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音频] 图王发言-2008上海互联网草根大会
图王发言-2008上海互联网草根大会
更多1月12日“草根大会”音频,请见:
二 : A5草根访谈:与王利阳一起探讨互联网中的那些事
大家好,欢迎来到A5访谈室!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互联网评论人王利阳。王利阳,2010年进入网络营销领域,开始深入研究电子商务、社交网络、事件营销、网络整合营销等。2011年从事电商运营工作,深入研究传统电商、移动电商等新零售模式的发展。是搜狐IT特约作者,网络观察家,独立评论人,电商从业者,速途、艾瑞、易观、i黑马、飞象、亿邦动力、Chinaz、TechWeb、ChinaByte、博客中国等专栏作者。今天就让我们与王利阳一起聊聊互联网中的哪些事!
A5佩佩:您好,王利阳!欢迎来到A5访谈室。先给大家打声招呼介绍下自己吧!
王利阳:大家好,我是王利阳,写作是我的爱好,目前是国内众多科技媒体专栏作者,主职是做电商的,另外还时长帮朋友出谋划策,现在兼任朋友O2O项目的顾问。
A5佩佩:您当初是怎么进入互联这个圈子的,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还是其他的原因?
王利阳:首先是本身感兴趣。互联网从业零门槛,谁都可以接触,与生活非常接近。然后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思考的人,经常看一些互联网行业新闻,对很多事件都有一些个人想法。之后开始动笔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结果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另外,进入圈子之前,由于经常看一些马云的报道,比较喜欢马云,并看了很多关于阿里和马云的书,觉得电商非常适合我,决定要做电商,最后就进入了互联网和电商这个行业。
A5佩佩:前一段时间马云曾和王健林围绕电商辩论电商在未来是否会压倒传统零售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王利阳:这个只是大佬们之间的公关战,到2020年电商与传统零售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到时候要是有人还记得这个赌约,双方也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算法单方面宣传自己胜利,所以这个争论根本不会有结果。现在O2O的概念大行其道,电商企业已陆续开始试水线下,线下传统零售也积极的向线上发展,并且现在正处于整个零售行业的变革期,根本等不到2020年电商就可以完成与传统零售之间的融合。
A5佩佩:我注意到您在各大专栏对自己的介绍都是一个电商人,半个自媒体、半个营销人、半个分析师、半个创业者、一个研究者。“一个”很好理解您这“半个”是怎样定义的?
王利阳:一个就是说我主业在做的事情,半个是指这些事情也经常做,但不是主业,可以说是业余爱好吧。
A5佩佩:最近自媒体这个词总是频繁出现,有人说这是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不知道您是怎样理解的?
王利阳: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媒体形式,让很多人都有平台可以发表几句自己的言论。自媒体让媒体人、专业人士、知名人士掌握了发表言论的主动权,不用像过去一样依赖媒体渠道才能发表意见。但无论媒体行业怎么变,内容永远是关键,只是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内容的贡献者变得多了。
A5佩佩:现在易信算的上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也被认为是微信的竞争对手,你认为易信是否会站得住脚与微信抗衡?
王利阳:从产品功能上讲,易信的免费短信非常具有吸引力,但产品技术还有待提高,到达率要100%准确才真正具有杀伤力。据了解,目前电信方面正在积极与另外两大运营商协商信息中转问题 ,电信方面非常看重易信这个项目。如果从市场角度看这个问题,易信也还有市场,陌陌能在微信的竞争下抢下5000万用户,这说明虽然微信已经可以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但在多一款同类移动IM应用也不多,易信仍然非常有市场,与陌陌相比易信背靠电信与网易两大巨头,潜力更大,但最终能不能站得住脚还得看运营团队的能力,只能说易信有与微信抗衡的潜力,但最后能不能成还有待观察。
A5佩佩:那对于现在的微博、微信营销你怎么看待?
王利阳:微博的营销方式已经基本稳定,而微信的营销价值有限。这两款社交应用都可以拿来做营销,但还得根据自身业务的不同和有选择性的去做,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能把死的应用用活的企业才算本事,谁都知道微博、微信有营销价值,但真正能玩转的人还是少数。
A5佩佩:在前面你提到写作是你的爱好,除了兴趣之外在写文章方面还有哪些经验可以和站长们借鉴的?
王利阳:写文章除了要多思考外,最基本的还是得多看新闻,多查资料,要想写出有深度的文章,只想还远远不够,还得多看事件的很多相关报道,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质量,才会让业内人士感到文章的价值,传播效果会更理想。
A5佩佩:在最后可以和大家谈谈这几年在互联网界的感悟吗?
王利阳:最大的感受是互联网从来都不缺少机会,把目标摆正,不要去想着与巨头去拼,专心做好自己的产品、自己的服务,互联网还有很大的市场可以挖掘。互联网行业从来不缺少新项目,很多项目都在不经意间获得了成功,这个行业还有非常多的机会等着大家。
为了更好地了解草根站长的,Admin5站长网针对草根站长来进行访谈,了解草根站长建站的经历和一些辛酸历程,讲述站长在建站的一些成功与失败。更好的体现草根站长的坚持,本访谈本着走进草根站长,讲述站长的故事。访谈QQ:1932117152(A5佩佩)。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A5品牌推广,为企业网站和中小站长提供优质推广服务,让企业、网站推广不再难:http://www.61k.com/qiye/
三 : 王志东 2006杀回互联网
传说,每一个刚毕业的学子手中,都有一个只画了一只眼睛的娃娃,当你真正意义上做成了一件事时,才可以画上另一只眼睛。人这一辈子,可以画上一只眼睛,已属不易,能画上两只眼睛的人,寥寥无几,而能画上三只眼睛,则非常人境界。然,何所谓之“眼睛”?
2001年6月,除了北京创纪录的高温外,新浪和王志东的纠葛无疑是2001年初夏最火热的新闻。资本与创业者、网络与赢利、上市公司与媒体公众,“王志东事件”引发的话题充分考验着中国人的想象能力,同时也给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古老国度上了生动的一课。即使时至今日,那错综复杂的“恩怨情仇”清晰如昨。
2001年7月,王志东的点击科技公司成立。时间能够冲淡一切,许多需要时间的人却很明白,所谓淡忘不过是深深掩埋的代名词而已。
时隔三年之后,2004年2月,点击科技携其协同软件成功融资1300万美元,投资方是富达远东风险投资公司(Fidelity Ventures FarEast),那是中国软件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融资。王志东兜了一圈,依然回到了资本身边,只不过,今非往昔。
离开新浪已经五载的王志东,从来未曾静止在安逸的生活中,他没有放弃对十多年前一个模糊概念的坚守,他把持自己的命运之舵,执著于自己的梦想,或许可以称之为,野心。
五年磨一剑,创业十三载的王志东将如何描绘他事业生涯中的第三只眼睛?如何回归到他阔别已久,却从未远离的网络江湖?人生充满变数,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之后,蜕变,又是一种怎样的哲学?
于是,又见王志东。
离开,另一个开始
物欲横流的时代,许多人为了生存、金钱、名利,周旋于各色的利益争夺之中。当他们身心疲惫地失败而归,或流光溢彩地傲于人群之时,却搁置了最初的梦想。在偏执狂才能生存的互联网时代,偏执于梦想,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深思熟虑过的选择就不会后悔。离开新浪,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离开新浪最大的收获就是“点击科技”,如果我不离开新浪就没有今天的“点击”,那我就会一直陷在那个平台上,花很多的经历去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像当初把四通利方这样一个企业一直做到上市,中间的过程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其中花了很多精力去权衡其中的利益因素,不过最起码的,上市证明了我们的工作是成功的,但对于我来说这不是我所喜欢的工作,我更希望我的工作能富有创造性。“点击科技”的各方面规划都是由我自己的理念来完成的,其中有与以往大不同的意义。
当时您有很多选择,经过怎样的考虑您最终决定创建“点击科技”?
当时的选择的确非常多,请我的企业也非常多。当时促使我做这个判断的有几个因素:首先,我很年轻,我现在不能让自己怠慢下来,我应该还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在孩子的童年记忆中他老爸每天都没事晃来晃去,孩子长大之后再去听爸爸讲故事就会问“爸爸,你怎么讲到35岁就没了?”好汉不提当年勇,你的人生顶峰就在35岁了?我觉得这种感觉不好,还得做点事。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我也不年轻了,我毕竟不是二十来岁,不可能到处跑去充电,和那些白手起家的年轻人不一样,我三十多岁了也有了很多经历,也有很多人对我有了期望,我不能辜负这些期望,也不能浪费已有的资源,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做不行了。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一定要选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去做,我已经不是为了生存找份工作那么简单,我也不需要出人头地,对我来说能不能做一件真正喜欢的事情,有激情的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那我就问自己“我想做经理人么?”不是!“我想写书做广告么?”不是!那我就想到了在四通利方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那时候不叫协同,叫网络软件和通讯的结合,这是我必须要做的。以前我想做,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做,现在终于可以做了 。
我记得在参加过的一个节目采访中被问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让我们在座的几位总裁谈一下现在有钱了,如果可以马上退休自己最想干什么。有的人说特别想旅游,我当时就说“如果现在真的让我退休的话,我最想做的就是成立一家新的公司”。当时这句话说出来很多人都乐了,说你这就不叫退休了;有人说这是违心话,可我说的的确是真心话。所以说我创建“点击科技”,有相当大的程度是当退休了,然后干一个自己非常喜欢干的事情。
但是这些事情往往是做了以后就身不由己了?
我觉得这很正常。比如说王石,他最喜欢的就是冒险,南极玩完了就去北极,北极玩完了就打深海的主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你说他的爱好容易吗?是很辛苦和危险的,体力、精力和财力都需要很大的投入,但是他喜欢,关键也就在于他喜欢。所以我也一样,既然我喜欢干这个,不管投入多少,我都愿意。
我经常和人讲,这四年我最开心的就是看着四样小东西在成长,两个小孩他们在成长,这个成长的过程我最喜欢;同样的,看到公司在成长,看着自己的产品在成长,从最初的概念原形成长到一个产品,最后变成一个用户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是非常美妙的。
您说过“人,别无选择的时候最简单”。
别无选择的时候你怎么办?你就没有选择了,直接做就行了,你不需要犹豫,不需要后悔当时选择错误,心理上是没有负担的。其实人现在最辛苦的是精神上的辛苦,人的情商低会去杀人;智商越低就越幸福,像肥猫比别人都幸福,智商高就会想很多事情,烦恼也就多。我觉得一个人如果能从精神上得到满足,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对人生、财富和朋友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2006,重归苏莲托,应用为王
面对人生无序的交叉口,我们经常踌躇不定,犹豫不前。当年35岁的王志东离开了新浪那把似乎辉煌的交椅,在创业的十字街头,选择为梦想而战。
一直以来大家都很关注您与“点击科技”,近况如何?
“点击科技”在去年有几点让我觉得相当成功,非常欣慰。首先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协同软件,得到了业内的认可。这个概念在2001年刚启动的时候,因为大家对它的了解并不全面,而产生了很多怀疑和各方面的声音:协同软件到底存不存在?能不能实现?对企业来说有怎样的意义等等。通过2002年的宣传,2003年的产品推出,到2004年的实际性推广之后,在2005年它有了质的转变,不仅得到了认可,在整个体制内也有很多企业希望进入协同软件;很多专业的分析师和专业媒体也都纷纷出台关于协同软件的分析报告。但更为重要的是,协同软件已经成为大家讨论的主流话题,有越来越多的客户询问和关注它。
那么2006年“点击科技”的重点是?
今年我们会有一个新产品出台:Lava-Lava,它的名字来自一个遥远南太平洋岛国萨摩亚的部落,拥有出众的多人语音和多人视频、精彩纷呈的心情互动、善解人意的频度排序等等,但是因为新产品在5月才公开发布,所以目前我不方便谈太多。相信这个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鲜产品一定能给用户带来很不一样的感受。
Lava-Lava与MSN、QQ等聊天工具似乎很相近,那么它们之间的区别是?
今年推出的Lava-Lava,就是在我们产品化的大背景下,推向大众市场的新产品。这个产品的定位是趣味实用的多媒体通讯软件,目前的重点在网络和音频视频上。因为有一些工作我们暂时并未完成,只做了最基础的部分,所以我们暂时对个人大众市场推出的是Lava-Lava的测试版。从测试中的反馈来看还不错,大家都期待“点击科技”有所作为。Lava-Lava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同时支持五个人的视频会议聊天和多人音频对话,有很强的多媒体功能。同时,我们也在考虑如何把协同软件和个人化应用软件结合在一起,这个结合有若干方面:一方面,我们把个人版作为企业版协同软件的个人体验版,通过个人体验让更多人去了解“点击科技”,这是我们推出这个产品的第一目标;另一方面,我们把协同的技术有步骤地移植到个人版上来,就像把某种航天科技应用到家庭电器上,价格又适中,人们就会有更好的体验感觉,这也是Lava-Lava最基本的初衷。
您对这次创业非常谨慎,与以往相比,感受不太一样吧?
做“点击科技”和做以前的工作是很不一样的,它的不一样在于以前都是边学边做。在做新天地的时候,我是第一次作为一个技术员出来创业;后来做四通利方,我是第一次作为经理人进行管理,第一次介入到互联网,全都是第一次。而做“点击科技”,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我会碰到的事情在以前都碰到过了,都学习过了。当初我用三个月的时间来筹备公司,关于公司、业务和技术的规划,直到今天为止基本上还是按着步骤在原有的范围内进行着。原来坚持的一些事情现在还依然坚持着,比如说我们的协同概念,在四通利方就有过很模糊的想法;在新浪,感觉到有这种需求;到“点击科技”,我们就开始做了。2006年,我们还是会沿着这条主线来走,它的名字可能会有变化,在形式上可能有变化,但协同的核心理念是没有改变的。而且公司一直控制在良性的发展中,总体说还是蛮不错的。
我在2001年就提出了第三代互联网的想法。第一代互联网是技术为王,那个时候大家都在铺网;第二代互联网是内容为王,以新浪为代表;我认为在以后,第三代互联网是应用为王,现在来看它跟现在很流行的Web2.0概念很像。应用为王和Web2.0同我们的协同软件是高度吻合的。对于我们来说非常欣慰的就是在四年前规范的一个方向和思路,在四年后的今天的确兑现了,这就好像是押宝押对了,又好像是在算命一样赌准了。我们原来所坚持的技术路线,几个关键点比如说协同平台理论、P2P技术、混合商用互联网技术,全网络技术就是随时随地,全开放的平台,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系统之间是互相网通的,而且可以是无缝衔接的。
资本,人,绝对控制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似乎都在为资本而战,资本的流动及何去何从,是掌握和操控的对象。有人说,面对资本力量,我们是无奈的,经常难以反抗其重与压。但在王志东眼中,资本却是最无奈的,因为掌控它的是人,一切因人而存在。今天的社会共识、诚信成为了交流的主旋律。
曾经在新浪是拆分还是并购的问题上您无法坚持下来,可否说在那个时候,您作为一个标志性的创始人已经对自己的公司失去了控制力?
应该说当时我是大意了,对里里外外的一些情况没有分析透彻。就好像医生给病人做手术一样,在病人有一些潜伏的疾病时,不应该给病人做手术,我作为医生没有注意到。当时出现了不在我规划范围内的状态,这是我的失误。反过来讲当时的情况也是相当复杂的,不管是公司内部和外部的,还是产业内外的。我对这个企业整体的判断,像股市市场的判断和其他的一些判断是超前的,对某些人来讲是一种冒险,而且原来支持我的人在公司内部也已经失去了发言权,所以说这里面是非常繁琐复杂的情况。
那么从今天的情况来看,您当时的一些观点正确与否?
从今天的状况来看,我当时提出的一些观点是对的,比如当时我提出新浪的重点不是并而是拆。其实当互联网成熟到一定程度,不是那种大而全的公司取胜,而是有各种专业服务的公司占优势,如果合并的话就约束了各个方面的发展,所有的人都将成为你的敌人,每一块都找不到真正的人才。所以说如果当时可以下狠心去拆,没准会是另外一种局面,但已经是没有如果了。我离开以后,新浪迫不及待地做了一次并购,这个并购是王志东走了以后做的,也只能是在王志东走了以后才能做。这次并购从今天来看,阳光文化也已经承认它是失败的。
印象中,您是一个有能力、有成绩、稳重的人,但面对资本,您似乎也很无奈?
其实无所谓资本,都是人。我原来做技术做企业,体会到的最深刻的一点就是:我管理的是人。你公司的内部员工是人,你的客户用户是人,你的股东投资人是人,所以自始至终我都是在和人打交道,它是中性的。无奈的反而是资本,因为它都是由人来操控的,其实在资本界,对于一笔资金来讲最重要的就是看操作资金的人。人的理念、人的观点、人的想法不一样。而这个资金我在投的时候目标是什么,第一还是人,为什么这个投资我不找别人来做,而找你来做?所以说回来,在一个公司里面,因为每个人的风格、能力、经验和品格不一样,所以都各自有不同的历程、资金和目标, 其实最终看的是人们的共识和一种信任。这些都不是资本在做主,而是人说了算。因为我是从一开始管技术,到后来做管理,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要和人打交道,你能懂得沟通,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说回来就是以人为本。不过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
点击科技公司现在实施的是一种温情管理方式?
至少我希望是这样,竭尽能力把这个公司变成一个家庭企业。至少我在新浪的时候是这样,让大家都有一种皈依感,家风都能够展现出来,人和人之间没有一个关系的约束。在我们公司有很多人是有能力自己办公司做企业的,他们为什么过来在我的公司只当一个白领?因为大家喜欢在一起,觉得开心,而且觉得大家在一起能干大事,才会如此团结。所以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去尊重别人,必须要营造一种气氛,大家一起来创造成功。无论别人过来在你的公司做什么职位,你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他是过来帮你的。
第三只眼的哲学
“海水呀,你说的是什么?”“是永恒的疑问。”“天空呀,你回答的话是什么?”“是永恒的沉默。”天空无痕,而鸟已飞过。 ——泰戈尔
面对命运中的大起大落?最真实的感受是什么?
这种感觉很可能就像王石爬到山顶又下来,再爬上另一座山又下来了,你问他是什么感觉?他终于爬上了珠峰,他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怎样安全下去,没有人想着上了珠峰之后,就长眠在那儿,一生留守。所以有很多顶峰你达到之后,就是在想着如何安全下来,下来的原因是为了下一个高峰,而且每个高峰都有不同的精彩。王石上了珠峰为什么还要去南极,珠峰已经是最高的,是不是因为它最高就再也没有目标了?不是,南极跟珠峰是两回事。人也一样,比如说中文平台是我的一个高峰,很精彩,但这不应该成为我的顶峰,到了中文平台顶峰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会有一个新浪网,那么新浪的精彩就做到头了么?不是,肯定还有比它更精彩的,怎么样是精彩呢?是不是一个超过新浪的门户就算精彩?没必要!但是你可以做另外一种选择。所以我觉得所谓的大起大落,其实你仔细想来非常平常。
那么到山顶后的下来,有时候是自己的一个规划,有时候就是不小心你滑了下来,有的时候可能更惨是被人推下来的,但只要你有足够的安全措施,安全着陆就好。所以我当时从新浪出来也许是被人推下来的时候,是我正准备往下走找不到路的时候,正好有人推了我一把;也许我自己还不愿意往下跳,然后我就掉下来了,而且正好掉在了我下一个山峰的山底。休整了三个月,又继续踏上了征途。所以我觉得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站在某个角度去看,可能看得非常清楚,也许有时候你又没必要看得那么清楚。我觉得还是应该随缘,每一件事情都有它自己的道理和机缘,你没必要去跟大自然和社会较劲,我们做的应该是随遇而安、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也有很多人问我,你觉得现在怎么样,上帝对你公平么?我就觉得很公平,现在每天早上起来看到阳光,我都恨不得喊上十句感谢上帝,给我那么好的生活和人生。也有记者问过我,你是不是信基督教?我并不信教,但是我要感恩,感谢上帝,感谢周围的朋友和家人。我接触过一些有信仰的人,你会发现他们的一些修养很好,很随和、容忍、平静,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教你如何放松和懂得容纳。人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是希望早点不惑好。其实我觉得交友很重要,你的家人和周围的同事,这些人都很重要,他们的很多观点和想法,对你的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交友首先你要有个标准,来筛选,再一个就是他说的话你要有选择性的接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大多人在经历了现实和磨砺之后,圆滑和世故随之而生,是什么让您保持着坦然平淡的心态?
我当时刚离开新浪,很多人替我不平,一打电话过来就在说宽慰和开导的话,就差一句“节哀顺便”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张树新。当时我和他还不熟,他问了很多人转了很多弯找到了我,见了我的第一句话就说“恭喜你。”他说你终于可以下台了,我当时一听就乐了,举起手说“高!就你这句话说得好!”他还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我很理解你这种状态,就好像你正在舞台上表演,你的节目已经表演完了,但是下一个节目的表演者还没安排上,这个幕还不能落下,你又不能下去,就一直不知所措地在台上重复着自己的动作。这时候突然来了一个人一脚把你踢了下去,你摔下去的时候,就在想“太谢谢你,我终于可以下来了。”如果你不管不顾谢幕走了,观众会对你有意见,而且本身也对不起观众;对于你自己来说,一直留在台上,又是非常疲倦的。他的这番话可以说是真的看透了,我很感谢他。
我刚离开新天地的时候,有一次去王辑志家,他们家桌子上摆了一个日本朋友送的独眼娃娃,关于这个娃娃在日本有个传说,说每个人刚毕业的时候,都有一个只有一只眼睛的娃娃,当你真正干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可以画上另一只眼睛。在日本人看来,人这一辈子可以画上一只眼睛的已经很不容易,能够画上两只眼睛的寥寥无几,能画上三只眼睛的那就是神仙了。
那么到现在为止,您觉得自己能画上几只眼睛呢?
我觉得现在已经能画上两只眼睛了,中文平台是一只眼睛,它让中国软件与世界同步,实现了一个技术人员的梦想,直到今天还有那么多人的电脑上还在使用中文平台,我觉得这可以完完全全地画上一只眼睛,这是左眼。新浪网是我的第二只眼睛,这个眼睛代表了多层含义:首先它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建造了一个全球华人的网上门户;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它代表了我们把硅谷模式引入到中关村,在创造新浪之前,没有人相信硅谷模式可以在中国成立,当时中国的公司都认为是不可能的,新浪网和四通利方从他们的保险投资、合并收购一直到上市都证明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硅谷模式是可以走进中国的。我想新浪上市和这些创业精神的发挥都是让我很欣慰的,这就是我的第二只眼睛。我现在试图在画第三只眼睛,那就是“点击科技”。
这几只“眼睛”之间,有可比性么?
我觉得它们是不可比的。有些东西比高,有些东西比深,就好像我刚才说的南极和珠峰怎么比?珠峰虽然是高,但不是最险的峰,还有很多山峰是人们没有征服的,如果有一天王石登上了某座没有被征服过的山峰,他的感觉会比珠峰还好。所以我说把这三个顶峰放在一起,各有各的风采。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我来讲前两个顶峰都已经是过去时了,而第三个顶峰还在进行着。在“点击科技”刚刚建成的时候我就和同事们说过,现在少谈新浪,这不是我在避讳曾经的一些问题,而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我的作为不光是新浪,新浪不是我最后的顶峰。我希望大家再说到王志东的时候,不是再说“前新浪CEO”,我要把这个帽子摘下去,我要把过去的成绩收藏起来。原来有很多人也在和我说新浪,而我觉得这就好像是有人在和王石谈登珠峰一样,没有人会问王石你登上去以后怎么又下来了,登上去当然要下来了。这就是我的一种心态。
您目前的时间怎么分配?
因为办了“点击科技”,我整个人的时间和接触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在家陪小孩的时间多了,自己安静下来思考的时间多了,每个季度我都可以带着孩子有一次度假。也是因为协同软件是在做企业市场,这些年来,我也花了很多的时间同一些企业家接触,参加各种企业家论坛。这种接触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好的经历,可以感觉到国内企业家的整体状态,他们的心态和本领,他们的幽默和生活的态度等等。这种接触对于我未来的人生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且共从容
神的右手是慈爱的,但他的左手却很可怕。
因此,大多人都习惯于右手慈爱地抚摸,而忽略淡忘左手的存在。应该说,王志东是一直被眷顾着的,当然,除了2001年从新浪总裁位置上的猝然出走,时之狼狈、惊愕、愤愤、较量、直至无言,等等等等,记忆犹新。即便如此,王志东依然迅速做出调整、判断、选择,然后伺机东山再起。
冬日的上午,久违的王志东像所有中关村的上班族那样,背着黑色的手提电脑包,一如既往、笑容可掬地出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这张带有标志性酒窝的面孔,曾经谋杀过无数摄影记者的胶卷,而今却低调地隐于闹市,致力于自己第三次创业之中。只不过,空气里,明显地带着卷土重来的气息。虽阔别网络江湖5年之久,但正如大多数业内人士猜想的那样:王志东,这位技术出身,外表憨厚的经理人,决不会轻易放弃。而这次出手,显然多了几分从容。
当年,巨变后的他选择了软件行业,除了因为其本人的技术优势外,多少有点对网络江湖的钻心之痛。尽管其很快在软件行业得以与资本巨鳄联手,试图重演辉煌证明自己,但却始终冲不出那块心结,因此业绩不错,但很难一鸣惊人。虽然他从未承认过这点,但回归不可避免地成为他迟早的选择,于是,厚积薄发的王志东埋头在他的新网络产品中,没有急切,只有淡定。
感谢挫折,他说。
芸芸众生,每个人都会面临可怕的左手。因此,从容,显得格外重要。它意味着冷静的现实主义。知道正义也可能常常迟到,公正永远是相对的,永远没有完美的现实,有的只是庸碌凡俗的世人以及随时可能会裂变霉变的脆弱人性……有这样一则故事意味深长:下雨了,大家都在往前跑,惟有一人不急不慢,在雨中踱步。有人问:“干吗不跑?”回答是:“急什么,前面也下着雨呢!”
因此,世人讥笑此人的愚笨,可仔细思量,这个人真的傻么?
四 : 互联网创业的复制与粘贴 王志东给草根站长的干货
2010年上海第三届互联网草根站长大会在上海虹桥宾馆二楼嘉庆堂举行,原新浪网创始人、点击科技CEO 王志东在本次会议做了主题演讲,他在开场引用了微博上的一个段子:“唐骏:我的成功可以复制、马化腾:我的复制可以成功、网友就说:是可以复制,但不能粘贴”
他戏称中国的互联网创业的成功可以被概括为:中国icp的c2c模式,即icp=internet copy & paste,c2c=copy to china
以下是部分演讲内容。
把成熟商业模式从美国复制过来就行了,但今天,现在还可复制吗?现在的市场环境:vc多了,it产业园多了;但现在只要有任何一个看得到的idea,都有无数团队扑上来,创业者互相竞争;另外一股力量,就是老大,腾讯,淘宝,还有国家队,cntv,移动……创业者被问到:万一腾讯做了你怎么办?
新浪上市十周年,中国互联网的成人礼,从千万用户到亿级,成为主流了,成为全民的了;成为渗透到各行业的力量;互联网本身成为对主流有强大影响的东西,于是主流是的监管都出现了,对视频,支付,小商家的实名制登记(因为要开始纳税了)用户已经成熟了,配套也已成熟了。
对孩子还没足够长大,大家是宽容的;但现在成人了,要有重新的要求。
现在的成功依然是要靠复制,但不是只看表面(UI UE)。
美国一个idea,可能只有两三个复制者,除了专利保护,更是因为他们在吸收成功者的精髓,不只是表面
可能一开始不被看好的商业模式,可能才会成功;找到一个别人不看好,但自己有信心的。才可能成功。
因为全民了,随时随地了,各行各业了,所以不用考虑vc讨论的概念,而是考虑现实中有什么还没有被互联网化,如果用了互联网是否可以改善了,越来越多的现实的操作要被互联网化!
小打小闹可以,但是怎么样做大?怎么成为第二个马云?跳一跳龙门?事实上,做到航空母舰型的盘子足够大的企业,吸纳无数资源,并且允许犯错误;夫妻老婆店也有生存空间;最容易死的,是在扩张中的企业们,高不成低不就。
明星制;政府要做的是发展两头——航母型和小型,微型的企业,市场就能好,而要跳龙门的那些是靠他们自己的造化,是市场规律,政府不能带着他们去跳。
创业者们能达到每月几万,还很舒服,已经是成功的了;真的要做大到马云,要看运气。
本文标题:草根王互联网-[音频] 图王发言-2008上海互联网草根大会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