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发布时间:2018-05-10 所属栏目:教案

一 : 如何培养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用了现在时、将来时等不合适的时态,像: He go to school yesterday. He will go to work by car those days. 
 第四,用汉语进行思维,以汉语语序组织语言,把英文单词堆积在那,不成话语,出现中式英语。像:We by bike go to school those days.
 第五,语言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一看就是没有事先的整体构思、打稿,想写哪句就写哪句,全文让人不明其意。
 第六,词汇问题。写不出英文单词,便用中文代替,或用拼音想蒙混过关,或是用了一个别的词来代替,结果表达不清或不准。如:He opened the TV.  He’s looking the TV.等。还有词形变化错误问题,英语讲究词形的变化,有的学生对有些常用搭配掌握不准,如like doing 写成了like do 形式。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用错,如:He go to school by car.名词单复数用错,如two chair,形容词与副词用混,如: They talked happy.
 这些问题还没有概括出学生出现的全部问题,针对种种问题,我们不得不反思英语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及考前的针对性辅导问题。
 我查阅了一些书刊上关于英语写作方面的论文著作,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并与同行们进行交流,体会出写作能力的提高功在平时,因为它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个体现,不能只*考前突击。
一、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语言实践。“英语教与学的关键在于语言实践。用语言做事的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用语言做事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的客观规律。”(龚亚夫)杜绝机械的填鸭式教学,听、说、读三方面的训练与书面表达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写的训练需要良好的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基本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者逐渐养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用英语做事的习惯,目前许多学生却正相反,他们只是用汉语把单词罗列起来,没有运用英语的习惯。
二、充分进行口头表达的训练。口头表达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基础。常用训练形式:根据情景,完成对话任务;看图后进行口头表达;根据话题进行问答等。这些练习体现在日常教学之中,只要坚持进行就会有成效,我们教师们要进行语言知识和表达方式的指导,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训练,发现口语的乐趣,训练流利程度,这对书面表达有很大帮助。
三、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学习时态等语法知识、常用表达用语等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训练,如连词成句,连句成段,改错等这些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是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我们应运用各种形式去指导学生,进行训练。
四、词汇活用练习。不少学生往往还是死背单词,不从语言和用法上在运用中去掌握,我们就要设计活动,来训练学生,把单词放在对话中,或一定的语境中去学,进行根据英语释义猜单词及造句等练习。
五、专门的书面表达练习。把书面表达练习规律性地布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进行有效地指导。在写前做好读题审题,相关话题练习,或者先口头练习一下,让学生互相交流,进行思路拓展。写后要做点评,最好单个学生进行面批,因为每个学生出的问题都是不大相同的,共性问题在全班一起说。给学生范文让学生点评,比较自己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写,会有很大进步。通过一次次练习,学生会学会基本方法,提高写的水平。
  

二 : 多种语言陈述 不经意间的能力表达方式

想要彰显出自我能力,以此来体现出与其他求职者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这便是很多求职者在书写个人简历时最为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那些想要较大程度彰显出不凡之处的求职者,他们往往会因简历创作的问题而不知怎样才能够完美的发挥出自身的实力。

多语言的叙述

1、彰显出求职者的学识[www.61k.com)范围

能够非常熟练的将汉字进行各种语言的叙述,这种能力并非每一位求职者都拥有的,这种与众不同的书写方式,不仅可以彰显出书写者对于学识能力的理解程度,同时增加外语陈述的简历看起来也更具吸引力,庄重性。招聘方在录用职员时,虽不一定会使用到外语,但具备较强外语的求职者犹如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这种突出价值可想而知非常出色。

2、突出简历发挥意义

能够发挥出足够意义的个人简历并非是指那些能够以多么独特的言论打动招聘方的书写方式,而是怎样才能够在进行简单的陈述后,可以由内而外使简历呈现出升华效果的书写模式。孰知再花哨的简历,也没有简历的真实度重要。看似非常容易,其实却极为考研求职者的创作功底,但外语的添加,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幅它的可运用性。

既可以增加简历的运用效果,又能够彰显出一份简历的实用性,这种别具一格的简历书写方式,正是每一位渴望获得工作,但却不知如何应对的人都应关注的关键性问题。

×

三 : 如何培养简练的表达?

[谭雷]如何培养简练的表达?
生活中,简练表达的对立面往往指说话太罗嗦。
如何培养更简练清晰的表达,同时又达到分享经历的目的?
下面就看看www.61k.com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

网友谭雷[谭雷]如何培养简练的表达?给出的答复:
.
一般来说,论述性的语句表达的结构大致是树状的:论点(→分论点)→论据→修辞,对于简单的论述,可能就是链状的。如果以人作为比喻,那么论点是骨骼,论据是血肉,修辞是衣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下边这句话:今天真冷,比昨天整整低了十度,把我都冻成冰棍了。「今天真冷」就是论点,「低了十度」就是论据,「冻成冰棍」就是修辞。

如何更简练呢?我的建议就是:概括论点,挑选论据,精简修辞。必要的时候,舍去修辞或论据。

如何培养更简练的表达呢?我的建议是从读和听做起,在平时看到一些论述性的文字时,有意识地问自己:他的论点是什么?支持论点的论据有哪些?他的修辞是怎样的?要学会逐层剥离「衣妆」和「血肉」,之后就能得到他的「骨架」。具体的方法可以参考这个:如何区分出论证的认知力和情感力?

当你熟练掌握了这种分析文字的方法之后,当你想要表达时,就只须把方法反过来就可以了:首先确定中心论点,其次确定分论点。之后根据实际需要挑选可以证明各论点的论据和一些适当的修辞。比如有的场合需要严谨简练,这时可能就需要论点丰富一些,修辞少一些。有的场合我们只是需要表达我们的态度,这时可能就不需要论据,但是修辞要强一些。

总结一下,我的建议是:先练「输入」,再练「输出」。输入时:剔除修辞,找到论据,理清论点。输出时:概括论点,挑选论据,精简修辞。

这个方法需要一点时间训练,一开始可能觉得会很不习惯或者很不适应,但是当你数练掌握这种方法之后,运用起来就会很轻松,成为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式的习惯。这种方法对于说话和写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知乎上就是一个不错的平台,大家不妨在知乎上阅读和答题时,都试着使用一下这个方法。
.


网友陈章鱼[谭雷]如何培养简练的表达?给出的答复:
梁实秋对此写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我的国文老师徐老虎 梁实秋

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上午的课全是用英语讲授,下午的课全是国语讲授。上午的课很严,三日一问,五日一考,不用功便被淘汰,下午的课稀松,成绩与毕业无关。所以每天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表。有时候逗先生开玩笑。国文先生呢,大部分都是年高有德的,不是榜眼,就是探花,再不就是举人。他们授课不过是奉行公事,乐得敷敷衍衍。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

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地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了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林琴南致蔡了民书》是他讲得最为眉飞色舞的一篇。此外如吴敬恒的《上下古今谈》,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以及张东荪的时事新报社论,他也选了不少。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徐先生讲国文之前,先要介绍作者,而且介绍得很亲切,例如他讲张东荪的文字时,便说:“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过饭……”这样的话是相当地可以使学生们吃惊的,吃惊的是,我们的国文先生也许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吧,否则怎能和张东荪一桌上吃过饭。

徐先生介绍完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地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他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巴巴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50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地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

不过,梁实秋只是虚写老师为他改文之妙,具体文章到底怎样改,才能化虚泡囊肿为简洁扼要,能”笔笔都立得起来“,推荐先看这两本书:
1.风格的要素 (豆瓣)
2.作文三书:作文十九问


网友周筠[谭雷]如何培养简练的表达?给出的答复:

四 : 如何培养简练的表达?

[丁朝阳]如何培养简练的表达?
生活中,简练表达的对立面往往指说话太罗嗦。
如何培养更简练清晰的表达,同时又达到分享经历的目的?
下面就看看www.61k.com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

网友丁朝阳[丁朝阳]如何培养简练的表达?给出的答复:
.
一般来说,论述性的语句表达的结构大致是树状的:论点(→分论点)→论据→修辞,对于简单的论述,可能就是链状的。如果以人作为比喻,那么论点是骨骼,论据是血肉,修辞是衣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下边这句话:今天真冷,比昨天整整低了十度,把我都冻成冰棍了。「今天真冷」就是论点,「低了十度」就是论据,「冻成冰棍」就是修辞。

如何更简练呢?我的建议就是:概括论点,挑选论据,精简修辞。必要的时候,舍去修辞或论据。

如何培养更简练的表达呢?我的建议是从读和听做起,在平时看到一些论述性的文字时,有意识地问自己:他的论点是什么?支持论点的论据有哪些?他的修辞是怎样的?要学会逐层剥离「衣妆」和「血肉」,之后就能得到他的「骨架」。具体的方法可以参考这个:如何区分出论证的认知力和情感力?

当你熟练掌握了这种分析文字的方法之后,当你想要表达时,就只须把方法反过来就可以了:首先确定中心论点,其次确定分论点。之后根据实际需要挑选可以证明各论点的论据和一些适当的修辞。比如有的场合需要严谨简练,这时可能就需要论点丰富一些,修辞少一些。有的场合我们只是需要表达我们的态度,这时可能就不需要论据,但是修辞要强一些。

总结一下,我的建议是:先练「输入」,再练「输出」。输入时:剔除修辞,找到论据,理清论点。输出时:概括论点,挑选论据,精简修辞。

这个方法需要一点时间训练,一开始可能觉得会很不习惯或者很不适应,但是当你数练掌握这种方法之后,运用起来就会很轻松,成为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式的习惯。这种方法对于说话和写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知乎上就是一个不错的平台,大家不妨在知乎上阅读和答题时,都试着使用一下这个方法。
.


网友陈章鱼[丁朝阳]如何培养简练的表达?给出的答复:
梁实秋对此写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我的国文老师徐老虎 梁实秋

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上午的课全是用英语讲授,下午的课全是国语讲授。上午的课很严,三日一问,五日一考,不用功便被淘汰,下午的课稀松,成绩与毕业无关。所以每天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表。有时候逗先生开玩笑。国文先生呢,大部分都是年高有德的,不是榜眼,就是探花,再不就是举人。他们授课不过是奉行公事,乐得敷敷衍衍。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

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地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了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林琴南致蔡了民书》是他讲得最为眉飞色舞的一篇。此外如吴敬恒的《上下古今谈》,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以及张东荪的时事新报社论,他也选了不少。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徐先生讲国文之前,先要介绍作者,而且介绍得很亲切,例如他讲张东荪的文字时,便说:“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过饭……”这样的话是相当地可以使学生们吃惊的,吃惊的是,我们的国文先生也许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吧,否则怎能和张东荪一桌上吃过饭。

徐先生介绍完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地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他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巴巴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50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地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

不过,梁实秋只是虚写老师为他改文之妙,具体文章到底怎样改,才能化虚泡囊肿为简洁扼要,能”笔笔都立得起来“,推荐先看这两本书:
1.风格的要素 (豆瓣)
2.作文三书:作文十九问


网友周筠[丁朝阳]如何培养简练的表达?给出的答复:

五 :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

实验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教育大背景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小语界曾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就是:“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进入21世纪,新课程改革开始,语文教学的改革的关键词换成“语文素养”,课堂教学的“人文感悟”、“文本对话”成为热点,而“语文训练”遭到边缘化。课堂上的文本解读,都是以学生的个性感悟为主,老师们流行的几句话是“你爱读哪句就读哪句,你喜欢哪句就说说原因。”一节课就在学生的侃侃而谈中结束。这样的课堂似乎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一节课里学生究竟应该掌握哪些语言表达方法,积累哪些好词佳句,运用哪些语言形式,似乎没有引起老师们的重视。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老师们越来越理性地认识到,继续这样下去,学生的语文水平会大打折扣。因此近年来,“训练”大有回归之势。

2.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语文教学,我校老师能按新课标精神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学生读书时间和读书方法,很多词句记忆不深,不会运用,还有些老师忽视学生记忆积累,不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尽管学生读了不少课文,但这些文章没有在学生头脑中扎根,当他们运用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时,所读过的语言留在他们头脑中的只是那些可怜的、干巴巴的几个词语。

3.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诗经》中说:“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意思是说表达能做到言之有礼,言之有情,老百姓就和睦安定。我国历史上有靠汪洋恣肆的口才安邦定国的;有用巧妙的说话艺术化干戈为玉帛的;生活中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叹。所以培养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进行以“说”为重点的听说读能力训练,就能带动读写能力的提高。写文章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话,口语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书面语的发展,一个人口语表达 “出口成章”,写起文章才能“下笔成文”。通过调查发现我校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很重要,但不能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课外阅读、进行语言的积累,更不会充分的表达。有的学生看书是随便翻翻,缺少阅读和语言积累的方法。

综上现象是部分学生语言贫乏,无话可写,水平低,照抄照搬,“克隆”现象严重,往往敷衍一篇应付检查,可见进行语言积累十分重要,语言表达更是必不可少。因此我校提出了“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这项实验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1. 研究的课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

2.语文教学:包括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语文活动课(含课外活动)和语文学习环境。语文学习环境,指为了开拓学语文、用语文的时空领域而加强的与学生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3.语言:所谓语言,指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九四年版)语言表达能力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4. “语言表达能力”指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说”和“写”的能力。

三.实验假说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1-6年级)课程标准

此标准是国家教育部制定下发的纲领性文件,它将1—6年的阅读积累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相对完整的阶段,语言表达作为阅读积累的最终目的。旨在为广大的教师留下广泛的训练空间,这就为我们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这就表明: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的阶段。因而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势在必行的。

3、强化读书积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成为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所验证,“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潭,蛟龙生焉”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实践“熟背----解意----作诗文”的人生系列训练培养出了一大批名贯古今、誉满中西的中国文豪

4.赏识教育理论。

“赏识教育”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所长、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的周弘用20年时间探索的结果,赏识教育在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建构出自身的体系,是充满了人文思想的现代教育理念。

(二)实验假说

1、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包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创造语言的兴趣。而激发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地交流语言,在语言交流中提高学习兴趣。

2、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有利于学生高效积累生动、规范的语言。

“积累”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频频出现,“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而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策略积累语言,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意义深远。

3、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主要想解决学生能听会读却不愿意或不善于进行语言表达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说”和“写”能力。

4、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小学中高年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关键期。本课题通过“说”“写”等语言实践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增长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机械记忆能力特别强,如果结合语文教材的教学从入学开始就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语言积累训练,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古诗、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多背诵一些成语及格言警句,加大课外阅读量,摘抄并背诵其中自己喜欢的词语,这样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学生的语言积累就会更丰富,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写文时,话语就会自然涌于笔端,语文素质一定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充分的培养。

基于上述情况,如果采用“激励”—“积累”—“说”—“写”四个维度会把语言训练更好地落实到实处。那么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更好的培养。

四.实验目标

1、科研目标

在实验基础上构建出适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

2、育人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兴趣,不但要吸收积累语言,丰富语言的储备,更要掌握积累语言的方法,从而丰富写作素材,提高表达和写作能力。

3、工作目标

以本课题为突破口,造就一支“科研兴趣浓,专业素质强”的教师队伍。

五.研究方法、研究对象

1、实验对象

1—6年级全体学生。

2、实验方法

⑴自然实验法:严格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课题组控制实验的进程。

⑵经验总结法:定期召开阶段总结会,及时调整完善实验中的各项操作,总结出研究经验,以论文的形式形成研究成果。

⑶行动研究法: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3、检测手段

采取实验前、中、后测,提高程度对比的方法进行检测。

六、实验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实验要面向实验班全体学生,让所有实验班学生在语言积累方面有不同程序的提高,另外影响儿童发展的诸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在儿童的整体发展中产生作用。因此,要求实验全面考虑,整体实施,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益。

2、主体性原则

学生语言的积累与适用,必须以充分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可生性原则

从学生和教师实际出发,构件语言积累的策略,力求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

4、激励性原则

实验过程中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想方设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积累语言。

七、研究内容

㈠应用“赏识教育”“激励”学生愿意提高表达能力。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当学生不愿或没有积极投入到语言表达训练中来时教师要激励的学生让孩子开口,会赏识的老师要让参与训练的孩子获得快乐。赏识是一种心态,更是一门艺术。当孩子表达不完善甚至说错时,用“自己说出一个错误答案比重复别人正确的答案好上一千倍”的话语鼓励学生时,语言表达训练也就获得了一次情感支持。

㈡ 抓“积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1. 立足书本,重在平时。

(1)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文章写得异常优美,好词佳句很多,如《小桥流水人家》、《草原》、《鸟的天堂》等等。在教学中,除了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知识与能力,还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摘录一些佳词佳句,并能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熟记和背诵。

(2)联系课文内容,补充积累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即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可适时推出《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等一系列送别诗。

(3)抓课后作业中“背诵喜欢的段落”进行积累。

(4)落实每单元《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熟记成语”一题进行语言积累。

2、开展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3、充分利用校本教材进行古诗词名言警句等积累。

每学期各年级各项积累量至少达到(课外)

年级 诗词(首) 成语(条) 格言(条) 三字经(句)

一年 10 100 10 56

二年 16 160 20 60

三年 22 200 30 64

四年 22 240 30 80

五年 古诗12首 成语150条 格言警句15条 三字经36句。

六年 古诗13首 成语200条 格言警句150条 三字经32句。

《弟子规》由四、五年学生完成,要求会背诵。每学期完成四分之一。

《千字文》由六年级的学生完成,要求会读即可。

《百家姓》由一年级的学生完成,要求会背即可。

4、开展丰富多采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口头表达机会。

总之,积累词汇、语句要持之以恒,需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要鼓励学生一点一滴去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才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㈢ 重视训练,给学生口头语言表达的机会。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进行训练是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

1、分年级训练:

(1)低年级段:通过读→说→绘形式提高读说能力。

通过教师为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再通过学生复述故事梗概,绘出或写出故事的意境这一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中年级段:通过读→说→写形式提高读写能力。

通过听读经典著作片段或整本书,再通过各种形式的说、读活动,并在读书笔记上摘抄自己欣赏的片段,写出感受或收获,达到积累语言,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

(3)高年级段:通过读→议→写形式提高读写能力。

通过师生同读文学经典,开展多种形式的议、说、写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积累语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文化素养。

2、通过复述教学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复述是促进学生把消极的词汇变成积极词汇的有效手段。复述训练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语言,促进学生语言的规范,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各种活动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要抓住这一特点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4、在平时语文课堂的字、词、句训练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因此要让学生把话说好,首先应抓词、句的训练,从平时训练的一点一滴做起。

5、改革考试评价方法

期末考试我们采取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区小教部拟定的试卷作为笔试部分,占70分,口试部分结合校本教材由课题组出题并亲自测试占30分。

㈣. 在积累合作活动中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⑴增加阅读总量,指导学生积累习作材料。

⑵、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提高写作能力,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与交往能力的发展搭建舞台。

⑶、增加写作量,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为了使积累和运用相结合,除了积累运用与习作外,3-6年部增加23篇小练笔,每个学期3-6年部至少完成30篇习作。

⑷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习作竞赛活动,给学生创造书面语言表达的机会。

具体方法:

1、每周一、三、五早7:40~8:00开设晨读。读教材:学前读,读正确流利;学后读,读入情入境,熟读成诵。还可以有计划地背诵成语,古诗,格言警句等。

2、每周二、四早7:40~8:00是写的时间,学生在实验教师的组织下有计划地写佳句、佳段、写小练笔。

3、每周每班一节实验课题课。学校安排课表,实验教师按校本教材有计划地进行课题研究。

4、每周二第七节为全校阅读时间学生从家中或学校图书室拿来自己喜欢的书互相借阅阅读,从中摘录佳词,佳句,佳段抄写在积累笔记本上。

5、每周四第七节增加一节口语交际课,给学生创造口语表达的机会

6、每周三放学后学校微机室开放,学生可以自由上网查资料或进行网上交流。

7、增加写作量,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水平。为了使积累和运用相结合,除了积累运用与习作外,每个年部增加23篇小练笔,每个学期每个年部至少完成30篇习作。

8、搭设舞台,施展才华。每学期学校举行有关实验课题方面的竞争,每班选代表参加,由教导处(科研室)出题,亲自考试,评出“成语大王”“格言大王”“古诗大王”“名言大王”“口语大王”“习作大王”等等,在学校大会上隆重表奖。

9、利用班队会、晨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班队课上,让学生开展朗诵诗歌、讲故事、表演相声、小品、绕口令等;在晨会课上,让学生开展新闻发布会等活动、举行“百科知识”竞赛,让学生介绍生活小常识,进行专题辩论、背诵格言和诗文等。

10、改革考试评价方法

期末考试采取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区小教部拟定的试卷作为笔试部分,占70分,口试部分结合校本教材由课题组出题并亲自测试占30分。内容包括积累背诵与口语表达两部分。(积累背诵:古诗、成语接龙、名言警句、三字经、弟子规、优秀文章段落等;口语表达:由课题组命题2分钟内完成。学生抽签表达。1-2年说一句完整的话;3-4年级说2-3句完整流利话;5-6说3句以上完整流利优美的话。)

11、结合校内外活动,随时积累,有感而写作。如看完电影后马上写观和感;春游后写游记;学校运动会后写一次活动等等。

12、实验教师学期初要拟定实验计划,期末写好总结,并撰写实验论文。

13、学期末向家长开放汇报展示成果。

八、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2年3月)

⑴学习理论,收集资料,确立研究课题。

⑵制定实验方案。

⑶实验前测。

⑷实验教师拟定实验计划。

⑸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语言表达的经验,讨论完善实验方案。

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4年3月)

⑴调整研究方案

⑵召开实验课题开题会,通过实验方案。

⑶主持人及执行人深入实验班跟踪,指导研究。

⑷举行校级公开课,进行观摩学习。

⑸进行实验中测。

⑹开展竞赛评选各种“大王”活动。

⑺召开阶段经验交流会。

⑻整理资料进行归类存档。

总结阶段:(2014年3月)

⑴进行实验终测。

⑵核算实验结果,分析检验。

⑶对实验工作进行评价。

⑷整理资料进行归类存档。

⑸实验教师撰写实验论文。

⑹撰写实验报告。

⑺请相关人员鉴定。

九、预期成果

我们认为采用“激励”—“积累”—“说”—“写”四个维度会把小学生语言训练更好地落实到实处。不仅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培养。

十.经费及设备条件

1.学校条件保证

每班安装21英寸彩电,微机安装了网卡,图书室资料丰富,学校装4个大屏幕,为教师学生提供充实的信息资源。

2.资金保证:学校从增收节支中拿出部分资金做为实验的专款使用。

3.保证课题主持人有一定的教科研活动经验及教学经验,实验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十一.课题组成员

1、 顾问组

组 长:赵德远   市科研室主任

副组长:姜志远    市科研室副主任

成 员 任 红     市科研室

石连洋  市科研室

2、 指导组

组 长: 王丽香 区科研室主任

成 员: 齐海鹂 区科研室

关利斌  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贺 丽   教学副校长

3、 实验组:

主持人: 关利斌(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郭效英  (科研室主任)

执行人: 贺 丽 (教学副校长)

胡英华  (教导主任)

张丽君  (教导处副主任)

实验教师:崔 红 杨 敏  周 颖 葛 军 聂 鑫

王 志 薄丽婷 高飞 (27位班主任教师)

后勤保障:赵 勇 徐 开
本文标题: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7917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