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猫教学设计及反思-《爱我中华》教学设计及反思

发布时间:2017-12-19 所属栏目:教案

一 : 《爱我中华》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2、通过读后交流和有感情朗读,体会诗歌中强烈的民族情和爱国情。
  3、体会歌词反复咏叹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歌词领悟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爱我中华的美好感情,充分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整体,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我们的祖国才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一、 歌曲导入,品读课题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在各大晚会上,我们经常听到这一首歌。仔细听一听,会唱的同学请随着录音机一起唱。
  2、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3、简介歌词作者、演唱者。(出示课题)
  4、品读课题:读课题时,你想突出哪个词语?按照你的理解读一读。
(预设:可能突出“爱”或“中华”,从不同的情感角度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二、 初读课文,交流摘录笔记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同桌、小组等)读课文。
  (要求: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全班汇报读,个别句子指导。
3、交流摘录笔记,出示新词,开火车带读。
4、交流自学生字时发现的难写字,当当小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重点突出“姿”“健”“伐”的写法。
三、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1、出示“阅读金钥匙”:自读时,在重点词语下面画上“.”
 2、学生自由读歌词的第一部分,做好标记。
3、全班交流:你画的重点词语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重点交流:“五十六”
(1)说话:
“五十六个星座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是多么         。”. 
“五十六枝花聚在一起是多么         。”.
“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是多么         。”.
(结合多多媒体进行说话训练,并理解这个比喻句的意思。)
(2)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五十六个民族比作什么?作者反复使用了“五十六”这个数字,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祖国是个泱泱大国,我们是一个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团结的大家庭。)
(3)你知道我们祖国有哪些民族吗?
(4)在歌声中认识这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多媒体展示五十六个民族的图片)
(5)有感情朗读。(我们中华民族是多么庞大啊,拥有这么多的兄弟姐妹。他们都是祖国的一枝花,让我们带着赞叹的语气朗读,突出“是一家”。)
◇重点交流:“五十六”和“一”的对比
五十六个民族,是那么多,五十六种语言,是那么丰富多彩,可是,他们说出来的却是同一句话,那就是——爱我中华。“56”和“1”的数字对比表明了这是他们统统的心声,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理想。
学生朗读,突出数字的对比。
4、品读第二节,做好标记:自读十,想一想,各民族儿女爱我中华,都表现在哪些实际行动上。把重点的句子画下来。
5、全班交流:你画了哪个句子?从这么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
◇重点交流: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
读到这一句,你想到了什么?(体育健儿为了祖国的荣誉,在世界赛场上争金夺银。)
课件出示:刘翔跨栏、姚明、李宁、李婷、杨阳等各民族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的情景。
观赏后指导有感情朗读。
◇重点交流: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
你想到了谁?有哪些人在建设我们的国家?(课件补充展示: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等)我们呢?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为祖国做什么呢?
◇    重点交流: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
“雄姿英发”是什么意思?想想,谁的姿态威武雄壮?作者把中华写成一个“雄姿英发”的人,是什么意思?(中华民族在各族儿女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强大,就像一个雄姿英发的运动健儿奔跑在时代的跑道上。)
反复出现“爱我中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6、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 全文朗读、 总结全文:
  1、朴实的语言,欢快的节奏,写出了我国56个民族儿女团  结一心、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歌词也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方法写出了各民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的喜人情景。
  2、有感情朗读全文。
3、今年是建国60周年,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
4、提出期望。
5、再一次唱响歌曲。
五、 布置作业:摘录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喜欢的话也可以全文抄写。

[教后反思]
 《爱我中华》表现了各民族爱我中华的强烈凝聚力,因此,本堂课我自始至终以调动同学们的爱国情感为主线。
对爱国情感的理解。如在理解“五十六”这个数字时,我出示三幅情境,让学生先各抒己见:“五十六个星座在天空中出现是多么    ,五十六枝花聚在一起是多么   ,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是多么    。”在说话的过程中,学生对本体和喻体有了感性的认识,能充分感受到作者反复强调“五十六”的用意是为了说明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一致。这样的方法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学生先从文字中联想生活情境,再从生活情境中体悟情感。这,就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
2、我重视对文本的诵读,积极引导学生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情,读中悟志。课中,有让学生自渎、同桌读、小组读、师生互读,让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中去感悟作者的民族情,爱国情。从课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学生一开始只能读正确,课中已经学会了简单处理,到课的尾声,情感全面爆发,朗读也到了一个高潮。
 不足:
    学生的精神是集中的,然而学习的状态却不是饱满的。原因在哪呢?我也是比较纳闷,是不是一上课就抛给了学生不恰当的问题,让他们放不开呢?课的后半段学习状态好多了,在引导学生理解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建设我们的国家时,学生也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了。
另外,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似乎还不够深入。在几个关键点上,没有起到引导的作用。如学生看完五十六个民族的图片,仅仅能感觉到那些衣裳的不同,这时候我应该怎么引导他们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庞大呢?在课上,我的处理是比较潦草的。

二 : 《秋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秋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

一、课文特点

《秋天》是著名作家何其芳写的。(www.61k.com)诗不长,仅三节。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及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要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学。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技能:

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在读中感知诗歌的内容,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在读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体味诗歌意境美

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是;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难点突破方法:内联(已知的同类作品),外延(课后“研讨与练习”中他人的作品)然后,以此指导对个体的解读,强化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四、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根据课文文质兼美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诵读法:教会学生如何读诗,在读中如何感受语言美;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感情。激发兴趣法: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讨论质疑法:在合作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2、学习方法:

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语文教学的终级目标正如叶圣陶所言:不待老师讲解,学生自能读文;不老师评点,学生自能作文。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让学生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把握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情,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秋天 教案 《秋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3、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www.61k.com)依据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多种感觉,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材料。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可以增强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A%.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为完成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环节:引秋(2分钟)

1、图片展示,你看了有什么印象?

2、你是否记得写秋的名句?

3、那诗人笔下的秋是怎样的?

(轻松的心情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环节:诵秋(8分钟)

本环节以读为主,使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秋”有个总体印象。

1、初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2、正音

(积累字词,丰富语言材料)

3、读“课前提示”,想一想,我们该以一种怎样的语气和情感读?

“深情絮语”说明节奏不宜强,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怀着对求的热爱赞美之情

(使学生朗读找到依据,明确诗歌的朗读要根据诗歌内容来确定)

4、教师范读,学生划出朗读节奏、分辨朗读语气、语调。

5、学生自读与赛读,并在学生中互评,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

(这样就能使学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语感的同时,还能够掌握精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注重了对学生智力素养中注意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非智力素质中的兴趣与情感得以提升,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第三环节:(品秋)

以第一节为例,体会诗歌意境,品味诗歌语言(25分钟)

1、诗人在诗中选取哪些景物来表现乡村秋景?

露珠、镰刀、水果、冷雾、网、芦蓬、白霜、小桨、渔船 、草野、蟋蟀、溪水、牧羊女

2、为何选这些景物?

(写秋,就是要抓住有秋天特色的代表性事物来写,以此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

3、但只是罗列有代表性的事物,会有诗情吗?

(让学生明白意思没变,但我们的想象却没有了,更别说感受生动鲜明的画面了。“丁丁”:听觉,如闻其声,身临其境;“飘”:山谷很静,“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饱食”拟人手法“栖息”:先品词意义;再悟,这里是秋天给农家带来了稻满仓,谷满地,一派丰收景象。这样,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实际上也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方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还使学生感悟到了诗的意境美,达到教学目的。))

4、给这节诗加一个诗意的名字:农家丰收图

5、出示和第二、第三节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按第一接的方法小组品味二三节。

(本环节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辅助引导为辅,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精神,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实际上也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在学生的领悟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检测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的归纳、整合能力,并使之得以提高。把学生对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6、比较阅读《秋景》

扩展: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 /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

秋天 教案 《秋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5分钟)

1、查找描写秋天的诗歌、名句。[www.61k.com)

(在积累字词句篇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筛选、查找资料的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2、背诵本诗

设计意图:这是对学生本课所学知识的验收。

扩展: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 /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

三 :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及反思(不是我的,来自百度)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老教师都知道,以往习惯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为人和高等细胞动物的调节方式,而将免疫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分开来讲。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三》将免疫调节的概念引入到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并强调了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机体的调节网络。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一方面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如:神经、体液与免疫调节都具有化学语言(信息分子),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调节网络的概念是教师进行教学时应特别注意体现的重要概念,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学情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学过免疫与计划免疫,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了解免疫的功能,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疾病的原理、免疫学原理的应用方面还了解太少,这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学生普遍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正好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知道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

(4)知道免疫学的应用。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介绍科学家在免疫科学方面的研究史实,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2)通过学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两者的关系,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生命运动的多样性,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3)通过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引起学生对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关注,认识到自尊自爱的重要性。

(4)通过了解免疫学发展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同时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3.能力方面

(1)通过介绍淋巴细胞的种类、分化和功能等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从科学事实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2)通过组织小组自学,师生共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多而杂,要在两节课内面面俱到,老师会教得辛苦,学生也会学得辛苦,效果反而不好。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资料的收集与预习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课堂教学则侧重三个方面:(1)引导学生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主题下,去认识“免疫”,突出它在稳态维持中的作用,而不单纯地介绍免疫学知识;(2)以科学史素材为例引导学生认识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二者的关系,突破难点;(3)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讨论免疫学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关注艾滋病的预防,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六、课时安排: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问:感冒一般有哪些症状?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是否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神经系统能感知它们的存在吗?激素能直接消灭它们吗?机体靠什么来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呢?

联系生活经验,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以一种常见病为例,让学生明白: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体温升高等)。既以此引出免疫调节,又突出了免疫调节在稳态维持中的重要作用。

展示科学探究过程,明确免疫系统的组成

(1)用大剂量的射线照射大鼠,杀死其淋巴细胞和其他白细胞,大鼠就失去了免疫的功能,因而很容易感染疾病。(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2)给上述大鼠分别输入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发现只有在注入了淋巴细胞之后,大鼠才能恢复免疫功能。(提问:上述实验能证明什么?)

(3)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去掉胸腺的小鼠,小鼠可失去全部免疫功能。(为什么要去掉胸腺?)

(4)此时如果输给小鼠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虽得到恢复,但仍与正常小鼠不同,即不能产生游离于体液中的抗体。(抗体是谁产生的?)

(5)如果在X射线照射后不输给小鼠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而输给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去胸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不能恢复,但产生抗体的功能却得到一定恢复。(接下来你还会做什么实验?)

(6)如果同时给X射线照射过的去胸腺小鼠输入来自胸腺和骨髓的淋巴细胞,小鼠就可恢复全部免疫功能。

对科学探究过程进行分析、推理、综合。

结合课本上的图小结免疫系统的组成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对自身对照实验、相互对照实验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为学生分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做一个铺垫。

创设情境,探究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展示初中课本上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回顾人体的“三道防线”,理解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起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行讨论:1、艾滋病的主要病症及其危害;2、目前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3、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4、你知道世界艾滋病日吗?我们应如何对待艾滋病人?

结合课本P36页的“资料分析”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艾滋病的病因是什么?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艾滋病的死因是什么?为什么艾滋病病人最后往往是患不同的疾病而死亡?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和艾滋病的直接死因有什么关系?T细胞在人体内可能发挥什么功能?为什么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小结: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课前复习的基础上,学生主讲。

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艾滋病的资料,进行交流和讨论

对课本资料进行分析、思考、讨论

注意初高中所学内容的衔接。学生能做的事尽量让学生自己做。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本节的重点,用同学们都感兴趣的话题——关于艾滋病的讨论揭示艾滋病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引入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学习。同时也使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认识到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引入科学史,激发探究热情,去揭示第三道防线如何起作用

在人类生活的漫长岁月中,七千多种疾病不断地袭扰着人们。要战胜疾病,首先要搞清人体生病的原因。后来,医学的发展逐渐找到了科学的答案。法国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L.Pasteur.1822~1895)从葡萄酒变酸、蚕病、鸡霍乱和炭疽病的研究中发现某些微生物可能是引起传染病的根源。

但是,也有些人对微生物的致病作用持怀疑态度。德国74岁高龄的卫生学家培顿科斐(M.J.Pettenkafer,1818—1901)为了证明微生物不足以使人致病,用自己的身体做了一项实验:1892年10月7日,培顿科斐当着提心吊胆的学生和证人的面,将一试管每毫升至少有10亿霍乱弧菌的培养液一口吞下,还特意喝了一些碱性苏打水,免得胃酸杀死霍乱弧菌。然后,他大声喊道:“现在我们来看,我是否染上霍乱!”说来也怪,这位74岁的老人竟安然无恙。人们惊讶地看到,他除了一点不治自愈的轻微腹泻之外,什么病也没有。于是,培顿科斐得出结论:“霍乱与细菌无关!”

提出问题:1、培顿科斐得出的结论科学吗?

2、为什么同样受到致病微生物的侵袭,结果有人生病,甚至死亡,有人却健康如常呢?

展示体液免疫过程的图解,和学生一起分析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与抗体形成的关系,抗体由谁产生?如何发挥作用?最后一起归纳体液免疫的过程。引导学生联想注射疫苗的生活经验,思考记忆细胞引起的二次免疫有什么特点?

通过体液免疫机体只能消灭体液中的病原体,如果病原体侵入细胞,抗体就无能为力了,消灭这些病原体通过什么途径呢?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细胞免疫的过程。

思考、讨论

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看图分析、思考、回答问题。

用生物科学史上的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能主动地去分析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抽象的东西变得不再枯燥。

学习科学家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联系生活经验,加深对体液免疫过程的理解。

引导学生归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2.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

联系

作用独特,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对比、归纳

由学生自己归纳小结比由老师讲效果要好得多。

学以致用,阐述原理(课后作业)

牛痘疫苗是用取自牛的牛痘(一种天然的轻型病毒性传染病)脓胞中的浆液制成的。1961年以后,我国由于推广了新生儿接种牛痘疫苗的措施,天花已在我国终止了传播。1979年 10月26日那是个极其特殊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庄严宣告: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请根据本节所学内容,简述其中的原理。

阐述原理课后完成

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这一科学史实在人教版初中教材中已有详细介绍,所以本节没有将它作为引入的材料,但要求学生阐述原理,体现了初高中的要求不同。

第二课时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免疫系统的组成是什么?

2、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哪些?

3、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有哪些?

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的T细胞使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崩溃,使人死于各种感染或恶性肿瘤。有的艾滋病患者可能同时得几十种病,肿瘤、溃疡、糜烂、腹泻、高烧等等,此时人体的器官组织像任由病毒进入的自由市场。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

复习答问,举例

复习引入

展示资料,实例分析免疫失调

防卫功能过高1、自身免疫病“敌我不分”2、过敏反应对外来物质过度敏感实例:某人与朋友一起去公园看花展,在一个封闭的屋子里开了各种各样的鲜花,非常好看,拍了很多照片。可回家后,这个人满身长大疙瘩,痒得几乎难以忍受。讨论:为什么朋友没事,他却有事?你认为过敏和免疫有什么关系?过敏反应与其他疾病有什么区别?它的特点是什么?在总结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过敏反应的概念与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②一般不会损伤组织细胞;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防卫功能过低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展示、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讨论

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明确正常的免疫功能是维持内环境稳态所必需的,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都有可能引起机体功能的紊乱。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指导学生自学,联系艾滋病病人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所以恶习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理解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小结:免疫系统正是通过它的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自学

因为前面对艾滋病的分析较全面,所以此处由学生自学完全可以掌握。

免疫学的应用

组织学生讨论:你知道哪些疫苗?对什么病起作用?

交流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回顾人教版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中用来说明细胞膜的流动性的科学史:1970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这两种细胞刚融合时,融合细胞的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其中的荧光标记法就是免疫荧光标记法,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标记物,再用这种荧光抗体与细胞膜上的相应抗原结合,使细胞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发荧光。

然后再给学生介绍人教版教材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呈现的科学史实:1975年Kohler和Milstein用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羊红细胞致敏的小鼠B淋巴细胞融合,结果发现一部分融合的杂交细胞既能继续生长,又能分泌抗羊红细胞抗体,应用这种方法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讨论:为什么器官移植难以成功?免疫抑制药物对人体免疫力起什么作用?如何解决供体器官短缺问题?

展示交流搜集的有关疫苗的资料

回顾与思考

阅读与思考

阅读、分析、讨论

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感受免疫学的应用为治疗和预防人类疾病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认识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让学生感受免疫学技术对生物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新的生物学技术用于免疫学研究,大大促进了免疫学的发展。

以此来引起学生对当代生物科学的关注和责任感,同时唤起爱心。

引入科学史,促进学生主动构建调节网络的概念

提出疑问:20世纪以前,人们只知道神经调节,1902年,促胰液素的发现使人们发现了体液调节,随后,人们又发现了二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现在我们学习了免疫调节,免疫调节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有关吗?为什么把它们称为“完整的调节网络”呢?

介绍资料:20世纪70年代末期,瑞士学者Besedovsky等首次获得了神经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证据,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假说。近十多年来,在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中有了突破性进展,从分子水平上找到了两者之间的统一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神经免疫内分泌学。

思考、阅读、思考

让学生感受到三大系统之间存在的有机联系,它们共同协调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从而主动构建调节网络的概念;同时也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研究的新进展,明白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又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练习

了解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课后作业

查找资料:骨髓移植适合哪些病?骨髓库里保存的是什么?获取造血干细胞的方法有哪些?你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吗?

查找资料与思考

全面认识骨髓移植,消除因不了解带来的恐惧,唤起爱心。

八、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的特色之一,就是将免疫学发展史上的一些科学史实引入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同时,学生还从这些科学事实中看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这一节内容两课时结束了,但学生对免疫调节的探究却没有结束,反而热情更高了。他们在课后问了我很多问题,如:可不可以通过注射艾滋病疫苗来预防艾滋病?既然非典可以用得过非典好了的人的血清进行治疗,可不可以给已染上HIV病毒的人注射相应抗体进行治疗?这些问题不正是现在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问题吗?社会不正需要大量的人才来解决这些问题吗?

四 : 教案设计及反思:1.新学期的打算

1.新学期的打算

教案设计:王丽梅

辅导目标

1.让学生学会树立目标意识,让目标引领自己的行为。

2.让学生澄清并明确自己近期的目标,懂得分清主次。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白纸、笔

辅导时间

1课时

活动场地

室内为宜

辅导步骤

一、引入

1.出示:《毛毛虫》的故事

有一种在松树上结网为巢的毛毛虫,夜幕降临时,它们就会集体外出觅食。它们排成纵队,一只紧跟一只前去食用那充满汁液的松叶。法国一昆虫学家突发奇想,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将一队毛毛虫引到一个花盆的边沿上,让毛毛虫围成一个圆,然后在花盆的中间放上了可口的松叶。结果毛毛虫一个接一个,绕花盆转了一圈又一圈,七天七夜之后,它们都因饥饿而死。

2.交流:为什么七天七夜之后,毛毛虫都饿死了?(缺少的目标)

3.同学们,毛毛虫忘记了他们前行的目标是找到松叶,所以他们迷失在路线当中,最终都饿死了。相信同学们都不愿意做毛毛虫。那么,新学期已经开始了,在新的学期,同学都有什么新的打算呢?请同学们在纸上写出本学期你要完成的五件重要事情,可以是学习、交友、旅游、练字、买衣服、读完一本书或参加某方面活动等等。

2.假如你现在有特殊事情,必须在五件事中抹掉两项,体验一下你现在的心情如何?你会抹掉哪两项?

3.现在又有特殊情况发生,你必须再抹掉一项,你的心情又如何呢?你又会抹掉哪一项呢?现在还要抹掉一项,你又做出怎样决定呢?

4.最后只剩下一件事了,这就是你近期内最想做的、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一大事,这就是你当前的奋斗目标。

二、讨论

1.和大家谈谈你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三、静思、讨论

静思:

1.我是不是想要实现那个目标?我是不是一定要实现那个目标?

2.我有没有实现目标的条件呢?我怎样发挥这些条件呢?

3.实现目标的困难障碍难以克服吗?我要不要克服?我一定要克服吗?

讨论

先选3-5名学生交流,再小组内交流。

注:老师在强调目标时,一定要让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希望的目标是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可以实现的,而不是高不可樊的(讲述够苹果的故事),如希望一下子在半个学期内提高某门学科的成绩30个名次伯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太难实现了,所以这种目标对指导实际的学习行为效果往往不大,有时甚至还起到反作用。

2.目标实现要有期限。将自己要实现的目标,明确一个实现的期限,如短期目标可以是以一个星期、一个月为期限。中期目标可以是以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为期限等。

四、明确目标

1.教师:经过交流,相信同学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并知道了如何去实现目标。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的目标写到纸上,写上实现期限,及保证措施。

我的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现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一下一个学期后,你的目标实现了,那时的你是个什么样子?想得越具体越好!

3.请把想像中的你画出来。

五、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www.61k.com]们认识到学习目标对自己学习进步的重要作用,并学会了制订学习目标的操作方法。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一开始,就为自己订出一份学习目标,并征求老师和家长的意见,以便得到他们的帮助和监督,使自己顺利完成五年级的学习任务。

六、课外活动。

课下时间,请同学们把自己制订的学习目标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课后反思:

课堂气氛的调动:

可能由于刚开学,学生还不太适应学习环境的原因,刚开始上课时,学生没精打采。在我的引导下,从班长喊“起立”,学生调整站姿,大声向老师问好做起,使学生大脑细胞活跃起来,提高脑神经的兴奋度和学习的兴趣。为本堂课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课堂效果:

整堂课比较安静,学生用于独立思考和自我探索的时间比较多。这是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还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这种安静的环境下,学生通过“听故事——交流感想——拟定计划——确定目标——交流保证措施——自画像”几个环节,懂得了确立目标的重要性,明确了本学期主要目标,学会了分清主次的方法。

不足:

学生在写本学期要做的五件大事时,和画自画像时,比我预料的时间要长,因此,导致这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交流的不够充分,尤其在交流保证措施时不够深入。

每个班级有两三个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交头接耳和周围同学说话。具休原因还需进一步观察了解,然后有针对性进行交流。

五 : 课例推荐:“咏物诗”专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观物·思人·悟意

——“咏物诗”专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广州六中 刘秋菊

教学目标:

1.认识咏物诗“物我合一”的特点。

2.理解并运用 “观物·思人·悟意”的方法鉴赏咏物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几位同学诵读自己创作的咏物诗并且简单谈谈自己的创作意图。

猎枪

陈春宏

尘封铁箱中,难平身锈愁。

何日重擎苍,枪枪血封喉。

桂花

黄梓鹏

绿间满天星,飘香10步凝。

众花争艳忙,伊人独风情。

咏鸡

梁浩阳

夜去夙来早啼鸣,乾坤日月应声开。

人皆笑它太风骚,我笑他人看不穿。

明确:咏物诗是以客观外物为描写对象的1种诗体。物中有我、物我合一是咏物诗最显著的特点。

——设计意图:以写促读,让学生通过咏物诗的创作体验,更好地感受咏物诗“借物抒写情志”的写法,促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观物·思人·悟意”的方法鉴赏咏物诗。

二、观物思人悟意

(一)鉴赏刘禹锡的《赏牡丹》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观物

芍药: 庭前 ——妖 —— 无格

芙蕖: 池上 ——净 —— 少情

牡丹: 京城 ——? —— ?

(环境)(形) (神)

①根据以上提示,让学生用语言描绘诗中牡丹的形象。

②老师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观物”所得:读了《赏牡丹》,我仿佛看到刘禹锡缓缓而行,一路寻觅心中向往的花儿。他经过春意盎然的庭院,看到盛开的芍药娇艳美丽,不由驻足。然而转瞬想到芍药被护养在庭院中难免过于柔弱娇媚,失了几分大家闺秀的气格。诗人轻叹着迈步前行,远远便见到池塘中玉立的芙蕖,亭亭净植,风姿优雅。诗人不禁停步,忽而又觉得池水清冷,一朵独放的芙蕖只可远观,显得疏离,难以亲近,未免少了几分情趣。直至他步出大门,看到漫山遍野,开遍了整个京城的牡丹,花团锦簇,端丽坚韧,绚烂繁茂,雍容高贵,诗人的心终于被撼动了。

明确:观物要紧扣文本,抓住描摹物态的关键词(环境、形、神)

2.思人

牡丹人格形象

绽放于京城(洛阳)?(环境/处境)

有气格,有情韵,高贵雍容?(物态特征/人的品性)

①让学生根据诗中牡丹的形象特点联想与其相似的人格形象。

②老师分享自己的“思人”所得:端丽坚韧、雍容华贵的牡丹有格调,有情韵,是花中之王。这样的牡丹像极了那些高洁傲岸、气度高贵的人,他们是人中脊梁。

明确:“思人”要善于由物及人,发现物和人的相似点,抓住物态特征与人格品性,物所处环境与人的处境之间的关联,将物的形象人格化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紧扣文本,抓住关键词,看准物的形象特点,并能由物及人,由外而内,由实到虚地进行联想,读出诗人的寄托。这是鉴赏中最关键的1步——读进去,读懂诗歌。

3.悟意

把诗人心中“牡丹”的人格形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呈现出来。

【示范1】读了《赏牡丹》,我觉得诗中高贵雍容的牡丹就是刘禹锡自己的人格写照。世上有人媚俗取宠,失了格调;也有人冷眼睥睨,不近人情。可他即使身处陋室,依然“谈笑有鸿儒”“调素琴,阅金经”,不改高贵气度;即使屡遭贬谪,依然高歌“前度刘郎今又来”,不弃傲岸风姿。这和他笔下的牡丹何其相似啊!(处境、品性)

【示范2】我还想到了武则天,那位宛如牡丹怒放于盛唐的千古奇女子,那位让百花无颜的千古女帝。后宫女子艳如云,尽如弱柳不可扶,唯有媚娘真国色,巾帼不肯逊男儿。红妆脂粉驭乾坤,文治武功显神州。无字碑上留空白,功过敢待后人说。武则天以睥睨的姿态拒绝了柔弱,在男权社会里傲视须眉,那雍容的气度、高贵的精魂惊世骇俗、撼人心魄。(处境、品性)

——设计意图:以读促写,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延展,并能形成鉴赏文字。这是鉴赏中更深入的1步——读出来,品悟诗歌。

三、学生自主学习韩愈的《葡萄》和杜荀鹤的《小松》

葡萄

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收获:

★观物(说):

我看到诗中的葡萄藤(小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形、神)

★思人悟意(写):

我读了《葡萄》(《小松》),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葡萄(小松)的形象让我想到了__________(具体人物形象)。他(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境、品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运用“观物·思人·悟意”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咏物诗的鉴赏体验。通过学生的反馈检查落实的情况,对学生仍感到困惑之处及时进行点拨。

四、课后作业

1、以“观物·思人·悟意”的方法鉴赏2013广州市一模所选元诗《秋莲》。

秋莲

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 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 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①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 莫放扁舟酒易空。

【注】①青房:莲蓬。

2、从班内同学自己创作的作品中选择一首,以“观物·思人·悟意”的方法进行鉴赏。

荒园树

黄芷奕

荒园寂无物,绿伞为谁擎。

不求知色人,自求枝长青。

蒲公英

何珊

身披白绒缎,凭风落何处?

飘然四为家,哪得自做主。

红棉

帕提麦

一树擎天虬龙干,繁花似火映眼来。

不与百花争颜色,只为报春独自开。

咏兰

陈慧冲

艳艳群芳无颜色,玉梅在旁失雅姿。

招蜂引蝶花初绽,莫道幽香无人知。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观物·思人·悟意”的咏物诗鉴赏思路和方法的理解。作业选择既紧扣高考备考,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若为“不教”故,“文本”不可抛

——“咏物诗”专题教学反思

广州六中 刘秋菊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说的是教学要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从而达到“不教”的高度。这话很有道理,为人师的我们都明白只有“授之以渔”,而不是单单“授之以鱼”,学生才能渡过无涯学海。于是老师们纷纷从以前的“满堂灌”“一言堂”的简单传授的生硬教学模式中挣脱出来,进入了教授方法、技能以求学生得以举一反三的教学新领域。我也是这路大军中的一员,并颇有些以此自我标榜的意思。我教的是方法、技能,这并非生搬硬套的老路。殊不知,这样原来也极容易陷入另1个泥潭。重于补充资料的拓展,却让学生丢失了原始解读的能力;急于“方法”的推进,却让学生错失了文本的解读。如果说我在此次“咏物诗”专题教学中最大的收获,那就是及时发现了自己存在的这个问题,并通过帮助找到了出路——若为“不教”故,“文本”不可抛。

一、重“拓展”,丢“文本”,舍本逐末。

我发现为了落实新课标,很多老师都会在“拓展”上做文章。感觉有了拓展,就有了知识的延展,就有了凌越“文本”的高度。然而一旦这拓展并不是水到渠成的,而是架空了最基础却也是最重要的文本解读的,那么学生的鉴赏就会如同空中楼阁华而不实。

在此次“咏物诗”专题教学中,在让学生“观物”,即抓住“牡丹”的形与神特点的环节上,我前后两次的设计有明显不同:

先前的教学设计:

1.观物

①观形(提供“牡丹”“芍药”和“芙蕖”的图片,并补充芍药“没骨花”的说法以及牡丹被称为“木芙蓉”等生物属性的介绍)

比较:芍药(妖艳,没有骨格)牡丹(端丽,有骨格)

比较:芙蕖(素淡,缺少情韵)牡丹(典雅,有情韵)

正面描写: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

② 观神

补充1:牡丹抗旨不开的传说。

补充2:张抗抗《牡丹的拒绝》中描写牡丹开花与凋零的段落。

之后的教学设计:

1.观物

芍药: 庭前 ——妖 —— 无格

芙蕖: 池上 ——净 —— 少情

牡丹: 京城 ——? —— ?

(环境) (形)(神)

根据以上提示,让学生用语言描绘诗中牡丹的形象。

明确:观物要紧扣文本,抓住描摹物态的关键词(环境、形、神)。

比较发现先前的设计准备了充足的补充资料,包括借用图片来直观展现三者的形象差别,又通过故事传说和散文段落来呈现牡丹的精魂。而之后的设计则把所有的补充资料全部舍弃,只让学生紧扣主文本中几组关键词进行联想。

结果发现在前次的教学中,学生几乎丢掉了文本,选择了更为便捷的方式,直接从补充资料中得出了牡丹的形象特点。显然这些理解是别人给的,并不是学生自己通过读诗歌获得的。我的本意是提供拓展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以求实现老师“不教”,由学生自己领会的目的。然而事实却是学生并没有在这次学习中获得1种可以延展的能力。举个例子,学生带着关于牡丹的这些图片、传说、散文的认知去读一首和刘禹锡的《赏牡丹》很不一样的诗歌,比如王睿的《牡丹》“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若狂不惜金。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这是用之前提供的资料完全无法理解的。所以,只靠着拓展的资料,学生没有(www.61k.com]获得能够推而广之的诗歌鉴赏能力,老师也就无从实现“不教”的理想。

反观之后的教学,学生扎实于文本的解读,懂得如何抓住关键词,从环境、形、神来入手。这是1种最基本也最关键的鉴赏能力——读进去,读懂文本。而只有这种能力具备了推而广之的力量,不管遇到怎样的诗歌,只要学生懂得扣住文本进行解读,都不会偏离。

二、抛“方法”,丢 “文本”,繁而不实。

我还发现为了不给人“生搬硬套”“僵硬传授”的感觉,很多老师会更为注重方法的推演和展示。理想的状态是给了学生方法,学生就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力,那么只要有方法,学生面对同类诗歌应该可以无往不胜。然而,现实总是很骨感的,当学生背出了方法,却依然离题万丈之时,我们就知道这“方法”已经被生搬硬套了。下面同样以我在“咏物诗”专题教学中前后两次的设计来做一下比较。

先前的教学设计:

【方法】体察物态抓特征——留意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的变化,关注形态、色泽、味道、环境等的呈现,着力看准“物”的特征。

用老师提示的方法来鉴赏刘禹锡的《赏牡丹》。

之后的教学设计:

1.观物

芍药: 庭前 —— 妖 —— 无格

芙蕖: 池上 ——净 —— 少情

牡丹: 京城 ——? —— ?

(环境) (形)(神)

①根据以上提示,让学生用语言描绘诗中牡丹的形象。

②老师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观物”所得:读了《赏牡丹》,我仿佛看到刘禹锡缓缓而行,一路寻觅心中向往的花儿。他经过春意盎然的庭院,看到盛开的芍药娇艳美丽,不由驻足。然而转瞬想到芍药被护养在庭院中难免过于柔弱娇媚,失了几分大家闺秀的气格。诗人轻叹着迈步前行,远远便见到池塘中玉立的芙蕖,亭亭净植,风姿优雅。诗人不禁停步,忽而又觉得池水清冷,一朵独放的芙蕖只可远观,显得疏离,难以亲近,未免少了几分情趣。直至他步出大门,看到漫山遍野,开遍了整个京城的牡丹,花团锦簇,端丽坚韧,绚烂繁茂,雍容高贵,诗人的心终于被撼动了。

明确:观物要紧扣文本,抓住描摹物态的关键词(环境、形、神)。

比较可见前次的教学设计是先把鉴赏这类诗歌的方法抛给学生,再让他们用这样的方法去鉴赏文本;而之后的教学设计是由老师引领学生一起进入文本,在鉴赏中感悟出方法。

结果是在前次的教学中,学生一开始就强迫自己去识记老师抛给的“方法”,然后想着如何在诗歌中一一对应落实。这时,学生的鉴赏呈现了1种零碎的肢解和生硬的接受的状态,学生失去了整体阅读诗歌,个性化感悟诗歌的动力,更失去了经由自己努力得出符合自己方法的可能性。他们知道要看物的环境、形态、味道、色泽这样的具体的方法,可是如果他们不进入诗歌本身,是没有办法将之落到实处的。这也正是我们常常在学生的诗歌鉴赏答案中看到套用“术语”的现象的1个重要原因。

但是在之后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一起,紧紧扣住诗句,一起寻觅刘禹锡笔下的牡丹。这样融入诗歌,直到最终明白诗人的寄托,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存在感极强。而最后“扣文本,抓住关键词”这样的提醒也比零碎的“环境、味道、色泽”等过于细化的方法更容易保留诗歌在学生眼中的美感。

总而言之,在鉴赏时若是不能对“文本”下功夫,无视审美的对象,那么这样的鉴赏必将华而不实。若要让学生获得1种可以推而广之的认知,或是要让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延展能力,我们都要把重心放在“文本”的解读上。唯此,是踏实可靠的,也才有可能实现我们“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本文标题:猫教学设计及反思-《爱我中华》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720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