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讲导读

发布时间:2017-10-24 所属栏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朗读

一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讲导读

教案示例之三

一、讲读要点

本文是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讲读这篇课文的要点是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出中心思想的写法,学习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生动真切地描写事物,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探求各种知识的优良品质,认识封建教育制度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本质。

讲读这篇课文的关健是第一部分,特别是第二自然段描写百草园的景物和童年的生活情趣,写得具体、生动、真切,要讲、读、练并举,做到字句落实。

二、讲读进程:

指导学生预习,通读全文,把不会读和讲的字划出来,查字典解决读音和释义,熟读注解,做“思考和练习四”。

检查预习,用小黑板写出“练习四”,抽学生作答。

解题补充注解①。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这篇散文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文章所涉及的“旧事”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两段生活。当时中国正在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统治下,对外丧权辱国,对内实行封建专制。他童年所受的尊孔读经、科举求仕的教育,只能摧残青少年,不能培养出救国志士。这篇散文“重提旧事”的时间是在一九二六年。这年鲁迅目睹“三·一八”镇压爱国学生的惨案,愤怒不已,并亲自参加了对北洋军阀的斗争,遭到通辑。他来到厦门后,仍很失望,厦门大学也充满陈腐空气,那里的领导顽固地奉行封建教育制度,强迫学生尊孔读经。鲁迅“重提旧事”,就是为了借它来讽喻现实。也就是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作对比来痛斥封建教育强迫儿童们读那些无用的书,摧残儿童身心的罪恶。

启发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找出前后两部分的过渡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讨论所写内容。着重讲清“似乎”、“确凿”这两个词用在一起的作用。

默读第二自然段,要求学生在书上用横线划出这段里所写的景物,用曲线划出描写这些景物的词语,然后让学生在小黑板的横线空格上填写确切的词语。(小黑板板书设计 另附)

讨论这段所写的景色是哪些季节的景色,方位、动静的变化,修辞手法的运用。(写上小黑板)让大家齐读小黑板上的句子,考虑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写得这样有声有色,亲切感人?

小结这段所写的内容:描写百草园景色和童年生活的情趣。处处表现出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表情朗读第二自然段(或放录音),并让学生轻声朗读,比比谁先背得这一段,

指名朗读第三至六自然段,讨论第一部分第三层写的内容。

齐读第七、八自然段,研究所写内容。

默读第九自然段,提问这段写的内容及作用。

布置学生回忆自己小时的趣事,写一篇以《童年趣事》为题的作文。

朗读第十、十一自然段,概述这第二部分第一层的内容。

分角色朗读十二至二十四自然段。(一人读“我”,一人读先生,一人读叙述部分。朗读二十一自然段时请同学把引号里的句子加上标点。“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上九,潜龙,勿用。”“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讨论“我”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感情怎样?

小结第二部分内容:写“我”在三味书屋枯燥的读书生活。

归纳中心思想。作者通过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求各种知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并揭露批判了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

总结写作特点。1.运用对比方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2.用词准确、鲜明、生动,抓住并突出了景物的特点。

布置做“思考和练习二”。抄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二 : 从白草原到三味书屋学案)

赶水中学2014级七(下)语文学案

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

1、学习准确行动的语言,训练细致观察,抓住特征进行描写的能力。[www.61k.com]

2、在朗读、描述、背诵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能力训练。

3、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

1、过渡段的作用及划分原则

2、文章第二段的写景特点

难点

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态度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______(体裁)。作者鲁迅,原名______,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他写的早期散文集是《 》、小说集是《 》。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 ) 菜畦( ) 宿儒( ) 倜傥( )( ) ......

敛( ) 脑髓( ) 桑葚( ) 锡箔( )( ) ....

斑蟊( ) 盔甲( ) 攒( ) 鼎( ) ....

臃肿( ) 珊瑚( ) 人迹罕至( ) 秕谷( ) ......

二、自主学习

1、从文题来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根据课目“从??到??”的句式将文章怎样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写什么?

3、阅读第1自然段填空。

这段文字作为文章的开头,介绍了百草园的( ),百草园的( ),百草园的 ( ),最重要一点概括出百草园是( )。

三、合作探究:

(学生诵读课文(分读、齐读与串读)

1、作为散文,要有文眼贯穿其中,你认为1——8段的文眼是什么?

2、阅读1—8段,请用三句话概述所写的内容?

1

白净草原 从白草原到三味书屋学案)

赶水中学2014级七(下)语文学案

四、教师精讲: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似乎”与“确凿”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解题方法:联系上下文

五、当堂训练:

1、选出加点词语注音全对的一项( )

A、确凿(záo) 菜畦(qí) 桑葚(shan) 秕谷(bǐ)

B、斑蝥(máo) 蝉蜕(duì) 恐吓(ha) 收敛(liǎn)

C、星宿(sù) 臃肿(yōng) 戒尺(jiài) 锡箔(pó)

D、倜傥(dáng) 油蛉(lǐng) 竹筛(shāi) 攒钱(zàn)

2、填空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 ,节选自《 》 ,作者 原名 。[www.61k.com)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3、判断题(在正确的读音后面打“∨”、错的打“×”)

(1)、在确凿(záo)的事实面前,他无法抵赖。( )

(2)、他用力过大,把竹竿拗(ǎo)断了。( )

(3)、袁利写的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读起来一点都不拗(ào)。( )

(4)、王媛媛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脾气很拗(niú)。( )

六、课后作业

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造句

例:⑴不必说金色的沙滩,也不必说连天的大海,单是蔚蓝的天空,就让人有美的憧憬。

⑵不必说一飞万里的鲲鹏,也不必说展翅翱翔的雄鹰,单是浮云中那自由弱小的麻雀,就足以让人称羡不已。

学习后记: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阅读第2自然段做下面的题目。)

1、这段文字共有七句话,找出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2

白净草原 从白草原到三味书屋学案)

赶水中学2014级七(下)语文学案

2、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是按( )来安排的。[www.61k.com]

3、这段自然景物描写的顺序是:( )

①时间顺序(季节) ②方位顺序 ③景态顺序 ④景类顺序

4、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来看,这段文字采用的写景顺序是:

( )

A.由高到低 B.由静到动 C.由近及远 D.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

二、合作探究

1、作者紧紧抓住被描写事物的特征着力从 、 、 、 四

个方面描写,充满情趣。

2、a描写形状的词语有: b.描写颜色的词语有 :

c.描写性质的词语有: d.描写声音的词语有:

3、该段从哪些角度来描写园中景物的?

三、教师精讲;

(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

1、引导学生揣摩词语,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

关语句。

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说黄蜂“肥胖”,

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 “直窜”写出鸟儿的

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

的感受。

2、本段的写作特色

明确:动静结合、多角度表现与详略得当等立体描写对象

四、当堂训练(阅读第二自然段后完成)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

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

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

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

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

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

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

还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文段中描写“斑螫”其作用是( )

A.介绍斑螫的生活习性。

B.描写斑螫的神秘色彩。

C.描写以斑螫为游戏对象的乐趣。

D.描写百草园的具体景物。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3

白净草原 从白草原到三味书屋学案)

赶水中学2014级七(下)语文学案

⑴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www.61k.com)( )

⑵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 ⑶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

3、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句式表明写作顺序是从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

B、两个“不必说”的内容是略写,“单是”的内容详写。

C、两个“不必说”是为“单是”作铺垫的。

D、这个句式表明这段文字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写景的

4、“油蛉在这里低唱”中的“这里”指代什么?

5、百草园的自然景物丰富多彩,作者通过哪些角度进行观察?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景物的特征?

6、文中写景叙事井然有序,景物描写有静有动。观察角度从低到高的景物有 、 、 、 ,写的是 景;观察角度从高到低的景物有 、 、 ,写的是 景。

7、在“单是??趣味”一句的总领下,分述了哪几件趣事?

8、文段中连用两个“不必说”,接着用“单是”表述上有什么效果?

五、课后作业

背诵第2段

[学习后记]

第三课时

一、预习交流

1、 请讲述园中美女蛇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

1、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结合背景讨论)

4

白净草原 从白草原到三味书屋学案)

赶水中学2014级七(下)语文学案

2、 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着重描写了( )?

3、鲁迅在三味书屋时做了哪些事?(快速阅读文章后半部分并提取信息)

三、合作探究

1、作者是怎样描写百草园雪地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

2、为什么要写捕鸟?

拓展延伸: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请你也用上一系列的动词来介绍你曾参与的一项活动。(www.61k.com](如溜冰、跳马、骑自行车、钓鱼等)

3、 第九段中的三个“也许”的作用是什么?最后两句的作用呢?

四、当堂训练(阅读下面文字做题)

生命的掌声

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那是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位叫英子的女孩儿,沉静漂亮,但是总爱蜷缩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要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一天,上演讲课时,老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轮到英子演讲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演讲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他就一直点着英子的名字。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慢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长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声音也十分动听。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英子很有 5

白净草原 从白草原到三味书屋学案)

赶水中学2014级七(下)语文学案

礼貌地向老师深鞠一躬,又向同学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www.61k.com)

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是那么忧郁了,她和同学们在一块游戏、说笑,甚至有一次她还走进了学校的小舞厅,让同学们教她跳舞。后来,英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数学和物理,高二那一年,她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还得了奖。

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三年之后,英子被北京的一所大学破格录取。后来,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我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这才明白英子变得开朗活泼的原因。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其实,人都需要掌声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采?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1、本文的主人公英子曾经是一个性格 、 的残疾姑娘,她早来迟走,是因为“ ”。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英子的眼圈儿红了”,是因为感到委屈、害怕和难为情。( )

②“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是因为受到鼓励而激动。( )

③演讲结束时,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是因为英子的普通话说得十分标准、好听。( )

3、对英子来说,为什么那是“生命的掌声”?

4、“其实,人都需要掌声的。”这句话中的“掌声”指什么?

五、课后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

2、用一连串准确的动词写一段话

[学习后记]

第四课时

一、自主学习

1、文章对这位老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2、划出有关三味书屋的环境描写和作者感觉的词。

二、合作探究

1、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的对比 。

6

白净草原 从白草原到三味书屋学案)

赶水中学2014级七(下)语文学案

2、你认为文中的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www.61k.com]

3、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呢?作者对他态度如何?

三、教师精讲

1、本文的主题。(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⑴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⑵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⑶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 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2、本文的写作特色

四、[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读《朝花夕拾》,以便对鲁迅的人、作品有更深的了解

五、作业

童年在人生的一生中是最美好的、最难忘的。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童年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促进了我们的健康成长。请以“童年趣事”“金色童年”为题写一篇作文。

(学习后记)

7

三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发展性学习案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发展性学习案例)
    一、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精读第二自然段。
    2.根据上下文揣摩精彩的、富有深意或感性色彩浓厚的语句,深人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学习过程
    1.感知教材,从课题着手,理清全文思路。
    2.小组讨论。
    (1)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贯穿全文的又是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文章第二自然段写景极为精妙,妙在何处?
    (3)“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
    (4)“……百草园……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野草”为什么能成为“乐园”呢?
    (5)“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
    (6)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7)童年鲁迅眼中的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你们心中的那位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怎样全面评价三味书屋的那位先生?
    (8)文章为什么要描述两个童年生活场所?
    3.小组交流。
    三、拓展练习
    (1)雪地捕鸟的过程,作者用了二系列动词来描述,准确、生动,请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个游戏的过程,或描述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2)请你准备一个自己的故事,也让同学们来分享你的乐趣。
    四、相关链接
    1.关于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
    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大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6年……
    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三位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2.关于私塾。
  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在使学童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3.有关本文主题的理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写于鲁迅辗转流徙在北京至厦门的这段时间里,此时的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所以把原集名《旧事重提》改为《朝花夕拾》,那一朵朵晨光中绽开的花朵拾来是为了自赏自慰,并不是为了战斗,本文也不能游离于该集外,因此说本文是暴露封建社会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漠视、残害是片面的。
    从课题及内容上看,三味书屋的生活也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说写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为了反衬百草园生活的自由快乐,表示对百草园式生活的加倍怀念和追求也是片面的。
    4.有关三味书屋先生的评价。
    对三味书屋的这位先生的正确评价有助于对三味书屋生活的全面理解。我们可以从作者对这位先生的神态、动作、语言三方面去揣摩人物的思想、性格,这种方法对以后学习各类写人的记叙文或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都有很大帮助。
    对三味书屋的那位先生的评价,不应过多贬责。从课文的叙述中,可发现鲁迅叙及他的和蔼,对学生能因材施教(“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有戒尺和罚跪的规则却不常用。这反映出他比较开明的思想。当然他那“一心只读圣贤书”(对“怪哉”式提问怒而不答)的落后的教育思想及偶尔运用戒尺和罚跪规则的落后的教育方式也不足取。
  5.有关课文语段赏析。
  (1)“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将儿童眼中的百草园的无限趣味全部包容其中了。知道石井栏“光滑”,是因为童年鲁迅曾多次好奇地在那里摸爬滚打过;知道皂荚树之所以高大,是因为童年鲁迅曾多次攀爬过它,爬到它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枝权上,双脚蹬着树杈,两手成一字形横支在两边的树干上,摇啊摇,晃啊晃,甚至还爬上树权,弯下树枝荡秋千呢!当不小心摔在地上时,摸着摔疼的屁股,仰望皂荚树,才觉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呢!知道蜂之所以肥胖,那是因为同年鲁迅看到蜂之笨拙了!肥胖的孩子行动笨拙,行动笨拙的黄蜂自然也就是肥胖的了。知道覆盆子“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好得远,那是因为童年鲁迅不只一次地摘过尝过。童年鲁迅因此跟爱玩的儿童一样,不但摘、尝,还会用桑葚、覆盆子把口舌染得紫红;不但拔何首乌,而且还翻断砖,按班蝥;意外地遇见蜈蚣,不但惊吓,更有惊喜;班蝥后窍喷出烟雾,喜悦、满足,那是何等的乐趣。春有桑葚、菜花,盛夏有鸣蝉,秋天有蟋蟀,冬天又可玩雪和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
    (2)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但是有一处谁都不敢去,是什么地方呢?这就是长着很长的草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长的赤练蛇。于是作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由此生发联想。这一联想有助于作者阐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美女蛇的故事虽然让人害怕、担心,却强烈地吸引着孩子们,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6.欣赏品味童趣——《母亲的童年趣事》。
    童年是什么?是树上的蝉,是水中的蛙,是牧笛的短歌,是伙伴的迷藏……总之,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幸福美好的。每当母亲绘声绘色地讲述起她童年时代的趣事时,脸上总泛着红润的光彩,毕竟,那往事就像潺潺的流水在她心中萦绕,一旦进发应是那么滔滔不绝……
    母亲小时候很顽皮。在外婆家附近,曾堆放着一摞又一摞厚实的稻草,放学归来的母亲耐不住寂寞,一头扎进草里摸爬滚打,嬉戏玩耍。从此,稻草堆就成了周围孩子们温暖舒适的“安乐窝”。不久,邻家的小孩掀起了玩“跳伞”的热潮。所谓“跳伞”,顾名思义就是撑开伞从楼上往稻草堆里跳。每天,都有一把把五颜六色的小“降落伞”从楼上“降落”到草堆里,使得四周“烟雾”缭绕。母亲见状,立刻心血来潮,加之别人怂恿,更是义无反顾地冲回家,翻箱倒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出一把灰溜溜的破伞。母亲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飞奔至二楼,撑开伞,刚想迈步,一股莫名其妙的紧张感猛地侵袭而来。她的心忐忑不安,双腿瑟瑟发抖,脸“刷”地白了。地下的一群好事之徒忙冷嘲热讽:“胆小鬼!窝囊废!”母亲火冒三丈,但双脚沉得像灌满了铅,动弹不得。这时,邻家好友就给母亲打气:“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母亲不负众望,一鼓作气,紧闭双眼,撑住伞把,纵身一跳。“嘣!”只听一声沉重的巨响,稻草堆四周草絮飘飞,轻烟腾起。母亲缓缓地爬起来,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一阵眩晕,边走路,还边打踉跄。但那惊险、刺激的一瞬却使她刻骨铭心。这种极具危险性的游戏最后被外公遏止了,母亲自然少不了一阵狗血淋头的痛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那堆稻草也“玉石俱焚”了。
    每当母亲回忆起这些,总是“咯咯”地笑,笑得那么甜蜜,那么灿烂。仿佛一切令人魂牵梦萦的往事历历重现。母亲继续讲着年少时如诗的岁月,梦幻的季节……我想。童年就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永不消失。
    7.由《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想到的——为什么鲁迅忘不了三味书屋?
    推开油黑的竹门,我走进第三间房。
    我放下书包,跟着同学拜过那幅画和先生,就到院子里去了。
    今天书屋里不是往日的琅琅书声,而是同学们嘈杂的说话声。今天,先生是不可能拿着戒尺来赶我们回去念书的了。因为,今天是先生说的“散学典礼”,先生说要让我们休息休息,等春节后再上学。这,我们自然特别高兴。
    后院的桂花树上长长的牵了几个字——“散学典礼”,一直牵到腊梅树上。还是用红红的朱砂写的。同学们一个个笑逐颜开,天南地北地谈着。大家谈得最热烈的,还是先生要给优秀学生发的奖品呢。我真希望,我就是那个优秀学生,奖品就是先生的那枝精致的狼毫笔呀,那是我梦寐以求的东西了。先生今天的头发梳得特别好,还穿了件总也舍不得穿的新长袍。他那总是板着的脸,也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意。“静一静,同学们,三味书屋的散学典礼现在开始。”喧闹的院子马上安静了下来。“同学们,你们在一起已经几个月了……”听着先生的总结,望望这里的一砖一瓦,我想起了在三味书屋度过的快乐时光。记得有一次……
    那次,先生走进书屋就让我们对对子,还出了个特别难的题目:“比目鱼”。
    他一手拿着戒尺,一手拿着我们极想得到的一只蝉蜕作为奖品。我们想了一会儿。有的同学对的是“九头虫”。也有人对的是“双飞燕”……不过这些都没有令先生满意。后来我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独角兽。”没想到先生高兴极了:“答得好!比对独,目对角,鱼对兽,对得工整,真是绝妙好对!”这还是先生第一次夸赞我呢。
    还有许多次,我和同学们一起去花坛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提了苍蝇喂蚂蚁……
    “周树人,周树人。”谁在叫我,我从回忆中醒来,转过头问身边的同学。那个买过我的绣像的同窗拍拍我的肩说:“周树人,你当优秀生了,还不快去领奖。”我惊呆了,真是我吗?我激动不已,跑到先生面前。
    “周树人,希望你继续努力。”先生笑容满面,特别慈祥,他把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递给了我。我点点头,接过盒子回到了队列中。
    打开盒子一看——啊,是那枝精致的狼毫笔。这枝笔,平常连摸一下都是不允许的。现在先生送给了我,我一定要努力,做一个和先生一样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我爱这个书屋,爱这个自然纯朴、学识广博的先生,爱那些一起快乐地生活过的同学。

四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辅导

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文说明

一、本书分作两部分,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中间有一个过渡段。对于这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和谐统一的。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一种意见认为,是对比关系。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来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又一种意见认为,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的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见“有关资料”)

二、本文第二段的写景,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栏经过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是儿童的特别的感觉。叫天子的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具的感受。第二,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里的景物实际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这与后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第三,融情入景,景中有人。本文在写景时洋溢着感情。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就是富于感情色彩的词语。描写景物所用的动词、形容词不仅确切、明丽,而且蕴含着喜爱之情,如“长吟”“轻捷”“低唱”“弹琴”之类。第四,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顺序。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部分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部分从动物写到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这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

三、本文善于联想。作者写何首乌根想到成仙,写传说的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写捕鸟提到闰土的父亲,这些必要的联想,使文章放得开,增加情趣;又收得拢,为表现中心服务。文章显得多姿多彩,生动活泼。

关于练习

一、课文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对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它们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大致有下边三种说法。你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

1.衬托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衬托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2.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3.统一关系。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由于课文内容复杂,初一学生难于理解得很深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根据,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都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理由可参见“有关资料”。

二、默读下边两段文字,完成练习。

这个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学习本文精彩的语言,体会文章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1)找出描写景物的词语,并品味其中形容事物、表述动作的词的准确性。

(2)仿照“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

(1)颜色:碧绿、紫红。声音:长吟、低唱、弹琴。形状:光滑、高大、肥胖、轻捷、直窜。

(2)可以先指导学生把握这种句子的特点和表达效果,然后造句。

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这段文字总共不到七十个字,连用九个表述动作的词写捕鸟的动作,试找出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试写一个游戏,表现一系列动作,注意用词准确。

九个动词是: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写游戏的练笔,要写得清楚、真切、生动。

三、熟读下边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对你写作有什么启示?

2.这一段流露了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各是什么样的感情?

3.为什么在“蟋蟀”“覆盆子”和“木莲”前面加上“我的”,在后边加上“们”?

4.三个“也许”表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全文的结构和过渡段的作用,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并品味语言。

1.这段文字起过渡作用。

2.对百草园喜爱、留恋的感情,对三味书屋有所畏惧的感情。

3.加上“我的”,表示与“蟋蟀”“覆盆子”“木莲”的亲密关系。加上“们”,是拟人化用法,而且表示数量多。

4.三个“也许”是表示猜测、估计或不能肯定的语气。

教学建议

一、这一课,是学生升入中学第一次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教师在课前要简明、扼要地介绍鲁迅的生平,结合鲁迅童年生活讲述与课文有关的部分,自然导入  对课文的分析,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本文的写景极为精妙,此中笔法,学生未必都能一一学会。但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诸如要抓住事物特点,应当有恰当的顺序等,应该指导学生掌握。

三、描写三味书屋部分是教学难点 。难在两点:一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二是有些难解的词语。关于内容,主要是有些分歧意见。只要是从课文本身出发,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全面考虑,见解不同是正常的。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理解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关于生僻词语,教师参见“有关资料”部分,加以了解,学生则不必深究。

四、“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等语是作者有意讽刺当时社会上那些“正人君子”的,意义深刻、含蓄,学生不易理解,但并不妨碍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

有关资料

一、补充注释

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应读作:“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引自《论语·述而》,意思是:“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想得到仁,这仁就来了。”是宣扬孔子哲学思想“仁”的。

2.〔“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应读作:“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引自《幼学琼林·身体》。原文是“笑人齿缺,胡为狗窦大开。”意思是:“笑人家牙齿缺了,(那口)像个狗洞大开着。”

3.〔“上九潜龙勿用”〕引自《易经·乾卦》。“上九”原文是“初九”,“潜龙勿用”即所谓“龙德而隐者也”。意思是说,恶势力强大时,才高德重的“好人”就要隐居起来,暂时不出去做官,以免被害。

4.〔“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摘自《尚书·禹贡》。原文不在一处,是学生因不懂而胡乱拼凑到一处的。意思是,那个地方的土地,(分为九等,上上为第一等,下上为下等里的最上一级),好坏交错;那进贡的东西,有祭祀专用的一捆捆的茅草,还有橘、柚这类水果。应读作“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5.〔怪哉〕宋朝人编的《太平广记》473卷里有这样的记载: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悉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即按地图,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虫?”朔曰:“凡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当消。”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中,须臾糜散。

6.〔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892年2月,12岁那年到这里入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其间断而复续,首尾竟达六年……

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三位老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7.〔私塾〕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8.〔“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出自清代武进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文载清人王先谦所编《清嘉集初编》卷五。李克用为晚唐沙陀人,因参与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而官封晋王。他为了争夺地盘,扩大势力范围,与另一地方军阀、农民起义的叛徒朱温连年攻战不停。三垂冈一名三垂山,在今山西潞城县西。李克用曾因一次对梁战争的胜利在此置酒庆贺。刘翰赋写的就是这次宴会的盛况。“金叵箩”是一种敞口的浅杯,那形制也许同现今戏曲舞台上用作道具的长方形酒卮相仿佛。鲁迅先生所引刘翰赋中的“金叵箩”一词也应作如是观,否则与下文“千杯未醉”四字便难以缀连榫合。

二、关于美女蛇的分歧意见

有人认为这个故事是坏的,鲁迅是批判它的。

“其实我看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故事的后半段还讲飞蜈蚣制死美女蛇的传说,更是迷信,更没有什么寓意。我觉得这就是个迷信故事,吓唬孩子的。也可以说鲁迅在批判这个迷信故事。”

(李何林《北京市中学语文课本中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美女蛇’之类的故事,是从儒家说教派生出来的,原意在于逼诱儿童‘有志于学’。造成了孩子的迷信和恐惧,‘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

(陈智贤、毛志成《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北京师大学报》1974年第3期)

有人认为这个故事是好的。

“说的是蛇,指的却是人:世间有这么一种恶人,专会装扮善良的面貌骗人害人,必须小心提防他。飞蜈蚣是幻想出来的制服这种恶人的力量。”

(张毕来《初级中学课本文学第二册教学参考书》)

有人则认为:

“这个关于‘美女蛇’的民间故事,带有封建迷信成分和颂扬佛教的糟粕,但也包含了与人民为敌的妖魔鬼怪是会披上漂亮的伪装来害人的这样一个深刻的寓意。”

(上海人民出版社《鲁迅作品教学参考资料》)

三、对先生的分歧意见

李何林说这位“先生”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作者对他“是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予以揭露”。作品中说“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李何林认为“这是传言,并不是作者的看法,作者的看法已渗透在全篇的叙述中”。(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载山东师院等四院校编《语文教学》1978年第1期。)

《山东中学课本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中说,“先生”是“一个迂腐的老学究”,他用自己身受其害的那一套“加害于儿童”。并指出,“先生”这样做“却又非但全无恶意,倒还是出于一片至诚。这里所包含的悲剧性是多么深啊!”杨炳辉也认为“先生”“是一个深受毒害的长期执行地主阶级反动教育路线的下层知识分子。因此,鲁迅对他的讽刺和批判还是有分寸的”。 (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笔记》,原载云南教育学院《中学教学》1979年第4期。)

谷奎、沛夫认为前一种意见是错误的,没有抓住“先生”的本质特征。他们依据毛泽东同志说的:“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认为三味书屋的这位“先生”的本质,“就是一个忠实地顽固地宣扬反动腐朽封建思想的卫道士,是一个儒家的代表”;“在鲁迅笔下,先生是一个被批判、讽刺的可憎而又可笑的反面人物。” (见《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几个问题》,原载济宁师专《函数教学》1975年第1期。)

南京师院图书馆、中文系编的《文教资料简报》1976年第1期《关于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的评价问题》一文中,把作品中的“先生”落实到现实生活里的寿镜吾并根据对寿老先生生前的种种传说,认为把他看成“腐儒”,“似乎与鲁迅原意不十分吻合”。曲辰也是把“先生”与寿镜吾联系起来看的,他认为对“先生”应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曲辰认为作品中的“先生”并非是“不学无术的腐儒”,他“实行那一套是题中应有之义,完全不足为怪”;而现实中的寿老先生,据有关资料,他不仅“知识渊博”,更可贵的是“具有反帝爱国思想”,对鲁迅关心,鲁迅对他“也非常尊敬”。因此曲辰认为作品中“对寿先生的描写丝毫没有恶意”,“仅对他作了若干委婉善意的讽刺”。 (见《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载爱辉县教师进修学校《进修参考资料》1977年第3、4期)

常明对前一种说法提出异议,他说:“作者既未点寿镜吾先生的名,因而提出‘关于对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的评价问题’,在提法上倒是不十分吻合鲁迅的原意的。”他认为“如何评价现实生活中的寿镜吾和如何评价作品中的塾师是两回事”,因为“作者总不免要进行一些加工”。作品中不点明“寿老先生”,常明说,这是作者“怕人落实而影响塾师的典型性,从而影响主题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他认为李何林说“先生”是“典型的腐儒”,“正是根据作品的具体叙述而肯定”的。 (见《试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两个问题》,原载《语文战线》1976年第4期)

四、对本文主题的分歧意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是什么?众说纷纭。就其主要分歧来说:一种意见认为,本文的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1.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李何林认为:本篇的中心思想是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来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阔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像《论语》《幼学琼林》《周易》《尚书》这些宣扬封建毒素的古书,艰深难懂,逼着学生死记硬背,不懂也不能问。

重点在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的身心发展,但百草园毕竟不是学校,不是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课堂,不过是能引起儿童乐趣的地方,所以这不是写两个课堂。

作者写这个私塾老先生,说“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是传言,并不是作者的看法。作者的看法已渗透在全篇的叙述中: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动的对比;通过对这位老先生一面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一面自己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地欣赏无聊文章的描写;特别是通过写学生按规矩如何先拜孔子后拜他,鲁迅如何抱着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问题去请教他,而碰了一鼻子灰……说明了他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不过作者还不是把他写得很凶。他对学生也“大叫”“瞪眼”“怒斥”,偶尔也打“戒尺”“罚跪”,但这些都不常用。对这位老先生,作者是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予以揭露。

这篇散文不仅写景细致,且景中有情。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使读者感到此情此景亲切可爱:使人爱文中的景,更爱景中的情,更爱有这种天真感情的儿童,从而也就更憎恶夺去儿童“好景”的封建教育。

(李何林《北京市中学语文课本中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雪步认为:“作者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儿童时代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所表达的主题则是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从而表现了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教育制度的彻底否定。”

(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教学手册》)

2.主题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张硕城认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历来的概括是: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这一概括,源于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61年),为历年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所沿袭。

笔者认为,这一概括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后半部分则不符合作品实际,也不符合鲁迅的创作本意。这篇散文,没有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意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原题《旧事重提》之六),对于《朝花夕拾》全集的写作缘起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他在《朝花夕拾 ·小引》中说道,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写的,在广州编定。其时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的,当时他“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只好借这样一朵儿时的“小花”,来排遣寂寞。这是一。第二,《小引》还说明,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编定时,“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这一改动,是为了更符合这组散文的内容实际。因为,在苦闷失望中的鲁迅,当时常常回忆起儿时的故乡的瓜果。这组散文,正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鲁迅书桌上的那盆“水横枝”,树叶青葱得可爱。所以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其中的一篇,它的创作思想不可能游离于《朝花夕拾》之外。

从作品的实际内容来看,也看不到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首先,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前后描写无法形成所谓“相比”或“对照”,它们在叙述格调上是浑然一体,前后一致的,不存在褒前贬后的问题。百草园生活的描写自不必说,是何等欢乐,天真。三味书屋的生活描写又何尝不是这样。作者描写刚到书屋时对里头的陈设布置首先就充满着新奇的情感,那“黑油的竹门”,“三味书屋”的大匾,“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幅,那没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和拜先生仪式,对未脱孩提稚气的鲁迅,充满着一种不同于百草园戏耍的新鲜感。假如说,别了百草园,是令人留恋的;那么进了三味书屋,则又使他的好奇心进到了一个新的天地。当然,“何曰怪哉”之类的好奇,是不可能从先生口中或书上得到解答的,但作者写到这些时,并不认为这是对儿童的束缚,只是说“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并认为先生是一定懂得的,只不过不愿说。接着,描写了读书生活中的乐趣。“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人声鼎沸”,“先生自己也念”,而他在念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些描写,同样是充满着欢乐、天真的笔调,一种怀着成年人回顾儿童们放声唱读的乐趣,一种从老先生略带迂腐的神态中品出的幽默,交织在文章之中,给人以欢乐、风趣的欣赏效果。这里怎么看得出“枯燥无味”的气息?哪里有批判或贬抑的格调呢?即使是写到戒尺、罚跪,这些封建师道的象征品时,作者也是以一种轻松的口吻写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连续两个“不常用”和一个“总不过”,还不足以反映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态度吗?至于写到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小花园以及儿童们在园中的戏耍,写到上课时偷偷在下面玩纸盔甲,画画儿,就同写百草园欢乐生活更无二致。直到文章结尾,作者还以自己在三味书屋中画画的成绩而自豪,为这些画儿的卖掉而惋惜,在这惋惜之中,我们不是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留恋依依之情吗?从上述所举的这些描写笔调和内容来看,说作者是在批判三味书屋中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束缚,实在有点离题万里。

从作者对两个人物的描写中,我们也看不出褒贬对照的色彩。长妈妈以她的慈爱和动人的故事,赢得了儿童鲁迅的爱;先生则以他的品行“方正、质朴、博学”以及对学生的宽宥获得了少年鲁迅的崇敬。文章是这样描写先生的:他对学生和蔼,开始严厉,后来就好起来。学生溜出花园去玩,并不是不可以,只是去的人“太多”“太久”,就不行了。他不屑于回答“何曰怪哉”之类的怪题,但也不轻易体罚学生,在学生不听话时,“普通总不过瞪几眼”。他有点旧书生的迂腐,但是,这并没有给学生带来一点恶感,更没有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恐惧的阴影。因此,从作品对三味书屋先生的描写中,也看不出作者有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

应该说,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依照某种主观需要,凡持革命的文艺家的作品都必带“火药味”的偏见,凭空地把它附会为批判封建教育,把它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作为对照割裂开来,不仅破坏了这篇作品整体的和谐统一,也破坏了它的诗意。因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应该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五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发展性学习案例)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一、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精读第二自然段。

    2.根据上下文揣摩精彩的、富有深意或感性色彩浓厚的语句,深人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学习过程

    1.感知教材,从课题着手,理清全文思路。

    2.小组讨论。

    (1)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贯穿全文的又是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文章第二自然段写景极为精妙,妙在何处?

    (3)“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

    (4)“……百草园……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野草”为什么能成为“乐园”呢?

    (5)“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

    (6)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7)童年鲁迅眼中的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你们心中的那位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怎样全面评价三味书屋的那位先生?

    (8)文章为什么要描述两个童年生活场所?

    3.小组交流。

    三、拓展练习

    (1)雪地捕鸟的过程,作者用了二系列动词来描述,准确、生动,请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个游戏的过程,或描述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2)请你准备一个自己的故事,也让同学们来分享你的乐趣。

    四、相关链接

    1.关于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

    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大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6年……

    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三位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2.关于私塾。

  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在使学童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3.有关本文主题的理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写于鲁迅辗转流徙在北京至厦门的这段时间里,此时的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所以把原集名《旧事重提》改为《朝花夕拾》,那一朵朵晨光中绽开的花朵拾来是为了自赏自慰,并不是为了战斗,本文也不能游离于该集外,因此说本文是暴露封建社会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漠视、残害是片面的。

    从课题及内容上看,三味书屋的生活也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说写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为了反衬百草园生活的自由快乐,表示对百草园式生活的加倍怀念和追求也是片面的。

    4.有关三味书屋先生的评价。

    对三味书屋的这位先生的正确评价有助于对三味书屋生活的全面理解。我们可以从作者对这位先生的神态、动作、语言三方面去揣摩人物的思想、性格,这种方法对以后学习各类写人的记叙文或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都有很大帮助。

    对三味书屋的那位先生的评价,不应过多贬责。从课文的叙述中,可发现鲁迅叙及他的和蔼,对学生能因材施教(“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有戒尺和罚跪的规则却不常用。这反映出他比较开明的思想。当然他那“一心只读圣贤书”(对“怪哉”式提问怒而不答)的落后的教育思想及偶尔运用戒尺和罚跪规则的落后的教育方式也不足取。

  5.有关课文语段赏析。

  (1)“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将儿童眼中的百草园的无限趣味全部包容其中了。知道石井栏“光滑”,是因为童年鲁迅曾多次好奇地在那里摸爬滚打过;知道皂荚树之所以高大,是因为童年鲁迅曾多次攀爬过它,爬到它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枝权上,双脚蹬着树杈,两手成一字形横支在两边的树干上,摇啊摇,晃啊晃,甚至还爬上树权,弯下树枝荡秋千呢!当不小心摔在地上时,摸着摔疼的屁股,仰望皂荚树,才觉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呢!知道蜂之所以肥胖,那是因为同年鲁迅看到蜂之笨拙了!肥胖的孩子行动笨拙,行动笨拙的黄蜂自然也就是肥胖的了。知道覆盆子“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好得远,那是因为童年鲁迅不只一次地摘过尝过。童年鲁迅因此跟爱玩的儿童一样,不但摘、尝,还会用桑葚、覆盆子把口舌染得紫红;不但拔何首乌,而且还翻断砖,按班蝥;意外地遇见蜈蚣,不但惊吓,更有惊喜;班蝥后窍喷出烟雾,喜悦、满足,那是何等的乐趣。春有桑葚、菜花,盛夏有鸣蝉,秋天有蟋蟀,冬天又可玩雪和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

    (2)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但是有一处谁都不敢去,是什么地方呢?这就是长着很长的草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长的赤练蛇。于是作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由此生发联想。这一联想有助于作者阐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美女蛇的故事虽然让人害怕、担心,却强烈地吸引着孩子们,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6.欣赏品味童趣——《母亲的童年趣事》。

    童年是什么?是树上的蝉,是水中的蛙,是牧笛的短歌,是伙伴的迷藏……总之,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幸福美好的。每当母亲绘声绘色地讲述起她童年时代的趣事时,脸上总泛着红润的光彩,毕竟,那往事就像潺潺的流水在她心中萦绕,一旦进发应是那么滔滔不绝……

    母亲小时候很顽皮。在外婆家附近,曾堆放着一摞又一摞厚实的稻草,放学归来的母亲耐不住寂寞,一头扎进草里摸爬滚打,嬉戏玩耍。从此,稻草堆就成了周围孩子们温暖舒适的“安乐窝”。不久,邻家的小孩掀起了玩“跳伞”的热潮。所谓“跳伞”,顾名思义就是撑开伞从楼上往稻草堆里跳。每天,都有一把把五颜六色的小“降落伞”从楼上“降落”到草堆里,使得四周“烟雾”缭绕。母亲见状,立刻心血来潮,加之别人怂恿,更是义无反顾地冲回家,翻箱倒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出一把灰溜溜的破伞。母亲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飞奔至二楼,撑开伞,刚想迈步,一股莫名其妙的紧张感猛地侵袭而来。她的心忐忑不安,双腿瑟瑟发抖,脸“刷”地白了。地下的一群好事之徒忙冷嘲热讽:“胆小鬼!窝囊废!”母亲火冒三丈,但双脚沉得像灌满了铅,动弹不得。这时,邻家好友就给母亲打气:“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母亲不负众望,一鼓作气,紧闭双眼,撑住伞把,纵身一跳。“嘣!”只听一声沉重的巨响,稻草堆四周草絮飘飞,轻烟腾起。母亲缓缓地爬起来,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一阵眩晕,边走路,还边打踉跄。但那惊险、刺激的一瞬却使她刻骨铭心。这种极具危险性的游戏最后被外公遏止了,母亲自然少不了一阵狗血淋头的痛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那堆稻草也“玉石俱焚”了。

    每当母亲回忆起这些,总是“咯咯”地笑,笑得那么甜蜜,那么灿烂。仿佛一切令人魂牵梦萦的往事历历重现。母亲继续讲着年少时如诗的岁月,梦幻的季节……我想。童年就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永不消失。

    7.由《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想到的——为什么鲁迅忘不了三味书屋?

    推开油黑的竹门,我走进第三间房。

    我放下书包,跟着同学拜过那幅画和先生,就到院子里去了。

    今天书屋里不是往日的琅琅书声,而是同学们嘈杂的说话声。今天,先生是不可能拿着戒尺来赶我们回去念书的了。因为,今天是先生说的“散学典礼”,先生说要让我们休息休息,等春节后再上学。这,我们自然特别高兴。

    后院的桂花树上长长的牵了几个字——“散学典礼”,一直牵到腊梅树上。还是用红红的朱砂写的。同学们一个个笑逐颜开,天南地北地谈着。大家谈得最热烈的,还是先生要给优秀学生发的奖品呢。我真希望,我就是那个优秀学生,奖品就是先生的那枝精致的狼毫笔呀,那是我梦寐以求的东西了。先生今天的头发梳得特别好,还穿了件总也舍不得穿的新长袍。他那总是板着的脸,也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意。“静一静,同学们,三味书屋的散学典礼现在开始。”喧闹的院子马上安静了下来。“同学们,你们在一起已经几个月了……”听着先生的总结,望望这里的一砖一瓦,我想起了在三味书屋度过的快乐时光。记得有一次……

    那次,先生走进书屋就让我们对对子,还出了个特别难的题目:“比目鱼”。

    他一手拿着戒尺,一手拿着我们极想得到的一只蝉蜕作为奖品。我们想了一会儿。有的同学对的是“九头虫”。也有人对的是“双飞燕”……不过这些都没有令先生满意。后来我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独角兽。”没想到先生高兴极了:“答得好!比对独,目对角,鱼对兽,对得工整,真是绝妙好对!”这还是先生第一次夸赞我呢。

    还有许多次,我和同学们一起去花坛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提了苍蝇喂蚂蚁……

    “周树人,周树人。”谁在叫我,我从回忆中醒来,转过头问身边的同学。那个买过我的绣像的同窗拍拍我的肩说:“周树人,你当优秀生了,还不快去领奖。”我惊呆了,真是我吗?我激动不已,跑到先生面前。

    “周树人,希望你继续努力。”先生笑容满面,特别慈祥,他把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递给了我。我点点头,接过盒子回到了队列中。

    打开盒子一看——啊,是那枝精致的狼毫笔。这枝笔,平常连摸一下都是不允许的。现在先生送给了我,我一定要努力,做一个和先生一样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我爱这个书屋,爱这个自然纯朴、学识广博的先生,爱那些一起快乐地生活过的同学。

    (潘玉莹执教)

本文标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讲导读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293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