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2016工具类社交app-女性APP:做社区还是做工具?

发布时间:2017-07-30 所属栏目:新闻类app分析

一 : 女性APP:做社区还是做工具?

女性APP 女性社区 秀美甲 美啦美妆

五道口沙龙“女性APP专场”

文/严珺

没有人会否认女性市场的巨大,也没有人会否认女性比男性更感性,更愿意成为消费主力军,无论她消费的钱来自哪里。

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现象级产品比比皆是,但最终让用户“沉淀”下来的取得成功的并不多。因此有很多创业者都说过,用户的心如风中柳絮不可捉摸。而这种现象在女性APP领域中更为明显,“女人心海底针”,把握女性用户的需求更加困难。

女性市场比其他领域更容易划分细分市场,经期工具有大姨吗、美柚;导购市场有美丽说、蘑菇街;美妆市场有美啦美妆、美妆心得;美甲市场有秀美甲、河狸家;整形市场有新氧整形;孕期市场有孕橙、快乐孕期······每个细分市场都拥有特定的用户群体。但非常神奇的是,很多女性APP的初创团队都以男性居多,这也让女性应用的创业者达成了一个共识:男人比女人更了解女人。

女性应用的初期用户该如何获取?工具和社区谁更能增加用户的黏性?女性应用可以有哪些商业模式?网易科技于7月26日举办五道口沙龙女性APP专场,联合各大女性APP的创始人及投资人共同探讨创业者该如何进军女性应用市场。

女性应用:做社区还是做工具?

女性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经期应用就必须准确的记录每个月的经期时间,并形成表格方便对照;对减肥应用来说更是如此,用户需要记录每天摄入的热量、消耗的热量以及每天的重量来判断自己的减肥效果。而在另一方面,女性又比男性更愿意分享和讨论,也希望与他人进行对比,这也让开发者产生了做社区还是做工具之争。

在秀美甲CEO易文飞看来,女性天生就具有“秀”的需求,让自己变漂亮除了为了“悦己”外,也是为了“悦人”。纯工具型软件都有一个天然的问题,缺乏流量入口,只有用户需要它的时候才会打开,因此APP打开频率较低。说服用户经常使用需要激励措施,而通过社区的概念,用户会重复地、传染地来帮你做你想做的事情,形成了舆论场,才能够帮你促进交易。

美啦美妆的CEO张博则选择了结构化的博客式社区,初期仅推出了美妆情景,随后逐渐增加了美甲、美发、穿衣搭配等等情景。在张博看来,粉丝经济是经营社区的一大法宝,美啦美妆的社区共有三类人,第一类是以牛尔为首的台湾、内地的老师;第二类是草根达人,他们会游离在各种各样的社区平台上建立自己的大V,粉丝,去做一些软广植入等等,第三类则是独家的明星化妆师。在社区里,普通用户向大V发消息,50%以上都会被大V回复,这就加强了用户的使用黏性。

新氧整形的CEO金星则更强调社区的安全感和互动性。由于整容群体的特殊性,这类用户往往缺少安全感,非常希望能与同类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但同类人群经常不存在与她的周围,新氧提供的社区则给有整容意愿或者已经整容的用户提供了安全的、平等的交流氛围,用户可以在新氧上晒出自己的术后恢复日记,以供他人进行参考和讨论,缺不用担心会被别人嘲笑,这也使得用户更依赖于社区。

女性APP 女性社区 秀美甲 美啦美妆

在金星看来,整形用户具有一个普遍的心理变化曲线,在用户最初想要整容的时候,处于兴奋期,所以焦虑度较低;用户随后会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但她经常会搜到很多负面的信息,这时候他就比较焦虑;但出于爱美之心,用户最终还是选择了整形,而在整形手术结束后的恢复期,用户也达到了焦虑的巅峰,因为整形区域会肿胀,甚至比整形前更难看,这时候用户如果在新氧社区上能够看到别的用户发的整容帖,就会明白每个人整容后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焦虑也会缓解,这也促进了用户在新氧上发布新的整容日记,帮助其他的整形用户缓解焦虑。

但在大姨吗联合创始人二卓看来,社区本身也属于工具,社区大而泛并不具备竞争力,必须切入一个常规的刚性的需求。但在健康领域,用户并没有讨论的需求,而做泛健康领域的社区也没有意义,开发者不能为了社区而社区,不然只会浪费用户的时间。

女性应用的早期用户该如何获取?

现在的分发渠道非常贵,同类产品也非常多,用户习惯也很难培养,APP最先的10万、20万用户该获得?

新氧整形的金星采用了围魏救赵的方法,由于用户普遍认为韩国整容的效果比中国好,所以金星最初雇了一些韩国留学生,他们懂中文又懂韩语,他们从很多韩国整形网站上翻译最新的整形咨询、知识、文章,金星把这些东西放到新氧平台上,很多用户在搜索这些文章,包括在微博、微信上找这样一些内容的时候,就找到了新氧这边,慢慢聚集成新氧第一批的种子用户,后面这种用户越聚越多,新氧的产品也转成了资讯、互动型的东西,慢慢再用社区的手段把用户盘活,这就形成了最初用户积累的基础。

美啦美妆的种子用户则来自于校园,张博培养了一些校园大使,用他们帮美啦美妆进行推广、传播,形成口碑效应,目前用户里有20%多还是来自于口碑,女孩之间的口口相传节约了很大一部分推广成本。

由于孕橙其软硬结合的特性,李丹选择了众筹的方式进行小规模推广,由于目前孕橙还属于发展初期,没有足够的经费进行大规模推广,因为做这么大的推广就是烧钱,孕橙还是希望用户掏出钱买产品。

在梧桐树资本创始合伙人童玮亮看来,如果产品在最初不砸钱推广的情况下不能吸引核心用户,花钱反而是副效果。当产品的日留存、七日留存、月留存做到一定阶段,才能投钱,所以天使轮投资还是产品导向,A轮、B轮就是产品导向和运营导向。

女性应用应采取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在分享的五位嘉宾看来,目前女性应用还没有进入竞争灼热阶段,所以创业者目前主要都更专注于跑马圈地,拉拢更多用户,因此并未考虑商业模式,但在以后,商业模式均主要采取向大B收费、向C端免费的策略。

在童玮亮看来,目前国内女性用户与美国的女性用户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美国的女性用户是那些中产阶级,有过很好教育,并且有钱有闲的一些家庭妇女撑起来的,但中国没有。健康可能是所有人有的需求,包括美甲,包括美妆,其实很多人有这个需求,但她们的层次,用的产品的单价还没有到那个阶段,所以美国和中国还是差距很大。

中国的GDP已经很高了,仅次于美国,但要说起人均GDP,刚刚破6000美金,6000美金在美国是1975年、1976年,我们中国人均消费水平大概等于美国七十年代,当然我们一线城市已经超过一万美金,但差距还是非常大。在中国我们创业,不管是做男性还是做女性,主流用户,真的还是所谓的屌丝用户群体,相对比较低的用户群体,你要做大的市场的时候,怎么针对主流的用户群体做事儿,当然我现在可以布局得更早,看五年以后中国真正中产阶级成长起来,成为橄榄球的中坚力量时,现在可以做,早期可以做,但时间差距还是非常大。

而谈到盈利模式,向大B收钱、大B买你的服务和向用户收费,模式没有太大区别,创业者需要真正了解女性、人性的一些东西。女性普遍具有炫耀和攀比的心理,攀比以后有一种八卦的心理,对应的是什么呢?女性愿意去寻找各种各样的信息,把一些她认为好的信息传播,所以女性其实是在社区里也很活跃的一种用户,因为她有八卦的心理,然后女性相对男性更冲动,更愿意去消费,前面很多最终其实对应到一点就是消费,女性其实更容易去消费,另一种是爱,母婴,我们甚至把母婴成为一个专门的品类,从她备孕、怀孕、生孩子、抚养孩子成长,中间大概20年时间,这里面她没有什么理由去不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她愿意为他去消费,消费各种各样的产品,所以最好还是让女性用户去消费,消费是女性用户的核心。

投资人更偏爱什么样的女性创业者?

童玮亮表示,早期天使投资,方向非常重要,总结一下其实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人还是最为重要的,但前面不可忽略的是天时。

第一是天时,这主要包括做的这件事情市场空间有多大以及切入市场的时机是否够好,包括大姨吗,包括秀美甲,当移动时代到来时,只有当你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分享、看信息时,这样的产品才会好。

第二是地利,这些创业者是否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创业者如果能保证他们做现在的产品和以前的经验密切相关,成功机率会更高,这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他们为什么能在红海市场里胜出的原因。

第三是人和,一般来说我个人倾向于CEO是个产品经理,他对产品、对用户有特别敏锐的把握,这样的产品经理往往很多都是从技术出身,懂一些技术,但后来转成懂产品,正因为他是对用户非常非常了解,对用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需求把握,让他能真正把握这个公司,这是一个CEO。然后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CTO,这个CTO可能会是后端能力比较强,因为一个移动产品从一万用户到一百万用户到一千万用户,速度非常快,如果你没有那种经验碰到后端服务器出问题,用户就会流失非常多,所以有后端CTO非常非常重要,然后有非常好的COO或者CNO,有很好的运营经验,有很好的渠道整合能力,能够低成本获取用户的能力,这么一个三角组合是我个人对早期团队比较倾向的。

在童玮亮看来,最可怕的是一个创业者告诉我,我有特别牛的想法,你只要给我钱我就能找到牛的人跟我一起干,真的不行。一个CEO的核心能力是让一帮人跟着你走,不是因为你有钱,而是因为你的人格魅力,因为你的人格魅力你身边一定有那么一两个很好的合伙人愿意跟你走很多年,这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二 : 工具类app的社交化之路

之前在收集自己产品idea的时候,发现很多时候解决需求的方案是一个工具类的app,但是工具类app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即使你做的再好,它也只是一个工具,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停留时间短使用频次低的问题,因为用户总是在需要解决问题工具属性)的时候才会想到你。而如果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哪怕用户再多,这个工具app的商业价值也很容易达到瓶颈

最近无意间看到大姨吗这款app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其实前辈们已经给出了一个成熟可行的方案,那就是:工具类app社交化(增加社交属性)

以大姨吗为例,下图是大姨妈中的“姐妹说”模块和其中的"妇科帮帮忙"小组:

工具类app的社交化之路_工具类

大姨吗

“姐妹说”作为这款软件的社交化先锋被放在了最中间的位置,重要性几乎等同启动之后的首页(工具属性)。而在“姐妹说”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女性论坛(战色,55bbs)的影子,无论是常见的粉红颜色,还是熟悉的健康情感分类,甚至某些帖子的话题都让人感觉那么熟悉,当然,女人和女人之间总是有着那些亘古不变的话题。不过和过去论坛不同的是,这里采用了类似豆瓣的小组的形式,可能是为了迎合80,90后的习惯吧。

可以看到,有了“姐妹说”,大姨吗成功的把自己的海量用户沉淀了下来,只需简单的引导规则,用户就可以在里面自己生根发芽。如此一来,停留时间使用频率都不再是问题,因为用户已经不只是想看生理周期(工具属性)的时候才会打开app了,可能没事就去某个感兴趣的小组逛逛。而下一步的商业化也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什么美容化妆、衣服鞋子、饰品母婴,凡是你想得到的,这里都有可能,毕竟女人的钱是最好赚的嘛,想必这也是支撑大姨吗C轮能融资3kw美元的主要原因吧。

与大姨吗类似的一款社交化走的比较好的工具类app是挖财

工具类app的社交化之路_工具类

挖财

和大姨吗想比,挖财并没有把社区(社交属性)放到底部工具栏中,目前看上去还只是一个类似快捷方式的东西,不是特别的抢眼,大部分用户可能真的就记一笔就离开了。如果说大姨吗已经社交化成熟,那么挖财应该还走在社交化的路上,而我相信挖财一但社交化成熟,它绝不仅仅只是一个记账加理财知识普及的app,它可以再金融的路上走得更远。

简而言之,工具类app社交化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代表着社交属性的功能至少和代表着工具属性的功能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总这个角度讲,大姨吗的社交化成熟程度高于挖财。

而除了上面这种论坛式的社交化方法,另外一种常见的是微博式。后者以关注感兴趣其他用户为驱动社交的主要形式,和新浪微博十分类似,所以我称之为“微博式”。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下厨房”:

工具类app的社交化之路_工具类

下厨房

按照上面的标准,下厨房的社交化成熟程度大致和挖财类似,尽管二者形态上有所不同。考虑引入了社交之后的用户使用流程:用户看完菜谱之后(工具属性),做出了一盘不错的菜 ,下面就可以发到下厨房的timeline里(社交属性),其他用户看到可能就会点赞、评论或者请教,如此用户互动就有了,用户自信心有了,虚荣心也得到极大的满足,下一次就会更愿意尝试新的菜谱,并且继续在timeline中show,这是一个做社交的PM最喜欢看到的正向反馈。显而易见,停留时间和使用频率会明显增加

另外一个“微博式”社交化的工具类app是网易云音乐

工具类app的社交化之路_工具类

网易云音乐

网易云音乐的社交化看上去已经蛮成熟了,基本就是把微博(大V变成了音乐达人)那一套移过来了,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加上了类似附近的人这样的玩法。

另外还有很多工具类的app都在尝试社交化(比如咕咚),当然也有更多偏安一隅(比如奇妙清单,其实可以认为奇妙清单+社交=清单),这里不再赘述。总结一下,工具类app要走社交化之路的根本原因在于,工具属性不够(不足以保证黏性),社交属性来补

工具是起点,社交是未来。没有社交的工具类app只能叫手机app或者移动app,而不能称之为互联网app

One more thing,我一直觉得一个理论要证明其正确性,不能只是解释历史,还必须能预测未来。在这里就意味着我们要能让处于瓶颈期的某个基本没有社交属性的工具类app,通过社交化,迎来新的增长。

于是我看了下我的手机,我常用的工具属性远强于社交属性的就只剩下墨迹天气了。(这里要强调一下,实景也许可以算一种社交的尝试,但是我觉得还远远不够,相对于墨迹天气现在的用户量,上传实景图片的简直寥寥,再看看那可怜的评论和回复数,我们就会略不计吧。)

参照上面两种常见的社交化方式,我觉得墨迹天气最适合的是第二种:微博式,因为天气的话题属性不强,很难有一个话题引起大家的讨论。而微博式就需要用户去show什么东西了,到底能show什么呢,实景肯定不行了,而我思来想去,觉得穿衣搭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早上出门前,第一件事是关注天气,第二件事就是穿衣搭配了,尤其是女生。而女性用户又是最有意愿展示自己的一个群体,她们[www.61k.com)常年活跃在Instagram这类的app中,甚至不惜为此 装上VPN。有了女性用户,又有了他们穿衣搭配的美美的图片,男性用户还会远吗?有了男性用户的点赞和跪舔,女性用户是不是就更有意愿晒穿衣搭配了?有了穿衣搭配的图片,商业务还愁没有思路吗?一个正反馈已然形成,墨迹天气就不再只是早上出门看一眼的app,没事就去看看别人怎么穿的,停留时间和使用频率自然就上去了。

以上只是我写此文到此随性的一个建议,客官看过便是,如万一有幸被墨迹官方采纳,还望告知。

本文作者非人_。原文链接来自http://www.jianshu.com/p/16714f5b13c8#

三 : Pulse类新闻App身价狂飙 社交大鸟看上它什么了?

Pulse类新闻App身价狂飙 社交大鸟看上它什么了?_pulse今天外媒报道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计划收购新闻阅读应用Pulse,金额预计为5000万美元到1亿美元,而且传微软、雅虎、FB都有意竞争,为什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闻App如此值钱?

目前Pulse称其用户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分布在190多个国家中,每天阅读的新闻量达1000万条。这里表明其具备了庞大用户基数和全球传播力。那么现在我们回到产品本身分析这个产品身价飙升的原因:

1. 不走寻常路 用美丽图片代替白纸黑字

一般的 RSS 阅读器大多是以文字条列式,然后多以白底黑字把你订阅的网站新闻条列出来,无法呈现原始网站版型,有些坑爹的甚至在新闻列表中也没有图片!

用户一打开Pulse在一个画面马上就能看到所有订阅的网站,而且不止有新闻标题还有美美的图片,就像速推一样主界面一看很快知道自己订阅了什么频道,思维比较清晰。

Pulse类新闻App身价狂飙 社交大鸟看上它什么了?_pulse

2. 个性化搜索 个性化订阅

App的核心是让好奇的用户找到有趣的内容,Pulse主打的就是时尚、任意订阅奇闻趣事、新闻博客。图片与文字相呼应的方式会给用户打造出一种十分具有互动性的阅读体验,当然这种互动是指用户于阅读间视觉上和心灵上更好地互动。而获得个性化新闻、发现内容这两点又是阅读App未来的关键,所以Pulse的这个定位是非常好的。

3. 优质新闻来源

新闻App的核心是内容,如果没有内容你就要拥有搜罗优质内容的能力,而Pulse自带20个不错的新闻来源,小编一点进去就发现有科技、新闻、男人时尚、女性时尚、科学、环境、游戏、商业、、汽车、女性健康……很大程度地吸引了读者,不喜欢的话,可以自己键入关键字搜索最喜欢的新闻来源,这个小细节从宏观意义上来说体现的是个性化阅读的趋势。打个比方新浪微博上有几个很好地新闻来源,你会喜欢么,肯定会。

Pulse类新闻App身价狂飙 社交大鸟看上它什么了?_pulse

4. 追求卓越 注重细节:

①虽说是主打图片,界面采用的双视图设计,嫌图片太大的可以切换至纯文字。
②从1.1版本开始,它支持了google reader google reader 作为一个Rss阅读器,支持Google Reader导入只(www.61k.com)会更加迎合用户的习惯。
③喜欢的时候可以评论和分享
④可以自由搜索
⑤现在支持墙报、视屏、链接资源,阅读倾向社交化。
⑥看视频的时候也不用离开Pulse主界面。

综上所述,一个有改革精神的新闻App,具备个性化新闻、发现内容这两点,又强调视觉化互动体验,很抢手是很正常的事,除了光荣被收购的同类Zite, 而更重要的是还有下一个Pulse, 下一个身价不菲的新闻App被社交巨头看上。

开发者启示:
Linkin是一家求职类社交网站,创造了大量内容,现在收购Pulse来说是强势引进了社交内容发现引擎,既能增加Linkin的内容搜索量,也能增加内容的趣味性。而最近国外有点离奇的是社交网站接二连三地增加图片因素:比如

1)3. 7号Facebook对信息流进行改版,并表示将推出图片流(Photo Feed)功能,只显示图片。

2)稍后(3.10)其便收购了社区故事分享服务Storylane,Storylane是个讲故事形式的个人博客, Facebook改版了News Feed设计后,希望人们分享很多带图片的故事以及读一些故事,而不是简单地重复以前的图片分享。

3)而Facebook对手Tumblr昨天更新的iOS 3.0版本中,其中3个更新跟图片有关,这个给我们的启示是现在图片因素是不是变成了轻博客、具博客性质社交App/网站的青睐?如果趋势来了,势必引起国内新浪、腾讯、百度新闻等新闻App的改版。

相关:

新媒体应用Zite是如何在旧媒体CNN麾下崛起的?

本文标题:2016工具类社交app-女性APP:做社区还是做工具?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644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