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什么是用户体验?如何评价用户体验的好坏?
“产品100”推荐此文。
以下为俞军的回答:
我理解的用户体验,是让用户付出最小成本满足需求。
用户体验无法用一个通用方法整体衡量,只能在理解产品全貌的前提下评测分解属性。我仅结合搜索领域经验提供些参考。
1)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2004年Google上市前夕,互联网女皇MaryMeeker访问中国路过百度,她说摩根斯坦利的同事们刚做过搜索引擎对比评测,评测结果是Yahoo最好。但奇怪的是,评测完之后,大家平时还是都用Google。后来,百度联合创始人徐勇帮我要来了她们评测的样本,我一看就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呀:
她们选了十几个关键词,在Google/Yahoo等六七个搜索引擎中搜索,打印出所有搜索结果页放在一起对比,每人拿一把硬币,认为哪个搜索结果页更好就投一个硬币。最后Yahoo获胜。
为什么Yahoo会胜出?因为当时Yahoo使用的后台搜索引擎也是Google,但自己对一些热门关键词做了人工优化,这样,Yahoo的搜索结果不是跟Google一样,就是优于Google。
为什么那些金融精英评测完后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又都用Google了呢?因为这个貌似公正的用户体验评测是有问题的,用户体验不仅是搜索结果页的简单对比。
比如,桌上的打印页面都是所看即所得,但在电脑上,想要看到那些搜索结果页,需要用户付出一个操作过程:从输入域名开始,下载完大小相差十几倍的Yahoo/Google首页,移动鼠标定位到Yahoo的搜索框中(Google是自动定位到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回车或点击搜索按钮,下载完Yahoo/Google相差几倍大小的搜索结果页。上述操作过程,用户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和操作成本是不同的,尤其那时平均带宽还很小。
比如,桌上的打印页面一眼可看到全貌,而真实用户需要在一个电脑屏幕中浏览搜索结果页。用户如果在较低分辨率下浏览Yahoo搜索结果页,可能在越过大幅Banner广告和宽松设计后只看到一两条结果,而浏览Google搜索结果页,就能多看几条结果。当搜索结果第一条没有满足用户需求时(这种情况很常见),第一屏多几条结果看就是一个明显的用户体验差异了。我记得那时相同结果数的搜索结果页,Yahoo的页面比Google长得多,这又是增加用户成本的。
比如,当第一页的搜索结果没有满足用户需求时(这种情况也很常见),用户可能/翻下一页/点击相关搜索词/换一个关键词搜索/换一个搜索引擎/。另一种常见情况是,用户需要使用各类垂直搜索。那么,翻页设计、搜索框大小(Google那时大一点)、结果页底部是否放搜索框、垂直搜索的种类和体验等等附加选项,貌似跟桌上的打印结果页无关,却会“常见”的影响用户体验。
所以,Yahoo当时的搜索结果页相关性虽然总是优于或等于Google,但用户体验其实是不如Google的。用户体验不是一个静态页面,而是一个过程,要结合用户的真实使用过程来评测。
2) 用户体验因人而异
上面是2006年cnnic做的搜索引擎市场调查,关于“半年用户数动态变化”的结果。数据准确性不必纠结,关键是理解“用户获得率”和“用户流失率”的正反一体和背后原因的因人而异。
通常被认为领先的搜索引擎Google和百度,用户获得率反而是最低的(固然有基数大小的影响)。因为,那时候正是百度上市后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最热闹的时间,雅虎搜狐新浪都在力推它们的搜索引擎,吸引了足够多的用户。
但是,用户获得率必须减去用户流失率才有意义。上述数据中,雅虎搜狐新浪Google的用户流失率都太高,结果是用户基数没增长。
愿意花钱做市场推广时,吸引新用户是最容易的事,你告诉他们你有哪些好,他们就来了。但来了不代表永远就是你的人了,他们早晚会知道和试用别的引擎,部分用户会发现你哪儿不好而离开,部分用户会发现别的引擎哪儿好而投奔。当然,反之,部分用户也会发现别的引擎哪儿不好又回来。
用户获得率的数字背后,每一个用户的获得原因各不相同。用户流失率的数字背后,每一个用户的流失原因也各不相同。所有用户的被获得和流失方向,是不一致的,是在五个搜索引擎中交叉进行的,这就是“用户体验因人而异”。其实,每个用户的生活和知识背景不同,他们心中的搜索引擎定义都可以是不同的,搜索需求是不同的,对用户体验的感受也不同。
比如,会有用户因为Google搜英文资料好用而离不开Google,但也会有用户因为使用英文关键词在Google会搜出大堆英文页而弃用Google,改用针对这点进行优化的百度。
比如,会有用户因为反感百度的竞价排名而改用Google,但也会有用户因为hao123好用而默认长用百度。
比如,会有用户因为Google的高级搜索语法强大而爱用,但也会有用户因为经常下载MP3而爱死百度。
比如,会有用户因为Google像奢侈品一样高大上的品牌形象而选用Google,但也会有用户因为百度图片搜索支持本地翻阅原图(我学习的Fast)、不用逐一点开那时泛滥的骚扰和带毒网站而选用百度。
比如,熟练用户会发现Google上带空格组合词搜索效果好而选用Google,但更多用户常使用长关键词和疑问句搜索,贴吧和知道经常能对此提供帮助。
比如,会有用户因为Google能搜到外国的英文和中文新闻而喜爱,但也会有用户喜欢百度能搜到当天突发事件的新闻而选用(Google先上线daily更新,但早期Google每天半夜来抓取新浪新闻等网站,所以白天搜不到当天突发事件,而我让百度每天早晚等新闻编辑密集发布新闻后抓取更新)。
总之,用户体验因人而异,公司能力也各有差异,即使某些方面的用户体验不如对手,依然可以扬长避短,在更多角度针对不同用户群针对性的改变用户体验。
3)用户体验因时而变
上图一是中国网页增长趋势,图二是中国网民增长趋势。两张图的时间不对应,但我们只看趋势变化。
与国外相似,中国互联网早期(2000年以前)的网民数量和背景有限,网页数量和类型也有限,那时的主流搜索需求只能是找网站了。所以Yahoo和搜狐那样的大网址站,用户体验就不错了,获得了多数市场份额。
不过短短的三四年后(2003年),网民数增长了近十倍(900万~8000万),网页数更是增长了百倍(几百万到几亿)。十倍新增用户的背景广泛和需求广泛,百倍的新增网页内容也为满足广泛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搜索引擎不过是个中间商,当上游内容和下游用户都已大变样,当主流需求已从找网站变成网页搜索,搜索引擎的用户体验标准就已经改变。这就是用户体验因时而变。
因为这个网民数和网页数的增长是每天渐变的,Yahoo们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没有及时发现危机。无论是国外的Yahoo还是国内的雅虎搜狐新浪,它们默认的搜索结果都长期是网站搜索,很晚才改成网页搜索。在没改过来前,他们的用户体验其实每一天都在下降的,这也是用户体验因时而变。
后来,网民数又增长了近8倍(6亿),网页数又增长了几百倍(1500亿),在这个渐变过程中,用户的搜索引擎使用频率也在快速增长。早期的Yahoo搜狐新浪们自我定位是啥都有的综合门户,搜索引擎只是它们拥有的一个垂直频道,但是,我们知道用户去综合门户中搜索每次是要付出更高使用成本的,当用户的搜索引擎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去综合门户搜索的成本就越来越大,独立搜索引擎的相对用户体验就越来越好。这也是用户体验因时而变。
早期的互联网可以理解为由几万台服务器互联组成,用户主要是单向的获得网络内容,网络基础设施也不发达,用户需要“上”网。但随着网民数增长,随着宽带普及,随着社区类产品的爆发,用户在线时间变长,用户反哺给互联网的内容越来越多,互联网的定义也在变化,那些联网的个人电脑和电脑背后的用户与服务器们一起组成了互联网。贴吧知道等产品就是顺应互联网定义的变化,引导用户创造大量口语化的讨论和问答,满足用户关于冷僻内容、突发内容、问句搜索的需求。反过来,当用户这方面的搜索体验改善后,又会养成更多这样搜索的习惯。这是产品和用户互相适应又互相改变的过程,这也是用户体验因时而变。
进入移动时代,互联网的定义又已改变,人,物,服务和信息一起互联,搜索引擎的用户体验标准又将因时而变。
二 : 别让用户等-如何优化你的APP
用户体验,速度为王,来几个优化APP“速度”的建议。
1.后台执行
毋庸多言,已是通常做法。
一般在执行下载任务时让其在后台运营,让用户有精力去做别的事情。
后端加载
2.提前显示
客户端与WEB的数据加载形式有异:客户端的现实内容包括本地数据和网络数据两部分。
在设计界面时候,将更多的信息放在本地,在网络数据未载入时即显示本地数据,让用户产生一种“已经载入了一半”的错觉,即使最终的耗时一样,心理感受也会很快。
当然,,把数据过多地卸载本地,会牺牲一些灵活性,需要根据情况考虑。
预前加载
具体请看twitter、Facebook、Vine等优秀产品的启动画面,虽然同是静态图片,但它们不使用LOGO而假装已经载入了“导航栏”和“标题栏”,让人感觉“点击后立即就启动了”。
3.充分利用好缓存
缓存可以把网络数据保存在本地,下次打开时无需再次向网络请求,减少流量并减少等待时间。在设计时,可以先显示缓存内容,同时后台到网络上拉取新内容,若有新内容立即替换或下次访问时替换。但缓存使用也要注意“度”,过大的缓存文件占用太多系统空间,当心用户一怒之下瞬间卸载。
4.界面先行,网络交互随后
对于一些数据量很小,且失败可能性较低的网络交互,用户并不需要明确指导APP在干这些事情,也能够顺畅地使用App,那么我们就把“一些事实掩盖起来”。即,界面上“看起来”迅速地完成任务,程序后台默默地继续执行任务。
比如:1.微信在发出“消息”时,消息“看起来”已经飞到聊天窗口中,但其实对方还没有收到,这样的设计让沟通的过程更加顺畅。
2.在无网络条件下,用户修改备注、个人信息时,先将用户的信息保存在本地。等到网络连接后再将信息上传。
3.用户在收藏文章,关注好友等操作时,数据量很小,可以界面先行。用户可以继续浏览当前文章,系统会把文章收藏好。
用户在收藏文章,关注好友等操作时,数据量很小,可以界(www.61k.com)面先行。用户在继续浏览文章的同时,系统会把文章收藏好。
5.预测用户行为,提前开始任务
例如某云阅读,我们认为用户进入一个资讯源的一个最大可能就是刷新查看新内容。所以即使用户没有点击刷新,但系统默认加载新内容。之后当用户再次刷新时,内容立刻呈现。
6.使用动效来掩护载入过程
优秀的动效设计可以吸引用户注意,减少心理等待时间。
look at me
——————
持续更新,欢迎补充
师说,有关互联网的价值点都在这里
——————
三 : 防水过后如何做好闭水试验
闭水实验做为检验防水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做好了闭水实验,您就不用担心楼下的邻居来找您的麻烦了。那么该怎么样做闭水实验呢?下面小编为您一一解答。
小贴士:一定要等防水层彻底干透了才做闭水实验哦!
1. 第一步:堵地漏
材料:沙子、塑料袋
工序:将准备好的沙子装入塑料袋,严实的堵住地漏,以防止您蓄的水悄悄的溜掉~最好把装有沙子的塑料袋做成个尖角,这样能更好的塞进地漏;但是记住一定要将地漏周围塞严实。
2. 第二步:如果水要溢出来的话,需要在门口堵上水泥
如下图:地面和外面的过道一样高,这种情况就需要堵上水泥
堵上后如下图:
3. 第三步:放水
怕水分蒸发掉,一般地面放水形成深度20~30毫米就可以了。开始放水,怕水压太强破坏防水,所以放了个垫子。
卫生间
卫生间
24-48小时之后,就可以检查闭水实验的结果了,到楼下邻居家仔细检查是否有渗漏就可以了。如有就赶快整改,这样损失要小很多~如果没有问题,那么闭水实验就成功了!
四 : 体验飞一般的感觉 安装Win8后必做的十大优化
Win8在性能尤其是开机速度等多个方面都超过了Win7(且看Win8 RP和Win7性能全面测试:Win8快一倍),很多人受不了Windows8这个诱惑,信誓旦旦的准备用那个传说中最具革命性的OS,结果安装后性能咋比Windows7还不给力,打开文件夹还会卡顿,启动后硬盘读个不停,CPU占用碉堡了!这是在坑爹么?
其实深入了解下Win8,上面出现的问题,统统不是问题,围观下面的安装好Win8后必做的优化。(www.61k.com)
安装好Win8后必做的优化:
1.关闭家庭组,因为这功能会导致硬盘和CPU处于高负荷状态
关闭方法:Win+C–设置–更改电脑设置–家庭组–离开
如果用不到家庭组可以直接把家庭组服务也给关闭了: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HomeGroupListener和HomeGroupProvider禁用
2.WindowsDefender全盘扫描下系统,否则打开文件夹会卡顿。
然后可以排除信任的EXE程序,建议排除explorer.exe(资源管理器进程),如果你不用系统自带的杀毒软件,也可以直接关闭它。
Win+X–控制面板–WindowsDefender–设置–实施保护-去掉勾和管理员–启用WindowsDefender–去掉勾。
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WindowsDefenderService禁用。
3.用好索引选项,减少硬盘压力。
控制面板–索引选项–选中索引项–修改–取消不想索引的位置。(索引服务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如果习惯用everything这款神器来搜索文件,可以关闭索引功能。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WindowsSearch禁用。
4.关闭磁盘碎片整理计划
用好磁盘碎片整理可以提高磁盘性能,如果习惯手动整理,可以关闭整理计划,避免在你工作的时候自动整理,影响性能。
资源管理器,选中磁盘-属性–工具–对驱动器进行优化和碎片整理–优化–更改设置–取消选择按计划运行
5.设置好Superfetch服务
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Superfetch-启动类型–自动(延迟启动),可以避免刚启动好Win8对硬盘的频繁访问。
6.如果覆盖或者升级安装Win8,需要清理产生的Windows.old文件夹,腾出C盘空间。
方法1:快捷键Win+X-命令提示符–输入rdX:windows.old/s(X代表盘符)
方法2(推荐):C盘–右键–属性-磁盘清理-选中以前的Windows安装复选框–确定清理。
7.设置Win8自动登陆,省去输入密码步骤,开机更快
快捷键Win+R–输入netplwiz-取消使用计算机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选项–然后双击需要自动登录的账户–输入你的密码。
8.关闭ipv6
部分网卡驱动开启ipv6会导致开机系统未响应,假死。如果你不是ipv6用户建议关闭,否则就更新网卡驱动试试看。
网络共享中心–网络连接–以太网–属性–取消ipv6。
9.开启HybridBoot
Win8启动飞快。默认是启动的,如果没有启动,可以到控制面板–电源选项–选择电源按钮的功能–更改当前不可用的设置–关机设置–勾上启用快速启动。
如果没有看到这功能,请先开启休眠:Win+X–命令提示符–输入powercfg-hon
10.关闭性能特效
系统属性–高级-性能-设置–关闭淡出淡入效果。打开文件夹,小软件之类的,唰唰的快!反正Win8都反璞归真,取消了Aero磨砂效果,不在乎这点特效
了,直接关闭吧。
通过以上的优化设置后,Win8飞一般的感觉,还可以关闭你不需要用的系统服务,这里就不介绍了,过度优化会出现各种毛病,需谨慎!
兼容软件方面,常用软件基本没问题。
平反:Win8不兼容腾讯网游?别开玩笑了 …… 是腾讯的网游不兼容Win8,腾讯的游戏有TP保护功能,据说是为了防止外挂、木马…
五 : 如何在快速迭代的产品研发中做好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作为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但是对于一个界定明确的用户群体来讲,其用户体验的共性是能够经由良好设计实验来认识到。那么我们如何在快速迭代的产品研发中做好用户体验?
产品在不同的市场环境, 有不同的解决路径-@知乎李宝明
一. 新市场, 无竞争
[www.61k.com]如果是新产品,市场上无竞争对手,用户将不关心所谓的产品UX。他们别无选择,只有 你的产品能够提供。
这个阶段,你专注于扁平化设计/内容设计,砍功能,所有的种种,对产品核心预期都无很大的帮助。
如果是一个新的市场,UX 体验需要做的是如何让用户觉得 " it ' s important " . 如何引导、培养用户去使用。
二. 竞争市场, 竞争激烈
市场上存在其他竞争者。这时候,UX 不是新增或砍掉产品的功能。
在这个阶段, UX 需要:
1. 确定自己产品中最重要的功能, what & why . 什么是产品中最重要的功能点, 为什么用户喜欢这个功能。
2. 确定产品功能的需求基础和实现的流程。why & how。如何通过更好的design(out of box) ,去实现同样的需求。微信的" 摇一摇" 功能是很好的例子。
3. 跟踪竞争对手动向。有无添加有优势的的功能。保持市场的警觉性, 快速反馈。
三. 成熟市场
市场上,没有功能可添加或者说没有人关心新功能了。例如, 微软的 office产品。
这个时候, UX 需要考虑转化成本等问题。 如果你的产品进入一个成熟市场,你的产品需要的UX 是 Different,不同的定位。如何减少使用成本& 转化成本,是UX 需要应该focus 的地方。
快速迭代的目的-@知乎程凯
快速迭代其中重要的一点讲的是交付可用的产品,为了是快速得到客户反馈,防止偏离目标。希望在一两次迭代中既能找准用户需求用能提供好的体验恐怕不能兼得。
靠谱的做法是通过快速迭代确定产品的方向和目标,在这个基础之上通过不断的迭代增强体验。
尽量把一两个重要功能做透,避免一下做很多功能,每个功能做的都很一般。
作为创业公司如何平衡产品迭代和用户体验的平衡-@知乎小亮猴
对于创业公司来讲,最重要的就是项目的开发时间周期,版本的期望功能和愿景,以及项目投入的精力。
那么对于这三点犹如组成一个三角型的结构,为追求三角型的平衡,每个点的投入都会对另外两点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创业公司多数追求开发的时间周期,那么对于项目的投入的经历和功能的完整以及愿景并不那么为主,就会造成版本迭代很快,产品做的往往不精致。
这样对于用户的使用感受和对未来研发的精准就产生了副作用力。那么如何把控研发中好的用户体验必然是和项目周期内投入的精力和愿景息息相关的,只有认真和用心去做产品,对每个功能在交互上做足了功夫才能让产品得以升华。
对于中国大多数的产品,时间往往是主导因数,如何把握三点关系的稳定性还是需要创业团队根据自身情况对待自己所面对的压力做具体分析,但好的产品始终离不开用心的研究和深入探究的。
本文标题:如何做好用户体验优化-什么是用户体验?如何评价用户体验的好坏?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