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读后感300字范文

发布时间:2018-02-28 所属栏目:莫泊桑短篇小说

一 :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读后感300字范文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读后感300字范文

泊桑一生坎坷,写这本著作时已经带病在身,因而,他的作品是悲伤、愤怒的,从中有夹杂着喜悦。

令我过目不忘的文章叫《项链》。文中讲述一个女人,相貌姣好,却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嫁给一个小职员。她经常幻想,自己的家豪华,后许多仆人,自己是个美丽的富太太。她始终觉得,这是她生来必须享有的。

有一次宴会,她去了,穿上自己缝制的衣服,向蚝油借来的宝石项链。悲剧发生了!就应为风光而借了项链,因为兴奋而丢了项链,因为无奈而买了一条一样的项链,因为还债而平明挣钱。十年后,她已不在是她,是个苍老、凶悍的女人。然而,她磨练了自己,使之更加坚强。

她有遇见了老友,坦白了真相,可是,她的好友说那是条假的!故事在惊讶中结束。谁都没想到,一个女人,就因为一条假项链而改变了人生。她面容苍老,对生活不再抱有幻想。只对当日风光宴会中的自己怀念在心。

这篇文章似乎是个冷笑话,笑那个女人的贪心、愚蠢。其实,她在饱受艰苦中最终获胜,虽然最后是个遗憾。这就是莫泊桑的写作风格,悲中带喜。整本书带着强烈的悲愤气息,反映了当时的战乱似乎每一个成名的作家都在战争中度过,满腔热血,文章揭示的主题都是差不多的。看来,只有在米难中才会成熟。

还记得《项链》一文中后这样一段话“‘是的。你没有发觉这一点吧,是不是?两串原是完全遗言法的。’说完她脸上显出了微笑,因为她感到一种足以自豪的、天真的快乐。”是的,人们为何不尝试在压迫中不得不磨练自己呢?最后,是满足、释然的笑容。多么愉快啊! 本文来自织梦

这本书的每一篇文章似乎都处于一个家掉、一个主题。然而,读起来不感乏味,志向一直读,以满足自己对书的渴望。这才是作者写好这本的成功之处,至少我觉得是这样。

二 : 莫泊桑 “短篇小说之王”的惨死

1892年1月2日凌晨1时3刻左右,莫泊桑的房间里发出阵阵吼叫声。吼叫声通过半掩半开的门惊醒了睡在隔壁房间的仆人弗朗索瓦。他立即起身冲进了莫泊桑的房间。与他一起冲进莫泊桑房间的还有莫泊桑“漂亮朋友2号”游艇的水手雷蒙。弗朗索瓦早已给他打过招呼:莫泊桑病重,神志已不正常,要随时注意主人的身体状况。当他们两个看到莫泊桑时,都惊呆了:穿着睡衣的莫泊桑站在床边,目光凝滞,从颈到胸全是鲜血,只听他喃喃地说道:“弗朗索瓦,您看我都干了些什么,我弄伤了自己的脖子…我真疯了。”

大约在两个多小时以前,莫泊桑在弗朗索瓦的照顾下躺到了床上,当弗朗索瓦离开后,他感觉无论自己怎么躺着都很难受,他想他已无法忍受病痛的折磨了。于是,他决定自杀。他拿起手枪,将枪口抵在自己的太阳穴上,可当他扣下扳机后,只听到“咔嚓”一声,并没有子弹射出。原来,细心的弗朗索瓦已在几天前,就将手枪里的子弹退了出去。莫泊桑气恼地把手枪扔到一边,又从桌上拿起一把小刀,在自己的喉部割了一下,好在他用的力量不重,切得不深,仅伤了皮肉,但血流了出来。他仍不甘心,又奔到窗口,想往下跳,但窗户也已被仆人关死了。于是,他才疯狂地吼叫了起来。
弗朗索瓦和雷蒙急忙对莫泊桑进行了包扎,然后又请来医生对他的伤口进行缝合。缝合中,莫泊桑没有吵也没有闹,显得很安静。医生走后,莫泊桑对照顾他的仆人和水手表示歉意,说自己干了一件傻事,并伸过手来与两人握手,随后他闭上眼睛,睡过去了。
一向给人以健壮印象的莫泊桑怎么会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而自杀呢?
青年时代,风流成性种祸因
这就要追溯到他的青年时代。莫泊桑20多岁在海军部做小职员时,很喜欢划船。他和他的一些朋友成天想的都是去塞纳河划船,然后再到一家名叫“蛙泽”的咖啡馆喝上一杯咖啡。无论是河边,还是咖啡馆里,都聚集着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物。莫泊桑身体健壮、相貌堂堂,很能引得女人们对他的好感。而他的年轻与不谙世事,也很容易就学会花花公子那一套。他经常和一些放荡的女人在一起调情,甚至寻花问柳。结果,他26岁就染上了可怕的梅毒。
莫泊桑自恃年轻力壮,似乎并没有对得这种病给予足够的重视,依然沉湎于酒色,甚至他还成立了一个“克雷皮蒂斯神社”(当时,莫泊桑正跟着福楼拜学习写作,因此他就借用了福楼拜小说《对安东尼的诱惑》中,一个以无礼而著称的小神克雷皮蒂斯来命名了自己的团伙),经常和一帮朋友酗酒、吹牛、胡闹、狂笑、调戏妇女,甚至还把妓女带到他们的游船上,寻欢作乐,直到筋疲力尽才散。
人们批评生活放荡的莫泊桑哪里有一点贵族子弟的味道,他却立即反驳道:“我看了旧的证件,了解我们的家族,我的祖先让?巴蒂斯特?莫泊桑当过国王的侍从官,1752年被授予贵族头衔。不然,我怎么可能叫居伊?德?莫泊桑呢。”(法国贵族的姓前面必加一介词“德”――笔者注)当然,他也有放下船桨,收好游船,脱下肮脏的船服,换上干净笔挺的礼服,系上鲜艳的领带,像正人君子那样赶到海军部,去做他毫无兴趣的小职员工作的时候。
后来,莫泊桑又在他的恩师和他视若父亲的福楼拜的帮助下,调入了由福楼拜的挚友任部长的公共教育部当职员。这时,他努力地写出了一些诗歌和纪实性文章,在29岁时更是写出了令福楼拜狂喜的短篇小说《羊脂球》。正是这篇小说奠定了他“短篇小说之王”的基础。
为寻欢作乐付出代价,40几岁就已病入膏肓
但莫泊桑早已风流成性,在新的环境中,划船作乐虽然减少了,但并没有根本改变他的生活方式,只是他的猎艳对象随着声名的日渐显赫和稿费的源源不绝,而由下中层社会的女子转变为了上流社会的贵妇人。他开始为寻欢作乐付出代价:他右眼调节功能麻痹,不时出现幻视,而且又患上了偏头痛和晕眩病。医生说他的病与遗传有关。但遗传只是一个方面。著名眼科大夫朗多认为他从30岁开始,视神经就出了问题,脑细胞核也发生了病变,这都很符合梅毒对神经系统的侵染。
莫泊桑开始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他的仆人弗朗索瓦不止一次地看到他一句话未说完就突然中断了,眼睛木然地望着空中,皱起眉头像是在听什么声音;又看见他站在镜子前,瞠目结舌地对着镜子中的他问道:盯着他的人是谁?而莫泊桑本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外强中干,于是在紧张的写作告一段落时,决定进行治疗和疗养。此外,其他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也在他身上不时发生。一次,他荒唐地让一个友人来光顾他的一个异性伴侣,他的这位异性伴侣后被惹怒而向他开枪,他在夺下她的手枪时,手也受了伤。过后,他又谎称是一个蒙受耻辱的丈夫向他开的枪。还有一次,他莫名其妙地怀疑一个爱搞恶作剧的青年作家书中的一个形象不佳的人物是在暗指他,他就拿枪要与这个作家决斗,逼得那位青年作家直说书中的人物绝不是他,并作出了道歉。
莫泊桑神经和言行的不正常在继续发展,而他的写作也更勤奋。到1897年,不知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他在写作其他作品的同时突然写起了一部中篇小说――《狂人日记》来,以一个精神错乱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并剖析其患病的过程。写完稿后,他说:“我把《狂人日记》的原稿送到巴黎去了。不出一星期,所有的报纸都要说我是疯子。随他们的便吧。我是精神正常的。”就在这一年,他的精神失常的症候比较明显了。此后他写的短篇小说,荒诞的故事多起来,幻想和恐怖写得就像他经历过的一样。
无独有偶,莫泊桑的弟弟艾尔维精神也不正常了。莫泊桑和他母亲为此忧心忡忡。一个晚上,艾尔维突然发病,狂怒中理智完全丧失,要把他的妻子掐死。莫泊桑不得不把他骗到精神病医院。当莫泊桑离开医院时,听到受骗了的弟弟在护理人员的强行阻拦下,悲惨地哭号和怒吼道:“莫泊桑!你这个坏蛋,你才是疯子!”莫泊桑听到可怜弟弟的惨叫声,全身不寒而栗,精神极度紧张。他感到对不起弟弟。后来,他又去医院看望了弟弟几次,他拥抱着可怜的弟弟,而弟弟似乎已经不认识他了。
莫泊桑决定到意大利和突尼斯去松弛一下他长期以来紧绷的神经。可是却在佛罗伦萨患了病:6天高烧不断,内脏出血,眼病、偏头痛和风湿症复发。他只得回国。回国后,他不顾自己的病情,先是去看望了身体不佳的母亲,又去医院看望了治愈无望的弟弟。几天以后,33岁的弟弟死在了精神病院。莫泊桑遂把他的爱心倾注到了弟弟的妻子和女儿身上,他负担起她们全部的生活费用。弟弟之死更加刺激了莫泊桑的神经,加重了他的精神疾病。当他看到墓碑上“艾尔维?德?莫泊桑”的字样时,竟一下子怔住了,一再地说那下面埋着的人是不是他自己,随即他便神色悲惨地号啕大哭起来。莫泊桑发病更加频繁了。剧烈的头痛使他不能思维,风湿痛使他直打哆嗦,眼睛也突然看不见东西了,说话颠三倒四。他拔火罐,吃麻醉药,但效果不佳。一次,他回到家,因头昏,一下子摔倒在地上。他说他想朝头里开一枪来止痛。但是,为了能够继续从事他心爱的文学创作,他顽强地与病魔搏斗着。
莫泊桑辞去教育部的工作后,创作的小说一部接着一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他曾不无得意地说:“我的小说在全世界被译成各种文字……(www.61k.com)版税和稿费最高。长篇小说每行1法朗,我签名的短篇小说每篇达500法朗……找的书的出版量仅次于左拉。”“我是名列首位的法国作家,小说集每本平均发行量达13000册……是以法国的最高价付酬的。”贵妇们一个个冲着莫泊桑而来,莫泊桑也乐得与之周旋,但他却终身未婚。
莫泊桑在他40余岁时,就已病入膏肓了。他已无力应付这些曾给他带来快乐的女人。可是,一位被他忠心耿耿的仆人称之为“灰衣夫人”的美人却仍纠缠着莫泊桑,她从巴黎追到迪沃纳,又从迪沃纳追到戛纳,甚至追到莫泊桑的隐居处,直到逮住莫泊桑为止。仆人称她为吸血鬼,想赶她出门,可是主人却被她的聪明和天仙般的美丽弄得神魂颠倒而无法拒绝。过去,强壮英俊的莫泊桑频频追逐美女,从她们那里获得激情、灵感、素材和故事;而今,衰弱多病的莫泊桑好像遭到了报复似的,反被女人频频追逐,把他推往死亡的边缘。他照耀于法国文坛的天才之光,也因此而过早地熄灭了。
不堪病痛折磨,死前几年一直苦苦挣扎
莫泊桑经常服用乙醚和吗啡,量越加越大,以致后来没有任何药物可以缓解他的病痛。他对人说:“我想自杀以求生……这就是离开尘世的逃脱办法。”他对给他治病的医生也说:“在精神病与死亡之间,我选择已定。”在离他切喉自杀前18天,他草拟了遗嘱,只是突然想起要和母亲一起过圣诞节(后又改为过元旦),他才打住了。可是,各种药物和各种治疗方法都用遍了,他依然是头脑糊涂,幻觉丛生。他已被病魔摧残得不像样子。终于,他在与母亲过完元旦后,切喉自杀了。
医生们认为,为了避免莫泊桑再次自杀,只能让他住进医院。莫泊桑住院后,病情并未好转。他时而躁狂,时而平静。平静时,弗朗索瓦和护士陪着他到庭院里散步、聊天,享受户外和煦的阳光,感受花草树木的自然之美。躁狂时,他任何人都不认,医生和护士也对他没有办法。他常常处于谵妄中,他指责厨师对他下毒,医生护士是疯子,弗朝索瓦偷了他8亿法郎等等。他说他是上帝的儿子,是耶稣基督与他母亲睡觉生下了他。医生用导管给他进食,他说导管会带来“黑疮”,他就把“黑疮”传给上帝,让上帝死亡。医生给他导尿,他喊叫着不愿排尿,说尿是钻石,应该藏在保险柜里。有时他突然狂暴起来,又是叫又是骂,一次半夜,他从床上跳起来喊道:“战争!战争!”并命令弗朗索瓦做好出征的准备。在住进医院差不多一年半时,莫泊桑又出现了癫痫性痉挛。他已病得无力站立,有时在无人看管时,竟趴在地上,用嘴舔着墙壁。经过多次痉挛和抽搐,他陷入了休克状态,神经完全麻痹,睁着一只痴呆无光的眼睛,发出一声无力的悲哀的嘶哑叹息。
1893年7月6日,差一个月43岁的天才小说家莫泊桑被梅毒侵入大脑而引起的精神疾病夺去了壮年的生命和如日中天的事业。莫泊桑在短短的10年中给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了《一生》、《漂亮朋友》等6部长篇小说、300多篇短篇小说、3部游记、I部剧本、1部诗集和许多杂文,创作量极其惊人。
法国文坛对莫泊桑的病逝悲哀不已。左拉代表法国作家沉痛地说道:“上帝啊!永别了!他受精神错乱之苦,一切幸福被它全毁了!”左拉还高度地评价了莫泊桑:“他有法兰西民族的灵魂。人们理解他是因为他光明、朴实和有气魄。”“让他安息吧!这是用生命换来的,让他留下的作品永存吧!他的作品将永存并世代相传!我们这些认识他的人,在心中将永远留下他健壮和痛苦的形象。而以后,那些不认识他的人将通过他的作品爱他,因为他歌唱了永恒的爱,歌唱了人生。”
张宁据《世界文化》杨开显/文/整理

三 :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特点

一.以小见大,由点及面

鲁迅先生在比较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式样时认为短篇小说的优点是“只顷刻间,而仍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集外集》近代世界小说集小引)因此,短篇小说不该成为长篇小说的压缩,它的长处在于以小见大,由点及面,从部分到整体的概括,反映社会生活。在这点上,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堪称楷模。

首先,莫泊桑以有限的篇幅,少许的人物和比较单纯的背景及事件,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时代的某一侧面或片段本质。他常常把确定的主题,高度凝练地集中到几个场景和场面中去表现。

赞扬普法战争中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1个重要主题。在表现这一主题时,他很少在广阔的背景和复杂的情节中,全面地展开法国各阶层人民反抗普鲁士侵略军的斗争,他多半写其中的1个插曲。例如《蛮子大妈》,这片短篇小说描写1个普通法国劳动妇女,她丈夫因私猎被警察击毙,相依为命的儿子在两国宣战后从军,她1个人孤单在家。普鲁士军队开进村子后,派四名年轻士兵住进她家,起初她跟他们相处得不错。有一天,她突然收到儿子被普军炮弹炸成两段的噩耗,就在当天夜里点燃自己的房子,把四名普鲁士士兵烧死了。小说特别突出“蛮子大妈”临刑前的一幕:她同时拿出两张纸,一张是报告儿子牺牲的信件,另一张是她记下四名普国士兵姓名地址的纸单。他要求通知他们家里,并对普军军官说:“您将来要写出这件事的来由,要告诉他们的父母说是我干的……请您不要忘了。”然后从容地等待处决。

小说截取了普法战争中1个很小的断面,生动反映出法国人民对侵略军的深仇大恨,更可贵的是有深度地揭示了这场战争的危害。当普军侵占法国领土时。法国人民协同法国政府奋起反抗,是正义的爱国行为,值得歌颂,但这次战争归根结底是由于两国统治者争夺欧洲霸权引起的,所以,真正的受害者不止是法国人民,也包括普鲁士人民。两张纸就是这种实际情况的凝练而巧妙的艺术概括。

其次,在短篇小说的艺术构思上,莫泊桑不制造离奇情节刺激读者的好奇心。他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和生活片段作为透视点来窥视大千世界,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反映普遍的社会真实。他从一把伞的小洞眼看到市民利己主义哲学;用一根绳子绕出1个趋炎附势荒唐混乱的世风;不见了一串项链,引人寻找小资产阶级丢失的淳朴(《雨伞》、《绳子》、《项链》)。

二.冷眼看人生,客观写世界

莫泊桑善于描写人情世态,他的每片短篇小说都是一幅幅生动的法国生活风俗画。他的短篇小说另1个重要特点是作者本人基本上不直接表达自己的倾向,而是通过故事本身表达这种倾向,尽力做到客观、冷静。但是小说并不是完全没有激情,它的激情隐藏在内容之中。“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中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自然界露面一样。”恩师福楼拜的这句话对莫泊桑产生过较大影响。

在更多时候,莫泊桑把自己的爱憎、褒贬寄托在情节之中。譬如,他对自己所熟悉的小资产阶级的态度就是这样表现出来的。1881年2月15日在巴黎《新杂志》上发表的《在家里》写出了一桩奇特的家庭变故。工作多年,刚刚得到勋章的老科员伽辣汪90岁高龄的老母,突然在饭桌上病故。随后,许多有关联的人员都卖力地表演:诊断医生不顾人家死活,自己先闹一顿饭吃。邻居剃头师两口子为了要不要去看望而吵架。儿子虽到处诉说自己的悲伤,目的不过是“去引起别人的吊慰,使自己变为若人注意”。媳妇是单打老太太主意,终于在财产竞争者——丈夫的姐姐到来之前,怂恿丈夫把老人的美女玩球挂钟和大理石前的五斗橱抬到自己屋里。哪料,第二天儿子发出讣告,又开始吃饭时,老人竟“死”而复活——原来只是1种昏厥症。众人正吃惊,老人的女儿和女婿来了,老人因为已经知道儿子、媳妇的行为,对女儿特别亲热,结果又引起媳妇和女儿、女婿的一场混战。在上述情节和场面中,作者用辛辣的笔调勾勒出各色人物脸谱:吝啬的老母,贪婪尖刻的儿媳,怕老婆,爱虚荣,假情义的儿子,凶神恶煞般的女婿和贪心的女儿,骗子似的庸医,“看死人来求自己开心”的吊客……把小资产阶级市民自私、狭隘、庸俗的特点揭露得淋漓尽致。从中,读者认识到当时法兰西社会风气的腐败和道德的堕落,正是作者流露的“倾向”。读者还可以产生对这个社会制度的怀疑和否定。而这种“倾向”是通过作者冷静的、纯客观的叙述体现出来的。

莫泊桑如此这般冷眼看人生,客观写世界,并没有妨碍或减弱他的倾向性的表达。相反,倒是造成了更大的艺术感染力,更加打动读者。

三.工于构思,巧做文章

构思和布局的巧妙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又1大特点。取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巧妙、引人入胜的情节结构和布局使莫泊桑的小说生动而富有吸引力。他的短篇小说常常像故事一样娓娓动听,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在似乎平淡的叙述中,早已埋伏了精心设计的妙笔。有时,正在缓慢进展的情节会因为1个细节的插入而迅速推向高潮,形成意想之外的场面。人物和主题从中得到深刻的表现。有时先制造重重迷雾,故意将读者引入歧途——对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做出种种猜测,而结果却全然相反。几乎每篇都新颖别致又存在1个共同点:入情入理,真确可信十分自然朴实。为了实现精巧和自然相统一的艺术构思,莫泊桑出色的运用了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这里选以下2点重点分析。

1.设计疑笔,使情节扑朔迷离,真假难辨,当真相揭开时给读者造成1种深刻难忘的印象。

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当突出的是《珠宝》。小说刻画了一对平庸的“小人物”夫妇,他们爱金钱胜过爱一却。小说布下2个疑阵:开始是夫妻“恩爱”,接着是丈夫“爱名誉”。小说开篇多方面渲染夫妻间感情融洽、笃厚。妻子出嫁前是“一位贤妻良母的典范”、“具有1种安琪儿式式的纯洁风范”。婚后凭“巧妙的经济手腕制家”,使丈夫“过着1种难于相信的幸福生活”“以至于相遇六年后,他之爱他甚于初期”。随后,轻轻点出妻子的缺点:爱看戏和爱假珠宝。但突然之间,她看戏着了凉。“第二天,他咳嗽了。八天后,她害肺炎死了”。于是,一却都由这关键的一笔而发生变化。丈夫失掉妻子,不但情感空虚,而且经济窘迫。过去尚可充裕度日的工资,现在只供他一人花销都不够。他无措了,借债,追求金钱只好在发薪前去卖妻子留下的“假”珠宝。不料,却驱散了夫妻“恩爱”的迷雾。原来妻子爱他是“假”,“假”珠宝货真价实,是妻子用爱情和色相的代价换来的。故事到此也许可以结束了,但作者的解剖刀没有放下,它又深入到丈夫的灵魂。第二个假象又出现了:他知道珠宝是真之后,对妻子的贞洁产生怀疑,竟昏倒在地。真是痛苦已极、羞愧难当。然而,当他走在街上,看到有钱人悠悠然的样子,羡慕之情,悠然而生,他不顾一却的把妻子的项圈和另外的珠宝全买掉,得到近二十金法郎的巨款。这时,先前的震惊、羞愧、伤心、全被他对金钱的贪欲扫光了。他不但心安理得地接受妻子用欺骗手段所获得的珠宝,而且恬不知耻地以此夸耀于人。至此,爱情、家庭、名誉……一却都是假的,惟有珠宝,惟有金钱才是真的,他能够主宰和役使一却。

“珠宝”所揭示的事实和道理,本来是资本主义社会司空见惯的最寻常的生活现象和逻辑,莫泊桑的本事是化平淡为新奇,写出了这篇真真假假,以假衬真的故事,而且剖析了人物的灵魂,所以才会令人读了“啼笑皆非”,慨叹不已,这就是作者运用疑笔进行构思所产生的艺术力量。

2.借力于“巧”,这种“巧”是偶然和必然的结合,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统一。

《我的叔父于勒》这篇小说的故事本身相当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缺乏故事性的,但读起来并不枯燥乏味。其原因在于作者铺砌摒弃了平铺直叙,采取2种巧合方法,从而更加强烈和深刻地表现小说人物的命运和主题思想。小说开始并不去写于勒,极力渲染的倒是兄嫂家庭的困窘和全家急切盼他回来的心情。紧接着,又概括插叙于勒的历史,他先前如何挥霍金钱成为全家的“恐怖”,而后又在外面混得不错,变成了全家“唯一的希望”。这些描写都为于勒在基本情节中正面出场蓄满了气氛,造足了条件,使读者急于知道他能否回来,回来后会怎样。但揣摩透了作者心理的莫泊桑并不急于回答。他故意剪断了于勒的线索转而写上文交代过的另一条线索。即写二姐的婚事。莫泊桑不露痕迹地一笔写来,终于让于勒在全家去哲赛岛旅行所乘的海轮上突然露面,并且被兄嫂认出。但是十几年来全家千呼万唤,望眼欲穿的于勒,把时来运转的希望全寄托在他的身上的于勒,此时竟败落成一乞丐模样的卖牡蛎的人,太出人意外。然而,这种意外含有合理成分。于勒被兄嫂赶到美洲后的兴败,正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处于风雨飘摇,可上可下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共同命运的真实写照,也完全合乎作为这个阶级的“败家子”的于勒的性格发展规律。莫泊桑忠于生活,忠于人物性格,使巧合的运用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合理性,而他在叙述中所作的渲染、铺垫。则是保证上述情节偶然性与必然性,出人意外与合情合理,精心设计与自然平实相统一的必要的艺术处理方面的因素。

莫泊桑的艺术构思,体现了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一方面要使作品具有独特性,要调动起伏、真假、巧合等艺术表现方法,造成1种偶然、1种特殊、1种意外……另一方面,还需运刀动斧不露痕迹,使精巧、奇特出于自然。这样的艺术构思必须要求1种与之相适应的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结构形似。他的结构,从叙述方式看,既采用由原因推向结果的顺叙式,又采用由结果溯原因的倒叙式,还有插叙之中再杂倒叙。从结构手段看,许多篇章在情节的主干以后,都还在开头设有“引子”,结尾也多有照应。这不是莫泊桑的独创,而确实是他结构小说时最喜欢用的1种手段。

四.准确而传神的细节描写

莫泊桑在短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他的短篇小说里,细节的描写既准确又传神,他的短篇小说里许多人物之所以能够站起来给人留下经久不灭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跟他细致的细节描写有关。

莫泊桑很善于通过特征性的典型细节来表达自己对人物的态度,自己的社会观点和美学理想。他的成名作《羊脂球》就含有许多精彩的细节描写。在《我的叔父于勒》中他善于选择和提炼典型化的细节,因此他的作品里,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落笔不多,却能跃然纸上学习栩栩如生。故事的情节展开并不曲折复杂,却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小道具派大用场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细节描写的“特技”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莫泊桑在他的短篇小说中曾运用过雨伞、绳子、跳蚤、项链、珠宝等道具。而运用最成功的是《项链》中的那一串改变玛蒂尔德命运的项链。《项链》中的这串项链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比《雨伞》中的那把雨伞,《绳子》中的那根绳子,显然更重要。小说前段归结到借项链,转折段起因于丢项链,后段是为了赔项链,结果发现原来是假项链。在故事进程中,这串项链每一次出现,主人公的悲剧都有一次新的发展,在作品结构中,他又将各部分自然、紧密、有机地沟连起来,浑然一体。

最后说一说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语言。他的短篇小说的语言是准确的、明晰和生动的。曾经使托尔斯泰和法郎士赞叹不已。莫泊桑短篇小说的风格,如果用几个词简单加以概括的话,那就是:简练、精致和优美。
本文标题: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读后感300字范文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107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