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左忠毅公逸事-鸿门宴、左忠毅公逸事、庖丁解牛、琵琶行(教师中心稿)

发布时间:2017-12-09 所属栏目:语文教案

一 : 鸿门宴、左忠毅公逸事、庖丁解牛、琵琶行(教师中心稿)



郭志海

人教版职业教育第二册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1
鸿门宴2
第一教时2
第二教时6
第三教时8
左忠毅公逸事12
第一课时17
第二课时19
庖 丁 解 牛23
第一课时24
琵琶行(并序)29
第一课时29
第二课时31

 鸿门宴
教学目的
一、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二、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设想
一、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二、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预习课文:
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二、导入  新课: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项羽的《垓下歌》,要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三、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关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ō)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有樊哙 目 目眦 按剑而跽
卮酒 彘肩
②试译下列语句: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③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2.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日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2.指名认读生字(见前课预习作业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从百余骑(从:使……从;骑:一人一马。)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用。)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二、读讲课文三、四两段:
第三段:
1.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记叙的事件。
提示: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殃”,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课文中插图有什么地方画得不妥?为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提示:插图中张良站着,这是不妥之处。课文中说张良是“西向侍”。“侍”,一般指站立,但也有“侍坐”之说,这里“西向侍”是坐东朝西作“陪”讲。后面又有项羽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如果樊哙坐着而张良却站立一边,岂不有点不合礼仪?
4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5.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小结:课文三、四两段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块,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唆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一组分角色表情朗读三、四两段)。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五、六两段,疏通文字。
2.文章为什么在沛公脱逃之前交代鸿门与霸上两地的距离?
3.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  新课: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可用课文中哪一个字来概括?(“忍”)
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
“不忍”,用今天的语汇表达,就是心慈手软,也可以引申为缺少决断。其实,范增内心井不仅仅认为他是“为人不忍”,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
二、读讲课文五、六两段: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道,音jiàn)
“沛公不胜柄杓。”(“不胜梧杓”,指酒醉,以“柄杓”借代酒水。)
“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2.提问: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 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提示: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
(讨论分析人物,可引导学生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鼓励。)
四、讨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l.试以樊哙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①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②从哪些方面描写?③浓墨重彩写樊哙有无必要,为什么? 提示:第二课时对樊哙已作了具体分析,这里侧重干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
2.以项羽、范增对张良献礼态度的不同分析归纳作者用对比方法写人的技巧。
提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比、映衬手法。(略)
五、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
1.文中的迷信成分。(略)
2.作者的英雄史观:文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羽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代帝王为之撰写“本纪”,其英雄史观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六、布置作业 :
1.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五题。
2.以“《鸿门宴》中的XX”为题,写一篇短评(题目可另拟)。
附:板书提纲
(一)鸿门宴(转折点)
无伤告密“欲王关中”(矛盾焦点)
范增说羽“急击勿失”
项伯夜访“毋从俱死”——“义”
张良献计“不敢倍德”
(二)项王留饮“为人不忍”(?)  范增举 “默然不应”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樊哙闯帐“死且不避”(以攻为守)
(三)沛公出逃“脱身独骑”  张良入谢“不胜栖杓”
项王受璧“置之坐上”   

左忠毅公逸事
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通过语言、行动、肖像的描绘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二)领会课文人物描写中侧面烘托的手法;
(三)复习介宾词组的用法。
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分析:文章通过左光斗的为国选才、狱中忧国和史可法报国的事实,表现了左光斗的光辉形象,赞扬了他的爱国精神。
(二)本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分析:本文所记是左光斗的散文的事迹,事件带有片断性,在发展上并不紧相连接。全篇贯穿左光斗的爱国精神。文章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左光斗勤于国事,发现和选拔人才。
第二部分(第2段):写左光斗为阉党陷害,身陷狱中而坚强不屈。
第三部分(第3段):写史可法在军中恪尽职守,是受左光斗的影响。
第四部分(第4段):写史可法敬事“太公”“太母”及师母的情形,(此段也可划入前一段,表明史可法受左光斗影响之深。)
第五部分:补说逸事的由来。
全文以史可法映衬左光斗。
(三)本文怎样通过行动、语言、肖像的刻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的?
分析:如写左光斗注意了解民情,能深入民间,又不愿惊动当地官民的工作作风,是通过“风雪严寒”中“微行”这一行动反映出来的。写他在古寺看了史可法“方成草”的文章,“即解貂覆衣,为掩护”等行动,反映他对这一新发现的人才的深情厚爱。他对史可法写的文章“面署第一”的行动,表现他善于发现人才,大胆选拔人才。 语言描写:左光斗说史可法“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表现他奖掖英才的目的是为国选才。对照他后来在狱中所说“国事糜烂至此,……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就更能看出这一点。“不速去,无令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这些话,在严厉责备中饱含着挚爱与殷切的期望。
肖像描写:写左光斗在狱中受酷刑后的外貌:“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这几句描写证明左光斗受了阉党的炮烙之刑,“不可辨”和“筋骨尽脱”说明了酷刑之惨。“目光如炬”这一点睛之笔,说明左光斗受尽了酷刑,濒临死亡,然而精神毫不颓唐。 探监的场面,综合运用肖像、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突出了左光斗的光辉形象。
(四)课文记叙了左光斗逸事两则,这两则逸事表现了左光斗怎样的品格?两件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这篇文章写了左光斗的两件事。一写他任学政,选拔史可法的经过,显示他爱惜人才、知人善任的远见卓识;一写他在狱中怒逐史可法的情景,突出他轻于个人生死、唯念国家安全的高风亮节。荣居高位时,他不辞辛劳,广泛罗致人才,是为了国家需要;身陷囹圄时,他怒逐学生,竭力留存精英,是虑及国家前途。深沉的爱国精神贯串前后、映照全篇。 (五)试用简要的语言概述左光斗选拔史可法的全过程,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一过程的描述来刻画左光斗的性格的。
分析:左光斗选拔史可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环节:觅才——惜才——选才——誉才。
觅才。“风雪严寒,从数骑出”,略略几笔先描画出左光斗四出奔波寻觅人才的急切心情。风雪载途,寒气逼人,行路当十分艰难,但在这样恶劣的天气,视学京畿的左光斗仍率领从骑外出寻访。微服间行,是要洞察真情,径入古寺,唯恐错过良材。这一层言简意赅,能使人联想到许多尚未提及的事。从顶风冒雪微行察访至古寺一例,读者自可推想,在试前,左光斗对京畿一带应试诸生的德识才学已进行了普遍考察,不论晴天、雪天,不论寺庙、还是学馆,都可瞥见他风尘仆仆的身影。 惜才。作者写左光斗见古寺庑下,“一生伏案而卧,文方成草”。借读苦寺,可知此生出身微贱,天气严寒,伏案而卧,文方成草,可见此生发愤苦读。至于文章如何,作者先不明说,却跳过一层撰写了左光斗的两个举动,“解貂覆生”,“为掩户”。“解貂覆生”是让史可法御寒,“掩户”是为史可法挡风,而这些举止都是在“公阅毕”以后出现的。于此,史可法的才学识见不喻自明,左光斗的怜才之意更是一目了然。意犹未足,作者再加一笔,即身为学政的左光斗为询问史可法姓名竟“叩之寺僧”,原来是不忍惊醒酣睡中的史可法。这些精湛的细节描写将左光斗爱惜人才之心写得精细入微,令人击节叹赏。 选才。这一层作者写了考场上吏呼名至史可法,左光斗“瞿然注视”和在卷上“面署第一”两个细节。“瞿然注视”,事出有因。左光斗偶访古寺,已对史可法的苦读和才学留下深刻印象,但当时史可法卧伏案上,未见其容貌。今日突然所得吏人直呼姓名,又惊又喜,所以“瞿然注视”;“面署第一”则生动地反映了左对史的深为赏识,前面既已有寺中阅文一节,至此“面署第一”,也是瓜熟蒂落的安排。 誉才。录用以后,左光斗特意将史可法召入,使拜见夫人,这不同寻常之举,本已流露对史可法的厚爱,一番赞誉,更写出了左光斗得才的喜悦心情。“他日继吾志事者,惟此生耳”,这正是左光斗选拔史可法的根本原因,原来左光斗已把史可法视作是效忠国家的良才、自己事业的继承人。“吾诸儿碌碌”的这种说法也表现了左光斗任人唯贤的磊落襟怀。
纵观左光斗选用、提拔史可法的全过程,左光斗为国求才,思贤若渴,知人善任的品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左光斗被陷下狱,见史可法前去探监,为什么要厉声怒斥,将史可法赶走?
分析:明朝熹宗天启年间,统治阶级内部党争愈演愈烈,宦官魏忠贤专政擅权,陷害忠良,荼毒人民。当时东林党人杨涟因为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奸恶,被锦衣卫缇骑逮捕,左光斗等人也因上疏陈魏忠贤三十二斩罪同被诬陷下狱。一时东厂特务暗探四处密布,钩党之捕遍于天下。身陷冤狱的左光斗对当时的政治斗争形势仍深为关切。左光斗自度终无生还之希望,惟期史可法等人奋发有为,能有朝一日翦灭魏逆,伸张大义于天下,振兴社稷,力挽狂澜于既倒。如果说当年左光斗擢拔史可法于寒门时已将史可法视作“继吾志事者”,那么经过多年提携栽培,左光斗更把史可法看成是“支柱天下事者”。现在,左光斗突然见史可法前来探视,立即感到这会给魏忠贤等人罗织罪名加害史可法以可趁之机,因此厉声斥责,将史可法逐走。史可法对左光斗这一番大义凛然的教导心领神会,顿时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深感自己思虑不周,忍痛离去。左光斗狱中怒逐史可法这一举动形似不近人情,实则蕴含着左光斗对史可法真诚的爱护与殷切的期望,充分表现了左光斗对国事的关切和他与史可法之间的真挚情谊。 (七)史可法后来常流着眼泪对人讲探监这件事,称颂左光斗“吾师肝胆,皆铁石所铸造也”,应该如何理解史可法的这句话?
分析:史可法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作为忠贞刚烈之士的左光斗的高大形象,揭示了左光斗的崇高气节和可贵的爱国精神。
史可法探监时,先一眼瞥见的是左光斗“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之下筋骨尽脱”的伤残形象。重刑之下,仍不向阉党低头,左光斗宁折不弯的浩然正气,令人起敬。其后,史可法前跪,抱公膝呜咽失声时,看到的是左光斗一连串强烈的反应:“奋臂”、“拨毗”、“目光如炬”、“怒曰”、“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奋臂”可见左光斗举手的艰难。“奋臂”是为了“拨毗”,因受酷刑,目已不能开,但听见史可法哭声,仍挣扎着想睁开眼睛看个分明。待到证实确是史可法时,便是火一般燃烧的灼灼目光的逼视,便是一席言辞铿锵掷地有声的训斥。对阉党的愤慨、对国事的忧虑、对晚辈的挚爱充溢情怀。惟恐史可法不忍迅速离去还“摸地上刑械作投击状”,催逼史可法速行。左光斗几经酷刑,身陷绝境,能与史可法相见,当有许多肺腑之言需要倾吐,然而他毫不顾惜个人生死荣辱,唯以国事为念,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这是何等刚毅的性格!睹其容颜,闻其言辞,见其举止,顿觉一个铁骨铮铮,碧血丹心的忠烈形象卓然而立,光彩照人。史可法追忆此事时赞扬左光斗“吾师肝胆,皆铁石铸也”说的也正是这个意思。 (八)对两则逸事中反映出来的左光斗的思想感情,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分析:左光斗的第一则逸事,写他身居要职时,不是趋奉权贵,接受请托,而是冒着风雪严寒,微行出访,为国求才。这在封建官吏中,实为难能可贵;第二则逸事,写他因弹劾魏忠贤,遭陷入狱,依然重于国事,轻于己身,教育史可法以天下为己任,他的识见、品格,也值得称道。当然,左光斗等力图翦除奸党,其目的仍不外乎要巩固封建统治。不过这些应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来认识和分析,也不宜苛求古人。 (九)既然是记左光斗的逸事,为什么还要记史可法的逸事?写史可法与写左光斗有什么关系?
分析:文中写史可法的逸事有三处。一是写左光斗被陷,史可法入监探视。左光斗蒙冤下狱后,史可法朝夕徘徊狱门外,以图一见。终因魏阉防范森严未能如愿。后闻左光斗旦夕将受极刑,又用重金贿赂狱卒,乔装更衣,冒死前往狱中探视。这里看来是写史可法当时对左光斗情深,但实际上是写左光斗平素待史可法的义重。不是平时左光斗对史可法的倚重、扶持,又何来此时史可法的舍身探监,以报知遇之恩?二是写史可法的勤于军务。写他忠于职守,常存戒备之心;写他爱护部下,身先士卒;写他刻苦耐劳,寒夜防守,衣不解甲。史可法所以能如此这般,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可见左光斗以国事为重,誓当成就一番功业的谆谆告诫和殷殷教诲,左光斗的言传和身教对史可法的影响之大。三是写在左光斗死后,史可法还常去探望左光斗的家属。左光斗死于非命,然史可法不忘旧谊,来往桐城,于繁忙的军务中仍亲自到左府问候左光斗的父母和夫人。这里读者从史可法待左光斗的情义深长也自可进一步想象左光斗生前待史可法确系恩重如山,致使史可法永世不忘。 综上所述,作者写史可法的两则逸事,落笔在史可法身上,指归却在左光斗身上。从史可法的不忘师恩,可知左光斗爱惜人才,唯贤是亲,唯贤是用的可贵见识;而史可法的勤于职守,忠于朝廷,既证实了左光斗有知人之明,更显示了左光斗“惟念国事”的精神感人至深。文中左光斗史可法两个形象相映成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十)文中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分析:以文章传人,可择要述其一生,也可选录部分,以一斑窥全豹。左忠毅公一生,可传之事很多,文中略而不提为众人熟知之事,只是叙说世人不知的一点内容。唯其不为人知,因而撰文也常易使人生疑。全篇起首一句“先君子尝言”,说明是记载先父之言,予人以亲切感、真实感。篇末一段呼应起首一句,注明这些未载入正史的逸事并非街谈巷议,“狱中语”乃左公甥亲自得之史可法,而左公甥又是“余宗老涂山”、“与先君子善”,证实“先君子尝言”确凿无误。所以说结末一段补说了逸事的由来,强调了材料的翔实可靠,更加令人信服。 (十一)史可法死守扬州,坚决抗清的事迹素来为史家所称道,本文作者为何丝毫不提及这段经历,而着力描绘他在凤庐道的一段生活?
分析:课文第3段,作者以史可法的逸事来衬托左光斗的以国事为重和有知人之明,但究竟写哪些事,显然是有过一番考虑的,史可法曾凭镇压和堵截农民起义军,得以升迁;最后则坚持抗清,不屈牺牲。方苞出生时,史可法殉难不过三年,但在本文中,作者对史可法死守扬州、坚决抗清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斗争经历,竟只字不提,而着力描绘在凤庐道堵截张献忠起义军的一段生活用以反映史可法的勤于国事,这虽然与当时清朝实行严酷的思想统治有关,但也反映了作者思想上的消极面。
(十二)文题是“左忠毅公逸事”,但课文第3段写的全是史可法在镇压农民起义中的表现,游离于课题之外,可以删去,你的看法怎么样? 分析:这段写史可法镇压农民起义的情况,是作者阶级局限性的表现,应分析批判,但在结构上却是重要的一段,是全文的有机部分,不能删去。因为在这里作者是明写史,暗写左,写史的忠于职守,正在表现左的言传身教对史的影响,从侧面丰富了左的形象。例如,史的“数月不就寝”照应左在“严寒”天视学;史坐帐外看着士卒睡觉,照应左对古寺中寒士的爱护;史“甲上冰霜落”,照应左在狱中伤痛万状的刚毅谋国。史的“下恐负吾师也”一语,点透了和主题的关系。
(十三)本文语言精练、行文严密的特点表现在哪里?
分析:这篇简短的记叙文章语言十分精练,在简短的语句中凝聚着深厚、强烈的感情。文章写左光斗从发现人才到选拔人才,只用了89个字,情况交代得非常清楚,人物的言语、举止、心情无不毕现。以发现人才的一段文字为例,共有四层意思,才用47个字:第一层交代天气、出行的特点和所到之地;第二层写左光斗所见,点明史可法寄身古寺,刻苦攻读;第三层写左光斗欣赏史可法的才华,倍加爱惜;第四层是补笔,“叩之寺僧”说明左光斗用心之细和印象之深。短短的一段文字,不仅写明了一个完整的过程,甚至连“解貂”、“掩户”之类的生动细节也都点染出来。在用字上尽量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比如:“即解貂覆生”的“即”说明时间之短,不假思索,不顾自身寒冷,而解貂裘覆盖这个素不相识的书生,充分反映了左光斗“惜才”之深。又如:“为掩户”(“为之掩户”的省略),这和“掩户而去”是完全不同的。“为”字点出行为的目的,说明了掩户防寒是为了保护史生,突出了左光斗体贴史生的心情。 行文的严谨也表现在文章内部的呼应上面。文章带有关键性的一句是“维吾志事”,这句话表明左光斗不仅以身许国,而且思虑深远,想到如何后继有人。这话是在初识史可法之后讲的(“继吾志事,惟此生耳。”)这和左光斗在狱中说的话:“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是相呼应的。写到奉檄守御时,史可法的行动和他说的“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也同“继吾志事”遥相呼应。这是行文严谨的表现。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提问学生:《五人墓碑记》中“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这句话是指什么事情说的?(明熹宗时期魏忠贤专政,假借皇帝命令杀害贤良正直的人。)“大阉之乱缙绅而不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这句话是不是说所有官员全都依附魏忠贤?(不是,也有少数官员和在野的东林党人跟魏忠贤作坚决的斗争。) 教师指出:本文所描写的左光斗就是站在反阉党斗争的最前列,并为此献出了他的生命。他的名字是永垂不朽的。正因为如此,方苞写了这篇文章来纪念他。
二、时代背景介绍。
明代自成祖开始,宦官干预政治,为祸愈演愈烈。熹宗为皇太孙时,魏忠贤导以宴游,甚得他的欢心。熹宗即位(1621年,16岁)后,魏又勾结熹宗的乳母客氏,由是得以把持朝政,自称“九千岁”。魏又亲自掌管当时的特务机关东厂(即课文中说的“下厂狱”的“厂”),动辄假借皇帝名义逮捕朝廷官员,排除异己。
天启四年(1624年)六月,左副都御史杨涟在左光斗参与下疏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认为“寸脔忠贤,不足尽其辜”。魏忠贤十分惶恐,泣诉于熹宗,客氏又从中委曲调停,结果杨涟反遭切责。左光斗又随后上书,劾魏忠贤三十二斩罪。俱不听。次年,魏忠贤指使党徒诬陷杨涟、左光斗,说他们接受辽东经略熊廷弼的贿赂,为他祈求减罪。七月,下杨、左等人于狱;八月,在狱中杀害了他们,决熊廷弼于市。九月,熹宗赐魏忠贤印文曰“顾命元臣”,赐客氏印文曰“钦赐奉圣夫人”。政治之黑暗,于此可见一斑。 
三、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步骤是:先默读一遍,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向教师质疑;然后根据教师提问给课文加评点;最后归纳本段大意(以下2段教学步骤 与此相同,不再注明)。
主要问题是:
①左光斗发现史可法是不是带有偶然性?(是偶然,但偶然之中又含有必然。旧时富家子弟应试大多住城中豪华旅馆,贫家子弟则住城外古寺。)
评点:“微行入古寺”正是为了发现人才。
② 左光斗读史可法文后为什么不当即叫醒他?(史伏案而卧,说明他夜读甚苦,所以不叫醒他。)
评点:“解貉”“掩户”,怜才之意何深。
③“召入”,“拜夫人”,说明了什么?(待之如家人)“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左公志在振兴国家、锄奸去恶,看到当前国事不可收拾,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
评点:“继吾志事”,期待之殷。
本段大意:叙述左光斗发现史可法,十分器重他的抱负和才能,对他寄予殷切的期望。
2.诵读练习并检查。 
检查的重点是“庑下一生伏案卧……惟此生耳”这一节。“吾诸儿碌碌……”一句尤其要反复诵读,仔细品味。
四、复习本节内容
第二课时
(四)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解释疑难:
①厂狱——这里指东厂监狱。明成祖为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于永乐十八年(1420)在京师东安门北设东厂(原址即今北京市东城东厂胡同),由宦官掌管,从事特务活动,有事可直接报告皇帝,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又在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也从事特务活动,后因遭到反对、被迫撤销。
②被炮(p2o)烙——遭受炮烙的刑罚。
③更敝衣,草履——“敝衣”后的逗号可取消或改为顿号。
④“为除不洁者”的“为”——通“伪”饰也。
⑤筋骨尽脱——筋骨与肉分离。
主要问题:
①为什么要先交代“逆阉防伺甚严”“左公被炮烙”这些情况?(前者为下文左公语做铺垫,后者为下文写左公肖像作铺垫。)
评点:交代背景、为下文设伏。
②“席地倚墙而坐……筋骨尽脱”。这段话是写什么的?有什么用? 评点:写人物肖像、神态。照应上文“旦夕且死”。揭露阉党用刑残酷。从“倚”、“坐”可见其刚强精神。
③“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表现了什么?
评点“虽旦夕且死”,而刚毅之气沛乎天地之间。
④左光斗深责史可法是为了什么?“摸地刑械作投击势”有什么用意?(史来探监,出于真挚而深厚的情谊,但危险性极大;左光斗深责备,是为了使他不要感情用事,而要看到当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的形势,要以大局为重,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的形势,要以大局为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重担。“作投击势”是催他迅速离去,以免被“奸人构陷”。这说明左光斗死仍唯国事是念。) 评点:肝胆照人之语。
⑤史可法说的“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也”,这句话有什么含意?(从侧面表现出左光斗对国家对朝廷一片忠心,身遭奸人构陷、酷刑折磨而全不在意,虽在弥留而忠毅之志弥坚。)
评点:高度概括人物的精神品质。
本段大意:叙述史可法探监、左光斗责以大义。
(五)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1)提问:本段只叙述一件事,试用作者原话加以概括。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如果删去“使将士更休……铿然有声”这一段话,是否影响上下文的连贯性?(不影响。)好不好呢?(不好,这些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史可法忠于职守、严格律己的形象。)
评点:生动的历史细节。
(2)继续提问:作者这样来塑造史可法的形象有什么目的?(生动地显示了左光斗对他进行教育的结果,也说明了左光斗有知人之明。)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下恐愧吾师”。)
评点:“下恐愧吾师”,本段要害。
(3)教师指出:史可法对抗农民起义军,是他的局限性之所在;但后来他督师扬州,拒降多尔衮,最后以身殉国,是值得高度赞扬的,这也是左光斗的教育的结果。
(4)学生复述这一段内容。
2.诵读练习并检查。
重点是“每有警……下恐愧吾师也”这一段。
(六)连贯背诵前三段。
(七)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分析。
首先,让学生找出贯穿全文的一句话(“继吾志事”),并加以说明。说明的要点是:①左公在狱中责备史可法的话:“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说明左公将挽救国家危亡的希望寄托在史可法身上,这正是“继吾志事”的具体内涵。②史可法守御凤庐对“辄数月不就寝”,是因为他“恐愧吾师”,这说明史可法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真正继承了老师的“志事”,从而证明左公有知人之明。
可见,“继吾志事”是全篇主旨所在。 其次,让学生分析本文的线索(左、史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可以从结构分析入手。
第一部分(第1、2段)写左光斗对史可法的期待。主旨是“继吾志事”,也包含着师生情谊。
第二部分(第3、4段)写史可法不负左光斗所望。前一层写“继志”,后一层写情谊。
再问学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明左、史之间的师生情谊是建筑在共同事业、共同抱负的基础之上的。)
最后,归纳本文中心思想:表现左光斗忧国的精神、刚毅不屈的斗争性格和选拔人才的远见卓识;也表现了左、史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
2.写作特点分析。
(1)关于“逸事”的体裁特点。
先让学生读“自读提示”第1段,并作归纳:写人物生平中的片断,表现其思想性格特点。
教师补充:“逸事”也叫“逸事状”,或简称“状”、是人物传记中的一个分支。古代重要人物的传记都是官修的;个人写传是犯法的行为,但可以写行状或逸事状送到国史馆去,作为官修传记的参考。但写状也不是有闻必录,必须事关重大。能表现人物的功业品德,才能写进去。
“状”有一定的格式,要在文末交代一些问题,例如本文最后就交代了左公“狱中语”的来源,说明它是真实可靠的。
(2)侧面描写。
教师指出:第3、4段是从侧面表现左光斗精神的感召力的,而且文中的侧面描写不止于这两段,前两段中也有侧面描写。
学生就此进行讨论,然后小结。要点如下:
写史可法寄身寒寺,从侧面表现左光斗求才如渴的心情;
写史可法“抱公膝而呜咽”,从侧面表现左光斗虽遭酷刑而泰然自若的精神;写史可法“噤不敢发声,趋而出,”从侧面表现左光斗语言的感人力量。
写史可法流涕语人,从侧面表现左光斗刚毅不屈的精神。
重点内容图示。
 


庖 丁 解 牛
[教学目的]
一、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并能对之作简单辨析。
二、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特色,并体悟作者的情感。
三、在朗读与解析中,认识如下启示: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教学设想]
1、一篇课外自读课文,因而教学重点放在作为独立的寓言故事,在读后所能得到的启示上。
   由于《庖丁解牛》的主题可以有二:一是庄子主观意图要阐发的“缘督以为经”的养生之道的思想;一是作为今天读者从中总结出的主题思想,即上述的启示。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生活的社会,动荡、复杂。因而他的政治思想、哲学观点也反映其复杂性;他的养生思想也如此,即有其合理存在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因此,作为教学则应注重促进学生上进心,而且短短的一节课内,学生未必能理解其中道理。故对庄子要人们像庖丁那样找空隙下刀,避免来矛盾,逃避现实不让自己受损伤的苟且偷生的人生观,提出批判。并着重于从一则寓言中我们可受到启发,获取教益上从事教学。
2、学难点是文章的三个境界的理解。
庖丁学解中的头三年,精力高度集中,达到对外物(除牛之外)无所感知的境界——文章所创造的第一境界;
庖丁动手解牛时而又“未尝见全牛也”,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这是他已经完成了对必然王国的认识,行将踏进自由王国的境界了——第二境界。
十九年后,当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时,进入了一个异乎前两个境界的崭新境界:“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此时的庖丁依天理,因固然,完全靠精神活动批郤、导窾、避开技经肯綮与大軱,游刃于彼节者之间,游刃有余,把又脏、又累、又笨重、又麻烦的解牛活计,干得漂亮极了、高级极了——第三境界。
庄周不愧为大思想家、文学家,他在几百字内写出了庖丁解牛的十九年的历程,写出了出语惊人的三个境界。用对话方式来写,从庖丁回答中得知。教学应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提醒学生学习注意。
3、教学方法:朗读与讨论并重。
4、教学用具:多媒体(或录音机)投影等。
5、教学时数:1课时。
6、预习(略)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内格的就是庄子。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以其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庖丁解牛》,看看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二.自读程序及内容
一读
一字一词一句的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弄懂字词(预习中提出的),理会文义。
二读
整体阅读,理清思路。(思路体现在文章的段落层次中,文章的段落层次中又蕴含着思路。)  
第一部分:(开头……乃中《经首》之会)写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
第二部分:(从文惠君曰……至第四段结束)写庖丁与文惠君的对话。
三读
细细品读,体会并感悟作者的思想所给我们的启示,并对庄子人生哲学作粗略辨析:
庖丁解牛的场面:
庖丁解牛,文惠君观看。作者以写动作为主,一连用了五个动词:解、触、倚、履、踦,(总动作为“解”;分别描写庖丁全身各部位的动作为触、倚、履、踦、)简直是一系列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并用两个拟声词:砉、騞,描摹他解牛进刀的声音,用两个比喻“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描绘出庖丁解牛的动作节奏感,刀锋所到异乎寻常。、
这段描写引人入胜,对突出全文的中心,起到重要作用,是后面叙述抽象道理的依据。有之,才能使读者对庖丁的“经验之谈”心服,才有其感染力。
B.三个境界的理解:
文章从文惠君赞叹询问引出庖丁回答的一段话,这段答话层次分明,先总括一笔“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然后分述原因和过程,最后又以文惠君的话作结,环环相扣,十分紧凑。并由之反映庖丁解牛三个境界,使我们得到了一定的启示。
a.以“刀”贯穿全文:
奏刀——释刀——更刀——动刀——提刀(神态)——善刀、藏刀(精心),写出庖丁深得解牛之道,从而突出了中心思想。
三个境界的分析:(见教案关于“教学难点 ”内)
第一境界:  (三年内)始之解牛,所见无非牛者。
这是积累上热知阶段,也是专心致志于学习解牛阶段,反复实践的阶段,通过“更刀”的过程。是认识阶段。
第二境界:  (三年后)庖丁解牛未尝见全牛也(目无全牛)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就可以以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第三境界:
1.娴熟的技艺来自“依乎天理”,故能“以神遇而不以自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2.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解了数千头牛,仍“新发于硎”这也用一个角度表现出他解牛技艺的“游刃有余。”
3.庖丁的解牛从不掉以轻心,每次都如此。“每至于族,吾见
其难为,怵然为戒,应乃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说明他真的是“道也,进乎技矣”。
c.由学生自己谈实践出真知等体会。
    例:  1  胸有成竹。
2  现代人弹钢琴。
3  学习外语。 
        4  练习射门…… 
引导学生抓住“熟能生巧”,“反复实践”、“积累经验”、“认识并掌握规律”等来谈,只要这样做了,就能够与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四读
表情朗读,读出抑扬、轻重、缓急,并能琅琅上口。(文言文学习应该注重在读中积词会意,读中感悟,读中辨析,读中融会贯通)。
A.成语解释:
1、游刃有余:现在使用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1.  2、目无全牛:现在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3、踌躇满志: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4、切中肯綮:肯綮,中肯。此语指能正好击中最重要的关键。
B.翻译句子:
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手接触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手之所触”等句均由指示代词“所”加动词“触”等形成名词性词组,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意为“接触的地方”。“手”为句中定语,“之”是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结构助词。)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从未碰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头呢?(尝,动词、试,这里可作“碰到”、“接触”之意。技经肯綮是“尝”的宾语,这里提到动词“尝”的前面,“之”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恢恢乎其游刃有余必有余地矣:
骨节间的空隙宽宽绰绰地,它对于刀刃运转必定是有余地。(恢恢宽绰的样子;乎,形容词尾;“其”,代词,代上文的“间”。)
怵然为戒:
怵然,害怕的样子,等到于说小心翼翼也。(戒,警惕;为(wèi)介词,后面肯略了宾语“之”字,下面“为止”、“为迟”皆同。)
C.  概括本文主题
明确: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车船累经验,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
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D、读中体会本文描写细致生动,语言富有表现力的写作
特点,体悟作者善于把哲学思想和文学想象巧妙结合的用心:如技与道;目有“全牛”和目无“全牛”;“官知”与“神欲”、“无厚”与“有间”几组相对的哲理性概念,把读者思想引向深入,而“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的比喻,“良庖”、“族庖”间的对照,“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夸张,“踌躇满志”的精神描绘又使得想象力充分展示,把庖丁解牛的故事讲得妙趣横生。这是一篇难得的独具风格的哲理散文。
五读
扩展阅读
1、作者简介(略)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
2、充短文片断,了解庄子思想: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列近名,为恶无近利。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养亲,可以尽年。
3、你读《庖丁解牛》的感受。(课外作业 )

三、总结:(略)
(见四读、五读)
附板书设计 :
庖丁解牛《庄子》               哲理散文
一个场面描写:
解、触、倚、履、  踦 、        (动词)
砉、騞                        (似声词)
《桑林之舞》、《经首》之会       (比喻)

二个部分段落大意:
1、写庖丁解牛的场面,反映其技艺高超。
2、记叙文惠君与庖丁对话,表现庖丁的三个境界

三个境界展示:
第一境界:所见无非全牛。                    (三年内)
第二境界:耒尝见全牛也。                    (三年后)
第三境界:神遇—目视;官知—神欲。          (十九年后)

琵琶行(并序)
教学目标 :
1、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2、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 
3、背诵全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方法:诵读赏析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设计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喜爱音乐,写出不少与音乐有关的著名诗篇,如唐代诗鬼李贺的一首《李凭箜篌引》响誉诗坛。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篇音乐奇诗,白居易的《琵琶行》。
二、字词正音: 
湓pén(江名)  贾gǔ(商人)   思sì(名词,思绪)  嘈cáo(声音粗重) 舫fǎng(船)   虾蟆hámó    钿diàn(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    篦bì(用竹子做成的梳头用具)  呕哑ōuyā(象声词,乐声嘈杂)     嘲哳zhāozhā(象声词,声音细碎)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初中学过他的作品《卖炭翁》。 
四、词的相关知识 
1、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关于小序: 
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五、《琵琶行》内容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性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全诗结构上可分为五部分,可以概括为五幅图画: 
第一幅:江头夜送客图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物,渲染了一种悲凉情景。  
第二幅:夜听琵琶曲 
是全诗描写的重点,也是写得最精彩的地方。   
第三幅:自诉身世苦 
“沉吟”两句是过渡,写由弹奏结束到自叙身世的动作和神情。“自言”以后二十二句叙述了琵琶女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前半部写早年色艺超群、红极一时的歌伎生涯。“自言”两句介绍籍贯和住处,接下四句写自己才貌双全、色艺出众,后面六句极力渲染歌伎生活的“欢乐奢华”,为反衬后来的凄凉生活。“秋月春风等闲度”一顺过渡到后半部。后半部写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处境。“弟走”两句写琵琶女生活道路发生转折的三个原因:弟走从军,阿姨身死,年长色衰。接下两句写琵琶女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后面六句写嫁作商人妇孤苦凄凉的寂寞生活。 
第四幅:自叹谪居苦 
前四句写作者的感慨。头两句承上启下,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后两句写产生共鸣,点明题旨。中间十二句是诗人自述,着重写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揭示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感慨的原因。后四句,诗人对琵琶女的赞扬和请求。 
第五幅:重闻琵琶声 
写诗人重闻琵琶声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感情。“感我此言良久立”,写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应,包含着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的遭遇的同情,也有对知遇之恩的感激。“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就是琵琶女满腔激情的自然流露。最后,用设问句从侧面表现自己感伤程度之深。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回味的余地。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诵读
二、背诵第二节,感受作者对音乐的描摹
三、赏析《琵琶行》的描声技法 
《琵琶行》)运用了高超的描声技法,将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写得真切感人,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知其形,不仅能触动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切实进入“物我为一”的崇高境界。 
在这种“变虚渺为真切的艺术”中,作者白居易都采取了下面两大技法来描摹优美的乐声: 
1、根据主人公演唱时,声音的或高或低,忽缓忽急的特点,把整个演唱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分而有合。就像刻画人物一样,给音乐来个肖像描写;就像了解一个人似的,领略音乐的全貌。 
第一阶段:酝酿准备阶段。《琵》中则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仅是调弦校音,就显示了琵琶女的演奏才能和丰富的感情。 
酝酿准备阶段,虽不是正式的演出阶段,然而描摹得当,却可起到“妙引”的作用,先声夺人,先入为主,融入读者的心扉,尽早地产生出心灵的共鸣。 
第二阶段:起始阶段。 
这个阶段,乐声渐起,正是主人公“启朱唇,发皓齿”的时候。读者开始渐入佳境。 
《琵》中写道:“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这便将弹奏时的神态与自如的动作、灵活多变的指法,惟妙惟肖地呈现于读者。虽未写乐声,读者也会有“音乐从指缝中溢出”之感。 
第三阶段:起伏跌宕阶段。 
在《琵》中,则由“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写到“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再到“此时无声”最后又“银瓶乍破”“铁骑突出”。有一个“声暂歇”之时,又在“暂歇”之后写出一个高潮。 
第四阶段:收尾阶段。 
都是戛然而止,干净利落。古人论诗文,最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这干净利落的戛然而止,正体现了“豹尾”的特点。
2、运用通感,赋形于声,把每一阶段的音乐都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 
通感,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收到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的积极修辞方式。 
作者在如下几个方面运用了通感来描摹乐声: 
第一,选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易体会的声音作比,来描绘那些不容易体会的,难以描述的演唱。 
《琵》中,以“间关莺语花底滑”写音乐的舒徐流畅;以“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写音乐的逐渐低沉;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写音乐的激越雄壮;以“四弦一声如裂帛”写乐曲收尾时的声音。多以可见知不见,以常闻知难以言表,烛幽显微,形象感人。这种以所见知所不见,以视觉写听觉的方法,极值一学。 
第二,借助听众的感受,运用通感手法,体现音乐、演唱的无尽妙处。以通感写感受,可对主要人物起到“天上星星参北斗”的烘托作用。 
在《琵》中,写听众的反应,以“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等简练的笔墨,突出了琵琶声感人的艺术效果。以所见——“泣”“湿”——衬所不见——感人的琵琶声。 
总之,以先分阶段,然后总合为一个整体的手法使读者对音乐形成一个整体感受,再辅以通感手法,以感受相沟通、相映照,以收到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的积极效果。  
四、品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诗人何以与身份低下的的歌女产生情感共鸣?
 琵琶女                        诗人
年少时:欢乐、风光 弹琵琶   年少时:欢乐、得意  听琵琶      
年老时:色衰、门前冷落      年老:被贬、漂沦憔悴 
    诉身世                          伤迁谪                 
商人妇:轻别离,啼泪            江州司马:孤苦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病相怜
    教师小结:音乐成了沟通二人情感的媒介 ,两人的命运相似,都被遗弃,相似的命运和相似的音乐理解让他们的达到了情感的和谐,成为知音,于是共同成就了千古名篇。
板书设计 
 琵琶女                        诗人
年少时:欢乐、风光 弹琵琶   年少时:欢乐、得意  听琵琶      
年老时:色衰、门前冷落      年老:被贬、漂沦憔悴 
    诉身世                          伤迁谪                 
商人妇:轻别离,啼泪            江州司马:孤苦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病相怜
作业 
课下阅读:可以与《琵琶行》略做比较。
苏轼的一首写琵琶声的词《水调歌头》。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阶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二 : 《左忠毅公逸事》赏析

【作者介绍】

[www.61k.com)

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桐城文派创始人。他的同乡好友戴名世写作《南山集》,采用了方苞叔祖方孝标所著《滇黔纪闻》中的史料,表彰了一些南明抗清人物,又采用了“永历”等南明年号纪年。康熙五十年(1711),御史赵申乔奏劾《南山集》语多“悖逆”。戴名世被处死,方孝标被戮尸。因方苞给《南山集》写了序,《南山集》的刻板又藏在他家里,准备处他死刑。得大学士李光地营救,康熙亦久闻他有学问,才免除死刑,发往旗下为奴,派在皇帝的南书房当差。后被破格提拔为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元年(1723),免除奴籍,并先后任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等职。他推崇《左传》《史记》和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提倡“义法”说。所谓义,就是“言之有物”。他讲的义,指儒家道统,即文章内容要符合儒家宣扬的封建伦理道德。所谓法,就是“言之有序”,指文章的结构条理、语言风格等表达形式。桐城人刘大櫆、姚鼐等相继宣扬方苞的“义法”说,学他的文章,形成文学史上的桐城派,对清代散文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方苞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解题】

本文选自《方望溪先生全集》。其中一些记事、抒情小品,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写得形象生动。本文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左忠毅公,名光斗,字遗直,号浮丘,明安徽桐城人。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任左佥都御史,与左副都御史杨涟奏劾宦官魏忠贤,为魏忠贤所痛恨,魏削除二人仕籍。天启五年六月,杨、左被诬陷入狱,备受酷刑,同死狱中。明思宗追谥光斗为“忠毅”。

逸事,散失没有流传的事迹,指未被正史所采用又未写入本人传记但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注评】

先君子尝言,先君子:对去世的父亲的尊称,这里指作者的父亲方仲舒。尝言:曾经说。○点出“逸事”来源。“言”字统全文。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乡先辈:同乡的长辈。视学京畿:任京城地区的学政。视,临视,引申为到任、担任的意思。学,指学政,即主考官。京畿,京城管辖的地区。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jì)出,微行入古寺。从数骑:几个骑马的随从跟着。从,使动用法,使……跟随。骑,名词,一人一马叫一骑。微行:皇帝或官员为隐蔽身份,穿平民衣服出行。○点出人物、时间、地点和天气特色。庑(wù)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庑下:厢房里。古代堂下周围的房子称庑。生:书生。案:狭长的桌子。“案”前省介词“于”(在)。方:刚,副词。成草:写成草稿。○雪天伏案卧,反映极其疲劳,间接表现写文章时的用心之苦和平时用功之勤。公阅毕,“阅”的宾语“草”承前省略。○关心文,也是关心人,又与“视学”的职务有关。即解貂覆生,为掩户。解:脱下。貂:貂皮外衣。覆:盖着。为:介词,给,替。后省宾语“之”(他)。掩户:关门(以防风寒)。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叩:问。之:他,代“生”。“寺僧”前省介词“于”(向)。则:连词,原来是。公:对人的尊称。史可法(1601——1645),字宪之,号道邻,明末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寄籍大兴(今北京市)。崇祯年间中进士。1644年清兵人关后,福王朱由嵩在南京即位,任他为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领兵镇守扬州。1645年,清兵破扬州,史壮烈牺牲。○解貂覆生,为掩户,表现对“生”的爱护、关心,又与“风雪严寒”有关。叩之寺僧,也是关心的表现。以上为第一层。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jù)然注视,及:介词,等到(到了)……的时候。下段首句的“及”同此。试:这里指童生的岁考。史可法此时刚过二十岁。瞿然:吃惊地注视的样子。○试,应上文“视学”。呈卷,即面署第一。面署:当面签署。署,写出意见,并签名以示负责。召入,使拜夫人,“召入”句省兼语“史公”。入:指进入内室。“使”后的兼语“史公”也承前省略。○表现左公不以一般生员待史公。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曰:指左公对其夫人说。诸儿:几个儿子。此时左公有四个儿子,最大的十五岁。碌碌:平庸无能。他日:将来。志事:志向事业。生:学生。学政与生员有师生之谊,生员称学政为师。耳:表限止语气。○记左公对史公的期望。“继吾志事”四字,说明左公器重史公的原因。联系下文,便可见左公知人之明。以上为第二层。

记述左忠毅公对史可法的赏识、关怀与期望,表现左公识才、惜才的识见和为国选才的品德。

及左公下厂狱,这是天启五年(1625)六月的事。厂狱:东厂掌管的监狱。明朝设东厂,缉查谋反等重大案件,由亲信太监掌管,成为皇帝的特务机关。魏中贤擅权时期,掌管东厂,正直的官吏多受陷害,左光斗也被诬下狱。史朝夕狱门外。朝夕:名词用作状语,从早到晚,意即整天。这一句省“探听”“守候”一类意义的动词。“狱门外”前省介词“于”(在)。○反映史公对左公的深情。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逆阉:大逆不道的太监,这里指魏忠贤。魏忠贤,明熹宗时任司礼秉笔太监,结党专权。残害忠良。杨涟、左光斗、周顺昌等都先后被他害死。明思宗即位,贬斥凤阳,途中自杀。阉,对宦官的蔑称。防伺:防备看守。○突出逆阉反动势力的嚣张。“虽家仆不得近”,写实“甚严”二字。久之,闻左公被炮(páo)烙(luò),旦夕且死,之:助词,起协调音节的作用。被:遭受。炮烙:用烧红的铁烫灼犯人的酷刑。旦夕:早晚。且:将要。“闻”前省主语“史公”。○反映逆阉对忠良的残酷。久之,承上文“及”。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持:拿。五十金:五十两银子。于:跟,同。禁卒:看守监牢的差役。感焉:被他所感动。焉,兼有介词“于”(被)和代词“之”(他)的作用。○涕泣,反映极度悲痛。卒感焉,反映感情的深厚与真诚,并暗示有进狱探视的可能。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jù),背筐,手长鑱(chán),为除不洁者。“使”前省主语“卒”。更:换。屦:鞋。手:名词用如动词,手拿。鑱:一种有曲柄的铁器。为:通“伪”,装作。除不洁者:名词性短语,意为打扫垃圾的人。○写进狱探视的方法,暗应上文“虽家仆不得近”。

扩展:左忠毅公逸事 / 左忠毅公逸事翻译 / 左忠毅公逸事ppt

引入。省主语,“卒”、兼语“之”(史公)和“人”的宾语“狱”。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微:悄悄地。处:所在的地方。席地:以地为席,意即坐在地上。席,名词用作动词。辨:辨认。不可辨,认不出原来的面貌。矣:了。○微指,为的不被别人发觉,突出狱中的恐怖气氛,反映特务统治的严密。写左公形象,反映逆阉的残酷狠毒与忠奸邪正不两立的社会现实。“面额”句,说明“指”的必要。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yè)。前:走上前,方位词用如动词。而: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可不译出。呜咽:低声哭泣。○前,跪,抱,呜咽,表现史公对左公的崇敬及悲痛、戒惧的感情。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其:他的,代“史公”。而:可是。目不可开:应上文“焦烂”。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乃:便。奋臂:用力地举起手臂。以:用。拨眦:拨开眼眶。眦,上下眼睑的接合处。炬:火把。“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庸奴:没用的奴才,不识大体的奴才。而:表转折的连词,可译为“却”。来前:“前来”的倒置,意为“到这里来”。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zhǔ)者?糜烂:烂到不可收拾,这里指国事败坏到极点。老夫:左公自称,可译为“我老头子”。已矣:完了。已,动词,完。矣,了,表肯定语气。汝:你。复:又,与“老夫已矣”相对而言。而: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可不译出。昧:不明。大义:大道理,支拄天下事就是大义。支拄:支撑。者:与“谁”呼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去:走开。俟:等。奸人:奸险邪恶的人,指“逆阉”。构陷:构成罪名来陷害。吾:我。扑杀:打死。汝:你,代“史公”。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因:于是,就。○责以不顾利害,昧大义,为“庸奴”作注解,并写出“怒”的原因。“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与上文“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相应。从左公的几个方面突出他的坚强刚毅为国而忘身的精神。史噤(jìn)不敢发声,趋而出。噤:闭口。趋:小步紧走。○写行动特点,以突出特定环境,也为了“不俟奸人构陷”。以上详叙史公进狱探视左公情况。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yù)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主语“史公”承前省略。语:告诉。铁石所铸造:(用)铁铸的,(用)石造的。铁,石,都是名词用作状语,分别与“铸”“造”搭配。也:表判断语气。用史公的赞语作结,也间接地指出这一逸事的来源。称“吾师”,与“视学”“面署第一”相应。

记叙左忠毅公被魏忠贤诬陷下狱,史化装探狱,左以大义相责,以支撑国事相勉。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qí)、黄、潜、桐间,崇祯:明思宗年号(1628——1644)。流贼:封建统治阶级对没有固定根据地的农民起义部队的轻蔑称呼。张献忠(1606——1646),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起兵于陕西,转战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各地,后人四川,破成都,建大西国,称大西王。后被清兵所杀。出没:忽现忽隐,忽来忽往。蕲:蕲州府,今湖北省蕲春县一带。黄:黄州府,今湖北省黄冈市一带。潜:今安徽潜山县。桐:今安徽省桐城市。史公以凤庐道奉檄(xí)守御。凤庐道:管理风阳府、庐州府的官,负责兵备招练等事。明朝制度,省下设分巡道、兵巡道、兵备道等官,管辖几个府的有关事务。凤阳府,今安徽省凤阳县一带。庐州府,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以凤庐道,用凤庐道员的身份。奉檄:奉命。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或声讨的公文。○简介背景及职务。每有警,辄(zhé)数月不就寝,警:指军事方面的紧急情况。辄:总是。就寝:进寝室睡觉。使将士更(gēng)休,而自坐幄(wò)幕外。更休:轮番休息。幄幕:(军用的)帐幕。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jù)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踞:坐时两脚底和臀部着地,两膝上耸。而:顺承连词,可不译出。背倚:用背靠着。背,名词作状语。之:他们,代“二人”。漏鼓移:过了一更。漏,名词,即铜壶滴漏,古代用滴水以计时间的器具。鼓,指古代夜间报更所用的鼓。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二小时。每过一更,击鼓一次。移,指漏的刻度和打更鼓数的变移。番代:轮换。则:连词,就。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bèng)落,铿(kēng)然有声。甲:铠甲,古时军人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迸落:散落。迸,向外溅出。铿然:清脆地,作状语。然,词尾。○记史公行动,表现他忠于职守,爱护士卒。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或:代词,泛指某人,可译为“有人”。“劝”后省兼语“之”(他)。劝以少休:即以少休劝之。“以少休”,介宾短语,作补语。少休,稍微休息一下。负:辜负。愧:愧对,对不起。上,下,都是方位词作状语,可译为“对上”“对下”。也: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呀”。○记史公语言,说明所以忠于职守的原因。

记史可法继承左公志事的例证。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治兵:领兵作战。古礼“兵出日治兵,人日振旅”。“桐城”前省介词“于”(从)。躬:亲自。造:前往,到。第:上等房屋,住宅。候:问候。起居:日常生活。候……起居,即请安、问好的意思。太公、太母:称左公的父母。太,这里是对祖父辈的尊称。于堂上:介宾短语后置,译时提前。于,在。○拜夫人于堂上,应上文“召入,使拜夫人”。

记史可法敬事左公父母及夫人,表现对左死生不渝的情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宗老:同族的老长辈。涂山:名文,方苞的族祖,著有《涂山集》。甥:这里指女婿。据马其昶《左忠毅公年谱》记载,方涂山是左光斗女婿。也:表判断语气。善:友好。谓:说。狱中语:指左公在狱中对史可法说的那些话。乃:是。之:代词,指狱中语。于:从。云: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据说是如此的语气。○与篇首相呼应,又是对篇首的补充。

扩展:左忠毅公逸事 / 左忠毅公逸事翻译 / 左忠毅公逸事ppt

补叙逸事之二的来源,以说明它的真实确切。

【译文】

先父曾经说过:同乡前辈左忠毅公任京城地区学政时,有一天,刮风下雪,天气特别冷,他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改装出行,走进一座古寺。厢房里有个书生伏在桌上睡着了,(桌上的一篇)文章刚写好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外衣给他盖上,并替他关上门。左公向寺里的和尚询问,却原来是史可法。等到考试时,差役喊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等到他呈上考卷,左公就当面批为第一名,还召他进入内室,让他拜见夫人,说:“我的几个儿子平庸无能,将来能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学生啊。”到左公被关进东厂监狱时,史可法整天守候在狱门外。逆阉魏忠贤对监狱防备监视很严,即使左家的仆人也不能近边。过了很久,史可法听说左公遭了炮烙酷刑,早晚将要死去,便拿了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狱卒商量探监的办法,狱卒被他感动了。有一天,狱卒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和草鞋,背了个竹筐,手拿着长鑱,装作打扫垃圾的人,把他领进监狱。(狱卒)悄悄地指着左公所在的地方。只见左公坐在地上,身子靠着墙,脸庞、额头都烧得焦烂,辨认不出(原来的面貌),从左膝盖以下,筋骨全都脱落了。史可法上前跪下,抱着左公的膝盖低声哭泣。左公辨出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就使劲地抬起手臂,用指头拨开眼皮,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生气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你却到这里来!国事败坏到这个地步,我老头子已经完了,你又轻身而不明大义,国家大事谁能支撑呢?还不快走,不要等奸贼们构成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说着就摸起地上的刑具作出投击的样子。史可法闭口不敢出声,快步走了出来。后来他常常流着眼泪对别人讲述这件事,说:“我老师的肺肝,都是铁石铸造的啊!”

崇祯末年,“流贼”张献忠在蕲州、黄州、潜山、桐城一带出没,史公以凤庐道员的身份奉命守御风阳、庐州一带。每逢有警报,他总是一连几个月不进寝室睡觉,让将士们轮换休息,自己却坐在帐幕外。他选择十个身强力壮的兵士,(每次)叫两个蹲坐着,自己背靠着他们,每过一更,就(让他们)轮换一次。每当严寒的夜晚,他一站起来,抖抖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响声。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史公说:“我对上怕辜负了朝廷,对下怕对不起我的老师啊。”

史公领兵作战期间,往来经过桐城,一定亲自到左公府上,问候太公、太母安好,到堂上拜见夫人。

我的同族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女婿,与先父友好,他说(左公在)监狱中讲的话,是亲自从史公那里听到的。

【简析】

本文就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这一角度,通过几件逸事的记叙,表现左光斗识才、惜才、为国选才的品格和一心为国、临危不惧的精神,表达作者对左、史两人的崇敬之情。文章写得形神毕备,可歌可泣。

本文的选材、谋篇、人物刻画、语言运用等都有其特色,这里简介以下两方面。

一、通过行动、语言和肖像的刻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如写左光斗注意了解民情,能深入民间,又不愿惊动当地官民的工作作风,是通过“风雪严寒”中“微行”这一行动反映出来的。写他在古寺看了史可法“方成草”的文章,“即解貂覆衣,为掩户”等行动,反映他对这一新发现的人才的深情厚爱。“叩之寺僧”,为的进一步了解,也是关心爱护之情所驱使。写“及试,吏呼名至史公”时,左“瞿然注视”,表现他在古寺只看了史的文章,因史“伏案卧”而未识其面,此时听到吏呼史的姓名,自然不胜惊喜,深情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表现他对史可法写的文章给予高度评价,通过文章深知其人。所有这些,都反映他善于发现人才,大胆选拔人才。他说的“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表现他奖掖英才的目的是为国选才。对照他后来在狱中所说“国事糜烂至此,……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就更能看出这一点。“不速去,无令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这些话,在严厉责备中饱含着挚爱与殷切的期望。“因摸地下刑具作投击势”,也是这种矛盾的思想感情的流露。写左公在狱中的形象,第一句是“席地倚墙而坐”。这是在“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的情况下的姿态,左公刚毅不屈的气节由此生动地表现出来。“奋臂以指拨眦”的动作和“如炬”的目光,写出他因听出史可法的声音时又惊又喜又恼的感情。“目光如炬”的形象,还表现出尽管他身体备受摧残,但仍然充满活力与热情,那目光是鼓舞后继者奋勇前行的火炬,是烧向邪恶势力的烈焰。左光斗的品质和精神面貌就是通过上述言行与肖像特征显示出来的。

二、以史可法映衬左光斗。本文所记逸事,直接写左光斗的二件。另外两件,表面看来是写史可法,实际是为了表现左光斗忠毅精神的感人之深。写史可法统兵作战时忠于职守,反映左光斗“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的期望已成为现实,说明他识别人才的卓识与为国选才的成效。史可法之所以那样做,正如他自己所说,是因为“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写史可法敬事左公的父母及夫人的作用,也是如此。史可法向人涕泣谈及左公狱中事,说:“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这是对左的赞颂,也是对自己的策励。由此可见,写史即所以写左,史的言行实际是左的精神品德的光辉的折射,把他们联系起来写,使彼此相得益彰。

由于时代的局限,文中把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称为“流贼”,这是思想内容上的缺点,要注意辨析。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微,形声字。从彳,微(wēi)声。彳,chì,俗叫双立人。《说文》:“彳,小步也。”用“彳”作形旁表意的字多与行走、道路有关。微,《说文》解释为“隐行”,本义是“隐蔽行走”。引申为“微行”,即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微行入古寺”句中用这一引申义。又引申为“暗暗地”“悄悄地”,“微指左公处”及《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微察公子”句用这一引申义。又引申为“轻微”“轻轻地”,《庖丁解牛》“动刀甚微”句中用这一引申义。假借为“非”“如果没有”,《触龙说赵太后》:“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微独,非但,不单,不仅。《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微”还引申为“衰微”“细微”“略微”“低贱”等意思,这里不尽举例。

扩展:左忠毅公逸事 / 左忠毅公逸事翻译 / 左忠毅公逸事ppt

一日,风雪严寒。

这是个连贯关系的紧缩句,“风”“雪”都是名词用为动词,连动式,指刮风下雪,这是个无主句。“严寒”,(天气)非常寒冷。“严”,表示程度的副词,作“寒”的状语。这句译出来是:“有一天,刮风下雪,天气非常寒冷。”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风雪”看作名词和认为是句子的主语。

从数骑出。

这句话可译为“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出去”。“从”是“跟随”的意思,译为“带着”,是从它的使动意义变化来的。句中的“从”属使动用法,“从数骑”,使数骑从。但如译为“让几个骑马的随从跟在后边出去”,是不够简洁通畅的。动词“从”的这种用法,在中学语文文言课文中出现过多次,现列举数例于下:

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②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赤壁之战》)

③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书博鸡者事》)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这两句要注意“则"的用法。“则”是连词,这里用在复句的后一分句里,表示发现了早已发生的事情或早已存在的事物。可根据上下文意灵活地译为“原来是”“(原来)已经”“就只见”等,上边第一句的“则”可译为“原来是”,第二句的“则”可译为“就只见”。又如《荷蓧丈人》中的“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一句,“则”可译为“已经”。

召入,使拜夫人。

这个句子的两个分句都是兼语式,“召入”即“召之入”,“使拜夫人”即“使之拜夫人”。古汉语里的兼语式,兼语如果是已见于上文的,往往省略。这里省略的兼语是上句提到的“史公”,如果要补充,可用“之”指代。下文还有“引入”一句,也省略了兼语“之”。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这个句子用了“并提”的修辞方式(“并提”又称“分承”“合叙”),所谓“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述。上文“并提”,下文“分承”。上边的句子“铁”“石”并提,“铸”“造”分承,“铸”承“铁”而言,“造”承“石”而言,意思是“铁铸石造”。如果把“铸造”理解为一个词,就错了。

扩展:左忠毅公逸事 / 左忠毅公逸事翻译 / 左忠毅公逸事ppt

三 : 左忠毅公逸事 知识点95

左忠毅公逸事

一、 语音

京畿 古寺 侍卫 对峙 炮烙 禁止 弱不禁风 呜咽 哽咽 咽喉 膝盖 靡费 糜烂 机械 睚眦必报 噤若寒蝉 铮铮铁骨 檄文 迸落 外甥 t?ngmímíxiayázìjìnzhēngxíbangshēngjīsìshìzhìpáo lu?jìnjīnyànyayānxī恸哭

二、 成语

1. 噤若寒蝉:形容因害怕不敢出声。

2.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

3. 目光如豆:形容目光短浅。

4. 趋之若鹜:贬义词。趋:追求。

5. 睚眦必报:形容人小气。 三、 重要实词

1. 微行入古寺 穿便服 .

2. 文方成草 刚刚 .

3.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询问 是 ..

4. 惟此生耳 只有 .

5. 虽家仆不得近 即使 .

6. 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遭受 将 ..

7. 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哭 兼词,“于之”被他 ..

8. 微指左公处 暗中 .

9. 乃奋臂以指拨眦 举起 .

10. 无俟奸人构陷 等 编造罪名陷害 .

11. 趋而出 小步快跑 .

12. 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 就 轮流 ..

13. 漏鼓移则番代 轮换 .

14. 必躬造左公第 一定 亲自 到 房屋,宅子 ....

15. 与先君子善 交好 .

四、 一词多义

1、【则】则史公可法也(表判断,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表判断,是)

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表假设,如果)

2、【之】扣之寺僧(代词,代书生,即史可法)

久之(助词,无义)

国家之事糜烂至此(助词,的)

3、【而】趋而出(表修饰)

则席地倚墙而坐(表修饰)

4、【寝】辄数月不就寝(躺着休息,睡觉)

不以鄙陋寝容(容貌丑陋)

而大臣绛灌之属害之,故其议遂寝(搁置,扣压)

五、 词类活用

1. 名词用作动词

1) 草屦(穿草鞋) ..

2)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走上前) .

2. 形容词意动用法

1) 则席地倚墙而坐(以??为席) .

2) 汝复轻身而昧大义(以??为轻) .

3. 使动用法

1) 从数骑出(使??从) .

4. 名词作状语

1) 即面署第一(当面) .

2)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对上、对下) ..

5. 形容词作动词

1) 与先君子善(与??交好) .

六、 古今异义

1. 持五十金 银子

七、 特殊句式

1. 被动句

1)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2)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3) 管仲囚焉。

2. 省略句

1) 扣之寺僧

2) 为掩户

3. 判断句

1)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业也

4. 状语后置

1) 拜夫人于堂上

2) 或劝以少休

3) 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

4)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八、 重要句子翻译

1、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者,惟此生耳。

我的孩子们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事业的,只有这个人罢了。

2、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泣涕谋于禁卒,卒感焉。

过了一段时间,听说左公遭受炮烙之刑,早晚将死去,(史可法)就拿着五十两银子,哭着和狱卒商量,狱卒被他感动了。

3、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你)不赶紧离开,不等魏忠贤爪牙编造罪名来陷害,我现在就扑打杀掉你。

本文标题:左忠毅公逸事-鸿门宴、左忠毅公逸事、庖丁解牛、琵琶行(教师中心稿)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483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