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适度拓展教学资源,克服传统教学中有些内容无法描述的困难,因此深受师生欢迎。但是,多媒体虽有诸多优势,毕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始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而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用多媒体替代实验教学的现象日趋严重,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弱化的趋势。
1 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实践、课堂观摩、实验操作考察等活动中,发现化学实验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学生动手能力差,操作不熟练,神情紧张;在各校抽查学生的分组实验情况时,得分情况很不理想;有些学校每年组织的实验考查走过场,突击训练,考什么练什么。笔者在参加县级课堂教学大赛活动时发现本该含有丰富实验内容的教学素材,参赛教师却只安排了演示实验草草应付。观摩省级化学优质展示课时发现学生动手实验时间最少的一节课只有3 min,教师把实验当摆设。
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①用播放视频代替实验演示。当前社会,多媒体教学方兴未艾,教师为了省事,直接用下载的视频材料替代实验演示,将演示实验完全在虚拟状态下完成。②用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实验。新课程淡化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区分,将权力下放至学校,目的是让有条件的学校多开设学生实验。而一些教师却简单地用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实验,剥夺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这无疑抹杀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造成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地开发。③讲实验代替做实验。目前,在黑板上写实验、讲实验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特别是学生一旦进入高三复习阶段,便远离了实验室。“学生会做的实验太少了”、“实验教学大多还停留在纸上谈兵”、“擅长实验教学的教师队伍明显不足”、“许多中学的物理课、化学课上得像数学课一样,整天做题目。”上海一教育专家忧虑地说。
实验是高考化学中的重要内容,据统计2010年高考化学实验题达到35分,而考生的化学实验试题答题得分很不理想。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有的教师虽然关注实验教学,但并没有高度重视实验,学生还是很容易在实验题上失分。因此,实验教学成为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教学的软肋。
2 原因分析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对此进行了全面分析:“我省目前普通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中新课程探究实验大量增加,而教育行政部门并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实验室建设标准,造成实验室数量和仪器、药品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其二,学校没有重视实验人员的选调和培训工作,化学实验人员偏少,缺乏化学专业知识;其三,存在课时少与探究实验耗时较多之间的矛盾;其四,化学教师自身怕麻烦,存在用讲实验代替学生进实验室的现象。”办学条件跟不上发展要求,全省各地区普遍存在实验器材老化,实验仪器、设备与新课标要求不配套,很多农村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差,实验器材配备不齐,致使有些实验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除此之外,还有教师观念的问题。化学教师在课上总是心存疑虑,放心不下。教师总是不相信自己学生的创造力,总是喜欢越俎代庖,把本该由学生思考的东西和盘托出,在大包大揽中,忘记了自己的位置。
实验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前准备时间,再加上实验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可测的因素,许多教师心存畏惧,怕自己无法掌控突发情形,因此往往采用讲实验的方法,或者用多媒体来模拟实验过程。这种做法,使教师越来越丧失实验教学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学生也提不起兴趣,教学就更没有效果。
缺乏专业化教师队伍也是实验教学日趋边缘化的重要原因。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实验员,让理科教师轮流管理实验室。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实验室的管理运作流于形式,而且对学生实验的评价考核要求都不高。
教师怕麻烦,怕耽误时间,怕影响教学进度,怕实验不成功、在学生面前丢面子,等等,不想动手演示实验,形成了不良的教学风气。
基于以上诸多因素,使得实验教学得不到落实,科学探究流于形式。其危害是学生体验不到化学实验之美,对化学实验缺乏感性认识,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如何加强实验教学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www.61k.com)个重要问题。
3 纠正策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必修模块教材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化学实验教学素材多,要求教师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重视实验教学尤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应摆在中学化学教学工作的首位。遵循实验优先原则,在安排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时,都应用化学实验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3.1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实验是学生形成概念、认识并理解化学原理的依据,是掌握化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实验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彻底摈弃“黑板实验”和“口头实验”。专家们曾表示,实验教学虽然只是理化生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实验教学的价值需要被重新认识,它不仅仅是学科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载体。所以作为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滞后的化学实验观念:一切都是教师准备好的,学生不必用心思考、分析,只要简单模仿、重复,稍加动手即可完成实验。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得不到发挥,通过实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成为空话。让学生更地的走进实验室,把实验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真知。
3.2 加强对课程的领导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在教学,主阵地在课堂,关键在有创新思维的教师,根本在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①学校层面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完善设备设施。对实验室硬件进行改造,完善排气排毒设备,备齐仪器药品,杜绝实验室“缺医少药”的状况,在实验室安装多媒体设备,使实验室的装备跟上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②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实验教师培训,选拔责任心强、专业素质好的专任教师担任实验教师,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落实实验教师及任课教师的待遇及相关福利,确保实验教师队伍的稳定。③加强实验教学的考查考核。每个学期末,要统一安排实验考查,防止走过场;期初要求制定学期实验教学计划,将实验备课纳入教案,作为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之一;平时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督查,将实验教学作为教学评价的内容之一,使实验教学常态化。④改变目前学生实验的分组方式,最大程度地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如由两人一组改为一人一组,避免一部分学生无所事事,当旁观者。⑤对于实验教学的评价进行改革。将对学生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实验技能操作测试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体系中。
3.3 开放实验室 拓展实验的功能
新课程中化学实验教学素材十分丰富,实验探究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化学教师,要增加实验方面的研究性课题,如让学生设计水果电池的实验;开展学生实验竞赛,培养学生实验兴趣;补充实验,开发新的实验教学资源。如化学选修1学习铜合金内容时,可引导学生设计如何鉴别假元宝(铜锌合金)的实验;打破课内外的空间,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把课内实验改为课内外相结合的实验。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教授曾反复强调:“加强实验,无论如何都不过分。”教师应多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有关健康、生活、环境等热点问题,从家庭实验等易操作控制的简单活动开始,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动心、动情,展现科学教育真正的魅力。因此教师要有效地整合实验资源,挖掘教材中的探究素材,尽可能让学生走进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 : 高考力学实验试题
三 : 2017高考化学实验的文字归纳表达做题技巧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在实验题和理论试题中都出现了用文字正确表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或结论的题目。但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在答题上因为表述不规范,在细节上丢分。为此,小编把高中化学实验试题中常考查表达能力的问题归纳整理,进行规范描述,以供考生参考。
2017高考化学实验的文字归纳表达做题技巧
1、浓硫酸的稀释:
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浓硫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
3、用试纸检验气体:
(以NH3为例)用玻璃棒贴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或试管口,看试纸是否变蓝。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大试管单孔塞为例):
①微热法:将导管插入水槽中,手握大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时导管口回流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液差法: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中注水,使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过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若为分液漏斗,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活塞,若分液漏斗中液体滴下的速率逐渐减慢至不再滴下,说明气密性良好。)
5、闻气体的气味:
用手在集气瓶口上方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6、焰色反应:
(以K元素为例)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是否为紫色。(注:洗涤铂丝用盐酸溶液)。
7、洗涤沉淀:
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8、判断沉淀剂是否足量的操作:
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如粗盐提纯实验中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在上层清液中再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9、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洗液,滴加相应试剂……
10、萃取分液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1、量气操作注意:
待温度恢复至室温时,调节量筒(或量气管)使左右液面相平。
12、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断:
如强酸滴定强碱,用酚酞用指示剂,当最后一滴酸滴到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终点。(拓展:氧化还原滴定如用KMnO4滴定草酸: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13、有机实验中长导管的作用:
冷凝回流,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14、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往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当溶液变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
15、渗析操作:
将胶体装到半透膜袋中,用线将半透膜扎好后系在玻璃棒上,浸在烧杯的蒸馏水中,并及时更换蒸馏水。
16、容量瓶检漏操作:
往容量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度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17、气体验满和检验操作:
①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收集的氧气已满。②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 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已纯。(可燃性气体在加热或点燃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
③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气体已满。④氨气验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⑤氯气验满: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
18、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9、皂化反应完成的标志:
静置不分层。
20、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
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
21、量取液体读数:
视线应与刻度和液面凹液面最低点水平相切。
22、银氨溶液的配制:
在硝酸银溶液中边摇动试管边逐滴滴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23、固体加热至恒重的标志:
连续两次称量质量差不超过0.1g。
24、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完全水解——加入碘水,不显蓝色。
尚未水解——取水解液先加NaOH溶液于试管,再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若无砖红色沉淀产生,证明淀粉没有水解。
部分水解——用两个试管取两份水解液,一份加入碘水显蓝色,另一份加碱中和硫酸 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 产生砖红色沉淀 (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现象)。
25、检验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操作:
取样与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HNO3酸化,再加AgNO3溶液,据沉淀颜色进行判断。
26、物质检验操作:
取样→加试剂→表现象→说结论。
四 : 2012年高考化学实验题
2012年高考化学实验题集锦(有答案)
简要说明:
本案收集了2012年所有高考化学试卷中的实验题,虽然所有图形全部经本人精心绘制,文字、答案均经过仔细校对,错误在所难免,欢迎各位化学同行(含同学)多交流沟通,proedus@163.com,QQ:56335240
欢迎光临本人博客:http://proedus.blog.163.com/,共同提高,谢谢!
1 全国新课标理综
28.(14分)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a中加入15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 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 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的作用是 ;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l0 mL水、8 mL l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 ;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 ;
(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中必须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 mL B.50 mL C.250 mL D.509 mL
(1)HBr 吸收HBr和Br2 (2)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 干燥 (3)苯 C (4)B
第1页,共17页
2 全国理综
28.(15分)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
(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试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 ;
尾气的主要成分是 ;
(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a.关闭漏斗开关 b.熄灭酒精1 c.熄灭酒精灯2
(4)若试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
(5)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
数的方案;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HCOOH 浓硫酸
△ CO↑+H2O
(2)样品由黑色变红色
(3)acb
(4)96%
(5)用蒸馏水稀释浓HNO3,与一定样品反应,使样品完全反应,收集产生的NO气体,并在标况下测其
体积。3Cu+8HNO3=3Cu(NO3)2+2NO↑+4H2O(只要合理就给分,硫酸与水混合再与氧化铜反应等)
第2页,共17页
3 天津
9.(18分)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
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4·5H2O
·1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 。
(2)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 ,使用H2O2的优点是 ;
调溶液pH的目的是使 生成沉淀。
(3) 用第③步所得CuSO4·5H2O制备无水CuSO4的方法是 。
(4) 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 ,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
Al2(SO4)3·18H2O Al2(SO4)3·18H2O Al2(SO4)3·18H2O 上述三种方案中, 方案不可行,原因是 : 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 方案更合理。
(5)探究小组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 (Mr=250)含量。取a g试样配成100 mL溶液,
每次取20.00 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 mol·L1 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
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bmL。滴定反应如下:Cu2+ + H2Y2 = CuY2 + 2H+ --
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w= ;
下列操作会导致CuSO4·5H2O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未干燥锥形瓶
b.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
c.未除净可与EDTA反应的干扰离子
⑴ Cu + 4H+ + 2NO3??Cu2+ + 2NO2↑+ 2H2O 或3Cu + 8H+ + 2NO33C2+ + 2NO↑+ 4H2O Au、Pt ⑵ 将Fe2+氧化为Fe3+ 不引入杂质,对环境无污染 Fe3+、Al3+
⑶ 加热脱水
⑷ 甲 所得产品中含有较多Fe2(SO4)3杂质 乙
---c mol·L1 × b × 103 L × 250 g·mol1 × 5⑸ × 100% c a g
第3页,共17页
4 安徽
27.(15分)亚硫酸盐是一种常见食品添加剂。为检验某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通常1kg样品中含SO2的质量计),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流程:
(1)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 ,为防止煮沸时发生暴沸,必须先向烧瓶中加入 ;
通入N2的目的是 。
(2)写出甲方案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甲方案第②步滴定前,滴定管需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其操作方法是 。
(4)若用盐酸代替稀硫酸处理样品,则按乙方案实验测定的结果 (填“偏高”、“偏
低”或“无影响”)
(5)若取样品wg,按乙方案测得消耗0.01000mol·L1I2溶液VmL,则1kg样品中含SO2的质—量是 g(用含w、V的代数式表示)。
(1)SO2
碎瓷片
将生成的SO2全部赶出(防止SO2在水溶液中被O2氧化)
(2)SO2+H2O2=SO42+2H+ —
(3)在碱式滴定管中加入1—2mL标准NaOH溶液,将滴定管横过来并转动,让NaOH溶液浸过滴定管内壁,从下面放掉浸洗液,重复操作2—3次
(4)无影响
(5)0.64v/w
第4页,共17页
5 重庆
27.(15分)氯离子插层镁铝水滑石[Mg2Al(OH)6Cl?xH2O]是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材料,其在高温下完全分解为MgO、 Al2O3、HCl和水蒸气,现用题27图装置进行实验确定其化学式(固定装置略去)。
Nc
a C D A B
(1)Mg2Al(OH)6Cl?xH2O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只通过测定装置C、D的增重来确定x,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按气流方向,
用接口字母表示),其中C的作用是 。装置连接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名称是 。
(3)加热前先通过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C、D的初始质量后,再持续通入N2的作用
是 、 等。
(4)完全分解后测得C增重3.65g 、D增重9.90g ,则x= ,若取消冷却玻管B
后进行试验,测定x值将 (填“偏高”或“偏低”)。
(5)上述水滑石在空气中放置时易发生反应生成[Mg2Al(OH)6Cl(1-2x)(CO3)2?zH2O],该生成物能发生
类似的热分解反应,现以此物为样品,用(2)中连接的装置和试剂进行试验测定z,除测定D的增重外,至少还需测定 。
高温(1)2[Mg2Al(OH)6Cl·xH2O]=====4MgO+Al2O3+2HCl↑+(5+2x)H2O↑
(2)a-e-d-b 吸收HCl气体 检查气密性
(3)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带入装置C、D中完全吸收 防止产生倒吸(合理答案均给分) (4)3 偏低
(5)装置C的增重及样品质量(样品质量及样品分解后残余物质量或装置C的增重及样品分解后残余物质量)
第5页,共17页
6 浙江
28.(14分)实验室制备苯乙酮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备过程中还有CH3COOH+AlCl3
主要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CH3COOAlCl
2 +HCl↑ 等副反应。 +(CH3CO)2CO AlCl3 CO CH3 + CH3COOH
(I)合成:在三颈瓶中加入20g无水三氯化铝和30mL无水苯。为避免反应升温过快,边搅拌边慢慢滴加6mL乙酸酐和10mL无水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率,使反应液缓慢回流。滴加完毕后加热回流1小时。
(II)分离与提纯:
①边搅拌边慢慢滴加一定量浓盐酸与冰水混合液,分离得到有机层。
②水层用苯萃取,分液
③将①②所得有机层合并,洗涤、干燥、蒸去苯,得到苯乙酮粗产品
④蒸馏粗产品得到苯乙酮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装置b的作用 。
(2)合成过程中要求无水操作,理由是 。
(3)若将乙酸酐和苯的混合液一次性倒入三颈瓶,可能导致
A.反应太剧烈 B.液体太多搅不动 C.反应变缓慢 D.副产物增多
(4)分离与提纯操作②的目的是 。该操作是否可改用乙醇萃取? (填“是”或“否”),原因是
(5)分液漏斗使用前须 并洗净备用。萃取时,先后加入待萃取液和萃取剂,经振摇并 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片刻,分层。分离上下层液体时,应先 ,然后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第6页,共17页
(6)粗产品蒸馏提纯时,下列装置中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 ,可能会导致收集到
(1)干燥管 吸收HCl气体
(2)防止三氯化铝与乙酸酐水解(只答三氯化铝水解或乙酸酐水解也可)
(3)AD (4)把溶解在水中的苯乙酮提取出来以减少损失;否,乙醇与水混溶
(5)检漏,放气,打开上口玻璃塞 (6)C
AB A B C D
第7页,共17页
7 四川
28.(17分)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氨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实验中,先用制得的氨气排尽洗气瓶前所有装置中的空气,再连接洗气瓶和气体收集装置,立即加热氧化铜。反应完毕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铜。
下图A、B、C为甲、乙两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D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甲小组测得,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m1g、氧化铜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m2g、生成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1L。
乙小组测得,洗气前装置D的质量m3g、洗气后装置D的质量m4g、生成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2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
(3)甲、乙两小组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制取氨气,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写
(4)甲小组用所测得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
(5)乙小组用所测得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 。为此,乙小组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装有某药品的实验仪器,重新实验。根据实验前后该药品的质量变化及生成氮气的体积,得出了合理的实验结果。该药品的名称是 。
(1)圆底烧瓶
(2)连接导管,将导管插入水中;加热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内有水回流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NH4)2SO4 + Ca(OH)2 2NH3 ↑+ 2H2O + CaSO4 ②B (3)①
③氢氧化钠溶于氨水后放热、增加氢氧根浓度,使NH3 + H2
O
移动,加快氨气逸出
(4)5V1∶7(m1-m2)(5)浓硫酸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氢的量偏高 碱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等)
第8页,共17页 NH3·H2ONH4+ + OH—向逆方向
8 山东
30.(14分)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主要流程如下:
(1)为使Mg2+、Al3+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器中加入 (填“A”或“B”),再滴加
另一反应物。
(2)如右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 。
(3)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 。
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
(4)无水AlCl3(183℃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
装置B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F中试剂的作用是 。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__________。
(1)B
(2)漏斗下端尖嘴末紧贴烧杯内壁
(3)AgNO3溶液(或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坩埚
(4)除去HCl;吸收水蒸气;碱石灰(NaOH与CaO固体混合物)
第9页,共17页
9 广东
33、(17分)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
CH3 +2KMnO4COOK +HCl
COOK +KOH+2MnO2+H2O COOH +KCl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
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是122,熔点122.4℃,在25℃
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
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
,操作Ⅱ为
。
(2)无色液体A是 ,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 ,现象是 。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
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
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
(1)分液 蒸馏
(2)甲苯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3)①冷却、过滤
②滴入2-3滴AgNO3溶液
③加热使其融化,测其熔点;熔点为122.4℃ (4)(2.40×10-3×122×4)/1.22;96%
-
3
mol。产品中甲苯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
为 ,计算结果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欢迎莅临本人博客 http://proedus.blog.163.com/
第10页,共17页
10 福建
25.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反应装置如右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
操作依次是 (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的
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3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①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
②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后作为试样。
a.量取试样20.00mL,用0.1000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00mL,该次滴-
定测的试样中盐酸浓度为 mol·L1; -
b.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
③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已知:Ksp(CaCO3)=2.8×10、Ksp(MnCO3)=2.3×10
(i)使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
操作是将 转移到 中。
(ii)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
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
逐次减小的原因是 ( 排除仪器和实
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1)ACB
(2)①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只能求出氯离子的量,而不能求出剩余盐酸的浓度。
②0.1100③偏大了
③偏大了
④Zn粒 残余清液 反应是放热的,气体未冷却了。 ?9-11] ④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器具已 略去)。
欢迎莅临本人博客
http://proedus.blog.163.com/
第11页,共17页
11 江苏
19.(15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弃旧电池的
铜帽(Zn、Cu总含量约为99%)回收铜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稀硫酸
(1)①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铜帽溶解后需将溶液中过量H2O2除去。除去H2O2的简便方法是 。 (2)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含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H2O2
后溶液中Cu2的含量。实验操作为: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
+
+
海绵铜
?? ZnO
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pH=3~4,加入过量KI,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上述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Cu2+4I=2CuI(白色)↓+I2
+
-
2?=2I+SO2? I2+2S2O346
-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 ,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 ②若滴定前溶液中H2O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Cu2的含量将会 (填“偏高”“偏低”“不变”)。
+
(3)已知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
-
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
-
算)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
--30% H2O2、1.0 mol·L1HNO3、1.0 mol·L1 NaOH。 由除去铜的滤液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① ; ② ; ③过滤;
④ ;⑤过滤、洗涤、干燥;⑥900℃煅烧。
(1)①Cu+H2O2+H2SO4=CuSO4+2H2O ②加热(至沸)
(2)①淀粉溶液 蓝色褪去 ②偏高
(3)①向滤液中加入30%的H2O2使其充分反应 ②滴加1.0 moL· L
-1
的氢氧化钠,调节pH约为5(或3.2≤pH<5.9),使Fe3沉淀完全
+
-1
④向滤液中滴加1.0 moL· L
的氢氧化钠,调节pH约为10(或8.9≤pH≤11),使Zn2沉淀完全
+
第12页,共17页
B.[实验化学]
HCHO·2H2O)在印染、SO2、次硫酸氢钠甲醛(NaHSO2·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以Na2SO3、
HCHO 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实验步骤
如下:
步骤1:在烧瓶中(装置如右图所示)加入一定量Na2SO3
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SO2,至溶液pH 约
为4,制得NaHSO3 溶液。
步骤2:将装置A 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向烧瓶中加入
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在80~90℃
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抽滤。
步骤3: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装置B 的烧杯中应加入的溶液是
(2)①步骤2中,反应生成的Zn(OH)2 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防止该现象发生的措施
是 。
②冷凝管中回流的主要物质除H2O 外还有填化学式)。
(3)①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填仪器名称)。 ②滤渣的主要成分有 、 (填化学式)。
(4)次硫酸氢钠甲醛具有强还原性,且在120℃以上发生分解。步骤3中不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的
原因是 。
(1)NaOH溶液
(2)①快速搅拌
②HCHO
(3)①吸滤瓶 布氏漏斗
②Zn(OH)2 Zn
(4)防止产物被空气氧化
欢迎莅临本人博客
http://proedus.blog.163.com/
第13页,共17页
12 海南
17.(9分)实验室制备1, 2一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CH3CH2OH
浓硫酸 170℃
CH2=CH2 CH2=CH2+Br2BrCH2CH2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一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
据列表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 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
(1)d (2)c (3)溴的颜色完全褪去 (4)下 (5)b (6)蒸馏(7)避免溴大量挥发;产品1,2-二溴乙烷的沸点低,过度冷却会凝固而堵塞导管。
第14页,共17页
13 北京
27.(
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
Ag+ +2NH3·H2O b.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
(1)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a.Ag(NH3)?2+2H2O
(2)经检验,实验I的气体中有NH3,黑色物质中有Ag2O。
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产生的现象是 。②产生Ag2O的原因是。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可能是NaOH还原Ag2O。
实验及现象:向AgNO3溶液中加入 ,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4)重新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NH3还原Ag2O。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现象:出现银镜。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3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含NaOH的潮湿Ag2O固体
(5)该同学认为在(4)的实验中会有Ag(NH3)2OH生成。由此又提出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Ag(NH3)2OH也参与了NH3还原Ag2O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Ag2 少量2 2mL氨水 ①有部分Ag2O溶解在氨水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实验结果证实假设成立,依据的现象是 。
(6)用HNO3清洗试管壁上的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溶液和氨水 (2)①试纸变蓝
②在存在下,加热促进NH3·H2O分解,逸出NH3,促使Ag(NH3)?2+2H2O
移动,c(Ag+)增大,与OH反应立即转化为Ag2O:2OH+2 Ag+=Ag2O+H2O --Ag+ +2NH3·H2O平衡正向
(3)过量NaOH溶液 (4)如右图
(5)①Ag2O+4NH3·H2O=2Ag(NH3)OH+3H2O ②与溶液接触的试管壁上析出银镜
(6)Ag+2HNO3(浓)=AgNO3+NO2↑+ H2O
第15页,共17页
14 上海
七、(本题共12分)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以废铜屑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铜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废铜屑制硝酸铜
如图,用胶头滴管吸取浓HNO3缓慢加到锥形瓶内的废铜
屑中(废铜屑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硝酸铜溶液。
步骤二: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向大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铜溶液,水浴加热至
70℃左右,用0.4 mol/L的NaOH溶液调节pH至8.5,振荡,
静置,过滤,用热水洗涤,烘干,得到碱式碳酸铜产品。
完成下列填空:
35.写出浓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6.上图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含有NaOH外,还有 (填写化学式)。
37.步骤二中,水浴加热所需仪器有 、 (加热、夹持仪器、石棉网除外); 洗涤的目的是 。
2?,写出检验的方法。 38.步骤二的滤液中可能含有CO3
39.影响产品产量的主要因素有。
40.若实验得到2.42 g样品(只含CuO杂质),取此样品加热至分解完全后,得到1.80 g固体,此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是 。
35.Cu+4H++2NO3=Cu2+ +2NO2 +2H2O
36.吸收氮氧化物(合理即给分);NaNO3、NaNO2
37.烧杯、温度计;除去产品表面吸附的硝酸钠
2? 38.取样,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说明有CO3?
39.温度、pH
40.0.92
欢迎莅临本人博客
http://proedus.blog.163.com/
第16页,共17页
八、(本题共12分)
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可制得纯碱。完成下列填空:
41.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先有(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
最后析出NH4HCO3晶体。
42.含0.800 mol NH3的水溶液质量为54.0 g,向该溶液通入二氧化碳至反应完全,过滤,
得到滤液31.2g,则NH4HCO3的产率为 %。
43.粗盐(含Ca2+、Mg2+)经提纯后,加入碳酸氢铵可制得碳酸钠。实验步骤依次为:
①粗盐溶解;②加入试剂至沉淀完全,煮沸;③__;④加入盐酸调pH;⑤加入 ;⑥过滤;⑦灼烧,冷却,称重。
44.上述步骤②中所加入的试剂为。
45.上述步骤④中加盐酸调pH的目的是 。
46.为探究NH4HCO3和NaOH的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含0.1 mol NH4HCO3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NaOH,反应完全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 若有沉淀,则NH4HCO3与NaOH的反应可能为 (写离子方程式); 若无沉淀,则NH4HCO3与NaOH的反应可能为 (写离子方程式)。 该实验方案有无不妥之处?若有,提出修正意见。
41.(NH4)2CO3
42.92%
43.过滤;碳酸氢铵
44.氢氧化钠、碳酸钠
45.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2?+HO;NH?+OH=NH +HO 46.HCO3+OH=CO32324--?
需先煮沸,然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
如有错误,请告知:谢谢!proedus@163.com
第17页,共17页
五 : 高考化学冲刺:实验题加分要点
导语:我们常常提到化学实验,同时高中化学也有很多实验需要我们认真温习、回顾,为了备战接下来的高考,化学实验知识该如何全面掌握呢?小编整理了一些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18个先与后
1.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3.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4.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7.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8.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9.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0.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4.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2.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3.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4.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5.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 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 NaHCO3溶液。
16.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7.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二、导管和漏斗的放置方法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原因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反应。
5.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6.用加热方法制得的物质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7.若需将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8.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9.制H2、CO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0.制Cl2、HCl、C2H4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必须置于反应液之上,因而都选用分液漏斗。
三、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例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并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9.Fe2+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本文标题:高考化学实验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