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线与角》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8-11 所属栏目: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一 : 《第二单元 线与角》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渗透分类思想。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四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课时安排:
内容 课时数
线的认识 3
平移与平行
相交与垂直
旋转与角 4
角的度量
画角
练习二 1
线的认识
学习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课前准备: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用孙悟空的金箍棒导入。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 线的特征
(1) 直线的认识
(2) 认识线段
(3) 认识射线
(4) 举生活中的例子
师:那大家看如果把老师的头发抻直,可以看作那种线呢?
师:同学们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看,如果老师是个老寿星,头发可以一直地长下去,那把它抻直了,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是……
师:如果这样呢?(揪断一根头发抻直)
师: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其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把它们完整地画出来,可是直线和射线都是无限长的,不能完整地画出来,所以我们只能用没有端点来表示它们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出示平时画的这三种线)
(5)猜谜语
师:听说大家学习了线的知识,机灵狗想出几个谜语考考大家。
有始有终是什么段。
有始无终是什么线。
无始无终是什么线。
师:今天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三种线,更学到了学习知识的方法。老师对大家的将来充满了期待,希望大家今后能够象直线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在遇到困难时,要学习射线那种,一经出发就勇往直前的精神;更希望大家能成为一个做事有始有终的人。
2、线的读法
(1)线段读法,
出示线段(若干条摆放杂乱无章的的线段),让学生找出最短的线段。
学生说教师指。(故意指错)
一学生迫不及待上前面来指。
师:同学们,在杂乱无章的这么多线段中,按要求找到指定线段并不难,但怎样才能让别人明白,要表示的是哪一条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师:在数学上人们习惯用字母来表示线,下面老师要介绍的是两点表示法,也就是把线上的两个点用两个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进而表示这条线。如这条线段我们把它的两个端点分别用两个大写字母a、b来表示。读作:线段ab(边读边指),也可以读作:线段ba(边读边指)
(2)直线、射线的读法
师:直线我们也可以用两点表示法把它表示出来,我们只要取直线上的任意两个点,然后用英文字母表示出来就可以了。试着读一读……
师:那射线你能把它表示出来吗?
师:也就是说射线是有方向性的,我们只能从它的端点向另一端来读。
师:直线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师:这条直线也可以读作 直线 l
(3)基本练习:巩固三种线的读法,重点强化射线的读法。
(指导学生边指边说)
师:三种线的读法大家已经掌握了,那你能画出线来吗?
3、点与线的联系
(1) 过一点画直线。
师:现在纸上任意画一个点,1钟时间过这一点画直线。
生画后汇报结果。
师:看了大家画的,老师也想画一画,同学们帮老师数一数吧……
师:过一点大家画了直线,也看了老师画直线,你想说些什么吗?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板书)
(2) 过两点画直线
师:过两点画直线,画好后把结论告诉大家。
学生操作体会,总结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板书)
(3) 两点之间的直线段最短。
师:放假了,机灵狗可没闲着一直在补习功课,可第一天补课,它就起来晚了。从家到学校有三条路,请大家帮它选一选,走那条路能最快到达?
师:为什么?
师:好就听大家的,机灵狗选择了三条线路中最短的,一路狂奔跑到了学校,可它还是迟到了。机灵狗很伤心,大家帮他想一想,从家到学校还能不能画出更短的线路呢?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
师:既然机灵狗走的已经是最短的线路,可还是迟到了,那该怎么办呢?
机动练习:比眼力(比较下面四条水平线段的长度) 练一练的第2题
师:同学们请你先估一估,说一说。
师:大家刚才对观察到的,进行了大胆的猜测(板书),更让老师感到欣喜的是这名同学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声音,其实在科学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我们不应该迷信任何人,应该用学到的方法去验证知识。(板书)
师:观察到的与验证的结果可能不同,所以我们不要被表面的现象干扰,
教学反思:

平移与平行
学习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认识平行线,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课前准备:直尺,三角尺,一张长方形的纸,水彩笔,小字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平行。
1、移一移,画一画
让学生在纸上用铅笔移一移,用直线画出前后铅笔的位置。小组交流有多少种画法。
2、作品展示,引导分类
1 2 3 4 5 6
让学生分一分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分?
引导学生根据相交与否分有两类:1、2、3、4、6和5,理解2和3延长后相交,体会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3、说一说
让学生说一说,图5是怎么移的(平移),引导学生体会铅笔平移前后的两条线条是互相平行,平行线是一条线平移后得到的。
二、试一试
1、找平行线
有困难的学生可用直尺移一移,再判断是否平行。
2、全班交流。
三、折一折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把互相平行的线用相同颜色画出来
四、找一找。
找找生活中的平行线。
五、画一画平行线
1、小组讨论如何画出一组平行线
2、自学方法
3、指名说一说,并板演,思考为什么可以这么画?
4、自己画一画,再画给同桌看一看
六、实践活动
1、给小字典上的每个顶点标上字母
2、说说哪些线是平行的,并写下来(如ab与cd)
3、全班交流,进一步理解平行线。
课后反思:

二 : 《元日》教学设计一

镇江路小学 姓名:牟川


教材分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
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生字游戏――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
预设:爆竹。
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 屠 童 换 符
3.学生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
3.交流讨论,相机出示课件。
指导“屠苏”,出示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苏”的含义:屠苏:古代一种酒名。师问:如果把这里的“屠苏”理解为屠苏酒,这句话能说得通吗?谁来试着说说看。(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明白吗?有疑问吗?师告知:刘老师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查《辞海》,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师出示:屠苏:①草名(阔叶草)②屠苏酒③茅屋(查于《辞海》)屠苏酒:古时候,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成的酒。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查于网络)(这段教学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学生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且查到的义项要根据具体的句子来选择;二是向学生暗示,从《新华字典》到《现代汉语词典》,再到《辞海》、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
“曈曈日”:出示图片引导理解。
“桃符”:讲故事,理解词义。
4.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读诗文,解诗意”。

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
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体会“热闹,快乐”之情。追问“从哪里体会回到的”。
3.重点指导“千门万户”,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快乐之情。
4.播放课件,古代过年的镜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快乐。
5.通过朗读表现这种快乐,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诗文。

五、回顾学法,总结全文
1.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2.总结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王安石不仅是诗人,更是政治家,课下查阅资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写作本诗深层意思。

板书:
元日
(宋)王安石
解诗题   放爆竹
读诗文   喝屠苏
明诗意   迎红日
悟诗情   换新符                   

市南区2006年语文学科优质课评比教学案

(莲山课件 www.莲山课件.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元日)
此文转载


三 : 13浙教版四上劳技主题四_绳编花卉教学设计

主题四绳编花卉

活动一 认识云雀结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结的文化内涵,感受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的精湛技术。

2.初步掌握结穿绕缠编抽等编结技术,学会云雀结的基本编结方法,并编织环形图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云雀结的基本编结方法,并编织环形图案。

难点:云雀结的编结技术。

三、教学准备

中国结5号线绳、中国结1号线绳、圆棍、环形图案、打火机、剪刀、钥匙圈、

铅笔、打火机、剪刀

四、教学过程

(一)、赏析导入,走进中国结

初次见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见面礼,你瞧(课件出示:欣赏美丽的中国结)漂亮吗?中国结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绳索装饰品。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中国结,一起去感受她的艺术魅力。

中国结有很多编结方法,有平结、玉米结、吉祥结、纽扣结、双联结、云雀结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最简单的结,叫云雀结。

(板书课题:认识云雀结)

(二)、动手探究,学编云雀结

1.看图观察云雀结正反两面

你看,这就是云雀结,云雀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可实用了,应用于结与饰物之间相连、固定线头或做饰物的外圈。

它由轴线和活动线组成,由正反两面,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看图观察,学习云雀结起头方法

第一个云雀结(云雀结起头)该怎么编呢?出示图解,仔细观察,谁已经看懂了? 谁愿意上台来编。老师以木棍当轴线。

老师示范

你们会吗?同桌合作在笔杆上每人都编一个。

3.看图探究,学习云雀结编织方法

你们真棒,一下子就学会编第一个云雀结,接着要往下编第二个云雀结(第二个的编法和第一个完全不同)。它到底是怎么编的?有什么规律?它的制作步骤就藏在老师的这张图解里,请你张大眼睛仔细看图解1分钟,看谁能看懂?谁又能发现里面的规律?(出示图解) 谁看懂了 指名说图解

哦,原来是这样的,师示范:速度慢(边编边讲解)

右线压轴线,向后绕轴线穿出,拉紧,(强调一定要拉紧)

右线挑轴线,向前绕轴线穿出,完成。

谁会了?指名上台示范

你们会吗?同桌合作在笔杆上往下编,师巡视,

(出示学生作品,纠错)这组同桌编得这么快,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编对了吗?

问全班:你们在编的过程中有困难吗?

为了更好地掌握方向,老师教给你一个非常实用的口诀,你可要听清楚了:、圈前线前绕后穿出,圈后线后绕前穿进。(出示齐读)以圈为例,师示范

(三)、小组合作,环形编织

1.刚才我们用笔杆当轴线,我们班同学把笔杆换成钥匙圈,用钥匙圈当轴线,编了这样的环形图案。中国结的奥妙之处就是一根线编到底,看不到线头和接缝。那有什么好办法把这线藏起来呢?

2.学习线头固定

3.出示编织要求:

运用云雀结编织方法,在钥匙圈上环形编织。

小组合作,简单组合成一幅别致的图案。

温馨提示:使用剪刀和打火机的时候请注意安全。

4.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5.小巧手展示台

学生自评

生生互评

老师这里有几点评价要求,你们可以根据这个来评一评这组同学的作品最做得怎样? 出示评价要求:1.云雀结正确匀称

2.连续编织均匀

3.收尾美观

4.组合成简单的图案

教师评价

(四)、课外拓展

今天,我们用最简单的云雀结编织方法,就能编织出这么美观的环形图案。

如果将它一抽一拉,简单的云雀结也能变化无穷呢,(出示图片)你看,这就是云雀结变化的花、太阳花,它还可以做手链呢(实物出示)除了做这些,它还能做什么?课余时间自己再去实践。

活动二 百变云雀结

一、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变形云雀结的编制方法和规律,掌握绳的走向及编制规律,学会编制变形云雀结。

2. 在尝试探究的实践中,培养识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

3. 在编制过程中,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树立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品质,增强学生不断探究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种变形云雀结的编制方法。

难点:确定绳的走向及编制规律。

三、教学准备

绳、笔杆、金属环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展示成果:

上节课,我们采用观看流程图、尝试探究的方式学习了云雀结的编制,同学们表现都很棒,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在我们进行一次比赛:在相同的时间内,在笔杆上编制双向云雀结,看谁编制的组数多。

2.创设情境:

云雀结虽然能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但还是比较单一。怎样把它变得更漂亮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方法探究

花边云雀结

1.思考:怎样才能把云雀结变得更漂亮呢?

2.可以尝试着给它加个花边。我们可以叫它花边云雀结。

3.花边儿在什么位置?怎样留住花边儿?怎样使花边儿的大小一致?试着编一编。

4.方法汇报。

5.每人尝试编制两组花边云雀结,同桌互查互评。

双色云雀结

1,谈话:同学们想的办法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让云雀结变得更漂亮呢?或者说这两种云雀结还存在哪些不足可以完善?

小组讨论:如何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绳编制云雀结?

2.汇报:

(1)把两根绳分别用环套结起头。

(2)用第一根绳挑起第二根绳编制一组云雀结。

(3)用第二根绳挑起刚编完的第一根绳再编制一组云雀结。以此类推。

3.观察双色云雀结的正反面,尝试编制,同桌互帮互查。

4.想一想,三色或多色云雀结怎样编制?课下尝试。

双色花边云雀结

1.同学们想的这两种方法都使原有的云雀结变得更漂亮了。再给大家一个机会,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能否把以上两种方法结合呢?即双色花边云雀结。自己思考尝试。

2.展示学生作品,这两个双色花边云雀结在外形上有何不同?它们在编制方法上有何不同?

3.汇报演示

(1)双色分层花边云雀结编制时一种颜色总是在上,另一种颜色总是在下,两绳之间没有压挑。

(2)双色叠压花边云雀结一绳总是压住或总是挑起另一根绳进行编制。

(四)实践操作

1.应用:今天由我们自己思考、想象、尝试,创编出这么多漂亮的变形云雀结,老师特别佩服你们。如果你们能用它编出或实用或装饰的小物品,老师会为你们感到自豪的!

2.实践创新:

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设计编制一个简单作品,也可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作品。完成后按组挂在黑板上。

(五)评价展示

1.将学生作品展示,同学作出简单评价。

2.填写评价表。

(六)拓展小结

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这是怎样编出来的吗?这是在编制云雀结的过程中插编了酢浆草结。酢浆草结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希望同学们提前预习。同时也希望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扬起创新的风帆,利用学过的结饰创编出更多更漂亮的结艺作品,装点我们的生活!

活动三 编织太阳花

一、教学目标

在中国结作品创编活动中,综合运用卷、缝等多种技术,增加作品的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用针线把云雀结和花环缝合。

三、教学准备

针线、铁丝、绿胶带、热熔胶、剪刀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瓣、花蕊和花萼,而且有绿叶衬托的花朵更美,这些都能用中国结绳表现出来吗?玲玲开始了反复的试验,终于成功了。

(二)方案展示

太阳花色彩鲜艳,花瓣狭长,花顶生。玲玲决定用上一活动中变成的花环作为花瓣,另外用棕色线编织花蕊,用铁丝做茎,用卡纸做叶片。

这是玲玲的设计方案,你设计的太阳花是怎样的呢?

(课件出示)

花环、用棕色的线编云雀结,并用针线把它与花环缝合、粗铁丝,包上绿胶带、绿卡纸,夹细铁丝。

(三)过程展示

1、准备好上一活动中编好的花环。

2、根据花环内圈的大小编织花蕊。

①以铁丝为轴线,用一条60厘米长的绳子编云雀结。

②大约编25厘米后,折弯铁丝,并用打火机收尾。

③卷成花蕊状。

注意:做花蕊时,即使抽紧了,过后还是容易松散变形,可用针线暗缝。

3、缝合花朵。

提醒:注意缝合时的安全。

4.组合装饰。

①建好叶片和叶脉。

②粘合叶片。

③完成叶片制作。

④用热熔胶粘合花托和茎。

⑤用绿胶带将叶片固定在茎上。

提醒:熔化热熔胶时要注意的安全。

(四)拓展提高

云雀结的花朵造型可多了,想一想还能编制出哪些不同造型的花朵。

(生讨论)

怎样才能把花瓣和花蕊缝合得更美观?还有其他组合方法吗?

(五)评价总结

通过花卉编织,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编织技术?中国结的基本结都可以变化,关于云雀结,你知道几种不用的编织方法?你的绳编花卉作品还可以怎样改进?

调查还有哪些绳结也适合编织花卉,和同学们一起采用不同的编织方法和绳结来编织花卉,并举办一个花卉展示会。

四 :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

主题单元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身心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时为了体现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达成的针对性、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开放性、生活化等特性,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意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主题单元设计可以帮助我清晰地解析主题单元教学的学习内容,归纳学习内容。它可以:

1、帮助我指导学生仔细读单元主题,带着单元主题走进每个环节。

2、老师在指导学习每个环节时,紧扣单元主题,让学生从模块中构建思路。

3、学完内容要进行梳理总结时,围绕单元主题,抓住内容引导学生巩固与综合运用。

4、同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构建创新思维模式,为学生学习、研究及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此次的学习,我了解了单元学习规划的重要性,使我对如何利用好本资源,做个优秀的引导者更有信心了。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2):

1.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教师在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地解读和剖析后,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这里的单元是一个教学主题,由若干节具有内在联系的课所组成。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若干节课相互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其知识、方法、态度等内容也集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板块,不能简单理解为单元就是“教材的单元”。一个教学单元应该有多大,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要根据目标、内容、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确定。

2.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目前,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大多拘泥于单课时内容的就课论课,一方面缺少了整体上的把握,另一方面对各种教学要素的选择和应用缺乏回旋余地。因此,“单元教学”跟传统的单课时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系统教学,后者是先分散后总结式的教学。化学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科学素养提升的多个侧面。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的每一堂课都应当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是难以分割地融合于一体的。但是,就一堂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又有一个更需要突出什么目标的问题。有的课程内容宜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的启示,就可以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有的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就可以着重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那种将三维目标不加分析机械地套用在每一堂课上的做法,并不是很妥当的。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要全面关注三维目标并将它们整合于统一的教学过程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基本单位不应当是一节课,而应该是一个单元。

3. 如何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3.1吃透教材,构建单元主题

  教材作为构成教学系统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教和学生必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但在课程改革中,最现实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实现三维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不能照本宣科地“教教材”,必须从三维目标的实现的根本立场上去认识和建构教学的单元。也就是说,教师必须从教材中的单元走出来,将其转化、重组或重新建构适宜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教学单元,“用教材去教”。如沪教版教材中第二章有关常见的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学习,由于气体性质与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关系非常密切,制法中的收集方法的选择、生成气体的检验等内容的学习都需要考虑气体的性质,因此考虑构建“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为单元主题学习也就顺理成章,围绕这个主题把整个单元的各项目标加以整合,再分别把教学目标分配到各课时中,逐一落实,各个突破,就能达到“每课有得,所得不同”的目的。

3.2围绕主题,制定单元设计

一个有效的单元教学设计不能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呈现、识记或操练,它应该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并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设计。下面是笔者对“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为主题的单元设计:

主题名称
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是九年级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为了达到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教材选取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氧气和二氧化碳作为学习的素材,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又由于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与气体的性质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可按如下的教学思路完成本单元的教学:氧气的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样学生先知道气体性质可为学习制法作知识储备,先初步了解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到最终掌握、熟练应用制法的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单元整体目标分析
1、掌握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及用途;

2、掌握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思路方法;

3、掌握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中装置的设计、气体的收集、验证和验满的方法;

4、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5、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课时
教学任务
教学活动

第1课时
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红磷,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1、教师利用设问、实验及影像资料等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

2、教师演示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要把学生注意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种可燃物在空气、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3、学习氧气的用途时,让学生体会到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

第2课时
1、通过对实验室用kmno4制取氧气的学习,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对kmno4跟h2o2和mno2制取氧气的对比,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设计发生装置的一般思路;

3、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的性质的关系

4、学生熟悉基本实验技能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引出气体的制取→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探究用kmno4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及操作注意事项→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检验氧气。

  探究h2o2生成氧气的条件,同时引导学生从药品的状态及反应条件两方面与kmno4生成氧气对比,尝试设计其他的制氧装置。



第3课时
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同时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观点。
教学思路:

问题情景:自然界里二氧化碳总在不断地消耗、生成。你知道二氧化碳消耗、生成的某些变化吗?

归纳小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提出问题: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山谷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谷”。当人们牵着小狗穿越山谷时,小狗便会莫名死亡,而人却无妨。当人蹲下去想要抱起小狗时,便也会倒地身亡。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探究实验: 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分析概括: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联系已学的反应实例,归纳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特点。

交流讨论:二氧化碳与人健康的关系。

第4课时
1、能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设计实验;

2、理解为什么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3、能根据药品与反应原理设计发生装置;能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验证及验满的方法;

4、学生自己动手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5、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及热爱科学的精神。
1、回忆并写出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讨论有哪些方法能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演示石灰石与稀盐酸、石灰石与稀硫酸及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通过分析讨论确定药品;

3、引导学生设计发生装置、收集、验证及验满的方法;

4、学生动手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完成各项操作。
 

4.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体会

4.1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

单元教学的着眼点是“单元”。从教学内容看,单元教学以一个“单元”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强调从单元这个整体出发设计教学,突出内容和过程的联系性和整体性。从教学目标看,单元教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和有效落实问题逐步得以实现。从教学方法看,单元教学不是对单元内各课题平均使用力量,而是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某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有一定思维梯度的科学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避免了传统课时教学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4.2有助于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智能结构

对化学教师而言,显然单元教学设计比传统的单课时教学设计更具有挑战性,通过单元教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视野从单课时的微观范畴转向更为宽阔的单元宏观范畴,能够从单元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有利于使宏观层面的课程目标落到实处,同时又能使单元内的课时教学变得更加富有弹性,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

五 : 《元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诵背诵古诗,了解古代人民过年的节日习俗和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情感。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
  3.能用简单概括的语言描述现在的过年方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很快就要过年了,新的一年马上来到了。在这段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说一说你是怎样过新年的?(学生发言)
    同学们非常喜欢过年,了解了很多过年的习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描写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板书课题:《元旦》。(齐读课题)让学生质疑问难。了解“元旦”的含义。(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为一年的第一天。)
  过渡:你能想像王安石在诗中都会写些什么吗?自己读读古诗看看。
  (二)新授
  1.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字典,自读古诗体会含义,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不理解的词句。
  3.班交流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估计学生会对下列词语不理解:屠苏、瞳瞳日 千门万户、新桃、旧符。
  4.一读古诗,你能自己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吗?人们都在这一天做什么?
  5.从古诗当中你能感受出怎样一种气氛?你是从哪句话或者哪一个词语中感受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心情齐读古诗。然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和同位一起背诵。
  6.在这首古诗当中你感觉哪些字对你来说记住有些困难?找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学生互相帮助,交流记字,写字心得)
    教师总结讲解:
  “爆”是一个形声字,左边表示它的意思,右边表示它的读音,在写起来的时候需要注意右下部分共有5笔完成(教师示范)。
  “屠”让学生根据字典的解释记住生字。
  “苏”让班里姓苏的小朋友讲解给大家听。
  “换”是一个我们平时常见的字,如交换、换位等,右边不能写成“央”。
  “符”很简单,注意写的时候上小下大。
   根据老师讲的学生自由练习,可以选择自己认为不太好写的字多练(教师巡视指导)
  7.同学们这首古诗要求大家会默写,让我们趁热打铁,在你们的练字本上默写一遍试试。
  8.我们现在过新年的方式和以往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你更喜欢哪一种方式,谈谈你的理由?(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三)教学延伸
  除了《元旦》,王安石还写了很多优秀的古诗。老师非常喜欢他写的另外两首诗《梅花》和《泊船瓜洲》,实物投影仪出示。
            梅花         泊船瓜洲
          墙角数枝梅,  京口瓜洲一水间,
          凌寒独自开。  钟山只隔数重山。
          遥知不是雪,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有暗香来。  明月何时照我还。
  学生自学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来背诵。你还知道哪一些?(鼓励学生课余多找找王安石的诗积累。)
   (四)作业设计
    不管是古时,还是现在人们都喜欢过年,请大家继续搜集有关过节的各种习俗的来历资料,下节课带来一起交流。
本文标题: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线与角》教学设计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875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