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写作素材-写作素材专辑5

发布时间:2018-01-11 所属栏目:作文辅导

一 : 写作素材专辑5

 1、生活的靶心
   那年,我没考上大学,心灰意冷,整天呆在家里,闷闷不乐。父亲为了让我尽快走出高考落榜的阴影,常带我出去散心。
   一天,我与父亲来到一口池塘边。父亲捡起一些石子,放进我的手里,说:“能扔中那朵荷花吗?”我瞄准荷花,将手中的石子一粒粒扔出去,结果一粒也没有扔中。父亲感慨地说:“看准了目标,不是都能击中的啊!”顿了顿,他接着说:“就像考大学,看准这个目标的人不少,但看准了的,不一定都能考上。”
   父亲又捡起一些石子放在我手里,说:
   “你随意扔扔看。”扔出去的石子落进水里,溅起细密的波纹。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熠熠的光彩。
   “美吗?”父亲问。我点了点头。“你看,石子落在哪里,就以那里为‘靶心’,激荡起美丽的涟漪。人若能像这些石子一样,不论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都热爱自己现处的世界,世界就会是美丽的。”父亲谆谆开导我。
   父亲的话,给了我启迪。从此我努力振作起来,积极学习写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写的一些文章陆续见诸报端,我走出了生活的阴影,变得热情、开朗和充实起来。
   感谢父亲,是他使我感悟了人生的哲理,并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处处都是生活的“靶心”,都是为之奋斗的目标。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开出绚丽的花,结出甘甜的果。
  
   2、上与下
   上与下,表示相对位置的高低。它可以表示空间位置关系,也可以表示社会位置关系。
   空间位置高的物体势能大。势能可以转化为其它能,比如动能(所以滑翔爱好者总要从高处跳下,这样才能获得飞翔的速度)。势能也可以作功,比如高处的物体砸到地面上会发出轰然巨响。越低的物体越发没有速度,没有声响,因为它越发没有势能。
   社会位置在上的人能量也大。有能就会做功,但各种能人做功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很怀念18世纪启蒙运动后的社会精英,如托尔斯泰、泰戈尔、恩格斯、鲁迅。他们都是些眼睛向下的贵族,是贵族逆子们在平民土壤中的新生代表。由他们努力所形成的“劳工神圣”、“大众化”、“到民间去”等知识界的潮流,长远地影响了后来的历史。也就是说,至今我们仍然能清晰地听到他们发出的巨响。这是他们高高在上的标志。如果他们当初不是生活在锦衣玉食、深宅大院的上层,反而不会具备反叛上层阶级的能量,便会在历史长河里,和许多底层无能的人一样寂寥无声。
   有意思的是,先民对上、下的理解也是从声响方面切入的:画一条横线表示地面,地面的顶方是天的方向,那里有风、雷、雨、雪、雹、闪电,有月亮、太阳、星星、银河、流星雨、北极光,是个嘈杂的即“响”的世界,故用“响”的谐音“上”来定义之;地面的下方是阴间的方向,是黑暗的归宿地,是没有生命的、静的、死的、牢狱的、黑暗的鬼的世界,故用“瞎”的谐音“下”来定义之。
   其实,地下的石油支持着F1的速度,地热温暖着现代白领的豪宅。地下不是没有能量,地震时发出的响声,也可以作为“下”有能量的证明。地壳运动使上面的翻到下面,下面的翻到上面,这也是卡夫卡、梵高由“瞎”变“响”的原因。
   当下的世界非常热闹,并不缺乏声响,谁都藉声响来表达自己的层次,大狗小狗纷纷冲着这个世界喊叫。尽管如此,我还是期待着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爆发,因为“下”也是有能量的,“下”同样蕴藏着创响的丰富资源,尽管“下”在多数时间里显得寥落而寂寞。
  
   3、实在中见自在
   近日读到一些文章,获悉钱学森———这位功勋卓著的大科学家,至今依然住在1955年冬天他回国不久后入住的那幢多层楼里。尽管组织上先后多次请他迁居“部长楼”和“将军楼”,他都放弃了,在这幢楼里一住40多年。
   钱家有间20来平方米的客厅,他的夫人蒋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所用的一架钢琴,就占去了1/4的面积。钱老也在这里接待了许多客人或召集有关专家在此研讨业务。当年单位派人来装修这间客厅的时候,夫妇俩力主简朴,反对搞什么排场和气派,说只要体现出是个知识分子的家庭就行了。当年铺设的地板早已泛白,客厅的摆设也极为简朴。
   钱老还有一件事也挺让人感动的。他回国后的第一个职务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正职。该院专事导弹研制。作为正院长,他既要负责业务,还要主管头绪纷繁的行政事务。钱老从实际出发,主动向中央要求,把正职改为副职,以利集中精力管好业务。之后,他曾到七机部当副部长,到国防科委当副主任。他从工作考虑,乐于和“副”字结缘。而社会上某些人往往为去掉官衔上的那个“副”字,千方百计地钻营,真令人感叹。
   客厅的简朴以及甘当副职,这两件事有个共同的特点,都反映了钱老为人的实在,并在实在中求得自在。他把人生有限的岁月和精力都充分用到事业上去,物欲和官位,都不在他的兴趣之中。钱老家有40多个书橱,除国防科学之外,他还关心诸多学科的发展。钱老的思维空间和精神世界极为宽广。蒋英女士和钱先生有着相同的看法,她说:“一个科研人员,如果满脑子都是金钱、荣誉、地位这些东西,即使很聪明,也成不了大器。”
   一个搞科学,一个搞艺术,他们活得自在充实。
  
   4、用枝叶写成的书
   在中国众多的笔记中,有一部原稿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树叶上的书,这就是元末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
   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生于元末,浙江黄岩人。年轻时曾参加过科举考试,没有考中,毅然放弃科举之路,而终生致力于学问。他家里贫穷,靠教书维持生计。晚年因避战乱迁居到松江府南郊,一边教书,一边耕种几亩薄田。
   下地耕作之时,他身上携带笔墨,每有所思,就随时停下手中的犁锄,摘下树叶,把想到的写在树叶上。写完后,装在盎(一种腹大口小的盆)中,日暮归家时,把盎埋在树下。这样,随时辍耕,随时书写,10年过去,埋在地下,装满树叶的盎已有10余个了。有一天,他把这些盎从地下起出,倒出树叶,让学生们帮助一条一条地录在纸上,共计600余篇短文,整理编辑成30卷。因他自号南村,写作是在随耕随辍中进行,故此书名曰《南村辍耕录》。
  
   5、唤出的婚姻
   宋祁为北宋名士,风流才俊。他因与其兄宋痒同举进士,因而被称为小宋。
   这一天,繁台街上,车水马龙,百姓立于两旁观望着,宋祁也置身于人流中。金色的垂帐,朱红的轿帘,皇家车队浩浩荡荡的大气派,引得路人惊叹不已。
   “这是小宋呀!”忽而,宋祁听见宫车中有这样一声惊呼,他望了过去,那绣帘微挑的车内露出了一双弯似新月的眼睛,娥眉淡扫入鬓。他们的目光触碰了,她望着他微笑着,只是车队渐行渐远,那目光洒了一地,终于消逝了。
   那一夜,宋祁无法入眠了,那双眼睛总在他脑海中闪烁,挥之不去。他披衣而起,任月光染得素笺苍白。他提笔写道: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栊。车如流水马如龙。刘良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这首《鹧鸪天》词不久就在社会上传开了,后来传到了宋仁宗的耳里。宋仁宗叫来了那日随行的宫女,询问在车窗前呼叫“小宋”的是谁。见宫女们战战兢兢,犹恐触怒了皇帝的样子,那宫女站了出来,低声说道:“不久前宫中举行宴会,见到皇上宣召翰林学士,左右官宦都称他小宋,便记下了,那日我坐在车上,偶然碰到翰林学士,便喊叫了一声。”
   宋仁宗只微微一笑,并没有处罚她。第二天,宋仁宗把宋祁召进宫来,淡淡地对他讲了这件事,望着惊愕的宋祁,宋仁宗笑着说:“蓬莱仙境也不是很遥远啊!”当即把那名宫女赐给了他。
  
   6、切瓜应对
   苏东坡的一个门生,春寒时节独坐家中书房。天下着毛毛细雨,他见冷雨滴窗,便触景生情,吟成一个单联: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此联极妙,“冻”拆为“东”和两点,“洒”拆为“西”和三点水。但他沉思颇久,未得下联,便先搁下。
   过半年后,他又想起此对,依然对不上,只好去请教老师苏东坡。当时正值暑天,老师不忙应对,却拿起刀来,切开西瓜待客。书生见老师总不开口,便急催“请恩师赐对”。东坡笑了笑说:“刚才我不是对给你了吗?”书生更急了:“没有呀,对在哪里?”苏东坡指着西瓜念道: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书生这才明白:“切”字拆为“七”、“刀”;“分”字拆为“八”、“刀”。更妙的是切合了刚才切瓜待客的情景。从此,书生更对苏东坡崇拜得五体投地了。
  
   7、清末廉吏小考
   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虽腐败日重,但仍不乏“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之士,他们目睹政治腐败、国家危机四伏,力图挽救颓风、拯救危亡。这批人志向远大,尽忠职守,廉洁自持,力戒贪污腐化。如民族英雄林则徐、长期担任两江总督的陶澍等。他们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心系国利民福,在当时黑暗的官场中,宏扬正气,熠熠生辉。
   这批人在仕宦生涯中,由于抱负远大,节操崇高,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始终保持着“不妄取一钱”的清白作风。陶澍从做小京官就立下誓言:“要半文不值半文”,“办一事须了一事”。林则徐在各地做官,注重防微杜渐。他每次在赴任途中,先发《传牌》,通告沿途官员不准致送礼品;到任后又发布《关防告示》,声明办事一秉至公,谢绝私情。对下属官吏,若发现贪污作弊情节,立刻查拿严办。涉及财务问题,从不搞暗箱操作,讲究透明度。胡林翼捐升知府时,按照惯例,可以选择一个肥缺,但他却选择了穷僻的贵州。友人问其故,他的答复是:“初为政,此邦贫瘠或可保清白之风。”左宗棠少时即“身无半亩,必忧天下”,戎马一生,先后作总督21年,兼作钦差10余年,按规定可以领巨额公费,他却分文不取。不用门丁,不收门包,不收馈赠礼物。他还将养廉摆在整饬吏治的首位,他平时衣着皆布,不讲奢华,服官40年,在家乡也未造房屋,未买田产。
   晚清廉吏并不是一个集团,但由于志同道合,彼此关系相当亲密,而且前后传承、同心协力,做了许多造福社会、有益民众的好事。左宗棠与林则徐原不相识,在陶、胡的推荐下,林始知其人。后林从云贵告老回闽,特意绕道长沙与左晤谈,一见“诧为绝世奇才”。两人宴谈通宵,无所不及,林的厚望成为左后来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左宗棠三试不中后绝意科举,拟作“湘上农人”,因胡林翼的竭力举荐,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又三次重金招聘,他才于1852年出任抚署高级幕僚。后来又是胡林翼以及许多清廉官吏的竭力举荐,咸丰帝才有令左襄办军务之命。胡林翼在湖北巡抚任内,同样努力培植清廉人士,除左宗棠外,胡在贵州培育的少年英才张之洞,更成为出类拔萃的后起之秀。
  
   8、人生的四个经典问题
   问题一: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厅,东西又贵又难吃,桌上还爬着蟑螂,你会因为它很近很方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光临吗?回答:你一定会说,谁那么笨,花钱买罪受?
   可同样的情况换个场合,自己或许就做类似的蠢事。不少男女都曾经抱怨过他们的情人或配偶品性不端,三心二意,不负责任。明知在一起没什么好的结果,怨恨已经比爱还多,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还是要和他搅和下去,分不了手。说穿了,只是为了不甘,为了习惯,这不也和光临餐厅一样?
   做人,为什么要过于执著?
   问题二:如果你不小心丢掉100块钱,只知道它好像丢在某个你走过的地方,你会花200块钱的车费去把那100块找回来吗?回答:一个超级愚蠢的问题。
   可是,相似的事情却在人生中不断发生。做错了一件事,明知自己有问题,却也不肯认错,反而花加倍的时间来找借口,让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被人骂了一句话,却花了无数时间难过,道理相同。为一件事情发火,不惜损人不利己,不惜血本,不惜时间,只为报复,不也一样无聊?失去一个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无法挽回,却还是那么伤心,而且一伤心就是好几年,还要借酒浇愁,以致形销骨立。其实这样一点用也没有,只是损失更多。
   做人,干吗为难自己?
   问题三:你会因为打开报纸发现每天都有车祸,就不敢出门吗?回答:这是个什么烂问题?当然不会,那叫因噎废食。
   然而,有不少人却曾说:现在的离婚率那么高,让我都不敢谈恋爱了。说得还挺理所当然。也有不少女人看到有关的诸多报道,就对自己的另一半忧心忡忡,这不也是类似的反应?所谓乐观,就是相信:虽然道路多艰险,我还是那个会平安过马路的人,只要我小心一点,不必害怕过马路。
   做人,先要相信自己。
   问题四:你的时间无限,长生不老,所以最想做的事应该无限延期?回答:不,傻瓜才会这样认为。
   然而我们却常说,等我老了,要去环游世界;等我退休,就要去写一部小说;等孩子长大了,我就可以参加健美活动……我们都以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与精力。其实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在等待中徒耗生命。如果现在就能一步一步努力接近,我们就会达成自己的理想。
   实现理想,要从现在做起。
  
   9、穷人的浪漫
   傍晚,我散步到天桥边,看见一个小伙子背着个年轻的女子上天桥。看他们的装束,像是一对进城打工的年轻夫妻。那女子软软的趴在小伙背上,小伙子大概是有些吃力,额上渗着细密的汗珠。我赶忙过去,一边帮忙搀扶着,一边关切的询问:“这姑娘生病了吧?我来帮你叫车送医院。”
   来到天桥上,那姑娘忽然从小伙子的背上跳了下来,大笑不止,小伙子连忙向我道歉:“对不起,对不起,谢谢您,我们是在做游戏。”
   “什么?你们———在做游戏?”我尴尬中不免有些愠怒。
   好半天,姑娘才止了笑。他告诉我:今天是他们结婚3周年纪念日,他们特意调了夜班,请假出来逛街。“他没有钱,我不要他买什么礼物。但他有力气,所以要他背我上天桥。背了3个来回就累成了这样,将来结婚30周年,我让他背30个来回,那还不把他的老骨头累散了……”
   说完,那姑娘又笑了起来。小伙子在一旁只是憨憨地笑,并不多言。以我的眼光来看,那女子长得并不漂亮,甚至可以说是丑。而此刻,这不漂亮的乡下女子却被宽厚的爱映衬得像是一个娇贵的公主。
   人们向来以为,浪漫必定跟鲜花、烛光、酒吧、音乐联系在一起,却没想到世上还有这样一种别致的与金钱无关的浪漫。是啊,如果没有钱给爱人买下一份昂贵的情调,那我们至少还可以——背着爱人去逛街!
  
   10、敬一丹遭遇尴尬
   我没文化
   以前我一直认为,我挺会跟农民说话的,毕竟我还当过五年知青嘛!结果一次到山东采访,就遇到了我不曾想到的一件事。这次采访的话题是谈农民产业协会。我们要采访的是一位养猪分会的会长。我几乎什么细节都想到了,比如说采访养猪分会的会长,我应该在典型的环境里。于是,我们就在他的养猪场,找到养猪场一个最好的角度,从我们镜头里可以看见大猪、小猪,很生动的那种场景。我的服饰,我也想到了,我想,在养猪场我应该穿和这个环境协调的衣服,跟农民在一起,没有距离感的那种服装。于是我穿了一件我们《焦点访谈》的工作服,很普通的夹克衫,也挺朴素的。
   我就开口了:“会长,你们这个养猪分会辐射了多少农户?”
   我万万没想到,这个会长满脸迷惑,看着我说:“对不起,记者同志,什么叫辐射?”
   顿时,在场的所有的摄制组的同事都停了下来,这一刻把我尴尬的!幸好不是直播,这要直播就露怯了。作为一个电视记者是专门跟人打交道的,你找不到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的不同感觉,这就是没文化!这就是根本没懂在镜头前跟人打交道的那种特有的文化。
   碰到这种尴尬的时候,没有人能救我,只有自救。在现场我就使劲想,我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才能让这个养猪分会的会长懂得“辐射”的意思呢?其实呀,人家这个农民说话比我生动得多,当我叫他会长的时候,他就说:“什么会长呀!我就是个养猪头儿。”我急不择词,胡乱换了一句话说,“你这个养猪头儿管着多少家呢?”其实“管”字也不是很确切,但无论如何在此情景之下比“辐射”好得多。
   一直到现在,这件事我还是忘不了,一到说话不加斟酌、脱口而出的时候,我就想,千万不要忘了“辐射”这个词给我带来的尴尬。
   我是股盲
   还有一次尴尬,是我初当记者的时候,那时我们国家刚刚建立股市,我到股民当中采访。本来我是想从宏观角度来说明我们国家建立股份经济的必要性,没有打算涉及股市里边的那些具体问题,但是一走到股民当中的时候,股民就围着我七嘴八舌说:“现在如果股市这么管的话,弄不好我们这些小股民就套牢了。”我一下子就没法交流了,可是当时我又不好意思问什么叫“套牢”,我只好采取另外一种自救的方式,我一想,具体的问题我不懂,但是我至少可以转换一个话题,转换一个我能把握的话题,我就说:“你们能不能给我描绘一下,你们理想中的中国股市是什么样的?”这时股民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我们希望它是公正、公开、公平和有秩序的。”这些话题我就能把握了。采访结束,股民散去后,我才悄悄问我旁边的证券公司的经理:“什么叫套牢?”
   自找麻烦
   在采访干部方面,我也有过教训。有一次采访一位干部,我没留神,在闲聊的时候,说了一句不当说的话,我说:“今天您的这段话,是我们节目里的点睛之笔呀!”没想到,他一下子就紧张起来,本来谈笑风生,听了这句话立刻变得神情严肃。由于过于重视,使他失去了常态,他变得紧张、亢奋,说出话来已经失去了自然状态中的交流感。我这时只有骂自己,“我怎么那么多嘴呀,谁能禁得住‘点睛之笔’呀。”这次采访的教训告诉我,对某些干部来说,不宜过于强调这次采访的重要性,像“点睛之笔”这样的词,在某些场合应该算作“忌语”。这样才能让本来就有负担的干部们,尽量轻松地面对镜头,以常态来接受采访。
   自尊受伤
   在办《一丹话题》的时候,我曾经长时间和一位摄像合作,他叫杜禹。有一次去采访,到山区的一个村里,路上我晕车了,恰巧碰到的被访者是一个惧怕镜头的人,我自顾不暇,也没有心情去调试对方的状态,这时候摄像就和人家说,不要紧,您别紧张,不行的话我们可以重来。其实这些话是应该我说的,可是那天我没有尽责,采访效果很不如意。采访结束后,人家走了,我们摄制组自己的人在收拾东西,我抱怨:“说的什么呀,根本就不能用!”这时候杜禹一边收拾机器一边说:“没有不会说的,只有不会问的。”我听了这句话以后,就像当头一棒一样,第一个感觉是,这句话好伤自尊噢!我企图想出一句恶狠狠的话来报复,在往回走的路上,我想了一路,也没想出一句合适的话。到了住地以后,我就把这句话记在本上了。我仔细琢磨,他说得对,他是用一种简而言之的方式,强调了主持人在镜头前应该有的一种状态,和他应起到的主导作用。
   采访错位
   我们《焦点访谈》的摄像王守诚,又一次也给了我一个评价。我们在洪水过后的灾区,采访一位烈士遗孀的时候,我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烈士遗孀声泪俱下的时候,我也声泪俱下。后来编片子的时候,我几乎找不到我平静的神态和不流泪的镜头。而在现场,我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回来以后,摄像以半开玩笑的方式,和我的同事说:“我拍摄敬大姐采访一位烈士遗孀,两个人一块哭,我都分不清谁是烈士遗孀了。”摄像这句话指出了我的一种错位。作为一个很理智的、很有职业感的记者,不管在任何一个现场、任何一个复杂的场景下,都应该有把握能力,而我当时,恰恰就失去了把握的能力,甚至有些失控。
   可能每一个播音员、主持人、记者都有这种遭遇尴尬的场面,这个场面可能是偶然的、一时的,你琢磨它,却会琢磨很久,如果真能在尴尬场面里琢磨出点儿什么,也就算没白遭遇尴尬。

二 : 写作素材专辑(322)


   1、成功就是战胜自己
   波恩和嘉琳是对孪生兄弟。在一次火灾事故中,消防员从废墟里找出了兄弟俩,他们是火灾中仅生存下来的两个人。
   兄弟俩被送往当地的一家医院,虽然两人死里逃生,但大火已把他俩烧得面目全非。“多么帅的两个小伙子?选”医生为兄弟俩惋惜。波恩整天对着医生唉声叹气:自己成了这个样子以后还怎么出去见人,还怎么养活自己?芽波恩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再也没有了活下去的念头,总是自暴自弃地说:“与其赖活还不如死了算了。”嘉琳努力地劝波恩:“这次大火只有我们得救了,我们的生命显得尤为珍贵,我们的生活最有意义。”
   兄弟俩出院后,波恩还是忍受不住别人的讥讽偷偷地服了50片安眠药离开了人世。嘉琳却艰难地生存了下来,无论遇到多大的冷嘲热讽,他都咬紧牙关挺了过来,嘉琳一次次地暗自提醒自己:“我生命的价值比谁都高贵。”
   一天,嘉琳还是像往常一样送一车棉絮去加州。天空下着雨,路很滑,嘉琳开车开得很慢。此时,嘉琳发现不远处的一座桥上站着一个人。嘉琳紧急刹车,车滑进了路边的一条小沟。嘉琳还没有靠近年轻人的时候,年轻人已经跳下了河。年轻人被他救起后还连续跳了3次,直到嘉琳自己差点被大水吞没。
   后来嘉琳发现自己救的竟是位亿万富翁,亿万富翁感激嘉琳,和嘉琳一起干起了事业。嘉琳从一个积蓄不足10万元的司机,凭着自己的诚心经营发展成了一个3.2亿元资产的运输公司。几年后医术发达了,嘉琳用挣来的钱修整好了自己的面容。
   我们常说人在逆境中首先要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战胜了自己也就战胜了别人。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战胜了自己,就能顶住外来的压力,成就自己。
  
   2、丈量幻想
   一个美国小伙子中学毕业之后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商人。后来他考入麻省理工学院,但没有直接去读贸易专业,而是选择了工科中最普通最基础的专业———机械。这着棋很妙,做商贸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大学毕业后,这位小伙子没有马上投入商海,他考入芝加哥大学,开始攻读为期三年的经济学硕士学位。几年下来,他在知识上已完全具备了商人的素质。出人意料的是,获得硕士学位后,他还是没有从事商业活动,而是考了公务员,去政府部门工作。他深知,经商必须具有很强的交往能力,何况官场险恶、仕途多变也容易培养自己机敏、老练和临危不惧的品格。
   在政府部门工作了5年后,他辞职下海经商,业绩斐然。又过了两年,他开办了拉福商贸公司。20年后,拉福公司的资产从最初的20万美元发展到2亿美元。这位小伙子就是美国知名企业家比尔·拉福。
   对待成功,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做法。一种人是永远活在梦幻里,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缺乏了解,事先也没有周密细致的准备,而是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运气”中,东方不亮就转向西方,结果,费力费神却一事无成;另一种人像比尔·拉福一样对自己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一步一个脚印为自己的成功砍着荆棘、劈着顽石、架着桥梁、修着道路。他们自然也有幻想,但这幻想却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丈量过,用经验和冷静分析浸泡过,完全可能实现。
  
   3、贫瘠上长出的财富
   有个穷农夫手里只有很少的钱,只够买下一块谁也不想要的地。这块地非常贫瘠,既不能种粮食、水果,也不能养猪圈牛,能生长的只有白杨树及响尾蛇。农夫的妻子骂他愚蠢,周围的人则抱着无可奈何的同情。
   可农夫觉得土地虽贫瘠,却是自己的希望所在。他开始养殖大量的响尾蛇,然后取出蛇毒卖给各大药厂,而蛇皮高价卖给工厂做皮包,蛇肉则制成美味可口的罐头卖到了世界各地。随着他养蛇业的壮大,许多人慕名前来参观,一年的游客居然达到数万,这又是一笔丰厚的收入。他的这块昔日谁都不要的荒地成了他的聚宝盆,这个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响尾蛇村现在可谓名气冲天。
   我想许多人未必羡慕这个农夫的财富,但一定赞赏他的聪明。
   的确,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运气并不会太好,甚至会很糟糕,譬如拥有才华却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壮志满怀却只能面对一份再平淡不过的职业,想有所成就却被埋没在社会的底层,就像那农夫一开始拥有的只是一块再贫瘠不过的土地。但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就能扭转自己的人生劣势,出奇制胜。
   当我们不得不面对一块贫瘠的人生土地时,明白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4、机会在自己手里
   大学毕业后,她进了一家银行,按惯例,都要先到基层网点锻炼。
   一天,一个中年男子来取一笔大额存款。她知道那张定期存单没多久就要到期,提前支取将损失一大笔利息收入,于是就提醒了这位储户,但这位储户说自己实在没办法,因为他预订的住房已到了交款的限期。她问清了他订房的楼盘,按照这个楼盘开发商的付款方式,以及相关的政策,为他设计了一套更合理的交款办法,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他惊异于她如此年轻,却有这么精到的理财头脑,而同时,她的态度乃至气质、风度,在他看来都近乎完美。后来,一家报社的记者采写的一篇关于她的报道上了报纸头条,原来,他是那家报社的主编。银行领导趁势而为,利用她的知名度,组建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理财工作室,由于顺应了社会上开始出现的投资理财的需求,加上她的名字所产生的品牌效应,使这家理财工作室在全市储户中享有广泛的影响。
   其实接待那位报社主编时,她并没有把他当做特殊的客户,更没有想到这是一个机会,然而这却成为她事业的转折点。这让她觉得,创造机会其实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只要善待工作,机会其实无处不在。
  
   5、饭后钟的故事
   小时听长辈讲过饭后钟的故事,那主角是吕蒙正。因为揭不开锅,他不时去和尚庙里蹭饭。蹭得多,和尚终于烦他了,于是故意改变制度,吃完饭后才打钟(打钟原是开饭的信号),搞得他急忙忙赶到庙里时,面对的却是空饭箩。懊丧之余,他更加发愤图强,终于通过科举考试当了大官,出了一口鸟气。
   《国史旧闻》有《饭后钟》条,主人公却不是宋朝的吕蒙正而是唐朝的王播和段文昌。看来,饭后钟一类故事曾经不止一次一处发生过。
   同实行封建世袭、血统高贵的人才能当官的制度对比,通过考试,让贫寒人家的子弟如王播、段文昌、吕蒙正、范仲淹等人都有机会当官而且当大官,虽然仍有很多局限,毕竟是一种进步。
   尽管有势利眼的和尚从中捣乱,贫穷人家的孩子却可以到庙里蹭饭,这种不成文的风俗的好处十分明显。刚解放的时候我在新会、鹤山,那里的小学经费相当充足,学生不必缴学费,只需报名并备有课本即可入学。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只要努力,终会学有所成。对于升上中学、大学的,还有一定的奖励。那经费,多半来自祖宗留下的祖尝田(也有华侨捐助的)。这样一来,“饭后钟”的故事不会再有了。但是,在祖尝田被取消了以后,学校的经费来源也因此断绝了。有的地方政府的措施跟不上,那结果当然会影响到学校和其它文化事业。
   一天我同一位研究农村问题的友人谈到我这番感想。他同意我的看法,并补充说,中国农村长期以来在改变着自身社会结构的同时,也使一些社会职能处于无人照管的境地。于是,只好增加机构,增加干部编制,农民的负担也因此重了起来,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从饭后钟到祖尝田,社会确实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
  
   6、喜鹊做窝的启示
   楼前的参天杨上住着两窝喜鹊。一天,我习惯性地望着窗外,春天的树枝刚刚吐绿,喜鹊不停地在枝头穿梭跳跃、东张西望,寻找着搭窝的“建筑材料”,而枯枝是它们唯一的目标。为了不损害那些有生命的树枝,它们甚至舍近求远,从很远的地方衔来枯枝飞飞停停地回到自己家中。
   前不久,电视台播出一则消息,说某地一棵大树上的几个喜鹊窝被人捅了下来,只因喜鹊窝里有铁丝,捅窝的人要卖铁换钱。当时这则电视新闻只是谴责那些人的行为,还弄不清喜鹊为什么要用铁丝搭窝。现在面对眼前的一幕,我似乎明白了,莫不是在冬天,当喜鹊无法辨认枝条生与枯的时候,它们不忍心折断树枝,而选择又冷又硬的铁丝来搭窝?这一刻,我为人类感到惭愧。
   喜鹊与人类一样,它们关爱自己的家,然而它们都知道先有“大家”才有“小家”,而人类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惜砍伐森林,污染河流,屠杀野生动物,只要有利可图无所不为——殊不知,你在肆无忌惮毁坏自然这个大家之后,你的小家又依何生存?在生物精灵面前,人类应该无地自容。
  
   7、银货两讫
   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50两黄金,送到寺院给诚拙禅师,说明是要捐助盖讲堂用的。禅师收下后,就忙着做别的事了。信徒对他的这种态度非常不满,因为50两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可以让平常人过好几年生活,而禅师拿到这笔巨款,竟连一个“谢”字都没有。于是就紧跟在诚拙的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是50两黄金。”诚拙禅师漫不经心地应道:“你已经说过,我也知道了。”禅师并没有停下脚步。信徒提高嗓门道:“喂!师父!我今天捐的50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呀!难道你连一个‘谢’字都不肯讲吗?”
   禅师刚好走到大雄宝殿佛像前停下:“你怎么这样唠叨呢?你捐钱给佛祖,为什么要我向你道谢?你布施是在做你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要将功德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请你把‘谢’拿回去,从此你与佛祖‘银货两讫’了!”
  
   8、富人家的马和穷人家的马
   富人家的马和穷人家的马要比赛跑步。
   富人家的马打扮得花枝招展,周身披红挂紫,颈上铜铃丁当。穷人家的马却连一件饰物都没有。
   “呸!穷骨头,寒酸相,也配跟我赛跑?”富人家的马不住声地嘟囔。
   随着一声枪响,赛场上传过来阵阵喝彩声,穷人家的马很快把富人家的马甩出去好几丈。
   “等等我,伙计!”富人家的马讨好地叫。
   “瞧见了吧,”穷人家的马大声地说,“我们要比的是脚力,而不是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9、“钓鱼”游戏
   所谓“钓鱼”是市中心一项新的游戏项目,每个鱼竿5元钱,不限时间,只要把池子里的鱼用空钩钓出,这条鱼就免费赠送。池子里的鱼很多,也很大,每条都有两三斤重。再看那鱼竿,只是一根细细的竹子,哪能承受鱼的挣扎?许多人都只是围着池边看,说着“这条鱼好大”之类的话。同行的小刘却跃跃欲试,上前租了个钓竿。
   只见他把空钩往水岸一放,摆出一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阵势。可是,过了许久,没有鱼愿买他的帐,众人直摆头,议论纷纷。小刘见状,提起鱼竿往鱼群密集处下钩,鱼儿在水中悠闲地游来游去,轻轻地碰着钩子。小刘恍然大悟,用手牵着鱼线,专往鱼嘴里送。鱼嘴在一张一合中,就把钩子吞到嘴里。小刘就势一提,钩子就挂在鱼嘴上了。
   小刘却不慌不忙,提着鱼竿和鱼玩起了游戏。鱼要东游,他就牵竿向东跑;鱼要西行,他也顺着鱼的意思,不过,鱼一旦停下,小刘就提提鱼线,鱼受了惊吓,又开始游动了。这场“拉锯战”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终于,鱼累得游不动了。自然连挣扎的力气都没了,小刘这才轻轻地把鱼提出水面。
  
   10、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一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自然就学到了从商的技能。
   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能衣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在这期间,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
   有一天,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永远铭记在心。那是在圣诞节前。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这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商店。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人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地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爸爸下了楼,走到男孩身边,望着男孩子那微笑着的眼睛及脸颊上深陷出的两个漂亮酒窝。爸爸和蔼地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节礼物。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随便看、尽管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
   “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和两便士,折合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的耳畔回响。在我为小男孩包裹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要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的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只断了的鞋带。我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三 : 写作素材专辑(321)


   1、鲨鱼救人
   1985年圣诞节,学校有三个星期假期,罗莎琳邀另外两位同学做了一次长途旅游,目的地是南太平洋的斐济州岛。
   在斐济,罗莎琳听说西面不远的马勒库拉岛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个尚未被世人熟知的旅游胜地,于是她和两位同学兴致勃勃地乘渡轮来到该岛。
   在马勒库拉岛逗留了两天以后,她和两位同学返回斐济。渡轮行驶了半个小时,罗莎琳忽然听到船的底舱有人高声喊叫“船漏水了”。顿时船上乱成一团。她急忙穿上救生衣,和两位同学挣扎着爬上一条救生艇。这时候救生艇上已经有18位乘客了,由于乘客们的动作不协调,小艇在海面上摇晃得很厉害,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小艇在浪涛中颠簸了两三个小时以后,远处出现了陆地。心粗胆大的罗莎琳率先跳入海中,她回头高声喊道:“胆大的跟我游过去,陆地不远了!”接着就有七八个人跟着她跳入海中,其中包括她的两位同学。
   在校时,罗莎琳就是一位出色的游泳能手,但海中的浪头实在太大了,她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只好让水流带着她往前漂。忽然一个又大又重的东西撞了她一下,她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块大约有三米长的厚木块,罗莎琳就紧紧抓住它,在海中随波逐流。
   这样漂泊了好几个小时,其间罗莎琳还看到了大海上夕阳西沉的壮观景象。但当时她已无心欣赏景色,她唯一想的是求生。很快,她看到远处又有一根黑色的木头迅速地向她漂过来,等那木头漂到离她五六米时,她才看清楚原来是一条大约三米长的鲨鱼,黑色的背,银灰色的肚皮,牙齿在月光下闪着吓人的光,罗莎琳惊恐万分,她感到自己已死到临头了。这场愉快的旅游竟会有这样悲惨的结局,她不由伤心地落下了眼泪。
   鲨鱼狠狠地撞了她一下,然后就张开大口向她咬过来。但奇怪的是它没有咬罗莎琳的身体,而是咬住了她的救生衣,用它那尖刀般的牙齿把她的救生衣扯得稀烂。然后就围着罗莎琳团团转,还不时用尾巴梢去扫她的背。突然又有一条鲨鱼从她的身子底下钻了出来,这条鲨鱼在她的周围上蹿下跳。然后这两条鲨鱼一边一个地把她夹在中间,并用头推着她前进。
   到天亮的时候,罗莎琳发现在这两条鲨鱼的外围还有四五条张着血盆大口的鲨鱼正围着她团团转,它们充满杀气的小眼睛死死地盯着她。每当这几条鲨鱼冲过来要吃她时,这两条鲨鱼就冲出去抵御它们,并把它们赶得老远。要不是这两位“保镖”奋不顾身地保驾,罗莎琳早已被撕吃了。
   大约到了第二天中午时分,保护着罗莎琳的两条鲨鱼中的一条突然潜入海中,过了一会儿又浮上来。罗莎琳发现在她面前漂着一条小鱼,它的尾巴已经被咬掉,琢磨了片刻,她恍然大悟,原来这是鲨鱼为她准备的午餐。在海上漂流了二十多个小时,罗莎琳早已饥肠辘辘,她顾不得生熟,拿起小鱼就放到口中大嚼起来。
   当暮色再一次笼罩海面时,这两条鲨鱼还一直陪伴着她。突然,她听到了头上方的嗡嗡声,抬头一看,原来是一架救援的直升飞机。直升飞机上放下了一个救援绳梯,她用尽全身之力攀住绳梯,爬了上去……罗莎琳得救了,她在半空中往下看,那两条救命的鲨鱼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罗莎琳被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她向大家诉说了她的奇遇。同时她也得知,这片水域是鲨鱼经常出没的地区,其他跳入海中的人都已葬身鱼腹了。
   罗莎琳的遭遇轰动了整个生物学界。鲨鱼这种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人类在水中的最凶恶的敌人,竟会拯救一位落水的姑娘,并保护着她免受同类的攻击,这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难道水中“恶魔”中也有“怀着菩萨心肠”的“善类”吗?这个问题给生物学界留下了一个谜。
  
   2、佛家故事七则
   ●佛门清苦
   一个男人决定削发为僧,便进了一座寺庙。在那里,保持沉默是最基本的戒条,每10年他只能说两个字。
   10年后,寺庙住持将他叫去,说:“好,现在你可以说那两个字了。”这位男士说了“饭冷”两个字后便离开了。又一个10年过去了,这一次这位男士说的是“床硬”。到了第三个10年过去后,这位男士又被叫到住持那里去。“我走。”他说。住持回答说:“我不感到惊奇,自打你来到这里,你便一直抱怨个没完没了。”
   ●要写大家写
   新界一座寺院的墙壁上被游人写满了字,和尚见了,觉得很不雅观,于是就趁着空闲将墙壁粉刷了一遍。
   为了避免再有人在墙上乱写,和尚在墙上写上了五个字———“此处不许写”。一个俏皮的游客看见了之后,便加了一句:“为何你先写?”另一个游客很不服气,又添上:“他写你莫写。”最后,有一个人凑趣地写道:“要写大家写。”
   ●我就没说话
   一座古庙住着三个和尚,一老两小。
   一天,三个和尚坐着念经。按佛门规定:念经要闭目,只许默诵经文,不许说话,以示虔诚。有个和尚实在闷得不行了,便偷偷睁开眼。突然看见天阴了,不由自主地说:“哦,要下雨了!”另一个和尚推他一把:“不许说话。”这时,老和尚哈哈大笑,得意地说:“还是你们俩的道行浅呀!看,我就没说话。”
   ●请不起的大客
   某人要学佛法,夏夜时分赤身在山边静坐,祷告愿意“舍身喂蚊子”。观音菩萨要考一考他是否诚心,便化成一只大老虎向他扑去。这个人大惊失色,拔腿狂奔,说:“我请不起这样的大客人!”
   ●半日闲
   有个大官去游寺庙。喝酒喝得兴起,吟起唐人诗句:“又得浮生半日闲。”一老僧在旁,边听边笑。大官问他为什么笑,他说:“您得半日闲,老僧却为此预备了整整三个月。”
   ●废话
   某寺的大门口贴着一张告示。过路的人以为寺里出了什么事,都拥到门前观看。只见告示的头一句写道:“此是庙宇。”
   过路人一看,才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但第二句却这样写:“不许游览。”过路人深感纳闷儿,寺院为什么不准人游览呢?大概是有什么特别缘故吧,于是都往下看?押“若要游览”?熏看到这里,过路人暗暗吃惊!“若要游览”会怎么样?难道要……往下一看,原来是:“别处游览!”
   ●还俗和尚
   一个和尚因为耐不得佛家的寂寞就下山还俗去了。
   不到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了。
   不到一个月,又因不耐寂寞还是还俗了。
   如此三番,老僧就对他说,你干脆也不必信佛,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芽
   这个还俗的人就讨了个媳妇,支起一爿茶店。
   老僧的指引很对,半路子的人只能做半路子的事。
  
   3、一个人都没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官布莱德雷有次奉命执行一个危险而紧急的任务。于是他立刻召集了手下将士,排成一个长列。
   “这次我们的任务既艰巨又危险!”布莱德雷眼光瞟了大家一眼,“哪位愿意冒险担任这项任务的,请向前走两步……”
   此时适逢一位参谋递给他一项最新的战报,于是布莱德雷和对方交头接耳了片刻,等到他处理完战报,再面对行列中的众将士时,发现长长的队伍仍是条直线,没有一个人比旁边的人多向前两步。 他这时再也按捺不住了:“养兵千日,现在情况紧急,竟然一个人都没有……”
   “报告司令!”只见站在最前排的人满脸委屈地说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向前跨了两步的。”
  
   4、你是爬不出去的
   英国牧师雪梨·史密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苏格兰地区有很多古堡与古迹,因此闹鬼的传闻也颇多。
   有一天,一位小学老师因为公务繁忙,所以回家已是午夜时分。在他回家的路上,需经过一个坟场,而那天刚好有人新挖了一个墓,他经过时一个不小心,便摔到了那个大坑里,可是那个大坑又大又深,使得长得高头大马的老师,怎么爬都爬不出去。后来,他索性坐在坑内,等天亮了以后再说。 没想到不久后又有一个人途经此路,也是不小心而摔在坑内,只见他拼命地往上爬,当然是使出吃奶的力量也毫无办法。
   “不用爬了。”那个小学老师说道,“你是爬不出去的。”
   后来掉下去的人,大概以为是见到了鬼,吓得魂不附体,立刻手脚并用地往上爬,没想到三两下居然让他给爬了出来。
  
   5、一样是旅客
   有“紧张大师”之称的名导演希区柯克,有次在苏格兰山区迷了路,不知走了多久,才在漆黑的夜空见到一盏灯火。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户人家,立刻兴奋地奔上前去。
   “我家又不是旅店!”屋主听到他提出借宿一晚的要求后,立刻板着脸拒绝。
   “我只要问你3个问题,就可以证明这屋子就是旅店!”他笑着说道。
   “我不信,倘若你能说服我,我就让你进门。”屋主也爽快地回答。
   “在你以前谁住在此处?”
   “家父!”
   “在令尊之前,又是谁当主人?”
   “我祖父!”
   “如果阁下过世,它又是谁的呀?”
   “我儿子!”
   “这不就结了!”希区柯克笑道,“你不过是暂时居住在这儿,也像我一样是旅客。”
   当晚他就在屋里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
  
   6、知人不易
   有一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有7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来一些米。饭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故意装作没看到,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梦见先哲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芽”
   颜回一听忙解释道:“先生误会了。刚才我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比眼睛更可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依靠的时候。弟子们要记住,知人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
  
   7、鲨鱼的弱点
   鲨鱼的攻击性极强,它以捕杀猎物快捷凶悍而成为水中之王。
   鲨鱼的牙齿非常锋利,它带着锯齿的牙齿能切开两厘米厚的钢板,并且,只要一颗牙齿脱落,马上又会长一颗,新生的牙齿比失去的牙齿更锋利。鲨鱼一生中要新生大约3万颗牙齿。
   在水中,鲨鱼不管对方多么强大,也毫不怯懦,就连鲸这样的庞然大物也常常遭到鲨鱼的侵袭。在海边游泳时,很多人一不小心就遭遇了鲨鱼,它的行动悄无声息。只要被鲨鱼发现,很少有人能够逃生。
   不过,奇怪的是,海洋生物学家罗福特对鲨鱼研究了多年,经常穿着潜水衣游到鲨鱼的身边,与鲨鱼近距离接触,可鲨鱼好像并不介意他的存在。罗福特介绍说:“鲨鱼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见到鲨鱼,自己就先害怕了。”
   是的,的确如此。只要你见到鲨鱼时,心里不害怕,那么你就很安全。人在遇到鲨鱼时,心跳就会加速,正是那快速跳动的心脏引起了鲨鱼的注意。鲨鱼就是从那快速跳动的心脏在水中的感应波发现猎物的。如果在鲨鱼面前,你能够心情坦然,毫不惊慌,那么鲨鱼对你就不构成任何威胁。哪怕它不小心触到了你的身体,也不会实施任何侵犯,马上又从你的身边游走去寻找它的猎物去了。反之,如果你一见到鲨鱼就吓得浑身发抖,尖声惊叫,心跳加速,然后只想快点逃命,那么你注定会成为鲨鱼的一顿美餐。
   再强大凶猛的动物也有它的弱点,再大的困难也有解决的办法。仔细想想,人生中,像鲨鱼这样的困难与危险确实很多。但是,看似凶险的东西,只要心情坦然地面对,毫不惊慌、有条有理地处理,其实最终都可以解决。有时,困住我们的只是我们自己。
  
   8、中国式英语
   我的同学学英语,经常搞出些中式英语来,令人捧腹。比如: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I will show you colour!(我要给你点颜色看看!)
   who pa who!hen hen(谁怕谁?哼哼)
   Horse Horse Tiger Tiger(马马虎虎)
   We brother tow,Who and who.(咱哥俩,谁跟谁?)
  
   9、你必须为自己埋单
   造就了大批优秀军事人才,也培养出无数商界精英的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历久不变的传统”———新生入学后,如果遇到学长或军官问话,只能选择以下4个“标准答案”:A、报告长官,是;B、报告长官,不是;C、报告长官,不知道;D、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这4个答案是学校专门替他们准备的,他们有权选择其中任何一个,但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这也就意味着,无论面对任何情况与做任何事情,无论最后的结果怎样,他们都没有任何机会去为自己辩解或寻找借口,且必须独自为“最后的结果”承担全部责任。
   西点军校这一传统似乎过于严厉和缺少“人情味”,但其适用范围其实很广,譬如商界,譬如现实生活或者人生。不妨来看一则与“做买卖”有关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德三国各自垄断了制造光学玻璃的技术,而这光学玻璃是国防工业上的重要材料,缺了它,潜水艇、飞机等就都成了瞎子。1916年春,俄罗斯一只小船悄悄地驶进了英国港口。几个俄国科学家下船后拜访了英国负责军火生产的大臣,要求对方传授光学玻璃制造技术。英国大臣没答应,让他们去法国学习。俄国科学家只得匆匆赶去法国并拜访了法国总统,总统陪他们去会见光学玻璃制造商曼杜阿,可曼杜阿说什么也不肯传授此项技术,即使俄方出价100万法郎。俄国科学家不得不重返英国,好说歹说,一直到他们答应给予英国光学玻璃制造商谦斯25年特权,才终于得到了制造光学玻璃的技术:熬熔玻璃时须不停地搅拌。
   没想到用25年特权换来的“尖端技术”竟然如此简单!几位科学家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这样的交换条件对几个俄国科学家当然很不公平。但是,从乘船赴英国寻求他们眼中的尖端技术那一刻起,他们就不是科学家,是俄国商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拍板成交,做成了一桩亏本的买卖。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人逼迫他们,他们无权指责对方,也无权辩解和寻找借口,他们必须为此埋单。
   比尔·盖茨曾经寄语即将走出学校、踏入社会的青年一代:“你所在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并不如此。在某些学校已经没有了‘不及格’的概念,学校会不断地给你机会让你进步,然而现实生活完全不是这样。”现实中,你必须为自己的任何“不及格”埋单。
  
   10、先救谁
   问:当你老婆和你妈妈同时掉进河里,你先救谁?
   烦躁,又出这老掉牙的题目。这不刁难人嘛,又没有标准答案。就答先救老妈吧,老师可能会认为我孝顺说不定给高分呢。——这是一个学子的想法。
   当然先救老婆。她身上有价值几万元的钻戒、蓝宝石和我的金卡,我的财产有一半在她身上呢。不救她,岂不是折了夫人又损金?——口气作派像商人的人。
   这个问题嘛,牵涉到很复杂的家庭关系,弄不好就破坏了家庭稳定,不能草率作出决定,拟研究研究再说。——习惯研究的官员口吻。
   这个问题好办,抓阄!抓到谁就救谁,听天由命,谁也不怨谁。——这是个赌棍。
   别难为夫君了,让他先救母亲吧。媳妇我会点狗爬式,还能坚持一阵。否则,夫君要背上“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恶名了。——这是一个学过三从四德的妻子。
   什么,考虑考虑?好啊,真面目终于暴露了!敢说不先救我?哼!看你敢上我的床,不一脚把你踹下去!——这是一个快要发飙的老婆。
   先说救母亲吧,娇妻会伤心;先说救娇妻吧,媒体又会借机发难,形象又会受损。唉,两难!——常在电视上露脸的明星说法。
   如果是老婆当面逼问,我只好回答先救她,不然她会发浪。现在我是小李飞刀我怕谁?!我就说先救我妈,你能把我怎么样?哼!——网络好汉一个。
   拜托,问这样让人两难的问题,不就是强迫人说假话呗。世上的人多说假话,看来都是让现实环境逼出来的。依我说么,自己先逃命要紧!——新新人类的口吻。
   当然是先救儿子的妈了!
   婆媳都很满意。婆婆想:我是儿子的妈,当然先救我了,我没白养他!媳妇也粲然一笑,我怀了他的孩子,是他儿子的妈妈,先救的当然是我,不好明说罢了。———这是一个聪明的男人,谁也不得罪。他的回答可作标准答案,让大众参考。

四 : 写作素材专辑(322)


   1、成功就是战胜自己
   波恩和嘉琳是对孪生兄弟。在一次火灾事故中,消防员从废墟里找出了兄弟俩,他们是火灾中仅生存下来的两个人。
   兄弟俩被送往当地的一家医院,虽然两人死里逃生,但大火已把他俩烧得面目全非。“多么帅的两个小伙子?选”医生为兄弟俩惋惜。波恩整天对着医生唉声叹气:自己成了这个样子以后还怎么出去见人,还怎么养活自己?芽波恩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再也没有了活下去的念头,总是自暴自弃地说:“与其赖活还不如死了算了。”嘉琳努力地劝波恩:“这次大火只有我们得救了,我们的生命显得尤为珍贵,我们的生活最有意义。”
   兄弟俩出院后,波恩还是忍受不住别人的讥讽偷偷地服了50片安眠药离开了人世。嘉琳却艰难地生存了下来,无论遇到多大的冷嘲热讽,他都咬紧牙关挺了过来,嘉琳一次次地暗自提醒自己:“我生命的价值比谁都高贵。”
   一天,嘉琳还是像往常一样送一车棉絮去加州。天空下着雨,路很滑,嘉琳开车开得很慢。此时,嘉琳发现不远处的一座桥上站着一个人。嘉琳紧急刹车,车滑进了路边的一条小沟。嘉琳还没有靠近年轻人的时候,年轻人已经跳下了河。年轻人被他救起后还连续跳了3次,直到嘉琳自己差点被大水吞没。
   后来嘉琳发现自己救的竟是位亿万富翁,亿万富翁感激嘉琳,和嘉琳一起干起了事业。嘉琳从一个积蓄不足10万元的司机,凭着自己的诚心经营发展成了一个3.2亿元资产的运输公司。几年后医术发达了,嘉琳用挣来的钱修整好了自己的面容。
   我们常说人在逆境中首先要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战胜了自己也就战胜了别人。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战胜了自己,就能顶住外来的压力,成就自己。
  
   2、丈量幻想
   一个美国小伙子中学毕业之后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商人。后来他考入麻省理工学院,但没有直接去读贸易专业,而是选择了工科中最普通最基础的专业———机械。这着棋很妙,做商贸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大学毕业后,这位小伙子没有马上投入商海,他考入芝加哥大学,开始攻读为期三年的经济学硕士学位。几年下来,他在知识上已完全具备了商人的素质。出人意料的是,获得硕士学位后,他还是没有从事商业活动,而是考了公务员,去政府部门工作。他深知,经商必须具有很强的交往能力,何况官场险恶、仕途多变也容易培养自己机敏、老练和临危不惧的品格。
   在政府部门工作了5年后,他辞职下海经商,业绩斐然。又过了两年,他开办了拉福商贸公司。20年后,拉福公司的资产从最初的20万美元发展到2亿美元。这位小伙子就是美国知名企业家比尔·拉福。
   对待成功,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做法。一种人是永远活在梦幻里,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缺乏了解,事先也没有周密细致的准备,而是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运气”中,东方不亮就转向西方,结果,费力费神却一事无成;另一种人像比尔·拉福一样对自己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一步一个脚印为自己的成功砍着荆棘、劈着顽石、架着桥梁、修着道路。他们自然也有幻想,但这幻想却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丈量过,用经验和冷静分析浸泡过,完全可能实现。
  
   3、贫瘠上长出的财富
   有个穷农夫手里只有很少的钱,只够买下一块谁也不想要的地。这块地非常贫瘠,既不能种粮食、水果,也不能养猪圈牛,能生长的只有白杨树及响尾蛇。农夫的妻子骂他愚蠢,周围的人则抱着无可奈何的同情。
   可农夫觉得土地虽贫瘠,却是自己的希望所在。他开始养殖大量的响尾蛇,然后取出蛇毒卖给各大药厂,而蛇皮高价卖给工厂做皮包,蛇肉则制成美味可口的罐头卖到了世界各地。随着他养蛇业的壮大,许多人慕名前来参观,一年的游客居然达到数万,这又是一笔丰厚的收入。他的这块昔日谁都不要的荒地成了他的聚宝盆,这个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响尾蛇村现在可谓名气冲天。
   我想许多人未必羡慕这个农夫的财富,但一定赞赏他的聪明。
   的确,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运气并不会太好,甚至会很糟糕,譬如拥有才华却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壮志满怀却只能面对一份再平淡不过的职业,想有所成就却被埋没在社会的底层,就像那农夫一开始拥有的只是一块再贫瘠不过的土地。但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就能扭转自己的人生劣势,出奇制胜。
   当我们不得不面对一块贫瘠的人生土地时,明白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4、机会在自己手里
   大学毕业后,她进了一家银行,按惯例,都要先到基层网点锻炼。
   一天,一个中年男子来取一笔大额存款。她知道那张定期存单没多久就要到期,提前支取将损失一大笔利息收入,于是就提醒了这位储户,但这位储户说自己实在没办法,因为他预订的住房已到了交款的限期。她问清了他订房的楼盘,按照这个楼盘开发商的付款方式,以及相关的政策,为他设计了一套更合理的交款办法,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他惊异于她如此年轻,却有这么精到的理财头脑,而同时,她的态度乃至气质、风度,在他看来都近乎完美。后来,一家报社的记者采写的一篇关于她的报道上了报纸头条,原来,他是那家报社的主编。银行领导趁势而为,利用她的知名度,组建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理财工作室,由于顺应了社会上开始出现的投资理财的需求,加上她的名字所产生的品牌效应,使这家理财工作室在全市储户中享有广泛的影响。
   其实接待那位报社主编时,她并没有把他当做特殊的客户,更没有想到这是一个机会,然而这却成为她事业的转折点。这让她觉得,创造机会其实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只要善待工作,机会其实无处不在。
  
   5、饭后钟的故事
   小时听长辈讲过饭后钟的故事,那主角是吕蒙正。因为揭不开锅,他不时去和尚庙里蹭饭。蹭得多,和尚终于烦他了,于是故意改变制度,吃完饭后才打钟(打钟原是开饭的信号),搞得他急忙忙赶到庙里时,面对的却是空饭箩。懊丧之余,他更加发愤图强,终于通过科举考试当了大官,出了一口鸟气。
   《国史旧闻》有《饭后钟》条,主人公却不是宋朝的吕蒙正而是唐朝的王播和段文昌。看来,饭后钟一类故事曾经不止一次一处发生过。
   同实行封建世袭、血统高贵的人才能当官的制度对比,通过考试,让贫寒人家的子弟如王播、段文昌、吕蒙正、范仲淹等人都有机会当官而且当大官,虽然仍有很多局限,毕竟是一种进步。
   尽管有势利眼的和尚从中捣乱,贫穷人家的孩子却可以到庙里蹭饭,这种不成文的风俗的好处十分明显。刚解放的时候我在新会、鹤山,那里的小学经费相当充足,学生不必缴学费,只需报名并备有课本即可入学。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只要努力,终会学有所成。对于升上中学、大学的,还有一定的奖励。那经费,多半来自祖宗留下的祖尝田(也有华侨捐助的)。这样一来,“饭后钟”的故事不会再有了。但是,在祖尝田被取消了以后,学校的经费来源也因此断绝了。有的地方政府的措施跟不上,那结果当然会影响到学校和其它文化事业。
   一天我同一位研究农村问题的友人谈到我这番感想。他同意我的看法,并补充说,中国农村长期以来在改变着自身社会结构的同时,也使一些社会职能处于无人照管的境地。于是,只好增加机构,增加干部编制,农民的负担也因此重了起来,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从饭后钟到祖尝田,社会确实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
  
   6、喜鹊做窝的启示
   楼前的参天杨上住着两窝喜鹊。一天,我习惯性地望着窗外,春天的树枝刚刚吐绿,喜鹊不停地在枝头穿梭跳跃、东张西望,寻找着搭窝的“建筑材料”,而枯枝是它们唯一的目标。为了不损害那些有生命的树枝,它们甚至舍近求远,从很远的地方衔来枯枝飞飞停停地回到自己家中。
   前不久,电视台播出一则消息,说某地一棵大树上的几个喜鹊窝被人捅了下来,只因喜鹊窝里有铁丝,捅窝的人要卖铁换钱。当时这则电视新闻只是谴责那些人的行为,还弄不清喜鹊为什么要用铁丝搭窝。现在面对眼前的一幕,我似乎明白了,莫不是在冬天,当喜鹊无法辨认枝条生与枯的时候,它们不忍心折断树枝,而选择又冷又硬的铁丝来搭窝?这一刻,我为人类感到惭愧。
   喜鹊与人类一样,它们关爱自己的家,然而它们都知道先有“大家”才有“小家”,而人类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惜砍伐森林,污染河流,屠杀野生动物,只要有利可图无所不为——殊不知,你在肆无忌惮毁坏自然这个大家之后,你的小家又依何生存?在生物精灵面前,人类应该无地自容。
  
   7、银货两讫
   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50两黄金,送到寺院给诚拙禅师,说明是要捐助盖讲堂用的。禅师收下后,就忙着做别的事了。信徒对他的这种态度非常不满,因为50两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可以让平常人过好几年生活,而禅师拿到这笔巨款,竟连一个“谢”字都没有。于是就紧跟在诚拙的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是50两黄金。”诚拙禅师漫不经心地应道:“你已经说过,我也知道了。”禅师并没有停下脚步。信徒提高嗓门道:“喂!师父!我今天捐的50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呀!难道你连一个‘谢’字都不肯讲吗?”
   禅师刚好走到大雄宝殿佛像前停下:“你怎么这样唠叨呢?你捐钱给佛祖,为什么要我向你道谢?你布施是在做你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要将功德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请你把‘谢’拿回去,从此你与佛祖‘银货两讫’了!”
  
   8、富人家的马和穷人家的马
   富人家的马和穷人家的马要比赛跑步。
   富人家的马打扮得花枝招展,周身披红挂紫,颈上铜铃丁当。穷人家的马却连一件饰物都没有。
   “呸!穷骨头,寒酸相,也配跟我赛跑?”富人家的马不住声地嘟囔。
   随着一声枪响,赛场上传过来阵阵喝彩声,穷人家的马很快把富人家的马甩出去好几丈。
   “等等我,伙计!”富人家的马讨好地叫。
   “瞧见了吧,”穷人家的马大声地说,“我们要比的是脚力,而不是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9、“钓鱼”游戏
   所谓“钓鱼”是市中心一项新的游戏项目,每个鱼竿5元钱,不限时间,只要把池子里的鱼用空钩钓出,这条鱼就免费赠送。池子里的鱼很多,也很大,每条都有两三斤重。再看那鱼竿,只是一根细细的竹子,哪能承受鱼的挣扎?许多人都只是围着池边看,说着“这条鱼好大”之类的话。同行的小刘却跃跃欲试,上前租了个钓竿。
   只见他把空钩往水岸一放,摆出一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阵势。可是,过了许久,没有鱼愿买他的帐,众人直摆头,议论纷纷。小刘见状,提起鱼竿往鱼群密集处下钩,鱼儿在水中悠闲地游来游去,轻轻地碰着钩子。小刘恍然大悟,用手牵着鱼线,专往鱼嘴里送。鱼嘴在一张一合中,就把钩子吞到嘴里。小刘就势一提,钩子就挂在鱼嘴上了。
   小刘却不慌不忙,提着鱼竿和鱼玩起了游戏。鱼要东游,他就牵竿向东跑;鱼要西行,他也顺着鱼的意思,不过,鱼一旦停下,小刘就提提鱼线,鱼受了惊吓,又开始游动了。这场“拉锯战”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终于,鱼累得游不动了。自然连挣扎的力气都没了,小刘这才轻轻地把鱼提出水面。
  
   10、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一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自然就学到了从商的技能。
   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能衣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在这期间,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
   有一天,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永远铭记在心。那是在圣诞节前。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这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商店。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人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地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爸爸下了楼,走到男孩身边,望着男孩子那微笑着的眼睛及脸颊上深陷出的两个漂亮酒窝。爸爸和蔼地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节礼物。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随便看、尽管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
   “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和两便士,折合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的耳畔回响。在我为小男孩包裹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要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的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只断了的鞋带。我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五 : 写作素材专辑(321)


   1、鲨鱼救人
   1985年圣诞节,学校有三个星期假期,罗莎琳邀另外两位同学做了一次长途旅游,目的地是南太平洋的斐济州岛。
   在斐济,罗莎琳听说西面不远的马勒库拉岛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个尚未被世人熟知的旅游胜地,于是她和两位同学兴致勃勃地乘渡轮来到该岛。
   在马勒库拉岛逗留了两天以后,她和两位同学返回斐济。渡轮行驶了半个小时,罗莎琳忽然听到船的底舱有人高声喊叫“船漏水了”。顿时船上乱成一团。她急忙穿上救生衣,和两位同学挣扎着爬上一条救生艇。这时候救生艇上已经有18位乘客了,由于乘客们的动作不协调,小艇在海面上摇晃得很厉害,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小艇在浪涛中颠簸了两三个小时以后,远处出现了陆地。心粗胆大的罗莎琳率先跳入海中,她回头高声喊道:“胆大的跟我游过去,陆地不远了!”接着就有七八个人跟着她跳入海中,其中包括她的两位同学。
   在校时,罗莎琳就是一位出色的游泳能手,但海中的浪头实在太大了,她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只好让水流带着她往前漂。忽然一个又大又重的东西撞了她一下,她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块大约有三米长的厚木块,罗莎琳就紧紧抓住它,在海中随波逐流。
   这样漂泊了好几个小时,其间罗莎琳还看到了大海上夕阳西沉的壮观景象。但当时她已无心欣赏景色,她唯一想的是求生。很快,她看到远处又有一根黑色的木头迅速地向她漂过来,等那木头漂到离她五六米时,她才看清楚原来是一条大约三米长的鲨鱼,黑色的背,银灰色的肚皮,牙齿在月光下闪着吓人的光,罗莎琳惊恐万分,她感到自己已死到临头了。这场愉快的旅游竟会有这样悲惨的结局,她不由伤心地落下了眼泪。
   鲨鱼狠狠地撞了她一下,然后就张开大口向她咬过来。但奇怪的是它没有咬罗莎琳的身体,而是咬住了她的救生衣,用它那尖刀般的牙齿把她的救生衣扯得稀烂。然后就围着罗莎琳团团转,还不时用尾巴梢去扫她的背。突然又有一条鲨鱼从她的身子底下钻了出来,这条鲨鱼在她的周围上蹿下跳。然后这两条鲨鱼一边一个地把她夹在中间,并用头推着她前进。
   到天亮的时候,罗莎琳发现在这两条鲨鱼的外围还有四五条张着血盆大口的鲨鱼正围着她团团转,它们充满杀气的小眼睛死死地盯着她。每当这几条鲨鱼冲过来要吃她时,这两条鲨鱼就冲出去抵御它们,并把它们赶得老远。要不是这两位“保镖”奋不顾身地保驾,罗莎琳早已被撕吃了。
   大约到了第二天中午时分,保护着罗莎琳的两条鲨鱼中的一条突然潜入海中,过了一会儿又浮上来。罗莎琳发现在她面前漂着一条小鱼,它的尾巴已经被咬掉,琢磨了片刻,她恍然大悟,原来这是鲨鱼为她准备的午餐。在海上漂流了二十多个小时,罗莎琳早已饥肠辘辘,她顾不得生熟,拿起小鱼就放到口中大嚼起来。
   当暮色再一次笼罩海面时,这两条鲨鱼还一直陪伴着她。突然,她听到了头上方的嗡嗡声,抬头一看,原来是一架救援的直升飞机。直升飞机上放下了一个救援绳梯,她用尽全身之力攀住绳梯,爬了上去……罗莎琳得救了,她在半空中往下看,那两条救命的鲨鱼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罗莎琳被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她向大家诉说了她的奇遇。同时她也得知,这片水域是鲨鱼经常出没的地区,其他跳入海中的人都已葬身鱼腹了。
   罗莎琳的遭遇轰动了整个生物学界。鲨鱼这种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人类在水中的最凶恶的敌人,竟会拯救一位落水的姑娘,并保护着她免受同类的攻击,这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难道水中“恶魔”中也有“怀着菩萨心肠”的“善类”吗?这个问题给生物学界留下了一个谜。
  
   2、佛家故事七则
   ●佛门清苦
   一个男人决定削发为僧,便进了一座寺庙。在那里,保持沉默是最基本的戒条,每10年他只能说两个字。
   10年后,寺庙住持将他叫去,说:“好,现在你可以说那两个字了。”这位男士说了“饭冷”两个字后便离开了。又一个10年过去了,这一次这位男士说的是“床硬”。到了第三个10年过去后,这位男士又被叫到住持那里去。“我走。”他说。住持回答说:“我不感到惊奇,自打你来到这里,你便一直抱怨个没完没了。”
   ●要写大家写
   新界一座寺院的墙壁上被游人写满了字,和尚见了,觉得很不雅观,于是就趁着空闲将墙壁粉刷了一遍。
   为了避免再有人在墙上乱写,和尚在墙上写上了五个字———“此处不许写”。一个俏皮的游客看见了之后,便加了一句:“为何你先写?”另一个游客很不服气,又添上:“他写你莫写。”最后,有一个人凑趣地写道:“要写大家写。”
   ●我就没说话
   一座古庙住着三个和尚,一老两小。
   一天,三个和尚坐着念经。按佛门规定:念经要闭目,只许默诵经文,不许说话,以示虔诚。有个和尚实在闷得不行了,便偷偷睁开眼。突然看见天阴了,不由自主地说:“哦,要下雨了!”另一个和尚推他一把:“不许说话。”这时,老和尚哈哈大笑,得意地说:“还是你们俩的道行浅呀!看,我就没说话。”
   ●请不起的大客
   某人要学佛法,夏夜时分赤身在山边静坐,祷告愿意“舍身喂蚊子”。观音菩萨要考一考他是否诚心,便化成一只大老虎向他扑去。这个人大惊失色,拔腿狂奔,说:“我请不起这样的大客人!”
   ●半日闲
   有个大官去游寺庙。喝酒喝得兴起,吟起唐人诗句:“又得浮生半日闲。”一老僧在旁,边听边笑。大官问他为什么笑,他说:“您得半日闲,老僧却为此预备了整整三个月。”
   ●废话
   某寺的大门口贴着一张告示。过路的人以为寺里出了什么事,都拥到门前观看。只见告示的头一句写道:“此是庙宇。”
   过路人一看,才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但第二句却这样写:“不许游览。”过路人深感纳闷儿,寺院为什么不准人游览呢?大概是有什么特别缘故吧,于是都往下看?押“若要游览”?熏看到这里,过路人暗暗吃惊!“若要游览”会怎么样?难道要……往下一看,原来是:“别处游览!”
   ●还俗和尚
   一个和尚因为耐不得佛家的寂寞就下山还俗去了。
   不到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了。
   不到一个月,又因不耐寂寞还是还俗了。
   如此三番,老僧就对他说,你干脆也不必信佛,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芽
   这个还俗的人就讨了个媳妇,支起一爿茶店。
   老僧的指引很对,半路子的人只能做半路子的事。
  
   3、一个人都没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官布莱德雷有次奉命执行一个危险而紧急的任务。于是他立刻召集了手下将士,排成一个长列。
   “这次我们的任务既艰巨又危险!”布莱德雷眼光瞟了大家一眼,“哪位愿意冒险担任这项任务的,请向前走两步……”
   此时适逢一位参谋递给他一项最新的战报,于是布莱德雷和对方交头接耳了片刻,等到他处理完战报,再面对行列中的众将士时,发现长长的队伍仍是条直线,没有一个人比旁边的人多向前两步。 他这时再也按捺不住了:“养兵千日,现在情况紧急,竟然一个人都没有……”
   “报告司令!”只见站在最前排的人满脸委屈地说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向前跨了两步的。”
  
   4、你是爬不出去的
   英国牧师雪梨·史密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苏格兰地区有很多古堡与古迹,因此闹鬼的传闻也颇多。
   有一天,一位小学老师因为公务繁忙,所以回家已是午夜时分。在他回家的路上,需经过一个坟场,而那天刚好有人新挖了一个墓,他经过时一个不小心,便摔到了那个大坑里,可是那个大坑又大又深,使得长得高头大马的老师,怎么爬都爬不出去。后来,他索性坐在坑内,等天亮了以后再说。 没想到不久后又有一个人途经此路,也是不小心而摔在坑内,只见他拼命地往上爬,当然是使出吃奶的力量也毫无办法。
   “不用爬了。”那个小学老师说道,“你是爬不出去的。”
   后来掉下去的人,大概以为是见到了鬼,吓得魂不附体,立刻手脚并用地往上爬,没想到三两下居然让他给爬了出来。
  
   5、一样是旅客
   有“紧张大师”之称的名导演希区柯克,有次在苏格兰山区迷了路,不知走了多久,才在漆黑的夜空见到一盏灯火。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户人家,立刻兴奋地奔上前去。
   “我家又不是旅店!”屋主听到他提出借宿一晚的要求后,立刻板着脸拒绝。
   “我只要问你3个问题,就可以证明这屋子就是旅店!”他笑着说道。
   “我不信,倘若你能说服我,我就让你进门。”屋主也爽快地回答。
   “在你以前谁住在此处?”
   “家父!”
   “在令尊之前,又是谁当主人?”
   “我祖父!”
   “如果阁下过世,它又是谁的呀?”
   “我儿子!”
   “这不就结了!”希区柯克笑道,“你不过是暂时居住在这儿,也像我一样是旅客。”
   当晚他就在屋里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
  
   6、知人不易
   有一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有7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来一些米。饭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故意装作没看到,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梦见先哲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芽”
   颜回一听忙解释道:“先生误会了。刚才我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比眼睛更可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依靠的时候。弟子们要记住,知人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
  
   7、鲨鱼的弱点
   鲨鱼的攻击性极强,它以捕杀猎物快捷凶悍而成为水中之王。
   鲨鱼的牙齿非常锋利,它带着锯齿的牙齿能切开两厘米厚的钢板,并且,只要一颗牙齿脱落,马上又会长一颗,新生的牙齿比失去的牙齿更锋利。鲨鱼一生中要新生大约3万颗牙齿。
   在水中,鲨鱼不管对方多么强大,也毫不怯懦,就连鲸这样的庞然大物也常常遭到鲨鱼的侵袭。在海边游泳时,很多人一不小心就遭遇了鲨鱼,它的行动悄无声息。只要被鲨鱼发现,很少有人能够逃生。
   不过,奇怪的是,海洋生物学家罗福特对鲨鱼研究了多年,经常穿着潜水衣游到鲨鱼的身边,与鲨鱼近距离接触,可鲨鱼好像并不介意他的存在。罗福特介绍说:“鲨鱼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见到鲨鱼,自己就先害怕了。”
   是的,的确如此。只要你见到鲨鱼时,心里不害怕,那么你就很安全。人在遇到鲨鱼时,心跳就会加速,正是那快速跳动的心脏引起了鲨鱼的注意。鲨鱼就是从那快速跳动的心脏在水中的感应波发现猎物的。如果在鲨鱼面前,你能够心情坦然,毫不惊慌,那么鲨鱼对你就不构成任何威胁。哪怕它不小心触到了你的身体,也不会实施任何侵犯,马上又从你的身边游走去寻找它的猎物去了。反之,如果你一见到鲨鱼就吓得浑身发抖,尖声惊叫,心跳加速,然后只想快点逃命,那么你注定会成为鲨鱼的一顿美餐。
   再强大凶猛的动物也有它的弱点,再大的困难也有解决的办法。仔细想想,人生中,像鲨鱼这样的困难与危险确实很多。但是,看似凶险的东西,只要心情坦然地面对,毫不惊慌、有条有理地处理,其实最终都可以解决。有时,困住我们的只是我们自己。
  
   8、中国式英语
   我的同学学英语,经常搞出些中式英语来,令人捧腹。比如: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I will show you colour!(我要给你点颜色看看!)
   who pa who!hen hen(谁怕谁?哼哼)
   Horse Horse Tiger Tiger(马马虎虎)
   We brother tow,Who and who.(咱哥俩,谁跟谁?)
  
   9、你必须为自己埋单
   造就了大批优秀军事人才,也培养出无数商界精英的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历久不变的传统”———新生入学后,如果遇到学长或军官问话,只能选择以下4个“标准答案”:A、报告长官,是;B、报告长官,不是;C、报告长官,不知道;D、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这4个答案是学校专门替他们准备的,他们有权选择其中任何一个,但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这也就意味着,无论面对任何情况与做任何事情,无论最后的结果怎样,他们都没有任何机会去为自己辩解或寻找借口,且必须独自为“最后的结果”承担全部责任。
   西点军校这一传统似乎过于严厉和缺少“人情味”,但其适用范围其实很广,譬如商界,譬如现实生活或者人生。不妨来看一则与“做买卖”有关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德三国各自垄断了制造光学玻璃的技术,而这光学玻璃是国防工业上的重要材料,缺了它,潜水艇、飞机等就都成了瞎子。1916年春,俄罗斯一只小船悄悄地驶进了英国港口。几个俄国科学家下船后拜访了英国负责军火生产的大臣,要求对方传授光学玻璃制造技术。英国大臣没答应,让他们去法国学习。俄国科学家只得匆匆赶去法国并拜访了法国总统,总统陪他们去会见光学玻璃制造商曼杜阿,可曼杜阿说什么也不肯传授此项技术,即使俄方出价100万法郎。俄国科学家不得不重返英国,好说歹说,一直到他们答应给予英国光学玻璃制造商谦斯25年特权,才终于得到了制造光学玻璃的技术:熬熔玻璃时须不停地搅拌。
   没想到用25年特权换来的“尖端技术”竟然如此简单!几位科学家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这样的交换条件对几个俄国科学家当然很不公平。但是,从乘船赴英国寻求他们眼中的尖端技术那一刻起,他们就不是科学家,是俄国商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拍板成交,做成了一桩亏本的买卖。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人逼迫他们,他们无权指责对方,也无权辩解和寻找借口,他们必须为此埋单。
   比尔·盖茨曾经寄语即将走出学校、踏入社会的青年一代:“你所在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并不如此。在某些学校已经没有了‘不及格’的概念,学校会不断地给你机会让你进步,然而现实生活完全不是这样。”现实中,你必须为自己的任何“不及格”埋单。
  
   10、先救谁
   问:当你老婆和你妈妈同时掉进河里,你先救谁?
   烦躁,又出这老掉牙的题目。这不刁难人嘛,又没有标准答案。就答先救老妈吧,老师可能会认为我孝顺说不定给高分呢。——这是一个学子的想法。
   当然先救老婆。她身上有价值几万元的钻戒、蓝宝石和我的金卡,我的财产有一半在她身上呢。不救她,岂不是折了夫人又损金?——口气作派像商人的人。
   这个问题嘛,牵涉到很复杂的家庭关系,弄不好就破坏了家庭稳定,不能草率作出决定,拟研究研究再说。——习惯研究的官员口吻。
   这个问题好办,抓阄!抓到谁就救谁,听天由命,谁也不怨谁。——这是个赌棍。
   别难为夫君了,让他先救母亲吧。媳妇我会点狗爬式,还能坚持一阵。否则,夫君要背上“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恶名了。——这是一个学过三从四德的妻子。
   什么,考虑考虑?好啊,真面目终于暴露了!敢说不先救我?哼!看你敢上我的床,不一脚把你踹下去!——这是一个快要发飙的老婆。
   先说救母亲吧,娇妻会伤心;先说救娇妻吧,媒体又会借机发难,形象又会受损。唉,两难!——常在电视上露脸的明星说法。
   如果是老婆当面逼问,我只好回答先救她,不然她会发浪。现在我是小李飞刀我怕谁?!我就说先救我妈,你能把我怎么样?哼!——网络好汉一个。
   拜托,问这样让人两难的问题,不就是强迫人说假话呗。世上的人多说假话,看来都是让现实环境逼出来的。依我说么,自己先逃命要紧!——新新人类的口吻。
   当然是先救儿子的妈了!
   婆媳都很满意。婆婆想:我是儿子的妈,当然先救我了,我没白养他!媳妇也粲然一笑,我怀了他的孩子,是他儿子的妈妈,先救的当然是我,不好明说罢了。———这是一个聪明的男人,谁也不得罪。他的回答可作标准答案,让大众参考。
本文标题:写作素材-写作素材专辑5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522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