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气候类型的成因及分布-电气事故的分类及基本原因的分类

发布时间:2017-12-21 所属栏目:痘痘的种类及治疗

一 : 电气事故的分类及基本原因的分类

电气事故的分类及基本原因的分类

电气事故按发生灾害的形式,可以分为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等;按发生事故时的电路状况,可以分为短路事故、断线事故、接地事故、漏电事故等;按事故的严重性,可以分为特大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等;按伤害的程度,可以分为死亡、重伤、轻伤三种。

(www.61k.com)

如果按事故的基本原因,电气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类:

(1)触电事故。人身触及带电体(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时,由于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触电事故是由于电流能量施于人体而造成的。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三种。

(2)雷电和静电事故。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负电荷,在一定条件下将电荷的能量释放出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或引发的其他事故。雷击常可摧毁建筑物,伤及人、畜,还可能引起火灾;静电放电的最大威胁是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也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3)射频伤害。电磁场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亦即电磁场伤害。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各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引起各种疾病。除高频电磁场外,超高压的高强度工频电磁场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4)电路故障。电能在传递、分配、转换过程中,由于失去控制而造成的事故。线路和设备故障不但威胁人身安全,而且也会严重损坏电气设备。

以上四种电气事故,以触电事故最为常见。但无论哪种事故,都是由于各种类型的电流、电荷、电磁场的能量不适当释放或转移而造成的。

二 : 阿片受体的分布及其类型

百度搜索:61阅读,发现并分享更多精彩生活。

阿片受体体内至少存在8种亚型。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至少存在4种亚型:μ、κ、δ、σ。吗啡类药物对不同型的阿片受体,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均不完全相同。阿片类药物可以使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多巴胺及P物质等神经递质减少。阿片类作用于受体后,引起膜电位超极化,使神经递质释放减少,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而产生镇痛等各种效应。 阿片受体现在可以分为μ、δ、κ、σ四种,每一种受体都有不同亚型。镇痛药能作用于阿片受体,然后作用于内源性镇痛物质。一般,吗啡是μ、κ、δ三种受体的激动剂,对三受体亚型的作用强度依次减弱。 1993年,Yasuda,Meng等报道成功克隆了κ-受体。近来研究表明κ受体有多个亚型。除了经典的κ1外 ,还存在κ2和κ3亚型。人脑和胎盘组织中有分布。κ- 受体参与镇痛 ,且与神经内分泌及免疫调节有关。此外,κ受体也调控喷他佐辛样脊髓镇痛、镇静和瞳孔缩小。κ-阿片受体由380个氨基酸组成,同样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

三 : 《关中古代陵墓类型及空间分布》

关中地区古代陵墓的类型、地理分布

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世忠 杜忠潮

(咸阳师范学院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中心,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关中地区古代墓葬数量众多,依据葬者的身份,可分为帝王陵与陪葬墓,历代将相名人墓葬等类型。(www.61k.com)关中古代帝王陵的营造形式有“封土为陵”和“因山为陵”两种,按建陵时间跨度分为华夏始祖陵寝、先秦王公陵、统一王朝帝陵和分裂割据政权王陵等类型,其地理分布具有片状、带状分布及点状散步等特点;陪葬墓主要依附帝王陵在特定区域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历代将相名人墓葬以散点状分布为主。影响关中古代陵墓选址及其空间分布的因素:一是都城区位,二是风水观念、追求皇权威严和博大气势,三是墓主人籍贯,四是历史事件发生地与名人生前活动地。对关中地区绚烂丰富的古代陵寝文化与帝陵遗产资源,应该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研究,以便发挥其“古为今用”之效。

关键词:关中;墓葬;类型;地理分布;影响因素

陕西关中地区西起宝鸡峡、东迄潼关,北靠陕北高原,南邻秦岭山地,东西长约360公里,总面积39000余平方公里。此地是中国古代建都最早、时间最长的地区。迄今遗存有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为数众多的古墓葬群。其中,尤以西周至明清时期的帝王陵寝及高等级王侯将相墓葬最为著名。这些古墓葬有哪些类型、其空间布局受那些因素影响?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做些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关中古代陵墓的类型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资料,依墓葬者身份,可将关中地区(西周以来)的古墓葬分为:帝陵王陵及其陪葬墓,历代名人与王侯将相墓等类型。

(一)帝王陵

帝王陵是关中现存古墓葬中规格最高、最引人注目的一类。

按帝王陵建造的时间跨度分为:一是华夏始祖陵寝,如宝鸡炎帝陵、合阳帝喾陵等;二是西周王陵、战国秦公陵等先秦王公陵墓;三是统一封建王朝的皇帝陵。如秦始皇陵、西汉11帝陵、隋泰陵与渭北唐18陵等。四是分裂割据时期封建政权王陵。如散布在咸阳原、彬县、富平、高陵、白水诸县区的十六国前赵刘曜之父的永垣陵(白水)、前秦苻坚墓(彬县)、后秦太祖原陵和高祖偶陵(高陵);北朝的西魏文帝永陵和北周文帝成陵(富平)、武帝孝陵(咸阳原)。

另有一些墓葬,墓主生前并未做过皇帝,但因追封之故,其墓仍以陵称。如刘邦父汉太上皇陵,北周文帝宇文泰成陵,李渊祖父李虎墓,李渊父李昞墓,武则天母之墓顺陵,及唐睿宗嫡长子李宪墓,玄宗长子李琮墓等。李虎在唐武德初,追尊景皇帝,庙号太祖,故号其墓永康陵;李昞被追封为元皇帝,号其墓兴宁陵;武则天称帝后追封其母为孝明高皇后,其墓改称顺陵;李宪因让位于弟李隆基,逝后追谥“让皇帝”,故其墓亦号惠陵。李琮因被唐肃宗尊号“奉天皇帝”,故墓称齐陵。

按帝王陵墓按营造形式有“封土为陵”和“因山为陵”两大类:

1. 封土为陵(积土为冢)。如咸阳原的秦惠文王公陵和秦悼武王永陵,帝喾陵、秦始皇陵、西汉帝陵(文帝霸陵属“因山为陵”)、北朝、隋朝的帝陵,以及唐陵中永康陵、兴宁陵、献陵、庄陵、端陵、靖陵、惠陵等。这些帝王陵大多现存有外形呈覆斗状的高大封土丘,有的中腰有明显层台,封土之上无其他建筑。封土丘规模最为宏大者,有秦始皇陵、西汉茂陵与唐献陵。其中西汉茂陵修建历时五十三年,不仅耗资巨大且葬礼奢华。据史载:“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 [1]①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060103)、咸阳师范学院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重点项目(xy09xsyk1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世忠(1969-),男,甘肃庆阳人,咸阳师范学院文传院副教授,博士。E-meil:shizhli@163.com

杜忠潮(1956-),男,陕西咸阳人,咸阳师范学院旅环院教授,主要从事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E-meil:

dzc1109@163.com

①陕西省古代帝王陵墓.载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

1

张安世墓 《关中古代陵墓类型及空间分布》

“多臧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www.61k.com]凡百九十物,尽瘗臧之,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秦始皇陵工程浩巨,葬品奢侈。其陵园面积约为茂陵的4.7倍 [3][2]。

2.因山为陵。西汉文帝霸陵创其例。史载汉文帝遗诏:“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霸陵山川因其故,无有所改”。故霸陵陪葬品“皆瓦器”,陵亦“因其山,不起坟” [2]。唐代十八陵中,以昭陵开其端,有十四座唐陵沿袭“因山为陵”的营造形式。此法貌似可省去堆积巨大封土所需之经年苦役,且使帝陵外形显得博大雄峻,更主要者,防盗功能倍增。如乾陵,史载其玄阙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故成为迄今汉唐帝陵中惟一未遭盗掘的陵墓。

此外,部分帝王陵无地面丘冢或山陵,却为考古发现确认或史载相传。如秦公大墓、后秦太祖原陵和高祖偶陵、北周文帝成陵、武帝孝陵等属于地面无封土丘而为考古发现及文献记载所确认。而史传西周十三王中的七位,文、武、成、康、穆、共、幽王,均应葬于关中(长安沣河中下游一带)。史载周第二代国君季历墓,亦位于关中。《战国策》:季历墓年久失修,“栾水齧其墓,见棺之前和。文王曰:‘噫!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固使栾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又《吕氏春秋》:“王季葬于涡山之尾,即扈山也。涡、扈相近。”《史记·周本纪》裴骃《集解》:“皇甫谧曰:‘葬鄠县之南山’”。这些西周王陵,迄今尚未被发现和确认。

(二)帝王陵陪葬墓

关中地区帝王陵陪葬墓数量众多,主要以秦与汉唐时期的帝王陵陪葬墓为主。这些陪葬墓可依照墓主身份、距离帝陵远近及墓丘规模大小分为帝后妃陵与陪葬墓群。

1.帝后妃陵

帝后妃陵以封土丘规模较大、距离所属帝王陵最近在陪葬墓群中极为显眼,以汉唐帝后妃陪葬墓尤为突出。

秦后妃陵墓可考者,一是秦昭王母宣太后,一是秦昭王妃唐八子。《史记?秦本纪》载,秦昭王四十年,“宣太后薨,归葬芷阳”、 “五十六年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尊唐八子为唐太后,而合其葬于先王”。秦悼太子、昭襄、庄襄俱葬芷阳,以此知唐八子亦归葬芷阳陵区。另据推测,位于今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的“周文王、周武王陵”,可能是秦武悼文王及其夫人永陵

百度搜索:61阅读,发现并分享更多精彩生活。

[8][7][7][6][5][4]。

汉代初期,帝、后在同陵园内异穴合葬,从汉文帝开始,帝、后各建陵园。现今遗存的西汉后妃陵多与帝陵贴近联立。如高祖吕后陵(长陵东),惠帝张皇后陵(安陵西),文帝窦皇后陵(霸陵东南),文帝母薄太后南陵(霸陵西南),景帝王皇后陵(阳陵东北),武帝后李夫人英陵(茂陵西北),昭帝上官皇后陵(平陵西北),宣帝许皇后“少陵”(杜陵正南)、王皇后陵(杜陵东南),王皇后陵(渭陵西北)、元帝傅皇后陵(渭陵东北),成帝许皇后陵(延陵西)、哀帝傅皇后陵(义陵东北)及平帝王皇后陵(康陵东南)等。这些皇后(妃)陵墓距帝陵数百米或数千米不等,形制多同于帝陵而规模偏小。

唐代帝、后多同陵同穴合葬,如唐太宗与文德皇后、唐高宗与女皇武则天等皆是同陵同穴合葬。有的皇后和宾妃墓为陪葬形式,如楚国太妃万氏陪葬献陵、元献皇后陪葬泰陵、章敬皇后陪葬建陵、庄宪皇后陪葬丰陵、孝明太后郑氏、懿安太后郭氏和贤妃王氏陪葬景陵、恭僖太后王氏和贞献太后萧氏陪葬光陵等

2.陪葬墓群

西汉帝陵陪葬墓,多散布在帝陵封土外围数百米至数公里范围内。墓群或南北排列,或东西并列,封土大多为覆斗形或圆丘形、尖锥形,墓丘有单冢、双冢、三连冢等形式,数量较为庞大。如长陵陪葬墓1970年调查是保存封土的有70余座,现地面残存封土的仍有40多座,萧何、曹参、张耳、周勃、纪信和戚夫人等墓葬位列其中;安陵陪葬墓现存19座,鲁元公主、张敖、陈平、张仓、袁盎、杨雄和“商山四皓”等墓葬列其中;阳陵陪葬墓原有34座,现有封土丘者11座。始于1990年的考古发掘表明,此陵园陪葬墓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司马道南北两侧排列有数量众多的陪葬墓园(已钻探发现107座),各墓园探明陪葬墓数量达5000余座。从发掘的280座汉墓来看,属于阳陵陪葬墓的墓园30多座(一座墓园包括1-5座墓葬),数量极其庞大,墓主以丞相李蔡、苏建在内的诸侯、公主和朝廷显贵为主[11,12][10][9]。 。茂陵陪葬墓可确定者26座,尚存封土丘者16座。葬有

[13]卫青、霍去病、金日磾、霍光、上官桀、阳信长公主等,其中5座有独立墓园;平陵陪葬墓,据文物普查资料计有近百座(经

2

张安世墓 《关中古代陵墓类型及空间分布》

钻探发现30座),绝大部分封土已被平掉,现存封土者不到10座,葬有夏侯胜、朱云、窦婴、张禹和韦贤等[14,12];霸陵陪葬墓有馆陶公主(刘嫖)、陈阿娇(即汉武帝之孝武皇后,后被废)、董偃及西汉末更始帝刘玄等,但地面无封土存在。[www.61k.com)杜陵现存封土丘的陪葬墓有62,葬有大司马车骑将军张安世、丞相丙吉、中山哀王刘竟和卫尉金安上等;渭陵陪葬墓中,在其封土东约500余米处,有俗称“二十八宿”的陪葬墓园,墓园内整齐排列墓葬28座,现存墓冢12座;其余陪葬墓有渭陵东部的 “七妃冢”(现存墓冢5座),以及渭陵南部和东南部原下零散分部的20余座。文献载王凤、冯奉世、王莽妻(葬于渭陵长寿园西面)等葬此;延陵陪葬墓中,其封土西约600米处的大型陪葬墓园集中分布有15座墓葬,地面现存封土11座。其余14座分布在延陵东部、南部一带。史载成帝许皇后、赵皇后(飞燕)和妃班婕妤墓列其中;义陵陪葬墓12座,分布于陵园四周的司家庄、戚家山村和坡刘村等[15]。

唐代帝王陵墓中亦有数以百计的陪葬墓,其数量与分布范围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是罕见的。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唐陵中存陪葬墓的有献陵、昭陵、乾陵、桥陵、定陵、泰陵、建陵、丰陵、景陵、光陵、庄陵、端陵和贞陵等。其中,献陵、昭陵、乾陵、桥陵、定陵等初唐和盛唐时期帝陵的陪葬墓数量较多、封土丘形体多样、主要分布在所陪葬帝陵的东、东北和东南方向的扇形区域;泰陵、建陵、丰陵、景陵、光陵、庄陵、端陵和贞陵等陪葬墓数量较少,多则5个、少则1个(表1)。唐代帝陵陪葬墓以皇后妃嬪、太子、公主,以及皇亲国戚和文武臣僚墓葬为主[16-19]。

3

张安世墓 《关中古代陵墓类型及空间分布》

另外,汉唐后妃陵也有不附葬帝王陵园者。[www.61k.com]如今保存较完好的汉钩弋夫人赵婕妤云陵,即是如此。钩弋夫人为汉武帝妃,葬云阳(咸阳淳化县铁王乡大圪塔村),史载汉昭帝追尊其为皇太后,起云陵邑于陵墓西北性质。

(三)历代将相名人墓葬

关中地区周、秦、汉、唐等13个朝代建都之地,历经千余年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故遗存有大量不同历史时期的将相名人墓葬,其中大多被列为国家、省、市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这些墓葬按所处的历史年代、地理位置与墓主身份表述如下(表2)。

二、关中古代陵墓的地理分布特征

据对关中古代陵墓的实地考察,参考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其地理分布特征表现为:帝王陵及其陪葬墓呈现出带状、片状与散点状结合,相对集中。历代将相名人墓葬基本是以散点状分布为主。

张安世墓 《关中古代陵墓类型及空间分布》

[20]

,虽为后妃陵,却并不具有陪葬墓

4

张安世墓 《关中古代陵墓类型及空间分布》

(一) 1.

关中帝王陵的地理分布

带状分布

一是西汉帝陵的空间分布呈 “勺柄行”带状。(www.61k.com)即沿咸阳五陵原原边展布的9座西汉帝陵(其中康陵略远离塬边)、西安东南郊白鹿原原阶汉文帝霸陵与杜东原汉宣帝杜陵围绕汉长安城呈现为“勺柄形”带状分布;二是唐代帝陵空间上的弧线状分布。关中唐十八陵均位于渭北山地和台塬,具体地理范围是在东经108°13′至109°39′,北纬34°34′至35°03′的范围之内。大致以唐都长安为中心,东起泰陵,西迄乾陵,形成一个102度的扇面,东西长140公里,总面积将近3000平方公里帝陵基本沿着该扇形面的边缘,即关中俗称“北山”诸山峰南坡或山前台塬构成的弧线分布。

2.

片状分布

[21]

。唐代十八

秦统一天下前的秦王(公)陵呈片状分布。目前所知,主要有雍城陵区、栎阳陵区、毕陌陵区、芷阳陵区等。其中雍城陵区位于凤翔县南塬(三畤原),总面积约21平方公里,是最大的秦国君陵墓区,已探出“丰”字形、“中”字形、“甲”字形、“凸”字形、刀把形、“目”字形、圆形等七个类型大墓49 座

[22]

。史载,秦德公承其兄武公享国,后将秦之都城迁雍城。都雍期间,

[7]

秦享国之君十九位。据《史记·秦本纪》:“武公卒,葬雍平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 。栎阳陵区位于栎阳到咸阳之间的黄土原上,为秦献公以后至战国中期的诸秦公陵园。《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献公葬嚣圉”,“孝公葬弟圉”,学界疑其

张安世墓 《关中古代陵墓类型及空间分布》

5

张安世墓 《关中古代陵墓类型及空间分布》

地当在栎阳附近[22]。[www.61k.com)毕陌陵区(咸阳原)系秦迁都咸阳初期所选择王公贵族墓地。今咸阳渭城区周陵镇存两座南北并列、号称

①“周陵”之墓冢,前有清陕西巡抚毕沅所立“周文王陵”、“周武王陵”碑。然征之文献、考古钻探资料,该二陵实为秦悼武王

及其王后永陵。另在西汉成帝延陵东北500米左右、周陵镇严家沟村北存有两座所谓“汉成帝后妃陵墓”,经钻探调查证明,当为秦惠文王及其夫人的“公陵”[12]。芷阳陵区(芷阳原)即战国中后期秦“东陵”[23],位于今临潼区斜口镇韩峪乡骊山西麓。目前共发现4 座陵园,内有“亚”字形、“中”字形大墓10座。考诸史料,可确定葬秦东陵的王公贵族有昭襄王与唐太后、庄襄王与帝太后、悼太子、宣太后等

3. 点状散布 [24]。

主要是华夏始祖炎帝陵、帝喾陵,历时短暂的封建王朝帝陵,以及汉、唐之间处在分裂割据时期的王陵。诸如散布在咸阳原、彬县、富平、高陵、白水诸县区的十六国前赵刘曜之父的永垣陵(白水)、前秦苻坚墓(彬县)、后秦太祖原陵和高祖偶陵(高陵);北朝的西魏文帝永陵和北周文帝成陵(富平)、武帝孝陵(咸阳原)等,以及杨凌区隋文帝泰陵、临潼秦始皇陵、宝鸡市炎帝陵与合阳县帝喾陵等。此外,不同朝代追封为太上皇、太后和皇帝而号墓为陵者,如前述刘邦父汉太上皇陵,汉勾弋夫人云陵、北周文帝宇文泰成陵,李渊祖父李虎墓,李渊父李昞墓,武则天母之墓顺陵,及唐睿宗嫡长子李宪墓,玄宗长子李琮墓等,其空间分布亦呈散点状。

(二)帝王陵陪葬墓的地理分布

帝王陵陪葬墓的空间分布随不同朝代陵墓制度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以陪葬墓规模和数量较大的汉、唐时期来看,西汉皇帝与后(妃)异穴同陵或异陵而葬,二者相对位置呈“帝东后西” 或“帝西后东”,一般相距200—400(长陵、安陵、阳陵、渭陵、义陵及康陵)或500-700米(茂陵、平陵、杜陵、延陵),窦皇后陵与霸陵相距2400米,较为特殊[12]。

[9]西汉帝陵基本是坐西面东的,其陪葬墓大多数分布在帝陵以东的司马道南北两侧,且离帝陵越近的陪葬墓主人地位越高。

受地形等因素影响 [12], 部分帝陵陪葬墓的空间排布较为特殊。如长陵和安陵的陵园皆位处突出靠前的塬边,其东部紧邻沟湾,地形高差悬殊,二者的陪葬墓基本分布在其东司马道北侧高亢平缓的台塬上。霸陵依山为陵,其陪葬墓安排在帝陵的东南和南部。延陵东侧紧邻秦惠文王公陵陵区,陪葬墓多集中在延陵西面的陪葬墓园,部分排布在其南、北两面。阳陵、茂陵、杜陵及渭陵等所处地形平坦开阔,陪葬墓在陵园东司马道南北两侧分布,其中杜陵和渭陵等还布置有大型陪葬墓园。平陵、义陵等陪葬墓在帝陵四周分散布局,显得松懈灵活。整体上看,西汉帝陵陪葬墓绝大多数是在具有一定范围的陪葬墓区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布局特征,即整个陪葬墓区墓冢为散点状分布,但双冢、三连冢、五冢组合、“七妃冢”等组团式陪葬墓,甚至“二十八宿”等空间排列有序的大型陪葬墓园见有数处。

关中唐代“十八陵”中陪葬墓数量较多者有献陵、昭陵、乾陵,以及定陵和桥陵等。其中献陵属于堆土陵,其陪葬墓主要分布在封土丘的东部与东北部,同多数西汉帝陵陪葬墓的分布类似。昭陵、乾陵、定陵和桥陵等皆系“依山为陵”且坐北朝南,其陪葬墓区基本是在陵山的东南方向。即使唐代后期陪葬墓数量极少(1-3座)的诸陵,其寥若晨星的陪葬墓分布亦是如此。

历代将相名人墓葬的空间分布大体上呈现为散点状。但有明“十三王陵”( 由13座明代秦藩王陵及50余座陪葬墓组成的墓群)呈片状分布在长安县少陵、鸿固、凤栖塬上。

三、影响关中古代陵墓地理分布的因素

关中古代陵墓数量庞大、地理分布特征差异明显。帝王陵墓中汉唐帝陵呈带状分布,先秦时期的秦王(公)陵葬为片状分布、华夏始祖炎帝陵、帝喾陵,秦陵、隋泰陵,汉、唐之间处在分裂割据时期的帝王陵及各代追封的帝(后)陵多为散点状分布;陪葬墓群基本是在所附帝王陵封土的东面(包括东南、东北)或者其外围多个方位一定区域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①①成书三国时的《皇览》指出:“秦武王冢在扶风安陵(汉惠帝陵)县西北,毕陌中大冢是也。人以为周文王冢,非也。”成于唐初的《括地志》,也指出此讹传。——笔者注。

① “据史载,明王朝建立后,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起,太祖朱元璋建藩封王,将地位仅低于皇太子的次子朱樉封为秦愍王,设西安府,镇守西北,号称“天下第一藩国”。在其后200多年中,共有13个秦藩王埋葬于此”。—转引自西安市长安档案局:档案荟萃,长安区特色旅游景区—明十三藩王陵(http://www.cadaj.org.cn)

6

张安世墓 《关中古代陵墓类型及空间分布》

布特征,而历代将相王侯与名人墓葬基本是散点状布局。(www.61k.com]推究关中古代陵墓地理空间分布的原委,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方面。

(一)王朝都城区位影响王(公)陵墓选址和布局。

先秦时期国君、王陵及其亲族近臣墓葬多呈片状聚集状态分布,如前述秦统一天下前的秦王(公)陵及西周王陵等,其共同特点均依附王朝都城布局。

西周王陵“不封不树”,其确切墓址至今难觅。据相关文献所载,其聚葬性质及葬地接近王朝政治中心的情况,却较为明确。《孟子·离娄》云:“文王生於岐周,卒於毕郢。”焦循释云:“毕,文王墓,近於酆、镐之地”[25] 。《逸周书·作雒解》:“(成王)九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26] 。《史记》云:“所谓‘周公葬(於)毕’,毕,在镐东南杜中”[7] 。这些文献都指出了文王、武王及周公葬地在“毕”。学界关于古“毕”地究竟在关中何处,尚有争议。一说在今西安市长安区,即古镐京东南之毕原[27];一说在今宝鸡市扶风、岐山两县接壤处之周原;还有认为是今咸阳市市区北郊的五陵原,史称毕郢原[28]。前两处都曾是周人政②

治活动中心。《史记?周本纪》:“(古公亶父)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於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至文王,再“自岐下而徙都丰”[7]。是故西周王陵无论位处岐山“毕”还是丰镐“毕”,周人贵族墓葬的位置均靠近其政治中心是不争的事实。

秦王(公)陵区的空间布局,清晰地展示着秦人政治上东进的历史进程。雍城地处关中西部,是秦人从甘肃东部入主关中后建立的第一座历时较长的都城。自“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至献公二年城栎阳止,秦都雍城294年。考古勘查表明,雍城“总体格局是由城址、陵区、国人墓地及效外离宫别馆四部分组成。??雍水之南为国人墓地,再南便为秦公陵园,陵墓隔河与雍城相望。离宫别馆则分布在城之东、南、西三面,如同繁星拱月一样,拱卫着都城”[23] 。显然,秦雍城陵区实质是其都城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前383年,秦献公“城栎阳”;公元前350年,献公子孝公再徙都咸阳。栎阳“故城位于陕西临潼县武屯乡关庄、王宝屯一带” [23],而秦咸阳宫遗址在今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一带,两地近在咫尺。从献公迁都到秦二世胡亥亡秦(前207)这一百七十余年,秦政治中心从关中西东移至关中腹地,秦陵区亦随之东移。如献公、孝公向东迁都后,秦惠文王、悼武王父子及其后妃之葬地,均转移至今咸阳塬[8],而到雄谋大略的秦昭王继位后,他和他的子孙们却葬于更东面的芷阳陵区(今临潼)。这说明秦陵区之空间变动,确乎是追步于其都城之转移的,亦完全适应其政治发展形势之需要。

(二)重视风水、追求皇权威严和博大气势,影响帝王陵寝的选址和布局

帝王陵及其庞大陪葬墓群的空间分布,既有遵循传统观念,选址都城附近的因素,更是重视风水、追求皇权威严和博大气势的结果。

秦始皇陵南依骊山,北临渭水,符合《大汉原陵秘葬经》中的“立冢安坟,须籍来山去水”之陵寑择址标准,可谓吉壤。 西汉11帝陵,有9座陵寑一字排布于都城长安北面的“咸阳北坂”(今咸阳兴平市豆马村至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的黄土台塬,史称五陵原)原边,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位处都城长安东南的白鹿塬和少陵塬上。无论“咸阳北坂”排布的9座帝陵,还是汉长安城东南黄土台塬上的2座帝陵,基本都是位于靠近原边的形胜之地。据考证,西汉帝陵的选址营建,一是模仿宫殿选址和布局,取居高临下,俯视群庶,体现皇权威严和高大[29]。二是防止地下水对玄宫的浸蚀。据《吕氏春秋》:“古之人有葬于广野深山而安者矣,非殊玉国宝之谓也,葬不可不藏也。藏浅则狐狸抇之,深则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辟狐狸之患,水泉之湿,此则善也。”咸阳五陵原、西安白鹿原和少陵原(亦称杜东原)皆为黄土台塬,其地表覆盖黄土层厚度达80-100米(五陵原)、或100米以上(白鹿原、少陵原)。经测量,阳陵、长陵、安陵、康陵、平陵和茂陵所处原面地下潜水位埋深超过50米,渭陵、杜陵、延陵和义陵等原面潜水位埋深30—50米 [29]。如此水文地质条件极其适合于修建陵墓,故西汉帝陵选址汲取了秦始皇陵修建 “下固三泉”之鉴,刻意讲求陵址地势的“自然高敞”[30] 。 三是西周以来王陵多置于都城附近高地的传统,以及汉代盛行的卜宅吉地风水(堪舆)思想的影响。西汉9座帝陵分布在 “咸阳北阪”,2座帝陵分布在其东南的白鹿②③①②参见:岳连建.周公庙西周大墓性质管见——兼谈西周王陵问题[J].文博,2004(5):19-20;郑红利.与西周王陵相关的几个问题[J].文博,2000(6):30-34。

①《永乐大典》卷八一九九,十九庚,陵.

②咸阳市渭城区地方志编辑委员会 编.咸阳市渭城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57.

③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编.西安市地理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70-71.

7

张安世墓 《关中古代陵墓类型及空间分布》

原和少陵原,两个陵墓区皆为去都城长安不远的宽敞、平坦和高亢之地,犹如张开的两翼,紧紧拱卫着都城长安。(www.61k.com]此外,咸阳原北依九嵕诸山,南临渭水,与终南山遥遥相望。尤其是五陵原东端为泾渭交汇之处,极其符合所谓“藏风聚气”的风水思想,成为西汉九朝皇帝心目中亡灵安息的风水宝地。四是交通和军事方面的因素。西汉首都长安通往西北地区的两条主要干道都要经过地势平坦的咸阳原。西汉早期,北方的匈奴经常南下侵扰,兵锋直指雍城和甘泉。为了保卫都城长安,加强京师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将陵墓区选在咸阳原,并在先期建造的5座帝陵(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和平陵)和霸陵、杜陵皆设置陵邑,迁徙天下豪富和中央官吏眷属于诸陵邑,使帝陵区相继出现人口密集、相距不远的“卫星城”,表面以奉山陵,实为“强干弱枝”策略[30]。况且,咸阳原距离都城长安很近,便于当朝皇帝祭祀祖宗。五是皇帝个人喜好和心理因素。如汉文帝刘恒与汉宣帝刘询将陵墓选定在都城长安东南的山、原上,除了有汉文帝“因其山,不起坟”的追求简朴和汉宣帝“尤乐杜、鄠之间,率常在下杜”的喜好之外,还当与二人继承皇位时的非嫡系身份和由此导致的心理状态有关[12]。

关中唐十八陵均匀散布于西起乾县、东至蒲城县的渭北平原,群陵均背山面原展布在东经108°13′至109°39′,北纬34°34′至35°03′范围内,是为东西跨度约150余公里的扇面,其与唐长安城隔渭河相望,也形成一个从北面拱卫京城的形势。据研究,唐代帝陵的选址和布局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10]:其一,遵循帝王陵墓置在都城附近、且陵园规制模仿其都城空间格局的传统观念[31-32]。由于唐长安城以北的高敞平缓原面已为西汉陵区,唐室陵区只能继续向渭北推移,选择龙脉较好的北山修建陵园。其二,地形因素影响。渭北地区平原较少,除了咸阳原,基本是为山前斜坡地带,诸如三原县的献陵、庄陵、端陵和乾县靖陵便利用了有限的平原地区“堆土成陵”。相反,东西绵延数百公里的北山,却为“因山为陵”营造陵墓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其三,唐代帝王多追求皇权威严和博大的气势。如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对侍臣讲:“我看九嵕山孤耸回绕,因而旁凿,可置山陵处,朕有终焉之理”。开元十七年,唐玄宗至桥陵之东,见金粟山有龙盘凤翥之势,便对侍臣说:“吾千秋后宜葬此地” 。因此,自唐太宗昭陵开其端,有14座唐陵选择了“因山为陵”的营造形式。其利用天然山丘,建筑在山岭顶峰之下,居高临下,形成“南面为立,北面为朝”的气势。其四,重视风水,以占卜确定陵址。古代风水理论认为,一国之君陵墓的风水,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故唐代帝陵十分重视选择陵址,以图皇权永固。史载唐高祖献陵、太宗昭陵、高宗乾陵等皆是通过占卜确定的陵址。此外,唐代风水思想主要来源于魏晋时期的葬地理论,使得唐陵选址注重龙脉大势,并以“藏风得水”为基本模式[33]。唐18陵分布在关中平原北部、横亘在黄土高原南侧的北山山脉。该山脉自东北向西南蜿蜒廻环、若马驰、若水波,堪称“上地之山”,形成来龙之势。其中昭陵所因的九峻山山势突兀,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山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沟壑纵横,加之泾水环绕其后,渭水萦带其前,山水具佳;乾陵有山(梁山)有水(漠谷河),地形地貌结合完美。《葬书》云:“葬者,乘生气也。藏风聚气,得水为上……故葬者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34]。由此看来,昭陵、乾陵皆不失为风水宝地,堪称唐陵风水中的典范。

(三)循叶老归根理念,将相名人墓葬分布在乡梓故里

关中地区历史上将相名人辈出,其归葬地多选择其乡梓故里(表2)。如“圣母”姜嫄墓位于武功县武功镇,史传其为陕西武功人;王翦、王贲父子,秦频阳(今富平县)人。王翦墓位今富平县到贤镇纪贤村永和堡,王贲墓亦在富平美原镇千王堡;司马迁祠墓,位处今韩城市南十公里芝川镇南门外、黄河西岸梁山东麓,司马迁本人正是韩城龙门镇人;汉武帝时曾任丞相的公孙贺,汉北地义渠(甘肃庆阳)人,《彬志》载:“汉公孙贺故宅,在县西二十五里,今呼孙村(水口乡)”,其墓亦在今毗邻庆阳的彬县水口乡祁家崖村;班固,汉扶风安陵人,墓在今宝鸡市扶风县张家沟村;马援,汉扶风人,墓在今扶风县城西伏波村;隋朝尚书牛弘、唐代宰相苏归,其墓葬皆在其故里(长武县相公镇和杨凌区西卜村);唐太宗十八学士之一于志宁,京兆高陵人,墓在今三原县陵前镇兴隆村;令狐德棻,宜州华原(铜川市耀州区)人,墓在今耀州区杨河村;柳公权,京兆华原(耀县柳家原)人,墓在耀县阿子乡让义村;宋代杨砺,今户县庞光镇杨家堡人,墓亦葬此处;寇准,华州下邽(渭南市)人,墓在今渭南市官底乡左家村;北宋思想家张载,关中眉县人,曾讲学于眉县横渠,墓亦在今眉县大镇谷迷狐岭,同地所葬还有其①②① 《文献通考》卷125《王礼》二十.

② 《唐会要》卷20《陵议》.

8

张安世墓 《关中古代陵墓类型及空间分布》

父张迪、弟张戬;北宋四世名臣赵瞻,今存其《赵枢密瞻神道碑》系宋代名臣范祖禹撰文,蔡京书写并篆额,赵本人为周至县二曲镇辛头寺人,墓亦在今二曲镇辛头村;其他如明前七子之一王九思,著名学者吕楠,胡登洲等,分别为今西安市高陵县、户县及咸阳市渭城区人,他们的墓葬今也留存其地。[www.61k.com]

名人故里决定其墓葬在关中的分布,也可通过名人家族聚葬墓区之位处来考察。如西安市潼关区吊桥镇杨氏墓区,存东汉太尉杨震及其子孙墓7座,唐宋时,墓区仍存杨震、杨统、杨著、杨馥四人碑各一,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洪适《隶释》等均有著录,而杨震墓、杨馥墓坟丘今仍存[35];华阴县岳庙乡油巷村,有东汉司徒刘崎及其家族墓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考古发掘,清理墓葬5座,出土了“刘崎之印”及“司徒之印章”[36];唐代显要门阀之一韦氏,自北周来世代显宦,势倾中外,其家族墓园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的韦曲原之南、北里王村,此处不仅有唐中宗李显韦皇后之弟韦泂墓,更发现了大诗人韦应物墓志[37]。至于苏武为西汉杜陵人,其墓在今武功县武功乡龙门村,稍稍远离杜陵(今杜东原),或另有缘故。

(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或墓主生前活动地决定名人墓葬空间布局

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造成古代名人墓葬分布的,如女娲墓、扁鹊墓、蔺相如墓、秦二世墓、秦子婴墓、苻坚墓、杨贵妃墓等。以墓主生前活动地为归葬地者,有公刘墓、老子墓、陈平墓、陆贾墓、张载墓等。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渤海郡莫州(河北任丘)人,入咸阳,“秦太医令李醯自知技不如鹊,使人刺杀之” [38],其死地为临潼骊山脚下,故其墓亦存此处,国内他处虽称有扁鹊墓,然“当以临潼者为近是” [38];秦二世被杀于秦咸阳之望夷宫(今泾阳县高庄镇),不得入葬秦陵区,而以庶人仪葬宜春苑。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池村存其墓,并建有遗址公园,正与其死地南北相望;前秦苻坚公元383年攻东晋,淝水一战惨败,两年后被姚苌擒而缢杀新平(今彬县)大佛寺南,故其墓在今彬县水口镇一低洼土壕内;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今咸阳兴平市马崽镇有其墓(或为衣冠冢),等等。

有的墓主其故里不在关中,然因本人生前在关中地区活动累年,故其生前所在地也就决定了葬地之所在。如公刘,西周早期部落首领,其生前活动范围主要在今旬邑、彬县、长武等地域,其墓位于今彬县龙高镇土陵村南的泾河北岸山谷;老子,本楚国苦县(河南周口鹿邑)人,晚年隐于终南山楼观台,其墓亦位于今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西大陵山;汉初陈平,本阳武(河南原阳东南)人,晚年居住关中,其墓也在今西安市户县石井乡曹家堡西北;陆贾以吕后专权病免,卜居漆县(今永寿县),故其墓亦在今永寿县店头镇;李茂贞,深州博野(河北博野)人,唐末五代时久居凤翔自称岐王,卒于此,故亦葬于今宝鸡市金台区陵塬乡陵塬村[39]。冯晖,魏州(河北大名东北)人,史载其“至灵武,抚绥边部,凡十馀年,恩信大著。官至中书令,封陈留王”[40] 。墓亦在今彬县。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将次子朱爽封为秦王,镇守西北,号称“天下第一藩国”。在其后200多年,共有13个藩王安葬于今西安市南郊的杜东原上。

综上所述,关中地区以周、秦、汉、唐为代表,历经千余载为我国历史上13朝古都所在地。遗存有数量巨大、文化蕴含丰富的古陵墓,是为价值弥足珍贵的遗产资源。对于关中古代陵寝的保护、挖掘和整理研究,既要重视帝王陵寝及其陪葬墓群,亦不可忽视历代将相名人的墓葬。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积累,对于关中古代陵墓的分类、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做初步探讨,是从历史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视角,试图就关中地区古代陵寝资源做系统整理研究的尝试。限于作者学识浅陋,对关中古代陵寝资源梳理的纰漏,以及学术观点和认识的谬误在所难免。今后尚应在关中地区古代陵寝文化蕴涵与帝陵遗产资源的研究整理上继续耕耘,殷切期望有识之士、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以便使绚烂丰富的关中古代陵寝文化资源发挥出“古为今用”之效。

参考文献:

[1]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651.

[2]班固.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3]袁仲一.秦始皇陵与西汉帝陵的比较分析[M]秦文化论丛(第八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2..

[4]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扶风、岐山周代遗址和墓葬调查发掘报告[J].考古,1963(12):17-21.

9

张安世墓 《关中古代陵墓类型及空间分布》

[6]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刘卫鹏,岳起.咸阳塬上“秦陵”的发现和确认[J].文物,2008(4):62-72.

61阅读/ www.61k.net

[9]刘庆柱,李毓芳.西汉十一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10]王双怀.唐陵陪葬墓的特点[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18(3):67~68.

[1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阳陵考古队.汉景帝阳陵考古新发现[J].文博,1999(5):3-11.

[12]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西汉帝陵钻探调查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13]岳起,等.汉武帝茂陵考古调查、勘探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1(2):3-13.

[14]咸阳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编.咸阳市文物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15]刘庆柱,李毓芳.西汉诸陵调查与研究[M]文物资料丛刊6.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16]人文杂志丛刊编委会.唐太宗与昭陵[M]//人文杂志丛刊第六辑.西安:陕西省社科院,1985;沈睿文.唐昭陵陪葬墓地布局研究[J].唐研究(5),1999:421-452.

[17]刘庆柱,李毓芳.陕西唐陵调查报告[M]//考古学集刊(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唐高力士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2(6):21-32.

[19]李昉,等.华州刺吏李公墓志铭[M]//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

[20]姚生民.汉云陵、云陵邑勘查记[J].考古与文物,1982(4):39-44.

[21]王双怀.关中唐陵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4(1):63-66.

[2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考古研究部.陕西秦汉考古五十年综述[J].考古与文物,2008(6):96-160.

[23]王学理.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24]赵化成.秦东陵刍议[J].考古与文物,2000(3):56-63.

[25]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6]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7]岳连建.西周王陵位置初探[J].文博,1998(2):42-45。[www.61k.com)

[28]张鸿杰.毕原与周陵[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23(3):37-41.

[29]焦南峰,马永赢.西汉帝陵无昭穆制度论[J].文博,1999(5):51-59.

[30]刘华祝.西汉帝陵营建礼俗述略[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0(1):12-20.

[31]权东计.唐昭陵与长安城空间关系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1):63-67.

[32]秦建明,等.唐初诸陵与大明宫的空间布局初探[J].文博,2003(4):43-48.

[33]韩养民著.风水与唐陵[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34]郭璞.葬书[M]//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5]陕西省文管会.潼关吊桥汉代杨氏墓群发掘简记[J].文物,1961(1):56-66.

[36] 杜葆仁,夏振英,呼林贵.东汉司徒刘崎及其家族墓的清理[J].考古与文物,1986(5):45-56.

[37] 马冀.新发现的唐韦应物夫妇及子韦庆复夫妇墓志考[M]//西安碑林博物馆.纪念西安碑林九百二十周年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38] 临潼县志[M].清乾隆四十一年刊本,(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六十五年印行。

[39]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五代李茂贞夫妇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0]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

四 : 分析伦敦和罗马两地的气候特点及形成83

分析伦敦和罗马两地的气候特点及形成 (地理必修1第38-40页)

一、教学目的要求

(一)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温带海洋性气候(伦敦)以及地中海气候(罗马)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分布规律。

(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地理要素是形成不同气候类型和特点的主要类型

(三)使学生通过小组为单位的探讨,培养他们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P39),以及气候类型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P40)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点

(一)根据伦敦、罗马的气候资料(气候类型分布图,年月平均气温,年月降水量),分析两地不同的气候特点,判断两地所属的不同气候类型然后根据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分析两地的气候特点不同的主要原因。

(二)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利用气候资料,分析气候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一)学生自主探索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结合气候分布类型图及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分几个主要问题让学生探讨,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

(二)启发式谈话法。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谈话法,观察

伦敦、罗马的气候数据,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分析他们不同的气候特点,以突出教材重点。

(三)比较法。比较伦敦及罗马的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教会学生们会利用此类方法分析解决其他气候类型。

四、教具准备

(一)欧洲气候图

(二)欧洲地形图

(三)伦敦,罗马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程序

(一)复习提问

1前面讲过的欧洲气候有什么特点?(请位同学回答,自愿更好) (因为欧洲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所以冬季比较温和,全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

2因距海远近和纬度高低不同,欧洲各地气候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欧洲都有哪几种气候类型呢?(同学回答,播放出欧洲气候图)

(西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东欧平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南欧是地中海气候,北欧部分地区是极地气候)

(二)进行新课

1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听到某地的气温、降水等气候数据。怎么利用这些气候数据,并结合我们学过的地理知

识把他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就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2进行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结合书中的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及两地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和后面的练习题让学生先自主探讨,形成知识概念。老师板书:分析伦敦和罗马两地的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 3教师进行解惑:(1)运用伦敦、罗马的气候数据,分析两地不同的气候气候特点。

a、运用伦敦的气候数据,分析它的气候特点(展现伦敦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幻灯片)。提问:

伦敦的气温最高和最低是哪两个月,分别是多少度?

伦敦的年平均气温是多少?7月和1月的气温相差多少度?

伦敦那几个月降水较多(超过75mm)?各是多少mm,那几个月降水较少(低于55mm)?各是多少?

总结性提问:根据伦敦气温、降水的气候数据,总结它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同学回答,教师补充)

板书:伦敦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降水均匀。

b、运用罗马的气候数据,分析它的气候特点(展现罗马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幻灯片)。

罗马的月气温最高和最低分别是哪两个月,各是多少度? 罗马的年平均气温是多少度?7月和1月相差多少?

罗马那几个月降水较多(超过100mm),各是是多少?那几个月降水较少(低于50mm),各是多少?

总结提问:根据罗马气温、降水的气候数据,总结出气候特点(学

生回答,教师补充)

板书:罗马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2)根据伦敦、罗马的不同气候特点,结合学过的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它们各属于那种气候类型呢?(学生思考回答)

板书: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罗马属于地中海气候

(3)根据伦敦,罗马气温和降水的气候数据,分析这两地的气候特点有什么不同?(学生作答,教师总结)

(从气温上看,伦敦冬季气温不太低,夏季气温也不太高,年温差较小;罗马冬季气温不太低,夏季温度高,年温差较大。

从降水量上看,伦敦年降水量是694mm,各月分配比较均匀;罗马年降水量710mm,虽高于伦敦,但夏季降水量很少,降水量主要集中在秋、冬两季。)

(4)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地理要素的影响,分析伦敦,罗马两地气候特点不同的原因。

翻开地图册,比较伦敦和罗马所处的纬度位置,是不是相同?(不同,伦敦位于北纬40-60度之间,属温带;罗马位于北纬30-40度之间,属亚热带)

这两地所处的海陆位置有什么异同之处?

(伦敦和罗马虽都处于亚欧大陆的西部,但伦敦位于西欧大西洋东岸不远之处;罗马位于南欧地中海北岸。)

这两地各位于哪个地形区呢?

(伦敦位于西欧平原上;罗马位于亚平宁半岛上的亚平宁山脉西侧)

根据欧洲在气压带和风带中的位置图,欧洲一月和七月等温线分布图,地中海气候形成示意图。伦敦与罗马所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呢?

(伦敦常年受西风的影响;而罗马冬季受西风旳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所控制)

两地所受洋流的影响又有什么不同呢?

(伦敦全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而罗马只是冬季才略受到这股暖流的影响)

总结性提问:根据前述分析,总结伦敦和罗马气候特点为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伦敦位于热带的西欧平原上,全年盛行的西风经过辽阔的大西洋,掠过北大西洋暖流,易把温暖湿润的空气送进此地,使其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较均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罗马位于亚热带的地中海沿岸,是副高和西风带随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而交替变化的地带。夏季副高带北移进入地中海区,天气晴朗无云,变的干燥炎热;冬季,西风带南移进入地中海区,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温暖的空气,形成较多的降水,使气候变得温和多雨)

板书:伦敦常年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罗马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分析伦敦和罗马两地的气候特点及形成83_伦敦气温

(三)小结:地球上凡是位于南北纬40-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常年受盛行的西风影响,形成冬温夏凉,全年降水比较均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地球上凡是位于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是副高和西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交替的地带,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地中海气候。

运用气温,降水等气候数据,不仅可以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还可以区别其他气候类型的异同,从而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后练习

填出下表的内容

五 : 藏羊的种类及分布

藏羊 -种类及分布

特点是体格大,被毛以白色为主,呈毛辫结构。其所产羊毛,即为驰名中外的“西宁毛”。其中有2%左右的黑藏羊,主产于贵南县,散见于环湖各县。所产羔羊毛色黑亮、美观,称之为“黑紫羔”。山谷型数量不多,仅在班玛、囊谦县部分山间谷地和湟水谷地有少量分布,为藏羊总数的4%左右。

其个体较小,被毛呈毛丛结构。欧拉型主要分布在河南、久治县,占藏羊的5%。个体较大,产肉性能好,然毛质较差。藏羊遗传性强,耐寒怕热,喜干畏湿,合群性好,采食能力强,边走边食,但对牧草选择严格。年产毛量1~1.4公斤,毛纤维长,富光泽,弹性好,强度大,是优良的制造地毯原料。产肉平均15~40公斤。裘皮皮板坚固,毛长绒厚,保暖性强。羔皮皮板轻薄,毛卷曲,光泽好,尤其是“二毛皮”为羔皮上品

藏羊 藏羊的种类及分布藏羊
本文标题:气候类型的成因及分布-电气事故的分类及基本原因的分类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980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