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二章测试题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化学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阶段性测试(第1章 第2章)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Δ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
ΔH=+566.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
2.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4 kJ/ mol,当它氧化生成1 g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
A.26.0 kJ B.51.9 kJ C.155.8 kJ D.467.3 kJ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要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来决定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D.在101KPa时,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4. 已知:H2(g)+F2
(g) 2HF(g)+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A.H2(g)+Cl2(g)= 2HCl(g) △H=-184.6kJ/mol
B.CH4(g)+2O2(g)= CO2(g)+2H2O(g)△H=-802.3kJ/mol
C.2H2(g)+O2(g)= 2H2O(l); △H=-571.6kJ/mol
D.CO(g)+1/2O2(g)= CO2(g); △H=-283kJ/mol
6. 已知:
① =H2O(g) △H1=a kJ? , ② =2H2O(g)△H2=b kJ? ,
③ =H2O(l) △H3=c kJ? , ④ =2H2O(l) △H4=d kJ? 。[www.61k.com)
第 1 页 共 7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ww.61k.com
化学反应原理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二章测试题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c<0 B.b>d>0 C.2a=b<0 D.2c=d>0
7. 已知:①1 mol H2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436kJ 的能量
②1 mol Cl2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243kJ 的能量
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 HCl分子时释放 431kJ 的能量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H2(g) + Cl2(g) = 2HCl(g)
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kJ/mol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kJ/mol
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1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kJ/mol
8. 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4b KJ/mol
B.C2H2(g) + 5/2O2(g) == 2CO2(g) + H2O(l);△H = 2b KJ/mol
C.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2b KJ/mol
D.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b KJ/mol
9. 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 P4O10。[www.61k.com)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 kJ?mol-1、P-O:b kJ?mol-1、P=O:c kJ?mol-1、O=O: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 H,其中正确的是( )
A. (6a+5d-4c-12b) kJ?mol-1
B. (4c+12b-6a-5d) kJ?mol-1
C. (4c+12b-4a-5d) kJ?mol-1
D. (4a+5d-4c-12b) kJ?mol-1
10..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 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 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11. 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
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
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可用某时刻生成物的浓度表示
B.在同一反应中,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相等
第 2 页 共 7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ww.61k.com
化学反应原理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二章测试题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C.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
D.在任何反应中,反应现象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则反应速率大;反应现象在很长时间内才出现,则反应速率小
13.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
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4.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mA(g) + nB(g) pC(g) + qD(g),当m、n、p、q为任意整数(不为零)时,不能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说明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B、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C、反应速率υA : υB : υC : υD = n : m : q : p
D、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发生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发生反应
15.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C.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16.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
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
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
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B.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 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A.①④ C.②③④ 17.对于可逆反应A(g)+2B(g)
第 3 页 共 7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ww.61k.com
化学反应原理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二章测试题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18. 反应mA+nB
papC中,若VA= a mol/(L·s),则VC为 A. mmol/(L·s) B. pamol/(L·s) C. mol/(L·s) D. amol/(L·s) mamp
???19.已知H2(g)+I2(g)???2HI(g);Δ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
入H2和I2各0.1mol ,乙中加入HI 0.2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www.61k.com)欲使甲中HI的 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 B.甲中加入0.1mol He,乙不改变
D.甲增加0.1mol H2,乙增加0.1mol I2 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
20. 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1 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气体Z,反应2 min后,测得参加反应的X2为0.6 mol/L,用Y2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Y2)=0.1 mol/(L·min),生成的C(z)为0.4 mol/L,则该反应式是 ( )
A.X2+2Y2C.3X2+Y22XY2 2X3Y B.2X2+Y2D.X2+3Y22X2Y 2XY3
2Y(g) + Z(g)中,生成物Z21.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22.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气) 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A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2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气体R和5升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气)第 4 页 共 7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ww.61k.com
化学反应原理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二章测试题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5Q(气) 4X(气)+nY(气)。[www.61k.com)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 2 B 3 C 4 D 5
24.已知反应mX(g)+nY(g) 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25..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O(g),发生反应:CO+H2O(g) CO2+H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x。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超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的是( )
(A)0.5 mol CO+2 mol H2O(g)+1 mol CO2+1 mol H2
(B)1 mol CO+1 mol H2O(g)+1 mol CO2+1 mol H2
(C)0.5 mol CO+1.5 mol H2O(g)+0.4 mol CO2+0.4 mol H2
(D)0.5 mol CO+1.5 mol H2O(g)+0.5 mol CO2+0.5 mol H2
二 填空题(本题包括四道小题,共36分)
26.(6分)对于下列反应:2SO2 + O2 2SO3 , 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 mol/L下降为2 mol/L,那么,用S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如果开始时SO2浓度为4mol/L,2min后反应达平衡,若这段时间内v(O2)为0.5mol/(L?min),那么2min时SO2的浓度为_______
27.(10分)将镁带投入盛放在敞口容器的盐酸里,产生H2的速率与
时间的关系可由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 ②镁带的表面积
③溶液的浓度 ④氢气的压强 ⑤Cl-的浓度
(1)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__________;
(2)解释图中AB段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
(3)解释图中t1时刻后速率变小的原因__________
28.(16分)在80℃时,将0.4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表中b c(填“<”、“=”、“>”)。
(2)20s时,N2O4的的浓度为 mol/L,0~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 (保留2位小数)。
第 5 页 共 7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ww.61k.com
化学反应原理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二章测试题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K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时 。(www.61k.com]
A、N2O4的转化率越高 B、NO2的产量越大
C、N2O4与NO2的浓度之比越大 D、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9.(4分)下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 △H < 0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 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b c
t 三 计算题(本题包括两道小题,共14分)
30.人体内葡萄糖的消耗可用下述化学方程式表示C6H12O6(s)+6O2(g)6CO2(g)+6H2O(l) △H=—2800KJ/mol如果某人每天消耗12540KJ热量,他每天至少要摄入葡萄糖多少g?
31.丙酮和碘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CH3COCH3+I2→CH3COCH2I+H++I-。25℃时,该反应的速率由下列经验式决定:V=2.73×10-5c(CH3COCH3)c(H+)mol/(L· s)25℃时,如果c(I2)、c(CH3COCH3)、c(H+)的起始浓度依次是0.01mol/L,0.1mol/L,0.01mol/L。求:反应开始时的速率是多少?
第 6 页 共 7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ww.61k.com
化学反应原理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二章测试题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化学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阶段性测试(第1章 第2章) 参考答案
二 填空题(本题包括四道小题,共36分)
26.2mol/(L·min); 1mol/(L·min); 2mol/L(6分)
27. 1、2;温度高;浓度小。[www.61k.com)
28.(1)N2O4 2NO2,> (4分,2分) (2)0.14, 0.003 mol/(L·s) (2分,2分)
(3), 0.54 (2分,2分)
(4)ABD (2分)
29.升温(2分);减小 SO3 浓度(2分)
三 计算题(本题包括两道小题,共14分) 30.806g
31.2.73×10-8 mol/(L· s)
第 7 页 共 7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ww.61k.com
二 :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铁棒与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浸入0.01 mol·L
-
-1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的食盐溶液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 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铁锡的铁)更易腐蚀 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 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 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H2O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
8.2006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处于充满空气和少量氢气的槽中。由于气体可以混合从而省去了昂贵的燃料隔离膜,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棒附近产生OH B.铁棒被腐蚀 C.石墨棒上放出Cl2 D.石墨棒上放出O2 2.下列实验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 ②中和滴定中所用的滴定管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用的容量瓶 ④喷泉实验中用于收集氨气的烧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反应速率v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用实验方法测定的,化学反应H2+Cl2=2HCl的反应速率v可表示为v=K[c(H2)]m[c(Cl2)]n,式中K为常数,m、n值可用下表中数据确定之。
由此可推得,m、n值正确的是
A.m=1,n=1? B.m=,n=? C.m=,n=1 D.m=1,n= 4.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可能为( )
所含离子 浓度 /(mol·L1)
-
-
-
1
2121212
A.左边为该电池的负极 B.该电池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NO3 2
-
-
SO42
H 2
+
M 1
C.该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 D.该电池正极反应为:O2+4e==2O2
-
-
-
1
9.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A.Cl B.Ba2+ C.F D.Mg2+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 ( l ) ΔH=-57.3 kJ / mol,分别
-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10.下列各选项中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A.1 L 0.3 mol·L1 CH3COOH溶液和3 L 0.2 mol·L1 CH3COOH溶液中的H+数
-
-
向1 L 0.5 mol / 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1>ΔH3>ΔH2 B.ΔH1<ΔH3<ΔH2 C.ΔH1=ΔH2=ΔH2 D.ΔH1<ΔH3<ΔH2
B.纯水在25℃和80℃时的pH
C.在NH3+NO→N2+H2O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N原子数 D.相同条件下,H2分别与Cl2 、F2反应的反应速率
11.为了除去Cu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使溶液的pH升高,过滤后15.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A.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 (Na+)=2c (CO--
32)+c (HCO3)+c (H2CO3)
A.Cu B.K-
2CO3 B.0.1 mol·L1的NH-
4Cl和0.1 mol·L1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
C.KOH D.CuCOc (Cl-
3 )>c (NH-
4+)>c (H+)>c (OH)
1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C.常温下,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A.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HClOH++ClO- c (Na+)>c (CH-
3COO)
B.铝溶于烧碱溶液的离子方程式:Al+2OH-==AlO--
2+H2↑ D.0.1 mol·L-1的NaHS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 (OH)=c (H+)-c (S2-)+c (H2S)
C.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式:Cu-2e-==Cu2+ 16.在恒温、恒压下,反应N2 (g)+3H2 (g)2NH3 (g)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
D.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1,稀硫酸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SO4 (aq)+2NaOH Ⅰ.N2、H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 mol / L和3 mol / L;
(aq)== Na2SO4 (aq)+2H2O ( l ) ΔH=-57.3 kJ·mol-1 Ⅱ.NH3的起始浓度为4 mol / L。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13.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3B2C(气),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与A.途径Ⅰ与途径Ⅱ所得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
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途径Ⅰ的反应速率v (N2)与途径Ⅱ的反应速率v (NH3)的比值为1∶2
C.途径Ⅰ所得NH3的浓度与途径Ⅱ所得NH3的浓度之比为1∶2
A.若正反应方向ΔH<0,则T1>T2 D.途径Ⅰ与途径Ⅱ所得平衡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压强增大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1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C.B一定为气体 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反应:MnO-
2+4H++2ClMn2++Cl2↑+2H2O
C.A一定为气体 B.纯碱与水反应:CO32-+2H2OH-
2CO3+2OH
14.下面是关于中和滴定的实验叙述:取25 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在横线标明的操作中,有错误的是C.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 ) D.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 H2O
a 18.某同学为完成 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可行的是(b
c.加入几滴酚酞作指示剂。 d.取一支酸式滴定管,经蒸馏水洗净。
e f ,记下数据。 A B C D
四种实验装置
A.d、e、f B.b、d、e、f C.b、d、e D.b、c、e、f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6分)
19.常温下,镁粉几乎不与水反应,但加热至沸腾,镁粉却能和水反应并产生大量气泡。 (1)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解释,说明两种理由:
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次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原因之②,增大溶液中________(填离子符号)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试写出镁粉投入NH4Cl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离子氧化性Fe3+>Cu2+>H+,请你写出将镁粉投入FeCl3溶液中所有可能的离子方程式 (分步书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高考题)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上层液体中插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拌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装置如图。接通电源,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且颜色由浅变深,阴极上有气泡生成。停止通电,取出电极,用搅拌棒上下剧烈搅动。静置后液体又分成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上层液体几乎无色。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上层液体是____________。 (4)原下层液体是____________。
(5)搅拌后两层液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检验上层液体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1.18℃时,H2A(酸):K1=4.3×107,K2=2.1×10
-
-12
2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O2 (g)+H2 (g)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 K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 (2)正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700 0.6
800 0.9
830 1.0
CO (g)+H2O (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
1000 1.7
1200 2.6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 (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 (CO2)=c (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 (CO2)·c (H2)=c (CO)·c (H2O)。可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23.373 K时,某1 L密闭容器中生如下可逆反应:A (g)示。
2B (g)。某中物质B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
(1)已知373 K时60 s达到平衡,则前60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2)若373 K时B的平衡浓度为A的3倍,473 K时(其他条件不变),B的平衡浓度为A的2倍,请在上图中画出473 K时A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3)若反应在373 K进行,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B、0.2 mol He,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应______。
A.等于60% B.等于40% C.小于40% D.介于40%~60%之间 24.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 ℃
25 1×10
-14
。H2B(酸):K1=1.0×107,K2=6.3×10
-
-13
,在浓
度相同的两种溶液中,用“>”、“<”或“=”填空。 (1)H+的浓度:H2A________H2B;
(2)酸根离子的浓度:c (A2)________c (B2);
-
-
t1
α
t2 1×10
-12
水的离子积常数
试回答下列问题:
(3)酸分子的浓度:c (H2A)________c (H2B); (4)溶液的导电能力:H2A________H2B。
(1)若25<t1<t2,则α________1×1014(填“>”“<”或“=”)
,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
(2)25℃下,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 mol·L1,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 mL,则
-
-
-
请回答以下问题:
电解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电解过程中,硫酸铜的浓度变化 ; 步骤二:电解完成后,该小组同学按以下流程对电解液进行处理:
稀释后溶液中c (Na+)∶c (OH)=________
-
(3)t2℃下,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 L与pH=1的稀硫酸V2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____________。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5据报道,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悉尼奥运会火炬燃料为丁烷和丙烷混合气。
(1)常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丙烷和丁烷完全燃烧恢复到原状态,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________。 (2)已知丁烷的燃烧热(生成液态水)为2880 kJ / mol,1 mol丙烷和丁烷(物质的量之比1∶1)的混
合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550 kJ。写出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6氢氧化钡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化学试剂,某课外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测定某试样中Ba(OH)2·nH2O的含量。 (1)称取3.50 g试样溶于蒸馏水配成100 mL溶液,从中取出1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2滴指示剂,用0.100 mol·L1 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标准溶液20.0 mL(杂质不与酸反应)。求试样中氢氧
-
(1)阳极泥的综合利用:
稀硝酸处理阳极泥得到硝酸银稀溶液,请你写出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残渣含有极少量的黄金,如何回收金,他们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了一些有关金的知识,以下是他们获取的一些信息:
化钡的物质的量。
(2)另取5.25 g试样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杂质不分解),称得质量为3.09 g,求Ba(OH)2·nH2O中的n值。
(3)试样中的Ba(OH)2·nH2O的质量分数 1
27已知粗铜中含有少量的锌、铁、银、金等金属和少量矿物杂质(与酸不不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用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液,用电解的方法实现了粗铜的提纯,并对阳极泥和电解液中金属进行回收和含量测定。 步骤一:电解精制:
从中可知,金很难与硝酸反应,但却可溶于王水(浓硝酸与盐酸按体积比1∶3的混合物),请你简要解释金能够溶于王水的原因:
(2)滤液含量的测定:
以下是该小组探究滤液的一个实验流程:
则100ml滤液中Cu2+ 的浓度为mol·L-1 ,Fe2+的浓度为 mol·L-1。
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5.A 6.D 7.B 8.C 9.B 10.B 11.D12.A13.C 14.B 15.D 16.C 17A 18C
19.(1)①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②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W增大,c (H+)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H+ Mg+2NH4+==Mg2++2NH3↑+H2↑
或Mg+2NH4++2H2O==Mg2++NH3·H2O+H2↑ (3)2Fe3++Mg==Mg2++2Fe2+ Fe3++2H2OFe(OH)3+3H+
24.(1)>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增大 (2)1000∶1
(3)9∶11 c (Na+)>c (SO42)>c (H+)>c (OH)
-
-
25.(1)3∶4
(2)C3H8 (g)+5O2 (g)==3CO2 (g)+4H2O ( l ) ΔH=-2220 kJ / mol 26.(1)0.01 mol;(2)8;(3)90%。
27.步骤一: Cu2++2e = Cu (1分);变小(1分) 3Ag + 4H+ + NO3— = 3Ag+ + NO ↑+ 2H2O(2分)
浓盐酸含有大量氯离子,Au3+ 离子与氯离子形成稳定的AuCl4—离子,使反应2平衡向右移动,则金溶于王水中。(2分) 0.5 (2分) 0.1(2
分)
Mg+2H+==Mg2++H2↑ Mg+Fe2+==Mg2++Fe
20.(1)2I-2e==I2 (2)2H++2e==H2↑
-
-
-
(3)KI(或NaI等)水溶液 (4)CCl4(或CHCl3等)
(5)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绝大部分I2都转移到CCl4中
(6)焰色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例如,若(3)中答NaI水溶液,这里答火焰呈黄色]
21.(1)> (2)> (3)< (4)> 22.(1)
c(CO)?c(H2O)
(2)吸热 (3)B、C (4)830
c(CO2)?c(H2)
23.(1)0.005 mol / (L·s) (2)见答图。
(曲线注意两点:A的起始及平衡时的物质的量;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应小于60 s) (3)B
三 : 电化学原理试题
第六章 电化学极化
1. 简述三种极化的概念,哪一种极化严格来讲不能称为极化。(www.61k.com)
电化学极化:当电极过程为电化学步骤控制时,由于电极反应本身的“迟缓性”而引起的极化。
浓度极化:当电极过程由液相传质步骤控制时,电极所产生的极化。 电阻极化:由电极的欧姆电阻引起的电位差。
电阻极化严格来讲不能称为极化
2. 简述电化学极化最基本的三个动力学参数的物理意义。
1) 对称系数:电位偏离形式电位时,还原反应过渡态活化能改变值占F 的分数。
物理意义:反应改变电极电位对还原反应活化能的影响程度;(1— )反应改变电极电位 对氧化反应活化能的影响程度。
对称系数是能垒的对称性的变量,是由两条吉布斯自由能曲线的斜率决定的,而且曲线的形状和斜率是取决于物质的化学键特性。在CTP动力学中,可以用来推测过渡态的构型,研究电极反应的放电机理。
2)电极反应标准速率常数K:当电极电位等于形式电位时,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称为标准速率常数。
物理意义:在形式电位下,反应物与产物浓度都为1时,K在数值上等于电极反应的绝对反应速度。 a.度量氧化还原电对的动力学难易程度;b体现电极反应的反应能力与反应活性;c.反应电极反应的可逆性。
3)交换电流密度J。:在平衡电位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绝对电流密度相等,称为交换电流密度。
物理意义:a.度量氧化还原电对的动力学难易程度;b体现电极反应的反应能力与反应活性;c.反应电极反应的可逆性;d.表示平衡电位下正逆反应的交换速度。
3.为什么电极电位的改变会影响电极反应的速度和方向?
4.写出Butler-Volmer公式在不同过电位范围下的近似公式。
5.简述J0对电极性质的影响。
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原理试题
6. J0描述平衡状态下的特征,为何它却能说明电化学动力学中的一些问题?
7. 如何用稳态法测量三个动力学参数。(www.61k.com]
8. 在谈到一个CTP的不可逆性时,我们有时说它是过电位较大,而有时又说它是电流密度较小,这两种说法有何区别和联系?
9.电解H2SO4水溶液,Ni阴极的过电位为0.35 V。当J增加到原来的8倍时,阴极过电位是多少?假设为电化学极化,Tafel公式中b为0.12V。
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原理试题
10. 在20℃下于某一电流密度下H+在Hg上还原的过电位为1.00V,Tafel公式中b为0.113V。[www.61k.com]温度升高到40℃ 时,该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为0.95V。如果温度升高后,仍然维持原来的过电位不变,H+还原反应速度将有何变化(以百分数表示)?假定β与温度无关。
11. 25℃下,于强烈搅拌的某电解液中,将阴极极化到远离其平衡电位,若此时将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值变化-0.045C/m2,则电极反应速度可能变化多少倍? (设Cd恒定为0.15F/m2, β=0.5,单电子反应)
12 25℃下某电极反应的J0为5×10-3安培/米2。在恒电位极化下的过电位为-0.199V时,稳态电流密度为多少?应用快速开关切断恒电位仪,然后对电极施加恒定的阴极电流密度0.205安培/米2,问达新稳态下的过电位是多少?假定β=0.5 。
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原理试题
13. 当HCl在50%甲醇水溶液中的浓度为0.1M时,在20℃下实验中测得H+在Hg阴极上还原的过电位数据如下 :
如果CTP是阴极过程的RDS,求
(1)塔菲尔公式中的常数a和b;(2)J0;(3)在低电流密度区域电流密度与过电位的比例常数;(4)在电流密度为10安培/米2时的绝对电流密度J正和J逆值。[www.61k.com)
14.与单电子电极反应相比,多电子电极反应的动力学公式有何变化?近似公式适用范围有何变化? Tafel公式在什么条件下就不再适用了?为什么?
15.测量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有哪些方法?
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原理试题
1)经典法:利用旋转电极测Tafel曲线,得稳态极化曲线。(www.61k.com](RDE法,Tafel曲线法)
2)暂态法:利用短暂电脉冲或交流电(如 单位阶跃法,电流阶跃法,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谱法)
16.推导多电子电极反应的近似公式适用范围。
17. 298K下,Fe2+阴极还原反应机理为:
Fe2+ +H2O==FeOH++H+
FeOH++e- → FeOH
FeOH +H+ +e- == Fe +H2O
求该反应的Tafel斜率b,及Fe2+和OH-的阴极电化学反应级数。(β=0.5)
18.设有一电极反应O?e?1?R,O,R均可溶,某浓度1.0?10?3mol.L?1,已知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1?10?7cm.s?1,??0.5,求
(1)交换电流密度i0
.?2时,其过电势为多少? (2)若忽略传质影响,当阳极电流密度为0.0965mAcm
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原理试题
19.写出考虑了Ψ1效应的Tafel公式。(www.61k.com)
20.根据课本图6-7的实验分析Ψ1效应的影响
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原理试题
第七章 浓度极化
1. 写出液相传质总流量的表达式及其所传导的电流的表达式。[www.61k.com)
2.分析稳态过程和暂态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3.指出液相中各部分液层厚度的数量级。
4.分别写出用反应物粒子和可溶产物粒子表示的稳态扩散电流密度公式,其中的z是粒子的荷电荷数吗?为什么?
5.什么是极限扩散电流密度?
6.说明双电层、扩散层、边界层的区别。
7.如何研究浓度极化的动力学特征?
8.画出产物可溶和产物不溶时典型浓度极化曲线。
9.推导O与R均可溶且初始浓度均不为零的浓度极化公式。
10.简述平衡电位与稳定电位的区别和联系。
11.平板电极恒电位极化时,暂态过程扩散层真实厚度大约是有效厚度的多少倍?
12.以浓度分布曲线说明,恒电位和恒电流条件下的非稳态扩散中浓度极化是如何发展的。
13.进行电位阶跃实验,计算电流强度如何确定电极面积?
14.微电极研究电极过程有何优点?
15. 对于一个可用半无限边界条件的方程来描述的电化学体系,电池壁必须离开电极五倍“扩散层厚度”以上。某物质的扩散系数D=10-5cm2/s,求对于100s的电位阶跃实验时间,工作电极和电池壁之间的距离要求多大?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16.如何根据J、J0、Jd的相对大小判断R.D.S?
17.RED有何特点?
18.如何用RED判断电极过程的R.D.S.
19.RRED有何作用?
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原理试题
20.25℃下以3.0×103安培/米2的电流密度在静止的电解液中恒电流电解还原某有机物,每一个有机物分子与6个电子相结合,若液相传质步骤控制着整个电极过程的速度,有机物的扩散系数为 2×10-9米2/秒,其浓度为10-2M,扩散层的有效厚度约为5×10-4米,求过渡时间。(www.61k.com)当恒电流极化10-4秒时,紧靠电极表面的液层中反应物的浓度是多少?
21.在25℃下醌在光滑的铂电极上还原为氢醌。已知醌在溶液中的浓度是0.01M,它的扩散系数为9.5×10-10米2/秒,扩散层厚度约为5×10-4米 ,求在电流密度为1.0安培/米2 时的浓度过电位(假定反应物的电迁移和对电流可略去不计) 。 注:反应为两电子反应,氢醌的溶解度很小,此题可按产物不溶去解。
22.某金属电沉积的速度受液相传质步骤控制,溶液中某金属离子的原始浓度为 2.0×10-3M,同时溶液中存在有大量的局外电解质,在25℃下,J=4.6安培/米2时,△ψ=-0.0041 伏特,已知此时电极反应的Jd=16.2安培/米2,求
(1)当J=4.6安培/米2时,电极表面金属离子的浓度。
(2)参加反应的电子数。
23.在镀光亮镍的溶液中杂质Cu2+的含量最多不能超过0.01克/升,现有1米3 镀液中Cu2+含量已高达0.15克/升,准备用恒定的低电流密度通电处理溶液48小时,使Cu2+在稳态下阴极还原并沉积在电极上,试估算所需要的阴极面积。已知在上述条件下Cu2+还原过程为扩散传质步骤控制,Cu2+ 离子的扩散系数为10-5厘米2/秒,扩散层厚度为0.05厘米。
24.用旋转圆盘电极电解CuSO4和 Na2SO4的混合溶液。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0.1M,而Na2SO4的浓度比CuSO4大得多。圆盘电极面积为5.5×10-3米2,转速为1.0转/秒,Cu2+的扩散系数为 1.1×10-9米2/秒。溶液的黏度为1.2×10-3千克/米.秒,密度为1.1×103千克/米3,求通过电极的极限电流强度。
25.通常所说的稳态扩散电流中,是否包括电迁移和对流的影响在内?
26.扩散层与分散层是否相同?
27.扩散层与边界层有何不同?对流扩散时,扩散层内的溶液是否运动 ?
28.若液相传质是某电极过程的控制步骤,当向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以后,对整个电极过程的速度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29.在什么条件下半波电位才能做为表达反应物和产物特性与浓度无关的常数?
30. 非稳态扩散与稳态扩散有什么区别?在扩散流量的公式中怎样反映非稳态扩散的特点?为什么非稳态扩散终归要过渡到稳态扩散?
第八章 气体电极过程
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原理试题
1.试述在酸性溶液中H+离子还原为H 2分子的几种可能的机理,并写出反应式。[www.61k.com)
两种:在酸性溶液中,两个带正电荷的H+还原过程的第一步都是由H+变成吸附于金属M上的氢原子M—H,这个是电子转移步骤。随后的反应有两种可能,既可以是两个吸附氢原子结合为H2,称为附和脱附步骤;也可以是另外一个H+在吸附氢原子的位置上放电,称为电化学脱附步骤。
反应式:(1)H+ + M +e- == M—H ; M—H + M—H == H2 + 2M
(2)H+ + M +e+ == M—H ; M—H + H+ +e- == H2 + M
2.为什么H+离子在不同金属上还原时,过电位的数值有很大差别?
在塔菲尔公式中,a的物理意义是:氢在电极上还原时,单位电流下的过电位。在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电极上a的数值可以很不相同,表示不同的电极表面对氢析出过程有着很不相同的“催化能力”。
3.什么叫电催化?它与一般化学催化有何不同?怎样鉴别电催化剂的优劣?
电催化:电极反应中,电极或溶液中某些物质能显著的影响电极反应的速度,而其
本身不发生任何净变化的作用,称为电催化。能够催化电极反应的物质叫做电催化剂。
电催化剂的要求:1有一定的电子导电性;2.点化学稳定性要好;3.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区别:1.电催化与电极电位有关;2.电催化可在较低温度下起作用;3.不参加电极反
应的离子和溶剂分子常对电催化有明显的作用。
鉴别:比较J。,J。较大的催化活性越好。或比较可逆性。(实质还是比较J。)
影响电催化剂性能的因素:1.电催化剂的化学成分;2.电催化剂的晶面和晶型;3.载
体的作用;4.电极的真实表面积(增大真实表面积可使电极反应在较低的过电位下获得较高
的表观电流密度)。
电极电催化作用的主要方式:1.电极与活化络合物间存在着相互作用;2.电极与吸附于
其上的反应物或中间产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3.溶剂与溶质在电催化剂上的吸附作用。
4.由实验测出氢在某一电流密度下于Fe电极上析出时,过电位为0.427伏特,b=0.112伏特,同一电流密度下氢在Ni电极上析出的过电位为0.350伏特,比较Fe与Ni催化活性的相对大小
提示:利用巴伏公式求出J0,J0的大小决定了催化活性的大小
第九章 金属的阴极还原
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原理试题
1.影响金属离子阴极还原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答:1.金属本性;
2.溶液组成:有机表面活性剂,阴离子,溶剂,络合剂,局外电解质。(www.61k.com]
3.基体金属:形成合金(产物中金属活度小于纯金属,使平衡电位正移,有利于还原反应)
4.欠电势沉积(当金属原子在异种金属电极还原时,有时可以观察到:当电极电势显著正于沉积金属的标准电势时,金属离子就能在基底上还原,生成单原子层厚度的沉积层)
2.络合剂对电极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及动力学性质各有何影响?
答:热力学:1.络离子稳定常数越大,电离越少,越稳定;
2.稳定常数越大,电极反应标准电位与平衡电位越负。
动力学:稳定常数与过电位没有必然联系
1.络合物越稳定,反应离子改组为活化络合
物时涉及的能量变化也比较大,即金属离子还原时活化能较高,极化较大。
2.一些离子能形成有利于电子交换的“桥”式配体,则反应活化能
显著降低,即使稳定常数很大,过电位很低,往往比简单例子都容易反应。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3.金属电结晶过程是否一定要先形成晶核?晶核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不是,比如螺旋位错生长机理。形成条件:体系应偏离平衡而处于过饱和状态,当晶胚的大小超过临界晶核时才能形成晶核。
4.有机表面活性物质对金属电沉积过程有哪些影响?意义何在?
答:在电镀工艺中,大部分有机添加剂的作用机理是增大电化学极化和增大新晶核的形成速度,使镀层细致均匀。有些能促使某些晶面的择优取向,改进镀层光亮程度。有些能阻化或活化电极反应,有些能影响镀层内应力,或影响气泡在镀层上的附着能力等等。
优点:加入浓度小,成本低,对金属离子的化学性质没有影响,一般没有毒性。
缺点:容易引起杂志使镀层的纯度和机械性能下降,不宜在高温下使用。容易产生泡沫并由此引起新的废水处理问题,以及浓度的测定和控制较为困难。
5. 金属Cu由Cu 2+离子活度为1的溶液中在25。C下以J=70安培/米2的速度沉积。在电子转移步骤控制整个电极过程速度的情况下测得塔菲尔公式中的b=0.06伏特和J0=1安培/米2。问阴极电位是多少
提示:巴伏公式求阴极过电位
第十章金属的阳极过程及自溶解
1.什么叫稳定电位?它与平衡电位有何不同?
稳定电极电位(腐蚀电位):无外电流时,由于共轭反应的存在使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而建立的新的电位。
平衡电位:只发生一个电极反应,电荷转移平衡、物质转移平衡
稳定电位:存在共轭反应(同一电极上同时进行的,有着相同反应速度数值
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原理试题
且相互独立的一对反应),电荷转移平衡、物质转移不平衡
2.金属的阳极溶解与金属的自溶解有什么不同?影响金属自溶解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因素:金属本性(自身的J。(www.61k.com)的大小),溶液的组成,浓度,温度,搅拌条件,有机表面活性物质,外部施加的电流等。
3.什么叫金属的钝化?金属钝化后,还有没有电流通过?
化学钝化:金属在具有一定强度的氧化性介质中变得不溶的现象。
电化学钝化:阳极极化时,由于金属表面状态变化而引起阳极溶解速度急剧下降甚至几乎停止的现象,有电流通过。
4.金属钝化成相膜理论和吸附理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成相膜理论认为,金属钝化是因为在表面生成了一层紧密的、完整的、有一定厚度(一般为几纳米)的钝化膜。这层膜是一个独立相,将金属与溶液机械地隔离开,致使金属的溶解速度大大下降。大多数钝化膜系由氧化物组成。此外磷酸盐、铬酸盐、硅酸盐及难溶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构成钝化膜。 理论依据:已发生钝化金属表面可观察到膜的存在;利用化学方法将金属溶解后,可得到成相膜;施加阴极电流,得到的φ-t曲线分析。
解释现象:对卤素离子起活化作用的解释在有卤素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在电极表面发生竞争吸附,可改变双电层结构已成膜后,加入卤素,卤素离子在膜的表面发生吸附,在电场作用和扩散作用下,Cl-进入膜的内部,使膜的离子、电子导电性均增大。
吸附理论认为,当电极电位足够正时,电极表面上形成了不足单层的O2-离子或OH-离子的吸附层。这层吸附层增加了金属氧化为金属离子过程的活化自由始能,降低了金属阳极溶解过程的交换电流密度,使电极进入钝态。大多数金属表面的钝化膜可能是金属原子与定向吸附的水分子(碱液中为OH-)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
实验根据:Pt在HCl溶液中,Fe电极在0.05M NaOH溶液中,钝化前后的双电层电容测量
解释现象:Fe、Ni、Cr易钝化,Fe、Ni、Cr存在一个空的d轨道;卤素离子的活化作用竞争吸附;超钝化现象
5.金属Fe在某一浓度的碱性溶液中以一定自溶速度发生腐蚀,如使Fe阳极极化,金属溶解的速度和其自溶速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自溶解:在不通过外电流的情况下,大多数金属和介质作用而生成各种化合物同时引起金属结构的破坏,叫做金属的自溶解,也称为金属的腐蚀
6.简述金属防腐方法。
答:1.加入缓蚀剂;
2.阴极保护法;
3.阳极保护法;
4.牺牲阳极法;
5.降低温度;
6.搅拌
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原理试题
[www.61k.com]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化学反应原理试题-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二章测试题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