭封杀
1 过去改变植物的品种主要是通过育种,这种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的时间长,杂交出的品种不易控制,目的性差,其后代可能高产但不抗病,也可能抗病但不高产,也许是高产但品质差,所以必需一次一次地进行选育。而转基因技术就不同了,可以选择任何1个目的基因转进去,就可得到1个相应的新品种,不用再花那么长的时间筛选了。
2 传统的育种只能是水稻对水稻,玉米对玉米,进行杂交,不能水稻对玉米,水稻更不能和细菌进行杂交。而转基因技术不但可以把不同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而且还可以把动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组合到植物里去。比如:科学家看中了一种北极熊的基因,认为它有抵抗冷冻的作用,于是将其分离取出,再植入番茄之中,培育出耐寒番茄。
3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例如:马铃薯植人天蚕素的基因后,抗清枯病、软腐病的能力大大提高,过去这两种病每年会带来近3成的减产,一种抗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的马铃薯,可使美国每年少用37万kg的杀虫剂;阿根廷播种转基因豆种后,大豆抗病和抗杂草能力大为增加,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的量减少,生产成本比原来下降了15%。 4 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有利于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杜邦和孟山都公司即将推出多种可榨取有益心脏的食用油的大豆。两大公司还将联手推出味道更鲜美且更容易消化的强化大豆新品种。艾尔姆公司与其他公司合作,正在研究高含量抗癌物质的西红柿,以及可用于生产血红蛋白的玉米和大豆。此外,含疫苗的香蕉和马铃薯也正在加紧研究中;日本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可减少血清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的水稻新品种;欧洲科学家新培育出了米粒中富含维生素A和铁的转基因稻,这一成果有可能帮助降低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以稻米为主食的发展中国家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病率。
5 转基因食品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鲜的瓜菜。同时,人们还发现转基因作物结出的果实,无论外形还是味道都别具风味。英国的科学家将一种可以破坏叶绿素变异的基因移植到草中,可以使之四季常青,除了具有绿化功能之外,还使畜牧业受益,因青草的营养比干草高,而使肉的质量提高。
6 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生长素基因、多产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瘦肉型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虫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的精子、卵细胞或受精卵,可培育出生长周期短、产仔多、生蛋多、泌乳量高,生产的肉类、皮毛品质与加工性能好,并具有抗病性的动物,目前已在牛、羊、猪、鸡、鱼等家养动物中取得一定成果。
不利方面
任何一项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有它的两面性。核能的开发利用,在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核能同时也造出了对人类具有巨大破坏性的核武器;农药的应用对于防治农作物害虫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农作物大幅度的增产,但同时也对人畜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转基因食品也同样具有两面性
崔永元遭封杀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_崔永元遭封杀
1 据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转基因生物产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致癌或导致某些遗传疾病。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表明这些改良品种有毒,但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这种毒素的积累是个相当长的过程,但它确实可能正在进行中,因此目前谁也不能确保这些改良品种没有毒。英国科学家普斯陶教授的研究报告说,经过基因改造的马铃薯对实验老鼠的肝、胃和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虽然他的实验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但仍可提示人们转基因食品可能有损于人类的健康。其次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1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1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原因就在于这种食品中含有了导致过敏的蛋白质。例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2 有研究者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美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则说,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
3 大量的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很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造成基因污染,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这种污染对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比其他任何因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都难以消除。例如:抵抗除莠剂的转基因油菜会使野生芥菜受到传染,从而使野生芥菜对除杂草措施不敏感。
4 有些作物插入抗虫或抗真菌的基因可能对其它非目标生物起到作用,从而杀死了环境中有益的昆虫和真菌。有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做了这样一组对照实验,用抗虫转基因的玉米分别饲喂玉米钻心虫和草蛉,实验结果表明,在钻心虫的死亡率高达60%的同时,草蛉的成熟期也比正常时间晚了3天。草蛉是一种益虫,被农民大量繁殖以防治棉铃虫和蚜虫等农业虫害。这个实验证明,抗虫转基因玉米没有识别益虫和害虫的能力,它在毒杀害虫的同时,也损害了益虫。若大规模地种植抗虫作物可能意味着减少有益昆虫的种群。英国的《自然》杂志1999年5月刊登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副教授约翰·罗西的一篇论文,引起世界关注。该文说,抗虫害转基因“BT玉米”的花粉含有毒素,蝴蝶幼虫啃食撒有这种花粉的菜叶后会发育不良,死亡率特别高。科学家认为,植入BT基因使玉米能够产生杀伤害虫的物质,从而具有抗虫害能力,但也因此而有了毒性,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有百余个实验室在开展有关生物技术的研究,有的转基因作物已被批准商品化,大面积种植,虽然真正能够被老百姓吃到嘴里的国产转基因食品只有甜椒(一种柿子椒)和延缓成熟的西红柿两个品种,可是许多进口食品中都可能含有转基因成分。令人不能忽视的现状是,当国外反对转基因食品的运动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就其安全问题已经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我国的大多数消费者尚没有明白过来“转基因”为何物。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国人了解转基因食品,尽快建立我国的《生物安全法》。将来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进行有关转基因食品方面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能够有法可依,科学有序,避免美国和加拿大“先发展、后治理”的恶果。禁止外国公司随便在中国境内进行危险的实验,销售没有经过安全检验的转基因食品。否则可能未见其利,先受其害,甚至得不偿失。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明确规定,消费者应该对商品有知情权。目前,国外已经普遍采用了在转基因食品上粘贴标签的作法,而我国尚没有要求在转基因食品上打标识的规定,这不符合消费者知情的原则。让消费者充分了解和认识转基因食品,不仅仅是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转基因食品的健康发展。
崔永元遭封杀·结语:每件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能因为转基因食物有不好的地方就拒之门外,应该取长补短,这样子才是可发展的前进方向。
本文标题: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