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反思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反思
张燕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识“炕、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2)能够利用导读解决疑难,培养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
(3)能够运用写作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从中获得感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重难点】
1.能通过阅读捕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解决疑难。
2.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预设流程】
一、导入课文
师:滋养我们黄种人的土地是肥沃的,这片土地孕育了一代代勤劳朴素的中国农民。今天我们将跟随记者梁衡走访一位晋西北的农民,在课文《青山不老》中了解他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提出质疑,初谈老人印象
1.自读课文
师:1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把你认为比较难理解词句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初谈印象
师:青山是不会老的,但养育青山的人是会老的。文中作者所要拜访的就是一位老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画出描写老人的词句)
生:瘦小、让人同情、敬佩、伟大
3、深入课文,重识老人
师:老人果真如同学们刚刚所说的那样吗?让我们走近老人,拜访这位护林使者。
(一)感受老人人生的酸楚
师:谁来说数这个老人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
生:1.外表:旱烟 瘦小
2.年龄:65——81
3.居住环境:孤独
师:找——体会——归纳,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感受老人的壮举
师:这样的老人在中国的晋西北还有很多,可仅凭这一点,不会让作家写成这篇文章。那么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呢?
·预设一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师:读完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十五年如一日”的执着
师生:①十五年,他失去五位与他共同坚守岗位的护林伙伴,多少泪水——读
②十五年,他失去了与他朝夕相处的老伴,却来不及说一声再见——读
③十五年,多少次梦中惊醒,多少次泪如雨下,却无助孤独——读
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和老人所处的环境艰苦:
⑴这样的一片绿洲在祖国大地上随处可处见,能称之为是“了不起的奇迹”吗?(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
⑵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①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用课件介绍晋西北的干旱、霜冰、沙尘暴。
②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
⑶在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啊!
⑷那么,老人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你能想象出老人战胜恶劣环境的困难树种的一个场景吗?
(2)“8条沟、七条带、3700亩”的顽强
①多少崎岖坎坷,多少次跌倒又爬起,他绿化了——
②3700亩,那是一条一条的,像互相挽住的臂膀,绵延多少坡,怀抱多少坎啊!读——
(3)升华:这就是一个用瘦小的身躯扛起来的一个奇迹,读——
预设二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师:读完这段话,你觉得这段话的内容怎么样?
生:(优美、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美认真地读一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杨树、柳树课件欣赏,让学生感受林海的美观。引导板书(美丽壮观)
预设三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师:你体会到什么?
预设:树的茁壮、顽强、勇敢
生:一层层的树经历了一次次的泥沙的侵袭,一层层的梯就是他们与泥沙抗争的有力证明。老人铁锹下的孩子,就像这老人一样顽强而永不言弃。
师: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老人创造的是一个——学生接“了不起的奇迹”。
感受老人的悲情
四、照应前面,总结课堂,领悟“青山不老”
师:老人已是81岁高龄,看着他的背影,你想说些什么呢?你能把体会写下来吗?
生: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老人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这是一种为了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是老农创造的这片青山,可以与山水共存;
是老农创造奇迹的这个精神更值得永远流传;
是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这种精神会永远闪光;
是老农这样含辛茹苦地做,不是简单地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个山沟里的人们,甚至可以说是为了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气概永远流传。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吗?
师: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就是“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对课文中“青山不老”又一个新的认识。同学们,只要有千千万万的人具有老人这样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这青山会老吗?
教学反思: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明白了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粗知不是浅知,粗知不是少知。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句、学词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略读课文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在这节课上还应该有更多的小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加努力。
二 : 人教版《游山西村》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游山西村》教学设计及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游山西村》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语文网>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chazidian.com.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游山西村》教学设计及反思设计理念:引领学生品读重点字词,加强感情朗读,体会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教学目标:1、能真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层意思,尝试加以运用。
一、谈话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1、上一堂课和大家一起学习《题西林壁》,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会不会背诵这首诗,个人背——齐背。
2、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作者是陆游,你们都读过陆游的那些诗呢?《秋叶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能谈谈你对诗人陆游的了解吗?出示课件: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3、山西村在什么地方?山西村只是一个山村,作者去一个山村游玩会有什么新的收获呢?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这首诗,并划出诗中的生字。要求把诗读通,读正确,读出诗的节奏。
4、指名读。注意在读的时候注意节奏要分明一点,不能读断。出示古诗(表明节奏)师范读,生自由读,生齐读。
5、学习"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 你有什么需要给其他同学提醒的?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其他同学书空,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二、学习《游山西村》一、二句:
1.为了更好地去读懂课文,体会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我们还是先来了解诗人当时写这首诗时的时代背景。出示写作背景:诗人陆游,他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他此时非常沮丧,非常郁闷,途经山西村时受乡亲们的热情邀请而去山西村做客。这首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1)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归来的游子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自由读读一、二句诗,然后借助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说,同桌相互说。(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
(2)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4)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也就是说你从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预设:“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会让客人怎样喝酒,要求客人怎样吃肉,对,这就是农家人,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那同学们想一想,在作者眼里,这里的足难道还单单指酒菜足吗?那还指什么足?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不折不扣的,足足的表达出来吗?自由读——个人读_个人读——齐读,足吗?要突出“足” 个人读,齐读。看到山民如此热情的招待远方的客人,同学们,你们还可以想到那些古诗文呢?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B,花径不曾缘客少,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5)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自由读——个人——齐读。如果我们稍稍改动一下李白的诗,是不是可以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山民待我情”
(6)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汇报。
(7)是啊!山民无比敬爱诗人,诗人热爱山民,这是一份多么真挚的情感啊!让我们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读。板书:情谊真。
2、引读:(1)看到乡亲们杀鸡宰猪,用满桌丰盛的酒菜热情的招待自己,诗人的心开始慢慢地融化了,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感动一起再来读这两句诗——(2)听着山民淳朴、真切的话语,看着乡亲们一张张写满热情的脸,诗人郁闷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让我们一起读,读出诗人内心的喜悦。(3)山民敬重诗人,诗人热爱山民,这份真挚的情感始终充盈着整个场面,他需要我们通过读把这幅其乐融融的画面不折不扣再次呈现。一起读——
三、学习《游山西村》三、四句:
1、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弯弯,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美丽的小山村。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个人说——同桌说。(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2、在山重水复,作者以为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什么?(可以拓展)这景色怎么样?板书:景色秀。
3、诶!这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想吻合吗?你想想,陆游被罢官了,他的心情怎样?以为陷入了人生的绝境,但在困境中,山西村的村民有没有嫌弃他?
4、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看着眼前的美景,想着山西村村民的热情,陆游他对自己的前途会有什么新的想法呢?他除了看到桃红柳绿、美丽的小山村外,其实他还看到什么?请同学们用“他还看到什么——”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柳暗花明、美丽的小山村,同样淳朴的民风,新的景象,新的希望)
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个人读——齐读。
5.在学习中,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吗?请根据提示写话。出示:(1)当你做一道应用题百思不得其解,正为此懊恼时,______。(2)当你和小伙伴下棋,感觉无路可走,打算放弃时,______。
四、朗诵,感悟情境
过渡:同学们,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就有了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
1、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跟《题西林壁》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呢?那就是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首《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什么道理呢?看似简简单单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看来,这句诗句能成为千古绝唱绝对有它自己的理由,当然,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记住他了。一起读读这句千古名句。
2、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快把他背下来,个人——集体。
3、对于古诗,我们不但要会背,还要有感情地朗诵,同学们自由试试看,个人——个人——集体。
五、课外链接,拓展延伸其实,还有很多诗像这样于写景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这首诗,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这堂语文课。
出示: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教学板书:风景秀情意真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凝练简洁的诗句中驰骋想象,理解诗意,领会诗情呢?在教学古诗《游山西村》时,我充分发挥了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作用,从实际出发,激情导学,引导学生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联系生活情景,大胆想象,张扬个性,建构文本意境。
一、诗句理解,在“追问”下突破 我让一位学生说说第一句的诗意,但学生就站着,一句话也不说。于是,我问他:“有哪一个字,你不理解呢?”他很肯定地说他没有不理解的字,但就是不知道如何理解整句诗的意思。于是,我从关键词语入手,以追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角色体验,在朗读中悟情 让学生读出感情,最好的办法是能让学生入情入境,体验文本中角色的感情。因此,我用语言描述创设一个情境,我扮演大诗人,学生扮演农家人。我为学生创设了古诗中的情境,学生兴趣十足地扮演了农家、扮演了大诗人陆游,走进文本,走进了农家人、诗人的内心世界,感悟到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只有感悟到了诗句中的情感,学生才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三、画面想象,在入情中悟理 古诗一般都是情景交融的,我让学生找出诗句中描写景色的词语,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画面,感受画面的美。抓关键词语体会文意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要手段。词语是有含义的,有情感的,如何借助词语诠释一个画面,一个意思,一种情感呢?我让学生把词语还原为一幅幅真实生动的生活场景。学生用心眼看到了诗中的画,悟到了诗中的情,再表现于自己的感情朗读中。此外,如何让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呢?关键之处要学会顺势引导,让学生从熟悉的事例中领悟诗句蕴含的道理。
三 :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反思及再设计
摘 要:在这篇散文中,庐山的形象被一层层的文化气氛所笼罩,展现出一幅幅文人的庐山行旅图和文化苦旅图,作者的情志在一段段诉说中得到淋漓显现,它的诗性思维是具形的,线性的。
关键词:教学;反思;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104-03
陆游的《过小孤山大孤山》系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此单元有六篇文言文,分别是《过小孤山大孤山》、《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方山子传》和《大铁椎传》。在常规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选教《项羽之死》和《阿房宫赋》两篇,且多数教师在处理这两篇课文时并没有顾及单元主题。我也不能免俗。
反思这段教学经历,再重新审读本单元课文,我意识到,有两个问题是必须自己厘清,并在教学中渗透的;而《过小孤山大孤山》作为单元的赏析示例,必须作为切入点带着学生重点研读。
一、反思一:诗歌和散文在创造艺术形象上的联系和区别
我感觉,古诗,主要是律诗和绝句,或词、曲,与写景状物、即事抒情的文言散文在创作时,因为首先要考虑篇幅的限制,所以在创造艺术形象的追求上虽别无二致,但在具体呈现上实有较大差异。散文形象的构成是意象运动所致,体制限制不多,故而可以作多姿多彩的形象性描写,描绘出生动鲜明的形象以吸引读者,感染读者,其描写、叙事、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有综合运用的广阔空间。而诗歌体制狭小,虽然也通过形象反映现实,但多为诗人在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上雕刻,通过想象将自己某种独特的人生体验,虚拟为具有象征性的形象感知,主观性和跳跃性都很大,因而往往轻鸢剪掠,言有尽而意无穷。
对清人吴乔的定论可作细致分析:
“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
米饭可以使人充实有力,有一种饱满感;而佳酿会让人逸兴遄飞,有一股洒脱气。一实一虚,各擅其绝。
秉持这种认识,我重读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二)、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庐山》、苏轼的《题西林壁》和今人余秋雨的《庐山》,冀有所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绝句清新超绝,二十八字写出遥望景象,以奇特想象加以夸张,以意境胜,恢弘大气,杯酒入肠,余韵无穷。瀑布飞流景观衬以紫气萦绕的庐山为背景,并用银河喻之,从天地境界越升到宇宙境界,自然景象与人物气质融为一境,妙不可言。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孟浩然用五律形式从远处写庐山,前四句衬托手法,以扬帆千里未逢名山为憾,突出遇见香炉峰的喜悦之情。后四句表现对挂锡庐山的高僧慧远的仰慕之情,这是以景结情,若隐若现的钟声传来,余味不尽,悠然深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西林寺在庐山西麓,东坡借助庐山形象,用通俗的语言表现超俗的哲理,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三首古诗囿于篇幅,创造的庐山形象或飘渺灵动,或庄重肃穆;人物形象或颖脱不羁,或虔诚严肃。诗人们的形象思维主要集于庐山的某一点或面,以此在为抒情或言志张本。
参照阅读,余秋雨的散文《庐山》便有了另一番形象天地。社科院研究员林非认为:“散文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情感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它对客观社会生活和自然图景的再现,往往是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感情与主观体验的中间,再现的宗旨归根结底还在于表现主观的感情和体验。”在《庐山》中,庞大的思想含量便寄寓在对客观生活和自然图景的再现之中。
《庐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节,作者抛出近现代庐山鲜有文人集会的疑惑,并围绕慧远、陶渊明、谢灵运、陆修静四人虚虚实实的故事,表现了山水胜地庐山的悠远文化历史。在此处,庐山的形象是文化的,是潜隐着饱和智能、云集着博学鸿儒的,作者说,庐山是“历代文人渴望超拔俗世而达到跨时空沟通的寄托点”。
第二节,作者从自己登庐山的经历写起,铺陈了古代近代文人登山的故事,随后笔锋一转,“此后,越来越多的政治活动、外交谈判、军事决定产生于庐山。密密层层的云雾,藏进了中国现代史的神秘经纬”。庐山的形象开始与文化脱钩,跌入了尔虞我诈的厚黑诡道。
第三节描绘漫漫山道上的三叠泉朝觐。以山泉急流渲染庐山壮丽景观,让生命的“对应”起伏呈现。第四节是文化庐山的涅??,期待庐山“能在熙熙攘攘中构建一种完全出乎我们意想之外的文化与名胜的对应”。
在这篇散文中,庐山的形象被一层层的文化气氛所笼罩,展现出一幅幅文人的庐山行旅图和文化苦旅图,作者的情志在一段段诉说中得到淋漓显现,它的诗性思维是具形的,线性的。而反观前面三首诗,庐山的形象各具特征,想象升华得更高,跳跃性和主观性都很大,更侧重于在启发中孕育强烈的感染力。或许这就是诗文在创造形象上的差异吧。
二、反思二:《过小孤山大孤山》的教学目标定位
湖南省祁阳师范学校的唐嗣德老师于1983年发表的《<过小孤山大孤山>备课指要》提出了本课的教学目的有四:
1、指导学生体味本课,抓住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描写景物,展现自然面貌的写法。
2、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本课在组织材料上对引用、过渡、对比、议论等手法的运用。
3、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文言词的用法,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为独立阅读古文打好基础。
4、本课是阅读教材,重点应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欣赏和分析能力上。
这四个教学目的,第一个立足于提升游记类散文的欣赏能力,涉及文体学知识;第二个属于写作技巧的借鉴,基于写作学上的考虑;第三个主要是针对文言基础知识而制定的,是每篇文言文的教学都或显或隐地必然要顾及的;第四个既是对前三个目的的整合,又是对它们的再强调。可以说,如果按照唐老师定位的教学目的去设计教学过程并确保有效实施,那么学生以后对《过小孤山大孤山》这篇课文将会异常熟稔,对游记和陆游也会形成深刻理解。我很欣赏这种务实的教学目的定位,然而随着课程标准和教材体例的更新,本课的教学目的必然要按照“以生为本”的理念进行重新定位,要结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因素,同时也必须考虑融入“区别诗文形象”的有关知识和能力点。因此,我按照三维目标的形式对教学目标定位为: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陆游和《入蜀记》,熟悉游记的一般体例和放翁游记的开创性。能够分析作者在材料组织上的巧妙构思,提高阅读游记类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根据时间、地点的变换通读游记,认真分析每一个画面,通过画面捕捉作者的写作意图。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的现实处境和复杂心境。
三、教学过程的再设计
1、导入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说:“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PPT呈现)我们在初中学过陆游的一些诗作,如《示儿》等,产生的感受恐怕也是与任公先生“心有戚戚焉”。放翁一生笔耕不辍,今存诗9300余首。这近万首诗歌,贯穿着一条主线――爱国!大声诵读陆游诗歌一个早读课,你必然会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巨大震撼。任公先生说的“意不平”,是针对放翁一生的坎坷仕途和壮志难酬的。我们来一起回忆下陆游的生平。(PPT呈现)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三十四岁进入仕途,四十一岁因“结交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罢官。四十四岁起复为夔州通判,八十五岁卒于故乡。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即是陆游起复夔州时期写的。陆游46岁时从家乡出发前往夔州赴任,130多天所写的日记结集成《入蜀记》6万多字,以清新隽永的文笔,描绘祖国大好河山,寄托忧国情思。
设计意图:导入忌冗长,这里设计的两段话紧扣着一个要点,即陆游的家国情怀。引任公先生论诗是为了强调要点。学生在高一年级学过梁实秋先生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对任公先生的爱国情感和伟岸人格已有强烈感受,因此,《读陆放翁集》的二十八个字就形成了有效的“先行组织者”。后一段轻轻带过《入蜀记》,为第四环节略作一铺垫。
2、自读课文,析结构:移步换景,由远及近
提问: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PPT呈现)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教师巡视,遇学生有读不懂的句子即予以解释,并做好记录,待学生自读完课文并分清层次后,向全班学生讲解疑难语句。
学生分别找出具体描绘景色的句子,予以赏析。
教师补充:袁枚《小孤山》(PPT呈现)
江心涌一山,卓立冠霞表。
锡以小孤名,千秋长不老。
时逢三月初,烟鬟梳正好。
高阁云层层,修篁枝袅袅。
长江头盆宽,石镜妆台小。
我来拜神前,代把落花扫。
不敢问彭郎,嫁事何时了。
只乞少女风,一送东风鸟。
教师备答:可每段一个部分,分为三个部分;亦可分成两个部分。
(1)分三部分,即按内容分。第一段写烽火矶,突出其“奇”;第二段写小孤山,突出其“秀”;第三段写“大孤山”,突出其“壮”。
(2)分两部分,即按时间分。前两段为八月一日的日记,第三段为八月二日的日记。
教师通过某一具体景物的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写法,[www.61k.com]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
教师备答:游记常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描写和欣赏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进行精心地剪裁。
如写小孤山,先写在数十里外眺望时的景观,“?f然孤起,上干云霄”。再逐渐驶进,依然凸显其秀丽,却更加细致了,写道其祠宇荒残。夜晚更是再游小孤,“烟雨空?鳎?鸥鹭灭没”。作者由近及远地观察小孤山,有静有动,创造了一种扑朔迷离、朦朦胧胧的美感。
设计意图:分析全文结构比较简单,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读课文应该可以较好完成。两种分层法均可,并不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如在课堂上出现分层法的争论,亦可借此锻炼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探究能力。
补充袁枚关于小孤山的诗作,一来是为了换种方式展现小孤山的秀美,让学生对诗文有别特性有个较模糊的认识;二来文中烽火矶和大孤山都可拿来与小孤山作一对比映衬,故三景之中,不妨增强学生对小孤山的形象感知。
教师对移步换景手法作强调,也可以进行示例分析,为下一环节具体形象地领略景色美打好基础。
3、再读课文,绘景色:同类比较,衬托风貌
教师要求学生自由大声诵读全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烽火矶、小孤山、大孤山的景色。指名作答,全班讨论描述得是否真实、充分。
教师提问:除了直接描写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手法分别表现大、小孤山的景色特征?(PPT呈现)
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备答:作者还通过对比和衬托来表现大、小孤山的各具特色。如写小孤山的峭拔秀丽时,就用了烽火矶的怪奇万状来衬托;而在表现大孤山的壮美时,又衬以小孤山的秀美。特征在比较中能够得到更强烈的体现,作者巧妙地展现了大、小孤山的真实风貌。
设计意图:此环节较为轻松简单,宜于舒缓课堂节奏,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感受景色美。今天在读写景状物的散文时,师生的功利感都似乎太强烈了些,读完就找景物特色,旋即分析文章手法,缺少了让学生在头脑中真正再造诗境、置身景色中呼吸的时间和空间,无法形成审美的愉悦。我会在教读此类文本时辟一片时空给学生,让他们去感知,去领悟,去享受美。毋论学生是否最终都会爱上小孤山的秀美和大孤山的壮美,通过此一环节,他们至少都真正经历了一次美的历程。在这个近乎闲暇的环节中,教师的引导和评价显得尤其重要,如果把赏识教育在这里更多地渗透,学生会更加喜爱感知、描绘散文中的景色,即以这一节课而论,也可以为下一步找特色和究思想营造一派和谐的氛围。教师在评点时应灵活应对,坚持一个考虑:赏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纵向比较上的进步,多向他们竖起大拇指,给他们多一些自信和勇气,多一些支持和鼓励,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增强自信心,成为大写的人。
4、教师点拨,找特色:引诗状景,诗境再造
教师对之前的景色分析作简单总结:放翁在文章中通过舟行观景,将烽火矶、小孤山、大孤山等分散的景点一线贯穿,绘出了一幅长江山水局部图卷。“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作者目睹了山水的丽姿,并通过直接描写和对比映衬将其完好地展现出来。其实,作者在本篇散文中还用了一种有开创性的手法来模山范水,即“引诗状景”(PPT呈现)。在描写中,放翁不时引用前人的诗句来描绘景色,表现心情,请同学们找找本文共出现了几处“引诗状景”,表现了怎样的景色和心情(PPT呈现)。
四、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作答。
教师备答:如写烽火矶一段,放翁引老杜《次空灵岸》“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一句,表现船只缓慢行驶的状态,自己欣喜之情,难以自抑。
作者把自己的模山范水与征引前人歌咏此地此景的名章佳句结合在一起,使二者相得益彰,以诗心观照自然,以诗境再造意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此高度评价说:“引据诗文以参证地理者,尤不可殚数,非他家行记徒流连风景,记载琐屑者比也。”陆游《入蜀记》中此类手法使用颇多,如:(PPT呈现)
七月二十三日:过阳山几,始见九华山。九华本名九子,李太白为易名。太白与刘梦得皆有诗,而刘至以为可兼太华、女几之奇秀。南唐宋子嵩辞政柄,归隐此山,号九华先生,封青阳公,由是九华之名益盛。惟王文公诗云:“盘根虽巨壮,其末乃修纤”,最极形容之妙。大抵此山之奇,在修纤耳。
十月八日: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所谓下牢溪也。欧阳文忠公有《下牢律》诗云:“入峡水渐曲,转滩山更多。”即此也。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放翁在前的开创之举,后人,如刘白羽在《长江三日》中未必会那样大量引用杜甫语典。今天,董桥、余秋雨等学者型散文家更是把这种手法发挥到了极致,使文章不仅景境兼佳,还具有十分浓郁的文化气息。
这一手法也启发了我们,同样是写景抒情,诗歌和散文在创造形象上会有哪些区别?我们结合本文对大、小孤山的描写,把相关部分与同为放翁所作的《观小孤山图》作一比较。(PPT呈现)
观小孤山图
陆游
江平风不到,镜面渺千里。
轲峨万斛舟,远望一点耳。
大孤江中央,四面峭插水。
小孤特奇丽,丹翠凌云起。
重楼邃殿神之家,帐中美人粲如花。
游人徙倚栏干处,俊鹘横江东北去。
教师备答:比较此诗、文,有三点很可以引起我们注意。一是意象的重叠,江水、大孤山、小孤山、惠济庙、俊鹘等意象在诗、文中均有所表现;二是形象的差异,诗中出现的几个意象,在散文中得到了更丰富的呈现,如俊鹘,散文中写到“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这种迅且猛的感受在诗中就需要我们通过想象去发挥了;三是用笔的区别,在写小孤山时诗歌的用笔因体制的限制,只能在点明“奇丽”后,用丹翠凌云、重楼邃殿、帐中美人等略作渲染,而散文中用笔更加灵活多变,从各个角度写小孤山,既随角度变化显现作者是在江行中览眺景物,又从多个角度充分展现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
设计意图:分析“引诗状景”手法是本环节的主要目的,这也是本设计依据单元目标选择的切入点之一。学生通过对散文中介入相关诗句这一技巧的分析,能形成对“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朦胧认识。接下来顺理成章地安排陆游同题材的诗、文的比较研读,学生就能达成更深刻的思考。
在实际教学中,也许会有学生在上一环节即把此手法含糊地提出,届时教师万不可因为不符合既定教学流程安排而不加变通,应该顺势带入对此一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对散文中引诗状景而再造意境作用的理解。
补充《入蜀记》另外两则日记,也是为了让学生对整本书形成一定的了解,产生一定的兴趣。根据重庆工商大学傅德岷教授在专著《散文艺术论》中提出的观点,游记具有地域性、时代性、知识性、审美性四大特点,随文教学时推动学生隐约领悟这四点,或许对学生日后人生旅途中的游记撰写较有帮助。
五、师生互动,究思想:缘景明情,领悟心志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写景中插入的议论,提醒他们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写景思想深度,另一方面能够从侧面真实地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师备答: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壮志难酬,诗中寄寓了爱国、收复的浓情,在沉郁中激情迸发,抒写抗金人、全金瓯的心志。在移舟写景中,作者对国事和军事的关注已经不自觉地渗透到了景色描写中了。如写烽火矶,提及“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写小孤山,提及“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写大孤山,提及“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等,在看似不经意的记录中,表现南北对峙的临战氛围和自己的关切之心。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而他是社会、时代、人民的喉舌和代表。”陆游终其一生在为祖国呐喊,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的眼里常含泪水,他留传下来的诗文向我们展示着什么才是真正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设计意图:读其文不可不知其人,知其人不可不更细读其文。通过文本细读,往往能够对作者的人生心性了解得更形象,更深刻。
六、小结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形象是我们理解作品的重要依据,我们在读诗文时,要注意把握形象,对形象作出正确的理解和阐释。从形象的角度欣赏作品,在得到美感和认识上提高的同时,还可以收获写作方面的有益启示。读《过小孤山大孤山》,我们感受到了鲜明的形象,在景观描绘中领悟了作者的游兴和感受。其时,散文中有很多形象化的成分,包括语言的形象性、举例的形象性、情感的形象性等,这需要我们在本单元其他课文的学习中逐步深入感知。
设计意图:收束全课,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提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方向,力求学生不断理解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
四 :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及反思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雪松独特的本领,感悟雪松是真正的强者和智者形象。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的深刻含义。学习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雪松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及课末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积累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词,谁来读一读?
出示: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威武不屈宁折不弯
师:你读得很正确。这些词的意思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再指名读,要读出慷慨激昂。
2、师:这位同学读得豪迈、坚定。从这些词我们感受到面对困难坚强不屈、正面抗争的精神。其实,面对困难还有另一种方式,这就是《山谷中的谜底》所告诉我们的。
3、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导学感悟,解读“弯曲”。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魁北克的山谷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师板画)在山谷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奇异的景观,我们一起读谜面。
出示谜面,齐读
2、那谜底是什么呢?谁来读?
出示谜底: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3、齐读,思考:形成这一奇异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交流:
(1)特殊的风向,东坡雪大,西坡雪小;(标出“风向”,简略讲解)
(2)雪松有这样的本领。
5、师:那么,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的这些雪松到底有什么独特的本领?面对巨大的风雪,其他树木都丧失了生机,可它却依然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出示读书要求:请大家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仔细琢磨雪松的这种特有的本领究竟是什么?用“--”划出相关语句。)
6、交流:
出示:“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7、师:有人说雪松在积雪来临时,应该迎难而上,怎能向困难低头?雪松是弱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自读第三自然段,抓重点词语和句子。)
8、开展辩论,突破重点:
9、指导感情朗读:(配乐:风声)
①面对着暴风雪一次次的侵袭,雪松就这样,(引读)——
②风还在刮着,雪依旧下着,柏村倒下了,柘树倒下了,而雪松弯曲、反弹,再弯曲、再反弹……它仿佛是这个静穆的世界里最后的斗士.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奏出了生命的最强音,雪松就这样,(再读)
9、师:这就是雪松,面对肆虐的风雪,用一时的弯曲获得了新生,这是充满智慧的弯曲,这是充满力量的弯曲,让我们再次把谜底告诉大家(齐读)
10、面对这一谜底的揭开,你想到了什么?(可以从雪松、旅行者、杂树等方面谈看法)
三、联系生活,学会“弯曲”
1、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是啊,从这一课普通的雪松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也想到了许多,这两位旅行者也从雪松身上得到了启示。
出示:“对于外界的压力,……以求反弹的机会。”
2、齐读,思考填空:
3、雪松弯曲一下,不是,而是。
4、由此,你能联想到生活中的例子吗?(学生交流)
5、古往今来,从自然界到人类,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
“对于外界的压力,……以求反弹的机会。”
四、总结延伸:
1、师:的确,大自然中,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类,面对逆境和压力,首先要敢于和它作斗争,同时也要学会忍让,恰当的以退为进,同样可以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记住:
出示:这种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男读、女读、齐声读)
2、布置课后作业:
推荐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五、教后记:
执教《山谷中的谜底》一课后,收获与感悟真是一言难尽。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我似乎有了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这只能说,收获太大了。
先说教材的钻研过程,课的导入既要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要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直接切入魁北克省的南北走向的山谷中的奇异景观,顺水推出“谜”和“谜底”,激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进而展开重点段落的教学,感悟雪松与风雪抗争的过程。
再说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谜底的第三自然段。首先可以抓住谜底引发小组合作讨论:A为什么东坡雪大,西坡雪小?B雪松有什么本领?“雪松有什么本领”是一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在自读时紧扣第三自然段,圈出关键词句,各自谈谈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师巡视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点拨。然后引导学生合作探讨雪松是如何运用弯曲、反弹的本领达到最终目的。这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我让学生参加了辩论,在辩中感悟了雪松的特殊本领。又针对“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始终……”,我以读为主线索,以读促情,以悟促读,以自读、默读、齐读以及创设情境的引读这多种形式的读,边读边想象,让学生感受到雪松与积雪抗争时的情景,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让雪松那顽强抗争的形象清晰印入学生的脑海中,领悟雪松是强者、胜利者。
第三导之以行,突破难点。为了加深对课文最后一句话(文章主旨)的理解,我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一、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二、用一个故事、一个现象谈谈你的理解;三、用一个名言、俗语说说你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理解、思维在一步步加深,使课堂拓展与课文内容构建联系,为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由读导思,由思导说,重在感受体验,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先后就有学生说出:“韩信甘受胯下之辱,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斤斤计较,是智者的退让。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些名言、俗语补充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充分自由地发表了意见,说出了他们各自真实的、独特的感受与认识,这种深题浅讲的方法要比一味地灌输道理来得深刻,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五 : 《雨后》教学案例及反思
《雨后》是著名作家冰心的诗作,全诗以浅近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雨后孩童戏水的嬉闹情景,勾画出孩子们活泼、俏皮的形象,极富童趣。怎样使学生进入情境,体会诗中儿童特有的心理,进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是这篇课文教学要解决的任务和目标,我打算用以读为本,层层推进的方式实施这节课的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者在教学《雨后》时,师生同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又在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激发出师生的勃勃生机,焕发出课堂的青春与活力。同时,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还注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绪(学会关心他人),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真正再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
师:(面带微笑)读了这首小诗,我又忆起了童年的往事
生:(迫不及待)老师,能说给我们听一听吗?
生:说说看嘛
生:(小声议论)老师的童年一定很有趣……
师:那年我七岁,记得那天下了一场大雨,家前屋后都成了水的世界。我和几个小伙伴打起了“岸上水仗”,结果弄得一身泥浆,害得我被母亲狠狠批评了一顿,但我心里却觉得挺高兴的。
生:(不解)既然受了批评,为什么还高兴呢?
生:是呀,为什么呢?
生:一定是开心过了头
生:大概是找到了生活中的乐趣
生:他们(小伙伴)一定是你的“铁哥们”
[片断二]
生自发地积极交流,气氛和谐、活跃。
师:文中赤脚的孩子们(小哥哥、小妹妹)也捕捉到快乐了吗?
生:(齐声说)捕捉到了
生:小哥哥滑了一跤,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生:他一定很自豪
生:他是最快乐的
生:他以关心小妹妹为乐
生:他还会以关心他人为乐的
生:小妹妹也快乐呢,她希望自己也摔痛快的一跤
生:她太喜欢雨水了,即使摔一跤,她也觉得高兴
生:她觉得这样做很有趣
生:她为自己有这样的哥哥而感到快乐
……
师:是啊,小兄妹俩既喜爱这夏季的雨水,又相互关心对方。多好啊!真心祝愿咱班也能涌现出这样的“兄妹俩”。
[反思]
在体现创新教育的前提下,设计教案要明确一个目标,那就是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人或事能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把课堂引向生活的天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要舍得从课堂上走下来,把学生请上去,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雨后》这首小诗描写的是雨后孩子们在水中尽情嬉戏的情景。初读课文,很多孩子忍不住轻轻的笑出声来,情感的自然流露让我们看到了心与心的交融,我抓住时机问:“大家笑什么?”他们回答:“我真想跟他们一起玩儿”、“在水里玩,太开心了。”“大家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赶紧跟小伙伴说一说。”小组交流气氛热烈,代表发言也异常精彩。再读课文孩子们很自然地读出了小哥哥玩耍的酣畅,小妹妹的胆怯。学文后我又问学生们,现在你们最想做什么?有的说,现在马上下雨,我们也去玩。有的说,我也想写一写......
课后,我想了很多,现代教育让我换位思考,我们要时刻为孩子们服务,时刻激励着孩子们拔节儿,以学生的理解水平衡量学生的问题,我们要真心走进童心世界,让孩子们享受语文。课堂要教给学生,我们少表态,疑点、难点让学生自由讨论解决,这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思辨和归纳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之间的单向、双向和多向的交流,形成课堂内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我们只是听众,一个适时的点拨者。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呼唤学生潜在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拨动心灵的琴弦,让孩子们在情感的驱动下面积极的学,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们成长进步的殿堂。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