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质量管理

发布时间:2017-09-27 所属栏目:项目质量工程师

一 : 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该条目对应的页面分类是项目质量管理

“www.61k.com)

项目质量管理

质量,通常指产品的质量,广义的还包括工作的质量。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属性;而工作质量则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它反映了与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工作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ISO9000质量定义,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能满足规定或潜在需求的特性和特征的集合。PMI质量定义,质量是对一种产品或服务能满足对其明确或隐含需求的程度产生影响的该产品或服务特征和性质的全部。

从项目作为一次性的活动来看,项目质量体现在由工作分解结构反映出的项目范围内所有的阶段、子项目、项目工作单元的质量所构成,也即项目的工作质量;从项目作为一项最终产品来看,项目质量体现在其性能或者使用价值上,也即项目的产品质量。

项目活动是应业主的要求进行的。不同的业主有着不同的质量要求,其意图已反映在项目合同中。因此,项目质量除必须符合有关标准和法规外,还必须满足项目合同条款的要求,项目合同是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依据之一。

项目的特性决定了项目质量体系的构成。从供需关系来讲,业主是需方,他要求参与项目活动的各承包商(设计方、施工方等)提供足够的证据,建立满意的供方质量保证体系;另一方面,项目的一次性、核算管理的统一性及项目目标的一致性均要求将项目范围内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其内部组织良好的质量控制及内部质量保证,从而构筑出项目的质量体系。

由于项目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生产过程,其生产组织特有的流动性、综合性、劳动密集性及协作关系的复杂性,均增加了项目质量保证的难度。

项目的质量管理主要是为了确保项目按照设计者规定的要求满意的完成,它包括使整个项目的所有功能活动能够按照原有的质量及目标要求得以实施,质量管理主要是依赖于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及质量改进所形成的质量保证系统来实现的。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创造必要的资源条件,使之与项目质量要求相适应。各职能部门及实施单位要保证工作质量和项目质量,实行业务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支持质量部门独立地、有效地行使职权,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质量技术文件

质量管理文件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的项目质量和工作质量要求,对与管理有关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做的规定。

1、质量保证大纲

在项目或任务下达或合同签订生效开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每一阶段,均需在总结上阶段实施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制定或修订,以指导本阶段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质量保证大纲的目标是:提高项目实施的适用性和任务完成率、 降低项目对维修和后勤保障的要求、提供基本的质量信息、提高工程实施的经济效益。

质量保证大纲的内容是:按项目的特点和有关部门对质量的要求,提出明确的质量指标要求;明确规定工艺技术、计划、质量和物资部门的质量责任;确定各实施阶段的工作目标;针对项目特点和实际的实施能力,提出质量控制点和需要进行特殊控制的要求、措施、方法及其相应的完成标识和评价标准;对设计、工艺和项目质量评审要有明确规定。

2、质量工作计划

质量工作计划是对特定的项目、服务、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质量工作计划的工作内容:实现的质量目标; 应承担的工作项目、要求、责任以及完成的时间等; 在计划期内应达到的质量指标和用户质量要求;计划期内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分段进度、实现的工作内容、项目实施准备工作、重大技术改进措施、检测及技术开发等。

3、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是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研究试验文件的总称,是项目实施的依据和凭证。成套技术文件应完整、准确、协调、一致。实际文件与项目技术文件状态一致;工艺文件与项目实施实际一致;研究试验文件与项目实际过程一致。成套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应根据项目和工作的性质、复杂程度、研制阶段区别对待。为保证每一项目和工作技术文件的完整性,总设计师、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应根据技术文件的管理规定,在实施工作开始时,提出技术文件完整性的具体要求,列出文件目录,并组织实施。

4、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是实施单位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要而支出的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的总和。质量管理职能部门根据质量工作计划,提出质量成本项目和计划。

质量费用的归集:

承制单位应严格遵守质量成本开支范围,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质量成本核算对象及质量成本科目,分责任单位正确归集质量费用,不属于现行成本开支范围的质量费用,列入不可计成本质量费用统计表。

质量费用的分配:

属于现行项目开支范围内的质量费用,应分别在项目和工作中进行核算,不属于现行项目成本开支范围的质量费用,统计归集后直接或分配计入完工项目和目前实施项目的质量成本。能够分清由哪个项目负担的费用直接计入该项目明细帐或成本质量费用统计表,不能分清的统计后,按工时分配计入。

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的目的主要是确保项目的质量标准能够得以满意的实现,其关键是在项目的计划期内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同时要处理与其他项目计划之间的关系。

1、质量计划的输入要素:质量方针、范围陈述、产品描述、标准和规则

2、质量计划制定的方法和技术

利益/成本分析:质量计划必须综合考虑利益/成本的交换,满足质量需求的主要的利益是减少重复性工作,这就意味着高的产出、低的支出以及增加投资者的满意度。满足质量要求的基本费用是辅助项目质量管理活动的付出。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利益与成本之比尽可能的大。

基准:基准主要是通过比较实际或计划项目的实施与其它同类项目的实施过程,为改进项目实施过程提供思路和提供一个实施的标准。

流程图:流程图是一个由任何箭线联系的若干因素关系图,流程图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 原因结果图:主要用来分析和说明各种因素和原因如何导致或者产生各种各种潜在的问题和后果。
  • 系统流程图或处理流程图:主要用来说明系统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通过流程图可以帮助项目组提出解决所遇质量问题的相关方法。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对于分析辨明对整个项目输出结果最有影响的因素是很为有效的,然而这种方法的应用存在着费用进度交换的问题。  3、质量计划的输出

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主要描述项目管理组应该如何实施它的质量方针。在ISO9000中,项目的质量系统被描述为包括对组织结构、责任、方法、步骤及资源等实施质量管理。质量计划提供了对整个项目进行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及质量改进的基础。

具体操作说明:对于一些特殊条款需要附加的操作说明,包括对他们的解释及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如何度量的问题。比如说满足项目进度日期不能足以说是对项目管理质量的度量,项目管理组还必须指出每一项工作是否按时开始或者按时结束,各个独立的工作是否被度量或者仅是做了一定的说明等类似情况。

检查表格:检查表格是一种用于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的工具,其可能是简单的也可能是复杂的,通常的描述包括命令和询问两种形式。许多组织已经形成了标准的确保频繁执行的工作顺利执行的体系。

其它过程的输入:质量计划过程也有助于对其它领域工作的开展。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所有计划和系统工作实施达到质量计划要求的基础,为项目质量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保证,它应该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之中。在ISO9000系列实施之前,质量保证通常被描述在质量计划之中。

质量保证通常是由质量保证部门或者类似的组织单元提供,但是不必总是如此。质量保证通常提供给项目管理组以及实施组织(内部质量保证)或者提供给客户或项目工作涉及的其它活动(外部质量保证)。

1、质量保证的输入: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控制度量的结果、操作说明

2、质量保证的工具和方法

质量计划工具和技术

质量审核:质量审核是确定质量活动及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贯彻并适合与于达到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审查。通过质量审核,评价审核对象的现状对规定要求的符合性,并确定是否需采取改进纠正措施,从而达到:

  • 保证项目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 保证设计、实施与组织过程符合规定要求
  • 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并不断完善,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审核的分类包括:质量体系审核、项目质量审核、过程(工序)质量审核、监督审核、内部质量审核、外部质量审核。

质量审核可以是有计划的,也可以是随机的,它可以由专门的审计员或者是第三方质量系统注册组织审核。

3、质量保证的输出

质量改进:质量改进包括达到以下目的的各种行动:增加项目有效性和效率以提高项目投资者的利益。在大多数情况下,质量改进将要求改变不正确的行动以及克服这种不正确行动的过程。

项目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主要是监督项目的实施结果,将项目的结果与事先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找出其存在的差距,并分析形成这一差距的原因,质量控制同样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项目的结果包括产品结果(如交付)以及管理结果(如实施的费用和进度)。质量控制通常是由质量控制部门或类似的质量组织单元实施,但是也并非总是如此。

项目管理组应该具有统计质量控制的工作知识,特别是抽样检查和概率方面的知识,以便帮助他们评价质量控制的输出。他们应该清楚预防和检查、特征样本和随机样本、特殊原因和随机原因、偏差和控制线等几个概念的不同。

1、质量控制的输入:工作结果、质量管理计划、操作描述、检查表格

2、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 检查:包括度量、考察和测试
  • 控制图:控制图可以用来监控任何形式的输出变量,它用的最为频繁,可用于监控进度和费用的变化,范围变化的量度和频率,项目说明中的错误,以及其它管理结果。
  • 统计样本:对项目实际执行情况的统计值是项目质量控制的基础,统计样本涉及到了样本选择的代表性,合适的样本通常可以减少项目控制的费用,当然这需要一些样本统计方面的知识,项目管理组有必要熟悉样本变化的技术。
  • 流图:流图通常被用于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其主要的目的是确定以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 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应用数学的技术根据历史的数据预测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通常被用来监控:

技术参数:多少错误或缺点已被识别和纠正,多少错误仍然未被校正

费用和进度参数:多少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被按期完成

3、质量控制的输出

  • 质量改进措施
  • 可接受的决定:每一项目都有接受和拒绝的可能,不被接受的工作需要重新进行
  • 重新工作:不被接受的工作需要重新执行,项目工作组的目标是使得返工的工作最少。
  • 完成检查表:当检查的时候,应该完成对项目质量的记录,及完成检查表格。
  • 过程调整:过程调整包括对质量控制度量结果的纠正以及预防工作。

二 : 『PMP学习笔记10』8章项目质量管理

  1. 定义
    1. 项目质量管理包括执行组织确定质量政策、目标与职责的各个活动,从而使项目满足其预定需求。
    2. 项目质量管理需要兼顾项目管理与项目产品两个方面。
    3. 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适用于不同产品与项目。
    1. 好质量:1结果,2过程,3原材料
    1. 质量不同于等级
      1. 质量是:一系列内在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 等级是:对用途相同但技术特性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级别分类。(由项目经理和管理团队确定等级)
    1. 精确不同于准确
      1. 精确:指重复测量的结果非常聚合,离散度小。
      2. 准确:是指测量非常接近实际值。
      3. 精确的测量未必准确,准确的测量也未必精确。
      4. 项目管理团队必须确定合适的准确度与精确度。
    1. 质量责任:
      1. 项目经理负责质量管理
      2. 高层负责提供资源
      3. 工程师负责设计责任
      4. 成员对成果负最终责任
    1. 现代质量管理与项目管理相辅相成
      1. ISO-TR10006 项目管理指南
      2. 客户满意:了解、评估、定义和管理期望,以便满足客户的需求。
      3. 预防胜于检查:预防错误的成本通常比检查中发现并纠正错误的成本少得多。
      4. 持续改进:
        1. 由休哈特提出并经戴明完善的“计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循环)是质量改进的基础。 休哈特(plan-do-see),戴明完善为PDCA。(plan-do-check-act)。参考 戴明循环 (wiki)
        2. 可采用的过程改进模型包括:马尔科姆.波多里奇模型、组织项目成熟度模型(OPM3)和能力成熟度集中模型(C美眉I)
        3. TQM和六西格玛,既能改进项目的管理质量,也能改进项目的产品质量。
      1. 项目管理层的责任:提供资源;85%责任;
    1. 质量成本(COQ)
      1. 是指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与质量相关的所有努力的总成本。
    1. 注意的几点
      1. ISO针对企业(不对项目)
      1. 质量政策针对组织
      1. 质量计划针对标准
      2. 质量保证针对过程
      3. 质量控制针对结果
    1. 考点
      1. 戴明环 PDCA
      2. 朱兰-质量螺旋曲线--适用性
      3. 克劳士比,零缺陷
      4. 六西格玛,68,95,99.74
      5. 质量观点对比
        1. 传统
          1. 质量是检查出来的
          2. 质量是指产品的质量
          3. 缺陷是不可避免的
          4. 质量管理是质量部门人员的事情
          5. 事故,基层人员负主要责任
          6. 质量越高越好
          1. 改进靠检查和返工
        1. 现代
          1. 质量规划出来
          1. 质量不只是产品还包括过程
          2. 事情一次作对成本最低
          3. 质量管理,人人有责
          1. 质量责任高层管理者承担85%
          1. 质量考虑成本与收益
          2. 改进质量靠预防和评估
      1. 『PMP学习笔记10』8章项目质量管理

  1. 规划质量
    1. 定义
      1. 规划质量是识别项目及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或标准,并书面描述项目如何达到这些要求和/或标准的过程。
    1. 输入
      1. 范围基准
      2. 干系人登记册
      3. 成本绩效基准
      4. 进度基准
      5. 风险登记册
      6. 事业环境因素
      7. 组织过程资产
        1. 由高级管理层颁布的、确定组织质量工作方向的质量政策。
        2. 执行组织的产品质量政策经常可“原样”照搬到项目中使用。
        3. 如果执行组织没有,项目管理团队需要为项目制定项目政策。
        4. 无论质量政策源自何处,项目管理团队必须通过适当的信息发布,确保项目干系人完全了解项目所使用的质量政策。
    1. 工具与技术
      1. 成本效益分析
        1. 注意边际效益概念
        2. 达到质量要求的主要效益包括减少返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与提升干系人满意度。
        3. 对每个质量活动进行商业论证,就是要比较其可能成本与预期效益。
      1. 质量成本(COQ)
        1. 质量不是越高越好;
        2. 成本分类
          1. 一致性成本(一次做对)(应该增加)
            1. 预防成本:培训、流程文档化、设备、正确...
            2. 评价成本:测试、检查、破坏测试损失
          1. 非一致性成本(应该为零)
            1. 内部失败成本(劣质成本):内部发现
            2. 外部失败成本:外部发现
      1. 控制图
        1. 控制图用来确定一个过程是否稳定,或者是否具有可预测的绩效。
        2. 超出规格界限(合同约定)可能受处罚。
        3. 控制上限和下限由项目和相关干系人设定,反映了必须采取纠正措施的位置以防止超出规格界限。
        4. 对于重复性过程,控制界限通常设在正负三个西格玛。
        1. 某个数据点超出控制界限,或连续7点落在均值上方或者下方时,就认为过程已经失控。
        1. 控制图,用来检测成本与进度偏差、产量、范围变更频率或其他管理工作成果,以便帮助确定项目管理过程是否失控。
      1. 标杆对照(基准对照,这个词也要记住)
        1. 标杆对照是将实际或规划中的项目实践与可比项目的实践进行对照,以便识别最佳实践,形成改进意见,并为绩效考核提供一个基础。
        2. 吴永达解释标杆对照:自己没做到,是没看到别人做到;一个人的收入,是最熟悉五个人平均水平;
        3. 优缺点
          1. 优点:开拓思路
          2. 缺点:个体差异大
      1. 实验设计(DOE)
        1. 是一种统计方法,用来识别哪些因素会对正在开发的流程或正在生产的产品的特定变量产生影响。
        1. 确定测试的类别、数量,以及这些测试对质量成本的影响。
        1. 可用来降低产品性能对各种环境变化或制造过程变化的敏感度。
        1. 它为系统地改变所有重要因素(而不是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提供了一种统计框架。
        1. 找到显著影响因素,并揭示这些因素之间项目影响和系统作用。
        1. 吴永达解释:最佳组合,如蛋糕的制作,驴肉火烧的制作。
      1. 抽样统计(省时间,成本)
        1. 从目标样本中选取部分样本用于检查。
        1. 统计抽样的频率和规模应在规划质量过程中确定,以便在质量成本中考虑测试数量和预期废料等。
        1. 需要熟悉抽样技术,确保抽取的样本确实能代表目标总体。(火柴例子)
      1. 流程图
        1. 流程图有助于项目团队预测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风险识别也用到)
      1. 专有的质量管理方法
      2. 其他质量规划工具
    1. 输出
      1. 质量管理计划
        1. 说明项目管理团队将如何实施执行组织的质量政策。
      1. 质量测量指标
        1. 例子包括:准时性、预算控制、缺陷频率、故障率、可用性、可靠性和测试覆盖度等。
      1. 质量核对表
      1. 过程改进计划
      1. 项目文件(更新)
  1. (www.61k.com]实施质量保证
    1. 定义
      1. 实施质量保证是审计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确保采用合理的质量标准和操作性定义的过程。
      1. 实施质量保证是一个执行过程,它使用实施质量控制过程所产生的数据。
      1. 质量保证部门或类似部门经常要对质量保证活动进行监督。
      1. 实施质量保证也为持续过程改进创造条件。
      1. 持续过程改进是指不断地改进所有过程的质量。通过持续过程改进,可以减少浪费,消除非增值活动,使各个过程在更高的效率与效果水平上运行。
    1. 输入
      1. 项目管理计划
      1. 质量测量指标
      2. 工作绩效信息
      1. 质量控制测量结果
    1. 工具与技术(三个,质量审计,过程分析,规划质量和实施质量控制的工具与技术)
      1. 规划质量和实施质量控制的工具与技术
      1. 质量审计(和实施质量保证关联)
        1. 是一种独立的结构化审查,用来确定项目活动是否遵循了组织和项目的政策、过程与程序。
        1. 采取后续措施纠正问题,可以带来质量成本的降低,并提高发起人或客户对项目产品的接受度。
        1. 质量审计可以事先安排,也可随机进行。
        2. 可由内部或外部审计师进行。
        1. 质量审计还可以确认已批准的变更请求的实施情况。
        1. 题:质量审计者重要的是:必须得到合适的培训?
      1. 过程分析
        1. 过程分析是指按照过程改进计划中概括的步骤来识别所需的改进。
        1. 它也要检查在过程运行期间遇到的问题、制约因素,以及发现的非增值活动。
        2. 过程分析包括根本原因分析---用于识别问题、探究根本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的一种具体技术。
        1. 项目组成员做
    1. 输出
      1. 组织过程资产
      1. 变更请求
      1.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1. 项目文件(更新)
  1. 实施质量控制
    1. 定义
      1. 监测并记录执行质量活动的结果,从而评估绩效并建议必要变更的过程。
      1. 质量控制工作贯穿项目的始终。
      1. 既包括项目过程的质量标准,也包括项目产品的质量标准;
      1. 项目成果既包括可交付成果,已包括项目管理成果,如成本与进度绩效。
      1. 质量控制通常有质量控制部分或名称相似的组织单元来试试。
      1. 通过质量控制活动,可识别造成过程低效或产品质量低劣的原因,并建议和/或采取措施来消除这些原因。
      1. 项目管理团队应具备质量控制方面的实用统计知识,尤其是抽样与概率知识,以便评估质量控制的结果。
      1. 术语
        1. 预防(保证过程中不出现错误),检查(保证错误不落入客户手里)
        1. 属性抽样(合格或不合格,0,1)与变量抽样(连续的量表上标明结果所处的位置,已标明合格的程度)
        1. 公差(结果的可接受范围)与控制界限(显示过程是否失控的临界值)
    1. 输入
      1. 项目管理计划
      1. 质量测量指标
      1. 质量核对表
      1. 工作绩效测量结果
      1. 批准的变更请求
      1. 可交付成果
      1. 组织过程资产
    1. 工具与技术
      1. 因果图
        1. 石川图,鱼骨图,直观显示各种因素如何与潜在问题或结果相联系。
        1. 为什么?
  1. 控制图
  1. 流程图
  1. 直方图
    1. 一种垂直的条形图,显示特定情况发生的次数;
    2. 每个柱形都代表某个问题/情境的一种属性或特征。
  1. 帕累托图
    1. 一种按发生频率排序的特殊的直方图,显示每种已识别的原因分别导致了多少缺陷。
    2. 排序目的,有重点地采取纠正措施。
    3. 帕累托图与帕累托法则有关。
    1. 帕累托法则认为,相对少量的原因通常造成大多数的问题或缺陷。20/80
  1. 趋势图
    1. 相当于没有界限的控制图
    1. 用来反映某种变化的历史和模式。
    1. 趋势图可以显示随时间推移的过程趋势、过程变化,或者过程的恶化和改进情况。
    1. 用于
      1. 技术性能。已识别出多少错误或缺陷,其中有多少未纠正?
      2. 成本与进度绩效。每个时期有多少活动在完成时出现了明显偏差?
  1. 散点图
    1. 两个因素,inguoguanxi。自变量,因变量。
    1. 质量团队可以研究并确定两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1. 统计抽样
    1. 公式是否需要记忆?
  1. 检查(核实范围也用到?)
    1. 是指检查工作成果,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的书面标准。
    1. 相关测量数据。
    1. 任何层次,单项成果,最终产品。
    1. 也称为审查、同行审查、审计或巡查等。(和审计不同)
  1. 审查已批准的变更请求

『PMP学习笔记10』8章项目质量管理

  1. 输出
    1. 质量控制测量结果
    1. 确认的变更
    1. 确认的可交付成果
      1. 质量控制的一个目的就是确定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
      2. 实施质量控制过程的最终成果就是确认的可交付成果。确认的可交付成果是核实范围过程的一项输入,以便接受正式验收。
    1. 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1. 完成的核对表
      1. 经验教训文档
    1. 变更请求
    1.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1. 项目文件(更新)
李长太个人网站索引:李长太的学习人生时间管理
项目管理
目标管理
Omniplan
Omnifocus

Onenote

三 : 项目质量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手册

一、质量检查及质量管理岗位职责

1、根据国家法令、规范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对技术准备、技术交底、材料检验、施工操作和隐蔽工程等重要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www.61k.com]2、参与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的讨论与质量要求的制定,并督促贯彻执行。

3、及时检查施工操作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质量证明和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参加隐检、预检、样板鉴定、结构验收、施工预验收、验收并签证记录,提供质量资料,负责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核定,积累资料,并对分项工程的任务书签证质量等参加检查。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督促对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

5、参加上级和本项目的定期、不定期质量检查活动。掌握工程质量情况,定期进行分析,及时向上级汇报。建立质量台账,并定期填写质量报表及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情况月报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质量事故表。

二、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质量责任制

(一)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

1、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2、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方针政策和上级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负责贯彻落实企业制订的工程质量责任制,负责对项目全体员工进行质量意识的教育。

3、确定在施工程的质量方针目标,定期组织质量大检查,掌握工程质量状况。

4、负责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质量奖惩办法,定斯召开质量工作会议,制订创优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奖励措施,组织签订落实各级创优工程考核。

5、对不合格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

6、组织、管理工程质量检查、评定和竣工交验工作。

(二)生产副经理质量责任制

1、协助项目经理制订项目、管理的总方针、总目标。

2、定期检查方针、目标的执行情况,确保总目标的实现。

3、负责项目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帮助项目建立和指导QC小组活动和整理成果资料,表彰全面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和有成效的优秀QC小组。在项目上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4、严格按质量要求组织施工。

5、协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项目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监督落实项目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6、组织工长、班组长进行工序自检和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对每道工序的质量负责。

7、对本项目不合格工程质量负主要责任。对违章作业拒不改正的人,有教育处理的责任。

8、组织隐蔽工程验收,参加工程竣工预检、交工验收。

9.负责物资进场验收,工程分包工作。

(三)技术副经理质量责任制

1、对本单位施工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协助项目经理搞好本单位质量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方针政策、法规、规程、标准以及企业制订的质量、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2、负责本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的质量管理与技术培训。

3、负责制订本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负责实施。

4、组织单位工程技术、质量交底,编制新工艺、新技术的质量保证措施。

5、参加质量检查,组织主要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基础验收、结构验收、参加竣工验收。负责质量事故的技术处理。

6、加强外包队伍质量管理、技术管理。

7、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严格按国家规范、规程、标准设计图纸及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8、对本项目工程技术资料的及时、齐全、正确负责。

9、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操作质量上负指导责任。

10、负责一般质量问题的调查处理,并报公司批准。

11、负责本项目的工程质量保修,办理回访签证。

(四)总工程师质量责任制

1、监督施工现场各级人员履行质量职责,向项目部经理报告工作。

2、主持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设计。

3、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控制。对工程质量定期检查、评议、整改及进行工程验评,指导监督施工现场做好质量记录。

4、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拟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如发生重大的质量事故及时报告公司质量管理部。

5、组织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评定,主持隐、预检及结构验收工作。

(五)技术负责人质量责任制

1、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准备工作,组织工程技术交底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规范、规程、质量方针及政策,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时提出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2、对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提出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参加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对质量事故提出技术处理意见。

3、参加地基与基础、主体分部工程的质量核定、主体结构验收、工程竣工验收。

4、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方针政策,监督各类计量工作准确和正常运行,以计量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六)工程负责人质量责任制

1、负责组织工程分包工作,选择分包商,登记合格分包商名录,定期进行评定。

2、负责施工过程控制,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

3、负责施工中的成品、半成品的保护,组织竣工交验,办理竣工交验手续。

4、组织隐蔽工程检查及工序交接检查,参加质量分析会及质量评定工作。

(七)工长质量责任制

1、工长应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对承担的工程施工质量负直接管理责任。

2、对施工班组负有检查、督促执行的责任,负责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对工程使用的材料、成品、半成品、构件质量负责,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有上报处理的责任,负责组织施工班组的工序自检、互检、交接检。对检查评定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对不合格工序转交给下一道工序负有直接责任。

4、参加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工程结构验收,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积极配合执法人员做好质量检查工作。

5、发现质量事故立即向上级报告。

(八)班组长质量责任制

1、对本班组人员经常进行质量意识教育。认真贯彻质量管理制度和各项技术规定、质量标准。全面负责本班组的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杜绝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2、领导本班组成员严格按图纸、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对本班组的工程负操作责任和经济责任。

3、严把材料使用关,拒绝和制止使用不合格材料。对不合格的工序做到上道工序下交、下道工序不接。接受质检人员的检查指导,随时纠正违章操作现象。

4、组织班组人员按时填写各种原始记录、统计报表,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5、对本班组人员操作的不合格工序,应主动进行返修重做,直至合格。

6、参加工程项目负责人组织的质量检查及本班组施工的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九)质量员质量责任制

1、认真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制定的各类技术规程、规范、工艺标准、质量验评标准和各种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

2、对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检查,杜绝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的使用。

3、负责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对重要部位、隐蔽部位进行检查和施工班组间交接检查。

4、加强工程质量业务管理,建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台账。

5、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并及时上报。

6、负责对本工程项目内的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和评定,对工程进行预隐检查,办理主体结构的完工和签订手续。

7、参加上级质量部门对本项目的质量检查和现场会,并负责介绍情况和提供所需的各项质量资料。

8、及时上报年、季、月工程质量统计报表和工程质量小结。

(十)材料员质量责任制

1、及时提供可靠、齐全的材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做到材质证明随料进场。

2、采购订货前认真做好材料、产品、器材、构件的质量调研工作。

3、在订货合同上明确材料、产品、器材、构件的质量标准。按订货合同的质量标准和样品负责进场材料、成品、半成品、构件、器材的质量验收,对入库保管的材料质量负责。

4、对由于采用不合格材料造成的质量事故负直接责任。

(十一)测量员质量责任制

1、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制定放线定位施测方案。经常检查,保养工具、仪器,使设备处于精良工作状态,对工程测量结果负责。

2、负责测量成果资料签证、整理、保管、入档。认真执行测量复核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与有关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向总、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或工长进行交线、交底。

(十二)试验员质量责任制

1、严格按规定进行试验,对试验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2、对提供的混凝土、砂浆、防水等材料的配合比的可靠性负责。

3、对各种原材料、试件取样负责,对混凝土、砂浆、试块制作、管理负责。

4、对复检材料、试块达不到规定指标和设计要求的,试验员必须立即向项目经理、技术经理、技术部长报告,不得拖延。

(十三)工人质量责任制

1、工人对自己操作工序的质量负直接责任。

2、不使用材质不明和不合格的材料,不违章操作,对不合格的材料有拒绝使用和向上级报告的责任。

3、认真做好自检,积极参加互检、对工长和质检员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三、质量检查制度

(一)质量检查工作制度

1、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2、使质量检查工作明确职责,严格制度,预防为主,充分发挥质量检查人员的积极作用。

3、根据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设计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督。

4、及时掌握质量信息,分析质量动态,为上级及有关部门提供质量数据。

5、质量检查人员应由责任心强,坚持原则,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身体健康,适合现场工作的人员担任。

6、建立样板制。各分项、各工序按设计要求、规范要求质量标准做样板,以样板引路,无样板的分项或工序不得展开施工。施工中如达不到样板的质量,视为不合格产品,要进行返工处理。

7、建立三检制度。各分包单位、外包队、施工班组在施工中均要按照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工序自检,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凡无“三检”记录、上交不及时或不上交的均按该项目未完成论(不予工程结算)。专职质检员可行使令其停止下道工序施工职权。

8、工序交接检制。各工序在进行自检的基础上,工序之间进行交接检查,并办理交接手续。上道工序如达不到质量要求或未办理交接手续,下道工序有权拒绝接收,并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耽误的工期和时间由上道工序承担。

9、隐、预检。施工中需作隐、预检手续的项目必须办理隐、预检,按要求组织检查并及时办理手续,不办理隐、预检手续,下道工序不得施工。

10、建立健全混凝土开盘申请及拆模申请制度。浇筑混凝土前均须办理浇筑申请手续,若不办理此手续不得进行浇筑。混凝土拆模时间必须按照技术要求做,不得随意拆模。

(二)工人自检、互检制度

1、为确保工程质量,强化施工过程中的工序检验,在实行工人自检、互检情况下,辅以专业检查,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2、强化质量教育,对工人骨干和符合条件的工人,必须经过全面质量管理教育,考试合格后上岗操作。对工人进行质量意识和技能教育。

3、强化质量责任,工人应熟悉本工种操作规程、施工规范、质量标准,认真听取技术、工艺、质量标准交底。

4、按照《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验,明确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方案和检验方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手段,如计量器具、测试工具等。对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认真做好原始记录,操作时间、条件、操作人均须写明。对不合格品做好标记,分别堆放,按规定处理。建立互检与交检制度。

5、在同一岗位上的操作人员,互相检验,检验出来的质量缺陷应及时改正过来。上道工序交给下道工序时,必须要交检。如检验出质量缺陷,在下道工序应及时解决。

6、班组成立QC小组,选出组长、不脱产的质量员、发布人各一名,开展PDCA循环,建立质量考核制度,使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同思想教育、物质鼓励相结合,奖优罚劣,认真开展“三检制”活动。

四、质量奖罚规定

(一)罚款条件

1、未按质量目标完成的工程或工序给予罚款50~100元。

2、不交三检表或不办理交接手续的,按分项处以50~100元罚款。

3、对专职质检员提出的问题不改的,根据问题的大小给予罚款100~500元。

4、对不合格的分项工程,在强行进行返工的基础上,给予罚款500~1000元,并扣除材料成本费,人工费由施工队自理。

(二)奖励条件

1、能贯彻设计意图,较好地完成质量目标的,对质量工作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100~300元。

2、在施工中能及时杜绝一般质量事故,积极想办法消除质量通病的班组或个人奖励100~100D元。

3、在施工中能及时杜绝重大质量事故的班组或个人,奖励金额由经理部集体研究决定。

精品推荐:

房地产前期策划资深讲义及案例分析(规划设计、价值分析、市场定位)129页

知名地产批量精装修管理讲义(施工流程、采购管理、进度控制、质量管理)110页

房地产商业管理使用权销售及招商策略提案(含收支测算)40页
房地产营销策划管理标准化手册(营销策划管理、营销预算管理、流程审批管理)80页

房地产公司管理制度流程体系(治理纲要、管理章程、工作细则)图表丰富472页

[知名地产]房地产交付标准介绍(毛坯交付与精装交付)报表丰富

房地产公司工程管理制度(现场管理、工期控制、质量管理)附表格

房地产营销系统管理手册(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47页

2013工程造价精品资料盘点成本测算常用表格大全2013年房地产开发、管理、策划精品资料大盘点

四 :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_PPT

第九章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主要内容
? ? ? ? 9.1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9.2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9.3 统计分析方法 9.4 质量改进与质量事故处理

9.1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 9.1.1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成过程 ? 9.1.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

质量
? ISO9000-2000质量体系标准:产品、体系 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 建筑工程质量:指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 即工程实体质量及建成过程质量。

工程项目质量
适用性 平面布置合理性 空间布置合理性 建筑物理功能 其它功能 安全性 可维修性 有效性 经济性 采光 通风 隔声 隔热 保证强度要求 保证稳定要求 满足防火要求 满足抗震要求 满足使用寿命要求 满足抗腐蚀要求 造型与美感

工 程 项 目 质 量

可靠性

质量成本
质量效益

协调性 业主要求的其它特殊功能

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与社区环境的协调 与建设地区工程设施

质量控制
?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 和活动。在社会化大生成的条件下,还必须通过 科学的管理来组织和协调作业技术活动的过程, 以充分发挥其质量形成能力,实现预期的质量目 标。 ? 因此工程项目的质量总目标,是业主建设意图通 过项目策划,包括项目的定义及建设规模、系列 构成、使用功能和价值、规格档次标准等的定位 策划和目标决策。 ?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包括勘察设计、招标投标、 施工安装,竣工验收各阶段,均应围绕着致力于 满足业主的质量总目标而展开。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 是通过制定质量方针、建立质量目标和标 准,并在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内持续使用质 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等措施来落实质量方针的执行,确保质量 目标的实现,最大限度的使顾客满意。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分类
? 按控制内容 ? 按实施的主体 ? 按控制原理

按控制内容分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 ? 工程项目勘察设计质量控制子系统 ? 工程项目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子系统 ? 工程项目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子系统 ?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质量控制子系统

按实施的主体分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构成: ? 建设单位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系统 ? 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质量控制系统 ? 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质量控制子系统 ? 施工企业(分包商)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子 系统 ? 工程监理企业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子系统。

按控制原理分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 ? 质量控制计划系统,确定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 质量方针、总目标及其分解 ? 质量控制网络系统,明

确工程项目质量责任主体 构成、合同关系和管理关系、控制的层次和界面 ? 质量控制措施系统,描述主要技术措施、组织措 施、经济措施和管理措施的安排 ? 质量控制信息系统,进行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 加工和文档资料的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
?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首先要 确定质量环境; ? 完善质量体系结构并使之有效运行; ? 质量体系必须文件化; ? 要定期进行质量体系审核与质量体系评审 和评价。

建立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基本原则
? 分层次规划的原则:第一层次是建设单位和工程总承包企 业,分别对整个建设项目和总承包工程项目进行相关范围 的质量控制系统设计;第二层次是设计单位、施工企业 (分包)、监理企业,在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工程项目质量 控制系统的框架内,进行责任范围内的质量控制系统设计, 使总体框架更清晰、具体、落到实处。 ? 总目标分解的原则:按照建设标准和工程质量总体目标, 分解到各个责任主体,明示于合同条件,由各责任主体制 订质量计划,确定控制措施和方法。 ? 质量责任制的原则:即贯彻谁实施谁负责,质量与经济利 益挂钩的原则。 ? 系统有效性的原则:即做到整体系统和局部系统的组织、 人员、资源和措施落实到位。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程序
在充分掌握和分析社会、市场信息以及项目的特点和要求 的基础上,确定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分析环 境,对照标准,确定质量体系要素及质量体系结构;编制 质量手册=质量计划、程序文件和质量记录等质量体系文 件,具体步骤如下: 确定控制系统各层面组织的全程质量负责人及其管理职责, 形成控制系统网络架构。 确定控制系统组织的领导关系、报告审批及信息程序。 制订质量控制工作制度,包括质量控制例会制度、协调制 度、验收制度和质量责任制度等。 部署各个质量主体编制相关质量计划,并按规定程序完成 质量计划的审批,形成质量控制依据。 研究并确定控制系统内部质量职能交叉衔接的界面划分和 管理方式。

? ? ? ? ?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
? 质量体系的运行是执行质量体系文件,实 现质量目标,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和不 断优化的过程,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是依 靠体系的组织结构进行组织协调,实施质 量监督,开展信息反馈进行质量体系审核 和复审实现的。建设工程项目应建立符合 合同规定的质量体系,形成质量体系文件, 并按质量体系文件有效运行。

具体要求如下
控制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 ? 工程项目质量

控制系统的活动在于它的运行机制,而运行机制的核心 是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来源于健全的组织措施、团队精神及利益分配 机制。 控制系统运行的约束机制 ? 没有约束机制的控制系统是无法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的,约束机 制取决于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监控效力,前者指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 活动主体,即组织及个人的经营理念、质量意识、职业道德及技术能 力的发挥;后者指来自于实施主体外部的推动和检查监督。 控制系统运行的反馈机制 ? 运行的状态和结果的信息反馈,是进行系统控制能力评价,并为及时 做出处置提供决策依据,只有良好的信息反馈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实 现质量的持续改进。因此,必须保持质量信息的及时和准确,同时提 倡质量管理者深入生产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 控制系统运行的基本方式 ? 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 主体间,应用PDCA循环原理,同时必须注意抓好控制点的设置,加 强重点控制和例外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
? ? ? ? ? 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man) 工程材料(material) 机械设备(mechine) 方法(method) 环境条件(environment)

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
? 人是质量活动的主体,对建设工程项目而 言,人是泛指与工程有关的单位、组织及 个人,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工 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 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如项目的规划、决策、 勘察、设计和施工,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

工程材料
? 工程材料泛指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建筑材 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它是工程建设的 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材料 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料是否 经过检验、保管使用是否得当等等,都将 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影 响工程外表及观感,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 影响工程的使用安全。

机械设备
? 机械设备可分为两类:一是指组成过程实 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如电梯、 泵机、通风设备等,它们构成了建筑设备 安装工程或工业设备安装工程,形成完整 的使用功能。二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 类机具设备,包括大型垂直与横向运输设 备、各类操作工具、各种施工安全设施、 各类测量仪器和计量器具等,简称施工机 具设备,它们是施工生产的手段。

方法
? 方法是指工艺方法、操作方法和施工方案。 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 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 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环境条件
? 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 的环

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如工 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作业环境, 如施工环境作业面大小、防护设施、通风 照明和通信条件等;工程管理环境,主要 指工程实施的合同结构与管理关系的确定, 组织体制及管理制度等;周边环境,如工 程临近的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

5.2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 PDCA控制原理 ? 三过程控制原理 ? 三全控制原理

PDCA循环
? PDCA循环是指有计划(PIan)、实施 (Do)、检查(Check)和处置(Action) 四个阶段组成的循环,是目标控制的基本 方法。

分析原因,采 取措施纠正。

处理

A P C D

计划

确定质量 目标,制 定行动方 案。

检查
自检、互 检、专检

执行
部署行 动方案

PDCA循环
? 计划P(PIan):即质量计划阶段,明确目标并制订实现 目标的行动方案。 ? 实施D(Do):组织对质量计划或措施的执行计划行动方 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与要求展开工程作业技术活 动。 ? 检查C(check):检查采取措施的效果,包括作业者的 自检,互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各类检查都包含两大方面: 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实际条件是否 发生了变化;不执行计划的原因。二是检查计划执行得结 果,即产出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对此进行确定和 评价。 ? 处置A(Action):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对于检查所发 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不合格,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 要的措施,予以纠正,保持质量形成的受控状态。

进行过程
阶段 步 骤 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 2、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或原因 3、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4、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 主 要 方 法 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 因果图 排列图,相关图 回答“5W1H”的问题: 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 达到什么目标(what)? 在何处执行(Where)? 由谁负责完成(Who)? 什么时间完成(When)? 如何完成(How)? 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 制定或修改工作规程、检查规程及其它 有关规章制度

P

D C A

5、执行、实施计划 6、检查计划执行结果 7、总结成功经验,制定相应标准 8 、把朱解决或新出现问题转入下 一个 PDCA 循环

通过PDCA循环总结提高
? PDCA循环的关键不仅在于通过A(Ac-tion) 去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予以纠正及预防, 更重要在于对于发现的问题在下一PDCA循 环中某个阶段,如计划阶段,予以解决。 于是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进行PDCA循 环,使质量不断改进,不断上升。因此 PDCA循环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思想,这 一点是TQC管理的一个突出点,也是 ISOY9000体系所着重吸取的突

出点。

三阶段控制原理
? 三阶段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这三阶段控制构 成了质量控制的系统控制过程。 ? 事前控制要求预先进行编制周密的质量计划。 ? 事中控制首先是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即对质量产生过程各项技术 作业活动操作者在相关制度的管理下的自我行为约束的同时,充分发 挥其技术能力,去完成预定质量目标的作业任务;其次是参建各方对 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控制,这里包括来自企业内部管理者的检 查检验和来自企业外部的工程监理和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等的监控。 ? 事中控制虽然包含自控和监控两大环节,但其关键还是增强质量意识, 发挥操作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即坚持质量标准是根本的,监控或他 人控制是必要的补充,没有前者或用后者取代前者都是不正确的。 ? 事后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 ? 上述三大环节它们之间构成有机的系统过程,实质上也就是PDCA循 环具体化,并在每一次滚动循环中不断提高,达到质量管理或质量控 制的持续改进。

三全控制管理
? 全面质量控制,是指对工程(产品)质量和工作 质量以及人的质量的全面控制,工作质量是产品 质量的保证,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形成, 而人的质量直接影响工作质量的形成。因此提高 人的质量(素质)是关键。 ? 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根据工程质量的形成规律, 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 ? 全员参与控制,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看,无论 组织内部的管理者还是作业者,每个岗位都承担 着相应的质量职能,一旦确定了质量方针目标, 就应组织和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实施质量方针的 系统活动中去,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

建设单位项目质量控制
建设单位进行项目的质量控制,其含义具体为: ? 项目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建设项目质量符合建设要 求、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 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工作是建立建设项目质量目 标系统; ? 项目质量控制将以动态控制原理为指导进行质量 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 ? 项目质量控制可采取组织、技术、经济、合同措 施; ? 有必要进行计算机辅助建设项目质量控制。

建设单位项目质量目标

建设单位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
? ? ? ? ? ? ? ? ? 确定项目质量要求和标准(包括设计、施工、工艺、材料 和设备等方面); 编制或组织编制设计竞赛文件,确定有关设计质量方面的 评选原则; 审核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图纸与说明等)是否符合质量 要求和标准; 确定或审核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中的质量条款; 审

核或检测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的质量; 检查施工质量,组织或参与分部、分项工程和各隐蔽工程 验收和竣工验收; 审查或组织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措施; 处理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有关事宜; 确认施工单位选择的分包单位,并审核施工单位的质量保 证体系。

设计准备阶段项目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设计阶段项目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 初步设计阶段项目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 技术设计阶段项目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 施工图设计阶段项目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初步设计阶段项目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技术设计阶段项目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施工图设计阶段项目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施工阶段项目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 中间交工证书: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按工程 量清单的分项完工的单项工程进行一次系统 的检查验收,必要时应作测量或抽样试验。 检查合格后,提请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签发 《中间交工证书》。未经中间交工检验或检 验不合格的工程 ,不得进行下项工程项目 的施工。是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之一。 ? 质量验收通知单是由建设单位在深基坑支护、 基槽(坑)、桩基、基础等工程质量验收前 填报的一张表,向质监站递交,通知质监站 的相关人员前来验收。

? 1、建设项目 ? 指在一个总体范围内,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组成,经济上实行独立 核算,行政上实行统一管理,并具有法人资格的建设单位。 例:一 所学校、一个工厂等。 ? 2、单项工程 ? 是指在一个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能够独立组织施工, 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例:一所学校的教学楼、 实验楼、图书馆等。 ? 3、单位工程 ? 指竣工后不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但具有独立设计,能够独 立组织施工的工程。例:土建、电器照明、给水排水等。 ? 4、分部工程 ? 按照工程部位、设备种类和型号、使用材料的不同划分。例:基 础工程、砖石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装修工程、屋面工程 等。 ? 5、分项工程 ? 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法、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规格划分。例:砖石工程 可分为砖砌体、毛石砌体两类,其中砖砌体可按部位不同分为内墙、 外墙、女儿墙。分项工程是计算工、料及资金消耗的最基本的构造要 素。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是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 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 单位共同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抽查复验, 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施工质量 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有利于全面评价工程施工质量、衡量承 包商

的施工质量水平、促进质量管理水平 的提高。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依据
? 国家和主管部门颁发的建设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标准和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工艺标 准; ? 设计图纸、设计修改通知单、标准图、施 工说明书等设计文件; ? 设备制造厂家的产品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规 定; ?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及设备的 质量验收标准等。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划分
? ? ? ?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检验批

? 土建专业的专有概念。如果一个分项工程需要验评多次, 那么每一次验评就叫一个检验批,行业规定:每个检验批 的检验部位必须完全相同。检验批只做检验,不作评定。 ? 检验批是工程质量验收的基本单元。检验批通常按下列原 则划分: ? 1、检验批内质量均匀一致,抽样应符合随机性和真实性 的原则。 ? 2、贯彻过程控制的原则,按施工次序、便于质量验收和 控制关键工序的需要划分检验批。 ? GB/T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中的定义: ? 检验批(inspection lot):检测项目相同,质量要求和 生产工艺等基本相同,由一定数量构件等构成的检测对象。 ? GB 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定义: ? 检验批(inspection lot) : 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 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 体。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合格标准
? 检验批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 验收。 ? 分项工程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 验收。 ?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 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 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 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 程验收。

? 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有关 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 报告;再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 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验 收;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在规定肘间内将工程 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 备案。 ? 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规定进行处 理,对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 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严禁 验收。

5.3 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

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
? 分层法 ? 排列图法 ? 直方图法

分层法
? 分层分析法也叫分组法、分类法

,它是把 收集到的有关质量问题的数据,按照一定 的目的和要求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有针对 性地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其分布规 律的一种方法。 ? 分层或分类的目的是把性质不同的数据区 分开,使错综复杂的质量问题简单化、条 理化,能更清楚地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 所在。

分层法
例:某混凝土工程质量损失
序号 质量问题类型 损失金额(元) 所占比率(%) 累计比率(%)

1
2

混凝土强度不够
蜂窝、麻面

13000
7000 2500

54.2
29.2 10.4

54.2
83.4 93.8

3 露筋、保护层不够

4
5

预埋件偏移
端部有裂缝

1000
500

4.2
2.0

98.0
100

排列图法
? 把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按照出现的 频数,从大到小一次排列在横坐标轴上, 在纵坐标上标出各因素出现的频数,并对 应画出累计频数的变化曲线。这种图称为 质量管理的排列图,它是找出影响产品质 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由意大利 经济学家巴雷特(Uibredo Pareto)于1960 年提出的,又称巴雷特图或主次因素排列 图。

排列图的作法
? 确定调查对象,明确收集数据的时间和范围。 ? 对所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统计造成质量问题 的各种因素或问题类型出现的频数,并计算其在所有因素 中所占的频率。 ? 在横坐标上,将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其频数大小由左到右按 顺序排列。各因素所占的宽度要相同,并计算从左到右各 因素发生的累计频率。 ? 在纵方向上画出频数纵坐标,根据各因素发生的频数画出 相应的矩形图,矩形图之间不留空隙。 ? 在纵方向上画出频率纵坐标,根据各因素发生的累计频率, 逐个标注在相应的坐标点上,并将各点连成一条曲线。频 数纵坐标和频率纵坐标可分别画在横坐标的两侧,一般左 侧为频数纵坐标,右侧为频率纵坐标。 ? 在图的适当位置,标明排列图数据收集的起讫时间、收集 方法、人员、制作者、分析结论、标题等内容

排列图的分析及注意事项
? 一般把累计频率曲线分成A、B、C三个区间,累 计频率0~80%为A区间,80~90%为B区间, 90~100%为C区间。显然,A区间是主要因素, 是重点解决对象,B区间是次要因素,C区间是一 般因素,不作为解决的重点。 ? 利用排列图确定主要因素时,如果所列的影响因 素很多,找出的因素可能也较多,这不利于突出 关键因素以便集中力量解决。因此所列因素不能 过多,否则应对各种因素进行归类。另外,对一 个质量问题采取措施前后都要画出排列图,以便 对照分析,验证效果,并找出新的主要因素。

排列图
? 主要因素A:1、2 ? 次要因素B:3 ? 一般因素C:4、5
损失金额(100元) 累计比率%

240

55.2

83.4

120

· A
2

100 · · · ·
98.0 93.8

B

C

50

1

3

4

5

损失项目

直方图法
? 频数分布直方图又称质量分布直方图,简 称直方图。它是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按 一定的规定进行数理整理统计,并画成柱 状(直方)图形,用以分析质量数据的集 中程度和分布状态,判断生产过程稳定程 度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

直方图的作法
? 收集质量数据。数据Xi至少50个以上,一般取 100个左右。 ? 找出数据极值,算出极差。 ? 确定分组数和组距。组数应根据收集的数据字样 的大小而定,一般数据总数50个分成5~7组; 50~100个分成6~10组;100~250个分成7~12 组。组距由极差和组数来定。 ? 确定分组界限值。为避免数据刚好落在组界上不 便确定组别,组界值要比原数据的精度高一级。 ? 编制频数统计表。根据分组界限值,就可编制各 组频数分布统计表。 ?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横坐标表示分组区间,纵坐 标表示各组的频数,根据频数分布统计表即可画 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直方图举例
某混凝土强度直方图
频数

强度(N/m2)

30.5

32.5

34.5

36.5

38.5

40.5

42.5

44.5

直方图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图
? 估算次品率 ? 大量实践证明,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产品质量数据的频数 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对于正态分布曲线,可以求出数 据落在某一区间的概率,如果定出质量标准的的上下限值, 处于限值以外的数据就是不合格的,其相应的产品就是次 品。数据落在上下限以外的概率即为次品率。 ? 判断质量分布状态。 ? 正态分布属于正常分布,否则管理人员应作分析和判断, 找出非正态分布的原因。 ? 判断工序能力。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在稳定状态下生产合格 产品的能力,工序质量总是形成一定分布,有集中的倾向 和也有分散的趋势,它与工序能力有关。如果工序能力高, 质量分布的集中倾向就强,分散趋势就小;反之,则集中 倾向就弱,分散趋势就越大。

5.4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改进和质 量事故的处理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改进
? 1987年3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 布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 准后,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表示欢迎,并 等同或等效采用该标准。我国于1992年发 布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9000— 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这一系列标准是为了帮助企业建立、完善 质量体系,提高质量意识和质量保证能力, 提高管理素质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 力。

系列标准的组成
? ISO9000系列标准是在ISO8402—86《质量—术语》的基 础上产生的。我国等同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指定的 GB/T19000系列标准由五个标准组成

: GB/T19000—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选择和使 用指南》; GB/T19001—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 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GB/T19002—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 证模式》; GB/T19003—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 量保证模式》; GB/T19004—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 南》。

?
? ? ?

系列标准的分类
?

?

?

?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分为三个类型:指导性标准(标准 的选择指南)、质量保证模式标准、企业质量体系基础性标准(体系 要素)。 ISO9000标准为指导性标准,阐述了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分类,阐明了 五个关键质量术语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定了使用和选择 质量体系标准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该标准在系列中起着指导 作用,国际标准化组织称它为系列标准中具有交通指南性质的标准。 ISO9001、ISO9002、ISO9003为质量保证模式标准。这类标准适用 于合同环境下的外部质量保证,为供需双方签订含有质量保证要求的 合同提供了三种质量保证模式,选定的模式标准既可作为生产方质量 保证工作的依据,也可作为需方对供方进行质量体系评价的依据,以 及企业中请质量体系认证的认证标准。 ISO9004标准为企业质量体系的基础性标准。该标准从市场经济需求 出发,提出并阐述了企业质量体系的原理、原则和一般应包括的质量 要素。标准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和指导性。对不同工业/经济行业的生产 企业给予指导,是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的通过参考模式。 这五个标准构成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五个标准是互 为关联、互相支持,形成有机整体。

系列标准的特点
? ? ? ? 标准的目的是提供指导 标准是规范的补充 灵活应用,内容可以调整 推荐性标准被法规或合同确定采用后就是 “强行性标准”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事故处理
? ? ? ? 工程质量事故分类 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及处理职责 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工程质量问题处理程序

工程质量事故分类
? 工程质量不合格:指工程质量未满足设计、规范、 标准的要求。 ? 工程质量缺陷:是指各类影响工程结构、使用功 能和外形观感的常见性质量损伤。 ? 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各类影响工程结构、使用功 能和外形观感的常见性质量损伤。 ? 工程质量事故:凡是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 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 于5000元的称为质量问题;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 元(含5000元)以上的称工程质量事故。

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及处理职责
? 一般质量事故 ? 严

重质量事故 ? 重大质量事故

一般质量事故
? 指由于质量低劣或达不到合格标准,需加 固补强,且直接经济损失在5千元以上(含 5千元)、5万元以下的事故。 ? 一般质量事故由相当于县级以上建设行政 主管部门负责牵头进行处理。

严重质量事故
? 建筑物明显倾斜、偏移; ? 结构主要部位发生超过规范规定的裂缝,强度不 足,超过设计规定的不均匀沉降严重,严重影响 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以及存在重大质量隐患; ? 工程建筑物外观尺寸已造成永久性缺陷,且直接 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事故性质恶劣或造成2人以下重伤的质量事故。 ? 严重质量事故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牵头组织处理。

重大质量事故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时,即为重大质量事故。 ? 工程倒塌或报废; ? 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3人以 上; ? 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

重大质量事故
? 按照建设部的规定,重大质量事故分为4级: 1级: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 以上的; 2级:造成10人-29人死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 万以上300万下的; 3级:造成3人-9人死亡或者重伤20人以上或者直 接经济损失3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 4级:造成2人及以下死亡的或者重伤3-19人的或 者直接损失10-30万的。 如出现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有关单位应在24小时内 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 ? ? ? ? ? ? 违背建设程序和法规 工程地质勘查失误或地基处理失误 设计计算问题 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施工与管理失控 自然条件影响 建筑结构或设施的使用不当

质量处理程序
? 质量问题或事故后,停止有关部位施工,需要时 采取保护措施,同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 进行质量问题调研。 ? 调查基础上分析,判断问题原因。 ? 研究制定处理方案。 ? 按确定方案处理。 ? 处理完毕应组织有关人员严格检查、鉴定和验收, 由监理工程师写出“质量问题处理报告”,提交 业主,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质量问题处理程序

本章小结
5.1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 工程项目质量的含义与构成 ?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的依据与程序(分层-总目标分解-责任 制-有效性) ? 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反馈机制) ? 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人、材料与机械、施工、环境) 5.2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 质量控制基本原理(PDCA、三全、三过程) ? 质量控制基本措施(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 单位) 5.3统计分析方法(分层图、直方图、排列图) 5.4质量改进

与质量事故处理 ? 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与GB/T19000系列标准 ? 工程质量事故的划分、原因分析、处理程序

本章小结
质量管理的对象 ? 工程项目质量的含义 ? 质量控制的具体工作(建设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设计单 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与GB/T19000系列标准 质量管理的控制 ?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分层-总目标分解-责任制-有效性) ? 依照质量控制基本原理实行(PDCA、三全、三过程) ? 保证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反馈机制) ? 重点管理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人、材料与机械、施工、 环境) 质量事故的处理 ? 工程质量事故的划分、原因分析、处理程序 ? 统计分析方法(分层图、直方图、排列图)

案例一
? 某市路南区建设一综合楼,结构型式采用现浇框 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地上20层,地下2层,建 筑物檐高66.75m,建筑面积5.6万㎡,混凝土强度 等级为C35,于2000年3月12日开工,在工程施工 中出现了质量问题:试验测定地上3层和4层混凝 土标准养护试块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监理工程 师采用回弹法测定,结果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最后法定检测单位从3层和4层钻取部分芯样,为 了进行对比,又在试块强度检验合格的2层钻取部 分芯样,检测结果发现,试块强度合格的芯样强 度能达到设计要求,而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芯样强 度仍不能达到原设计要求。

案例一
? 针对该工程,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质量控制的对 策来保证工程质量? ? 为避免以后施工中出现类似质量问题,施工单位 应采取何种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 简述该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 ? 针对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现场常用的质量检查 的方法有哪些?
回弹法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传力杆),弹击混凝土表面, 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 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由于测量在混凝土 表面进行,所以应属于一种表面硬度法,是基于混凝土表面硬度和强度之间 存在相关性而建立的一种检测方法。

案例一
? 质量控制的对策主要有: ①以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②严格控制投入品的质量; ③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④严把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 ⑤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⑥严防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 ? 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审核有关技术文件和报告,直接 进行现场质量检验或必要的试验等。 ? 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的过程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 分部工程质量、

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 由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 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 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有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三种。

案例二
? 2002年7月,一天凌晨两点左右,某市联合大学 学生宿舍楼发生一起在6层上悬臂式雨篷根部突然 断裂的恶性质量事故,雨篷悬挂在墙面上。幸好 凌晨两点,未造成人员伤亡。该工程为6层砖混结 构宿舍楼,建筑面积2784 ㎡,经事故调查、原因 分析,发现造成该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队 伍素质差。在施工时将受力钢筋位置放错,使悬 臂结构受拉区无钢筋而产生脆性破坏。

案例二
? 如果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了工程监理, 监理单位对该起质量事故是否应承担责任? 原因是什么? ? 施工单位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 为了满足质量要求,施工单位进行现场质 量检查目测法和实测法有哪些常用手段? ? 针对该钢筋工程隐蔽验收的要点有哪些?

案例二
? 如果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了工程监理,监理单位应对该 起质量事故承担责任。原因是:监理单位接受了建设单位 委托,并收取了监理费用,具备了承担责任的条件,而施 工过程中,监理未能发现钢筋位置放错的质量问题,属于 失职行为,因此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 施工单位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 ①开工前检查; ②工序交接检查; ③隐蔽工程检查; ④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 ⑤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 录后,才允许进行下一分项、分部工程项目施工; ⑥成品保护检查。

案例二
? 施工现场目测法的手段可归纳为看(现场观看)、摸(用 手触摸)、敲(敲击检查)、照(反光照射)四个字;实 测检查法的手段归纳为靠(平整度)、吊(垂直度)、量 (尺寸偏差)、套(构件方正)四个字。 ? 钢筋隐蔽验收要点: ①按施工图核查纵向受力钢筋,检查钢筋品种、直径、 数量、位置、间距、形状; ②检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构造钢筋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③钢筋锚固长度,箍筋加密区及加密间距; ④检查钢筋接头:如绑扎搭接,要检查搭接长度,接头 位置和数量(错开长度、接头百分率);焊接接头或机械连 接,要检查外观质量,取样试件力学性能试验是否达到要 求,接头位置(相互错开)数量(接头百分率)。

案例三
某安装公司承接一高层住宅楼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的施 工任务,为了降低成本,项目经理通过关系购进廉价暖气 管道,并隐瞒了工地甲方和监理人员,工程完工后,通过 验收交付使用单位使用,过了保修期后的某一冬季,大批 用户暖气

漏水。 问题: ? 为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事前对哪些因素进行控 制? ? 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项目经理组织使用不合 格材料,为了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应如何对参与施工人 员进行控制? ? 该工程暖气漏水时,已过保修期,施工单位是否对该质量 问题负责,为什么?

案例三
? 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即 4M1E,指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 ? 人,作为控制对象,是要避免产生错误;作为控 制的动力,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 主导作用。为了避免人的失误,调动人的主观能 动性,增强人的责任感和质量观,应从领导者的 素质、人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人的生理缺陷、人 的心理行为、人的错误行为和人的违纪违章等六 个方面来考虑人对质量的影响。在使用人的问题 上,应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 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

案例三
? 虽然已过保修期,但施工单位仍要对该质量问题负责。原 因是:该质量问题的发生是由于施工单位采用不合格材料 造成,是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质量隐患,不属于保修的范围, 因此不存在过了保修期的说法。 产品的保修是指生产和销售单位对其生产和销售的产品 在使用合格的材料,采用合理的生产工艺,经过规定的检 验试验程序检验试验合格的产品中允许一定比例不合格产 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对消费者的危害的补偿。该案例是 由于使用不合格的暖气管道发生的质量事故,在暖气管道 的合理使用年限内,都应由该暖气管道的施工单位对质量 问题负责。

案例四
某网球馆工程采用筏形基础,按流水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在第一段施工过程中,材料已送检,为了在雨期来临之前 完成基础工程施工,施工单位负责人未经监理许可,在材 料送检时,擅自施工,待筏基浇筑完毕后,发现水泥实验 报告中某些检验项目质量不合格,如果返工重做,工期将 拖延15d,经济损失达1.32万元。 问题: 1)施工单位未经监理单位许可即进行混凝土浇筑,该 做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施工单位应如何做? 2)为了保证该网球馆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施工单位对进场材料应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3)简述材料质量控制的要点? 4)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有哪些?

案例四
? 施工单位未经监理许可即进行筏基混凝土浇筑的做法是错误的。 正确做法:施工单位运进水泥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工程材料 报审表》,同时附有水泥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按规定要求进行 送检的检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

施工单位还可以采用(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中有关 检验和试验程序中的“紧急放行”和“例外放行”。 通常不允许使用未经检验合格的物资,确因生产急需又来不及检验 和试验而投入使用的物资,需经相应授权人员(如由施工单位申请, 监理工程师批准)批准,作出明确标识并做好记录,保证一旦发现不 符合规定要求时,能够立即追回或更换,这种做法,习惯上成为“紧 急放行”。本例适合采用“紧急放行”程序,但其风险由施工单位承 担。 通常不允许检验、试验未完成或必要的检验和试验报告未经验证合 格而将工作转入下一过程,确因生产急需来不及完成检验和试验或检 验和试验报告完成前就要转入下一过程时,需经相应授权人员批准 (如一层混凝土浇注的试验报告还没完成,急需进入二层混凝土浇注, 由施工单位申请,监理工程师批准,进入二层浇注),作出明确标识 并做好记录,保证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能够立即追回或更换,这 种做法,习惯上成为“例外放行”。其风险由施工单位承担。

案例四
? 材料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的使用, 建立管理台账,进行收、发、储、运等环节的技术管理, 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 进场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 施工的物质基础,没有材料就无法施工;材料质量是工程 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 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 重要保证。 ①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②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③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损失; ④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 ⑤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 材料; ⑥加强现场材料管理。

案例四
? 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有:材料的质量标准, 材料的性能,材料取样、试验方法,材料的适用 范围和施工要求等。 ? 材料的质量标准是用以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也 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标准。材料质量检 验的取样必须有代表性,必须按规定的部位、数 量及采选的操作要求进行。材料的检验的方法有 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材 料质量的检验程度有免检、抽检和全数检验。

案例五
某建筑公司承接了该市洪湖娱乐城工程,该工程地处闹市 区,紧邻城市主要干道,施工场地狭窄,主体地上22层, 地下3层,建筑面积47800㎡,基础开挖深度11.5m,低于 地下水。为了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施工单

位加强 了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1)该娱乐城项目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有哪些? 2)针对该工程的工序质量检验包括哪些内容? 3)如何确定该工程的质量控制点? 4)试述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步骤。

案例五
? 由于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工序所构成, 工序是人、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环境等因素对工 程质量综合起作用的过程,所以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必须以工序质量控制为基础和核心。 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有: ①严格遵守工艺规程; ②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就是要使工序活动 能在良好的条件下进行,以确保工序产品的质量。主要是 在工序施工前,对影响工序质量的人、材、机、法、环等 因素的准备情况作主动控制; ③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主要是指对工序活 动的产品采取诸如实测、分析、判断、纠正和认可等手段, 判断该工序活动的质量(效果),从而实现对工序质量的 控制; ④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可作为质量控制点重点控制 的对象有:人的行为;物的状态;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关 键的操作;施工技术参数;施工顺序;技术间歇;质量通 病等。

案例五
? 工序质量检验的内容:标准具体化、度量、比较、判定、 处理、记录 ? 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是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即质量 特性值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来确定。设置质量控制 点时,首先要对施工的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 明确质量控制点;尔后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 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 对隐患的原因,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用以预防。质量控制 点也就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主要有:关键工序和环节 以及隐蔽工程;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工序; 对后续工序的质量和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采用三新的 部位和环节;施工无足够把握、施工条件困难或技术难度 大的工序和环节。

案例五
?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步骤:实测、分析、判 断、纠正和认可。主要是指对工序活动的 产品采取一定的检测手段进行检验,根据 检验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数据分 析的结果判断该工序产品是否达到了规定 的质量标准,达到则认可,达不到则纠正, 从而实现对工序质量的控制。


五 : 基建项目质量管理75

基建项目缺陷管理制度

一、质量管理思路

提出可描述、可测量的建设质量目标,深化应用施工作业指导书,全面推行WHS质量控制,规范验收,零缺陷移交。

引入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项目质量评价与考核机制,持续改进工程质量,逐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质量管理目标

三、质量管理业务

(一)基建质量管理业务

(二)基建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业务初步梳理 施工项目部

1 建设准备阶段

1.1编制“三通一平”施工组织设计 1.2接受变电站“三通一平”技术交底 1.3制定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和方案 1.4编制基础检测方案

1.5开展变电站“三通一平”三级验收、报验 2 建设实施阶段

2.1 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项目划分 2.2 工程控制网测量/线路复测 2.3 试验单位资质报审

2.4 报审原材料见证送检情况及试品/试件试验报告 2.5 参与设备物资开箱检查 2.6 物资缺陷反馈 2.7 调试/交接试验

2.8 开展中间阶段验收、报验 2.9 配合土建阶段质量监督

2.10 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检查 2.11 落实施工作业指导书使用 2.12 开展工程质量验评 3 启动验收和投产移交阶段 3.1 工程完工,施工单位三级自检 3.2 配合工程启动预验收 3.3 配合工程项目启动验收 3.4 启动验收缺陷处理 3.5 配合启动验收复核 3.6 启动中发现问题及处理 3.7 配合变电站消防验收 3.8 配合工程投运前质量监督 3.9 办理工程质量保修书

(三)基建项目质量管理文件概要、

1.管理制度:基建项目管理规定、基建项目管理办法(PM-csg1.0)。 2.技术标准:国标、行标、企标,标准设计V1.0。 3.作业标准:

施工作业指导书(208份)

基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WHS)(总册+8个专业分册) 质量控制标准设置表(303份)

四、质量管理措施

(一)提出可描述、可测量的建设质量目标,深化应用施工作业指导书,全面推行WHS质量控制,规范验收,零缺陷移交。

1、提出可描述、可测量的建设质量目标

——推行标准建设(标准设计、标准材料、标准配送、标准施工),实现工程高水平复制 2、深化应用施工作业指导书 ——规范施工作业

——开展技能培训,实现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3、全面推行WHS质量控制,建立和完善质量过程控制体系

——围绕120个样板点,修编基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WHS(2014版) 4、规范验收,零缺陷移交

——建立统一验收程序、方法和标准,努力向生产移交“零缺陷”工程 ——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对基建质量缺陷实行动态闭环管理

(二)引入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项目质量评级价与考核机制,持续改进工程质量,逐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引入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机制 ——制定工程实体质量量化评价标准

2、建立奖罚分明的管理规则,强化基建工程质量考核 ——2014版事故调查规程(质量事故【事件】考核)、2014版承包商违章考核方案、承包商履约评价(质量评价)、综合检查方案(质量评价) 3、持续改进工程质量,逐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开展样板点建设和优质工程评选,创建工程建设典范(①工程亮点图片展示、②工程问题图片展示)

——提炼基建优质工程的亮点和做法,将其融入标准设计G4层 ——持续开展QC活动

五、质量管理重点工作

(一)强化项目现场质量管控

1、深化WHS现场应用,围绕120个样板点,上半年完成WHS设置修编。建立可量度的质量标准。

2、深化施工作业指导书和验评标准的现场应用。 3、开展QC小组活动。

(二)加强基建项目缺陷管理

1、一季度完善基建项目缺陷管理制度、表单,所有项目均严格实行缺陷填报。 2、开展质量缺陷追溯和质量回访工作,对缺陷动态管理。

六、公司基建项目质量作业标准流程

施工组织 作业任务(标准设计、质量目标描述) 筛选《施工作业指导书》 差异化分析补充完善 形成差异分析表、审批《施工作业指导书》、采用《监理典型表式》、审批《质量控制标准(WHS 执行《施工作业指导书》落实《质量控制标准(WHS)设置表》 检查评价、过程管控、《WHS 执行《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填写《工程质量缺陷处理表》 开展质量缺陷追溯

基建项目质量管理75_项目质量管理

控制点实施,保证工程实体质量。

本文标题: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质量管理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230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