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传染病及其预防-10传染病传播及预防的数学模型

发布时间:2017-10-17 所属栏目:杀毒防毒

一 : 10传染病传播及预防的数学模型

传染病传播及预防的数学模型

摘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医学水平能力渐渐得到提高,现今社会的医学水平已经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许多传染病,但是仍然有一些传染病暴发或流行,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人们也认识到定量地研究传染病的传播规律、为预测和控制传染病蔓延创造条件的重要性。通过建立传染病的传播模型,可以了解传染病的扩散传播规律,为预测和控制传染病提供可靠、足够的信息。

传染病病毒是随时间演变的过程。本文以微分方程的SIR模型为基础,分析传染病的扩散传播规律,建立动态模型。应用传染病动力学模型来描述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和传播规律,预测疾病发生的状态,评估各种控制措施的效果,为预防控制疾病提供最优决策依据, 维护人类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人数的规划,建立了传染病的微分方程模型,并用matlab软件拟合出患者人数随着时间的变化的关系曲线,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控制某些变量不变,改变其中某个变量,通过比较找出导致传染病的传染的主要因素,以便做出相应的措施。

本模型的关键在于把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治愈者、死亡和正常人划分成可传染者和不可传染者两类人,辅加一些特殊的参数,如:传染率,治愈率等等,构成微分方程组,找出单位时间内正常人人数的变化,确诊患者人数的变化,疑似患者人数的变化,死亡者或治愈者(即退出系统者)的人数的变化,从而建立了微分方程模型。

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通过matlab软件拟合出患者人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关系图,分析图形,得出结果,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响应措施。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 微分方程模型 控制变量 matlab软件

一、问题重述

已知某种不完全确知的具有传染性病毒的潜伏期为d1~d2到,病患者的治愈时间为d3天。该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口腔飞沫进行传播、扩散,该人群的人均每天接触人数为r。为了控制病毒的扩散与传播将该人群分为五类: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治愈者、死亡和正常人,可控制参数是隔离措施强度p(潜伏期内的患者被隔离的百分数)。通过合理的假设建立传染病传播的数学模型。

二、问题分析

据题目意思,这是一个传染性病毒随着时间演变的过程,我们要分析、预测、研究它就得建立动态模型,在此我们选用微分方程。因题目中把人群分为五类: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治愈者、死亡和正常人,所以我们采用SIR模型。模型中我们找出单位时间内这五类人群人数的变化来建立微分方程,得出模型。再利用matlab画出图形,加以分析,达到得出应对措施的目的。

把考察范围内的人群分为以下种类:

1、健康人群,即易感染(Susceptibles)人群。记其数量为S(t),表示t时刻未感染病但有可能感染该疾病的人数;

2、潜伏期人群,即被感染(Infection)该疾病的人群,记其数量为I(t) 表示t时刻可能感染该疾病的但又不是疑似病患的人数;

3、疑似病患,记其数量为E(t) 表示示t时刻感染该疾病的并是疑似病患的人数;

4、确诊病患,记其数量为Q(t) 表示示t感染该疾病并确诊为患者的人数;

5、恢复人群(Recovered),记其数量为R(t),表示t时刻已从感染病者中移出的人数(这部分人数既不是已感染者,也不是非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也不会再次被感染,他们已经推出了传染系统)。

基于以上的假设,健康人群从潜伏期到移出传染系统的过程图如下:

三、 模型假设

1. 假设易感人数的变化率与当时的易感人数和感染人数的乘积成正比;

2. 假设从感染数中移除个体的速率与当时的感染人数成正比;

3. 假设考察地区内疾病传播期间忽略人口的出生,死亡,流动等种群动力因素对总人数的影响。即:总人口数不变,记为N。

4. 假设潜伏期人群不会传染健康人,不具有传染性。

5. 假设被隔离的患者无法跟别人接触,不会传染健康人。

6. 假设治愈者已对该病毒有免疫力,不会再被该传染病传染,可以退出系统

7. 假设初始时刻健康人群的总人数为S0=1.1千万,潜伏期的总人数为I0=1,疑似病患的总人数为E0=0,确诊病患的总人数为Q0=0,恢复人群的总人数为R0=0。

四、符号说明

病毒潜伏期(天) d1~d2

病患者治愈时间(天) d3

病患人均每天接触人数 r

隔离措施强度 p

时刻t内健康人群 S(t)

时刻t内潜伏期人群 I(t)

时刻t内病症疑似人群 E(t)

时刻t内已患病人群 Q(t)

时刻t内治愈或死亡人群 R(t)

传染病传染率 ?

五、建立模型

由模型的假设得到如下关系:S(t)+I(t)+E(t)+Q(t)+R(t)=N

1)根据假设在时刻?t内健康人群变化有:S(t??t)?S(t)???Q(t)(1?p)S(t)?t

2)在时刻?t内治愈或死亡人群的变化有:R(t??t)?R(t)?

位时间内患者的恢复率)

3)在时刻?t内病11为单I(t)?t(d3d3症疑似人群的变化有:

E(t??t)?E(t)???Q(t)(1?p)[E(t)(1?p)?E(t)p1]?t d3

4)在时刻?t内已患病人群的变化有(已患病人群等于潜伏期病人转为感染者减去移除人数):Q(t??t)?Q(t)?

5)在时刻?t21I(t)?Q(t) d1?d2d3内潜伏群期人群的变化有:

12I(t??t)-I(t)?{?Q(t)(1-p)[S(t)?E(t)(1-p)?]-I(t)}?td3d1?d2 (2为单位时间内潜伏期病人转为感染者的比例常数) d1?d2

根据以上变化有

dS????Q(t)(1?p)S(t)?dt?dR1??I(t)dtd3??dE1????Q(t)(1?p)[E(t)(1?p)?E(t)p] ?dtd3?dQ21??I(t)?Q(t)?dtd1?d2d3?dI12???Q(t)(1?p)[S(t)?E(t)(1?p)?E(t)p]?I(t)?d3d1?d2?dt

六、模型的求解与验证

模型一分析:

当d1?1,d2?14,d3?30,r?20,p?60%,患者2天后入院治疗,疑似患者2天后被隔离。有初始状态的患者人数为:Q?Q(0)*(

者人数随时间变化如图一: N?Q(0)?E(0)*r)*2,则患N

t=250,y=115.5535

由上图可以得到:在当d1?1,d2?14,d3?30,r?20,p?60%,患者2天后入院治疗,疑似患者2天后被隔离的条件下。当t??0,13.0971?时,患者的人数是急剧上升的,在t=13.0971达到最大值,此时患者人数为y=228669.8722在采取医疗措施,比如患者入院治疗,隔离疑似患者等后患者人数随着时间的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在250天后患者人数为115.5535。

模型二分析:

当d1?1,d2?14,d3?30,r?20,p?60%,患者1.5天后入院治疗,疑似患者

1.5天后被隔离。有初始状态的患者人数为:Q?Q(0)*(

则患者人数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二: N?Q(0)?E(0)*r)*1.5,N

10传染病传播及预防的数学模型_传播模型

t=250,y=26.5958

由上图可得:在当d1?1,d2?14,d3?30,r?20,p?60%,患者1.5天后入院治疗,疑似患者1.5天后被隔离的条件下。当t??0,13.3715?时,患者的人数是急剧上升的,在t=13.3715达到最大值,此时患者人数为y=52851.3637在采取医疗措施,比如患者入院治疗,隔离疑似患者等后患者人数随着时间的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在250天后患者人数为26.5958。

模型三分析:

当d1?1,d2?14,d3?30,r?20,p?40%,患者2天后入院治疗,疑似患者2天后被隔离。有初始状态的患者人数为:Q?Q(0)*(

者人数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三: N?Q(0)?E(0)*r)*2,则患N

t=250,y=126.5086

由上图可得:在当d1?1,d2?14,d3?30,r?20,p?40%,患者2天后入院治疗,疑似患者2天后被隔离的条件下。当t??0,14.324?时,患者的人数是急剧上升的,在t=14.324达到最大值,此时患者人数为y=228870.1396在采取医疗措施,比如患者入院治疗,隔离疑似患者等后患者人数随着时间的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在250天后患者人数126.5086。

间内影响到患病人数。明显可以看出,患者2天后入院与1.5天后入院相比,患者的治疗时间延长了,而且患病的人数也增多。因此相关部门应及时将病人隔离并治疗。2.当患者入院开始时间一样时,隔离措施强度将影响到患病人数达到最大时的时间长短。可以看出,隔离措施强度降低后,患者人数相对偏高。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隔离措施强度,提高警惕。从上述两个参数取值变化分析可知,“得病后入院时间”与“隔离措施强度”对于传染病疫情态势发展,具有很大的

敏感性与相关性,其中得病后的患者几时去医院治疗,对于疫情的控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所以,“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较快地控制传染病的扩散与传播。

当患者入院开始时间一样,隔离强度不一样时,患者人数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四:

当隔离强度一样的时,治疗时间不同的患者人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五:

六.模型分析与评估

本模型中采用微分方程的模型,对传染病传播做出合理假设,并对其得过拟合,得出传染病的发展趋势,可以有效预报传染病高潮到来的时刻,对群众接受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但模型中的参数都具有随机性,所以得出的结果还是会有误差的存在,不能准确预报每次传染病高潮的到来的准确时间,只能限定在一定时间内。

本模型建立的传染病模型因能有效地预报传染病高潮到来的时刻,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应用,特别是对现今社会中的传染病的爆发跟流行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七、模型应用

根据以上建立的模型可以得到:

病毒传播控制的建议和措施:

根据以上建模的结果分析,我们明确了要制止传染病的蔓延主要手段有: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卫生水平,加强医疗工作人员的效率,这样可以提高隔离强度,减少入院时间。对此,政府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及早发现被传染的人员,将其隔离,切断传染病传播的途径。

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控制传染源

防止传染源到处活动排出病原体传播他人,应该将他们隔离看护,直到完全康复。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公共场所的管理(如公共厕所,商场,娱乐场所等);

建筑物通风条件的改善;

3.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易感人群的个人卫生意识,号召他们接种疫苗,防止传染病的感染,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八、参考文献

【1】数学建模简明教程 戴朝寿 孙世良 编著

【2】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韩中庚

九、附录

模型一:

图一:

MATLAB的.m文件

function x=illness(t,x)

%S=x(1)I=x(2)Q=x(3)R=x(4)E=x(5);

a1=0.1429;

p=0.6;

d3=30;

d2=14;

d1=1;

x=[-a1*x(3)*(1-p)*x(1),a1*x(3)*(1-p)*(x(1)+x(5)*(1-p)+x(5)*p*1/d3)-2/(d1+d2)*x(

2),2/(d1+d2)*x(2)-1/d3*x(3),1/d3*x(3),-a1*x(3)*(1-p)*(x(5)*(1-p)+x(5)*p*1/d3)]';

MATLAB源代码:

s0=[900*(0.9997*20)^2,500,900,0,2000]

[t,x]=ode23s(@illness,[0,250],s0);

[y_max,i_max]=max(x(:,3))

t_text=['t=',num2str(t(i_max))];

y_text=['y=',num2str(y_max)];

max_text=char('maximum',t_text,y_text);%生成标志最大值点的字符串

y=num2str(x(end,3))

plot(t,x(:,3));

hold on

plot(t(i_max),y_max,'r','MarkerSize',20);

text(t(i_max)+0.3,y_max+0.05,max_text);

xlabel('t'),ylabel('y'),hold off

模型二:

图二:

function x=ill3(t,x)

%S=x(1)I=x(2)Q=x(3)R=x(4)E=x(5);

a1=0.1429;

p=0.6;

d3=30;

d2=14;

d1=1;

x=[-a1*x(3)*(1-p)*x(1),a1*x(3)*(1-p)*(x(1)+x(5)*(1-p)+x(5)*p*1/d3)-2/(d1+d2)*x(

2),2/(d1+d2)*x(2)-1/d3*x(3),1/d3*x(3),-a1*x(3)*(1-p)*(x(5)*(1-p)+x(5)*p*1/d3)]';

MATLAB源程序:

s0=[900*(0.9997*20)^1.5,500,900,0,2000]

[t3,x3]=ode23s(@ill3,[0,250],s0);

[y_max3,i_max3]=max(x3(:,3))

t_text3=['t=',num2str(t3(i_max3))];

y_text3=['y=',num2str(y_max3)];

t_end3=['t=',num2str(t3(end))];

y_end3=['y=',num2str(x3(end,3))];

max_text3=char('maximum',t_text3,y_text3);%生成标志最大值点的字符串

y3=num2str(x3(end,3))

plot(t3,x3(:,3));

hold on

plot(t3(i_max3),y_max3,'r','MarkerSize',20);

text(t3(i_max3)+0.3,y_max3+0.05,max_text3);

xlabel('t'),ylabel('y'),hold off

10传染病传播及预防的数学模型_传播模型

模型三:

图三:

MATLAB中.m文件

function x=ill4(t,x)

%S=x(1)I=x(2)Q=x(3)R=x(4)E=x(5);

a1=0.1429;

p=0.4;

d3=30;

d2=14;

d1=1;

x=[-a1*x(3)*(1-p)*x(1),a1*x(3)*(1-p)*(x(1)+x(5)*(1-p)+x(5)*p*1/d3)-2/(d1+d2)*x(

2),2/(d1+d2)*x(2)-1/d3*x(3),1/d3*x(3),-a1*x(3)*(1-p)*(x(5)*(1-p)+x(5)*p*1/d3)]';

MATLAB源程序:

s0=[900*(0.9997*20)^2,500,900,0,2000]

[t4,x4]=ode23s(@ill4,[0,250],s0);

[y_max4,i_max4]=max(x4(:,3))

t_text4=['t=',num2str(t4(i_max4))];

y_text4=['y=',num2str(y_max4)];

max_text4=char('maximum',t_text4,y_text4);%生成标志最大值点的字符串

y4=num2str(x4(end,3))

plot(t4,x4(:,3));

hold on

plot(t4(i_max4),y_max4,'r','MarkerSize',20);

text(t4(i_max4)+0.3,y_max4+0.05,max_text4);

xlabel('t'),ylabel('y'),hold off

图四:

s0=[900*(0.9997*20)^2,500,900,0,2000]

[t,x]=ode23s(@illness,[0,250],s0);

[t4,x4]=ode23s(@ill4,[0,250],s0);

plot(t,x(:,3),'k+',t4,x4(:,3),'g+');

图五:

s0=[900*(0.9997*20)^2,500,900,0,2000]

[t,x]=ode23s(@illness,[0,250],s0);

s3=[900*(0.9997*20)^1.5,500,900,0,2000]

[t3,x3]=ode23s(@illness,[0,250],s3);

plot(t,x(:,3),'k+',t3,x3(:,3),'g+');

二 : 局域网的病毒感染原理及其防范方法

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中泛滥已久,而其在局域网中也能快速繁殖,导致局域网计算机的相互感染,使整个公司网络瘫痪无法正常运做,其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局域网病毒入侵原理及现象(www.61k.com]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包括网络服务器和网络节点站(包括有盘工作站、无盘工作站和远程工作站)。计算机病毒一般首先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有盘工作站,也就进入网络,然后开始在网上的传播。具体地说,其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1)病毒直接从工作站拷贝到服务器中或通过邮件在网内传播;

(2)病毒先传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内存驻留,等运行网络盘内程序时再传染给服务器;

(3)病毒先传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内存驻留,在病毒运行时直接通过映像路径传染到服务器中

(4)如果远程工作站被病毒侵入,病毒也可以通过数据交换进入网络服务器中一旦病毒进入文件服务器,就可通过它迅速传染到整个网络的每一个计算机上。而对于无盘工作站来说,由于其并非真的”无盘”(它的盘是网络盘),当其运行网络盘上的一个带毒程序时,便将内存中的病毒传染给该程序或通过映像路径传染到服务器的其他的文件上,因此无盘工作站也是病毒孽生的温床。

由以上病毒在网络上的传播方式可见,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病毒除了具有可传播性、可执行性、破坏性等计算机病毒的共性外,还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感染速度快

在单机环境下,病毒只能通过介质从一台计算机带到另一台,而在网络中则可以通过网络通讯机制进行迅速扩散。根据测定,在网络正常工作情况下,只要有一台工作站有病毒,就可在几十分钟内将网上的数百台计算机全部感染。
(2)扩散面广

由于病毒在网络中扩散非常快,扩散范围很大,不但能迅速传染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还能通过远程工作站将病毒在一瞬间传播到千里之外。

(3)传播的形式复杂多样

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一般是通过”工作站”到”服务器”到”工作站”的途径进行传播的,但现在病毒技术进步了不少,传播的形式复杂多样。

(4)难于彻底清除e.

单机上的计算机病毒有时可以通过带毒文件来解决。低级格式化硬盘等措施能将病毒彻底清除。而网络中只要有一台工作站未能清除干净,就可使整个网络重新被病毒感染,甚至刚刚完成杀毒工作的一台工作站,就有可能被网上另一台带毒工作站所感染。因此,仅对工作站进行杀毒,并不能解决病毒对网络的危害。

(5)破坏性大

网络病毒将直接影响网络的工作,轻则降低速度,影响工作效率,重则使网络崩溃,破坏服务器信息,使多年工作毁于一旦。

(6)可激发性

网络病毒激发的条件多样化,可以是内部时钟、系统的日期和用户名,也可以是网络的一次通信等。一个病毒程序可以按照病毒设计者的要求,在某个工作站上激发并发出攻击。

(7)潜在性

网络一旦感染了病毒,即使病毒已被清除,其潜在的危险性也是巨大的。根据统计,病毒在网络上被清除后,85%的网络在30天内会被再次感染。

例如尼姆达病毒,会搜索本地网络的文件共享,无论是文件服务器还是终端客户机,一旦找到,便安装一个隐藏文件,名为Riched20.DLL到每一个包含”DOC”和”eml”文件的目录中,当用户通过Word、写字板、Outlook打开”DOC”和”eml”文档时,这些应用程序将执行 Riched20.DLL文件,从而使机器被感染,同时该病毒还可以感染远程服务器被启动的文件。带有尼姆达病毒的电子邮件,不需你打开附件,只要阅读或预览了带病毒的邮件,就会继续发送带毒邮件给你通讯簿里的朋友。

局域网病毒防范方法

以”尼姆达”病毒为例,个人用户感染该病毒后,使用单机版杀毒软件即可清除;然而企业的网络中,一台机器一旦感染”尼姆达”,病毒便会自动复制、发送并采用各种手段不停交叉感染局域网内的其他用户。

计算机病毒形式及传播途径日趋多样化,因此,大型企业网络系统的防病毒工作已不再像单台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及清除那样简单,而需要建立多层次的、立体的病毒防护体系,而且要具备完善的管理系统来设置和维护对病毒的防护策略。

一个企业网的防病毒体系是建立在每个局域网的防病毒系统上的,应该根据每个局域网的防病毒要求,建立局域网防病毒控制系统,分别设置有针对性的防病毒策略。

(1)增加安全意识

杜绝病毒,主观能动性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病毒的蔓延,经常是由于企业内部员工对病毒的传播方式不够了解,病毒传播的渠道有很多种,可通过网络、物理介质等。查杀病毒,首先要知道病毒到底是什么,它的危害是怎么样的,知道了病毒危害性,提高了安全意识,杜绝毒瘤的战役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平时,企业要从加强安全意识着手,对日常工作中隐藏的病毒危害增加警觉性,如安装一种大众认可的网络版杀毒软件,定时更新病毒定义,对来历不明的文件运行前进行查杀,每周查杀一次病毒,减少共享文件夹的数量,文件共享的时候尽量控制权限和增加密码等,都可以很好地防止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

(2)小心邮件

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信箱成了人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媒介。它方便快捷在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无意之中成为了病毒的帮凶。有数据显示,如今有超过90%的病毒通过邮件进行传播。

尽管这些病毒的传播原理很简单,但这块决非仅仅是技术问题,还应该教育用户和企业,让它们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如果所有的Windows用户都关闭了VB脚本功能,像库尔尼科娃这样的病毒就不可能传播。只要用户随时小心警惕,不要打开值得怀疑的邮件,就可把病毒拒绝在外。

(3)挑选网络版杀毒软件

选择一个功力高深的网络版病毒”杀手”就至关重要了。一般而言,查杀是否彻底,界面是否友好、方便,能否实现远程控制、集中管理是决定一个网络杀毒软件的三大要素。

三 :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四 : 猫咪五大传染病以及预防

猫咪五大传染病是指:猫白血病、猫瘟、猫披衣菌肺炎、 猫杯状病毒、猫鼻气管炎。
猫白血病 是由猫白血病毒所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在猫所有的传染病媒中,此病毒是传染性最高的一种,即使与患猫接触一次即可传染此症。 其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下降、贫血、发烧、齿龈炎、下痢等,但由于程度不同,诊断非常困难,必须借助血液检查来判断。虽然猫白血病不会传染人类,但其模式却与 AIDS 病毒类似,均会引发免疫抑制作用,并导致淋巴瘤(一种腺体性癌症)、白血病(血癌)、贫血、肾功能不全和肠炎等,此病毒也能以静止状态在猫的骨髓中潜伏数年后再发病。虽然幼猫对此病较为敏感,但此病却能感染任何年龄、品种、及性别的猫。 疫苗可在8-10周龄给予第一剂,于12-14周龄给予第二剂,尔后每年补强一次即可。
猫披衣菌肺炎 由鹦鹉披衣菌所引发的高传染性疾病,主要造成猫的肺炎。 初期显现之临床症状为结膜炎,之后则伴随有发烧、严重的流泪、而且眼分泌物会变成浓状;亦会出现鼻炎症状,包括:鼻分泌物增加、打喷嚏、鼻蓄浓等;后期的临床症状为化脓性肺炎,会因气管和肺泡内之分泌物过多而造成呼吸困难及肺水肿。 全部病程约持续30天。在感染后30日以上,仍可在病猫的结膜和肺发现此病菌,故病猫即使痊愈亦会持续散播此病菌,而使周围的猫只感染此病症。 疫苗可在8-10周龄给予第一剂,于12-14周龄给予第二剂,尔后每年补强一次即可。
猫瘟由猫小病毒引起的泛白血球减少症,传染性极高,毁灭性也极高。 一般以接触传染为主,也可经由吸血昆虫或蚤类传染。幼猫最易感染此症;临床症状为厌食、抑郁、精神极差、高烧、持续性呕吐、深褐色血痢,最后因白血球数急剧减少及出血性肠炎造成脱水和失血而死亡,死亡率约25-75%。 本病毒十分顽强,甚至会穿过胎盘干扰幼猫;所以母猫最好于怀孕前即接种猫瘟死毒疫苗。
猫杯状病毒猫杯状病毒主要侵犯猫的上呼吸道,造成支气管性肺炎或肺泡性肺炎。 临床症状有口舌部溃疡、发烧、抑郁、厌食、打喷嚏、流口水、眼和鼻分泌物增多、肺炎等,与猫鼻气管炎的症状相当类似,临床上很难区分。病程约1-4周;感染率高但死亡率不一,最高可达30%。15周龄至六月龄之幼猫若感染此病,则会呈现病毒性肺炎,而因呼吸困难而死;有些则会出现神经症状。
猫鼻气管炎由猫疱疹病毒所引起的高传染性上呼吸道疾病,猫常发生此病。一般以接触或飞沫传染为主,主要的临床症状有高烧、抑郁、咳嗽、打喷嚏、眼睛畏光、结膜炎,以及角膜、舌、口盖等部位溃疡,可见水液性眼分泌物及鼻分泌物大量增加,继发性的细菌感染会使分泌物便成黏液浓样。分泌物会传染病毒;怀孕母猫若感染此病,则病毒会经胎盘感染胎儿,甚至造成流产。
预防方法: 猫和人一样,在出生的第一个月内对传染原最敏感。新生幼猫通常从母猫的乳汁得到抗体而获保护,母猫应在生产前先做疫苗免疫。 当母猫乳汁中的抗体消退后,为持续并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应最早在幼猫接近八周龄开始施予一系列的预防接种直到四月龄;而终身的保护,则是以每年补强的接种方式来持续。

五 : 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识记并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染病和关爱传染病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了解爱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二. 重点难点:
传染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几乎每个人都得过传染病。本节的教学重点是:①病原体的概念及种类。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本节的教学难点是:①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②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染病和关爱传染病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人类传染病及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有关非典和禽流感的视频资料,看完这段视频你会想到什么?非典和禽流感什么共同特点呢?
非典和禽流感都属于传染病,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出示课题)
2.新课讲授:
介绍这节课以游戏的形式:“过三关,当专家”
进入第一关:辨认传染病
对照黑板,根据你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辨认一下哪些疾病会传染。
师:这些能传染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出示数据)。
请同学们想一想,传染病由什么引起的呢?
生交流,小结:我们把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课件展示,常见的病原体。
师:从刚才的图片中我们可以归纳出,能引起传染病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师生一同归纳。
小结:传染病的分类可以根据其病原体的不同而区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等。
设问:这些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给人的呢?进入第二关:跟踪传染过程
多媒体展示,引出本节重点。
师:传染病有流行性的特点,那么传染病要流行的话要具备哪几个环节呢?70页图viii -2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讲述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概念。
学生在2分钟时间内阅读p69资料和p70—71课文内容。
以选题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结合p69资料和p70—71内容解决有关传染病传播方面的问题。
师:(出示图片)请指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生:学生小组活动。一一解答。(空气传播,饮食传播,还有接触传播,如:狂犬病,生物媒介传播,如:蚊子、蟑螂等。)
学生试依据传播途径,分析预防措施。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让学生把预防传染病的三种途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作为武器。进入第三关:击退传染病。
流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平时我们在三个环节上分别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流感的呢?结合p7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图,让学生判断自己的做法属于预防措施三种途径中的哪一途径。
总结出预防传染病时,根据三个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重点地采取综合防治。
放有关“艾滋病小知识”的报道。以艾滋病为例子,全面地认识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措施。并带出如何关注艾滋病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进行情感教育。
3.课堂小结 :
通过 “专家座诊”的游戏,让学生之间对还需要了解的传染病知请最后评选的专家组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1、知识上,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生物知识?
2、生活上,这节课对您今后健康地生活有何启示?
3、情感上,你懂得了什么?
老师小结,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五.课后反思及评价:
成功之处:
1.本课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上采用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讨论,学习、掌握知识”目标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角色上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服务者,营造一种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学习生物,从而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好奇心和学习生物的兴趣。
2.采用多媒体教学,体现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理念。
3. 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教师多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充分活动。在活动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不足之处:
时间的分配不好掌握和45分钟的课堂时间不能很好地满足本节课的容量,学生总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后十分钟教学较仓促,学生活动不够充分,所以进行课下的延伸是有必要的。
对新教材探寻全新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了解学生方面做得不够,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流互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学生回答回答问题不积极;
学生表述问题时逻辑性不强,证据不会利用.一两次这样的训练显然不够.
以上问题要在今后教学中加以注意,使课堂教学更完美。

本文标题:传染病及其预防-10传染病传播及预防的数学模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385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