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写作素材-写作素材专辑(251)

发布时间:2018-03-17 所属栏目:语文教案

一 : 写作素材专辑(251)


   1、重复一遍
   化学实验室,一位实验员向一个大玻璃水槽里注水。水流很急,水槽里的水不一会就灌得差不多了。那位实验员去关水龙头,万万没想到水龙头坏了,怎么拧也关不住。水很急,再有半分钟,就会溢出水槽,流到两旁的工作台上。一旦水浸湿工作台上的仪器,仪器便会爆裂,里面正在反应的药品流出,遇到空气会猛烈燃烧,几秒钟之内就能把实验室变成一片火海。他堵着水嘴,绝望地大叫了起来。其他的实验员听到叫声,看到这一情景,都呆住了,他们知道谁也不可能从这个实验室里逃出。实验室里顿时沉寂,死神一步步地靠近……
   只听见,“叭”地一声,在一旁工作的一位女实验员,把手中的瓷研杵投进了水槽,将水槽底部砸开一个大洞,水一泻而下。她把自己的生命和其他同事的生命,从死神手里抢夺回来。
   表彰会上,人们问她,在那千钧一发之际,怎么会想起那样做?她淡淡一笑,说道:“我们上小学时,不是学过《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吗,我只不过重复一遍罢了。”
  
   2、习惯主宰人生
   亚历山大帝王图书馆发生火灾的时候,馆里所藏图书被焚烧殆尽,但有一本不很贵重的书得以幸免。有一个能识几个字的穷人,花了几个铜板买下了这本书。书本身不是很有意思,但书页里面却藏着一样非常有趣的东西:一张薄薄的羊皮纸,上面写着点铁成金石的秘密。所谓点铁成金石,是一块小圆石,能把任何普通的金属变成纯金。小纸片上写着:这块奇石在黑海边可以找到,但是奇石的外观跟海边成千上万的石头没什么两样。谜底在于:奇石摸起来是温的,而普通的石头摸起来是冰凉的。这个穷人于是变卖了家当,带着简单的行囊,露宿于黑海岸边,开始寻找点铁成金石。
   他知道,如果他把捡起来的冰凉的石头随手就扔掉的话,那么他可能会重复地捡到已经摸过的石头,而无法辨认真正的奇石。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每当捡起一块冰凉的石头,他就往海里扔。一天过去了,他捡的石头中没有一块是书中所说的奇石。一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他还是没找到那块奇石。但是,他不气馁,继续捡起石头,扔石头……没完没了。有一天早上他捡起一块石头,一摸,是温的!他仍然随手扔到海里,因为他已经养成了往海里扔石头的习惯。这个扔石头的动作太具习惯性了,以至于当他梦寐以求、苦苦寻觅的奇石出现时,他仍然习惯地将它扔到海里。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的话令人深思。
  
   3、谁是最忠诚的人
   贾迪·波德默是一名犹太人,他在商界的成功史已没人知道,因为他没留下任何文字性的东西,然而,他在危难时期的一个决定,却让世人永远记住了他。
   1942年3月,希特勒下令搜捕德国所有的犹太人,68岁的贾迪·波德默召集全家商讨对策,最后想出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向德国的非犹太人求助,争取他们的保护。
   接下来是选择求生的对象。两个儿子认为,应该向银行家金·奥尼尔求助,因为他一直把波德默家族视为恩人。在不同的场合,他也曾多次表示,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找他。
   波德默家族拥有潘沙森林的采伐权,在欧洲是数得着的木材供应商。金·奥尼尔是一家银行的小股东,他是在波德默家族的资助下发家的。40年来,为了支持他打败竞争对手,波德默家族的钱,从来都没有存入其他的银行,就是到事发的时候,他的银行里还存有波德默家族的54万马克。现在波德默家族遇到了灭顶之灾,向他求助,他怎会袖手旁观?
   68岁的老人却不赞成这种意见,他认为应该向拉尔夫·本内特求助,他是一位木材商人,波德默家族的人是跟他打工起家的,后来经过他的资助,波德默才有了今天的家业。现在虽然很少往来,但心理上从没断绝过感激和思念。
   最后,老人说,你们还是去求助拉尔夫·本内特先生吧!虽然我们欠他的很多。
   第二天一早,两个儿子出发了。在路上,二儿子说,我们不能去本内特先生那儿,上次我见他时,他还提那700吨木材的事。要去,你去吧!我要去求奥尼尔。最后,二儿子去了银行家那儿,大儿子去了木材商的家。
   1948年7月,一个叫艾森·波德默的人,从日本辗转回到德国,去寻找他的家人,最后一无所获。后来,他从纳粹档案中查到这么一条记录:银行家金·奥尼尔来电,家中闯入一年轻男子,疑是犹太人。一年后,他又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死亡档案中,查到他父亲、母亲、妻子、弟妻及6个孩子的名字。他们是在他和弟弟分手后第4天被捕的。
   1950年1月,艾森·波德默定居美国。
   2003年12月4日去世,终年83岁,留下一部回忆录、两个儿子、3个女儿和9个孙子、孙女。
   回忆录主要讲述,他在木材商本内特的帮助之下,怎样偷渡日本,保全性命的。该书的封面上写着:献给父亲贾迪·波德默先生!封底写着:许多人认为,要赢得他人的忠诚,最好的办法是给其恩惠。其实,这是对人性的误解,在现实中真正对你忠诚的,都是曾经给过你恩惠的人。
  
   4、芬芳的100美元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世界巨富洛克菲勒你往常一样简单地用过早餐,便开始忙碌地处理起一天的繁重工作。
   突然,他的目光停在一封陌生的来信上面。写信人是纽约市的一个自称叫保罗的乞丐。信中,保罗向洛克菲勒借100美元,以度过眼前的生活难关,并承诺等他以后有了钱会加倍偿还的。洛克菲勒望着那几行七扭八歪的字,轻轻地笑了笑,他以为保罗所谓的借钱,只不过是在向他变相乞讨而已,但他还是按信上留的地址,亲自给保罗寄去了100美元。
   没想到,一周后,保罗写得十分认真的借条竟翩然而至。洛克菲勒轻轻扫了一眼借条,没在意地将其扔到一边,他心里并没有想过要保罗还钱。不过,保罗的郑重其事还是给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数年后,洛克菲勒早已忘却了当年保罗错钱的事,但一张来自伦敦的汇款单和一封特别的感谢信,给曾经的往事续写了一个美好的结局——保罗在信中告诉洛克菲勒:当初向他借款是因眼几个乞丐打赌,因为他的同伴都认为像洛克菲勒那样的巨富根本不会相信他的话,更不可能随便错钱给他这样的街头随处可见的乞丐,他在寄出那封借钱的信后就认准自己输定了。当他很快便收到洛克菲勒亲笔签名的汇款单时,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极其认真地给洛克菲勒写下那张欠条。接着,他开始思索怎样经营自己今后的人生。
   同经挫折,他成为伦敦一家著名船厂的职员。今天,他终于能够欣慰地兑现当年的承诺了。他在信中一再感谢洛克菲勒——“是您当年对一个乞丐慷慨馈赠的那份信任和尊重,温暖了我的那个冬天,甚至可以说是温暖了我的后半生,即使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也没有花掉那100美元。”
  
   5、御赐炕板
   老家的人都睡土炕,土炕的边沿都垒有一条木头做的炕板,但邻居家的炕板很特别,黑亮、光滑而又结实,还雕着好看的花纹,大家都说是块好木头。一位古董商听说了,跑去看过,当场表示愿出一万块钱买下。邻居一惊,心里犯了嘀咕,没卖。
   他四处打听,才知道这条炕板是有背景的。据说当年慈禧太后曾御赐当地一位官员一条炕板,后来流落到民间,八成就是自家这块吧?古董商也不甘心,再来时,竟要出10万元天价买去,邻居彻底相信了御赐之说,无价之宝啊,10万元不止吧!就更不能卖了。
   为了不使宝物受损,邻居索性把它从炕上拆下,用布绸包裹,藏了起来,等着有人出更高的价钱。这能不招贼惦记吗?不久,家里被盗,那条炕板丢了。全家人又急又悔,发誓花多少钱也要破案,折腾了几个月,花了不少钱,终于把案子破了。公安局请专家给块木头做了鉴定,专家说,这的确是块好木头,是一种珍稀有硬木,但所谓御赐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其价值只能木料本身来衡量,大概两千元左右。
  
   6、一阵狂风
   一只苍蝇撞进一张蜘蛛网中,它立即猛烈地挣扎,可是坚韧的丝网紧紧地粘住了它,它只好慢慢地停止了挣扎。这时,远处的蜘蛛发现了它的美餐,慢慢地向苍蝇靠近。10厘米,5厘米,马上就要……突然,苍蝇再次奋力地鼓动着自己的双翼,扭动着自己的身体,整张蜘蛛网在它的挣扎中颤栗起来。蜘蛛只好停了下来。随着时间慢慢地流逝,苍蝇的挣扎似乎已经是徒劳,但是它仍奋力地扭动着身体,鼓动着又翼,不停地用尽全身每一份力量做最后的抗争。或许,它在拖延时间,希望奇迹能够出现。
   果然,在蜘蛛马上就要吞食苍蝇的时候,在苍蝇挣扎到生命的尽头的时候,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扯碎了蜘蛛网,苍蝇得救了。
  
   7、自己打磨自己
   一个年轻人到一家杂志社实习,遇上一位以严格要求和博学多才而闻名的编辑。年轻人每次交稿时,这位编辑总是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出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规定,年轻人每天得写一篇文章放进编辑桌上的盒子里。哪天没有,他说敲着桌子说:“文章呢?”这样,在日积月累的岁月中,年轻人的文章一天一个样,后来在写作了取得很大成就,参与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
   这位年轻人就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民主主义革命者乔·富兰克林。指点他的那位编辑名收弗恩。富兰克林一直以一种敬畏和崇拜的心情按照弗恩的严格要求磨励自己,终于取得了成功。后来,弗恩去世了,富兰克林整理弗恩的遗稿时,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是你心目中的那个人。我并不懂写作。每个单词都得查字典,一篇稿子要看上几十遍。我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权威的形象。你让我教你,我尽量去做,其实多数时候是你自己打磨自己。”自己打磨自己?富兰克林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指点自己写作的权威竟然近似于写作盲!自己的写作才能竟然就是自己在一天一篇的积累中打磨出来的!老编辑只不过是对他持之以恒地严格要求而已!富兰克林再读弗恩的其他遗稿时,才相信他的话句句是实——那些手稿幼稚得令一个作家心碎。
  
   8、朋友和汤
   有一次,霍加接受一个农民送来的一只兔子。当然霍加没有白要人家的东西,盛情地款待了农民。
   过了一个星期,那个农民又去霍加家,霍加又招待了他。
   过了几天,又有几个农民看望霍加,他们是送兔子的那个农民的邻居,霍加无奈又招待了他们。
   又过了一个星期,又来了一群农民,他们自称是送兔子的那个农民的邻居的邻居。看样子他们也想霍加招待酒菜。
   晚上,霍加拿出一大钵清水放在那些农民面前,那些人莫明其妙地问:“你这是什么呀?”霍加微笑着说:“这是煮兔子的汤的汤。”
  
   9、模糊语言
   有一次,乾隆皇帝同刘墉及众大臣登上正阳门城楼观街景,此时,恰巧有一家出殡的,抬着棺材向城外走去。不一会,又见一家娶媳妇的,抬着花轿向近处走来。乾隆问刘墉:“刘爱卿,人人都说你聪明过人,现在我问你一事,你说全国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
   刘墉答:“生一人,死十二人。”“此话怎讲?”乾隆不惑地问刘墉。刘墉解释说:“我们国再大,一年内生的也只有一个属相;死的是十二种属相。”刘墉的回答使乾隆非常满意。
  
   10、二十五美分和一亿五千万美元
   在美国内华达州沙漠中央,有个叫麦尔宾·达玛的年轻人正在公路上驾驶着他新买的法拉利汽车兜风。这时候,他看到公路边上有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可能是长途的跋涉使得这位老人显得疲惫不堪。因此他走起路来非常地艰难。
   麦尔宾·达玛将车停在了路边,走到老人身边问道:“先生,您要到哪里去呀,我想我右以载您一程。”老人说:“我要到拉斯维加斯去,年轻人。”
   到达目的地后,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看着老人一身破旧的打扮,把他当成了流浪汉,于是在老人下车的时候,给了他二十五美分让他坐公交车。
   老人很礼貌地接过麦尔宾·达玛递过来的二十五美分的一个小硬币,同时对年轻人说:“我很感谢你的二十五美分的馈赠,可是在你要走的时候,还请你满足我一个小小的要求,可不可以给我一张你的名片呢,先生?”
   麦尔宾·达玛掏出自己的名片给了这位老人,只见他拿着名片大声地对面前的年轻人说:“我叫哈维德·修斯,总有一天我会报答你今天的善举的,年轻人。”
   麦尔宾·达玛并没有听说过哈维德·修斯这个名字,而且他很快就将这件小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可谁知道几年以后,在美国的一个著名报纸上登出了这样一条新闻:
   “亿万富豪哈维德·修斯逝世,他留下来的近二十五亿美元的家产按照他遗嘱中的吩咐,将有十六分之一属于一个叫麦尔宾·达玛的年轻人。”
   麦尔宾·达玛看到这条消息后惊呆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年自己只不过付出了一个二十五美分的小硬币,却因此而收到老人一亿五千万美元的馈赠,虽然他从来未想得到任何的回报。

二 : 写作素材专辑6

1、韩国小孩从小用国货
   《环球时报》7月16日刊登驻韩国特派记者徐宝康的专稿说,在韩国,培养孩子热爱自己的国家,是每个幼儿园的自觉行为。国旗是一个国家尊严和荣誉的象征,韩国任何一个机关、团体、学校、企业都有悬挂国旗的旗杆。甚至居民小区的公寓,无论楼层多高,每家阳台上也都有一个悬挂国旗的插口。3月1日是韩国纪念“抗日三一运动”的日子,家家户户都挂国旗。那天,记者刚一出门,就见一个小姑娘在哭。原来她看到别人家都挂上了国旗,惟独自己家没有挂,急得直哭。她对公寓警卫说:“我爸妈出去购物,忘了挂国旗,我个小,没法把旗插上,请叔叔帮帮忙。”当警卫把旗插好后,小姑娘破涕为笑。
   “身土不二”是韩国随处可见的广告词。记者在汉城西大门区城北幼儿园看到,那里的墙壁上画着许多韩国的特产,如“韩牛”(韩国产的牛)、“竹蟹”(韩国东海岸盈德特产)、“唐津大米”等。此外,学校还会经常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些制作本国传统食品,如大酱之类的活动,以培养他们的乡土感情。
   家长和孩子都以吃本国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品为荣。虽然超市里国产“韩牛”比进口牛肉要贵,但买的人却很多。
  
   2、歧视与选择
   某报招聘编辑、记者,要求35岁以下。这有什么道理呢?36岁怎么就不行?36岁就老了吗?可是我们知道,华莱士、丹·拉瑟等美国著名记者和节目主持人都是年过60的老人。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阿瑟·克罗克写到81岁,他获1935年普利策奖时已49岁;詹姆斯·赖斯顿做《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到80岁时才退休;沃尔特·李普曼于1967年3月25日写完《新闻周刊》最后一期专栏文章时,是78岁,他第一次获普利策新闻奖是69岁时(据海南出版社《新闻与正义》第二卷)。在其他行业,比如金融管理,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现年七十有六。至于学历,动辄要硕士、博士更是无道理。不要说梁漱溟
   任教北大的年代,前些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那个日本技术员叫什么来着?他就没有高学位。
   不错,用人单位有权利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作出成本最小、效益最大的选择。有选择就是区别对待。但是这种选择性的区别对待,应当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针对某个具体人的,而以户籍、性别、年龄等标准先行排除某一类人,那就是歧视。
  
   3、玻璃杯
   在一个有关处理压力的课堂上,讲师对学生做了一个示范,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举起手中的玻璃杯,问台下的听众:“你们估量一下玻璃杯内的水有多重?”学生议论纷纷,答案不一,范围由20克到500克不等。讲师说:“那些水的实际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拿着水杯的时间。如果拿着一分钟,OK,一点感觉也没有。如果拿着一小时,手臂会疼痛。如果拿着一整日,可能就要去医院了。就算是重量一样,拿在手中的时间越长,手中的物件的重量仍会觉得越重。”
   步入正题,他要大家做一些联想——其实,人的情绪和玻璃杯里的水差不多。“如果时常背着很多重担,即使重担的重量不变,担子也会变得愈来愈重,最后重到负担不起。要减压就应放下担子休息一下,然后再背起。长时间来说,最后可以定期把担子放下,好等自己回一回力气,又可再背起担子。一个人下班回家,最好迅速放下各种担子。千万不要带着重担踏入家门,你可以明天再背起担子上班。”
  
   4、为何非要等人摔个跟头
   1994年,一幅反映苏丹大饥荒的照片获得了普利策奖,画面上,一只兀鹰盯着一个皮包骨头的小女孩,等待她死去。照片发表后引来很大争议,很多人质问作者卡特:“当时为何不向小女孩伸出援助之手?”
   虽然当时在苏丹的外国记者被告知不要接触饥民,因为可能会染上疾病;虽然拍完照片后卡特赶走了兀鹰,但这些都不能让他聊以自慰。他深深自责:“我没有抱起那个小女孩,我感到十分后悔。”获奖后不久,1994年7月27日,卡特自杀,年仅33岁。
   卡特的自责对于记者来说,应该是一种警醒。其实,“该不该让新闻发生”,这是一个涉及新闻伦理的深刻话题,人们对此也是见仁见智。但无论如何,当发生下面所说的情况时,记者还是应首先制止事故的发生——
   某电视台播出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中年男子骑着辆电动自行车从远处驶来,突然,电动车被路面上凹陷的窨井盖绊了一下,中年人瞬间来了个倒栽葱,这个缓缓坠地的慢镜头至少在当天的新闻节目里播出了五遍。
   其实,一则“某地窨井凹陷,存在安全隐患”的报道不也挺好?干嘛非等人家摔一个跟头。
  
   5、煮“石头汤”
   一个饿汉来到富人家门口对他说:“我带了些石头,想用一下你的锅煮点石头汤喝。”富人很奇怪。石头怎么能煮汤喝?于是,富人让他进屋,借他一口锅。饿汉把石头放进锅里。煮汤得加水吧,富人给了他一些水。煮汤得加盐吧,富人又给他一些盐。煮汤还需要调料吧,富人又给他一些调料。就这样,饿汉喝上了有滋有味的汤。
   读罢故事,掩卷深思。觉得饿汉实在聪明之极。他知道单凭自己的乞求,富人是不可能给他美味可口的汤喝的,于是他就想出了煮“石头汤”这个绝妙主意,先是得到了锅,然后是水,盐,调料。最后终于喝上了美味可口的“石头汤”。
   世上的事情,办法总是多于困难。只要我们认准一个合理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在困难面前就会释放出超常的智慧和潜能。
  
   6、失败了也不为耻
   据《科技日报》7月21日报道,前来参加2004年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的美国科学院院长布鲁斯·艾尔伯兹应邀为《科技日报》的读者撰文。他这样写道:“在我来华访问期间,多次有人让我解释,美国的科学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答案可能多种多样,但中国人容易忽视这样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美国社会尊重冒险。美国人尊重那些渴望成功,努力挑战困难的人,即使他们输得蓬头垢面。
   尊重失败在商业领域里很重要,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新的企业开张了,三到十年后,企业又倒闭破产甚至彻底消失了。
   对于那些优秀而又雄心勃勃的计划,即使偶尔失败了,也不以为耻。科学要探索,就会有失败。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创造这样一个文化环境,尝试非常困难的事情的时候,你可能会失败。个人要能接受失败,社会要容忍失败。”
  
   7、我国古代四大名琴
   所谓“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恒公的手中。齐恒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绕梁”琴之命名,源于《列子》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典故。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王妃樊姬异常焦虑,以“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杀身之祸,失去了江山社稷”来规劝楚庄王。楚庄王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相如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以至于“绿绮”成了古琴的别称。后来,司马相如抚“绿绮”琴歌《凤求凰》向才女卓文君求爱,缔结良缘,被传为千古佳话。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音色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
  
   8、青少年为什么不崇拜父母
   有国际机构曾在世界范围内做过一项调查,让青少年列出自己崇拜的人。结果,绝大部分国家的青少年都把自己的父母列在比较靠前的位置甚至是第一位,只有中国的青少年是把父母放在最后一位。假如这个调查结果基本能反映实情的话,那就很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的青少年为什么不崇拜自己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走向社会,都是在父母的指引教育下逐步开始的。孩子从小崇拜父母,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但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影响子女对父母评价的因素也变得纷繁复杂。比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有所蔓延;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为人父母者如果本身行不正、言不端,就必然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子女心目中的形象。
   准确地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要是成年人的事。尤其是为人父母者,自己首先要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既言传又身教,用实际行动来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成年人自身的形象立起来了,在未成年人心目中的形象才有可能高大起来。
  
   9、爱的谎言
   7月5日早上5时许,河南南阳市卧龙路航天宾馆楼顶的大字招牌上有一男子呼喊着欲跳楼。该男子曾在宾馆当过厨师,因追求过宾馆的女服务员小张而被解雇。任凭到达现场救护的民警如何劝说,该男子就是不下来,声称除非小张承诺嫁给他,否则就死给她看。
   民警找到了小张,小张哭着说:“我现在还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怎么可以承诺嫁给他呢?”但经过耐心说服,最后小张答应配合民警工作。
   上午8时40分,小张来到6楼楼顶。该青年问小张:“你愿意嫁给我吗?”小张不假思索地说“愿意”。听了此话,男青年才从楼顶的大字招牌上爬了下来。
  
   10、命运
   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下面是云,云下面是渺小的山、河、路,是曾经生活的地面。
   窗外正好看到长长的机翼,又旧又脏,在风中似乎还轻轻晃动着。
   刚才座位前的录像播放安全注意事项,教乘客如何穿救生衣,如何逃生。这时,旁边又有人说起安全的事,有人说:“飞机是最安全的。”
   我笑了笑。早就听民航的负责人这样说过,我觉得倒并非如此,最安全的,似乎该是火车吧?强调最安全,正是因为觉得不安全嘛。
   我却担忧那又旧又脏的机翼突然断了,担忧飞机突然掉了,直坠地面,那会怎样呢?
   而担忧又能怎样呢?作为一名乘客,对此无能为力,即便你有再大的能耐,再了不起的成就。此刻,谁都只能听天由命,一切,都由驾驶员决定,由飞机制造厂决定,由飞机修理工决定,由航空公司决定。
   人的命运,并不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 : 写作素材专辑4

1、以色列的教育改革
   以色列教育投资之多、教育理念之深众所周知。但近几年来,以色列的教育质量明显下降,教育部长利夫纳特不久前表示,以色列教育体制40多年来已暴露出诸多弊端,现在必须进行“严肃改革”。
   以色列反思其教育体制始于2002年。当时一次数学、科学国际竞赛中,以色列学生的成绩一落千丈。过去,以色列学生在此类比赛中总能进入前几名,而这次在53个参赛国中仅排名第39。这在以色列国内产生极大反响,政府和教育界为此震惊,社会及家长纷纷指责现行教育政策,要求政府对此进行检讨。
   教育部总司长罗尼特表示,应恢复过去“从基础抓起”的方针。首先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纪律和尊敬教师的教育,恢复一些规定,如老师进教室,学生应全体起立。其次改进教学方法,放弃现行的所谓“现代教育法”,应从小学就开始抓阅读、书写和算术基础教育,改变目前只要求学生能“认字”就行的状况。数学教学强调以例题为主,增强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英语和数学将作为升学考试的主要课目。教育部决定,从今年开始,全国1031所学校的学生将参加全国统考,统考课目为数学、阅读、英语和科学4门。教育部将公布各校考生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对考试成绩差的学校,校长必须说明原因并制定改进计划。罗尼特说,公布各校考试成绩,“并不对学校造成任何威胁,只是更加透明化罢了”。
   利夫纳特认为,教师素质优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直接因素。她说:“没有教师就没有教育。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质量。”她承认,目前以色列除大学以外的教师队伍存在不少问题教师过多、人浮于事,其13万教师中有2万名是多余的。缺乏奖惩制度,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胜任,学校却无权解雇他们,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行的工资制度体现不了鼓励优秀教师,也不区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只按职称和学历发放。教师待遇差,过低的工资无法吸引优秀人才。
   以色列最近成立了以教育家达夫拉特为主席的教改委员会,成员为不同阶层的18名专家,拟对以色列教育体制进行综合改革。首先,将对教学课目进行全面考察,重新安排课目、课程,增加教学时间。其次,提高教师素质,改变目前培训教师方式,改善教师工资待遇,给学校放权,校长有权根据老师的业绩予以奖励和提职,解雇不称职者。第三、成立由家长、老师、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代表组成的监察委员会,监督校长工作,对那些不按教学大纲的学校,国家中止经费。第四、定期公布各校考试成绩,推动教学改革。第五、经费分配向教学优异的学校倾斜。此外,国家还将进一步增加教育经费,在政府预算减缩情况下,取消原定今年削减教育经费2.91亿谢克尔的计划,用削减国防预算来弥补这一缺口。
  
   2、应试教育的根在哪里
   就算从4年前举国上下的口诛笔伐开始,应试教育被批的年头也不算短了,但今年的南京素质教育之痛再次告诉我们,应试教育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一个全社会都看得无比清楚的缺陷,却几乎无法消除,只能说明,它的存在,有深刻的社会根源。把责任全推到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部门头上,既于事无补,也显失公平。
   表面上看,应试教育是围着高考这个指挥棒转,仍然是一个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问题。但高考这个指挥棒为什么这么灵?就是因为,高考仍然是决定青年学生命运的重要力量。与二十几年前相比,在今天,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就有了一份体面的、薪酬不错的工作,但是,在许多人眼里,考不上大学,却明白无误地意味着失去了跻身社会“上层”或“主流”的机会,因而,更不能轻易失去。指责学生“择业观不端正”是没有意义的,社会分层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在今天,大多数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之间,在收入水平、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仍在扩大。以进城务工农民为例,他们一般只能从事城市里苦、累、脏的工作,每个月只有几百元的工资,被排除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与通过上大学进城的同龄人的处境,不啻天壤之别。与此相应,还有被舆论无限放大了的“知识改变命运”的判断,在当下的社会中,“知识改变命运”这一激励人积极向上的命题,已经被现实地理解为“知识改变身份”、“知识改变地位”、“知识带来金钱”。趋利避害,努力改善生存状态,是人的本能,作为“知识改变命运”最明显标志的高考,成为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就不奇怪了。
   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格局,不可能指望靠琴棋书画等所谓素质教育的招数,而是要在改造社会上下功夫,就是要努力缩小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建立涵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改善普通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生存状况,倡导劳动者平等的社会观念等。只有当一个普通工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得到有保证的收入、体面的生活和周围人的尊重时,高考的巨大压力才会减轻,教育才会回到其本来面貌。
  
   3、让每个学生都成为阳光少年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近日在一个教育论坛上倡议,废除在学生还没有成熟时就将他们分为三六九等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材,任何学生的进步都应该受到鼓励。
   我们知道的是,这已不是顾教授第一次发出如此倡议了。而在此前,一些地区和一些学校就已开始着手对“三好学生”制度进行探索性改革,或者淡化“三好学生”称谓,甚至干脆取消本校的“三好学生”评选。譬如,深圳一所学校就停止了校“三好学生”评选,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个性化奖项”的评比。武汉市25中也在校内取消了“三好学生”制度,取而代之的是“阳光少年”评价制度:不论学习成绩好坏,不论是否“全面发展”,只要学生觉得自己身上有优点,哪怕只有一点点,只是某一个很小的方面,就都可以申报参评“阳光少年”。
   正如顾明远教授所说,“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存在着很多弊端。评选“三好学生”和教育方针是相违背的,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要使每个学生均成为身体、思想、学习三方面都好的学生;而教育部、团中央1982年在有关“三好学生”评选的通知中提出的指标是,“三好学生”的比例应控制在学生总数的5%-10%内。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不能入选。难道好学生真的就只有那么几个“懂事”的、学习冒尖的“乖孩子”吗?这实际上使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受到了伤害;而一些学生一旦被评上“三好”,就有择校等方面的特权,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是很不公平的。
   而现行的“三好学生”制度还分所谓“校三好”、“市三好”、“省三好”和“全国三好”等等级别,简直跟成人社会的某些荣誉称号(比如劳模)的评选机制别无二致。可以说,其中的弊端(尤其是在评选过程中的某些功利搀杂)不可谓不多,负面作用不可谓不大。这样的制度,非改革不可。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具有独立意志和个性的“发光体”,每个学生都应该被激励和赏识,教育是让每一个人成功,而不是只让少数人成功。武汉市25中的“阳光少年”这种发展性评价模式改变了过去“三好学生”终结型的评选方式,变过去的被动性评价为学生自评的主动性评价,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而且“阳光少年”要求孩子们在学校要做好学生,在家里要做好孩子,在社区里要做好公民;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学会生存。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我们这个社会不断进步的希望。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用的建设人才,除了教给他们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之从小树立现代公民意识;较之传统的“三好学生”,一些地区和学校的上述探索与做法,显然更具时代意义。
  
   4、小学生暑假作业 “幽默”过头引争议
   “在一辆火车的软卧中,坐着一个美国人、一个日本人、两位中国人(一个是上海人、一个是四川人)。那个美国人将抽了一半的香烟扔出车外,日本人就说:‘你太浪费了!’美国人说这种香烟美国多的是,根本不稀罕,还让日本人别多管闲事。日本人很是恼火,于是拿出一部手机,打了一个电话后也扔出车外。上海人看不过去了,说道:‘这东西很值钱的,扔了多可惜!’日本人说:‘这东西我们国家多的是,根本不稀罕,你别多管闲事!’上海人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越想越生气,抓起身边的四川人扔出车窗外。美国人和日本人大惊,问这是为什么。上海人答道:‘四川人我们国家多的是,根本就不稀罕,你们别多管闲事!’”
   成都市营门口中心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小学生在暑假作业 上看到这则笑话时,恰好和一个从上海到成都旅游的同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两个小朋友为此抓扯起来,双方家长拿过这本暑假作业 一看,都感到吃惊和不敢置信。
   这名小学生的姨妈周女士说:“这个笑话太过份了,简直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一种践踏。十几岁的小孩正是人生观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从暑假作业 上接受到这样的信息,不但不会珍惜生命、更不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身心怎么可能健康发展呢?”
   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副校长肖华琴说:“如果这个笑话是登载在互联网上或是休闲杂志上,大家有可能会一笑了之,但是出现在由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暑期作业 中,就太不严肃了,像这类幽默,对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反而会起到非常消级的影响。”
   这本名为《假期学苑》的小学五年级暑假作业 是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接到学生家长的投诉后,出版社立即通知所有销售点停止了此书的销售,并封存了所有库存。同时出版社已将有关情况通知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要求作者对此文进行修改和更正。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乃文说:“我们在暑假作业 里编入类似开心辞典、幽默小屋的东西,希望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学到一些小知识和小技巧,或是轻松一笑,初衷是好的,但是由于把关不严,材料选得不好,对此,我们对学生和家长表示歉意。”
   张乃文表示,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已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以此为戒,在编写未成年人读物时,严格把关,杜绝对学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消极内容,努力为广大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教辅读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近期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还将对全所负责编辑的读物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对其中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消极内容立即纠正。
  
   5、高考不仅仅刺痛南京
   在今年炎炎盛夏里,南京显得很郁闷,因为高考排名又是全江苏省“数一数二”,只不过是倒数的。今年全省本科录取平均比例35%左右,而南京才是可怜巴巴的18%。所以,“南京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各校校长,从任课老师到学生及家长无不为此‘受伤’。”(据7月23日《中国青年报》)
   考分不高,高校却更欢迎,因为学生素质全面、眼界开阔,“学习、研究都很有后劲儿,爆发力往往会超过一些考分很高的同学”。尽管这样,可家长不领情,说,我也知道素质教育好,但高考毕竟是按分录取,我孩子差一分也进不了你高校的门。
   这真是一个尴尬的事儿。其实,不仅仅是南京有这样的尴尬,其他地方折腾“素质教育”的学校,也难免不落个这样的下场。高考不仅仅刺痛升学率倒数第一的城市,它还无情地刺痛了素质教育。
   高考死结并非无解。诸多国家就不是全国大统考、一考定终身的。美国没有全国大学入学统考,更看重学生高中学习成绩、个人表现、推荐信等,如果从小学到高中,你成绩单里是成绩一直出类拔萃,不仅学费全免,而且还享受到优厚奖学金。印度高考也不是“全国一盘棋”,而由各大学自行出题考试。韩国从2002年起,大学入学考试不再计算总分而是换成“等级”,各大学将根据各科目考试等级、学生手册、面试成绩、专长等情况招收学生,使过去以总分成绩录取学生以致不少学生因1分之差而落选的情况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我国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应该把考核学生和录取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大学,把综合评价列入高考招生评价体系,高考分数不应该是高校录取的惟一标准,应参考学生在高中3年学业成绩、所在中学特色及声望、校长教师的推荐信、学生的特殊专长和竞赛成绩、必要的面试等等。当然,“一考评价”还是“综合评价”,这是个两难选择。与“一考评价”会导致高考作弊一样,“综合评价”难免导致腐败产生,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同样可能“淮橘北枳”。俄罗斯高考方式出现反复就是一个例证。过去俄罗斯没有统一的高考,高校入学考试由各大学自主命题,猜题押宝无从谈起,中学老师和学生不必玩榨取脑浆的应试教育游戏,中学生们可以有大量时间从容地阅读托尔斯泰普希金,去聆听柴可夫斯基格林卡。但由于缺乏有效监督,腐败滋生,受贿赂者就给学生打高分。所以,从2001年开始,俄罗斯已在5个联邦主体试行统考。
   从事考试研究的美国人奥德丽·艾美雷恩揭示“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时说:“教师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事关重大的考试上了,以致忽略了其他从根本上讲更重要的内容。”南京重视了那些“从根本上讲更重要”的内容,但“好心没好报”,最终彻底向应试教育投降不是没有可能。
  
   6、最出色的地方
   有一个流亡海外的女孩子,因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被英国特工组织看中,加入了英国的特工。她其实并不适合特工工作,性情急躁,所有的同事都不看好她,认为她做间谍,无疑是为敌国送上一座秘密的宝矿。
   果然,几乎所有的训练过程都对她没有用处。组织上让她拿一份敌国驻军图送给地下交通员。她到了接头地点后,怎么也想不起接头暗号,情急之下,索性把地图展开,对着来来往往的人群进行试探:“你对这张地图感兴趣吗?”幸运的是,她很快遇上了两位地下交通员,他们扮作精神病人迅速地掩盖了这个可怕而致命的错误。
   不仅如此,她认为越是繁华的地段越是安全,于是自作主张把秘密电台搬到了巴黎的闹市区,可她不知道,盖世太保的总部就在离她一街之远的地方。终于在一天夜里,盖世太保们把这个胆大妄为正在发报的间谍逮捕了。英国特工员都后悔不已,如果这个天真的姑娘在盖世太保的刑具下毫无保留地说出一切,那么对在法国的特工组织将是一个重创。出乎意料,盖世太保们用尽了种种残酷的刑法,都无法撬开她的嘴。
   她的名字叫努尔,曾是一位印度王族的娇贵女儿。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追授她乔治勋章和帝国勋章。这样一个不称职的间谍获得英国政府的最高奖赏,官方的解释是:对敌国而言,梦寐以求的是间谍的背叛,这等于无形的巨大宝藏。但这个很笨的女孩儿,至今都没有吐露一个字。一个人需要技巧和智慧,但最不能缺少的,是原则和信念。这就是一个间谍最本位最出色的地方,所以我们从没怀疑她是一位优秀的间谍。
  
   7、“一刹那”是多久
   常见到“刹那”、“瞬间”、“弹指”、“须臾”等字眼,都是表示非常短暂的时间概念。它们到底指多长时间、相互之间是否有差别?
   我们可以从古代的梵典中找到答案,在《僧只律》中即有这样的记载:“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据此,可推算出具体时间来。即一天一夜24小时有480万个“刹那”或24万个“瞬间”,1万2千个“弹指”,30个“须臾”。再细算,一昼夜有86400秒,那么,一“须臾”等于2880秒,一“弹指”为7.2秒,一“瞬间”为0.36秒,一“刹那”却只有0.018秒。在写文章时,为了表达恰切的意思,对上述概念应斟酌选用。
  
   8、与女儿同做美国小学生
   去年举家迁往美国,老婆因公司有事没处理完,我和女儿先行。
   到美国后,女儿第一天放学回家,就从书包里掏出一份诚信守则和一份诚信合同要我签字。我一看,守则上是诸如“不欺诈,实事求是”之类的诚信条约,女儿说,这周是他们的“诚信周”,不仅要签诚信合同,还要举办好多活动、家长则要充当诚信活动的监督人。在诚信周里,女儿自己动手搜集了大量有关诚信的名言,留下深刻记忆。一天,女儿说:“爸爸,电脑是不是出问题了。有的网站怎么打不开?”我忙过去看。女儿递给我一个网址,说:“这是老师给我们的网站,说要我们从上面找资料,然后根据所给的资料写一篇文章。”我在地址栏输入老师给的网址,果然打不开。一直搞到凌晨3点,那个网站也没打开,可女儿已经睡着了。我给女儿留了张条,告诉她网站没打开,又给女儿的老师留了张条,把情况跟他说清楚了。第二天,我忐忑不安地等着女儿放学回来。女儿一推开门,却是笑容满面。她张口对我说的是:“老师今天表扬我了。”看我不解的样子,女儿解释说:“那是老师设计好的打不开的网站。老师就是要看看我们诚不诚实。今天交了作业 的同学都被老师批评了。”
   小学生写大论文
   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就跟我告急,说他们老师布置了一份作业 ,内容是“论述美国19世纪经济的繁荣与危机”,要求有数据证明,还要有详细的资料证明。而且起码要有三种以上的资料来源,规定四千字以上。面对这份作业 ,我都惊呆了。这是小学生做的作业 吗?这应该是专业的经济论文吧。因为女儿是第一次接触论文,我带她从最基本的做起。我们从网上查找有关“美国经济”的资料,然后翻看专业的参考书。那段日子,我和女儿不是泡在电脑上就是泡在图书室里,常常到凌晨才睡觉。
   刚做完美国经济,女儿又向我求援了。老师让他们就“恐怖主义”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只好继续和女儿一起奋斗。在一次次的训练后,女儿各方面技巧成熟多了。
   解决尴尬事件
   一天,女儿说要看老师发的影碟,电视今晚归她独享。我从书房出来时,却看见屏幕上出现的居然是两个男女的裸体画面。一股火气轰的一下就冒上来了,我走过去把电视关了,严肃地说:“你怎么能骗我说是在看老师发的碟呢?”女儿一看我那么激动,就哭起来了:“我没撒谎,我们今天上了性教育课。老师不仅发碟,还说要你们帮助我们多了解一些性知识呢。”一听这话,我倒呆了,忙向女儿道歉。让我和女儿谈性,的确很尴尬,但这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呀。我到电脑上浏览了一下有关性教育的东西,才知道自己对性知识的了解是多么贫乏。我主动找女儿谈话。尽管一开始我和女儿的谈话还是小心翼翼,但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们的谈话内容大大地增加了。女儿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爸爸,你的性经历是怎么一回事啊?”我心脏差点停止跳动。我很尴尬地看着女儿,想我该怎么回答。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还是直面了女儿的问题。我不失时机地教育女儿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要有分寸,女孩子要自重等做人的道理。
  
   9、画者
   街头树荫下支着一个矮小的画架,旁边围了一群人。我挤进去,略略看了看摆在地上的几幅样品,看得出画者功底不凡,平平凡凡的一个女子在他笔下竟也蒙娜丽莎般微笑起来。
   “眼画大点,鼻子画小点,这个痣不要画,下巴尖点。”正在当模特的女子不停地补充着,意思很明显,希望为自己画一幅完美的“整形肖像”。画者似乎并没留意眼前顾客的指示,仍只低着头挥动着画笔。不过,那逐渐显现的轮廓表明,他已经成功实现一心二用,纸上的脸显然比喋喋不休的这一女子美丽得多,那温柔的眼眉,俏挺的鼻尖,线条柔和的脸庞……顾客对于这样的商品当然满意极了,大方地付了钱,心满意足地扭摆着腰肢走了。
   我在旁看着忽然明白,那飞扬的笑容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或许,一个肖像的眉眼间都有一段愿望?命令?还是交易?
   正想转身走人,却不小心碰倒了一幅画,我忙低身去扶那画,并道歉。不经意与画者有了1/24秒的眼神交汇,不知为何,直觉认为,有这样眼睛的人应该是真实的。于是想都没多想,我就在他面前坐下了。“给我也画一幅吧,”我说,“我要真的。”
   我看见他匆忙间闪过的一丝疑惑的眼神,但很快,便恢复常态。我就这样坐着,看着自己的脸在他手下的白纸上重现。很奇妙的感觉,像被克隆一样。
   画成了,我又要惊讶于自己肖像的真实度了。那细长的额纹,微凸的眼袋,略偏的上唇,真实得让我有点照镜子的错觉。甚至那迷惘的眼神,撞入我心灵深处,让我仿佛直面自我般真实。
   我抬眼问他为什么,向地上的画努了努嘴,他腼腆地一笑:“这是你,那是生活。”
  
   10、细雨和巨浪
   什么力量可以使波涛汹涌的大海平静下来?如果你没生长在海边,不了解海洋知识,或许一时找不到答案。要知道,平息惊涛骇浪的不是什么巨大力量、神奇事物,而是普普通通的小雨。当细雨敲打海面时,无论多么咆哮的海浪,会在顷刻之间变得温柔异常。
   社会与自然的抽象规律总是那样的相似。某种情况下,平息人际之间怒火的不是什么大道理,仅是小善举。
   堂妹在珠海打工,2002年经历了一次看似平凡实则大有嚼头的际遇。堂妹工作的单位是珠海最大的酒楼,一个晚上,某顾客用这家酒楼提供的打火机点烟时,意外地把自己的眉毛烧着了。在极度难堪之下,客人大发其火,说得非常难听,声称如果不赔他眉毛,不但一桌几千块钱的账不结了,而且还要将酒楼告上法庭。身为服务员的堂妹和其他人一遍遍地向他道歉,可是客人依旧不息怒。一个小时后,在酒楼老板的说和下,顾客怒气冲冲地打折买单了事。
   这位烧着眉毛的人是个很注重外表的男士,一直是这家酒楼的老顾客。那晚,堂妹看见他的左眉怒冲冲、右眉惨乎乎的样子,心里很难过。第二天休息时,堂妹上了趟街,买了一瓶毛发再生液,又捎上了一支眉笔,然后去找这位顾客在中学教书的爱人。见到她后,我堂妹诚恳地把经过告诉了她,希望她能劝他试试再生液,也希望在眉毛未长出前,麻烦她给他画画眉。
   一周过去了,这位顾客不但没有上诉法庭,而且又来到了酒楼。他把我堂妹找他爱人送毛发再生液和眉笔的事告诉了酒楼老板,并说:“我是奔着这位心思细腻并且充满善心的服务员来的,就冲你们那德性,我才不会再来呢!”最后他感叹道:“老兄啊!我们这些高收入者还不如一个外地女孩有人情味呢!”
   又一周后,堂妹被这家酒楼提升为月薪5000元的餐厅主管,成为这家当地最大酒楼的打工时间最短、但提升最快的外来打工妹。
   给顾客送去毛发再生液和眉笔是一个小小的善举,可这就如同细雨,能够平息大海的怒涛。

四 : 写作素材专辑3

1、冷暖凉鞋
   转眼间绿树成荫,夏天真的来了。
   我翻箱倒柜,居然找不到一双能在夏天穿的鞋子。沮丧之余,穿着目前惟一还能忍受的球鞋上了街,立志不淘它一双舒适的凉鞋回来誓不罢休。
   原本以为,买双鞋子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走了一街又一巷,筋疲力尽,眼看天色渐渐暗下来。正当我灰心丧气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双白色的凉鞋。它没有尖得夸张离谱的头,也没有高得让我胆战心惊的跟,很简单地在两侧分别系着一个小蝴蝶结,鞋面上也只是绑着一缕秀气的麻花辫,它静静地卧着,白得那样的纯洁,那样的让我心动。
   我挑了合适的尺码,快乐地带着它回家,它的朴实无华甚至让我为它感到骄傲。
   第二天,我高兴地穿着它去看望朋友,可这种愉快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很久。才走了一段路,我就明显感觉到脚指头的压抑、脚面的疼痛和脚底的麻木。我恶狠狠地瞪了它一眼,完全忘却了昨天它如天使般给了我希望。
   回到家,我将它晾在了门外,以惩罚它对主人的不忠。它带着一身的尘土,很无辜地卧着,看着我无情地关上了门。我捏着肿胀的脚,甚至邪恶地想:要是它被别人偷了,我岂不是可以买一双新的鞋了?
   第三天,下雨。我不想弄湿球鞋,于是勉强穿上它。
   第四天,其热无比。穿球鞋实在太憋气,于是无奈地穿上它。
   一星期过后,我忽然发现,穿着它的脚不再疼痛了,反而轻松自在了很多。在这个穿凉鞋的季节里,它比球鞋更能让我轻舞飞扬。再看它,已经风尘仆仆,疲惫不堪,连曾经纯洁的白也变得黯然无光了。我忽然觉得自己很可耻,很自私,对这样一双没有丝毫辩解能力的鞋子也如此忘恩负义……
   “可以吃饭了。”厨房里,妈妈系着围裙忙碌着。一阵温暖袭来,我的眼模糊了。
  
   2、会长苹果的罐子
   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就有了一个铁皮罐子。秋天来临的时候,罐子里就装满了苹果,一打开,便是满屋子的清香。
   有一次,苹果罐子里吃得只剩下了一个苹果,于是我告诉妈妈,妈妈笑着拍着我的脑袋说:“没关系,把这一个苹果留着,没几天它又会长出满满一罐子的苹果。”我信以为真,把那个苹果小心翼翼地放到罐底,每天都偷偷去观察是否长出了新苹果。
   果然,到了第三天,我放学回家,当我满怀期待地打开罐子的时候,只见里面真的长了满满一罐子的苹果!
   自那以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水果快吃完的时候,我都要认真地留下最后一个。
   年复一年,多少个秋天擦肩而过,我由一个小丫头变成了一个大姑娘。我渐渐地明白,罐子里是不会长出苹果的,但是,我依然会留下最后一个——为了童年美好的梦想。
   那,是一种愿望,承载着妈妈的祝福,让我无论处于什么恶劣的环境中,我都会坦然地面对自己,“别担心,我还有一个苹果,我并不是一无所有!”
   那也是一种希望,延续着妈妈的疼爱,让我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积极地面对生活,“哪怕只剩一个苹果,那也是一种财富,总有一天,它会带来更多的苹果!”
   那更是一种盼望,寄托着妈妈的相思,让我不管走多远,仍然惦着自己的故乡,常回家看看,“最后的苹果,象征着平安。只要全家平安,哪怕只剩这一个,已经是满满的幸福!”
   我相信,今年秋天,罐子里又会长满苹果。
  
   3、空弹壳
   许多年前,连长在射击场告诉我们这些新兵:打靶的意义在于,哪怕你打偏了99颗子弹,只要有1颗子弹中靶心,你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对于新兵来说,想要枪枪命中靶心是困难的,然而,当我们的靶位旁的空子弹壳越来越多时,我们已成了富有射击经验的老兵。
   许多年后,为了生存而奔波忙碌,没有安稳感,我一度对生活产生了疑问,不知道这一切究竟要到何年何月才是尽头。
   但这一切仅仅持续了不到七年。这七年里,我所经历的挫折、失意,曾经那么锋利地一次次伤害过我,令我消沉、自卑,如今我才明白:它们只不过是那一大堆空子弹壳。
   生活的意义,并不在于我是否在经受挫折和磨练,也不在于我要经受多少挫折和磨练,而是在于坚持不懈。当然,这个坚持不是单纯的等待,而是“射击”。经受挫折和磨练是射击,瞄准成功的机会也是射击,只有经历了99颗子弹的铺垫,才有一枪击中靶心的结果。
  
   4、诗意的安居
   我曾读过火凤凰书系的几本书,但其中一本始终没有读,就是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安居》。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我惧怕海德格尔这样的哲学家,也许就是我的生活离诗意还相距遥远。但是,当我从僻居在深山里的何纵那儿回来后,最强烈的愿望就是尽快读一读海德格尔的这本书。何纵并非在隐居,这一点是务须说明的,他不是人们认为的那样意志消沉或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才从都市移居到偏僻的深山里来,相反他是用积极进取姿态,选择人生最恰当的方式。他在那儿活着,诗意地安居着。
   那儿是一天难以到达的地方,如果没有汽车这个东西,当然我说的是从县城,如果从北京、上海、香港甚至国外,也许就很难有人知道,在地球上会有这样偏僻、这样小的一个地方。但是阳光是绝对照得到的,也许比许多地方更充足;没有什么噪音,所以人在很远地方说话,仿佛就在眼前;邮路畅通,只是时间稍微晚一点罢了,我在何纵那儿看到寄自全国各地的邮包。
   他的小屋在一座高山的山脚,背倚着茂密的丛林,在深绿的背景衬托下,几片红瓦显得格外突出。山前自有流水,水上自然就有小桥,桥边当然就是古树。何纵真有眼光啊!也许这是人间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但我不知道他在湖南、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怎么知道会有这样一个地方。
   诗意,正如我前面所描述,是可以感觉到的。但感觉是用心灵而非眼睛的。所以,我们身边许多诗意溜走了,没被我们粗糙的心灵发觉。比如同样翻着一本普希金诗选,何纵一下子收到心灵中去的是这一首:谁能在僻静的居处幽居/远离那些苛刻的无知之徒/在劳作和懒散、回忆和希望中/打发掉日子,谁就有福。
   他当着我的面朗读,声音柔和、谦逊,富有诗意。也许,诗意本身就是谦逊、简约。我在何纵面前极易想到梭罗,想到他的富于诗意的人生态度和表达方式。“我很久以前失掉一条猎犬,一匹栗色马和一只斑鸠,至今仍在找寻它们。我向许多游历的人说到它们,描写他们的足迹,怎样唤它们,它们就会应声而至。我遇到过一两个人曾经听到那猎犬的吠声,与马蹄声,甚至于看见斑鸠在云中消失,他们也急于要寻回它们,就像是他们自己失去的一样。”这是梭罗的心灵话语,我从张爱玲小姐的翻译中转述。这段话,也使我想到何纵,他现在还没有丢失他的“猎犬”、“马”和“斑鸠”,可是,我们许多人的都丢失了,我的自然也丢失了,充其量还保留一只斑鸠罢了。
  
   5、事事有准备的将军
   想成就事业的年轻人,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普法战争前,普鲁士著名将领毛奇已经作了多年的准备。普鲁士全国的每一个司令都有一个密封着的信封,信封里放着关于战争的秘密训令,比如怎样调遣军队,怎样进攻退守等等作战方略。此外,作战的地点也预先有规划,设置在地理最恰当、交通最有利的地方,以便作战时的调度。
   对于订下的作战计划,毛奇将军还常常加以变更和修正。据说在1870年应用的最后战略,1868年就已经确定。普鲁士军事当局事事都有准备,而法国当局竟然事事没有准备。战争开始后,法国的将领常从前线打加急电报给总司令部,不是说缺乏给养,便是说缺少扎营材料,还常报告军队不能迅速集中。毛奇的军队则攻守有序,进退自如,好似钟表里的发条机制一般准确,很快就击败了拿破仑三世。
   “读史使人明智”。这段历史可以给每个青年人以很大的启示。有多少人因为对事情的没有准备,而最终败得一塌糊涂呢?一个年轻人如果希望后来能有丰盛的收获,必须要准备充足的肥料,撒上美好的种子。
  
   6、金子与小石子
   一位自以为有才华的青年因得不到重用,非常苦恼,他质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他如此不公。
   上帝从路边随便捡起一块小石子,又随便扔了出去,问青年:“你能找到我刚才扔出去的那块石子吗?”
   “不能。”青年摇了摇头。
   上帝把手指上的金戒指取下来,扔到石子堆中去,又问青年:“你能找到我刚才扔出去的金戒指吗?”
   “能。”果然,青年没多久就找到了金戒指。
   “你现在明白了吗?”青年犹豫了一阵,兴奋地回答:“明白了。”
   其实,当一个人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时,许多的情况恰恰是:他还不过是一块小石子,而远远不是一块金子。
  
   7、外衣
   某菜市场里最近出了一件让商贩们很郁闷的事。每天大清早,就会有一个穿着财神袍子、戴着官帽的人来要钱。此人每到一家商铺门口,就会举着一张小黄纸片朗声吼:“财神到!”商贩们如果不拿钱出来“接财神”,他就不走。市场里二三百家商铺,每一家要一到两元,大一些铺面的要五元,一天下来收入可观。
   做生意的人就图个每天早晨吉利,明知这个乞丐与其他乞丐一样都是以乞讨为生,但就因为他把自己打扮成财神爷的样子,谁也不愿得罪他———哪个愿意把财神往外轰啊!
   一件外衣的作用竟有如此之大,难怪有些人总喜欢找各式各样的外衣披在身上。
  
   8、仗义执言的贺龙
   1965年12月6日,贺龙突然接到通知:立即到上海去开会。
   以往通知开会都同时告知会议内容,可是这次没有。到了上海以后,才知道会议是“要解决罗瑞卿的问题”。
   贺龙联想起了不久以前发生的一件事:11月初,军委直属机关按照林彪的安排批判军委办公厅主任肖向荣。那次会议将要结束时,会议主持人跑来对贺龙说:“贺总,现在正在批判肖向荣,肖的后台是罗瑞卿。”贺龙问:“根据是什么?”主持人说:“一次,一位外国的国防部长来访,罗听说他不爱看打仗的片子,就说,‘不爱看战争片,怕见流血,还是国防部长呢?’罗说这话,就是暗指林总,说林总不能当国防部长。”贺龙又问:“还有别的根据吗?”主持人说:“没有了。”贺龙说:“如果你们没有别的根据,就不要胡乱猜疑了。罗是扛大旗的,是拥护毛主席、拥护林总的。说他反林总,这是不可能的事,你们不要往那方面去想。”但是,过了两天,12月2日,那位会议主持人又来了,一坐下来就哭。主持人说:“贺总,还是上次那件事。马上要出简报了,简报里还要写上肖的后台是罗瑞卿。我现在听你一句话,你能不能担保罗瑞卿没有问题?”贺龙说:“我可以担保罗瑞卿不是反革命,他绝不会反党。”主持人又问:“你这话能不能传达?”贺龙斩钉截铁地说:“我既然说了,当然就可以传达!”
   此事刚过6天,中共中央就召开了这个批判罗瑞卿的会议。贺龙敏锐地感觉到,这次会议非同寻常,有可能牵连到自己。会议开始后的第四天,叶群突然来访。她说林彪很关心贺总,要她来代为问好。过了两天,薛明回访叶群。叶群说:“1965年8月1日《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民主传统》一文,是林总决定用贺总名义发表的。因为林总考虑到贺总在群众中威望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国防建设上有功。”过了两天,叶群又对薛明说:“我提醒你一个问题。你们的邻居林月琴(罗荣桓元帅夫人)的弟弟是军统特务,你们还来往那么密切,还把机密文件给他们看。要说你们通军统,你们说不清。”薛明解释说,这是总政治部的一位负责人送给他看的,都是一般文件,但叶群根本不予理会。上海会议从12月8日一直开到15日。在7天的时间里,除莫须有之词和造谣诬蔑,没有揭发出什么实质性的问题。然而,在会议结束时举行的一次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会上,罗瑞卿却被免去了军委秘书长和总参谋长的职务。这次会议以后也不让贺龙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了。
   不久,一场被称为“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动乱开始了。在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揪工作组时,有人将反对刘少奇的大字报贴到王府井大街上。贺龙听说后着急地说:“这样做很不妥当,刘少奇还是国家主席嘛!”当时周恩来负责解决清华大学的问题,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参加了清华大学工作组,贺龙要薛明立即到人民大会堂去向周恩来转达他的意见说:“解决清华问题应该和北大有所不同,要照顾到团结。”薛明来到人民大会堂向周恩来说明来意。周恩来问:“这都是谁的意见?”薛明说:“贺龙、李井泉,还有王任重,他们在一起研究的意见。”周恩来问:“他们是这样说的吗?”薛明说:“是。”回来以后,薛明把这一切告诉了贺龙。贺龙说:“好,见到了就好。”
   当时,在天安门广场开群众大会,什么人登上天安门成了政治晴雨表。人们一般可以从某个领导人是否登上天安门和站在什么位置上看出他政治地位的变化。8月18日,毛泽东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和红卫兵时,刘少奇、邓小平与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上了天安门,尽管他们已在党内受到了批判。贺龙对这样的安排是满意的。回来后,听到有人说:“今天场面很大,效果也很好,就是刘少奇有点灰溜溜的。”他立即严肃地批评说:“你这个同志是咋个搞的嘛。一个国家主席有什么灰溜溜的,你这样说是不对的。”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期及会后,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连续召开党的生活会,解决所谓刘少奇、邓小平的“问题”。由于毛泽东已经点了刘少奇、邓小平的名,所以会议越开越不实事求是,上纲越来越高。贺龙对此很不以为然。
   在此期间,贺龙和肖华谈起“文化大革命”和怎样看待老干部问题,他说:“‘文化大革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照现在这种搞法,好像是要在党内重新清理阶级队伍。这些老干部为革命工作几十年,有的几次都差点被敌人杀头。他们是什么阶级,难道党还不清楚吗?”
   9月中旬,一个被当作“叛徒”、“走资派”批判的领导干部把他的检查稿拿给贺龙看。检查稿的最后提到要“炮打司令部”。贺龙看后说:“你为什么要提炮打司令部?难道你承认你自己是资产阶级司令部吗?”贺龙自始至终都不认为党内存在一个什么“资产阶级司令部”,不认为在中共中央第一线工作的领导人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实行资产阶级专政”,更不相信那么多领导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有一天,康生碰到贺龙,问他:“你知道杨植霖这个人吗?”贺龙说:“我知道。”康生说:“他到伪军里工作,是叛徒。”贺龙反驳说:“他不是叛徒,是组织上派他去的。”1986年,劫后余生的杨植霖在谈起此事时说:“事实上当时贺老总已经处在非常困难的境地,还这样仗义执言,保护我们。这种为他人和党的事业不顾个人安危的高尚品格,只有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特别可尊和可贵。”
  
   9、一个没有小偷的城市
   济州,是韩国西南海上最大的岛屿, 1955年建市,是一座有 30万人口的港口城市。人称济州“无乞丐、无小偷、无大门”。
   一天晚上,我们来到了济州闹市,在一个拐弯的路边角上,发现了一个水果摊。我本想买点水果带回宾馆,可是,售货主人却怎么也找不着。问了韩国朋友,他告诉我们,这里每个水果都标了价,如果售货摊主人不在,你拿多少就把钱算好,放在一个固定的铁桶里。我问,拿了水果不付钱的有没有?他摇摇头。这个水果摊我们先后转了两遍,的确,没有发现水果被人偷的现象。
   联想起白天,我们在公路边看到树上垂下的许多鲜红的桔子,举手可摘,济州的桔子味道极其鲜美,却没有发现有人去动它。
   在济州民俗村,我发现此地的农户院有门框,而无大门,门框内有三根活动的横木栏杆。据介绍,三个栏杆都横置放着,表示主人已出远门,暂时不会回来,来客就不必等了;如果两根栏杆横着,放下一根木棍,说明主人出去办事,稍晚才能回来;如果横着一根栏杆,放下了两根,说明主人就在附近串门,一刻就会回来;如果三根栏杆都斜着放下,说明主人在家,来客可以进去了。这种习俗延续至今。
   济州人虽有贫富差异,但却以盗用为耻,以劳动守法为荣。这可能就是“无小偷文化”的历史渊源。
  
   10、标致雪铁龙的启示
   葛宗渔在8月6日《光明日报》上撰文说,汽车与环保的矛盾并非永远无法解决。不久前,他在巴黎科学城展馆内看到了一个植物的微缩景观。这是由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出资1000万美元资助的一项科学研究计划,其实际实施地是在巴西亚马逊森林遭到破坏的地区。科研人员介绍说,在这一地区重新种植220万株当地的各种树木,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森林会像“碳井”一样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大大改善空气质量。在经历了5个种植季节之后,所种树木整体存活率高达80%,2003年已实现碳吸收的零级水平。数年后,巴西法曾达地区约2200公顷的热带森林将被恢复,科学家估计,届时将有700万吨二氧化碳被森林吸收。
   文章认为,汽车对大气的污染可以通过种树加以治理。企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定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环境问题,尤其是那些对环境造成了损害的企业更应如此。
本文标题:写作素材-写作素材专辑(251)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729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